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7 01:33:20

历史学毕业论文

历史学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在史学论文写作实践环节中,进行“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一结合指将学生学年论文写作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与历史论文写作大赛相结合,积累经验,适时地将写作大赛范围逐渐推广到全体历史学专业学生,并进一步推广到全校范围内,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研究旨趣。两展示是指论文大赛获奖学生的学术论坛展示和毕业论文答辩展示。在每年的论文大赛结束后,举办由获奖论文学生为主的“学术论坛”,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参加,面向全校学生展示历史文化研究的魅力。通过对学年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规范、严格的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向全校学生展示历史学专业学生精益求精的学术风气。三监控是指从目标监控、过程监控和评价监控三个方面构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充分达到原创性、学术性、科学性的统一,使学生论文选题能够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能够公开发表,能够有新观点、新视角、新史料。通过培养,使历史专业的学生能够广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历史学毕业论文篇2

这几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一直受社会高度关注,每年都有毕业生的就业和薪酬排行榜。但以往大多只是按不同专业来排名,并没怎么整体上比较文理科的情况。现在这项最新的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总体而言,学文科的毕业生挣得要比理工科的少。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调查结果呢?是不是该让考生都去报考理科,宣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呢?

其实,文科毕业生薪酬低于理科毕业生,并不是什么怪现象。旅美学者薛涌曾经撰文指出,根据“全美大学与雇主联合会”的数据,毕业生起薪最高的专业是化学工程、电器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金融等,文学、语言、历史等专业的学生,起薪远在其后。也就是说,文科毕业生薪酬较低,可能是个全球性的普遍情况。甚至我们高职、技校的毕业生,到工厂当技工,都比很多学文科的大学毕业生薪酬高。毕竟,理工科尤其是技术类专业,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和财富创造的。

然而,有很多人对文科生“不值钱”不服气。薛涌就认为,历史专业更符合大学通才教育的理想。这应该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我国的知名企业家里,就有不少历史专业出身的。在现实中,也有很多人呼吁大学加强人文教育,不要把大学变成技术培训学校。

那么,文科毕业生薪酬较低,在人才市场上受冷,究竟合不合理呢?笔者以为,这要从多个方面去理性看待。其一,其实我们现在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大学毕业生薪酬整体是偏低的。其二,专业的“有价值”,不应当用挣钱多少来衡量。反过来说,愿意选择基础性人文类专业,去研究“涉及人类文明的大问题”,就要有毕业后拿低薪的心理准备。其三,风物长宜放眼量,毕业时起薪低,不代表未来收入低。

历史学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 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本科生 毕业论文 指导方法

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是每个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这四年来设计学习生涯的一个总结。对于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本科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论文与设计往往使他们绞尽脑汁,烦恼不已。那么,艺术设计系的教师如何指引他们交上满意的答卷,为四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我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作出探索,旨在找出适合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本科生的论文指导方法。

一、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民办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通过实际教学指导实践,我总结出了民办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类的毕业生在论文方面存在着以下种种问题。

1.有一小部分学生重设计而轻论文。

这与许多学生头脑中存在着重设计轻论文的观念有关,平时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论文无关紧要,只要设计能过就行了,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是设计师,不屑于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构思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认为艺术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的学生不按规定的时间完成初稿,对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不予以理会,从而使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

2.大部分学生文化底子弱、写作功底差。

大部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对于论文有心无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考中属于艺术类考生,总体文化考分普遍偏低,而入学后,大部分时间都侧重专业技能学习,对《艺术概论》、《中外设计史》等专业文化课程普遍学习热情不高。这样的学习态度导致毕业论文写作理论功底较差。如有一学生论文题为《浅谈中外卡通发展史》的论文,首先这个选题就有假、大、空的潜在问题,中外卡通发展史本身已经是一门历史,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这些事实是一些真实性的记录,而不是谈出来的,这是假。而大呢,中外,包括中国和国外,而国外包括各个大陆上的国家,卡通包括卡通人物、场景、剧本等,题目选题范围太大,自然就难以写得详细,从而产生了空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写作基本功底差,语言表达不清晰,结果论文颠三倒四、牛头不对马嘴,连自己都看不明白。对自己所要论述的观点不能从几个方面分清条理来论述,也分不清主次。如谈“古代龙凤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重点应在“运用”上做文章,但学生却用大半篇幅来解释什么是“龙凤纹”、“龙凤纹的由来和历史”,等等,而对龙凤纹究竟如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却聊聊数字,草草结束,还没说到重点就没有下文了。

二、民办院校艺术设计类论文指导探索

针对民办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通过实际教学指导实践,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1.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这一点对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来说尤其重要。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无所谓这一错误认识,让他们了解到毕业论文质量如何会影响整个毕业设计过程。

2.加强写作训练。

可以结合专业课学习,进行针对性的小论文,重点在于寻找相关资料和建立个人论点,对论文字数和规范性要求不高,但应符合论文的基本格式。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学生独立确定主题、选择材料、制作1―2套包装成品;以论文形式完成相应的课程报告。具体报告可能包括“设计背景、设计构想、设计形式、材料应用、后期问题、市场定位等”。通过应用和分析促进学生对设计基本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够用更理性和研究性的方式对待设计,对于学生独立参加各种比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相当有益。另外,文献检索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找学术资料非常重要,因而在二三年级阶段有必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

3.实行理论与实践现结合的模式。

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让论文内容更充实,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和毕业设计的质量,应当实行理论结合实践的操作模式,即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完成与设计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大篇幅是对自己设计的一个阐述,相当于一个完整版的设计说明。这个设计说明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其他格式及具体要求与普通本科论文要求相同。这种模式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过程、构思和材料等方面进行阐述,形成论文,由于都是自身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因此说明详尽、到位,能够很好地阐释设计思想,不仅可以弥补毕业论文无话可说,毕业设计说不出口的缺陷,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抄袭现象,提高毕业生论文与设计质量。

4.加强指导环节。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只有在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才能避免走弯路。如:选题时要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要大小合适,便于操作;修改文章时主要从调整结构、充实内容、修改文字等方面进行。

总之,民办综合性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有其特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作为艺术设计系的教师,我们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其特殊性制订特殊的指导方法。毕业论文与创作的指导不是一成不变、完全一致的,每个高校需要不断地改革、尝试、总结,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操作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苏凤,王兴亮.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思想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田蓉辉.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08).

[3]张莉.如何提高艺术设计本科生的论文写作水平[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9).

历史学毕业论文篇4

我叫婕妤(笔名),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历史专业。毕业前曾做为实力派选手到牡丹江市重点中学——实验中学实习。实习伊始便从教导主任手中接过了8个班的教学工作。一个半月的实习中校长主任都曾深入班级听课,课后给预了高度的评价。实习结束时校长找我谈话:问我毕业去向有何打算?。我坦然相告:城市人才济济,有无我都无足轻重,但农村却不同,有了我可能日月换新天,没有我就可能永久的愚昧。假如我留在城市,可能只是一支默默无闻的蜡烛而已,而在农村则可能成为太阳照亮希望的田野,照亮孩子的心,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做贡献,当然在农村也可能实现我人生的最大价值。(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天真,十足的傻冒)

于是,1996年我被分配到繁荣乡中学,1998年调到龙安桥中学。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毕业以来告别历史专业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教了4年初一后跟班到了初三。由于所学非所用,在教学上走了不少弯路。虽说是文史不分家,但毕竟是隔行如隔山。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我不断的充实自己,查阅资料,钻研教材,向老教师请教,并自费订购与教学有关的刊物。六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虽说是不算丰硕,但也很可喜。在第五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中,被授予“四项全能”称号。并荣幸手到邀请参加“获奖 成果报告会”。经我指导的郑英姿、李翠铃等同学多次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并在国家赛事上获奖。

在告别繁荣第一届迟疑学生时学生在临别的赠言中写到:“我很荣幸成为您的学生,我在您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渊博’”。在告别最后一届初三的学生时(我被专业对口的理由改教历史)学生给我写到:“此时此刻,我喜忧掺半,喜的是我曾经被您教过,忧的是您没有能把我带到毕业......有首歌唱到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我觉得,我能给学生留下如此的感觉,这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最大的收获。

XX年10月份,我通过了全省申请学士学位的俄语四级资格考试,XX年我开始和初一学生一起学习英语,学生们知道我俄语过了四级又学习英语时,脸上充满了敬佩之情,有一名学生还悄悄的对我说:“老师,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学无止境。”

XX年暑期我从语文战线上撤下来,奔赴历史前沿,据说这是教改的结果,专业对口,大势所趋,我不古哦是先行者。(其实我心理明白的很,这是我曾经跟现任的主任在语文试题上较真,让他大失颜面的结果)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历史专业上有了打展身手的天地。我通过精心研究教材,结合一些教改信息尝试了一种独创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历史。目的是让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双重提高,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方面均有收获。我运用探寻式、研讨式和情景再现法与学生一起根据史料追寻历史、研讨历史、感受历史,并运用移时换位法去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借以达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情感价值的教育目的。这样,每堂课,同学们都能用心去品味历史的沧桑巨变,无论是哪一类学生都能在态度和思想上有所收获。一学年下来效果还真不错,在期末的全镇统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有两个班的成绩创造了全优的记录。而且在本学期还成功策划了依次全校的诗歌朗诵会。

我在和孩子们一起研讨历史的同时也在教会孩子学习历史的方法,教会孩子们通过各种文献资料、文物、去探寻分析历史,从而总结经验,结合时事为己所用。培根曾说过:史鉴可以明智。我或古人也说过: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与蒋介时在重庆谈判前偶遇每人手中一本史书就足以说明这点。我要让我的学生走 上社会都能成为人中之杰。

有许多人认为历史是小学科,无关痛痒。我却不敢苟同。我想历史是以其博大精深承载着哺育国民灵魂的精髓。和数理化相比,它也许知识性不强,但其字里行间所显现出来的民族辉煌与自豪及其所激起的爱国热情是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我想,这一点从美国人把历史作为中学的中心课本并且外过人申请加入美国国籍必靠美国历史;日本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撰改历史这两个例子就可见一斑。所以我说从教书育人来讲历史同数理化一样是殊途同归的绝无大小之分。

也许有人认为历史这一学科谁都能教,而我去认为恰恰相反。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无论哪一学科都在历史中留有发展的足迹,所以,我说教历史的若不是个专家就必须是个杂家或者说是博学家。很难想象没有一点天文地理知识如何能讲清楚张衡、哥白尼;没有一点文学知识如何能讲清楚苏轼、辛弃疾;没有一点图书知识如何去讲《永乐大典》......以为过去那种在书上画重点然后强行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已无立锥之地了。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永久性学习的人才而非背书虫的高分低能者。

大家都认为我专业对口是竞争本岗位的最大优势,而我则认为,我对历史学科本身的认识及对历史教学已经走在了教改的的前列才是我竞争本岗位的最大优势。

如果我今后仍从事历史教学我将继续尝试我的探寻、研讨、体验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探究历史,我要教会孩子们利用史料文物去探寻历史;让孩子们形成用自己的思维去研讨历史,并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思考当今社会。一句话,我绝不仅仅让孩子们记住历史事件与人物,我更要让他们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开辟出通往现今的路。我要让其明白历史上之所以有盛世局面是因为皇帝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大臣廉洁奉公;政府轻徭薄赋的结果。而皇帝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官员奢侈腐败,阳奉阴违,民不聊生则是一个朝代走向没落的原因。从而让其明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可以兴国“的道理。我还要告诉学生:刘邦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而能君临天下是因其善于用人。以数百万军队而败走台湾是因其失去民心党内腐败。

历史学毕业论文篇5

2006年夏,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唤醒沉睡史料,还原先辈全貌》中所摘录的《本部留德学生萧友梅学业成绩报告及请予研究期限一年理由书》(以下简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一文。这篇萧友梅于1917年2月13日写于德国、同年3月20日刊载于北京《教育公报》上的史料,立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细细读来,有几点感受:其一,萧所描述的论文点评和口试,我在德国大学从硕士到哲学博士的毕业考试中均亲身经历过,而现今的程序较之九十年前变化并不算大,故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幕幕真实的场景,颇有亲切感,同时又对他的德语论文充满好奇。其二,萧所描述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却与今天的博士阶段有明显区别,倒是极似硕士过程,故很想借此机会一探究竟。其三,《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涉及外文(多为德语和拉丁语)的地方有29处,其中仅有8处单一词汇完全正确,余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差错,有必要予以订正。

出于以上前两点感受,我最先想到的是国内的现成资料,于是求助于国内学者。但资料查询结果难以令我满意,且因此生出更多疑惑和不解:第一,关于萧友梅在莱比锡大学的博士论文。在已出版的《萧友梅全集》、《萧友梅传》等权威资料中,虽有廖辅叔教授的译文,但对其论文德语文本的来龙去脉未加详述。遍查其他萧友梅研究文献,亦仅见其论文的德文标题被反复引用。论文原本何在?当时的主、副阅对其论文的具体评价是什么?第二,萧友梅留学德国莱比锡期间具体生活及学习的原始资料严重缺乏,唯有这份新发现的《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描述了一个大致轮廓,但具体情况究竟如何?第三,查迄今有关资料文献,未发现论及其毕业的原始资料,却一致认为萧友梅于1916年7月答辩后即被莱比锡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而这并不合德国学制体例。《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也说:“将论文印本二百部呈缴大学,方得正式领凭。”这是一个见到毕业文凭即可解决的问题,但文凭何在?

缘于此,我就把目光直接投向了莱比锡大学,德国人向来擅长完整地保存历史资料,希望在这所萧友梅当年就读的大学可以有所收获和新的发现。果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在莱比锡大学分两次搜寻到了萧友梅在哲学系就读期间的原始材料,共计五个类别18页。

新现史料及其释读

新发现的这些史料多数为手写或在印制好的表格内手写填充,少数为印制或用打字机填打;所用语言,绝大多数是德语,一小部分为拉丁语,个别地方出现汉语、英语和日语拼音。这些文件在以往的国内外萧友梅研究文献中未见提及或引用,应该是首次发现,计有:

(1)1913年4月―1916年7月萧友梅每学期缴纳学费的单据,共3页。

(2)1913年4月入学和1915年5月更改专业时的注册登记表,共2页。

(3)1916年6月27日,大学正式接受萧友梅提交论文的确认文件,标志其正式进入论文评阅和考试程序。其附件包括1916年7月26日前数周,Riemann与Conrady就萧友梅口试事宜分别致副校长的亲笔函件、萧友梅亲笔简历、1916年7月26日口试现场Riemann、Conradv和Weule三位主考的考试记录,以及考试委员会对最后分数的正式确认等附件,共8页。

(4)1916年6月27日后至1917年2月1日,Riemann与Conrady对萧友梅博士论文的亲笔评语、考试委员会对论文分数的正式确认,以及所有相关人员的签名,共3页。

(5)1919年10月22日,莱比锡大学向萧友梅颁发的博士证书及附件,共2页。

现将这些史料重要部分逐项释读如下:

(一)缴费单据

缴费单据共三个单页,是印制好的表格形式。其中首页上填充的内容有:姓名、系别、出生地、证件号码、注册日期、住址及离校日期。后两页上因写有“续前”字样。则仅有姓名。从字体判断。以上内容均为萧友梅自行填写,三页皆有的是缴费记录。各项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姓名按照德国习惯写成“Hsiao,Yiumei”,Hsiao后面的逗号表示“Hsiao”是姓,而其后的是名。此处没有像在简历或证书中那样正式地把他的字Chopin(雪朋)也写上。

*出生地和系别分别填“广东”和“哲学”。

*证件号之后有两个号码:“638/674”;注册日期后也有两个时间:“17/4.13/15/5.15”,从墨迹上不难看出是分两次填写。其中638和17/4.13是萧友梅于1913年4月17日最初以教育科为主科的注册号与日期,674和15/5.15则是他于两年后的1915年5月15日将主科改为乐学及音乐史再次注册时的号码与日期。至于改科原因,《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有详细说明。

*至于住址,也同样变更过一次,最初是“RudolMr.6 III”,后改为“Schlegelstr.9 I”。

*所填离校日期为“1/8.16”,即1916年8月1日。

*三页单据上共有7次缴费记录,分别为:“13”年计104.5;“13/14”年计48;“14”年计53;“14/15”年计35;“15”年计33;“15/16”年计19;1916年计46。德国大学学制,一年分为两个学期。例如这里13表示1913年的夏季学期(理论上从4月1日至9月30日,包含假期在内。上课时间一般从4月至7月);13/14则表示跨越1913和1914年的冬季学期(理论上从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包含假期在内,上课时间一般从10月至次年2月)。当时德国的货币为帝国马克(Reichsmark)。这样一共是7个学期共计338.5帝国马克。其实,当时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对读博士的学费有个框架规定,即“三学期毕业者至少200帝国马克,余者在300帝国马克之数”,故338.5帝国马克可以说属于正常。而这仅仅是学费,查当时哲学系规章,得知每位博士候选人从注册到毕业的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费用需交纳,例如在提出论文并进入评阅和考试程序前即付80(且“无论结果如何而不得索还”)、论文主副阅各30、口试主考每人15等。

(二)注册登记表

注册登记表上的主要内容是:姓名、出生地、国籍、出生日期、中学毕业种类、注册日期、注册号、系别、住址、父亲状况、父亲住址、、以往就读过的大学、休学记录等(见彩色插页)。可以看出,两张注册登记表的内容均为萧友梅亲自填写。

*第一张上的注册日期是1913年4月17日,注册号为638;第二张上则分别为1915年5月15日和674号。此处可以印证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之“遂改报乐学及音乐史为主科”的叙述。主要专业改变,故学号也随之改变。

*父亲状况填为“Lehrer。Yü-Tscheng”,即“教师,煜增”;住址则简单写成“中国,广东”。

*1913年的登记表上,一栏空白,而1915年的表上则填为“孔教”。

*1913年的表上,以往就读的大学只有“东京”,而1915年的表上多了“莱比锡”,应该指此时他即将毕业的莱比锡音乐学院而言。

*从两张表上所填并几次更新的地址可以看出,萧友梅自1913年4月至1915年5月,共搬家四次、先后有五个住址。

(三)确认文件及其附件

这是一份极其正式的确认文件。是在印制好的行文上用打字机填打了萧友梅的个人资料。由副校长Herglotz签发,日期为“27.Juni 1916”,即1916年6月27日,与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述“论文于民国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提出”吻合。据此确认件,哲学系才可以正式接受萧友梅提出的论文并为其指定主阅与副阅。

*确认件中萧友梅的名字被打写为“Chopin Hsiao-Yui-mei”,参照本次发现的其他史料可知,其中“Yui”应为“Yiu”之误。

*出生地原先打出的是“in KantonfChinal”,即“(中国)广东”,萧自己的笔迹在in和Kanton之间加上了“Hsiang-shah,Prov.”,连起来即“(中国)广东省香山”。

*萧友梅在这里填报的住址,与他在5月份的又不同,为“Schlegelstr.2”,并注明为“pt.”,即postalisch(通信地址)。换句话说,这仅是一个接收邮件的地址,很可能是萧友梅为了在他考试完毕离开莱比锡后仍然能够保持和大学的联系而使用的某个朋友的地址。查他之前的五个地址中,有一个地址注明为Pension(家庭旅舍)。家庭旅舍通常为有多余房间的德国家庭所开,价格低于正规旅馆而高于自己租赁房子。因家具器物等都配备妥善,还有可能提供两餐或三餐,所以家庭旅舍尤其成为外来游客短期居住的理想场所。在本次发现史料中出现的萧友梅的总共六个地址中,有两个地址同在Schlegelstr,(木槌大街),这两个地址至今尚存,位于当时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址西南约两公里处;其他四个地址今天则连街名都不复存在了。

*论文标题“Eine 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 üiber das chinesische Orchester biszum 17.Jahrhundert”,直译即《至17世纪的中同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是本次新史料中首次出现其论文标题的地方。遗憾的是,本次在莱比锡大学没有寻获其论文文本。

*确认件内指定“Riemann”和“Conrady”两位教授,即里曼和孔拉底,对论出评判。

*文件中也确认了“费用业已缴纳”,应该是指前文所述“无论结果如何而不得索还”的那80帝国马克。

*确认件最后有两点注释,其一说明了评阅博士论文的四个等级(参见表1);其二确认了口试科目为音乐学、人类文化学、汉语。

作为附件的萧友梅亲笔简历,概括了他从出生到1916年7月尤其是在学术上的简要经历(见彩色插页)。一直到今天,这种简历都是最后获得博士文凭所必须填报的重要材料之一。现在的一般做法则是在答辩合格后,将此简历作为博士论文的最后一个附录和论文一起正式印行。这份用德语写成的简历,分为两个大的段落,工整地布局在一张纸上:行文流畅,笔体大方而秀美;整篇简历中不见任何涂抹、改动的痕迹。现将该简历完整翻译如下:

简 历

我,雪朋萧友梅,1884年1月7日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父萧煜增乃教师,友梅之汉学知识则启蒙于父之家馆。其后五年(14至19周岁),学于广州之中式中学并自此毕业。友梅之学术研究始于日本,于东京高等专科及大学学习六年,终自文科大学考试毕业。其后,于1910年夏回中国并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文科硕士”),次年又过得以在京师供职之第二次国家考试。既过二次考试,遂于学部任视学。1912年,革命后,新政府乃命友梅为总统府秘书;同年抵德(柏林),旨在学习德语及科学,其中首要者乃音乐也。1913年3月27至1915年7月30日,友梅就学于莱不齐府王立音乐学校,终以二等乙之成绩毕业。自1913年复活节起在莱不齐大学习乐学、人类学及哲学三科。

期间,友梅修所有先生之讲座并参与练习。授课之先生均为博士,乃贝格尔曼、布拉恩、迪特里希、歌茨、梅茨格、冯・厄廷恩、普鲁弗、里门、佘龄、施密特、史怕冷格、弗尔凯特、事雷、冯特。所有先生,尤里门及佘龄两教授,尽其职责,友梅自怀感激。

*“文科大学”:原文是日文拼音Bun-ka-dai-gaku,并在括号中用英语College of Literature(文学学院)加以解释。但原文里日语和英语所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日语“bun-ka”的意思是“文化”(相当于英语的culture),而英语“literature”的意思是“文学”(相当于日语的bun-gaku)。查阅了明治四十二年(1909)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颁发给他的毕业证书,知道他最后是于文科大学通过了英语语言文学的考试而毕业。这恰好对应College of Literature。

*为了使德国人更准确地理解他在中国参加的两次考试,萧友梅在原文中使用了“Staatsexamen”(国家考试)这个在德国家喻户晓的概念。德国的Staatsexamen是指师范类各专业以及法律、医学等专业学生在独立工作前必须通过的两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家考试。其中,daserste Staatsexamen(第一次国家考试)是指得以大学毕业并获得文科或理科硕士学位的部级考试。那些通过了第一次国家考试而得以毕业的人,在其后的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只能以助理的身份工作。然后,他们须参加das zweite Staatsexamen(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者方可独立行事。

*“学部”在原文中用了Kulturministerium(文化部)一词,因为德国传统上没有单独的“学部”或“教育部”,教育、科研等在历史上分属文化部所管。现在该部一般称Ministerium für Wissenschaft,Forschung und Kunst(科学、研究及艺术部)。

*授课者名单中“事雷”的原文为Weule,按其发音今译为“韦乌勒”。据本次发现的史料,此人是参加萧友梅口试答辩的三个教授之一,主考人类文化学。若按照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写:“李门教授问乐学,史怕冷格教授问教育史,事雷教授问人类学”推断,“事雷”和Weule则应该是同一 人。但“事雷”既不是Weule的音译,又非意译。至于萧友梅为何称Weule为“事雷”,笔者目前尚无法解释。

口试记录是1916年7月26日口试过程和打分的原始记录,记录纸上端已用打字机打好"Chopin Hsiao-Yiu-mei,Mtindliche Prtifung:Mittwoch,den 26.Juli 1916."字样,即“雪朋萧友梅,1916年7月26日,星期三,口试”。

*从记录顺序来看,里曼先问了“乐学”一科,打分为“2”。孔拉底接着问“汉语”一科,内容涉及《诗经》、中国音乐的起源、中国文化史等,打分为“II”;韦乌勒最后问“人类文化学”,涉及中国及东南亚的佛教、经济发展等,认为萧友梅“所知者多而弱于表达”,打分为“III”。

*1916年7月28日,由副校长签署并确认“据此以Ⅱ分之成绩通过口试”。

(四)论文评语

先来说明一下德国大学对论文和口试答辩的评分系统,这是准确理解萧友梅在莱比锡王立音乐学院和莱比锡大学考试成绩的必要前提。这个评分系统的基本原则是在及格以上分为四个等级,从最高分到刚刚及格依次为1、2、3、4分。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的分数系统。实际操作时,例如对应2分时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给2分而是给1.7或2.3分,以区别同在2分这个层面上更小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萧友梅在莱比锡王立音乐学院得到过“二等甲”或“IIb”这样的分数。以上仅是卷面的分数。当把这些分数写入成绩单和毕业证书时。还会再有一到两次转换。例如,如果卷面上给了2分,那么在证书上一般不会出现2分字样,而是用拉丁语admodum laudabilis或者magna cum laude来表示这个分数,并同时在注释或附件中用相应的德语词汇说明这个拉丁语的含义;或者反过来。用德语表示分数而用拉丁语说明德语的含义。说这个系统复杂,还在于分数(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总是绝对的,而用来描述分数的语言却是相对的。例如对应1、2、3、4分,可以用a:优秀、很好、好、及格来描述,也可以用b:很好、好、满意、及格来描述。这时如果仅看语言描述。那么a里面的二等在b里面就变成了一等。以下表格汇总了最常见的两种卷面分数及其对应的拉丁语和德语的语言描述,并附汉译以帮助理解。其中粗分的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以及标准语言描述1为萧友梅在莱比锡大学期间考试中明文所见的分数系统。

*作为论文主阅,里曼教授的评语不足二百字,用今天的标准看实在过于简练。里曼打出的分数是“Ⅲ”,评语和分数后并没有注明日期。因正式进入论文评阅和考试程序的日期是1916年6月27日,故里曼的评语应在该日之后;按《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所述,则应“至七月十七日阅毕”。当时的有关章程即规定,只有论文及格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口试答辩,而论文是否及格,要看主阅和副阅的共同分数;但副阅孔拉底教授的评语和分数是在萧友梅答辩之后的1917年1月21日才出具,严格说来已是不合规章。所以,有理由相信里曼的评语和分数在答辩之前就已正式写出并得到了孔拉底对论文的至少口头上认可,萧友梅也说孔教授“略阅一遍,即云论文及格有余”,这样萧友梅在缺少一项论文分数的情况下仍然得以进人口试阶段。在今天的大学里则很难想象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比起里曼来,孔拉底的评语可谓洋洋洒洒,他从一个汉学家的角度对论文从汉学和史学的角度进行了评析,共写了近1500字。孔拉底给出的分数也是“Ⅲ”,并写明日期为“21.I.1917”,即1917年1月21日。孔拉底对论文中的某些章节并不满意,故此在给过分数之后又加了一句:“我标出的部分应予重写”。在这个下面是正式确认论文分数并准予进入口试的批注,译为:“据此以3分之成绩接受论文并准予口试申请”。再往下是副校长于1917年1月22日的签字和其他九人的签字,签字后注明日期最晚者是1917年2月1日,但从顺序上看这极有可能不是最后的日期,因为很多签字后没有注明时间。

(五)博士证书及附件

这两份材料都标有明确的日期,均为1919年10月22日,也就是萧友梅正式获得博士证书的日子。其中附件为正式毕业证提供了姓名、出生地、论文名称、口试时间等具体资料,从字迹看应为萧友梅亲笔。博士证书则是非常漂亮的印刷体印制(见彩色插页),全文译为:

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因广东省香山萧友梅先生所撰成绩为好的博士论文《至17世纪的中国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及以成绩为很好而通过的口试答辩,以此证书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

莱比锡,1919年10月22日

系主任签字

副校长签字

“成绩为好”的论文和“成绩为很好”的口试答辩,与前述论文得分“3”和口试得分“II”完全吻合。

对旧有资料的补充或修正

(一)《成绩报告及理由书》

如开篇所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是引起本文的一个契机,而新发现的这部分史料对于印证和解释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的叙述尤为重要。故以下首先从史料和经验出发,以《人民音乐》上刊印的该文为蓝本,按其10个自然段的划分,对该如下补充说明:

1.第一自然段“友梅……评点一等”

*“索逊”是Saehsen的译名,今译为萨克森,当时是王国,今天是联邦州,位于德国东部,“二战”后至两德合并前归属东德。当时的“索逊王”是Friedrieh August III(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三世),1904―1918年在位。

*Leipzig旧译“来不齐”,今译莱比锡,在当时和现在都是萨克森仅次于Dresden(德累斯顿)的第二大城市。

*“王立大学”非大学的正式名称,当时和今天大学的正式名称都是UniversitatLeipzig(莱比锡大学),并无“王立”字样。“王立音乐学校”(今译王立音乐学院)原文的正确拼法是K/Snigliches Konservatorium derMusik。

*“二等甲”显然是前文所述评分系统中的IIa之汉译。然若按本次新发现的萧友梅亲笔简历,则是“lib”(二等乙)。二者必有一误,只有待见到成绩单原件方可有定论。

2.第二自然段“毕业……另纸开列”

*“凡应考者须报主科一、副科二”这种主副科搭配的学习和考试模式,现今在博士阶段已经不复应用,而成为今天文化和社会科学各科取得硕士学位的典型方式。

*“乐学”德语的正确拼写是Musikwis―senschaft。

*“口述试验”对应的德语是mtindliehe(口)Prtifung(试)。“试验”一词实际上是表达“考试”之意的日语汉字,此处可见日文对萧 友梅有一定影响。

3.第三自然段“友梅……admodum landabils”

*“《中国乐队史至清初止》”显然是作者本人的意译。括号里的德文标题拼写与该文其他有外文处一样存在很多错误,不难看出,大致是由于不谙外语之人在排版时对德语手写体误读所致。论文标题的正确写法为:Eine geschichtlicheUntersuchung über das chinesische Orchester biszum 17.Jahrhundert,很多以往的研究文献,在涉及原文标题时都有拼写或在大、小写方面的错误。而迄今为止,关于萧友梅的研究文献在引用该论文标题时,通常使用廖辅叔教授的译法,即《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但细加推敲,这个译题有欠准确。理由之一,若严格按照德语标题翻译,该论文题目应为《至17世纪的中国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其中之关键在于:按照德语“bis zim17.Jahrhundert”的意思,17世纪(1600―1699)应当包含在所研究的内容之内:如果译成“17世纪以前”,则显然把研究内容的上限划在了1599年,比起德语的含义少了100年。理由之二,萧友梅自己命名的《中国乐队史至清初止》则符合德语标题的含义。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人关。故“至清初止”和“至17世纪”在时间上是吻合的。理由之三,查阅廖辅叔教授所译萧友梅论文文本,可以看出论文从内容上确实涉及了17世纪的或清初的乐队和乐器史。

*博士论文由两个教授评阅,一直到今天都在这样执行。正、副阅的德语正确拼写分别为Referent和Coreferent;李教授与佘教授名字的正确拼写分别为Riemann和Sehering。“佘教授有兵役未能如期返校”在当时完全正常:1916年是一次大战打得正为激烈的时候,而莱比锡大学师生的参战热情在整个德国的大学中是最为高涨的。当然其损失也惨重:共有1370名学生和26名教职人员战死。

*论文“六月二十七日提出……至七月十七日阅毕”,在今天是一个不可想象的速度,现在各大学的标准一般是60天内阅毕。速度快和当时莱比锡大学博士毕业生数量庞大有直接关系。以哲学系为例:从萧友梅入学的1912年到他正式获得毕业证书的1919年共八年时间里,每年约有20名教授的师资,共毕业了955名博士,即平均每年有近120人通过论文评阅和答辩。其中1916年59人、1919年105人,萧友梅被算入哪一年不得而知。

*“admodum landabils”的正确拼写为admodum laudabilis,相当于Ⅱ分。但此处的记述与史实不符,因为据本次新发现的原始评阅记录和毕业文凭,里曼教授所给分数非常明确是“Ⅲ”分,对应的拉丁语和德语分别为laudabilis和gut(见表1)。

4.第四自然段“论文……故也”

*“史怕冷格”的原文是Spranger,今译施普朗格。“事雷”则应是Weule(韦乌勒)教授。但如前文所述,这个名字译得颇为费解。

*口试评语“Magna Cure lande”的正确拼写为magna cum laude,即“Ⅱ”分,与口试原始记录及毕业文凭相符。

*论文评语“Admodum landabilis”拼写仍有错误,正确拼写见上文。

*因“翌日全国报章,即遍载此事”,所以我就近查阅了两份报纸从1916年7月27至8月31日的全部版面:一份是在莱比锡发行的Leipziger Illustrierte Zeitung(《莱比锡画报》)、另一份是在斯图加特发行的StuttgarterZeitung(《斯图加特日报》),均未发现有关报道。此外,在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的其他报纸上刊载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待日后查询若有所发现将再撰文报道。

5.第五自然段“考试……情形也”

*“斯天些士音乐学校”德语的正确拼写为Stern’sches Konservatorium der Musik。

*“至腊月底……论文尚在孔教授处”的记述和本次发现史料中孔拉底于1月21日对论文的批阅在时间上虽有数天差距。但考虑到副校长向孔询问、复函以及战争期间函件从莱比锡到柏林的路途等因素,这数天差距均在情理之中。

*“将论文印本二百部呈缴大学,方得正式领凭”,其中“凭”指博士文凭。这个规矩至今都在一丝不苟地执行,只是在出版形式和印行数量上有所不同;且同样明文规定:只有得到正式文凭后方可使用博士头衔。

*从本段记述来看,似乎萧友梅当时只有这唯一的一本论文原稿。故此再三催促大学返还以便付印。考虑到当时的技术状况,也完全合理。至于这本论文原稿何时返还的?何时付印的?有没有付印等问题,在未发现进一步的史料之前都难以下结论。之所以怀疑有没有付印,是因为本次发现的毕业文凭类史料中对“论文印本二百部”的下落并无任何记载,且在大学里的可能收藏之处也没能找到论文原文。难道当时因为什么原因真的就没有付印,而唯一的一本原文被带回国,即1989年廖辅叔教授翻译的那一本?

6.第六、七、八自然段“至于……搜集材料”

*“哀悼引”的德语正确拼写是Trauermusik,现在一般译为丧礼音乐。

*“理想小曲”的原文“muentior”放在欧洲的几种主要语言里都不对,疑为意大利语Minuetto或德语Menuett之误。

*二、三、四声的赋格曲,所给原文本身是简化的写法,有拼写错误。“赋格曲”的正确拼写为Fuga,“声”的正确拼写是voice。

*“平和大乐”的德语正确拼写为Friedenssymphonie。

*“对位法”的德语正确拼写为Kontrapunkt。

7.第九自然段“此六种……核办”

*大学讲师之职的德语正确拼写为habilitatus。

*“通俗大学(或名国民高等学校)”,即Volkshochschule,这种学校形式至今仍有,类似于国内的成人业余大学。

*“科学戏”,即Wissenschaftstheater,是科学和戏剧的结合,目的是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内容。这种戏剧形式至今尚存,尤其在各类学校中。

8.第十自然段“在莱府……数次”

*“Mensuial”的正确拼写为mensural,是Mensuralnotation即有量音符记谱法的前半部分,意为“量”。

*莫扎特的歌剧“Figars”的正确拼写为Figaros,即Figaros Hochzeit(《费加罗的婚礼》)的简称。

(二)课程清单和成绩与操行证书

关于在莱比锡大学所修课程,萧友梅在 《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列出了一份有四十项内容的清单。其实这份清单在萧友梅历史和研究资料中并非第一次出现:据说在萧友梅的遗物中就有一张德文打字的课程清单。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有幸得到国内转来的两张电子图片,原件均属萧友梅遗物:一张就是上述德文打字的课程清单;另一张虽然标记的汉语名称是“1913-15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证书”,但观其内容则是莱比锡大学颁发的成绩与操行证书,且和上述课程清单应有直接关联。迄今并未见有此证书的汉译,故现将该证书完整翻译如下:

莱比锡大学

校长及校评议会

通过此学习和操行证书证明

出生于中国广东的萧友梅先生作为哲学系学生,自1913年4月17日至1915年4月15日、继而自1915年5月15日以来在本大学注册,其间未发现其有不良品行。

此外,该生在本大学修习了如附件所列之课程。该生已表示,愿意在本大学继续注册。

以下大学印鉴及经手人签字

1916年6月5日,于莱比锡

印鉴 校长签字 大学法官签字

*证书中将萧友梅的学习时间分为两段,是因为他中间改过一次主修专业。关于此点,新发现史料中的注册记录即提供了详细证据。

*证书中提到他修习了“如附件所列之课程”,而上述课程清单很可能就是这份附件。这份课程清单上并未写有萧友梅的名字,也就是说如果这份清单是单独存在的,并不能足以证明是萧友梅上过的课程。而如果该清单是此证书的一部分,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尽管证书中说萧友梅“愿意在本大学继续注册”,但据新发现的缴费和注册记录,他1916年夏季学期后并没有继续注册,而是于1916年8月1日正式离校。

*在本次发现的注册登记表上,除了有两个不同的注册号之外,在两张表上都有一个相同的档案号285;在本成绩与操行证书的左下角此号码则再次出现。

若将《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修之讲义”与萧友梅遗物中的课程清单相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完全相同。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翻译上的差别。对应同样的德语,当时通行的(或萧友梅自己特有的)汉译与今天通行的汉译有所不同。例如Ubung萧友梅译成“实习”,而今天通译为“练习”:Seminar萧友梅写成“研究科”,而今天通译为“讨论课”。(2)《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一些课程名称是基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非基于对课程正式名称的翻译。例如,课程清单中的“Ludwigvan Beethoven”若直译就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并看不出关于生平还是作品;而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将名称定为“乐经家Beethoven传”,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上课内容是侧重生平而非作品。(3)出于某种原因,例如可能由于所修课程和音乐没有太大关联或者没有完整地听课,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和遗物课程清单里并没有开列所有曾经听过的课程。在本次发现的简历中萧友梅列出了14位授课教师的名字,其中的冯・厄廷恩(v.Oettingen)并不在遗物课程清单教师之列。查莱比锡大学校史,当时只有一个教师叫v.Oettingen,是物理学教授,在莱比锡大学执教温度和热变化专业。但此人同时也是德国社会物理学派的先驱,1874年的时候就出版了一本社会物理学著作《道德统计》。而萧友梅所修课程中,就有一门“道德统计与教化统计”。所以可以推断,萧友梅很可能是通过这一门课知道了v.Oettingen就在本大学后,去听过他的物理课或专题讲座,但由于不属于其博士课程范围,故在课程清单里没有体现。

萧友梅遗物中的课程清单用德语写成,按学期顺序排列。《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列课程虽为汉语,但却不完全是德语课程的严格翻译,排列并不完全按学期顺序。因此有必要将这两份东西对照起来看一下并给出一个严格而确切的翻译。

在此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几个相关问题。首先,萧友梅遗物中发现的这个表格形式的课程清单共分三栏。第一栏是“Semester”(学期),学期下面又分“S.S.1913”或“W.S.1913/14”等,这里的S.S.是Sommersemester(夏季学期)的缩写。W.S.是Wintersemester(冬季学期)的缩写(参见“注册登记表”部分)。第二栏是“Benennung der Vorlesungen”(课程名称),表中所涉及的课程有三种,即Vorlesung(讲座课,只有教授身份才可以上的课,一般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讨论,该词的本意就是“在前面读”)、Seminar(讨论课,学生参与提问、讨论或自行演讲的课,授课教师不一定是教授身份)和übung(练习课)。但Vorlesung这个词通常也泛指所有大学课程,即可以涵盖上述三种课程类型。故此,该栏用了Vorlesung这个词泛指所有课程。第三栏是“Dozent”(教师),原则上说Dozent是指大学教师,很可能是教授、但也可以不是:可能有博士头衔,也可以没有。所以该栏下面的表格里,在每个教师名字前都写上了“Prof.Dr.”(教授博士):在本次发现的简历中,萧友梅说“授课之先生均为博士”,也是意在强调他们都拥有博士头衔。其次,课程的翻译中同样会遇到类似“17世纪以前”还是“至17世纪”的问题。例如“Die deutsche Musikaisthetikseit Kant”,德语意思是“自康德以来的德国音乐美学”,从内容上讲包括康德在内;若将其翻成“自康德之后音乐美学”。或“康德以后之德国音乐美学”。从内容上讲就不包括康德。

在下面的课程对照表中,“课程名称”一栏是严格按照德语本意并按萧友梅遗物中课程清单的顺序翻译的:“修了之讲义”是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开列的最为对应的课程。两门课程是否“对应”,即是否应为同一门课程,主要从德语的原文分析萧友梅当年有可能的翻译或表述,在必要之处都另外予以解释。“教师”一栏是课程清单中教师姓氏的原文及汉译,如果该教师的名字在新发现的简历中也出现过,则在“简历名单”一栏中打√表示。

历史学毕业论文篇6

我原来不十分主张大学生,甚至包括硕士生阶段的学生,花太多的精力进行学术研究。我觉得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也不是为证明某一学术观点或取得某种学术成果,而是借此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所以,我曾主张,学生的学术研究,哪怕证明的问题毫无意义,比如证明"吃饱不饿"这样无需证明的命题,但只要在方法上严谨、在资料上充实,也就可以了。因为目的不过是一种研究方法及能力上的训练而已。真正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的研究,恐怕还在真正深入社会生活之后。

通读了这部出自新世纪大学毕业生之手的毕业论文集之后,我觉得我以往的观念可能要有所改变。大学生们的学术研究有其特殊的魅力,而并不仅在于学术研究能力上的训练。这或许是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殊历史性质赋予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灵感和激情,使得我们对他们的著述不能不给以特别的尊重。

因为,他们人虽单纯,但作为群体,他们碰撞并感受着时代的全部生活,同时又是以年轻人极为敏感的心灵在认真体会着历史的变迁,所以,他们所研究的命题极为广泛,又极其贴近生活现实。

因为,他们研究能力或许有限,但作为研究者他们极其真诚,他们不是出自某种利己的特别目的,而是出自内心的感受,他们不是为了屈服什么人的要求,而是直抒己见,所以人们可以说其著述不成熟,但是不能不尊重他们的坦诚。

因为,经济学本是沉闷而又古老的,但他们的毕业论文充满着激情,这种激情透现出他们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透现出他们对我们社会的强烈关注。所以,人们可以说他们缺少某些经验,但却不能不欣赏并呵护这种难能的激情。

依此可见,这本论文集未尝不能说是当今莘莘学子专业水平与学术思想的综合性展示。受其启发的应该不仅仅是他们的师弟师妹。

我们时代的确给予我们极大的恩赐,为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又为我们提供着解决问题的历史根据。我们在感谢历史的恩赐的同时,还要感谢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时代的宽容,历史进步对理论要求的急切,使得社会对探索中的一切不成熟都给以了极大的原谅和理解,这更是难得的。我们感谢历史的这份宽容,但不能滥用。我们应对得起历史的这份恩赐,承担起我们的责任。

说实话,经济学用作经世济民之学,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事业,其中所含的种种问题,绝不是学者,包括学生,坐在书斋里皓首穷经便可找到答案的,而是要依靠实践的探索。也正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科学的实践,才需要今天的大学生们系统地接受训练。我们的目标极为宏大、神圣;我们脚下的路相当漫长、艰难。

一届届的大学生离校之际,呈给学校的是一份份的论文作品,以此作为汇报。我们在圈点他们的作品的同时,自然会生成一种希冀,那就是:但愿他们学术水平在学校的发育都能在社会上成熟。

历史学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北平蒙藏学校;班级;课程;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C958.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4-0112-05

Discussion On Establishing of Mongolian and Tibetan School

in Peiking and Its Influences

SU Fa-xiang AN Jing-jing

Abstract: On the base of researching the history of Mongolian and Tibetan School in Peiking, the paper analyzed and combe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classes, cause installation, students and teacher scale,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school not only educated a great deal of talents with modern ideology but also provided many administrators fo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 and started a new model for borderland education.

Key words: Peiking School for Mongolian and Tibetan Students; Class; Curriculum; New Model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地班(校)教育成效调查研究》资助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1BMZ052。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 苏发祥(1964-),男,藏族,甘肃天祝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藏族社会与文化研究。

安晶晶(1989-) ,女,北京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1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北平蒙藏学校是现今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地位特殊且影响深远。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在北京创设蒙藏专门学校,旨在培养边疆,尤其是蒙古、藏族地方的少数民族弟子。国民政府成立后,又先后在南京、康定等地建立蒙藏学校。“为蒙藏等民族地区培养了不少人才,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的很多少数民族工作人员都毕业于这所学校”,[1]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北平蒙藏学校①建立至1949年的办学经过及影响。

一、北平蒙藏学校建立背景

北平蒙藏学校产生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极为不稳定的特殊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倡导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国家领土统一,取缔清末设置的“理藩部”,边疆民族事务由内务部新设的蒙藏事务处管理。由于袁世凯在北京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中国政局仍不稳定,各地军阀混战不断。边疆地区,尤其是蒙古、地区的形势依然严峻。辛亥革命同年,在沙皇俄国大力支持下,哲布尊丹巴八世宣布在乌兰巴托成立“大蒙古国”。而英国主义和沙皇俄国等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就已图谋我国的地方。1888年、1903年英国先后两次武装入侵。辛亥革命后,更是大力扶植上层的分裂势力,加快了侵略的步伐。

鉴于形势,为巩固统治、防止分裂,1912年9月,蒙藏事务处从内务部划出设为独立机关,称蒙藏事务局。1912年9月9日,内蒙古卓索图盟盟长贡桑诺尔布(1872~1931年)亲王被任命为蒙藏事物局总裁。贡桑诺尔布到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力促几位蒙古族议员提议在北京创办“蒙藏学堂”:“请将前清所设景山、宗室、觉罗三学(或咸阳宫三学),及理藩部所设之蒙古学堂归并改设蒙藏学校。”[2]袁世凯很快批准了贡桑诺尔布等人的请求,交由蒙藏事务局筹办。教育部依据1912年《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的规定,定名为蒙藏学校。1913年3月,“国立蒙藏专门学校”正式成立,蒙藏事务局聘达挚甫先生为校长,暂在西皇城根西南角转马台,租孙家花园为校址。

国立蒙藏专门学校是在原清朝咸安宫等宫廷官学基础上开办的新式学校,目的是培养蒙藏地区的各级管理人才,这与旧式官学主要培养民族语文翻译人才的目标完全不同。此外,由于这四所旧式官学的学生主要是清朝旧贵族子弟,因此北平蒙藏学校的建立还有利于安抚清朝旧贵族。学校完全由国家提供经费,有利于吸引边远地区青年。[3]

二、北平蒙藏学校的班级及课程设置

1913年,教育部在《蒙藏学校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中,明确了北平蒙藏学校的建校宗旨:“本学校以开发蒙藏青海人民学识、增进蒙藏青海人民文化为宗旨。”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蒙藏学校的班级和课程设置。

(一)北平蒙藏学校的班级设置

《国立北平蒙藏学校组织大纲》[4]明确规定,该校以“培植蒙藏学生升入各级学校”为教学计划。在学科上分中学科和补习科,中学科以升入大学和专科学校为目的,实行四二制,补习班以升入中学为目的。除此之外,还根据实际需要拟设立师范速成班、自治讲习班、蒙藏文专修班和职业班四类“特班”,其中蒙藏文专修班是为内地学生学习蒙藏文而设立。因经费紧张、招生困难等,北平蒙藏学校的班级设置在组织大纲计划与实施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计划设置的班级并未开办,而班级数目也一直在变。据1937年的《蒙藏委员会北平蒙藏学校高中第二班毕业同学录》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史述略》记载,按时间顺序,将北平蒙藏学校成立以来的班级设置、各班级增添、取消情况,整理如下:

1913年《蒙藏学校章程》规定招收预备科4个班,补习科1个班。因经费困难,这一年实际只开了1个补习科班。1913年3月,由乾隆年间设的咸安学、唐古式学、托武学和光绪年间所设蒙古学四所学生37人合并为补习班。补习内容包括法律、政治、经济等科目。其他蒙藏学生可以旁听,“以教室能收容为限。”旁听生可自愿参加补习科考试,合格者一样颁发毕业文凭。学期三年,分五学期。但只开一个班,学生毕业后不再继续开办。1914年3月,开预备科一班,四年毕业,毕业后升入专科,生源以蒙藏地区青年为主。1916年3月,第一届补习班学生毕业。4月,添招预备班二班开课。考虑到蒙藏地区的学生因为汉文和各学科的起点较低,为照顾那些没有考上的蒙藏地区的学生,北平蒙藏学校还为这些起点低的蒙藏地区学生在预备科补习一或两年,补习之后进入预备班。1917年6月,因受帝制影响,经费困难,蒙藏院不能垫付,协商停办,每名学生发给二十元,遣归原籍。1917年8月,内长孙洪伊致函国务院,催令蒙藏院重新开办蒙藏学校,并由达校长会同蒙藏院,与财政部商量,租借西单牌楼石虎胡同毓公府为校址并迁入该地,11月10日复课。1918 年,学校改名为蒙藏专门学校,升格为大专性质的学校,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民族高校。按照1918年教育部批示,蒙藏学校将法律和政治经济一科另行编订相应的课程。1918年3月, 预备第一班毕业,开始成立法律专门预科,改预备班为附设中学第一班、第二班。1918 年 4 月,蒙藏学校设立法政专科,保留中学部,且开始招收内地学生 7 名。“凡曾在中学毕业得有文凭者均可前往该校报名,试验时期为本月二十号,实验科目为国文、地理、历史、英文、数学。”蒙藏学校预备科教授科目和修业年限全照教育部所定中学校章程办理,为避免与4月间将开办的法律预科相混,从1918年3月起,预备科改名为中学科。除补习科、预备科和法政专科这些班级,还先后设了师范班、政治训练班和蒙藏班。1919年3月,法律预科班修业期满。4月7日,所有预科学生18名升入法律专科上课。8月,添招中学第三班,改为秋季开学,仍招内地学生数名。

1920年3月,中学第二班毕业,校长达寿筹备办政治专科班,因经费紧张被搁置,也没有添招中学新生。1921年,在校的法律专科班,中学第二班,学生共92人,教职员共22人。1922年6月,法律专科班毕业。这是我国第一个成建制的少数民族大专班学生毕业,同时中学第三班毕业,接办第二班专门预科班。1923年6月,专门预科第二班毕业,改设政治经济专科,并添招师范、牧畜、农事等班,学生百余名,不再招生内地学生。后来由于经费不足,合班上课。1923 年冬,北洋政府因该校学生参加革命活动下令取消蒙藏学校的官费制,并增设初中部。1925年6月,专科第二班毕业,以后只有合并中学一班,勉强支撑。因为经费关系,未添招新生。1927年6月,中学四班毕业,专门预科由于经费缺乏没有办法开办,学校完全停顿了两年之久。1929年北伐成功,6月重新开办蒙藏专门学校,仍由吴恩和校长负责筹备,分班招生。7月1日筹备完成,举行开学典礼之后便正式上课,先开班补习。蒙藏委员会将国立专门字样取消,改为“蒙藏委员会北平蒙藏学校”。10月开学,成立师范班、中学班,均定为三年毕业,政治训练班一班,一年毕业,外附补习一班,共个四班。

1930年暑期中政治班毕业,添招中学一班,由于石虎胡同校门,街道狭窄污秽,改由堂子胡同出入。1931年暑假添招中学一班,并购置东隔壁松坡图书馆全部,校舍大为扩充。此年为“奖励蒙藏学生研究高深学术”,国民政府在国立中央、北平两所大学专设蒙藏班,蒙藏班相当于大学预科,两年毕业,毕业后升入大学本科“免入学试验”。1932年6月,师范班、中学三年级班同时于6月毕业,添招中学一年级班一班。1933年6月,初中三年级毕业,开始成立高中一年级一班,并添招初中一年级一班。当年11月1日教员与新教务主任水火不相容,教员同时辞职的有17人。1934年6月,初中三年级毕业,成立第二班高中,并添招初中一班。1935年6月,初中三年级毕业,成立第三班高中,并添招初中一班,自此以后,初中三个年级班,高中三个年级班能够衔接上,外附补习一班,一共七个班,规模已经较完备。1936年6月,高中三年级、初中三年级两班,同时毕业,仍旧续招高中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各一班。1937年6月,高中三年级即将毕业。7月,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蒙藏学校。

1940年,学校暂设中学科和补习科。中学科以升入各大学及专科学校为目的,课程遵照教育部规定的章程,并加授蒙藏语文,必要时还加授外国语文。1943年停办高中,专办初中及补习班。1944年暑假由于初中毕业者升学困难,开始恢复高一班,而停办补习班,并添招汉族自费生。1948年秋,重新开师范专科一班。1949年,该校由北平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暂行接管,任黄静涛为校长。所有学生暨另招者经重行调整,编为师资速成班、高三、高一、初中各年级各一班、补习班三班共九班。暑假,除师资班设法结束,高三、初三毕业外,下半年则只有高二、高一、初三、初二各一班,初一两班共六班。

1950年暑假,初三毕业后,学生为高三、高二、高一、初三、初一年级各一班,初二两班,共为七班。

史事表明,自成立后,北平蒙藏学校因经费和时局影响,曾经停办,总体而言,该校班级还是曾递增之势。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的成立, 蒙藏学校与中央民族学院部分班级合并,改为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延续至今。

(二)北平蒙藏学校的课程设置

北平蒙藏学校一年分三学期,起初是春季开学,改成专门学校以后,一学年仍分三学期,但改成秋季开学,8月1日为学年之始,次年7月31日为学年之终。8月1日至12月31日是第一学期,1月1日至3月31日是第二学期,4月1日至7月31日是第三学期。

根据《北京市志稿》中有关北平蒙藏学校的记载,1929年该校暂时设两科:中学科和补习科。中学科的课程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外加蒙藏语和外语。补习科的课程是按照实际需要而定,但需上交到内政部核定。1931年蒙藏班的学生课程是由中央、北平蒙藏学校自己定,送教育部核准。

北平蒙藏学校《补习专科章程》中规定的文科补习课目有:汉文、法学通论、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中国地理历史、外国地理历史、统计学、外交史、外交政策、经济原论、经济政策、政治学、财政学、交通政策、簿记学。[5]1913年补习班第一学期开设课程有:汉语、蒙文、藏文、历史、地理、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法、交通政策、殖民政策共11门。[6]从课程设置看,重政治、法律、外事、政策等,主要是培养各级行政管理人才。

1914年,预备班开设的课程有:修身、汉文、蒙文、藏文、英文、算术、几何、代数、地理、历史、博物、物理、化学、政治经济、图画、乐歌、体操、手工等18门。[7]课程设置相当于初中水平的一般常识,为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根据1918年公布的《蒙藏专门学校规程》[8],法政专科学科设法律科、政治科、经济科。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必须要上预科才能毕业。该章程对课程设置作了规定:预科开设法学通论、经济原论、心理学、伦理学、国文、蒙文(或)藏文、英文课;法律科开设宪法、行政法、罗马法、刑法、民法、商法、破产法、形式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蒙文(或)藏文、英文课。此外,必须在形势政策、法制史、比较法制史、财政学、法理学这五门中选一门以上学习;政治科开设宪法、行政法、政治学、国家学、国法学、政治史、政治地理、国际公法、外交史、刑法总论、民法概论、商法概论、货币银行论、财政学、统计学、社会学、蒙文(或)藏文、英文课。之后在农业政策、工业政策、商业政策、交通政策、殖民政策、政党史五门课中选一门以上学习;经济科开设宪法、行政法、经济史、货币论、银行论、财政学、财政史、农业政策、工业政策、商业政策、交通政策、殖民政策、统计学、保险学、薄记学、民法概论、商法、蒙文(或)藏文、英文课。在商业史、商业地理、国际公法、刑法总论、政治学、交易市场论、仓库及税官论诸课中选一门以上学习;中学科开设修身、国文、蒙文(或)藏文、英文(或)俄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画图、手工、乐歌、体操课。

1919年3月,法律预科班修业期满。4月7日,所有预科学生18名升入法律专科上课。教授科目有:宪法、民法、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行政法、破产法、罗马法、蒙古文、外国语。选修科目有:法制史、法理史、比较法制史。[9]

1923年初中部的主要课程有国文、蒙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等,其重点是向学生灌输孔孟之道,和一般中学差别不大。

课程设置显示,当时北平蒙藏学校是按照把蒙藏学生培养成实用人才的目标进行培养的,教学内容集中在政治、法律和经济等领域。既传授实用的社会科学,还注重蒙藏文传授,这对于蒙藏地区的教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三、北平蒙藏学校的招生与学生待遇

鉴于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当时学校教育仍很滞后,蒙藏学校招生困难诸多。首次开学校长达寿遇到了诸如经费不足、招生难和学生程度不齐等问题。综述之,北平蒙藏学校的招生和学生待遇如下:

(一)北平蒙藏学生的招生情况

1913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蒙藏学校章程》,该章程公布招生名额分配情况:“内外蒙古占50%;占15%;青海及附近回族占10%;汉、满占25%。”[10]该章程表示学校在招生上不分民族,“唯因西北闭塞,而办此学,故重在多收蒙藏青海学生。”《国立北平蒙藏学校组织大纲》还称“每届招生,须按蒙藏区域酌定分配,以期平均发达,若每年招生蒙藏任何一方面学生过少时,得呈请蒙藏委员会设法派员招集,但均须由各该区域内之官署备文保送”。《组织大纲》规定了学生的入学资格:“蒙藏学生由高小毕业及具有同等学历者,得入中学科,其学历不足者,均归补习科分别补习。”进中等补习科的蒙藏学生必须都在15岁以上。补习科学生50人左右,中学科每班学生必须在20~50人之间。

1913年3月,将咸安宫学、唐古忒学、托忒学、蒙古学等四所官学合并组成蒙藏学校,四所官学学生37人归并为补习班。

虽然学校章程规定要按各地学额比例来招生,但、新疆等地因为交通不便,所以很少有学生来学校。而内蒙各盟旗教育发展水平和对教育重视程度都有很大差别,“有的盟旗超额咨送,有的盟旗则一个也未咨送。章程原定分配比例已不适用。”各地学生来校时间也不一样,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预备班录取标准是“略同汉文汉语”,但有的学生一句汉语都不会说,所有学生在一个班听课比较困难。达寿校长录取学生相当宽松。“跟不上者只要愿意学习,仍准其跟班,准其肄业。”但“试验”很严格,按教育部规章办理,毕业考试要请蒙藏院和教育部派人员监考。据说这种招收补习学生办法是借鉴当时德国的模式,对文化基础差而又渴望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曾起到积极作用。[11]

尽管招生遇到种种困难,北平蒙藏学校的招生还是比较稳定。其中以高中班最为稳定。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有17人,而1937年的高中毕业生有21人。

该校的高中生的人数稳中有升,生源由内蒙古、青海和西康三个地区到后来逐步扩大到甘肃。从籍贯看,学生生源以内蒙古和青海地区居多。之所以蒙古族学生居主,可能同北平蒙藏学校的创始人贡桑诺尔布重视蒙古族教育和与北平蒙藏学校的特殊渊源有关,加之蒙古族王公对北平蒙藏学校也非常重视。“1918年4月14日,中学科第一班毕业典礼暨法律预科开学典礼合并举行,蒙藏院总裁贡桑诺尔布、副总裁荣勋和一些在京的蒙古王公都来到毓公府,实为隆重。”[12]

1935年后,北平蒙藏学校已初具规模,根据1946年所制的有关国立各边校中学及补习班级学生数(附表三)的统计表(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制),当时北平蒙藏学校校长是陈克孚,教职员有69人,共有8个班,337名学生,详情如下:

1919年北平蒙藏学校有学生100多人,而到1947年增加到了300多人。这说明,蒙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在社会上的声望在不断提高和扩大。

(二)北平蒙藏学校的学生待遇

1913年,四所旧有官学学生37人归并为补习班,按规定所有学生不交学费,但“膳宿自备”。1914年春季开学,设预备班一班,学生50人,附内地学生数名,外附的内地学生须交纳学膳费,这是蒙藏地区学生同内地学生待遇的区别。1918年,《蒙藏专门学校规程》规定蒙、藏、青海学生概不收学费,其膳宿费也由公家承担。内地的考生不交学费,但膳宿要自己筹备。[14] 《北平蒙藏学校组织大纲》中也规定 “学生膳食,书籍等费,均由校内供给”。这些政策保障了蒙藏地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对减轻该校蒙藏地区学生的负担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蒙藏教育司颁布了《蒙藏委员会保送蒙藏学生办法》,规定了保送的蒙藏学生,在公立学校免全部学费,在私立学校应酌量减免。而且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蒙藏学生,还会由蒙藏委员会暨教育部择优介绍各机关或分发蒙藏各地方服务。[15]

1931年,国民政府为了奖励蒙藏学生“研究高深学术”,在国立中央、北平两大大学专设蒙藏班,颁布的入学办法[16]中规定蒙藏班的学生均免学费。蒙藏班的办学经费由这两所大学开预算,呈交教育部转到财政部拨款。

1939年6月30日,教育部、蒙藏委员会通过“待遇蒙藏学生章程”。[17]该章程对来自青海、宁夏、甘肃、内外蒙古和地区的学生制定了相当宽松的待遇和政策。规定蒙藏委员会对各机关学校保送的中等学校学生,要核明转送相应的学校,各校应尽量收容。够入学资格的学生编入相应的班级,其他基础薄弱的一律收为旁听生,“惟以能直接听讲者为限”。蒙藏委员会规定各机关学校保送的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核明后要转送教育部。

章程还规定了专科学生的招收办法。首先,专科以上学校招生时,对于蒙藏学生要从宽收录或另举行入学考试;其次,入学考试不及格但能作为旁听生的学生要收作旁听生;第三,入学考试及格且不能随班旁听的学生,由教育部指定学校进行补习。各校收录的蒙藏旁听生学年考试及格改为本班正式生,不及格仍是旁听生,旁听满一年后给予旁听生证明书。各校录取的蒙藏学生正式生和旁听生都要由各校分别送报或转报教育部,由蒙藏委员会备案。各校在每学期期终后一个月内,要将蒙藏学生本学期成绩,毕业成绩报告蒙藏委员会和教育部,以便分别奖励补助或保送相应的学校升学。经蒙藏委员会核送或教育部分发的蒙藏学生,在公立学校免全部学费,在私立学校酌量减免。

此外,该章程还规定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蒙藏学生,将由蒙藏委员会暨教育部择优介绍各机关或分发蒙藏各地方服务。这解决了大学毕业蒙藏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关教育政策,对蒙藏学生的保送、入学、毕业等都做了特殊、全面的详细规定,这不仅反映出政治当局对民族地区,尤其蒙藏地区教育的重视,还对提高蒙藏地区的教育水平、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起到积极了作用。

四、蒙藏学校的师资情况

《北平蒙藏学校组织大纲》规定了职员名额和薪水情况:“校长一人,教务主任一人,训育主任一人,训育二人,事务员三人,书记若干人”。“校长月薪二百元,教务主任一百六十元,其余职员均按实际情形由校长酌量支配。”校长由北平蒙藏学校的隶属机关直接任命。据统计,北平蒙藏学校在36年的发展历史中,有22位校长,其中汉族有11人,蒙古族9人,满族和回族各1人,校长负责任命各教职员工。其中任期最长的是达寿,在职九年,其余各界更替较频繁。

北平蒙藏学校的师资都是从各地聘请的有声望的知识分子。首任校长达寿所聘请的教员都是学有专长,如1914年预备班的英文教员谢恩龙毕业于美国大学,蒙文教员金永昌毕业于日本振武学堂,政治经济学教员张书云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乐歌教员杨书升则毕业于日本弘文学院。这样的教师队伍,在当时北京的学校里,算得上是一流的。[18]如表3。

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教师队伍也不断扩大。到1937年北平蒙藏学校有教职工共57人。1949年有教职工69人。[19]

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北平蒙藏学校聘请这些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知识水平一流的教师,保证了北平蒙藏学校的办学质量。北平蒙藏学校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属于不同民族,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有出国留学的经历,这些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既包括非蒙藏民族的价值观,也包括国外思想,这样的教学与蒙藏地区的传统教育截然不同。国民政府还规定指令教育部从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蒙藏学生中择优介绍到各机关或蒙藏各地工作。这些受过新式教育的蒙藏学生回到家乡后,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无疑有利于蒙藏社会的发展。

从1913~1949年,虽只有36年,中间还停办两年,但北平蒙藏学校在推进边疆教育的发展、培养边疆少数民族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1951年,北平蒙藏学校改名为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揭开了民族教育新篇章。

由于历史和环境等原因,相对于中原地区,我国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甚至停滞状态。这种局势形成的核心原因是教育问题。如何制定符合边疆实际情况的教育政策,推动和发展边疆教育,加速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从而改善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是仁人志士一直关注和争论的问题。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北平蒙藏学校远未达到学校成立之初所设立的目标,就已有材料看,34年间没有一名籍学生和教员,但学校的创办开启了一个发展边疆教育的新模式,在某种程度来说,该模式不仅在过去发挥了其应有之效,对今天民族教育的发展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注释:

①北平蒙藏专门学校自成立后几易其名,为便于表述,本文皆称北平蒙藏学校。

参考文献:

[1]徐中林,王希隆.试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的文化教育政策[J].中国,2004,(2).

[2]张艳华.论贡桑诺尔布教育活动的特点[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4.

[3][5]张羽新.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 下[J].中国藏学,2003,(3).

[4][16][17]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合编.民国治藏行政法规[Z].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116~117.114.112~113.

[6][7][9][11][12][18]田琳,于·布仁巴雅尔主编.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史述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3~14.17~18.12.17.14.

[8][14]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651~652.650~651.

[10]朱解琳编著.藏族近代教育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77.

[13]马大正主编.民国边政史料 续编(第二十册)[Z].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173.

[15]张双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以蒙藏问题为中心[J].中国藏学,2003 ,(4).

历史学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农业院校;毕业设计;水利水电专业;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08-02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利水电专业学生由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和过渡。因此,毕业设计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无论从占用的教学时间,还是所占学分的比例来看,都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省属农业院校在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有其普遍性,又存在其特殊性。

一、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质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以农科为优势学科的省属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工科类专业毕业学生,尤其以工程类为主的专业,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基础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明显不足,如何提升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专业设置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与可利用资源有限

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工程类工科专业,其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湖南农业大学水利学科类专业是1999年经湖南省教育委员批准设置,同年开始招收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并在2003年调整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连续招生仅11年历史。虽然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质量逐步获得了认可,但是水利行业对我校水利专业建设的直接支持仍然有限,校企合作项目不多。

(二)高校连年扩招,师生比例过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以来,高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导致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晋升压力,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情况下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加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对集中,导致老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有限,这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为应对高校师生比例增大的问题,高校大量引进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但此类人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校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实践锻炼与积累方面重视不够;地方院校待遇不高、人事体制僵化,很难从生产单位引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诸多因素直接导致现有教师工程实践不足,科研能力有限,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就业压力大,毕业设计投入时间少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扩招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而他们在寻找未来出路时投入的精力也随之增多。我校毕业设计大都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但是,这时候正是毕业生寻找就业或继续深造机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为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而四处奔波,造成毕业设计精力投入不足。另外,有些与用人单位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设计。部分参加考研、考村官、考公务员的学生为了应付接二连三的笔试、复试等相关事情,毕业设计被搁置拖延。

(五)毕业设计执行程序过于繁杂,过程监控制度僵化

学校管理层为了应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步下滑的局面,出台了较多管理条例和规定,尤其在高校评估期间相继出台《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从选题审批、选题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格式规范、形式要求和时间控制,涉及填写的表格多达7个之多,需教师和学生签字多达7处。这些规定和要求对规范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脱离实际情况,毕业设计一味强调标准化,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还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毕业设计缺少灵活的过程监控体系,毕业设计内涵质量上并未显著提高,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二、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一)设计题目来源和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内容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好的课题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的保障。

1.结合毕业实习和就业自主选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选择工程实践题目,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借助老师、校友、亲戚朋友关系等多渠道,协助学生联系毕业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结合他们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寻找题目来源,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种方式选题针对性强,避免重题现象,学生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题目内容,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毕业设计质量。因学生居住在工地现场,缺少教师面授机会,我们可采用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指导学生收集、消化工程资料;当学生返校后,进一步集中指导和完善。

2.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对于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其他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一系列就业类选拔考试的部分毕业生,指导教师选用一些较成熟的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做,或直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来完成其毕业设计。针对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管理,我们通常采取间隔固定时间、集中面授指导等手段,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二)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

答辩是毕业设计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学校和学院制定了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评阅人评价意见表、答辩记录及评分表,并附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按百分制分别评分,加权平均得到总分,再折算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或不及格,最后由系答辩委员会审核。这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全方位的评价,最后成绩评定结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和所付出的时间相符合。

(三)毕业设计质量与效果

1.题型与题目。题型和题目可以反映毕业设计选题来源真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表1显示了近12届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从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可分为设计题型和论文题型两大类;毕业生的设计题目绝大多数来源于生产实际,实践与教学结合更加紧密。虽然毕业论文数量在减少,从毕业论文内容看,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大而空的题目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源于指导教师的部级、省厅级科研课题的试验研究论文数目增多。

根据12届毕业设计题目来看,毕业设计题目逐步规范,符合我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随着专业办学历史延长,毕业生选题的渠道逐步拓宽,来自生产实际工程的设计题目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也显示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以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为特色的培养模式逐步凸显,与国家水利建设行业的投入方向关系密切,也充分证明了近几年国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小型水库塘坝出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2.毕业设计完成效果。近年来,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管理措施的系统实施,毕业设计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成效:(1)实现了“三年不重题”、“真题真做”,缓解了毕业学生数量多与教师资源有限的矛盾;(2)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评分科学、合理;(3)毕业生的CAD绘图和文字处理水平显著提高;(4)毕业论文题目与导师科研项目结合,解决了毕业论文经费不足问题,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5)“就业与毕业”得到了较好兼顾,实现了“毕业设计质量不下降,就业不落后”的局面。

三、结论

上一篇:社会学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