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5 00:22:36

服务业调研报告

服务业调研报告篇1

商贸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水平,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窗口。商贸服务业是我市经济结构优化的主导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随着义乌经济逐渐融入国际化浪潮,义乌商贸服务业正进入一个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的重要发展机遇期,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势在必行。

一、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商贸服务业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XX年,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同比增长18.3 %,创近几年来新高,在全省经济强县中增速和总额分别位居前列。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市以中国小商品城为龙头的商贸业持续繁荣的背景下,除市场外的其他商贸服务业发展则相对落后,与其它相关行业相比,明显不协调,与进入小康社会追求高质量、时尚生活的居民需求明显不适应。主要体现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商贸设施明显滞后;结构层次尚欠合理,特色商贸明显短腿;现有企业规模不大,商贸品牌明显短缺。

二、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义乌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决定了我市必须具有较为发达的商贸服务业。“国际性商贸城市”战略的实施,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城市经济、城市自身的特点蕴含了有利于商贸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我市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随着服务业对我市经济社会贡献日益加大,政府越来越重视商贸产业的发展,把商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加以大力扶持。我市今年出台了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批准了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个城市的商业发展程度与其城市规模是紧密相关的。我市已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城市化进程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市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6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一大批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成。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着增强,形成了对服务行业强大的规模需求。

3、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为商贸服务业发展奠定了一个更为坚实的需求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增加服务性支出将是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新的热点。特别是一些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产品,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形成大规模消费。

4、资本投入足以保障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民间资本雄厚的资金实力加上我市悠久的经商传统、浓厚的商业氛围,为商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外资的强力注入给服务业带来新的活力。以商贸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将继续成为下一轮发展方向和新的投资机会,预计将有更多的人投资、从事商贸业。

5、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和支撑了商贸服务业发展。旅游、会展业的发展对商贸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也产生了更多的关联效益,旅游、交通、宾馆、百货、餐饮等服务行业的经济效益将得到大幅提升。

三、我市发展特色商贸的思考

1、精心布局商业网点,发展新型商贸。以规划为导向,科学合理布局商贸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提升商贸设施档次。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义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着力构建四个商贸层次。核心层次:营造绣湖、宾王、国际商务中心三个城市商业亮点和窗口商圈,发展以购物商业、餐饮文化商业、休闲商业为基础的三大特色商业。其中以义乌市绣湖广场商圈和宾王商圈为主体的市级商业中心,设置两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在福田-江东商务中心,形成集贸易、金融、政务、信息、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中心区。骨干层次:在北苑、后宅、廿三里、城西、稠江等5个市区二级商业区,以佛堂、苏溪、上溪商贸集聚区域为中心点的市级商业副中心,各布局一些大型商业设施。基础层次:以遍布城区的商业服务中心、商业步行街区以及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现代零售业态。重点改造提升工人西路时尚休闲服饰特色街、城中中路精品服饰特色街、稠州路都市景观商业街、江滨路休闲娱乐特色街、宾王餐饮特色街区等5个特色街区。虚拟层次:以涵盖全市的宽带网络为基础而形成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网上购物。

2、培育高端商业资源,建设品牌商贸。积极推广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和连锁经营等新型商贸业态,形成购物中心、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电子商务等多种不同功能的业态结构。大力推进仓储配送中心、大型超市、商贸中心等商贸 重点建设项目,大手笔规划大项目,规划一个集餐饮、娱乐、休闲、住宿、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场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来我市开设门店;积极扶持市内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8家年销售额上亿元、主业突出、管理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零售企业,在流通行业发挥龙头作用,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全面进步。

3、拓宽居民服务项目,提升社区商贸。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促进商业网点布局合

理化。建设一批社区服务中心,鼓励规范家政服务公司的发展,大力发展餐饮、托幼、养老、医疗、保健、文娱、维修等服务,重点培育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培育一批连锁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企业,优化服务结构;健全网点设施,建设一批标准超市、早点快餐、废旧物资回收等便民商业设施。形成每个社区有1个服务中心,设1家以上连锁便利超市,布置1个菜市场,其中居住人口3万人以上的社区各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中心。

4、编织农村现代流通网,构建统筹城乡型商贸。继续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服务业体系和服务业设施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向中心镇及农村延伸。引导和支持连锁企业向村级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农家店),逐步建立统一、规范、便捷的商品配送和供应网络,不断提高连锁店的商品统一配送率。以现状镇为基础形成苏溪、上溪、佛堂三个商业副中心,达到每个镇、街道所在地有1家以上连锁超市,较大行政村有1家连锁便利店,全市农村都有放心店。

5、发展中介服务业,完善服务型商贸。发展咨询租赁、评估拍卖、法律服务、研究开发、检测认证、招投标、职业介绍、财务顾问、会计审计、房地产中介等各类商务中介服务组织。加大开放力度,降低商务服务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引进一批市外知名的商务中介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全面促进商务中介服务产品创新,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有较大潜力的投资咨询、形象设计、企业形象包装、市场营销与策划、品牌动作、专业技术培训等专业服务,培育一批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务服务企业。引导各类社会商务中介服务组织集聚发展,打造社会商务服务集聚区,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合理、运作规范、行业功能日益完备的现代社会商务中介服务业体系。

四、发展特色商贸的建议

1、加大开放力度。发展特色商贸不仅要培育本土的企业,更要大力引进外来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嫁接联合,努力推介我市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引进外部资金、引进外资商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提升我市商贸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2、实施项目带动。发展特色商贸的支撑点主要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设和开发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商务考察和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购物(商业)中心。为此要加强重大项目支撑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筛选建设一批、跟踪储备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当前要加快北门街区块的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的落实。

3、优先保障用地。发展特色商贸必须要有足够的用地保证。在城市规划中,要预留重点项目的发展用地,对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商贸服务业项目,市政府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对世界500强零售集团及市内外大型商业企业在义投资的重大商贸服务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经市政府批准后实行优先优惠供地。

服务业调研报告篇2

关键词:额济纳旗;服务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工业旅游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00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03

1 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国内现状分析

面对知识产权的竞争格局,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程度还处在相对较弱的态势。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是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集中地,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高校院所成为知识产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国的诸多产业的大小企业,面对创新缺人员、缺技术、缺资金、费时间的窘境,同时还要面对国外公司的各种专利围剿。中国的DVD、地板、LED、MP3等产业都遭受到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诸多国际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美国“337”调查等,对这几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随着国外公司在中国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通讯技术等产业的专利布局逐渐形成,中国企业在今后十年内将遇到更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因此,整合社会的创新资源,聚集各方优势,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营,降低整个行业的交易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获取差异化竞争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专业化工作。

组织对苏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常州产权交易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学习考察,详细了解三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和运行等有关内容。

1.1 苏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中心由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局承办建设,先后做过线上与线下的交易平台,线上建立网站进行知识产权展示,然而网站建成乏人问津,久而久之缺少内容更新;线下配合国家局的交易平台开展知识产权活动周,活动开展时人气很高,但是后期效果不显著,长期进行耗费人力物力太大,成本太高。目前苏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由企业搭建交易平台,利用工业园区内一家专利搜索网站――“Soopat专利搜索”,在网站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交易平台,平台的运作交给Soopat公司负责。用户在搜索专利时,边上会注明是否转让出售或者用户可以直接在专利页面上进行购买留言,这样就具备了“专利淘宝”的功能。苏州知识产权交易网与Soopat专利搜索网链接,苏州知识产权交易网就保证了充足的访问量,并且给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对于自负盈亏的企业来说,他们自有生存之道,通过卖书、广告、外链网站来获取利润。政府不需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就能搭建有实际意义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如此一来不仅Soopat公司可以发展得更好,对于苏州工业园区来说也是具有极大的战略优势。

1.2 常州产权交易所

现已建成了常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常州招投标中心、常州股权托管中心、常州拍卖有限公司、江苏省常产拍卖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其职能有企业产权交易、技术产权交易、专利展示交易、动漫产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资产拍卖、招投标服务、投融资服务、股权托管、综合信息等内容,其“专利展示交易”是作为其中一块且不是主打产业。常州产权交易所是经省政府部门批准,并经国务院国资委认可的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形成了交易中心联盟,进行全国范围的产权交易。在知识产权交易方面,交易所联合银行提供知识产权质押服务,经评估可将专利质押或将专利连同固定资产一并质押给银行。

1.3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

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产权交易中心,是上海国资委下属的企业化运作单位,由产权交易所和技术交易所合并,成立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无论是管理、技术,还是实力,其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其交易方式大体分为两部分:(1)作为会员参加交易,“中国产权交易报价网”是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的门户网站,成为其中的会员进行交易;(2)成立分中心,其在广州、桂林、苏州等地设立了服务平台,更好地展开产权交易。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综合实力雄厚,但在知识产权交易上并无太多的特点。

通过对苏州、常州、上海的经验和做法的了解,认识到单纯的知识产权交易并不好做,所以针对运营平台建设必须慎重考虑,否则只能做成形式项目:(1)建设平台要体现特色;(2)运营平台的运行与其他金融平台相接,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实现长期发展。无论是苏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常州产权交易所,还是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都可以说是企业式运营,既然是“交易中心”就必须要有盈利,这样才能融入市场的大环境。

2 知识产权运营平台运作管理

区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主要面向地区内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全方位运营服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平台是以完善产业布局为目标,帮助实现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资本的结合,优化资源配置,维护知识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从而加快区域产业升级。(1)能有力地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知识产权水平;(2)能有效地服务企业创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为我所用,通过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3)能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为区域内产业化升级提供知识产权支撑;(4)为产业的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地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组织保障,成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心,负责指导建设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各类问题,健全考核指标体系。

制度保障从以下方面做起:(1)完善运营人才引进与培育制度。培育知识产权人才、运营人才等,保障专利运营服务工作健康、有序进行;(2)建立专项经费制度。对于运营日常服务工作、人力资源、设备更新维护等费用,合理处置专项经费的使用;(3)制定利益分配制度。切实保障权利人、需求方等各方利益,明确利益分配条件,简化操作流程,确保政策规划落实

到位。

3 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内容

3.1 知识产权托管转化

运营平台是以知识产权托管为主要手段,通过市场化运作,将闲置知识产权投入产业生产中,以起到推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知识产权托管工作重点面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实力集中的机构,将这些机构闲置的知识产权进行收购或托管,避免由于没有产业化基础或是管理不善而造成科研成果的浪费,提高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步骤。

在知识产权联盟的基础上,对其他个别尚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的产业或产品,有目的地与相关高校、企业等进行接洽,将那些对产业或产品发展起至关重要影响的知识产权进行收购或托管,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和

成长。

构建专利池实现成员间专利资源和收益的共享的基础:(1)进入专利池的所有成员可以通过交叉许可使用池中的所有专利;(2)由于池内专利的对外许可事宜由平台管理机构统一实施,管理机构向被许可人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然后在专利权人之间进行分配,专利池中的权利人按照各自所持必要专利的数量比例进行许可收益分配,即实现收益共享。这样就可以增加企业的收益,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2 建立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搭建知识产权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利用互联网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优势,通过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和创新需求,结合线下知识产权联盟、托管的运作,开拓技术转移交易的广度,打开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工作的另一个全新的层面。

知识产权资源:用于维护供求双方的资源信息、报价信息、需求信息等,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搜索和匹配的平台。通过资源平台,用户可以快捷地自己的供应和需求信息,并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情况和资源的供应情况。

技术网店:技术网店是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的基本单元,供需双方通过开设技术网店不仅可以相关资源信息,还可以展示自身形象。技术网店同时也是供需双方管理资源信息、对接过程、洽谈合作的重要平台。

技术经纪人:由于知识产权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需方对技术、成果的专业知识了解掌握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达成交易。为此本平台引入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纪人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技术发展动态的某一方面的专家,作为中介人接受双方委托参与交易洽谈,帮助达成交易,并收取技术经纪费用。技术经纪人通过网站平台提供的功能,其可以方便地查询各类技术成果信息,并为优质的资源进行活动。技术经纪人是具有知识产权特色的电子商务的价值体现和亮点,可以有效地整合知识产权这类新兴电子商务对象的线上与线下的活动,并以其专业性和职业性来推动这一活动的前进。

自动对接智能匹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个人都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网店,通过技术网店展示自己的各类知识产权资源,为了提高对接交易的成功率,平台将开发自动对接、智能匹配系统,通过系统后台提供的功能,帮助用户自动搜索相匹配的成果技术,提高对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智能匹配是通过系统对网站技术成果库中的内容进行自动分类、索引和关联,采用自主开发的算法技术实现根据用户浏览页面上下文智能关联和推送资源信息的服务。

拍卖系统:开发知识产权成果拍卖系统,用于拍卖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成果,任何拥有合法知识产权成果的个人或团体都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知识产权成果的拍卖,平台在拍卖过程中对成果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组织拍卖,通过拍卖收取中介服务费。

3.3 开展知识产权产学研服务

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科技专家、项目信息为基础资源,为产业集群、企业和个人提学研对接服务。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对接区域内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以网上信息对接、网下跟踪反馈的模式,为校所企的项目沟通牵线搭桥,提高产学研对接效率和成功率。

平台配备专职团队协助高校院所和企业间的项目沟通、产学研合作事宜,以线上对接、线下跟踪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项目运作,促进高校优质知识产权向企业

转化。

参考文献

[1] 余文斌,华鹰.技术联盟“前端控制”型专利池构

与运作模式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9,(6).

服务业调研报告篇3

根据江西省委部署,为全省创业服务年。目前,全省上下按照省委文件精神,在有条不紊地深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制定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兴业,号召全民创业,它对于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深入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地方发展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一些地方、单位、部门却并没有准确掌握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各项要求,工作存在走过场、走形式,已经严重违背了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初衷。笔者经过调研,在问题、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浅薄的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进展较缓慢。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4个多月以来,大部分地方还只是停留在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等工作层面上,还没有进入到实质性的活动开展阶段,工作停留在表面,导致活动进展缓慢。

2、参与面不广。大部分地方的创业服务年活动都是政府在唱“独角戏”,群众参与面不广,有悖于实现全民创业的初衷。

3、存在走过场。创业服务年活动作为一项全年度、全局性工作,有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工作重点在哪里心中还没有数;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对整个创业服务年活动应该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还不太清楚,工作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现象。

4、成效不明显。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服务创业、政策措施出台等方面成效不是很明显,没有真正为创业者提供优良的服务。

二、原因分析

笔者分析,出现以上这些问题主要原因为以下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一些单位主要领导没有做到亲自调度、亲自过问、亲自部署。有的牵头单位工作不够主动,没有真正起到牵头的作用,甚至存在应付的思想和拖延、推诿的现象

2、宣传力度不够。对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各项政策宣传还不是很到位,没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进行广泛宣传,没有营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3、措施不够有力。有的地方制定的方案或采取的措施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没有切合本地实际,没有切合服务创业的实际。

4、方法创新不够。在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时只是依葫芦画瓢,照搬照套,没有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创业服务年活动没有亮点。

三、建议和对策

笔者建议,应该明确把握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指导思想,着力找准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推进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应该把握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指导思想

一是要把握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目标,即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把握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着力点,即如何提高服务创业的质量。

三是把握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重点,即要围绕主导产业和企业经济来服务。

(二)应该找准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工作重点

1、以扶持产业发展为目标,加快政策措施制定步伐

政策措施的制定落实与否,关系到整个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成效好坏。政策措施的制定,其目的最终是为了扶持地方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要深入调研,制定政策。要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听取业主、群众对于扶持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影响、阻碍产业发展的因素,认真进行整理、分析,拟定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已经制定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进行归纳、整理,对于过时的、不适应当前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要及时依法依规进行废止。同时,对于国家、省在扶持产业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要结合地方实际依法合理制定我市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业享受优惠提供咨询服务,降低企业创业经营成本。

二是要大力宣传政策。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电视媒体、宣传手册等方式大力宣传政策;适时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大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地方政府关于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各项文件精神神;定期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宣传创业政策、激发创业活力,引导创业者正确投资创业。

三是要依法依规,落实政策。坚决落实在信贷、中介服务、技术、人才、财政、税费等方面有利于产业发展和全民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创业主体用好、用活、用足各项创业优惠政策。

2、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机关干部作风建设

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需要我们打造一个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的机关,培养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干部。可以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焦裕禄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这同时也是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需要。

一是打造服务型机关、争做服务型干部。积极开展服务型机关创建活动,倡导服务之风,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与业务培训,提高机关干部服务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二是打造创新型机关、争做创新型干部。以统一思想谋创新、确立目标求创新、强化机制比创新、狠抓落实促创新为重要途径,大力倡导创新之风,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

三是打造务实型机关、争做务实型干部。大力倡导务实之风,切实解决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人民群众关注、基层反映强烈的涉及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继续解决影响机关效能的突出问题。坚持和深化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和联系基层等制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强化为民意识,建立责任机制。

四是打造廉洁型机关、争做廉洁型干部。大力倡导廉洁之风,推行“阳光政务”,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形成激励机制。机关干部带头遵纪守法,严守各项纪律,廉洁自律,深入开展科(站、所)长述职述廉活动,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活动。

3、以行政审批改革为手段,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

一是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加快行政审批“两个集中”建设步伐,提高审批项目进驻服务中心数量和行政审批首席代表授权率。加大 行政许可方式创新力度,推行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大力实施政务流程再造,有效解决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和事权分离等问题,努力为创业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

二是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必须的行政处罚,在企业有效整改前提下,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改革,推行行政处罚统一原则、统一标准的基准制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同案不同罚”现象。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收费。

三是优化创业者经营和项目建设环境。严厉查处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和强行指定中介服务等行为;坚决查处利用行政职权搞中介服务垄断的行为,全面实行中介服务市场化;严厉查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等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扰乱企业经营的刑事犯罪,从严惩处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断水断电断路、恶意阻工等违法行为。

四是发挥环境监测点作用。充分利用监测点,对发展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并加强对监测点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健全发展环境监测工作机制。

五是加大投诉受理和查处力度。及时受理创业者和群众的投诉,严肃查处损害投资创业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人和事,解决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创业发展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

4、以宣传创业政策为重点,积极营造创业浓厚氛围

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树立服务创业意识,适时建立干部挂点帮扶企业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创业政策,培育创业文化,激发人们创新创业热情的事业观、财富观、信用观和成败观,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推荐和评选“创业之星”、“服务之星”等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创业典型的成功事例和先进事迹,宣传高效优质服务创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全力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应该强化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工作措施

1、加强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调度、亲自部署,实行月汇报、季调度、半年跟踪的工作机制,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2、落实责任。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来抓好工作落实。建立奖惩制度,把创业服务工作纳入所在单位整个工作综合考评。

3、强化督查。经常进行专门督查,采取召开督办会和汇报会等多种形式来调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限期整改。

服务业调研报告篇4

目前,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及物业服务行业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市物业管理的普及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除了写字楼、商场、商品房外,工业厂房、学校、医院、房改房,城区居民小区也逐步引入物业管理。物业服务行业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的同时,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难题,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物业服务收费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加强监管已属刻不容缓。

××市自从80年代起物业服务收费均是由企业申报、物价局审定批复每户每月9-12元的服务价格。这在计划经济时代依赖政府的大环境中,业主较为认同,只要有红头文件就好办,当时对物业管理及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20多年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小区内所配套功能需求,物业管理服务内容、楼房档次等制定物业服务的收费标准,扶持了物业服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逐步形成了一个行业,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此类批价由于各种物业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虽然政府有关部门非常谨慎地批价,但由于业主对行业的不了解,个别物业服务企业的违规操作,舆论的负面渲染报道等原因,物业服务的收费问题成为市民普遍关注的,争议性较大的热点问题。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下发《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收费行为,保障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以该办法为依据,××市政府于2007年6月下发了《××市物业管理办法(试行)通知》(下称办法),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步将物业服务收费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转为市场调节价及政府指导价。《办法》规定包干制、酬金制的普通住宅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即由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物业德惠服务等级、标准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等级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并定期公布;实行组合制的普通住宅服务收费和高档住宅别墅物业服务收费以及非住宅物业(如居民小区、商场等)的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即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为业主提供优质价相符的服务,实行明码标价,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情况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办法》出台后,在行业及企业当中、广大业主当中产生了波澜,企业认为没有了“尚方宝剑”,收费将会更难,有企业的老总更说::“这不是要我们提供无偿服务吗?”而业主们则认为政府不批复定价这不是给物业管理企业提供乱收费的依据吗?舆论方面也给予了较大篇幅的关注和报道,对关于住宅档次、服务标准的挂钩、收费标准的调整、如何协调定价等方面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质疑。我们曾经在一天内接到10多个有关收费方面的电话投诉。尤其是覆盖面较广的旧物业、早期的、中低档的商品房等物业,由于物业的绿化地小,道路较窄、坏、烂,配套不齐,功能欠缺,对机电、绿化等的养护不重视,再则业主素质参差不齐、需求的物业服务较表面等等问题,对物业服务实行指导价的争议特别大。个别物管企业也因为低价介入物业的管理,并用车场费用等多种经营弥补服务费等做法,导致物业的重新招标,形成了各方均对原来的物业管理服务费的含金量重新评定问题。

一、我市物业服务管理的现状:

1、物业管理内容主要是小区的公共部位。小区公用设置的维修,不涉及业主室内部位。但有些业主却认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保洁、保安、绿化,应无所不包,要求物业企业无偿为住户室内提供一切服务,一旦服务得不到满足,就以此为“借口”,拒交、少交、欠交物业管理费。

2、业主对物业服务收费缺乏知情权。从我市中心城区看,各物业服务公司都能做到明码标价收费,能在小区醒目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内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等,但对物业服务收费的收支情况,物业服务公司没有严格按照严格规定“每年不少于一次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收费的收支情况,接受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侵犯了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管权。

3、物业公司自身管理水平较低,开展和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面窄。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的物业企业仅仅是面向居民住宅小区提供服务,而对居民住宅小区也仅仅提供保安、保洁、绿化等一些基本服务内容,缺乏服务创新意识。比如西苑小区物业公司,不能充分利用社区党建、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价格进万家等一系列社区建设活动的契机,拓展服务平台,只好在收费率不到70%的情况下,靠出租店辅租金来负债运转。全市没有一家开设代接送小孩、代灌液化气、代家政服务等项目的物业服务企业。

4、物业企业员工素质不高,服务不规范,认为物业服务是简单劳动,于是低薪聘请一些文化低、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上岗。即便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也还是停留在基本技能的初级阶段,还没走向由劳动部门参与的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致使物业服务工作不到位,不按规范操作,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不一,高品位的物业公司无从查找。

5、保安工作流为实质,人浮于事,加重公司负担,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具体表现为:重门岗,轻巡逻查看;重小区内部安全,轻防患;重治安问题,轻设施安全;重人员数量,轻人员素质;重人员配置,轻岗位管理监督;重对人的防患,轻对物的安全监护。如××市福州乾坤物业公司,管理41栋1023户,入住率60%,年度收费率75%。聘请保安人员24人,设有东、西、北三处保安点,每处设岗3人,实行三班倒24小时值班,每人月薪800元,发放保安人员一个月工资达19200元;2007年1-9月物业收费266494.18元,支出397582.53元,亏131088.35元。

6、业主委员会工作滞后。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绝大部分小区都没成立业主委员会,虽然有极个别社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都没有形成和发挥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对物业服务与公共财务的收支疏于监管。同时,由于业主委员会自身缺乏对物业相关政策、规定的了解、理解和运用,致使物业企业单方说了算,而业主委员会却对物业的管理事项难以决策。

7、有个别业主过度强调个人的实用性利益不顾社区整体外观形象的共同维护。如:防盗钢窗、空调等的安装零乱;私占公共场所,拥堵通道;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这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物业公司的工作难度和不应有的工作量。

8、物业企业由小区全体业主共同选举、公开招聘的规定没有得到全面执行。目前,××市中心城区各居民住宅小区提供物业服务的物业企业都是前期物业开发代管,后期物业则是由开发商将原来分管物业的人员分离出去,重新注册企业名称、企业法人,成立新的物业服务企业来接管社区。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物业,都没有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招标,由全体业主自主选举物业管理公司,致使物业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标准缺少明细、欠缺可监督性。

9、市场体制不活,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不均,增加了物业公司管理成本,导致不少物业公司负债经营。如;××市康居蒂景湾居民住宅小区,公共服务水电都是按商业用户执行,甚至居民楼道公用照明也是无价可讲,价位的顺势反差加重了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以致企业通过变术来减少债务,实行勉强运转。

10、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问题,小区分期建设及附属物配套工程未完全峻工而提前交付,有些配套设施如水、电、气工程不配套,造成物业公司开展工作困难,影响物业服务质量。

11、如何加强监管、规范行为?如何引导物业公司和业主搭建互盈载体?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缺位。

二、造成物业服务管理难的主要成因:

1、开发商对小区配套承诺不兑现,质量问题多。由于开发商不兑现售房时的承诺,入住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有的业主以拒缴物业服务费来与物业服务公司实行对峙。开发商遗留问题引发的物业管理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面积分摊不合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承诺不能兑现。二是房屋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就修缮责任互相推托。三是转嫁本属自身承担的费用(如:房产测绘费)给业主导致业主意见突出。

2、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财务不透明。物业服务收费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物业公司不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物业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收费或者收费少服务。从调查的情况看,这是业主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市1999年就出台了《××市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办法》,明确规定了收费项目、档次和收费标准,但仍有部分物业公司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设立项目或者以强制提供服务的方式收取费用。此外,问题更多的是物业公司的收费标准与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符,同一区域同一收费标准的不同小区,服务的质量各有千别,常常引起业主的不满,以致业主拒绝交纳物业服务费。依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规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并每年不少于一次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而现在不少物业公司并没有执行规定,特别是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缺乏透明度。业主不知道自己交纳的费用花在什么地方,总认为物业公司收了很多钱,却没有用在业主身上,所以拒绝交纳物业费。

3、业主的消费观念有待改变。部分业主物业服务的消费观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一是买房人对物业管理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二是我们国家诚信价值体系尚在初级阶段。遇到问题,业主不是积极通过司法、行政手段解决,而是选择随意拖欠或者拒绝交纳物业服务费的方式进行,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合同的严肃性,而且造成了住宅消费的诚信危机。三是一部分人存在从众和侥幸心里,看到小区内有业主不交物业费,认为自己交了反而吃亏,所以也效仿着拒绝或者拖欠物业费。物业服务收费不到位,最终利益受到损害的还是业主本身。物业费主要用于居住小区房屋公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养护等服务性开支。部分业主不缴费,等于免费享受公共服务,这对缴费的业主是不公平的。长此发展,不缴费的业主可能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物业管理无法正常进行,房屋及设施将会失修失养,小区的保安、保洁、绿化将无人问津。

三、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监管。

1、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倡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建立成本分析制度整合资源,联合采购,扩大管理规模,降低管理成本。物业管理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质量,为业主提供更细致、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定期公布物业费的收支情况,使业主明白消费。物业服务企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因此,仅靠降低物业费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塑造企业品牌,才能实现物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具体方法应该:一是改变以往的收费态度和方式。由于收费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自身对物业相关政策、规定缺位理解和运用。同时,由于收费面广、点多、量大,难免出现生、冷、硬的工作态度,因而与业主的沟通、交流不是很顺利,导致业主对物业服务公司有意见而不愿交费。如:物业企业可在小区公告栏定期公布已缴费业主的名单,起到督促作用;对极个别拖欠较多、影响整个小区物业收费工作的业主,物业公司应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以起震慑教育作用。也可以依靠业主委员会,并以业主委员会的名义下发通知,宣传交纳物业费是业主应尽的职责。二是要加强物业服务公司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物业企业要努力为广大业主提供优质服务,规范服务行为,逐步扩大服务项目,不断追求服务的精细度,注重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为小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广大业主逐步接受“花钱买服务”方式。另外,物业企业还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章,规范行为准则。收费时可根据居民的不同情况,在物价部门制定的物业收费标准幅度内,与业主商量确定。对有些收入很低确实交不起物业管理费的,应给予减免政策并向其他业主公布,一方面解决了交不起物业管理费的贫困户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起到和发挥了其他业主监督的作用。物业服务公司应该在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通过服务水平、质量上下功夫,盘活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赢得广大业主的认可和满意。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自身行为。协会应实行横向协调、纵向指导的方法。一方面要加大与物价局沟通,物价部门要定期举办物业服务管理培训,规范其执收行为,为物业管理企业解答对《办法》和新颁布的《物业服务管理条例》存在的疑问。针对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对于中档的物业,建议企业应进行全面的评价,遵循给什么服务报什么价格的原则,按政府的标准定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内容,不能进驻后再提价,引起业主的反感。要特别注意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在实行明码标价期间要确认收多少服务多少,不能随便许诺能人所不能。对于广大业主方面,协会要重在宣传及时引导的方法。针对业主缺乏成熟的物业管理消费意识的情况,协会以舆论为向导,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的解释和引导工作。如召开不同地区的业主座谈会,请有关人士来为其讲解案例,在物业管理收费方面存在包括如何界定变通住宅?界定档次有争议怎么办?三级资质的物管企业能否按一级收费?没有业委会能否改收费标准?哪种情况下收费明细账单一定要公布?小区车位收益该归谁等七大焦点问题从行业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此外,为切实指导物业服务收费的定价、协调、平息业主与物管企业因定价问题引发的矛盾,针对物业档次界定难的问题,协会可以启用物业服务收费建议的评审程序,由企业或业委会提出需求,协会以组织行业专家到物业现场进行评审,从行业的专业角度提供合理的定价建议、意见,为物价部门审定价费提供切实可行的资料。为更好地平衡行业所面临在收费方面的困难和矛盾,行业协会除了对物业服务收费项目进行明码标价外,物价部门也应主动与其沟通,开展收费公示,统一制作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3、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帮助业主树立正确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业主买房是一个持续消费的过程,即便是付清全部房款,也仅仅是消费的开始,所以改变购房消费观念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价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业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花钱买服务”的物业消费意识,明白不缴、少缴和欠缴物业管理费不仅损害了物业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广大业主的利益。同时,也应该坚持在日常的物业管理小区中利用不同宣传的形式:如公告栏、宣传栏等向业主进行宣传,提高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认识,让业主知道交纳物业服务费是每个业主的应尽义务。房管部门要从完善部门职能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帮助广大业主树立正确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努力为物业企业和业主搭建互盈互利平台。

4、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规范物业服务管理行为。规范和约束小区的业主与业主之间、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仅靠业主公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充分调查、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通过规章的形式将他们的责、权、利明确下来,确保业主和物业公司双方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大力推进和完善《××市物业服务管理招投标制度》。业主大会通过招标选聘物业企业时,房管和物价部门必须到场进行指导,努力做好监管、指导到位,当好服务者、指导者、监督者和管理者。作为服务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服务;作为指导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在全面实施《××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的同时,加快出台《××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作为监督和管理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依法行政,严格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同时,又要加强对业主行为的正确引导,提高业主素质。要通过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减少物业企业管理成本,为物业企业发展和小区和谐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加强监管,完善配套。物业费的收取标准与物业的品质及服务质量密不可分,收费办法应当更加细化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标准,根据服务的质量可以有一定的浮动幅度,以体现服务的差别性带来的收费差异。此外,对实行物业服务费酬金制的预收物业服务资金中除了物业服务支出外,还包括物业服务企业的酬金,而国家对酬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建议提供一个教较为合理的利润区间,供业主大会与物业企业进行协商确定标准。此外,价格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价格纠纷,切实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在严格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的同时,要积极帮助物业企业改进工作,规范执收行为,促进全市物业服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服务业调研报告篇5

目前,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及物业服务行业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市物业管理的普及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除了写字楼、商场、商品房外,工业厂房、学校、医院、房改房,城区居民小区也逐步引入物业管理。物业服务行业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的同时,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难题,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物业服务收费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加强监管已属刻不容缓。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下发《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收费行为,保障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以该办法为依据,**市政府于2007年6月下发了《**市物业管理办法(试行)通知》(下称办法),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步将物业服务收费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转为市场调节价及政府指导价。《办法》规定包干制、酬金制的普通住宅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即由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物业德惠服务等级、标准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等级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并定期公布;实行组合制的普通住宅服务收费和高档住宅别墅物业服务收费以及非住宅物业(如居民小区、商场等)的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即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为业主提供优质价相符的服务,实行明码标价,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情况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办法》出台后,在行业及企业当中、广大业主当中产生了波澜,企业认为没有了“尚方宝剑”,收费将会更难,有企业的老总更说::“这不是要我们提供无偿服务吗?”而业主们则认为政府不批复定价这不是给物业管理企业提供乱收费的依据吗?舆论方面也给予了较大篇幅的关注和报道,对关于住宅档次、服务标准的挂钩、收费标准的调整、如何协调定价等方面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质疑。我们曾经在一天内接到10多个有关收费方面的电话投诉。尤其是覆盖面较广的旧物业、早期的、中低档的商品房等物业,由于物业的绿化地小,道路较窄、坏、烂,配套不齐,功能欠缺,对机电、绿化等的养护不重视,再则业主素质参差不齐、需求的物业服务较表面等等问题,对物业服务实行指导价的争议特别大。个别物管企业也因为低价介入物业的管理,并用车场费用等多种经营弥补服务费等做法,导致物业的重新招标,形成了各方均对原来的物业管理服务费的含金量重新评定问题。

一、我市物业服务管理的现状:

1、物业管理内容主要是小区的公共部位。小区公用设置的维修,不涉及业主室内部位。但有些业主却认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保洁、保安、绿化,应无所不包,要求物业企业无偿为住户室内提供一切服务,一旦服务得不到满足,就以此为“借口”,拒交、少交、欠交物业管理费。

2、业主对物业服务收费缺乏知情权。从我市中心城区看,各物业服务公司都能做到明码标价收费,能在小区醒目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内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等,但对物业服务收费的收支情况,物业服务公司没有严格按照严格规定“每年不少于一次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收费的收支情况,接受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侵犯了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管权。

3、物业公司自身管理水平较低,开展和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面窄。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的物业企业仅仅是面向居民住宅小区提供服务,而对居民住宅小区也仅仅提供保安、保洁、绿化等一些基本服务内容,缺乏服务创新意识。比如西苑小区物业公司,不能充分利用社区党建、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价格进万家等一系列社区建设活动的契机,拓展服务平台,只好在收费率不到70%的情况下,靠出租店辅租金来负债运转。全市没有一家开设代接送小孩、代灌液化气、代家政服务等项目的物业服务企业。

4、物业企业员工素质不高,服务不规范,认为物业服务是简单劳动,于是低薪聘请一些文化低、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上岗。即便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也还是停留在基本技能的初级阶段,还没走向由劳动部门参与的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致使物业服务工作不到位,不按规范操作,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不一,高品位的物业公司无从查找。

6、业主委员会工作滞后。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绝大部分小区都没成立业主委员会,虽然有极个别社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都没有形成和发挥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对物业服务与公共财务的收支疏于监管。同时,由于业主委员会自身缺乏对物业相关政策、规定的了解、理解和运用,致使物业企业单方说了算,而业主委员会却对物业的管理事项难以决策。

7、有个别业主过度强调个人的实用性利益不顾社区整体外观形象的共同维护。如:防盗钢窗、空调等的安装零乱;私占公共场所,拥堵通道;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这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物业公司的工作难度和不应有的工作量。

8、物业企业由小区全体业主共同选举、公开招聘的规定没有得到全面执行。目前,**市中心城区各居民住宅小区提供物业服务的物业企业都是前期物业开发代管,后期物业则是由开发商将原来分管物业的人员分离出去,重新注册企业名称、企业法人,成立新的物业服务企业来接管社区。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物业,都没有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招标,由全体业主自主选举物业管理公司,致使物业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标准缺少明细、欠缺可监督性。

9、市场体制不活,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不均,增加了物业公司管理成本,导致不少物业公司负债经营。如;**市康居蒂景湾居民住宅小区,公共服务水电都是按商业用户执行,甚至居民楼道公用照明也是无价可讲,价位的顺势反差加重了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以致企业通过变术来减少债务,实行勉强运转。

10、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问题,小区分期建设及附属物配套工程未完全峻工而提前交付,有些配套设施如水、电、气工程不配套,造成物业公司开展工作困难,影响物业服务质量。

11、如何加强监管、规范行为?如何引导物业公司和业主搭建互盈载体?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缺位。

二、造成物业服务管理难的主要成因:

1、开发商对小区配套承诺不兑现,质量问题多。由于开发商不兑现售房时的承诺,入住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有的业主以拒缴物业服务费来与物业服务公司实行对峙。开发商遗留问题引发的物业管理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面积分摊不合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承诺不能兑现。二是房屋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就修缮责任互相推托。三是转嫁本属自身承担的费用(如:房产测绘费)给业主导致业主意见突出。

2、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财务不透明。物业服务收费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物业公司不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物业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收费或者收费少服务。从调查的情况看,这是业主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市1999年就出台了《**市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办法》,明确规定了收费项目、档次和收费标准,但仍有部分物业公司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设立项目或者以强制提供服务的方式收取费用。此外,问题更多的是物业公司的收费标准与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符,同一区域同一收费标准的不同小区,服务的质量各有千别,常常引起业主的不满,以致业主拒绝交纳物业服务费。依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规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并每年不少于一次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而现在不少物业公司并没有执行规定,特别是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缺乏透明度。业主不知道自己交纳的费用花在什么地方,总认为物业公司收了很多钱,却没有用在业主身上,所以拒绝交纳物业费。

3、业主的消费观念有待改变。部分业主物业服务的消费观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一是买房人对物业管理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二是我们国家诚信价值体系尚在初级阶段。遇到问题,业主不是积极通过司法、行政手段解决,而是选择随意拖欠或者拒绝交纳物业服务费的方式进行,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合同的严肃性,而且造成了住宅消费的诚信危机。三是一部分人存在从众和侥幸心里,看到小区内有业主不交物业费,认为自己交了反而吃亏,所以也效仿着拒绝或者拖欠物业费。物业服务收费不到位,最终利益受到损害的还是业主本身。物业费主要用于居住小区房屋公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养护等服务性开支。部分业主不缴费,等于免费享受公共服务,这对缴费的业主是不公平的。长此发展,不缴费的业主可能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物业管理无法正常进行,房屋及设施将会失修失养,小区的保安、保洁、绿化将无人问津。

三、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监管。

1、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倡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建立成本分析制度整合资源,联合采购,扩大管理规模,降低管理成本。物业管理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质量,为业主提供更细致、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定期公布物业费的收支情况,使业主明白消费。物业服务企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因此,仅靠降低物业费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塑造企业品牌,才能实现物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具体方法应该:一是改变以往的收费态度和方式。由于收费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自身对物业相关政策、规定缺位理解和运用。同时,由于收费面广、点多、量大,难免出现生、冷、硬的工作态度,因而与业主的沟通、交流不是很顺利,导致业主对物业服务公司有意见而不愿交费。如:物业企业可在小区公告栏定期公布已缴费业主的名单,起到督促作用;对极个别拖欠较多、影响整个小区物业收费工作的业主,物业公司应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以起震慑教育作用。也可以依靠业主委员会,并以业主委员会的名义下发通知,宣传交纳物业费是业主应尽的职责。二是要加强物业服务公司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物业企业要努力为广大业主提供优质服务,规范服务行为,逐步扩大服务项目,不断追求服务的精细度,注重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为小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广大业主逐步接受“花钱买服务”方式。另外,物业企业还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章,规范行为准则。收费时可根据居民的不同情况,在物价部门制定的物业收费标准幅度内,与业主商量确定。对有些收入很低确实交不起物业管理费的,应给予减免政策并向其他业主公布,一方面解决了交不起物业管理费的贫困户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起到和发挥了其他业主监督的作用。物业服务公司应该在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通过服务水平、质量上下功夫,盘活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赢得广大业主的认可和满意。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自身行为。协会应实行横向协调、纵向指导的方法。一方面要加大与物价局沟通,物价部门要定期举办物业服务管理培训,规范其执收行为,为物业管理企业解答对《办法》和新颁布的《物业服务管理条例》存在的疑问。针对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对于中档的物业,建议企业应进行全面的评价,遵循给什么服务报什么价格的原则,按政府的标准定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内容,不能进驻后再提价,引起业主的反感。要特别注意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在实行明码标价期间要确认收多少服务多少,不能随便许诺能人所不能。对于广大业主方面,协会要重在宣传及时引导的方法。针对业主缺乏成熟的物业管理消费意识的情况,协会以舆论为向导,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的解释和引导工作。如召开不同地区的业主座谈会,请有关人士来为其讲解案例,在物业管理收费方面存在包括如何界定变通住宅?界定档次有争议怎么办?三级资质的物管企业能否按一级收费?没有业委会能否改收费标准?哪种情况下收费明细账单一定要公布?小区车位收益该归谁等七大焦点问题从行业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此外,为切实指导物业服务收费的定价、协调、平息业主与物管企业因定价问题引发的矛盾,针对物业档次界定难的问题,协会可以启用物业服务收费建议的评审程序,由企业或业委会提出需求,协会以组织行业专家到物业现场进行评审,从行业的专业角度提供合理的定价建议、意见,为物价部门审定价费提供切实可行的资料。为更好地平衡行业所面临在收费方面的困难和矛盾,行业协会除了对物业服务收费项目进行明码标价外,物价部门也应主动与其沟通,开展收费公示,统一制作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3、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帮助业主树立正确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业主买房是一个持续消费的过程,即便是付清全部房款,也仅仅是消费的开始,所以改变购房消费观念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价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业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花钱买服务”的物业消费意识,明白不缴、少缴和欠缴物业管理费不仅损害了物业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广大业主的利益。同时,也应该坚持在日常的物业管理小区中利用不同宣传的形式:如公告栏、宣传栏等向业主进行宣传,提高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认识,让业主知道交纳物业服务费是每个业主的应尽义务。房管部门要从完善部门职能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帮助广大业主树立正确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努力为物业企业和业主搭建互盈互利平台。

4、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规范物业服务管理行为。规范和约束小区的业主与业主之间、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仅靠业主公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的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充分调查、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通过规章的形式将他们的责、权、利明确下来,确保业主和物业公司双方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大力推进和完善《**市物业服务管理招投标制度》。业主大会通过招标选聘物业企业时,房管和物价部门必须到场进行指导,努力做好监管、指导到位,当好服务者、指导者、监督者和管理者。作为服务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服务;作为指导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在全面实施《**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的同时,加快出台《**市物业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作为监督和管理者,房管和物价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依法行政,严格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同时,又要加强对业主行为的正确引导,提高业主素质。要通过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减少物业企业管理成本,为物业企业发展和小区和谐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加强监管,完善配套。物业费的收取标准与物业的品质及服务质量密不可分,收费办法应当更加细化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标准,根据服务的质量可以有一定的浮动幅度,以体现服务的差别性带来的收费差异。此外,对实行物业服务费酬金制的预收物业服务资金中除了物业服务支出外,还包括物业服务企业的酬金,而国家对酬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建议提供一个教较为合理的利润区间,供业主大会与物业企业进行协商确定标准。此外,价格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价格纠纷,切实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在严格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的同时,要积极帮助物业企业改进工作,规范执收行为,促进全市物业服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服务业调研报告篇6

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充分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按照经委党委工作部署,9月 日— 日,由 副主任带队组成联合调研组,就我市中小企业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考察了15个乡(镇)、办和20多家企业,分别召开了县(市)区经贸(发)局、有关乡(镇)、办和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就推进我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县(市)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支撑,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科学把握、准确定位,通过整体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转载请注明来自:/)

(一)六大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信用担保体系初步形成。信用不佳、融资不畅、担保困难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县(市)区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建起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信用档案,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信用评价工作。目前征集建档企业总数近500家,在全市4000家企业中开展了资信调查、分析和评价,形成了千余份信用报告和600份信用评价报告。会同市金融办、市人行共同举办了两届银企合作洽谈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到230户,累计为4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约80亿元,受保企业增加销售收入约120亿元。到目前为止,大部县(市)区已经建立了担保机构,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三级担保体系。

2、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完成了“ ** 市中小企业网”和“**乡镇企业网”的“两网合一”工作,建成名称、标识、域名统一的“中国中小企业**网”,**、**、**等地市分网也在建设中;继续扶持县级中小企业基层机构改善工作条件,推动信息化办公,提高办事效率。目前,为全市剩余的**个县局配置的电脑和打印机的集中采购工作正在进行。

3、人才培训体系不断创新。组织完成了“**培训工程”和“**证书培训工程”预定任务,2006年,**工程培训1200人,**证书培训70万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面启动四项基础工作:一是人才库建设。**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已将2万名大中专毕业生的资料录入计算机,建立人才库,供企业随时查询。二是职称评定。市局评审通过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两个系列191人,市、县评出中级、初级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1800余人。三是职业技能鉴定。已有200余人通过农产品经纪人、食品检验师的培训和鉴定认可。四是人才引进招聘。协同市人事局在**举办了2005年**人才招聘大会,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引进、招聘了一批急需人才。

4、创业辅导体系有序推进。一是制定了《2005—2007年**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试点县、重点服务机构、创业示范基地三个规范性管理办法;二是召开了全省创业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和全省创业辅导服务工作**现场会,签订了试点县创业辅导工作目标责任制,公布、确认、扶持了全省11个试点县、13个重点服务机构;三是编写了20多万字的《创办中小企业实务教程》,省局直接组织近200人的创业师资培训和2000人的大学生、复转军人创业者培训,全省各市、县组织创业者培训人数2万多人。四是初步建成了***科技市场等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创业辅导这项全新的工作已经打开了局面,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5、法律维权体系不断扩大。组建成立了省中小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推荐、筛选、刚才明确了35家律师事务所为指定服务单位,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工作。组织了***中小企业上市辅导研讨会,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三**行”活动,先后在**、**、**等地开展服务,请院校专家、资深律师为企业家讲解法律知识、解答疑难问题,受到了企业家的好评。编印了《中小企业法律法规读本》、《中小企业法律法规简本》。**、**、**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法律投诉中心、维权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等县法律援助机构为本地企业挽回巨大经济损失,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行业协会体系的作用正在显现。去年以来,***中小企业国际商会、***县域经济促进会、***中小企业协会、***民营企业协会、**区民营企业家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起重机械协会、***日用陶瓷协会等协会应运而生,行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经调整改革,显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先后组织了**企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2005风云**商高峰论坛、**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等活动,在全省经济界和企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省乡镇企业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省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发起了全省中小企业“金桥行动”活动,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中介机构的专家,为企业进行技术指导、管理咨询、项目推介、创新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受到了企业家的好评。**奶业协会、**民营经济促进会、**玻璃器皿协会、**炼铁协会等一批先进协会都为会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类协会通过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强化对企业的协调和服务,已成为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加强企业联系的纽带。

(二)形成和发展类型

一是传统导向型;二是资源导向型;三是产品导向型;四是市场导向型;五是政府导向型。

(三)发展特点

1、成为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提高。

3、聚集效应初步显现。4、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问题

1、目前,我市各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办公经费短缺,完全靠自筹解决,运作起来比较困难。如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目前需解决人员、电化教学设备、办公场地、交通工具等缺口资金100多万元。

2、**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观念落后,条条框框多。在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方面,政府很难提供资金支持。

3、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仍处于被动、落后状态,主要是碰到人才和资金问题,有时还只能靠原始的书信往来、电话联系等途径来开展工作,电子政务开展较少。

4、中小企业的体制还不是很完善,机构也不够稳定,有些领导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只停留在口头上。

5、由于中心的成立时间不长,在积累工作经验方面还不够,在开展工作之时,往往抱着摸索的态度。

6、在全面掌握和贯彻落实各项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方面用得不足,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人员和资金投入未能进一步扩大。

7、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工作做得不够,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随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而收窄,特别是在民营和外资企业领域拓展不够广。

8、与各县(市)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沟通合作的不充分。

9、服务方式和服务方法缺乏创新,落后于需求。

三、建议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工作,是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工作宗旨,加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加强与各类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拓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领域,在未来中小企业服务领域尤为重要。 1、制定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进一步明确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职能范围和工作职责。 2、加强与中小企业的业务沟通、业务互动,努力拓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业务领域。 3、研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具体的业务咨询、指导和策划。 4、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应与国内外商家建立广泛的联系,促进国内、国际交流,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 5、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主要是依托上级部门对服务机构的专项资金扶持,依靠本地财政的资金支持和服务机构本身收费业务的收入,扩大服务机构的业务领域,提高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量。通过加强上述工作的力度,达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工作目标。

关于基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畜牧水产局

根据国发[2006]30号和**政发[2007]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综合调查意见,现就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进一步加深基层畜牧水产建设推广体系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代表性见解和意见。

一、技术推广体制的基层层次改革与实施情况

1、明确公益性职能

就这一问题,我县早已有明确规定和范围,如:新品种改革、新技术推广、动物培养培育技术服务、动物疫病防治与监督监测、防控检疫与检验、渔业水产养殖与发展、渔业监督与监测等。成立了“**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核定了人员编制,明确了职能,但由于没有解决经费,一直没有开展工作,名存实亡。乡镇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动物防疫站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畜牧水产局对乡镇站实行考核,年初有目标责任制,年底有考核。但由于只解决了部分动物防疫工作经费,没有解决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公益性职能没有充分履行。(转载请注明来自:/)

2、合理设置机构

在乡镇进一步巩固畜牧水产站建设和改制的基础上,切实加大管理制约力度,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机构管理体系上着力加强县局级的线化领导和专业监管措施与机构相应对接措施,也就是要切实建立起县级分线专业管理机构——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直接承租两线专业知识与职能道德和相应法规的技术培训,新技术的推广服务实施和监管;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直接对动物产品、成品进行检测监督;动物防疫监督站直接指导和监管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监管;县兽药饲料监察所对兽药、饲料等进行监管检测。

3、在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机制方面取得的经验或下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①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重视,贯彻落实好国发[2006]30号和**政发[2007]15文件精神,确保经费足额拨付,稳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加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②保证县级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经费全额拨付,完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保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广、经常性,做到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公正、权威。

③乡级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纳入农技、林业、畜牧、水利等基层推广机构统筹考虑,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下拨专门工作经费。

④加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经常性养殖培训,完善电教设备,提高培训质量。

4、行业部门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能做的工作

①人员编制

按照村级防疫员制度统筹考评考核乡镇站人员编制,但必须业务与业务管理分开,按照各乡镇行政村级划分安排人员编制和经费,制定岗位责任与义务,按照比例配置,防疫、卫生监督不能混岗。

②岗位责任制定与竞聘

村级防疫员、水产员、卫生监督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考评,再按程序审核定岗上岗。按照有关使用人才的规定签订聘用合同,享受权益、履行义务、参加培训。在工作中不能按照上级要求达到职业资格的应予以清退。

③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乡镇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成员必须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因此,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和县动物防疫监督站每年都要有新的教程计划。乡镇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应适应新的技术变化和生产需要,认真组织该站人员参加每年的各项专业培训不误。县局行政管理与考核应将教育培训作为考核目标管理的重要依据,完善人员技术服务评聘制度,落实相关待遇。

④保障经费供给

各级财政要对这项改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争取有效措施,确保对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与管理机构的财政投入。就目前而言,一是乡镇站工作任务经费不足40%,仅解决了动物防疫村级防疫员工资(也不足60%),其他生产和管理人员经费没有得到解决。二是县级业务服务专线推广中心和站的工作困难,主要表现在经费问题。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仍没有解决工作经费,根据《畜牧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县级财政应将其纳入全额拨付款预算,但目前还是一纸空白。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也有40%的经费缺口,因此,做太多的改革不如切实做好优化工作,切实解决县级直管和乡镇站工作经费,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才能促进队伍稳定,履行公益性职能。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还在县级政府。因此希望市、县级政府领导能结合本县实际,争取省市政府的财政支持,保障**县畜牧水产的顺利发展。

二、现有机构运行情况

1、现有机构运行情况、职能、编制、经费落实情况

名称

内设机构

主要职能

编制

经费落实情况

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

负责畜牧水产技术推广

6人

经费没落实

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县兽医技能鉴定办公室

农业行业兽医职业等级鉴定

16人

县局每年拨付资金3万元,自筹经费10万元,目前资金缺口60万元

县动物诊疗许可证办公室

诊疗许可证考试考核、制证发证、年检

县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

兽医新技术推广培训,养殖大户培训,兽医继续教育,新研兽药饲料推广

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

县渔政监督站

渔政执法

47人

县财政每年拨付资金65万元,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每年资金缺口40万元

县水产工作站

渔业技术推广,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县渔业公司

鱼苗鱼种繁殖,渔需物资供应

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基本建设中

畜禽水产品药物残留,其它养殖业投入品及养殖环境的监管

6人

经费没落实

乡镇一级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目前处于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状态。

2、存在的困难:

①县级机构改革尚未完成。

②乡镇一级需新设置相应机构。

③财政压力大,缺少经费。

3、改革推进意见,困难对策:

①尽快完成县级机构配套改革。

②乡镇一级可考虑与畜牧、农技、林业、水利等一起设立综合站。

③财政必须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方面的支付,而且应该做到随财政增长比例逐年增加支付额度。

三、目前所在县、乡改革进展情况

1、已经改革到何种程度?

乡镇已完成撤区并乡改革,部门单位改革尚未完成。

2、主要阻力,困难是什么?

主要是债务欠帐多,人员分流压力大,财政压力大。

3、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①形成确保县级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经费保障的硬性规定;

②形成确保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保障的硬性规定;

③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四、改革后,推广机构运行机制如何建立

1、改革的设想,如何开展工作。

农业部

省级畜牧水产主管部门

市级畜牧水产主管部门

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

乡镇综合农业技术推广站

养殖基地

养殖大户

面上生产

乡人民政府

县人民政府

2、改革后,如何保证技术推广机构的长效运行机制?

①有编制。县级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编制6-10人,乡镇编制2人/乡。

②有经费。县级每年40万元,乡镇每年8万元/乡。

③有办公场所。主要解决乡镇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办公场所,设立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

④有工作目标。建立县、乡两级养殖业发展年度目标,实现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无缝监控。

⑤有检查督促。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畜牧水产工作检查督促制度。

五、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目前乡镇开展工作的情况,是否有专职人员?

全县33个乡镇。每个乡镇有动物防疫站、畜牧水产推广站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无专职的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

2、对乡镇设立农产品(含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有何设想(人员、机构)?

每个乡镇站设立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配备专门的检验检测室、设备仪器,每个站有2-3个专职检验检疫人员来开展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乡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能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乡镇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的工作有:动物防疫,检疫,抽样,快速检验检测。

4、目前乡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问题:①无专职工作人员;②无检验检测室、仪器、设备;③无工作经费。

六、调查现实与预测

从乡镇调查结果显示,队伍稳定是个大问题,全县三年度内所定村级防疫员仅350多名,包括站长在内,平均工资不到800元/月,比目前**最低工资标准还低,加之种种费用,工资不能全部到位,尤其是养老保险这一年检稳定因素的存在更难稳定队伍。因此,根本上谈不上队伍优化和队伍班子建设与改革。通过初步测算,**县要稳定乡镇畜牧水产推广机构,必须定编以行政村为定额编制人数,最少不能少于490名村级防疫员,管理人员不能少于70人,共计应聘用乡镇级编制人员560人,各线工作才能正常开展。以**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每人至少1100元/月;养老保险按**2080元标准每人至少7000元;福利1200元,因此每人至少解决工资待遇及养老费用19200元。我县乡镇级工资养老保险福利至少要1400万元,工作经费至少400万元,共需1800万元。县推广中心及站长编制人员至少80人,其中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16人,需经费(含工资福利)80万元,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需经费30万元,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需经费20万元,共计全县最低限度需每年解决经费(防检站30人经费已解决)2050万元。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近年来,章丘市以《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为指导,着力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以服务各行各业中小企业群体为宗旨,以提高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为核心,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以及突出服务性的原则,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综合服务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创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区域服务环境。(转载请注明来自:/)

一、章丘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一)素质培训体系:

章丘市乡镇企业职工培训中心

建成于1986年,是经过章丘市政府批准的一处中小企业干部职工培训基地。主管机关为章丘市经济贸易局。其主要职能:一是中小企业干部职工的培训,包括:厂(矿)长培训、财务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特殊工种培训、职工素质培训、技能培训等。二是学历培训,职业中专、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培训等。占地面积3.6亩,其中,基建面积1800平方米。现有教室二十多间,固定资产180多万元。

1、机构设置:党支部、主任室、团总支、教务处、总务处、财务科、警卫室等科室。设有实习基地一处,成人大专招生办。

2、师资队伍情况:现有中高级教师15名,教师队伍中,高级教师12名,中级教师3名,管理人员7名。

3、机构成立以来的业绩

自成立以来,共为中小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共一万六千多人,其中,本科学历的培训一千多人,中专学历培训一千三百人,乡镇高等级专业培训六百余人,乡镇企业职业教育培训八千余人,企业干部(厂矿长、经理、财会人员)培训二千多人次。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4、联合办学情况:

为了拓宽单位发展的路子,几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联合办学的成功的路子。先后与济南职工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商业学院、山东水利学院、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等联合办学,弥补了我们现在专业设置不全的被动局面,使我们的专业设置达到了小而全,也是我们章丘唯一一所专业设置比较全面的学校。为我们今后中小企业干部职工各种技能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2007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2007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对大专及本科专业层次的培训,共招生210名,其中专科学历140名,本科学历70名。其专业有: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热能与动力等专业。二是针对企业急需用人的情况,重点对现有毕业生的技能培训,两年共培训一百多名,主要培训工程有数控车床和电气焊工的培训。目前已有部分学员分配到岗位进行工作。例如:济南重汽迁移章丘后,急需用数控机加工人员,我们经过近半年的培训,已经输送到该企业30余人,进厂后就能立即顶岗。

(二)网站建设:

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章丘网(即章丘经贸网:zqjm.cn)

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以信息化推动机关工作效率的提升,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本领,章丘经贸局前任局长韩军同志于04年6月份提出了机关建设向信息网络发展的目标。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章丘网在此背景下形成构想,从05年10月开始设计,到2006年8月完成并投入运行。它与“章丘工业运行信息直报网(系统)”功能上互为补充,是我局重要的门户网站。

1、网站版面及功能设置情况:

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章丘网设政务公开、经贸信息、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办事指南、机关建设、企业风采等十一个大类信息展示版块;一个公告栏,用于向企业和乡镇通知和公告,并提供表格或文件下载功能;一个留言栏,用于同本网站访客交流信息;“推荐阅读”栏和“近日要闻”用来展示信息要闻;“本站专题”栏是一个跨各信息大类的以专题汇集信息的栏目;“名优产品展示”是一个为专为本地企业产品进行广告宣传的版块;最新供应/求购、最新人才/招聘及“中国中小企业网网上产品展览平台”是按省中小企业办统一要求嵌入的省中小企业网的板块。

2、运行及维护情况:

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章丘网目前设一名兼职维护人员。网站自建成以来,历经3次改版;共各类信息800余条,累计点击量11000余次。

该网站在维护和完善过程中得到济南市经委信息中心及省中小企业办的大力支持。07年章丘经贸局被推荐为全省第二批市县中小企业分网试点建设单位,获得省财政厅专项财政补贴3万元(济南市仅三个名额)。按照省中小企业办要求,各市县与山东省中小企业网实现域名、形象标志、横幅、功能模块“四统一”。自此,原章丘经贸网又名“中小企业山东章丘网”,并添一新域名标识,即zhq.smesd.gov.cn。由于在网站暨信息化建设方面成绩突出,章丘经贸局06年和07年连续二年荣获济南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网站版面和功能,继完成“本地名优产品展台”后,又着手设计一个分行业企业和产品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完成,将充分地展示和宣传章丘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

(三)创业服务:

双山创业服务中心

为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弥补中小企业在管理、技术、自主创新、获取经营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双山街道办事处于2003年10月组建成立了章丘市双山创业服务中心。该中心位于城东工业项目区,由双山街道办事处投资600万元规划建设,并于2005年成立章丘市城东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万元,其中,政府出资2.7万元。

目前,服务中心有专职服务人员4人,设立了专门的政务、信息咨询、创业辅导融资担保、职工培训服务窗口。该中心成立后,以全办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服务对象,开展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调服务,构建教育培训、技术创新、管理咨询、信用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信息服务、维权保护等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服务。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20余次,为企业办理工商、税务、土地及建设手续200余项,并成功地对世商机械等几家企业进行了企业策划、包装,为30多家企业办理了ISO9001、ISO14001、ISO18001、QS、3C及制造许可证等,向企业成功转移劳动力800余人,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中心已成为双山乃至章丘市中小企业咨询、策划、服务的平台和载体

(四)技术平台:

山东省罗茨鼓风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待批中)

罗茨鼓风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气源设备,以其显著的硬排气特性及性能范围广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电力、化工、钢铁、水泥、化肥、造纸等行业,用户需求量较大,生产厂家也较多,产品规格由大到小,技术水平由高到低。罗茨鼓风机以山东省章丘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主要生产厂家在引进先进的罗茨鼓风机设计制造技术之后,再进行自主创新,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国内用户的需要。产品出口总体来讲,罗茨鼓风机出口主要是一些工业欠发达国家。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产品还都没有进入到高精尖领域。由于中国罗茨鼓风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外企业虎视眈眈。以章丘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山东省罗茨鼓风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紧跟国际市场潮流,加强罗茨鼓风机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及引进技术,改变罗茨鼓风机行业产品线狭窄,应用领域单一,重生产、轻开发等现象,实现产品多元化,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缩小与国外的差距。该中心已于2007年6月18日向上级部门申报,目前待批中。

(五)管理咨询:

章丘市企业家联合会(筹备中)

为促进企业家相互学习、交流,推动章丘市企业管理上水平、上档次,由市经贸局发起成立章丘市企业家联合会。企联的筹建得到了章丘市企业、企业家的大力支持,共有50余家工业企业申请加入企联,在办理入会手续的同时,及时向市民政局提出了筹备申请。在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起草了《关于成立章丘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作方案》、《章丘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章程》(草案)等材料,并根据社团登记的有关规定,选择章丘海尔电机有限公司、山东章丘鼓风机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作为筹备发起单位,向市民政局递交了《关于筹备成立章丘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申请》。市民政局业已做出批复,同意我们正式筹备成立“章丘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根据市民政局的批复,已开始正式着手准备相关材料,组织填写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表》、《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登记表》和《社团负责人登记表》等表格,并根据《社团登记条例》对《章丘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章程》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制订了会员名册,办理了住所产权使用证明,到中介机构办理了验资手续。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成立社会团体登记申请书》,向市民政局正式提出登记申请。目前,等待批复中

(六)担保机构:

章丘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

基本情况

成立于2000年6月22日,是经章丘市政府批准的事业法人单位,注册资金3000万元,由章丘市财政局注入,隶属于财政局。现有工作人员6名,实行会员制,现有会员单位38户,会费607.2万元,设有监管会。中心制定了《担保章程》、《风险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业务操作制度》等业务操作规程。截至2008年4月累计担保95932万元,累计还款83362万元,担保余额12570万元,代偿率为零。累计提取各项准备金887万元,担保收入876万元,实现利润91万元 。

业务开展情况

1、坚持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探讨担保业务的发展领域,不断扩大担保业务的范围,从原来为工行、建行贷款企业的担保扩大到中行、商业银行、信用社贷款企业的担保,从当地金融机构贷款企业担保扩大到异地金融机构贷款企业担保,从城区扩大到边远乡镇企业的担保,从为国营、集体企业的贷款担保扩大到为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的贷款担保,从为当地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扩大到为省属、济南市属企业的贷款担保,扩大了担保覆盖面。在担保方式上,根据企业不同情况,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对一些基本符合贷款条件、效益较好的企业,则直接办理了信用担保,无须任何反担保抵押措施。

2、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己任,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贴紧企业,经常深入企业搞好调查研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清收货款,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担保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充分发挥信用中介作用,想方设法为企业争取资金牵线搭桥,只要企业有要求,银行同意贷,就千方百计帮企业将贷款拿到手,并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实行联合办公,一条龙服务;三是以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为重,在收取手续费方面坚持最低标准,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负担;四是廉洁自律,摆正位置,时时处处为企业着想,不给企业增添任何麻烦。

3、多渠道筹集资本金,不断扩大担保资金实力

为逐步适应担保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和项目,担保中心千方百计多方筹集资金,以保证企业的需求。一是每年积极争取财政注入部分担保资金,增加注册资金;二是积极扩大会员参与,并吸收部分社会资金,增加会费充实担保资金;三是严格按财政部文件规定,从每年收益中按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四是积极与银行协调,充分发挥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二、我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设置不健全

双山创业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中心的组织架构及各项制度已经健全,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还不能一步到位,一些职能还未发挥出来。目前在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创业辅导、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已经开展起来,但是在技术创新、信用担保、市场开拓、维权保护等方面的业务还开展的不是很好。

“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章丘网”投入运行已近两年,但网站运行保障机制至今不健全。通常,一个政府门户网站要正常运转,需要两类人员共同维护:一是网站版面、功能修改人员,二是网站信息保障人员,即信息采集、审核、人员;另外,还需要一个网站运行管理制度。由于机构、制度均不健全,致使网站功能改进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和形势的发展,网站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

2、资金筹措渠道狭窄

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是政府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双山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和初始运作的启动基金由办事处一次性拨付。同时,办公行政经费和人员经费都是由办事处支付,而服务中心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各项服务,如政务、政策咨询、教育培训等,创业中心不收任何费用,这无形之中给政府增加了财政负担。

3、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受国家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影响,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掌握仍然是从严从紧的,目前对企业担保均按90%的比例进行质押担保,即质押100万元,放贷款90万元,因此上半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业务受到制约。

4、各服务体系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配合和协作

目前,各服务体系之间联系较少,彼此之间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章丘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我市中企业融资增加了一条渠道,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因融资难而制约发展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信息网站(如“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章丘网”),将担保中心的担保政策、担保办法、流程等信息,以及双山创业服务中心的有关教育培训、技术创新、管理咨询、信用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维权保护等信息,同广大的中小企业一块分享,相信一定会使各服务体系得到共同促进和发展,使中小企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政策建议

1、建议出台有关政策,规范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工作就很难真正地开展起来;即使工作开展了,也难免流于形式或疲于应付,而不能真正承担起责任,从而使为企业服务的想法或办法难以落到实处。

2、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资金补偿和风险补偿方面给予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政府可划拨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建立担保机构的货币资本投入机制,并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以壮大担保资金规模和抗风险能力。

3、建议上级部门继续对中小企业市县分网建设给予鼓励,使之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中发挥其独特的桥梁作用。

服务业调研报告篇7

一、广德县乡镇以上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1、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数量、面积、年生产总值及利税情况

广德目前乡镇以上工业园区1个,即广德经济开发区。广德经济开发区于7月8日奠基,升级为省级示范区。开发区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已开发1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81.03亿元,实现利税1.06亿元。

2、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吸引外资金额、已入驻园区或开发区企业数量(其中,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企业数量)

截至12月31日,广德经济开发区累计签约项目238个,协议内资179.2亿元,协议外资3.53亿美元,其中内资项目205个,外资项目33个,5000万以上内资项目101个,超亿元内资项目39个,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5个。开发区现有投产企业74家,在建项目43个。

3、以来,园区和开发区发展情况(包括土地征用、有关拆迁安置等情况)

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15平方公里,实现“三通一平”。先后通过市场化运作投入18多亿元用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一、二期给排水、电力、通信和绿化、亮化、美化跟进实施。共拆迁296户,111772.5平方米。

二、以来,涉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案件情况

以来,我院共受理涉及开发区的各类案件469件。其中刑事案件5件,占1.1%,民事案件398件,占84.9%,商事案件66件,占14.1%。受理执行案件313件,其中合同类132件,工资类181件。具体见下表。

表一:广德法院以来受理涉开发区案件

年度 审理案件 执行案件

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 商事案件 小计 合同类 工资类 小计

0 36 7 43 40 46 86

2 235 25 262 45 52 97

2 115 28 145 38 47 85

1-5月 1 12 6 19 9 36 45

合计 5 398 66 469 132 181 313

在这些案件中,具体可以分为:

1、工业园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是案件当事人的案件

以来,我院共受理开发区管委会是案件当事人的案件2件,为买卖合同纠纷。这2起案件主要是开发区在办公楼建设、装修过程中,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普通民事主体与建设、装饰材料供应方之间产生的合同纠纷。

2、涉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建设的各类案件

以来,我院共受理涉及开发区建设的案件41件。其中刑事案件2件,分别为诈骗罪1件,职务侵占罪1件。该起诈骗罪在开发区建设过程中较具典型意义。在5月8日至12月8日17个月中,为骗取拆迁安置费,曾某某等12名被告人共同作案63起,共迁假坟443座,骗取广德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迁坟安置费151750元,曾某某等12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民商事案件39件,其中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1件,房屋拆迁纠纷7件,土地补偿费案件31件。在涉!及开发区建设的案件中,土地补偿费案件占据较大比例,占79.5%,这类案件主要是村民组在补偿费的再分配中与村民之间形成的纠纷。

这类案件见下表。

表二:开发区建设中形成的民商事纠纷

3、涉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内企业的案件

以来,我院共受理涉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内企业的案件426件。其中,

刑事案件3件,罪名分别涉及职务侵占罪1件,盗窃罪1件,失火罪1件。

民商事案件422件,案由分别为借款合同7件,买卖合同32件,分期付款买卖合同4件,股权

转让合同2件,承揽合同7件,建设施工合同13件,保证合同1件,财产保险合同2件,债务转移合同2件,金融借款合同1件,合同纠纷1件,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纠纷1件,劳动合同343件,债权纠纷1件,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5件。三、法院履职情况

在受理的469件案件中,已审结464件,结案率98.9%。在审结的464件案件中,以判决方式结案的193件,占41.6%,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的271件,调撤率58.4%。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

1、涉诉企业应诉不积极,调解困难。在审判实践中,企业对诉讼重视不够,应诉不积极,往往难以调解。

2、管辖权争议大。由于开发区企业规模较大,开展业务范围较广,涉及地域多,在产生诉讼时,管辖权争议较大;

3、法院处理难度大。涉开发区的各类案件往往社会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企业期望值较大,处理不好容易产生群体性纠纷。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使得案件不得及时审结。

4、法律适用不一致。有些案件在法律适用上不明确,理解不一致,案件审理难度较大。如土地补偿费案件,随着园区建设的推进,土地的征地款分配问题导致的纠纷较多,成为当前较为突出的一类民事纠纷,而且该类纠纷具有对众多村民享有多少土地补偿利益的反射影响。而对该类纠纷处理,在法律层面并无统一具体的规范内容,从而较易形成法律、政策的调整范围及方法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冲突。对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实践中法院对诉的性质也认识不一,有的作确认之诉受理,在裁判上仅进行资格确认,有的认为兼有确认之诉和给付之诉,因而在裁判上既确认资格,又判决给付义务并明确具体金额。但如果判令给付义务和具体金额,法院执行存在较大困难。涉诉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补偿费到手后往往即用于成员分配,法院裁判后集体经济组织常无财产可供执行。现实中,这方面的案件申请执行人因法院裁判无法执行而上访的事例屡见不鲜。我院在审理的31起土地补偿费案件中,均作为确认之诉,判决确认原告享有同等分配权。

5、案件定性分歧较大。如我院审理的被告人李某等七人职务侵占罪一案。5月至8月期间,被告人李某等七人,利用担任广德县桃州镇长安社区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在受广德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协助征地过程中,经共同商议后,趁给九个村民村代表发放征地事务费之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该九个村民组代表出具的领取事务费的原始领条销毁,共同出具了九张虚增数额的领条(“证明”),截留长安社区征地事务费728000元,每人分得104000元,据为己有。该案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是贪污罪,我院在判决时认定是职务侵占罪。这类案件不仅检、法两家对案件的定性存在不同看法,在法院内部也存在不同意见。

四、预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涉诉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新类型案件,增长趋势如何及原因分析

刑事案件方面:

1、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针对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的相关费用的犯罪。涉及的罪名可能有贪污罪、职务侵占罪等。

2、可能出现侵犯园区内企业的财产的犯罪。如盗窃园区企业设备、电缆线等。涉及的罪名可能有盗窃罪等。

3、在园区内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过失,可能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失火等。涉及的罪名可能有失火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

4、可能出现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园区企业的名义,打着招商引资的名义或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诈骗。涉及的罪名可能有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

行政案件方面:

1、可能会出现涉及开发区建设的土地、拆迁、规划方面的行政案件;

2、随着入驻企业的发展,涉及劳动关系及工伤认定的行政案件将会增加。

民事案件方面:

1、随着开发区建设的推进,涉及拆迁、补偿类的民事案件可能会增多;

2、随着区内企业的发展,用工需求的不断增长,涉及劳动争议类的案件可能会增多;

商事案件方面:

在区内企业的融资、经营过程中,金融借款、买卖合同、承揽合同、股权转让、建筑施工合同等纠纷将会呈现增长趋势。

(二)示范区建设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对司法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求司法保障的需求量增加。二是要求司法保障的范围拓展。在案件数量日益增长的同时,案件类型也更加多元化,各种新类型案件会增多。

2、对司法公正提出了新要求。在示范区建设推进过程中,拆迁、补偿等类案件涉及人数多、社会影响大,处理不好极容易引起群体性纠纷,这就要求法院不仅要实体公正,而且审判和执行案件,必须通过司法程序的正当性和司法行为的规范性,表现出司法过程是公正的。

3、对司法效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不仅要求司法公正,还期待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在拆迁、补偿过程中,将纠纷提交人民法院进行裁判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获得一纸公正的判决,而是更关心自身权益是否有效实现,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二是不仅要求依法裁判,还要案结事了。涉示范区建设的各类纠纷往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不仅要能解决纠纷,而且要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三是不仅要求做好审判本职工作,还期待拓展审判社会职能。人民法院不能仅仅就案办案,而应当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审判工作,引导市场主体规范交易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动社会管理机制的完善,从而有效推动示范区建设。

4、对司法效率提出了新要求。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效率就是效益。这不仅要求司法程序严谨公正,还期待司法程序高效便捷,减少不必要的繁琐和冗长,切实减轻诉讼负担。

5、对司法公信力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对业务能力的要求。在示范区建设中,各种新类型案件会日趋增多,对审判工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统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人民法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注重更新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庭审驾驭能力、调解能力、说理能力、法律适用能力。二是对法官公正廉洁的要求。要求法官更加公正廉洁司法,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五、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保障和服务“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不断加强法院自身建设,为服务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

其一,加强法院干警的

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政治意识,自觉将法院的各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考虑。其二,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特别是处理一些新类型案件的能力。在处理涉及园区的案件时,不仅要注重法律效果,还要注重社会效果。

其三,不断完善审判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审判管理,创新审判机制,不断提高审判工作效率。

2、做实诉前服务,将司法的前沿阵地朝审前环节推进。

加强法院与企业的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其经营状况,着眼于建立以保护企业交易安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风险防范机制和维权机制。

其一,打造以法院与企业间、法官与企业从业人员间联动为核心的风险防范机制。充分发挥法院的法制宣传作用,定期组织法官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遇的法律、政策问题进行咨询解答,以司法职能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降低交易成本。组织法官为企业开展政策法规讲座,促使其了解并善于运用市场规则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以法院与企业、法官与从业人员的联动状态使优势企业能够有效地预测、预防、预控经营风险。

其二,开辟重大项目纠纷审理快速通道。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凡属涉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高新技术项目、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的产业项目、对社会和谐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项目等,产生纠纷诉至法院的优先处理,依法适当放开立案、保全和执行条件,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三,构建法院与区内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共同为示范区建设服务。将法院工作视为保护区域经济发展链条上的关键一环,积极从立案、庭审、执行等各个工作环节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与辖区内其他部门联系沟通,从“案结事了”出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企业争取便利,共谋问题的解决。

3、做深审判实务,将司法的能动作用于诉讼环节强化。

其一,可以在园区设立派出法庭,为园区企业发展搞好法律服务,为他们解答法律咨询,减少园区企业的诉累。同时,为确保案件快审快结,可以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缩短诉讼周期,相应提高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其二,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分流简单案件。通过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的联系和协作,强化诉前调解,在法院内设立立案调解工作室,进一步分流案件,确保稀缺的司法资源能集中为示范区建设更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纠纷。

4、做活案外工作,将司法能量向判后和诉讼外环节延宕。

其一,做好司法建议工作。坚持调研是审判工作的延伸、拓展和深入,对在涉开发区诉讼案件中发现的经营活动与日常管理中的疑难法律问题和新型社会关系进行调查论证,形成理论成果服务审判业务、指导审判方向、提升审判技巧,并且形成司法建议有针对性地向开发区管理者或企业提出,帮助企业依法经营和实现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交易安全和创新能力。

服务业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状;调研分析;问题;建议

一、调查目的

社会服务与高职院校、企业及政府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高效地开展和利用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这是教育界、企业界、政界高度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掌握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求平衡情况以及供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制作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走访、电话及网络等形式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组制作了武汉城市圈物流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向高职院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提供社会服供给能力的大小、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提供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等方面的情况。

(二)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法。

本课题组在整个调查中,课题组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召开座谈会1次,走访学校20人次,教师生50人次。这次座谈会和访谈,既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又为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

(三)其他调查法:课题组还运用了访谈、电话采访、网络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几种调查法,详细了解了社会服务中的具体情况。

三、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情况分析

(一)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强烈,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20%,主要是民办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下属的高职院校;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68%;非常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12%,主要是示范高职院校和地市州高职院校,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意愿最为强烈。具体如下图1所示。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内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80%以上都愿意提供社会服务,进一步调查得知,这种意愿也在逐年增强。

图1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情况图

分析发现,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意愿强烈且不断增强的原因主要,一是高职院校办学中更加突出社会服务的功能;二是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服务朝阳产业的新兴专业,需要通过对外提供社会服务提高专业的影响力;三是物流业态的快速发展拉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不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不相同,其原因是各个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服务能力和相关社会服务政策差别较大。示范和骨干院校专业实力较强,学校出台社会服务相关政策,鼓励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院系及专业社会服务意愿较强;民办高职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上,学校也没有开展社会服务的氛围,所以开展社会服务的意愿不够强烈,甚至不愿意开展社会服务。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强,但差别很大。

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非常大,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但不同学校之间的供给能力相差比较大。我们把社会服务供给能量折算成经济价值指标,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国家示范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52万元;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代表的省示范或省骨干院高职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35万元;其他公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22万元;民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10万元,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图

武汉城市圈内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几乎都是在2000年――2005年之间开设的,至今已经积累了10多年的办学经验,都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较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而且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稳定或下滑,很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基本稳定并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精力也愿意花精力去从事社会服务,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团队的能力也在逐年提高,这种趋势在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最为明显,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每所学校供给能力差别大是因各自的师资力量悬殊而导致的,同时也是与每所学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努力不同是分不开的。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容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点。

调查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每年都要向社会提供社会服务,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物流相关培训、物流技术研发、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物流行业规划及物流政策法规制定,但不同学校及每个学校每年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不太相同,各有千秋。处在武汉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为较低服务档次的物流培训,相反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形式还比较多元化,既有较低层次的物流培训,也要层次较高的物流流程优化、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以及物流行业规划等等内容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武汉市内的高校较多,武汉市的企业不太信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把高层次的社会服务交付给本科院校来完成,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比较少,学校在社会服务上也比较主动,地市州的企业基本上把所有的社会服务都交给地市州仅有的一所或二所高职院校来完成。

四、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不强,社会服务意愿不够强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尽管都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很多学校仅停留在口头或想法上,缺乏主动性,内生动力不强。调查中发现,有20%以上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80%的高职院校尽管表示愿意提供社会服务,但他们没有主动与企业对接,主动提供社会服务,等着企业找上门来。

2、社会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但学校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真正把社会服务放在同等乃至突出地位的还很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停留在社会培训上,服务内容很单一,也不能满足企业多形式的个性需求,最终出现学校有劲使不上、企业有病求不到医的局面,打消了双方的积极性。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调查中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企业、政府等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路径,但基本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和措施最终无法形成合力,激活所有参与的相关利益体,导致方法和措施只能从短期或表面上发挥作用。要想正在使社会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社会服务优化建议

1、提供认识,提供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学校除了考核专业的招生、教学、科研以外,还应该把专业社会服务作为专业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专业社会服务创收多少应该与专业团队的收入分配及职称晋升挂钩;政府也应该把学校社会服务创收作为办学实力和对经济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与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挂钩。这样一来,学校各个层面都重视了社会服务,就会主动与企业对接,想尽办法提高社会服务的创收能力,从而激活了社会服务的活力。

2、整合资源,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尽管已经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师资,但该专业基本都不是各个学校的主打专业,专业相对比较薄弱,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比较单一。但这些学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校校社会服务合作联盟,师资进行共享,形成合力,这样解决单个学校实力薄弱的问题,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企业所需要的所有物流问题。

3、建立社会服务长效体制机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模式都比较传统和落后,缺乏长效的体制机制,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体制机制,把政府、企业、学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体制机制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最终使社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杜佩莲.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09,03.

[2] 曹卫中.天津地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求状况调研报告[J].中国储运,2012,09.

[3] 赵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调查分析报告――基于广州地区受访者的调查 [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课题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职业技术研究中心2013 年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2013C079)

作者简介: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科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