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0 05:09:33

产业园调研报告

产业园调研报告篇1

           当前园区建设原则:300亩生物园产业发展区项目,借鉴台湾新竹、江苏泰州等地建设园区的经验做法,按照集约土地、资源共享的原则,管委会统一规划建设办公楼、单身宿舍、商务中心、餐厅、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入驻企业采用购买、租用等方式共享共用;入驻企业按照管委会总的规划要求,在所属地块上根据功能要求和生产需求,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厂房、库房等生产设施,城投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统一负责土建工程,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生物园管理办公室统一搞好项目区域内安保、物业等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前期规划,生物医药园加速器确定5个入驻项目。

一、山东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基因工程抗菌肽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43.5亩,总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建设2个GMP生产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购进8条生产装配线、研发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后,预计年产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7000万元,实现利税7700万元。

二、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骨科内植入物生产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38.4亩,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两个联合生产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购进11条柔性生产装配线、研发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后,预计年产万向锁定金属接骨板5万块、金属带锁髓内钉3万支、三维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架2万套、金属骨钉50万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

三、潍坊祥维斯化学品有限公司L-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产业化项目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58.7亩,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两个联合生产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购进四条柔性生产装配线、研发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后,预计年产2000吨L-半胱氨酸,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四、潍坊高新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生物医药园综合配套项目。该项目占地31亩,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办公、商贸、仓储等园区配套工程。该项目主要是为生物园区配套,为生物园区的生产发展起到衔接纽带的作用。

五、潍坊安捷宇生物有限公司高分子生物多糖类产品系列化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6400万元,新建实验检测中心、生产车间;新建库房、动力车间等配套公用工程。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高分子生物多糖类产品1000吨,预计销售收入7800万元,利润1700万元,上缴税金411万元。

产业园调研报告篇2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 BPO 人才需求

1 调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1 指导思想。在充分了解苏州工业园区BPO产业概况及特征基础上,基于为行业培养技能应用人才,实施了此次人才需求调研。重点调查产业对技能应用人才需求,岗位分布、能力知识要求以及证书情况,在此基础上为专业调整及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1.2 调研方法。此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座谈,个别访谈,文献检索(政府部门统计文件,发展规划),网站(苏州工业园区统计网,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协会网站,圆才网)。

1.3 调研的范围。针对苏州工业园区范围内的BPO企业,结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专业设置情况,调研走访16家代表企业。

2 苏州工业园区BPO产业人才需求调研

2.1 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服务外包在全球发展迅猛,市场空间巨大。目前,服务外包已广泛出现在信息技术、人力资源、金融、保险、物流、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美国、西欧、日本等国跨国公司极大推动了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根据IDC的数据,信息技术外包(ITO)将以近6%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到2010年将达到5800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BPO)市场将以10.9%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到2010年将达到7100亿美元。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也将把有限资源集中在企业核心业务上,将非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外包。

我国正日益成为全球企业首选的BPO服务外包国之一。近年来,我国在通讯及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等外包产业发展硬环境方面有很大提高;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开放度不断提高、人力成本具有相对竞争力等服务外包软环境优势突出,BPO服务外包综合实力已成为世界两强之一。越来越多的全球服务发包商愿意将更多业务发包到我国,中国BPO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2.2 苏州工业园区BPO产业概况。苏州工业园区是由中国——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园区开发18年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到2010年,投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已达112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4家落户园区。于此同时,苏州工业园区的BPO产业也发展迅速,园区是“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中国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到2010年底,园区累计设立企业1100家,其中IAOP评选的全球服务外包百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就业人数超过1000人规模的企业3家,离岸外包执行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1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85%。2010年园区承接外包合同签约金额12.09亿美元,离岸外包执行金额7.83亿美元。园区BPO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2007年,园区出台了《促进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认识到了发展服务外包的意义及发展的重点和思路。同时园区政府加大了载体建设,扶持企业发展,加大人才引进。苏州工业园区完善的产业配套,为企业的落户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在整个BPO产业中,在岸外包的比重比较大,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离岸外包也有了长足发展,正在向纵深发展。

2.3 人才需求分析。

2.3.1 总体概况。BPO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ITO基础之上的,以往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壁垒较高,人员的学历层次也都在本科及以上,工资收入也较高。随着业务的扩大,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在BPO发展延伸的过程中,对一线技能应用性的人才需求大大增加,相应的工资收入也逐渐下降。据BPO业务发展的成熟的印度统计,高,总,低三个层次的人才比例1:4:7。通过此次调研走访企业,我们发现苏州工业园区BPO企业对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量大,未来还将不断增加,而这和我们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据我们调研走访的16家企业反馈,在未来1年内对高职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人以上占62%,10-20人之间占25%。依据16家企业的统计数据,未来1年内对高职层次人才的需求在1000人左右。

2.3.2 高职对应职业岗位分析。BPO产业涉及面很广,BPO以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为前提,原则上只要可以转化为电子数据的、可以标准化的流程都可以进行外包。在走访的16家企业中,经过整理归纳,我们确定了7个主要的工作岗位,,并分析了主要工作任务及对任职人员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具体如下:①岗位:业务流程专员。主要工作任务:与客户联络、沟通;进行商务谈判;协助经理拟定外包合同;跟踪外包合同的实施;流程外包业务中相关事项的协调。人员要求:熟悉所有的服务交付方式,比如数据录入,图片处理,文档转换等流程;了解BPO涉及的主要行业和主要BPO类型的基本知识;抗压性强,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②岗位:呼叫中心客服业务代表。主要工作任务:受理业务咨询;解答客户提出的疑难问题;电话查询服务;业务受理;客户建议的录入和提交;挽留用户;参加公司业务培训。人员要求: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记忆力好,对数字敏感);良好的倾听和沟通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文字输入技能(40字/分);普通话标准,能听苏州话(方言)更好;能吃苦耐劳,可接受夜班及轮班;抗压性强,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③岗位:呼叫中心客服销售代表。主要工作任务:通过电话向用户营销业务;通过电话实施客户关怀,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电话配合营销策略,完成主动营销项目和服务。人员要求: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良好的倾听和沟通能力;掌握关于电话营销以及电话有效销售的最新技巧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文字输入技能(40字/分);普通话标准,能听苏州话(方言)更好;抗压性强,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④岗位:技术支持流程专员。主要工作任务:进行日常的公司硬件与软件的维护;对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及时进行备份;引用一定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远程技术支持服务。人员要求:理解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了解不同类型客户技术支持服务的外包流程;具有通过交谈、邮件、和电话对计算机、软件、电信服务、家用电器等终端用户提供远程帮助和支持服务等能力;了解处理压力,无耐性,心神不定和生气等不良情绪的方式。⑤岗位:BPO质量控制专员。主要工作任务:现场质量管控;质量持续改进;现场人员调配;企业质量内部培训。人员要求:理解管理一个BPO机构中的业务流程、人员管理和产品的质量原则;掌握最先进的质量度量标准;获得处理基层相关的质量问题和挑战的技能;掌握最先进的不断更新的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技巧;了解通过技术管理质量的方法;懂得如何在整个公司中建立和发展的质量意识。⑥岗位:BPO人力专员。主要工作任务:企业人力资源日常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培训工作。人员要求:对人力资源各职能模块有深入认识;理解使用绩效原则管理人力资源及企业文化;懂得计划,人员管理,工作流程及业绩之间的关系;具备更新公司中的管理人力、文化、冲突、工作环境、及业绩的知识和技术。⑦岗位:BPO运营主管。主要工作任务:企业现场运营管理;运营一线管理团队建设;处理企业运营过程的突发事件;团队成员考核;与公司其他部门主管协调沟通。人员要求:具备一定团队领导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日常工作的基础技能;5年以上BPO行业运营经验,50人以上团队管理经验;流畅的日语/英语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协调能力;有处理基层中复杂的常规问题的能力;具备处理团队事务的迅速反应能力。

2.3.3 职业资格证书分析。调查统计发现,目前企业对资格证书的要求并不统一。一部分企业表示看重资格证书,通过证书的系统培训,可以缩短企业的岗前培训时间。目前认可的证书主要行业协会的认证,例如全球服务外包认证协会(BCI)。也有一部分企业表示因为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权威的证书认证,所以招聘时对证书没有要求。

3 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苏州工业园区是被江苏省商务厅认定的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学历教育为第一层次,专业培训机构、社团、企业等非学历教育为第二层次的BPO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虽然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学院的培养模式中实训环节比较少,即使是有实训的,实训效果也不理想,导致专业还是拘泥于传统的教学。

3.2 课程设置老化,与产业需求相脱节。走访企业普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欠缺。而在社会培训方面,苏州国际科技园培训中心表现突出,建立了苏州工业园区BPO人才培养基地。基地位于园区科技园,具体培训项目包括:英语培训及服务区国家社会文化理解;呼叫中心业务培训;金融数据处理;IT支持服务;BPO服务品质和个人素质培训。基地还与印度Hero Mindmine公司联手,导入国际先进课程,打造“精通外语+掌握专业流程处理技能”的高端BPO人才。在社会培训机构在技能能力培训方面效果明显,但在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训上由于自身的原因存在欠缺。

4 教学改革建议

通过以上的调研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的教学改革建议:

4.1 依据产业需求,改革现有课程,开发新课程。依据我们对岗位,核心能力,技能与知识要求的调研,建议增加压力应对技巧课的课时,修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新开《计算机在BPO企业中的应用》课程。目前学院虽然开设了压力应对技巧课程,但教学手段还是比较传统,局限于教室上课,借鉴BPO企业员工内训培训成功经验,建议可以将户外拓展等项目纳入到课程中去,效果要比课堂好。学院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没有行业的针对性,任课老师来自公共学科部,而BPO企业的岗位需求量大,许多员工对这一行业了解甚少,期望很大,进入企业后感到较大的落差,造成员工流动率高。建议邀请企业兼职讲师针对BPO企业开设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一类的课程,让员工事先对BPO行业有所了解,知道进入这一行个人职业成长轨迹会是怎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员工盲目求职而导致的频繁跳槽。新开《计算机在BPO企业中的应用》课程,由于BPO是基于在信息化应用为基础,因此开设此课程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其拓展职业空间。

4.2 在不断完成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同时,还可以联合苏州工业园区公共实训基地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实训教学。在我们调研中,目前各个学院的实训室建设普遍比较滞后,而苏州工业园区的公共实训基础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实训平台,对各个学院开放。建议学院在正常校内实训的同时,加大校外实训的比重,可以和公共实训基地合作,开展BPO项目的整周或整月实训,进一步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4.3 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师资水平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高职教育要求双师型教师,既懂得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BPO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要想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必须使其参与企业的项目,同时绝大部分企业实行项目制管理,项目是以信息化应用为基础,可以异地实施,通过系统进行交付,这也为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创造了条件。可以采取将企业项目引入校园进行实施,老师利用假期进入企业等方式进行,通过项目实施,提升教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嵚楠.苏州服务外包发展的SWOT分析[J].世纪桥.2010,17.

[2]祖祎.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现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贸易2011,10.

[3]黄贵超.侯爱敏.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载体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02.

课题项目:本文是“苏州工业园区商业流程外包(BPO)产业人才需求调研”(2010IVT02GS022)

产业园调研报告篇3

一、指导思想

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为龙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规划科学、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特色突出”的总体要求,把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的大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责任分工

(一)县发改委:牵头负责我县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材料汇总,进行初步审核并上报;负责工业园区“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的初步审查;负责会办相关县直部门扩区调区的初步审查意见并督促相关部门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关于扩区调区文件的起草、上报工作。

(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拟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负责拟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材料编制并上报;负责拟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土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压矿评估报告的编制并上报;根据省政府核定的我县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面积,负责工业园区的四至范围(拐点坐标标明)测绘汇集材料并上报。

(三)县城乡建设局:负责拟扩区和调整区位的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并上报。

(四)县环保局:负责拟扩区和调整区位的工业园区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的材料编制并上报;负责拟扩区和调整区位的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意见编制并上报。

(五)县商务局:负责提供拟扩区调区范围内的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审批等所需的相关资料,相关项目数据指标的编制并上报,招商引资工作评价的初步意见并上报。

(六)县科技局:负责拟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及项目的编制并上报。

(七)县工信委:负责提供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相关数据指标编制并上报。

(八)工业园区办:负责我县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拟扩区调区可研报告、中长期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四至范围勘测定界等工作的基础数据编制,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完成扩区调区申报的11个材料的编制工作。

四、工作经费

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和布置,按期达标完成扩区调区的各项工作,扩区调区工作的各项工作费用由县政府财政资金统一安排解决。

五、工作内容

按照省、市关于省级开发区的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布署,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高效地完成以下工作:

(一)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所在县“十二五”规划的编报(由县发改委负责)。

(二)工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报(由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三)扩区调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报(由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四)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县国土局负责)。

(五)工业园区环境保障规划(由县环保局负责)。

(六)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由县城建局负责)。

(七)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报告(由县国土局负责)。

(八)工业园区新四至范围勘测定界报告(由县国土局、县工业园区办的负责)。

(九)工业园区基本情况登记表(由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十)工业园区隶属本级人民政府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由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十一)县城市(镇)建设规划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园区调整规划图(分别由县城建局、县国土局、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扩区调区工作是当前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时效强、要求高、工作量大。县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确保扩区调区工作顺利进行。

(二)密切配合、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规定的责任分工,落实专人专职组织编制好相关材料,积极主动同上级部门汇报沟通,各司其职,抓好落实。

(三)统筹兼顾、注重实效。县发改委要统筹兼顾做好扩区调区的各项工作,县工业园区办应集中人力、物力组织好各项材料编制工作,区分轻重缓急,注重实效,防止盲目和低水平的扩区和调区。

产业园调研报告篇4

[关键词]物流园区;物流产业;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F063.1;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3-0052-04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10%以上的高速转变为7%左右的中等速度,受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影响,物流产业发展具有新特点。一是物流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二是物流成本持续增高。三是物流业务外包比例持续增长(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四是物流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由此可见,现代物流业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物流业转型升级最重要是增强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

一、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分析

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对物流园区服务功能进行研究,主要从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分类、服务功能测评、服务功能影响因素、服务功能定位方法等方面取得研究成果。21世纪初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物流园区服务功能等相关内容,其主要包括:根据资源要素禀赋特征和经济流动量进行物流园区服务功能规划(鞠鸽腾,2003年);为满足目标市场客户物流业务需求,依据物流园区战略定位进行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定位(陶经辉、乔均,2006年);基于物流园区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提出建立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马成林、毛海军、李旭宏,2008年);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应具备一站式服务功能,包括信息服务、运作服务等常规物流服务功能,能为生产企业提供生产的平台(王之泰,2009年);为了避免浪费资源和重复建设,认为物流园区应该具备基本物流业务和园区综合服务功能(罗建,2013年);通过对港口物流研究,提出港口物流服务功能类型有综合服务、配套服务、衍生服务等(陈继红、郑师禹,2015年);基于互联网+思维,提出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定位是信息化、配套化、跨境化和增值化(陶经辉、王玉,2016年)。

1998年深圳平湖建立我国第一个物流园区?熏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从全国4次物流园区(基地)调查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物流园区建设明显加快。[1]

2015年《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包括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210家,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48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155%;与2012年的754家相比,增长60%。”(见表1)。

与此同时,全国物流业服务需求变化明显,促使物流园区服务功能日趋全面,表现出新的特点。

1.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数量占绝大多数。2013年10月我国政府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出建设五类物流园区,一是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二是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三是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四是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五是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2015年《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占整个物流园区的比重是62%,商贸服务型占比15%,货运枢纽型占比12%,生产服务型占比6%,口岸服务型占比5%,调查数字表明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仍然是占比最多的园区类型。[2]

2.增值服务收益稳步上升。从4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的结果看,2006年和2008年调查结果表明,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变化不大,依次是:库房/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配套设施租金、管理费、物业费;设备租金、所属物流企业、国家拨款、税收优惠、土地升值;增值服务收入。而2012年《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等增值服务收入已经开始成为物流园区重要的利润来源。2015年《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数据进一步显示,“从园区主要业务功能来看,虽然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业务功能仍然占主导地位,但能够提供流通加工、金融物流等业务的园区占比明显上升。尤其是提供金融物流服务功能的园区占比从2012年的16%上升到2015年的36%。”[2],表现出明显的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特征,说明物流园区服务领域逐渐扩大,增值服务收益增加明显。

3.基础配套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在实现了主要的业务功能后,在基础配套服务方面有很大改善。2015年《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有93%的物流园区提供了停车服务。有70%以上的物流园区还分别提供了餐饮、住宿、物业、安保等基础服务。

4.政务和商务服务逐年增加。从4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的数据看,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开发模式有三种:一是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二是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开发;三是企业自主开发。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模式占比一直在65%以上,是最多的,政府提供服务主要体现在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中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及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设。但是从2015年《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结果看,政府开始转向为物流园区提供更完善的商务服务和政务服务。与此同时,具有信息服务收入的物流园区数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59%,已经仅次于物业租赁、仓储保管、运输配送,排在第4位,信息化投入成为物流园区的重点投资方向,信息化投资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园区占比达到66%,具有金融物流收入的园区数量占比也达到29%,[3]这充分说明物流园区政务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增值服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见表2)。

二、物流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较快,但是从总体来看,物流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服务功能定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规划不统一。从全国物流园区布局看,一些地方政府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盲目建设物流园区,数量过多、过滥,在市场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定位、经营模式定位等方面没有规划就匆忙上马。一是与区域经济规划衔接不够,二是与交通运输规划缺乏有效衔接,三是与城市建设规划衔接不够,造成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园区闲置率高,企业入驻率低,土地浪费严重。

2.管理体制不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涉及部门多达10多个,包括发改委、经信委、服务业委、国土厅、住建厅、交通厅、工商、海关、税务、邮政、民航,等等,不同部门管理重点也不同,服务业委针对商贸物流业、交通厅针对交通物流业、民航部门针对航运业等,因此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扯皮现象严重。

3.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目标定位不明确,相当数量的物流园区在前期规划、市场调研与分析并不充分,在市场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定位、经营模式定位等方面没有规划清楚就匆忙上马。一是与区域经济规划衔接不够。二是与交通运输规划缺乏有效衔接。三是与城市建设规划衔接不够。[4]

4.政策扶持不够。主要表现为简化行政监管和审批手续、税收返还、用地、用电等政策优惠支持不到位。

三、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定位

物流园区是一个高度集中的物流集散地,承载着物流服务供需双方的重要平台,随着物流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日益渗透到物流业务及物流服务中,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具有突出的信息化、配套化、跨境化、增值化发展趋势,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应该增强物流园区信息化服务功能、配套化服务功能、跨境化服务功能、增值化服务功能。

1.物流园区信息化服务功能。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物流园区发展重要手段,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基于物流园区运营的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将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纳入地区整体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将政府资源与物流园区资源、物流企业资源等共享。二是建立线上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全球范围内商品交易量不断攀升,对物流线上服务平台的需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完善线上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开通线上金融支付沟通业务,还可以对线下物流资源和线上物流资源进行整合,集聚资源并服务于客户。三是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在对接海关等政府相关部门基础上,整合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政府与物流园区、物流园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完成企业网上备案、网上审批、网上订单、网上配载、网上核查、网上监管、网上退税等功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完成物流信息的全面感知和可靠传输。

2.物流园区配套化服务功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为工业、农业、贸易等产业服务的物流业日益国际化,除了传统物流服务业务以外,对物流园区配套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一是增强物流金融服务业务。提供物流仓储抵押服务、物流授信金融服务、物流结算金融服务、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二是创新产业链服务平台功能。在物流园区创新产业链服务平台,将生产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经销商、终端客户集聚到产业链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交流、技术共享、交易透明、效率快捷。

3.物流园区跨境化服务功能。全球范围内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急剧增加,对跨境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而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和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主要是利用综合交通网络优势,开展区域间和国际间货物中转业务服务,因此创新物流园区跨境化服务功能非常重要。一是互联网+跨境服务。物流园区应积极为企业建立线上物流信息平台,为客户提供所需的物流线路、物流费用等物流信息。二是构建跨境一体化服务业务。一些物流园区可以在海外构建海外仓库或租赁海外仓库,为中国在海外的企业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和物流服务。三是建立产权交易维护机构。为跨境企业提供境内外交易货物的产权交易服务,使企业避免或减少损失。

4.物流园区增值化服务功能。目前,我国物流业呈现出“增长速度放缓、规模扩张趋稳、结构调整加快”的发展态势,由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油价格、税收负担及同业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物流业的纯利润较低,而物流客户需求却越来越个性化。因此,物流园区服务功能除了满足基础物流服务需求外,应该进一步提供差别化、多样化、细分化和专业化等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功能。一是增强物流需求定制服务业务。物流园区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搜集企业相关信息,了解客户需求,推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营销物流园区独特的设计理念,并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实现客户的个性化、差别化的需求。二是提供信息化通关服务。在物流园区内将互联网与通关相结合,通过信息化管理提供全天候货物进出口通关和转口服务,运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现无纸化,增加货物通关效率。

参考文献:

[1]宫秀芬.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探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5,03.

[2]《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3]黄世政.物流园区发展从囚徒困境到合作赛局[J].中国流通经济,2013,9.

产业园调研报告篇5

第四,继续推进权力阳光运行建设。一是督察所有行政执法事项无条件上网运行,杜绝双轨运行现象。截止6月底,上网办理169件。二是加强对所有办件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审查,针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办理结果外网查询等功能需求,不断加工完善。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网上操作流程全程监控、监督。五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做好便民服务。 9年4月23日),已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施行。二是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66号)的要求,完成了《**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评估报告》的课题研究和课题报告的撰写、报送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了全市文化系统文化理论创新工作,《**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政策研究报告》荣获省文化厅2008年度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一等奖,《2007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荣获省文化厅2008年度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三等奖。四是对江宁区锡剧团、浦口区扬剧团进行调研,形成了《**市区县国有专业艺术院团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初步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法制保护对策研究报告》。五是受文化部市场司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委托,组织我市参加了“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网上征文活动,截至6月30日,报送和发表征文43篇。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网站开设了“**征文专栏”。这些征文从多角度、多视野反映了**市文化市场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六是完成了对《2008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的修改,该报告被收入《中国创意产业报告(2009)》一书,已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完成了对《2008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报告》的修改,并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文化蓝皮书—公共服务》一书,该书2009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六,努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参加研究了组织**文化产业考察团到台湾考察、招商工作;与**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共同研究了**文化产业考察团创意产业协会分团组团工作;修改、审核、报送了协会起草的《**文化产业考察团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分团方案(草案)》。根据栖霞区委宣传部的请求,协助、配合栖霞区政府组织2009首届中国“龙潭杯”金箔金线应用创意设计大赛活动。向**钟山创意产业园管理委员会(**钟山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dtz载德梁行房地产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介绍了我市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应栖霞区政府的邀请,实地考察了**钟山创意产业园,并就该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对**垠坤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宣告西祠街区网络实体店经营失败,园区转型为青年创业园,提出了意见。

二、2009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务

第一,认真组织实施《**市游艺娱乐经营场所2009-2011年总量与布局规划方案》和“网吧发展计划”。继续保持取缔无证游艺娱乐经营场所和“黑网吧”的高压态势,在反复查处、坚决取缔中建立较好的市场经营秩序。突出抓好全市网吧监管系统建设,按照全国一个标准,全省一个软件的原则,将安装和反卸载作为长期的工作目标。实行区域责任制,做好文化聚集场所易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检查全市文化行政机关对《2009年**市文化(文物)系统普法、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要点》和《2009年**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学法安排》的执行情况。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制定的涉法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文化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听证、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工作和规范性文件登记备案审查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报备工作。

第三,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以江宁区文化局、建邺区文化局、溧水县文化局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为重点,2009年10-11月开展对各区县文化局和机关行政执法处室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

第四,进一步做好对各区县文化局和机关各处室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涉法问题的研究和答复,特别是对其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涉法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第五,紧紧围绕“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调研和政策研究工作,继续组织好全市文化系统文化理论创新和理论成果评奖工作。

产业园调研报告篇6

1918年9月,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2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更名为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在继承《北直农话报》、《农话报》的基础上创办了《农学月刊》,校长郝元溥在发刊词中写到:“农学之设,欲人重农,法理既得,实施是从”[3]。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见藏1~19期,除18期和19期间隔一年八个月外,其余均按月出刊。现见存的19期《农学月刊》出刊时间集中在1918年9月至1921年10月,共开设了论说类、著述类、报告类、农事丛谈、成绩报告类、调查类、试验类、学校行政类、农家余兴等10多个栏目,每期设五六个栏目。相比较《北直农话报》,在栏目内容上主要以论说类、著述类、报告类为主,在学术上由过去译介东瀛农学为主,转而引进西方农学,同时也有“农家余兴”类通俗栏目,可以应答质问。其交流互鉴、发表成绩、联络农者、助农事改良的初衷没有变,可以说月刊的规范性增强,已经初具现代农业科普类期刊的特点。如:“论说类”刊登了“世界四大养蚕国之比较及其将来”、“论农业不发达之原因”、“我国林业不进步之原因”、“农业为富强之母论”、“种植美棉说”等50多篇文章;“著述类”刊登了“夏秋蚕饲养法”、“制丝论”、“作物通论”等;“报告调查类”刊登了“法兰西农业教育记略”、“调查保定闫梁村银条菜报告”、“调查满城一亩泉之荸荠报告”、“赴易县造林实习报告”、“试种各树种子成绩报告”等;“学校行政类”刊登了“招生简章”、“招生广告”、“毕业生名籍表”、“公函件”、“决议案”、“致日本各场会之谢书”等。《农学月刊》第三期还以专辑形式报道16周年校庆暨农展会的情形。“”前后,全国农学期刊不过六七种,北方仅有《农学月刊》、《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杂志》(出刊3期)和《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丛刊》(出刊1期)3种,《农学月刊》也是当时全国农业高校唯一连续出刊的期刊[4]。因此,《农学月刊》不仅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农业教育、科技思想传播方面作用独特,也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强调法理结合,增强指导生产实践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开设学校行政类栏目,介绍和宣传学校的管理政策、制度、重大活动信息,探讨学校管理,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河大农刊》、《河北农学丛刊》:研究农学,促进农业改良

1921年2月,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河北大学,改称农科。1928年7月,河北大学农科创设推广部,专事推行农业新法于乡间,12月,推广部发行半月刊《河大农刊》。至1929年8月共出刊14期,现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见藏2~10期。刊物不分具体栏目,每期刊登6~10篇文章,内容以论说、方法技术、成绩报告、校闻为主。如:“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方法———农家副业”、“甘薯之收益增进法”、“作物病之普通预防法”、“果品贮藏之要诀”、“劝各县提倡农民施用肥田粉”、“农场简章”、“气象观测月报”等等。在多期农刊扉页上刊有学校森林苗木价目表、农场售品所出卖物品价目表。其中,森林苗木包括合欢、侧柏、黄金树、美国白杨、橡树等19个不同年份的品种;种子包括果树、森林、花草、蚕种、桑种等60多个品种;所售农产制造品有番茄酱油、葡萄酒、果酱等。《河北农学丛刊》是河北大学农科农学研究会(当时共有会员68名)于1929年12月创办,系不定期刊物。内容分论著、译述、调查、讲演报告、质问应答、会事记载等。第一期见藏于南京图书馆,八开本140多页。任孟龄在发刊词中写到:“欲依照各种学理,体察本地情形,一一研究实验,俾渴望新学理新方法之农民,将此研究应用于实地,而对于农校之意义,亦不至于终于误解”[5]。在第一期刊物“论著”中刊登“人造肥料之研究”、“白僵病菌在蚕体内寄生之状态及组织病变之研究”、“蜂群屋外越冬法”等7篇文章,还配有照片和画图,论述详尽;“调查报告”刊登“定县东乡普通作物之调查报告”等3篇报告;“专载”中刊登“省政府令建设厅颁布的农业推广规程”、“农场工作摘录”等;“问讯”中登载了答复2个农友的一封信。

三、《河北通俗农刊》、《农民须知》:叙述科学事实,介绍农林技术

1931年9月,河北大学停办,农科改组为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通俗农刊》创刊于1934年12月,为季刊。院长薛培元在发刊词中写到:“叙述科学的事实和理论,以期促进农林科学常识;介绍科学的农林技术,以期普遍采用;披露农业现状,藉贡蒭议”[6]。现在国家图书馆见藏第一卷1~4期。刊物不分具体栏目,每期刊登文章14篇左右。现存4期刊物刊登的文章篇幅较长,见地深刻,不乏当时在全国很有名气的农学大家。如:当时被称为全国园艺三杰、园艺系主任谌克终教授先后发表“谈我国的园艺”、“果树漫谈”、“河北省果树的重要害虫及有效防除方法”等文章;农学系主任孙醒东、林学系主任邵维坤、育种专家杨允奎、化学专家余兰园等都纷纷撰文。每期《河北通俗农刊》上均刊有学校管理、行政类内容,现存4期中,分别刊登有:省政府委员梁子青在学院大礼堂的讲演稿———“河北省立农学院之使命”、“本院史略”、“本院过去3年度之经常支出决算报告表”和“本院暑期学生实习规程”。1936年6月,省立农学院《农民须知》社开始编发《农民须知》半月刊,免费发送、交流。以“增加农民知识,促进农业改良”为宗旨[7]。至1937年6月,共编发4卷24期,现国家图书馆见藏第二、三、四卷计17期。《农民须知》为32开本,每期20多页,主要刊登一些实用技术,文章短小精悍,深受农民和交流单位欢迎。如:江苏吴江县图书馆在回函中写到:“惠赠定期刊物《农民须知》,深纫厚意,当即陈列阅览,深得阅者赞许”[8]。当时,政府官员、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题词,宋哲元题词:图绘幽风;魏书香题词:稼穑领师;李书华题词:稼穑先声。《农民须知》也刊登学院杂闻类内容,包括院长的新年致辞等。同时《农民须知》社还在刊物上刊登启事,开展一些服务项目,包括:介绍简明农业知识;解答一切农事问题;代购优良苗木种子;代购各种农具;代购优良鸡种、猪种、蜂种;代购各种杀虫药剂;代购各种化学肥料,等等。

四、《气象季刊》、《河北农林学刊》、《园艺季刊》:研讨问题,相互砥砺

1932年3月,河北省立农学院气象观测所创办《气象季刊》,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见藏1932—1936年出版的第一至五卷计20期。院长薛培元在弁言中写到:“保定有气象观测之记载自民国二年始。任斯役者,即本院前身之农业专门学校……本学院成立继续前功,以普及农用及增高效率为旨,以每日观测所得,刊印成册,汇为季刊”[9]。1913年气象观测仅有气压、温度、风向、雨量、湿度5项,1924年观测事项增至10多项,报青岛气象台、济南建设厅和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其总结果以年刊宣布。1933年始,《气象季刊》既刊有保定每月天气概况,又有详细记载每天各项气象数据的月报,并形成各要素变迁图,以利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1935年5月,河北省立农学院出版委员会创办《河北农林学刊》,不定期出版。现在国家图书馆见藏第一卷(创刊号)。学刊没有发刊词,主要发表学术著作,如:第一期发表了孙醒东教授撰写的“华斗花不孕情形之新发现”,杨允奎撰写的“对于平均数之偏差法一新公式建议”、“论数种测算试验误差方法之应用”,华兴鼐翻译的“棉及其亲属细胞之探讨”,路保青翻译的“雏鸡先天颤抖之遗传研究”等理论文章。1937年3月,河北省立农学院园艺系同学会创办《园艺季刊》,现在国家图书馆见藏第一卷第1期(创刊号)和第2期。园艺系主任谌克终在发刊词中写到:“以师生素日研究译辑之所得,汇刊成册,公诸社会,从此相互砥砺。俾资贡献,庶不致有负国人之殷望也”[10]。季刊16开本,每期130~160页,创刊号配有11幅园艺作物新品种插图,形象生动。主要刊登园艺科学研究、调查、报告和译著文章。在刊物封底还在有书、刊讯息,如:在第一期刊登了谌克终教授著作———《果树园艺学》、《果树剪定》的书讯。

五、结语

从1905年开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先后创办了10余种农业类刊物,办刊宗旨明确,力求实用,摸索经验,逐步规范。从初期《北直农话报》、《农话报》努力通过刊物唤起社会各方面对农学的重视,到《农学月刊》让农学法理落地生根,《河大农刊》、《河北农学丛刊》、《河北通俗农刊》、《农民须知》矢志促进农业改良,再到《气象季刊》、《河北农林学刊》、《园艺季刊》对农学进行深入的问题探讨和科学研究,都体现了它们衔接的传承性和创新性。如:《河大农刊》中介绍农学研究会之章程,研究会关于编印《河北农学丛刊》征稿启事;《河北农学丛刊》提前刊登《农民须知》简章;《农民须知》《园艺季刊》出刊征订通知,称之为“华北首创无二之园艺季刊”;《河北农林学刊》《河北通俗农刊》第二卷出版的消息,等等。在当时国内政局动荡、学校变更、人事变动频繁的情况下,学校师生能够为农学发展、农业振兴作出如此贡献,已属不易。刊物创办的变迁也是直隶高等农业教育兴起和发展的缩影。其一直隶高等农业教育乘势而兴起,在曲折探索中谋求发展。学校四易校名,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但是,广大师生为农学思想传播、农业教育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产改良矢志不移,成绩尚优。30多年间,培养毕业生近900多名,他们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其二直隶高等农业教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校创办现见藏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的刊物,均注明“请交换”字样,仅此就可说明当时直隶高等农业教育的地位。其他佐证不再赘述。其三直隶高等农业教育的探索形成史为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学校所创办刊物都强调法理与实践紧密结合,内容上注重接地气,形式上阅者易见。1918年校长郝元溥提出:“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11]的办学思想。这也为河北农业大学现如今开创的以“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结合”为核心内容的“太行山道路”做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产业园调研报告篇7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此次论坛做了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与MOOC的发展历程,指出MOOC不仅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MOOC的兴起,也在叩问传统大学:如果学生能用极低的费用在网上完成学业,那么大学就必须向社会证明,大学所能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人们为此付出高额学费的意义何在? 而大学将如何迎接大学功能定位、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开放的教育生态等多方面的挑战,是各高校需要思考的迫切问题。

此次大会以智慧校园与大数据为主题,深入探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规划、高校信息化新技术与新应用、高校信息化管理与实践,共同交流虚拟化与大数据应用、云服务、移动网络、社交网络、MOOC实践等热点话题,探索将先进信息技术与高校现有的教学、科研、管理深入结合的模式和途径。会议设主论坛--未来大学信息化战略规划和高端论坛十三五高校信息化规划以及智慧校园规划与管理、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与趋势展望三个分论坛。大会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万猛主持。

23日的大会还邀请了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信息化处任昌山介绍教育信息化总体发展成效与推进思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做了课程大规模开放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的报告、大连理工网络与信息化中心主任张巍做了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规划的报告,海南大学李文化做了海南大学信息化顶层设计与十三五规划的报告,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研究院殷丙山做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 高等教育版的报告,与参会高校代表深入探讨了高校智慧校园的规划、高校信息化新技术与新应用以及大规模在线课程技术进展等话题。

在24日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论坛中,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程学旗做了大数据技术及热点问题探讨的报告,郑州大学副校长王宗敏做了互联网+ 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张耀南做资源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数据共享报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于歆杰做了学堂在线数据分析与MOOC教学模式创新的报告。

为配合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工作,同时还召开了首届高校网络调研员培训工作会议,原教育部科技委秘书长袁成琛、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络信息处副处长曾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汪琼、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部部长蒋国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倪瑞做了与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相关的数据解读、案例分析以及趋势展望报告。众多高校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并进行了现场互动研讨。

产业园调研报告篇8

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趋势、工程装备、高效栽培、环境调控等热门话题作了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其中,李天来院士作了“番茄畸形果的成因及防控技术”主题报告,从诱导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内外因素、番茄子房心室的遗传分析、番茄子房心室形成的分子机制、番茄畸形果发生的防控技术等方面对番茄畸形果的研究进行了讲解。杜永臣研究员则结合各地实际案例,介绍了蔬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阐述了蔬菜生产机械化的特点与具体需求。

会议同期还组织了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活动,北京华农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众博熙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展示了设施园艺相关的最新研发产品,方便与会代表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方向。《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编辑部也参加了本次会议,为设施园艺从业者搭建信息交流的平_,助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

会后还安排了实地参观考察活动,与会代表前往天津大顺国际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齐心菌类种植有限公司,了解当地工厂化花卉、菌菇周年生产的全新模式以及各类设施园艺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中国设施园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设施设备和生产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提升了设施园艺产业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促进中国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本次会议总结了设施园艺在结构、装备、环境调控、智能化、栽培生理等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成果,规划了未来设施园艺的发展蓝图,加快了中国设施园艺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上一篇:计算机本科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二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