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5 04:42:55

卫生论文

卫生论文篇1

卫生法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受传统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卫生法学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致使教学效果较差。为弥补理论讲授的不足,各医学院校也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假期实习、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但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因而不能切实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卫生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

卫生法学的教学内容以医学和法学并重为教学特色,但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医学与法学的比重却有着较大差别。一方面,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视,一般安排有较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另一方面,卫生法学的实践教学在医学院校中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与医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设置相比较存在很大偏差,大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卫生法学实践课程,仅采用一些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此种做法并不能体现学科特色。

1.2卫生法学的实践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在卫生医学实践教学的场所安排方面,一些医学院校缺乏政法类院校所必备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场所。加之,医学院校对于医学专业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非临床专业的教学在经费投入方面支持力度较低,这就注定了卫生法学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不会轻易获得学校的高投入,使得医学院校建立的法学实习基地也仅仅是与当地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另外,就卫生法学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而言,具有医法交叉知识背景和医法专业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较少,目前卫生法学的大部分教师来自于各政法院校的法学专业,其中也不乏非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卫生法学的实践教学的开展。

1.3卫生法学的实践教学手段形式化

卫生法学实习原本是学生培养实践技能、提高理论服务于实践的主要教学环节,但基于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对待实习的态度是敷衍了事,只为获取一纸实习证明。加之,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实习其实已流于形式。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流程为教师讲授—引出案例—学生回答—教师评析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并没有进行讨论前的准备工作,在分析案例时也没有激烈的言辞辩论,只是由教师评析案例后便宣告结束。案例教学法过于注重对法条的解释,缺乏生动性,尤其是缺少对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非法条解释问题的演练,而模拟法庭教学法是建立在已知案情基础之上,相关的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都事先已确定,仅是审判人员、原被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角色事先已拟定,而且学生早已将模拟法庭的全部过程事先演练多遍并形成了剧本,学生在模拟法庭演练时根本不会遇到真实案件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这就无法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模拟法庭教学法逐渐演变成一场表演剧,致使模拟法庭的功能也逐渐在异化。

2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

诊所法律教育的优势在于着重培养法律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以真正实现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因此,一方面法律诊所可为那些承担不起高额诉讼费的公民提供免费法律帮助。另一方面,诊所法律教育通过为社会弱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将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融合,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而且为法律援助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诊所法律教育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亚洲、欧洲和澳洲等很多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国外诊所法律教育对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国内很多法学院校都开展了诊所法律教育。法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既包括“训练守法精神”,也包括“扶植法治”。诊所法律教育在医学院校卫生法学课程中的尝试,对于那些将来走进医疗机构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诊所法律教育所处置的案件具有真实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涉及卫生法的现实情境总是伴随着医疗救助的全过程,案件的复杂性、针对性、现实性较强,即便指导教师面对此情形有时也难以应付。因此,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看,学生通过亲自案件、了解案件事实、调查取证和参与庭审,能够快速提高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独立办案能力和法律逻辑推演能力。另外,诊所法律教育也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以法律专业服务人员的视角观察社会和思考社会,以医生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医患关系。卫生法与社会、医患权益与社会公正、卫生法与医药卫生事业等新的课程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诊所法律教育的价值趋向,这将有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具备丰富法律专业知识的医学人才。

3诊所法律教育在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1诊所法律教育与卫生法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

卫生法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着眼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具有医法交叉知识,擅长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服务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要依靠课堂理论讲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法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一种法律职业技能和法律思维方式。因此,法律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传授,而是一种法律职业训练。而传统的法律教育只注重理论层面的讲授,这种纸上谈兵的做法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诊所法律教育的基本要求来看,它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具有极大地帮助,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案例,并以主体的身份去解决问题,全权负责整个案件,学生通过运用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对调查收集的证据进行独立的分析判断,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司法文书写作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地提高。这既克服了案例教学法易被条文化的缺陷,也解决了模拟法庭虚拟化的难题。

3.2诊所法律教育的教学方式已日渐成熟

我国开始启动诊所法律教育始于2000年,当时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2002年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4所高校陆续开设了该课程。2002年7月28日,上述11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该会目的在于与国内外实施诊所法律教育的院校加强合作交流。截止到2013年7月18日,全国640多所法学院中已有163所加入了该专业委员会。目前,国内著名的法学院几乎都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并在不同院校中开设了各具特色、有所偏重的专业性法律诊所,例如:诉讼法律诊所、弱者权利保护法律诊所、妇女权益保护法律诊所、民事法律诊所、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诊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诊所、公民权利保护法律诊所、刑事法律诊所、环境法律诊所、公益法律诊所、社区法律诊所等。这些富有成效的法律诊所可作为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场所。

3.3诊所法律教育能更好地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

卫生法学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医法交叉学科,目前卫生法学教学工作大多由更易获取医疗卫生资源的医学院校承担。由于医学院校向来注重医学生的见习和专业实习工作,而医学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支持又是开展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石。然而,鉴于卫生法学课程在医学院校中的办学地位,现阶段医学院校对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而诊所法律教育实际上是借鉴了医学实践教学的模式,这更易为医学院校所理解和认同。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套独特的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4提高诊所法律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

4.1加强卫生法律诊所基地建设

医院学校,一方面可以积极申请参加“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暨中国卫生法法律诊所专业委员会”,进而以会员的身份接受该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以加强与其他医学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丰富的资源,加强与教学医院医务科等医患服务机构的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卫生法律诊所,这样既保证了医疗纠纷案件的来源,又能发挥卫生法学的学科优势,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卫生法律诊所在实施教学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因而就其设置模式来看,它可以是附设在校内的内置式,也可以是附设于校外的外置式。内置式可考虑将卫生法律诊所设在模拟法庭,使其起到律师事务所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模拟法庭会见当事人,提供卫生法律咨询,司法文书等。当学生积累起丰富的办案经验时,还可以代为调查取证和参加庭审,学生承办的案件数量应以1-2件为宜。外置式可考虑加强与一些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比如当地卫生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法院、社区基层组织、检察院等,将卫生法律诊所附设于上述机构中,以便共同构建卫生法律诊所。

4.2开设卫生法律诊所教育课程

鉴于卫生法律诊所教育实施的现状,医学院校应当增设卫生法律诊所教育课程,明确其课程性质、授课学时、课程学分、开课对象等。可考虑将该课程设置为限定选修课,具体学时可参照各医学院校的教学计划而定。在课程时间安排方面,该课程可以考虑在大三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受师资力量和教学成本所限,不能在所有学生中启用诊所法律教育;二是,该课程只有在学生完成了法律和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基本掌握了医疗卫生法的相关知识,才能真正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另外,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涵盖卫生法律诊所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卫生法律诊所教育的基本方法、会见当事人的基本流程、律师职业的基本技巧与策略、提供卫生法律咨询的技巧、司法文书的写作、案件前的准备工作、谈判的策略、民事案件的策划方案等内容。在考核方式上,应重点对学生的综合办案能力进行考核,不宜采用传统且机械的纸质笔试结业考试,应当探索出一套科学的、富有人性化的、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

4.3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

诊所法律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卫生法学的教学经费问题是制约诊所法律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鉴于诊所法律教育需要较高投入和卫生法学课程在医学院校办学规模较小的现实情况,医学院校应为诊所法律教育多途径的筹集经费。一方面可积极寻求同类型院校联合办学,以降低办学成本;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社会组织的支持,如与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卫生行政部门、附属医疗机构、妇联、法律援助中心、工会、消费者权益保障协会等建立联系,通过学生的案件工作,既可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在基层地区的开展,又能在锻炼学生办案能力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工作报酬。

4.4加强卫生法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目前,在卫生法学课程的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具备了法学背景或医学背景,具有医法交叉知识背景的教师较少,甚至有些专业教师还没有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缺乏处理医疗卫生纠纷案件的经验,这些因素都制约着诊所法律教育在医学院校的开展。对此,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外出深造,加深对医法交叉知识的学习,激励教师在取得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通过外出兼职,提高其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教学和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外聘的方式,邀请一些资深的卫生法学专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掌握法律流程运作技能。

4.5建立科学的法律诊所管理制度

法律诊所一旦设置成立,医学院校应当根据卫生法学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法律诊所管理制度,如制定指导教师工作标准及办案流程规范等。因为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办理案件,指导教师要增强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明确法律诊所对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预期评估客户的合理期望值,逐渐培养学生办理案件的心理承受能力。除此之外,为提高法律诊所的实践教学质量,诊所还应当制定诊所法律服务工作流程、司法文书存档管理规范、奖惩措施、办案质量评估体系等制度。

卫生论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行不同的保障和组织方式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诸如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然会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力图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以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服务公平性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卫生费用不平衡。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而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享有3/4以上的卫生费用,而且农村居民占卫生费用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人均卫生费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低。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尚未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

2.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医疗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和卫生费用的增长极为迅速,大大超过了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据统计,从1989年到2001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39.3%,而在同一时期,平均每一门诊诊疗费和日均住院费则分别增长了96.5%和99.8%(葛延风:《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反思》,载《中国卫生产业》2005年第9期)。

3.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投入的绩效低下。有关卫生统计表明,虽然中国人口还在增长,但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却在下降。2003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0.96亿人次,比1993年减少了1.09亿人次。但同期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却从140.1%提高到143.0%。(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另据统计,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24%,2003年超过5.4%(葛延风:《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6日)。但尽管如此,居民综合健康状况却没有明显的改善,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

4.卫生资源的布局与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我国的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一些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占有率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明显过剩。而医疗机构为了收回投资成本和追求高收益,随意对患者使用大型医疗设备,乱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与此同时,市县以下公共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却缺乏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和条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以商业化、市场化为走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将市场经济的原则移植到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责任缺失: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卫生资源的配置极不合理,对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效地监管等。

要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的问题,既不能继续沿着完全市场化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也不能走回头路,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卫生体制。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在总结以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

一是要明确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定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所能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要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目标定位,坚持这一目标定位,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一般来说,在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坚持了公平,就会影响效率;讲究效率,就会有失公平。但两者不是绝对矛盾的,也有相统一的一面。如果经济活动的规则公平,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是能够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绩效十分显著。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卫生体制改革中,应理直气壮地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三是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既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也不能照搬计划经济时期完全依靠政府的做法,而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卫生事业的特点,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医疗卫生事业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在这一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制定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财政支持、配置医疗资源、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管等责任。其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政府承担医疗卫生责任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一,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将部分医疗机构转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弥补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投资不足。第二,在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政府可以退出让渡给市场,或者原有的政府投入的医疗机构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取得回报,以减轻政府的负担。第三,通过引入市场经济的管理手段,增强医疗机构的活力,使医疗机构之间、医院内部形成竞争,以提高效率。

卫生论文篇3

1.1工具1.1.1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该问卷由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编制,其条目主要取自原卫生部《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3],共计20个条目,受访者需对1~20题的描述判断其说法的正误,采用判断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的评分方式,总分范围为0~20分,评分越高,表明对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1.1.2精神病患者家属感知歧视量表采用Link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erceiveddevaluation-discrimi-nationscale)[4],该量表属于自评量表,用于测量患者家属、公众等不同群体对精神障碍患者歧视的感知水平,共12个条目,其中有6个反向积分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每个条目分4个等级:非常不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2分,同意计3分,非常同意计4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访者感知的贬低歧视体验越强烈,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越负面。1.2调查方法在患者亲属探视患者期间,由调查员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作为受访对象。征得受访者知情同意后,由调查员安排其到固定、安静的场所,当场发放问卷,由受访者匿名独立作答,并当场收回;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受访者,由调查员向其逐一读出问卷条目后由其独立作答。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时由调查员逐一审核,剔出不合格问卷7份,最终合格问卷253份。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条目正确回答情况和贬低-歧视感知状况进行频数、百分比的描述性统计,问卷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及贬低-歧视感知得分的相关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男性亲属108人(42.7%),女性亲属145人(57.3%);年龄(39±14)岁;受教育年限(9±4)年;未婚76人(30%),已婚124人(49%),离异或丧偶53人(21%);工人46人(18.2%),农林牧渔72人(28.5%),职员85人(33.5%),其他50人(19.8%);居住城市168人(66.4%),农村或城乡结合部85人(33.6%)。探视男性患者176人(69.6%),女性患者77人(70.4%)。病程最长者30年,最短者1年,平均6.7年,病后有暴力行为史169例(66.8%),家族精神病阳性史52例(20.6%)。2.2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平均得分(12.53±3.58)分,在1~17题中,除“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是没有办法预防的”正确回答率较低(仅为28.9%)外,其余条目的正确回答率在53.8%~98.8%之间,而在18~20题中,条目的正确回答率在1.6%~7.9%之间,平均正确率为62.66%。见表1。2.3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贬低-歧视感知状况调查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贬低-歧视感知体验强烈,条目平均得分为(2.74±0.52)分,分别有81.8%、82.6%的受访者认为大多数人不会请患过精神疾病的人看管自己的小孩、大多数年轻女性不愿意和患过精神疾病的人约会,认为大多数人相信完全康复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担任公立学校教师的受访者仅占29.6%,31.2%的受访者认为大多数单位会聘任一个完全康复的精神病患者。2.4影响患者亲属精神卫生知识及贬低-歧视感知得分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分别以精神卫生知识总得分、贬低-歧视感知平均得分作为因变量,选择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职业、家庭居住地6个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见表3),采用逐步回归法(α入=0.05,α出=0.10)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地与精神卫生知识总得分及感知歧视体验平均得分相关(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居住在城市者精神卫生知识总得分及感知歧视体验平均得分越高(表4、5);此外,女性、工人与职员感知歧视体验平均得分较高(表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致残率高居精神科病种之首位,可能直接与患者患病后求助延误、诊断延误、治疗延误或康复延误[5]存在密切相关;居民掌握的精神卫生知识及病耻感[6]更可能是间接导致患者出现“四个延误”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巴西、美国1年用于精神分裂症的花费分别为4.19~28.43亿元、1.92亿美元、672亿美元[7-9],精神分裂症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点防治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要求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障碍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0%;本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平均正确率为62.66%,表明海南省近年来开展的精神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可能与样本来源地区多为城市有关。在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问卷的回答中,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可预防性及世界精神卫生日、禁毒日、自杀预防日和睡眠日正确回答率很低,提示今后亟需在这些方面加强宣传工作。因在公众心目中早已形成了疯了的人是凶暴的、会伤人的固定观念,一般人们都害怕精神分裂症患者并躲避他们[10]。一项在土耳其马尼拉城郊农村有关民众对精神分裂症态度的问卷调查发现,208名受访者中,85.6%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与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婚[11-12]。本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感知的歧视体验强烈,如82.6%的受访者认为大多数年轻女性不愿意和患过精神疾病的人约会。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往往连带承受严重的病耻感,大多采用遮遮掩掩的求治方式,使多数患者的预后受到不良的影响[13-15]。本研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精神卫生知识及感知歧视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居住在城市的患者亲属获得的精神卫生知识得分越高,可能跟受教育程度越高者接触的知识信息面越广、居住在城市更容易获得精神卫生知识有关;而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居住是影响患者亲属感知歧视的显著相关因素,这可能与受教育程度高者、职员与工人拥有的身份或地位较高,居住在城市者接触的人际关系复杂,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更加看重家有精神病患者带给自己的耻辱感有关,这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结果较一致[4,16-18]。此外,本研究也发现性别是影响患者亲属感知歧视的显著相关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女性亲属较男性亲属体验的病耻感强烈,这可能与女性更敏感、容易感到焦虑有关。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已将精神分裂症这一病种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但患者亲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仍然不容乐观,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在农村者是当前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的薄弱人群,且患者亲属的精神病歧视体验并未随这项服务的开展而得以减轻。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我国精神科医生仅为1.29人/10万人(美国为13.7人/10万人,欧洲为9.8人/10万人),精神科护士仅为1.99人/10万人(美国为6.5人/10万人;欧洲为24.8人/10万人)[1]。当前,应当借助我国《精神卫生法》颁布之际,积极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努力降低社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

卫生论文篇4

职业卫生相关知识

外来务工人员对《职业病防治法》中的5条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4.09%。其中对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权利知晓率最高,达90.45%;86.55%的调查对象认为职业病可以预防;有70.76%的人知道国家有专门保护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劳动者权利的法律;但知道有《职业病防治法》的人仅占55.95%;对职业病患者是否享有工伤社会保险权利的知晓率最低,仅16.76%,见表1。

健康服务需求情况

调查对象中仅43.47%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认为对自身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前3位是饮食安全与卫生、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中的污染,分别为27.29%、23.78%和13.84%。87.80%的外来务工人员愿意参加免费健康体检,58.09%的人表示愿意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外来务工人员对社区医生、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的健康服务更愿意接受,接受率达63.16%和51.46%。工人岗位与非工人岗位两组人群在对自身健康状况、自认影响健康的因素及愿意接受的健康服务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职业危害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87.13%的调查对象认为职业危害相关知识教育有必要。对开展职业危害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如面对面健康教育、科普知识讲座、义诊等宣传活动认可度较高,分别为53.21%、47.56%和43.47%,工人岗位与非工人岗位两组人群在面对面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及网络咨询等活动需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岗位的外来务工人员最希望了解的职业危害知识内容为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及常见职业病介绍,应答率达55.73%;其次为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防护措施,应答率分别为30.25%和30.89%;对职业心理卫生知识需求度最低,仅4.46%。非工人岗位外来务工人员对职业危害法律法规知识需求最高,应答率为32.35%;有11.11%的人对职业心理教育有需求,两组人群在危害因素及常见职业病、职业心理教育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卫生论文篇5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

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设计是在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巴甫洛夫语)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论文的撰写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论文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五、拟写论文提纲

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

卫生论文篇6

1.1卫生行业人力资源配置失衡,基层医疗机构急需医学人才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在逐年增加,相关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卫生从业人员总数达979.0万人,比上年增加67.4万人(增长7.4%)。但在人力资源配置和分布上,存在明显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医护比失衡,目前我国医护比约为1∶1.004,执业(助理)医师279.5万人,注册护士278.3万人,远远低于1∶2的要求和发达国家的水平。②区域性失衡,城乡医疗人力资源分布呈严重“倒金字塔”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充足甚至过剩,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则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力资源匮乏情况严重。一项对我国卫生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短缺人员的医疗机构中,城市大中型医院仅占11%,县级医院占24%,基层医疗机构占65%。结 构性失衡,大型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密集,而基层医疗机构则出现明显的“人才空心化”问题。目前我国80%的卫生精英人才均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医院,基层医务人员大部分学历较低,理论知识相对欠缺,掌握的先进医疗技术非常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对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卫生人力资源失衡的现状和逐渐增加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明显。与此同时,大部分医学生在其毕业就业时多倾向于大、中城市的层次高、经济效益好的卫生机构,更有一部分医学毕业生宁愿改变就业方向,也不愿去基层卫生机构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加剧了卫生人力资源失衡的矛盾,更造成了卫生人力资源的浪费。

1.2部分卫生人员职业道德下滑,医德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这与一些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下滑紧密相关。相当一部分医疗工作者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服务意识差,对待患者态度冷漠缺乏耐心,社会对卫生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满意度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使普通患者与医疗人员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加之卫生行业人员的工作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日常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压力使其无暇也无力对患者表现出热情的服务态度,医患矛盾多由此产生。医学本身具有弱替代性,加之卫生人才的培养需时间、精力和金钱的高投入,导致一些医疗人员一旦进入工作岗位,急切希望得到前期投入的回报成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部分医疗卫生人员价值观发生错位,个别从业人员甚至认为医患之间是纯商品交换的关系,付出劳动后索取回报理所当然。卫生行业人力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单纯从卫生部门内部解决是不够的。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的需求是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开发的原动力,卫生行业人力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当前医院高校医德教育体系的不健全。

2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不足

2.1对医德教育重视度不足,认同感不强

目前,医学院校和医学生均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表现出明显不足,对于医德教育的认同感不强,“轻医德培养,重专业技术”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医学院校而言,主要表现为医德课程课时设置偏少、师资力量薄弱等。对于医学生而言,片面追求医学理论知识的完善和临床技术的提高,忽视对自身医德素质的培养和塑造。部分医学教育者和医学生认为,看病的关键在于过硬的专业知识而非高尚的医德,只有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医疗技术的医生才能真正促进医学的进步,而“医德”对卫生事业的奉献微乎其微,换言之,就是“医技”有用,“医德”无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功利主义思潮在部分医学生中的流行。对医德教育认同感的缺乏直接导致医学生提升医德素质的主观愿望不强烈,医德素质下滑。

2.2医德教育内容滞后

传统医德教育内容陈旧,基本局限于一定时期的道德规范、抽象的道德概念或有关政策等方面,内容缺乏新鲜活力,不能及时反映时代精神,对于在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问题并没有及时渗透到当今医学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去。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特殊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故医德教育内容有必要跟时代紧密接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处于一个失衡和重构的过程中。比如,基层卫生机构经济效益不好,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导致许多人员“上行性”流失。

2.3医德教育形式陈旧

当前医德教育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法和案例讨论法。课堂教学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是教育的主体,知识的传输数量可观,也可以对知识进行详尽解说,但比较空洞乏味,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因此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案例讨论法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在医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但案例讨论大多是课堂上学生面对一些文字材料的口头讨论,缺乏生动性和画面感,大多数学生无法感受到其中的医德元素,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其讨论效果十分有限。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然而此类医德教育多在校园内进行,当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就容易出现断层。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医德教育形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因此,医学生医德教育和培养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2.4医德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社会对于卫生从业人员的医德评价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医德”作为被评价的内容,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对象是人,具体来说,是通过人的行为所反映出的精神水平、道德素质和意识形态,但这些均是难以量化的。且由于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存在极大的流动性,这种评价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不稳定性导致评价内容和结果难以累积和延续。目前卫生行业从业人员医德评价多存在于患者之间的“口耳相传”,没有可供参考的具体的内容。新的医疗环境下,患者越来越注重医者的道德水平,客观要求成立医疗工作者的“医德档案”,以起到监督、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患者提供客观而准确的参考信息。因此,完善、动态、公平公正的医德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3医德教育改革的对策探讨

3.1转变医德教育观念,增强医德文化认同感

在当今市场经济效率和竞争原则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对短期目标的现实诉求不断加强,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医德的重要性,致使一部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价值观也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和物质化特点。转变医德教育观念,增强医德文化认同感有利于当前医德状况的改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对医疗卫生人员的期望值增加。他们不仅希望能得到有效的医学治疗,更希望自己能够在精神和人格上得到医者的尊重和关怀。因此,医学院校要立足现实,转变医德教育观念,增强医学生对医德文化的认同感。

3.2立足卫生行业需求,拓宽医德教育内容

传统的医德教育内容已经难以解答新医疗技术和新医疗模式提出的一系列道德问题,立足于卫生行业新的需求和背景,应该为医德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积极拓展教育内容。其中,经济伦理学和科技伦理学是两个突出方面。加强医学生的经济伦理教育。对于医生而言,救死扶伤是义务也是责任,但追求经济利益和个人价值也是基本需求。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医学生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增加经济伦理学的相关内容教育,在正确理解经济原理和经济伦理的基础上,促使医学生正确的把握“利”与“义”二者的平衡。②加强科技伦理知识教育。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科技伦理的相关知识应该伴随着科技同步进入医学教育领域。只有充分理解“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宗旨之后,才能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为人类谋取幸福。

3.3开发新型医德教育模式,完善医德评价体系

医德教育应该是一种心灵的互动和思想的交流,需要受教育者全身心地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发现,针对不同医德教育方式成效的评价而言,导师和上级医师的言传身教方式效果是比较好的,社会实践次之。这两种方式简单易行,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应该努力尝试将其作为医德教育的主要方法。同时,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可以尝试利用新技术,为医德教育开发新模式。比如:利用网络和媒体的力量,以最新的医疗事件为教学素材,借助微博、微信、论坛等为医德教育搭建新的平台。通过发起话题等方式,引导大家共同参与讨论,由此,教育主体的数量在网络中会无形增加,教育辐射范围也会相应拓宽。医德评价的结果也有利于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医德的提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医学生及其就业后的“网络医德档案”,通过医德档案的动态更新,为医德评价提供一套客观的、可供参考的、可长期保存的数据支持,从而促进医学生医德习惯的养成。

3.4挖掘卫生行业需求,为医德教育提供新导向

医学教育是为了给卫生行业输送人才,应以卫生人力资源为导向,指导医德教育工作。比如,当前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匮乏,医德教育应该引导受教育者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支持、扶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只有深入挖掘卫生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才能为医德教育指出明确的方向。

卫生论文篇7

1.1对象

以2010年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基本数据和2010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主要是指在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工作的医生、公共卫生人员、管理人员、护士及其他人员。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在现有文献资料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为样本地区,对西充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个人访谈,对2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小组访谈,以进一步分析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2统计分析

用Spss18.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一般情况

2010年全省共有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78名(20.9%)来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6名(79.1%)来自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性别、学历、学位、申报高级职称职务、申报专业等分布如下:学历分布:中专109人(29.1%),大学专科175人(46.8%),大学本科79人(21.1%),硕士研究生4人(1.1%),博士后1人(0.3%),其他6人(1.6%)。学位分布:无学位327人(87.4%),学士35人(9.3%),硕士4人(1.1%),博士1人(0.3%),其他7人(1.9%)。申报高级职称职务:副主任护师93人(24.9%),副主任技师20人(5.3%),副主任药师7人(1.9%),副主任医师242人(64.7%),主任药师1人(0.3%),主任医师11人(2.9%)。申报专业:内科54人(14.4%),外科麻醉皮肤性病等专业71人(19.0%),护理93人(24.9%),妇产妇保计生79人(21.1%),预防卫管26人(7.0%),儿科儿保8人(2.1%),检验和法医12人(3.2%),药学8人(2.1%),其他23人(6.2%)。

2.2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的现状

2.2.1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结果分析2010年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中有22名被市州退回,238名通过评审,43名正在被省卫生厅审核,23名正在被市州审核,33名新提交为注册,15名专业评审落选,通过率为63.6%。(文章中通过率是指截止2011-01-01,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中已经通过高级职称评审人员的比例。)来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8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中有52名通过,通过率为66.7%;来自乡镇卫生院等296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中有186名通过,通过率为62.8%。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的通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1,χ2=8.52;P<0.01)在基层高级职称困难的情况下,乡村较城市社区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专业评审通过高级职称更为不易。374名申报高级职称时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有54.3%符合计算机免试条件而没有参加考试,可能是形成“一种职务,两种水平”的原因之一。另外,没有通过评审的人员中80%以上是因为论文质量低下。

2.2.2现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构成与分析2010年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2.9%,乡镇卫生院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4.1%。2010年374名申报高级职称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学历分布主要集中在为中专和大专,绝大多数(87.4%)的人员没有学位,需要进一步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2.3现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比例与比较2010年四川省共有46.78万名疗卫生人员,村卫生室占39.2%,乡镇卫生院占38.4%,门诊部(所)占15.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占6.7%,街道卫生院占0.1%。2010年四川省通过高级职称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一类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的比例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全省现有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医疗卫生人员所占的比例6.8%,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包括县属及以下医疗卫生人员)所占的比例为4.2%,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所占的比例为4.8%,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所占比例为1.7%,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村医和卫生员的比例为1%。

3讨论与建议

3.1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

3.1.1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比例有待提高2010年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共有21.9万人,仅有0.214万人为高级职称,剩下的21.7万人多没有通过高级职称,然而2010年仅有374名基层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因此,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而没有申报高级职称。学历普遍较低或不能被认可,科研水平较低,培训较少以及大量的基层卫生人员无法通过考试等因素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

3.1.2部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时学历无法认可根据对四川省某县的现场调查得知,现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很多医疗卫生人员(约60%)都是由过去的县级技校培养出来的。由于他们的学历无法得到国家的认可,申报高级职称对他们是困难重重,这正是每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评审人数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急需合适的政策解决他们学历尴尬的情况,提高他们申报高级职称的积极性。

3.1.3现有高级职称的评价机制未具有激励和稳定基层卫生人力的功能现行的卫生专业高级职务评审模式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稳定和留住他们,给予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较大倾斜及扶持,使部分已通过高级职称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实际上并未达到现行的卫生专业高级职务所要求的能力和水平,出现了“一种职务名称,一种待遇,两种水平”的现象,还造成了通过高级职称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向上一级卫生机构流失,失去了高级职称本应具备的激励和稳定基层卫生人力的功能。

3.2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现状

讨论四川省结合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现状和问题,增设了“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实行两类评审同时进行。它不仅能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因学历、科研等条件所限造成“晋升难”的问题,还有效解决了“一种职务名称,一种待遇,两种水平”的问题,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人力的发展。为使“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在基层有效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3.2.1完善高级职称评审标准,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工作业绩挂钩“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需要从政治思想表现、专业理论知识(学识)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工作成就4个方面全面考察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审专家可以从现有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的专家库中抽取。建议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业绩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以工作经历和服务质量为核心,客观评价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晋升“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时可降低学历要求,降低或暂不作外语、计算机和科研等方面的要求,解决了一种职务名称,两种水平的问题。考核工作业绩可以从业务门诊量、慢性病诊断准确率、转院转诊率,孕产妇保健成功率、残疾人就诊及康复、实际工作的病案病例分析等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等方面着手,因为这些考核内容可能包含着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几年或几十年的智慧和辛劳,全面反映他们的工作业绩。

3.2.2卫生部门加强与人社财政部门联系,合理确定基层高级职称岗位数目前,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缺乏,人才流失严重,需要充分发挥高级职称的激励功能,合理调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比例,对稳定和发展基层卫生人力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中得知现有的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比例1∶3∶6已经不能满足基层卫生医疗职称评审的需要,小组访谈中部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建议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比例为2∶4∶4。合理增加高级职称岗位数,并联合人社、财政部门完善对《四川省卫生医疗机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试行意见》的修订,对与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评审,保障他们的编制和待遇具有实际意义。

3.2.3加强高级职称评审通过的后续管理,稳定和发展基层卫生人力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稳定和发展基层卫生人生人才队伍,实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达到25万人以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后续管理。继续教育方面,建议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前需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积累制,例如可按具体情况制定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每年获得相应类型学分的标准等,按聘期内年度累积计算。此外,建议“四川省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这一专业技术职务层次只能在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适用,如果退休前离开四川省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便不再享受“四川省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的待遇及相关优惠政策,稳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力。此外,还可以继续鼓励已通过“四川省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到基层工作,发展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力。

卫生论文篇8

医疗卫生服务的性质,首先要准确界定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有关概念。

1公共物品理论

1.1公共物品的论述最早的论述

可以追踪到1651年,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的一个观念,“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指明了国家或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为个人提供公共服务,这是看到的有关公共物品的最早论述。亚当•斯密最先注意到了公共支出的必要性与市场势力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指出君主要做好3件事:(1)保护君主所统辖的社会不受到其他社会侵犯;(2)建立严正的司法,保护个人不受到他人的伤害;(3)建设并维护公共设施。第1次提出“公共物品”这一概念的是林达尔。1919年,他在《公平税收》中指出“公共物品”是国家对人们的一般给付,个人或集团通过赋税的形式购买。公共物品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经历过很长的阶段,但一般认为对“公共物品”进行严格科学的定义,是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所给出的定义,公共物品是指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1.2公共物品的类别

公共物品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通常是指同时具有完全的消费非竞争性和完全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是指只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布坎南认为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是“在所提供的一些利益是不可分的方面具有公共的特征,但是,在利益的一部分是可分的方面,他们同样具有私人物品和服务的特征”。

1.3医疗卫生服务的归类作者认为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公共卫生属于纯公共物品,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物品,特需医疗属于私人物品。

2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模式

传统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主流看法是公共物品的最佳供给者是政府,而现代经济学理论以及各个国家的改革实践则向人们展示了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多元化的成功范例。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多元化主要包含3种形式,即: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

2.1政府供给

虽然随着新公共管理改革风起云涌,倡导实现“有限政府”,并通过“重塑政府”进而改善政府的绩效,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推行公共物品的非政府供给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政府的角色不仅不能够减弱,反而必须进一步加强,即使是在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政府的角色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角色在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中显得十分重要,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性使得有一些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供给。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主要有:政府的直接生产供给和政府的非生产供给。

2.2市场供给市场供给有两种思路

(1)从排他性入手,真实地反映消费者的时间消费量;(2)从制度安排入手,使消费者的消费与付费尽量接近。

2.3社会供给

社会供给即公共物品由第3部门、社区和志愿者等方式供给。政府和市场在公共物品提供方面的角色分担政府是否应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是否应将其中一部分移交市场?政府是否应当实行管制或者应在多大程度上实行管制?作者认为纯公共物品原则上应当由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可以根据其性质由政府提供其中一部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可以由政府安排,也可以由私营部门安排。政府安排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通过签约外包、给予经营特许权、给予补助或补贴等形式安排私营部门生产。私营部门安排可以通过抵用券、市场运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私营部门生产。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程度由弱至强分别为:市场运作、志愿者服务、自我协助、政府贩售、经营特许权、抵用券、补助或补贴、签约外包、政府部门委托、政府部门直接提供。

二政府和市场与医疗卫生事业三者的关系

1政府的主要特点

(1)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2)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3)提供有关的物品(或服务)时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4)通过合法的强制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2市场的主要特点

(1)现代社会中私人物品(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2)各种正式的私人组织(企业)组成;(3)市场中的私人组织(企业)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4)分散决策和以互利为原则的自主交易是市场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模式。

3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特点

(1)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双重属性,即公益福利性和生产经营性。健康是人类的基本人权,医疗卫生服务应当充分体现公平性;(2)医疗卫生事业具有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容易导致市场失灵,因此,应加大政府的责任;(3)医疗资源无法采用市场手段合理配置,因此,医疗资源的配置应以规划为导向,而不能以市场为导向;(4)医疗保健费用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得国家和社会各阶层(不同收入水平)的民众都能承受。

三政府、市场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关系

政府、市场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关系决定着医疗卫生体制。通过研究国际上医疗卫生体制,大致有两种模式:(1)市场主导型;(2)政府主导型。

1市场主导型

美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是市场主导型的代表。市场导向是美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医疗卫生的供给和需求完全由市场决定。市场导向型医疗卫生体制的好处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高效率,并且可以创造出花样翻新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医疗需求的服务项目。但是,在这样的体制下,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政府无法控制市场上不断上涨的医疗服务成本价格,负担越来越重。美国的医疗费用占GDP的15%,人均年医疗费用5000多美元。从现实情况看,美国的医疗投入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医疗卫生指标如平均期望寿命、婴幼儿病死率等却排在其他发达国家的后面。而且,虽然拥有如此巨大的医疗投入,但美国仍然有4000多万人没有医疗保险。

2政府主导型

英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是政府主导型的代表。英国实行的是全民纳入医疗保障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公立医院由政府进行全额拨款,对国民实行免费医疗,其中如果有钱人需要享受一些更好、更快和特殊的医疗服务,可以到私立医院就医,国家不承担这一部分医疗费用。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的优点,实现了既有政府干预的公平性,又有市场的灵敏性;既有医疗成本的可控性,又有市场的自由性。在政府主导型的体制下,英国成功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费用较低,保障有效。医疗费用仅占GDP的7%,不到美国的一半,但实现了更全面有力的医疗保障。当然,政府主导型的医疗卫生体制从目前看也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较低。

四我国模式的建议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政府和市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作者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应该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调控关系,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政府不能缺位,现阶段政府的责任应该加强,应该实行政府主导型体制,同时要特别重视发挥好市场的作用。作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应该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医疗卫生体制,主要基于以下理由:(1)医疗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防病治病的需求,同时它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2)我国改革的实践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市场为主导的医疗卫生体制虽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高水平项目和高效率的优质服务,但是医疗费用高居不下,政府、社会、个人不堪重负。政府主导型的医疗卫生体制,虽然服务的效率不如市场为主导的医疗卫生体制,但费用低廉,覆盖广泛,其兼具公平和效益。(3)医学科学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实践性、经验性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由于医学科学的专业性特点,医疗所具有的垄断性强、医疗信息不对称及医生有可能出现诱导消费等问题都容易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就应当实行政府主导型体制。(4)如果政府失职,政府投入不足,让公立医院利用市场进行补偿,公立医院会利用政府办的优越性和政府难以管理自家人的事实去谋取更多的利益,导致医疗费用过快的增长,公立医院运行效率低下,并产生高昂的治理成本。(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宗旨。因此,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方面,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我国政府权威性强、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够成熟等特点也决定了在我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医疗体制比较有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政府主导并不是摒弃市场作用

在政府主导型的医疗卫生体制中也应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1)公立医院在管办分开、法人治理结构、医务人员绩效考评、医院成本管理等方面需要借鉴公司化管理机制;(2)医生人力资源流动方面也应引入市场机制,打破编制的桎梏,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机制。(3)在药品生产和定价及医疗器械等方面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加强政府监管,严格控制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

上一篇:解剖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疗卫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