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5 22:04:57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篇1

1.员工缺乏信心,执行层畏难情绪较重。在实施绩效管理制度之前,企业已实行了多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将薪酬分配与经济责任制完成情况挂钩。该办法只解决了组织绩效问题,未能与员工绩效挂钩。而且责任制注重组织运营结果,忽视过程中员工的管理,员工的绩效得不到体现,使分配机制不能做到奖优罚劣,吃“大锅饭”的问题相当严重。老国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对待规则随意性强,难以保证公平。国企员工作稳定,基本不会被淘汰,员工没有危机意识。这些既有的现状使得员工对于实行绩效管理的意义、作用心存疑虑进而缺乏信心。而做为在员工绩效管理中最关键的基层管理者,不清楚自己在绩效管理中的职责,没有在绩效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关键角色的作用。在绩效考核中,多数是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一些非客观因素会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例如与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见或喜好等。考核者的一家之言有时由于信息欠缺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见,甚至会引发上下级关系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管理者作为绩效管理的执行人,往往抱有缩小差距,回避矛盾,息事宁人的想法,畏难情绪较重,缺少主动担责的动力。

2.做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虽然绩效管理制度已经明确其结果运用的多样,但很多员工,特别是一些基层管理者及绩效考核操作人员,其中不乏人力资源业务人员,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为了在薪酬、待遇上体现差距,没有真正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地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行为、能力、责任等方面得到切实地提高。绩效考核的目的与结果是两张皮。绩效考核结果虽对绩效工资分配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非常有限,员工干好干坏、干多干少的考核结果相差不大,结果仍是“大锅饭”,达不到激励作用,导致绩效考核无法体现差异,最终流于形式,与考核的初衷相去甚远。

3.没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是绩效管理中核心内容,也是技术性较强的内容。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相比,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新工具的使用能力较弱。企业岗位2000多个,如为每个岗位制订KPI,则指标过多,考核繁琐,且部分工作的考核数据认定困难。为了简化考核,便于操作,员工岗位指标由所在工段制订。虽进行过一些培训,但就结果来看,所制订的员工岗位绩效考核总体表现为内容模糊笼统、追求“大而全”,没有突出关键指标、绩效考核无法体现工作内容差异、量化不够;员工对考核指标的制订过程缺乏参与,影响其对目标的认同感。总之,指标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明显不足。反馈难在实际工作中,绩效面谈和反馈基本无法落实。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甚至敌对的工作态度,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回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个人能力的不足,使其缺乏承受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勇气。同时,有些员工对考核结果的得出和评估过程了解不够,容易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不公平感。进一步加剧其对绩效管理的抵触。而反馈与面谈的缺失,使其更不清楚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绩效考评工作无法达到改进绩效的目的。

二、解决对策

1.深植“绩效文化”,在思想观念上达到统一所谓绩效文化,是指企业基于长远发展方向和愿景,通过对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有效的整合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让员工逐步确立起企业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以追求高绩效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思想观念是“道”,只有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才能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绩效管理涉及企业所有人,或是被考核者、或是考核者,或是两者兼有。被考核内容不只关系自身,也是企业组织绩效目标的分解。所以,绩效管理是所有人的事,并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要使所有人接受绩效管理,必须了解为什么要做绩效,做绩效能带来什么好处。绩效管理相对其他管理体系,其结果运用会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因此,获得关注度较高。推行时应利用好这一点,多做宣讲,使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加强培训,尤其是各级管理者的培训,对其进行理念培养,使绩效文化的理念深植人心。推动各部门之间打破条块,跨系统整合各类绩效,达到“一种考核,多种运用”,减少基层各类管理间的交叉,减轻工作量。在实施中,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寻求中间各层管理者全心投入,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与认同,最终达到理念深植人心的要求。

2.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术”。目前管理界各种方法和工具丰富完善。但对于国有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整体现代化不足,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采用柔性改革,循序渐进,充分融合现有管理方法,创建适合的体系。对现有所有岗位完善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再根据岗位职责对岗位进行评价,甄别关键岗位,区别设置指标。对关键岗位设定KPI,对非关键岗位采用标准化考核,既能节约评估成本,又能保证重点关键业绩。建立一个以流程为基础的工作规范。确定各项工作的流程,对审批、监督、确认、评价,都留有相应记录,形成完整的数据链,为量化考核提供最直接证据。根据企业每年不同的目标、岗位的变化、个人的因素,动态对指标进行调整。如新推行绩效管理的企业,在推行初期,以适应新管理模式,对接原有管理模式为主要目标。指标不宜要求太高,可以略微模糊化,多用通用性指标。适应后,再通过绩效管理PDCA闭环循环,从模糊到精确,从统一到差异化,从整体到个体,逐步走向更高目标。管理方法上,从开始的以人力资源部门为主导,慢慢过渡到以基层管理者为主导,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使之常态化。

四、总结

绩效管理是一个大课题,它能有效提高员工业绩,提升员工素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要使实行的结果符合企业预期,关键在于思想统一。只有思想的统一,才能带来行动的一致。在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要将绩效文化融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基层管理者的潜能,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适合自己的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提高,最终打造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矿山企业;科学管理

我国有色矿业作为国家特种矿业,担负着国家各类稀有资源的开采开发利用工作。有色矿山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其生产运营管理涉及到对技术、经济和人的管理,是跨自然学科、技术学科和社会经济学科的跨学科科学。现阶段我国有色矿山企业在管理方面,与技术先进的国家比,无论是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相对落后,这对我国的稀有资源利用和增强有色矿业国际竞争力极为不利。因此,在我国有色矿山企业中引入科学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一、有色矿山企业开采经营特点

(一)开采经营目标对象的特殊性

有色矿山企业的开采对象是有色矿产资源。这类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利用过程是不可逆的。从保护国有资源上来说,有色矿山企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如果回采率不高,地下的部分矿产资源就会成为永久的损失;从企业经营来说,较低的回采率会使国有资本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收益;从生产管理上来说,回采率低会造成采掘比例失调、生产量下降、矿井服务年限缩短和矿井的提前闭坑。

(二)矿址选择的特殊性

对于矿山企业来说,矿址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考虑到成本投入、选矿、交通等问题。一个矿山的建设投产准备工作量巨大、时间周期长。并且矿山建设由于受到矿床和地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增加了其复杂性。尽管勘察技术部门在选矿勘察阶段做了大量细致的勘察工作,会给企业决策层提供矿体的形态、矿石赋存状态、外部围岩和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详细资料,但仍难免因勘察交底、地质变化等主客观因素造成矿山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之由于矿山矿址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带,交通运输难度可见一斑。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在进行矿山建设时,必须首先或同时进行矿山道路建设,这也延长了矿山建设的周期。

(三)采掘生产的特殊性

矿山企业生产的采掘工作面不断移动,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比较复杂。矿井生产工作主要是掘进巷道和回采矿石,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工序循环作业,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工作面就前进一步。由于矿山开采的矿体,一般都不是一个规则的几何体,对于不同矿体都要提供施工单体设计和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生产安全和正常生产。

(四)矿山企业生产安全的特殊要求

矿山企业大多是地下作业,生产安全问题突出。要做好井下安全保障措施,要在各项硬件设施和技术指标都能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

二、有色矿山企业的科学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思想是现代化矿山企业管理的思想基础。在当今这个时代,有色矿山企业必须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制定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战略计划,其中包括矿山开发、财务管理、人才储备等。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企业各级经营管理干部的思想,各级各类经营决策要做到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要以开拓创新精神和自觉自发的执行力对企业的科学决策付诸实施。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将矿山企业的整体视作一个系统。我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要使整个系统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运行。使国家的珍惜资源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要科学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把人力当成资本,努力挖掘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把开发人力资源放在首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不是只是使用劳动者,让其简单地进行重复劳动。

三、有色矿山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

科学管理方法主要表现在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事物,从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从依靠经验判断逐渐转向应用数据模型和方法与经验判断相结合来进行决策。包括:经营预测和决策方法,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全面经济核算,库存管理技术,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等等。

我们要在矿山经营管理中推行有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标是让市场满意使本企业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要做到质量品控预防在前,即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管理;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不同的影响因素,广泛、灵活地应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来解决质量问题。

四、有色矿山企业的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企业矿山发展战略谋略资源

一、企业发展战略本质[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战争讲究谋略,企业既然要参与竞争,就要在竞争中讲究谋略。“企业战略”是企业中各种战略的总称,而“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谋略。企业发展也需要谋略,对,!企业发展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谋略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不是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而是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灵魂与纲领。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同时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长期性,三是基本性,四是谋略性。缺一不可。

二、企业发展战略意义

企业发展战略意义是由企业发展战略本质特征决定的。因为企业发展战略有四个本质特征,所以它的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谋划企业整体发展很重要。企业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局部构成的整体。整体性问题不是局部性问题之和,与局部性问题具有本质的区别。企业发展面临很多整体性问题,谋划好整体性问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时刻把握企业的整体发展。

第二,谋划企业长期发展很重要。企业长期发展问题不是短期发展问题之和,与短期发展问题具有本质的区别。希望“长寿”的企业面临的长期性问题很多,打希望长寿的企业就要关心未来。对未来问题不但要提前想到,而且要提前动手解决,并且要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第三,在对企业发展进行整体性、长期性谋划时把握基本性问题很重要。企业就象一棵树,树根非常重要,如果树根烂了,任凭你怎么摆弄,树叶也不会再绿。假如企业发展的基本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即使再发动员工努力奋斗也不会收到成效,甚至越努力奋斗赔钱越多。领导人要集中精力谋划企业发展的基本性问题,不要只忙于摆脱困境,也要忙于铲除困难产生的根源。

第四,在研究企业发展时谋略很重要。企业发展战略不是常规思路,而是新奇办法。企业发展战略应该使企业少投入、多产出,少挫折、快发展。谋划企业发展靠智慧,谋划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发展靠大智慧。谋划企业发展固然要借鉴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但如何借鉴还要靠智慧。

三、企业发展战略内容

企业发展战略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没有固定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企业发展战略涉及企业中长期干什么、靠什么和怎么干等三大方面的问题。

谋划企业中长期干什么,就是要定好位。企业要发展,定位很重要。定位是为了解决发展的方向、目标问题。企业发展要有正确方向和中长期目标。定位要准确,定错位,劲儿白费。定位主要是为了解决核心业务问题。企业也可以开展多项业务,但核心业务不能多。可以搞多元化经营,但不可以搞多核心经营。用核心业务带动其它业务,用其它业务促进核心业务,这是先进企业的成功之道。

谋划企业中长期靠什么,就是要广开资源。集四面潜在资源、成八方受益事业是企业的使命。广开资源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不广开资源,再好的定位也没用。要树立大资源观,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源,也要重视人力资源;不仅要重视体力资源,也要重视智力资源;不仅要重视现实资源,也要重视潜在资源;不仅要重视直接资源,也要重视间接资源;不仅要重视有形资源,也要重视无形资源。广开资源要运用智慧,运用智慧就能够善用资源。

谋划企业中长期怎么干,就是要制定好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实现定位的保证,是善用资源的体现,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关键、生动的部分。从哪里入手、向哪里开刀、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保哪些重点、丢哪些包袱、施什么政策、用什么策略、怎么策划、如何运作等等,这些都是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战略措施要贴近实际、顺应趋势、新颖独特、灵活机动,要以定性为主和具有可操作性。

四、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固定顺序。一般而言,它要经过战略调查、战略提出、战略咨询、战略决策等四个阶段。

战略调查与战略思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战略调查要有宽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目光,要善用直觉并灵活思考,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抓住企业发展的深层问题和主要问题。

在战略调查基础上要提出企业发展战略草案。企业发展战略草案不需要很具体、很系统、很严谨,但要把核心内容阐述得淋漓致尽。

为防止战略失误、提高战略水平,企业在提出发展战略草案之后、确定发展战略之前,需要就整个战略或其中部分问题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发展战略决策对企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决策企业发展战略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

五、洛阳铝矿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扭转了矿山被动局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20__年中铝公司重组之时,洛阳铝矿是一个频临关停的老矿山,但是20__年矿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审时度势,认真分析该矿面临的优势和劣势,谋划矿山基本性、整体性、长期性的发展问题,制定了洛阳铝矿“实施三步走,做优做强做大矿山,实现矿山跨跃式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不但迅速扭转了矿山面临关停的被动局面,而且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了双丰收。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洛阳铝矿新一届领导班子在20__年制定的正确的矿山发展战略。

(一)洛阳铝矿企业发展战略调查与思考

20__年中铝公司重组时的洛阳铝矿的状况:洛阳铝矿隶属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矿山公司,是一座中型机械化矿山,当时共有人员630人,建矿30余年来,已累计供矿近900万吨,由于该矿资源开发早,主体矿已开发殆尽,接替矿源难以为继,自建矿山产量、质量指标均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不法分子乱采滥挖、蚕食该矿矿体的行为屡禁不止。同时矿山所在地新安县资源状况高品位矿石不多以及适合机械化开采的矿体较少的特点,对该矿的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造成了制约,周边高铝资源的不断减少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洛阳铝矿的矿石收购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由于供矿量少,人员多,历史负担沉重,矿山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上级公司高层曾多次发出让洛阳铝矿停产的信息,员工中也曾一度出现“人心思走,悲观失望”的情绪,“惧怕困难、不思进取”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滋生,在此之前该矿曾通过“一矿两制”以发展多种经营的方式来摆脱矿山的困境,由于忽视了矿山主业,“一矿两制”项目搞得轰轰烈烈,但项目搞了一个又一个,却是前赴后继,大多因赔钱而倒闭,有的投资上百万的项目失败后甚至成了矿山的沉

重负担,部分项目因资金问题涉及职工家属的切身利益,对矿山大局的稳定适成了较大影响,如何保证矿山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成了摆在洛阳铝矿高层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经过认真的战略调查与思考,洛阳铝矿新一届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之所以矿山出现面临被关停的困境,关键是没有制定好正确的矿山发展战略,没有给矿山以正确的定位,没有谋划好企业中长期要“干什么”和“靠什么”的这个基本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更不用说“怎么干”这个具体问题了。事实证明“一矿两制”无法摆脱矿山生存的困境,必须理清思路,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制定正确的矿山发展战略。

(二)洛阳铝矿企业发展战略提出和战略咨询。

20__年下半年,矿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对洛阳铝矿的内外部环境、现实市场需求及潜在市场需求、现实竞争对手及潜在竞争对手、现实生产资源及潜在生产资源、现实自身优势及潜在自身优势、现实核心问题及潜在核心问题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矿山出现当前困境的原因是没有对矿山的发展有一个基本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认识,为此矿新一届领导班子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经营理念,提出矿山优势和根本出发点是必须做好供矿这篇大文章,抓住了这个根本,其它一切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为此矿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洛阳铝矿新的长远发展战略,把工作重点从过去的“一矿两制”及时调整到供矿主业上来,先从“狠抓主业树形象,管理创新求发展”开始,扭转矿山的被动局面,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做优、做强、做大矿山。20__年下半年,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指导下,该矿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企业形象大幅提升,得到了公司和广大员工的认同。在此基础上,矿领导班子派矿办和企业文化科工作人员深入群众调查和走访,进一步到员工中进行咨询和调研,听取不同意见,充分了解员工对新的经营理念指导下的矿山各项工作的反映和认同情况。

(三)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决策,实现矿山跨跃式发展

20__年在中铝股份河南分公司矿山公司洛阳铝矿一届一次员代会上,洛阳铝矿领导班子正式确定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矿山跨跃式发展”的矿山发展战略决策。第一步:“做优”洛阳铝矿。通过各项改革和管理的进一步深入,优化各项工作指标,树立洛阳铝矿良好的企业形象、质量形象、工作形象。第二步:“做强”洛阳铝矿。发挥全矿员工的聪明智慧,确保高效运营和高质量供矿,充分发挥洛阳铝矿的重要作用,充分提升洛阳铝矿在矿山公司中的地位,做强矿山。第三步“做大”洛阳铝矿。以选矿厂建设和自采启动为契机,加快资源占有和开发步伐,使洛阳铝矿成为矿山公司强大的矿石供应基地。

(四)实施五大工程,落实矿山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矿山发展战略制定后的工作就是在“矿山发展干什么,矿山发展靠什么,矿山发展怎么干”等方面做文章,而该矿实施的“五大工程”(即资源工程、网络化供矿工程、标准化管理工程、形象工程、民心工程)使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落到了实处。

资源工程就是在摸清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短中长期开发计划,以自建矿山为依托向周边辐射,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多占有资源,扩大矿山对所在县域铝土矿市场的占有份额和对外开拓矿源能力,最大限度地“占有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在宏观上起调控作用,在微观上抓住重点。

网络化供矿工程就是转变“人员富余是负担”的传统观念,盘活和开发矿山相对富余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民矿营销队伍,开辟众多的购矿网点,构筑多层次稳定的购矿网络,减少购矿中间环节,实现矿石直购到矿,形成高效运作的工作机制和强大的合力,增强矿山市场竞争能力和发挥规模效益,确保优质低成本供矿。

标准化管理工程是以人为本,矿山管理与国际、国内先进管理对标,由粗放型、经验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实现管理升级的必由之路,它把矿山的各项管理都纳入到了标准化管理体系之中,体系覆盖了矿山所有岗位,是洛阳铝矿管理的内部法典,对提升洛阳铝矿的管理平台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形象工程就是不但加强矿容矿貌治理,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使矿山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要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打造学习型、管理型、团队型、发展型企业的管理者队伍和员工队伍,使矿山管理者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民心工程就是以“四个确保”(即确保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确保员工队伍稳定和收入不降低,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确保矿山有一个充足的发展后劲)来赢得民心。同时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矿山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大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式为载体,塑造矿山人,凝聚矿山情,唱响矿山颂。以文化塑形,以文化铸魂,以文化制胜,不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员工将个人追求融入到矿山的长远发展之中,同心同德,务实进取,共创佳绩。

“抓好供矿主业”解决了矿山中长期“干什么”的问题,“资源工程和民心工程”解决了矿山中长期“靠什么”的问题,而“网络化供矿工程、标准化管理工程和形象工程”解决了矿山中长期“怎么干”的问题。

(五)通过实施矿山发展战略,洛阳铝矿的现状

在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措施的指导下,洛阳铝矿领导班子带领全矿员工,抢抓机遇,团结拚搏,求实进取,克服重重困难,各方面的工作都得了丰硕的成果。20__年下半年到20__年,该矿通过“狠抓主业树形象,管理创新求发展”,不但迅速扭转了面临被关停的被动局面,全矿上下“团结拚搏,抢抓机遇,跨跃发展”,实现了做优矿山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__年,该矿“求实奋进,开拓创新”,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预计全年供矿量将突破70万吨,在洛阳铝矿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已基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优强矿山。第三步的奋斗目标是做大洛阳铝矿。

目前,洛阳铝矿政通人和,矿领导班子精诚协作,团结务实,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带领全矿员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矿山改革和各项管理稳步推进,生产供矿稳步提升,年供矿量由20__年的25万吨,提升到20__年的41.77万吨,而20__年计划45万吨,1-10月已完成供矿60多万吨,全年供矿有望突破70万吨,质量和成本指标全部达到公司要求目标,一年迈上一个大台阶,资源开发力度空前加大,联办矿山(点)达17个之多,矿山发展后劲大大增强,员工收入稳步提高。同时企业形象建设步步推进,矿山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宣传报道有声有色,矿山环境面貌和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矿山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与之俱来的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在公司内外树立了新形象,提升了在公司和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为我矿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优异成绩的取得,是该矿各级管理者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拼搏奉献的结果,更是新一矿领导班子制定的正确的发展战略决策和战略措施的结果。

结束语

企业发展战略应该保持相对稳定,保持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象技术、管理、营销等需要不断创新一样,企业发展战略也需要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就是研究制定新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是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重大变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化速度空前加快的时代,中国入世又使中国企业融入了变化多端的国际市场,当前中铝公司对河南省的资源整合也正在进行之中,这就使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显得格外重要。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条件发生原来意想不到的重大变化也是常有的事,如果发生了这种变化也要调整或更新原有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昆烟企业科技发展战略初探………………………………………………..…………..罗友凡

2、论矿业开发企业的发展战略……………………………………………………谢晓云、肖勇

3、企业发展战略概论…………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篇4

1保证金的概念

保证金是为了保证履行某种义务而缴纳的一定数量的资金。如:在证券市场融资购买证券时,投资者所需缴纳的自备款;投标建设工程的企业在投标活动中,随投标文件一同交给招标人的一定形式、一定金额的投标责任担保;为能确保购买到某一商品或某项服务时,预付给商家的押金或定金等。支付保证金的目的就是确保权益人得到自己的权益,同时促使相关义务方履行责任的保障。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是为了保证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义务而缴纳的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因此,矿山企业有义务对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治理恢复。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实质就是为了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促进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保护矿山环境,并确保在闭坑、停办、关闭后受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治理恢复的一项特别的经济手段和措施。

2保证金征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

2.1理论基础

征收保证金制度实质是实施生态补偿的一种形式。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包括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等。根据外部性理论,在生产或消费中对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好处,这种外部性就会导致市场失灵,使得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措施或途径来矫正或消除这种外部性。具体而言,就是要设计一定的机制对生态产品的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私人收益进行调整,使之与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实现外部效益的内部化[1-3]。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是生态破坏的行为,属于负的外部效应,要实现生态补偿,就必须确保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利用一定的经济手段促使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建立一种生态补偿的有效形式,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恢复。当前,对外部效应的起源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有多种矫正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庇古手段,即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来矫正外部性,对于正的外部影响应予以补贴,对于负的外部影响应处以罚款,以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二是科斯手段,即通过明晰产权、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由此,要促使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得到确立,并保证其主动实施,一方面需要从法律上规定其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责任,另一方面,还必须利用税费政策从经济上约束矿山企业的行为,促使其保护环境。目前,中国许多法规中已有明确的要求,规定了矿山企业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责任,而建立保证金制度的目的正是利用经济手段促使矿山企业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经济手段。

2.2现实需求

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中国虽已出台了一系列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资源税费政策,比如: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土地复垦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排污费等,分属不同部门征收和管理。但这些税费政策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及矿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不能内化开发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形成不了激励企业保护环境的经济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制度规律[5]。根据当前的税费政策,企业缴纳相关税费后,由主管部门统筹使用,企业的相关责任随之转嫁给相关部门。因此,从目前实践来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仍然主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作为生态环境破坏主体的矿山企业,并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小型矿山企业中十分明显。就当前情况来看,中国的矿山环境保护仍属于强制式的管理[6]。一方面,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管理政策主要属于命令控制型;另一方面,企业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不强,矿山环境保护行为是被动的和消极的,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矿山企业的责任意识,主动实施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内化企业开发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从经济手段上制约企业的开发行为,促使其积极主动实施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

3保证金制度具有更好的法律效力

保证金制度与一般环境资源税费政策的共同点都是基于同一个目标,即为了保护和改善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破坏的生态环境,是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落实中的重要措施和经济手段,通过缴纳保证金和征收环境资源税费以促进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但相比之下,保证金在促使矿山企业履行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责任上,更具有法律效力。

3.1保证金的性质为企业所有,缴纳保证金不属于收费范畴

这一点与一般税费有着明显的区别,更容易被企业接受。矿山企业按规定缴纳的保证金,资金性质为企业所有,其权益仍然属于企业,监管部门只负责保证金的征收、监督和管理。企业按规定完成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并经验收合格后,监管部门必须及时返还保证金。只有在企业不履行环境治理责任,或者治理后达不到验收标准的情况下,权益才会发生改变,监管部门才有权根据相关规定动用保证金实施招标治理。而矿山企业缴纳的一般税费,自缴纳之日起权益已经发生改变,或纳入财政预算,或划定为专项资金,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已征收的税费按规定统筹使用。比如排污费,排污费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法缴纳的专门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费用。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和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等。

3.2缴纳保证金,企业的责任主体不发生转移

矿山企业缴纳保证金,并不免除企业治理恢复矿山环境的责任,而是促使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履行这一基本义务的经济手段。无论企业是否自行组织实施治理,最终都要为恢复矿山环境买单,而确保这一企业责任的手段就是征收保证金。企业在缴纳一般税费后,至少会免除环境治理的部分责任。比如,企业在缴纳了森林植被恢复费后,因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森林植被面积破坏和功能下降的责任,将由林业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恢复。再比如:水土流失防治费和土地复垦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如果企业无力自行治理,必须缴纳相应治理费用,由相关部门代为组织实施治理。可见,在缴纳了水土流失防治费和土地复垦费后,责任主体已经明显发生转移。

3.3保证金制度有利于激励企业实施创新

矿山企业若实施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后,保证金予以返还。能够有效地激励企业为了降低环境治理成本,而进行采矿工艺以及生态破坏恢复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首先,可以促进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改进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环境破坏的程度;其次,有利于企业创新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技术,以减少成本,提高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3.4保证金制度可以激发企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缴纳保证金可以有效地促使企业主动履行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一方面,为了降低生态环境建设成本,企业从一开始就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免最终付出更大的代价实施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另一方面,将保证金列为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缴纳保证金的积极性,并有利于企业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中;第三,在企业完成环境治理与恢复责任后,缴纳的保证金会及时返还,有利于企业尽早、尽快实施环境治理任务。总体来看,实施保证金制度能够提高矿山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更好地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当前矿山环境保护必要且有效的形式。

4中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现状与建议

实际上,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矿山环境恢复的保证金政策,并在一些地区试行了类似于保证金政策的办法措施。199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就颁布了《小型矿山闭坑保证金管理办法(试行)》,黑龙江省也在同一年出台了第一部有关地质环境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即《黑龙江省小型矿山闭坑抵押金管理办法》,通过规定采矿权人缴存闭坑抵押金,以促进矿山环境的保护。2006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联合的《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建立中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对保证金的使用和监管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出保证金实行“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以此为依据,中国大部分省份相继出台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文件,有些以政府的名义,有些则以部门单独或联合名义。在此之后,保证金制度在中国开始普遍试行。但由于依然没有国家层面的立法,各省在制定保证金制度的具体内容上缺乏统一,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保证金的征收标准、监督和管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后的验收等,甚至连保证金的名称都不尽相同。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矿山建设;思考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目标愿景、行为规范、以及物化到企业全部活动、所有流程、各个层面的灵魂个性和精神动力的具体体现,是从日本以及欧美的企业实践中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理论提炼,经过众多企业管理者的建设实践和众多学者的深入广泛研究,构建出了企业文化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增强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矿山企业作为企业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因其独特的行业特点,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一面。笔者认为,强势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把文化建设与矿山全面建设统筹安排,整体考虑。

一、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着眼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立足于文化强企、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努力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矿山特色的企业文化,为矿山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文化建设也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2.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在推进“三个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又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提升“三个文明”建设的内涵和质量。“三个文明”与社会和谐的本质、价值指向和最终归宿是一致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三个文明”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和谐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政治保证,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以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新型的文明形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建设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积极稳妥延伸创新领域。在强势推进面上文化创建的同时,坚持不断拓宽创建领域,把文化创建的触角延伸到矿山、融汇到党工青妇层面,积极实施子系统文化建设。

三、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要坚持共建推进

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要在指导思想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切实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希望工程”、“效益工程”、“形象工程”来抓。在工作方式上,要定期召开专业协调会,研究部署阶段性创建工作;定期检查创建进度,随时监控动态情况;定期考核责任单位,及时通报检查情况。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坚持做到“三个优先”,即人员上优先支持、资金上优先保证、工作上优先安排,从而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设立专职机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党政齐抓共管、干群协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从而凝聚创建合力。

(二)要提升整合理念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建塑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一种团队精神,提升员工的执行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塑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以岗位创建为重点,注重企业文化理念的整合、提炼和升华,使之渗透到生(下转第22页)(上接第120页)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延伸到井下、班组和岗点,较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威力和作用,防止和杜绝文化与管理“两张皮”的现象。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对各专业、系统、环节及岗点的各种制度、规定和办法进行细化、量化和完善,建立起了从领导干部到中层管理、从专技人员到一般工人,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工作由“静态”到“动态”、由“要我管理”到“我要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激发和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三)要树好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不但要抓好内部建设,同时也要抓好对外部的宣传。要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不断进行刷新、改造和整治,起点要高、定位要高、标准要高,抓好内部硬件建设,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矿山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公众认同感。

(四)要打造特色亮点

打造高标准、高层次、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必须抓出亮点、创出特色。结合矿山职工队伍现状的实际,可大力开展礼仪培训,引导和规范职工行为养;努力统一矿山服装,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区别层次,分类着装,职工上岗期间必须统一着装,参加大型集体活动必须统一着装,迎接上级各类检查必须统一着装;尽可能组建各种文化活动组织,如篮球、足球、拔活等队伍,定期开展活动。同时,有条件的还可编制一些展示矿山风貌的企业文化手册和画册,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d.m.斯帕茨,冀湘,苏悦.团队组织——矿山企业管理新模式[j].国外金属矿山,2001,(02).

[2]罗毅. 有关矿山建设问题的思考[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1,(01)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预防

1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矿业开发秩序较为混乱,严重影响治理工作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的提升,由此催生了大量的小型矿山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中大多不具有安全生产资质,非法开采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为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困难,致使矿山企业安全隐患众多。

1.2 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随着矿山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的改善,所以针对于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应该有所改善。但是在矿山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却没有改变,致使无法与现有的生产情况相适应,很多的技术标准相对落后,无法跟上矿山企业的生产现状。

1.3 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人员素质较低

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所以应该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但是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中,经常容易出现混乱,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的职责范围不清,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安全监管的作用。

1.4 不能从本质上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隐患仍然可见

安全管理制度是矿山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所以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在现有的很多矿山企业中,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只是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却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只是停留在表面,致使安全管理工作虚有其表,留下安全隐患。

1.5 员工自身安全意识不足,频繁发生事故

在矿山生产中,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对员工的要求较高,需要员工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意识。但是有很多的煤矿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执行,疏忽大意,为安全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1.6 生产设施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

在矿山企业生产中,需要先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企业生产效率。我国有许多的矿山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交通工程以及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缺乏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2.1 安全第一的原则

矿山安全生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作为劳动者的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动态要素,对企业发展发挥着重大的能量作用。因此,劳动者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生产主体的同时,也理所当然的应当成为生产安全保护的客体。因此,矿山生产过程中安全都是最主要最首要的条件。在企业生产前,就应当注重安全,这样,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安全事故,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缓解生产与安全之间的冲突。因此,矿山生产过程中必须遵从安全第一的原则。

2.2 预防为主的原则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出现后,会出现很大的破坏,造成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剥夺人的生命。因此,安全生产应当做到预防为主。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矿山生产应当改变生产观念,做好生产前的事故预防工作。首先,要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运用科学便捷的技术,加强监测功能,改善监测手段;其次,生产现场的自然环境、危险系数、安全设施等因素予以厘清确认,进而设计好相应措施,降低危险指数。

2.3 群防群治,防治结合

矿山企业的生产,可能因为某个人,几个人等酿成事故。矿山的安全生产绝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带有强烈的群体特点。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也应当由全体成员加以重视。因此,应当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秉持“群防群治,防治结合”的生产观念,不要将安全生产只当做一个口号,而是要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3 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措施

3.1 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安全的良好氛围

安全生产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同参与和有效监督,为安全生产营造更加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注重安全生产的宣传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的重要职责。因此,应在宣传中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知识及科学理念、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是安全生产的理念进入企业,进入乡村,进入社区,进入每个人的心中。只有这样,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增强,从而有利于调动劳动的积极性,为加强安全生产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

3.2 加强执法监察,更好的督促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是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途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能够使矿山企业认识到监督检查的重要意义,整改消除潜在的隐患,对自身进行真实的评价。这也是执法监察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力的体现。当然,面对现在的形式,执法检查部门要积极建立更加规范可行的监察运行机制,并注重与市、县、乡镇、相关部门的相互沟通与协作。

3.3 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改善生产设施

矿山的安全生产离不开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提升,所以应该加大对煤矿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现有的生产条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消除原有的安全隐患。只有提升生产设施,改善生产技术,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安全生产现状,保证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

3.4 提高矿山从业人员的素质,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在矿山中从事生产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来自农村,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而煤矿的生产工作又具有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只有在从业人员的内心深处建立安全规范的意识,才能够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4 结束语

安全是矿山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保证煤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在矿山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影响到矿山人员的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所以为了提高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才能够为矿山企业的安全运行创造有利的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洪广,王爱国.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原因浅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

[2]陈小松.以人为本创新安全管理工作[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9.

[3]崔玉章.如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J].当代矿工,2009.

[4]覃锦斌,朱黔林.论矿山生产事故的预防对策[J].中国锰业,2010.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篇7

一、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耗散结构的形成

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对造成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因素进行制止和治理,究其实质是要建立矿山与它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关系。张万红认为和谐矿区应该具有七个特征: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居民生活殷实富裕;生态环境优美整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企业生产安全高效;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七个方面涵盖矿山区域内的经济、居民、生态环境和矿山企业的状态,而经济、居民、生态环境与矿山分别是矿山系统内的基元,系统演变为耗散结构,达到上述的平衡、有序的和谐发展状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就取得了巨大成效。因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就是如何使矿山生态环境与社会系统发展成为耗散结构的过程。

矿山生态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负熵”,来抵消内部的“熵增”。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我们可以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看成如下图的过程。矿山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由于矿业生产及矿业与经济不协调等因素产生“熵增”。“熵增”使矿山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矿业生态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外部的管制、政策、税收、技术、教育等手段对系统产生“负熵”,“负熵”使系统远离原来的平衡状态,系统内部产生涨落,当涨落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诱发系统演变为耗散结构,矿山生态环境系统演变为有序状态。“负熵”是所有系统外部综合作用的结果,合力大则“负熵”大。耗散理论强调了外界对系统施加不同强度和内容的外力作用,产生足够的“负熵”来抵消内部的“熵增”,强调保护措施对策要因时、因地、因态而变,不能一概而论,一成不变,强调外部对策的综合作用。因此,耗散结构理论下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依据充分,提出的保护对策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并用动态的观念来解决现存的问题。

二、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耗散结构形成的对策建议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从外界增加投入,使系统产生足够大的“负熵”。外界投入必须是系统的,应是教育、法规、管理、技术、资金的综合,并具有针对性,这样外界投入的力度所产生的“负熵”才能足以抵消内部的“熵增”。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观念宣传教育矿山企业的外部性是固然存在的。但宣传教育能从思想上改变人们的观念,树立起环境保护是生产首要目标的思想。思想决定行动,帮助人们在矿山建设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精心规划,加大各方面的投资等来使系统产生“负熵”。政府、新闻媒体、教育机构应将生态环境文化的内容渗透到矿山社会各阶层的人群中,特别要加强对矿山企业管理者的宣传教育,塑造他们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心、使命感,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上,自觉地以“良心”约束自己的行为。

2.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与法规完善制度与法规并切实执行,才能对系统产生足够大的“负熵”。政府应将矿山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与法规,坚决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负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同时,切实落实矿山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收费和复垦保证金制度。执行制度需明确任务,突出熏点,落实责任,并全面建立完善的动态巡查制度、举报制度、重大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

3.矿山管理模式创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管理模式创新。矿山管理模式创新从矿山企业本身来说是对矿山进行变革,对它的结构、机制进行重组。如采用股份制来吸引社会资本和技术;对政府来说,则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或资源枯竭的矿山,整合或者淘汰落后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矿山,引导合法小型矿山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建立高起点、高技术、规模化、集团化的现代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

4.增加资源投入,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矿山生态保护的制度完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都依赖于优秀的人才。矿山企业要加强人才培训的投入,引进和培养人才,造就一批管理、技术骨干,为矿山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人才保障。矿山企业要增加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改进的投入,实施清洁生产。对于废弃的矿区要积极进行复垦,改善土地,应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多元化的社会投资主体来投资,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恢复退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状态。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的新技术发展很快。矿山企业应加强“三废”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以及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加快对现有的技术改造升级,控制矿山产生的“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努力实现固体、液体、气体污染物的近“零排放”。5.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发展多元化产业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前提条件,对矿山生态保护投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采取更多有效的方法,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负熵”有效地抵消内部的“熵增”。发展经济需面向市场,有针对性地选择经济增长点,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或者矿产深加工等。通过发展多元产业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减压。

三、结论

“耗散结构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外部对矿山生态环境所构成的系统施加影响的必要性,有助于从新的视角认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在该理论指导下,采用的措施应是全面的、综合性的。同时,对策与措施需具有相当的力度,不能隔靴搔痒,治而不力。对策措施应能产生足够大的“负熵”来抵制内部的“熵增”,从而达到矿山生态环境较好地治理。耗散结构理论解决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待从建模及定量计算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矿山企业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设备管理;潜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54-01

矿山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做好矿山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矿山工作正常运行。现在我国矿山的设备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存在着许多薄弱的环节。而在设备管理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矿山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在矿山企业的发展中变得尤为重要。

1.矿山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在矿山机械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施工技术能够促进矿山企业的发展。对矿山的生产来讲,不仅需要人力的互相配合和施工的技术手段,更需要机械设备的有效发挥。在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机械和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就会导致工程进度缓慢,造成了矿山企业的经济损失,甚至有可能在机械运行中出现安全隐患。因此,矿山企业要想快速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管理对机械设备进行改进或更新,推动矿山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的进步,使得各项措施都能够落到实处,有助于实现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其竞争力。

2.矿山设备管理潜在的问题

2.1 设备工作不完善

在矿山机械设备管理中,设备管理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门,而当前的设备管理中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专业的人员在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拥有着丰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能够有效的使用油,并且使机械设备处于一种良好的工作状态。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矿山企业当中,并没有制定设备的管理措施,通常是机械人员进行设备的工作,造成工作的使用混乱和设备磨损程度加快,使设备维修频繁,对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产生影响[1]。

2.2 设备计划管理工作不当

设备计划管理在矿山企业生产中有很大的疏漏,设备计划管理是对各种设备的费用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当前矿山企业中设备计划管理不够严密,很大程度上都是直接进行采购,费用控制环节相对薄弱,而且对购置的设备缺少严格的要求,对矿山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3 设备残值未得到有效利用

由于矿山企业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了解的缺失,忽视了设备残值的经济管理。在设备损坏后对于常见的有用零部件进行回收,如电动机、马达等,而对于许多可利用的零部件就直接丢弃,使得许多设备的残值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循环,造成矿山企业的经济损失。

2.4 设备点检定修制没有严格的执行

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以实际状态为基础进行的维修制度。在维修中对机械设备的零部件预测使用期限,确定需要修复的材料和零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使设备处在一个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中。在矿山企业中,并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设备点检定修制,通常是在发生故障时才去进行维修,导致有些零部件维修的次数过多,严重影响机械的运行状态,同时也增加了维修的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投入成本。

2.5 矿山管理制度的缺失

矿山企业注重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工程的进度,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管理严重缺失。在机械发生事故时,通常想到的是去维修站进行维修,对产生故障的原因和维护措施做的不到位,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体系[2]。

3.解决问题的方法

3.1 实行“无顶”原则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采取正规的油品种,科学的制定油的使用量,按照规定的时间对设备进行工作和维修工作,并且制定工作人员,落实到实处。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提高工程的进度,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3.2 实现矿山设备管理现代化

推动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能够有效的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益,保障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当前,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运用,使得各项管理措施日益完善,能够有效的对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对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记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做好设备的管理措施,必须严格的要求员工遵守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外配合,加强工程的管理水平,促进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3 实施设备检查保障机制

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设备检查保障机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工作,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制度。对进行设备检修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增加工作人员的维修安全意识[3]。对设备定期的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形成一个专业使用、定期检修、保障维护的管理系统。

3.4 提高员工的维护意识

矿山企业要在员工当中树立科学的设备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管理的改进和创新。对库存的设备要做好检修维护工作,调动员工爱护设备的自觉性,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程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才能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保障矿山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矿山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还很薄弱,经常发生设备故障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利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跃风、张明银.矿山企业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11):17-18.

[2] 张秀华.矿山设备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9):56.

上一篇:企业管理职称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企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