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6 10:09:17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运营管理课程;实践能力;案例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为了提升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从实践性思维过程出发,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管理技能以及设计开发能力,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运营课程的特点

《运营管理》也叫“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运营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系统学习,最终让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务,较全面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工具,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设计或改善方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运营管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运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际教学同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存在很多脱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角度

一方面目前的运营管理基本上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仍是灌输式的,往往互动性差,学生只能机械的去接受,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常常是就事论事的,就企业某一方面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进行分析,仍然无法系统的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本身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把生产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计划控制、生产管理模式等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师生交流和互动性比较差,因而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角度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管理问题独立思考不足。加之教材内容又多是理论介绍,既抽象又乏味,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的企业生产运营体系结合起来,随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再者运营管理课程教材的各章节之间内容孤立,并且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章节与相关课程有重复。而运营管理又是这些课程的后续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课程设计角度

运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生产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侧重于理论和方法,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比较缺乏。偏重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实践操作,没有实习场所印证其所学的理论,从而不能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实际,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毕业后对企业运营的内容、过程依然模糊不清, 没有掌握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难以学以致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以,在教学中怎样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提供实用的管理人才,是当前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面向实践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设计、教师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一)运用多种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取要分层次,要有针对性

由于在不同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育中都有运营管理这门课程,因此运营管理课程的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教师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衡量标准,选择真正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层次和特点的教材;对于本科层次的运营管理应选择难度不大、内容不太多、穿插一定案例的教材,目前我院采用的是马凤才老师编写的《运营管理》。

2、教学内容提炼和选择

运营管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通常包括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融入各个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解构,也就是说如何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衔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在授课内容上有所调整和侧重,比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项目管理课程,在生产运营管理课程相应章节讲解中就要适当简略;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供应链管理这一章节略讲或不讲。

3、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学习环境

在课程中我们讲到90年代信息技术与生产运作得到了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了提高对运营管理的感性认识,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尤其是教学视频。拍摄一些国内企业的生产管理录像用作课堂教学。用投影仪对实物进行展示,直观展示车间的实际生产流程,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不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内涵,并且更加激发了学习兴趣。 4、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案例

对于运营管理课程而言,许多知识很抽象,如果“照本宣科”的话,会导致“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不知所云”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准备大量的教学案例,突出运营模式的应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实际,扩大视野。教学案例可能来源于国外企业,也可能来自国内企业。目前运营管理教材使用的案例大多选自国外,照搬国外企业管理的案例和MBA案例,这样的案例往往由于缺少足够的企业背景资料,很难让学生充分融人到案例中去,起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运用我国企业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即案例教学本土化是本课程案例教学中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来提取身边的案例。那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而且从熟悉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提取出来的现实事例,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积极思考。

(二)实践性教学设计

目前,本科管理专业的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其原因一是本科的学生人数比较多,课程压力比较大,实践教学组织困难;二是学校老师普遍缺乏企业实际运作经验,不能对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采用其他方法,笔者认为应以教师课堂讲为主,适当增加其他实践方式。对于运营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1、综合性实验环节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例如在大三下半学期生产运营理论课程结束后,增加为期两周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试验”,增加感性认识,把企业生产、营销、财务、战略等融入模拟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地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完成与企业生产实践有关的实验活动。

2、认知性实践环节

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学期最后几周集中去企业进行参观,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组织本科生去企业参观, 应就企业的背景和主要业务作简单的介绍,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查找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参观,这样效果比较好。

3、实习工厂建设

以上的综合实验和企业参观与企业实际应用本质上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目前高校招生过大,使得企业又很难接受真正的实习项目,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保障。因此建议学校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实习工厂建设,产学结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

(三)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素质

缺乏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案例教学或案例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运营管理》实践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既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

高校要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师资的培养模式极为重要,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就要组织培训,使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改革进程保持同步。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和加强深层次的运营管理理论研究,使理论研究领先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运作的实践能力,如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生产运营问题。或者组织到企业进行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做调查,或鼓励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等途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四、结语

“运营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急需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办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其最终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eidi J.c.Elias,Steven A.Demurjian,J.Fernando Nevada.Software Engineering: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and Practices[M].New York: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8.

[2]吴奇志,姚建文.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实施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03):119-121.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传统理论,渠道理论

一、营运资金概述

营运资金,也称为营运资本,它包括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综合反应的是企业的短期内偿债能力。从广义上讲,营运资金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它包含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等,涵盖了企业的全部流动资产,穿于企业的各个过程,将企业的生产再造和偿债能力联系起来。狭义的营运资金表现的是差额,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指,体现企业的净偿债力,它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能力,其流动资产的存在首先应当偿还企业所有的流动负债,剩余的流动资产可以作为预备资金、增加留存收益或者进行再投资。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营运资本是指狭义的营运资本,而不是仅仅指当前的资产,它反映了当前净资产,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多余体现,是流动性资金。如果一个企业的流动资产全部来自于流动负债,那么流动负债的金额会大于或者等于流动资产,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相反,企业更希望的是流动资产的数额大于流动负债,这样就能形成一定的所有者权益,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二、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Deloof(2003)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中,开始从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出发,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库存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现金转换周期指数代表资本管理效率,但是却没有考虑整体,并没有带入营运资金管理整体思想。由于企业在资金链和资金储备量上的把握不精确,使得营运资金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运资金是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它强调了营运资本管理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更多的是体现单个营运资金项目,营运资本周转简单的划分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单个项目的好坏直接体现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考虑预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影响,也没有考虑整体,没有将整个周转过程体现出来,缺乏与供应链的关系研究。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只用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来评价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简单的计算个别的项目周转期,忽略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没有把供应链的思想带入其中。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理论是比较单一的评价体系,就是简单的将营运资金管理分三部分进行评价,脱离了对他们整体的评价。在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三部分,但是在对各周转期的计算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却存在着差异。随着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完善,就出现了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

三、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

王竹泉和马广林(2005)指出当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不应当局限于要素,而更多的将渠道理论引入进来,只有渠道理论才能体现营运资金运行的整个过程,使营运资金理论更完善。

新时期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单个企业业务能力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体购产销之间的竞争。针对传统理论研究的不足,我国在三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了渠道理论,引入了最新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理论,完善了理论基础。我们建立起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三者的一种层层递推体系,根据我国营运资金管理中心的相关理论分析,我们充分考虑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三要素理论,将整个营运资金周转的过程体现出来。

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将渠道理论和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上的不足,将营运资金管理分为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三个渠道进行阐述,分别通过三个渠道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分析。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简单的是各个同行业企业业务上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整个整合企业资源上的竞争,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充分考虑了供应链的影响,更多地是反映一个生产销售过程,将营运资金管理要素联系起来。

四、营运资金效率评价理论

Hager(1976)在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中,第一次定义了“现金周期”,提出了改善营运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运作周期。他指出,现金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绩效,缩短现金循环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好的性能。较短的现金持有周期可以加快企业所持有的现金等现金资产的流动速度,降低企业现金资产的持有资本,将现金资产的利用效率最大化。Richard V.D.和Laughlin(1980)在对理论分析现金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指标--现金周期指标,用来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现金周期的计算公式为: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Deloof(2003)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中,开始从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出发,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库存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和现金转换周期指数代表资本管理效率。Gosman和Kelly(2003)以美国零售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营运资金效率评价体现,在使用以前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评价指标。Flanagan(2005)指出,现金流是在一个周期内运行,考虑从现金周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根据营运资本管理现金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J].会计研究,2007,(12):69-76

[2] 王竹泉,张先敏.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12,(5):11-13

[3] 袁光才.电力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会计学系,2006

[4] 逄咏梅,宋艳.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经营绩效分析[J].财会通讯,2009,(5):6-8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 营运资金 零存货 零负营运资金管理

企业的营运资金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本文所指的营运资金是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营运资金的管理对企业有重要意义。流动资产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可以供企业随时利用;流动负债是企业的到期债务,能否按时偿还到期债务,直接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否。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营运资金的变化。本文将分析、比较传统的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与现代的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并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传统的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

1.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及其矛盾

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与企业经营的总目标相一致,无外乎生存与发展。从财务的角度讲,维持企业的生存意味着必须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为此,企业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产以偿还流动负债。经典的财务管理中有多种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是常用的指标。通常认为这个比率维持在2左右是较为稳妥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如果仅能维持其原有规模,而不能扩大再生产,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拥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企业的生存虽然是发展的前提,但维持生存与谋求发展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核心在于资产的流动性与其盈利性成反比变化。所谓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它的变现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其流动性就越高。所谓资产的盈利性是指它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能力,资产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越多,其盈利性就越强。对于一项资产来说,变现能力强意味着该项资产随时准备变现从而用来履行其支付手段的功能。也就是说,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将其持有在手中,而不能把它投入生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某人手中所有一定数额的现金,同时负有一定数量的债务随时都要偿还,那么他就不能把现金花出去,而只能拿在手中准备偿还债务。如果资产仅仅是持有而不能投入生产的话,它就不可能带来任何的经济利益。就象把现金放在口袋里既不存入银行也不进行投资,那么现金的数量就不会产生任何变化,也就谈不上盈利了。所以说,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它的盈利性就越差。维持企业生存需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谋求企业的发展需要保持资产的盈利性,资产的流动性与其盈利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两大目标之间是存在着固有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任务。

2.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及其局限性

为了协调企业生存与发展间的矛盾,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认为应将营运资金维持在零以上,这就是所谓的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理论是这样的:将营运资金维持在正数,可以保证偿还到期债务,维持企业的生存;同时流动资产又不能保留过多,以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进而谋求企业的发展。前文提及的流动比率为2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表现。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比值为2说明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2倍。这样用流动资产来抵偿流动负债是足够了。为了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只要流动比率为1就可以了,为什么是2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流动资产中包括存货,存货通常是流动资产总额的二分之一,而存货的变现能力比较差,不能用来偿还流动负债,所以流动比率应该是2而不是1。另外,流动比率为2的原因还在于,保持一定的流动资产可以随时变现用来购买生产资料,有利于把握商机。通常认为,流动比率大于2也是不好的。大于2说明流动资产保留过多,这对于维持企业的生存当然是有利的。但是流动资产的盈利性较差,流动资产保留过多,企业的利润就会相应减少,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流动比率保持在2,既能维持企业的生存,又能兼顾企业的发展。

表面上看,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较好地解决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然而,随着现代管理理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将资产和负债看作静态的,而实际上,无论资产还是负债都在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各种比率也是静态指标。但企业的经济活动不是静态的,所谓的生存与发展是在运动中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正是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最根本的错误。

其次,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只能调和不能解决。这是只看到了矛盾的对立性而没有看到矛盾同一性的片面观点。这根源于静态的资产负债观念。事实上,企业的偿债能力是由盈利能力作保证的。盈利的企业可以产生利润,利润使资产增加。持续的盈利使资产能够不断地增加,这样偿还债务才能有保证。亏损的企业尽管拥有大量的流动资产,但是亏损使资产减少,持续的亏损更是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地减少。这样的企业只能偿还一时的债务,长远来讲,亏损的企业不可能长期保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总有一天,它将因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

再次,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存货,而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所以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左右,企业才能保证偿债能力。现代的零存货管理方法使我们认识到企业可以没有或者仅保留极少的存货,也就是说,流动比率可以远小于2而接近于1,从而使营运资金接近于零。

二、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

鉴于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局限性,近年来产生了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企业的营运资金可以为零,甚至也可以为负数。也就是说,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可以小于流动负债总额。于是,企业可以仅保有极少的盈利性较差的流动资产,而把资金更多地投放在盈利性较强的固定资产上。显而易见,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了,但是风险也同时增大了。所以说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更强调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一种风险管理思想。或者可以说,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财务管理思想。

那么,是不是这种新的管理思想就无视企业的偿债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流动负债总额并不等于到期债务总额,并不是所有的流动负债都要同时偿还。因此,财务人员可以通过有效的资金调度合理安排债务偿还计划。具体说来,财务人员首先应着力研究每笔流动负债的性质,数额以及偿还时间。接下来,财务人员应根据销售预测、生产预测等制定资金计划。最后,财务人员应根据以上两步分析的结果,充分利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等融资手段,细心制定偿债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销售预测的准确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销售预测的结果显著偏于乐观的话,那么企业的生存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做销售预测时应尽量保持谨慎。

第二,如前文所述,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其偿债能力的根本保证。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强调资产的盈利能力,从一个侧面讲也是在强调企业的偿债能力。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取得债权人的信任。企业实行零负营运资金管理,在报表上体现出来的流动比率小于1。这样容易使债权人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怀疑。毕竟企业不能强求阅读报表的人也掌握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从实践的角度讲,可以在报表附注中联系盈利能力指标对本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解释。

第三,零存货管理对零负营运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从传统意义上讲,存货在流动资产中通常占有一半的比例。这也是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一个理论支撑点。因此,若要提高资产盈利性,将营运资金维持在负数,就必须加速存货周转,充分利用销售预测,以销定产,保持所谓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略大于零的库存)。

第四,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与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无论是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还是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都为解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方案。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是比较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长时间内人们能够认同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说明这种思想有它的合理之处。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来说,仍然应该采用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来进行财务管理。并非有了新的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原有的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就过时了。无论是现在的企业还是原来的企业,面临的两大课题仍然是生存与发展,核心矛盾仍然是资产的流动性与其盈利性之间的固有矛盾。正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比较稳健的。

三、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的可行性

显然,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风险型管理思想。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使用这种管理方法。笔者认为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适合使用零负营运资金管理:

1.企业管理水平较高,财务人员素质较好,可以准确预测盈利情况,合理安排偿债计划。

2.企业经营风险较小,企业的盈利较稳定。

3.企业信用程度较高。一方面企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凭借良好的信用来筹措资金;另一方面,阅读报表的债权人(包括潜在的债权人)对流动比率的要求会降低。

4.企业具有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可以实现零存货。

四、结论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运营安全一直被地铁单位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的列规章制度及控制措施。地铁风险所涉及问题比较多,不但需要机械、电力、电子、自动化、建筑等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地铁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线路等专业知识,所以必须引入系统论的风险控制理论,增强地铁防御风险的能力。风险源查找的递交流程可自下而上进行。上级部门明确风险源的具体查找方式和范围,然后由下而上,从各专业到中心,再到公司管理部门、公司安全委员会,层层把关,层层负责。

一、安全管理理念

1.全力打造平安地铁

地铁为人们提供的最为主要的服务便是运营,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故障都可能使得人们高度警觉并对地铁失去原有的信任,而且也可能会同时引发媒体的关注和舆论的抨击,从而对地铁的运营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也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地铁的整体形象。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极力保证运营的安全,真正落实运营安全措施,全力打造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安地铁。

2.安全管理,人人有责

全体员工都有责任有义务来促进地铁运营的安全,他们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水平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运营服务的品质。企业的强大和运营工作的稳定有序是分不开的,而运营安全主要就是要依靠员工,而且,只有企业强大了,员工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可见员工与企业是一个共同体,表现出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员工应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相关的工作技能,努力做好安全运营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3.时刻注意安全管理工作

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长期的,没有终点的,只有这样才能时时刻刻保障乘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而且,各级领导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并督促员工做好安全工作,全方面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4.强化管理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约占90%左右。由此可见,安全隐患是可以消除的,事故是可以有效防止的,只要相关单位能够主动将事故链以及风险源有效控制住。因此,运营单位应通过不断强化管理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消除由安全产生的干扰。

二、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

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

3.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规定内部特种作业项目,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4.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处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运营单位的领导和全体员工必须正确认识运营安全,不能过高过好地估计地铁运营的安全形势,而是应该始终保持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另外,单位员工还应及时转变观念,对已经发生的事故不能排除就停止相关安全管理工作,而是应该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三、运营风险管理的对策

通过对运营风险的管理,结合国内地铁在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启示:

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运营外,其他城市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经验还比较缺乏的现状,必须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故障判断、处理的竞赛,不断提高员工的故障判断、处理、应急反应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应不断整理技术文本,完善维修规程、作业规范;同时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制度,坚持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处理每一起事故,通过对个别违章违纪现象的处罚,以对广大职工起到警示作用。针对每起事故,不仅要就事论事提出整改措施,更要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层面,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以不断完善文本的可操作性和覆盖面。

3)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应坚持认真开展不同层面的安全检查,采取定期、定时,以及专业与综合性的多种检查形式,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尤其要加强对日常作业的检查,以有效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4)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向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营商看齐,及时跟踪国内同行业安全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运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应注重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从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规范化管理转变,以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语

安全管理已成为地铁建设及运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对于投资巨大、系统复杂、影响深远的地铁来说,引入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非常必要。地铁公司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实践逐步摸索风险管理的规律性,借鉴先进的管理理论,分析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和设备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娟.国标《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编制思想[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7(2): 3.

[2]郑有业,何霖,叶庆辉.广州地铁运营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都市轨道交通, 2007(1): 34.

[3]黄嘉:《门禁系统在地铁行业中的应用与管理》,《都市快轨交通》,2009(05)。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零营运资本;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在西方财务理论中,一直应用营运资本概念,在财务管理中,其具有两个不同的概念:总营运资本与净营运资本。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到的营运资本指的是净营运资本,即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它体现着企业在流动资产及其筹资安排上的效果,而且把短期支付的需要和能力相比较,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流动性水平。营运资本是公司资本总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在根本上是维系于营运资本的管理和运转情况的。只有营运资本不断处于良好的管理和运转之下,企业才得以生存,才有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一、零营运资本的提出

零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等于或小于企业的流动负债,具体表现为存货基本上是零,应收账款和短期投资低于应付账款和短期借款的一种财务运行状况。传统的财务理论认为,由于企业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负债的到期期限及金额很难做到完全匹配,而且存货的变现需要较长时间,故企业必须持有大于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才能保证按期偿还短期债务。所以为加强流动性,企业必须保持适量的营运资本,以应付财务风险。然而美日的许多企业率先提出“向零营运资本进军”的口号,这是因为压缩库存和应收账款,加强对营运资本的管理,挖掘和提高经济效益。正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财务经理丹尼期•达默门所说:“削减营运资本不仅会创造现金,还会促进生产,使企业经营得更好。”零营运资本的财务管理理念作为成本降低的有效方法就此应运而生,而且很快成为许多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性理论。

二、国内外零营运资本的案例研究

美洲标准公司的总裁在1996年决心将营运资本降低为零,而正是依靠压缩营运资本,才挽救公司于崩溃的边缘。美国标准公司1988年为防止勃拉克•特克公司的敌意收购而发行垃圾债券和向银行借款共达31亿美元,从此每年3.25亿美元的利息费用吞噬了公司几乎全部现金流。当年营运资本高达销售额的25%,公司濒临破产。新的总裁埃曼纽尔•坎布里斯从1993年起就是靠压缩营运资本才在崩溃的边缘挽救了公司,他还决心到1996年将营运资本降到零。为了实施这一工程,他动员了全球90家子公司,从英国到巴西的全部加工厂(子公司)压缩存货,压缩营运资本。几年来,他用省下的营运资本偿还债务,还将余下部分投资增产,使成本降低,营业收益大增。

国内著名的海尔集团“一流三网”物流创新模式是海尔零营运资本管理战略的基础,它实现了在物流成本上最小的投入。“一流三网”模式中的“一流”是指订单信息流,“三网”是指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用户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网。海尔市场链的业务流程再造是“一流三网”的依托.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是海尔市场链中三个相互联系的战略目标。另外,海尔从2000年起开始执行现款现货制度解决了应收账款问题。值得说明的是,海尔的零营运资本管理是基于广义的概念上的,即其基本原理是把企业在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成本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以上是国内外大型公司追求零营运资本的典型案例。由此可以看出,零营运资本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被世界各国的诸多公司管理人员所重视并付诸于实践。

三、零营运资本管理实行的经验及启示

根据上述国内外一些企业的成功案例,零营运资本绝非是一种幻想。企业追求零营运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压缩库存和应收款项,加强对营运资本的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其理论依据是以较少的资金做同样的业务,使营运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创造更多的收益。在我国的营运资本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零营运资本实践成功的案例,从而得到以下的启示:

(一)资金管理与物流管理必须结合

企业成本降低的主要方向是物流而物流是以时间消灭库存空间。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物流管理对降低流动资产持有量的意义。例如海尔认为物流管理不仅要保证高节奏生产的JIT,而且要实现最低库存或零库存的JIT采购和服务到位的产成品JIT配送。三个JIT最终帮助海尔实现了物流管理的总目标即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附加值的服务从而也实现了最低存货的目标为零营运资本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企业要有一个周密的生产计划

零营运资本要求企业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都处于一种有序状态,因此就要有一个周密的生产计划。首先,通过预测,对原材料供应、各工序生产做出预定计划安排,使企业生产保持连续,不至于因计划不周而产生时间和空间的上滞留。其次,企业要有一个比较灵敏的应变调节系统,来协调各工序、各部门之间的生产速度。

(三)加快回收应收账款

许多企业都会提早付款、推后收款这是营运资本浪费的根源。确保现金流量更稳定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要求预付定金并进行分期付款以确保到交货时大部分应收账款已经到位,来更好地协调已发生的成本与客户支付之间的关系。所有企业应该致力于减少逾期付款,并通过缩短催款周期和制定提高付款要求的计划来加快收款。同时,企业还应将最佳实践和国际标准作为其支付条款的评价基准,并考虑与客户重新协商。然而,缩短客户付款期限的目标必须与危及客户关系的风险保持平衡。企业应一直寻找公平、互利以及非对抗性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会计研究,1995,1

[2]廖涛.“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儿点思考.商业现代化,2006,1

[3]滕宝红.哈佛模式一营运资金管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刘建青.“零的追求――企业财务管理新理念”,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2).P90-93

[5]Stephen A.Ross,Jeffrey F.Jaffe,2009: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P519-529

作者简介: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6

一、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功能定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功能定位与国有经济的定位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紧密相连,要明确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在新形势下的功能,必须首先明确国有经济的功能和国有企业的发展取向。

国有经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2)投资私人资本不愿投资或无力投资的领域;(3)实现政(论文库)府的宏观经济目标(诸如就业、税收等);(4)作为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手段。

在早期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功能更侧重于保证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投资私人不愿投资或无力投资的领域,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几乎涵盖了上述四个方面。现在,在世界各国普遍建立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功能则越来越侧重于实现政(论文库)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和作为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的手段。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例,经过20世纪后期的大规模“非国有化进程”,国有经济不仅从制造业中迅速退出,而且逐步从许多基础产业和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产业中退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经济从工业社会的绝大多数产业中退出,目的是为了更大规模地和更快地进入竞争激烈的科技创新型研发产业,以保持其经济在这些领域中的领先地位。这一趋势的存在,暗示着国有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立足于满足实现国有经济功能的需要。

从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尽管有关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已经进行了多年,但由于其存量较大、结构刚性较强等,效果并不明显,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产业领域仍然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旋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产业结构升级的叠加(从工业社会的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升级、从工业社会后期的产业结构向后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的更为激烈的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基于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国有经济作为保证公共产品供给、支撑就业和税收的作用应大幅度降低,而作为实现区域产业政策有效手段的功能要大大加强。

与这种形势相适应,区域性国有经济应在战略调整中,尽快地和较大幅度地退出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商业流通领域,在保证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同时,逐步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研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金融领域集中,通过国有经济的这种定位,适应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二)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结合目前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我们认为,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在经济转型期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促进区域内国有资本重组的功能。作为国有资本运作载体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首要的功能是推进区域内国有资本的“运动”——流动和重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2.为区域内产业发展实施战略控制的功能。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特色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将打破过去分部门、分行业管理国有资产的框框,对国有资本实行综合性营运,这就要求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具备为区域内产业发展实施战略控制的功能。在新形势下,分析某些产业,由于前景不明朗、投资回收期长,或是存在外部效应,可能民间资本不愿进行投资,而这些产业的投资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又存在重要的意义,如一些高科技的导向性产业、园区建设等,需要国有经济的进入。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一些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有经济在城市产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为提供公共产品进行投融资的功能。在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国有经济较多地体现在公共产品领域十分重要。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条件,改善人们的居住、工作环境。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如上海、南京等将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在能源、交通、公用设施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投融资平台,其目的也正在于此。

4.推动企业改制的功能。从国有资本营运机构本身来讲,它的构建基本上借鉴了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公司制,资本营运机构与持股企业的关系由公司法规范,即资本营运机构依据出资额对持股企业行使股东权力,但持股企业不接受政(论文库)府部门的行政权力,政(论文库)府与企业实际上是在这一层次上分开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多数情况下对企业同时有“管资产”与“管人”的权力,可以资本为纽带把国有企业改制成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实现出资人代表权与企业生产经营权分离,最终达到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生产经营权的分离。

5.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国有资本营运机构推动企业改制和重组,必然涉及职工下岗、提前退休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解决这些关系社会稳定的问题,在目前经济转型时期还是应该由国有资本营运机构来负责,一则改革时期利益格局调整较大,社会稳定任务较重,需要方方面面来配合;二则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必须由国有经济来支付,国有资本营运机构也就责无旁贷。但是,从长远和规范化的角度来看,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的逐步完成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应该逐渐由政(论文库)府来承担。

二、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发展模式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取决于各级政(论文库)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取决于国有资本营运机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采取相应的运作模式。

(一)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建立三个层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一层级,是代行所有者权利的专职机构。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已经确定成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在目前公布的改革方案中,新组建的国资委管辖范围明显缩小,所要监管的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权威性增强,既要管财,又要管事与管人,将国家经贸委的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的职能,中央企业工委管人的职能,以及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职能全部归并到国资委。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如指导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制定具有导向性的政策;向所监控的企业派出监事会;通过法定程序任免企业负责人,并考核奖惩经营者;通过统计、稽查,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管等。

第二层级,是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依法将管理国有企业的权利委托给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接受相应国资委的领导,完成与之签订的各项契约。国有资本营运机构依据其在各企业中的国有股份行使法人财产权利,对拥有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运作。

第三层级,是国有资产参与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国有资产参与企业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之间存在产权关系,它接受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自己行使股东权利。

(二)优化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发展模式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应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组建。

2.效率原则。要建立有利于机构提高效率、防止腐败的制度性机制。要立法明确该机构只有类似公司股东会的职责或有限的特定权利,只能按法定程序行使;实行政(论文库)府一把手负责并向人大报告的制度;明确该机构与国家其他机构的关系,包括接受审计和相应的监督;实行向国民公开信息的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权责及纪律,合理设计相应的薪酬制度。国有资本所有权行使机构必须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即所有或绝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都必须向社会公布基本的经营和财务信息,公布国家给予的支持政策和基本管理制度。这样做符合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所有权行使机构必须向企业真正的“股东”——全国纳税人提供信息的原则,有利于所有权行使机构和企业提高效率、防止腐败,有利于各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是国外国有企业及地方公有企业通行的基本制度。

3.平衡原则。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后,应该考虑把本来与财政关系密切的国有资产统计转变为科学准确的国有资本预算,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在一段时间内,国有资本预算还不可能直接只对全国人大负责,应该把国有资本预算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体系,或者把国有资本预算系统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系统的子系统。当然,国有资本的分级预算应该随着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而进一步逐步实现。因此,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无论是否独立于财政部门之外,都必须保证国有资本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信息对称。

4.简化与明晰原则。国有资本营运机构与生产性企业集团不同,它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质上是政(论文库)府与企业之间又加入了一层委托——关系。在国家所有权主体因过于抽象而不能实施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层次的增多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和资本运营效率的降低,以及国有资产流失危险的增加。因此,要本着简化与明晰各个部门角色与功能的原则来进行改革。这一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使行业资本营运机构真正与政(论文库)府机构脱钩,一定要达到精简政(论文库)府机构的目的,防止再度出现“翻牌公司”现象。

(三)优化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发展模式的对策

基于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角色的重新定位,结合我国各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先进经验,我们对优化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布局进行调整。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设立应该由国有经济的目标所决定,而城市国有资产,包括以企业资产为主的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资产、自然资源资产,其所承担的社会目标也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设立从整体上进行战略性考量。

2.减少在竞争性产业领域设立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结合国有企业“国退民进”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把非国有资本引入国有企业来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格局,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在企业改制任务完成、国有资本经营职能弱化后,可以让该产业领域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逐步退出。

3.扩大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直接授权经营。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具有较强实力,能带动集团内企业发展,资产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较好,具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国有资本所有权行使机构也可以直接持股,绕过国有资产的中间管理层次,行使所有权管理,直接授权企业经营国有资产,即实行“两层次”体系。

4.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实施大范围的重组整合。直接改革“翻牌”公司,如打破原来的部门或行业的隶属关系,重新按市场化、规模化原则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资产经营公司,推进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

5.加紧组建一批政(论文库)府投融资平台。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构建一批投融资公司,作为实现政(论文库)府社会公益性目标牙口产业政策目标的平台。原则上要以现有国有资产经营(控股)公司的重组为基础,整合优势资源,盘活存量,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营城市公用资源,实行“投资、建设、营运、管理”四分开,对城市能源、交通、公用设施、信息化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项目投资和提供资助。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7

协同理论是基于理论物理学而建立的一个自组织理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认为,协同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得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不具备的新结构和特征。社会由许多复杂开放的系统组成,属性不同的各系统间存在相互冲突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理论认为,通过对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能产生新的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其效应远大于各子系统效应之和⑦,协同机制因而是实现系统整体价值的有效方法。管理协同的产生与发展,归根到底,源自于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管理情境发展要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寻求增长的创新性途径。多元化战略经营管理背景下,如何有效处理多元化战略之间矛盾和利益共生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成为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和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协同被认为是多元化经营各种战略框架形成的关键因素,并被用来研究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取⑧。如Ansoff(1965)识别了作为公司战略要素的销售、经营、投资和管理协同,伊舟广之(1987)将协同进一步分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管理理论和实务界开始关注通过企业组织内部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取竞争优势⑨。协同管理重心因此也被转移到关注企业内部资源分享上来,通过关键资源分享获得协同,协同效应被认为是从分享资源获得的竞争优势功能⑩。如波特(1985)运用价值链分析了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为企业组织内部的协同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战略管理理念的盛行、管理和控制风险加大等都使得管理理论和实务界日益重视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重组,重视通过实施协同管理,共享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以创造价值。管理协同研究逐渐升温,研究内容涵盖了协同效应、协同机会识别、业务管理协同、协同机制等,研究对象大致有跨企业、企业、企业部门层次等。协同被认为是企业系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

从目前看,管理协同理论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侧重点不同的研究路线。一条是强调协作、配合等协同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路线。通常所定义的管理协同是一种状态或是过程,或强调协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即或强调协同管理或强调协同效应。另外一条研究路线则关注管理协同的方法体系,强调将协同学及其原理引入和运用于管理领域。这种研究路线下发展的管理协同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自组织系统,运用协同原理,探求企业协同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如潘开灵等(2007)认为管理协同是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研究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并实施管理的一种理论体系。管理协同的本质是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获得协同效应。纵观现有文献,对管理协同理论和实践达成共识的是:首先,协同是一个在动态环境中考察的系统概念,是企业组织为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整合资源、协调人员、设置组织结构、协调技术研发等之间的关系,实现功能优化的系统过程。其次,协同管理意味着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业务单元在一起工作能够产生比独立运营要高的价值,即获取协同效应,因此应当从系统角度来整合、开发和利用有形和无形资源。

企业管理协同:审计视角下的逻辑解构

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认为,资源提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战略运营管理总是以一定的企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拥有资源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企业运营绩效。一方面,企业在整合、开发和运用资源时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整合、开发和运用这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与企业外部环境动态地相互作用,也即企业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由此产生协同管理的客观要求。管理协同在一定管理情境和条件下,寻求企业管理所遵守的共同规律,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可控因素,进而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系统的协同效应,是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要素整合配置、序参量管理等协同原理和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基于管理协同理论,对企业管理机制和流程整合分析如下(图1)。如图1所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其培养、提供、整合以及发展组织、集体和个人的专门化知识和能力而获得的创新和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在企业层面上,是通过与社会环境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市场检验法则实现,从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角度来看,是通过对各项经营业务的具体管理和操作获得,即是通过计划、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项管理措施具体实现。企业管理协同机制由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和要素整合配置、创新和竞争优势管理构成。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为企业管理和发展确定了方向:一方面,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优势反映了企业管理各要素的协调和竞争状态;另一方面,环境的复杂和风险性,使得创新和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支配其他要素,完成企业生存发展的自组织过程。企业通过不断地缩小创新和竞争优势与市场竞争需求的差距,为企业管理协同提供动态的导向目标。协同机会识别是寻求企业管理子系统中可以产生协同的环节。通过分析企业行为共享如何影响创新和竞争优势,考虑协同效应价值和成本的基础上确定协同机会。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使得协同价值被广泛地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础上进行要素的整合、配置,从而最大化地获得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依据协同管理的自组织原理,企业作为一个自组织开放系统,应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要求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系统,调整系统资源、制度程序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追求获得持续的创新和竞争优势。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应当以此为基础展开。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的诸如经济社会、政治稳定、技术进步等,也包括微观的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等。以社会环境协同为导向的管理逻辑下,企业以适应社会环境要求为目的,设置相应组织结构,并设计和组织工艺流程,制定执行运营管理的各项制度、程序和措施,为企业管理各主体设定行为规范。在企业层面上,培育企业组织内的社会资本,完善企业管理软环境,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组织的协同管理效率。同时,企业的组织机构系统、工艺流程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以及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环境系统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协同机会识别、信息沟通、要素整合配置和序参量管理等机制,实现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以使得企业管理系统从无序演化到有序,获得协同效应。在业务操作层面上,企业运营管理是通过对战略、经营环节等具体业务的计划、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系列机制实施所完成的。因此,企业欲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能力,不仅要对单项业务精益管理,还要能够注重对管理子系统,业务管理各流程开展协同管理。综上所述,企业协同管理是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合理确定能够表征企业发展宏观有序程度的序参量,运用支配原理,建立协同运行机制,使得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耦合,产生协同效应。企业管理协同包括企业内部与企业内外协同,内部协同则主要通过内部管理要素的匹配、协调,内外部协同是指企业与外界的互动适应过程。作为企业协同管理的负向反馈和约束机制,管理协同审计通过对企业管理系统的协同效应为导向的协同组织全过程评价,有助于改善企业协同管理水平和获得持续协同效应。籍此,本文搭建了管理协同审计的理论基础。

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管理协同审计:一个理论框架

管理审计是对企业运营管理制度、管理活动及结果评价和报告的系统过程,其目的在于检查并揭露企业运营管理中的缺陷和重大风险,帮助企业改善运营管理。通过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协同机制设计执行、协同效应等,对改善企业协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企业协同管理的自我要求,也是管理审计适应企业管理环境和方法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之一。企业管理协同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审查企业管理协同机制设计及其运行,评价企业管理协同效应获得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对改善企业管理协同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以企业创新和竞争优势获取为企业管理协同目标,重要的是识别协同机会,对管理协同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及在此基础上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使企业子系统在演变及与其他子系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关联放大效应,实现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协同效应。由此,企业管理协同审计范围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各类管理机制等协同的静态审查,也包括对企业管理系统、子系统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能量交流适当性审查。

(一)企业管理协同机会识别审计

企业管理协同机制是开展协同管理的一整套方法体系,协同机制审计能够评价企业是否合理确定表征企业管理宏观有序的序参量、管理机制运行有效性,其中重要的是识别协同机会识别和信息沟通审计。协同机会识别是发现企业运营管理中缺乏有序性,协调性、合作性不足的各子系统或要素,以采取相应协同管理措施,促使企业内部子系统或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有序运行,从而获得协同效应。协同机会识别是企业协同管理的关键步骤和前提。在开放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不断根据变化的环境,识别协同机会,通过协同管理,获得持续的竞争和创新优势。协同机会识别审计目的是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协同运作分析、协同机会评估制度,评价其有效性,并对企业协同机会识别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管理协同机会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具有清晰的战略和经营目标,是否建立科学的战略实施机制,是否建立管理要素配合、流程衔接的信息收集和评估制度及其健全性、有效性;审查企业以协同为导向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战略管理、业务经营讨论分析会如联席会、部门际会等制度的合理和有效性;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根据经营环境变化、战略目标、经营管理风险等识别协同机会;审查评价企业针对潜在协同影响因素,特别是影响企业协作、导致业务管理运转不畅的因素信息收集、传递、报告、评价和决策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

(二)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

充分、有效地信息沟通能够及时传递决策信息,并能够使得企业员工清晰地理解、认同和接受协同管理主题,是协同管理顺利实施的保证。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协同的审计目标是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对改善管理协同信息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多样化和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交流制度,是否建立有利于企业间管理协同的信息共享平台;审查评价企业信息沟通机制是否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协调、匹配,以保障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审查企业战略、运营操作层面信息沟通制度及其与职能部门职责要求的匹配和协调性;评价管理协同所需采购、价格、销售、运输等信息沟通与交流的科学和有效性,是否存在阻碍信息传递的情形等。企业管理协同信息沟通审计还要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危机或突发事件的信息沟通制度。

(三)企业组织结构协同审计

企业组织机构是组织运转与功能实现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协同的执行主体。协同管理不仅强调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利用,而且强调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协调整合,强调企业资源利用开发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调整。因此,动态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现管理协同的基础条件之一。组织结构协同审计的目标是,审查评价组织结构设立的科学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管理制度流程之间的匹配、协调性,并对组织结构再造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结构协同审计具体内容包括:审查企业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以职能为中心,建立流程组织,在职责范围、权力分工、协作体系等方面与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是否相匹配、协调;审查评价组织结构职能层次、种类划分,部门、职务和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审查企业组织结构设置能否保证及时获取和反馈信息,以确保信息畅通和对业务运营进行有效监控;审查评价企业组织结构是否与外部经营环境和企业战略目标需要相匹配,是否与企业规模、所处成长周期、技术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所处经济社会环境等相匹配适应。组织结构协同审计还要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经营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地对组织结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和柔性化改造。

(四)业务运营管理协同审计

协同管理强调对管理制度、流程、程序的整合、协作,以使得管理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主要包括:财务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营销协同、研发协同等。为达成企业协同目标,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从企业整体管理角度,形成管理子系统互补、关联的动态结构,并根据企业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及时地整合、协调和共享企业资源,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和创新优势。企业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协同,一方面是在纵向上与企业战略目标导向的竞争优势需求相匹配协调,另一方面是企业各项业务运营管理机制,如计划、决策、执行、反馈和监督机制之间横向上相互协调一致。企业业务运营管理协同审计目标是审查评价企业各业务管理子系统的协调和一致程度,评价企业财务、采购、营销、生产和技术研发协同机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分析制约企业运营管理和战略目标实现的瓶颈因素,从而对改善企业财务、采购、营销、生产和技术研发协同管理提出意见建议。财务协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精简高效的财务机构和统一规范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责权是否清晰明确、财务制度执行是否有效,评价企业是否具有管理协同相匹配的财务筹资、营运资金管理、筹资规模和运作能力。采购协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查企业采购业务管理机制和环节的协调性以及采购业务与企业战略、财务、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的匹配性;审查企业是否区分材料类型制订采购策略,评价采购策略与生产组织特征、库存管理、采购人员队伍建设等的匹配和一致程度;审查采购部门内部职员分工是否明确,职责是否分明,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是否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及其运行;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制度,评价企业不同战略层次的供应商与战略匹配程度,评价订货响应时间和速度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程度等。营销协同的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营销资源界定是否清晰,采取的营销协同方式是否适当;审查企业是否与协同企业间共享营销资源、共同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是否开展营销组织经验的交流沟通等,评价营销沟通、品牌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合作的效率效果。企业生产协同的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生产组织与企业战略是否匹配,生产要素与运营技能要素是否匹配协调;审查评价是否建立适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拥有与生产技术、设备相配套的技能素质。企业技术研发协同审计内容包括:审查评价企业是否有清晰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战略,技术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信息沟通、营销管理等是否匹配、协调;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与技术发展创新相协调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励机制,是否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扁平化、柔性组织结构;审查评价技术研发要素是否配置合理,管理能否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审查评价企业对市场技术创新需求的反应机制是否灵活迅速,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是否顺畅、及时,是否存在响应时间过长反应速度较慢等现象。

(五)组织社会资本协同审计

企业组织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是企业组织社会资本,有助于成员共享知识和技术,促进合作行为。组织社会资本既是管理协同的产物,也是协同效应的状态,是协同管理顺利实现的经营管理环境基础。组织社会资本审计主要目的是审查评价企业是否采取相应制度措施以构建合作信任的环境氛围,评价企业环境氛围与其他管理要素的协调程度,从而对组织社会资本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已经建立的文化、信任与合作氛围的审查评价。文化协同审计审查企业是否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业务单元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合作和协作文化;审查企业是否培育了重视个人自尊、权力、独特性和成长能力,尊重他人及其权利,关心他人并为他人服务关注共同利益等为特征的组织人道主义文化等;审查评价企业是否建立有鼓励雇员自愿做出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制度及其有效性。公平感对于开发信任、尊重和互惠的高质量的工作关系至关重要,组织社会资本审计因此要审查评价企业运营管理的过程公平及员工的公平感程度。

结束语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篇8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上一篇: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企业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