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保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6 00:52:25

材料保护论文

材料保护论文篇1

俯身回首,漫漫征程十余载

作为一个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1968年出生的李宏松正值风华正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已经主持负责多项部级文物保护工作。

1999年,年仅31岁的李宏松就已经负责完成了“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研究”项目、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抢险保护工程设计工作。

他曾作为实施现场技术负责人主持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和本体保护项目,因其个人在此处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优秀表现,他获得了2004年“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4年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后因该处文物的重要价值和保护成绩,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他还负责完成集安市丸都山城了望台及西南门址保护工程设计项目,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优秀工程设计奖;负责完成了三峡库区近七十余项地面文物保护工程设计项目,如三峡库区重庆段38处地面石质文物原地保护工程,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壁摩崖题刻保护工程设计,后者还被评为2002年重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优质工程等,他还还曾参与了轰动全球的长江三峡白鹤梁保护工程。

白鹤梁题刻被誉为“长江古代水文站”,它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梁脊标高为138米,只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但低于最高洪水位却达30米,所以几乎常年淹没于水下。天长日久,梁体受到水体的冲刷,侵蚀严重。在三峡工程蓄水后,题刻区珍贵的资料也将永久沉没于水底。虽然目前已经采取水下博物馆方案对部分重要题刻实施了保护,但是尚有大量的题刻将可能被永久淹没于滔滔江水之下,必须采取切实的保护手段才能保证题刻在水环境下的长期留存。李宏松在接到任务后,提出采用注射粘结、点滴渗透增强和小锚钉加固相结合的工艺措施加固题刻岩体表层,并采用表层、长锚杆支护、凹槽砌筑支护和裂隙灌浆相结合的方式加固梁体。对于表面防冲蚀工程,他还提出了双面层方案:下层采用柔性保护层,保护题刻不被损伤,上层采用刚性防冲蚀保护层,面层以锚固方式与岩体连结,以确保题刻表层和面层自身的整体稳定。在他的组织下,又一次全面留取了白鹤梁题刻的文字资料,并翻制了题刻的实物资料,圆满完成了保护白鹤梁的任务。他在三峡文物保护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其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

他还曾独立完成了柬埔寨吴哥遗址周萨神庙建筑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工作,独立完成了重庆巫山县大昌古镇拟选搬迁地址综合评估工作。

而这些,只是他工作成绩的一小部分。

仰身瞻望仍将上下而求索

2005年至2010年他负责完成了国家文物局2005年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碳酸盐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项目》,本课题是对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的河南地区石灰岩石质文物、以西黄寺内石质文物为代表的北京地区大理岩石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选择的50余处南北朝至近代有明确纪年的碳酸盐岩石质文物单体开展检测和实验。根据病害所表现出来的劣化现象,确定了碳酸盐石质文物表层劣化的典型病害类型及等级;根据调查结果,通过绘制病害分布图的形式,确定了碳酸盐石质文物表层劣化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数;根据实验和测试分析,探讨了碳酸盐石质材料劣化的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通过材料物理、力学、化学、矿物成分分析和无损、微损检测结果全面、系统地了解和分析了各类评价指数与物化性质变化过程的相关性及分析方法;通过材料劣化过程的深度分析定量评价了劣化的全过程,并分析了材料劣化全程中的工程性能、内部组分、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材料微观结构变异与工程性能劣化间的相关性;探讨了劣化表象和岩石内部矿物成分、微观结构变化间的本质关系;建立了碳酸盐石质文物表层劣化等级的划分原则及方法;探讨了时间序列与碳酸盐岩石质文物表层劣化的关系。目前,在该课题资助下已发表《岩石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石质文物保护科技的基础性研究方向》、《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及其附属石质文物表面剥落劣化机理初探》、《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两种岩石材料表面剥落特征及形成机制差异性的研究》4篇论文;同时在AUTOCAD2002平台上自主研发了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

2008年至2010年他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砂岩类文物材料性能失效分析研究》,该课题是文物系统首个申报成功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课题主要是开展对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砂岩石类文物材料性能劣化和失效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是石质文物保护领域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它的研究体系和结构本身具有创新性,以文物材料为契合点将环境和材料科学界两大基础问题的研究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其研究成果将为中国科学界开展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也必将为失效分析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截止2010年11月中旬,项目试验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已完成研究报告两份;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另一名项目资助博士研究生也已完成论文,将于明年上半年答辩毕业。

如今,年仅42岁的李宏松已经是文物保护工作战场上身经百战的主将,他已经负责和主持完成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勘察和设计项目多达2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学术会议等独著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多达24篇,并获得多项国家和省市级奖项。

熠熠闪烁的荣耀和累累的研究硕果是他十余年工作尽职尽责的见证,展望未来,挑战已在前方,李宏松,依然在路上……

人物简介:

材料保护论文篇2

【关键词】文物保护;原则;文物保护材料;考古现场

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存在不仅见证了人类发展的历程,同时承载着我国优秀的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古物、文物和文化遗产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保护,才得以持续发展,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物才得以保存和延续。

一、《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内容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是对《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的文件,是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编、国家文物局公布,属于部门规章,具有法规效力。《保护准则》规定,文物古迹的原状有以下四种形态:实施保护工程以前的状态;历史上变化后存留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局部破坏但仍保留原构件和结构、形制,经过修整后恢复的状态;文物古迹价值中所包涵的原有环境状态。其主要是对文物古迹实行有效保护,保存古迹实物遗存面貌及历史环境的全部活动,保障真实、全面的历史信息及价值。

二、文物保护原则

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保护工作出现任何一个错误都是不可挽回的,所有保护工作必须在保护原则指导下实施保护管理措施。

(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中国具有长期的文物保护工作经验,而且国外也普遍具有文物保护工作经验,但是一直存在对文物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等方面的争议,当然世界各国也普遍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避免对文物在任何结构和装饰上的改造,并且应以足够的研究资料为证。首先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历史资料的佐证下,尽可能的利用原物,最大限度保存文物建筑部分,尽量避免对原有文物的添加和拆除装饰,强调对原文物材料和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对一些残存的古建筑进行修补,必要情况下,拆除其他建筑物剩下的旧料用于替换残存文物,保障其品格和个性。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严格的文物维修方案,避免对建筑外貌做较大的改变,尽可能的控制建筑内部结构。

我国经过长期的实践工作,统一总结成“不改变文物原状”,考古学家在精心工作时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保护准则》特别要求复建要以科学准确的论证,不允许按文献记载进行推测,不允许以民间传闻为依据,不能为旅游发展而不顾历史依据进行重建,甚至造假古董。这些要求是苛刻的,在一定程度对文物古迹的利用与保护出现矛盾。通常“原状”不能简单理解为原貌,或者文物最早的状态,如金属器皿在出土时携有大量的有害锈,对器皿造成安全威胁,应当坚持除掉,所以,保持文物原状一定是在文物安全健康的情况下。

(二)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的原则

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是指在文物发掘出土到文物被运送到实验室的这段时间里,对文物进行抢救和临时性妥善保护及维护。当文物处于地下时,会与文物考古环境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文化材料的变化速度会趋于平缓甚至停止。如果从考古现场取出来的文物,会处于新的环境中,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原来的环境状态被打破,遭受到强力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如陵墓出土的纺织品,彩绘壁画等会受到致命的损伤,彩绘颜色只需几天的时间或者一瞬间的时间就会消失,其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对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注重对易损坏文物的保护,主要包括丝织品、纸张字画、彩绘陶器等,以有机质文物为主。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如一些壁画、窑址、建筑基址等。与现代实验室相比,考古现场无论是仪器材料、试剂药品等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尽完善,决定现场工作的特点是临时性的,并且对文物保护采用的处理技术手段及考古研究对后续实验室的处理不产生负面影响。

考古现场保护原则不仅需要实行与特定的场合相结合的原则,还需要实行以下特殊原则进行保护:

1. 少干预原则

首先确定文物保护处于安全状态,之后,减少对文物的干预,如果文物出土时处于良好的状态,如果可以不经行处理保存,就不需要经行处理,对其进行正确包装,进行保存,能减少处理就减少处理,这才是最好的处理。

2. 可再处理与可逆性原则

可逆性通常是对文物进行一些处理,在不影响文物现状的前提下将其清除。可再处理原则通常是对即使存在无法清除的材料,也不会对后续的处理和研究造成影响,这种处理往往需要阶段性的技术,一旦超出阶段,很有可能有更好的更新的技术出现,

3. 事先取样原则

在发掘文物之前,要根据前期对文物调查、勘察的信息,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避免一些考古发掘工作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文物被污染,从而导致不准确的分析信息出现的情况。

(三)选择文物保护材料的原则

文物材料保护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尽量减少更换原来构建的材料,保障维持原来材料的质地、颜色、成分不变;二是在非得更换不可的情况下,采取榫接、挖补、填充和化学等加固手段尽可能地保存原构件,使用一些文物的旧料更新材料、质地、形式和色调与原来相同。

现代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文物保护,并不是文物保护专属材料,大多是从相关领域借用过来的,比如“万能胶”的环氧树脂广泛用于石质文物、彩绘壁画、陶瓷器等文物的粘结修复,作为文物胶粘剂并不理想,具有不可逆性,破碎的文物一旦粘结起来,很难被重新分开,进一步校正是不可能的。

文物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文物材料不同于其他材料,所以在选用文物保护材料时,不仅要具有长期耐久性,性能最佳性,同时还具有不改变外观、可逆性的原则,即遵循以下原则:

1. 不改变外观的原则

一些用在表面的材料如“文物防水剂”受到特点制约,因为在文物里,颜色、色泽等文物承载信息是最重要的,如果把有色材料加在文物里,使得材料颜色和文物原来的颜色发生叠加作用,致使文物颜色发生变化,就不能保持文物的原状。

2. 长期耐久性的原则

文物保护的目的是把文物的寿命尽可能的延长下去,所以材料的作用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具有保护功能,但是文物材料保护作用时间有限,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文物防护材料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文物保护材料会有老化变质的现象。

3. 性能最佳原则

在选择保护材料时,要选择优良性能、老化周期时间长的材料,不能对原有的性能进行最大限度改变,一定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具有优先的性能。

三、保护原则应该在众多因素中寻找平衡

任何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大量的实践作为理论基础,尽可能不去破坏和改变文物材料现有的结构和装饰。考古学家进行工作常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将文物包含的全部信息揭示出来。现实的管理使用者首先要考虑承受力,使用方便程度等,而文物保护的研究者需要保障文物建筑、建筑历史信息量等。

四、结语

对于文物保护原则需要我们与长远的研究教育和经济向结合,使得文物理想保护原则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让文物得到真正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2011(09).

材料保护论文篇3

关键词:腐蚀 控制腐蚀 金属腐蚀 防腐工作

一、基于腐蚀控制的设计考虑

1.正确选用材料和加工工艺

材料有各类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合理选材应主要从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加工性能和经济性四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1选材需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在保证其他性能和设计的使用前提下,尽量选用价格便宜的材料。

1.2综合考虑整个设备的材料,根据整个设备的设计寿命和各部件的工作环境选择不同的材料。易腐蚀部分应选择耐蚀性强的材料。

1.3对选择材料要查明对哪些腐蚀具有敏感性,在选用部位所承受的应力、所处环境的介质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腐蚀类型,与其它接触的材料是否相容,是否发生接触腐蚀。

1.4结构材料的选材不可单纯追求强度指标,应考虑在具体腐蚀环境条件下的性能。

1.5选择杂质含量低的材料可以提高耐蚀性。

1.6尽可能选择腐蚀倾向性小的热处理方法。

1.7采用特殊的焊接工艺防止焊缝腐蚀,采用喷丸处理改变表面应力状态防止应力腐蚀。

1.8基体材料加涂层可以作为复合材料来考虑。选择耐蚀性能差的材料施加涂层,还是选择高耐蚀材料,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设计寿命和经济成本。

2.防腐蚀结构设计

设备的腐蚀在很多情况下都与其结构有关。不良的结构常常会引起应力集中、局部过热、液体流动停滞、固体颗粒的沉积和积聚、电偶电流形成等,这些都会引起或加速腐蚀过程。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注重设备的结构设计。

防腐蚀结构设计,就是在保证满足设备的功能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地改变设备及部件的形状、布局,调整其相对位置或空间位置,达到控制腐蚀的目的。

二、表面保护覆盖层

1.覆盖层保护机理

1.1阻隔作用

覆盖层都有一定致密性,能有效阻隔水、氧气等腐蚀成分渗入并和底层金属发生腐蚀反应。根据这个思路,可以有意识强化覆盖层的这种功能。

1.2阴极保护作用

某些覆盖层含有活性金属成分。如钢铁表面涂锌层,一旦涂层有空隙,侵入水气后形成的电偶腐蚀,锌为阳极,加速腐蚀,保护作为阴极的铁板。

1.3钝化、缓蚀作用

许多传统防锈涂料的底漆填料往往具有缓蚀或钝化作用。如红丹防锈漆加了作为填料的红丹,它可看做铅酸盐,是一种良好的钝化剂,涂漆后使钢铁表面保持钝态,不受腐蚀。

2.覆盖层的合理使用

2.1金属覆盖层

金属覆盖层技术是指在金属基体上覆盖一层或多层金属涂层的技术,以达到保护金属、防止基体金属腐蚀的目的。金属覆盖层根据其在腐蚀电池中的极性,可分为阳极性覆盖层和阴极性覆盖层。选用金属覆盖层作为基体金属的腐蚀控制与防护措施时,既要根据基体金属的种类和性质、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条件来确定金属覆盖层的材料类型,也要根据机体的表面状态、制件的结构形式、基体与覆盖层的相容性等因素来考虑选择适当的金属覆盖层技术。

2.2非金属覆盖层

非金属覆盖层技术是将非金属涂料涂覆于材料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并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以保护和装饰基体材料的方法。涂层在材料表面涂覆成膜的施工就称为涂装。非金属覆盖层技术又包括有机涂层技术、无机涂层技术和转化膜技术。

三、缓蚀剂防腐方法

1.缓蚀剂的分类

1.1按缓蚀剂的化学组成分类,可将缓蚀剂分为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

1.2按缓蚀剂对电极过程的影响分类,可把缓蚀剂分为阳极缓蚀剂、阴极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

1.3按缓蚀剂对金属表面状态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成膜型缓蚀剂和吸附型缓蚀剂。

1.4按环境介质不同,可分为中性介质缓蚀剂、酸性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等。

2.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2.1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许多有机缓蚀剂属于表面活性物质,有机分子由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和疏水亲油的非极性基两部分组成。当将它们加入到介质中时,缓蚀剂的极性基因定向吸附排列在金属的表面,从表面上排出了水分子或氢离子等腐蚀性介质,或者使介质的分子或离子接近金属表面,从而起到缓蚀作用。

2.2成膜理论

成膜理论认为,缓蚀剂的分子能与金属或腐蚀性介质的离子发生化学作用,其结果在金属表面生成了具有保护作用的、不溶或难溶的化合物膜层,从而起到了缓蚀的作用。

2.3电极过程抑制理论

电极过程抑制理论认为,缓蚀剂之所以起到缓蚀作用,是由于缓蚀剂的加入抑制了金属在介质中发生腐蚀的电化学过程,从而使腐蚀速率减慢,即起到了缓蚀作用。

四、电化学保护

电化学保护方法,就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设备或设施上施加一定电流或保护电位,从而防止或减轻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电化学保护技术分为阳极保护和阴极保护两种。将金属电位向正值移动到致钝电位以上,使金属钝化的技术称为阳极保护。阳极保护特别适合强腐蚀环境的金属防腐,我国硫酸工业已有应用。阴极保护是将金属电位向负值移动到其腐蚀电池的阳极平衡电位以下,这种技术目前成为埋地金属构件,特别是钢制管道的标准做法。

参考文献

[1]肖纪美,曹楚南.材料腐蚀学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卢绮敏.石油工业中的腐蚀与防护.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崔斌.油气集输管道内腐蚀及内防腐技术.石油化工设计.2007,24(1):5 l-54.

[4]杨赫,刘彦礼.近年我国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应用.化学工程师,2008,149(2): 28-31.

材料保护论文篇4

关键词 局部电镀;遮蔽材料;热熔胶;可回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TQ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201-02

0 引言

高压电器产品的核心导电部位,均采用镀银以降低连接部位的接触电阻,随着公司800kV、1 100kV等高压开关新产品的研发成功,零件结构不断更新,导电部位形状日趋复杂,对局部镀银工艺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而镀前局部绝缘遮蔽工序对整个镀银质量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1 实施现状分析

局部镀银是在镀银前,先将非镀银部位进行遮蔽保护,使非镀部位与电解液绝缘起来,然后镀银,镀银后将遮蔽材料进行彻底剥除。对非镀部分的绝缘的保护方法很多,如使用绝缘材料包封,使用仿形夹具及涂刷绝缘保护涂料等,以达到对非镀部分绝缘保护的目的。其中用绝缘涂料附着在非加工部分的保护方法操作起来方便,更适于对形状复杂零件的绝缘保护及大批量生产中[1]。

长期以来,在国内高压电气制造行业中,普遍采用一种黑色的可剥漆和PVC胶带来保护非电镀面。这些材料存在以下缺陷:

1)PVC胶带

由于零件结构复杂,所以PVC胶带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应用于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工件,另外使用PVC胶带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成本也较高,所以主要的遮蔽材料是可剥漆。

2)可剥漆

可剥漆是通过溶剂来稀释且通过挥发溶剂来达到保护性能,所以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等),这些有机溶剂对于人体有很大的伤害而且有爆炸的危险。另外挥发溶剂需要很长时间,生产效率低下。在保护面上,容易破损,后期需要大量人工来打磨,也是难以克服的缺陷。

因此,研制、开发出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新型镀层遮蔽材料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已成为高压电器制造行业的燃眉之急。

2 新型遮蔽材料性能的研究

由于工件的结构复杂,所以新型遮蔽材料必须具有固液转换的性能,即在电镀前是液态,干燥后成为固态,在不使用溶剂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热熔胶作为发展方向。热熔胶是一种不含水,不需溶剂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在常温下热熔胶为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熔融,变成能流动而已有粘结性的液体。热熔胶作为100%固体组成,不含溶剂和水,由于其粘接强度大,固化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汽车,建筑材料,食品包装、书本装订、家具行业等诸多领域。

热熔胶基本有3种类别:1)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类。主要成分是以乙烯和醋酸乙烯在高压下共聚而成的树脂为基本树脂,它决定了热熔胶的基本性能;2)尼龙(Polyamide)、聚酯(Polyester)类。聚酰胺可分为两类:一是二聚酸类(分子量高,熔融黏度高,软化点高,强度高,但热熔胶的工艺性下降);一是尼龙型(为了使用方便常用甲醛处理制成羟甲基化尼龙);3)橡胶(Rubber)类。比较典型的热塑性弹性体是A-B-A嵌段共聚物,是由苯乙烯(St)、二烯烃(D)、苯乙烯(St)三元共聚而成,简称为SDS[2]。针对此三大类热溶胶,结合实际生产的需求,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

实验目标:1)在加温到160℃时,熔体要有很好的流动性,以确保将整个工件完全覆盖;2)剥除需电镀部位胶膜时,要保证割离界限处不起皮;3)电镀过程中要能耐强酸碱,保证结合力,不能开口,要能耐温90℃;4)电镀完成后,要能方便的将整个保护胶层彻底清除,不能有任何残留;5)回收使用。

3 实验过程

3.1 基体材料的选择

3.1.1 EVA类热熔胶

选用材料:EVA(VA含量18%)、POE、PE蜡、

由于此类热熔胶主要材料的熔融指数很高,虽然加入蜡类物质提高熔体的流动性,但整体的韧性下降,无法方便的将之整体剥离,所以放弃此类热熔胶的选择。

3.1.2 PA、PE类热熔胶

此类热熔胶耐热、耐油,但同样缺乏流动性,所以放弃。

3.1.3 热塑性橡胶类热熔胶

此种热熔胶成型材料柔软,耐酸碱,流动性问题也能得以很好解决,而且能反复使用,所以选择此类热熔胶进行实验。解决的重点是解决结合力的问题,结合力太强则剥离时容易有残留,结合力太弱则在电镀时容易起皮。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反复测试,我们开发出了目前使用的遮蔽材料。

3.2 性能测试

3.2.1 拉伸试验结果

1)拉伸强度:13MPa,测试方法 :ISO37;

2)断裂伸长率:670%,测试方法 :ISO37;

3)300%定伸强度:3.7MPa,测试方法 :ISO37。

结论:弹性可满足剥离时的拉伸强度。

3.2.2 耐酸碱实验结果

由于新材料是应用于电镀银过程中的特殊产品,因此,其耐酸碱性必须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对其耐受性进行特殊的测试。 测试方法如下:

根据实际生产过程配制测试溶液,将一定大小铝板和铜板表面完全浸渍新材料,厚度大约3mm,浸入测试溶液中1小时,观察是否有影响,包括有无反应;是否有溶解等,在浸泡一定时间后测试力学性能数据。

结论:其耐酸碱性能可适应我公司镀银过程中酸碱液的腐蚀性。

3.2.3 耐高温测试结果

电镀银过程中溶液最高温度为90℃,因此,测试在不同温度下新材料的熔融指数(MI,g/10min,,1.64kg)。超过150℃由于流动太好超出测试范围,采用测试直接流出时间,换算得出数据,

结论:其耐高温性能可适应我公司镀银过程中热水的温度。

3.2.4 结合力测试

由于弹性可剥胶最终要易于剥离工件表面,所以结合力不能太高,参照热熔胶的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采用GB2791标准T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剥离强度 0.7N/CM

结论:可起到镀银前遮蔽保护作用,镀银后也易于剥离。

4 结果与讨论

5 结论

新型电镀遮蔽材料在拉伸性能、耐高温性、耐酸碱性、与基材结合力、安全性能等方面均可满足电镀银过程中的性能要求。它与传统可剥涂料相比具有几大优点:

1)环保:不使用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无溶剂;

2)安全:由于不使用可燃物,没有易燃易爆的风险;

3)效率高:新材料完成镀银前遮蔽工艺最多需30min,而传统的可剥涂料最少需8h,整体生产效率提高1.5倍以上;

4)防护性好:传统可剥漆膜只有0.08mm~0.1mm厚,易破损,而新材料膜厚达到1mm~3mm,零件传送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磕碰的产生;

5)成本更低:新型遮蔽材料可回收使用10次以上,综合成本大大降低;

6)剥漆工具简单,一次性投入,减少了原来各种工具的消耗成本。

参考文献

[1]曾华粱,吴仲达,秦月文,等.电镀工艺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661-664.

材料保护论文篇5

关键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节能建筑大量涌现, 墙体保温作为建筑新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推广建筑节能将是我国发展住宅建设的一项长期国策。目前,在建筑中应用的外墙保温主要有内保温、外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等方法,国内建筑墙体保温做法较多地选用外墙外保温技术,下面就在我国北方较常使用的外墙外保温方法进行论述。

一、外墙外保温技术分析

1.适用范围广。外保温不仅适用于北方需冬季采暖的建筑,也适用于南方需夏季隔热的空调建筑。即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砌体外墙的保温,也适用于剪力墙结构砼外墙的保温。免费论文参考网。既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2.保温效果好。因为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可以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冷、热桥”影响。能充分发挥轻新型质高效保温材料的保温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在使用相同保温材料情况下,需要保温材料的厚度较小,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3.保护主体结构。置于建筑物外侧的保温层,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主体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温度对结构的影响,建筑物的热胀冷缩可能引起建筑物部分非结构构件的开裂,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可以降低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

4.改善室内环境。论文参考网。外保温提高了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内热能的传导损失,增加了室内的热稳定性。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风霜雨雪等对墙体的浸湿,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性能,避免了室内的霉斑、结露、透寒等现象。进而创造了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另外因保温材料铺贴于墙体外侧,避免了保温材料中的挥发性有害物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5.然而,由于外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仅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由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较薄只有3mm~10mm,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因此在的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保护层的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主体外墙外侧温度变化速度提高约10~30倍。因此考虑其它环境因素对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等抗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外墙外保温体系材料的选择

1.保温材料的选择。在现阶段施工的建筑中,外墙外保温材料的使用以挤塑板、聚苯板为主。挤塑板具有密度大,导热系数小等优点,它的导热系数为0.029W(m.K),是抗裂砂浆(导热系数为0.93W(m.K))的32倍。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为0.042W(m.K),是抗裂砂浆的22倍。因此挤塑板与聚苯板相比,抗裂能力弱于聚苯板。论文参考网。

2.增强网的选择。玻纤网格布作为抗裂保护层的关键增强材料在外墙外保温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它能有效的增加保护层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有效分散应力,将原本可以产生的裂缝分散成许多较细裂缝,从而形成抗裂作用。再则由于保温层的外保护开裂砂浆为碱性,而玻纤网格布的长期耐碱性能就决定了其在对抗裂缝中的广泛应用。

3.外保护层材料的选择。由于传统水泥砂浆的强度高、收缩大、柔韧性变形不够,如直接作用在保温层外面,不仅耐候性差,易引起开裂,而且还有可能脱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采用专用的抗裂砂浆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并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抗裂砂浆的压折比小于3。如外饰面为面砖,在抗裂砂浆中也可以加入钢丝网片。钢丝网片孔距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到大。面砖的短边应至少覆盖在两个以上网孔上,钢丝网应采用防腐好的热镀锌钢丝网。

三、外墙保温施工要点

当基层墙体验收合格后,就可进行保温层施工。其具体施工工艺为:清理、找平基层→弹、挂控制线→安装、找平底端托板檐→材料工具准备→配粘结胶浆→粘贴翻包网格布→粘贴苯板→检查校平→填塞板缝→打磨找平→安装装饰线条(用苯板制成)或分格缝→钉锚固钉→保温层验收。

1.粘贴聚苯板的施工要点。免费论文参考网。粘贴翻包网:在以下部位粘贴翻包网,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门窗洞口周边、预留洞口、女儿墙、勒脚、阳台、雨棚等,变形缝及基层不同构造不同材料结合处。以上部位称为系统终端。翻包网格布要求压入聚苯板两面均不少于100mm。

点框法粘贴聚苯板:用抹子将拌好的浆料均匀的涂布于聚苯板四周,空白处均匀的涂布若干灰饼,然后将聚苯板按预定的位置对位,并均匀用力按压,随时检测垂直度、平整度,使聚苯板与基底粘结牢固、平整。压平后聚苯板四周浆料宽度约60mm,最窄处不少于60mm,灰饼直径不少于100mm,厚度5mm,且粘结面积不少于聚苯板面积的30%。免费论文参考网。

拼缝及细部要求:聚苯板粘贴时应自下而上,错缝粘贴,转角咬槎。每层错缝1/2板长不少于200mm。对下料尺寸偏差造成板间缝隙大于2mm的,应将聚苯板裁成合适的小片塞入缝中。门窗洞口四角的聚苯板应采用整板切割成形,不得拼接。接缝距洞口四角不少于200mm。聚苯板粘贴完成静置24h后将板缝不平处用砂纸打磨平整再进行下道工序。安装锚固件聚苯板粘贴牢固后安装锚固件。按要求位置用冲击钻钻孔,锚固深度不少于25mm。

2.保护层施工要求。用镘刀将拌好的砂浆均匀的涂布在聚苯板表面上。将预先裁制好的网格布对正位置用镘刀压入抹面砂浆中,逐行抹压,避免网格布褶皱。网格布横向铺设、自上而下逐行铺贴,沿外墙转角处依次铺贴;遇门窗洞口时在洞口四角加贴一块长300mm,宽200mm的45。斜向网格布。在下列部位须铺设加强网:底层距室外地面高度2米范围的部位;可能遭受冲击力部位。加强网格布的铺贴方法:先贴加强网,再贴标准网,加强网与标准网之间必须加抹一层抹面砂浆。网格布的搭接:标准网格布的搭接宽度≥100mm;加强网格布不得搭接及弯折,网边须对接。转角处网格布要连续铺设,包转宽度≥200mm。接槎的处理:不能连续施工的工作面预留搭接宽度≥100mm的网格布在抹面砂浆外,并注意保持网格布的平整与清洁以便后续施工。抹平修整:用抹子将砂浆抹压平整。

3.注意事项。首先每个分格单元必须一次性施工完成。禁止在一个分格内出现接槎。其次接近分格条边缘施工时,要加细处理。新抹砂浆不要抹到邻近板块,打磨时,避免对已完板块进行二次打磨。论文参考网。第三水平分格缝位置距离每步脚手架高度不少于0.3m。第四施工墙面应采取遮阳和防风措施。最后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避免雨水冲刷。

四、结语

随着我国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 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 外墙外保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但是目前技术推广不到位,施工不够规范, 而外墙外保温对产品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从材料、施工两方面严格把关,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掌握好其施工要点,才能真正提高外墙保温的工程质量。

 

材料保护论文篇6

关键词:环保材料 废旧材料 高科技术

环保材料的含义:从广义上讲,是指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认证,达到环保标准的材料;从狭义上讲,环保材料;一是指采用天然纤维,使用无害于人体的化学剂、色素,严格控制甲醛残留、卤化染色载体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具有无污染、无公害作用;二是对人的身心愉悦作用,不仅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愉悦人的精神。

环保材料在当代服装设计中非常重要。随着当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有的生活理念被人类所改变。保护自身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成为社会的时尚主题。在生活的质量上人们开始寻求一种“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环保服装就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时尚理念。随着低碳环保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对服装面料的环保要求有了新的变化,是否环保、是否对人体健康、是否穿着的舒适等一系列功能性问题成为消费者首先考虑的对象。

根据当今环保材料的利用,棉、麻、丝、毛是被消费者所青睐的传统常用的四大天然纤维,是一种比较古老悠久历史的天然纤维面料。天然纤维又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它们是环保材料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对面料的研发,大量涌出无公害的环保纤维和特殊的面料,例如:莫代尔、有机棉等材料。为服装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同时,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加,生态服装环保材料包括运用生物基因技术的天然纤维也出现在服装面料中。

在环保服装设计中,许多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的的废旧环保材料,废旧报纸、易拉罐、塑料袋、一次性杯子等作为创作材料,主题表现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真正的把 Reduce(节约能源及减少污染)、Reuse(重复使用)、Rescue(保证自然与万物共存)、Reeval-uate(环保选购)、Re-cycle(分类回收再利用)的五大环保原则和环保材料的运用相结合。

废旧报纸、易拉罐、一次性杯子、棉和毛经过回收加工,形成一种新服装材料。20世纪80年代,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推出“破烂装”这种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服装很受欢迎,棉、丝、麻等天然纤维和新型再生环保纤维一直被服装行业采用。如今的历史文化、环境、科技等影响成为新的服装时尚变化得来源。

21世纪环保将成为时尚圈永久讨论最多的话题,在当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各自采用最新、最环保的面料和设计理念来引领服装时尚潮流,通过服装作品展示来诠释设计师对服装环保理念。将自己的服装设计理念同环保主题相结合,采用不同方式和表现手法。往往一种新的环保材料的出现,就会造就一种新的服装潮流。环保的面料设计已经是当代服装设计的灵魂。例如日本著名高级成衣设计师三宅一生,被誉为著名的面料魔术师,对天然材料的应用具有奇特的想法,善于做面料的机理,来体现创新型服装设计,善长立体主义设计,做面料褶皱和运用不同的环保面料,其作品代表未来服装设计环保材料运用新的设计风格。他是一位来自自然界的伟大艺术家。

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性的气候会议上,低碳经济是讨论的热点,各国把环保列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从政治上确定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发新一轮环保“低碳”潮,设计师们借以环保面料的应用为设计突破口,20位北欧服装设计师开展了以环保为主的环保时装秀,服装也“低碳”的设计理念。从此,一个宽泛的服装环保概念形成,低碳服装的发展潮就此产生。低碳服装成为当代服装设计中的一次变革,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服装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也使生产商改变了服装营销战略。促进了服装产业的历史性变革。引领绿色服装产业的发展,此次时装秀中应用展示了一些最新服装环保材料。

最新服装环保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环保“零污染”。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最低。利用先进的纺织技术,研发低碳环保材料,成为现在面料研发商必须考虑的事实。绿色环保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新型服装材料必须具备更高的功能:舒适性、安全性、易保养和回归性。

舒适性是环保材料的重要方面,吸湿透气强,轻质、保暖,回弹性好,从视觉效果,环保材料的质感柔软,光泽柔和自然,适宜一切气候舒适衣料。

安全性是一种在特殊环境适应的防护衣料,消费者注重对服装面料的安全性,同时服装环保材料具有抗紫外线,抗电脑辐射,防静电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抗皱防缩免烫、抗污染的特点,是一种易保养的新服装材料,反复洗涤后不收缩,保型性好,不起毛球,无褶皱,外观平整美观。

回归性是环保材料的最后的归宿,服装面料的回归自然也是人们所期盼的。随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高档服装面料具有了水溶性和可控降解功能,因此,环保服装实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保材料更加被重视,它迫使服装产业向着更安全、更舒适、更休闲、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新型环保材料运用方面,除了使用具有吸汗透气、抗菌、阻燃、抗静电、保健、抗高温、防水透湿等功能外,希望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纳米技术的运用,在今后还有更多的环保材料被研究和发现。

结论

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低碳环保的服装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在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环保材料将占据国际服装市场,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地提高,更多的人会选择购买低碳服装,原因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提高,选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的材料,更重要的是环保材料制作的服装舒适性高、安全功能强,具有更好的防辐射作用,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和血液循环,防止皮肤疾病的发生。未来的环保材料将被广泛的应用,更多的新型环保材料也将随科技的发展被研究和生产,环保材料将实现取之自然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1] 刘国联 ,《服装材料学》,[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06

[2] 邓跃青, 《现代服装设计》, [M],青岛出版社,2004.09

[3] 花梅,《中国服装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

[4] 于强. 《服装设计概论》,[M],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5] 邓跃青,《现代服装设计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6] 马蓉,《服装创意与构造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

[7] 邓跃青,《现代服装设计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材料保护论文篇7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建筑物中玻璃幕墙发展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各种节能环保型的新玻璃材料、新工艺技术也应运而生,现代化的玻璃幕墙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如何在发展玻璃幕墙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中融入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环保型理念,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行业领域中热烈议论的新话题。

 

1 玻璃幕墙应具有的节能环保特点

 

绿色节能环保概念的提出,为玻璃幕墙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玻璃幕墙要有较好的采光透过率,并且能够提高隔热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因太阳光辐射造成的建筑物室内温度的升高。其次,节能环保型的玻璃幕墙还要具有保温性的功能特点,加强对温度的控制,这样在冬季的时候能够较好地保证室内的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减少因玻璃幕墙散热而带来的热能源损失。再次,为了提高玻璃幕墙的环保性,还要对其气密性以及遮阳性等参数进行规定,综合性地开展玻璃幕墙调节工艺技术,使得玻璃幕墙在保证自身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具有一定的环保特性。

 

2 玻璃幕墙中节能环保型新材料的应用

 

2.1 隔热玻璃

 

隔热玻璃材料是一种在原有玻璃建筑材料中通过添加一定比例有着吸热功能特性的着色剂而制作形成的新型玻璃材料。在原有玻璃纸上进行喷涂一层或是几层的金属氧化物,从而形成一种薄膜材质的玻璃。这种隔热型的玻璃幕墙可以充分吸收自然界太阳光所发出的红外线能量,因而它有着很高的透光率性能,并且在建筑应用当中有着隔热的作用,增加了建筑的保温性,大大节约了建筑物对能源的消耗量。

 

2.2 低辐射玻璃

 

低辐射玻璃材料也被称之为LOW—E型玻璃材料,在这种玻璃材质上面也会镀上几层的金属物质以及其他物质的薄膜,通过镀上一层低辐射薄膜后,这种玻璃幕墙就可以具有对远红外线高反射率的优点,加强了对于可见光的透光率,因而低辐射玻璃有着抗辐射的功能特性,同时它也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而且对于建筑物的采光性能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2.3 真空玻璃

 

真空玻璃材料主要指的是由两层玻璃组成的一种玻璃幕墙材料,在这两层玻璃中间增添了一种厚度非常非常小的支撑块,从而使得两层玻璃中间具有密闭性的特点,通过真空气体抽取技术,再将真空玻璃内部两层玻璃当中的所有空气全部地抽取出去,最终形成真空玻璃。正是因为真空玻璃材料的内部是真空的,所以它可以大大减小玻璃的导热性以及传热性,这也是真空玻璃独有的节能环保性功能,不再有空气传导热量,真空玻璃的材料目前可以大幅度地增加玻璃幕墙的节能环保性能,同时也可以保证真空玻璃幕墙的隔热性以及温度保持性。

 

2.4 光致变色玻璃

 

光致变色材料玻璃,顾名思义,这种材质的玻璃在经过自然界太阳光的照射以后,就可以产生变色的效果。在这种材料的玻璃幕墙制作时,添加了一定量的卤化银元素,并且在玻璃幕墙的中间层中加入了一些钼、钨感光物,使得玻璃幕墙具有了光变性能。从理论上来讲,这种玻璃此材质能够根据太阳光照射强度的不同自身的颜色也发生不断变化,当天黑的时候或者是没有太阳的时候,这种材料的玻璃就可以变回透明的颜色,从而实现了对建筑物室内光线亮度的调整,与此同时还能够降低外界的太阳光辐射,这种变色玻璃的应用,不仅具有漂亮的外观,而且还具有隔热防辐射的功能,是新型绿色玻璃材料中的重要发展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玻璃幕墙的节能环保特性。

 

3 玻璃幕墙的节能环保型新工艺的应用

 

3.1 智能化技术

 

随着现代化玻璃幕墙的新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创造性地发展了智能化玻璃幕墙工艺技术,使得整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系统同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以及室内的中央空调系统化可以智能化地统一进行管理,在系统的处理中心进行统一地调控,智能化地根据室内外温度,太阳光的照射辐射程度,进行玻璃幕墙的动态分析调节,从而通过智能化工艺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物玻璃幕墙的保温性能、隔热性能等的动态调整,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情况来保证资源的节约利用,采取了智能化工艺技术以后,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节能性和环保性,进了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各种能源的消耗水平。

 

3.2 遮阳工艺系统

 

关于玻璃幕墙的遮阳工艺系统是建立在加强玻璃气密性的基础之上的,遮阳工艺可以通过不同的玻璃幕墙形式来进行相应的遮阳系统调整,制定出符合建筑物采光、保温节能性能的遮阳体系,提高建筑物的遮阳性。

 

3.3 外层维护保温工艺

 

通过双层玻璃幕墙工艺技术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耗量,因而外层维护保温工艺也被称之为双层幕墙波保护技术,双层幕墙的特点就是在两层玻璃结构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中间层,在中间层内有气体进行流通,从而实现了保温功能,假如要保持室内的温度,只需要关闭双层玻璃幕墙当中的出气口就可以了,这个时候的中间气体通道就像是一个保温室,能够有效地运用太阳能进行空气保温,而在夏天的时候,人们要是想对室内温度进行隔热,就需要打开外层维护系统当中的出气口,通过空气之间流动的热压性原理,使得双层玻璃幕墙当中的高温度气体排放到室外,除此之外,这种双层幕墙的外层维护工艺还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影响,因此在许多大型建筑物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其生产材料以及制作工艺流程中的节能环保性质讨论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文章根据不同种类玻璃幕墙新材料的应用中了解到了其所具有的隔热性和保温性能,大大节约了建筑资源,实现了能源合理利用,同时还开发了智能化工艺技术系统,完善了遮阳、外层保温等工艺流程,从而实现了玻璃幕墙节能环保性的合理化利用和发展。

 

作者:曹文超 来源: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3期

 

编辑点评:

材料保护论文篇8

关键词:国省道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现代公路网络建设中,国省道公路的建设担负着周边市县交通运输的重要任务,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公路建设施工中粗放型管理带来的质量管理难题及对施工企业发展的影响,公路建设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利用现代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效率,保障国省道公路建设施工质量。

一、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针对标准化的应对措施

1、统一养护管理的系统综合标准

标准化的养护管理,指的就是全体人员参与、覆盖整个流程、系统综合、合理科学的养护管理。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国省道干线公路要开展标准化养护管理体系的建设,就应当重视日常的公路养护管理组织以及养护管理的体系建设。而所谓标准化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就应当从养护管理人员的上路养护着装、养护管理规范、养护管理内容、养护工作时间、养护巡查内容、养护机具要求以及公路的养护质量控制、养护操作标准、养护工艺流程、养护管理材料要求等来展开系统综合的标准统一。

2、对于保养小修等工作予以重视

对于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的开展,尤其要对公路的保养小修予以重点关注。而实现国省道干线公路标准化养护管理的目标,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养护管理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养护管理人员因为没有细致的工艺指导并且养护技能又不熟练而造成工作失误,以按标准操作的要求来督促养护管理人员,而且也对养护管理人员的平时检查和审核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从而可以避免过去由于主观的人为因素而造成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

二、国省道公路建设质量控制与管理

1、建立预防性质量预控体系

在现代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中,预防性质量预控理论是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减少质量通病发生的重要方式。预控理论通过对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各因素的控制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这一理论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是通过国内外经验的总结,这一理论的应用正在奋起直追。随着近年来国家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监管力度的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收到了施工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质量预控理论能够有效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质量问题治理造成的成本增加。现代国省道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应针对质量预控理论应用的重要意义,加快预防性质量预控体系的建立。根据企业项目部机构设置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基础质量预控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工程特殊要求、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工程设计技术文件需求等对质量预控体系进行完善。将影响国省道公路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纳入到质量预控体系当中,以影响国省道公路施工质量的各因素为中心开展质量控制工作,预防国省道公路建设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2、强化质量岗位职责

在国省道公路施工质量预控理论应用中,施工企业还应针对质量预控目标进行质量职责管理方式的应用。根据影响国省道公路施工质量的各因素,将质量预控目标、内容等分解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各部门及各环节。在此基础上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岗位,并以此为基础对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进行完善。以这样的方式指导各岗位人员的实际工作,确保质量预控理论的有效执行。为了其实保障岗位工作人员能够切实执行预控内容,施工企业还应在预控理论应用的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根据质量预控岗位内容对各岗位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确保预控内容及重点得到有效的执行。

3、强化材料控制

现代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及实践明确指出,施工用材料是保障国省道公路施工质量的基础。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才能够有效保障国省道公路建设施工质量。根据这一理论及经验,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加强材料投标采购的控制与管理。从材料质量审核入手,以供应商资质审核为重点确保工程使用材料满足设计要求,为保障国省道公路建设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材料进场时应采用双人复核管理方式保障进场材料及数量,同时针对不同材料的存放要求加强存放过程及环境的管理。在材料使用前还应进行再次符合,以此确保工程施工用材料满足设计要求,预防材料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

4、注重国省道公路施工工艺控制

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除施工管理体系及材料控制外施工工艺管理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工程设计标准及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工艺后,施工企业应将工艺参数控制要求、工艺控制要求落实到实际岗位。通过施工现场工艺控制、参数控制以及记录控制等确保工艺控制要求得以实现。在工艺控制与管理过程中还应加强工序审核及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进行治理。避免上一工序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对下一工序的影响。通过严格工序控制、工艺控制保障国省道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减少后期治理对施工工期及成本的影响。

5、强化设备养护及操作管理

在现代机械化施工中,设备管理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重要因素。设备状态完好性、设备调试及操作等都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国省道公路建设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设备操作及养护管理。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规划制定设备的养护计划,在设备使用闲置期进行设备的养护管理,避免设备故障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还应强化设备的操作控制与监督。有现场技术员、质量检验员为中心保障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符合设计要求,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替岗影响施工质量。针对施工设备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开展设备管理与控制,保障国省道公路施工质量。

6、重视养护管理安全文明培训

在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也应当开展对养护管理人员的安全文明培训和教育工作,以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安全文明技术素质和安全文明意识。其一便是要提高养护管理主要负责人员对于安全文明化的认识和意识,其二是要提高养护管理专职安全文明工作人员对于安全文明化的认识和意识,而其三则是提高全体养护管理人员对于安全文明化的认识和意识。

7、养护管理作业控制区域的设置

在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在同一地点进行而且当日就可以完工的,以及对于白天作业而晚上撤出的养护管理作业工作,比如交通标志的更替或修理、护栏板的更替、边沟的修理、绿化的维护等等,要按照临时定点的养护管理作业要求来进行养护管理作业区域的布置;而对于养护管理作业过程中,其作业地点会发生改变的养护管理作业工作,则要按照移动的养护管理作业要求来进行养护管理作业区域的布置。而且在交通警示的摆放过程中,要顺着交通流量的方向来进行设置,而在交通警示的拆除过程中,则要逆着交通流量的方向来进行撤除。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国省道公路施工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开展与推进、关系到旅游经济及县市经济的发展。针对现代国省道建设需求,国省道公路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管理。运用质量预控理论及强化施工质量关键点的管理方式,保障国省道公路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国省道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镇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预控理论应用及执行[J].路桥施工信息资讯,2011年.

上一篇:爱护环境论文范文 下一篇:儿童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