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环境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2 03:09:35

爱护环境论文

爱护环境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22-01

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教育也开始走进课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品读美文时寓入环境教育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描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之类的散文。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落实到行动中去发现、保护美的事物,创造美的事物。因此,可以通过品读美的语言文字,把环境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学生心中。

如教学《林海》,文中写道:“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教读这一段时,笔者则以抒情的语言导读:“多么美的语言,老舍笔下的兴安岭已经纯粹是一位灵秀的姑娘,一位穿着绿袖红鞋随风轻舞的少女,让我们跟着她走进兴安岭的怀抱,去闻一闻花香,去采撷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吧!”学生读出了文章的感情和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笔者因势利导:“徜徉于这么美的环境中,你想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想把她捧在手中,放在心中;也有的说,希望兴安岭永远美丽。在这品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能达到“自能通解”,“自求得之”的境地,环境教育也已经深入学生心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描写风景环境的散文,通过多种品读的方式,加上教师的引导,环境教育的渗透就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在视听情境中孕育环境教育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要让学生了解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努力创设一种优美的、清晰的视听情境,使学生乐意接受。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产生相应的情感。

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运用录像手段,在荧屏上展现了大榕树的美姿和鸟儿欢叫的热闹情景,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且和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一颗大榕树就能成为鸟的天堂呢?”学生回到课文中的阅读才知道:那里的农民不允许人们去捉鸟。笔者还通过相关资料告诉学生当地人通过保护大榕树和保护鸟而取得了经济效益。学生在这样的视听环境中,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的感情油然而生。

三、在辨析讨论中融入环境教育

通过有关现象及问题的辨析讨论,也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能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和感情的升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明辨是非,进而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如在教学完《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已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界的生物链如果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威胁。如果课文就此结束,学生受到的情感教育并不深刻,更谈不上理性地加强环境保护。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辩论题让学生讨论:自然界中生物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知道了蛇是老鼠的天敌,可是社会上乱捕捉蛇的现象也不是个别,有的人故意捕捉蛇来卖、来吃,这些人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通过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各自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蛇与人类生活、人类环境的关系,明确保护蛇的重要性。在教学《朱鹗飞回来了》和《金色的脚印》时,笔者也设计了类似的问题:动物也有性情,他们也有生死相依之情,也有亲子之爱,那怎么样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和我们成为朋友呢?学生在辨析讨论中逐渐明晰:给动物生存的空间,和动物和睦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

四、在小练笔中融入环境教育

小练笔是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延伸,即从具体的课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观察,联系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一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诸如不许践踏草坪、不许伤害生物、要节约用水、要爱护树木等多种保护环境的读写训练。这种方式的环保教育与以上几种方式相比,更容易对学生的行为和环境道德认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地球母亲的诉说”的练笔训练。通过这样听说读写的结合方式,让环境教育渗透并扎实推进。

总之,在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的今天,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环境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办法。

爱护环境论文篇2

【关键词】地理学科;环境教育;中学地理

一、利用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做到地理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发挥地理课环境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初中地理教材中多处渗透环境教育问题,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热情。如初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和第四节"海洋资源"都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问题。我在上课前,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耕地"被占用和山坡的森林被破坏、"红水河"河水污染情况,了解耕地占用的原因、森林破坏的原因和水污染的原因,在上课时又给学生播放有关这方面的录像片,再让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合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制止乱砍滥伐和治理水污染的措施。最后让学生看插图《钓鱼者的困惑》、《小鸟的悲哀》等。学生通过看图,分析图就会知道由于水被污染,导致鱼类死亡,钓鱼者感到困惑;大树被一砍而尽,原来快乐的小鸟失去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无处安身。学生便能深刻理解我国水污染和森林遭到乱砍滥伐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讲到《处境艰难的地球》和《地球在变暖》时,要让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爱护地球,就等于爱护自己的家园。然而,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全球性气候变暖,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手足病"、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威胁和许多不便。这些都是人们不断地"伤害"地球的结果。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变浊流。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人们的体内,我们人类就会患上一些可怕的疾病。因此,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伤害自己。

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必须加强他们对环境的感性认识。如:带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工地、马路走走听听喧闹的汽车喇叭声,机器的隆隆声,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看看工厂烟囱里黑烟冒出来的滚滚浓烟,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看看工业污水的排放如何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怎样导致河水日渐污浊;还有漫山遍野的"白色垃圾"如何剥夺我们不多的青山绿水......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危害性,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如:演讲会、调查报告会、辩论赛、黑板报、抢答赛、新闻报道会、废物利用小手工制作展、环保漫画大赛等。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进行正确恰当的引导,为他们提供资料和信息帮助,并加强指导,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寻找新的例子来支持他们的论点。同时开设环境专题讲座也很有必要,环境专题讲座既能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又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讲座内容要结合教材的环境知识,并用乡土材料来做例证。这样的讲座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也容易接受。如讲到我国水资源不足时,有的学生会认为我们当地水资源丰富,用不着节约用水也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时要结合介绍"我市的水资源状况",特别是枯水期水资源缺乏的情况,学生会对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环境问题调查和参观活动。如:到学校、居民区附近调查噪声污染,污水处理厂、木材加工厂、造纸厂、糖厂等严重污染的工业生产地。要求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观测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调查报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产生对环保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体验,增强学生进行环保的自觉性。

3、结合重大环境节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仅仅依靠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缺乏具体形象性,学生感受不深,我结合本地实际和特定的纪念日进行环保教育。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无烟日"、"全球城市节水日"等,我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环保宣传和环保公益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宣传环境知识,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如:向市民散布环保宣传画、宣传单、宣传标语;参与环境保护公益劳动等。组织学生进行植树、种草、养花等美化校园环境的劳动实践活动,还可以此为内容组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环保行为的自觉性。

四、教育学生加强环保,让学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

中学生在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及时把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尽可能地提高更多的人的环境意识,才能达到了环境教育的目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所以,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行动来保护环境。

1.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倡导低碳生活。树立爱自然、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环境道德,并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不乱丢垃圾、爱护一草一木、……

2.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一种是直接参与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间接的方式来推动环境保护。

3.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在我国,有许多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监督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

4.做好宣传工作,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作为中学生,既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又要做宣传环保的使者。

总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高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最关键的还是要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全民投身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实现人地协调,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参考文献:

1、网络论文《环境教育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体现.

2、网络论文《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

爱护环境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22-01

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课文渗透环保意识。利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可采取如下方法:

一、古诗+演讲

《唐诗三百首》中很多诗歌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自然环境的美好,如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甫的《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还有韦应物的《东郊》、王维的《青溪》、柳宗元的《溪居》、李白的《蜀道难》等等。孩子从小背诵这些诗歌,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在学生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抽出每节语文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演讲的内容就是自选古诗中描述自然风光的诗文,学生进行朗诵和注释,通过描述美好的自然风光,带领全班学生共同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更让学生明白古代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是何等的美好纯净,使之在无形中产生对美好环境的爱怜和珍惜之情。

二、教材+教授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新要求。新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出现了许多涉及自然以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文,如《美丽的小路》、《黄山奇石》、《清澈的湖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只有一个地球》等等。这些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现状,有的是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优美,有的是描述大自然在人类的干扰下变得非常脆弱,有的则是描述了人类如果不遏制破坏大自然的行为的话,我们将无家可归。那么面对这些教材,教师应该分门别类,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用最恰当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正确的理念,在课堂中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渗透环保意识。

例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其中文中有一句话:“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教师在讲解“什么”一词的内涵和破折号表示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挖掘“什么”所包含的内容,这样做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讨论中意识到:所有的东西都失去的原因是村民们乱砍滥伐的后果,是村民们不热爱大自然而得到的残酷惩罚。由此激发出学生要保护周围环境,爱护树木,维持生态平衡的决心和意愿。

又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利用科学小品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找出论证“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论点和数据,把事实摆在眼前,教育学生“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的深刻道理。

三、娱乐+作文

作文是塑造学生思想,锻炼其独立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小学教育阶段,借助作文训练,可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环保意识的教育中,作文亦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如何借助作文完成这一教育过程?势必要从小学生的特征入手。众所周知,钟爱玩乐是孩子的天性,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的这种天性,寓教于乐。

比如组织学生春游踏青,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以围坐讨论的方式,现场授教,让学生用最优美的词句描述眼前看到的风景,并让学生做好笔记,过后以作文的形式记录当天最美好的事情。设置奖励,以激发学生创作和学习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之余,通过交流达成善待大自然的一致看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共鸣。

每个孩子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在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过程中,决不能忽略这一点。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与劳作教师合作,让学生自行组队,或者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心中的家园”的作品,作品应充分表达学生自己心目中美好家园的形象。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拿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通过上台演讲的形式,评定奖项。在布置任务之前告知学生设定的奖项有“最具环保精神奖”、“家园最美奖”、“最具创新奖”等等,由此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做出理想的作品。

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而教育好学生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则是教师肩上的重任。语文教师应该从更细、更广的角度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爱护环境论文篇4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高校;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在我们党的十报告中,以高屋建瓴态势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生态道德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生态体验教学,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1 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1 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维护生态环境,不会对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人文道德精神的支持与推动,其中最为重要理念就是生态道德观念。而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高校生态德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因此,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道德的思考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人们在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通过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生态和谐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来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因此,高校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理念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高校生态德育是在内容上对传统德育的拓展和延伸,本质上讲就是对构建“美丽中国”的适应。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1.3 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现代文明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不仅仅包括人际道德、社会道德还应包括生态道德。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处于最为关键的阶段,其生态道德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把较强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态道德水平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中,通过更加科学、完善、系统的生态德育理论,引导大学生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让学生了解热爱大自然,关心、理解与关爱生命,培养正确的生态道德和生态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进一步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道德自觉去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全面发展。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糅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扬弃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类型。这种新德育观引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主要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通过把道德说教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一种中和、平衡的价值观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系。具体来说,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生态道德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关于地球上一切生物圈形成的生态关系的一种反映。生态道德的对象范围涵盖了人类社会和整个自然界,是在对自然界价值和利用权利,关注地球生态平衡的各种物种的共存,也包含了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社会制度等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实施的一种道德原则。因此,生态道德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跨时代特征的世界道德观,强调了全人类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关爱和呵护共同的母亲即地球。通过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成为社会公共生活习惯中的一个基本行动规范。

2.2 生态忧患和生态责任意识培养

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承当相应的生态责任感,具有生态忧患意识。高校生态德育就不仅要对广大大学生讲授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严重性,使其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持续恶化主要就是人类的过度开发、污染造成的,从而培育生态忧患意识。通过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使得大学生能够从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综合考量,把生态保护意识内化成自身的公民道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形成贡献自身微薄的一份力量,把保护自然环境作为自身的一项基本责任,自觉用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学生学会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和善待自然。否则,人类将失去生存、发展的家园。

2.3 环保法律意识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仅需要理论学习和舆论宣传引导,还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制约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大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在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上,深刻了解到地球生态遭破坏的现状,以及为保护我们生存环境应做哪些工作。对破坏大自然,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自觉进行监督和制止,主动配合政法机关及时查处,追究破坏环境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以爱护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耻的生态文明风尚,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法律意识。

3 高校实行生态道德教育对策

3.1 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还是在课堂。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道德观渗透到德育课程甚至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并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完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广大高校教师,在各类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讲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学特点,增加和补充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注重体现生态意识的渗透性。

3.2 加强生态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最为深刻的社会性因素,它是通过精心营造而形成的有利于学生德性健康成长的道德文化氛围。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目的主要通过创建过程,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绿色”思想品德,灌输“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在大学生心中构建一种生态道德氛围。使学生对学校环境产生爱心,从而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的行动。同时,校园建设坚持美化与绿化、生态与循环、可持续与节约原则,充分体现生态道德价值观,在校园内构筑一道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屏障。用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进行熏陶,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培养较高的道德素质。这无疑是一种潜在而有效的方式,能够产生“不教而教”的效果。

3.3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载体作用

生态德育教育只局限于课堂的传授、限于知识的满足是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的,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才能使学生所学为所用,激发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愿望,培养热爱生态的情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改造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其身临其境,通过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形成和巩固环境意识。比如,利用地球日、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生态道德认识,形成生态道德意识。

3.4 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优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深影响和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的行为、学习、生活甚至思维方式。网络世界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巨大影响和渗透力,学校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强大平台,通过建立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生态道德教育网站,加紧开发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质量教育软件和数据库,并借鉴各国经验,创造出符合大学生需要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案,吸引更多学生上网浏览。同时通过网络监控,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德育的认识与想法,更好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地实施。

总之,在当今世界面临生态危机的情况下,高校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切实的开展好大学生生态德育这一新课题,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倡导和谐社会的先锋,利用所学的知识从实践中找出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策略,最终实现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启和.关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J].生态经济,2005,12:35-38

[2]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90-91

[3]罗骋。浅议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12:40-41

[4]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44-46

[5]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大学生德育[J].湖南大学学报,2010.1:11-17

[6]李朝良.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0,5:182-184

作者简介

爱护环境论文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 环保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作为曾经工业污染的重灾区,2012年奥运会城市的伦敦,大到场馆设计,小到设施的材料选择以及能源供应,无不体现着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可拆卸”场馆,智能的垃圾桶,用氢驱动计程车,踩踩就能发电的地砖都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伦敦奥运会提出了“零垃圾”的目标,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运营部门不会给伦敦额外增加固体垃圾。目前,伦敦奥运会98%至99%的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保护环境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近年来全球性的人口剧增,经济发展,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不断恶化.例如,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工业排污造成水源污染,等等.不容置疑,环境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有效地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个学生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向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

一、立足教材,挖掘环保知识

生物新课程标准在突破传统的动物、植物和人三大板块的基础上,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例如:结合植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结合动物学部分教学,介绍青蛙、鸟类的益处,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结合“人体生理卫生”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

在渗透课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找准与教材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第二,掌握好渗透的比重和程度,不能过分展开,上成专业课。第三,老师应列出渗透教育提纲,做到备课上有要求,教案上有体现。

例如:在讲授一个探究实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后,教师要求把蚯蚓放回大自然。为什么那么做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给出答案,学生的回答各有不同,也许很多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教师要有效地引导,让学生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思考。例如蚯蚓以什么为食?蚯蚓所生活的环境是在那里?为什么有的农民还会通过购买的方式引进蚯蚓?通过这些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自发地去思考,并回答,最后教师将答案整合,得到“蚯蚓是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这样一个满意的答案。也正好回答了之前为什么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学,我们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蚯蚓的相关知识的记忆,同样培养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并且还进行了生态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一举三得。

在讲授“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时,通过讲述水循环的过程,很自然地就可以提出讨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会很快联系到蒸腾作用,那么进一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们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着重再强调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校园风气。

讲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让学生观看各种生物的图片,了解这些生物的价值及生存状况,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接着举几个例子,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滥垦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无节制抽取地下水引起地地面下沉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有害污染物肆意排入环境,造成严惩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公害。如大气中的CO2的增加引起全球变暖,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烟雾事件,氟氯烃的使用导致臭氧层的破坏等等。新能源、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产生了新环境问题,如核危害、电磁辐射、光污染、热污染、太空污染等等。此外,突发性事件,诸如油船泄漏、有害物质的泄漏等也可造成区域性的环境灾难。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去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二、联系当地实际,增强环保意识

作为四季如春的花园城市昆明,当地市民的环保自觉性一直非常的高,民间对环境的保护和家乡的热爱使得学生们从小在耳濡目染中培养了这种自发性的环保意识;其次,政府十分重视环保教育,全市共有绿色学校272所、绿色社区108个、环境教育基地11个,昆明市环保局和教育局每年都会成立绿色学校考核小组对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校进行考核,不合格的就会要求整改;第三,学校自发地组织大量的活动,如昆明市第八中学每年都会举办诸如科技节等活动,在对学生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达到了环保教育的目的。这种自上而下的精神传达和自下而上的自我认识,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真实有力的素材,让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而这种真实的体验远远大于课本上陌生的彩页和短暂的视频教学。

三、利用环保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环保纪念日是生物教学中能信手牵来的环保宣传,在教学中教师只需要顺带提及这些环保纪念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要爱护湿地,保护好地球之肾;3月12日植树节,保护森林,爱护绿色,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具;3月22日世界水日,要珍惜每一滴水;4月22日民办地球日,爱护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6月5日世界环境日,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维护、改善我们人类生存环境而不懈地努力等等。

四、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

现代社会下我们对待环保的认识和态度折射出一个人的素养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生的环保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的说教和活动中的口号,而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有益于班级、学校、社会的事情。

爱护环境论文篇6

关键词:地理教学 环境教育 地理环境 环境意识

1.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意识的重要性

工业革命后,生产和生活的日益机械化、自动化,人类渐渐向现代化的迈进,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极大改善,但我们应该看到,同时人类也开始对自然环境进行盲目开发,人类对自然的恣意索取,造成了土地的不断沙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不仅使现时的人类深受其害,而且不可避免地殃及子孙后代。面对上述问题,袖手旁观或因噎废食都是不可取的,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道德意识、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模式。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了环境意识,人们才会负责任地利用自然资源并避免威胁生存基础。对学生进行环保和环境意识的教育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同情这些待解决的问题,应该向学生指出,为了保护生存空间,个人发展的要求应该和人类共同的利益相协调。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目前,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各种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被水冲刷流失的肥沃土壤达250亿吨,被沙漠所吞没的土地约有600万公顷;全世界现有40多个国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目前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50公顷速度消失等等,所以全世界都在宣传要保护环境,并制订了保护环境的各种措施,如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等等。我国也是一个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表现在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迅速蔓延,正被迫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理教师负有相当的责任。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为了谋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那种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发展的方式,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年青一代认识到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约束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是文明的衰落,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牢固的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2.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地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很多,但其中最突出的一项是环境意识的教育,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空间,组成环境各要素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地理学要研究的内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人口、城市化、物种灭绝、森林滥伐、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资源紧缺……,都有很强的地理性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意识的教育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展和变化,尤其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后,环境教育已提到日程上。把有关自然与人文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高度关切,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对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危机感、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等等这些任务理所当然落在我们地理教师身上。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呢?

2.1 利用“第一课堂”,传授环境知识,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第一课堂”开展环境渗透教育,应遵循以现行教学大纲为“纲”,以现行学科课本为“本”原则。凡属直接讲授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应结合教材讲深,讲透;凡属不是直接讲授环保知识,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内容,应结合教材作一些必要的补充、引伸和扩展。凡属表面上与环境保护无关,但确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内容,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揭示这种内在的联系,使学生自然联想到环境保护问题。

2.1.1 传授知识与培养意识、价值观相结合

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其从事环保的技能,主要是通过传授环境知识,培养学生对环境、对人与社会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其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行为模式。

在地理教学中可采用启发的探究式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图片、录像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适当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表演科学小品,通过环保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环保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改善与保护的动机。如讲叙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和“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时,可向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典型事例,如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学烟雾事件、酸雨的危害。再如,讲述种群特征时,介绍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仍属增长型。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引发土地、粮食、淡水、矿产、林等资源危机。因此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人口观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人人珍惜资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念。

2.1.2 传授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环境教育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知识、能力并重的转变我们在环境教育中,既注重向学生传授较为系统的环保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从大家身边的事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地方特色。适当补充介绍本地区当前的环境状况,例如:全市有多少辆摩托车,多少辆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的严重性;还有本地区工业企业有多少,区位是否合理。这样以学生身边能够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教育。我校是城郊的一所普通高中,我们充分发挥近农村地域优势,不断丰富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感性了解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全面理解农业生态系统。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培养了参与技能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开展讨论和调查,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环境意识培养。我在讲述有着环境问题时,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让学生以国家、省、市领导和学生的身份讨论对生活中垃圾、污水、噪音的处理方法;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对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对绿化造林,节约用水的态度等等,并利用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的特点,随机在课堂上作个小调查,请同学们谈谈家乡的环境问题,使同学们对我们祖国各地的环境状况加深了感性认识,从而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人地协调、持续发展的观点。早在1972年,联合国就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呼吁世界各国保护并改善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如今已是2004年,世界的环境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保护地球”已变成了“拯救地球”。鉴于此,作为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员,让我们行动起来,齐心协力,都来为保护我们的人类之家──地球的环境尽一份力,相信地球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转贴于 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知识,诸如宇宙的生成、地质变迁、气候变化、人类进化、人与生物圈、人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传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对于现在的地理新教材关于环境内容更为突出,直接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例如:在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第四单元陆地环境”中,结合植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结合动物学部分教学,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好处,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结合“人类的生产活动”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

2.2 利用“第二课堂”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2.2.1 宣教文艺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人口日”、“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注重结合舆论宣传,营造环境教育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电台、广播系统、橱窗画廊、黑板报等视听舆论阵地,通过主题班会、晨会等形式,并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等环保纪念日(周),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科技活动,努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广泛宣传环境教育意义,从而形成了“人人宣传环保,个个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地球存在的严重环境问题。二是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创造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新文明,走出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变环境危机为转机,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三是宣传自然保护法规。努力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2.2.2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我们还可以举行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拓宽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意识和态度。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环保专家作专题报告或讲座,同时可举行以环境教育为内容的演讲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进行环保义务宣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营造绿化带,种植树木花草,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

2.2.3 环保兴趣小组活动

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生物园的建设、培植各种植物、学习饲养小动物、进行小实验。如:香烟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洗洁精对小鱼生活的影响、青蛙食物观察等。学生们对这些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通过对当前环境状况的反思,增进学生对人类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热爱环境的思想和与环境同生存、共发展的生存观、发展观。

如每到“6·5”前后,正值农村夏收时节,秸秆焚烧现象随处可见,造成空气污染指数普遍提高。我们可以发出“告学生家长书”,指出焚烧秸秆的多种危害。宣传秸秆还田、秸秆速腐、秸秆气化的好处,倡议所有家庭立即行动起来,禁烧秸秆。兴趣小组的学生还打起横幅,走上街头,发放资料,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通过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而且使社会上更多的人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环保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王存志.《在中小学进行环保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2]王爱勤.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错位与整合,《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4).

[3]张旺.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chinaeol.net/greenschools/hjllts/020128003.htm

[4]徐选旺.环境教育实施途径初探chinaeol.net/greenschools/hjllts/020128005.htm

[5]刘淑梅.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sungangedu.net/lsxx/dljxhjys.htm

爱护环境论文篇7

 

1 栖息地理论

 

生物进化论、栖息地选择(habitat selection)理论认为,人类对环境的立即反应为偏好,因此偏好暗示某环境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与繁衍。人类偏好于特定的自然生物区。由此提出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环境偏好模式,该模式强调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感觉隐藏着人类与生倶来的生物本能,包括生存、探索欲望、安全感等。早期人类为了生存寻找栖息地,适宜的居所应具备一些必需的条件,如食物、庇护所以及水源。人们也藉由栖息地的相关线索,学习总结这些景观环境,这些习性也转变成本能。英国地理学家Jay Appleton认为,人类的环境偏好行为是不断进化的。当环境很辽阔时,不但方便人类猎获食物,及早发现危险;而且能避免人类被天敌捕食。这类环境特征对于生物演化的生存竞争具有实质优势。人类所偏好的环境必定有某些特征显示该地资源丰富且有助于人类生存与繁衍。

 

1.1 瞭望-庇护理论

 

1975年英国地理学家Jay Appleton提出了瞭望-庇护理论 (prospect refuge theory)。瞭望-庇护理论认为,依据环境提供不同的信息,人们的偏好也会因此而有所不同。人们偏好于可以满足瞭望或是藏匿特性亦或是两者兼具的地方,即“能看到而不被看到”(seeing without being seen)的居所。这样的地方不但方便生物获取食物,也可以及早发现危险;能隐藏自我的环境,可以避免被天敌捕食造成物种灭绝。 这类环境的特征,对于生物演化的生存竞争具有实质性的优势。瞭望-庇护理论认为,人们偏爱有遮挡的空间。最适合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是瞭望与庇护达到平衡,自然环境中,瞭望包括丘陵、高山、靠近开放环境的树木。庇护包括密闭空间如山洞、茂密的植被。

 

1.2 稀树草原偏爱理论

 

人们偏爱开阔的空间,相对而言不喜欢简单的自然环境,如沙漠、森林。早期居住在大草原上的人类存活率比居住在其他环境里的人类高。草原植物大多分布在离地面2 m范围内,可直接为人类及草食动物所利用。平坦的草地有利于人类眺望猎物,发现敌踪,草地上散布的树木可作为人类躲避危险与遮挡阳光、风雨之用。这种偏爱会变成遗传倾向,直到今日,人们还是偏爱大草原环境。人们偏爱大草原,不喜欢视野受阻,这种偏爱超越年龄与文化界限。不管人们文化背景如何,对类似大草原或公园的环境有着普遍的偏爱[5]。

 

2 风水择居理论

 

风水又名堪舆、地理、形法、向法、卜宅、相宅、相墓、相地、青乌、青囊、阴阳之术,自古以来风水就是中国人诠释人地关系的一套概念体系,也是上自帝王将相、下及庶民百姓普遍认同的行为法则[6]。风水源于古代人们选择城市、居住地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风水理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是江西派,也称形势派、峦头派;二是福建派,也称理气派、宗庙派。一般来说江西派着重对地形、水文、植被、气候等环境因素进行实地分析,以求藏风得水并聚气;后者则注重则根据人的生辰八字,藉由罗盘找出适合人类居所的地点与方位。峦头派出现比理气派要早,故常被视为风水理论的最初模式。不论是峦头派还是理气派,它的全部理论和方法都是围绕聚气这个问题展开的。风水强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中庸、平衡,要实现此目的,唯一的方法是保持气的充盈与平衡[7]。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或本体,气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8]。风水理论认为,天地间有一股不可遏止的生气潜藏在大自然间。这股生气凝而为点,是活力之泉源,风水家称之为“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自然界的“穴”与针灸学上的人体的“穴” 视为同类。“穴”不容易觅得,因为大自然用尽办法维护它生命的根泉,而峦头派的风水家所追求的就是要找到生气蓬勃的龙脉[9-10]。风水理论中最佳的风水宝地位于山丘与流水环抱之处,因为其不但可以凝聚气,也可以避免气的流失。基址背后有座山“来龙”,其北有连绵高山群峰 为屏障,左右有低岭岗阜“ 青龙”“白虎”环抱围护,前有池塘或河流经过,水前有远山近丘的朝案呼应。基址恰处于山水环抱中央,山林葱郁,河水清明(图1)[11]。理想的风水宝地应有以下几项特征:风水宝地地形应呈马蹄状,北方、东方、西方均应有大小山体或高地围护,南面应临水,是开阔地。穴前池塘或河流呈半月状或环抱状,起抱水的作用,被认为是可使基址之地生气凝聚而不散泄,故好的基址前必有水抱,如九曲水、玉带水等。风水宝地应坐北朝南,形成非常清楚的南北轴线。

 

3 风水理论与环境偏好理论比较

 

有学者认为,风水理论与环境偏好理论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就栖息地选择而言,人类所偏好的环境应容易探索并且具有人类生存所需的资源[12]。

 

3.1 开阔性与景深讯息

 

由于开阔的环境缺乏掩蔽物,人类居住在其中可能暴露于恶劣天候以及掠食者威胁之下,因此开阔的环境并不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短浅且受局限的视野则不利于人类察觉隐藏的掠食者或敌人。人们穿越开阔的环境时,会暴露于危险之中。风水理论中,理想的居住地是处于半封闭的空间,后方

 

有高山,左右两侧是较低的山丘,前方地形较开阔,四周重群山环绕,提供了丰富的景深讯息。理想的风水宝地与瞭望-庇护理论可以找到相对应之处,高山形成天然的屏障及掩庇,可以抵挡北风寒流,也有助防御敌人的侦测与攻击;前方视野良好,有助于及早察觉从远方逼近的敌人。

 

3.2 视觉重点

 

人们习惯寻找景物的焦点,因为需要以这些焦点作为参考对整体环境作进一步观察与评估。因此视觉重点有助于提高人类的观察力,进而增加其安全感。理想风水居住地后方的高山是风水环境中最主要的视觉焦点。左右较低的山岳则为次要的视觉重点。虽然风水宝地前方宽敞的视野并非具体或实际的物体,但其重要性亦不容忽视,在此视野中风水宝地前方的2座山丘由于衬着远方的天空,也形成视觉的焦点。

 

3.3 地表质感

 

地表有助人类判断移动的难易程度[13],若地表相当粗糙崎岖,则人类穿越该地将会较困难与耗时,也会延长暴露于潜在危险的时间,因而不利探索体验环境。风水宝地的中央是较平坦的草地,地表质地一致且平顺,不仅移动便捷,而且农耕放牧、兴建土木等也相当方便。质感均匀的地表有助于人类对景深的判断,并了解空间中各物体间的关系。

 

3.4 信息收集与认知评量

 

对于以上环境特征,人们会立即产生无意识的反应,若为正面反应,则将进一步评估所收集的环境信息[14]。若环境具有明确的空间结构并提供丰富的景深讯息,将有助人类掌握更多的环境信息,并有助于认知评估。理想的风水宝地四周群山环绕,此外,风水宝地前方弯曲的河流也有类似曲折视线的效果 [15],人们视线外的地方可能蕴含更多的信息,促使人们进一步向前探索,远处植被、树叶、灌木植被等元素能唤起人们强烈的藏匿感受[16]。从信息收集角度来看,风水宝地明确的空间结构,如高山、草地等均有助于人类收集并评估更多的环境信息,进而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知评量,以了解整体环境相互关系。群山环绕的风水宝地,不仅安全无虞、易守难攻,更有助人们逃离。四周山峰与茂密的植物能提供良好的掩蔽,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距离与高度来分析危机,人们发觉敌人逼近时,有多重逃亡路线可供选择。在平坦的草地上,视野宽广良好,人们可以往任何方向移动而不受阻碍。河流亦可作为人们快速逃亡的路径。此外,四周山岳间的缝隙亦可做为人们逃生的出口。理想的风水宝地包含草地、河畔、溪流、森林、山坡以及山巅等,不仅可容纳丰富的植物与动物,更可为当地居民提供进行各种活动必需的机会与资源。

 

4 结论

 

爱护环境论文篇8

    关键词: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评析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与规范是保证和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重新认识这些原则与规范,并转化为现代环境的保护原则和规范,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己成物”原则

    天人兼顾,“成己成物”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环境伦理原则,也是儒家一贯坚持的处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这里所说的“成己”主要是指成就自己的道德境界和人格理想;“成物”是人在道德上、精神上“成己”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成物,就意味着人没有道德素质。在儒家学者看来,“成己成物”也就是“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和“使万物遂其生”的过程,换一句话说,使万物“遂其生,尽其性”就是“成物”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这里,“遂”有顺遂、因循、放任等含义。“使万物各遂其生”,用现代的话语说,就是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命,放任它们自然成长、发育、繁衍。“各尽其性”就是让一切自然存在物都完全成就它们的自然天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自然功能。古人认为这是维护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原则,也是对“爱物”道德的主要体现。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的资源开发原则。荀子所说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就是不能人为地使动物和植物在幼小时就夭折,不能断绝动植物生长的自然过程和繁衍后代。荀子认为这是保证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的根本条件。宋代王昭禹也明确提出“遂其生,尽其性”的观点,并且把“遂其生”,尽其性”提高到人类处理与万物关系的“道”,即法则的高度,认为人类不仅应当使万物“遂其生”,而且应当“尽其性”。“尽物之性”是《中庸》的作者较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圣人尽己之性,可以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可以尽物之性;因此,圣人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朱熹诠释说:万物之性命“一个原头,圣人所以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由其同一原故也,若非同此一原,则人自人之性,物自物之性,如何尽得”。显然,他认为,人性与物性同本、同源,具有同一性,这是“尽物之性”的前提。朱熹还解释说:“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处之无不当也。”也就是说,穷尽万物之理,恰当地处理与人、与物的关系,就是尽人、物之性。儒家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实质就是人、我兼顾,人、物兼顾,“成己成物”。儒家提倡的“成己成物”,使万物“遂其生,尽其性”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启迪作用。人类不可能脱离地球生态环境的食物链环,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要改造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界不仅不会自发地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在许多时候往往作为一种有无穷威力的完全异己力量与人类相对立,如地震、海啸、干旱、洪水等等。因此,在人与自然界的道德问题上,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人类贪婪的攫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是不道德的,但完全禁止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完全否定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合理性,使人类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也是不道德的。儒家提倡的天人兼顾,“成己成物”思想,倒不失为一种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共生双赢的智慧选择。

    二、万物平等原则

    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坚持所有生命出自一源,万物生于同根。无论是道家、儒家、道教、还是“元气”论者、“气一元论”者都认为世界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因此,主张尊重生命、爱护生命。除了儒家主张有差等的道德关怀外,道家、道教和佛教都主张万物平等原则。

    在道家看来,“道”乃“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天地万物都不过是“道”之子。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是“道”之子之间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因此,庄子在《庄子·秋水》中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认为,人之所以贵己而贱物,就因为他仅仅站在人的立场,而没有达到道的境界。如果达到道的境界去看待万物,则“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还认为人与万物和谐共生乃是至德之世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他说:“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在庄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类过着无欲、朴素的生活,山林、湖泊还未被人开发,动植物自由生长,人与鸟兽杂居,互不伤害、友好相处,根本没有人与物的区分。万物平等是道家的一贯思想。道教对万物平等思想作出新的贡献,提出了“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命题,以一切存在物都具有“道性”的理论假设,阐述物种平等观念。

    佛教也主张万物平等原则,佛教认为佛性存在于一切生命之中,一切众生都具有相同的佛性,主张众生平等。禅宗不仅肯定人和动物具有佛性和价值,而且肯定一切生物如草木等低级生命也有佛性和价值,因而明确要求人类要像爱护动物一样爱护植物。天台宗则认为天地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具有佛性,甚至连尘土、石头等都是佛性的体现,都具有平等的价值,因而主张众生平等,生命平等,万物平等,要求人们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平等地尊重所有的事物。主张物种平等,反对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是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特点;道家、道教、佛教的万物平等、众生平等思想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思想有相似之处。

    三、泛爱原则

    “泛爱”的概念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主张的“泛爱众”,是指广泛地爱一切人,从而使“仁者爱人”具有普遍意义。尽管孔子这里所说的“泛爱”的对象主要是人,但开了一个好头,为后世儒家学者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儒家学者明确提出“泛爱一切”观点的是唐代孔颖达和韩愈。孔颖达提出“泛爱一切,是容众方”的思想。最能体现“泛爱一切”的是“仁及草木”的传统,“仁及草木”的传统美德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譬如西周的历史文献《诗经》和《周易》中就有“仁及草木”的思想。“仁及草木”的传统美德后来被孟子发展为“仁民爱物”,从理论上把儒家的仁爱关怀扩大到禽兽、草木。到唐代,韩愈在《原道》中又提出了“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对爱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博爱是对儒家的“仁民爱物”的扩展。宋代周敦颐“窗前草不除”,把“泛爱”思想发展为对一切生命存在物的道德关怀。张载不仅提出了“民胞物与”的着名思想,而且一反儒家的一贯态度,主张“兼爱”,他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也就是说,天地万物的本性来自共同的本源,而非我一人所独有,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顺应自然的本性,以尽其责,人若要自己生存,必须让万物生存,人若要爱自己,必须兼爱他物,人若要成就自己,必须同时成就万物发。“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的思想相当深刻,爱己必爱人、爱物,成己必成人、成物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程、朱等理学家虽然也主张“亲亲、仁民、爱物”的传统思想,程颐还提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的观点,但他们非议韩愈的“博爱”思想,反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儒家有差等的爱,对“泛爱”思想没有大的发展;而王阳明则把“仁”扩大到“瓦石”,把“瓦石”也纳人道德关怀的范围,发展了“仁及草木”的思想境界。古人认为“泛爱”不只是有益于物,而且有益于人的道德修养,有益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孟子开始,古人一直把对动物有“不忍之心”,关爱动植物看作是“养仁之术”。

    “仁及草木”的“泛爱”传统美德对一些王朝制定环境保护法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宋徽宗就深受其影响,他在大观元年(1107年)下诏说:“先王之政,人及草木、禽兽,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宜今有司立法禁之。”可见,“仁及草木”的“泛爱”传统,对古代环保法律的制定和动植物的保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四、“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原则

上一篇:环境保护征文范文 下一篇:材料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