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药学;毕业生;毕业实习;带教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b)-0166-02
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主要包括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几个环节,富有成效的实习带教方法会使毕业生从毕业实习的各个环节中受益匪浅,可极大提高中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PBL是从国外引进的教学理念,是时刻不离问题的教学模式,具有有的放矢、高效率等优势。通过PBL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笔者结合毕业生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实习带教模式。本文提出的PBL毕业实习带教模式,将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基于PBL的选题指导
当前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期间主要从事偏向于中药药理或化学的实验研究,往往是对具体中药或复方的研究。因此,在实习之初,带教老师可多通过PBL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引导学生首先选取待研究的中药,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研究选用药物的哪方面内容,是偏向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质量控制还是药理研究,若是药理研究,是研究抗癌、保肝、抗抑郁还是其他等问题。
2 基于PBL的文献检索、研读指导
在选好题之后,文献查阅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基于PBL启发学生搜索、思考当前常用的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哪些,通过哪些数据库能下载到全文而哪些只能看到摘要等;在清楚了文献数据库之后,就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数据库搜索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文献查阅方法之后,需要对所下载的文献进行系统的研读。此时,可以通过开展让学生讲解文献的方式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并在纠正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献研读的能力。
3 基于PBL的实验设计指导
在选题、文献检索、研读之后,即进入实验设计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安排实验时间、准备哪些实验材料、采用哪些实验方法、实现实验方法是否具备应有的实验条件、如果不具备局部的实验条件如何来解决等问题。通过基于PBL的启发引导,从而使学生为即将开始的实验奠定扎实的实验设计基础。
4 基于PBL的实验过程指导
实验设计完成之后,即进入了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需要强化哪些实验方法操作、实现这些操作需要掌握哪些要点、有哪些核心实验步骤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找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并边演示操作边讲解要点,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实验。
5 基于PBL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指导
在实验操作阶段完成之后,即进入了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选择何种统计软件、利用所选统计软件中的何种检验方法来分析、如何分析、何时有统计意义、如果需要用图表来呈现结果如何来制作图表等问题。通过基于PBL带教,学生掌握了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呈现结果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独立完成了对实习期间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呈现,而且为毕业后科研生涯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奠定了扎实的科研素质基础。
6 基于PBL的论文撰写指导
在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之后,即进入了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素、每一部分撰写要点、注意事项等问题。之后,教师抽出专门时间对学生讲解自己的认识,以弥补学生认识之不足,从而有助学生撰写出更专业的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7 结语
当前,实习带教方法的优化改革已成为高等院校从事毕业实习带教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PBL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优秀教学方法,在国内已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渗透到普外科[2]、肿瘤[3]、麻醉[4]、神经外科[5]、护理[6-7]、急诊科[8]、血液科[9]、中医内科[10]、检验科[11]、医学影像学[12]、乳腺病科[13]、病理学[14]等多个学科。本文结合中药学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以期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芳明,王振钺.PBL在美国药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03, 19(1):58-60.
[2]于爱军,张学军,刘金龙,等.PBL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00-101.
[3]蒋亦燕,杨晓蕾,全世超.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健康研究,2011,31(2):149-151.
[4]蓝鹏.PBL教学法在口腔外科麻醉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75-76.
[5]隋宇玲,王文军,周玉琛.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课间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10-111.
[6]施华.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 7(17):100-101.
[7]王佳琳.护理专业PBL教学法示范课程的建设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147-148.
[8]王丽,杨辉,宋丹,等.急诊科高护实习生应用PBL教学效果评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98-99.
[9]孙士玲.PBL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65-66.
[10]孙晓敏,余克强,赵晓山,等.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54-55.
[11]张苏,唐先平,沈朝辉.PBL教学法在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248-249.
[12]关丽明,李雪丹,张立娜,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88-190.
[13]宋玲琴,杨渭临,薛兴欢,等.PBL教学法在乳腺疾病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03-205.
1美国临床药学学生的实践情况
美国临床药学的开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70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药师几乎都是临床药师[2]。美国的学位要求较高,学制也较长,一般为6~8年,只有获得药学博士学位(Pharm.D.)者才有资格参加执业药师资格的考试,而只有获得Pharm.D.学位和执业药师资格证的才能成为临床药师[3]。因此,在美国Pharm.D.学位是临床药师的岗位准入学位。美国临床药学学生在第6学年开始药学实践,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只有基础课和药学专业课都合格后才能进入实践阶段。学校在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而实习毕业证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之一[4]。美国临床药学学生的实践课并不比理论课轻松,而且实践范围很广,专业方向各大学也有所侧重。如:肯塔基大学的实践范围集中在医院、社区门诊以及特殊人群服务机构,专业方向主要在急救药学、社区药学、老年药学、药物经济学4个方面;而加州大学的实践主要在医院、门诊、戒毒中心、家庭护理机构、药物信息中心、慢性病护理中心等,专业方向以药学服务、药学健康政策与管理、药学研究为主。
2我国临床药学的实践情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临床药学的概念。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药事法规的相继出台,国家对临床用药也越来越重视,在医院等级评价中,明确要求各级医院需配备专职的临床药师[5]。然而,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三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开展得不够理想。除了受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学制较短的客观条件制约以外,笔者认为也与高等学校对临床药学实践的重视不够、学生毕业的考核标准不够规范有关。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实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合格的、有经验的临床药师是核心人物,他们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药学实践活动,其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对学生的药学实践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在我国,目前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临床药学实践的临床药师少之又少,临床药师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6]。如果完全照搬美国的临床药学实践体系,将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目的。
3建立我国国情下的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模式
3.1临床轮转实践阶段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针对临床药学是应用型学科[7]、医疗机构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我校首先安排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临床轮转实践。临床轮转实践的目的不仅按照医学学生的模式学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处方书写,更重要的是学习掌握患者整体状况的能力和技巧,学习各个科室的用药常规,与临床医师就患者的具体情况讨论用药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最佳个体化用药方案。因此,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轮转既类似于医学学生,但又有所区别。这一阶段我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为26周,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的各科特点,实践重点在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手外科。这5个科室在我院是省市重点学科,患者多、用药复杂,因此这5个科每个科的实践时间为4周,脑外科、妇产科、儿科各2周。临床轮转实践中,要求学生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线,以疾病的药物治疗为核心,制定用药方案。每个科至少要跟踪1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负责指导和解决所有药学相关性问题,协助医师筛选最佳治疗方案,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用药问题,包括药物相互作用和副反应等。临床轮转实践结束后,学生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一份包括病例分析和用药分析在内的总结报告。我校规定,总结报告等同毕业论文,不得少于3000字,分为4个等级[8]: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需要经过答辩论证,合格后方可通过。这类似于美国的实习毕业证,是毕业的必需条件。例如,有一个同学在呼吸科实践时,遇到这样的一个病例: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医师的用药方案是5%葡萄糖250mL+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qd;0.9%氯化钠250mL+克林霉素0.6g,静脉滴注,bid。学生看到这一用药后,认为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二药作用的靶位相同,联合使用会产生药理拮抗作用。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当班医师进行了交流,最后修改了用药方案,取消了克林霉素的使用,同时书写了一份完整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技术报告。经过类似的临床实践,我校临床药学学生毕业后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临床工作。
3.2药学各环节实践阶段
药学各环节实践主要包括药品采购、药品调剂、药品储存、药品效期、药品制剂、药品检验、不良反应的报告、治疗药品浓度监测、特殊药品的管理等,实践时间为14周。其中药品调剂、药品检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为实践的重点,每个环节3周,其他岗位为1周。药品调剂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学生在药品调剂实践时发现,由于患者较多,用药交待流于形式,就有学生提出,建议开设用药咨询窗口,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如计算机、复印机等,设专职高级药师负责各类人员的药物咨询。为增强门诊调剂窗口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也有学生建议咨询窗口增设退药服务,这样既方便患者,也为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了资料来源[9]。医师在临床中由于门诊患者多、处方量大,存在处方诊断、规格、用法空项,也有学生发挥特长,修改微机程序,增设了“如果处方不规范,将自动退回,请医师补充”的环节。学生的个人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挥,受到临床医师的好评。学生在实践中全面了解了医院药学的全部工作,以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为核心,强化药品质量和安全意识,了解了新药临床试验和药品疗效评价工作,掌握了医院药房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医院制剂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医院购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医院常规治疗药物浓度的监测方法,为患者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学会了建立药历和处方点评分析,并能结合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学会收集药物安全性信息等。药学实践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药学功底,还为其更好参与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和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毕业论文撰写阶段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经过临床轮转和药学实践后,就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很多学生在实践阶段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发现很多问题,但撰写毕业论文时却无从下笔。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在学生完成医、药两个阶段实践后进行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即科研训练课。邀请院内、外的学术带头人就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易出错的问题进行系统培训。例如,在心血管实践时,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这是经典的老药新用,它与广泛使用的用于血小板聚集的硫酸氯吡格雷的作用比较就可以作为一个毕业选题;在药学实践阶段,很多药品需要拆零调剂,如地西泮、盐酸布桂嗪,而如何保证拆零药品的质量安全也可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经过学术带头人的培训,论文的选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校还聘请了数位优秀的科研管理者就实验准备、实验研究、论文评阅的要点、论文答辩的技巧、论文的书写规范等方面逐项讲解,然后对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论文撰写教育。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我院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了撰写毕业论文的一般程序,掌握了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将来走到工作岗位能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一资料及方法
1教师及护生资料
选取50例护生为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学校,均为女性,护生年龄为19~24岁,平均年龄为22.5岁,护生均是经过高考进行选拔,将护生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护生。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上均不具有差异性(P>0.05)。每组各2名教师进行带教学习,两组教师的教学资历、教学水平、学历、职称等方面不具有差异性(P>0. 05)。其中观察组护生接受新形势下的新教学方式,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
2方法
(1)对照组护生的教学
对照组教师按病种对护生进行讲课,理论课程结束后,让护生在医院各科临床上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让护生完成实习报告,完成毕业论文,并做相应的临床技能考核。而护生在医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困惑,包括医学上、心理上及社会上的问题则由护生自行解决。
(2)观察组护生的教学
观察组护生在接受病种学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具体如下:第一,教师在平时的讲课及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结合不同护生自学和接受能力,将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诊断方法以及各病种基础护理的要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将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对于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等相关基础内容可以让护生自学或简单讲解。第二,教学的内容应有主次之分,而不是一味向护生灌输基础知识,而忽略了临床诊断的重要性。在以往传统模式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基本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带教老师可以用一定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提高护生临床基本知识技能。第三,由于医学知识更新的速度相当快,因此教师在做好自身的科研工作时,需不断查阅文献及资料,将国内外一些最新的医疗知识讲授给护生,而不是仅仅沿用过往的教案进行教学,而且需要对护生负起全面的责任,对护生提出的问题应给予充分的解答。
3问卷调查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观察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对PBL教学方式的认识,包括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归纳能力方面、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二结果
1两组学生实验能力水平提高分析
观察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87.6±4.8)分,对照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75.6±3.6)分,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2问卷调查内容分析
自行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培训的50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具体结果见表2。
三讨论
1基础护理课实验教学落后于临床实践的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不足
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一时间难以满足扩招后对师资的需求,尤其在护理学院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在当前一些护理院校中,临床带教导师的数目有限,因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一个导师带几十个学生的现状非常普遍。护理学院学生的增加,导师人数的不足加之临床带教资源匮乏,导致手术室外科学生的培养质量下降。
(2)护生缺乏积极性
目前大多数护生属于独生子女,其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他们普遍缺乏积极进取、勤奋上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进入手术室后,大部分学生只是单纯性地观看带教老师操作,而自己却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
尽管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护生对手术的操作过程都比较熟悉,但当其进入手术室后,头脑中虽然有无菌操作的概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违反无菌操作的原则,理论与实践操作无法统一。
(4)沟通适应能力差
作为护理人员不但需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但目前护理学院的护生年龄尚小,对社会缺乏了解,人际交往能力有限,因此当其毕业后走工作岗位时不懂得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对于在手术的环境中更是不懂得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
2改革的措施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护理院校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较落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人员较缺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带教老师的质量,提高带教老师的待遇,从而留住一些优秀的教师。
(2)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护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医护人员并不能因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而阻止其动手。带教老师应指点学生让其独立操作,并让其逐渐熟悉操作。同时应针对护生学习热情,对其进行积极的提问,并耐心解答其问题,鼓励其多进行提问。
(3)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手术室外科护理生的培养质量应注意临床实践,而目前众多护理学院对外科护理的学习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应调整临床护理培养目标,加大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临床的技巧。
(4)强化护士的道德观念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情操,随着护理模式改革的深入,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要求更为严格,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患者除了看重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外,还注重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因此加强护患关系的建设是目前各大医院的重要工作。
3本研究的启示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87.6±4.8)分,对照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75.6±3.6)分,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侯占华,杜文娟.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综合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2):456-457.
[2]夏平,姚健,徐邦生.口腔组织胚胎学采用双轨制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33):145-146.
[3]刘波兰,孟利敏,林卡莉,况花荣.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5):365-366.
[4]莫艳秀,陈晓岚,欧阳驰,刘科峰.组织胚胎学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2): 136-137.
[5]高凤兰,刘春灵,程琦,等.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实验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4):268-269.
首先,请大家看几张上海中山医院的图片,第一张是中山医院的门急诊大楼,又被称为a楼,是逸仙医院,干部病房,门急诊部的所在地。我们急诊,心电图以及部分手术室的实习是被安排在这里的。下面这这几幅图分别是一号外科大楼,三号内科楼,以及急诊的输液大厅,中山的手术室10号楼也是很有特色的,因为没找到图片,所以在这里就不展示了。
我们小组一共有8人,每4人一组,分为两组分别在不同的科室交替实习。今天我主要想给大家说三个方面:轮转科室,教学特点和中山医院的护理特色。
我们在中山医院一共轮转了10个科室,分别是普外科 、心内科 、急诊科、 手术室 、心电图、重症监护室 、妇科 产科,其中内外科我们各实习了10周,10周中让我们分别轮转了内科血液透析室 和外科门诊换药室各 1周,其他科室各实习4周。
对于教学特色,我想说说中山医院的带教结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中山的带教主要由护理部的一位老师负责,在她下面有内外科总带教,急诊总带教以及其他带教。在这些总带教下面还有各个科室的带教老师,在实习过程中,这些科室带教会为我们安排有经验的老师给我们实施一对一带教,当然也有的科室做不到一对一带教,这时候就需要组长与带教老师进行沟通,尽可能的为同学争取最大的利益。而且,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与老师的有效沟通在中山医院实习中是非常的重要的,记住,我说的是有效沟通,因为我们在刚开始的实习中,不是没有和老师沟通,但我们发现有的老师不是很愿意和我们外地实习生多说,经常是沟通无效,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在最后的考试上错误百出,被总带教批评的很厉害。
而每次在进入一个新的科室时,每个科室的老师都会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科室的环境,在实习过程中,有的带教老师会抽时间给我们介绍一些科室的常见疾病和用药,像我们实习的心内科的内科总带教就经常抽时间给我们讲心内科的疾病。然后就是每个科室老师都会给我们做一些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因为我们大内大外科只转一个科,所以有些其他的专科操作总带教就会集中时间安排我们去其他科室去看示教。同样的,因为大内大外科只转一个科,其他科室的疾病就不太有机会见到,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总带教会在每周安排一个时间为我们请各个科室的老师过来给我们上课,下周就会对上周学的内容进行考核。
而出科考试成绩主要平时提问成绩、操作考(基础+专科)成绩、小讲课考试成绩、护理查房和小讲课成绩、整体护理考(大小病史)成绩,这里护理查房和整体护理考是本科生特有的,总带教的要求非常高,通常都会给你挑出很多的毛病,比如在病史考试时,她在听完你的汇报以后,通常会问一些和这份病历有关的问题,比如疾病的相关知识,或是这份病史的信息,比如这位患者是有高热的,那她会问你患者哪天发热,最高体温是多少,说实话,我们都是背病史的,有时不会注意的这么小的地方,那你就会被很严厉的批评,因为你对病史不熟悉,刚开始也许你会觉得很委屈,但事后,你会发现老师批评的对,一个对病史不熟悉的护士是称不上好护士的,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护士。所以在实习过程中,也许你会被批评很多次,每次都很犀利,特别是总带教,她所到处没有批评人是不正常的,但是我想我们还是要多从自己这里找找原因,因为如果你真的做的很好,她是不会说你不好的,只是她对实习生的要求很高,特别是本科生,当她批评你时,只说明你没有能达到她的要求,但是她当你面批评你,但是从她内心里还是知道熟好熟坏的,当有一天她不再批评你时,说明她已经放弃你了,这种被我们称为打击教育的教育方式,让我们成长了很多。
最后,我还想和大家说说中山医院的护理特色。说实话,我很喜欢也很欣赏中山医院护理部老师们的护理理念,这些理念在她们的护理中都表现出来了。首先就是双向核对制度,在中山医院,从病人的入院到出院,无论是进行宣教,还是操作,都是双向核对的,即:护士在执行任何操作时,不直呼姓名,而是让患者自己说出姓名。这样可防止患者因听错姓名发生差错事故。当护士在实施各项治疗时,如果忘记呼叫患者姓名,患者可反问护士自己的姓名或拒绝护士操作。一般医院可能也是要求护士在核对时让患者自报姓名,但说实话,很多护士都做不到,但是中山医院,上至护理部主任,下到科室护士长,每天都在病房检查,检查的内容就是双向核对、巡房和健康宣教,也就我今天所介绍的这几方面,所以在中山医院,双向核对的执行率是很高的,因为如果被查出来你核对时没有让患者自报姓名,是会被严厉批评的。
中山的护理特色还有就是每一小时巡一次房的巡房制度。每个小时我们都会去病房转一圈,补液的病人看看他的补液量和速度,穿刺部位的状况,有没静脉炎等输液反应,手术的病人看看他的伤口有没有出血,这些看似很小的观察要点,如果不注意观察,有时也是会致命的。因此,中山医院的巡房制度让我们在进临床的初期就养成了一个观察病情的好习惯,这对我们以后独立当班是有很大好处的。
健康教育也是中山医院的一个护理特色,无论你在哪个病房,科室都会有一本健康教育指导的文件夹,里面有与这个科室有关疾病或检查的健康指导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实习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当你熟悉科室环境以及常见疾病后,老师就会让你去和病人做健康指导,这不仅让我们巩固了知识,也让我们和患者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当我们在病人身上做有创操作时,病人才会比较愿意让你在其身上操作,即使失败,他也会用一句“没关系”来安慰你,不会让你很难看。
最后,我总结了8个字,希望对大家的实习会有帮助,那就是勤学、勤问 、勤说、勤做。勤学,就是在实习阶段不要光顾着做,还要多看书,很多临床的疾病,在我们上课时是不学的,多看病历,要学会充分利用医院的病历资料,你会有很大的收获,这比单纯的看书本要客观形象的多。同时还要学会利用医院的内部网,因为医院为了方便医生发论文,内部网通常都是可以查阅文献的,这对做毕业论文是很有帮助的。勤问,就是要多问,学问学问,有学就有问,这才会有进步。但临床老师通常会认为本科生理论知识,操作能力都很强,没什么可教的,也想不起来教你些什么,如果你有不懂的问题却不问,对你来说损失很大。勤说,就是要多说,多与病人说,多与老师沟通,有的病人是老病号,他懂得比你还多,与这样的病人多沟通,你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很形象,不需要死记硬背。勤做,就是勤动手,不仅是临床的操作,还要学会帮助老师做事,有些临床老师会嫌我们速度慢,宁愿自己做,也不要我们做,觉得会增加她的麻烦。我就遇到这样的老师,和她一起上晚班时,一开始就只能兜兜房间,其他的只让你看,什么也不让你做,那我就在她给病人打针时帮她递递棉签,换水时写写补液卡,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让这位老师记下了,以后跟她上班时她会主动让我打针,让我充药,甚至她上班时会主动要求带教老师让我跟她上班。举这个例子是希望大家知道,在临床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的。不要消极的看待一些事情,更不要觉得老师对你不好就有情绪,到头来,损失的只有你而已,老师依然拿她的工资奖金,她教你是情分,一定要知道感激。
1影响人们寻求美容手术的因素
美国的相关研究发现,选择整形美容手术的有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但47%集中在35~50岁之间。而最终选择手术的主要基于身体和心理因素。国外研究发现,促使人们寻求整形美容手术的因素有体像、体像障碍、自尊、被人嘲笑的历史、教育、文化背景和媒体宣传,其中影响最大的为BDD、体像、自尊和被人嘲笑[1]。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被人嘲笑这一因素与人们寻求整形美容手术没有相关性[5]。还有一点,虽然自尊与体像高度相关,但并没有研究表明低自尊的人会倾向于寻求整形美容手术。王肃生等[6]把人们寻求美容手术的动机概括如下几点:①想要改善身体某个部位;②羡慕别人,如明星等,希望能变得跟明星一样;③为了适应工作环境、职业要求、社会活动等;④因为别人的议论和劝说才来进行美容手术;⑤为了取悦他人,如恋人、家人;⑥想要改变先天或后天容貌畸形;⑦赶时髦,多见于青少年。
另外,国外还有对整形美容男性群体心理做了研究,发现促使男性进行整形美容的因素主要有丧失恐惧、工作担忧和需要、社会形象、社会评价及性行为等[7]。
2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分类与术后满意度
2.1 整形美容求术者的心理分类与满意度:黄立等[8]研究了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治疗情况,认为整形美容患者有三种:①先天畸形患者;②后天畸形患者;③异常心理患者。申玉琴[9]通过对鼻整形病例进行研究,将美容整形患者心理分为四种类型:①主动乐观型;②恐惧依赖型;③缺陷障碍型;④精神癔病型。牛进宝等[10]对女大学生美容心理进行了研究,将其心理状态分为五种类型:①合理美容型(占多数);②期望过高型(很少);③自卑心理型;④受人鼓动型;⑤适应需要型。徐宏志通过对283例要求美容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寻求美容手术的心理可以分为三类[11]:①希望自己锦上添花,更富魅力者(24%);②自己要求手术的愿望并不强烈,经别人议论和劝告而要求进行美容手术者(38.5%);③对自己的容貌有强烈的自卑感,为避免别人的讥笑而进行手术(37.4%)。Reich根据美容整形患者的人格特点,将美容受术者分为五类[12]:①忧虑型;②依赖型;③情感型;④偏执型;⑤分裂型。
2.2 影响术后满意度的因素:吕磊[13]的研究发现,受术者术后满意度与手术医师的职称、学历无关;满意组和不满意组的年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民族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满意组P因子(精神质)评分明显高于满意组;不满意组躯体化、偏执评分明显高于满意组;SCL-90中,躯体化、偏执两因子的评分与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即身体不适、易猜疑的受术者易不满意术后结果;EPQ中,P因子的评分与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即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他人不友好者不容易满意手术结果。
有研究者对睑袋手术患者的人格特征与术后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睑袋手术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6PF测验中,患者组E因素(恃强性)、H因素(敢为性)、L因素(怀疑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PQ测验中,患者组L因素(掩饰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睑袋手术患者人格特征的恃强性、独立性和专业有成就者的个性因素(次级因素)与其术后满意度有显著相关。睑袋手术患者人格特征的16PF-E因素、16PF-Q2因素和16PF-G因素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且均为正相关,而且Q因素(独立性)对睑袋手术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影响最大[14]。国外学者研究了有心理障碍者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情况,发现美容受术者中有5%~15%的是体像障碍患者[15-16],国内也有研究指出在要求施行美容手术的就诊者中有7%~15%的是体像障碍患者[17]。大多数体像障碍的患者对美容手术的效果都不满意,有些患者甚至会寻求法律途径或对医生采取野蛮行为,大约25%的体像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计划[18]。在整形美容受术者中,有25%的是自恋人格障碍患者。还有研究指出,在整形美容受术者中,有9.7%的是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往往不切实际,可能永远不会对手术效果满意[19]。
3整形美容手术与患者心理
3.1 整形美容手术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刘晨等[4]研究发现,整形美容受术者术后自尊、BDD 及EPQ 中的神经质量表(N) 、精神质量表(P) 及掩饰量表(L) 较术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整形美容手术不仅可以改变患者的外部形象,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尊,改变患者的体像,使其消极体像得以矫正,因而情绪更加稳定,社会交往适应性不断提高,更加合群。刘通等[20]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与手术前比较,受术者术后焦虑、抑郁、自尊及体像障碍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刘芳[21]对颌面外科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的心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心理反应无差异;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心理反应有差异,知识分子适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不利于健康反应发生率高于非知识分子,同时有适应不良反应和不利于健康反应的知识分子发生率高于非知识分子;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心理反应也有差异。
大量研究发现,美容手术确实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也有研究与此相悖[22],有研究指出,不同的整形部位,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程度或方面也有所区别[23],有关腹部成形术的研究发现,手术后患者对体重的看法有很大的改善,腹部和其他体重敏感部位的改变可以提高性生活满意度。对减肥手术的研究发现,心理状况的改善在手术后的前几年是有局限性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减肥手术并没有解决大吃大喝的问题,尤其是术后2年后,这种行为又会重新开始[24]。
3.2 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彭丽辉等[25]对要求隆乳整形术的受术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术前受术者一般存在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担忧心理和盲目心理。黄向莹等[26]研究发现,整形美容受术者与一般健康人群相比,两者在焦虑反应均分、阳性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影响焦虑的因素比较中,两者在疾病影响自我形象、疾病影响自尊、身体缺陷导致丧失自尊、担心治疗效果、社会支持不足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梁英等[27]的研究表明,整形外科手术受术者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社交障碍和心身症状。
4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治疗
事实证明,对具有体像障碍者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整形美容手术,可使心理治疗效果与整形美容手术治疗的作用相辅相成,同时解决其形体缺陷和心理问题 [28]。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五种心理疗法[29]:①心理分析治疗;②行为疗法;③疏导疗法;④合理情绪疗法;⑤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5小结
归纳总结国内的文献资料,发现很多研究者都比较关注整形美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术后满意度的研究,很少涉及某一特殊的心理症状。同时,国内研究大都停留在语言描述上,即定性研究,很少有定量研究。而且很少有对某一整形美容手术的专题进行研究。从研究的科学性上,有些研究的研究工具本身就有问题,虽然国内已有相关的研究,但量表常模的确定尚有不足[30]。有些是采用的自编量表,有些是采用的国外量表,其信度和效度如何,没有相关报道,这就会让我们对研究的结果产生怀疑。另外,还有被试样本的选择,不同的被试样本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23]。因此,进行不同的整形美容手术,其相关的心理状况有可能不同。在某些问题上,如对影响人们寻求美容手术的因素方面,国外研究中还提到了媒体宣传的作用,国内尚无对此的研究报道。此外,促使人们寻求美容手术,什么因素起关键性作用,也没有相关研究。
随着人们对整形美容手术的认识越来越深,社会对它的偏见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进行美容手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在整形美容受术者中有很多是心理障碍患者,可以说,不少美容受术者是因为心理障碍才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进而想要选择手术来改变这种情况。所以说仅靠手术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更严重者还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正如英国整形外科医生曼切斯特所说:“美容整形外科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美容外科是要处理人们的情感、心理、社会...”,其中特别强调了心理学的研究,他认为:“……倘若遇到一个心理已有严重障碍的求美者,应该用的不是手术刀,而是心理疏导”。因此,整形外科医生心理学和精神病知识的掌握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Haas CF,Champion A,Secor D.Motivating factors for seeking cosmetic surgery a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J].Plast Surg Nurs,2008,28(4):177-182.
[2]程 荑,李建兵.整形美容外科心理卫生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69-70.
[3]马如梦.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MBSRQ)的初步修订及其与人格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4]刘 晨,栾 杰,丛 中,等.121例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状态初步分析[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3):174-176.
[5]Didie ER,Sarwer DB.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cision to undergo cosmetic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Journal of Women's Health[J].2003,12(3):241-253.
[6]王肃生.美容整形受术者动机的心态分析[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5,6(3):167-168.
[7]Fried RG.Esthetic treatment modalities in men psychologic aspects of male cosmetic patients[J]. Dermatol Therapy,2007,20(6):379-384.
[8]黄 立,冯幼平,吴 欣.美容整形患者的个人心理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9(2):108-110.
[9]申玉琴,连和,聂素洁.美容整形患者心理状态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1):78.
[10]牛进宝,苏联珍,董永鹏.女大学生美容问题心理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41.
[11]徐宏志,刘桂荣.283例要求美容手术者心理探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4,5(1):46.
[12]何 伦,彭庆星,于 彬,等,美容心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5.
[13]吕 磊.美容整形受术者心理评估与术后满意度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4.
[14]徐 烈.眼袋手术患者人格特征评估与其术后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5.
[15]Wilson JB, Arpey CJ.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suggestions for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in a surgical dermatology practice[J].Dermatol Surg,2004,30:1391-1399.
[16]Veale D.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J].Postgrad Med J, 2004,80: 67-71.
[17]吴军玲,梁伟中,刘凤荣.整形美容患者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2):258-260.
[18]Malick F,Howard J,Koo J.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the cosmetic patients[J].Dermatol Ther,2008,21(1):47-53.
[19]Napoleon A.The presentation of personalities in plastic surgery[J].Ann Plast Surg,1993,31:193-208.
[20]刘 通,张福奎,耿传卫.整形美容受术者焦虑、抑郁、自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6):552.
[21]刘 芳.颌面外科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的心理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43-144.
[22]Rankin M, Borah GL, Perry AW, et al. Quality-of-life outcomes after cosmetic surgery[J]. Plast Reconstr Surg,1998,102:2139.
[23]Michael AB,Thomas Pruzinsky,Thomas FC,et al.Measuring outcomes in plastic surgery: Body imag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bdominoplasty patients[J].Plast Reconstr Surg,2003,112:619-625.
[24]Sarwer DB,Thompson JK,Mitchell JE,et al.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bariatric surgery patient undergoing body contouring surgery[J].Plast Reconstr Surg, 2008,121(6):423e-434e.
[25]彭丽辉,彭玲妹,许 璜.隆乳整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33):3207-3208.
[26]黄向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6,12(14):1281-1283.
[27]梁 英.180例整形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J].南方护理杂志,1997,4(3):35-36.
[28]王雨银.术前心理干预对美容受术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6:24-29.
[29]吕 磊,马少林,伊奇中,等.美容整形受术者心理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1):135-136.
[30]周正猷, 顾筱君,鲁开化,等.整形美容求术者体象心理状态自评量表的设计及初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5):388-390.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4-0524-03 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59
护理科研设计至关重要,设计缺陷不仅影响结果的准确、可信,甚至会造成人、财、物、时间的浪费与损失,更无从体现课题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有学者从两种护理核心期刊筛选出559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符合随机化分组者仅占11.5%,组间均衡可比描述清晰者仅占4.9%[1],认为护理科研设计存在缺陷属较普遍现象。笔者2009年在广西适宜技术推广奖及2010年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定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个例课题设计存在缺陷,如组间对照缺乏均衡可比、错误选择对照形式、抽样方法欠妥、随机方法不规范等,造成科研结果缺陷。本文选择一些实例做评析,旨在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认识和重视,从而提高护理科研的整体水平。
组间对照缺乏均衡可比 1.设计实例 文题:芦荟提取液超声雾化预防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研究。分组:随机将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方法:实验组用芦荟提取液超声雾化,对照组常规生理盐水含漱。评价指标:口腔溃疡发生率及溃疡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口腔溃疡发生率及溃疡严重程度均比实验组高。
2.设计评析
(1)设计采用的是空白对照:诸如此类可预见后果的病例不能采用空白对照(已证实芦荟有预防口腔溃疡的作用),因为涉及人道关怀问题。科研的目的是求证更有效的方法造福于患者,不能为了验证实验项目的有效性而放弃部分患者的利益,同时造成组间对照无均衡可比。
(2)实验目的比较模糊:按实验设计要求,对照组和试验组应在尽可能相同(匹配)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必须保证实验组、对照组之间除研究因素以外,主要的非研究因素在两组间均衡、无显著差别,以使结论可靠真实。本设计有两个因素,一是芦荟提取液,二是超声雾化,应根据设计目的保证有一个因素在两组间均衡分布,提高研究的精确度,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3.设计整改示例根据目的可以有两种设计方案。
(1)方案一:文题:芦荟提取液预防口腔溃疡不同使用方法的研究。方法:实验组用芦荟提取液超声雾化,对照组采用芦荟提取液含漱等。目的:证实芦荟提取液超声雾化预防口腔溃疡效果优于芦荟提取液含漱,因为如果效果相当没有必要弃易求繁。
(2)方案二:文题:芦荟提取液超声雾化效果的研究。方法:实验组用芦荟提取液超声雾化,对照组采用其它药物超声雾化。目的:求证在使用超声雾化的条件下,芦荟提取液预防口腔溃疡效果、副作用、口感、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优劣。
错误选择对照形式1.设计实例文题: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的研究。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方法:两组均用相关量表进行基线调查,之后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评价指标:护理干预后,同一量表测定,评定效果。结果:实验组各种心理问题改善或“知、信、行”发生改变,效果满意。
2.设计评析
(1)设计采用的是空白对照:住院患者有权得到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得到疾病相关知识等的指导。应注意其可行性,如患者是否能通过其它渠道获得信息以干预结果,同时也存在人道关怀问题。
(2)护理干预项目与常规护理项目界定困难:如健康教育的内容属于哪个项目。
(3)实验结果可比性差:由于个性特征、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社会阅历、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的好坏等因素,都可干扰实验结果,甚至不具可比性。
3.设计整改示例 此类将自身对照错选为组间对照,使两组不具可比性,因此研究以个体自身对照设计比较好。自身对照是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数据来自同一组样本[2],利于排除个体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受试对象干预前、后用量表做测定,更能客观反映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抽样方法欠妥1.设计实例文题: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研究对象:广西30所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纳入标准:临床第一线护理人员或病区护长;在护理岗位连续工作3个月以上的基础护士或注册护士。抽样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西30所医院临床第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前做问卷填写指导,之后发放调查问卷。共发问卷400份,回收388份,有效问卷365份。结果:从略。
2.设计评析
(1)抽样方法欠准确:方便抽样是指用最容易找到的人或物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抽样方法方便、易行,节省时间和费用,但抽到的样本不一定能充分代表总体,是抽样方法中准确性和代表性较差的一种方法,应尽量避免使用。
(2)样本量相对较小:选择30所医院只调查400人,结果的代表性值得探讨。
3.设计整改示例 确定调查人数(样本大小)。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医院级别(三、二、一级)进行分层并确定各层所占比例。从各级别医院中分别随机抽取若干所医院。在被抽中的医院中,再次采用单纯或分层(职称、护龄、科室等等)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护士,组成最后所需的样本进行调查。
随机方法不规范1.设计实例 文题:。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1号入实验组,2号入对照组。或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均衡入各组,如第一位入院者进入实验组,下一位入院者则进入对照组。
2.设计评析 以上方法看似随机,实际上是人为分组,用“随意”代替“随机”。随机分组必须按机遇原则进行,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3],目的是使所有干扰因素能均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内,使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或其他方面误差的影响,所抽取样本能够代表总体。方法有抛币法、抽签法、随机数字表和均衡条件下的随机分组等。
3.设计整改示例
(1)将受试对象编号,用抛币或抽签等方法,抽取受试对象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
(2)有些病例不具备同时分组的条件,则可采用先设定每组例数并编号,用抛币或抽签等方法,决定各编号进入的组别。将受试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并按事先的安排进入相应的组。如第一位入院者是1号,按原来抽签的结果进入实验组,2号入院者也有可能按原来抽签的结果进入实验组,而不是必须进入对照组。
科研设计是科学研究中具体内容和方法的设想及计划,从而获得有价值的资料和结果,设计得当与否,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确定样本、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及观察指标等,必须按规定要求严格、准确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有意义。限于业务水平和能力,笔者对所掌握的个案进行分析,难于代表护理科研设计的总体情况,同时难免会存在许多不足。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亟待提高的事实。能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不再发生上述的各种缺陷,亦是撰写此文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孙淑丰,李秀霞,冯福民,等.两种护理核心期刊论文的设计和表达形式错误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 25(8)(外科版):90-92.
[2]肖顺贞.临床科研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9.
[3]胡良平.科研课题的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错误案例辨析与释疑[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7.
关键词:骨科患者;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17-02 疼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它会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楚,让患者产生不愉快的感受,在骨科病症中,患者疼痛现象极为常见,特别是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痛感明显,难以忍受。如何减轻骨折患者的痛感在术后护理中至关重要。本次调查研究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80例,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痛因和疼痛特点,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80例,男性85例,女性95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6.3±13.9)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实施综合性全面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身高、体重、年龄、疼痛严重程度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住院环境保持安静、清洁,保证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休息,有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详尽的询问患者病史,耐心的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特点及规律,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可以预防疼痛的措施。骨科患者进行手术后多有行动不便的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对抗疼痛。并叮嘱患者家属按时为患者进行疼痛区域的按摩,动作轻柔,利于痛感的减轻。
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聆听患者的倾诉,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一种依赖感、信任感,并对那些通过一般护理痛感仍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的患者给予其他形式的镇痛,例如药物镇痛、针灸疗法、镇痛泵辅助镇痛等方式[2],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对症分析,正确给予镇痛药物。同时嘱咐患者注重自身放松,避免紧张的不良情绪增加痛感,实施按摩疗法增加被动活动量,缓解肌肉痉挛。
1.3 疗效评价:两组患者采用针刺法对术后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痛感无法忍受:4分,剧烈疼痛:3分,中度疼痛:2分,轻度疼痛:1分,无痛感:0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使用t检验法对比组间资料,以P
2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方式,痛感明显减轻,痛感无法忍受和剧烈疼痛两个之间的患者为0例,83.3%的患者无痛感,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不同护理方式对痛感的影响(n/%)
组别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对照组 13(14.4) 25(27.8) 35(38.9) 13(14.4) 4(4.4)观察组 75 (83.3) 6 (6.7%) 9 (10%) 0 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是评价术后镇痛护理的有效指标[3],无痛感和轻度痛感为最佳的护理结果,要使患者疼痛状况明显减轻,镇痛药物的给予并不是唯一途径,关键是如何利用不同种类药物的特点与患者自身的疼痛特点相结合考虑,充分发挥药效,满足不同个体对药的不同需求,将药物给患者带来的不良方应降到最低,这些都需要专业负责的护理人员来鉴别,而且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医护人员也不能忽视,让患者们理解我们为减轻他们疼痛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医护人员的好感度,有助于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4],术后镇痛并不是单纯的对患者进行止痛,还在于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防御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本次调查研究,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专业护理和用药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波动,积极引导患者,为减轻痛感做出最大努力[5]。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贺立春,护理专业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2] 刘秋燕.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5(22):13.
[3] 董佳萍.成人疼痛评估方法与疼痛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0(19):42-43.
[4] 蒙小燕,湛浪,张雪梅.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4(2):19-20.
关键词:带教老师 实习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62-03
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的最后阶段是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是必经途径。让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带教老师圆满完成带教任务,双方需要互通信息,及时交流,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此针对老师与学生的身上存在不同的问题进行剖析。
1 带教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老师缺乏责任心,片面认为带教是一种负担,怕学生出事,不如自己做。有的老师则认为多了各跑腿的,都让实习生去完成,科室对带教工作不重视,只让学生干杂活,有的老师工作忙,带教同学太放心,不能做到“放手不放眼”。
2 带教老师未采用启发式教学
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因为学历职称等条件的要求,相对年青化,存在带教经验的不足,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式,本科生提出这方面的建议最多,讲的少,具体操作多,缺乏对观察、判断、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阻碍了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不同层次毕业生总体水平相等。
3 护理人员不足,将实习生当作人力用
护士缺编现象存在,为了应付日常工作,忽视了讲课与示教,特别是到了后阶段,实习生环境熟悉了,老师较放心,有则作为定向实习,而不能完成实习计划。这也是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的供需要求。
4 学生与老师、患者交流欠缺
本院的带教老师属于非脱产形式,因倒班等原因,同学入科很长时间不知带教老师是何许人也?有的老师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及沟通。实习生与患者交流存在很大难点,分析一下,原因诸多:学生来自与五湖四海,方言问题成了首要障碍;作为80 后的实习生,不能适应本岗位的工作,角色转换慢,尤其是本科生认为自己学历高,只重视学习技术性强的,而忽视了最基础的生活护理及病情观察;缺乏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的方式与尺度把握不够;作为学生社会经历少,知识面狭窄,专科知识掌握不够,本身底气不足;受大环境的影响,维权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实习生不信任,患者不让实习生打针等从事有创伤性的治疗,另则科室怕满意度受影响,几方面的因素导致实习生临床实践机会减少;职业道德观念模糊,学生实习不安心有的只是拿文凭,缺少医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及素养及工作热情。
5 实习生自身的因素
实习生分不同的层次(中专、大专、本科生),从年龄和知识结构来讲,参差不齐,年龄小存在自觉性差,知识层次高的学生想法多,较难琢磨。 整改与对策
5.1 完善教学工作
2007 年的12 月曙光东院顺利通过ISO-9001 质量体系的贯标,西院通过复评,将教学的相关制度都纳入了管理体系中,护理部成立了教育科研委员会,并设立了专职人员以条块结合的形式进行系统管理。
5.2 重视岗前教育
5.2.1 实习生、新职工进岗前护理部集中岗前培训一周,课程设置有:医院概况、职业道德教育、护士礼仪规范、护理安全防范、消毒隔离知识、内外科护理、各种相关检查准备、实习生管理条例及各项制度等。
5.2.2 进科室后,加强入科教育,由病区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介绍环境,床位分布,区域设施,相关规章制度及专科特点,尤其加强自身防护教育。
总的目的是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顺利过渡角色转变,让他们感到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5.3 严格落实带教
“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师”是由宋春燕等人提出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师应当是护理专业学生的角色榜样:具有专家般的临床技能,能在现实的临床环境中阐述护理知识,并且能运用临床经验和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1。科室执行专人带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实习生及实习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
5.3.1 针对不同层次的实习生
完成大纲要求,科室定期开展小讲课、护理查房、技术操作示教等活动,专科以上的学生完成个案书写、个案答辩,每位实习生出科前要完成本科的理论与技能考核,要求实习生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防止差错发生。针对本科毕业生安排有经验的指导老师,专人负责完成毕业论文。
5.3.2 针对不同阶段的实习生
制定不同实习内容,如初期掌握常规性工作,中期加强交流及技能操作水平,后期要培养观察、判断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在此期间学生可能思想波动较大,出现实习不安心,会增加请假机会,作为老师要注意从人性化角度考虑,稳定思想,调整心态,以利顺利渡过此阶段。
5.3.3 针对不同的实习生
每个同学的个体差异较大,要学会因人而异的开展因材施教。有的反应慢、接受能力差,老师要耐心、细心,多关心,多帮助;有的好学生,不要吝啬表扬,以肯定优秀,鼓励落后;对于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学生,要端庄态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5.4 注视环节管理
要求实习生注视基础护理工作,特别是本科生要克服只关心“技术性”操作,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落实专科知识的培训,抢救设备的使用,加强技能训练。护理部每月定期进行操作示教,使的实习生能规范化操作,科室负责考核工作(基础和专科),以提高操作水平。根据书写要求认真指导正确的书写护理记录,及时修改,以提高文件书写能力。
开展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生交流的技巧,教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如肢体语言、手势等,进行,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5 加强师资建设
5.5.1 师生互动,互找不足 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要选择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工作两年或具有主管职称,有爱心、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带教工作,并全面衡量,综合考评。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双方互评,如学生每季度填写无记名调查表,从反馈中获得学生的期望需求,还有护理部定期组织学生及带教老师开会,在会上将各自的不同意见,予以沟通,定期整改。通过双向评价,护生认识到自身问题,不断改正,老师也看到了带教中的不足,从中分析原因,积极整改,提高带教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5.2 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据统计33.5%的学生认为护理师资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2,加强师资队伍各方面培训,如院内或到院外进行培训学习,组织各种竞赛如技能操作等形式,以提高整体带教水平。
5.5.3 创造空间、实施激励
护理部每年进行各种竞赛,评选优秀带教老师,激发荣誉竞争,加强激励机制实施;根据不同科室带教情况,发放带教费,充分调动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专款专用。
当今社会,随着学历、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发生者微妙的变化,老师希望带出好学生,学生希望碰到善解人意的好老师,但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老师在保证带教质量的基础上完成带教任务,学生顺利毕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宋春燕,沈宁.临床护理教师评价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88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