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概型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6 13:42:14

古典概型论文

古典概型论文篇1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美学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174-0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人类自然生活中,人们欣赏美、表达美、追求美。什么是“美”?就像歌德所说:“美如自然一样,丰富多彩。”也就是说,对于美的说法众多,且各不相同。但是都没有说到美的“本质”和“内涵”。科学的含义应该说:美是世界上自然、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切事物“好”的总和。

舞蹈艺术是美的艺术,中国古典舞隶属于中国各类舞蹈艺术中,这一舞种最初起源于戏曲舞蹈,体系衍生于当代,最终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提炼、整理、加工、创造,以及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中华的审美与美学智慧造就了中国古典舞的美学思想。

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典舞是一个特指的概念,这里的“古典”并不是指“古代”,而是代表着“经典”,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最终积累形成的一种具有典范性的表演艺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舞蹈艺术家们开始对中国古典舞蹈进行挖掘与恢复。戏曲舞蹈家欧阳予倩最早提出了“中国古典舞”这一概念,并得到舞界响应由此传开。

中国古典舞集百家之长,即向艺术美学中的各类艺术之长处学习,提高舞蹈艺术的水平和质量。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大花园中,舞蹈艺术向戏曲艺术学舞蹈,向武术学习“精”、“气”、“神”,学手法、眼法、身法、步发、韵律、劲头等,使舞蹈艺术有了飞速的提高。创建者结合中国戏曲、武术的美学理论,概括了中国古典舞的新理论。创建者总结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四大基本动作要素――“形、神、劲、律”,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形,外部一切动作,包含舞姿造型及其动作连接路线。神,即内在的意蕴,以神领形,起主导支配作用。劲,即处理舞蹈动作长短、轻重、强弱、缓急等特点的力。律,是指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四大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经过劲、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最终确定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的美学规律。

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意蕴与内涵

中国古典舞有明显的两大美学意蕴:一、回旋、圆转的形势美;二、在舞蹈动作的内在心动中体现和谐与协调之美。

(一)“圆”的形势美。中国古典舞内在的韵律感与意蕴可以用一个“圆”字概括。其运动规律,身体及手臂的运动轨迹都遵循着三种圆形在运动(平圆、立圆与8字圆),这就是著名的“三圆运动”的理论。

中国古典舞通过外部看得见的“形”与路线的“圆”来展现形体的美,演化出形形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与动作的衔接。“形”作为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国古典舞之灵魂。这种“形”贯穿于中国古典舞的典型动作: 大小五花、穿手、云手、大刀花、风火轮、燕子穿林、青龙探爪等等。表现了古典舞者丰富的身法性和鲜明的风格性,极具生命力和艺术表现力。

古典舞“圆”的形势美主要表现为圆、游、变、幻之美,因此,中国古典舞又常以“行云流水”、“龙飞凤舞”、“曲回婉转”、“闪展腾挪”等形象化的词语加以描述与赞誉。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有七大动作元素:“提、沉、冲、靠、含、腆、移”,这些动作的贯穿与运用形成了“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欲纵必收、欲提先沉”的律韵之态势,派生出古典舞更丰富、更典型的“形”。

(二)内在的“心动”与意蕴美。舞蹈既可用来表现人们的情感,又能表现人们的思想。普列汉诺夫在谈到艺术的主要特点时曾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又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

在中国古典舞中不仅用动作来表达情感,还可以运用演员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在面部直接表现出快乐、悲伤、忧郁等情绪特点,通过夸张修饰过的表情来配合舞蹈动作。中国古典舞中男女的动作是不可混用的,拥有各自不同的体系,从风格上看,男性动作展现阳刚之美,而女性舞蹈动作多表现阴柔之美,反差极大。这就是中国舞蹈文化在舞蹈动作的内在“心动”中体现出一种和谐、协调的意蕴之美。

如今,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已被世界所认可,具有独立的舞蹈审美价值。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的是状态,展示的是艺术,表达的是情感,蕴含的是文化。它所蕴含的美学意蕴对中国舞蹈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待我们每个舞蹈工作者更为深入的发掘与探究。

参考文献:

[1]金浩.论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审美取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

[2]刘克宁.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韵律特征[N].文化艺术报,2006.

[3]王朝闻.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1981.

古典概型论文篇2

关键词:古典概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3(必修)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本事件的特点;

(2)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3)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 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两个试验的观察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骰子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有限性和等可能性.

■教学内容

一、温故知新

1. 什么是互斥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什么是对立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概率的加法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各组派代表抢答.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的新知识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

思考一:

看下面两个试验,分析事件的构成,回答下列问题

1. 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1)试验的结果有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验二:“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看书P119页探究.

(1)试验的结果有几个??摇?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件D2、D3、G,H与C1、C2、C3、C4、C5、C6之间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互动:

教师创设情境,为导入新知做准备.

设计意图:

随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基本事件的概念: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如:试验1中的“正面朝上”、“正面朝下”;试验2中的出现“1点”、“2点”、“3点”、“4点”、“5点”、“6点”.

思考二:

(1)在一次试验中,会同时出现“1点”和“2点”这两个基本事件吗?

(2)事件“出现偶数点”包含了哪几个基本事件?

基本事件的两个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师生互动:

学生回答两个问题,教师适时引出基本事件的两个特点,并加以说明,加深新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

问题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认知

例1 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分析:为了解基本事件,我们可以用列举法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画树状图是列举法的基本方法,一般分布完成的结果(两步或两步以上)可以用树状图进行列举.

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A={a,b},B={a,c},C={a,d},D={b,c},E={b,d},F={c,d}.

师生互动:

初步感知,熟悉构成任何事件的基本事件;先让学生尝试着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教师再讲解用树状图列举问题的优点.

设计意图:

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渗透到具体问题中来.

思考三:

以下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试验1:P(“正面朝上”)=P(“反面朝上”)=■;

试验2: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

思考四:

观察对比,找出试验1和试验2的共同特点:

经观察,概括总结后得到: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古典概型.

师生互动:

让学生先观察对比,找出两个试验的共同特点,再概括总结得到的结论,教师最后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

思考五: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古典概型的例子吗?

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对生活中古典概型的认识和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古典概型,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

四、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思考六:

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又该如何计算?

试验2:掷一颗均匀的骰子,事件A为“出现偶数点”,请问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探讨:基本事件的总数为6,事件A包含3个基本事件:“2点”、“4点”、“6点”,则P(A)=P(“2点”)+P(“4点”)+P(“6点”)=■+■+■=■=■,

即P(“出现偶数点”)=■=■.

由上可以概括总结出,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P(A)=■.

提醒:

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要判断所用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前提).

师生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试验2中“出现偶数点”这一事件的概率,先通过用概率加法公式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再对比概率结果,发现其中的联系.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运用观察类比和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分析问题,突出了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这一重点.

五、反馈矫正

例2 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9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9的概率是多少?

解:(1)掷一个骰子的结果有6种,我们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1、2,以便区分.由于1号骰子的结果都可以与2号骰子的任意一个结果配对,我们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组成同时掷两个骰子的一个结果(如表),其中第一个数表示1号骰子的结果,第二个数表示2号骰子的结果. (可由列表法得到)

由表中可知同时掷两个骰子的结果共有36种.

(2)在上面的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9的结果有4种,分别为:

(3,6),(4,5),(5,4),(6,3).

(3)由于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的,其中向上点数之和为9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4种,因此,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

P(A)=■=■=■.

师生互动:

教师对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关键点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

加深对古典概型的理解(尤其是等可能性),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

思考与探究:为什么要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如果不标记号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如果不标上记号,类似于(3,6)和(6,3)的结果将没有区别. 这时,所有可能的结果将是:

P(A)=■=■.

观察下面两对骰子:

上面左右两组骰子所呈现的情况,可以让我们很容易地感受到,这是两个不同的基本事件.

设计意图:建立有效的模型,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巩固提高

练习:1. 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假设某考生不会做,他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则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4个:选择A、选择B、选择C、选择D,即基本事件共有4个,考生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P(“答对”)=■=■.

探究:如果该题是不定项选择题,假如某考生也不会做,那么他能够答对的概率为多少?此时比单选题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2. 从1,2,3,4,5,6,7,8,9这九个自然数中任选一个,所选中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3. 从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的袋中任取3个球,求所取的3个球中至少有1个白球的概率.

4. 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b,求b>a的概率.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来列举试验中的基本事件的总数.

设计意图: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课后作业

(必做)课本130页练习第1,2题课本134页习题3.2A组第4题、6题

(选做)课本134页习题B组第1题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作业,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通过分层次布置作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能在作业中发现教学的不足.

■教法、学法及评价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观察对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最后在例题中加入模型的展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二)学法分析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三)评价分析

古典概型论文篇3

自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成为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以来,作为微观经济理论延伸的贸易理论一直在新古典传统下演进和发展。尽管新贸易理论(NewTradeTheory)代表了一股长期以来对标准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不满的暗流,但总的来说,它也只是在新古典传统内部修修补补,难以剔除新古典框架的一些致命缺陷。

8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即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新兴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工具上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新,而在思想渊源上则比新古典经济学更古。其中,斯密用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论述被杨小凯等人以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决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进为基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又称内生贸易理论。本文旨在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并作出一些简单的评价。

二、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及其发展

可以说,杨小凯是第一个脱离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用分工和专业化来解释贸易现象及其本质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能够解释一些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同时澄清了传统贸易理论带给我们的一些错误观念。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不同点就在于其所依托的经济学框架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体现在如下几点:

1.理论的思想渊源不同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劳动分工能使生产率提高并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应该说,新古典经济学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经济学的第一个思想,却与第二个思想相冲突。新古典经济学在将市场竞争的作用形式化时,最初采用了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这种最简单的数学工具,它使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变成了与市场竞争不相容的东西。因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基于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率的原理,而这一原理与递增规模报酬有关。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采用无规模报酬的假设,从而先天不足,以致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模大小、市场竞争地位及其相应的市场结构都对贸易的模式、成因、结构、得益等没有影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只表明一种投入产出的纯技术关系,不允许递增报酬的存在,并且忽视了社会经济组织的演进与生产率的互动关系。

事实上,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是专业化、劳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在斯密和马克思看来,劳动分工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马克思更将其归结为生产关系的研究。杨格(AllynYoung,1928)的经典论文指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富有启发、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则就是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注:YoungA.(1928),IncreasingReturnaandEconomicProgress,TheEconomicJournal,38:P527—42。)然而,由于后来德布鲁把新古典经济学变成公理化体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来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逐渐地为人们所抛弃。70年代以来,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贸易理论逐步产生和发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但始终难逃“旧瓶装新酒”之嫌。杨小凯用现代数学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并加以形式化,创立了以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堪称是贸易理论领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设、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设和分析方法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三个致命缺陷:第一是采用消费者——生产者的两分法。消费者不生产,必须从厂商处购买所有消费品,因此国内贸易必然存在,消费者不能选择自给自足,也不能选择专业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厂商的存在是给定的,所以导致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这种两分法使得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经济组织如何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也无法解释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中产生等现象。第二,新古典经济学用规模经济概念替代专业化经济概念,而规模经济概念只能表明投入产出间的纯技术关系,却不能反映专业化水平、经济组织结构的演进对生产率的影响。第三,新古典经济学采用马歇尔开创的边际分析方法。边际分析主要用于处理内点解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决策往往是角点解问题。(注:角点解意味着某些决策变量的最优值是零。一般讲,买汽车的人不会自己生产汽车,即其购买量为正数,而其生产量为零;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量为正数,而其购买量则为零。相反,内点解则意味着决策变量的最优值不是零。)

新兴古典经济学克服了上述缺陷。首先,在该体系中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这意味着每个决策者可以选择专业化方向和水平。厂商的出现也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从模型中内生而来。其次,用专业化经济来替代规模经济那种纯技术概念,并且引入交易费用的概念,从而产生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即专业化一方面提高生产率,使决策者拥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专业化必然意味着要从其他专业的决策者手中购买更多的商品,这就需要支付更大的交易费用。最后,新兴古典经济学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analysis),即对每一角点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角点之间用总效益费用分析,这是处理最优决策的角点解所必须的。

3.对贸易基础的认识不同

当代贸易理论公认的一个事实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的一个发展。当然,如果静态地看,情况确实如此。但是,如果允许比较优势在模型中内生,并且随着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那么斯密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绝对优势概念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概念更为宽泛和重要。许多经济学家曾指出,个人之间生产各种物品的生产率的先天性差异远不如个人之间由于分工和专业化而产生的生产率差异来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说:“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象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注: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上卷,第15页。)。如果我们接受先天的生产率差异(即外生比较优势)作为分工的条件,那么就会导致贸易产品、方向和格局的静态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一国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并且杨格定理告诉我们,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机制,因此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就成为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持续不断的源泉。而外生比较优势不能内生地演进,对于分工、生产率进步和加速知识积累没有什么影响,因而一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就只能归功于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外生技术进步。这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很多现象的根本原因。

根据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如果事前相同的个人选择不同的专业化水平生产不同的产品,只要专业化报酬递增,就可能存在比较优势。这就是说,按照斯密的定义,比较优势可能存在于所有个人事前相同的场合。而根据李嘉图的定义,在这种场合比较利益不可能存在。换句话说,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专业化程度的决策。我们将这种由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称做内生比较优势,而将以外生给定的个人之间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概念称为外生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也对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89)把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称为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而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概念称为先天自然的比较优势。

4.对贸易利益的主张不同

按照新古典贸易理论,如果国与国之间存在外生比较优势,则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必定会产生,而且实行自由贸易能够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的贸易模型预言,国际贸易总是优于自给自足,因为世界市场上一个经济联合体的规模总比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要大得多。因此,没有政府干预时不可能出现自给自足。那么,国际贸易的存在一定会带来贸易利益吗?它一定优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状态下的福利水平吗?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通过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够解释国际贸易之所以从国内贸易中产生是因为一国的交易效率的改进。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负相关,各种交易费用(内生或外生)越高则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极低,则自给自足是均衡,因而无需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改进,则国内贸易将因一国之内的分工水平提高而产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进的幅度不是很大,则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时,贸易可能在各个地方性市场内进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改进,全国性市场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的话,则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其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总之,国际贸易给一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先决条件是该国的交易效率应当足够高,以便适应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与之相适应,由此国际贸易才成为必要。

三、评价与借鉴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贸易理论的研究作了突出的贡献,其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我们重新思考传统贸易理论中一些已有定论的命题,同时也提供给我们许多新的视角和观点。我们认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可能正代表未来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方向。以下简要地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作几点评价。

1.重新阐释了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贸易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

如果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来区分不同的比较优势,那么不同贸易模型中的比较优势就可以划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其中,李嘉图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技术比较优势,H—O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专业化经济比较优势。

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赖以产生的分工基础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技术和资源不同的外生比较利益的劳动分工,一种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内生比较利益的劳动分工。也就是说,从贸易产生的原因看,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而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则是递增规模报酬。当然,实际经济是两者的混合体,既有比较利益,又有递增规模报酬。如果能够将传统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有机的整合,则存在着将现有贸易理论纳入到统一框架之下的可能性。很显然,传统贸易理论不可能包含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因为按照新古典理论,普遍的递增规模报酬会使一般均衡不存在或不是帕累托最优。相反,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却能够包含传统贸易理论。杨小凯(1997)将外生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基于递增规模报酬的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的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

2.纠正了新贸易理论的错误结论,为其完善和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新贸易理论假定存在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的两难冲突,也就是说,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要求与更大规模的市场相适应。如果一国的人口或经济规模很大,则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因此人口的增加会带来生产率的上升。这与日本、香港的经验是一致的,但是却与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国的经验相悖,因为对于后者而言,人口增长率高对经济增长并无积极作用。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交易效率,人口增长率对于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在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国,由于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各种纷繁复杂的行业进入壁垒、国内市场诸侯割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因素,导致交易效率低下,均衡的分工水平很低,因此出现高人口增长率与低生产率并存的现象。而在香港等地,由于高效率的政府、健全的法制等因素保证了高交易效率,所以高人口增长率与高经济增长率并存。

其次,新贸易理论的最大弱点在于根本不存在一个为经济学界广泛认可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所以必须按照不同的市场结构、不同的产品差异性来构造相应的贸易模型,导致新贸易理论的各种模型纷繁复杂,难于统一,无法形成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替代。

然而,正如我们下面将要指出的,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以专业化为基础的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性市场是相容的。因此,如果新贸易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其递增规模报酬的微观基础,不再基于规模经济而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来建立相应的新贸易理论模型,那么就完全可以避开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处理问题,从而为其蓬勃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3.采用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框架,能够说明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中产生,从而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原理统一起来。

按照现有的贸易理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则当国与国之间存在外生比较优势或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时,国际贸易一定会产生。但是,它却无法解释同样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为什么古时候只有国内贸易就足够了,而现在却需要国际贸易,而且国际贸易量越来越大。这是由于现有的贸易理论假定纯消费者——纯生产者的绝对分离,所以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原理不同。国内贸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消费者不贸易便不能生存,所以即使没有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国内贸易也会存在;而没有这两个条件,国际贸易便不会产生。

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存在着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由于这个冲突,当交易效率低下时,分工的好处被交易费用造成的福利损失所抵消,人们选择低分工水平即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内和国际贸易。当交易效率的提高使得分工的好处大于交易费用所造成的福利损失时,贸易开始在很多地方性市场中出现,但国内统一市场是不需要的。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统一市场出现。如果交易效率再进一步提高,则国内市场规模限制了分工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成为必要。可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第一个能解释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发展而来,并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原理统一起来的理论。

4.解决了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市场的相容性问题,存在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多样化消费偏好意味着,一种产品的消费者数目必定很大;规模报酬递增则使得在均衡状态时,该种产品的生产者数目必定很小。一种产品的消费者从而生产者寡,即消费者与生产者地位上的不对称,使得厂商有能力根据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操纵价格,而消费者却无法影响价格。当规模经济普遍存在时,由此所产生的递增规模报酬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即竞争性市场)难以相容。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贸易理论的发展不必再纠缠于递增规模报酬是否与竞争性市场相容的问题。首先,生产的专业化需要每个人付出他自己的劳动时间,而这种时间显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转移和代替,所以对专业化经济而言,劳动时间的规模总是有限的,因此专业化经济所产生的递增规模报酬存在一个界限,即专业化经济产生的是有限度、有范围的递增规模报酬。其次,采用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框架,则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职业,这就决定了他买什么和卖什么,即每个人的需求是由其供给决定的,这被杨格称为倒数需求律。在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中,杨格的倒数需求律一直保持着,即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总是同时决定的。由于倒数需求律的作用,分工中专业化生产者对其产品价格的操纵能力会相互抵消,因此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以专业化为基础的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的市场是相容的。这与当代西方的经济实践是一致的。在美国,利用规模经济并不会导致市场失败,因此不需要政府的干预。私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总是争着合并成最优规模的大企业,这不但不会限制竞争、形成垄断,相反却加剧了竞争,因此,存在自由进入的自然垄断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描述的那样可怕,而真正可怕的却是由于政府干预造成的限制贸易自由和行业进入自由的行政强制性垄断。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递增报酬的处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往的模型一旦引入报酬递增,就意味着要么不存在竞争均衡,要么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则由于其递增的报酬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而在模型中内生,因而存在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古典概型论文篇4

在五七年和五八年前后这段时间,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古代作家作品时提到和使用“意境”一词,他们多是从一般的角度来谈意境的,认为诗的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诗歌形象,诗歌创作要有意境等。严格地说起来,这段时间里专门探讨意境问题的文章是很少的。“意境”的研究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而且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人们多是用现代的理论来解释古代文学传统中产生的“意境”说,用外来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的文论,如认为“意境”与“典型”相等,“境界”就是“艺术形象”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意境”说便于为今天的人所理解,使人们认识到现代文论可以从古代文论中吸取营养,中国古代也有自己的文学理论,不必完全照搬西方的那一套。但是这样做也遇到了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说当我们用今天的理论术语去分析研究古代的理论时,分寸感很难掌握,容易产生以今套古或以古证今的弊病,而且将“意境”等同于“典型”,也容易使人觉得两者其实是同一个道理,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这样理论上的民族特色就很难得到体现了。

“意境”的研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六二年和六三年这段时间,有一些学者对王国维、司空图、严羽等人的批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从不同侧面接触到了意境问题。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钱仲联的《境界说诠证》。这篇文章认为,王国维所讲的“境界”就是“意境”。意与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境界’不仅是指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生活图景,也包括了作者主观的情感。但是就‘境界’这一用语的概念来说这不完全等同于形象。王氏所说‘境界’,还涉及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问题,涉及到与神韵格调的关系问题,怕不是形象这一概念所能构囿。”文章里,作者还对在王国维之前或同时的司空图、王世贞、叶燮、梁启超、况周颐诸家有关“境界”的理论作了介绍,认为司空图“思与境偕”一语,与王国维的“意与境浑”很相近。《二十四诗品》中的“雄浑”、“冲淡”、“高古”等诸品,实质上所谈的都是境界,这样就把意境研究的范围拓得更宽了。

与钱先生的看法稍有不同,周振甫在《人间词话初探》一文中认为“境界”与“意境”是有差别的,不能完全等同,因为“境界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他认为“境界说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无我之境”的‘以物观物’来自叔本华哲学中的直觉主义,“直觉中对外物的感受就是‘以物观物’。”但作者认为直观中的诗人还是和物不同,没有什么“以物观物”。因此王国维后来“放弃了他自矜创获的境界说,改用意境说而主张自然。”作者认为这是王国维对叔本华美学观点的突破。在这篇文章的前半部,作者还联系清代词坛浙派与常洲派的情况,谈了王国维提倡境界说的意义。后部分对境界说的转化以及王国维美学思想与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关系,也都有精到的分析,是篇很有功底的力作。

此后相隔约半年,吴奔星发表了《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境界”论》。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试图从美学的高度来全面论述“境界”说。作者认为王国维讲的境界,“意味着作者反映日,月,山,川的风貌和喜怒哀乐的心情,显示了艺术必须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的根本特征。”根据《人间词话》的内容,作者对“境界”作了多方面的分析介绍:1.从被表现的题材出发,境界有大小之分;2.从抒情主人公出发,境界有“有我”和“无我”之分;3.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出发,境界有常人和诗人之分;4.从创作方法出发,境界有“造境”和“写境”之分;5.从艺术风格出发,境界有“隔”与“不隔”之分。作者认为“为了创造‘不隔’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提出了诗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艺术概括问题以及表现方法问题。”很显然,作者对王国维“境界”说的探讨是比较全面的,但还没有真正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因为作者用来分析“境界”说的观念基本上还属于一般文学理论的范畴。

除了上述有关王国维“境界”说的讨论外,在这个时期,吴调公集中力量对与王国维的理论有密切联系的司空图和严羽的诗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在《诗品,诗境,诗美——论司空图“诗品”的美学观》和《略谈司空图及其诗品》等文章中专门探讨了诗境问题。他认为“味外之味的主张可以说是司空图的理想诗境的特色,它贯穿在《诗品》中.也贯穿在他的整个诗论中。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要透过迹象而把握事物的空灵之处”。也就是说不满足于形似而求其神似,这是中国古代有“意境”的诗歌的特征之一。另外,吴调公在《“别才”和“别趣”——“沧浪诗话”的创作论和鉴赏论》一文里,指出严羽所讲的“兴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盛唐诗境的审美特征。也就是说诗歌的理想境界,除了一般的情景交融外,还必须具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象外之象”。这是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的又一重要特征。通过对司空图和严羽的研究,人们对诗歌“意境”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入了。

在这个时期,李泽厚仍然坚持他关于“意境”和“典型”内涵一致的观点。他在《典型初探》一文中将“意境”作为“典型”在表现(抒情)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他说“‘意境’的创造,是抒情诗,画以至音乐,建筑,书法等类艺术酌目标和理想,‘意境’成为这些艺术种类所特有的典型形态。”但他也承认,“与小说,戏剧中的典型形态毕竟不同,‘意境’比较起来总是更侧重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抒发,它是通过情感的表现来反映现实,因之,它的所谓典型化,与其说在于其所描绘的客观对象,事物方面,就不如说更侧重在其所抒发的主观思想感情方面”。在此之前,吴彰垒于《意境浅谈》中也指出过:“诗歌,不像小说和戏剧那样严格要求细节描写的真实,它特别要求感情的真实”。他认为:“构成意境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创作的兴会来说,是应物兴感,触景生情,景是产生情的基础,从艺术表现来说,是寓情于景,借景言情,景是传达或烘托情的手段。”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涉及到“意境”的创造问题,但作者的论述都简单了些。

综上所述,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对“意境”的研究比较深入和开阔了。认为意境不能完全等同于艺术形象,它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应该从多方面加以研究,如诗人与现实的关系,艺术概括,艺术表现等。而且就“意境”本身而言,它也不仅仅只是创作上的情景交融,同时还应具有以形写神和“意在言外”的审美特征。此外,为了深入了解意境的本质,还涉及到了意境的创造问题。这些方面的探讨,对于认识意境范畴自身的特点,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都有很大帮助。

真正对于“意境”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研究,是近几年的事。从七九年开始,论述意境的文章逐年增多,无论其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前的十七年。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意境界说,意境溯源,意境的构成和创造,意境的美学特征。

(一)意境界说。讨论问题,首先得明确概念,意境界说就是对“意境”这一概念的规定,这涉及到“意境”与‘境界”、“意象”之间的关系问题。雷茂奎在《<人间词话>“境界”说辩识》一文中认为“真景物,真感情”是王国维对“境界”所作的解说。这样看,所谓“境界”也就是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了。这种看法在学术界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对于“意境’与“境界”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两种不周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将意境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来考虑:“意境”的外延扩大,认为它不仅包括王国锥的“境界”说,还可以包括王士祯讲的“神韵”,严羽讲的“兴趣”,皎然讲的“取境”等等,总之,中国古典美学应以“意境”为中心(见兰华增《皎然“诗式”论取‘境’》)。另一种看法是将“意境”的内容加以限制,认为“意境”只是“境界”的一种,如范宁在《关于境界说》一文中认为:“境界本有三种;物境,情境,意境。意境只是境界的一种而已”。“境界比意境的范围广阔些,它指主观想象也指客观景象的描述,而意境则侧重于主观情思的抒写。”此外,在“意境”与’“意象”的关系上,有人认为两者是相等的,有人则主张意象只是构成诗歌意境的诗歌艺术形象,与“意境”还不完全是一回事。笔者是同意后一种看法的。

(二)意境溯源。要把握“意境”的本质,就必须了解它所产生的原因,随着“意境”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探讨意境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作溯源的工作。下面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意见。

1.从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先秦时期《易经》里的“言不尽意”之说,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辩,王弼的“得象忘言”之论,对于意境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影响。吴调公在《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一文中认为,“如果说最早的言意说承袭了儒家文论,那么,魏晋至唐宋的‘境界’说,就一转而为受佛学的影响,扣合文学的特征,为比较成熟的意境说提供思想基础了。”在此之前,王达津先生于七九年发表的《古典诗论中有关诗的形象思维表现的一些概念》的文章里就曾指出:“意境,境界的概念实由佛经而来”,“佛经讲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境与智在文学方面就变为意与境”,“佛经所说的智境,实起了促成文学上的意境说的作用。”但他认为佛经的智境之所以能转化为文学上的意境,主要还是由于“中国诗歌创作,意与境合,早有境界形成。”

2。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实际来看,有人认为《诗经》的民歌中就已存在着“意境”,但由于民歌的意境须要唱和相答才能体会到,所以当诗乐分离之后,《诗经》中的意境就隐而不显,一直未被人们所认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学的自觉”,陆机提出的“缘情”说才成为意境理论的源头,而《文心雕龙》中讲的“意象”,《诗品》中说的“滋味”,也都是意境理论的萌芽和先河,但意境说的真正形成却是唐代。唐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经验,为诗境说提供了确凿不移的根据,佛学思想的影响则导致了“境生象外”,“思与境偕”等概念的出现(见兰华增《古代诗论意境说源流刍议》。

3.联系思想和文学发展的实际,从概念自身的字义变化来看,如范宁在《关于境界说》中认真分析了“境界”一词三种不同字义的变迁,首先从秦汉间的著作看,境界二字:都指疆土。后来翻译佛经的人用境界这样一个原指实体的词来表明抽象的思想意识和幻想,这样客观存在就变成主观意象而进入文学创作的园地。但诗人的境界是又具体又抽象的,“说它具体,它和疆界不同;说它抽象,它毕竟不同于幻想。”因为诗中的境界常指表象和想象中的具体情景而言。因此范宁认为境界有两种意义,一是实境(具体形象),一是虚境(想象和虚构)。他说:“自唐以来,关于境界,说来说去只是一个实境和虚境的问题。”此说论据充实,思辩明晰,可谓后出转精,但作者认为境界不等于意境,意境只是境界之一种,则又太拘泥于“意境”与“境界”两个术语表面字词的不同了。

(三)意境的构成和创造。这主要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研究意境的。在这个时期,较早地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是兰华增的《说意境》。作者认为意境“不仅是诗人的理想和感情同客观的景象事物相统一而产生的境界,而且也是读者借以感到言外意,弦外音,境外味,受到感染和陶冶,从而提高思想情操的诱导物”。从这个认识出发,他联系古代的诗歌作品和诗论,阐述了“意境的发生”,“意境的构成”,“意境与情与景的关系”,“如何做到意境的完美”等理论问题。与此相类妁文章还有袁行霈的《论意境》。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认为意境就是“意与境”的交融”。并具体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里,意与境交融的三种不同方式:(1)情随境生;(2)移情入境;(3)体贴物情,物我情融。接着,他又继续深入论述了“意境”的深化与开拓”,“意境的个性化”,“意境的创作”等问题。相比之下,后来一些谈诗歌意境创造的文章,如陶剑平的《诗歌意境创造摭谈》,周仲光的《试论诗歌的情景妙合》等,则显得比较一般化了。

(四)意境的美学特征。注意从美学的高度来研究意境,揭示意境的美感特征,是近年来意境研究的新动态。如雷茂奎在《<人间词话>“境界”说辩识》中就曾说:“好的‘境界’,又须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即要求含蓄,深远,具有诱人的美感,能引人产生广泛的联想”。后来杨咏祁在《谈意境》中明确指出:“意境作为艺术作品所具备的一种高标准的美,它是建立在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基础上的,或者说是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典型化与作家深情,深意的统一的基础上的意象,这个意象是赋有美感,包含着思想的艺术境界。”作者认为意境的两个主要特征是:“第一,意境是情和境的典型化,第二,意境具有‘诗味’”。与这篇文章相类,陈望衡于《谈意境》一文中也指出:“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意境还有更为重要的构成因素。这就是:虚与实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他也认为意境的特征有二:第一,要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都要有“象外之象”,第二,要求有“味外之旨”。

上面几篇文章都涉及到了意境的美学特征。但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的专题研究的是张少康的《论意境的美学特征》。他在这篇文章中说:“只讲意境是情景交融,主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还并没有揭示出意境的特殊本质来。”他认为意境的特殊本质在于意境具有以下美学特征:(1)“境生象外”和意境的空间美;(2)意境的动态美和传神美;(3)意境的高度真实感和自然感;(4)虚实结合是创造意境的基本方法。他说:“总之,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真实实景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和自然感。”这里,作者试图综合能表现意境美学特征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对“意境”作一具有理论高度的美学总结,但是在他所讲的构成意境特征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之间还缺乏一种有机的内在的逻辑联系。意境的特殊本质还有待人们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从上面简单的概括和叙述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意境”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再满足于简单地用西方的理论概念来解说“意境”,而是就“意境”概念自身作深入的挖掘。意境概念是在我国古代长期的文化传统中孕育出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我国古代特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只有将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文化中考察,才能把握其丰富的内容,才能明白这一概念自身所凝聚着的民族的审美精抻,才能逐步以“意境”为核心建立起一套自己民族的文学理论范畴和体系。

(二)将理论的考察和古代作品实际结合起来,用具体作品的分析来说明诗歌意境的创造过程,任何文学理论都是一定的文学创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意境”的理论也不例外。如果脱离了古代诗歌创作的实际就意境谈意境,不仅吃力,而且容易陷入抽象的说理之中。近年来的意境研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的。但是在意境理论的分析与具体作品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果我们能就某一具体作家或作品的意境创造作细致的分析,或者将不同作家或作品的意境作比较,或者分辨出不同的意境形态来,那么,对意境理论的建设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从美学的高度研究意境,力求总结出规律来。所谓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些审美特征,如“传神”,“意在言外”,“虚实结合”等,确实与“意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正确地认识这些联系,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艺术中美的创造规律,因为中国艺术很强调意境的美,一首诗,一幅画,一张书法,其艺术成就的高低,常常是通过其意境的高下来判断的,意境是中国美学里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懂得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美,也就懂得了中国艺术的大半。拙稿《意境说》曾对俞平伯、朱自清二人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进行过意境比较,认为这两篇文章都是意境极佳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中国散文艺术中的两颗明珠。他们在审美境界中达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物我两忘,情景交融。这情与景既能同步展开,又能逆态反差。说明意境体现着充分发展的个性和个体意识,它具有对现实境界超越的根本特性,它能把内心世界和对象世界的最细微、最独特的东西传达出来。

总而言之,近年来意境研究的成绩是很大的,但也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有所突破的问题。

首先,我们认为应该加强中外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尽管我们不赞成由西方的文学理论的概念术语来简单地解说中国古代的理论,但并不反对在两者之间作比较研究。比如“意境”与“典型”,一个是从偏重于表现的中国艺术传统中总结出来的理论,一个是在偏重于再现的西方文学传统中建立起来的理论,由于艺术的表现与再现并不能决然分开,所以两者之间定有某些相通的东西,但是我们更应该通过细致的比较,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来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这种特点是不同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经验凝聚而成的,比较研究的结果,不仅可以尽快地建立起我们有自己特色的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而且对世界艺术宝库也将是个贡献。

其次,我们要注意研究方法的改进。理论研究上的突破,常与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是分不开的。目前我们一般使用的方法多为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其实,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将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应用于文学研究领域,比如我们可以把“意境”概念放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于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意境”概念。这样我们就会明白意境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既不忽视它的重要性,也不会用它来代替神韵、兴趣、性灵等其它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都是作为有机整体中的要素而构成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系统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可是并不能相互取代。

古典概型论文篇5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155页第4题.

错解 用树形图,如图2所示,解答:蚂蚁共有7种不同的走法,其中两种走法获得食物,概率为27.

剖析 树形图法是用来求古典概型概率的一种方法,古典概型试验具有两个共同特点:

1. 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有限多个;

2. 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胡老师在文[1]中指出,此题是一道初中阶段不易解决的概率题,教材安排这道习题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借助转化思想这道题完全可以用初中阶段 的知识解决,下面给出两种正确的解法:

解法1 由于蚂蚁爬向b1、b2、b3的可能性是一样的,而与b1相连的数叉上没有食物,因此与b1相连的小树叉的数量不影响蚂蚁爬到b2或b3后再获得食物的概率,因此,可以去掉与b1相连的一个数叉,不影响问题的最后结果,这样就满足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了.

列出如图3所示树形图:

于是,蚂蚁共有6种不同的走法,其中两种走法获得食物,概率为13.

解法2 将与b1、b2、b3相连的小树叉的个数都改为6,相应的与b2、b3的有食物的小树叉的个数都改为3,于是问题等价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易求蚂蚁获得食物的概率是13.

不难看出解法2更具一般性,同样的思路可以解答下面的变式问题:

变式题1 把原题中与b3相连的树叉上的食物移到与b1相连的树叉上,其它条件不变,求蚂蚁获得食物的概率?

分析 把与b1、b2、b3相连的树叉的个数变为6,相应的与b1相连的有食物的树叉的个数变为2,与b2相连的有食物的树叉的个数变为3,问题等价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了.列数形图(图略)可得,蚂蚁共有18种不同的走法,其中5种走法获得食物,获得食物的概率为518.

由此不难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一般思路: 先找出第二层树叉上有食物的第一层树叉,将第二层树叉的个数都变为与这些数叉相连的小树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食物的树叉同时做相应变化;对于第二层树叉上没有食物的第一层树叉,与其相连的小树叉的个数与最后结果无关,也变为前面小树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把问题变为古典概型问题求解.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简洁地解答稍复杂的下面的问题:

变式题2 在原题背景下,把与b1相连的树叉个数改为4个,其中2个树叉上有食物;与b2相连的树叉的个数改为6个,其中4个树叉上有食物;与b3相连的树叉共有7个,没有树叉上有食物,求蚂蚁获得食物的概率.

分析 第二层树叉上有食物的第一层树叉是b1、b2,与它们相连的小树叉的个数分别是4和6,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2,因此,将第二层树叉的个数变为12,同时与b1相连的有食物树叉个数变为6,与b2相连的有食物树叉个数变为8;与b3相连的小树叉上没有食物,与之相连的树叉的个数直接变为12.问题变为古典概型问题,列数形图容易求出蚂蚁获得食物的概率为718.

由此看来,这是一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渗透转化与化归思想的一道好题.胡老师文中作出的这是“一道初中阶段不易解决的概率题,教材安排这道习题是不恰当的”的论断显然有考虑不全面之嫌.

参考文献

[1] 胡其忠.一道初中阶段不易解决的概率题 [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7,(6).

作者简介:盖仕广,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致力于解题及解题教学研究,曾在贵刊及其它省级以上刊物多篇.

古典概型论文篇6

【关键词】文学理论 现代性 综合性 创新性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一般项目“《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SJG26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2-02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范围内出版了约300种文学理论教材(含再版、修订等情况),其中只有不到20部是由个人独立编撰出版的,很多教材都有拼凑之嫌,缺乏写作个性和情感、学者的写作机锋和思想火花。同一时期的教材似曾相识、缺少著作、创作,是这些年来“文概”最大的不足和尴尬。但是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推出的张孝评先生全新修订的《文学概论新编》(第四版)可以弥补或减少这种不足与尴尬。我有幸先睹为快,该书新意纷呈,在学科的自足性、内涵的包容性、逻辑的严密性、思想的前沿性、表述的学理性等方面堪称典范,是一部兼具现代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知识形态特性的文学理论教材,是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首先《文学概论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是一本具有现代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我国过去的文艺学教材存在三种模式:中国传统理论模式、俄苏理论模式和西方理论模式,其中又以俄苏模式影响为大。建国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前苏联季莫菲耶夫的《文学原理》等教材成为我国高校文艺学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权威教材版本,对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些由我国学者编写的教材也从体系上、观念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学理论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庸俗社会学、教条主义等不良倾向,和上述教材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庸俗社会学,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有益成份,使得文艺学研究以及文艺学教材的建设出现了可喜的进步。《新编》就是这一时期成功转型的教材之一,是一部富有理论建树与现实意义的教材。《新编》从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文学四要素”引出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结构,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作家与读者为主体,以作品为核心因素和中心环节。《新编》以文学活动作为全书的逻辑起点,认为文学理论是一种寻求并发现文学的基本规律的纯理论,是立足和服务于文学实践的纯理论,具有逻辑性严密、概括度深广、现实感强烈的特点;在考察了模仿论、表现论、实用论、文本-形式论等四种类型的文学理论知识形态以后认为,它们都不具备建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品格。《新编》创造性地提出以“文学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为线索来建构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认为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是由一条线索(文学与人的关系)和五个层面(文学本体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展论)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该书以文学本体论开篇,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大都以文学本质论开篇,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缺乏文学活动这一具体生动的言说客体,因此教师讲解难度较大,不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而《新编》以文学活动作为逻辑起点,紧密联系古今中外的文学实践,条分缕析地得出“文学是一种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化、形象化的人文意识”,为文学的审美人学本质建构了一个多维、开放与富于包孕性的平台。

该书相对于2005年的第3版而言,融入了作者对文学新观念、新方法的理解与思考。虽然王一川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南帆的《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都在对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在学术及理论上都表现出突破原有思维方式束缚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新编》也不例外,该书在主要观点及论述方式方面,都有迥异于以往文学理论教材的新特点,是一本具有现代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其次,《文学概论新编》是一本具有综合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建国以来文艺学教材的发展经历了引入、模仿、探索几个时期,虽然存在失误与不足,但的确在不断前行,对文艺学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教科书的僵化框架仍然难以突破,马列文论、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三个体系在学理上无法真正调和。许多文艺学教材缺乏一种现代思维和研究主体的意识烛照,所以无法真正显示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味和价值,也无法实现西方现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通共生。而《新编》作者能够站在现论思维的高度,以现代的观念方法去融铸、统摄、观照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在具体的章节论述过程中有机地整合了中国古代文论、西方现代文论与马列文论的话语资源,在学科的自足性、内涵的包容性、逻辑的严密性方面堪称典范。如第三章对“最高度”概念的阐释,既借鉴康德《判断力批判》的理解,又与严羽《沧浪诗话》的“入神”说进行对照互证。如第一章对“反映”这个范畴的辨析,既利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又综合了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对“反映”的阐释结果,并且联系当代经典文学文本进行实证研究。又如对黑格尔提出的“心灵化”概念,《新编》引用了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关于“文学的虚构性”与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关于“文学的想象与梦想”理论来阐释“心灵化”的内涵,认为“心灵化”可以切分为“事理化”与“情理化”两个层面,而后者正是《新编》融会中西文论思想之后得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范畴。此外,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形而下取向与形而上取向的辨析”与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二重性”等的精彩论析,不一而足。

难能可贵的是《新编》并不疏离文学创作实践,而是紧密结合当前文学实际来总结文学理论、探求文学规律,具有思想的前瞻性。不像有的《文学概论》教材很难看到它们对当前文学创作实践的关注和解释。作为一种理论,关心和解释当前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是其应有品格,但各种《文学概论》教材几乎都不提现在的作家、作品与现象,举例子都是已定性的“经典”,这固然应当,但理论如果没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及时关注眼前文学实践,不能及时分析当前文学作品,不能给当下文学实践以一定指导,而只是对过去现象的分析、总结和评价,怎么能是“以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呢?那样的《文学概论》也将失去它作为理论的品质。而《新编》既征引经典的文学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卡夫卡《变形记》等;也大量引用当代作家的文本作为分析的对象,如臧克家的《三代》、艾青的《镜子》、流沙河的《哄小儿》、实的《白鹿原》、路遥的《人生》、王蒙的《蝴蝶》、舒婷《致橡树》、电影《泰坦尼克号》等等。《新编》在剖析它们的文学价值的同时,也让读者诸君明白了如何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文学问题的道理。

再次,《文学概论新编》是一本具有创新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有学者认为,文学理论著作与教材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知识形态。著作应具有创新性,新颖独创是学术著作的根本特性。教材应具有包容性,教材就没有学术著作这种创新性要求,即使要求创新,也是次要的要求,而主要的、基本的要求则是包容性。我认为创新性与包容性其实并不矛盾,二者可以且应该同时体现在文学理论教材中。文学理论教材固然应该全面、恰当、深入地把本学科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纳入教材之中,以基本理论和普遍知识的面貌呈现给学生,这是教材的精义。但如果在反映本学科学术成果上缺乏深度和广度,那就称不上是好教材。《新编》在处理知识的创新性与包容性关系方面比较成功,既注重思想的前瞻性又注意表述的学理性。《新编》的知识创新并不体现在体系架构上的标新立异,而是体现在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的阐释与解读上。如第一章对文学基本特性的理解,《新编》超越前贤之处在于将文学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都视为文学的基本特性,而不是偏重于某一方面,并且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情感必须由形象来激化和制约,情感必须由形象来表现,认为文学情感是一种形象化的情感;而形象必须由情感来推动和改造,形象必须由情感来灌注,认为文学形象是一种情感化的形象。而“形象化的情感”与“情感化的形象”正是《新编》对文学本体的精辟见解与创新理解。又如第三章对“文学典型”的理解,认为在当下的语境中,“典型”话语并未过时,对典型进行了合乎学理的创新理解,认为典型代表“最高度”,而且与大多数教材仅仅将典型片面理解为“典型形象”不同的是,《新编》认为“以情感为主的抒情作品,典型主要指典型情感,而以形象为主的叙事与戏剧作品,典型则主要指典型形象”。诸如此类的创新理解还有不少,比如“文学是审美人学”、“文学是语符化的审美人文意识”、“文学审美作用的心理机制”等等。

古典概型论文篇7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

作为当今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流派,为了使理论与不断发展的经济事实相符,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多次的修补和完善,但是,直到今天,它仍有一些内在的、先天的理论缺陷,对于这些缺陷,目前没有看到新古典经济学通过自我完善加以解决的可能。而以研究分工为切入点的新兴古典理论,则以颠覆性的视角为我们对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原则的思考提供了新的途径。

1新古典经济学的困境

20世纪以后,西方经济学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所谓三次大的革命,形成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而上述 “革命”的实质,是后者对前者的批判、修正、补充和发展。尽管如此,历经多次“革命”和“整合”的新古典经济学,仍然无法摆脱其固有的理论思想和理论体系上的致命缺陷和实际运用中的困境。这些缺陷和困境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的漠视或做外生假设。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分工与专业化的问题已经解决,并把给定的消费者与厂商作为最基本的既定前提,把二者的对立交换关系作为最基础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仅作产品之间的边际选择分析。

第二,对企业成因的回避。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中,企业只是一个“黑箱”,企业和企业制度都被预先假定为外生给定,他们不能解释或回避了对企业和企业制度的解释,对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规模变小、生产外包、特许连锁经营、贴牌生产、电子商务等等,则更是无从解释。

第三,交易成本在他们的模型中没有实质性的含义,企业规模扩大等现象皆不存在交易成本。而我们知道,现实中,交易成本在企业和个人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第四,经济增长模型存在严重缺陷。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模型,始终不能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发展,不能从理论上阐明穷国越穷、富国越富的原因,未能找到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从而无法建立起经济增长的微观模型。

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框架、分析范式和分析工具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既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同时又成为催生新的理论的温床。而借助超边际分析方法,将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分工与专业化变为决策和均衡模型,而从中发展出来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则能有效解释以上难题,从理论上向新古典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2 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扬弃

2.1对经济学研究核心的重定位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从专业化和分工问题转向了给定组织下的资源分配问题,使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总是与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可能性边界相联系。这种偏离是导致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致命缺陷的根本原因。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重新定义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重新强调了“分工”和“专业化”的概念,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对立的基本假定,建立起“消费-生产者”的概念,将分析框架建立在以个人自利决策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模型中引入交易成本,又内生出企业制度、经济增长、递增报酬、厂商规模等现象。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增长模型将企业制度在分工中内生在企业理论中直接注入了经济增长的含义,从而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缺陷。

2.2研究方法上的超越

新古典经济学惯用的分析方法是边际分析方法,而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模型中,杨小凯提出了最优决策模型的角点解和内点解的概念, 而后文玫将这一方法推广到一般准凹效用函数和非常一般的生产条件,形成的方法被称为“文氏定理”。以文氏定理为基础,超边际分析分为三个步骤:利用文氏定理排除那些不可能成为最优的角点解;对剩下的每一个组合(角点解)用“边际分析“方法求解,求出每一个局部最优值;比较各组合之间的局部最大目标函数值,整体最优解就是一般均衡最优解。由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假定人们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所以根据超边际分析,他们不但在消费各种产品之间做边际选择,更要在专业生产何种产品上做超边际选择。

2.3 探索出“宏”、“微”观有机联系的全面均衡分析框架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局限在全面均衡框架内的静态或动态竞争均衡,并且由于存在规模收益递减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其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被大大削弱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多个两难冲突的均衡分析

,突破了原有框架,使全面均衡得以建立;并且,这种全面均衡是建立在微观的角点均衡和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的基础上的,这种整体帕累托最优既涵盖了最优资源配置,又涵盖了最优分工结构,所以它可以更好地解释宏观经济增长。这样,新兴古典经济学就将微观基础与宏观增长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为回归经济学“大一统”的框架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2.4 找到了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依据

对企业成因做出了全新的解释。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只好把它作为建立基本经济模型的既定前提,由此分析推演出的理论学说,对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解释力遭到很大削弱。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创新在于,用劳动的交易效率来解释企业的产生。他们认为,劳动的交易效率与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比较是关键。若劳动的交易效率大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则分工会通过劳动市场和厂商来组织,从而促使企业产生,以体现分工的要求和效率。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作为一种巧妙的间接定价方式,企业家享有的剩余权促进了分工,催生了企业,因而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2.5 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动态模型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对专业化和分工的忽视回避,是导致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模型缺乏微观基础、缺乏解释力的根源。新兴古典经济学重点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微观动态模型,并取得了理论创新的突破。他们认为,作为经济增长内在原动力的专业化和分工水平,应当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也就是说,即使外界技术、环境、制度等因素均保持恒定,在社会生产的条件下,分工水平也会自发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与启示

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完全新颖的分析框架,从而大大地扩展了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各分支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新兴古典经济学所运用的超边际分析工具对于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发展也具有创建性的意义,其是建立在边际分析基础上的“双重决策”,比边际分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经济组织”问题,不能把微观经济的组织与结构当成是外生给定的,而仅仅限于对资源配置的考察。事实上,正是微观经济的组织性缺陷为我国的改革带来了重重阻碍。另外,不能把市场机制的问题放入“黑箱”之内,市场机制的培育与发挥应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只有市场机制得以完善有效地建立,改革才可能进一步深入,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杰弗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托马斯·萨金特.宏观经济理论.北京:中国经济学出版社,1998

古典概型论文篇8

论文摘要:犯罪构成理论最早出现在13世纪,刑事古典学派的理论为犯罪构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期古典学派时期,犯罪构成理论正式形成。在刑法理论传到日本后,犯罪构成理论得到了新的 发展 ,创立了违法有责类型说。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两大学派开始互相吸收对方理论的优点,犯罪构成理论变得更加完善。

    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刑法之中很多理论问题相关。尤其是 现代 西方刑法体系中,将犯罪构成作为认定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犯罪构成这一概念的 历史 发展,德国的布伦斯和哈尔曾经做过专门研究。哈尔认为,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历史 文献 中就出现过consrare   dedelicto(即犯罪的确证)的概念,这是中世纪意大利的纠问式诉讼程序中使用的概念,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犯罪构成。后来,从consrare   de   delicto一词又引申为corpusdelicti(犯罪事实),这个概念后来传到德国,在德国的普通法时期得到了普遍适用。但是,早期的概念都是在诉讼法中运用的。1796年,德国刑法学者克拉因首先把corpus   delicti译成德语tatbestand,即犯罪构成。在克拉因那里,tatbestand仍然是诉讼法意义的概念。直到斯求贝尔和费尔巴哈之后,它才变成带有实体法意义的概念。}”但斯求贝尔是19世纪初期的主观主义者、特殊预防主义者,他认为犯罪结果不属于tatbestand之内,而费尔巴哈从一般预防主义、客观主义的立场出发,主张犯罪结果也属于构成要件。因此,直到费尔巴哈,构成要件才明确地被当作实体刑法上的概念来使用。现代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建立的,它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德国的贝林格。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罪刑法定主义

    罪刑法定主义为刑事古典学派所倡导,是资产阶级刑法理论反对封建刑事司法中罪刑擅断的一面旗帜,一直被西方刑法理论认为是刑法的最基本原则,也是支持现代刑法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罪刑法定主义是is世纪以后所称法制国法制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支配近代资产阶级刑法法制的基本理论”。‘2{罪刑法定主义最早由启蒙思想家洛克、卢梭等倡导,由贝卡利亚、费尔巴哈加以阐述,进行系统化和定性化,成为古典学派反对封建刑法的有力武器。在封建专制社会中,罪与刑的认定掌握在封建君主和官员手中,但这些手中掌握着犯罪和刑法的认定权的人并不是社会上最出色的人物,他们认定的基础也并不是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而是他们的主观臆断,这也成为封建刑法种种弊端的根源。犯罪构成要件要求刑事 法律 对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明文加以规定,而罪刑法定主义要求只能对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处以刑罚,从这个意义上说,罪刑法定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罪刑法定的原则贯穿于犯罪构成理论之中。犯罪构成理论本身也是在罪刑法定主义思想的影响、规范之下发展起来的。

    (二)规范法学思想

    规范法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的宾丁,宾丁在其理论中将刑法法规与刑法规范区别开来,他认为刑法法规只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处何种刑罚,其本身并没有向人们宣示什么是行为规范,只有刑法规范才是使人们明确何种行为是犯罪的规范。刑法规范不是直接由法规构成,而是由人们根据刑法法规所规定的来推出规范的内容。刑事法规是对刑法规范的违反者规定的具体的法律效果,是国家刑罚权存在的依据。规范法学思想对早期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倡导者贝林格、有符合刑法法规关于犯罪构成的规定,才能构成犯罪。规范法学思想不仅为犯罪构成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而且也为犯罪构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沿革

(一)后期古典学派的犯罪构成理论古典学派创立了犯罪构成理论,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刑法理论也有了很大发展,刑事人类学派、刑事社会学派(相比较古典学派,被称为新派)先后出现,在刑法的一些基本问题_l有了不同于占典学派的新的主张,古典学派的一些1本理论被动摇了。刑事新派主张,“应受惩罚的是行为人,而非行为”,主张根据主体的社会危险状态或反社会性来定罪,重视犯罪的主观要素,认为行为只具有征表犯罪人危险性格的意义。新派一般赞成不定期刑,并主张保安处分,认为保安处分和刑事处分的使命都是 教育 、改善行为人。新派的理论,完全动摇了犯罪构成理论及其理论基础—罪刑法定主义,使得古典学派的基础被有力地冲击了。为了挽回这种局而,一些坚持古典学派观点的学者对古典学派的一些思想进行了修正、完善,以对抗新兴的新派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一「,后期古典学派出现了,现代的犯罪构成理论为后期古典学派所主张。现代的犯罪构成理论的正式形成时间是在20世纪初期。犯罪构成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贝林格,后来经过一了麦耶、麦兹格等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1)贝林格的犯罪构成理论。在贝林格之前,犯罪被定义为“被科处刑罚的违法、有责的行为”,贝林格批判了这一犯罪概念,明确将构成要件符合性作为犯罪成立条件,他认为,“构成要件应当定义为犯罪类型的轮廓,构成要件是确定可罚行为的基础,舍此便没有犯罪。非类型化的行为不具有犯罪的特征”。“行为特征的类型化及构成要件的符合性是犯罪的概念性要素,没有这种类型化便不存在犯罪的特征”。‘,’贝林格是后期一占典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 自然 与古典学派保持一致。他的思想建立在客观主义的基础之上,他认为,符合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行为必须是客观的行为,能为人们所感知的行为,这种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只是犯罪成立的第一个条件,除此之外,还要符合一定的违法、有责的条件,才能成立犯罪。虽然构成要件符合性是犯罪成立的要件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判断犯罪存在与否的最初应予注意的中心要素。贝林格还对构成要件的要素进行了论述,认为构成要件的要素是完全客观的、中立的、不掺杂一点主观因素的要件,在他看来,构成要件只是依据规范被确定违法的行为中,限定应被科处刑罚的行为的要件表示而已,其自身只是一定事实的记述,并不表露主观意思。

    贝林格的上述理论存在一定的矛盾之处,例如,他认为犯罪构成是犯罪类型,就必须描述出此犯罪区别于彼犯罪的特殊之处,因此,不可能不牵涉到犯罪的主观特征,这就与他关于犯罪构成要素的客观中性的描述相矛盾。因此,在后期,贝林格针对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修正。他放弃了将构成要件要素看成是纯粹的客观要素的理解,认为构成要件中也可以包含心理性的种类要素。而且,他将自己从来都作为同一概念的“构成要件”和“犯罪类型”进行了区分,认为犯罪类型是表明刑法各本条中所规定的一定的类型化的行为及其未遂犯、共犯等现象形态的观念,而构成要件则是从各本条的犯罪类型的观念中抽象出来的,对犯罪各本条中所规定的犯罪类型进行规制,二者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贝林格看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经过对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三个阶段的认定才能成立犯罪。犯罪论的体系被建立起来了,即“构成要件—违法—责任”体系,这种模式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了普遍承认。但是,在贝林格的观点中,这三个条件是平行的、互不相连的,中间没有联系。

      (2)麦耶的犯罪构成理论。麦耶是后期古典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对贝林格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了修正。他基本同意贝林格的观点,但进一步提出,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分别作为犯罪成立的第一、第二要件,两者是并列的。  “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的关系是,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就可以推定行为也是违法的,构成要件符合性是违法性的认识根据。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恰如烟与火的关系。在没有火的地方就不会冒出烟来,有烟,通常就可以认为有火。因此,可以说,符合构成要件的事实一般都带有违法性。但是,也存在一些稀有的情形,即使役有火也可能冒出烟来,存在即使符合构成要件也不违法的例外事态,这就是所谓存在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情形”。m违法性是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认识根据,行为符合违法性就可以推断为违法,只有在特定场合存在违法阻却事由时才会有例外。

    麦耶认为,在构成要件中有规范性因素,他把构成要件要素分为两种:一是通常的构成要件要素,即纯客观的要素,二是含有评价因素的不纯正构成要件要素。麦耶把评价性的规范要素称为“违法性的纯正要素”,指出对这些要素的评价原则上不属于构成要件层次中的东西,因为刑法条文已将它们作为“行为情况”考虑在内,所以只有在构成要件概念领域才能把他们表达出来,而与违法性概念区别开来。麦耶对于构成要件中规范性因素的见解,形成了对贝林格关于构成学体系中性无色的理论的冲击,也对贝林格的理论进行了修正。

      (3)麦兹格的犯罪构成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在批判贝林格的构成要件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新构成要件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麦兹格。他同麦耶一样,认为刑法中的构成要件具有明确何种行为是犯罪的罪刑法定主义的功能。但是,麦耶认为,行为的命令及禁止是由实定法以前的文化规范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符合性是作为违反文化规范的违法性的征表。而麦兹格的观点则与此相反,认为命令、禁止是由刑罚法规所规定的,构成要件是违法性的存在根据,构成要件与违法行使结合在一起的,构成要件的实现“就意味着刑法所判处的‘不法’”。在麦兹格这里,违法是指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构成要件则是从众多的行为中,将值得作为犯罪给予刑罚处罚的类型性的法益侵害与威胁,以法的形式规定下来的东西,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不是两个独立的成立犯罪的条件,而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称之为“构成要件的违法”,构成要件只是在与违法阻却事由的关系上具有独立的意义,而在与违法性的关系上则几乎丧失其独立性。麦兹格认为,“犯罪是构成要件的违法的、应归责的、刑法明文规定处罚的行为”。因此,犯罪论体系就由贝林格和麦耶主张的“构成要件—违法—责任”体系变成了“行为—违法(构成要件的违法)—责任”的体系。

    麦兹格认为构成要件的要素中存在主观要素,他反对贝林格所提出的构成要件仅限于记述的、客观的要素,以及价值上中性无色的观点,他继承了麦耶提出的主观要素的理论,同时又进行了拓展,他的理论后来得到了贝林格的认可。他认为,某些作为违法性评价对象的主观因素,也属于构成要件的内容,即属于构成要件的主观违法因素。具体而言,目的犯、倾向犯、表现犯等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就存在主观的违法因素。

    (二)日本旧派的刑法理论

    iy世纪下半期,日本大力学习、借鉴西方的 法律 制度、理念的形势下,在西方国家展开激烈争论的刑事旧派、新派的理论,也被借鉴、移植到了日本本土,并以日本的本国文化为土壤,开始生根发芽。因此,日本的刑法学界也展开了类似西方的学派之争。其中,新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牧野英一、宫本英修、木村龟二等,尤其是牧野英一,师从德国的新派学者李斯特,并受到菲利的影响,是彻底意义上的新派学者。一与新派学者的理论相抗衡的旧派学者,以大场茂马、小野清一郎、拢川幸臣为代表。其中,小野清一郎、拢川幸臣吸收}’ ill派的理论,对犯罪构成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小野清一郎提出的“违法有责类型说”,影响深为深远。

    w小野清一郎的犯罪构成理论。小野清一郎认为,犯罪构成要件是一种将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事实加以类型化的观念形象,并进而将它抽象为法律上的概念。因此,构成要件不是实体_l的具体事实。在这里,小野清一郎的观点似乎是赞同贝林格的观点的,但是,在此基础之上又有 发展 ,他认为,构成要件不仅是特殊化了的犯罪类型,而且是一种道义责任的类型,道义责任被类型化地体现在了构成要件之中。

    小野清一郎赞同“构成要件—违法性—责任”的犯罪论体系和以此为纂础的犯罪概念。但是,他认为,像贝林格和麦耶那样,认为构成要件、违法性和责任三者的关系是并列的、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会造成分割的思考,这三者实际是有所重合的。一种行为如果被认为是犯罪,那么,需要经过三重评价:“第一,是否符合构成要件的评价,这是法律的、抽象的评价;第二,违法性的评价,这是对行为本身的具体评价,是将行为与行为人进行分离所作的客观的、具体的评价;第三,道义责任的评价,这是将行为作为“行为人的行为”的最具体的评价”。侧“犯罪的实体是违法性质的行为,并且是在实施该行为的行为人那里具有道义责任的行为,属于违法且有责行为的类型。可是它所以具备了可罚性,是因为它是特殊性的,己被刑法分则相应条款规定了的。这种被刑法分则相应条款规定的特殊的、类型性违法的有责行为,即是构成要件。出现在前面的是构成要件,站在它背后的,是具有实体意义的违法性及道义责任”。奋‘“构成要件与违法阻却原因和责任阻却原因的关系是:前者是肯定违法性及道义责任的法律定型,后二者则是否定违法性及道义责任的法律定型”。’‘’小野清一郎构建的犯罪论体系为“构成要件—违法性—道义责任”的模式。他的理论被称为“违法有责类型说”。

    在古典学派的理论中,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具有重要作用,到了小野清一郎这里,构成理论的作用更加发扬光大了,对解决刑法总论中的所有重要问题都有指导作用。“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使所有的构成要件都满足,这是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i-i而且,对刑法上的行为的界定,共犯和未遂问题的解决,一罪与数罪等刑法中的诸多问题,都与犯罪构成的理论有关。而且,犯罪构成要件“并不仅仅限于在刑法理论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刑事诉讼法中,也具有重要机能”。川犯罪构成理论,对刑事诉讼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拢川幸臣的犯罪构成要件学说。拢川幸臣深受德国刑法理论的影响,坚持旧派的刑法理论。他坚持罪刑法定主义的原则,认为“刑法上规定了各种犯罪类型的可罚行为……,将它们宣布为犯罪,经刑法的选择哪一个犯罪类型都不充足的行为,即使是违法的,也不是犯罪。犯罪是刑法各条文(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类型充足的行为。刑法各条文的规定是所谓的犯罪目录”。’o他与小野清一郎的立场是同一的,但是和小野清一郎不同,他对犯罪论的体系采取“行为—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责任”四分说的立场。在构成要件学说上,他采取违法类型说,他认为,判断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必须要有评价的标准,它表现为具备了违法性的“行为模式”,即违法类型。某行为是否违法,根据是否符合构成要件即可以大体上判断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构成要件即违法类型。构成要件作为违法性的证明,是指最一般的情祝。只要不存在违法阻却原因,凡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都可以判断为违法。

    浅川幸臣认为,犯罪构成要素中既包含客观的要素,也包含主观的要素。犯罪要素中的客观性的东西,作为赋予违法方向的构成要件而有意义;主观性的东西,作为规定故意的构成要件而有意义,这是一条原则。这一原则也有例外,主观的违法要素使外部的、事实上的、客观的举止活动的侵害性被赋予了个性,因而它和客观的要素一样,也属于违法类型的要素。构成要件要素可以分为记述性要素和规范性要素。所谓记述性要素,就是指要求法官的单纯认识性活动的要素;所谓规范性要素,是指要求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刑法进行评价活动的要素。151

    (三)二战以后的犯罪构成理论

    从19世纪以来,德国的刑法学受逐渐发展起来的 自然 科学 与机械论的影响,把行为理解为一种因果事实,作为生理的、物理的过程来把握,即因果行为论。这种学说在刑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因果关系来解释行为的理论,最突出的是身体动作说与有意行为说。身体动作说罢行为理解为纯肉体的外部动作,至于这种动作是否由意识支配,支配动作的意识内容如何,并不是行为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责任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身体动作说的理论过于绝对,因此,并不为多数学者支持,通常所说的因果行为论,一般都是指有意行为说。有意行为说也把行为理解为自然的因果事实,但却认为行为是行为人在意识支配下表现于外的因果现象。有意行为说虽然主张行为的有意性,但是又认为行为中的意识是价值中立或中性无色的,行为虽然是在意识的支配一下作出的,但意识的内容是责任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得意识与意识的内容相分离,行为概念中的意识成为毫无内容的空洞的、抽象的概念。因此,这种学说也受到了批判。在批判因果行为论的过程中,德国学者威尔泽尔在ao世纪so年代提出了目的行为理论,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同。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到了so和60年代,才得到迅速发展,被一些著名学者所支持。目的行为论的发展,促进了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目的行为论认为,因果行为论把意识的内容从意识中抽出去,因而不能正确把握行为的存在与构造。行为是一种目的事物现象,这种目的性表现在,人们以因果关系的认识为基础,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预见自己的活动可能产生一定的结果,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可以选择各种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目的性是构成行为的核心要素。

                    三结语

上一篇:中文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人文社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