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3 20:30:12

精准农业论文

精准农业论文篇1

关键词:金融;精准扶贫;农村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最早是2013年考察湘西时提出的,它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方法。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指通过向贫困地区提供金融资金、信息和技术支持,实现偏远贫困地区经济的增长、贫困户的增收。

一、金融扶贫的理论基础

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农村山区。虽然随着时代进步贫困地区有部分发展,但仍没有摆脱贫困的困境。要研究贫困地区的金融扶贫,就要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史。从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史看,从一开始只单纯强调政府在农村金融扶贫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发展经济学逐渐被强调市场作用的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替代。上世纪80年代后,又提出了农村信贷补贴理论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上世纪80年代是农村信用补贴理论发展的巅峰。这一理论强调政府的作用,将政府当作市场的主体。该理论提倡政府等非营利机构根据农户不同的信贷需求,提供不同金额的财政支持,而且索要的利息将低于市场的平均利息,为贷款的农户减轻负担。该理论认为政府在处理农业生产效率问题上,可尝试通过提供低息贷款来减少农户贷款压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直接推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是在信贷补贴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不必特意针对个人制定信贷政策,而是将农村金融机构资本中介的力量,机构独立经营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评价农村金融发展强弱标准。随着发展,虽然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但它发挥的功效并没有想象中大,仍需要政府介入来照顾小农户的利益。

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1.贫困地区金融生态差。对于偏远农村,贫穷和恶劣条件往往是因果关系。通过三十多年的扶贫工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村贫困面积,只剩下条件最艰苦、基础设施最薄弱、地理位置最偏远的山区,使得今后的扶贫工作要面对最艰难的“硬骨头”,这使得金融扶贫的成本增加。另外,教育水平落后也阻碍扶贫工作的开展。贫困地区人口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缺乏与外界的及时沟通,不仅无法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甚至拒绝接受新事物。有些家庭开始蔓延读书无用论,觉得后代在家种地比读书来的实在,使得很多孩子失去了读书机会。教育缺失是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致富的深层阻碍。若村民识字都是难题,更不用说让他们学习金融知识了,这给金融扶贫工作带来一定阻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市与农村差距越来越大。城市的经济依靠三大产业协调带动,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对贫困地区而言,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农村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是由于农业结构落后,收成差价低,也没有别的渠道可以增加家庭收入。2.扶贫信息不对称影响金融扶贫对象的识别。扶贫帮扶对象的界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个别贪心的基层干部利用扶贫信息的不对称,在落实贫困户环节上存在腐败与渎职;二是不作为的村干部为争取扶贫款项而误导村民,将不贫困的农户纳入贫困户之内,造成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错乱;三是由于贫困地区收入状况难以确定,部分银行在小额信贷评级过程中发现有些贫困户不符合扶贫建档标准。由于缺少信息网络系统,无法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实施动态监控,因此扶贫对象的信息存在严重的滞后性。3.金融扶贫工作实施过程中障碍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扶贫多延续老路子:确定需要资金或贷款支持的贫困村,继而为贫困村注入扶贫资金,或者向每个贫困户发放慰问资金。多年来,我国扶贫项目众多,银行等金融机构投入的资金也不少,但是仍然有很多地区未能脱贫,其原因就在于这种一次性的帮助,缺乏后期服务。这种传统的扶贫思路不改变,金融扶贫的效果就一天难以最大程度地实现。

三、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对策

1.金融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单一产业结构是农村地区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发展贫困山区的经济,就要依靠财政资金的支持。一是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在资源禀赋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二是依靠科技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优势,吸引有能力的客户投资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一些贫困地区风景优美,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金融机构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可以促进资金引进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帮助当地引进一批“两型”工业项目,保持经济发展。2.金融支持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加快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可提高农村公众通达能力,有效解决交通难题。对于扶贫工作中需搬迁的农户,采取就近安置原则,稳步推进搬迁工作。把贫困家庭融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财政力量支持。基础设施完善好了,就要发展当地龙头产业,就得占用当地矿产资源和集体土地,这样可能会损害到农民的利益。针对这一问题可向村民说明,建起来的企业给农民每月分得股息,这样他们既可以安心外出务工又可每月获得一定收入,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3.金融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均等化。扶贫先扶智,利用金融资金支持,借助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教育深入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足不出户就可获得优等教育资源。强化教育救助,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平等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另外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知识的培训力度,捐赠农业、金融等文化书籍,报刊,“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文化水平,增长金融知识,使农民学会利用金融脱贫致富。4.金融帮助贫困地区精准识别帮扶对象。首先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实地走访或者调查研究,了解贫困户的实际现状;其次是根据了解到的数据计算贫困户的月收入、年收入等具体资料,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最后是将调查的贫困户与周边地区被列入贫困户低保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认是否属于应该帮扶的对象。最终确认之后,将贫困户列入动态监测的金融系统下,还需要真正做到结果和过程的公开透明,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作者:赵玉婷 崔凌云齐 单位: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建华.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实践[J].中国金融,2015(21):77-78.

[2]苏畅,苏细福.金融精准扶贫难点及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6(4):23-27.

[3]李海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金融,2015(9):56-59.

精准农业论文篇2

关键词:精准扶贫;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06-03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如何把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使脱贫整体推进而不反弹,建立有效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后劲增强的长效机制,这里谈几点思考。

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制,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贯彻与落实。2015年6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精准扶贫”思想的全面阐述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的根本特点是“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2 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2.1 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28日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4年国务院做出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2012年12月底,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中表示,“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 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2.3 精准扶贫,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精准扶贫,克服原来那种“大水漫灌式”扶持,树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由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从输血到造血,增强后续发力,实现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让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人民群众从“精准”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这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扶贫方式。

3 精准扶贫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对扶贫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科技扶贫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主要载体通过科学知识理念的宣传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由于知识能力匮乏而导致生活品质低下的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其克服致贫因子和适应不利环境的生存发展能力,最终摆脱贫困,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一种扶贫方式[2]。

3.1 农业新技术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支撑 进入21世纪以来,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粮食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愈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开展科技扶贫,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早在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精准扶贫是要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授给贫困农民,将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改变贫困农民家庭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贫困农民自我帮扶与自我救助,在精准扶贫中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扶贫扶智”[4]。按照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核心就是改变现有的技术状况。当前,无论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还是培育壮大贫困地区战略性新兴农业产业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

精准农业论文篇3

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校抓住农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实施的契机,积极配合各县农广校鉴定点,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根据省鉴定站2009年鉴定工作的布置和安排,××州农广校计划鉴定250人,经过努力,全州农广校实际鉴定了672人,占计划任务的268.80。其中,果树工中级工324人,沼气生产工初级工188人,农机操作工初级工160。超计划圆满完成鉴定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2009年取得的经验及成绩

(一)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报名

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推进我州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我州农广校把农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鉴定作为每年的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实,按照省农广校“特有工种农业—251号鉴定站”下达的任务,年初就召开全州农广校会议,由校长对鉴定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各县分校结合本县实际,找准切入点,狠抓落实。加大宣传力度,并针对14种农业行业就业准入职业,积极组织报名。一是对农机技术人员、农业种植行业技术人员、沼气建设技术人员开展宣传;二是针对职业中学学生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在参加高考中可以加分的政策,各鉴定点人员深入职业中学和农村中学开展宣传;三是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四是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开展宣传。 (二)强化伍管理,部门配合,精心组织实施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要精通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懂得培训方法和鉴定程序的考评员队伍的强力支撑。为此,州、县鉴定点领导把考评员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开展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到2009年,全州农广校具有考评员资格证的教师达到了19人,建立了由333名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施涉及多个单位部门的共同参与,因此,全面协调是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2009年我州鉴定工作就是分别与丘北、西畴县职业技术中学,马关县农业机械学校,砚山、丘北、××县农业环境工作站等单位的紧密配合下实施的。 (三)注重培训效果,确保考评质量

农职业技能鉴定是依据农业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程,通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的方法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任职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活动。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我校在开展鉴定工作中注重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让学员经过培训后成为懂理论、善操作的技术能手。参与鉴定的学员在报名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了保障技能鉴定的质量和合格率,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和水平,根据所学专业和鉴定的不同等级,严格按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作,培训教师都是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担任。操作的,考评小组就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配备3个考评员打分。学员按考评内容分小组参加考试。参加考试的学员才能进入场地,非考评员和考试学员不可进入考试现场。对于识图和口答类题型,按照要求准备足够题量,由考评员随机抽题让学员解答。技能操作中由学员独立完成各

项考核内容,考评员不得进行任何提示。考评过程中由考评员按照各项评分标准严格打分,确保了考场的纪律和鉴定的质量。

(四)认真统计数据,及时上报材料,做好工作总结

每次技能鉴定完毕,州农广校都要求各县技能鉴定点认真统计汇总本次鉴定的有关数据和信息,及时制作需要上报的表册和材料,仔细核对,确保无误。对鉴定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的鉴定工作积累经验。 (五)存在问题

1、经费不足,难以在农民工中开展鉴定

我州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2002年实施以来,多数参加鉴定的人员是参加“三校生”考试的职中学生,事业单位农技人员和工厂职工。由于我州属农业大州,经济不发达,培训经费不足,加之多数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经济困难,培训费难于承担。因此如果没有专项培训经费,很难在农民工中开展培训和鉴定,鉴定面难以拓宽。

2、缺乏地方农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

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制定了收费标准,但没有把农职业行业特有工种具体分类、分级并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一些省市针对各行业工种制定了地方性收费标准,但云南省没有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的具体文件,致使在鉴定收费中出现了困难。

3、鉴定教材不配套,培训场地不完善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员参加鉴定的工种也随之增多。但由于农业部多数工种没有统编培训教材,培训内容与考试教材分离,影响了学员的考试成绩。各鉴定点培训和鉴定场地条件设施不完善,当培训和鉴定人数多时往往要借用协办单位设施和场地,制约了鉴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二、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全州计划开展农职业技能鉴定300人,为顺利完成鉴定任务,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鉴定辐射率和规模

按照“多一项技能,多一本证书,多一条就业出路”和“培训一个专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实际,选择不同的工种和等级进行培训及鉴定。特别要深入农村开展培训和鉴定,使农职业鉴定工作辐射到农村,使青壮年农民受益。培训经费由学员出一点,各级政府配套一点,在农村组织青壮年农民工培训和鉴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各县农广校继续深入职中、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系统及农村开展招生宣传,积极组织学员报名,提高鉴定辐射率和规模。

(二)鉴定工种与培训教材配套,完善鉴定点设施条件

根据不同工种,尽量选用与本专业内容相近的教材进行培训,提高学员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实践技能。尽最大努力,逐步完善鉴定点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建设,把传统教室升级为多媒体培训教室,健全鉴定所需的设备。

(三)精心组织,严格考核

精准农业论文篇4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自我改造能力比较弱,因此,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用互联网技术深度改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模式的根本变革。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改造农业主要包括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精准干预、精确记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网上销售。

关键词:

“互联网+”改造农业精准生产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代表先进的生产水平,因其无限的创造力和与其他产业天然的融合性,迅速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与互联网融合的空间巨大。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农业,使农业产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一、实施“互联网+农业”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仍处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含量、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繁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传统农业因生产要素“世代使用”而发展十分缓慢,必须用工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几千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没有实质性的变革,汉明的犁耙在明清两代仍大量使用,期间生产工具虽也不断改良,但一直停留在农耕时代水平,导致“虽然中国农业在制度和技术上经过多次变革,迄今仍未突破传统的农业范畴”[1]。随着代表工业文明的机械、化肥农药等广泛使用,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在农业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了质的变革,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升,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快车道。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同时又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因此,必须借助代表更高级产业文明的生产要素进行改造,才能真正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催生人们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对于工业文明来说,由互联网带来的智能化、信息化是更高形态的产业文明,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必将创造更加高级的农业产业模式。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交易效率低下、产品追溯难度大的状况,极大影响农业的竞争力,严重制约着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进程。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就是瞄准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产业链深度改造,实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其中,在生产和管理环节上,主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精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在流通环节上,依托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改变农业传统营销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总之,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通过农业互联网系统研发、农业智能设备使用、农产品网络营销等,强化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创新,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创造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的必由之路。

二、运用智能技术发展农业精准化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水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专业化程度不高,农户从事播种、灌溉、施肥等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个人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和精细操作。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化、粗放式,不但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还造成水、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利用智能技术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精准化生产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使用,如以色列详细记录农作物所需的光照、水分、养分、温度以及预期产量等数据,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这些数据对灌溉、施肥、温度等进行精准控制,极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为我国农业精准化生产提供了借鉴。

首先,要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准干预。精准干预即以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测系统为基础,通过传感器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将相关数据实时传入后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在科学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决策,并通过智能设备进行精准操作。以农作物为例,在田间配置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对土壤湿度和肥力、光照、温度以及杂草、病虫害等情况进行监测,将这些信息不断向后台控制中心传输,控制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进行精确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在最佳时间开启智能设备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精准干预,实现农作物生长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精准对接。可以这样说,“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打破了粗放式的传统生产模式转而迈向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数据化,农业因此获得了类工业的产业属性”。[2]

实施精准干预,需要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一方面要打造农业生产智能设备。在农作物行业,构建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物联网测控体系;在畜禽鱼等行业,建设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另一方面,要建立精确的农产品专业化数据库。通过开展精准农业资料搜集、信息格式标准化建设,完善卫星遥感资料、病虫害资料、区域气象资料、自然禀赋资料,将农作物不同阶段的体征参数、生产资料需求参数、生长干预参数具体化、标准化,建立详细的数据库,提高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3]其次,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确记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建立农产品生长过程追溯体系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课题。实现生长过程可追溯,需要对农业生产过程精确记录,给每个农产品建立“成长档案”。如双汇集团为每一头生猪配备档案卡,记录了生猪从出生到出栏的日期、配种时间、进水进食情况、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信息。智能设备的运用,为农业生产精准记录提供了方便。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后台控制中心将农产品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干预手段等信息完整记录下来,通过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储并与农产品绑定。消费者和监督部门可以使用信息识别工具详细了解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为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追踪溯源提供了条件。

三、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农业营销模式

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农产品具有“一长一短”明显特征。“一长”即农产品生长周期长,在投入生产到产品上市的周期内,生产决策依据的市场情况可能已发生很大变化,农产品就会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滞销。“一短”是指农产品保质期短。超出保质期,农产品就会失去使用价值而无法销售。农产品“一长一短”的特点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加快打造‘互联网+农业’电商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健全现代农业营销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动农产品高效流通、价格稳定”。[4]首先,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农产品“一短”的特点凸显其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性,“一长”的特点又使这种符合的难度很大。对这一悖论,发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农业是最佳解决办法。订单农业是一种新型营销模式,主要做法是农户与企业、超市、个人等签订农产品订单,并根据订单要求进行生产和交易。其实质是根据潜在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优势是实现产销无缝对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由于信息平台不健全,一开始订单农业的应用并不广泛。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B2B、B2C、C2B等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同地方的买卖双方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洽谈业务,订单农业得以大规模应用。

其次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逐渐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2014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对于农产品网上销售,我们提供三种参考模式。第一种是利用淘宝等综合性电商和一亩田等农业电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销售业务。其中,农业电商能够集中精力研判农产品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开展一对一服务,较综合类电商的潜力和作用更大。这种模式借力第三方成熟的管理平台和较高的知名度,既降低了融入成本,又使农产品能够迅速走进消费者的视野。第二种是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开发自有互联网平台。农业企业可以借鉴小米公司的成功经验,利用自身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营销,与消费者进行广泛互动。可采用O2O模式实行线上线下融合,邀请网上消费者到企业进行实地产品体验,形成集网购、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农产品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以自有平台为基础,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直接,有利于深入挖掘产品价值,打造品牌农业。第三种是个体农户利用移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农户可以用微信、微博等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随时随地产品信息、完成订单。这种模式门槛低、程序简便、操作简单,十分适合我国农业目前分散经营的状况。

四、小结

在我国的三次产业中,农业发展最薄弱,基础设施、生产方式、销售方式最落后,依靠常规方法,农业很难赶上二、三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个领域和产业利用互联网加快发展的机会均等。因此,在由互联网引发的新一轮产业融合和调整中,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具体的农企和农户,都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民、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快速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心合.论传统农业及其改造[J].农业经济问题,1996(4):39-44.

[2]杨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63-65.

[3]王永峰.我国农村建立精准农业经营模式的探索J].农业经济.2015(3):18-20.

[4]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现代管理.2015(6):8-10.

精准农业论文篇5

一、成人教育是精准扶贫的现实要求

根据研究贫困地区的现实和总结经验,文化水平偏低是造成地区民众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一些地方开办了“农村淘宝”项目,将本地山果作为商品进行线上销售,但是由于地方果农文化水平較低,不熟悉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不了解淘宝规则,在电商运作、客户沟通、产品调价、商品管理等方面容易出现失误、错误,既影响了商品的展现,又影响了顾客的采购体验,这正体现了文化水平不高对扶贫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展成人教育,是为了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以保证农民在对接政府精准扶贫项目过程中进行有效配合,发挥扶贫项目的优势。

二、成人教育要以服务精准扶贫为目标

多年来,我国成人教育体系发展日渐成熟,成人教育涉及的科目内容、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多。考虑到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现实需要,以及农民本身的生产生活需要,在规划成人教育内容时必须做到精准对接扶贫项目。

如在开发农村淘宝项目时,应当侧重对农民电商技能的培训和网络营销的培训。而对于一些侧重实体经济扶贫的地区,在开发“生态养殖”项目时,应当侧重养殖技术培养、国家养殖政策或生态环保政策培训,以及对牛、羊、鸭等养殖品种的防病治病和安全检疫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对市场形势、国家政策的把控和响应能力,确保养殖的规范化、专业化、生态化和产业化。

第一,实现成人教育和精准扶贫的组织协同。根据各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的实际经验来看,精准扶贫项目和农民的成人教育活动不能孤立存在,要在精准扶贫项目正式落地实施之前,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成人教育,加深农民对扶贫项目、国家政策等的理解,提高农民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注意精准扶贫活动和成人教育活动的相辅相成。如在开展特色养殖产业,涉及养殖场地选建规划、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和抗病防病、养殖品种的宰杀处理、养殖品种,以及物产的线上线下销售等方面时,要合理安排扶贫项目的进度,把握“理论联系实践”和“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成人教育活动,实现成人教育课程编排、内容编排与精准扶贫活动的有效对接。

三、成人教育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

除了迎合精准扶贫的实际需要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将成人教育和地区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第一,成人教育要符合农民的时间安排。如农村日常生产生活占用时间较多,导致农民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成人教育的课程安排、课时设计要合理、灵活,避免农民因故缺席,影响成人教育的秩序和安排。

第二,成人教育要符合农村的风俗习惯。如一些贫困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迥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多加注意,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体现出对农民的尊重,避免引起农民的误会和反感。

第三,成人教育要符合农民的文化水平。成人教育涉及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深度,如果品的栽种培育或者养殖品种的病情防疫等。鉴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知识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成人教育活动中,无论是语言组织还是教材选用,都应该注意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第四,成人教育要符合农民的经济状况。有些地区财政紧张,无法支撑专业机构提供系统性成人教育的全部经费开支,农民需要自行负担一部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需要做好定价安排,或者实行灵活的付费策略,降低农民付费听课的学习负担。对需要收费的项目,要与农民多沟通,避免农民因付费而打消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保证成人教育如期开展。

四、结语

精准农业论文篇6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度课题“精准扶贫背景下的老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D16074),主持人:刘燕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5-0148-03

曾说过,扶贫必扶智,“扶智”的根本就是教育。无论是从人群角度出发,还是从实际现状出发,教育作为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有效手段,对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1]。从战略角度出发,职业教育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真正提高民众的素质,还有赖于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并从中创新发展路径。

一、职业教育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服务最为贴近、贡献最为直接有效的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受教育者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教育类型,它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与高技能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通过实施地域特色的职业教育,不仅可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而且可以彰显地域经济特色,最终达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职业教育不仅能够纠正贫困群体关于贫困的错误观念,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技能,继而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常态化的窘态。

(一)职业教育是变革人们精神贫困观念的有力武器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地居民的精神贫困。他们思维陈旧,甘于贫困,这极大地阻碍了他们脱贫致富。职业教育在助力贫困人群精神脱贫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通力合作,通过学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的宣传引导、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可以激发贫困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涵养其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继而形成积极向上求发展的思想观念。

(二)职业教育是提高人们知识文化与技能的关键途径

贫困人群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致富的技术技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可以通过短期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方式传授贫困人群相应的文化知识、生产技术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等,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提升生产技能水平。地方政府应立足当地现状,创新办学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环境、经济和扶贫与开发相结合,提高办学水平,帮助当地贫困人口特别是青少年成长成为技能化、专业化、应用型人才[2],真正的将职教资源作为扶贫攻坚战的第一步,并最终实现及早脱贫致富。

二、江西赣南老区呼唤职业教育助力脱贫

赣南老区作为红色革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部署中,江西省更是将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关注,但是受到地域条件限制、生产力水平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方面。

赣南老区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着11个罗霄山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在解决路径上,赣州市9.3万名机关干部走村入户结下“穷亲”,凭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开展,特困县6518户贫困户中已有5053户贫困户、15961名贫困人参与到发展芳香花木产业中,种植苗木面积达1.6万亩,脱贫致富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3]。《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的落实,势必成为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赣南老区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其主要特点有外出务工人员居多且多有创业意愿、技能型人才匮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较多,工业化和市场化人才较少。此外还存在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和就业困难的人员以及对巩固技能型和综合型人才吸纳能力薄弱的现状。

解决上述问题关键还要靠教育,尤其是将职业教育作为扶贫攻坚战中最重要的手段加以思考,从重视教育方针和大计的顶层设计到对该地区的职业教育具体措施的落实,从关注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到建设有特色的教育扶贫攻坚战师资队伍[4],都需要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从政策宣传到统筹规划、从资源配置到运行机制研究、从正面引导到办学思路创新,都需要研究。

三、职业教育助力赣南老区脱贫的路径思考

(一)加强职业教育扶贫的顶层设计

职业教育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老、少、边、穷”地区贫困人口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实际生产技能,迅速脱贫致富。培养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新型农民和推进科技进村,是职业教育造福农村和振兴赣南老区的基本体现,也是繁荣当地经济发展的鲜明体现。通过职业教育,将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开发与教育培训作为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核心内容去实践。因教育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单位和人群,要求强化省级政府部门对职教扶贫战略的统领。首先,确立职业教育扶贫攻坚的基础地位。以贫困人口集中区域为突破口,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精准宣传,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解决扶贫问题的重要作用,确保“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尤其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广泛宣传和积极倡导终身学习,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扶贫问题的关键环节,政府充分重视并加大资金投入,将职业教育作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部署加以实践,对赣南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倾斜政策,补齐赣南农村职业教育短板,改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扶贫开发的基础功能。其次,完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相关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与任务合理分配。明确以政府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职业教育扶贫定位,做好摸底工作,全方位了解家庭收入和困难程度,实施资料建档管理,并将具体情况落到实处,最终实现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以及扶贫对象之间利益的共生发展。

(二)创新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产业以带动就业、创业的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模式,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结合贫困地区的产业特色,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就业根本途径转变的全面提升。赣南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当地政府应以优势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大力扶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配套餐饮服务,?M行特色文化建设,以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对农村贫困地区,以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赣南老区的这一产业特色,当地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形成“课堂+基地”“基地+农户”“农户+实体”“实体+学校”的办学模式,培养既懂知识又掌握技能,还懂经营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此外,职业院校还应主动加强对贫困群体的关怀,增强“校企合作”“校校联合”,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就业援助与培训平台的无缝对接,通过职业教育扶贫真正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在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要准确实施“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扶贫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村村通网络”的有利条件,与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共享服务平台对接,突破传统职业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实地教育与网络资源、互联网信息链接起来,建立起职业教育网络扶贫发展新模式。一方面,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实现职业教育远程教学。鼓励职业院校结合赣南老区的产业特色和扶贫需求,推出录像课和在线课,多开发精品课程,让老区人民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到更准确、更前沿、更实用的教学信息,创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不仅如此,通过在线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学员还可以与专家、教师以及其他地区的学员进行实时互动与交流,便于及时解决问题,实现智慧学习[5]。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还可以加大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并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带动当地贫困人群,通过网络扶贫开发平台,将赣南农村的生态农产品、旅游资源等向全国各地进行宣传、推广,从而实现新的经济增长。

(三)增强职业教育扶贫开发能力

根据精准扶贫的需要,职业院校应主动对接赣南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能力培训,对贫困者脱贫致富所需的技术和能力进行精准培训。职业院校要加大赣南老区种、养、经营管理等技术教育,为今后2-3年赣南老区全面脱贫补足优质劳动力。职业院校应结合赣南老区发展实际,对接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选择实用教材,“生活、生产、培训”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集中时间和地点进行全方位培训,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

在扶贫中,还要充分挖掘高等农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智库的作用,为农村培养一批专门的懂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精尖技术人才,以担当新型农业科技人员的角色,从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的队伍。同时,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用好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倾斜政策和振兴赣南老区的政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与指导。

此外,在扶贫中还要优化职业教育教学管理,遵循规律,致力地方经济繁荣。

1.教学方式创新。在教学方式上,职业教育的教学语言必须切合当地人的特点,让他们收获实际“利益”;要将应用知识和技术作为教学的重点,对理论的学习,可以降低要求;多加强实际现场教学,按需教学;为丰富教学形式,以项目教学法作为激发农民学习的重点加以推广;出于地域活动限制,优化教育教学可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示范指导,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才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内容创新。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职业技能与农民现实需求的融合。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农业实用技术支持和农民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效益观念和开拓进取精神全面融合的过程,设置课程内容时应在关注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以及农民自身的现实需求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作为合理配置课程资源的条件。

精准农业论文篇7

>> 精准扶贫何以精准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 精准扶贫需要精准监督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 靶向疗法 精准扶贫,在路上 精准扶贫看落实 “党建+”助推精准扶贫 浅谈精准扶贫 问计精准扶贫 泰宁助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暖民心 精准扶贫怎么扶 精准扶贫“大家”谈 贵州扶贫 贵在精准 精准扶贫看舞阳 精准扶贫算好账 党建助力精准扶贫 扶贫脱贫贵在精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④数据来源:湖北日报,《2014年湖北69.3万人脱贫 受到国务院扶贫办表扬》,2015-01-18,http:///2015-01/18/c_1114032395.htm.

⑤数据来源:新华网,《扶贫攻坚的“中国答卷”》,2015-10-15,http:///fortune/2015-10/15/c_1116836348.htm.

[参考文献]

[1]左 停,杨雨鑫,钟 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56-162.

[2]杨园园,刘彦随,张紫雯.基于典型调查的精准扶贫政策创新及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337-345.

[3]刘司可.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贫困退出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广水市陈家河村152户贫困户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济,2016(4):45-49.

[4]朱 玲.中国扶贫理论和政策研究评述[J].管理世界,1992(4):196-203.

[5]王 宇,李 博,左 停.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6(5):156-161.

[6]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7-163.

[7]宫留记.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6(5):154-162.

[8]朱建华.金融扶贫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30-132,110.

[9]郑瑞强,曹国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精准扶贫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63-168.

[10]李 {.农村精准扶贫:理论意蕴、实践路径与经验探寻:以湖北恩施龙凤镇扶贫实践为例[J].理论导刊,2015(6):59-62.

[11]陶 冶,徐凤菊,张怀进,等.湖北省全社会扶贫开发投入现状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23):15-17.

[12]李春明.精准扶贫的经济学思考[J].理论月刊,2015(11):5-8.

Abstract:That all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proposes the requirements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have become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s crucial period. In view of th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field and int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s input in Hubei Province, the paper builds a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data correlation principle, decision usefulness principle, statistical convenience princip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inconformity of statistical indicators and measuring diameter,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based on above,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committees should clarify responsibilities, improve specialized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whole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s organizations. Furthermore, the paper proposes to support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marketization by policy levers,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and financial attention. Last, the paper proposes an information platform, which concentrates collection, push, assistance, supervision and feedback as a group, to come to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whole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s input.

精准农业论文篇8

关键词:乡村建设 扶贫工作 借鉴 新村运动 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D 42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从现实意义来看“无疑地形成了今日社会运动的主潮”。从历史意义来看,它也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农村人口外移、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卫生水平低下、城乡差别加大等发展困境。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由来及发展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农业生产手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匪患丛生,再加上天灾和二十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危机,农村面临“破产”的边缘。大量农民因战乱和灾荒而流离失所,农产品滞销、农民购买力下降、土地抛荒现象严重。与经济落后相伴而生的,是文盲充斥、科学落后、卫生不良、陋习盛行、公德不修等不良现象。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救济农村、改造农村逐渐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

二、国内乡村建设运动的几种代表形式

(一)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是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1926年,晏阳初怀着救亡图存、复兴中华民族的愿望,在河北定县开展乡村教育实验。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的基本问题就是“愚”、“穷”、“弱”、“私”,如何解决这四大问题便是乡村建设运动的核心内容。通过“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的整体推进,综合运用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来具体落实。实现这些目标,要遵循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征推广三个步骤。

(二)梁漱溟的文化重建理论

梁漱溟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走接纳西方的民主意识和科学文明,“农业引导工业”之“民族复兴”的道路。而不是模仿西方,走西方近代国家以工业带动农业的老路。他的乡村建设理论认为中西文化的冲突是导致中国社会崩溃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中国文化的重建和复兴,就必须先复兴农业,复兴农业的道路就是“乡村建设”。

(三)茅于轼的小额贷款扶贫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茅于轼,他以运作私人资本的方式,从事小额贷款扶贫工作。1992年,茅于轼在资助山西省临县龙水头村一个交不起学费的孩子时,深有感触。他认为:“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劳动、生产的能力,却没有生产的资金。”于是,设立一个民间互助基金会的想法产生了。1993年9月,茅于轼和经济学家汤敏一道,共同以每笔500元人民币的贷款额,在龙水头村开始发放小额贷款。这种农村信贷实验,也是中国最早的小额贷款项目之一。

三、国外乡村建设运动的典型代表

(一)韩国新乡村建设运动

20世纪70年代初,在韩国总统朴正熙的直接推动下开始了韩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之路即“新乡村运动”。新乡村运动开始于政府向每个村庄免费发放水泥,并让其自行决定其使用方式,后改为奖励性投资。韩国新乡村运动首先关注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方面的改善,以后工作重点逐步向增加农民收入,政府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水稻新品种等良种和先进技术。同时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精神启蒙”成为乡村运动的重要部分。韩国这场自上而下、全民参与的新乡村建设运动取得了系列成果,首先改变了广大农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其次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尤其是“精神启蒙”培养了农民“勤劳、自助、合作、自立”的思想观念。

(二)法国农村改革运动

二战结束后,法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迅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法国农村改革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表现为大力新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发展农村交通运输和电讯事业。其次是农业保护政策。为改变小农经营模式,实现大农场规模经营,高价收购无生命力农场,转手售卖给大农场主,同时对失地农民给予补偿,促进了土地和生产经营的集中;国家通过低息贷款或无偿投资的方式协助建立农业扶助合作组等等。在法国农村现代化历程中,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性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的农村改革还表现在加强农村教育、科研与农业科技推广上。如从事农业人员必须取得“绿色证书”毕业考试,积极探索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研新机制。

(三)欧美乡村转型

城市化率普遍达到80%左右的英、美等西方现代化国家,农民以及农业人口仍旧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人口及乡村地区的存在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事实。在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城市化对传统农业、农村、农民的存在和延续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导致农业生产过剩、乡村环境恶化、农场劳动力不断减少、乡村福利下降和农村家庭机构与生产策略的调整。

四、乡村建设运动对扶贫工作的启示

乡村建设问题(“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理论界不断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将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将进入攻坚期。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解决城镇化、工业化时代广大农村存在的贫困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环节。历史的方法所得到的推论,可以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引导,社会变迁的研究。国内外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和成功经验对当前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一)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实施的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具体有编印宣传资料(刊印课本、图书、报纸)、组织农民团体、开展社会调查、举办娱乐活动(如组织戏剧演出、歌唱比赛)、传播科学技术(培育植物动物新品种)、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培训相关人员、提高民众医疗卫生水平等等。韩国新乡村建设从1970年开始历时10年,通过改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综合开发、新生活四个发展阶段,建设新乡村运动终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实现了农村现代化。

(二)扶贫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乡村建设运动,从其出发点来看,是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体,走的是与农民相结合的路子。精准扶贫必须紧密依靠当地群众。梁漱溟反复强调伦理情谊、人生向上的文化思想,并明确主张“以人为本,不以钱为本”,重视社会弱势群体,重视社会的平衡发展。

通过乡村的整体改造与建设来开发和实现人的无限潜力和弘扬人的个性,重建新人格。他在《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一文中明确指出: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我们现阶段开展的精准扶贫,必须体现平等意识,扶贫工作者要正确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学会融入农村,尊重依靠农民,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减少施舍型、输血型、被动型“脱贫”现象,避免长官意志、形式主义和“救世主”的乡村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从乡村建设运动理论和实践来看,教育是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充分借鉴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通过“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使农民具备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

(三)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精准扶贫

民国时期从事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份子,抛弃在城市的舒适生活条件,怀着“民族再造”的梦想,来到偏远农村,与农民一道生活和劳动。他们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忧患意识,对国家社会勇于担当的精神,对于当今的社会,是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剂。

(四)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建立精准扶贫的保障机制

随着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贫困地区普遍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基层干部素质偏低,党组织力量软弱涣散。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地方黑恶势力、宗族势力通过贿选、恐吓、利诱、欺骗等手段非法攫取村民自治权力的情况。要坚决防止乡村治理“流氓化”的倾向,重视发挥“新乡贤”在农村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传承、弘扬乡贤文化,丰富乡村治理资源。积极鼓励支持回乡生活的德高望重老干部、老教师以及致富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领头人和回乡创业大学生通过制度化途径进入“村支”两委。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对于当时的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贡献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和精准扶贫问题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就具体层面而言,还存在着系列问题,如乡村的医疗保健体系仍很不完善、农家子弟因贫失学的情况仍不在少数、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还不够健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一些社会陋习也沉渣泛起等等。特别是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繁荣中国农村的主要瓶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攻坚。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下一篇: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