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6 18:47:09

创新论文

创新论文篇1

关键词:中国文论 失语症 话语 文论创新

当代文艺理论所学习的知识理论大都借用西方文论体系为主体,穿插或附着中国文论的理论知识点。中国学者也借用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问题加以阐释,一旦抽离西方话语体系,文学问题的阐释将成为默片。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觉醒,认识到中国文论创新不足,黄维盘狙裕骸罢娴模在当今的西方文论中, 完全没有我们中国的声音。二十世纪是文评理论风起云涌的时代,各种主张和主义,争妍斗丽,却没有一种是中国的”[1];孙津也认为“中国没有理论,这是我说的, 至少现在是这样”[2];曹顺庆则提出了“文论失语症”,断言“当今文艺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失语症”。“失语症”的提出引发学界探讨热潮,有赞同,有批驳,但无论如何,中国文论创新已是新时期中国文论发展的题中之义。

一.文化自卑下的默片时代

19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的殖民侵略加速了西方文化的渗透,文化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推进。中华民族在面临民族生死攸关一刻时,极端地借鉴异邦之路,打倒孔家店,仇视传统文化,要求全盘西化。

古斯塔夫认为群体的聚集,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相同或不同,他们情绪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结果是,它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它像女人一样,一下子便会陷入极端。[3]为救亡图存,民族群体心理由闭关锁国的极端走向全盘西化的另一个极端。从侧面反映出一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外力胁迫下的民族文化自卑心理。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指的是胡适、陈独秀、鲁迅等,而相对保守的学衡派学者吴宓、梅光迪、汤用彤、胡先X、陈寅恪则被偏激地批为食古不化的旧派。事实上,所谓“旧派”学者均曾留学欧美,学贯东西,他们并不排斥运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只是观念、途径相对中庸。再者,运用儒家思想未尝不能重建民族文化体系以实现民族独立与复兴,东亚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韩国都或多或少地创新运用儒家思想实现国家发展。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化虽未全盘西化,但中国知识界便开始采用西方文论话语阐释中国文学问题。出于自卑,一方面丑化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却追随西方文化,亦步亦趋,难以自拔。正如弗朗索瓦・于连所言:“中国同西方有两次接触,第一次耶稣教士东来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第二次中国知识界没有什么选择”[4],因此中国新文学发端之际,西方话语体系已经渗入,成为文坛新生的养料。在此语境下,中国文论缺乏自主意识,没有创新之处,中国文学便成为论证西方文论的材料。可见中国现代文论实际上处于默片时代――只能够去论证具体的论点,却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20世纪全球化的全面推进加剧了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传播,甚至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实际上就是“美国化”,阿里夫・德里克认为:“全球化本身在许多方面正是美国的经济和文化霸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实际上充当了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的借口”。中国并无称霸意图,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处于默片时代的中国文论要如何走出默片时代,如何实现与世界平等对话,以及中国文化如何重新确立自信已经成为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的探索方向。

二.建构中国话语

话语,是指文学对话关系中的术语和范畴。长期以来,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掌控着世界主流文化的话语权,甚至演变成为“话语霸权”,而“第三世界”的国家却都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使用西方话语阐释中国文学问题折射出中国现代文论的缺失,西方话语已经主宰了中国现代文论。重建“中国话语”是在全球化语境中,随着学术界对于“话语”研究不断深入,随着“中国文论创新”呼声高涨的情况下,提出的新问题。

中国文论要走出默片时代,实现文论创新,首先要建构中国话语,文学话语的创新能够为文学理论的创新奠定基础。西方文论话语和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区别,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为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本质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对立。思维方式的差别典型地表现在精神学科――哲学中: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追求物我合一,认为天人感应;西方哲学认为“主客二分”,渴望揭开客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并探讨主客观之间的联系,主观与客观交替出现成为哲学家追捧的对象。季羡林先生总结为“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而东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则是综合的”[5],并且西方重知性分析,而中国重直觉感悟。在不同的思维方式指导下,中西文论所使用的话语便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文论的话语往往生发于直觉感悟,笼统、模糊、玄虚、渺茫;西方文论是经过知识性的科学分析得出,确切、清晰、细致。因此要建构一种属于中国的文论话语并非易事,学者们众说纷纭。曹顺庆主张中西融汇贯通,“首先要接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然后结合当代文学实践,融合汲取西方文论以及东方各民族文论之精华。关键的一步在于如何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季羡林称这种东西融汇的方式为“杂语共生态”,看似简洁可行,实际上操作起来极易受制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对立,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由此观之,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还必须回到中国文论的传统中。造成“失语”与“默片”并非中国传统文论的贫乏,而是现代文论的缺失。传统文论可谓琳琅满目,先秦诸子散文,刘勰《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等等,主要依靠个人的话语创建,得到社会的认同后,方能流传至今。但在现代,个人话语的创建很少,王国维的“意境说”可谓一大创新,有批驳,却也广为人知,鲁迅许多思想是“独白型思想”,没有具体的话语,因此需要从中体悟。可见,中国话语的创建需要个人话语的积累和基奠,古风由此提出在个人、民族、国家和世界等具体的层面上进行创新,而个人层面是最基本的层面[6]。详细地说,个人话语创新若能够得到民族、国家甚至是世界的认同,个人话语就会上升为民族话语、国家话语或者世界话语。因此,关键要在个人话语层面上下功夫创新。

三.多元文化下的文论创新

建构中国话语是中国文论创新的基础,夯实基础后,需要在当今多元的语境下重新思考文论创新之路。当代背景下大众文化成为主要的消费对象,电子文本迅速取代纸质文本,图片迅速取代文字,网络的覆盖,影视的兴盛都折射出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气象――世俗化倾向明晰,精英文学式微。而世俗化所带来文学肉身化、消费化、私人化、自恋化都引人深思,这就要求中国文论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引导作家思考绿色的创作方式,能够挖掘文学发展的可能性。

对于如何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命题,学界的讨论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眼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化”问题,第二阶段集中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以及“中国文论的中国化”。第一阶段中刘保忠、古风认为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转,带着现代文论的问题,到古代文论的宝库中寻找参照或答案,二是要换,即用现代文论的观念和思想,对古代文论进行新的发现开掘和阐释。张少康认为“古代文论本来应该成为建设当代文论的母体和本根,可是实际上它与当代文论仍然是两张皮”,要求研究古代文论的当代文论两支队伍紧密结合。童庆炳认为,转换的是现代视野中的古代文论,是对古代文论进行现代转化,遵循三个原则:历史优先原则,通过科学的考证和细致的分析尽可能接近古代文论原本的语境;“互为主题”的对话原则,即以中西和古今两个维度的对话激活古代文论,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互补”“互证”和“互释”;逻辑自恰原则,即讨论问题要做到形式上与辩证上的“自圆其说”[7]。可见众学者在第一阶段不放弃对满怀珠玑的古代文论现代性发掘。

第二阶段中王宁认为“西方当代批评中国化,就是将西方当代批评置于中国的文化语境来加以检验,其与中国的文学经验有共同性者则肯定之;与我们的经验相悖而明显片面,谬误者则质疑之,扬弃之;对于我国的文艺现象不能解释,陷于盲视者则补充之,发展之。通过这样的消化吸收,扬弃增殖的过程,将西方当代批评重构为我们中国自己的新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张峰认为“在引进西方文论话语时,坚持选择性摄入C消化吸收C创造的接受方式,把西方文论同中国及外国经典文本的解读结合起来,兼顾宏观与微观,求同与求异,着力在求异中实现突破与创造。”第二阶段带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观念,使西方文论中国化。顾祖钊则提出了实践层面上的“中西文论融合的四种基本模式”:中西文论的共同性研究;中西文论的互补性研究;中西文论的对接式研究;中西文论的辨析式研究。

通过两个阶段的探索,学界对于中国文论创新形成了不同的观念与方法。而这些观念与方法都需要在中国文论发展过程中加以证明。本雅明曾提出“机械复制”的概念,认为“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复制的”,“对艺术品的机械复制较之原来的作品还表现出一些创新。这种创新在历史进程中断断续续地被接受,且要相隔一段时间才有创新,但却一次比一次强烈”[8]。文学与艺术亦有相通之处,即使中国现代文论是吮吸西方文论的乳汁成长起来的孩子,但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自身的个性与特征,即创新之处。“失语”与“默片时代”是一个过程,认识到自身“失语”和身处“默片时代”也是成长的表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促进中国文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当今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同时需要对中国文论的发展怀有希望,对民族文化怀有充分的自信。唯有如此才能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拥有中国文论话语,发展艺术原创力,走出中国文论的默片时代。

参考文献

[1]黄维梁.《文心雕龙》“六观”说和文学作品的评析――兼谈龙学未来的两个方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70-75.

[2]孙津.世纪末的隆重话题[J].文艺争鸣,1995,01:60-64.

[3]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1.6.

[4]《新世纪对中国文化的挑战》

[5]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J].文学评论,1996,06:5-13.

[6]古风.话语、中国话语与文学理论的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10,02:46-53.

[7]曹顺庆,杨一铎.立足异质 融会古今――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综述[J]. 社会科学研究,2009,03:166-174.

[8][德国]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2001.12.

[9]王元骧.论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J].浙江学刊,2000,04:79-85.

[10]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02:50-58.

[11]顾祖钊.论中西文论融合的四种基本模式[J].文学评论,2002,03:168-174.

[12]王岳川.大国文化身份与当代文论创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06:5-12.

创新论文篇2

关键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创新理论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起源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对技术进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国家的富裕在于分工,而分工之所以有助于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助于某些机械的发明,这些发明将减少生产中劳动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某些机械的发明”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技术创新”的含义。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他关于“没有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资产阶级是不可能产生的”这一结论充分体现了这一点[1]。

技术创新理论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一些学者对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不满[2]。其发展是从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无视技术创新和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尽管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等重要经济学家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都没有对其进行系统论述,而熊彼特将创新作为其一生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最终使创新得到了其在经济分析中本来应有的地位。

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对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它包括五种类型: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采取一种新的组织方式[3]。

熊彼特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熊彼特的分析结果相对于他所研究问题的层次和内容而言是合理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没有摆脱对均衡状态的依赖;撇开了生产关系;未能以大量实证经验为基础,没有统计分析;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的独立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以至社会变迁的影响作用,但是却把与企业紧密相关的制度视为给定的外部条件,使创新游离在制度层面之外;忽略了创新在扩散过程中的改进和发展,也忽略了渐进和组织创新的重要性等等。尽管存在很多局限性,但它毕竟为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其后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之后,由于受到同时期的“凯恩斯革命”的理论影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近20年的高速增长“黄金期”,这一现象已不能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加以简单解释。西方学者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纵观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可以将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分成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等四个学派。

二、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以索洛(R.Solow)等人为代表,运用了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表明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他区分出经济增长的两种不同来源:一是由要素数量增加而产生的“增长效应”,二是因要素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水平效应”的经济增长。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述评》一文中,索洛提出了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和发展。这种“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1957年,索洛在其发表的《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一文中,推算出1909—1949年间美国制造业总产出中约有88%应归功于技术进步,索洛残差[注:“索洛残差”是指经济增长率扣除资本和劳动贡献率之后的余值。]索洛(1957)把这一余值归结为广义技术进步,即是由除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又被称为“索洛黑箱”。是技术进步的结果[4]。在继续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同时,新古典学派还开展了技术创新中政府干预作用的研究,提出当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供给、需求等方面出现失效时,或技术创新资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时,政府应当采取金融、税收、法律以及政府采购等间接调控手段,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干预,以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新古典理论仍采用正统经济理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因此也不能反映技术变化和创新处于时时动态的经济现实,没有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中技术和制度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为了尽可能接近并反映现实世界,自然不应该抽象掉对于制度和技术研究至关重要的动态特性,制度与技术经济理论研究必须以演化的、发展的眼光,对制度和技术的动态性及创新、变迁的过程予以特别关注,才能使得该理论在更加科学的方向上得以不断推进和突破。因此,对于一些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决定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低的因素是什么,决定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因素又是什么,新技术的产生、筛选、扩散过程怎样,仍未能给予充分的回答,这说明新古典理论与现实存在严重脱节。另外,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是将技术创新过程看成一个“黑箱”(blackbox),他们本身并不关心这个黑箱内部的运作,这与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过程进行研究,研究“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新熊彼特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

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南希·施瓦茨等,他们秉承经济分析的熊彼特传统,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重视对“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并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5]。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等等[6]。

曼斯菲尔德对新技术的推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技术在同一部门内推广的速度和影响其推广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并建立了新技术推广模式。他提出了四个假定:①完全竞争的市场,新技术不是被垄断的,可以按模仿者的意愿自由选择和使用;②假定专利权对模仿者的影响很小,因而任何企业都可以对某种新技术进行模仿;③假定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新技术本身不变化,从而不至于因新技术变化而影响模仿率;④假定企业规模的大小差别不至于影响采用新技术[7]。在上述假定的前提下,曼斯菲尔德认为有三个基本因素和四个补充因素影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这三个基本因素为:①模仿比例,模仿比例越高,采用新技术的速度就越快;②模仿相对盈利率,相对盈利率越高,推广速度就越快;③采用新技术要求的投资额,在相对盈利率相同情况下,采用新技术要求的投资额越大推广速度就越慢。而四个补充因素具体包括:一是旧设备还可使用的年限,年限越长,推广速度就越慢;二是一定时间内该部门销售量的增长情况,增长越快,推广速度就越快;三是某项新技术首次被某个企业采用的年份与后来被其他企业采用的时间间隔,间隔越长,推广速度就越慢;四是该项新技术初次被采用的时间在经济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阶段不同,推广速度也不同。

尽管曼斯菲尔德的理论填补了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一个空白技术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变动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技术模仿和技术推广的解释,但其理论假设的前提条件与实际相差太大。比如,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而新技术出现的初期一般都处于垄断状态,只是维持时间长短而已,因此模仿者根本无法自由使用,而使用是要付出很大代价和成本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风险;专利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如要使用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因此也会直接影响模仿者的选择;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地创新与变革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所以新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是需要持续不断去完善的,因此也会直接影响模仿比例;企业的规模大小也会直接影响其是否采用新技术,毕竟采用新技术存在很大的风险等等。由此可见,曼斯菲尔德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是有限的。

卡曼、施瓦茨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把市场竞争强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强度三个因素综合于市场结构之中来考察,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模型。卡曼、施瓦茨等人认为:竞争越激烈,创新动力就越强;企业规模越大,在技术创新上所开辟的市场就越大;垄断程度越高,控制市场能力就越强,技术创新就越持久。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缺少足以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所需的控制力量,而且难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同时也难以开拓技术创新所需的广阔市场,故而难以产生较大的技术创新。而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垄断企业虽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但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难以激发企业重大的创新动机,所以也不利于引起大的技术创新。因此,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所谓“中等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6]。

卡曼、施瓦茨的研究成果是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熊彼特是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要素来研究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没有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等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与阐述。卡曼、施瓦茨的研究层次虽然仍偏重宏观层面,但更深入、更具体,对技术创新原因或动力问题的解释更有说服力。卡曼、施瓦茨的研究虽然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实质,但缺乏对每一种市场结构具体的分析,按照经济学上对市场结构的划分来看,“中等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理解为包括两种市场结构,即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对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技术创新有何不同,以及这两种市场结构比较,哪种市场结构更容易引发技术创新,他们没有作进一步分析阐述。实际上,在寡头垄断市场下,寡头垄断者依靠垄断势力能够获得更多垄断利润,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开辟市场的前景更大,但一旦寡头垄断者之间形成某种默契或现有产品存在高额利润的前景时,就会阻碍技术创新的进行。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下,企业虽有一定垄断程度,但占有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无论在资金、技术力量还是在开辟市场能力等方面,一般达不到寡头垄断企业的实力,因此技术创新的程度相对较低,但一旦有了技术创新,企业就会马上组织生产,抢占市场,获得垄断利润,因此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技术创新发生得会更频繁、更活跃。

新熊彼特学派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发展。该学派虽然坚持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传统,但所关注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熊彼特忽略了创新在扩散过程中的改进和发展,而新熊彼特主义者的着眼点则在于创新的机制,包括创新的起源、创新过程、创新的方式等内容。另外,还有一些新熊彼特学派的理论研究,这里没有一一概述,总之,新熊彼特学派通过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初步搭起了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但没有得出更多深层次的理论规律。

四、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

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斯等人为代表,戴维斯和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他们认为,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该学派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一般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方法,在对技术创新环境进行制度分析后,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设定一种能对个人提供有效刺激的制度,该制度确立一种所有权,即确立支配一定资源的机制,从而使每一活动的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产权的界定和变化是制度变化的诱因和动力,新技术的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产权制度,以便提高创新的私人收益率,使之接近于社会收益水平;一个社会的所有权体系若能明确规定和有效保护每个人的专有权,并通过减少革新的不确定性,促使发明者的活动得到最大的个人收益,则会促进经济增长等。戴维斯和诺斯把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8]。

以戴维斯和诺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学派的“制度”理论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了制度安排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发展了熊彼特的制度创新思想。但制度创新理论中所说的制度是指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如金融组织、公司制度和工会制度等,而没有包括作为背景的社会政治环境。另外,戴维斯和诺斯的制度创新理论是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展开的,所提出的市场规模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预期收益的变化等促进制度创新的三要素是外在于制度创新过程的,是一个重要的隐含假定。实际上忽视了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本身是制度的函数,即制度安排是决定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另外,对于制度的研究,制度创新学派坚持局部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越来越向新古典范式靠拢(如契约理论),而且由于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交易成本和产权都是很模糊的概念,使得经验实证方法很难运用。

五、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以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弗里曼、美国学者理查德·纳尔逊等人为代表,该学派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功劳,也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4]。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作用,推动知识的创新、引进、扩散和应用,使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

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在考察日本企业时发现,日本的创新活动无处不在,创新者包括工人、管理者、政府等。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国家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追赶和跨越,必须将技术创新与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创新系统。由此,弗里曼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即前者包括国民经济中所涉及引入和扩散新产品、新过程和新系统的所有机构,而后者则是与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机构。

纳尔逊以美国为例,分析国家支持技术进步的一般制度结构。他在1993年出版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书中指出,现代国家的创新系统在制度上相当复杂,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和技术行为因素,也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研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中负责投资和规划等的机构。纳尔逊强调技术变革的必要性和制度结构的适应性,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制度安排应当具有弹性,发展战略应该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

弗里曼和纳尔逊的研究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人们认识到国家创新体系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上的重要作用,尤其可以更好地指导政府如何通过制定计划和颁布政策,来引导和激励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加快科技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和应用。但弗里曼和纳尔逊的研究是集中在对一国创新体系结构中各组成部分效率和结合的研究,没有对各国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因此对不同国家支持技术创新的组织和机制,国家之间的异同和这些异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差别能在何种程度上以什么方式来解释各国不同的经济绩效等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

六、结语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没有对技术创新进行系统和明确的阐述,熊彼特开拓性地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为后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古典学派研究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度问题,但仍把技术创新作为外生变量进行研究,因此对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仍未能给予充分的回答。新熊彼特学派对技术推广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其假设的前提条件与实际相差较大,因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有限。制度创新学派阐述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但所研究的制度是具体的制度,忽视了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本身是制度的函数这一现实,研究方法仍采用传统的局部均衡和比较静态分析,因此经验和实证方法很难运用。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认为技术创新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国家创新理论体系的提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战略性地位,但仅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没有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对创新生成和运作机理的影响,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自主创新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毛凯军.技术创新:理论回顾与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55-59.

[3]彭纪生,刘伯军.技术创新理论探源及本质界定[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101-103.

[4]李永波,朱方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188-191.

[5]余志良,谢洪明.技术创新政策理论的研究评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6):32-37.

[6]叶明.技术创新理论的由来与发展[J].软科学,1990(3):7-10.

[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创新论文篇3

语文教师要多组织课外活动,以多样化的、有效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需要与学生的班会活动和团队活动相联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来提高创新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产生新的想法。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群众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由于课外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又是独立自主地开展,因此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活动课中,学生能够逐渐加深对生活的认识,逐步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如在诗歌朗诵、作品讨论、艺术演出、影视欣赏等活动中,他们主动体验种种情感,认识各种生活现象,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此外,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掌握许多再现美与创造美的方法,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才能。再如,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辩论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教师及其他外请人员地位平等,大家随意交流、热烈辩论,这种自由宽松的思想交流氛围,常使学生超越教师,对某些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想法,即使有些观点和想法还显得幼稚,但对他们来说已属难能可贵。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拓宽思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够产生创新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一)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为了有效地实施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师需根据现有条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比如,教师可根据时节组织不同的活动,春天让学生去郊外踏青,冬天下雪的时候,让学生去打雪仗、堆雪人。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情感体验以后再去学习课文,思维会更加活跃,理解将更加深刻。此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进具有时代性与教育意义的时事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有益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使学生享受创造之美,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积极评价,激励创新

学生的知识、技能需要得到表现与认可,从而体验成就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或指导学生相互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就学生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发展给予评价。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与活动,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与标新立异。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增强学生创新的决心。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三、结语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论文篇4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创造性人才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虽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完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一、重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由于人格因素对一个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推动学生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对自己的现实学习及未来发展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去尝试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由此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旦学生自己选择了学习方式,并负责地参与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之中,也就会水到渠成,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教师单方面只管把知识讲下来,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我把该讲的内容讲到了,至于你学没学到,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这种认识,不光是教法问题,更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的问题。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学生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兴趣,还必须学生课堂学习主人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承受知识,加工创造的载体和导体。忽略主体、载体、导体的存在,而颠倒主客关系,大搞“一言堂”,大搞“填鸭式”,“摁下牛头强喝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有许多教育家都呼吁课堂教学“民主”,其实其核心就在于解放学生,把学生从受支配地位解放为支配地位,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不再是书本的奴隶。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敢于创新的精神

传统教育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成天到晚只能听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形成了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分数而教的不良局面。往往只强调接受或模仿,忽视创造。它要求学生必须循规蹈矩,在固定考察的范围内解答问题,这使得学生的思维近乎封闭与僵化,缺乏应有的开拓与创新意识。它不仅制约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使得他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一个不容急辩的事实早已证明: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吕淑湘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也讲到:“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实际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的,他们不会没有反应,因而他们时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不会都是有价值的,有些甚至是可笑的,然而,这正是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开始,许多发明家的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题开始的。因此,这种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哪怕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对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点滴创造性,也要给予适时地肯定,以培养他们敢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思考、探讨、发现、创造,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形成的结论,更要为他们拓展足够的空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评价结论。”于漪的话,精辟至极。古人也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认为,大胆质疑,就是要解放思想,面对问题或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问题或结论是否就是绝对正确?是否就是无懈可击?在一连串的质疑问题面前,培养创新能力。

三、重视思维发散性训练,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发散性思想,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三个思维角度。这三个思维角度又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养发散思维能力,应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逐渐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1、突破一题一解,主张一题多解。如组词练习中的“一词多组”,填空练习中的“一空多填”,作文训练中的“一题多作”,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的方式。1993年全国六省市高考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道文化常识题:“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节令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①中秋②七夕③重阳④元宵。”解答此题要从民俗、民习、物象,抒情议等角度分析和思考,从而找到最合理也最科学的方案。此类例题很多,不胜枚举。

2、突破常规思维。主张变异思维。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丁肇教授1999年10月31日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几句话,他说20世纪物理学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凝结成四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各自的结论:①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②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③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准备。④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你做的事感兴趣,并为之努力奋斗。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譬如语文课的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对立面中寻求立意,不失为一种求异思维的好方法。如:“近墨者黑”,反向立意“反墨者未必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等等,这种反弹琵琶,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应该大力倡导,大加鼓励。课堂教学中反向立意多了,学生求异思维的习惯形成了,其创新意识自然会与日俱增。

3、突破固定模式,主张多元并举。一名成熟的教师,大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有的还会形成风格,形成流派。越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越多姿多彩。学生总有“常听常新”的感觉。

此外,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可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式。在进行急骤的联想训练时,要学生像夏天的暴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来,不能迟疑,也不考虑质量的好坏和数量的多少,质量的评价可放在结束后进行。联想越快表示越流畅,联想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训练,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和培养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性思想的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还应当拟出可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旨在使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正确答案,训练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聚合思维是思维者集聚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在思考和解答问题时,进行重组推理,以求得唯一正确答案的收敛式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聚合性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地要求学生从形式上明确或记住最终的结论,而应帮助学生对提供的多样化的材料及解决问题的多种假设或可能性进行分析、鉴别,从中寻找出对解决问题最有价值的材料及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从理性上把握得到“最优”结果的思维过程及策略,从而提高聚合思维的能力。如结合阅读教学中的解词训练,可列出一些词语的所有义项,根据课文提供的具体的语境,选择相关的义项;或结合课文的语段分析,通过比较鉴别,从种种理解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具有说服力的认识;或从纷繁的材料中概括要点或论点。这些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实践,加快学生创造性能力形成

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的土壤,创造性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实践。荀子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也。”这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重大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加快其创造性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

总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参考文献:

庄寿强《普通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创新论文篇5

关键词:创新企业文化信息化

现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证明: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大多数企业常常是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环境中进行决策的.为了降低因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风险,企业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但往往成功率不高以ERP的应用为例,成功率还不到10%,究其原因与企业文化的创新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应该给企业传统文化注入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文化因子.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创新性企业文化概述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已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人们坚信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十分注重创新并不断倡导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都积极创新,敢于进取,敢冒风险,创新思想已渗透到企业上上下下人员的意识深处,并已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

2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2.1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

众观国内外的创新型企业,其价值理念的趋向各有所侧重,企业文化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其本质的精神内核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而正是这些相似性构成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2.1.1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

人是创新活力的源头,人才的聚合是创新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成为创新型企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决策人”的人性假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人的假设,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完全自主的“决策人”,他们的需要不仅只是经济的利益和交往的满足,而且需要真正平等的参与,广泛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他们的知识和创意就存在他们的大脑之中,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本。在那些高科技的创新型企业,人才的身份早已不同于普通的雇员,而是企业的股东。

2.1.2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带有很浓厚的创新意识,保证了企业保持着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发明应用在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上,从而不断地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因此创新型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无不以“追求卓越”作为经营理念,形成了敢于冒险、大胆创新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2.1.3创新活动的组织化、制度化

创新是一个市场信息收集、整理,知识的学习、储备、累积、更新的过程;创新活动已成为需要多部门、多成员协作配合的,高度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系统工程.因此创新型企业文化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建立了一支团结合作的高效团队,以及一个很好的知识管理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一套传递制度、会议制度、讨论制度和其它形式的制度。

2.2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2.2.1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通过运用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达到对企业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从根本上对企业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对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这一特征就是强调注重员工的知识、专业和思维方式多样性的同时更强调员工的创新价值,尊重员工的意见,对员工充分授权,注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这有利于员工在面对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上能够更自觉的去掌握新的技术,主动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在面对新的知识时能够充分与其他员工进行沟通探讨,从而推动了企业的信息化的建设。

2.2.2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建设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关键、准确的数据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手中,为企业运作决策提供数据.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因此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硬件齐全的基础上敢于冒险、创新,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带动基层员工积极参与企业不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2.2.3建立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保障.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必须积极响应、有效配合.只有充分地认识“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才能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达到以信息化加快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团队、管理方式的创新。

3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障碍分析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为了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各企业都纷纷搞起了企业文化的构建.但是大多是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使企业文化不仅没能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相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信息化步伐.主要体现在:

3.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更不用说能够适应当前的信息化的要求。

3.2照搬企业文化,缺乏自身个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搞企业文化建设时都出现一种照搬模式的问题,模仿一些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把他们的企业文化套在自己企业身上.我们提倡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提倡学习海尔,学习华为,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海尔的理念拿来用,这种“拿来主义”只会像“东施效颦”一样,搞出很多笑话。企业文化讲究的是个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3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制度化隔绝开来

从国内企业来看一些国内企业的管理者接受了文化管理的思想之后,觉得应该将管理模式直接转变为文化管理,似乎实施文化管理才能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误区目前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主要停留在经验性的制度管理水平,距离文化管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仍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3.4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在每个企业自身特定的环境下所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众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其各个方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从企业的发展角度看,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就不同,其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自然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与其他企业完全相同。

4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对策分析

4.1寻求创造型的领导

所谓创造型的领导是指具备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对任何一位领导创造力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富。具有创造力的领导者积极探求新的问题,尤其是能成功地迎接新的挑战和接受新的事物.而这些挑战所需要的应对策略是无法在传统性的思想中所能找到的。他们的高瞻远瞩,往往很容易带动下层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动力,形成企业一个创新型的文化氛围。

4.2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企业文化要与管理相结合。智能资本将导致世界财富发生大转移,企业的成功将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技术手段转向主要依靠那些拥有创新思想和智慧的人才。智能的资本就是人才资本,包括企业投入在教育、培训方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方面的资本,它具有人才资本的积累效应。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因此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还须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

4.3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思想输入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毕竟是企业人员共有的文化,因此需要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新的思想转化为真正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有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赞同公司需要创新的企业文化,但却只有很少的企业拥有创新型企业文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制度的保障,所提供的创新压力和创新动力不够。企业制度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可以指引企业中人的思维和行为。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员工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创新就会沦为空洞的口号,很难会变成现实。所以制定激励员工创新甚至把创新视为员工们的责任和义务的制度,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把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思想变成真正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超级秘书网

4.4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保持

创新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要始终保持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不容易的,它要求企业多数员工有追求卓越的情怀和创造性的心智模式。首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更换,以保证决策的创新。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正常的企业运营中,高层管理人员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思维和行为,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变得保守了,不能创新了,这个企业也就会在市场上“失权丧地”,甚至给企业带来危机。其次,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它可以是大范围的公开的沟通,如,动员大会、研讨会、集思广益会等;也可以是小范围的或者一对一的沟通。以使人清醒、明确方向,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信赖感,从而使员工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共同未来而努力。最后,要法制式的推行公司制度。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在推行他们新政策的时候都有其国家法律做保障,以保证新的政策能够顺利执行或试行。

5结语

创新论文篇6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的时代,一切都需要创新。当今发展最快、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更需要创新。

创新是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虽然电视新闻的内容本身就是最新的变化,但创新并非其同义重复。目前,在电视新闻采制、传播中,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去突破,有许多领域需要去拓展,有许多形式需要去更新。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有新鲜感,才能满足观众不断增加的新要求。

创新是电视新闻的生存之道。现在,新闻竞争的程度加剧,电视新闻不创新,不仅难以胜任宣传任务、发挥喉舌功能,而且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观众,失去阵地,失去实力。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提高竞争实力,才能获得生存空间。

创新是电视新闻的新增长点。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电视新闻追求尽可能大的新闻信息量,追求尽可能多的新闻流通量,追求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强化喉舌功能,提高收视率,赢取最优化的效益,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唯有创新。

电视新闻在新世纪如何创新?如何改革发展?这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当前十分关注的新课题,也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世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仅从五个方面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电视新闻的创新谈点看法。

一、新闻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这是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先导。目前,电视新闻不时出现诸如:舆论导向“放空炮”、信息不多落“俗套”等问题,缺乏活力,缺少观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陈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电视新闻要在改革和发展上取得突破,首先必须摒弃陈旧观念,继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创新。

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世纪创新观念必须在坚持喉舌观、质量观、市场观的同时,树立如下五种现代新闻观:

(一)责任观。

从法律角度来说,电视新闻媒介必须对其发表与传播的新闻信息、言论意见、广告及其他材料承担责任。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其采访写作、编排播发的新闻信息及言论意见负有责任。这是十分明确的。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此必须有清醒而充分的认识。

从我国国情来说,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工作者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员,同时也是党的宣传员、人民的宣传员。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鼓与呼,这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最重要的责任,没有这样的责任感,电视新闻工作就会走入歧途。邹韬奋先生说得好:记者,说到底,是社会的良心。著名记者范长江说得好:“一个记者,要有抱负。”“抱负、理想,不是个人主义,这是我们的国家、广大群众所要求希望于记者的。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感不仅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追求,而且是观众评价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最高标准。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牢牢确立责任观。

从社会角度来说,在目前受众整体素质还不够高,鉴别能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电视新闻如果一味迎合某些观众一些低级口味,就将会导致电视新闻内容庸俗化、低级化,甚至出现不惜牺牲社会整体利益来刺激观众趣味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工作者确立责任观,正确引导舆论,提高大众文化品位和良好情操,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就更加必要和迫切。

(二)经营观。

电视新闻节目不是商品,它必须为本阶段的利益服务,是为了满足本阶级自身需要的劳动产品,这是十分明确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作为信息产业重要部门的电视产业正在走向市场,市场机制对包括新闻活动在内的电视产品经营活动起着调节作用,非商品性的新闻活动也必须纳入市场范畴,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新闻节目必须改变由国家支付全部费用,实行“实报实销”纯供给制,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的管理办法,而进行同市场相联系的“经营”。对此也必须十分明了,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确立新闻节目也要“经营”的观念。

新闻节目经营就是指新闻节目采访、制作、传播过程中对资金和资金来源、机器设备以及人员的合理组织、调配的全过程。目的是为了实现在少投资条件下获得最佳的宣传效益。新闻节目经营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从电视产业的整体来看,其经济效益是同新闻节目经营状况相联系的。如果没有新闻节目经营的社会效益,电视产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就要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节目经营是其它节目经营的基础、前提和保证,各电视台必须把新闻节目经营放在节目经营的首位。

(三)品牌观。

品牌通常指的是商标。对企业而言,品牌是进军市场的旗帜,是市场形象的代表,是经济实力的象征。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含金量和竞争力。对电视新闻而言,品牌是提高和扩大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市场取胜的法宝,是电视新闻节目经营的基础和根本,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电视新闻节目要提高收视率和竞争力,就必须引进品牌观念,树立品牌观念,塑造品牌,确立品牌。

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包括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牌栏目、优秀标识等范畴,是一个全优的概念,要求电视新闻节目在质量、形式、服务、信誉、观众占有率等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电视新闻节目塑造品牌、确立品牌,首先要正确定位品牌,根据自身的特点,自身的优势,建立品牌的受众认同感;其次要注重形象包装,设计好片头,选择好开始曲,挑选好主持人,在观众面前展示出节目的鲜明形象,以形引人,以形感人;再者要确保节目质量,使节目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贴近观众;最后要重视节目营销,加强节目的自我宣传,完善节目反馈机制。

(四)效益观。

毋庸讳言,电视新闻一直以来甚至到现在都是强调宣传多,过问效益少,甚至是只求宣传,不问效益。不仅造成了真正“落地”、“进脑”、“生根结果”的“有效信息”比率不高,而且使为数不少的重复信息,为数不少的空话、套话乃至假话,为数不少的掺了水份、某种程度失真的信息或伪信息,乃至相当数量的信息垃圾通过电视新闻节目进入、侵害乃至误导、污染观众的生活。不仅没有起到宣传的作用、不能承担宣传的重任,难以获得社会效益;而且浪费资源、失去观众,影响经营,难以获得经济效益;严重的将失去阵地,难以生存。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效益观念,努力追求电视新闻传播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这是社会主义电视新闻传播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其本质的要求;是改革开放和迈向新世纪的新条件下对电视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电视新闻确立效益观念,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前提,以坚持宏观指导严格管理为前提,以坚持新闻的意识形态性为前提,必须承认电视新闻特殊精神产品的性质,正确调整电视新闻的市场取向,追求最大化的“新闻覆盖”和市场占有率,追求“双效益”的最优化统一。

(五)道德观。

一段时期以来,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失范问题比较严重,假新闻、新闻失实、有偿新闻等为社会所诟病,电视新闻工作者沾染“现代富贵病”,缺乏敬业精神,新闻职业道德滑坡,人民群众对电视新闻媒介的信任程度下降。有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较差的职业形象依次是:税务人员、工商行政人员、基层干部、新闻记者、医务人员。新闻记者的职业形象排名倒数第二。

电视新闻队伍里出现败坏职业道德的行为,是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究其根源,有经济改革带来的冲击,有社会上不良习气的侵蚀,也有电视新闻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制度失控。忽视对电视新闻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同志在接见报社干部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办好《报》,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这番话虽然是对报社的干部讲的,但同样适用于电视新闻队伍的建设。同志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讲究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新闻工作是教育人的,所以新闻工作者也应当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如果电视新闻队伍自身没有好思想、好作风、好形象,采制出来的新闻、编辑出来的节目就不会有说服力、感召力,还会损坏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媒介的形象,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

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牢牢确立道德观,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道德修养。有的同行认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道德修养上要坚持“四要四不要”:要政治坚定,不要以偏概全;要道德高尚,不要惟利是图;要境界高尚,不要趋炎附势;要作风扎实,不要肤浅浮躁。这对当前是十分有针对性。

二、新闻选题创新

对电视新闻来说,选题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对报道对象的确定。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新闻价值。可以说: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新闻选题创新对电视新闻创新至关重要。

创新电视新闻选题,必须改变传统上按时政、文教、科技、财经、工业、农业、体育、法制、社会等内容进行选题的习惯,从“五个结合”的角度进行选题。

(一)喉舌性与贴近性结合。

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喉舌性是电视新闻的根本属性。电视的对象是观众,贴近性也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属性。电视新闻选题强调喉舌性目的是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电视新闻选题强调贴近性目的是使电视新闻接近观众,争取观众。但是,选题强调喉舌性必须同时讲求贴近性,牢固树立强烈观众意识,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宣传就无效果,电视就失去观众。电视新闻选题强调贴近性的同时必须坚持喉舌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能为了贴近观众而刻意迎合观众,不能为了贴近观众而去盲目媚俗,否则报道就会偏差,电视就误导观众。喉舌性是贴近观众的重要原则和基础,贴近性是发挥喉舌功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喉舌性与贴近性结合是电视新闻选题的最佳方法。

要在选题中使喉舌性与贴近性结合,就要在确保喉舌性中讲求贴近性、群众性,在追求贴近性中体现喉舌性、导向性,要寻找结合点,在党政中心工作与日常生活的交叉点上作文章。一要强化导向。选题时,要注意使电视新闻导向的面更宽广,不仅介入政治导向,而且涉足经济导向;不仅介入思想导向,而且涉足行为导向;不仅介入道德导向,而且涉足生活导向、知识导向、文化导向等等。要注意使电视新闻导向的度更准确,既大胆触及社会生活中敏感的热点,又在敏感的问题上不增加热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振荡;既大胆地触及社会生活中的疑点,又善于引导和帮助群众除疑解惑,避免千百万思想上的混乱;既大胆地触及社会生活中的难点,又善于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引导群众树立克服困难、共度难关的信心和勇气;既大胆地揭露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改革中出现的磨擦和碰撞,又不回避矛盾,更不激化矛盾。既宣传物质文明,又宣传精神文明;既注意微观,把把握宏观;既防右,又防“左”。还要注意使电视新闻导向的量将更集中,在某一段时间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消息、专访、评论、专题的配合,以显著的位置,较多的篇幅,集中报道某一事实,集中宣传某一主张,形成“重型炮弹”,以便唤起公众的关注,减少不必要的公众自发交换、选择信息的时间,迅速顺利地获得舆论支持,引起社会振动,发挥鲜明导向作用。

二要软化新闻。选题时,要注意把政治、经济、科技等一类硬新闻摆在更广、更深的人文背景中加以辨析,把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思考,把新闻事件与伦理道德关系联系起来剖析,使其产生更深刻而生动的可视性。要重视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各种资料的把握、采访方式、版面编排等;增多深度报道,加强新闻分析;广泛采用直击性报道、现场报道、追踪报道、新闻调查等方式;使其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要注意让群众多出镜,多开声,反映新闻事件,表达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让社会群体参与新闻节目的制作,提供新闻素材。

(二)广泛性与权威性结合。

通过对事实的报道,让广大观众及时了解最广阔地域的欲知未知的信息;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对观众思想、情操乃至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电视新闻两个主要功能。要发挥这两个主要功能,电视新闻选题就必须努力追求广泛性与权威性的统一,在广度与深度上下功夫。

选题的广度要向全球扩展。

新闻内容全球化是电视新闻适应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书记在1999年初召开的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任何国家要加快发展,不开放不行,不与世界各国交往不行。要开放,要交往,中国需要全面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把新闻选题扩展到全球,既是因为电视新闻观众不仅想知道本地各方信息,也想了解左邻右舍信息、世界各地信息,同时又是与网络媒体竞争的需要。当前扩展电视新闻选题首先要努力将视角伸向省内各地、国内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使节目真正做到汇天下之精华。各电视台既要采取与区域外的台交流新闻、联播新闻、合办新闻等办法,又要派出记者到区域外甚至省外、国外采制节目。

选题的深度要向纵深开拓。

电视新闻选题拓展深度要依循以下的途径:

1.对突发性新闻的选题要考虑如何阐述其意义。

对突发性事件的电视新闻选题时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要改变以往对事件缺乏全面深入了解的弊病,考虑如何对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深挖其内在的原因,以事件为依托阐述其意义,预测其发展方向。

2.对正在发生的新闻的选题要考虑如何分析其背景。

对进行时态的电视新闻选题时要改变以往只局限于考虑报道事件的开端和结果,忽视新闻的背景,使新闻流于平淡无深度的弊病,考虑如何加强对新闻影响的分析,深化报道内容,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3.对典型报道的选题要考虑如何解释其原因。

典型报道的选题过去往往只考虑报道其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果。而没有在挖掘典型成功的深层次原因上下功夫。因此,我们在典型报道选题时应将着眼点放在原因的分析上,挖掘典型事件或人物的深层次因素,才能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典型。

4.对问题报道要考虑如何探讨和引导。

问题新闻的选题要从重大原则出发,选择重大的新闻事件;从紧迫原则出发,抓取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从适时原则出发,配合时势需要;从独特的原则出发,善于抓热点中的“冷门”;从本质原则出发,抓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本质的东西。

(三)歌颂性与批评性结合。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高唱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这是电视新闻选题时首先必须考虑的,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舆论监督,搞好批评报道。一片“莺歌燕舞”,只报喜不报忧是违反唯物主义的。电视新闻选题要把歌颂性的题材与批评性的题材结合起来,从“度”与“量”两方面来斟酌。

当前,歌颂性的选题首先要考虑提高宣传效果。选题要报道社会新事物,追踪改革新进展,宣扬建设新成果,展示人物新风貌,反映实践新经验,揭示发展新规律;要讲求真实性,说真话,道真情;讲求适应性,适应公众的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讲求生动性,有活生生的事实,有朴实形象的声画。

其次要考虑抓好精品典型。典型要来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群体。典型要不降标,不拨高,不图形式,见人见事见精神,具有浓厚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震撼人、感染人、净化人,具有示范、激励、鼓舞和引导作用。

批评性的选题首先要体现正确的立场。遵循反映真理、坚持真理的原则。包括观点符合客观实际,反映社会生活真相,坚持实事求是;主张有利于社会进步,特别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立场站在国家民族利益一边,反映人民的要求,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尊严。批评一个单位、一个人、一件事,要有法律和政策依据,要从有利大局、有利工作出发,着眼于转化矛盾,促进发展,不是闹意气,图发泄,求轰动,更不是以个人好恶攻击不同意见者,不是以个人或少数人私利需要“曝光”来要挟,对付被批评者。其次要追寻正面结局。选题对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批评监督,要有始有终,要告诉观众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达到“反面文章,正面收口”,不能一曝了之,半途终止。

(四)新闻性与知识性结合。

在新的世纪,要把电视新闻新闻性与知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传授新知识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两种功能都是21世纪电视新闻的主功能。实现后一种功能,是电视新闻的本份。而传授新的知识,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电视新闻的功能的一种拓展,一种延伸。因此,电视新闻选题必须着眼于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宣传科学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以宣传的思想力量,推进知识经济进程,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力宣传新能源、新材料科学、生产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新知识;使电视新闻成为快速可视的“大百科全书”。

三、新闻表现创新

电视新闻表现就是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再现。电视新闻表现的创新不仅可以加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使内容融化在声画艺术之中,拔动观众的心弦,留给观众更深刻、更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且可以增强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观众期待与满足的心理,进一步接近观众。

创新电视新闻表现要根据电视的传播特点和规律以及电视新闻的传播目的和内容,努力实现“四式”:

(一)实现新闻采制直播式。

新闻采制直播式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采访制作,直接发射播出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采制直播式,既生动具体地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同时反映在荧屏上面,使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让记者(或者新闻报告员)在新闻现场直接与观众见面,大大提高报道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同时,现场直播通过电视新闻双通道传播方式,使观众乐意接受具体的图像报道内容,也乐意接受抽象的口头报道内容,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的优势,有效地加强了电视新闻第一传媒的作用。

近几年,电视新闻直播涉及的题材领域越来越广,播出的时间越来越多。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三峡截流等新闻直播,广东电视台对广州大学生游行抗议北约暴行、广州地铁通车及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等新闻直播都获得成功,引人注目。

要广泛推行新闻直播式,一是要使直播不断突破“”,从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向政治领域拓展,使选题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二是要使直播从特殊报道手段向常规报道形式转化,减少参与直播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和缩短事先准备的周期,并确保直播效果顺畅自然、完美和谐。三是要使直播从简单的实况向综合全方位现场报道转化,把各种联系观众的手段用于直播中,使新闻信息互动传播得到加强。

(二)实现新闻编排组合式。

电视新闻编排组合式就是把同类题材或内容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新闻排列在一起,使之形成一组,在一次节目造成“重点”的编排方式。

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的数量与质量、流量与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信息的高密度与大容量所造成的信息饱和有时反而会导致有效信息的损耗。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采用“单元式结构”,即常规性报道与新闻简讯相互搭配,独条新闻与组合式报道彼此穿插,综合性消息与地区性或专业性报道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单元”,可以使节目在播出上更有节奏和章法。此外,编排时在提倡短新闻、加大信息量的同时,不平均使用力量,对重要新闻适时聚集并做强势处理,适当增加这类新闻的长度和容量,采用现场报道与背景分析有机结合、动态新闻与演播室访谈有机结合、主体新闻与相关报道有机结合等方式,不仅可以使重要新闻的报道立体化,扩充其信息种类和信息含量,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还可以形成社会热点,引导观众集中视线产生社会舆论力量。

中央电视台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编排《1999年9月21日现在播报》就是组合式编排的佳作。这辑20分钟的新闻节目编排了9条当天台湾地震的消息,除地震本身最新的消息外,“新闻背景:台湾近百年发生六次严重地震”“国家地震局专家预测台湾灾区将有频繁余震”、“祖国大陆专家表示愿向台湾提供技术援助”、“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谈对台捐助”等内容几乎涵盖了新闻事实的各个方面,时长近10分钟,占整个节目时间一半以上,不仅准确快速、深入反映了台湾地震这一事件,而且引起观众的高度关注。

实现电视新闻编排组合式关键是加强对电视新闻采制的策划。

(三)实现新闻播出滚动式。

电视新闻播出滚动式是把重要新闻中的最新事实随着时间推移或变换不同角度连续不断地在不同时间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播出的形式。

电视新闻播出实行滚动式,对重要新闻反复播放,而且或补充最新信息,或变换不同角度报道,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时新性,也弥补了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而且还增大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以台湾电视公司1998年10月29日播出的新闻为例。在早晨7:00《第二晨间新闻》播出的9条消息中,排在头条位置的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机长袁斌夫妇劫机飞到台北》;在12:30的《午安您好》栏目播出的12条新闻中,有关袁斌的新闻仍排在首位,标题是《袁斌夫妇收押禁见,频频表达留台心愿》,把重点放在被台湾当局监禁后袁斌的反应上;在19:00播出的《台视晚间新闻》的27条新闻中,有关袁斌的最新报道继续排在头条,标题是《袁斌一度情绪失控,绝食抗议扬言自杀》,报道了事前对台湾当局有关劫机犯的法律惩处一无所知的袁斌在狱中的绝望表现,与早新闻中的有关报道形成对照和呼应。对同一事件的连续报道,使观众及时了解了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满足了其新闻欲,也有效地提高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近两年,省级台和市级台都陆续开发了早间、午间、联播、晚间新闻,个别台在晚间还播出整点新闻,为实行新闻播出滚动式创造了条件。但是,新闻播出却常常是“滚而不动”,缺乏最新信息的补充,缺乏不同角度的报道,有的时段的新闻节目甚至成为“拾遗补缺”式的节目,这种做法影响了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也造成了新闻时段的浪费,必须设法纠正。

(四)实现新闻播报口语式。

电视新闻播报口语式就是让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用通俗、口语、自然流畅、与生活语言相近似的语言来“说新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播新闻。电视新闻播报口语式,不仅拉近了电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易于观众去接受,而且还突出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了生活的原貌、原汁、原味。

电视新闻播报口语式,要突出电视新闻记者的作用,淡化播音的作用。要用记者现场口播逐渐替代播音幕后配播,用记者型主持逐渐替代播音型主持,从而缩短新闻的制作时间,提高新闻的播出时效,让记者正直、善良、真诚的人格魅力打动观众,感染观众。一方面使观众对新闻内容,新闻分析感到确实可信,另一方面能通过记者的权威唤起观众的正义和责任、良知和感悟。

电视新闻播报口语式,还要使电视新闻适应数字化的发展,适应广播电视多媒体信息宽带网络的发展。电视正由模拟式向数字式过渡。数字式电视的实现,使电视新闻传播者向受传者传递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更加完整,而不是模拟式时期的没有反馈的残缺过程;受传者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信息传播,变为主动地向原来的传播者索取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受传者向传播者提出自己的要求,受传者就转换成了传播者,电视新闻的传播者成了受传者,并按照接收到的需求信息提供反馈(电视新闻信息)。到时,新闻制作将更繁忙、复杂,同一新闻事件将制成不同的形式,如简讯、深度报道、述评等供观众选择;电视言论可能变成观众的咨询专家;因此,要淡化演播室的现场性,减弱基于单向传播需要出现主持人的作用。

四、新闻运作创新

电视新闻运作创新是电视新闻节目改革发展的支撑点。只有创新运作,才能从根本上创新节目、优化节目,提高节目的效益,发展和壮大电视新闻事业。否则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电视新闻的创新首先必须创新新闻运作,必须依靠电视新闻运作的创新。

创新电视新闻运作当前首先要实行四个转变:

(一)变“记者时代”为“编辑时代”。

目前,电视新闻的采制大都由记者“主导”,从选题、采访到写作,再到编辑基本上都由记者完成,编辑只是负责把记者的作品串连成节目。这种运作一是容易使新闻质量管理处于失控状态,遇上业务水平高的记者,有时能产生出类拔萃的报道;遇上业务水平低的记者,也可能出现平庸的报道,甚至还会出现有偿新闻。二是难以使新闻节目形成鲜明品牌特色,记者各自选题,采制方式各异,编辑东拼西凑,节目不容易形成整体风格。

电视新闻采制由编辑“主导”,强化编辑策划,由编辑根据记者选择的题目,确立报道选题,记者主要负责采访素材,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写解说词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报道包装,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有效控制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还可以加强整体编辑力度,落实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特色。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节目闻名京城,关键就是因为节目强化了编辑策划,增强了品牌意识,这个节目记者主要负责采访素材,回来以后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撰稿人负责写解说词,技术工程师负责节目形象包装。记者只完成工作任务的50%,另一半工作则由编辑完成。由于编辑处于主导地位,分工明确,节目定位落实起来偏差较小,《北京特快》很快就形成了鲜明的品牌特色,成为众多电视节目中一个亮点。

(二)变“小作坊”为“大生产”。

传统的电视新闻运作不讲究分工协作,采用“散兵游勇”式的工作方法,管理比较粗放,总体上类似于“作坊式”,造成同一节目新闻报道水平参差不齐,采制效率低下。

“大生产”式的运作,要求电视新闻采制像大工厂里的流水生产线一样,既保证每个环节的采制质量,又讲究环节之间的协作配合,以达到快速生产大量优质作品的目的。这是一种系统的采制方式,它以分工协作为前提,重视对受众需要的调查、对竞争对手情况的分析,以及节目播出后的反馈评估,推崇创新和整体包装策划,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并以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参与持久的电视新闻节目竞争。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媒介采用“大生产”式的运作获得效益。美国CNN电视新闻网有八个频道,4000多名员工,其中记者为800人,分布在国外24个记者站和9个国内报道分部。他们驻外记者站一般都分布在热点地区,同时兼顾周边地区。各记者站的记者不隶属于哪一个频道、哪一个部门、哪一个栏目,他们属于整个CNN网络。CNN制作新闻报道的过程就像做菜,驻外记者是采购员,频道和栏目是餐厅,频道和栏目负责人是厨师。采购员担负两项任务,一是猎取当地最新货物并主动向各餐厅提供,至于是否需要则是各餐厅自己的事。二是根据不同餐厅的个别要求采购货物。CNN的每个栏目都有撰稿人,专门负责写导语、提要,并根据制片人的意图处理稿件。CNN也配有专门的画面编辑,他们也是根据记者或制片人的要求来剪辑。为了配合完成节目,CNN还设有嘉宾预约部,被预约的嘉宾多是名人、专家或新闻人物。预约部的职责是了解这些嘉宾的背景资料,掌握这些人此刻的下落,落实采访方式,并向制片人、主持人提供完备的参考问题。专业分工和整体协调是CNN最突出的运营机制,这就使新闻报道的制作完全像是在流水线上生产,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整个系统工作效率很高,却显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三)变“花了算”为“算着花”。

电视新闻节目成本从来不被重视,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思想在电视新闻采制部门表现十分突出,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

电视新闻采制既考虑投入,也计算产出,进行成本核算,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理顺电视新闻制作部门内部管理体制,优化电视新闻资源组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促进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进行成本核算,要使电视新闻的制作由原来的“花了算”变为“算着花”。要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建立成本管理机构、明确成本管理职责、规定成本开支范围,开展成本检查,实行成本监督;还要搞好成本经营管理,努力从节目定位、节目设计、运作流程、资金运用、设备运用等方面去研究新闻采制的成本,真正实现少投入多产出,取得最佳的“双效益”;每期新闻节目的成本、每分钟新闻的成本都要计算;电视新闻制作技术设备设施的使用费也要被核定,每分钟节目的设备使用费要纳入成本;电视新闻制作的人工耗费也要控制,并纳入人力成本进行核算。

(四)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

对电视新闻采制、编播进行管理,不能依靠经验管理,电视新闻节目管理涉及的范围广泛,情况复杂,单纯依靠经验是无法完成管理任务的;也要有别于行政机关和企业公司的管理方法,电视新闻节目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律,单纯的行政或企业管理手段是无法管好电视新闻的。

对电视新闻必须实施科学管理。简单地说就是要按电视规律和新闻规律举办节目、管理节目,按市场规律经营节目。要以新闻宣传为中心,以电视观众为重点,调整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既引入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又遵循电视和新闻的特殊规律;既引入现代企业经营观念,又符合电视和新闻的特殊要求。就是要摆脱主观随意性,实行制度化管理。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把一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原则,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其长期性、稳定性,使电视新闻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纪必究。

五、新闻人才创新

电视新闻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电视新闻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能力与岗位配置还不尽合理,虽然人员急剧膨胀,但素质较低,既缺乏把握全局的能力,又没有广阔的报道视野,有的还出勤不出力。电视新闻队伍如不进行充实、提高、培训,不进行创新,则不能适应新世纪激烈的新闻竞争,不能跟上电视新闻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主导的世纪。在新的世纪创新电视新闻人才必须努力培养四种类型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一)要培养学习型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竞争中能否处于优势,归根到底取决于自身素质高低,如果自身资本积累不够,在竞争中又不充分发挥优势,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有危机感,必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充电,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要培养能力型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知识经济时代,大量需要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能力型”人才。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注重学历教育向注重自身能力开发,提高自身素质转变。

(三)要培养复合型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特征,就是素质复合化。因此,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是记者,同时又是节目主持人;既是编辑把关者,又是节目制作者,既懂节目策划,又懂节目管理;既具有独立的节目创新能力,又有通过新闻创造效益的能力。

(四)要培养专家型的电视新闻工作者。

电视是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专业门类繁多,工种复杂多样,每个岗位的从业人员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素质、文化水平,而且要精通电视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电视规律,是具有电视专业技能的专家。

创新论文篇7

高考将语文作为重点考试科目之一,使得学生、家长以及老师对语文学习格外重视,但是,这种由于考试而产生的重视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于迎合试卷的“口味”,而忽略了教学活动的本身,造成教学重点上的“本末倒置”。而近些年来提出的标准化机器阅卷,更是将语文考试中的灵活性与人文性抹杀的一干二净,成了与数学一般无二的“理性学科”。由于阅卷中对于答案的完全一致性,教师会仔细“钻研”阅读中的规律,使得语文教学模式彻底僵化,使得学生完全成为了阅卷机器的奴隶。例如,阅读题中学生由于思维理解的差异性,可能会有些许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合理即可。而标准化阅卷将所有学生的思维统一,所有不同观点一律不得分的政策,使得一部分学生屈服于重压,形成僵化思维;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对阅卷产生的愤忿感而开始讨厌语文的学习,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二、高中语文教育模式中的创新意识

1.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新的教学观

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教师要想在教学模式中渗透创新意识,首先就要树立一个崭新的教学观,明白教师已经能够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一个引导者,一个辅助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把握着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决定着这节课是否成功。只有树立了这样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为教育改革奠定有效的思想基础,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实行真正的创新和改革。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部分课文时,我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场景再现,通过这种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感受任务的性格特点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我再对此加以修正和补充,让学生始终作为思考和探索的主力军,以此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进步,推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2.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学

由于学生性格、学习方式、家庭背景上的差异,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理解、吸收以及运用能力上都有所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教师应该对于不同水平上的差异,对学生进行有条理、有计划、有组织的差异化教学。这种教学并不是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歧视,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分层次的教学,让差学生“吃的好”,好学生“吃的饱”。让全班每位同学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一个稳步的提升,最终达到全班同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会将引导学生将文章分成几大部分,就每一部分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任务的细分,感悟力以及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分析文章段落含义以及作用,基础稍稍弱一点的同学负责对于文章进行翻译,了解其中含义,另一些同学负责找出自己所不理解的句子并在组内进行讨论,不能解决的提出后教师进行解答。通过这种逐步的分层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水平来进行不同的任务划分,使得学生都在自己的范围内有所提升,最终带动整体的提高,达到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创新教学,促进教学多样性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十分出色,同时,对于一些守旧、古板、无聊的问题就会失去注意力,如果教师不能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就无法再课堂上真正地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在学习《雷雨》这一课时,我会以播放关于这课的影视资料作为情景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于文章的整体脉络以及主题思想进行进一步探讨,最后为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程度,我会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当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不错的教学回馈和教学体验。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意识的渗透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是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才能够达到的。

创新论文篇8

历史的必然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创新思维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反映,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当今世界,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来势凶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文化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世界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财富向拥有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新知识、新信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思维创新来推动实践创新,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从国内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循,都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唯有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才能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成果。

从我们党自身的状况看,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地位、任务、面对的环境、党员的构成和数量等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党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始终保持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创新的精神搞好党自身的建设,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必须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进取的精神提升自己。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因此,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1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最根本原因。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了社会领域和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作出新的回答。

科学的概括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上的伟大创新,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运用创新的思维对创新的实践作出科学的概括。

关于创新的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同志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并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靠的就是坚持改革,锐意创新。同志还指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论科学技术》第215—216页)翻开人类历史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依赖于人类认识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历次重大科学发现所引起的技术突破,都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创新能力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而且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勇于和善于创新,就一定能够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关于创新的内容。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所谓理论创新,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所谓制度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即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体制上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体制上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谓科技创新,就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所谓文化创新,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国先进文化,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以上几种创新的关系看,它们无不是与思维的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同志指出:“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没有理论创新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强盛的民族。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275页)当然,我们所说的思维的创新不是脱离实践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

关于创新的源泉、动力、标准和主体。实践是创新的唯一源泉和根本动力,也是检验创新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当然也是创新的主体。正如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正确指出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党总是强调,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和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的理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明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必须反映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放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检验它的真假,考察它的成效。那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不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创新都不是真正的创新。因此,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必须尊重人民的创造,倾听人民的呼声,接受人民的监督,反映人民的意愿,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党的工作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推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关于创新与党的思想路线。创新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根本一致的。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创新的思想路线。抛开创新,就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如同志所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而向前发展,始终兴旺发达。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上,第629页)要创新,就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我们也并不是为创新而进行创新,而是为了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符合实际,为了使我们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我们所说的创新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创新,或者说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论科学技术》第193页)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进而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

创新的指针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创新思维的结晶,又是进行创新思维的指针。

创新就要形成鼓励创新的良性体制和文化氛围。体制与创新关系密切:好的体制是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创新起着规范、引导、激励等作用;坏的体制则阻碍理论和实践创新。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都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支持人们干事业的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文化氛围对创新也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提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积极方面,也有不鼓励创新的“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消极因素,创新就必须破除那些陈旧的思想,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观念。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为创新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环境。

创新就要有一大批勇于和善于创新的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必须有大批的人才。创新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特别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更新人才观念,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工作思路,营造符合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要,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创新就要求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作好表率。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各项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更要“努力成为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典范”。(《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703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必须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各自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上一篇:合规征文范文 下一篇:工厂安全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