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征文范文

时间:2023-12-08 02:58:10

科学征文

科学征文篇1

摘 要:本论文主要研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文章通过对人文性这一概念的剖析,并结合文化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论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现以解读文本为主,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这是对语文学科属性研究的最深入的阐述,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语文学科 人文性 本质特征

(一)

自1904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国内学者对于其性质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百余年的时间内,人们对语文学科属性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工具说、思想说、人文说、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说等。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近十几年来,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此项研究的成果也很多。《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应当是多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探讨的总结的体现。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阐述只是停留在一个较含糊的一般认识上,缺少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的实证分析,也就是说对这一命题还不能作出明晰、系统、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能指导语文实践的令人信服的阐释;另外,笔者认为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语文人文性的层面、语文人文性的时代特征等,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将其解决。

所以,探讨语文学科人文性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语文学建设、对于语文教育,对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一直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写成此文,以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

什么是“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同人类社会中其他事物所体现的“人文性”有何不同?语文的人文性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人文”这一概念,既古老而又年轻。成书于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代西方的“人文”来源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概念,是指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一种以人为中心审视世界的文化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反对神学对人的精神控制。

有学者把“人文性”定义为“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人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充分地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这即是“人的文化性”;但这只是“人文性”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极不健全的方面,因为文化毕竟是一个复杂而多义的概念。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所以这种解释的后半部分“文化中的人性”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把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他认为广义的文化结构包括四个层次:

(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浸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的范畴.

(三)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反映出的人文性具有多层含义,主要包括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两方面:

(一)物质形态性的,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室、教案、教学设备、作业、语文读物等语文教育资源;

(二)关系性质的,如语文学科的历史沿革、制度规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的关系、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汉语教育与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关系等;

(三)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研活动、语文实际活动;

(四)观念性的,如语文知识、思想、心理活动、伦理观念、语文审美、信仰等。

这四方面人文性的含义,哪一种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呢?很显然,前三种只是揭示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的一般特征,具有其他学科的共同特征,因此,应属于广义的人文性,不能叫做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是通过文本来反映人类生活中物质形态的人文性、制度形态的人文性、行为文化形态的人文性,同时也反映人类观念形态的人文性。它的存在绝对离不开其他形态的人文性,它区别于其他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观念性。第四种含义,即语文是一种体现在人类观念中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观念形态的人文性,这类形态的人文性应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本质特征。

总之,语文学科正是由于其观念的人文特征,从而使得其本身真正负起体现、承载、反映人类文化的任务,使语文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本质特点是指语文主体在从事以解读和创造文本为主的语文活动过程中接受、感悟、体验透过文本所反映、折射出的人文性的观念性活动。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第一,语文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它是外部世界的人文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也包括语文主体自身对这些反映的反映。

第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以语文主体解读文本为主,还包括语文主体所从事的其他活动如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活动、倾听等等。

第三,语文的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综合反映,正因为此,决定了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文彦 蔡名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饶杰滕编 《语文学科教育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科学征文篇2

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是什么?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还是无垠的天空?不,都不是,是梦想。梦想比彩虹更绚丽,比大海更深沉,比天空更广阔;它拥有梦幻般的华美、纯洁和甜蜜;它是每个人心中最崇高的净土。

梦想如清风,在你迷茫时吹醒你昏睡的大脑,将远航的船儿吹向成功的彼岸;梦想似烈火,在你无助时给予你无限的温暖,将智慧燃烧化作成功的种子;梦想若甘露,在你绝望时滋润你干燥的咽喉,将汗水融化为成功的源泉。梦想是一把钥匙,用心把握,便可开启成功的大门;梦想是一盏明灯,用心点燃,便可照亮成功的大道;梦想是最忠诚的朋友,用心呵护,便可了解成功的奥秘。

拥有了梦想,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梦想是前进的动力,山因为有了梦想,而拥有了生机,拥有了植物和动物;水因为有了梦想,而拥有了活力,拥有了鱼儿和波浪;人因为有了梦想,而拥有了生活,拥有了亲人和朋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充满艰辛,是梦想在我们摔倒时告诉我们赶快爬起;是梦想在我们遇到风雨时告诉我们勇往直前;是梦想在我们失败时告诉我们永不言弃。梦想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学会了努力,就拥有了成功的另一半。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不畏艰险地向前冲,付出了汗水、泪水、血水,让我们的梦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伟大。为了实现心中那永恒的梦想,我们用智慧点燃火把,用辛勤开凿道路,用认真描绘蓝图,用刻苦积累材料,用真心筑城堡。城堡里是正在成长的梦想和将要实现梦想的我。追逐着梦想的我们,除了辛苦,更多的是幸福和甜蜜,是充实生活的快乐。

一个人,若没有了梦想,就没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没有了前进的动力。那就像生活在峡谷底层一般,整日地在黑暗中度过,在无奈之中苦恼,在绝望之中挣扎,在迷茫之中看不到一丝希望。望着不同的人匆匆地从自己身边擦过,追逐梦想,而自己却在盲目地奔跑,最终依旧只能在原地默默地守望,等待着死神带走这个孤独的灵魂。没有了梦想,就得不到任何希望,孤独、恐惧、绝望占据了整个心灵,每一丝风都会沉重地打击着这个弱小的心灵,只能以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的方法度日,在充满悲伤的情况下,打发着平庸、无味、没有意义的岁月。

当人们猛然间寻求到自己的梦想,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时,眼前便会豁然开朗,在远方浮现出自己的梦想,虽然渺小、模糊,但却是真真切切的。就像是在黑夜中迷了路,猛然抬头,发现在云层中显现出来了璀璨的星光,微弱但却柔和,给人带来了明媚的希望。

科学征文篇3

一等奖

《六盘水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贵州“中国梦”的对策方略》

王鹏升 杨璐(中共六盘水市委讲师团)

《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模式的思考》

陈明芬(中共毕节市委讲师团)

《从(共产党宣言)看“三个自信”》

邢校玲(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王计娥(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解放发展思想与推进后发赶超》

汪勇(贵州师范大学)

《如何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建设——以六盘水市为例》

刘军(六盘水市社科联)

二等奖

《贵州特色发展道路论纲》

欧阳恩良(贵州师范大学)

《生态司法与生态环境保护初探——以贵阳市为例》

张弘(中共贵阳市委讲师团)

《乡市治理——城镇化进程中贵安新区乡村治理模式新探》

朱玉伟(安顺学院)

《贵州农村新型社区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许薇(中共黔南州委党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构中的“核心”与“大众”问题》

蒲文胜 刘应佳(贵州财经大学)

《生态文明与法制建设——以铜仁市制度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孙玲(中共黔南州委党校)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建设——以铜仁非物质文化为例》

李旭(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贵州省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罗莉(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周松柏 周超(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以安顺地区为例》

薛伟芳 刘金新(安顺学院)

三等奖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

杨(贵州师范大学)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权威主义”》

张红国(中共黔南州委党校)

《富民党建惠民众凝心聚力奔小康——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创建“富民型”党组织实践调查》

课题组(中共六盘水市委讲师团)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成就及启示》

李波(贵州师范大学)

《文化强省语境中的贵州文化发展战略探究》

邢瑞娟(遵义医学院)

《新型城镇化决不是搞“造城运动”——给六盘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点建议》

朱瑞基(贵州大学)

《浅谈贵州发展后来居上的后发优势一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

周小艺(遵义医学院)

《贵州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钱舒(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如何以文化定位兴义的城市发展战略》

张盛江(中共黔西南州纪委)

《论不甘落后的贵州在新形势下的后发赶超》

杨清虎(安顺学院)

《长征精神:助推干群和谐与助力贵州后发赶超》

王峰(中共遵义市委讲师团)

《金沙“率先小康”的战略思考》

张玉海(中共金沙县委党校)

《协商民主对推进贵州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意义》

陈江涛(贵州师范大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构筑六盘水“精神高地”推动跨越发展》

邓琼云(中共六盘水市委讲师团)

《贵州省工业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范团团(贵州师范大学)

《城镇化语境中的村落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基于对美村的调查研究》

韦明项(安顺学院)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利用》

饶洪生(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坚持“五位一体”与推动贵州科学发展》

赵健(贵州大学)

《儒学的新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韩淑娟(贵州师范大学)

《在创新驱动中实现跨越与科学发展——以六盘水为例》

封毅(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构成及其计算方法——以贵州思南县为例》

张永江(思南县农业资源区划研究中心)

《晴隆县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及思考》

曾涛(中共晴隆县委党校)

《纳雍工业化与生态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以煤电工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例》

周林慧(中共纳雍县委政策研究室)

《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工业强省探讨一以贵阳市小孟工业园区为例》

赵彬(贵州大学)

《欠发达地区民族文化跨越式发展对策与研究——以龙里县民族文化发展为例》

罗士朝 黎耀文(中共龙里县委宣传部)

组织奖

中共黔西南州委讲师团

贵州财经大学

中共六盘水市委讲师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科学发展”征文活动办公室

科学征文篇4

四上 江佑航

影子游戏可有趣啦!

上午,艳阳高照。同学们像快乐的小鸟飞到操场。哈哈!我们的影子清晰地映在地面上。瞧!同学们有的摆出奥特曼造型,有的扮成小青蛙,还有的做出了孙悟空动作。一个同学摆着他创想的动作,另一个同学拿起粉笔沿着影子外廓画下来。画完了,我们便开始美美欣赏这些“杰作”。

下午放学了,我又来到操场。这时,我的影子还在地上,我模仿着影子摆了一个造型,可怎么也不能和地上的影子重合。地上的影子很短,可我现在的影子却很长,我一时摸不着头脑,满怀疑惑地回家了。

一进家门,我就大喊:“妈妈!今天我在学校里发生了一件怪事!”“什么事啊?”妈妈问。我把事情的来弄去脉给妈妈讲了一遍。妈妈见我一脸疑惑,便问:“你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我摇摇头。

妈妈拉着我来到储藏室,这里没有窗户,也没开灯,妈妈关上门,问我:“现在看得见影子吗?”我冲口而出:“当然看不见啦!”妈妈又把我带到客厅靠窗边的地方,妈妈又把我带到客厅靠窗边的地方,问我:“看看后边,有影子吗?”“有,有了!”我兴奋地回答。“那你想一想,为什么刚才在储藏室没看到影子,这时又看到影子了?”“哦,我明白了,是光!”我恍然大悟。

妈妈笑着点点头。可是,为什么我在操场上的前后两次影子不一样呢?妈妈说:“别急,我们再来做几个实验吧!”说着就关上了窗帘。她说:“影子很调皮,它有时变长,有时变短,有时变大,有时变小……”说着,妈妈又打开了客厅的吊灯,我站在吊灯的正下方,开始寻找我的影子,转了一圈,发现我的影子正被我踩在脚下呢!

妈妈说:“这时影子最短,是因为光照在你身上的角度最小。”妈妈又让我继续朝前走,观察影子的变化。我惊奇的发现我走得越远,影子就越长,而且还变得越淡。我问:“妈妈,这又是怎么回事?”“因为你离光源远了,角度变了,所受到的光照也弱了。”哦,原来都是光线搞的鬼啊!

妈妈还告诉我: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绚烂多姿的舞台效果等都是光和影子的应用。

科学征文篇5

坚持以思想大解放推进**区经济大跨越

当前,**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实现**工业经济大跨越,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解放思想,用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共**区委八届三次全会确立的工业强区战略,是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崛起的重大战略,也是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的境界,新的意蕴,新的突破。

第一,要摒弃一个“旧”字,从一隋性思维、传统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找出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如果一个地方或单位看不到问题,找不到差距,这本身就是视野的局限,思想的麻木,就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就**来说,主要是工业不强,结构单一,发展不快。20xx年,**区地区生产总值达56.0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7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5.9%。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主要是靠国有煤电企业贡献,地方工业几乎是空白,且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仅为1287元、399元,比凤台县人均生产总值15886元、人均财政收入2188元,分别低3011元和1789元,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14423元、人均财政收入1559元,分别低1548元和1160元。由此可以看出,**区经济发展增幅靠前、人均靠后的局面,将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纵比喜人,横比急人。**人一定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

第二,要克服一个“难”字,从安常处顺、等靠要拖的习惯中解放出来,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机遇是客观的,潜在的,而能不能抓住机遇,则是主观的,取决于我们观念的转变。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现在国际上总量领先的是美国,紧随其后的是欧盟,想重振雄风的是俄罗斯,紧追猛赶的是巴西和印度,中国如何应对?而在国内,我们翘首东望,经济发达地区龙腾虎跃,环顾四周,群雄四起,正在加快崛起;放眼西部,发展普遍提速,厚积薄发,安徽怎么办?在我们省内,沿江东区迅速崛起,我市的凤台县已多年排序全省经济发展十强县,目前,已瞄准全国百强县。前不久,我们皖浙考察之行的天长市,其经济发展的势头,让我们惊讶,本市的兄弟县区也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怎么办?中共淮南市委提出的“合淮同城化”的发展战略,这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是全市煤化工主战场的机遇,乘势而上。

第三,要破除一个“僵”字,从条条框框的束傅中解放出来,切实推进工业强区,全民创业。

小平同志曾指出:“小生产习惯势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展,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怪现象就产生了。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就**来说,全区上下必须真正确立“工业强区”的意识,**的工业经济不做大做强,**就没有出路,**要实现经济大跨越,就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一是抓“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当前,**要举全区之力,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支持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工业集聚区,提升**的产业竞争力,二是抓“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要在政策上引导,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与外地的差距,就是民营企业太少。三是抓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最近全省已召开“全省非公经济大会”,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一系列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科学征文篇6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惠民举措。一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区化建设、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新矿区、新电厂和工业集聚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继实施以及原有矿区的采煤区沉陷,大片农田和土地被依法征占或毁坏,致使部分群众不同程度失去土地。这就要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把推进城区建设、工业集聚区建设同改善失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严格落实拆迁安置政策,依法兑现拆迁安置费用,保护失地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失地群众教育培训机制、就业服务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产业扶持机构,多渠道解决失地群众生活出路问题。二要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认真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同时要加大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三是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群众,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切实按照“新上一座煤矿,建一个新镇,富一方农民”的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建设,把惠民政策和惠民举措落实到农村,落实到最基层,促进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民的持续增收。

(四)强化宗旨意识,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一是强化宗旨意识,为群众多做事、做好事、做实事。加快实施好区委、区政府“十八项民生工程”和“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改进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要认真贯彻《条例》,加强和改进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引导群众按程序、按法律、按政策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区委和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渠道的畅通。

三、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来武装广大基层干部

(一)开展学习教育,提高实践工作能力。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构建和谐新**的关键。一要做到“三个转变”,即发展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发展的工作方法要转变、发展的工作作风要转变。二要确保“四个落实”,即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要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主题要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措施要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督查总结要落实。三要实现“三个目标”,即实现“**发展的核心目标”,使党组织状况有新变化,形成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领导核心;实现“**发展的稳定目标”,要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实现“**发展的和谐目标”,发展要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要深入细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通过正确舆论引导,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建立“一个机制”,即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建立学习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坚强的战斗力,为和谐发展新**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明确发展目标,促进工作取得实效。要把建设和谐新**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切实加强对建设和谐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和把握**区经济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工作的能力,为建设和谐新城区提供坚强保证。同时,要通过“四项指标”来检验工作实效,“四项指标”,即“人文指标、稳定指标、环境指标和实绩指标”。人文指标就是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工作的水平以及干群关系的状况;稳定指标就是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环境指标就是看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绩指标就是看工作对象的评价,主要是群众的评价。

科学征文篇7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人民政协在新时期应对新挑战的履职中取得新成效的重要前提,是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通过这一阶段集中学习,以基层政协工作者的视角,我真切地体会到:践行科学发展,提升参政水平,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身体力行——

履行第一要务,力促持续发展。履行政协职能的第一要务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应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注意前延后伸,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政协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按照“全力保增长,全面达小康”的要求,把广大政协委员更好地组织起来,选择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建诤言,多献良策,努力谋求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刻录下政协委员履职尽责谋发展的风采。

牢记责任使命,维护群众利益。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做好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而竭尽全力;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抓住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如实快捷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有力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工作。

弘扬传统优势,突出开拓创新。近几年来,我县政协工作获得长足发展,参政议政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提案工作、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文史工作等取得省内瞩目的成绩。传统优势奠定了更高的起点,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优势,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我们要埋下头来加强学习,迈开脚步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出我县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在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上不断完善、创新,使政协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我县政协工作续写华章添写浓墨重彩的一页。

科学征文篇8

关键词:载文源地;集聚与扩散;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1.数据来源

文章的基本数据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受数据限制,对2006~2011年的研究,采用抽样方法选取2006年、2008年、2011年三个截面数据。

2.研究方法

2.1首位度

首位度概念,原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2]。后来又有学者提出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首位城市指数。

本文引用该概念,计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来源城市(本研究中各年度均为徐州市)与第二位城市发文数量的比值,以及与所有论文数量的比值,以此反映载文在徐州市的集中化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2城市指数:S2=P1/P2

首位城市指数:Sn=P1/(P2+P3+P4+……+Pn)

其中,P1,P2,…,P11为载文数量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城市发文数量。

2.2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是从城镇规模的位序来研究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大小不等的城镇,规模越高,城镇数量越少,等级越低,城镇数量越多,城镇规模分布呈金字塔型。通过对一个区域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对比分析,可发现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2.3改进的赫佛因德指数

鉴于使用罗特卡公式追踪指数变化趋势须进行幂函数回归,受样本数量和相关系数检验的限制,部分年份的数据、变化趋势难以真实反映学报载文源地的动态分布特点,本文进一步引入集中化指数进行研究。

3.计算结果与分析

3.1载文区域集中程度研究

3.1.1首位度研究

由计算所得的历年载文源地2城市指数(图1)发现,载文源地的首位城市始终为学报编辑部所在城市徐州市。1997~2011年期间,2城市指数主要围绕20上下波动变化,说明徐州市处于载文来源城市中的处于绝对首位的地位,第二位载文来源城市难以干扰徐州市的首位强度。

历年的首位城市指数的变化趋势(图2)总体呈下降趋势,仅在2000年、2006年前后出现较大波动。表明学报载文源地在15年间不断扩散,徐州市的首位地位在不断弱化。

*由于受样本数量的限制,1997、2000、2004、2001等年的幂函数回归难以通过R2检验。但结合首位度、改进的赫佛因德指数的变化情况,幂函数回归能够体现学报载文源地的总体趋势。

3.1.2位序-规模法则与集中化指数(CI)

以1997~2011年载文来源的所有城市及其发文数量位序数据,对各年的载文源地的罗特卡模型进行曲线回归模拟(表1)。2006年之前│-q│值均大于1表明学报载文地分布长期处于集中的状态,甚至在1998~2001年和2005~2006年的两个时段出现两次递增的趋势,载文源地向编辑部所在地徐州及其周边的淮安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江苏省会南京市等城市的集聚。2008年之后,│-q│值开始小于1,表明载文源地由之前的集聚状态转变为发散状态。│-q│值总体变小的变化趋势表明15年之间学报载文地分布以扩散势能为主导。

对比历年罗特卡模型的│-q│值与CI指数的变化,可以发现,两类数值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受研究方法的限制,CI指数仅在0~1之间表征集散程度,所以罗特卡模型的│-q│值的变化趋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但由于罗特卡模型的│-q│值由曲线回归所得,其准确性逊于CI指数。)

结合学报载文的来源城市数量的变化情况(图4)发现,前文首位度分析、│-q│值与CI指数在1998年和2006年前后存在的波动恰是学报载文的来源城市数量的两个波谷区。因此对总体呈扩散趋势的载文源地造成了较大的干扰,而期刊载文集中刊载同一来源区域的论文受人为作用影响较大。因此,可以认为15年间,学报载文源地虽长期处于集中状态,但其扩散势能大于集中的势能,总体呈扩散趋势。

从载文的具体区域可以发现,学报载文源地呈现出以下地域特征:由集中于编辑部所在地徐州、集中于苏北地区、省会南京,转向向淮海经济区、邻省主要城市(如安徽合肥、浙江金华)扩散。进而扩散地由淮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转向全国主要省份的重点城市,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国内省际联系,甚至在2011年出现印度、美国等国外学者在学报上发文,显示出学报初具国际影响力。

从1997年、2001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五个截面时段的载文地分析,学报载文源地空间分布,并对各年分布区域重心的轨迹进行追踪。1997年,载文源地主要集中于淮海经济区,分布呈扁平状,区域重心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北侧。2001年,载文源地的区域重心发生东移,位置大致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南侧。

4.结论与讨论

(1)通过引入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度分析和位序规模法则以及区域经济学中的赫佛因德指数对《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行分析,发现近15年间,学报载文源地虽长期处于集中状态,但其扩散势能大于集中的势能,总体呈扩散趋势。

(2)分析载文源地的空间布局与区域重心发现学报载文源地在多年间处于不断扩散的进程中,并呈现出由经济区内横向扩散转向全国性纵向延伸,而后又转向全国性横向扩散的变化路径。

(3)江苏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高校,其学报的影响力受到母体高校级别和期刊级别的限制,故载文源地长期集中于编辑部所在城市徐州市及周边省份、城市,这也反映了江苏师范大学的区域影响力和学缘关系。

(4)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须以尽早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近期目标,提高编委、审稿人学术水平,严格审稿要求,规范期刊论文格式,强化期刊板块性和学术风格,进而改善刊载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作者单位:1.江苏师范大学城建与环境学部自然地理学;2.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中心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DB].北京:CNKI工程集团,2012.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

[3]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002,21(3):276-286.

上一篇:网络传播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众传媒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