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9 20:47:33

网络传播论文

网络传播论文篇1

(一)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

在网络出现之前,传播方式主要是以传统的广播、报纸和电视为主,这些传播工具相对于网络而言,被称为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性传播,由传媒主体将新闻传播给受众。这些媒体都有自己的局限,像广播电台,对于没有收音机的受众而言,丰富的信息资源形同虚设;报纸的新闻对于没有订阅报纸或者文盲而言也形同虚设。电视传播打破了这些局限,但也不能保证每个受众都能及时看到新闻,很多人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原因错过了收看。互联网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局限,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在人手一部的情况下,一些突发新闻有的作为新闻出现在手机上,有的作为朋友间的谈资被朋友间互相传播。和传统媒体的单向性传播相比,互联网还有互动的效果,一则新闻流传之后,被不同的人评论,加速了新闻的传播速度。网络传播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广播的声音,报纸的文字和图片以及电视的视频这些特长都集中在一起,给人声图文并茂的特点,也加大了新闻的可信度。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者的影响

传统的新闻传播者是由记者、主编和编辑组成,记者还分为文字和摄影两种。他们将采访来的新闻整理后交给编辑,经过核对无误才被刊登在报纸上,或在电视播出。而网络传播,常常是某个网民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用手机拍下照片,加上简单文字,用微博的形式发在自己的微博里,就这样通过不同的网站传播开来。随着时间的影响不断扩大,更多的人关注这件新闻,因而新闻不断被补充,从碎片式变成完整式。它不仅改变了传播生态,还改变了传统的传播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使传统的传播权利从专业机构下放到普通民众手里。除了对传播者的工作有冲击之外,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也有积极意义,一些事件突发现场,网民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成的重要资料常被电视台采用,增加了新闻的真实度,一些网民随手拍下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在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方面还被当作重要证据使用。

(三)网络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网络传播对受众的最大影响是丰富了新闻内容,由于网民分布在不同的社会岗位,大到政府部门,小到公厕,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的事件都能被作为信息到网络上。无论是社会大事,还是生活小事,都能引起人们关注。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新闻不是主动地向受众推销,常常是受众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搜索而来,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人互相讨论。在传播效果方面,网络传播减弱了媒体舆论导向。传统媒体中的舆论主要由精英层掌握,一些专家学者对新闻的评论常常能左右舆论导向,受众只能随着专家的思想进行探讨。但网络传媒由于是互动性的,允许受众参与讨论,受众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看法,造成舆论导向向不同方向发展的效果。这样更加鼓舞了受众的参与,因而一件小事在舆论作用下,也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现象

由于网络新闻具有比传统传媒受众多,影响大的特点,一些人为了达到被人关注的目的,就利用网络的传播进行造假,网络称之为“博眼球”。网络新闻传播失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虚假新闻、色情泛滥、侵犯个人隐私、误导舆论导向。

(一)虚假新闻

网络上的虚假新闻主要以明星“被死亡”、“创作新闻”为主。一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微博人气,喜欢危言耸听,将大家熟悉并喜爱的明星“死亡”信息拿来爆料,像大家熟悉的六小龄童、成龙已经在网络上“死过”好几次了。有些人由于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类明星的消息,突然爆料说他们因病去世,确实能引起大家的注意。2013年爆料的“六小龄童在浙江慈溪医院去世”,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消息被大量转发。这样不仅戏弄了受众,也对明星极不尊重,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有一些假新闻是夸大其词,造成恐慌效果。2015年6月爆出的“僵尸肉”,原因是查获了一批国外进口的过期冷冻肉,但在网络上被说成“70后”、“80后”,弄得人人自危。还有一种新闻是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像前两年的女孩喂乞讨老人吃饭,看上去很感动人,后来发现这只是在表演,属于“创作新闻”。

(二)色情泛滥

一些网民利用网络传播低级趣味,喜欢在地铁、公交上拍下男人猥亵女性的视频,情侣间亲热的视频和图片上传,目的是揭露猥亵者,看上去充满正义感,其实长时间偷拍这样的视频并上传,自己也不高尚。也有一些人看见一些色情视频就唯恐天下不乱,进行转发,造成恶劣影响。2015年7月中旬发生的“优衣库试衣间”视频就是这样的恶意转发。一对男女在试衣间亲热属于不雅行为,但者和转发者更是不雅的制造者。

(三)侵犯个人隐私

网络上一旦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一些网友在谴责的同时,喜欢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深度挖掘。这种深度挖掘,如果用在对贪官的揭露上,还有正义感。但有些个人信息也被挖掘出来了,像2015年5月,成都女司机违章变道被打,结果发现女司机违章变道已经多次,因而女司机由开始的被同情转为被谴责。一些人随即进行人肉搜索,将她的家庭细节都曝光了。同样,在“优衣库试衣间”视频爆出后,男女主人公的个人隐私也被暴露。虽然他们的行为不当,但在这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个人隐私被曝光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四)误导舆论导向这几年,我国有很多事件由于不断被暴露,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像我国屡次出现的老人跌倒后,别人好心扶一把,反而被老人讹诈,说对方是肇事者。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导向,跌倒的老人如果和旁边的人发生争执,那都是老人想讹诈,在“碰瓷”!2013年12月,北京街头,一个老外骑车撞到一位中年妇女,拒不道歉还骂人。这段视频上传后,很多人在没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就主观地认为是中年妇女在“碰瓷”,在讹诈!一边倒地谴责中年妇女,后来才发现并非如此。2015年5月发生的“庆安枪击案”也是舆论导向偏颇的现象,警察开枪击毙了闹事者,引起了一系列猜测,上访、封口费、腐败案都被牵扯进来。这样的舆论导向偏颇也有积极意义,对我国一些单位的工作作风起到了监督作用。

三、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

网络传播给大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大众带来困扰,像假新闻,色情泛滥,泄露个人隐私等现象。杜绝这种不利现象出现,要从多方面加以管理。首先,要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技术控制,要研发网络安全技术,防治网民的个人信息泄露。像防火墙技术,用户识别技术的加强和完善,防治病毒入侵。其次,要用行政手段调控网络媒体,利用登记加备案的方式从源头来把握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出现一些失范行为要加大惩戒力度,利用法律手段来打击一些违法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失范现象,主要是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造成的,一些人只顾着扩大网站或者个人账号的影响力,对于不良信息造成的严重后果没有充分认识。这种“博眼球”的行为大多是在校学生所为,随着网络的盛行,在中小学应该开设专门的道德课,规范网络传播。在提高传播者的职业道德的同时,也要提高广大受众的道德,对于一些不良信息,每一个受众都要抵制,不能为虎作伥帮着转发,要做“谣言止于智者”的那个“智者”。

网络传播论文篇2

网络语言传播的意义在于信息置换的便捷,网络的电子化、互动化、全球化等特征为网络语言的成功复制、传播提供了可能。网络为语言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一方面,网络语言拥有口语和书面语不具备的优势,以信息为基础进行着传播,同时也保证了网络语言较高的保真度,多产性;另一方面,被广泛复制、传播的网络语言还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能够得以长久传播,在长寿性方面也拥有较高的值;还有,网络语言信息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后具备了简洁省时、直观易懂、便于记忆、具有口语化等特征,符合了人们追求新奇、快速省时等交际目的,被大量复制传播之后还提高了网络语言信息的多产性。

2语言机制是使网络语言信息得以复制与传播的前提

我们从语言使用的机制与语言的增长、发展机制中分析网络语言信息可以不断地被模仿与复制的理据。

2.1语言的使用机制与网络语言信息的传播

(1)预设机制是网络语言形式简洁的必要条件。

预设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发话人而言,有效地利用预设有助于人们清楚、明白、恰当地表达思想,从而促使受话人更好地接受、理解自己所表述的内容。预设不仅是一种语言理论,而且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价值,恰如其分地利用或进行预设分析将有效或超额地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从现代汉语的各种词类的角度:名词(名词性词语)、动词、副词、连词、数词中序数词、助词、语气词都能够触发预设。网络语言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与数字、字母、谐音的预设表现比较明显。如,“XX门”、“XX客”等这类词,例如“XX门”始源“艳照门”,后来泛化到对于重要、大型事件的泛称。“河蟹”、“童鞋”、“886”、“小强”、“土豪”等大量词语的传播都是语言预设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从句式的角度,分句可以触发事态预设,表示假设的分句触发的预设命题一般与预设原句相反。如:“XXX,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不是……,是寂寞”、“我好X”等句式的复制与传播也是语言预设机制作用的结果。预设触发语由于其功能已成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策略。网络语言预设触发语与预设紧密相关,对预设触发语的研究与挖掘,有利于更好的认识网络语言。网络预设触发语激活了人们的认知假设和认知背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传递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

(2)羡余机制使网络语言“长寿性”变成可能。

羡余就是多余,语言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羡余成分。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能指与所指的并非是一对一的形式,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着诸多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聚、词组、句式。这种机制是人们进行有效交际与沟通的剂,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为言行行为的言内、言外与言后提供了有效的空间。语言包含一定的信息量,而信息量的多少是话语价值的体现,但是在实际的交流中信息量的多少又取决于说话者的目的和交流的情景。如果传递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强化人们心中已有的观念,那么对于信息量的要求就相对较少;如果是介绍一种未知的事物,则对信息量的要求就会很多。另外,言语的情景对信息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信息论的观点认为外部环境对信息的传播会产生噪音干扰,为了实现传播效果,需要在传播过程中不断重复已知的信息来消解噪音,噪音越大需要重复的信息也越多,信息量就会相对变少。同时,信息量还与可信度相互影响,在一个拥有固定容量的言语片段中,可信度和信息量呈现的是反比关系。在语用学的范畴中,羡余量指在特定的话语情境中在传受双方之间公开的信息,即已知的信息。可信度是评估信息传递效果的主要指标,研究表明高可信度的信息内容往往能得到较长久的记忆,被用来继续传递的频次也较高,但传递信息量则相对较少。信息量是对言语中包含的新鲜信息多少的界定。信息量不等同于信息,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度。网络语言就是一个有固定容积的信息容器,在网络的交际中,网络词语通过调剂羡余量和信息量来影响可信度,从而达到既定的传播目的。通常情况下,羡余量越高,可信度越高,信息量越小;羡余量越低,可信度越低,信息量越小。羡余机制带来了网络语言的“长寿性”,在一定时期内已经经受住了使用时间的考验,有效地被复制及被传播的历史过程。

(3)经济机制促使网络人际交际符号化。

语言使用中,为了实现交际意图、交际目标,提高交际效率,说话者往往试图“以少胜多”,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在编织语言符号时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用简单的信息形式传递更多的信息内容。网络交际的即时性与虚拟性、一对多与多对一等特点,使交际符号呈现出多样性:英汉混杂使用、越界交际、字母、数字及标点甚至是表情图形都与汉字交织使用,声音、图形等动静结合,形成视觉、听觉等多种媒体共同参与的交际方式,使人际交往与沟通变得无负担、无压力,在虚拟的世界完成了个体的社会化。“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网络语言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2.2语言的增长与发展机制与网络语言信息的传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始终适应着社会文化变化的步伐而进行着发展与变化。促使语言本身实质性变化的因素源自于语言机制本身。

(1)语言的再生机制使网络语言具备了“多产性”。

所谓的再生就是为了保持有机体具有一定的功能,由原本体的结构中增长出新的成分、新的组织。语言固然不是有机体,但在语言的发育上却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利用原来的结构与成分生成新的结构。汉语构词的词根复合法就实现了有机体的再生。现代社会中不断涌现大量的新词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与人们交际需求的产物,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标志。后现代社会的“去中心化”,人的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使人际交往的弹性化,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这一切加快了语言的再生,激活了语言的再生机制。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网络语言的“多产性”。网络语言中的自我复制,是以宿主的信息为传播源而模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进行自我完全相同的大量复制。

(2)移植机制是网络语言“保真度”的保障。

移植就是把自己以外的成分借用过来,融入自己的结构体系中。语言中的移植现象各国的语言中都有体现。日语对汉字与文字系统的移植、汉语对“欧化句式”的移植、外来语的植入等等都是语言移植机制作用的结构,语言移植的原因在于有机体的再生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语言机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就像人缺血,如果失血过多就会影响人的机体的正常功能,必须输血,把另外机体的血液输入本机体,这是人体移植机制作用的结果。但并不是所有人的血液都适合自身机体,要与自己的血型相同才可以输血,才能融入到原机体结构中,否则就会发生排斥性反应。语言的移植也是如此,移植过来的语言成分要经过形式的改造才能与原有的体统和谐地融为一体,汉语中的外来词无论怎样变换形式,仔细分析都会找寻到原来的痕迹。网络语言的移植形式在满足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的前提下,不断的输入新鲜血液,不断的翻花样。网络语言的移植过程即在复制的过程中对于原版完整性的保留。对于原版信息保留的比例与复制的真实度成正向分布的正比例关系,出入过大,复制的成功性就愈小。“忠实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尺度。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概念中所言的“忠实”并不是百分百地进行保留、复制,而是允许在交际过程中能指的音响形式发生一定的变异,复制的版本也会有些微小的变化,“忠实”也会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但无论怎样变化,对其追踪溯源,都会找到原来版本的复制源。

3网络语言信息对使用者价值取向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人际交往的方式,给人际沟通提供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世界,使人们在这个非现实的循环场中进行着信息的复制与传播。

3.1人在网络语言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人是社会的动物。

人在社会活动中为了相互理解,需要传播各自的思想文化意识。模仿的过程也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有传播就有模仿,而模仿又是一种心理机制。总的来说,人在模仿、选择、复制、传播以及变异过程中起的主体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近年来,“随着IT技术以及电脑在大众中间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新技术以及互联网,网络语言也悄悄地在网民中普及开来,它的触角甚至已经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来。网络流行语作为网上交流的工具,受到互联网自由化、虚拟化、交互化、全球化、无限化、电子化等特征影响,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反映并制约着大众的文化意识”。

3.2网络语言信息传播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

“以光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互联网克服了时空局限,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的‘塞伯空间即网络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人际交往的多元化与立体化。

网络语言信息的快速与便捷的复制与传播,打破了以往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模式,突破了现实交往面对面的直接性,使人际往来受血缘、地缘、业缘、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在“塞伯空间”里凭借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音频、微信、飞信、微博、人人网等网络媒体复制与传播网络语言信息,以“塞伯空间”为辐射点进行环形辐射,打破空间界限实现一对多的同时和即时性的交往,交际双方在这种交往模式下既是信息的受众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受众之间、受众与社会间通过网络语言置换与传播着网络语言信息,这大大地拓展了人际交往的领域,使人际关系具有了开放性,并呈多元化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人际交往的循环场域。在这个循环场中,交往的主体具有了平等的互动,人们进行着越界的交往,跨越时空、、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肤色与性别进行着合作与交往。

(2)网络语言信息传播使用者的心理变化。

伴随网络语言信息的传播,必然会引起使用者的心理变化,在网络语言信息的复制与传播中折射出鲜明的社会心理特点。①求简求快;②童言求趣。“东东”、“漂漂”、“呼呼”等语句,以其形象性与卖萌性而获得受众的“围观”,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复制与传播;③标新立异。“词汇系统中的现成词汇缺少了新鲜感,于是就去临时性的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例如:“粉丝”、“抓狂”等等,折射时代现象的表征化倾向;④从众时尚。“偶”、“稀饭”、“童鞋”、“……地说……”等“跟风”式的语言受到了大众化的追捧。

(3)网络语言信息的传播冲击着社会阶层的观念。

“计算机将摧毁政治领域的金字塔。我们建立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系统是因为我们需要掌握下属的去向以及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而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用平行联系的方法重新设计我们的组织结构”。现实社会里等级使人际交往依赖于他人权威,中国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始终没有脱离“亲亲与尊尊”,人们在一个等级分明的结构中进行着交往;而虚拟社会里,人际交往以其平等与自主解构着现存的社会组织结构,交际主体、交际的语言、交际信息的传播完全符号化,“我”既是受众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在“他者”与“同一性”、“自我”的互认中,平等地进行着沟通与交往。在网络语言信息的平台上,社会中任何阶层的社会成员抛弃了高傲与卑微,不受外界干扰的进行着信息的置换,交际的主体没有了阶级、阶层的藩篱,身份与地位淡化,享受着平行交往的轻松与愉悦,使个体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

(4)网络语言使用者价值取向的转变。

网络语言信息的复制与传播过程,也是价值观转变过程。家庭的上网与交际也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宅”这个网络词汇的产生就形成了“宅文化”。“宅文化”在网络语言信息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意义增殖与变化的过程:“御宅族”——专门指迷恋于网络游戏、漫画的特殊人群,这些人远离现实世界,热衷于网络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游离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宅男”、“宅女”等词的出现,进一步表明了“宅”已成为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通过网络排解着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无奈与诸多的不适应,将自己的交际范围锁定于家庭与网络范围之中。以“宅”为主体的社会生活文化潮流,折射了网民价值取向的改变。以网络化、信息化为表征的后现代社会消解了传统社会组织的实际交流的人本结构,为“宅族”的追求与生活方式提供了理据。虚拟世界里自我个性的张扬成为一种时尚。网络语言的复制与传播使原本属于个体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开始快速向社会成员传染,走向大众化与社会化。网络恋爱、网络夫妻等交际的游戏化、娱乐化已司空见惯。语言、网络和网络语言又影响着使用者,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进程。网络的普及与发达,人们通过网络语言信息的传播快速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判断力在很大程度上受网络语言信息的影响与制约,消息源的宿主进行着互动与共谋,在复制与传播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反映了整体上的社会价值取向。

网络传播论文篇3

1、创作观念的改变

当代艺术不仅仅要求艺术家向观众证明自己,而是为了激发受众,比以往更需要观众的支持。许嵩、徐良等歌手及其演唱的歌曲一夜走红,无不是在网络的点击和公众支持的表现。同时,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强调创作者与受众间的沟通。交互性和这种沟通过程中公众评价的巨大力量,使创造者,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率,将尽可能从公众层面的公众为本,勇于创新,越来越多的好玩的审美标准对于公共艺术作品。

2、审美观念的转变

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的音乐文化正在经历从音乐到民族音乐学者的转变,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纵观我国当代音乐文化的美感,大多内容形式多样,很难创新功能。由于形式美可以更直观地把握审美心理的观众,因此音乐内容与音乐内涵解释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而并不是仅限于体验音乐深层次的享受。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环境下,音乐信息铺天盖地,人们很难对其进行合理地筛选各种音乐信息,并在自我实现的精神审美的一个超现实的状态经验,在其引导下进行音乐文化消费。音乐自身功能越发突出、音乐审美享乐主义大肆膨胀,很多人传播音乐仅仅是为了获取精神上的,其音乐内涵反而被严重忽视。随着音乐文化和传播技术不断的更新发展,大量的音乐和各种来源的文化信息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信息全球化时代,人们在享受音乐便捷服务的同事,大量音乐垃圾也涌入到人们面前,人们对音乐的感觉逐渐麻木,出现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当前人们对待音乐有两种态度,一是拒绝接受音乐,觉得听累了;二是拒绝被动接受。

3、价值观念的转变

随着音乐的商业化,人们成为音乐文化消费者,美妙的音乐不再是高尚的,但已经成为一个方便的“精神快餐”。由于大量的流动性和音乐资讯,音乐文化快速更替,人们往往经过短暂的体验丢弃,或者选择接受它没有所有的音乐信息,失去了个人自己的音乐兴趣和价值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音乐原来的价值。

二、结论和启示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人们从以前的吃饭等生理需求转为现在的精神文化享受的追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音乐的发展。而音乐借着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契机,寻求通过网络这一手段进行传播,这无疑能加快音乐的发展。作为音乐人,应该意识到网络对音乐传播重要性,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这一传播手段也存在很多仍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去研究、去适应网络的发展,以求得音乐作品在网络这一传播手段中能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网络传播论文篇4

江油游客行为特点与网络传播效果分析

(一)研究方法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江油游客的群体特点、李白形象在传播媒体中对受众的影响力、江油市政府对传播媒介的选择利用,以及受众对信息的偏好等。通过对江油李白纪念馆两位馆长进行深度访谈,定性分析江油市政府在传播李白名人文化尤其是在网络中传播李白形象的政策指向,便于进一步了解江油开发名人文化资源的措施。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论,找出江油名人形象网络传播中的问题,探讨江油名人形象网络传播效果的提升策略。随机抽样调查是研究受众态度与选择倾向的有效方法。研究小组与2011年9月11—12日,在江油市重点旅游景区李白纪念馆和太白公园对游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选择在网络中了解过李白和江油的人群填写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成功回收89份,有效率98.9%。运用SPSS13.0版本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信度系数α为0.713,大于0.7,表明该问卷调查的可信程度较高。采用交叉分析、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游客基本背景信息、影响他们到江油旅游的因素和他们旅游的行为偏好特征。

游客群体特点。从已回收问卷的数据来看,游客性别较为均衡,差别不大,参与调查的男性占46.7%,女性52.2%;文化层次以本科以下居多,拥有初中文化的占21.1%,高中文化的占17.8%,中专文化占18.9%,大专文化占20%,本科生占13.3%,研究生占2.2%;从地域分布上看,来自本地的有54.4%,省内的有32.2%,国内的有12.2%,基本以本地为主,其次是本省游客;年龄分布上,青少年和中青年为主,14岁以下的占3.3%,15-24岁的占45.6%,25-44岁的占32.2%,45-65岁的占14.4%,66岁以上的占3.3%;在收入水平方面,以中低收入为主,1000元以下的占35.6%,1000-2999元的占33.3%,3000-5000元的占23.3%,5000元以上的仅占5.6%。见表1。从游客群体特征可以看出,江油旅游市场层次较低,以本地、短途和低预算游客为主,对高层次文化群体和社会精英,对外地甚至外国游客缺乏吸引力。究其原因,除了身居内陆盆地的地理区位因素之外,文化名人作为江油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集中体现在李白名人形象的传播方式与李白在网络中的影响力上。

(二)传播媒介选择与文化名人影响力

与文化名人有交集的城市和地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进而成为旅游胜地。作为地区的标志性符号,文化名人在推动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一个地方的文化名人越被人们认同,这个地方越吸引人前往,越容易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所以,挖掘名人资源,提升与城市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名人的影响力,让公众自觉把文化名人与特定的城市或地区联系在一起,对扩大地区声望,带动地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名人李白就是江油市最为重要的名人资源。据有关专家考证,唐代诗人李白出生在四川省江油,江油的地域文化也对“诗仙”李白的气质和文风有重要影响。李白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相当高的声望,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在本次调查中,所有的人都知道“李白”这个名字,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名人李白作为江油市的重要名人资源名不虚传。人们了解李白的途径49.4%来自课堂学习,38.2%来自书籍及其他纸质媒体,而通过网络了解的仅3.4%,通过广播电视了解的只有2.2%,见表2。这样的结果和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全程收纳李白的诗文息息相关。这说明传统教育和媒体形式是人们了解李白的主要来源,网络作为一种现代旅游者信息来源重要渠道的新媒体,在增强李白影响力方面还很薄弱,没有发挥它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大优势。进一步交叉分析发现,游客的年龄和李白形象来源渠道相关性显著。从各年龄段来看,14岁以下的儿童游客了解李白完全来自于课堂;在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里,过半游客通过课堂了解李白,但超过30%的游客心中的李白形象还通过书籍和其他纸质媒体构建,这个群体中有小部分人开始运用网络和电视广播了解李白;在25-44岁的青壮年群体中,通过纸质媒体了解李白的比率有了明显上升,大约51.7%,但仍有44.8%的游客心中李白的形象来自课堂教学,这个群体里李白形象的形成加入了他人告知的因素;45-65岁的中年人群中,46.2%的游客通过书籍及其他纸质媒体了解李白,23.1%通过课堂学习知道李白,另有7.7%是通过网络知道李白,23.1%通过他人讲述知道李白;66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里,通过他人告知而形成有关李白印象的占大多数,大概66.7%,此外就是通过课堂学习知晓李白,占33.3%,见表3。可见,在李白形象传播中,网络受众单一,青少年和中老年是主要群体,且比重小,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课堂学习和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多样、受众比重大,自然成为李白形象主要来源渠道。

形象信息来源途径的单一和落后,使李白的名人效应还不足让李白故里江油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地。在调查中,当游客回答“是否慕李白之名前来”时,将近一半的游客选择了“否”。也就是说,他们到李白景点旅游并不是主要为了探访李白踪迹,而是顺访这些景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李白的文化名人影响力不够,不足以影响旅游者,成为他们旅游决策的决定因素。李白作为中国的“诗仙”,一生云游逍遥,他入过蜀,也进过京,升迁贬谪数次,到过很多地方。所以,要使江油“李白故里”的名称响亮起来,就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发挥网络传播覆盖面广、成本低和传播手段丰富的优势,不断地向人们积极地传播和强化江油与李白关系的信息,形成强大而集中的名人影响力,使人们一提到李白就想起江油,一提到江油就想到李白,从而促进江油的旅游业发展。

(三)名人网络传播中的问题

1.李白网络形象传播效果不太理想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信息越来越丰富的当前,好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能够使传播活动达到更优的效果。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论也指出了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与信息的特性符合的媒介往往比信息本身更为重要,所以,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能够强烈地影响一个地区文化名人旅游营销的效果。著名的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就把网络、电视、电影等现代媒介结合使用,让地区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其中,尤其注重了网络在其中的作用。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到达地点广,互动效率高等特点,使“曲阜”的名称变成一个世界范围的名词,不仅为中国人熟知,外国人也了解到了曲阜就是教育家孔子出生的地方,从而为曲阜的境外游客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提高江油李白形象的网络传播效果是发挥李白名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表4是李白在网络中传播效果的整体评价。虽然肯定的评价超过50%,否定评价的比例很小,仅占10%,但“一般”这一折中选项的比例最高,达到33.3%。说明李白这一文化名人在网络上的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改善,进而将选择“一般”的人群的态度转化为“较为满意”的结果。

2.李白网络形象传播模糊在考察“李白在网络宣传里的形象与游客游览之后感受到的形象是否一致”的问题上,虽然过半的被调查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但也有31.5%的人态度模糊,少量被调查者不认为他们在景区感受到的李白形象与宣传中一致。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态度模糊的折中评价与负面评价也有近50%,这说明宣传的李白形象模糊,甚至是错位。这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江油市政府给李白的定位———一个集爱国的庄重感和诗人的潇洒气质于一身的文化使者。这个定位夹杂了李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他能带给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作用,让李白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载体。正因为这种形象内涵丰富,人们才会在多种因素的面前权衡各种喜好,最后形成多样的态度。所以更好地平衡李白形象中的各种元素,打造宣明的文化名人形象,是江油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评价的关键。

3.网站的内容和质量不佳高质量,符合人们需求的信息内容更容易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江油市政府为了宣传李白,在政府的门户网站上设置了一个子页面,这是当前江油市有关李白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了解江油与李白的重要途径。但是许多人并不认为这些信息对他们的旅游活动有较大帮助。调查显示,有44.9%的游客认为帮助一般,15.7%的游客认为没什么帮助,只有39.3%的游客认为有很大帮助,见表5。说明网站信息内容和质量不佳。江油网站信息内容和质量问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没有把握人们的信息需求。在江油的门户网站上,信息可以简单地分为学术类信息、服务类信息、李白故居归属争议类问题、宣传类信息以及李白个人信息和成就类信息等。调查表明,人们更希望从网站中得到李白的个人信息及成就,以及学术类信息(如表7),而网站中更多的是江油围绕李白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比如青少年的爱国教育。所以,没有把握好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导致江油对网络媒体利用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网页视觉效果设计不符合人们的浏览习惯。调查中,人们普遍认为江油门户网站应该改善文字和图片介绍,增添视频展示和意见反馈,如表8。而事实上,江油门户网站中提供的信息的确不能算丰富。很多展示新闻或介绍李白的子网页只有寥寥数行,且留出了大片空白,更缺少鲜活的图片,不能全方位展示江油和李白文化的风貌,缺乏吸引游客的诚意和热情。综上所述,网络传播媒体的利用不足、传播效果差和李白网络形象模糊等,是江油李白名人文化的影响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江油李白形象网络传播应有清晰的形象定位,并根据受众偏好和兴趣,提升网络信息质量,吸引各个年龄段的受众,从而提升李白的影响力。

网络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一)借鉴成功经验,激发名人文化网络传播潜能

在新媒体越来越活跃的当前,江油李白形象的网络传播还未真正起步,借鉴成功经验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曲阜的孔子文化营销。曲阜不仅拥有丰富的孔子文化精神财富,有流传千古的历史遗迹,还有一整套符合当代营销理念的传播体系,开启了网络营销的新方式。不仅与知名门户网站新浪网合作,还建设了名为“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的政府门户网,“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景区”旅游网,以及孔子研究院网。这些网站不仅版面精美,内容也很丰富,囊括了曲阜新闻、旅游资讯、便民信息、在线商城、研究成果、读者反馈、招商引资等内容,很好地展示了曲阜的风貌,传播了孔子的文化形象。在国际上,一提到孔子人们纷纷联想到曲阜,这除了孔子文化博大精深之外,还应归因于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超强的复制和传播能力。所以,要以李白作为名片宣传传统文化,展示地区形象,江油需要借鉴曲阜经验,特别是网络营销中的新经验。首先,要了解广大受众的喜好和需求,结合江油城市整体规划,定位一个有地方特色又为大众所吸引的李白形象。其次,把传统名人文化渗透到地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塑造一个自信、开放的宣传氛围,巩固在传统媒体中的营销效果。最后,应把网络传播系统的构建作为工作的新重点,加大人财物力的投入,建立一个全面、优质、高效的宣传平台,提升传统名人影响力。同时还要注重与网络上其他文化遗产地以及其他文化名人所在地的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吸引投资,促进旅游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线上和线下活动联动,网络与游客互动,提高李白形象的影响力

参与和互动往往是提高参与者兴趣的重要途径。李白形象在网络上关注的群体较少,与江油网络宣传互动性不高、没有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轰动效应有很大关系。线上和线下联动方面,不仅要在网络上重点宣传李白的诗歌、个人信息和成就,而且还应在江油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李白学术研讨会、以李白诗歌为主题的画展、青少年诗歌爱好者夏令营等,扩大李白形象的影响力。网络与游客互动方面,要提高李白宣传网站质量,除使用精美的图片和文字外,还要使用视屏图像,提高信息的生动性,设置反馈意见渠道,搜集游客意见。设计与游客互动的项目,吸引各个年龄层次的游客参与,提高网络宣传的覆盖面,从而提高李白网络形象传播影响力。

(三)议程设置制造焦点新闻和话题,吸引注意力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复制并传播着无数的信息,人们在上网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干扰,影响他们对信息的注意和选择。受现代性的影响,传统名人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相比,缺少广大的群众基础,因而在利用互联网打造地区名人形象的时候,更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把需要传播的信息从海量的信息中区别出来。一个有效的方法便是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是大众媒体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媒介给与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所以,媒体想要影响公众注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就应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同样地,要扩大传统文化名人在网络新媒体中的影响力,也需要对相关话题进行议程设置,为地区形象的打造营造一个积极有利的媒介环境,有效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

2009年,《中国经济周刊》就以题为《李白故里之争使两城市扬名,效果超过央视打广告》的新闻报道了湖北安陆在央视打出的城市宣传片侵犯四川江油“李白故里”商标的事件,让两个原本不知名的县级市瞬间扬名。但早在2008年,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就向中国表示,李白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2010年,甘肃学者雷达又提出李白故里在甘肃天水秦安,再一次把李白故里之争推向一个高度。“李白故里问题”因为涉及文化历史等学术问题以及多地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舆论话题。这样的话题把江油抛到了风口浪尖,为正常的宣传工作设置了重重困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白故里”的话题性也为江油带来大量的关注。特别在当前的网络围观时代,话题就意味着眼球,眼球带来经济。所以,对于江油来说,巧妙地把舆论热议话题转换为打造李白名片和地区形象的动力是网络宣传的一大途径。具体地,江油可以运用李白研究会多年来对李白和李白文化考据得出的资料,从学术上,对竞争对手的说词进行反驳;依靠国家法律,特别是商标法对“李白故里”商标的保护来赢得优势;还可以利用议程设置的力量,在网络转载媒体对此事进行的跟踪报道,给人们提供一个追踪事件发展始末的平台。这样就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纸质媒体吸引到能够更好传播信息的网络媒体上来,更有效地全方位地对李白和江油进行宣传。

(四)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支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重视并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地方旅游产业创造有利的环境,增加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反之,地区旅游业将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在网络宣传中,也必须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维护网络的硬件设施建设和网站软件环境的建设。在网站硬件设施方面,要保障网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服务器容纳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网民在注意到宣传网站的同时,能正常地顺畅地访问网站,接触到进一步的文化和宣传信息。软件方面,可以广泛地吸纳人才,为打造更贴合用户需求的网络空间做好准备。

网络传播论文篇5

【关键词】社交网络;科学论文;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01-02

社交网络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公众新媒体信息沟通平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加速了信息传播,科学论文作为信息传播中的分支,通过科研工作者及大众的应用、传播实现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现在学术期刊的发展受到了新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影响出现危机,既有科学交流体系不断变化,开放存取模式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论文为大众所用,这对于变革现有科学论文交流模式与传播体系有重要意义。下面对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进行探究。

一、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现状分析

(一)社交网络对学术传播的影响

社交网络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现代人的交际活动与形式,科学论文作为有别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在社交网络出现后进入了“零壁垒”传播时代,社交网络诸多功能的开发与应用为信息的传播、应用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使得现代科研工作者进入了全新的交流时代,促进了学术的大范围与高质量传播。

社交网络使得学术传播不再局限于纸质杂志,突破了原有的科研小圈子,极大的拓展了学术交流的时空界限、组织界限与知识边界,移动社交网络的存在使得现代学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沟通变得更加频繁且多元化,使得更多公众参与了学术论文的理解、参与了科学的发展与实践过程。社交网络中,人们对于优质知识的渴望与汲取让学术传播变得火热,多样化的知识传播途径与形式让科学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开放网络环境下,公众对个人价值的认可更多的由知识贡献程度决定,这使得在交互性、即时性网络平台中,科研工作者更愿意谈论自己的工作,在不影响科研工作进展或保密性的前提下,将有价值的知识传播给更多公众人群,也方便作者与读者在开放的交流互动中不断进步。科学论文在网络上的传播,本身就代表了学者将自身认知结构、知识背景展现给更多人的渴望,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一种完善与架构,社交网络工具的应用也让更多第三方参与了知识的传播与建构,为进一步提升学术信息的价值与含金量奠定良好基础,为学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二)开放存取对论文传播的影响

仓储网站对论文的传播有较大影响,以典型的开放存取运动为例,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是根据期刊文献类型提供各种下载服务,有收费、免费之分,也有网络电子期刊、纸质试刊等之分,有专门学术机构创造的专门学术资源数据库,也有专门网站创造的期刊资源数据库,提供不同权限、不同类型的下载服务。就目前来看,免费下载无疑会极大的提升学术资源的下载量,促进论文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这对于更多用户享受到优质学术资源服务有重要意义。就目前论文传播数量而言,国内的知网、万方、维普等一系列平台都提供了大量的论文下载,包括出版商、杂志期刊等在内的支持者在进一步加强网站资源建设、提升优质的硬软件服务、提供增值服务、升级服务质量、探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探索。

(三)社交网络中开放存取论文传播情况

社交网络开放环境下,开放存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学术论文的门槛被降低,越来越多的公众可直接接触到论文而无需通过专门网站,随着学术潮流的掀起,科研工作者也更愿意参与大范围的学术互动,使得论文资料的传播更为快速。以开放存取较为典型的存储网站为例,从传播速度和实效性来看,仓储网站无疑不及社交网站,虽然在论文出版与收录上有一定优势,但是网站的专业性与知识性决定了它始终只能为小部分人服务,在社交平台上,可供应用的群体潜在可能性被不断扩大,因而论文传播的范围、影响了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这缩短了学术论文融入信息交流所用的时间、降低了传播成本。

结合当前国内最为典型的新浪、腾讯微博两大社交网络平台中论文传播情况来看,无论是论文数量、转载次数、下载次数都有着显而易见的逐年提升,话题讨论数量与热门程度远非之前可比,提示了社交网络环境下科学论文传播的新局面、新气象,这对于促进科研论文的进一步创作、传播与应用都有积极效果。论文传播在社交网络的火热并不单纯有利于促进有价值知识的大范围传播,对于提升知识的利用速率、加快知识向技术与实践转化都有重要价值。

二、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分析

(一)传播客体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科学论文传播,科学论文本身是重要客体,受社交网络本身开放性影响,客体被面向全体公众开放。由于科学论文本身的特殊性,在知识域下科学传播以高价值的知识信息为主,在事件域下以社交平台信息向公众传播,这个公众包含一切科学研究者及普通层面上的社会公众。正是由于科学论文作为传播客体的这一特性,它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才凸显出极具特色的表现,使论文传播展现出不同层次。

知识域下作为专业知识载体的论文本身就承担着专业领域范围内的知识传播重任,社交网络环境下这一传播责任以更快、更广、更为鲜明的方式存在,更多学者可以依靠社交平台的开放性与功能性参与到论文的讨论中来,原本借由仓储平台与网站发挥的文献引用功能逐渐被弱化,科学传播变得更加专业且高效。尤其是社交网络中即时评论、在线互动等功能的开发和社交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专业且高深的专业领域的讨论将会逐步形成规范,在出版前后形成一定专业话题热潮,有助于专业领域内研究更进一步,为更多科研工作者提供新想法、新思路、新灵感,有助于促进专业进步与创新。

事件域下的公众传播,科学论文更多的是作为事件进行传播,根据论文的题目与内容引起相关人群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增强话题的兴趣度与影响力,从而进入诸多新闻媒体或媒体工作者的严重,使得论文的影响力得到扩大与发酵,从而使论文传播作为事件的特质越发明显。这种传播模式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公众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好奇心,有利于知识的科普与应用,在社会范围内向掀起更广泛的影响力。

(二)传播过程分析

社交网络与开放存取的结合极大的改进了科学论文的传播模式与途径,使得学术信息的传播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前。在传播过程上,论文文档或通过电子出版平台或借由信息平台进入公众视野,在社交网络平台运作下,新闻媒体、公众、学科同行都积极参与到扩散中来,如果有高知名度与话题度的名人进行推送,这种影响力将会在短时间内上升一个台阶。论文在传播的过程中,将会被无数读者进行评价、转发或者再加工,在这期间,论文的含金量、话题度或者公众的感兴趣程度都会进一步变化,有可能自媒体、新闻媒体、专业知识平台都会参与到其中,这将会对论文的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内容造成进一步的影响,方便更多公众接触到论文资料,并为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三)传播机理分析

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快速传播主要受成本机制、宣传机制与动力机制共同作用。成本机制上,社交网络信息传递成本较低,主要由网络工具成本、网络费用成本为主,在传播渠道上成本可忽略不计,社交网络凭条本身的低门槛极大的降低了获取论文资料的成本,通过各类直接或间接链接让学术资料在短时间内快速、大范围传播。宣传机制上,社交网络中最典型的宣传机制是名人效应与社交平台或软件自身的推荐精选,前者主要以公众知名人物为代表,诸如明星艺人、知名作家、科研工作者、小说家、意见领袖等等,这些人有着大量关注人群,这类人的推送将会形成传播的中心节点,以此为中心连接着网络的各个角落与人群,也是目前社交网络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群体。推荐精选作为社交平台或软件等推出的相应功能,主要是针对个人关注取向、知识点与兴趣点等进行推送,并就一些优秀精选资料等进行强力推荐,扩大影响力。内容机制上,论文内容本身或者经过后期加工的内容实体直接构成传播优势,公众对标题、对内容感兴趣的程度都会直接影响传播影响力,或者公众对论文的评价与推选也会直接影响传播路径与传播速率。以上三种机制共同作用,构成了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对现代开放网络环境下学术资料的新传播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网络环境下,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与学科同行、专业知识平台愈加密切的联系,论文的传播更被推波助澜,在知识域与事件域之间的游走,无论是话题度、公众认知度都会大幅度提升,虽然这种影响力有好有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都将迎来全新的形态与局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比以往更快、更高效,科学论文传播影响力的扩大使得现代学术交流、传播质量逐步提升,有利于构建全新知识传播平台,对于社交网络环境下了提升信息传播含金量、促进知识普及与应用有重要意义。要立足于现代社交网络环境下科学论文传播机制,进一步挖掘学术传播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潜力与价值,为科研工作的进步与创新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乐,王勇,王东安,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预测的研究综述[J].信息网络安全,2015(5):47-55.

[2]胡海洋,李忠金,胡华,等.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协作式内容分发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3(3):613-625.

[3]卢长宝,李娜.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传播机制及理论模型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6-53.

[4]王超,刘骋远,胡元萍,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稳定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4(18):83-89.

[5]王国燕,韩飞飞,梁琰.源于科技论文的前沿科学成果网络新闻传播机制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1):77-81.

网络传播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突发事件

2008年中国发生众多的突发事件:一月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二月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三月骚乱、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四月山东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五月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六月南方大水、瓮安事件;七月云南省孟连县“7·19”胶农事件、杨佳上海袭警案;九月三鹿毒奶粉事件;十月四川柑橘生蛆事件;十二月杨师群教授的“反革命”风波。在这些事件的传播中,互联网无疑起到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弥补了传统传播媒介的不足。然而,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却不容我们忽视,加上突发事件的传播诉求,都对互联网的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优势

1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决定了政府和媒介的快速回应,及时准确地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以平缓公众的恐慌情绪。然而,传统媒体受制于技术水平和播报规则,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导致延误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进展报道,由此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与传统媒体的滞后性相比,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互联网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时效性不仅体现了信息传播的价值,而且还在预警突发事件和减少危机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民”可以迅速充分地了解突发事件的产生与进展。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的互联网,利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有效结合,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

2互联网内容来源的开放性

传统媒体的“平滑”感决定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规模性与理性化,通常以专家讲述及评论的方式进行,通过知识分子的权威来牵制受众的观点,由此能够自由延续和中止媒体本身对突发事件的后续报道和深度思考。由于传统媒体的这种特质,使得它与受众之间所能发生的互动关系较少也较薄弱。甚至某种程度是由媒体本身去主导和策划这些互动,以达到舆论导向的作用。追求理性化和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其内容来源与信息的封闭性,阻碍了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充分了解,互联网内容来源的开放性特点正弥补了传统媒介的局限。网络对信息主体资格的审查制度异于现实社会,它否定了传统的传播者与受众、政府与民众、权威者与学习者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网络媒体的匿名性和网络信息主体的去身份特征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把关人”机制,改变了媒体对舆论信息的垄断与民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使得网络舆论更加活跃。

3互联网舆论影响的广泛性

突发事件的信息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因其时效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多、影响力大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报道的频次和密度是传统媒介难以完成的,因此互联网的舆论信息具有广泛的影响。网络媒体的受众范围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受众范围。传统媒体的受众,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时空间的局限和文化背景的局限,决定了网络舆论比传统舆论有更为广泛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同时,信息的手段也进一步凸显了网络舆论的影响优势。网络信息充分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图表等技术手段,结合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访谈等传播形式,为受众提供一种全景式、立体化的报道。其传播内容超越了文化水平的障碍,成为一种有效的、大众化的新闻传播形式,成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防火墙”、“减震阀”和“稳压器”。

二、网络媒体与突发事件的客观契合

1网络传播的时效性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突发事件的预测能力大大提高,但预测的精确度受技术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提出著名的媒介依赖论,认为受众对媒介存在着两种依赖:日常依赖与异常依赖。通过媒介平常提供的信息满足其基本需求,以及在社会重大变化和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对媒介观点依赖的明显增加。在后者,媒介也最容易通过热点问题的意见表达来主动引导受众。梅尔文·德弗勒进一步认为,“当社会环境出现情况不明、有威胁性或迅速变化时,个人和群体的媒介依赖关系便更为强烈。”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与威胁性,容易引发民众的恐慌。网络媒介的“零时差”效应,契合了突发事件中受众获取信息的迫切性,极大地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2网络信息的交互性与突发事件的人文性

传统媒介多从传播者的意愿出发,很少关注受众的个性选择和精神需求,而网络媒体则更新了媒体传播的传统信条,强调“以读者为中心”激起大众的参与意识。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性。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两者可进行角色互换,网络媒体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方式的回归。这样网络媒体的信息形成了、反馈、再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种传播方式具有明显的交互性,更能满足现代人的自我意识。突发事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破坏力,受难者以及普通民众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和对危机的疑惑,由此凸显媒体人性化的舆论导向和舆论平台。互联网可以自由表达公众的意见,使迅速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公众意见成为可能。

3网络内容的海量性与突发事件的牵连性

美国学者罗伯特·希斯在其著作《危机管理》中提出了“危机连带效应”理论,他认为,“当一个危机引起另一个危机时,就叫做连带效应。因为这些危机就像一粒石子投入池水中引起阵阵涟漪那样,对外部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初始危机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头,所引起的冲击破坏包含了石子撞击池底,在水面及周边溅出水花和涟漪而引起波动。”突发事件从爆发前到爆发后牵连的因素远非事件本身那么简单,包括空间的蔓延、阴暗的隐藏和管理的漏洞等因素,这也是突发事件报道何以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原因所在。越是复杂的事件越是包含了繁杂的信息量,这决定了其需要一个具有一定容量的传播平台,以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网络巨大的信息承载空间恰恰能满足受众在突发事件中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突发事件的时效性需求。网络向受众多角度且全面展示突发事件的诸多要素,又有效地报道事件的进展,超链接实现了报道的延展性。除了网络媒体的这三种特性之外,其多媒体特性也为突发事件的报道提供了便利,它结合了报纸、电视和广播三种媒介的优势,满足了受众对于文本、声音和图像多方面的需求。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内涵丰富,客观上要求媒体用多种表现形式来传播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传播机制

1事件潜伏期的社会预警机制

普利策曾比喻说,媒体就像海上航行的轮船上的瞭望塔,当它发现前方的冰山、暗礁时,能够及时向人们发出警报。网络是开放性、互动式的媒体。网络舆论的预警功能有更好的实现条件。危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有其自然规律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因此,危机的爆发并不是完全突发和难以预料的,有一个潜伏期。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提出的“防疫论”认为,人的思想需要经过锻炼和考验,才能经受刺激的挑战。要提高人在思想上的抵抗力,一要靠“滋补法”,让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正面信息;二要使用“防疫法”,即让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为刺激其防卫的负面信息,这样可以让人产生一种通用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足以使人的基本信念在受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至于改变。

2事件爆发期的舆论阐释机制

突发事件的爆发期持续时间短,但是社会冲击危害最大,容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一时期,网络媒体在冷静的态度下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舆论阐释,强化“社会舆论减压阀”和“稳压器”的功能,以稳定社会公众情绪,引导社会的正常运转。突发事件的传播中,互联网不仅要将危机事件的真实情况传达给受众,还要主动向民众告知危机的真实后果,及时消除民众的疑虑。政府和媒体都要建立起信息公开机制,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公布有关于危机的真实信息。网络媒体应做到动静结合、快速出击、随机应变等。随着突发事件的延续,网络媒体应尽快主动地提供全面的事件进展情况。

3事件衰退期的社会反思机制

随着突发事件的衰退,事情并未结束,社会还应进行突发事件处理的反思,由此互联网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民众致力于危机后的恢复工作,使社会回到正常的秩序中来,并努力消除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传播效力。由此,我们的政府和媒体要在这个时期建立反思机制,而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反思机制要跟上政府的危机预案的修订,及时修订和调整媒体自身的危机传播预案。

网络传播论文篇7

网民日常生活的现实是时展的结果,而时代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受到权威性、时代性的政治理论所反映和引导的,网民利用网络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都参合着政治理论的信息传播,很细小的一个内容,都可以联系起党和政府某个方面理论或政策的实施状况,只是更突出草根需求、个人感受而显得不够官方性、全局性和高度性,每一个方面的网络语言均具有用语态度的折射,其中有正面的褒扬政治理论、有负面的批判政治理论、有调侃政治理论的、有为政治理论辩护的、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政治理论的、有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对待政治理论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每个在特定政治时代生活的网民都是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潜在主体,从这个角度来讲,提升公民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的正确性是改善网民作为政治理论传播的合格者的重要工作。当然这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论述,我们将另篇详述。

而从对传播政治理论最为自觉、即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的角度看,党和政府是政治理论的核心传播者,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善于利用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影响网民网络语言政治心理的职责群体就构成了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传播者的主力军。有学者指出,要加快互联网宣传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新闻网站和各类官方网站的专业宣传队伍、网络发言人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等他们应该具有驾驭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能力建设的能力,有条件成为网络语言的“意见领袖”引导和传播政治理论。当然,在网络环境中,具有极强草根性的网民对党政机关宣传队伍使用网络语言的意思表述仍然具有某种看法、甚至是否定,众口难调。所以,只有加强党政机关政治理论的应用、宣传与草根网民的实际需求之间的联系,把网络语言的使用真正做到公共利益的诉求、网络舆论的诉求、工作目标的诉求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政治理论传播效果。

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范畴确定问题

本文的政治理论主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构成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范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从宏观抽象到逐步具体细化的一系列理论表现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从群众实践的丰富、片段化经验中,经过无数理论工作者和党领导集体长期推敲总结形成政治理论的核心层,即具有学理化、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思想层面的政治理论;“思想……为了在社会中找到一个不仅是在知识上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它们必须被制度化。”在权力的支持下,核心层的政治理论被转化为一种法律、习俗、实践系统,这就构成了政治理论的中间层,即制度和政策规范;制度和政策规范面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被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融入到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此时的政治理论似乎踪迹难寻,这不是消失和被遗忘,而是作用的发挥,整体民众日常生活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是政治理论、制度和政策规范的体现。它们还以其稳定性和确定性,使人们日常生活得以预见未来,减少不确定性,推进人民群众行为处事和思维的理性程度。这就构成了政治理论的外层,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步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从整体上讲,网络语言所传播的政治理论的内容包括思想理论层面的政治理论制度政策规范层面的政治理论以及政治相关性的日常生活三部分内容。思想理论层面、制度和政策规 范层面的政治理论组织性强、文本呈现性强、用语规范性强,并不容易用网络语言进行传播,这是网络语言的特点决定的。这两种形态的政治理论,在网络语言中往往是通过政治相关性的日常生活形态所展现的,客观上蕴含综合性强的政治理论比较复杂和零碎的日常生活,更贴近网民,形式多样,一旦生产生活和政治理论发生对照,网民基于利益相关、兴趣爱好、良知正义和辩论证明等的需要,便创造或运用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言意识的一部分,引起强烈的语言态度,这种态度就是政治理论三个层次依次落实后网民的感觉体会,所形成的网络语言也完成承载政治理论传播的客观化功能。如“70码”、“我爸是李刚”等折射着网民对公共权力严格化和公平化的需求,“曾经奋斗、以往蜗居、现在裸婚”、“豆你玩、蒜你狠”折射着网民对党和政府经济方针政策的需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神马都是浮云”折射着网民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入形态。从一定程度上所有的网络语言简单明了地传达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价值观等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哪一个网络语言不是简单明了地折射其背后对应的政治理论呢。

使用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渠道问题

互联网传播政治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介,将政治理论纳入到互联网中进行传播的技术已经成熟,只是网站媒体的内容排放问题。但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中的工具性存在,其传播政治理论的渠道就是政治理论或政治事件行为通过网络语言纳入到互联网中进而形成实实在在地影响的过程,互联网是这个渠道的主要生成平台。当前,在互联网传播中,存在政府舆论场、网媒舆论场、网民舆论场三个舆论场,政府舆论场自上而下地释放信息,形成话语权威和舆论主导;网民舆论场则依靠网民自下而上地民众关心的具体问题上的共同判断和意见表达;网媒舆论场则处于二者中间促进民意和政府互动。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词汇和字符的选择,网民从政府舆论场和网媒舆论场中选择具有典型性、突发性等特点的问题进行评说和发表意见,在此过程中网媒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智慧将某个问题用网络语言进行表述,并自媒体③后,引起广大网民的共鸣和转载,就标志着承载特定政治理论的网络语言的形成,被纳入到互联网的传播渠道。

在此后传播中,该网络语言经受实践和时间检验的能力决定了其传播的政治理论被纳入社会视野的程度,越是经受住考验其放大的效果越是明显,越具有影响力,越是深入人心。被放大或指称的某个相关事件一定程度上对与事件相关政治理论的规范和完善具有影响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网络语言在从虚拟向现实渗透和转化过程中力量释放形成巨大舆论压力所导致的,随着人们在现有的语言环境中开始频繁地引用网络语言时,其实更多的是关注网络语言背后所指代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是政治理论、制度法规政策所、制度政策的执行规范或失范所导致的。至此,网民从舆论场选择出来的社会事件或现象创造了特定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力量回归或渗透到现实社会,引起人们对事件或现象背后深层次问题的反思和思考,进而促进理论的发展或完善,一个完整的传播渠道正式构成。

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对象问题

通过网络语言接受政治理论的对象,一定程度上是在客观作用下形成的。在开放多元自主的网络虚拟世界中,网络语言向谁传播政治理论其实是受众选择网络语言的过程,其前提条件是面对海量的网络语言资源,网民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往往投放在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上,网民经常处于自发状态自由选择相关的网络语言来进行运用和理解,这是常态,我们不考虑有组织地利用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非常态问题。在网络语言传播信息的常态中,受众对其承载的信息反应是有差异的,这同受众个人的社会经历、心理构成、文化素质、社会环境等各种不同因素有关,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大体经历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阶段,某受众对承载政治理论的网络语言经过这三个阶段的选择后,就构成了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信息的对象。

面对与政治理论相关的网络语言,网民选择它的动机是不同的,总体上主要包括本网络语言所表述的政治诉求与自身利益相关和不相关两种选择动机。网络语言的生成或被广泛传播,更多的动机是这种利益不相关性的结果,不相关的选择动机主要是网民对网络语言所赞扬或批判的某些社会问题持有共同的看法,这种看法或许是纯粹受非理性所支配的,是在网络世界这一公共领域大众直观反映的情感状态,接受该网络语言主要是表明局外人的个人立场,这是利益非相关性网络语言能够被受众选择的主要心理特征。当前,最直接体现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就是网络新闻语④,此类网络语言对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处理关注度极高,一旦处理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或者事件发展中出现让人瞠目的话语,立即就形成网络语言,如杭州飙车案中的“欺实码”和河北大学撞人事件中的“我爸是李刚”,事件本身仅仅与当事人有关,而更多的网民接受、理解和记忆住这些网络语言,其实是对公权问题的一种局外人关注,其背后蕴含着公众对党和政府如何加强执政能力的政治制度和政策规范的理解和期待,更高层面的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念。

与自身利益相关性的选择动机并非仅仅指引发网络语言形成和传播的社会事件或现象直接发生在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使用的网民身上,更多的是网络语言所折射的问题恰恰是某些网民所面对的同类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否存在这些网络语言,他们对该类问题的解决长期以来都呼唤或支持着相关政治理论的出台或政治理论的合理落实,而一旦有了针对该类问题的网络语言,这类利益相关的网民群体就获得了在现实中压抑着的希望、诉求、心愿等远比现实世界容易喷发的突破口,他们迅速选择并理解成为该网络语言强有力的接受群体,对网络语言客观传播的政治理论进行着从表层到深处的反复酝酿和理解,从而接受或否定当前的一些东西。所以,网络语言承载信息的利益相关性是判断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接受者的重要指标,利益相关性越大,作为接受者的角色越坚定。但网络语言在公共领域的存在,激发着社会人群的正义、良知、恻隐之心或邪恶、罪恶、居心叵测,无论接受者的角色强弱,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受众是网民中的不确定人群,这种不确定性还被网民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形成更大的不确定受众群体,也就意味着受众的庞大性。

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效果问题

网络语言与互联网的关系决定着其传播政治理论的效果与互联网的发展对政治的影响是一致的,“传播技术的政治以及传播技术与政治,是所有新的传播技术问世前后都会涉及的问题。而现代政治社会中,无非将形成两组关系,一个是国家与新传播技术,一个是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前者是庙堂之上的云霄,后者是草根之下的土壤。它们之间尽管有此霄壤之别,但却一贯相辅相成,这正是互联网链接式政治生态的奇观之一。”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新技术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着互联网打破“沉默的螺旋”,又用互联网的链接式政治生态联系着国家与公民,其传播政治理论的效果就是从这里展开的。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促进党和政府思想理论、制度政策和贯彻落实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网民通过网络语言的诉求包含合理和不合理两种状况,这取决于网民对网络语言所指代事件的真相的把握程度,基于事实基础上的合理诉求要么促进政府改进政策或措施,要么支持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正确行为,但均有利于政治理论的深入人心;基于扭曲事实或事实不明的不合理诉求的网络语言,会成为昙花一现的谣言,散布者可能会受到追究,成为教育民众良好网络行为的样板,事实清楚后会更加促进民众的判断力。所以,网络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淘汰性,具体到其对党和政府理论政策的促进而言,主要关注生命力持久的网络语言所带来的实际效应。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效果是公民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互联网“即使不是彻底和永远,互联网至少也已经部分而不可逆地改变了媒体‘意见气候’,改变了社会公众和‘理性讨论’的定义,改变了国家政治的文化形态”,网络语言本身的创造和应用具有一般文化价值的同时,更具有政治文化的特征,每个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网络语言,从不同方面折射出的是“网友齐心协力寻求真相,摆脱舆论一律的束缚,冲破话语霸权的坚固藩篱,执著地发出另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正在汇聚成一股力量,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捍卫着社会的正义”、“每个字眼的背后都是一种曲线的意见表达,……。‘曲线表达’背后的网民多为年轻人,思想活跃、渴望交流。他们呼吁政治生活的透明,为民众争取知情权,体现了强烈的舆论监督意识。”

对公民政治素养的提升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总之,任何媒介形式,或者说任何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都无法逃脱政治因素的纠缠,网络语言也是如此,它具备传播政治理论的可能性,发挥其传播政治理论的功能、增强其传播政治理论的能力,关键就是分析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要素组合情况,研究的前提是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不是独立的过程和专门的行为,而是作为一种客观结果而言的。“因特网世界的每个人都试图以无数独具个性的方式解决受电子制约的通信媒介所出现的问题。”

网络语言就是无数独具个性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互联网的一种用语,今天,处于过渡状态的网络语言带着羞涩和新颖在政治理论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其在一个点展现着网络文化的复杂特性。

网络传播论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网络文化的传播影响着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品德,高校应使网络文化传播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协调。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文化环境,而且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政治观念。

    一、网络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

    首先、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青少年的道德认识系统。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教育主要依赖于家庭、学校周围社会环境,注重自得和自省、反求诸己、改过迁善等等,因而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来自于家庭、学校、村落、社区及其相互间的礼俗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其主要媒介是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起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而在当代,人们除去被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包围外,网络文化所负载的各种信息已使其置身于一个完整的新世界。虚幻与现实相结合的网络特点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他们不仅借助于网络文化的传播进行感知和理解,而且还能从中吸收思想政治素养。可以说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与网络文化传播密不可分,他们在网络中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政治观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是青少年道德认知的重要来源。

    其次,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建构方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是非群体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是在参与群体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群体参与过程中一方面获得认知,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识。到了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不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也跨越了社会群体。现在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并不仅是从某一个体到另一个体的传播,而常常是许多社会群体同时获得同一文化知识和价值信息。因此,现代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建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社会群体的;二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意识建构方式具有开放性。在传统社会生活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人们所在的群体相对封闭,生活方式和思想政治观念变化较小,往往会长时间保持着同样的道德风尚和伦理价值观念。到了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传播打破了一切封闭状态,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传播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使一切遥远的社会关系变得近在咫尺。

    再次,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内容。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一代一代的文化传递及群体内个体与个体的互动文化传播内容,主要是经验知识、风俗、礼仪等文化观念、政治信仰、思想品德等,这些因素构成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内容相当广泛,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也有科学技术、政治思想、经济知识等等内容。可以说现在人们通过网络所接受的信息内容比过去几个世纪还多,一个现代青少年所了解的东西比过去一个老人还多。因此,网络文化传播所建构的思想政治意识的结构层次,要比传统社会人们的结构层次更加复杂、更加丰富,这不仅是我国现实变革的必然反映,也是网络文化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网络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文化传播对养成青少年进取、开放、参与、自强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作为信息工具和感知媒介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感知外部世界知识的能力,并且以空前未有的密集信息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价值享受。无论从量和质两方面看,都是学校教育难以达到的。从量上看,网络传播将逐渐超过由学校所提供的信息源;从质上看,学校以外的信息,由于传播工具的现代化,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也容易吸引青少年,产生较好的效果。从这一点看,网络文化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化传播常常容易青少年丧失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网络文化传播是一个信息开放体系,是无数群体、个体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接受者、媒介发生着交互作用,无数群体、个体凭借不同的自身素养,不断交互感知各种价值信息。传播者、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其经验、见解、知识等等相关因素不断地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时这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有时那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因而,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局面。另外由于各种各样夸大、扩张信息的存在,又会使得整个网络信息的价值意义变得异常混乱和模糊。因此,青少年常常容易丧失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例如网络聊天中频频有人上当受骗的现象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网络文化传播不仅容易使青少年丧失健全的价值心理和思想政治观念,而且也容易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失去取向,处于无思想政治意识取向状态。某些不正规的网站,为了以“新”和“奇”吸引浏览者,经常会一些不真实的新闻和花边消息。其规模之大、信息之密集,如滔滔洪水,它容易使青少年心理机制失去承受能力,同时也减弱了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感知能力。当信息量对青少年来说成为超负荷传播时,就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兴趣。尽管网络文化传播信息能如潮水般涌向社会,而真正能内化为青少年品德的却很少。信息洪水浩浩森森,青少年的心态却膺臀懂懂。这样,网络文化传播也就失去了建构思想政治意识的意义,它不但不能使青少年产生健全的价值心理和思想政治观念,而且容易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失去取向,处于无思想政治意识取向的状态。

    再次,网络文化传播易使青少年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从传播的内容来看,现今的网络文化传播是无视青少年作为主体存在的,忽视青少年的价值需要和价值理想。如潮的信息洪水常常是反映了主人的需要,而不断地在网上传播。这些信息究竟能给青少年提供多大积极的帮助,网络文化传播者很少给予考虑。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文化传播倾向,它忽视了青少年的价值需要和动机,因而常常破坏他们的思想感情,使他们从学校获得的道德规范与网络文化传播中获得的信息相冲突。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越来越使青少年无法界定自己生活的真实空间,也越来越使其无法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因缺乏一定的参照标准而使青少年陷人无所适从的困境。网络文化传播的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会使青少年理性思维衰退,从而使其逐渐丧失正确的价值标准。

    可以看出,网络文化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会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减弱。因此,网络文化传播的发展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确立开放、多元的社会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既是对网络文化传播这一挑战的应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自身要求

    首先,网络时代的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体系,或者说是一个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的体系。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全球信息化的再现,正在形成一种世界文化,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置身于这种文化文明之外,而必须适应这种历史潮流,这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也必将冲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演化出新的思想政治观念,所有这些都是与网络文化传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国经济、政治改革越是深人、彻底,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性越容易被打破,越具有开放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变迁将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政治化倾向是与计划经济模式分不开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全球信息化的过程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化”将被多元化的体系所代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变迁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也将是一个多元化过程,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的思想政治观念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存,整个社会文化道德结构表现为多元化、多层次,并且其价值取向交互作用,互相影响,构成一个复杂多元的价值体系。同样,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多元化体系。

上一篇:资助征文范文 下一篇:科学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