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3 02:42:36

通讯论文

通讯论文篇1

近年来,由于数据通信需求的推动,加上半导体、计算机等相关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WLAN技术、蓝牙技术、UWB技术,以及紫蜂(ZigBee)技术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距离无线通信通常指的是100m以内的通信,分为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和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两类。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高数据速率>100Mbit/s,通信距离<10m,典型技术有高速UWB、WirelessUSB;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最低数据速率<1Mbit/s,通信距离<100m,典型技术有蓝牙、紫蜂和低速UWB。

2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公开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它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网络互联,使得近距离内各种通信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蓝牙技术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单一的CMOS芯片中,因此特别适用于小型的移动通信设备,使设备去掉了连接电缆的不便,通过无线建立通信。

蓝牙技术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采用高速跳频(FrequencyHopping)和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access—TDMA)等先进技术,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蓝牙技术使得一些便于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连接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打印机、PDA、桌上型计算机、传真机、键盘、游戏操纵杆以及所有其它的数字设备都可以成为蓝牙系统的一部分。目前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频带,通道带宽为lMb/s,异步非对称连接最高数据速率为723.2kb/s。蓝牙速率亦拟进一步增强,新的蓝牙标准2.0版支持高达10Mb/s以上速率(4、8及12~20Mb/s),这是适应未来愈来愈多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必然演进趋势。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蓝牙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成本过高、有效距离短及速度和安全性能也不令人满意等。但毫无疑问,蓝牙技术已成为近年应用最快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超宽带(UWB)技术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前主要作为军事技术在雷达等通信设备中使用。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宽带技术又被重新提出,并倍受关注。UWB是指信号带宽大于500MHz或者是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的无线通信方案。与常见的使用连续载波通信方式不同,UWB采用极短的脉冲信号来传送信息,通常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只有几十皮秒到几纳秒的时间。因此脉冲所占用的带宽甚至高达几GHz,因此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分之一。在高速通信的同时,UWB设备的发射功率却很小,仅仅是现有设备的几百分之一,对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机来说近似于噪声,因此从理论上讲,UWB可以与现有无线电设备共享带宽。UWB是一种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数据通信方式,它有望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UWB的特点如下:

(1)抗干扰性能强:UWB采用跳时扩频信号,系统具有较大的处理增益,在发射时将微弱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分散在宽阔的频带中,输出功率甚至低于普通设备产生的噪声。

(2)传输速率高:UWB的数据速率可以达到几十Mbit/s到几百Mbit/s,有望高于蓝牙100倍。

(3)带宽极宽:UWB使用的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超宽带系统容量大,并且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信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4)消耗电能少:通常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在通信时需要连续发射载波,因此要消耗一定电能。而UWB不使用载波,只是发出瞬间脉冲电波,也就是直接按0和1发送出去,并且在需要时才发送脉冲电波,所以消耗电能少。

(5)保密性好:UWB保密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跳时扩频,接收机只有已知发送端扩频码时才能解出发射数据;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发射功率谱密度极低,用传统的接收机无法接收。

(6)发送功率非常小:UWB系统发射功率非常小,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1mW的发射功率就能实现通信。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了系统电源工作时间。

(7)成本低,适合于便携型使用:由于UWB技术使用基带传输,无需进行射频调制和解调,所以不需要混频器、过滤器、RF/TF转换器及本地振荡器等复杂元件,系统结构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更容易集成到CMOS电路中。

参考文献:

[1]方旭明,何蓉.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刘乃安.无线局域网(WLAN)—原理、技术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BluetoothSIGUWB

通讯论文篇2

1、项目管理概念与特点

作为项目实施的基本规划内容,项目管理主要是在一个企业内部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而对项目从立案、实施再到验收过程的监控和监测。一般来说,项目管理需要贯穿于项目从计划制定到最终完成的工作的整体过程,需要项目实施各部门的高效配合,更是一种能够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监测具体的工作方案、保证项目目标实现的基本内容。从项目管理的概念上来分析,项目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项目管理的实施对象大都是企业内部的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或者将被管理的对象当做项目来进行;其次,项目管理的过程具有系统性。综合项目本身来看,其实一个长期的、需要严密筹划的、具有深刻影响力的过程,为了保证这一过程实施的顺畅,系统性的工作思想必须贯穿项目管理的始终,即项目管理的内容需要在进行之前形成完整的规划预案,并按照项目内容进行随时调整和优化;再次,项目管理是一项团队工程。项目管理不仅涉及到对于项目本身的监管,还涉及到对于项目实施人员的监管,因此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团队管理的标准,责任到人,让项目的实施过程更加的有法可循;最后,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需要不断的开发和完善。项目管理过程中,因为项目实施所涉及到的人员、事物等的复杂性,项目管理本身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变,直至保证最后目标的实现。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项目管理需要先于项目本身预见其最终的实施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项目管理方案的开发。

2、项目管理的基本职能

从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来看,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的几种职能:首先,规划项目本身。项目管理作为项目本身的监控手段,其首先设计的就是对于项目的计划。在计划当中,项目的目标、具体的工作进度、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资源消耗等都将被规划在管理范畴当中,作为实施的预案,保证尽可能在短期之内完成成本和质量的优化配置。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项目管理首先实现的职能就是项目规划。一般来说,项目规划的工具主要有:工作分解结构、网络计划技术等等。其次,对项目进行组织分配。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具体人员的安排和配置,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项目规划管理的过程,项目管理需要在明确具体的工作分配、了解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好各部分组织职能划分指后,对项目组织的机构进行具体划分。作为项目规划和项目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更好的组织分配能够对项目实施产生相当大的助益。而一般而言,项目组织主要分为以下的三种形式:第一,树形结构。在树形结构当中,项目组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层级划分,各部分的职能和责任相对较为清晰完整。不过这一组织结构的弊端是,不能应用于大型项目结构,其所涉及的部门内容划分也不能太过复杂。所以整体而言,这一结构较为扁平,立体化不强,只能应用于小型的项目组织结构。第二,矩形结构。这是目前为止应用较广的一种项目管理结构。这种结构中,各部门的管理功能和其被应用的功能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矩形的结构,不同组织下的工作员工可以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行项目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也是目前较为典型的一种工作方式。第三,网络结构。综合以上两种结构来看,网络结构相对来说更有立体性,其应用价值也更高。作为未来企业较受欢迎的一种应用模式,网络结构主要是固定业务关系网络的工作集合。工作成员之间具有典型的交错性,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让整个工作体制都动起来,权力分化和集中并重。当然,这种网络组织结构常应用于一些网络方面的虚拟企业,通讯行业对其的应用近些年来也在逐年增多。最后,对项目进行评价监控。项目实施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为了确保每一个过程的可实践性和可应用性,需要设定一个项目评价阶段评析当前工作的状态。而为了保证项目评价监控职能的合理实施,项目计划需要与评价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任何不可行的偏差都可以否定项目评价本身的实行。

二、通讯行业研发项目管理的优化

1、项目划分

在通讯行业的企业项目实施之前,为了保证对其整个过程的优化管理,项目管理过程需要再项目立案形成之前,对项目本身进行一定的可行性评估,即首先进行项目内容的评价,如项目规划人员的大局观、营销人员的参与度、市场调查人员的具体调查水平等等。在综合这些内容之后,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最终确定项目的可实施性。这作为项目立项的基础,对于项目的整体过程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同时也尽可能的保证了项目本身的实施。当然,这一过程出了对项目实施人员的了解之外,还包括对于项目内容的大致划分,即项目经理或者其他项目负责人需要从现有条件出发,对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实施过程,项目实施的具体目标,项目各阶段的实施目标等明确,并对项目不同阶段的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大致的区分,让整个项目的资源和人力都有一个配置的合理空间,以保证项目能够完整的实施。另外,最为重要的是,项目管理的具体过程,即每一个项目实施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和具体的评价标准等内容,也需要在前期工作过程中制定出来,这样更能有效的保证各项工作的有迹可循和有法可依,避免了因为责任不明确、任务分配不清等出现的工期拖延、工作质量下降等行为。

2、立项管理

在前期的大致划分之后,项目管理需要进行再进一步的立项管理划分。项目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项目管理相应的也需要长久的监督和管控。因此,在通讯行业的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在完整的了解自身工作并对工作进行大致划分之后,接下来需要对不同的产品规格,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目标,长期的人力投入和物力投入要求等进行严格的制定。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在前期的项目划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配置、工作部门划分等工作需要再进一步的细化并最终组建项目团队。从整体的过程来说,这个过程首先涉及到项目规划的完善过程。假如一个通讯项目所涉及的工作过程分为四级,那第一个项目划分过程只设计到了项目的第一级、第二级人员安排,即项目总的管理人的安排以及项目的不同分类负责人的安排。而项目计划也大体只是制定到了项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不同的项目阶段可能会涉及到哪些内容。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的完善现有的工作结构,保证项目规划的人力、物力的合理配置,在立项阶段,项目负责人需要利用自身所了解到的工作情况,对项目规划进行完整的预估,并最终形成文书格式,交由产品或者项目经理人,并由其将此方案交予企业负责人。其次,涉及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员配置过程。项目已经确定之后,最重要的便是人的实施问题,很多项目之所以夭折,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有着巨大的关系,因此,项目负责人需要再充分了解公司的现状基础上,对公司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

3、实施管理

项目执行阶段,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着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和可实现性,是项目目标形成的关键因素。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以合理的方式进行项目的规划和确立,需要管理人员的多方配合以及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这一角度来说,首先,各个部门需要按照之前预定好的工作项目进行实施,无论是时间的配置、项目内容的确定、项目具体应用资源的确定等,都需要尽可能的按照原有的规划方案进行;其次,各部门在制定好项目之后,需要对项目的进展进行完整的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现有的实施进度,项目具体的费用问题,当前的项目质量等等;最后,各项任务的负责人需要以成文的形式对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交付,各阶段过程中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对项目进度进行评估。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内容,因此,为了保证最终的项目评估更具合理性和准确性,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员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节点监控。也就是说,从项目经理到具体的工作员工,都需要按照层级分布的结构对项目进行层级管理和控制,利用工作追踪工具,对不同阶段的工作质量、工作涉及的费用等进行查看,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方案的调整。这一过程中,也要定期举行会议进行工作内容的记录和整理,以便形成较好的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

4、验收管理

一般来说,通讯项目的工程都较长。因此,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通讯行业的项目管理者需要一个具体的验收评估过程来了解当前的工作是否已经完成了,具体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项目的分阶段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这个验收过程包括了对不同阶段工作内容的评估,也包括了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等的评估,因此需要分成对人员评估和对工作评估两个方面来进行。当然,最后,在产品验收阶段,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充分了解不同阶段计划变更的方式,并将其作为项目管理评估内容的重要一部分,以此来评价相关工作人员的应急态度和能力。

三、通讯行业研发项目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通讯行业的研发项目涉及到的人员众多,相关的项目内容变化性大,加之当前的工作环境变化较快,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研发项目管理本身,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在项目建立初期明确各个产品规格的定义。互联网时代信息四通八达,通讯行业的各企业要想抓住这一机会,保证工作预案的合理执行,需要对工作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更加精确的规划管理,尽可能的保证自身工作能够在当前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带动整个行业的大发展。其次,合理安排项目成员。在经典的矩阵结构当中,由于成员大多为兼职,受自身的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双重领导,因此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无法判断主次结构,或者是被重复安排,因此执行力也较弱。所以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能,并帮助其对工作本身形成完整认识。最后,完善管理跟踪工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工作评估和工作进度交付问题,由于多项目的实施或者不同阶段项目管理内容不同的情况,项目的不同阶段的信息核实和具体项目进度跟踪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完整规划,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保证产品进度的完整。

四、结语

通讯行业项目管理过程该如何进行监控和管理,不仅需要有方法,更需要有行动。因此在管理中,前期方案制定阶段,项目规划要尽可能的详细、周全,从计划的确立到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完善再到最后的计划确定阶段都需要项目负责人的周密布置;后期的项目执行阶段,除去需要按照既定计划执行之外,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合理监控各部分以及各层次的工作进度等都直接关乎着最后的目标实现。所以通讯行业研发项目管理优化需要一个长期的清晰而完整的过程,需要各方人员和各方资源的通力配合并最终作用于企业的发展。

通讯论文篇3

(1)通讯构架图系统通讯采用组件式开发,面向对象设计,代码接口简单,可扩展,便于多系统公用,事件驱动方式支持应用层直接使用(独立线程),应用层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即可。系统通讯除了具有暂停、恢复功能,还具有停止、重启功能。通讯构架如图3所示。与同类产品横向对比,系统的通讯结构具有以下优势:①对通讯具有暂停、停止和重启功能;②事件驱动方式支持应用层直接使用(独立线程),应用程序可在此线程中作任何业务逻辑开发,而不影响通讯组件通讯,而且各相应事件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应用开发人员编写代码时,只需要在此事件中填充相应业务逻辑即可,无需考虑如何触发调用该处业务逻辑代码,通讯组件在运行时会自动触发;③面向对象设计,可扩展。(2)双通道并发通讯单进程双通道并发通讯技术是通讯系统的特色。当前各系统通讯以单一通讯方式、单一通道为主,如可采用485通讯方式、一个通道的半双工通讯;或者采用环网通讯方式、一个通道的半双工通讯。本系统可以实现2种通讯方式、双通道并发通讯,例如可以采用双串口双通道并发通讯;双环网双通道并发通讯;串口加环网双通道并发通讯等,对于大型矿井极大提高通讯巡检周期。在系统巡检容量变大后,若巡检周期过长,可以通过启用双通道并发通讯来缩短通讯周期,而且并发通讯可以是并发串口通讯、并发串口+环网、并发环网+环网通讯。可以根据矿上实际情况来扩展系统容量,比如矿方本身使用的是环网通讯,后期若系统容量过大后,可以采用环网+环网通讯模式;若矿方当初使用的是串口通讯,并且矿方没有布置环网线路,可以采用双串口通讯模式,只需多接一个硬件接口。通讯配置界面如图4所示。

2数据库的优化设计

数据库优化,提高系统响应能力一直是数据库应用开发的研究课题。通常是通过设计较好的关系数据表、采用存储过程、增加索引等手段来提高数据响应能力,但是当数据过于庞大时,这些常规的手段已经不能适应需求,系统响应效率低,当前其他各系统都采用人为分表的原始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人为将本来属于一个逻辑表的分成若干个逻辑表,从而达到提高数据响应效率的目的,但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开发人员需要维护创建该逻辑表,同时存储数据时还要开发人员区分存入逻辑表,增加了故障点,降低系统的可靠性,由于生硬的将一个概念模型分成了若干个相同的模型,数据库表的概念模型设计可读性差。数据库表分区技术解决了以上问题,数据库通过表分区技术不改变逻辑表的结构和数量,通过逻辑表和若干个物理表的内部映射将逻辑表分成若干个物理表存储区;且这些物理表可以分布在不同磁盘分区下,历史数据文件易于分离,而现有分表的方式不易分离,因为都是存储在一个物理文件里面的;如果是磁盘阵列,各物理表的查询响应将实现并行读取,提高查询效率和系统响应速度;将本来不属于开发人员维护的任务独立由数据库维护,降低开发人员难度,同时也消除了若干个可能的故障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图5形象说明了表分区的优势。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从架构设计、通讯设计到数据库设计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软件拟采用C#.ENT平台语言开发,C#是开发.NET框架应用程序的最好语言。安全监控系统具有功能齐全、软件丰富、可靠性高、操作使用方便、配置灵活和经济实用等特点。可汇接多个安全与生产环节子系统,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型及地方煤矿使用。

通讯论文篇4

光通信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

光通信技术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当属光纤通信技术了,在最近几十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也是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代,从工作波长为0.85μm的多模光纤通信逐渐发展为工作波长为1.3μm的单模光纤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到工作波长为1.55μm的光纤通信系统,这些年的进步很好的解决了光通信系统的色散问题。不仅如此在这些年光源也放上的很大的变化,发生了从发光二极管到半导体激光器的变化。半导体激光器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传输信息的效率,而且半导体激光器与二级发光体比较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光纤和光源的发展大大的缓解了信息衰减和色散的问题,加大了光纤的通信容量,提高了光纤通信的效率。另外在光网络协议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技术种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图像、数据、语音等业务,目前的重点是宽带接入网建设。宽带接入包括光纤、无线、同轴电缆和xDSL这几种方式,这些主要是基于分组交换方式的接入,其中以光纤接入为主。光纤接入分为有源方式接入和无源方式接入两种,即利用SDH或PDH为传输通道和无源光网络方式,光纤的非线性问题随着光纤放大器的广泛应用而逐渐显现出来。光纤的非线性主要指四波混频效应、自相位调制效应、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受激喇曼效应、受激布里渊效应等。其中一些效应会使得系统的技术指标恶化,使得信号脉冲展宽、波型畸变、信号之间串扰。通过合理的使用某些非线性效应,我们可以研制出新型的光器件。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1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的建设下一代网络就必须得构建一个拥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而由于光缆高达20年的寿命以及过高的造价,光纤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构建必须具有前瞻性,应该结合设备和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设计。同时由于下一代电信网对容量的高要求以及频率的高宽度,这一代的光纤性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必将被淘汰,那么开发新一代的光纤将势在必行。在G.652.A光纤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取得一定成果的G.652C/D光纤很好的解决了色散斜率的问题,减低系统成本,而且能实现更长距离和更大容量的传输。基于这些原因,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新一代光纤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2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前景

这些年由于波分复用系统的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以及市场的需求,WDM系统被广泛使用。WDM系统不仅在波长数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且传输的总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目前的WDM系统中仍存在过多的电再生点,而且初始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太大。因此未来的WDM系统会致力于减少电再生点,降低初始成本和运营成本,并进一步的扩大运输容量和运输距离。作为通信设备入网认证,需要给出的可靠性指标主要是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这个指标是通过现成公式用元件或部件平均失效率计算出来的。目前,通信产品可靠性研究和试验还不为人所重视,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验,从而找到更科学的方法来测算验证产品的可靠性。

通讯论文篇5

精跟踪子系统结构

1精跟踪系统硬件结构

精跟踪系统的硬件结构可分为探测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3个部分,其基本组件参数如表1所示。探测单元采用的是PhotonFocus公司的MV-D1024E-160型CMOS相机,其最大分辨率为1024×1024,开窗为256×256时帧频最高可达到2200frame/s。控制单元为一台PC机加上SiliconSofeWare公司的MicroEnableIV型图像采集卡、一块AC6631隔离通用4路12位D/A卡(只用到两路)。执行单元为Newport公司的FSM300型音圈电机,其最大机械摆角为±26.2mrad,精度≤1μrad。如图1所示,望远镜镜筒中接收到的光线经过一系列反射镜和透镜后聚焦在相机的光敏面上成像,图像数据通过CAMERLINK线传递给图像采集卡,再由PC机处理,然后PC机控制D/A卡输出相应的电压制使得音圈电机产生偏转。

2精跟踪系统软件及算法

作为控制单元处理器的PC机有3点主要任务:(1)控制相机及图像采集卡;(2)将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得到要相应的控制电压;(3)控制D/A卡输出相应电压。其中第二项任务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它又可以分为光斑的中心计算和跟踪控制的电压值计算。精跟踪系统需要高频率、高精度地得到光斑中心的位置。高精度的算法需要更大的时间开销,也就是说精度和速度必须统一起来设计出一个最优化的算法。该系统设计了以下算法:(1)用域值分割的方法减小背景噪声的影响。自适应域值通常需要全像素范围的计算,因此采用固定域值分割的方法,利用人工PC机上取点得到背景值可以大幅减小运算量。不足之处是,当背景噪声发生较大变化时,无法及时调整,会造成质心定位的不准确。(2)国内外文献显示,对于精跟踪来说,质心法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光斑中心的计算方法[5-6],所有高于域值的像素点均参与运算,所有低于域值的像素点当作是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离质心较远的像素出现大于域值的噪声点时,将很大地影响质心的精度,因此通常域值会取偏大一些,这样虽然会减小光斑的实际范围,但其对质心精度的影响较小[7]。跟踪控制的电压值计算采用的是增量式PID算法。经过优化后的最终算法,在处理256×256分辨率的图像时,从接收图像到发出控制电压耗时约为0.3ms,已经完全能满足实时处理精跟踪相机2200帧频图像的要求,且受外界背景光影响较小,在白天仍然能正常工作。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通信实验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实验大楼和工学部主教学楼之间进行,两楼直线距离约为2km。实验时信息学部上的发射端向工学部的接收端同时发射650nm信标光和1550nm信号光。由于粗跟踪和精跟踪之间未建立反馈链接,因此采用的是跟踪标定点的方法,即粗跟踪将其CCD上的光斑保持在某个给定点时,精跟踪相机上的光斑进入视场,精跟踪将光斑稳定在光敏面上的给定点时,信号光接收光功率被最大化。接收端下方的一维旋转平台以指定角速度转动,模拟发射端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精跟踪系统的PC机由C++编写的程序里有坐标的记录功能,将其保存下来绘成随帧号变化的图形。共采集了旋转平台在不同的6种角速度下的光斑质心X、Y轴坐标。图2、3为其中的两组,中间的剧烈变化部分为精跟踪停止工作时的曲线,用于与跟踪状态下的曲线进行对比。同时,在原本放置APD的地方放置了光功率计记录光功率的变化,并将数据传送到PC机中,通过LabView编写的程序将其保存下来。

1精跟踪相机端实验结果及分析

对于精跟踪系统来说,需要跟踪补偿的光线倾斜角相当大一部分低频是由粗跟踪的残差造成的,大气湍流造成的抖动幅度则要小的多。因此,表2列出了运动平台在不同运动速度下粗跟踪系统的残差,而由于光路中透镜的变换,粗跟踪中X轴的抖动在精跟踪中表现为Y轴的抖动,Y轴则表现为X轴。可以看到表中粗跟踪系统在平台运动角速度大于0.8(°)/s时,其残差已经大于精跟踪的500μrad视场,但精跟踪系统的执行机构—音圈电机的偏转范围高达±26mrad,且其反应速度和相机帧频都相当高,而粗跟踪的残余抖动频率相对较低,一般仅为几Hz,因此,只要光斑进入过精跟踪视场,即使总偏移角度大于500μrad,仍然可以被有效跟踪到。经过精跟踪系统的补偿后,在定点及各种不同运动速度时的光斑质心变化如图2、3及表3所示。由于转台惯量等原因,粗跟踪的残差随模拟运动速度的变快而变大,也就是精跟踪在单位时间内要补偿的角度倾斜也在增大,因此预计精跟踪后的光斑坐标浮动也将随着运动速度的变快而变大。由于是一维转动,表3中,只有精跟踪的Y方向也就是粗跟踪的X方向质心坐标标准差的变化基本符合课题组的预测。但是最大偏移量却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初步推断是由于最大偏移量本身受突发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每组数据的记录时间只有几十秒,样本不够大而导致的。图3中,当平台运动速度较高时,跟踪曲线出现了没有被补偿到的低频抖动,且其频率基本和粗跟踪的残余抖动一致,课题组推断这是因为粗跟踪残差已经达到毫弧度级,经过望远镜放大,在精跟踪光路中则达到了十几毫弧度,做为执行机构,音圈电机在大幅度偏转时响应速度较慢,而且在粗跟踪残差很大时,到达精跟踪相机的光斑不仅产生了位移还产生了高频的明显形变,从而产生了质心的变化。

2光功率计实验结果及分析

由于跟踪系统最终是为通信服务的,为了得到跟踪系统对通信的效果和影响,把能向PC机传输数据的光功率计接入了在原通信系统中用来接收信号光的光纤处,以10kHz的频率采集耦合后的光功率,以此来评估跟踪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4、图5及表4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平台运动速度下,接收到的光功率的均值、标准差基本和平台不动时的定点实验时采集到的数据一致。上节中,精跟踪相机端实验结果中的精跟踪残差由于幅度较小,而耦合有一定的接收面积,在光功率上基本没有体现出随着平台运动速度而变化的特点。表4中还加入了两组未开启精跟踪时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到第一组数据记录过程中,光斑完全未能耦合入光纤中,其数据基本可认为是背影噪声,而在第二组数据中,有短时间的耦合成功,但标准差远远大于开启跟踪时。而表4中的最大起伏值除了一组完全未能耦合的以外基本相同,课题组推断,是由于光斑闪烁变化的幅度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光功率计能测量到的上限,所以文中的最大起伏已经是由闪烁引起的而不是光斑位移引起的,而这是一维的精跟踪系统无能为力的。

结论

通讯论文篇6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专业化ICQQQ贸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超级秘书网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

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新思维工作室.QQ与MSN实用趣味手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通讯论文篇7

关键词:煤矿通讯;GPRS;GEPON

引言

在我国建设煤矿现代化的过程中,煤矿经历了从单一重要参数单机监控到多参数全方位监控并最终实现综合自动化过程。目前各个地方也根据自己的相应特点开发出了很多适合自己应用的监控系统,而监控系统中的贯穿之处在于各个系统中的通讯子系统。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当前各个系统中通讯方式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将煤矿安监通讯系统从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尽阐述。

一、有线通讯方式

当前煤矿安监系统中所使用的有线通讯方式集中于现场总线方式(如cAN总线,PROf-bus总线等)、RS232总线方式、RS485总线方式以及当前流行的GEPON通讯方式等。这些方式优点是通信可靠,信号稳定。不足之处在于前期组网比较大,成本较高,易损坏。

现场总线通讯方式特点。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

现场总线使得现场控制设备具有通信功能,通信标准的公开、一致,也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设备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功能块与结构的规范会使得相同功能的设备间具有互换性。其在一对双绞线上可挂接多个控制设备,便于节省安装费用;节省维护开销;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从现场总线技术本身来分析,它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是寻求统一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

二是IndustrialEthernet走向工业控制网络。

RS485通讯方式特点。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2V~+6V表示“0”,6V~-2V表示“1”。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结点。在RS485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的是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很多情况下,连接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而忽略了信号地的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许多场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这有二个原因:(1)共模干扰问题:RS-485接口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方式,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但人们往往忽视了收发器有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Rs-485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12V,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可靠,甚至损坏接口。(2)EMI问题:发送驱动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GEPON通讯方式特点。GEPON(GigabitEthemetPassiveOpticalNetwork)将以太网(Ethernet,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链路层协议)与无源光网络(PON,接入网的最佳物理层协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很好适应IP数据业务的接入方式。由IEEES02.3EFM(EthernetfortheFirstMile)提出.已形成标准802.3ah,可以环形,星形,也可以是井下巷道的树形,更利于煤矿现场特殊环境。不但集成了无源光网络的低成本优势,而且与数据网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以太网技术无缝融合,光缆使用少,传输带宽高,后期扩展容易,费用低。可以实现真正的“三网合一”。

综合几种通讯方式特点,可以看出以上单一有线通讯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但是如何合理布局组合,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网络构建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达到要求。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特点。

二、无线通讯方式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越来越多的被用在工业控制网络组建中,他们以低成本,易维护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是也存在信号不如有线网络稳定,容易大面积瘫痪等问题。当前,煤矿通讯系统中存在的方式主要有GPRs移动通信方式,GSM短消息方式、RFID以及Zlgbee等通讯方式。现简单陈述一下特点。GPRS通讯方式。GPRS的英文垒称是:“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译作“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发展起来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所谓“包交换”就是将Data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邮局中的寄包裹。其作用在于只有当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而且可以以传输的资料量计价,这对广大用户来说是较合理的计费方式,因为像Internet这类的数据传输大多数的时间频宽是闲置的。

GPRS网络是基于现有的GSM网络来实现的。对原来GSM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使用“分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掉线的麻烦。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电话线,但GPRs则较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可以同时进行。

Zigbee通讯方式。Zigbee的基础是IEEE802.15.但IEEE仅处理低级MAC层和物理层协议,因此Zigbee联盟扩展了IEEE,对其网络层协议和API进行了标准化。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网络技术,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它有自己的协议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十分类似现有的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类似移动网络的一个基站,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米,到扩展后的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另外整个Zigbee网络还可以与现有的其它的各种网络连接。

总结

通讯论文篇8

【关键词】黄远生 新闻思想 “远生通讯” 政治观

黄远生(1885-1915)名为基,字远庸,江西德化(今九江县)新合乡人,远生是他的笔名。1904年黄远生考取进士,进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学成回国后在清政府邮传部任职,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创办和主编了《少年中国周刊》,担任过《申报》、《时报》等报的特约记者。因反对袁世凯的帝制,他被迫远赴美国,在旧金山被人暗杀。黄远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其新闻作品经其朋友林志钧整理出版为《远生遗著》。

国内学者对黄远生的研究成果显著,对其新闻思想和通讯以及他的政治观都进行了深入集中的探讨,学者围绕黄远生的研究视野也逐渐扩大,从传播学、新闻学、政治学等角度对黄远生做了不同的诠释。

一、对黄远生新闻思想的研究

学者对黄远生新闻思想的研究较为集中,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1、对黄远生“四能说”新闻思想的研究

罗星在《政治记者黄远生》一文中提出了黄远生对舆论机关的宗旨和使命、报刊的性质作用以及记者的准则修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黄远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还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基本要求,即:“新闻记者须有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①胡绩伟在《试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业绩和品德》中分析了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有:报纸是公共的舆论机关;提出了“四能”说;强调新闻的真实性。②雷素云在《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一文中,指出黄远生新闻通讯的思想及特点:提出了为国为民的办报目的;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主张言论自由;认为新闻记者应具有“四能”素质。③杨惠珍在《中国报业先驱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与实践》一文中,研究了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和实践,指出黄远生最重要的新闻思想就是提出报社编辑部是公共舆论机关,报纸必须为社会立言,为人民鼓呼,并且要对当政者进行监督。黄远生新闻思想的核心,是严格尊重事实,坚持公正客观。黄远生对记者的采访活动,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说。④张红军在《黄远生的梦想与创新》中提出黄远生在新闻思想方面的创新——办报目的:主持公理、指斥时弊、为人民奔走呼号;新闻工作的原则:客观、真实、公正、全面、超然;提出记者的基本素质:“四能”说;独有的忏悔精神。⑤覃宁在《黄远生的新闻实践初探》一文中,分析了黄远生的办报主张:公理, 认为新闻记者应有良心,应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新闻报道上力求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提出了“四能说”。⑥

2、对黄远生其他新闻思想的研究

冯国和在《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其办报方针》中总结了黄远生的三点新闻思想:认识到了新闻传播的功能和舆论机关的使命;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新闻记者的素质修养;主张新的新闻报道的语言和报纸的文风。⑦高坡在《黄远生新闻思想探析》一文中分析概括了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核心:真正的新闻应该而且必然有益于人生。作者重点从新闻学的角度来阐释这一观点,并认为黄远生的有关新闻表现的对象、新闻的功能、从事新闻应有的态度、做好记者的必备条件等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具体阐发的。⑧宋三平在《从〈庸言〉看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与实践》一文中,总结了黄远生在《庸言》的新闻思想与实践及其变化,包括:报刊是社会的一部分,报刊要与社会相适应;报刊应持客观态度,注重事实;报刊是公共舆论的平台;重视时评;以文学激励感情。⑨

二、对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研究

对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研究也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其新闻通讯特点和形式的研究。

1、对黄远生新闻通讯特点的研究

很多学者对黄远生通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研究。乔云霞⑩在《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的开创者》中认为黄远生是新闻通讯文体的开创者,并分析了其新闻通讯的特点。包括真实性、表达方式和形式的多样性等。劳沫之⑾在《通讯界之大师》一文中着重分析了“远生通讯”的特点:针砭时弊,尖锐泼辣;鞭挞权贵,所向披靡;刻画人物,惟妙惟肖。靳道亮,赵璇⑿在《论黄远生对报刊通讯文体的贡献》一文中,概括黄远生对报刊通讯文体的贡献:注重典型素材的选取和重大主题思想的提炼;把各种文学手法引入新闻报道之中,实现了文学性与新闻性的自然融合;强调真实性这一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雷素云、程文⒀在《思想溢彩通讯生辉—忆报界奇才黄远生》中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报道人民所关心的重大政治新闻;报道读者欲知而未知的事件;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闻;满足读者步步深入的愿望。王永伦⒁在《“远生通讯”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一文中,探讨在中国报纸通讯文体发展的背景下,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并分析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能够开创中国报刊通讯文体新景象的原因。

2、对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的研究

还有很多学者把黄远生新闻通讯看作是我国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开端。洪影⒂在《脱手新闻万口传—黄远生深度报道浅谈》中认为黄远生最早开始我国的深度报道,并总结了黄远生深度报道的特色。汤旸、郭光华⒃在《论中国报刊深度报道的演变》指出黄远生在1912- 1915年间发表在《时报》、《申报》上的“北京特约通信”中的若干报道为深度报道出现的标志。姜小凌、管文娟⒄在《中国报刊深度报道源头考》一文中认为黄远生的解释性通讯是我国解释性报道(即深度报道)的开端,并指出了黄远生解释性通讯的特点。

三、对黄远生政治观的研究

近些年来,还有不少近现代史学者关注黄远生的政治观,因为他的通讯和评论多关注国家大事,涉及多是政治、财政和外交事件。严德健⒅在《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中认为《远生遗著》是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结晶,它堪称民初政治斗争的实录。通过对其解读,可以使我们看出民初政治的轮廓和黄远生所持的法治思想。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有融合和冲突的一面,从而导致其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立场。王红军⒆在博士论文《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中采用实证的方法,对黄远生的新闻撰述活动进行梳理,尤其关注其新闻撰述生涯,考察他“不偏不倚”思想的产生及实践。宣慧晴⒇在《浅谈黄远生的政治立场——以〈远生遗著〉为依据》中以《远生遗著》为主要依据,对民初记者黄远生的政治立场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黄远生政论文章的分析,发现黄远生并不是像部分史学家说的拥袁反孙。他看待时事时并不含党派偏见,对于民初各党派的有悖民主政治的做法直言批判,他所关注的,始终是平民百姓的生存环境和国家社会的政治命运。

结语

如前所述,学者对黄远生的研究比较多且有突破,当然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1、对黄远生新闻思想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学者对黄远生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多,发表了很多论文,但因为资料的缺乏,关于黄远生系统的专著还很少,只有鲁正葳的《撩开民国黑幕: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这一本著作,不过该书中有很多对话和情节,且没有标明注释和参考文献,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2、对黄远生新闻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原因还缺乏研究

学者大多只是总结了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但他的新闻思想的产生,一定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以及个人的素质等原因,深入研究黄远生新闻思想产生的原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新闻思想。

3、对黄远生的研究视野还有待拓宽

学者对黄远生的研究视野已经相对开阔了很多,但是仍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学等领域对黄远生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罗星,《政治记者黄远生》[J].《新闻大学》,1983:105-108

②胡绩伟,《试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业绩和品德》[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130-138

③雷素云,《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110-112

④杨惠珍,《中国报业先驱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223-229

⑤张红军,《黄远生的梦想与创新》[J].《新闻爱好者》,2007(3):36

⑥覃宁,《黄远生的新闻实践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28-229

⑦冯国和,《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其办报方针》[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6):78-83

⑧高坡,《黄远生新闻思想探析》[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94-97

⑨宋三平,《从〈庸言〉看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与实践》[J].《中国出版》,2010(3):54-57

⑩乔云霞,《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的开创者》[J].《天津师大学报》,1986(5):71-77

⑾劳沫之,《通讯界之大师》[J].《新闻与写作》,1986:21-22

⑿靳道亮、赵璇,《论黄远生对报刊通讯文体的贡献》[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1):48-50

⒀雷素云、程文,《思想溢彩通讯生辉——忆报界奇才黄远生》,《中华新闻报》,2002-5

⒁王永伦,《“远生通讯”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J].《新闻爱好者》,2011(1):52-53

⒂洪影,《脱口新闻万口传—黄远生深度报道浅探》[J].《新闻大学》,1987:42-44

⒃汤旸、郭光华,《论中国报刊深度报道的演变》[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02-105

⒄姜小凌、管文娟,《中国报刊深度报道源头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8(12):56-60

⒅严德健,《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J].《九江学院学报》,2006(1):35-37

⒆王红军,《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C].复旦大学,2010

⒇宣慧晴,《浅谈黄远生的政治立场——以〈远生遗著〉为依据》[J].《新闻世界》,2011(9):175-176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上一篇:法学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法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