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4 04:41:25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篇1

智能电网系统要求要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并且在实际运作中要有可控性和灵活性。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能保证智能化的运作,并且能够保证电能多样化的供应。同时也能保证性能安全,使得不用特点的电力用户访问。智能化运作是智能电网的一个具体表现。2、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变电站、能量储蓄站、分配网络控制站等。这些站点是智能电网实现各个应用的基础,也是支持只能电网的关键站点。

二、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趋势

(一)改善电网电能质量与电力市场社会的可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电能,而且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正在建立世界电压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AC/DC混合网,而大规模的风电场、光伏发电以及微型电网等,其对电能的质量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现在用户在电力市场中的参与在进一步的增加,想要提高电网电能的质量,就要对电网的配电效率以及用户规范等方面都进行重视,这是智能化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二)保障电网电力电子装置的可靠性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逐步完善中,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应用电力电子装置的可靠性、经济性评估体系。安全使用电力电子技术也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现在仿真技术的不足,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限制,因此想要促进其发展就要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三)直流输电技术目前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常规直流输电的关键技术问题已经在2010年突破,并且我国也实现了百兆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示范。在发展的过程中,电子电力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预计在2020年实现直流联网及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装置的自主知识产权,使新型直流输电进入到试验阶段。在2030年的时候,建立基于智能电网的直流输电体系,使其在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

(四)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我国电网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其预计在2020年将完成新型FACTS装置在智能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并且实现灵活交流输电技术以及其应用的智能化升级工作。2030年争取实现建立一个完整的电力电子技术以及其产品的智能化体系。

(五)电能质量技术在2020年,我国智能电网将会发展到能够解决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新型的配电网的智能化技术,在全国的范围内推广定制电力园区。在2030年将会完成标准化定制电力产品以及电能质量的分级体系,实现大规模的定制电力技术。

三、总结

通过上文分析,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其对于电网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使电网强化以及优化,保证大电网的安全稳定。同时,先进的电子电子技术对于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是我国电网长期稳定发展的要素。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电子工程;智能技g;自动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022-01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智能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并且以其较高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在在各类行业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其更加功能更加强大,运行也更加顺利快捷,大大提升电子产品质量以及生产速度得到极大提升,并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为进一步提升智能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深化其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下就智能技术相关概述进行分析,为今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 智能技术的概述

1.1 智能技术的定义

智能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始于20实际50年代,其包含了众多的学科内容,如自动化学、控制学、信息学、计算机学以及神经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目前依赖最多的便是计算机科学当中计算机编程技术。能够以别样的方式来开发人类智能,并且能把开发成果应用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当中。合理应用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还可以显著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从而提升企业工作效率[1]。另外,在高危行业当中应用智能技术也能够降低危险性,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譬如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当中应用智能技术能够提升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增强系统的控制效果,节省投资成本,在提升设备运行精度的同时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推动企业迈向全面智能化发展阶段。

1.2 智能化技术的特点

(1)不需要创建控制模型。利用传统技术对进行自动化过程往往由于动态方程的复杂性,总是难以精准的控制被控对象,并且也造成很多参数数显误差,若是不能够加以有效处理,变回对模型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而利用智能技术则能够妥善的处理这一问题,从而避免了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发生。(2)提高调控的方便性。智能技术的另一大特点在于能够随时对系统控制程度进行调节,极大的提升了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而有力保障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借此可见,较之传统控制技术而言,智能技术控制器在调节功能方面更加强大,优势更加明显,这能够显著提升电子工程自动化系统工作的效率。另外,智能技术控制器还可以进行相关设备数据的自动调节,完全能够实现无人操作控制,实现了自动化。

2 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我国的智能技术发展特别迅猛,在各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拓宽,尽管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当中的应用还有着一定的问题,然而不可否认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且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系统选择种类的扩充、系统故障的准确定位以及电子工程产品优化等诸多方面的确发挥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就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2]。

2.1 智能技术扩充控制系统

当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还未应用智能技术的时候,电子工程产品生产控制中心可供选择的自动化控制种类较为缺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也受到很大限制,有些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在智能技术引入到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以后,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能够完成一些复杂的操作,极大的降低了人们进行复杂工作流程操作的难度,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操作当中的失误率,减少了因控制问题而造成的工程事故,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极大的提升了电子产品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

2.2 智能技术优化产品设计

智能技术未在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应用时,工作人员在设计电子产品过程中由于产品复杂、专业理论知识较强以及工作人员在电子产品生产方面理论欠缺的缘故需要面临重重困难,工作人员在电子工程产品的设计中只能在凭自身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以专业性知识不足的工作状态进行不断的尝试性操作研究,并且最终设计出来的电子工程产品的合理性与产品自身的适应性方面难以做到很好的保障。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产品设计以及产品优化的工作难题。这种智能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工作人员理论知识不足的设计困难,并且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智能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与产品设计巧妙结合的方式来确保电子工程产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能使产品得到科学的检测。因此在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中科学引入智能技术使得产品的设计优化能得到巨大保障。

3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在电子产品诊断以及优化的过程当中,容易造成优化不到位的情况。鉴于此,建议不断提升和完善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引入智能技术提升其优化水平和诊断结果,不断拓展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的应用范围,提升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智能技术人员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电子工程自动化智能水平,推动我国工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少芸.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4):148-149.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 智能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H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133-01

一、引言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它的专业面广,小到制造车间的检测,大到卫星火箭发射的监控都归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测控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测控尝试都是来自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时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日晷这一原始的时钟,对空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点、线、面的认识。现代社会对测控的要求当然不会停留在这些初级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测控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二、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

测控技术,即测试与控制,是一门新型的技术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先后发明了铜壶滴漏计时器、指南针以及天文仪器等多种自动测控装置,这些发明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次大战期间,由于建造飞机自动驾驶仪、雷达跟踪系统、火炮瞄准系统等军事装备的需要,推动了控制理论的飞跃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控制理论扩展到民用,在化工、炼油、冶金等工业部门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控制理论也日渐成熟。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控制工程又出现了一个迅猛发展时期,这时由于导弹制导、数控技术、空间技术发展需要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成熟,控制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生了现代控制理论。

测试技术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信号分析处理方法。测试技术是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研究和生产过程参数测量必不可少的手段,起着人的感官的作用。一般说来,测试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如噪声,温度)检出并转换为电量,中间变换装置对接收到的电信号用硬件电路进行分析处理或经A/D变换后用软件进行信号分析,显示记录装置则测量结果显示出来,提供给观察者或其它自涌刂谱爸谩R虼瞬馐约际醯姆⒄购艽笠徊糠质且览荡感器的发展。

传感器技术是在20世纪的中期才刚刚问世的。在那时,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相比,传感技术的发展都落后于它们,不少先进的成果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广泛应用中,转化率比较低。

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随着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技术与仪器的测量与控制相结合,实现测量自动化、测量与控制智能化,使仪器的发展进入了测控结合的智能化阶段。可以说,测控技术仪器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子工程中,可以有效的对电子工程进行优化,推动电子工程的发展和完善。其中:(1)智能化技术优化电子工程,使得电子工程设计更加简单便捷,智能化的操作相似,可以使得的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得到提升,控制模型数据的变化形式,规避各类的控制问题。(2)提升电子工程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发挥其功能性,使其生产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科学的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控制部分的控制质量和控制效率提升,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效率。(3)简单的人机交互形式,可以使得的电子工程的操作更加简单直接,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工作后,可以进行电子工程的相关操作的,有效的提高的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质量。(4)发挥控制系统的功能性,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系统内部的具体状况的进行分析,并可以实现自主的逻辑判断,有效的提高控制质量。

四、智能化技术在测控领域的应用

新一代测控仪器在保证其高可靠性、高效率、高精度以及多维化、多样化的前提下,更着重于智能化的应用。在信息拾取与数据转换、信息测量、判断和处理及系统控制方面大量采用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实时显示与控制系统向三维形象化方向发展,技术操作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并且具有人工智能,从学习机进一步向人工智能机发展是测控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1、计算机的辅助设计。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普及与发展,计算机已成了测控系统的中坚,网络技术越来越成为测控技术满足实际需求的关键支撑。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智能工具,具有以下优越功能:储存盒管理数据信息的功能;高效的图像显示和绘图功能;快速的数值计算能力;逻辑判断和推理功能。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有机地将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和设计者的判断力、创造力相结合,从而加速了设计进程并提高了设计质量。

2、智能化下的虚拟技术

虚拟环境技术是测控系统中仿真技术智能化的发展新高度,是对智能化技术的延伸,采用人机交互技术有效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和动作,使操作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软件开发方面,NI公司的Labview和LabWindows/CVI功能强大,不仅使虚拟仪器的开发变得简单方便,而且为虚拟仪器做到时网络上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智能化虚拟仪器使软件更加灵活高效,提供全方位的系统集成模块化硬件、标准的软硬件平台,带动了测控系统的升级和革新。

五、结语

现代测控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中的重要支柱,现代测控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为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起到改造和推动提升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创新、高科技测控自动化的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将朝着标准化、智能化、系统化及系统功能的综合性等趋势发展,并更加标准化、开放化、全球化,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志刚.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探析[J].机电信息,2012.

[2] 李欣国.浅谈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3] 孙亮.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电子质量,2006.

[4] 徐晓峰.基于LabVIEW的现代测控技术实验室的建设[J].仪器仪表用户.2007.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化;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living modern architectural goal and office environment become, electrical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s, to achieve the intelligent modern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ctrical and automation background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system.

Key words: electrical automation;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中国分类号:T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1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智能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各种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气自动化的繁荣。“自动化”一词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随之电机电力等产品相继产生,直至60年代,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开始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过程自动化、机械制造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使自动化的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电气专业的自动化技术成为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结合产物,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日臻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无论从建筑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是以往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提升,促使现代建筑在智能化发展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90年代起,中国的智能建筑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基本都采用了智能化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走向智能家居,智能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满足和迎合消费者越来越高的消费品位及消费理念,现代建筑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内涵,势必要引入电气自动化的成分以及智能化建筑,特别是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界的主流方向。

2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现代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SAS)及其相应的布线系统。

2.1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通信自动化系统为智能建筑内的用户提供高速、全面、安全可靠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服务,满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并能适应楼外电信部门的通信网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及个人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系统主要由两大系统组成: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和有线电视网(CATV )。随着4C技术的不断推广,现在智能建筑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视电话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它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联。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六部分组成。

电话通讯系统通常有两种方式: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虚拟电话网系统。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由程控电话交换机、配线架、中继进线组成。电视通讯系统应用最广的还是闭路电视系统,主要由接收信号源、前端设备、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络四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智能建筑中的主干网络,将智能大厦的计算机系统、网络通信设备、网络外部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形成互联互通,结构合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办公的软硬件环境,更好的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2.2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控制方法、对楼宇内的机电设备或系统进行自动集中控制管理,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系统通过集中监测和控制来提高现代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护及营运成本。 它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楼宇自控系统中基本采用的是集散控制方式和分布控制方式,即用分布在现场被控设备处的微型计算机控制装置(DDC)完成被控设备的实时检测和控制任务,克服了计算机集中控制带来的危险性高度集中的不足和常规仪表控制功能单一的局限性,实现多种控制及管理功能。

2.3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自动化处理的系统。它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系统集成主要包括运行坏境集成和技术集成。

2.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CCTV) 一种图像通信系统,它综合了传感技术、监控摄像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组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监控的高智能化的处理系统。智能建筑中闭路电视的应用,可以保护人身安全,节省时间和费用,提高效率,实现实时指挥和调度,处理和保存信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部分、控制部分、传输部分、显示与记录四大部分所组成。

2.5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SAS)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当火灾发生后,联动启动各种消防设备,以达到报警及扑灭火灾的综合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主机主板、回路卡、手动控制盘、多线制控制盘、直流不间断电源、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话系统、CRT系统、机箱。

3 结束语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的共享和高效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化系统在现代建筑的应用,成就了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使人们的生活和办公环境更加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小区的内涵也必将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地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田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在吴江大厦中的应用[D],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单片机 智能技术 工程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083-01

单片机智能技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日趋健全,无论是电子工程,还是生产制造,单片机智能技术无疑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福音。从主观上来说,体积较小的单片机具有较大的空间,在整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单片机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再加上智能技术的结合,帮助工程领域的创新和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本文就单片机智能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一定的讨论。

1 单片机的设计

对于单片机智能技术来说,在现阶段的应用中,不仅仅局限于工程领域,但是工程领域确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领域。现阶段的单片机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大范围的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单片机的设计工作。本文在此对单片机的设计进行一定的讨论。

1.1 硬件设计

单片机智能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依赖就是单片机的硬件。虽然从形态上来看,单片机的体积较小,但其内部的空间较大,不仅可以输入一系列的程序和设置,同时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工程的需要。在硬件设计方面,单片机的电路设计,最好是选择标准化、通用的电路,这样不仅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可以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更换。另一方面,如果单片机的外接电路较多或者比较复杂的时候,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硬件系统的驱动能力,避免不良的情况发生。

1.2 软件设计

在单片机智能技术方面,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发展。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硬件的承受范围,同时也要考虑到软件日后的应用范围。在结合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情况以后,才能让单片机智能技术获得较大的发展。本文认为,在单片机的软件设计方面,需要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单片机程序、设备驱动程序、客户应用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单片机程序的工作时控制开发板,尽量不要增加新的工作,避免工作不专一产生的运行不畅。除此之外,设备驱动程序是Windows核心的一部分,部分工程在应用单片机智能技术的时候,因为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导致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今后的工程在应用单片机智能技术时,需要全面的考虑。

2 单片机智能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1 三星单片机

在工程领域当中,三星是一个具有实力的品牌。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三星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其中固然有品牌的力量。但是核心的发展因素还是技术。三星在运用单片机智能技术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较为高端的水准。比方说三星生产的KS51和KS57系列四位单片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亦或是其他的电子产品都因为这两个系列的单片机而获得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在经济效益上也有大幅度的增长。除了上述的两个系列以外,三星利用单片机智能技术还生产了KS86和KS88系列八位单片机,KS17系列十六位单片机和KS32系列三十二位单片机,这些产品在得到认可的同时,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领域中。

2.2 SST单片机

在单片机的生产领域中,除了三星以外,还有很多的生产公司。比方说美国的SST公司,他们在应用单片机智能技术方面,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而且生产出的单片机在整个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美国SST公司推出的SST89系列单片机是标准的51系列单片机,主要包括SST89E/V52RD2,SST89E/V54RD2等。它与8052系列单片机能够充分实现兼容,避免一些不良冲突。同时,美国SST公司推出的产品,提供了系统在线编程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且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美国SST推出的单片机在内部flash的擦写次数方面,达到了一万次以上,程序的保存时间甚至达到了100年,由此可见,单片机智能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应用之后,对用户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于,客观上提高单片机的实用功能。

3 结语

虽然单片机智能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推动工程领域的发展。但社会不仅仅需要工程领域,还有电子领域等众多的核心领域。我们需要更加广泛的应用单片机智能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给予用户更大的帮助。还有,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工程中,发挥单片机智能技术的优势,达到一个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俞荣,赵子真.单片机自动控制应用系统的设计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0(01).

[2]董巍巍,李钊,李建军,李冰,彭黎明.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09(12).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ZigBee,智能家居,前景展望

 

0 引言

智能家居,又称为智能住宅(SMART HOME),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和个人开展了对智能家居的研究,并有各类相关产品问世。

传统的智能家居更多的是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组建,比如常见的Ethernet、CEBus、X-10等,其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是X-10,主要是因为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用户可自行装设的特点。,前景展望。CEBus的性能虽然高于X-10,但是由于售价较高而难以得到普及。Ethernet主要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用于家庭自动化控制则会受到电缆布线的限制。而日益兴起的无线技术能否在智能家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呢?

和采用有线网络的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相比较,无线技术解决方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安装布置的灵活性、低廉的安装费用和在智能家居系统进行重新布置时的可移动性。尽管无线通信技术和有线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无线局域网技术和蓝牙技术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相对还是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没有一项标准化的,获得各厂商一致认可的无线通信技术适合在智能家居领域进行广泛的推广,而且现有的一些针对智能家居领域无线通信产品的价格偏高,导致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的应用停滞不前。随着近年来人类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无线通信、数字电子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发展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短通信距离的多功能传感器成为可能。近年来所涌现出来的一项新的无线通信技术—— ZigBee技术将改变这种状况。ZigBee技术产品以其低成本、低功耗、低传输速率、优秀的组网能力,被广泛认为将在未来的几年中对智能家居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1 ZigBee技术介绍

ZigBee技术是建立在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5.4基础上的无线通信协议,它是一个短距离、低功耗协议,特别适合设计应用在小型的建筑物自动化设备中,比如温度自动调节装置、灯光控制设备、环境传感器等。

2000年的12月,IEEE成立了IEEE 802.15.4工作组,致力于开发一种可应用在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上的,低成本、低功耗的低速率无线连接技术。2001年8月,美国霍尼韦尔等公司发起成立了ZigBee联盟,他们提出的ZigBee技术被确认为IEEE 802.15.4标准。2002年,摩托罗拉、飞利浦和三菱等企业加盟ZigBee联盟,06年中国的华为公司也加入了该联盟。现联盟内有180多个成员企业,包括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终端产品商。2003年,IEEE 802.15.4标准获得通过,并在2004年12月推出了ZigBee技术规范1.0版本。2006年,推出ZigBee 2006,比较完善。2007年底,推出ZigBee PRO。

ZigBee技术能够在低功耗下提供短距离、低速的数据传输,使用普通干电池的ZigBee无线传感器能够持续运行2~3年的时间。,前景展望。,前景展望。另外ZigBee技术优秀的组网能力使得它和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相比尤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地分析,ZigBee技术有如下几点优势:

(1)低成本,ZigBee技术是免协议专利费的,而且每块芯片的价格大约为2美元左右。

(2)低功耗,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两节五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节点工作半年至两年时间甚至更长。,前景展望。

(3)低速率,ZigBee工作在20~250kbps的较低速率,在不同频带间分别提供250kbp(2.4GHz)、40kbps(915MHz)和20kbps(868MHz)的原始数据吞吐率满足低速率传输数据的应用需求。

(4)短时延,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相对而言,WIFI需要3s,而蓝牙则需要3~10s。

(5)大容量,ZigBee可采用星状、树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子节点,最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型网络。

(6)高安全性,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 128)的对称密码,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基于上述特点可看出ZigBee主要应用于短距离范围内并且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其典型的传输数据类型有周期性数据(如传感器数据)、间歇性数据(如照明控制)和重复性低反应时间数据等。因此ZigBee技术十分适合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之中。

2 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ZigBee的开发以大厦自动化设备、产业、医疗及家庭自动化等领域为目标。尤其在自动仪表领域,ZigBee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市场调研公司In-Stat预测,支持ZigBee及IEEE802.15.4的芯片组的合计供货量到2011年将从06年的500万个增至1亿2000万个。但在智能家居市场,由于竞争技术较多,ZigBee成为唯一标准的可能性很低,但因为自身的技术特点,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另一家市场调研机构ABI Reserch对ZigBee技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该公司的一份预测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2年,ZigBee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而到2012年ZigBee市场份额将达3.5亿。目前国际上智能家居领域专家们的共识是,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将不可阻挡,但是多种无线技术并存的局面将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能否完全取代其它技术,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首选,还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技术,加快标准化的脚步。,前景展望。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Zigbee技术与智能家居系统的结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探讨了该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并对技术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这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由Zigbee技术延伸而出的设备投入应用,并将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活。,前景展望。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虽然目前我国智能家居中所使用的系统及产品大多被国外的大公司所垄断,但是ZigBee技术的出现将给我国开发自主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产品提供一个崭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吕九一,陈楠.基于Zigbee技术的家庭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研究[J],科技广场,2009,第 11期

[2]白建波,张小松,路诗奎.ZigBee技术及其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第1期

[3]飞思卡尔中国有限公司.飞思卡尔的802.15.4ZigBee——轻松实现无线连接[J].半导体技术,2004(7):80~81

[4]ZigBee Alliance.ZigBee Specification[M].2007.

[5]王永春.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第1期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篇7

在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意义是把电子商务企业(包括实施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实施电子商务所积累的大量数据金矿、转化为对企业管理有用的信息、进一步提炼成对企业决策经营至关重要的知识进而全面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而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恰是担此重任的理想选择。

据《信息周刊》对2006商业科技100强的调查,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信息仍然是一笔未被充分挖掘的资产,但BI的实施成功率可能不到50%。Gartner研究公司的副总裁和著名的分析师Betsy Burton认为:商务智能没有成功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恰恰是商务领导人没有能够确保企业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并且没有把信息按照对企业目标有意义的方式进行调整,归根到底是文化的问题。

二、商务智能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 商务智能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商务智能的概念由Gartner Group的Howard Dresner在1989年首次提出。Microsoft的创始人Bill Gates在1999年出版的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 using a digital nervous system一书中提到:首席执行官在提高一家公司的智商方面的作用,就是要营造一种气氛,它促进信息共享与合作,给那些信息共享在其中有价值的领域以优先地位,提供使信息共享成为可能的数字工具,以及奖励对充分的信息流作贡献的人。可以说,Bill Gates的这本书蕴含了丰富的商务智能的思想。

通过文献查阅,笔者把国外与商务智能相关的研究分为三类:

1.对商务智能理论、技术方法和构架等方面的研究

Datamonitor、Stephan、Robert等学者对商务智能的理论、数据挖掘、神经网络与智能计算等商务智能技术、商务智能系统和商务智能的应用进行了研究。Neal等学者提出了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中基于Agent的商务智能系统构架。

2.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企业的应用研究

Smith、Reddy等学者进行了商务智能在供应链管理(SCM)中的应用研究。Wells、Rick等进行了商务智能在客户关系管理(CRM)中的应用研究。Rao等对商务智能与物流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Ruddock等对商务智能应用于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研究。

3.商务智能在行业和政府等的应用研究

Ruddock等从企业绩效管理的视角研究了商务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Skriletz等学者对商务智能在金融服务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Ric等对商务智能在零售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Business Objects White Paper论述了在通信行业如何成功实施商务智能。Kuma等对商务智能在保险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其他的一些学者还对商务智能在制药业、制造业和证券业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二)商务智能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一些学者在商务智能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有学者进行了商务智能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综述研究;有学者进行了商务智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有学者进行了商务智能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有学者对商务智能的设计、部署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有学者对事件驱动式商务智能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从商务智能的管理、技术与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进行了ERP、CRM、SCM和商务智能协同商务建设的研究;有学者从文化的视角对IT采纳和电子政务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I2EC阶段模型

电子商务企业在电子交易活动及相关活动(如:ERP、CRM、SCM、以及对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企业外部环境交互活动等)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商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人的数据,这些数据量大,类型结构较为复杂,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对企业非常重要,有人把它比喻为数据金矿。商务智能通过ETL、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把电子企业的数据金矿转化为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商业机会和实实在在的利润:也就是说给企业及管理者插上智慧的翅膀。

1.信息(Information)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企业IT战略目标是使企业自身从数据金矿的负债阶段转变到企业的信息阶段。企业为了实施信息化,购买大量的IT设备,购买或研发了软件,聘用了工资不扉的IT人才,在IT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同时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数据金矿,这就形成了企业数据资产的负债阶段,此阶段企业致力于如何把数据转化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

2.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智能(Intelligence)感知阶段

电子商务企业利用数据仓库(DW)等技术对企业中各部门异构数据源进行提取、净化、装载及集成(ETL),以实现企业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对企业内、外部的变化及时感知并积极响应,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企业的智能感知阶段。

3.商务智能的延伸(Extension)阶段

在该阶段企业利用数据挖掘(DM)、知识发现(KDD)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技术,通过BI在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交易系统(E-Commerce)、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营销系统等的成功应用,形成企业的增值信息和知识,并通过增值信息和知识在价值链内的利益相关者中的共享,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企业的职能延伸阶段。

4.通过智能外网实现企业信息日用品化(Commoditization)的增值阶段。

企业通过智能外网把企业商务智能所形成的数据、增值信息和知识像日用品(Commoditization)一样地销售给新类型的客户,实现数据的市场化,以把企业的数据金矿变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和新的商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企业提供了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四、中国文化视角下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研究模型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共享知识系统,具有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内在属性,而管理者的任务就是管理和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运用与创新。

中国文化视角下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该研究模型采用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在借鉴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务智能应用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特点,研究基于我国特有文化的商务智能的应用方法。该研究模型沿“理论基础融合理论推演/建模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实施方案/指导原则)”的总体思路展开。

中国文化视角下BI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研究模型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通过访谈、咨询及社会调查等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我国纯电子商务企业和“鼠标+水泥”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的五力模型,研究商务智能应用的管理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包括融合、整合、矛盾及解决途径,最后分析出中国文化对商务智能应用影响的关键因素,以指导BI在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实践。

2.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网站(纯电子商务企业网站、“鼠标+水泥”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网站)收集信息的便利性、交互性和充分性的特点,为研究提供强大的基础数据支持,并利用国外同类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对比研究。

3.使用系统工程和IT项目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如ETL工具等)实现电子商务企业和实施电子商务的“鼠标+水泥”模式的传统企业异构数据源的提取、净化、装载及集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知识的发现,实现信息和知识在电子商务企业和实施电子商务的“鼠标+水泥”模式的传统企业的流通、共享及增值;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实现企业智能阶段和企业智能延伸阶段;利用知识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实现企业智能阶段和企业智能延伸阶段的成果(知识)的商品化,以把企业的数据金矿变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增强企业的核心业务。

4.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案例研究与现场观察实验研究相结合方法,在对中国文化视角下商务智能应用I2EC阶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在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中应用商务智能的指导原则和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及其量化指标体系。

智能电子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

一研究背景

在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未来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陵科技学院作为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也正在积极地去探究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建设模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的一门深度涉软专业,也要紧跟南京城市软件建设发展方向,这对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不但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方式,而且为人们进行信息的获取、存储和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目前,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2015年5月8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下发,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该规划二个突出特点是,将"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作为贯彻始终的主题,提出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并举,加快建立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在今年,随着国家“两会”的盛大召开,人工智能首次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将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电子信息技术的巨大成功和进步,使人工智能可以深层次、多维度地参与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使科技的进步快速融入到跨界合作中。比如,电子信息技术的成熟,使人工智能可以深度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配合甚至取代医生进行精确的手术治疗。在无人驾驶领域,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舰船都已经陆续投入使用;在军事领域,人工智能的运用更是已经炉火纯青,俄罗斯与美国的人工智能作战部队和相关系统,已经在反恐作战中屡立战功,威力无比,作战效能与性价比远远超越人类士兵。由此可看出,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大发展的当下,终于在应用层面开始发光发热,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后续无穷无尽的成长潜力,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是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能升级改造、产业结构优化、核心技术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随着BAT、华为、大疆无人机等高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和开发上的不断探索,刺激更多人才和资本向人工智能商业应用领域涌入。目前,基于人工智能学习背景下,软硬件相关知识过硬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社会上最为紧缺的人才,薪水待遇很高。

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将“人工智能”新概念融入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校企紧密结合,培养出复合型的,应用型的社会紧缺人才,是需要去解决的关键问题。1.像当年互联网的崛起一样,人工智能真正的发展才刚刚兴起,相关的概念及定义还不完全定型,如何把握好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在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计划中规划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的课程,比如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课程,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上面临较大的挑战。2.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了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崭新概念。如果要将“人工智能”融入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中,就不仅需要学生学好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技术,C/C++程序设计等传统的课程,打好基础,还需要加强在数据挖掘,神经网络等以数学为基础的课程方面的建设,扎实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强此方面的师资专业培训,是一个该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一个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良好的学风,还需要有相关的硬件实验平台作为支撑。如何根据“人工智能”新概念,针对性地新建一些诸如智能传感器实验室,人体特征识别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电子器件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应用于人脸识别,智能家居,机器人等热门领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该课题需要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研究内容

本文以“人工智能”新概念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及实践模式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论及实验课程建设融入到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做到无缝结合,在培养模式上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以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类的高新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对相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目前拟以现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为基础,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在未来的专业发展规划中,逐渐形成物联网、智能家居、机器人,无人机,人脸识别,语音交互,智能驾驶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增加学生的就业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

可采用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依据的引导式教学实践模式,在扎实学生数学物理等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新的人工智能概念贯穿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过不同的应用型实验项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将课堂教学、校内实验和校外企业实习三者相互结合,鼓励学生参加诸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中美创客大赛等赛事,以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让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自选课题、进实验室、根据兴趣爱好组建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验团队,并为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配备专业教师,以此让学生融入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去,形成所谓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由相应的导师全程指导,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

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使其能够很好地将“人工智能”新概念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各种竞赛,提高教师团队的实践能力及技术水平。通过海内外招聘和内部强化培养(教师博士化、教师双师化、教师国际化)等举措,加强师资团队建设;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开设MOOC课程,参加教师技能大赛以及国内外教学培训,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

企业工程师可以参与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部分的教学实践工作。这种合作制度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应用水平,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注重课程大纲修改,实验室平台建设

以改革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为目标,总结在“人工智能”新概念下教学及实践的相关经验,形成一个有鲜明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育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方向,应重点考察“人工智能”新概念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新概念下的教学及实践课程大纲修订、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培训体系构建、实验室软硬件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及校外实习基金建设等工作。

四结语

本文探讨和研究了“人工智能”新概念下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结合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情况,对原有的专业培养模式做了一定的理论创新,引入了“人工智能”新概念,从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研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办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姚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357-358.

[2]叶全意,徐志国,吴杰,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46):93-94.

[3]刘红喜,徐峥,林海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39-41.

上一篇:民商法学硕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法学专业实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