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1 19:11:13

跨文化论文

跨文化论文篇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在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下成立的一个新专业,简称文管,属于管理学类和艺术学类专业,设立于2004年。吴漫2012在研究了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后得出结论:许多高校制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2]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得出,适合高职高专层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主要岗位群为:文化市场营销员、文化活动策划人和文化产品宣传和推广人员;相关就业岗位:旅游活动的策划与管理人员;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品展销或卖场设计、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策划传播工作服务人员等。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

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特点,同时根据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遇到的文化折扣问题较为严重,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除了要有较强的现代管理意识,更需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才能合理设计文化产品及文化创新,这样在文化出口过程中无论是从语言方面还是服务方面,让文化产品被输入国家的受众群体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该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宣传及管理能力。下面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两大方面进行解读。

2.1课程定位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对跨文化基本理论,东西文化差异的系统讲解,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由于文化文化差异而带来种种问题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该课程前导课程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能力平台中语言课程类里的大学英语课程,同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学科基础平台中的专业基础课程里的民俗概论、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常识,为该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同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分析辨别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等,为后续课程即专业能力平台中的文化经营与管理、文化投资与贸易,文化创意与策划等打下良好的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基础。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课程应分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专业基础模块中的课程,即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以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定位,建议在高一虹2008年提出的“提高学习者跨文化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课程宗旨下[3],突出该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同时采用学以致用,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教学中转变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切实做到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题,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著名跨文化交际学者Gudykunst曾指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cognitivecomponent)、情感能力(affectivecomponent)和行为能力(behavioralcomponent)[4]。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框架下,对该课程进行合理设计,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2.3开课时间与课时分配鉴于学习该课程前需要语言课程和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根据高职院校开设的总学年,一般为3年制(2.5学年+0.5学年实习;或者是2学年+1学年实习),建议该课程在大二开设。这样,在大一一年时间内,在大学综合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相关的语言常识和技能,同时也会学习到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一些知识点。另外在大一期间,文化基础类课程也会开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中西方文化、民俗等文化常识,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经过大一一年在语言与文化常识和技能的学习,在大二开设该课程,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为大三进入实习期想快速融入社会,融入实习单位文化氛围的学生们,做好了跨文化交际心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铺垫。在课时上,根据现有适用与高职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内容,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沟通能力,建议该课程的学时为32学时。即开设一学期,这样在避免和其它文化类课程内容重复的同时,又能系统完整地学习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和技能。

3.教学内容

以往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研究主要是针对外语类专业学生,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应遵循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主要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流程为依据,同时根据跨文化交际过程规律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笔者建议,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知识、情感、能力三大板块。

3.1知识教学内容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国际化视野。老师需要讲解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差异,,这样学生在做文化产品对外宣传营销时,对于文化产品品牌翻译,以及标签设计,使用说明翻译等,可以在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还可以让目的语国家的受众群体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纳,避免由于文化内涵差异和文化禁忌所带来的宣传营销上的失败。

3.2情感教学内容

学习东西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理论常识,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文化相对意识,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心的同时,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势与偏见。这样学生在做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工作时候,尤其是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对外发行时,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给作品在电影在跨国传播的过程中会因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难以认同影片中传递的异国文化内容(如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神话、物理环境等)而造成影片价值的折损,即电影跨国贸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

3.3能力教学内容

就一般职业能力要求的良好的沟通能力而言,学习日常交际情境中的跨文化差异,如寒暄,称谓,拜访,道歉,赞扬等,非言语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如肢体语言,客体语,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等。就本专业要求的专业职业能力而言:学习跨文化语境下的商务谈判有效谈判策略;跨文化语境下的广告与商标设计,这样学生在做文化品牌进驻国际市场过程中,可以针对产品推广地与品牌场地文化积淀的不同,进行产品商标的设计和广告的推广,这样该文化品牌对外推广将会顺利得多;跨文化语境下的市场营销策略,这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采用不同营销策略,注意把握不同文化的审美价值观,在开展国际营销中对文化产品的样式、规格、色彩偏好和禁忌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及多元文化企业管理常识,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在文化企业管理能力的基础。结语高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应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能力需要紧密结合,同时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要求即“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利于该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有效实施,进而有助于培养具备文化艺术修养,文化营销与管理能力同时兼备国际视野和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跨文化论文篇2

在问候方式上,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在见面时,会询问对方一些关于近况的问题,如工作如何、结婚与否、工资怎样等。中国人把这种问候方式当成是关心的一种表现。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因而问一些现状问题是对对方的关心,并没有侵犯隐私之说。但是,西方人却与我们不同。他们有着强烈的隐私观念,在见面问候打招呼时,人们通常会问一些有关于天气的问题,而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年龄等问题通常不会提起。在具体交流中,西方人对于自己的家庭、工作等私人问题不会过多涉入,他们很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文化差异还有很多。比如,在时间观念上,西方人的时间观念要比中国人强很多。他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因而在约会与会谈时,西方人都会严格地遵守时间,进行精心的计划,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浪费对方的时间。但是,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在邀请别人吃饭、约会时,人们通常会早到,以示尊重。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还表现在餐桌文化、礼仪文化等方面。由于篇幅问题,这里不再赘言。

二、中西文化冲突的解决对策

1.改变思考方式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思维方式不同,说话、意识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适应对方的思想与行事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人重视整体与集团意识,因而在说话办事时,会把集体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们有着典型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具体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一定不要将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强加给对方,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交流就不会顺利进行。比如,在中西方跨文化谈判中,中国人喜欢在开始就将整体的思想总结出来,在这之后再慢慢地进行细节的讨论,中国人习惯于在整体之下一点一点地进行细节的论述。而西方人的思维却与之不同,他们在谈判开始时就会对细节进行讨论,在谈判的最后他们才会将结论表现出来,并认为只有一步一步地将细节规划好,结论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后,我们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就应学会改变思考方式,去适应对方的思考方式,这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的解决十分有效。

2.对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学习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具体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受到了各种各样冲突的威胁。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不同,二者间的礼仪、观念与为人处事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学习西方文化与礼仪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注意中西方风土人情、文化礼仪的不同,而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电影、电视、书籍等。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交流开放的世界,西方文化也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对西方文化与思维的掌握就不是难事。比如,在一些欧美的电视与电影中,我们就会看到很多与中国人不同的说话方式、问候方式与思维逻辑模式等;又如,在一些书籍里,我们也能看到中西不同的文化特征。只要稍加注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就是十分容易的。此外,时常关注一些国际的时局动态,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也很有好处。西方国家的重大改革、社会福利政策以及西方国家的战争关注等,都会让我们不同程度地了解西方,对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三、结语

文化这一社会现象十分复杂,范围很广,包括艺术、法律、信仰、知识与礼仪等等。要想很好地把握文化因素,必要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运用语言进行知识与社会文化的传递,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与风俗。如果交际双方不能很好地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那么,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将十分困难。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有意识的学习,以减少交际中的冲突与误解。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跨文化交际现象将会越来越生活化。每个人都应有强烈的文化差异意识,不能以为跨文化交际与自己很遥远而放弃对它的学习,因为这对于解决中西文化冲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化交往、商业往来变得频繁的时代尤其值得重视。

跨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跨文化传播就是孔子学院里全世界都在学说中国话,是好莱坞制作里出现了《功夫熊猫》可爱的身影,是越来越多的金发碧眼穿着旗袍或唐装喝着龙井听着京剧;跨文化传播,就是在这全球化造就的“地球村”里,在阿姆斯特丹看到摩洛哥女郎耍弄泰拳,在美国品尝到爱尔兰式的美国硬面包圈、中国式的墨西哥玉米卷以及狂欢节日的印度餐,墨西哥的女学生穿着希腊式的罗马古典服饰跳着西班牙民族舞蹈。

出于需要理解与被理解的心愿,出于对“软实力”巨大威力的认识,出于发展与和谐的动机,跨文化传播在“地球村”得到了相当大的认可,但总有一些错误观念和意识在文化与文化之间筑起了高高的栅栏,让不同的文化在“跨栏”的时候气喘吁吁心力交瘁,没有刘翔的潇洒也没有罗伯斯的霸气。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谱系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者,都用“我是他非”牌偏光镜去观察对方,东方的偏光镜里显现出的西方是“鬼子”是“生番”,西方则感叹东方“未开化”,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彼此的“文传”道路曲折艰险,“武传”路径似乎显得开阔而畅通些。

有着五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漫漫的历史河流中曾一度是主动跨出去的一方,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玄奘印度取经,我们跨的何其豪迈!但近代以来,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架起“智力的大炮”为开端,中国文化一直处于“被跨”的地位。这样的文化休克让“智叟”有些压抑有些恼羞,面对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潮流,担忧也排山倒海般袭来:闪耀着东方文明之光的“文化版图”在“殖民化”式的传媒过程中渐渐失守。

为跨文化带来的利益而欢欣时,又有一种被“超越”的文化酸楚,跨文化让中国文化既爱又拒,想拒又盼。有些学者把跨文化传播视为“文化侵略”和“文化征服”,担心文化交流带来文化的吞并导致世界文化一元化,担心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美国化,因为一些事实总是刺激着他们的眼膜和心灵:人们讲着带美国口音的英语谈论着“村里”的昨天今天明天,人们穿着李牌牛仔裤蓝哥牌衬衫喝着可口可乐吃着麦当劳,人们用微软浏览网页关注CNN的新闻,人们因为《2012》担忧世界末日是否真的到来,因为《阿凡达》充满了对不可知未来的迷惘和向往……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中国在世界上广泛结成不是同盟的“文化同盟军”,联合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共同与美国文化,尤其是好莱坞电影文化较劲,谴责好莱坞在全球的文化霸权地位,批判其“堕落的”文化价值观;凡是批评美国文化的学者的观点和身影都经常见诸于大陆媒体,如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家萨义德、斯图亚特·霍尔;如“文化霸权”学说的葛兰西提出“单向度人”的马尔库塞等。

消除跨文化传播中的傲慢和偏见情绪,最重要的是要对跨文化传播有正确的认识。

1959年,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指出:文化即交流。

2005年10月20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公约确认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跨文化传播不是竞技场,没有胜负之分,交流不是为了谁消灭谁,不是为了同质化一元化,而是为了一种有效融合,为了相互理解,为了多元和丰富多彩,说到底就是为了共同的发展以及世界的和谐。

伦理合法性的跨文化传播,强调每一个传播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是在交流中有自我,有接受也要有坚守。如果某一文化体系作为整体受到异种文化的侵凌与支配,其文化中人将会陷入两难境地,要么附庸外来文化的影响进而沦为异己中心主义者,要么强化自身的种族中心主义倾向从而滑向原教旨主义者。异己中心主义者实际上既隔离于其本土文化,又因为其对于外来文化内在精髓的疏离,以至于难以获得外来文化的认同,这样,他们最终只能成为某种无根的文化漂流者;面对异种文化侵凌与支配挑战,原教旨主义者为了固守其文化领地,必然努力从其文化体系中剔除一切与外来文化相同甚至相似的价值判断与生活方式,从而导致其文化体系中一切具有现代性特征或人类普遍意义的文化素质被清除,其文化中人最终会演变成某种具有反现代反人类意味的本土文化偏执狂。我们不想做个无根的文化漂流者也不要成为文化偏执狂,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跨文化大众传播达成不同文化谱系的和谐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求同存异,相互从对方文化中吸取思想性精华,从而达到本土文化的意义增殖与其文化中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跨文化传播不仅强调接受,也应注重坚守。

我们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历史遗产和进步文化呢?还是那句话——批判地继承,应该在传统文化的历史堆积中,清理出可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厦使用的精华部分,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生机与活力,赋予其新的历史内容和时代价值,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

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时尚”的攻势下,在学校升学率的重压下,对于我们的青少年来说,《论语》只是考题,戏剧像催眠曲,民族风俗繁琐费事……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亲爱的父母们,当你们宠溺地看着孩子吃完麦当劳,牵着他们的手从《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重返地球以后,是不是该跟他们说说那些很久远的故事,说说屈原,听听《高山流水》,下下围棋,登长城,或者走敦煌。学校,不是制造考试机器的工厂,学校教给孩子的是应该是科学知识和为人之道,重视孩子的人文素养培育和个性化发展,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们领悟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现代社会越来越凸显着政府发挥文化职能的重要性,政府在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建立文化产业的宏观体系方面,具有核心作用。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应制定出科学的政策依据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跨文化传播的语境相协调,用传统文化中积淀的精髓提升现代生活的品质。政府在文化投资方面应扶植文化研究机构,积极开辟学术论坛,奖励学术科研成果。

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传媒可以施展其力量,将传统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内化、渗透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深处。《百家讲坛》里易中天品三国,阎崇年拨开迷雾正说清史,于丹诉说《论语》心得,或许有争议之处,但确实激起了观众对祖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兴趣,勾起了重读历史了解历史的渴望,正如易中天所言:激起大家的兴趣,他们再去读书,这样我们的历史不就传承下去了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就得到弘扬了吗?《国宝档案》通过一件件珍稀文物的呈现,给我们再现了一段段感人历史。从《百科全说》里我们适当地知道了一些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这样的节目形式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有益的,希望其不会被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选秀节目肥皂剧过分排挤。

参考文献

①李建中 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②单波、石义彬 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③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

④刘洪,《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悖论》[J].《求索》,2007(7)

⑤黄向阳,《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J].《社会科学家》,2007(1)

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⑦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等译:《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安徽工人日报社)

跨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萨义德;文化局外人;文化批评家;文化穿行者;文化虚无主义者

中图分类号:GO(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47-04

西方早期的跨文化研究主要是建立在文化人类学的基础上。人类学建立的初衷只是“以文明自居的人类学家对于异族与异文化即所谓‘野蛮’的认识”,因而带有较强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优越论色彩。此后,该色彩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历久不衰。受此影响,西方传统的跨文化研究大多是以西方文化为比较基点,以貌似科学的方式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但内嵌于西方理性中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依旧,西方文化优越论的思想余荫犹在。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频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同时所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和严重,逐渐缩小的世界同时也意味着危险性的增加。因此,如何拆解文化之“墙”,搭建理解和沟通之“桥”,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不仅需要各国人民和政治家的努力,更需要学者和哲人的智慧。

著名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家、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爱德华·萨义德(1935-2003)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和哲人。流亡的经历、多重的身份、批判性的视角,以及知行合一的风格造就了他与西方传统的跨文化研究迥异的跨文化思想。遗憾的是,迄今人们对此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萨义德的跨文化思想体现在四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方面:文化局外人、文化批评家、文化穿行者和文化虚无主义者。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塑造了萨义德的文化局外人意识。而文化局外人意识又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术兴趣和政治诉求,促其成为一位犀利的文化批评家。文化局外人居于两者之间的状态,以及基于对文化本质主义和东,西方二元对立思维定势的批判,使他更自觉地协调自身所存在的各种身份之间的张力和矛盾,以成为文化间的穿行者。然而,深深影响萨义德的欧陆后结构理论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以此为基础构筑其后殖民批评理论,在西方文化内部对西方文化霸权反戈一击;另一方面,他在批判和解构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同时,自身也身不由己地滑入了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潭。但瑕不掩瑜,萨义德的跨文化思想对跨文化研究和实践具有极大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一、文化局外人

萨义德是矛盾的。他独特的经历使他始终自感是一个陌生人(stranger)、边缘人(marginal man)、流亡者(exile)或文化局外人(cuhural outsider)。在接受澳大利亚学者伊姆雷·萨鲁辛斯基(Irare Salusinszky)的访谈时,他详述了这种怪异的感觉:

……我的背景是很诡异而奇特的,而且我一向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虽然是巴勒斯坦人,却是英国国教徒:因此在伊斯兰这个大环境中,我们是少数基督徒中的少数。再加上由于我父亲早年待在这个国家(他在1911年来到美国,待了大约九年的时间),我们一直有到美国的出路,而且由于宗教和文化的原因,也有到英国的出路。因此,英国和美国是我的替代之地,而我从小就说英文和阿拉伯文,也有一种无处可归的感受:基于许多明显的原因,大都是政治的原因。我不能回巴勒斯坦:我不能回自己成长的埃及:而现在我不能回黎巴嫩——我母亲现在住在黎巴嫩,我妻子也来自黎巴嫩。我的背景是一连串的错置和流离失所,从来就无法恢复。处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这种感受,对我来说非常非常强烈。我会说,贯穿我人生最强烈的那一条线就是:我总是处在事情之内和之外,从未很长久地属于任何东西。

这种居于两者之间的状态fstate of in-betweenness)让萨义德总觉“格格不入”(out of place),但也赋予他以某种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比较各种文化。那么这种独特的视角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可以借助德国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提出的“陌生人”(stranger)概念,以及受其影响而产生的“边缘人”fmarginal manl和“社会距离”(soeial distance)概念进行分析。

西美尔的“陌生人”概念与其自身经历密切相关。他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但其父母却改信基督教。他还亲历了德国的反犹太运动。这些经历使他疏离于社会之外,成为一个局外人和旁观者。西美尔的“陌生人”概念的原型是四处流动的犹太商人,“纵观经济史,各地的陌生人是以商人的面貌出现的,或商人以陌生人的面貌出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犹太人的历史。”据此,他将那些既是但又不完全属于一个系统里的成员称为“陌生人”。他认为“陌生人”的角色具有模糊性。他们生活在不同系统的边缘,较少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能够较为自由地穿越不同系统间的边界,善于站在“他者”的立场来解读事物不同的意义。这些赋予“陌生人”一种陌生化的、距离感的和跨文化的独特视角。

受“陌生人”概念的启发,西美尔的学生罗伯特·E·帕克(Robert E.Parkl提出了“边缘人”和“社会距离”两个概念。他认为“边缘人”具有文化杂合性,他们生活在两种文化边缘,没有完全融合进任何其中之一。“社会距离”则是个人感觉与种族、宗教、职业等不同的他人的亲密性欠缺的程度。帕克以这些概念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客观、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跳出本系统的局限,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减少本系统所持“偏见”。帕克等应用该方法对移民、娼妓等很多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本人也因而成为美国社会学研究芝加哥学派的领袖。

跨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移情 跨文化翻译

Abstract: In translating process, what are involved are not just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but also the different culture in the two languages. Translator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s mea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translators put the source language into a text which can be accepted by the readers from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In this process, proper use of empathy may help the translators to overcome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used by different culture, which is a guarantee of the loyalty and artistry of the original text.

Key words: empathy;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

一、引言

移情最初是由德国的罗勃特•费肖尔首先使用的一个美学概念。在随后的进一步发展中,移情逐步扩大到包括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在内的其他的领域。在心理学中,移情指的是通过对情感的觉知而自身产生与他人情感相接近的情感体验,也就是情感上的共鸣。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谓文化移情就是交际主体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高永晨,2003:29)文化移情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认知移情和交际移情。前者指的是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言语,同时对说话人的表情、动作等等非言语交际行为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客观有效的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和他所处的情绪状态,在此基础上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在他人所处的境遇中体会他人的情感和情绪,产生情感共鸣,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后者则指交际主体根据他人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所表达出的情绪状态,采取恰如其分的行动,通过言语或动作向他人表达诚挚的理解和关心。移情是解决跨越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如果说翻译是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这里的“信息”自然包括文化信息。(金惠康,2002:343)我们也可以说翻译实际上是文化的翻译,是书面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要想尽可能合理地解决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必须进行适度的文化移情。

二、 跨文化翻译中阻碍移情的因素

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首先要明确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平等性和互补性。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世界丰富多彩的重要条件,这也是跨文化翻译工作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能够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劣和高下之分。但人类在几千年的进化发展中,各个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和历史发展经历的差异,构成了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方法,行为模式,交际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再加上对其它文化相关信息的缺乏,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中诸如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民族定势和偏见(stereotyping and prejudice)。这些障碍是导致译者不能适度移情的重要因素。

1.民族中心主义。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优越心理,就如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优越感一样。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以自己的文化标准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与其他文化相隔离开来。(顾嘉祖,2000:226)在跨文化翻译中,民族中心主义使得译者在处理作品的文化因素时,以本国文化为导向,漠视别国文化,不能正确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误解甚至是曲解他国的文化,因而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有着较远的心理距离。而移情则是译者在充分了解他国文化的基础上,摒弃本国文化的影响,从他国的民族立场出发,准确的体会作者的情绪状态,从而完成原语和译语之间的忠实而通顺的解读和表达。由此可见,民族中心主义是翻译中阻止移情的主要障碍。比如:在翻译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杨宪益先生和英国学者霍克斯就有着两种不同的版本:

(1)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Yang)

(2)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kes)

一个民族的,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的经典著作《红楼梦》里充满了佛教和道教意识。杨宪益先生借用了一个英语的谚语,但把其中的God 改成了Heaven,从而保留了原有的汉文化的宗教色彩。霍克斯却直接引用了对应的英语谚语,未作任何改动,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这样一来,霍克斯就潜意识地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奉耶稣的人。可见,翻译时的文化移情只有摒弃民族中心主义,改变民族文化立场,才能原汁原味地解读源语言的文化。

2.民族文化定势和偏见。定势是过于一般化的,过于简单化的,过于忽略细节差别的,过于夸大了与某种类别或某一群体的人相关的信念或态度,是一种简单化的认知方式。译者一旦形成的定势后,就会对翻译中所遇到的问题采取一种十分简单的模式化的态度,运用一种呆板的方式来进行跨文化翻译。偏见是一种以错误的或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反感心态。(贾玉新,1997:106)“偏见是比定势更为强烈、更为露骨的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表现,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心态。有了民族偏见的先入为主,译者不可能对不同的文化采取客观公正的立场,自然而然的影响了他对原语言文化的解读。无论是定势还是偏见,在跨文化翻译中都是移情重要障碍。如: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到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鲁迅,《阿Q正传》)

“Ah Q, may you die sonless!”sounded the little nun’s voice tearfully in the distance.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一个家庭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幸,是对祖宗最大的不孝。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心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骂人“断子绝孙”是最恶毒的咒语。而在西方社会,这种观念很淡薄,尤其在现代年轻人中,独身主义蔚然成风,断子绝孙对个人和家庭根本是无关紧要,因此,如果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定势直接将“断子绝孙”直译为“sonless”, 英美读者不可能理解译文中“sonless”的文化含义,只有了解到这样的一种中西文化差异,在译文中加上一条注释:――a curse intolerable to ear in China, 才能使读者确切理解全句的语用含义。(包惠南,2001:20-21)

总而言之,民族中心主义,民族文化定势和偏见的存在使得译者不能摆脱本民族文化对自己的束缚和影响,不能以公正客观的心态处理源语的文化现象,自然会导致译入语中移情的缺失,错位或越位。要想保证跨文化翻译中双向沟通的顺利实现,首先,译者应该将自己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平等的基础上体现另一种语言的文化。只有从自身克服这些文化移情的障碍,才能有效的缩短两种文化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正确区分移情与矫情,恣情和同情,坚持翻译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

文化移情是跨文化翻译中连接源语和译入语之间文化和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保证两种文化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理想的译者应该是一位善于移情的中介者。文化移情的中的“不及”和“过度”只会导致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沟通的障碍。要想坚持翻译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就要求译者正确将文化移情与文化恣情,文化矫情和文化同情区别开来。

文化移情体现的是立足自身又超越自身的统一,在文化立场上虽然没有脱离民族文化的本土背景,但是,能够把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主动投射到他人所处的境遇中去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情绪,达到自我与他人情感的融合以及感情的共鸣。(高永晨,2003:30)在翻译中,如果译者和源语文本的作者来自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感知,并且译者通过本民族文化的感知去解读源语文本的话,势必会导致误读,省略,失真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移情可以大显身手,因为它能使译者从源语文化的角度,通过源语文化的感知来解读源语文本,从而避免误读,省略和失真的发生。而文化同情在跨文化交际中从自己出发,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去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行为,立足点仍然是本民族的文化,容易不自觉的产生民族群体中心主义等心理障碍。由于文化同情没有从根本上转移情感的内容,仍然是情感的缺失。

文化矫情是跨文化交际中移情不到位的表现。它主要表现在过度地压抑自己的情感,知觉反应冷漠,不能敏感地察觉和捕捉交际客体的情感,作出适当的共鸣。在翻译中,由于受到源语与译入语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影响,或者是出于有意向读者介绍源语文化特色的目的,译者保留了源语文本中过多的或难以理解的源语文化信息,却没有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帮助读者完成对源语文本的作者和译者的移情。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很容易凭借对母语文化习惯性的感知来解读译文,那么,自然而然会产生对译本的误读和曲解,这就是文化移情不到位所导致的后果。例如: 名牌自行车“飞鸽”用一个“飞”字暗示其性能,用“鸽”字表示人们爱好和平,是成功的商标。但当它被译为Flying Pigeon后,却没有在英语文化读者中营造出同等的效果。因为在英语文化中,鸽子有两种:pigeon 和dove,前者是猎人打来食用的,后者才用来象征和平,因为pigeon是一种又小又弱的鸟。显然,将商标“飞鸽”译为Flying Pigeon 是不能译出原商标所追求的效果,是文化移情不到位的表现。

与文化矫情的移情不足相比,处于另一极端的就是文化恣情的移情过度。文化恣情是文化移情的严重越位,过度地放纵自己的感情,丢弃了自己民族本土文化的立场,否定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与客体的二分性。如果译者过于迁就读者或者对读者源语的文化能力水平估计过低,就容易程度过高的同化策略。过高程度的同化或完全同化是译者移情过度的表现。在跨文化翻译中,过度移情于读者就必定会破坏和抹杀作品的民族性,破坏了作品的民族文化特色,使读者产生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如下面译例:

My aunt, however, took all possible care of him;had all the doctors in town to prescribe for him; made him take all their prescriptions, and dosed him physic enough to cure a whole hospital.

我姨母对他的照顾真是个无微不至,为他开方诊治,镇上半数以上的郎中都请过,又让他按照他们的方子一一服药。他服过的那些个丸散膏丹,把一个医院的病人治好都绰绰有余,可他的病却不见任何起色。

上例的译文中,译者过于移情于中国读者,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中的词语“郎中”和“丸散膏丹”,虽然方便了中国读者的理解,但这些词语的运用给译文蒙上了一次非固有的文化色彩,使原文中所蕴涵的特定的文化意韵荡然无存。由此可见,译者移情过度必定影响译文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语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翻译不仅仅只是一种语码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与其说翻译涉及的是两种语言,还不如说它涉及的是两种文化。译者要想成功地将源语转换为译入语,不仅应该具备高深的双语素养,还应该充分了解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那么,在翻译的这种文化处理过程中,正确区分移情与矫情,恣情和同情,坚持翻译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将很大程度上帮助译者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有效处理语言中所体现的文化冲突。因此,在翻译中适度运用移情是必不可少的,是保证译文质量和可接受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跨文化论文篇6

[论文摘要]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跨文化管理的定义,细致地阐述了跨文化管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并提出了跨越和超越跨文化管理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尤其是推出了最新的管理理念——文化智商cq(cultural intelligence),这无疑对于跨文化管理人员和职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总是善于挑战极限,做人们以前不可能做的事情。跨文化管理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贸易区域化加速的趋势下,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各种企业也在不断变换着他们的经营战略、管理模式及营销策略,等等。他们面对的文化不再是单一文化模式,而是来自多种不同的跨文化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合作经营。这样,企业内的各种文化模式难免时常发生碰撞,其激烈程度直接影响着该企业的兴衰与成败。加拿大著名教授凯林的研究表明:合资企业的失败率很高。在所有合资企业中,失败的比例占到30%-4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母国文化、母公司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差异。另有调查数据表明,大约82%的跨国公司失败是因跨文化管理失败而致。到目前为止,大约有1/3著名跨国公司因为多元企业文化管理不善而面临内部关系紧张。由此可见,跨文化管理不仅是我们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更是我国信誉好、实力强的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和跨国经营迅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它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活动的产物。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联盟,交通运输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使得国际商务交往范围更大,文化模式由一元转向多元。这样,文化差异与文化管理就成为热门话题与难点话题。这就要求跨国企业在异域文化中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员工用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而跨文化管理的关键是解决文化冲突。

二、跨文化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多元的价值观念与信仰体系

跨国文化企业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决定其多元化价值观念和复杂的信仰体系,而这恰恰又反过来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需要和期望值。这一点不仅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使新的企业文化难以在短期内很快形成。退一步讲,即使新企业文化形成之后,企业员工也会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自身特有的多元化价值观念与信仰体系。换言之,在建立自己新的企业文化过程中,跨文化企业并不是消除原有的民族文化差异,而是在尊重和保留他们的前提之下,建立超越个体员工文化模式的全新共享文化。这样,他们难免相互影响和制约,相互渗透和干扰,从而对共享文化的条款理解和解释时难免会出现偏差和失误。

2.矛盾的行为方式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全新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在企业内部也会保留和存在着特征迥异的民族文化模式,他们的行为规范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矛盾的。这样,同样的要求与规定,不同的文化成员,执行方式可以不同,产生结果就相应不同。譬如说,沉默这一个文化现象,在有的民族文化中含义是理解与支持;另一种则表示漠不关心,而还有一种可能表示反对。如此,冲突就在所难免。

3.复杂的经营环境

相比较而言,单一文化模式企业环境比较单纯,企业员工之间不存在文化隔阂和价值观,以及政治、法律制度与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不仅企业文化容易形成,而且在管理决策和执行政策时容易达成共识。

相反,跨文化企业成员在管理目标、经营观念、管理风格等诸多方面则存在明显差异。就是在新的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差异与困难仍然存在。这样,无形中会导致企业管理的混乱和冲突,使经营环境复杂化。所以,跨文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经营成本大增,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劳动力价格与原材料价格低廉的优势。可是又说回来,文化差异本身也为新观点、新方法之产生提供了可能,从而使企业更具有活力、创新性和竞争性。

三、跨文化管理的“跨越”与“超越”策略

跨文化管理的关键和目的是消解文化冲突,化解文化矛盾,进而使不同形态文化能够在同一企业中互相包容和理解、接纳与融合,又可以使企业建设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来自不同文化的所有员工均可接受的、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以便强化企业凝聚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若要加强跨国企业的文化管理,实现它的跨越与超越,须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着手:

1.增进和有效开展文化交流与沟通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亚非文化、欧美文化,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的。因此,任何企图消除文化差异的思想和行为均属天真无知之体现,况且不可能。所以,首先必须接受诸类文化差异。他们互相接受须以互相理解为基础,而相互理解又只能通过经常性的文化交流和思想沟通得以实现。由此可见,跨文化企业内部必须通过种种方式与方法实现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交流、沟通与切磋,促进相互理解,消除误会,达成一致和默契。

2.忽略文化差异,缓和文化差异

前者是指将跨国企业的全体员工看作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而将看点集中在事关企业生存的主要方面:如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技术改造等。勿庸置疑,这样对员工的满意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产生负面作用。后者是指形成新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建立各类员工所能接受的大致统一的价值体系和企业文化。上面这两个方法只是诸文化在企业中相互融合的权宜之计,而跨文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互相融合的企业文化。

3.适应文化差异,利用文化差异

“适应”是指在设计企业组织机构、制定管理策略、确立激励政策时要考虑到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认识、尊重并有效利用员工的不同态度及行为,此举可以提高员工满意程度,实现卓有成效的现代化管理。而“利用”是指利用不同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各种文化同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实现有机结合,并能为管理者所用。例如,国际名牌企业海尔采用了日本管理(团队竞争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

4.妥善处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跨越策略的关系

跨国公司应当注意采取策略和智谋来解决不同国家公司文化差异问题,这样的策略有三种:(1)推行母国文化战略。这指的是在所有外国子公司推行与本国相同或近似的政策及管理策略。(2)本土文化策略。也就是说,采用子公司所在国的管理策略。当下,最流行的说法是国际思维、本土战术(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3)执行全球化策略。在公司里形成并推行其在世界各地通行的政策,并进而通过企业文化来强化这种共同管理策略。即使这样,也须因地制宜,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张瑞敏),居安思危、出奇制胜。

5.适当进行跨文化培训工作

目前,在跨国经营企业中,大多数只停留在对员工进行纯技术培训,而忽略了对员工特别是管理员工跨文化方面的培训。而这一点恰恰是解决文化差异,有效防止文化冲突最基本、最有效手段。首先进行语言培训,以利于沟通。其次进行文化熏陶。而将两者融为一体是最佳做法。通过识别文化差异和进行文化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

在认识文化共性、人性共性、性别共性基础上,提高每个员工的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根据环境要求和公司战略发展准则建立共同经营观和公司文化,从而使每个员工都能将自己的思想行为与公司经营理念和宗旨自觉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子母公司结合也会更紧密,企业的跨国文化适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

6.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智商

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 or cq),是指一种能够从容应对国家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能力。首先由christopher earley和 elaine mosakowski提出,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2004年10月刊上。文化智商是一种能够理解并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他们认为文化智商有三个来源:(1)大脑/认知的:完全依靠死记硬背来掌握外国文化的信仰、习俗及禁忌,这种方法不是很有效。(2)身体/物质的:能够与外国友人、同事融洽相处,显示出你理解他们的文化。同时,你的行为风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你已经融入了他们的世界。(3)、心灵/情感的:调整适应一个新文化,意味着要克服许多障碍与挫折。只有当你发自内心地信仰它们,才能做到这一点。

尽管文化智商与情感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文化智商显然要进一步,它帮助我们把不同文化导致的人类行为从大众的普遍行为习惯和个人的特殊行为习惯中区别开来。文化智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愈加商业化环境里,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驾驭不同文化的能力,要能够从容应对他们外国同事截然不同的习惯、手势、假定,等等。现在,外国文化随处可见,它不仅仅只出现在国家层面上,还出现在企业、职业中,以及其他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和外国人一起工作,不仅需要敏感性(sensitivity),还需要适应性(adaptivity)。那些在单一文化环境中的社交成功人士,却不一定具有这些能力和特征。他们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取得巨大成功。但往往正是他们最难以理解和接受外国文化,完全浸淫在自己的母体文化环境中,所以,当接触外国文化的时候,最容易显得格格不入。有时侯,与母体文化有一定脱离的人能够更容易采纳接受并不熟悉的宿主文化,如习俗、甚至于身体语言。他们以非常自然的方式来观察外国文化。因此很容易下意识地努力去适应它。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有效地培养员工的文化智商呢?根据earley和 mosakowski的观点,任何人只要比较敏觉、积极主动、有所准备,都能够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文化智商数。他们并且提出了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智商的六个建议,以资参考和采纳:(1)检验你的cq之强项与弱项,由此找到一个出发点。(2)针对弱项选择对应的训练方法。(3)应用这些训练方法。(4)在自己的组织内部寻找异质文化环境。(5)积极进入这种文化环境。由强项出发,开始训练自己。(6)360度回顾评估。如有必要,加入新的训练内容。

综上所述,跨文化管理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的必然产物,任何企业、公司、连锁店之类的经济实体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上生存和拓展业务,跨文化知识必不可少,尤其对于跨文化管理者更是如此。全新的管理理念、务实灵活的经营策略、富有弹性活力的跨文化团队,是跨国公司和集团纵横驰骋全球的的三大法宝,而这些准则根基是团队员工的多样性、创新性、异质性和所向无敌的全球竞争性。

参考文献:

[1]董泽之.企业跨文化管理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5,(1).

[2]彭迪云,等.现代跨国公司成长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管理[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3]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沈薇薇,张可.浅谈跨文化管理的几种策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2).

[5]唐炎钊,陆玮.国外跨文化管理研究及启示[j].管理现代化,2005,(5).

[6]王帅,鲁浩,陈小毅.试论跨文化管理[j].江苏商论,2004,(6).

[7]姚建蜂.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04,(9).

[8]迟双明,张瑞敏.决策海尔的66金典[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跨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 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2.美国文化

而相对历时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众多移民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清教主义思想居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土宗教萌发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要素。美国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其国民热切希望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亦即“美国梦”的文化特性也非常显著。

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辈分与地位,一律以平等的 “你好”(hello)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的作用,注重互相帮助,相互依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需要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国君(家长),恪守本分,谨守礼数,平安相处,以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儒家伦理历来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希腊、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注重自立和独立;重视突出个人,追求个体差异。美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而人权观念正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产物。人权最早见于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人权”并使其理论化。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则用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人权,因而等级观念淡薄。[论文/格式]

三、结语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改变, 但可以相互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要进入西方社会,开拓西方市场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以求知己知彼。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往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大环境中,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 这样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需要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池振航。英美习俗与社交礼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跨文化论文篇8

教材在教学题材上分为阅读和视听教材;教学内容上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笔者所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心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开展选修课《跨文化商务沟通》四年以来,所使用的两套教材及其他辅助教材给予任课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具体到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特别是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有所缺乏。跨文化交际之父E.T.Hall提出,语言是文化地图。语言本身的词汇使用和篇章结构代表该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交流方式,语言学习最终目的是沟通交流。但是在实际交流情景中,往往非语言如肢体语言、语气及空间和时间等占据整个交际的90%,另外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不同文化对于同一问题所采取迥异的方法,因此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成为本次研究的课题。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其间交际个体通过对新的、不熟悉的或变化了的文化环境的重新定位,与这些环境建立或重新建立起相对稳定、互利和功能健全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

跨文化英语教学分为五个层次:跨文化的词汇教学(文化意义对比),跨文化社会语言学(文化价值定位),跨文化语篇(内容分析———写作方法,词汇分布),跨文化的正负语用迁移和批判性评价(语言标准———唯英语论和跨文化标准)。前三个层次重点在于语言输入,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后两个层次为语用输出,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灵巧性。针对前三个层次,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不仅是国家间的交流,也包括本土各民族、地区和性别的不同文化交流。案例收集包括外交、新闻、广告、旅行、商务和教育,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分析文化冲突的表象及其原因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案例教学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客观真实性;(3)较强的综合性;(4)深刻的启发性;(5)突出实践性;(6)学生主体性;(7)过程动态性;(8)结果多元化。学习者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掌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了解外国文化的价值观,正确评价中外文化差异,从而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来灵活应付、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情况。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检测

为检验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提高实际交际能力为目标,课后作业设计除了传统形式的写作、翻译、大量阅读相关和课后练习,还有音频、视频和文化报告等形式。其中文化报告包括新闻评论(要求要从文化视角来评论),视频为文化习俗介绍(介绍一种当地的文化现象给外国人,或者对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和采访在中国生活学习的年轻人(主题是外国人在中国所感受到的文化差异)、音频为采访外教录音(是关于文化主题,采访不限题材)。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需要设计针对性强的活动和课程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和发现。以学生自选中国文化主题拍摄视频为例,其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虽然目前国内外文化贸易交流活动频繁,但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外国人对中国非常不了解,结合所学的相关跨文化理论,根据某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拍摄制作5至10分钟的短片视频,生动介绍该文化现象,如某礼仪具体每一个步骤;(2)各个小组负责的主题不能相同,如春节、婚礼、茶道、酒文化、新居入伙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兴趣来选题;(3)视频的形式由小组成员创意发挥,模拟某个文化现象,或现场拍摄,注意声音、图像和字幕的配合,非自创内容不能超过该视频的5%。学生的视频作品得到外教们的一致认可,他们反映,的确从这些视频上学到了某个特定中国文化,尤其是在具体的步骤上。学生们用英语把本族文化推销出去,是非常成功的一次跨文化交际。但是在采访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如何设计采访问题,寻求对象和解决拍摄中图像、声音的问题都给学生造成困扰,文化敏感度、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决定了该活动的成功与否。

四、结语

跨文化教育的方法包括添加法,融合法,互动法,主题实践法和体验法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使用的能力为主,通过设置针对性强的学期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加相互学习、合作的机会,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1)如何提供机会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心理障碍进行跨文化交流,使学生了解克服文化障碍目前使用的方法;(2)给予学生机会,使其能够就他所感兴趣的文化作调查、分析和报告。

上一篇:艺术史论文范文 下一篇:绘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