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8 08:36:01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1

课外活动 研究现状 理论建构

大学生课外活动指在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由大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总称。不论是在高校内还是在高校外进行的对大学生有教育义的课余活动,都可称为大学生课外活动。

大学生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他们好奇,好动,好胜,情感丰富,渴望交流和相互理解,具有表现欲、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周围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动领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和专业学习上,而是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大学课程安排灵活性的特点也为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创造基本的时空条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以全日制本科为例)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周上课20~26小时不等,而主修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生,每周上课时数约为20个小时,主修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生,则会多花些时间在实验室,每周总时数高达26小时。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周约14~20小时,高年级学生可自主支配时间更多。由此可见,学生将近一半的生活都是在课外度过的。课外活动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探索自我、发展人际关系的天地,是印证课堂所学的试验场所,是生活教育实践的具体表現,是参与社会的引导活动,是塑造和谐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课外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1999年和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指出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2012年2月,教育部又下文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央《意见》和决定下发后,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其作用不仅丰富课余生活,而且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地位和内涵,拓展大学生课外活动在全人教育中的功能,构建活动育人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各高校都有一些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等活动,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理论界对此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大陆第一本课外活动专著的出版,即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局出版由李相勖、徐君梅、徐君藩主编的《课外活动》一书。该书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对中外课外活动进行了梳理与比较,并总结了课外活动管理的策略,但是该书也只是对课外活动作综合描述,没有专项谈及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此后,有对课外活动的含义、过程、源流、意义、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以及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论述的专著。如冯克诚主编的《课外活动的基本原理》《课外活动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外活动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机构与课外活动组织》《课外活动的内容与管理》《课外活动组织方法》等;连瑞庆主编的《课外活动与人才培养》;舒乡、孙梅主编的《学校课外活动指导全书》;王希俊编著的《新时期大学生管理》;温迎军主编的《新编学校规范管理制度大全》等。但是这些研究还主要侧重在中小学的课外活动,对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关涉的不是很多。在论文方面,1999年~2011年间,中国期刊网上能搜索到以“大学生课外活动”为主题词的文章只有64篇,其研究内容也主集中在分析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开展的现状及组织管理等,国内外比较分析和有关课外活动经验总结的不多。

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美国一直以来是课外活动比较成熟的国家,我国最初的现代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就是从模仿美国大学生课外活动开始。而今“课外活动”已成美国大学招生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很注重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及实际成绩,大学的申请表格上往往有“课外活动”一栏。美国大学有专门的人事协会和学生事务行政人员全国协会,对大学生课外活动进行指导。新加坡则是课外活动也算学分,通过学分给予,来激励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发展。

综上,有关课外活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有关大学生课外活动组织与引导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1.在理论建构方面,大学生课外活动在教育指导思想和理论的准备上尚有不足;模仿活动论、课程论等教育理论和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痕迹严重,尚未形成独特的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理论。

2.在研究主体方面,实践者居多,教育理论界的关涉不多,容易造成研究的抽象化程度不高。

3.研究内容方面:

(1)在层次上,多注重体育运动和社团活动,对关注学生能力提升的社会活动总结不多;(2)在参照上,多为国内研究,较少国际比较研究,视野还不够开阔;在时间跨度上,重视现代研究,欠缺历史研究和未来预测,对大学产生以来课外活动的一些基本问题和若干重大活动还缺乏系统研究并达成共识;对有代表性的高校和人物的典型经验还缺乏系统的资料积累和科学的总结;对活动的史料挖掘不足,尤其是对重大课外活动产生的过程及其对教育实践产生的重大影响等动态性资料掌握不够,虽然有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但尚待进一步整理;(3)在范围上,强调基本概念、原则和原理研究,缺少对课外活动方法和程序以及管理的系统研究。

4.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个案研究,对大学生课外活动及其管理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尚未总结。

以上问题的出现,有的是由于研究从起步不断向纵深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有的则是由于对课外活动重视不足造成的。不管原因如何,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研究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大学生课外活动,重视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研究,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相勖,徐君梅,徐君藩.课外活动[M].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大批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使得农村出现了大批缺少父母监管、关爱、教育的孩子,通常将这群孩子称之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健康与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社会学者和专家关注的话题,体育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以便使留守儿童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河北省部分农村留守儿童。

2.2研究法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方面的论文、论著,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的发展动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需要,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调查问卷。

2.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数据,运用SPSss.8.0进行统计处理。

2.2.4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体育课开设情况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必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应在每周开设四节体育课,三、四、五、六年级应在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初中每周应开设二节体育课。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时数不足,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仅有34%的学校基本符合要求,主要原因是缺少体育教师,场地器材缺乏,领导不重视,追求升学率,等等。

3.2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村装的留守儿童调查表明:篮球、乒乓球、打沙包、踢毽子、弹玻璃球、羽毛球、跳皮筋、游戏等体育活动深受留守儿童的喜爱。

3.3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调查表明:有46.3%的留守儿童与同学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31.3%的儿童个人单独活动,有22.4%与兄弟姐妹在一起活动,但多数是留守儿童一起参与活动。

3.4留守儿童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

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可以反映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每周1次,占6.5%;每周2次,占44.5%;每周3次,占27.7%;每周4次,占21.3%,可见留守儿童每周都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偏低。

3.5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段

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段:下午的,占53.2%;早晨的,占26.2%;晚上的,占11.4%;中午的,占9.2%。大部分农村下午放学时间较早,一些留守儿童放学后,便与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因此,下午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多。

3.6留守儿童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决定运动强度,锻炼的时间长,心肺功能、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调查表明:每次活动持续时间在21至30分钟,占35.3%;31至60分钟,占28.1%;60分钟以上,占37.7%;20分钟以下,占9.3%。从持续时间看,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强度普遍较弱。

3.7留守儿童对学校体育课、场地器材满意度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对所在学校体育课十分满意的占23%;基本满意的占45%;不满意的占32%。对学校场地器材十分满意的占17%;基本满意的占49%;不满意的占34%。

4.结论建议

4.1结论

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时数不足,场地器材缺乏,领导不重视。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单一、形式简单,每周都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偏低,其体育活动强度普遍较弱,对学校体育课、场地器材满意度不理想。

4.2建议

学校应积极开展内容丰富、适合儿童的体育活动,提高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比如拔河、跳绳等,使留守儿童融入班集体中,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场地器材是影响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应根据国家《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体育器材的配备与场地的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安全的运动体育活动环境。

参考文献:

[1]姚远.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研究[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0.

[2]刘瀚文.抚顺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周林,青永红,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22-02

党的十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就鲜明宣示了,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阶段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一批“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引领国家民族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在实践教学进程中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方面仍面临许多窘境,实施环节比较薄弱。为此,面对此现状,非常有必要探索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改变目前实践教学的窘境。

一、 诠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含义及特征

1.“实践教学”特定内涵是指校外的实践,即走出校门,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有组织地参与“五位一体”的教育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则是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它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由课堂到社会、由书本到实际、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过程。从形式上看,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三种形式,它能够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科研有机的相结合。其中课堂实践强调了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现实生活过程,科研实践拓展了教育空间,三者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2.从课程设置特征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成课程体系,是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平行存在,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深入社会实际为核心,以主题形式对课程资源整合。

3.从课程本质特征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特征。课程结构由单向性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和潜在性实践教学构成。凸显出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还包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的广义的德育活动。

4.从课程形式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践性学习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并重的课程,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强调实践性学习过程中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课程实施方式上除本身固有的实践性学习特点外,还具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科学研究方式获取综合运用知识,内化相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拓宽学生学科知识的视野,这种学习过程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学方式将科学理论内化为主体信念,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

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

在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础上,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三种基本形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践教学,即单项性教学实践,表现为学科内容独立操作,把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课上实践主要是以教师专题讲授、学生之间辩论、案例教学分析、主客体异位教学的方式;课上实践教学还体现在案例教学和学生模拟教学之中,教师将社会一些新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案例进行课堂理论教学。课下实践是教师组织学生听报告、看录像、影视欣赏等学习方式深化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疑惑点的求知欲,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能够在有效的时空中教与学双方相互促进,整合了教育资源,对学科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思想政治理论课科研实践教学,即理论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科研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新知、共享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体,学生可通过不同的课题去探索实践,从选题、调研和评估等环节的实践过程中亲自实践、操作和体验。教师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意外问题进行引导而发挥作用,因势利导地将学生的研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并推向深入。在活动时空上,没有固定的教师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即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主要有教学实践、专业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军政训练、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勤工俭学、校园文化活动等九大类型。最佳方式是让部分学生干部进行短期挂职锻炼、岗位见习以及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开展系列社会调研工作;还可以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生活动空间,让学生去亲自感知和体验。但要强调的是,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不可以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不是简单等同于社会实践,需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

改变模糊认识,提升“实践教学”课程的认知,不能将社会实践等同或替代实践教学,也不能用社会实践补充单一的理论教学。

1.明确方向“定”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按照课程体系及教学规律,以学生能力为主线,以主体项目为明线,以知识内容为暗线的实践教学,不能以实践活动替代实践教学。所以,要坚持针对性原则:应用针对性原则进行实践教学探索,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选择适宜的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展开社会调查、观看影像资料、举办读书活动、开展演讲赛、主体辩论等体验性活动;针对以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项目为任务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坚持时效性原则: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坚持时代性原则:要充分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和时代特征。坚持计划性原则:把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整体工作计划之中,保证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按照一定的步骤规划进行。

2.资源整合“定”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机制。全员育人要以整合专业课教学、学工处、团委及学生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等资源相互配合。构建传授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并重、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理论引导与实践锻炼相统一、形成实践教学合力机制。全程育人方面加强学校特有的人文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设大学生校内创业基地、开展专题讲座。积极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资源和基地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拓路径,真正达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教育。在全员育人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要结合本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发挥学生专业技术的特长,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强化实践教学对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化的促进作用。借助本土社会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选择实践教育内容,积极与地方政府、党团工妇组织、专项性行业协会、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等部门协调沟通,利用本地资源达到全员教育的效果。

3.形式创新“定”路径。通过课内课外自我实践教学、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假期实践教学基地,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基地、科研讲坛、学者论坛、专题演讲等教育活动为载体。课内自我实践教学,以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等形式,观看经典影视,阅读经典文学,欣赏经典文化展览,根据学科课程要求确定具体内容。在课外自我实践教学中,要模拟实践教学、课外学习活动,关注并重视网络、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的完善和利用。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增进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增强对社会现实世界的自觉性,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4.搭建平台“定”保障。要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其首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创建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实践基地,按照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政策要求,要满足经费投入和财力保障。科学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根据思想政治教学学科综合性特点,配合理论课教育内容的需要,可逐步建立有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及和谐社会建设基地;搭建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搭建校际、校企、校所等之间的合作关系;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发挥综合育人的功能,全面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立足现实生活世界而又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辩证演进中教育人、引导人、提升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时展特点和党的战略部署,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协同性;要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建设,为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于秋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互动·探究教学模式”[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2] 沈丽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主体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3] 吴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4] 王小元.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4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3)认知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化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强调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要改造世界。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借助于多样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方式,嵌入他们的生活世界中,促进他们将理论课教学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情感、意志等内在素养的同时,应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主体行动的“外化”,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推动大学生认知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本文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5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知识;渗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85-01

当前的体育教学实践,只重视技术以及游戏的教学,忽略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很少有教师会讲授一些体育的人和事,也很少涉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如果教师能在实践课中适时传授体育方面的知识,会使整个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实践和理论的严重脱节。部分教师只注重体育室外课的教学,而常常忽略了室内体育课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学生以为体育课只是跑跑跳跳的身体活动课。尤其因天气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一些体育教师也只是选择让学生在教室内自习。其次,缺少体育室内课教材。目前,学生已经不发体育教材,而且体育教师所用的教材也大多都是实践课的教材,没有专门的体育室内课教材。因此,学生无法从体育教师那里获得新的体育理论知识。再次,体育教师缺乏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全面系统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不仅影响着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参与态度和能力,也直接影响了他们授课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体育知识。

二、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体育知识

1. 结合课堂知识安排体育知识

第一,融合实践教学进行生理学知识传授。目前虽然提倡在体育实践教学中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但是如果能结合实践渗透体育生理知识,则教学效果更佳。例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是由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的体操动作所组成的。教师可以一边带领学生做操一边告诉学生每个活动都是在活动哪一部分的关节和韧带等相关的运动解剖学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准备活动,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从而渗透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等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第二,结合体育游戏讲解训练方法以及身体素质。体育实践课中多半都会有游戏,但是学生往往记住玩了什么游戏,却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教他们玩这个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在游戏教学中穿插体育知识的讲解。例如,一般体育课都会用的反口令练习,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做这个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某种游戏,传授身体素质练习等训练学方面的知识。第三,结合挂图和多媒体讲解技术动作结构及运动项目。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要进行有效的示范,还应该借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示范某些技术环节的慢动作,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技术概念,并着重讲解和示范技术结构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明确内在的联系,如“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动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各体育项目,给学生讲解运动项目的起源等知识。

2. 讲解体育锻炼中的常见现象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现象有很多,如“肌肉酸痛”“极点”“第二次呼吸”“重力性休克”“中暑”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现象,讲解其发生的原理。教师在上耐久跑等中长跑的项目时,可以结合学生普遍反映的累、呼吸困难等身体不良反,讲解“极点”“第二次呼吸”“乳酸堆积”等生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内在结构和变化。

3. 安排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知识室内课

遇到不能上室外课的雨雪雾霾天,教师可以选择在室内上体育课,讲解较简单的体育知识。如简单的伤病处理方面的运动保健学知识、与体育锻炼关系明显的生理知识,包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营养与饮食”“挫伤”“扭伤”“肌肉韧带撕裂治疗”等。结合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制订室内课的单元计划以及教学计划,这样学生既可以实践,又可以接触到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

4. 定期开展体育安全知识讲座

由于学生好奇心重、好胜心强,他们在运动和游戏中很可能出现关节扭伤、韧带拉伤甚至骨折等病症。一旦课堂中出现上述伤害,将会给学生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为了尽量规避伤害的发生,教师不仅要在室外课堂上强调运动的安全性,更应该定期开展体育安全知识的讲座。

三、结束语

小学生活泼好动也好学,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多半都是被动的。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践,使课堂生动有趣。如教师在教学中讲奥运冠军的故事时,学生们会听得津津有味;在运用解剖学知识讲解人体内部构造时,学生们又会唏嘘不已;在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讲解如何锻炼时,学生们又会学有所思。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除了传授技术动作以外,还应该传授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小树立相关体育卫生方面的系统知识,具备相应的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顾燕.让小学体育理论课满堂生辉[J].教师,2010(86).

[2]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课外实践 红色资源 教育形式

[作者简介]刘华政(1972—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教育学院社科部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史、法社会学。(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教育学院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本土教育资源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开发与合理运用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YJJGB10,项目主持人:刘华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73—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政治性、理论性和导向性强是其显著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实施经由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来完成。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外延,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凭,侧重于教师对理论的讲解、脉络的梳理、知识的传授;课外实践以体验为核,侧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成效的检验、情感的领悟。思想政治理论唯有通过课堂教学并途经课外实践,真正做到“入脑”,方能内化为学生的养分,并外显于其言行。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学资源均是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的更多是置身其外之感,课外实践资源赋予他们的则是置身其中之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史上留来的那些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人和事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和表现出来的精神,俗称“红色资源”。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红色资源如何界定、有何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如何体现,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红色资源及其功能

(一)“红色资源”的界定

红色资源属社会资源,内容既有人物,也有事物;形式既体现为物质,也体现为精神。“红色资源”是精神内核和物质载体的统一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红色是革命的象征,代表着进步、健康、积极、向上。先进性,是红色资源的时代特征。现当代红色资源在精神价值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98抗洪精神、03抗“非典”精神、08抗冰冻灾害精神、08抗震救灾精神和航天精神等;在物质载体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蕴涵这些精神的人物、事迹、文献、文艺作品、纪念地、纪念物等。

(二)红色资源的功能

1.资政育人。红色资源是革命理论的源泉。“红色”,表明了其政治性的价值取向。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无不体现了、、、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信念、无畏追求、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无私情怀和高尚品格,这些精神财富是国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不竭源泉和无尽动力。蕴涵党的创新理论的红色资源一经民众所掌握,便产生生生不息的物质效应。这些资源蕴藏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透过潮流把握主流,通过现象看清本质,从而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守住信仰、开辟未来。

2.传承历史。红色资源是一笔宝贵财富,具有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它所具有的厚重的革命历史内涵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后者包容了前者,因此,历史越向前发展,革命精神的内容越丰富,红色资源的沉淀越厚重。党的事业是在连续不断中开拓前进的,后一时期总是包含前一时期斗争的成果。这就决定红色资源总是一脉相承的。一种革命精神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因此在概括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含义时,总会包含以往革命精神的成分。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其中各自包含的革命精神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在其表述上却很难分开,且这些革命精神都是用实事求是这根红线,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目标联在一起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3.陶冶情操。现当代红色资源中,各个历史阶段留下来的纪念地、纪念物,以及反映当时人物的事迹、档案记录等文献和影视、戏剧、歌曲等文艺作品,都以不同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向世人讲述和呈现了那段艰苦岁月和革命历程,使身处其境者无不从内心深处受到革命教育及人物无私精神、无我品格的洗礼。图文并茂,声像俱全,沐浴其中,感受到的是心灵的交融和忆苦思甜的教育。这种感受,会使外在的物质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个人身上的素质并通过自己的品行来体现。看着一座座饱经风霜的建筑、一件件沉淀历史的工作生活用品,听着伟人们感人的故事,体会着领导人们那种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身处其地其境、面对其物其事,无不心潮澎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必将进一步强化个人的爱国信念,积极履行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

红色资源的“资政育人”“传承历史”“陶冶情操”功能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有可为。课外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环节,无疑在红色资源开发运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红色资源的教育形式大体如下:

(一)组织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即红色旅游。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内容的红色旅游,其侧重点在体验式的课外教学,这有别于一般的休闲式度假观光。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红色之旅有很强的目的性,旨在通过实地的经历和感悟,使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领略教材中讲述的理论观点。为此,师生需事先做好做足相应准备。对旅游之地及其相关景点内容要有所选择,对旅游线路要认真设计,对拟参观点的背景材料要加以了解。旅游内容要不脱离思想政治理论有关课程的大纲,要尽可能将教材内容与旅游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将课外旅游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实现两者的内在衔接。这样,才不至于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二)开展现场教学

严格来说,现场教学就是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与通常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地点在学校内教室里不同,现场教学的课堂不在教室之内,其地点是在学校之外。基于此,本文将现场教学列为课外实践的内容范畴。这里的现场指的是分布于校外的革命教育基地。教学的内容是基地涉及的人、事、物及其承载的精神。教学的方式是基地导游或课任老师就着实地、实物、实景讲解。现场教学内容与教材知识点一般没有直接的内在关联,很大程度上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用于现场教学的这类革命教育基地通常布于学校附近或学校所在地的周围地区,路程不远。现场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的是其中的氛围,人受到的是震撼,心灵经历的是洗礼,留下来的是思考和敬仰。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更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学生大脑,效果比简单的课堂教学要好。

(三)举办主题活动

国家规定的每年的法定节日和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时间节点。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产阶级作为领导力量开始走到前台。为纪念这一次学生爱国运动,国家规定每年的5月4日为青年节。大学生是青年,这个节日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任教师不妨在每年五月的这一天或五月围绕青年学生这个群体开展校园青年论坛、革命岁月追忆、青春飞扬演讲等系列青年主题活动。活动项目及内容可向学生征集,但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应有革命岁月追忆的内容,至于其活动形式可以不限。毕竟,现在“90后”大学生对过去发生的知之甚少,而教材中对过去的描述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即使有所提及,也难以做到深入全面,更多的是概要介绍。因此,有必要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不然,他们就真的成为没有历史记忆的一代了。这于国于民族都是不利的。大学生中值得和需要认真记忆的重大节日、纪念日还有每年7月1日的中国共产党生日、8月1日的建军节、10月1日的国庆节等。借助这些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要由系列项目组成,形成“组合拳”,努力营造秉承先烈、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氛围,而不能过后无痕。当然,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任教师所能完成,尚需团委、学工处、学生会等一起来共同完成,属全校性的活动。

(四)播诵经典作品

经典,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和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而为大家喜爱和传诵,经久不衰,具有时代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这些经典,或表现为著述,或表现为歌曲、戏曲、影视等文艺作品,它们均以不同的文艺表现手法,描述或讲述或重现了过去的那段令人铭记的岁月,使受众忽觉“时光在倒流”,能从图文并茂、声像共汇中获得直观的忽受。这里的经典作品特指革命进步题材的。在高校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红歌合唱、诗歌朗诵、影片展播等。经典作品传诵可结合上述提到的主题活动来进行。这项活动也需要学校有关部门来共同参与,形成全校一步棋,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统筹。老一辈的大学生大都经历过校园播诵经典的时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来自于《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雷锋》《今天我休息》《》《咱们的牛百岁》《十八个手印》《月亮湾的笑声》《甜蜜的事业》等影片展播,《东方红》《白毛女》《沙家浜》等戏剧演出。这些作品影响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推动了优秀人物不断涌现、事业不断推进。电影周、红歌比赛、诗朗诵会等这些经典作品播诵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深化了他们的理论认识,还指明了他们的努力方向,修正了他们所定的目标,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重要环节,前者重在理论说教,后者倾向于实际体验。就思想政治理论而言,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外实践也断不可缺。不过,有别于其他课程的课外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之外以活动为载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印证式体验,而不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理论说教与实际体验相符,思想政治理论才能真正进入学生大脑,化为动力并见诸行动。很大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能否发挥效用,内化为学生的动力,取决于学生实际体验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环节只能加强而不是削弱,不能忽略更不能省去。当然,课外实践的方式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仍需充实、赋予时代内涵。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才不会“走过场”,甚至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李实.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J].政工学刊,2005(12).

[2]郭代习.红色旅游资源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2009(2).

[3]廖运生,陈勃.论井冈山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4]伍先福.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分析[EB/OL].,2005—04—24.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7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兴趣;培养

多年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根本目标在于探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学生对所学课程兴趣调查的总的情况来看,政治课排名是比较靠后的,但在有的学校,排名比较靠前,这主要同该校的政治教师水平有关;而在同样的师生条件下,对政治课的兴趣往往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增加。它强调发挥学生创新潜能的个性发展,捕捉促使学生智能走向成熟的生长点并加以引导,使其升华为一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模式,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

一、开展中学思想政治兴趣活动的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意义是多方面的。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活动通常以学生为主,由学生当“主角”,教师一般只是从旁指导。学生不仅是活动的参加者,而且是活动的组织者,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自己主动学习的环境和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权,动手、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成了认识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独立思考、钻研和创造的精神。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全面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任务,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第一,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和教材内容的限制,有些问题无法具体化和深入化,只有通过课外活动来弥补和延伸。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知识。通过阅读报刊和课外书籍,参加各种报告会、座谈会。广泛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扩大知识面,使课堂知识得到丰富和深化。特别是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能大大开阔眼界,扩大知识视野,拓宽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学生实践的机会少,理论与实践不易统一,而课外活动正好弥补课堂教学的这种不足。课外活动给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天地。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走出课堂,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中去,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在活动中,学生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他们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寻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2]。

第三,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书本上不能解决的问题,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片面认识和错误思想。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好形式。在一些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迷惑,及时加以弥补和予以消除。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纪律性,增强了同学问的团结友爱,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的世界观发生深刻的变化,加速思想觉悟的提高。

二、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1.指导小论文活动的方法

小论文活动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课外活动。它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它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3]。

(1)小论文的特点

1)小论文的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小论文的完成往往是校内外多种形式“协同作战”的结果,即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的结果。

2)小论文是中学生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的重要形式。中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实践的、理论的和思想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通过课堂教学得到了认识,有的则要通过学生运用课堂上学的理论去独立地分析和认识,而小论文便是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较系统地分析和认识社会实际问题的尝试。

2.指导兴趣小组的方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小组是以兴趣为纽带,按自愿原则组织起来共同探讨有关思想政治方面内容的学习小组,如哲学兴趣小组、经济学兴趣小组、政治学兴趣小组、法学兴趣小组、国际知识兴趣小组等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符合青少年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想政治课学习骨干。在课堂教学里。学生的天赋、爱好、特长和才能往往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而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却可以表现得很明显,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2)重视兴趣的激发。兴趣小组虽然是以兴趣为纽带组织起来的,但仍有一个巩固和深化兴趣的问题,仍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以为兴趣小组反正是有兴趣的同学组成的,可以不考虑趣味性,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去对待中学生,那么很可能原来有兴趣的同学也会变成没有兴趣了[4]。

3.要注意因材施教

兴趣小组成员与其他同学相比,一般基础较好。因此,教师在安排讲座、社会调查和小论文活动时。应相应提高要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教师应舍得花大力气精心指导尖子和骨干,推动全班同学一起提高。不过,兴趣小组的成员水平也不是划一的,有的同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基础条件却并不怎么好,教师更应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成长。总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5]。

三、结语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实现中学政治教育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林紫静.浅谈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121-122.

[2]齐淑红.浅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116.

[3]李代荣.浅谈思想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65-66.

[4]魏敏.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初探[J].学理论,2013,33:388-389.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篇8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 课内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nshine Sports Construction of

Our Public Sports Lesson "Integ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Overall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New Exploration

YANG Lianbo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Jilin, Jilin 1320120)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nshine sports full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school's sports work study, to build our school "class inside and outside integration" whole new curriculum system,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good habit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 also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work in our school.

Key words sunshine sports; school sports; integr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0 前言

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对当前我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及我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现代高校课程改革新理论,同时,借鉴国内著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结合我校体育工作具体特点,对我校体育工作进行改革, 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目标体系,可以对每个大学生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基本目标的最低要求,另一个是发展目标的提高要求,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目标体系。进一步阐明了我校体育课程的具体任务,对我校体育工作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为在我校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北电力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东北电力大学课外训练体系、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协会等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主要运用访谈法、文献法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为寻求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访谈、调查法对我校学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电力大学“课内外一体化”可行性的研究

2.1.1 师资情况

通过对我校师生对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调查分析,我校从事公共体育教学的师资情况,专业项目较为全面,共有32名专职体育教师,涉及球类、健美操、武术、跆拳道、龙舟等15个项目。

2.1.2 体育设施场地

我校现有运动场地,器材情况,标准室外足球场3块、标准室外篮球场25个、室外手球场地1块、室外排球场地10块、室外田径场地3块;室外网球场地5块;室内场地:龙舟馆1个、室内羽毛球场地15块、网球场地5块、篮球场3块、排球场地1块等。

2.1.3 体育协会

我校有比较项目全面的体育协会,篮、排、足、乒乓球协会、滑轮、游泳、武术、跆拳道、体育舞蹈、健美操协会,他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各种业余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我校师资专项项目多样全面、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学生业余体育活动,体育协会为业余体育活动提供了保证,因此,为进一步做好我校阳光体育工作,改进完善“课内外一体化”体系奠定基础。

2.2 我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2.2.1 课内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课内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发展目标。课内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发展目标是围绕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 身体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 社会适应目标来进行。(2)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课内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要做到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要以人本主义课程论为依据。就是以大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程, 要兼顾社会需求、课程和学生个体三个方面, 定位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之上。这也是当今世界课程理论发展的新趋势。(3)确定课内体育课程内容体系。项目的设定要以体育发展目标为依据,以发展原则为准则,根据我校实际的自然环境、学校的场地设施以及体育教师专项的实际情况,设置体育教学项目及内容。大球系列:足、篮、排、手球;小球系列:乒、羽、网球;舞蹈系列:体育舞蹈、健美操;民族传统系列:武术、龙舟、珍珠球;传统项目:滑冰、跆拳道;体质健康系列、体育理论系列。

2.2.2课外体育辅助体系

(1)课外体育管理系统。指导监督系统,由体育教研室、选修课教师、校团委、院团总支组成, 发挥体育技能指导作用,和监督管理作用;自我指导管理系统:由校学生会体育部、 学生单项运动协会、 学生裁判员来实现学生自我指导管理作用;参与系统,是由系学生会干部、 班级学生干部、 学生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体作用。(2)课外体育活动系统。竞赛系统:建立全校的三级比赛系统,学校以学院为单位的各项目的一级比赛,各学院以专业为单位的二级比赛,各专业系部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三级比赛;三级比赛系统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培养学生提体育参与意识。协会活动: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体育运动协会,目的是很好地传播、指导学生体育单项运动。(3)课外体育训练二级体系。一级课外体育训练体系是由学校组织的以学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基础的校级高水平运动训练队,目的是完成学校对外的比赛任务。二级课外体育训练体系是由各学院自发组织,有学生自主管理的学院训练队,目的是代表学院完成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

2.3 我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设置和结构体系

以公共体育教学为核心,以课外体育训练体系、体育运动协会、三级体育竞赛体系,为辅助的“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设置和结构体系。

公共体育教学,根据我校的实际体育场地、设施以及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情况,开设体育教学项目,学生在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教学项目。

辅助的课外体育活动,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自身体育兴趣自主参与一个或两个体育运动协会,参与体育活动。根据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积极参与不同级别的体育竞赛活动。

2.4 我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评价体系

我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课内评价体系与课外评价体系。(1)课内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2)课外体育活动评价体系。学生参与体育协会的体育活动情况,参与三级比赛的任何级别比赛情况评价。

参考文献

[1] 杨连波,贾杰.依托“健商”新理念,完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体系探索与研究[J].科教导刊,2010.9.

[2] 张德福.高等教育重组与高校体育改革的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0.6.

上一篇:体育教育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功能材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