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括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6 07:40:13

药学概括论文

药学概括论文篇1

关键词:药剂学 学习方法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2-01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涉及面广。在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基本理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药剂学与很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药剂学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药剂学也是很多药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药学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质量,也影响到各分支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学好药剂学,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学好药剂学的主要方法。

1 明确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建立学习方法

在学习药剂学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包括哪些?药剂学是利用现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备成合理的应用形式(即剂型)的一本实践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贯穿于各章节的学习内容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要点。例如有些学生会问“如何分离中药的某些成分”、“某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如何”等类似问题,学生将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研究内容混为一谈,学习起来比较混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明确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生应该清楚知道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并且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需要不断的记忆和理解。但在药剂学的学习方法上,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和特点为纲,逐渐扩展内容到主要组成、制备工艺、所用辅料、质量评价、发展概况等方面。根据剂型概念和特点可以推断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制备工艺等。例如,学习脂质体制剂新技术时,应以其概念和特点为基础,即脂质体是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双分子层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后再扩展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等)、脂质体的分类(包括大单室脂质体、小单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脂质体的质量评定指标(包括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等)。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脂质体的发展概况及新型的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及热敏脂质体)等。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剂型概念和特点,找到制备工艺―分类―质量评定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是药剂学的各知识体系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

2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点内容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成型过程的相关理论、制备工艺及合理的处方设计。其原理渗透到各章节中,是学习药剂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理解基本的制剂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制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例如,片剂是各药物制剂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型。根据片剂的特点,有三种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制粒压片等。那么如何选择各压片方法呢?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药物和辅料均匀制备成流动性很好的湿颗粒,经整粒后再进行压片,有效地解决了片剂均匀度、流动性等问题。理解了这样的压片原理,可以进一步重点掌握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和剂),理解各种辅料成分及特点及随后的包衣技术。再例如固体分散体技术,主要原理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在载体中以微晶、分子溶液或低共熔物状态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意义是在于难溶性药物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在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介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干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并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适用于油性药物的固体化;物理稳定性差、载药量小;工业化生产困难等。进一步理解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鉴别法、粉末X射线鉴别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鉴别法等。最后掌握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药物的无定型状态、微观形态、药物释放性质等。

3 重视实践及课外探索

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探索。广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所学习往往都是最基本和典型的制剂技术。如何将课堂上的制剂理论更好地用于指导实际制剂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课特别重要。通过药剂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制剂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药剂学问题的能力。在药剂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为何将药物制备成该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包合物的实验中,采用具有空穴结构的β-环糊精来形成中药提取物包合物,利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备该包合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包合物各种理论和实践。另外,学生应多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以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药剂学问题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模式及应用实践。透过表象看本质,有效地加强各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要学好药剂学要根据药剂学的特点及规律性,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突出重点,重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

参考文献

[1] 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药学概括论文篇2

“中药不良反应”之说,近年多见。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不难给予此说的本质认识和对待。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概念,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此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基础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说法,然而西医药学确不是标准医药学。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此说却无病例事实依据;此说以中医药学理论为依据,却是对中医药学的偏见内容。此说不利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故应澄清与解决。现写此文,以求共议,取得共识。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毒性;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对人体伤害作用表述的一种药物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医药学领域,常可见到"中药不良反应"说,并有人声言,应重视中药不良反应,要加强中药毒理学研究。现今每种中药成药说明书中均见有"不良反应"项,似此说已被国家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尤其在七十年代以前,不仅难见"中药不良反应"说,却人们有共识性认识:中药毒性低,对人体无伤害作用。更在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见不到"中药不良反应"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笔者于1998年用约半年时间,查阅近十年的医药学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药不良反应"说,可谓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药物概念。现试作评说,以期共议。

一、评说前提: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

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表明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说。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依据而加给中医药学的。为评"中药不良反应"说,前提要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有共优势和劣势,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学。现作论证。

1.两类知识与两类科学或称学科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概称。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当今知识总体分两大类: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构成知识体系而成为科学。

医药科学,是研究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的科学,目的在于维护或增进人体的健康水平。显然,医药科学的宏观事物则是指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可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加以认识,相应得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能构成知识体系而称科学。具体而言,中医药学是一种宏观知识体系;西医药学是一种微观知识体系。

2.中医药学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判定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性的标志确定,不是宏观知识,也不是微观知识,而由共识标志,具体标志有:(1)知识由正面经验所积累;(2)陈述的单一性即概念内涵具特指性;(3)知识的系统化,即具规律性的上升为理论且能指导实践。中医药学完全具备三点标志,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需要说明,(1)所谓正面经验,医药学应指治好病的经验,负面经验则指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经验。翻开中医药学典籍,内容都是如何调节人体由不平衡到平衡,即由正面经验所积累的知识组成。(2)由正面经验所积累成的知识组成,决不意味着中医药学包治百病,恰相反,中医药学公开宣称有"不治"之说,不治,当然无伤害作用。(3)标志,应指在一种知识体系内而言。

3.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各自优势和劣势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表明:宏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微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局部认识的精确性。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微观用来阐述客观,但决可能包括和统帅客观。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认识客观事物,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全面认识,进而决定对客观事物的对待。

知识构成的不同,决定着中、西医药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客观。体现在实践中,中医药学是准确性好、精确性差;西医药学是精确性好、准确性差。精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局部;准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整体。就临床实践而言,当用药物影响人体状况或谓治疗疾病时,中医药学按辨证论治原则使用药物,其准确性保障了对人体的不伤害,故无不良反应之说;西医药学按指标(指药物功效指标)对指标(指人体状况指标)原则使用药物,基于其准确性差的劣势,难于完全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故西药不良反应具有难于避免性。至于如何达到对人体、药物和二者的全面认识和对待,容后专述,此处仅提示: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优势、克服劣势。

综观,中药为中医药学的药物称谓。只有真正认识和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才能对"中药不良反应"说进行评说,故为评说的前提。

二、事实评说: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不能简单一概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本质事实是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却不能简单一概称之为药物不良反应。对此,中国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内涵。即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可见,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若称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三点前提条件:(1)合格药品;(2)正常用法;(3)正常用量。中药不良反应,应当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的如上概念内涵,不能有双重或称另外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现就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事实,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加以评说。

1.真正的中医师对中药伤害人体作用的看法和对待

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看法和对待,最有发言权者为真正的中医药学临床医师(注说:中医师为什么加"真正"二字,因现今尚有号称的中医师)。笔者从事工作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应属中医药学的临床范围概念,故请教中医师。问:您在临床诊治疾病开具处方后,是否嘱咐病者用药后要注意哪些不良反应?答:不嘱咐。问:为什么?答:按辨证论治原则开具的处方,是按"君臣佐使"关系组合,即使方中的单味药有的偏性大或者是毒性大及有的偏性为病者所不需,可能对病者有伤害作用,但组方中各单味药间已做调节,不会再对病者身体产生伤害作用,故不嘱咐。可见,真正的中医师使用中药,是不承认中药不良反应的,起码是不考虑所谓的中药不良反应。

2.笔者查阅文献所见称之为中药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举例分析评说

举三个典型病例:(1)一老妪患肘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听人言,生草乌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购200克,煎服,致死。(2)单味中药商陆,外形似人参,一人购之当人参而用以补益身体,结果,不仅身体未得到补益作用,却是受到明显的伤害作用。(3)一对年青人结婚将入洞房,听人言性交伤气,故购红参几十克,煎汤,于入洞房前服用,结果,神昏谵语,被送至病房。生草乌、商陆、红参,确为中药,起到如上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亦为事实。如上事实,相关医药刊物发表时称作中药不良反应,是否相宜?试作评说:(2)例以商陆代替人参,属不合格药品;(3)例红参,具补气作用,按中医药学理论适用于气虚的人体状况,待结婚年青人,显系中医药学的不正常用法;(1)例则用量过大,为非正常用量,加之生草乌偏性突出,中毒而亡,具必然性。上三例,均属违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故不应属药物不良反应范围,即不应称中药不良反应。

3.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评说

所谓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此处指《医用中药药理学》(方文贤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中所归纳的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病例及中药不良反应治疗原则的病例,现依据病例事实作以评说。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书中写到:(1)有些则是由于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的,包括中药品种的混乱、伪品,以及产地、生长年限、收获季节、药用部位、贮存期等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2)还有一些是因为长期用药,超剂量用药。(3)其中有不少不良反应的病例,是在违背了中医用药原则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发生的。书中特别指出"该炮制使用而未炮制使用"。(注:为便于评述(1)(2)(3)为引述归纳加之),关于违背中医用药原则和不合理用药问题,书中强调用药时要"根据病情"、"人的体质"、"佐使控制"、"服药时间"等因素,加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如上综合病例情况,可做如下分析和评说。(1)类病例,属不合格药品;(2)类病例属非正常用量;(3)类病例属非正常用法。要明确,所谓中药的正常用法,突出表现按中医药学理论和原则使用。关于超剂量用药问题,不要说药物,就是馒头超量使用,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上述(1)(2)(3)情况的病例,不符合药物不良反应概念的内涵,如此所致对人体伤害作用,显系不属药物不良反应,自然不能称如此使用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为中药不良反应。

综观,中药不良反应应以相应病例为依据,如上评说却表明,中药使用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病例,实不属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内病例,即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无病例事实依据。

三、理论评说: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不同

"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药物概念,此说的提出者和赞同者的理论依据,不是以西医药学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为依据,而是以中医药学的中药毒性为依据,即引用"是药三分毒"为依据。为此,有人统计药典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包括有毒、小毒、大毒);有人统计中药教课书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总之一句话,用中药有毒性作为"中药不良反应"说的理论依据。客观而言,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现作评说。

1.辨证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药物对人体疾病治疗作用和对人体伤害作用的关系

药物,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一类物质。中药和西药均具毒性(毒性内涵,下述),且都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一种药物对人体起治疗作用或伤害作用,取决于其被使用的理论及如何使用。就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而言,决不是简单地以药物毒性为依据。西药的毒性,确实是其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的基础,以"不良反应"表述,这是在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而呈现的,具有必然性,是西医药学劣势的反映。即使如此,在权衡利弊--治疗作用与伤害作用后,仍作为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在使用。中药具毒性,但其中突出毒性大的品种,如砒霜、生草乌等,在按中医药学理论,针对人体具体"证候"而应用时,仅起治疗作用而不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总之,要辨证地、有条件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决不能形而上学地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即不能认为药物有毒性,必然具有"不良反应"。

2.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中医药学确有"药物毒性"概念,不仅有"是药三分毒"之说,且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之言。但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即热药有热毒,寒药有寒毒等。正是利用药物的偏性,对应起到调节人体不平衡到平衡的作用,即起到治疗功效。中医药学防治人体疾病的突出原则为辨证论治,即根据人体状况表述的证候,选择相应防治方法,若选用药物以防治,则为辨证择药。中药选用,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原则,即热证之人体,选择寒性之药;寒证之人体,选择热性之药,等等。人体状况的证候所致原因,有因毒之谓;中药偏性谓之毒性,故有以毒攻毒之谓。正是中药毒性即偏性是中药起到人体疾病防治作用的依据。可见,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与有效性具有同一性。对此,中医药学相关著作中多有论述。如《周礼》中言:"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张景岳言:"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黄帝内经·素问》中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总之,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用以调节人体所偏即起治疗作用的依据,即药物毒性与药物功效具有一致性。

3.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就实质而言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其与治疗作用各具独立性。若说药物对人体的防治作用和伤害作用具有相关性,则表现为一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同时产生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这是由西医药学宏观劣势的不准确性所决定的。当针对人体局部指标异常而选用对应指标作用的药物应用时,还可能对人体状况正常的其它指标产生影响,此即为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可谓难于避免,故给予专门术语,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对西医药学的微观优势应当肯定,但亦不应掩盖或回避其宏观劣势。西药不良反应难于避免,则为其宏观劣势所决定的反映。将西医药学劣势内容加给中医药学,即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显示偏见。如此偏见,又要由中医药学寻求理论依据,恐有栽赃之嫌。

四、发展评说: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评说"中药不良反应"说,目的在于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最近《书报文摘》(2015年第38期,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管)转载《经济参考报》"滥用药物如何成为我国普遍现象"一文,文章以一项"百姓安全用调查"为依据,写到:"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严重,约占用药者的12%到32%。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约达19万人之多"。此况是否包括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没作指出。但有一点,尽管按中医药学理论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不应有"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然而以"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作概括的对人体伤害作用,却应是事实。

面对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严重伤害作用,为解决此情况,医药学工作者尤其是西医药学工作者,从多方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收效远不如人意。问题出在何处?笔者之见,根本问题是研究工作没能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

1.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从根本上解决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任何事物和学科的科学发展观,笔者理解和概括为:保持优势、克服劣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自优势和劣势前已述及,正是西医药学宏观劣势所呈现的不准确性,是西药在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基础,具有难于避免性。正是中医药学微观劣势所呈现的不精确性,可谓产生"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的突出因由。可用中国的一句俗语表述:苍蝇不盯不缝之蛋。例如大多数中药质量的难于精确控制而致对人体的伤害,可谓具相当程度的普遍性,甚至引致对中药优势认识的干扰。换言之,正是中医药学的微观劣势,为西医药学将其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之于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说提供了机缘。

现状的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因各具优势与劣势,故需保持各自优势和克服各自劣势而发展,这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是按科学发展观而发展,两种医药学均达准确性与精确性的医药科学,实现统一而成新型医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即西医药学不再存在所称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就无从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转加给中医药学而专称"中药不良反应"了。退一步讲,若有人还欲加给中医药学一个"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客观也就无机缘了。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终将解决西药不良反应,也就不存在"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

2.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

以微观知识而组成的现代科学出现,为中医药学克服其微观劣势成为可能,即吸收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使中医药学成为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的医药学。就中药而言,亦应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成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药物,即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为此,就药物而言,就需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从而吸收微观知识以实现现代科学化,核心或谓中心内容,则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为达此目的,首先应对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有个认识与确定,才能为此而进行相应的现代科学微观知识研究。

对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现今有多种认识。笔者之见,其标志有二:(1)仍是中药,即仍具中药的宏观知识内容,如性味、归经、中医药学的功能、主治、宜忌等,此为单味中药基本内容。若多种单味中药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的主次地位有别,即按"君臣佐使"关系组成一个功效整体。具如上内容,则为中药,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对中药基本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包括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物质达分为水平;生物活性则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达。例如,中药的寒性,到底哪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变化。如上两点共具,则为现代科学化中药,成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药物。如此现代科学化中药,西医药学若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加强中药,也就失去原由与机缘了。

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而进行的对中药所做的微观知识研究,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中药所做的现代科学研究,对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要有所认识和警觉,突出表现有:(1)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表面是在克服中药微观劣势,客观却不顾宏观优势的保持,最后仅得只具微观内容的新西药,即成为中药西药化,西药化后的"中药",决不等于现代科学化中药,此为西医药学百余年来对中药进行的所谓现代科学研究的主体。(2)仅顾中药宏观优势的保持,而对微观劣势的克服不给予足够重视,如此则难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此为中医药学界比较明显的事实。(3)西医药学本不是标准医药科学,但却不承认总体的宏观劣势,而是掩饰劣势,且将劣势内容转加给中医药学,"中药不良反应"说则为明证。只有认识现状的中药劣势克服,优势保持,才能从根本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3.西药中药化研究

现状西药具备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内容,且为其优势所在,但不可否认,其缺宏观知识内容,则为其劣势所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令其再获宏观知识内容,则成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之药物,可能解决其不良反应问题。为此,可以对西药更加广泛的微观知识研究,总结归纳出宏观知识内容,但此途径难度极大。但从中医药学再对西药进行研究,使其再具中药基本内容,则成宏观与微观知识共具、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可称作现代科学化中药,更呈现其不良反应的被克服,也就无从再把药物不良反应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笔者将西药再获中药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对应中药西药化而称西药中药化。因笔者有专门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多方面论述,此处不再引述,只提示:基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均为增进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故西药能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后记

对"中药不良反应"说,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角度,不难给予本质认识和对待。现应指出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些称作中医药学工作者却从西医药学角度极力赞同"中药不良反应"之说。如有人赞赏性地称:"西药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项内容,很多都是一大串;而中药却经常标着尚不明确"。"西医药学尽可能写出不良反应内容,中医药学尽量回避不良反应内容"。进而对"中药不良反应"说称:"人家是拼命找,咱们是拼命瞒"。(注:原文前后文之意,人家似指为西医药学工作者,咱们似指自己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更有人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归类于中药毒理学,进而从事所谓的中药毒理学研究。对如上说法和作法,不准备展开讨论和评说,仅在此指出几点:(1)研究中药如何害人,远不如研究中药如何益人;(2)药物内容,不是不良反应内容越多越好,没有不良反应更好;(3)不存在,不等于隐瞒;尚不明确,不等于客观存在。供参考。

全文之意,希冀对"中药不良反应"说共议,取得共识。

药学概括论文篇3

关键词:医学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涉及很多抽象理论,内容比较繁多,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4门学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对未来推动民族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探究的问题。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课程学时不足

中医药学概论包括的知识众多,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都包含大量理论知识点,而且许多知识点都具有古代哲学思想观念渗透在里面,需要大量的学时。而现实是中医学的教学内容安排通常需要占到一半的学时,留给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的学习时间明显不足,而教材中中药学需要介绍的常用中药就有一百八十余种,中成药学需要掌握的常用中成药方也有98副,介绍清楚学科的最基础知识都已经非常紧张,更别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来讲授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要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常用中药和中成药也只能靠死记硬背[2],缺乏灵活运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2学生兴趣不高

中医药学概论中许多理论知识具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里面,像精气、阴阳、五行等学说很多内容都是医古文,这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更别说深入地体会其中的奥妙,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另外,学生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持怀疑态度,大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偏向于西医,再加上中医药学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生兴趣不高。

1.3教学手段单一

中医药学概论在课堂上需要大量的中药材样品实物作为教学演示的标本,然而现实课堂上不可能把所有的中药材都展示出来,而且一种中药材往往还包含有不同的品种、不同的产地、不同的规格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些中药材还属于名贵药材,不可能实物展示。学校采取的方法往往是带学生去中药标本馆参观来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从长远来说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受益[3]。

2教学改革的内容

2.1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

现在大部分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掌控教学进度,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掌握课堂的总体进度,把控主动权,缺点是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课时容易走神。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而这个问题是作为学习和整合新知识的一个起点,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主动性帮助很大,但PBL教学的课程容量比较小,对于本来就紧张的课时来说具有挑战性。另外,PBL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会使学生专注于探索问题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目标本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每8个人为一组,教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己梳理和总结知识,在此基础上制作出PPT,每节课前挑选1组或若干组进行5~10分钟的展示,全班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进行点评。最后,学生再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发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绝大部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制作PPT阶段会经常联系教师了解、咨询问题。中医药学概论本身理论知识点非常多,而且许多都是抽象的内容,如果不深入学习往往会造成学生兴趣越来越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不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2将理论知识生动化

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的年轻人,所以在思维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笔者试着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活化。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和难懂的,而让他们把“金”联想成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刀,把“木”联想成树木,刀剑可以砍树木(金克木)、树木长在土里面(木克土)、水来土掩(土克水)、灭火需要水(水克火)、火可以点燃树木(火克木),学生一目了然地就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再比如林黛玉天天忧愁悲痛而哭泣,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再对应了五志(怒喜思悲恐),说明是肺有病变了,以至于得了肺痨,后来咳血而逝。这样看似深奥的理论知识,也很容易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对比找到答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3多实物展示

中医药种类繁杂、数目众多,非常难记忆和理解,而且许多品种容易混淆,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噩梦[4]。如肉桂和桂枝来源于同一种植物,肉桂树皮,桂枝为嫩枝。二者皆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的作用。但肉桂长于温里止痛,入下焦而补肾阳,归命火;桂枝长于发表散寒,振奋气血,主上行而助阳化气,温通经脉。再如牛膝有怀牛膝和川牛膝之分,二者来源不同,均能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血)下行。但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展示易混淆的药物,让学生近距离仔细观察,使他们能够辨别药物的性状和特征,并采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的方法对药材进行系统分析,就有助于学生甄别不同药物的功效、性能,激发学习兴趣[5]。

2.4完善考试考核

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看到一个中药材不但要知道它的功效、用途,还要懂得如何让学生利用它去治病救人,如何跟别的药物共同作用以发挥最大功效。所以笔者衡量成绩时把学生对于实践应用的灵活度作为一大指标。通过笔者近两年的实际操作发现,学生普遍认可这样的考核,认为这种办法更能真实地反映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应该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简单的来说就是学生毕业以后能够马上上岗,这就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考虑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于技能的培养。笔者通过积极探索找出最适合药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德兴.中成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2]姚丽梅,刘瑶.高职中药专业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构建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0(2):75-77.

[3]刘彩霞,孙杰.案例教学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3):153-154.

[4]张冰冰,石岩.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改革的试验研究[J].时代教育,2012(1):114.

[5]张新渝.中医四诊技能训练规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药学概括论文篇4

关键词: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病例分析;教学;

作者简介:吴海燕,主管药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20-87755766-8430。E-mail:Wu-hai-yan407@163.com;陈杰,副主任药师,博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对于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仍在摸索与试验阶段[1,2];2006年,卫生部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以下简称“规范化培训”)启动。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可反映学员的临床思维与职业敏感性的培养情况,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重要的教学方式[3],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根据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要求,学制一年的培训学员需书写至少10份病例分析,学制半年的学员则需书写至少2份病例分析。我院自2010年起成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目前共招收了20多名抗感染药物专业的培训学员,对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书写药学病例分析的基本情况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带教教学实践,学员书写的药学病例分析质量均有提高,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1学员书写药学病例分析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1.1选题情况

我院自2010年以来招收的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共书写160份药学病例分析。书写药学病例分析选题情况见表1。

1.2书写药学病例分析存在的常见问题

通过整理分析抗感染药物专业学员书写的160份病例分析作业,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四类问题:(1)选题不恰当。包括选题简单,不易展开讨论;或选题偏于宏观、讨论点过多等问题。该问题的实质是学员临床经验不足,职业敏感性较弱,不能很好的选择适宜的治疗事件。这类问题占较大的比例(37.5%),对学员来说是难点之一,应该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2)讨论及分析。包括没有讨论点、未针对明确的药物治疗事件展开讨论;未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论据不充分、条理不清晰或逻辑关系混乱。此类问题占35%。(3)病史摘要。病史过于冗长、治疗过程描述不清晰,不注意删减和处理病史信息,甚至与药历书写雷同;缺少与主题相关的药物治疗信息,没有强调和突出临床药师干预过程;没有体现结果,不清楚患者是治愈、好转还是死亡。此类问题占33%。(4)其他问题。缺少前言或前言没有交待主要背景;引出的讨论问题较牵强、讨论的目的不清楚;整个文章有较多书写语序、文字书写错误等;总结不切主题、空话套话多;参考文献不注意时效性、格式不规范、文献质量较差等。此类问题占15%。书写药学病例分析常见问题见表2(部分病例分析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问题)。

2药学病例分析的相关概念

2.1定义

医学病例分析(或称病例报告,Casereport)是临床上有关单个病例或几个病例的详尽报告,通过对新发疾病、罕见疾病或某些常见疾病的不常见表现进行详细描述与记录,以引起医学界的注意[4]。药学病例分析借鉴医学病例分析,定义是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一次治疗事件的描述,以具体病例药物治疗的过程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总结为主要内容;且根据规范化培训中学员作业的要求,明确仅对单例病例进行分析。因此,药学病例分析是1例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1次治疗事件的描述,着重讨论一个问题,强调药师的作用。

2.2内容与要求

参考临床医学的病例分析内容,药学病例分析包括题目、前言、主体、讨论和参考文献5个部分[5],但具体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主要突出药学特点。

2.3作用

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可以强化撰写者对不同药物治疗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职业敏感性、拓宽专业视野,从而培养撰写者的药学知识应用能力、药学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

2.4药学病例分析质量点评

药学病例分析质量点评要点包括:讨论的问题选择适宜、分析论据充分、重点突出、病史资料简明扼要、用语规范、格式统一。具体根据《病例分析质量缺陷评价表》进行评价。

3药学病例分析写作的教学情况

3.1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区别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员容易将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写作内容混淆。教学药历(Medicationhistory)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6],详细地记录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且教学药历的书写经验已有较多报道,学员从中获益颇多[6]。药学病例分析和教学药历的内容、特点、功能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对于药学病例分析写作的教学通常先将药学病例分析的概念以及内容以授课的模式向学员进行介绍及举例说明,并且着重讲解其与教学药历的区别。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比较见表3。

3.2各部分内容的书写要点

药学病例分析的题目应突出讨论主题,简洁清晰,尽量体现临床药师作用。前言介绍主要背景,引出讨论问题,阐明讨论的目的。主体即病史摘要,应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阳性体检与辅助检查、与主题相关的疾病情况(简要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药物治疗(详细且条理清晰)、治疗经过(强调和突出临床药师干预过程)、应有结果体现。如果病情复杂、疗程长等可辅助图表,注意书写需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治疗内容应舍弃,切记无关文字过多,冲淡主题。讨论部分应对该治疗事件进行讨论及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是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实体会;且需要学员具有文献检索能力,分析、归纳与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是药学病例分析的难点。在书写过程中应注意,选定主题和理论知识应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对比;应体现临床药师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思路;注意相关因素的全面甄别;注意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分析,参考文献要求引用准确,文中标注清楚、著录格式统一;还应注意文献质量,重视时效性及权威性,尽量保证国内外文献兼顾等。

3.3点评标准的告知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员明白药学病例分析的写作要点,培训老师还应将质量点评的内容告知学员。学员在了解质量点评要点后,可对应评分点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修改,以达到药学病例分析的写作要求。

4讨论

药学病例分析的书写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临床药师以其职业敏感性和专业视野,善于发现“不普通的事”。包括常规治疗中、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特殊病理状态(肝、肾功能不全)、特殊药物(华法林、环孢素、丙戊酸)治疗以及特殊治疗方案[血透、腹透、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出现的“不普通的事”,然后用简要、清晰、详略得当的语言概括事件的发生经过。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归纳与总结问题,在书写过程中需注意理论知识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分析对比,体现临床药师的逻辑推理,重点在于体现临床药师在治疗事件中的作用。其书写要求与目前比较公认的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问题导向性学习法”一致。

学员书写的药学病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选题/命题不恰当最多见,包括讨论点过多或偏于宏观、选题简单,不易展开讨论。例如,《一例头孢菌素出现精神症状的药学监护》便属于命题过于宏观,可以改为《一例疑似头孢哌酮/舒巴坦致意识障碍的病例分析》。选择好的治疗事件是写好药学病例分析的前提,但对学员来说也是难点之一。因此,此部分着重讨论关于选题的问题。不良反应防治类可以包括新的、罕见的或严重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及体会,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等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引起药物热及药源性疾病等。此类题材选择较多,尤其是初学阶段。药物治疗评价类题材可以包括给药方案(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疗程、配伍禁忌及经济学等)、疗效欠佳评价、替代药物的选择与评价、超说明书用药评价、药动学评价(ADME,特别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等)、药学监护的得失以及药物中毒救治等。尽管临床中上述问题多,但是学员选择却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分析、讨论比较困难。TDM相关问题可以包括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特殊情况下对血药浓度的影响(肝肾功能不全、血透、CRRT等)、特殊生理病理状态、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遗传因素对TDM的影响等。患者用药习惯、依从性及用药教育问题可包括:用药过度、依从性差、华法林及免疫抑制剂等特殊药物用药教育等。此类题目我院学员选择较少,从侧面反映出学员与患者的直接交流不足。对于讨论及分析方面的问题,主要解决方法为可充分利用循证医学或循证药学论据进行论述,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清楚。例如,对于不良反应的分析,要进行不良反应相关性判断,同时对混杂因素(其他并用药品、并发疾病)进行分析。在病史摘要方面,学员学习初期通常存在复制病历,因此病历烦琐重复,应注意将与主旨无关的内容删除。例如,讨论抗感染治疗时,患者同时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指标和病情可以略去;体格检查部分要注意删除无关的阴性指标,只保留相关阳性指标和有意义的阴性指标;且需要注意药学病例分析与药历书写上的差异。其他问题则为,文章结构要注意完整;引言部分需要进行提纲挈领;参教文献需采用核心期刊的近期文献作为证据来提高时效性和质量,书写时注意细节,杜绝语句不通顺、错别字等问题。

通过向学员讲解药学病例分析与教学药历的区别,根据学员书写的药学病例分析内容,进行书写要点的讲解,按照点评标准进行评分。在反复书写-点评的过程中,学员对于病例分析的书写要求与要点的理解逐渐深入,所书写的病例分析质量逐步提高,在培训后期,学员书写的病例分析能符合培训大纲要求甚至可供发表。

药学概括论文篇5

关键词:智力资本;医药企业;结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45-01

在知识经济的形势下,无形资产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智力资本正成为企业长期盈利和绩效的关键因素[1]。Nonaka and Takeuchi[2]指出将来的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知识存量和运用是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的基础。企业智力资本不仅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未来创新和价值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本文首先对其内涵和构成进行全面的梳理与介绍,并结合医药企业特点,提出适合于医药企业的智力资本结构模型。

1智力资本内涵的研究

1836年,西尼尔(Senio)最早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这一概念是针对全人类而言的,知识把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使用。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Calbrainth)将智力资本界定为不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还应该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斯图尔特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内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智力资本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的简介。袁丽(2000)认为智力资本的定义即智力资本是一种可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智力资源。芮明杰(2006)论述了智力要素与智力资本的关系。李浩(2009)认为智力资本的实质就是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能够发挥作用的知识。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智力资本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笔者比较认同美国学者斯图尔特对于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智力资本是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之和。凡是能用来创造财富的知识、信息以及经验等都是智力资本;员工的技能和知识、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以及企业组织资本所包含的知识都体现着企业的智力资本。

2智力资本结构理论研究

有关智力资本的结构研究分歧较多,有以下几种理论:

2.1两因素论。Edivinsson and Malone(1997)提出了著名的Skandia市场价值架构及指导方针中,认为智力资本可以分成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大部分,也就是: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

Roos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如图2所示,并根据内外部的区别将结构资本划分为关系资本、组织资本以及开发资本。人力资本包括个体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与反应机敏性等。

Joia(2008)依据是否具有交易性,把智力资本分为人力直播、结构资本两大类,并进一步把结构资本分为流程资本、创新资本及关系资本。

2.2三因素论。Stewart(1997)认为智力资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指出知识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三者之中。

Johnson(1999)对Edvinsson and Malone(1997)的两因素论进行细化和说明,他指出公司的市场价值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是财务资本,二是智力资本。

2.3四因素论以及五因素论。Brooking(1997)认为智力资本由市场资产、人力资产、智能财产资产及基础设施资产所组成。

智力资本五因素论。Bassi等(1999)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和顾客资本[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新资本包括企业的革新能力、创新成果、开发新产品与服务的潜力。

综上所述,目前对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框架。笔者认为各种模型均有其合理之处。但在具体到某个行业企业运用的时候,应根据行业自身特点再进行分析建模。

3医药企业智力资本结构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特殊产业,是我国重点支持的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行业。而且,医药行业是高投入型、高新技术以及高风险高附加值的产业,对医药企业的智力资本研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药学概括论文篇6

【关键词】 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系统化临床医学术语集(SNOMEDCT);方法学

近30年来,我国中医药领域相继实施了大量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以术语为核心,推出了包括行标乃至国标的众多标准,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西医电子化病历(健康记录)与电子化CRF表格正在全国范围内以极高的速度推进、普及,纸质记录由于在书写、保存、检索以及后期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已逐步退向辅助位置。新的载体形式对已有术语标准从标准的体例、标准的应用模式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支撑信息化时代中医药工作的开展,中医临床术语的标准化工作也应当逐步深化推进,不仅应与国际通行的方法学接轨以全面提升标准的系统性,还应力争提高标准的实用性,使中医临床术语标准真正在信息化临床科研工作中发挥作用。

1 中医临床术语体系复杂性高,标准化工作难度大的成因探析

与现代西医学大量采用“死语言”建立术语体系以描记医学信息不同,中医临床术语的主体——汉语语言文字伴随中华民族的发展始终处于动态演变之中。在中医学数千年发展历史中,与其他传统学科相似,有些术语凭借古籍保持了其原始含义,在当前工作中仍被普遍使用;有些术语则已在内涵上发生了本质转变;有些术语则已完全被弃用。时代变迁对汉语的影响,不仅造成中医术语在概念理解上的古今差异,不同时代度量衡的标准还造成了同一种度量单位术语在实质意义上的改变。此外,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促成了各地区所习用中医术语的地域性差别,内容涉及中医学理、法、方、药、术各个层面。另外,由于学术流派与传承的分歧以及出于对学术保密的需要,人为编制形成的近似密语,只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如孟氏[1]文中所提到的“鬼把子”。更为重要的是,伴随近一百余年来现代西医学在我国扎根、壮大乃至逐渐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医疗卫生体系,大量西医学术语被翻译引进,其中既包括对西方语言的本土化汉译,也包括日文汉字的翻译回流,造成大量医学术语字面相同而含义迥异,严重冲击了原本相对自成体系的中医学术语;而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又同时提出了对中医术语与西医术语两方面的需求。上述列举原因可能尚不够全面,但其综

合结果使中医临床术语体系远较现代医学术语体系更为复杂,也决定了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2 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的重大意义与相关标准的推出

标准化中医临床术语是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成分:文以载道,中医临床术语是相对抽象的中医文化、中医诊疗与中医养生保健预防理念的主要载体,依赖中医术语才实现了中医学理、法、方、药、术的记载、描述和表达。因此,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是更好继承传统中医事业,使其得到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基础;语言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标准化的中医临床术语则是中医药生产、教学、临床与科研在领域内部以及领域间、学科间、产业间进行正确信息交流、保障业务顺利进行的基础;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则是中医药领域信息化的基础,基于标准化的中医临床术语能够提升信息处理的能力,实现中医药信息高质、高速地采集、储存、管理与利用;中医临床术语的标准化是实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过程标准化,进而建立中医临床评价体系的基础,而中医临床评价体系是实现科学、客观、综合地评价中医临床,实现中医药在新时代健康发展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事业进程的重要保障力量;尤为重要的是,中医临床术语标准还是建立中医药领域其他标准与规范的基础。术语被作为最细小、最基本的元件参与中医药标准的制定,完成概念定义描述。标准化中医临床术语的采用不仅能够提高概念定义的精细度和准确度,还便于建立起概念间基于语义的逻辑性关联,使制订的标准规范在质量与学术水平上得以整体提升。

基于标准化对中医药行业的重要意义,更为解决实际工作对标准化中医临床术语的迫切需求,近30年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的标准化研究,涵盖了中医、中药、针灸等内容,目前已推出了包括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的系列标准。纵观已有标准,绝大部分面向特定的应用环境与应用目的,以中医学知识体系中特定范围的术语种类(如中医疾病与证候诊断类、中医基础理论类、针灸腧穴定位类等)为中心,实施了术语的再分类与编码研究,并主要以文字描述的模式进行了术语的标准化定义,部分标准还完成了术语与其同义术语的链接。

3 已有标准在临床科研工作中规范化应用的瓶颈问题分析

电子化病历、健康记录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深入、高速推进,对标准化临床术语提出了新的需求,将已有标准成功地应用到临床科研工作中,既是各项标准制定的初衷,也是中医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但前期研究发现,已有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与预期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中国知网(CNKI)以“标准”、“中医”、“应用”及已有中医标准的全名等作为检索词进行全库查询,除国标《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有数篇文献外[2-6],论述其他已有标准应用情况的文献几乎为零。已有标准的应用性文献数量之少,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在中医临床科研应用中的实际情况。通过与中医院临床医师的访谈,还发现临床工作者对现有标准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大多数人既不熟悉与中医临床科研工作相关的标准究竟有哪些,也不了解应该如何使用标准。

笔者认为,现有标准未能得到理想施行主要存在如下原因:①中医标准大多采用纸质形式,书籍是规范化术语的载体,虽然标准中具有对术语的明确定义,但仅凭人脑记忆来使用标准化术语或在使用中通过翻书查询都是不现实的,对标准内容的学习掌握与使用的不便阻碍了标准在实际中的应用;②已有标准大多各自围绕中医知识体系的局部分支建立,术语覆盖范围与描述能力相对有限,标准之间缺乏系统性关联。部分种类术语在不同标准间交错重叠,同时还有术语种类被遗漏,未纳入到标准化研究中,造成使用者难以甄别或无词可用。③当前大多数电子病历采用了非结构化模式,在病历主体内容的书写上并无特殊监控手段,使其与纸质病历书写过程一样具有了高度的随意性,标准难以有效实施。总之,缺乏有效的工具与方法成为已有标准规范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建立起一套工具与方法,将已有标准有机整合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其与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绑定,为使用者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是突破已有标准应用瓶颈、使其得到充分发挥与利用的关键。

4 系统化是深化推进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必由之路

与国际先进的临床医学术语集如《系统化临床医学术语集》(SNOMED CT)相比,系统化是当前中医临床术语标准亟待提升的特质。主要体现在:①已有中医标准大多仍停留在对术语进行标准化而尚未提升到对“概念”实施标准化的层次,致使概念、术语的关系松散,缺乏系统化。术语是抽象化概念的实体性指代符号,概念的地位高于术语,术语紧密围绕概念存在并为概念服务;概念具有唯一性,受语言、民族、时代变更的影响甚微。SNOMED CT核心内容的设定即充分体现了其以概念为核心的系统化观念[7]。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研究的深化推进,同样应建立起以概念为核心的目标,首先要完成中医临床概念层次的标准化,再逐步建立概念与术语(包括首选术语与同义术语)的关联体系,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语义关联体系,形成系统化的概念网络结构。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术语集本身的学术地位,从概念唯一性的角度实现中医临床术语标准与国际临床医学术语标准的接轨,同时能够真正有效解决当前临床术语使用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与“多词一义”的情况。②已有标准在术语分类框架的构建上大多缺乏系统性,单一标准难以全面涵盖当前临床科研工作所需内容;同时,大多标准采用了“学科分类”模式进行术语集框架构建,与临床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脱节。SNOMED CT在概念分类框架上的系统化主要体现在其依据现代医学理论,建立起了相互关系明确、符合现代医学诊疗思路并适用于临床科研应用的10余个顶级概念分类轴,并依据应用方的反馈进行框架的动态维护,从而将临床科研所需的近40万条医学以及非医学专有概念纳入其中,实现了单一标准对临床科研工作的全面支持。伴随中医学在世界上被广泛接受,SNOMED CT在其分类框架中还逐步纳入中医、针灸学的概念。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研究从分类框架角度的深化推进,应当确立全集的理念,力争通过一部分类框架实现对全部中医临床科研所需概念的汇总,并在具体顶级分类的设定上摆脱传统学科分类的影响,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诊疗流程的几大关键环节对全部概念进行合理切割。③已有标准的形式大多停留在纸质版本阶段,缺乏系统化展示、检索与使用的工具。

SNOMED CT则主要通过电子化的TXT数据文件形式其核心内容,用户可以将数据便捷地导入诸如Sql Server、Oracle等大型数据库,或直接导入其电子病历等应用系统;同时,还开发了多种术语集浏览器,基于SNOMED所建立起的关联关系,可以从任何角度检索与浏览SNOMED的概念、同义术语。上述是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研究深化推进中值得借鉴学习的。

5结语

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启动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计划到2010年制定出500项中医药标准[8],这不仅为中医标准化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也为深化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有利时机。通过引入国际通行的临床医学术语标准化工作理念,借鉴其方法学体系,在提升术语集自身水平与临床实用性方面下功夫,依据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形成系统化中医临床术语集,是深化推进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孟庆云.中医百话[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5-117.

[2] 邵企红,章如虹,毛树松,等.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应用研究——1994年全国88所中医医院出院患者人群中、西医双重诊断对照分析[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2):8-12.

[3] 章如虹,毛树松,邵企红,等.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应用研究(Ⅰ)——1994年全国88所中医医院出院患者中医病证诊断分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1):52-56.

[4] 章如虹,毛树松,邵企红,等.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应用研究(Ⅱ)——1994年全国88所中医医院出院患者中医病名诊断分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32-36.

[5] 章如虹,毛树松,邵企红,等.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应用研究(Ⅲ)——1994年全国88所中医医院出院患者中医证候诊断分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4):49-53.

[6] 章如虹,毛树松,邵企红,等.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应用研究——全国10所中医医院1994年与1996年出院病人中医临床诊断对照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1998,20(6):24-25,34.

[7] 郭玉峰,刘保延,姚乃礼,等.基于SNOMED CT核心构架研究的中医临床术语集标准化特征要素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9):96-97.

药学概括论文篇7

【关键词】 毒 中医病理 致病因素 病理产物

在古代医药典籍中,“毒”具有多重含义,或将“毒”做为致病因素,或做为病理产物,或做为药物药毒,或做为病名病邪,或做为治法、治疗,等等。因此,学习中医要把“毒”字辨析清楚。

1 毒邪的渊源

《说文解字》曰,“毒,厚也,害人之草。”说明毒的本义是指毒草。古代医家对于毒邪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素问·刺法论》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认为毒是导致疫病流行的致病因素。《金匮要略》有关于“阳毒”“阴毒”为病的记载,晋代王叔和提出了“寒毒”的概念,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则将邪热偏盛称之为毒。清代医家喻嘉言认为,病久不解,可蕴结成毒。可见,中医学的“毒”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2 “毒”之含义

2.1 致病因素

中医学中,“毒”字的应用及含义非常广泛。而将“毒”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则是最为主要的,也是论述最早最多的,诸如“热毒”“湿毒”“火毒”“毒气”等。《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刺法论》又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的记载。可见,《内经》毒邪的概念是根据其本义,指带有强烈致病作用,对人体毒害深的邪气,是有别于六淫的特殊病因。《医宗金鉴》云:“痈疽原是火毒生”,则概括了一切痈疽的病因。另外,各种发热,引起热的致病因素就是“毒”。至《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二十六、三十六中关于蛊毒、药毒、饮食中毒及蛇兽毒和杂毒病诸候的记载,不仅丰富了致病毒邪的内涵,同时使有关病因学理论进一步发展。近代温病学中,温热疫毒致病的理论已占据主导地位。

2.2 病理产物

2.2.1 六淫化毒

《黄帝内经》认为,偏盛之气侵袭机体可化生为毒。《诸病源候论》指出:“此由风气相搏,变成热毒。”“此由表实里虚,热气乘虚而入,攻于脾胃,则下黄赤汁,此热毒所为也。”《注解伤寒论》云:“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东医宝鉴》谓:“伤寒三阴病深必变为阴毒”,“伤寒三阳病深必变为阳毒。”说明六淫邪盛,侵犯机体,可化生为毒邪而猛烈伤人。

2.2.2 内生毒邪

内生之毒是由于机体阴阳失和,气血运行不畅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机体生理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或病理产物蕴积体内而化生。强烈的情志刺激或长期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及劳逸失度可为内毒产生的诱因。内毒常发生于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多由诸邪蓄积、胶结壅滞而致,既是慢性疾患之果,又是加重原疾并产生病情变化的原因。《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指出饮食不节可使脾胃机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而易致痈疽疔疮类病变。《杂病源流犀烛》论大肠痈曰:“因七情饮食,或经行产后瘀血留积,以致大肠实火里热所生病也。”指出致病的原因是湿毒淤积肠内。清代喻嘉言也指出:“疮疡之起莫不有因。外因者,天行不正之时毒也,起居传染之秽毒也;内因者,醇酒厚味之热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

2.3 药物药毒

2.3.1 “有毒中药”泛指一切中药

西汉以前,所有的药物均称作毒药。最早见于《周礼》:“聚毒药以供医事”,这里的“毒药”即泛指所有的中药。《内经》载:“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医学问答》中说:“夫药本毒物,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攻毒……”等,都是将防治疾病的所有中药称之为“毒药”。“药能治病,也能致病”,同一中药对人体起治疗作用时为“药”,起毒副反应时为“毒”。某些药物毒性明显,但同时又有药理作用。

2.3.2 “有毒中药”指药物的偏性

药物之所以能发挥治疗作用,是因为其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特性,即药物的偏性。《内经》说:“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神农本草经》将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无毒或有毒,斟酌其宜;下品多毒,不可久服。以上说的上、中、下品及“大毒”“常毒”“有毒”“小毒”及“无毒”均指药物的偏胜之性。《类经》指出:“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所以去人之邪气。”缪希雍的《药性指归》中说“气之毒者必热,味之毒者必辛”,皆是指中药的辛、甘、酸、苦、咸及寒、热、温、凉之性味以及药物作用之大小、快慢、强弱、升降、收散、补泻等性能。

2.3.3 “有毒中药”指容易出现毒副作用的中药

《神农本草经》:“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取去为度”,“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这里的“毒药”指的是容易出现毒副作用的“有毒中药”,指狭义的“有毒中药”,与前两种“有毒中药”(广义的)性质有别。《神农本草经》中进一步提出了“有毒中药”(狭义的)用药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应当采取炮制法制约其毒性。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说:“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干人为害,亦能杀人。”《本草纲目》云:“乌附毒药,非危病不用。”都是指的这类药。所谓“有毒及大毒者”“毒药”均是指偏性大,毒性及药理作用强,安全范围小(治疗量与中毒量或致死量接近),应用不当甚至正常用量用法的情况下都容易发生毒性反应的中药。“变乱”是泛指毒副反应。这种“有毒”,与现代医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大致相同,指的是如果应用不当,就会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扰乱或破坏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中药。

2.4 病名病证之毒

2.4.1 传染性疾病

感受某种疫毒而致。如时毒,在《时病论》中称为时毒发颐,是指时邪疫毒客于三阳经络,发于腮颌形成肿痛的疾患;温毒是指感受温邪热毒而引起的急性热病的统称,多发生于冬春季节;阴阳毒是指感受疫毒侵入血分所致的病证。

2.4.2 感染性疾病

疮疡中的痈、疔、疥、肿等都可用“毒”命名,如掌心毒、耳根毒、手指毒等,大多是由热毒壅滞,败血腐肉所致;湿毒是指湿气郁结成毒而致病,如湿毒流注、湿毒带下等;丹毒又名天火、火丹,是一种急性皮肤热毒疾患,多由于热毒结于血分所致;汗毒又名发颐,由伤寒或温病后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致余毒壅积而成;脏毒在《三因方》中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在《济生方》中指便血;胎毒是指婴幼儿所发生的疮、疖、痘疹等疾病,与妊娠期的母体热毒有关。

2.5 治法

“毒”还有治法治疗一说,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如何?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这里“毒之如何”中“毒”即指治疗。

【参考文献】

[1]谢颖桢,高 颖,邹忆怀.试论毒邪致病及证候特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24.

[2]钱小奇,雷载权,张廷模.毒药概念的历史演变[J].江苏中医,1991,(5):31.

[3]骆 丰,周庆博.毒邪辨析[J].江苏中医,1999,(20):11.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成无几.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6]姜良铎,张文生.从毒论治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2.

药学概括论文篇8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受制于传统观念,中医解剖学知识虽然有,但是观察不深入,描述不准确。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描述更像是黑箱方法,是根据不完备的解剖学知识和联想,对临床经验的一种创造性地总结。一方面,有人强调“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认为完全根据中医理论是很难应付复杂多变的病情的。另一方面,中医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又确实在应用着这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理论的片段,比如看到“汗多”的病人便认为很有可能是“气虚”,看到“苔腻”的病人便认为是脾胃功能出了问题。而在实际的临床诊疗中,又存在着“方证相关”的有效实例,即对于一个病种,确定若干证型,每个证型都有确定的药方,对从属于该病的病人,根据症状等因素,确定证候,然后按其索骥。刘渡舟的弟子在文中也写到:“刘渡舟教授擅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病,他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所论述的脉症,将苓桂术甘汤的适应症概括为:水舌(舌胖大、淡嫩、苔水滑欲滴)、水脉(沉弦或沉紧)、水色(面黧黑或见水斑)、水气上冲症(心悸或动悸、胸满、眩晕等)。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只要见到上述特征性表现,就径投苓桂术甘汤,每可取得不可思议的疗效。”上述描述体现了中医现象学的本质特征。把中医和现象学放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东西方比附,而是为了说明中医不能一切以科学主义为自我改造的标准,也不应固步自封而无所作为,应该将中医回归到现象学的道路上来,因为其治疗疾病的具体语境已经具有了现象学定义的科学本质———“科学就是对事物本身的真理的认识”。

2中医现象学

现象学是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现象学一词所标识的应当是一种建立在直接直观和本质认识基础上的严格的哲学方法。它强调“面向事物本身,摒弃一切自以为是的前提”,它试图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在实证主义和形而上学之间找到一条新的道路。现象学强调将一切与“我思”有关的内容全部“悬置”,存而不论。现象学要求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成见束缚,直接关注所研究的问题和事物,在这种直接关注的“直观”中获得对事物的可靠认识,即明见性认识。明见性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概念,是指对实事的直接性明察。他也将这种明见性称为“自身被给予性”。明见性意味着一种原本的直接的被给予,是现象学中可靠认识的根本标准,胡塞尔称之为“一切原则的原则”。现象学突破了实证主义对于现象和本质、个别与一般的割裂,是对科学主义的哲学反思。所谓中医现象学,就是“悬置”一切中医理论和科学思想,直接关注临床症状、体征、方药、预后等相关因素的学问。现象学本身并不在意建立概念的体系结构,它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之中,个别和一般是如何贯通的,从而显示出现象中的本质。要实现中医自身的明见性,需要进行中医现象学的还原,第一步就是对一切与中医理论相关的概念和思想以及科学理念进行悬置,第二步是进行本质还原,就是通过对现象进行“想象力的自由变更”,而直观到变中的不变,稳定有序的结构。

3中医现象学还原实例

为了更加清晰的说明中医现象学,现以中医经典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描述为例,说明如何进行中医的悬置和本质还原。《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中有如下语句:“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第一步,悬置中医理论。将“六经辨证理论”和对中药的性味描述,比如人参的“甘温”加上括号。霍乱理解为“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吐利”等症状体征的组合标签或者简化符号。理中丸理解为药物组合、剂量、煎服方法这些现象的共同体。第二步,体会到“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吐利”等症状体征就是病人现状的本质,“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以及相应的煎服方法是病人服药现象的本质,病人好转是病人预后的本质。因为发热程度可以有轻有重,但发热是发热程度不同所有病人的共同特征;人参有产地、质量等差异,但本质是人参这味中药;预后虽然并无记载,但好转现象的存在无疑是隐含认可的。这样的理解方式实现了对一切和现象无关的前提存而不论,对中医传统的哲学和文化观视而不见,对“六经辨证”和中药性味归经的描述等一切中医概念和理论加上括号,直接关注病人现状、方药和预后,在现象中直观本质。

上一篇:应用药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药学初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