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范文

时间:2023-12-01 04:16:26

五年级教案篇1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初中个人教学计划汇总集锦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计划小学5篇精选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汇总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2006~201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分别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4、提问:请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

(1)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标题和图例在制图中一定要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与什么不同?

复式折现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5、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如下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生人口数/万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数/万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三、知识巩固

1、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2

月份气温最低,从 3 月份气温上升,5~8 月份气温最高,从 8 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 5 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

下图是他 8~14 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14 岁比 13 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

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 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 问:2010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 生:边指边答2010年489支。 追问:489在哪? 生:在2010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3.深入探究。

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 小组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

4.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5.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质疑再探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什么?师: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1.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课堂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1)算出平均数是1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475m 的比较合适。

(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485 ,身高接近1 .485m 比较合适。

( 3)身高是1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 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 1)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03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04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五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__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____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____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____—____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逐步得到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五年级教案篇2

水平三(五年级)

4课时

单元课时计划

单元/模块课题:

总体目标:

课时

内容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手段、方法

预计练习密度与强度

1

震脚架打

重点:震脚时沉髋屈左腿,左脚跨步时轻巧落地,架拳、冲拳、成弓步紧凑、连贯、劲力顺达

了解武术震脚架打的基本功

启发性教学法

游戏法

2

蹬踢架打

重点:下压时旋臂下沉时沉髋;蹬压时左重心要及时,身体稳定;架打时拧腰、合髋、直身、撤步要快、准。

学习蹬踢架打,使学生初掌握

踢腿的基技术

分解法

展示法

评价法

启发性教学法

教授年级:五年级

课时:课时3

教学内容:1、震脚架打

2、蹬踢架打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本次课,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武术动作震脚架打和蹬踢架打的练习过程中来,并能体验武术运动的乐趣。

2、运动技能:使3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震脚架打和蹬踢架打的完整动作,使40%的学生能够在老师带领下完成动作,使30%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全力帮助下体验到动作的要领和准确性。

3、身体健康: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快速、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武术活动中能体验自信、成功、兴奋、的心理感受,并培养迎难而上、坚韧不拔、机敏果敢的尚武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教学难点:冲拳打靶,蹬踢打靶的准确性。

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场地、器材安排

时间安排

时间

强度

开始部分

常规教学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

如图:

3分钟

准备部分

1、徒手操

2“凌波微步”武术造型游戏

1、领做徒手操,提出练习要求(热身运动,关节拉伸,发展协调能力)。

2、组织“武术造型比赛”游戏,并讲解比赛规则与方法。

3、做好裁判工作,激发学生比赛情绪和激情。

1、在教师的带领下精神饱满的完成好每一个动作。跟随老师练习徒手操

2、动作舒展大方,动作幅度到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

3、在老师口令指挥下进行起跑、急停,根据不同的口令做出武术相对应的步形。

4、在跑步过程中注意与前方同学保持距离,在急停的情况下注意安全保持身体平衡并做出相应的武术造型。

2分钟

3分钟

结束部分

1、震脚架打

2、蹬踢架打

3、单个技术动作练习

4、组合动作练习

5、配合器械进行打靶练习

1、放松(五禽戏)

2、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1、教师进行讲解示范。

2、教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并做示范。

3、右脚提起在原地下跺震脚,左脚随即向左跨一步成弓步。同时左臂横架于头前左斜上方,拳心向上,右拳从腰间旋转向前冲出。

易犯错误:成弓步时重心向前移过早。

解决方法:先分解练习,体会动作,再完整练习。

4、蹬踢下压要有力蹬踢与架打动作连贯快速重心后移,右脚要迅速,身体重心要平稳,架打时弓步后腿要挺直,重心移至两脚中间。

易范错误:蹬踢时身体不稳,蹬踢脚目标容易倾斜不准确。

解决方法:1.先慢速练习,体会动作顺序,再快速完成。2.做后撤右脚时分两拍:收腿屈膝,靠近左膝,右腿直向前伸,不要歪斜。

放松:

1、教师领做五禽戏,配合音乐进行身心的放松,调整呼吸让心率逐渐平稳。

2、师、生一起小结并提出今后的练习要求。

1.

认真观察,学习,模仿,体会动作发力顺序。

2.

精气神饱满,认真体会完成每个动作。

3.

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在练习中逐步体会。

4.

动作干净有力,不拖泥带水,把武术的精气神体现出来。

5.

配合器械打靶练习,精力集中,不松散,积极配合同伴的打靶练习。

1、认真练习,体会每一个动物的动作特点进行模仿,充分拉伸放松肌肉。

2、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师、生一起小结)

3、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4、师生再见。

5分钟

5分钟

4分钟

6分钟

7分钟

3分钟

2分钟

中上

场地器材

足球场:游泳浮漂20副,音箱一套。

预计运动量

预计课的密度

40%左右

预计课的强度

十、本课亮点

本课利用游泳浮漂当作武术教具手靶和脚靶来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和激情,让学生亲身的体验到武术中的攻防含义,浮漂的面积较大可以减少学生出拳和蹬踢的失误范围,其次把书面语言变换成武侠用语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和欲望,让其活跃课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十一、教学反思

本课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成功的调动出学生习武态度积极,充满热情,精神饱满,充分的表现出了武术中该有的精气神。在练习中经过讲解示范和分解练习让学生动作协调连贯,劲力顺达,完整的完成了整个组合动作。学生的教具,道具使用正确,合理。

五年级教案篇3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用横线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动态

B静态

C心理

3.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2.A

五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情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追忆能力。

认知:认识自然界特别是周围事物中存在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操作:学习用简洁的线条来表现出物体的近大远小的变化。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近大远小变化的规律,并用彩笔把变化了的物体画出来。

教学难点:

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图片等。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制作工具及各种材料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我首先设计了“双胞胎”朋友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欣赏有明显的近大远小效果的“自行车赛”图片,让学生感受画面透视的效果,打开学生思维。

2、挖掘出生活的经验

五年级学生都知道“近大远小”现象,却不知道“近大远小”的原因。

3、面对疑惑和不解。

让学生带着任务走进“近大远小”,探究其中蕴藏的奥秘。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近大远小

二、引导启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此,我把质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魔术”,通过线条大小变化带给我们的不真实感,抛出“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总结:原来呀!咱们人的眼睛和照相机是一样的,都有一定拍摄的角度。靠的近的遮挡的视觉角度就大,反之就小。因此,就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逐步强化近大远小的规律,启发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各抒己见,总结出观察、思考,可以得出结论,解决教学难点,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体验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

三、感知与体验

环节一:动手小游戏

伸出左手遮住左眼,右手伸直慢慢的往右眼上靠近,是不是感受出来了?这就是视角被遮住了,在我们今天看来……在古代……(引入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故事)强化概念吸收。

环节二:找一找视线中的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的现象是我们眼睛带给我们的错觉,那么只要是我们视线里的事物就应该都存在这样的规律,跟老师来找找。

图①

向日葵

(花盘的近大远小规律,远处山坡上树木和向日葵大小比较)

总结:近大远小

适用于所有景物

图②

树林

(树与树间的间距、树木的高低,梳理出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等同原理透视规律。

环节三:学习透视分析图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确定近大远小的现象无处不在,那么怎样准确地表现出来呢?咱们一起来学习透视分析图!

了解视平线的由来

②通过透视线找出消失点

重点交代

垂直于地面的“树”

学生进行一次作业(画出名作《林荫道》透视示意图)

环节四:作品欣赏

图①

中国画《沙漠之舟》

图②

西方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图③、④

学生作品

着重点拨学生作品中树木“不垂直”地面的错误。

环节五:课堂练习与课后拓展

练习要求:

在小作业上进行二次修改

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画画你生活中的景物,画出纵深感。

用你擅长的画法作画,提倡用色彩直接表现,可以选择水粉、水彩笔、油画棒。

四、反思与评价

作业布置成展,师生共同点评,侧重画面的纵深感、景物的正确透视。。

五、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五年级教案篇5

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Isthere……?Yes,thereis.No,thereisn’t.”句型。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对话的能力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注意设计一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练习主句型。

三、课前准备

事先准备好的学生的假日照片。

教师准备的一些打乱字母顺序的单词

教师准备的风景照片。

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⑴口语练习

What’sthis?

What’sinthenaturepark?

Istherea……?

⑵预习

①做“拼单词”游戏:教师提供一些打乱字母顺序的单词,让学生调整字母顺序拼读单词。

②请几组学生表演Let’stalk的会话。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⑴ReadandWrite

①教师手拿一张风景照片问学生:What’sthis?引导学生回答:It’sapicture.教师继续说:Yes,it’smyholidaypicture.领读holidaypicture,学生跟读。

②教师把照片翻过来,背面朝学生,问:what’sinthepicture?引导学生用“Istherea……?句型猜,教师则用“Yes,thereis./No,thereisn’t.”回答。这个活动也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举行。

③教师向学生展示readandwrite部分的挂图,说:Look!Thisisaholidaypictureofwuyifan.What’sinthepicture?Listen.教师放readandwrite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阅读。

④学生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

⑤教师再放一遍录音,边听边阅读。

⑥学生完成“Finishthesentences”的练习,然后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讲评。

⑦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3.Let’splay(趣味练习)

⑴心有灵犀

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分别派出两名学生,一名学生面对教师,另一名背对教师站好。教师指图问:What’sintheholidaypicture/naturepark?面对教师的学生用动作比划看到的景物,背对教师的学生猜:Istherea……?全体学生判断:Yes,thereis./No,thereisn’t.在规定时间内猜对最多的小组获胜。

4.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⑴Storytime

教师播放c部分storytime的录音或vcd,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学生在听一遍录音,跟读故事里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发音。

⑵练一练

让学生做本单元areadand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5.板书

Istherea……inthenaturepark?

Yes,thereis.

No,thereisn’t.

Thisisanaturepark.Isthereaforestinthepark?Yes,thereis.

五年级教案篇6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中的第七课。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共有8课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知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轻重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情分析:在未学习本课之前,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前面的知识学习中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既仅关注到物体的体积和重量对沉浮的影响,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对沉浮的影响,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将是个意外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而且更深地认识到只有具有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2、探究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并学会给液滴加热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马铃薯的沉浮还与液体的性质有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也就是液体的浓度达到一定量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一个天平称。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蒸发皿、3只烧杯、一个木片、2个滴管、一个玻璃棒等,另外提供盐、味精、白糖、小苏打供实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发质疑。

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回顾旧知,演示马铃薯在两杯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引发质疑。

猜测马铃薯的浮沉情况。

思考结果与猜测不同的原因,发现新问题

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欲望。通过观察,发现事实与猜测的不同,和以往的旧认识产生矛盾,发现新问题,引出下面的研究。

二、引导推测,实验验证。

1、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提出验证方案。

2、帮助学生甄别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3、做称重演示实验。

4、抛出问题引发思考。

1、想出验证两种液体不同的各种方法,并用加热实验进行检测,证明猜测。

2、观看演示实验,再次确定两种液体是不同的。

3、思考问题,想到用实验来验证。

让学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推测。再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弄清哪些验证办法是建立在合理、安全、科学的基础上的,哪些是危险的,不可行的。通过实验验证猜测是正确的,突破难点。

三、观察操作,调制液体。

1、引导学生说出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并准备其中的四种。

2、强调实验要求。

3、巡视并及时解决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4、将学生对观察物体沉浮的注意力引导到液体浓度上,突破难点。

5、简介中国的死海。

6、从浮力和重力关系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

7、引发思考,为下节课学习埋下伏笔。

1、说出所知道的溶于水的固体物质。

2、明确实验操作步骤。

3、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发现问题。

4、汇报实验结果和发现。

5、用浮力和重力关系解释为什么马铃薯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表现不同。

6、提出疑问。

通过在实验中的观察、体验和经历,让学生建立起溶解不同物质的液体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认识。从而接受液体的性质也是改变物体沉浮的一个重要因素的道理。开阔眼界,明白死海淹不死人的秘密。再深入引发思考“为什么液体的浓度必须达到一定时才会改变物体的沉浮”,激发学习下节课的欲望。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出示练习题,明确对错。

判断对错,明白对错的原因。

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

五、总结整理,完成板书。

展示学习收获,完成板书。

说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

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六、课外延伸,鼓励探究。

出示课外探究任务。

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获得更多探究的乐趣。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

体积

重量

五年级教案篇7

五年级数学试题(苏教版)

一、填一填。(21分)

1.零下9°C通常记作(

),零上20°C通常记作(

);小明向东走80米记作+80米,那么他向西走150米记作(

)。

2.由6个一、3个十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

3.6公顷=(

)平方千米

3.2平方千米=(

)公顷

0.82升=(

)毫升

1.5厘米=(

)米

4.2019年,某省在校小学生人数为5402074人,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整数是(

)万。

5.用0、3、8、2和小数点组成的三位小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6.梯形白菜地的面积是21.6平方米,它的上、下底之和是5.4米,高是(

)米。

7.跳跳2分钟跑了400米,平均每分钟跑(

)米,平均每跑1米需要(

)分钟。

8.书店运来故事书420本,卖出x本,还剩(

)本;当x=120时,还剩(

)本。

9.如图,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姐姐和弟弟一起把妈妈买来的8块巧克力吃完了,姐姐说:“我和弟弟都吃了。”弟弟说:“我和姐姐吃的块数不同。”他们一共有(

)种不同的吃法。

11.甲、乙两数的和是12.1,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

)。

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4吨黄豆能榨油1.5吨,求平均每榨1吨油需要多少吨黄豆,列式为(

)。

A.4÷1.5

B.1.5÷4

C.4×1.5

D.4-1.5

2.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一定(

)。

A.形状相同

B.面积相等

C.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D.以上都对

3.某商店一周内的盈亏情况如下表,这个商店这周的总体情况是(

)。

星期

盈亏/元

+3800

+1800

-3600

+3000

-2700

+2100

-3200

A.盈利

B.亏损

C.不盈不亏

D.无法确定

4.两数相除商是5.09,如果被除数乘100,除数乘10,商是(

)。

A.0.509

B.5.09

C.50.9

D.509

5.点点房间的地面面积是15平方米,每平方米铺4块地砖,这种地砖每7块一箱,至少要买(

)箱。

A.8

B.9

C.10

D.11

三、算一算。(36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0.87+0.13=

0.36÷0.3=

5-0.05=

1.25×0.4=

10×0.01=

1÷0.1=

0.54÷54=

2÷5=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3分)

8.43-1.6=

15.8×0.05=

3.91÷2.3=

3.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13.7×0.25×8

32.9+5.6+7.1+4.4

65.37-(8.27+5.37)

4.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6分)

四、实践操作。(10分)

1.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厘米,先以AB为下底画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梯形,然后在梯形的右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和高都相等。(4分)

2.五(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下图。

在合适答案旁的里画“√”。(6分)

(1)全班男生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排在第5个,他的身高可能是多少?

1.42米

1.52米

1.62米

(2)全班女生从矮到高排成一行,陆丽排在第16个,她的身高可能是多少?

1.47米

1.57米

1.67米

五、解决问题。(23分)

1.有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花圃(如下图),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块花圃大约能产鲜花多少枝?(7分)

2.超市购进单价为8.8元/条的毛巾500条,如果以每条10.9元的价格卖出,卖完这批毛巾可以获得多少元的利润?(7分)

3.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的电费计算方法如下表。小明家10月份付电费64.6元,那么他家用电多少千瓦·时?(9分)

每月用电量

收费

100千瓦·时以内(含100千瓦·时)

每千瓦·时0.52元

100千瓦·时以上(超过部分)

每千瓦·时0.6元

参考答案

一、1.-9

℃ +20

℃ -150米

2.6.308

6.3

3.0.06 320 820 0.015

4.540 5.8.320

0.238

6.

8 7.200

0.005

8.420-x 300 9.16 28

10.6 11.

11

二、1.A 2.B 3.A

4.C 5.

B

三、1.1 1.2 4.95 0.5 0.1 10 0.01

0.4

2.6.83 0.79 1.7 验算略

3.27.4 50 51.73

4.15×8=120(平方厘米)

(12+15)×5÷2=67.5(平方厘米)

120-67.5=52.5(平方厘米)

(4+8)×4÷2=24(平方厘米)

四、1.略

2.(1)

(2)

五、1.76×30×50=114000(枝)

2.500×(10.9-8.8)=1050(元)

3.0.52×100=52(元)

64.6-52=12.6(元)

12.6÷0.6=21(千瓦·时)

五年级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一个个诚信小故事,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通过诚信讨论,诚信做人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对诚信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对诚信有更多的了解;

3、主题中会中的各个环节,意在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倡导队员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既要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也要做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小践行者,立足“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长大后成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社会栋梁。

4、使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知道诚信是人生路上一个永远的道德标准,学会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让诚信永远伴随身边。

活动重难点:

通过诚信讨论,诚信做人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对诚信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对诚信有更多的了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2、根据活动内容分组,并准备相关道具,中队队旗、PPT、小车等。

3、组织学生准备诚信表演节目,情景剧、舞蹈。

4、组织学生讲诚信故事及有关诚信的名言、格言;诚信倡议书等。

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  预备部分:

主持人(齐)宣布:五六中队“诚实守信 立德树人”主题中队会准备开始!

1、整队、报告人数:

(1)主持人(女):第一项,全体起立,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2)小队长报告:“报告中队长,第×小队原有少先队员×人,实到×人,全部出席,报告完毕。”中队长回答“接受你的报告”,中队长敬礼,小队长还礼后回到本小队。

(3)主持人(女):各小队报告完毕后,由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报告时,中队长向全体队员发出“全体立正”的口令,转向面向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辅导员还礼,中队长报告“报告中队辅导员,五六中队原有少先队员xx人,实到xx人。中队活动一切工作准备完毕,欢迎您参加我们的活动,报告完毕。”中队辅导员回答:“接受你的报告,参加你们的队活动,并预祝本次主题中队活动圆满成功。”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长还礼。

2、出旗、唱队歌。

中队长(男):(整队)第二项:出旗,敬礼!(目送中队旗入会场)礼毕!

第三项: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请坐。

主持人(女):现在我宣布:五六中队主题班队会“诚实守信   立德树人”正式开始。

二、活动部分

(一)讲诚信故事

中队长(女):今天我们的主题队会是“诚实守信,立德树人”大家知道什么是诚信吗?(指名回答:1诚实守信,2说到做到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中队长(女):诚,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扩大,不缩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说到做到。

中队长(男):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女):生活有了诚信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诚信才更加迷人。世界因为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诚信是一块金子,拥有诚信的人,他的人生便会闪光。

(男):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诚信的民族,诚信之事数不胜数。下面就请听同学们带来的诚信小故事:讲诚信故事:(————————)

《曾子杀猪取信》: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他妻子要上集市买东西,儿子曾参哭闹着不让去,曾妻为摆脱儿子的纠缠,便哄骗他说:“你在家好好玩,你爹回家让他杀猪给你煮肉吃。”等曾妻赶集回来一看,家里那只黑猪已变成一堆白肉。“怎么把猪杀了?”曾子说:“你既然已答应孩子了,就应该算数。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像你那样去哄骗别人。一口猪杀了是小事,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做人的根本,可是关系他一辈子的大事。”

《韩信报恩》: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年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主持人(男):同学们听了关于诚信的故事,相信同学们都从中获得许多启示,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我认为曾子不仅是个诚信的人,而且是一个很伟大的父亲。从古至今,为人诚实的人,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生2:一头猪在常人眼里,可能是曾子家最值钱的东西了,可我觉得诚信是无价的。

生3:如果曾子不杀猪,也就是对孩子食言了,这会让孩子对他不信任,他儿子长大后也会不守信用,别人也将不信任他。这远比失去一头猪会更心痛。

生4:韩信信守了自己的诺言。

生5:……

主持人(男):同学们说的真好,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是啊!诚信是成长路上美丽的种子,只要你用心浇灌,就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二)诚信情景剧

主持人(女):相信同学们都是诚实的,现在我就要来考考大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谁会背?请举手,啊!大家都会背啊,那就齐背吧!………大家背的真好,但是,我知道,咱班有个同学不会背,是在滥竽充数,是谁呢?看,她来了。

下面请欣赏情景剧演出《骗人--我们是认真的》。

➀背价值观

➁海参炒面

➂碰瓷

主持人(女):同学们看的很认真,听的很用心,大家都有一

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欣赏完后,你发现哪些不诚信的行为?

生1:

生2:

生3:

主持人(男):人无信不立。不管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讲诚信,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过或者是遇见过哪些不诚信的现象?谁来说一下:

生1:(和朋友约好了时间,他却失约,放了鸽子)

生2:(考试私自改分数)

主持人(男):大家能找到这么多不诚信的现象,说明大家肯定认识到这样做的错误,并且来告诫自己,一定要诚实守信。

主持人(女):现在的社会也存在着诚信危机,生活当中不诚信的行为也比比皆是,比如考试作弊、作文抄袭、假药、假酒等,诚信对于社会来说很重要。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专门提出了诚信的要求。要求我们要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主持人(男):下面请欣赏第X小队带来的表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

主持人(女):感谢第X小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出,其实我们身边同样存在许多讲诚信的人,大家来想一想,夸夸他们吧。

(借物及时归还、忘记结账,及时补上) 在生活当中讲诚信,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很多,比如:谢延信,河南省焦作市人,一诺千金,在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岳母,2007年度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主持人(男):乌鲁木齐一位74岁的贫苦老人吴玉兰,9年来,她以拾荒,卖废品的方式还清了去世丈夫和儿子留下的5万元的欠款。她的行为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诚信之歌,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三)拥抱诚信

主持人(女):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如果失去诚信,便把一切都失掉了。同学们让我抛弃不诚信的言和行,争做诚信的阳光少年吧。现在请宣读诚信倡议书。

(1)、主持人(男)宣读《诚信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为人处事最重要的品质,更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身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应该让诚信无愧于自己的胸前的红领巾。为此我向全体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做事认真不马虎。

2、拾到钱物主动送还失主,不贪小便宜。

3、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要诚信考试。

4、真诚待人,诚心交友,不说谎话,表里如一。

5、实事求是,不懂不装懂,不隐瞒自己的错误。

6、不替别人隐瞒,对别人的虚假行为提出善意批评和劝告。

7、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情况有变时,及时说明。

8、行动要遵时守约,不迟到,不早退。

让我们树立起“做诚信人、说诚信话、做诚信事”的诚信观念,将诚信进行到底!

同学们全体起立,举起右拳和我一起宣誓:我诚信,我美丽,我诚信,我自豪!

请坐。

(2)、主持人(男):请队员们拿出《诚信倡议书》,庄重的签下自己的名字。

队员们的热情使我们非常感动。诚信之花在每个队员的心中开放,让诚信伴我们到永远。 把它的花瓣撒向每个队员的心坎,让每位队员都向你们学习,做一个诚信的少年。伙伴们,行动起来吧,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美德,一起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少年吧!有几句关于诚信的名言送给大家。

(五)辅导员讲话

主持人(女):下面进行第四项:请中队辅导员冯老师讲话。 辅导员:队员们好!在今天的主题队会中,我和大家都感受到了社会需要诚信,人们呼唤诚信。人无信,则不立,意思就是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狼来了”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听过,故事里这位放羊的小朋友就是一次次的说谎,失去了大家对他的信任,结果导致他自取灭亡。我们国家核心价值观里专门要求了“诚信”二字,足以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国家还专门成立了征信库,对失去诚信的人,将不能买房、不能买车、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甚至他们的子女报考大学都会受到限制,真的是寸步难行。

所以希望大家把诚信放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用你们的“诚”和“信”感动他人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相信你们无论身处何处始终以“诚信”为导航,做一个众人喜欢的讲诚信的阳光少年……

(六)呼号

主持人(女):下面进行第五项,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学生:时刻准备着。

(七)退旗,敬礼

主持人(男):下面进行第六项,退旗,敬礼!

主持人(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在我心”——五六中队主题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通过今天的主题中队会,希望大家能更对诚信有更多的了解。在当今社会中,不仅成人需要遵守法律、诚信待人,学生更应该学会诚信、坚守诚信。诚信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是同学们在现今的学习生活和将来踏入社会的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信而不立,诚信应该从小学习,从小遵守,这正是我们此次开展中队会的主要目的。而且,在各位演员的努力排练下、在班委的仔细督促下、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这次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中队会进行地十分顺利,不仅给演员们多了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也给有才华的同学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诚信待人、诚信为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过这次中队会后,同学们应该为自己树立起诚信的准则,也更好的做到以诚信为人,这就是我们开展诚信教育主题中队会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自觉的保持诚信的品质

上一篇:目标计划范文 下一篇:团队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