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培训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7 14:14:05

软件培训计划

软件培训计划篇1

整合资源共同推进

4月27日,在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媒体沟通会上,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应用软件业务副总裁卢汝文指出,目前中国企业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运营方式转变时期,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变原有的经营流程,以实现盈利并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而相应地,企业对各类企业级应用软件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关的各类应用软件顾问人才却相当匮乏。

自2006年起,甲骨文开始在中国发起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为大学生、IT顾问等提供针对甲骨文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多种项目,包括教学课件、国际认证、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等,旨在帮助中国境内企业应对软硬件实施专业IT咨询顾问人才匮乏问题。

Oracle应用渠道和合作伙伴发展总经理梁立明表示,合作伙伴一直是甲骨文成功的重要因素,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的目标是加快合作伙伴的成长以及支持甲骨文大中国区快速增长的业务,利用专业工具和成熟机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并与合作伙伴共建健康的生态系统。

在推动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整合甲骨文教育工程、甲骨文联盟和渠道、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中心以及甲骨文大学等资源,并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先后推出一系列活动,包括OPN合作伙伴专业化认证计划、Enablement 2.0新兵训练营、产品顾问大师评选、Oracle Academy教师培训、大学生俱乐部活动、最新技术及职业素养讲座、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校园招聘、甲骨文大学高校院长联席会议沟通机制、面向软件园区的技术体验路演等。

在沟通会上,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超过6万名大学生、个人和IT顾问已参加了该计划,并从中受益。

通过实训积累经验

甲骨文的资料显示,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可提供三级培训模式:初、中级顾问培训模式,高级顾问培训模式,专家顾问培训模式。初、中级顾问培训模式提供一般IT应用知识和Oracle产品基本实施技能的培训课程;高级顾问培训模式提供在系统设计、配置、开发和实施方面的熟练技能的培训课程;专家顾问培训模式提供行业专业知识培训课程,让学员能管理和设计复杂的系统架构。

对顾问来说,经验至关重要,特别是对高级顾问和专家顾问来说,缺乏经验就难以应付各种复杂的项目。甲骨文在顾问发展计划中如何解决经验问题?卢汝文表示,为了提高学员的经验,甲骨文将实际案例引入实训基地,帮助学员从以往的实际案例中总结经验。

在过去一年,甲骨文大学已经与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合作,建设甲骨文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培养出大量的实战型服务外包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管理会计专业硕士杨鹏在2010年暑期参加甲骨文顾问发展计划,参与全面预算管理课程的开发工作。从分析客户需求开始,他参与制定了31张预算表。他说:“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更熟悉Hyperion Planning系统的基本架构,还深刻理解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在就业时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软件培训计划篇2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系统就是采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制单、记账、算账、报表及对会计资料进行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系统。会计电算化处理信息数据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机,能够使数据处理代码化,计算速度非常快,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促使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电磁化。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安全风险

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安全风险一共有四种,分别是来自人为因素的风险,软件系统不完善,计算机存储系统存在故障风险,网络环境对会计电算化系统造成安全威胁。来自人为因素的风险主要是因为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能水平有限,部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存在缺失,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不规范。软件系统不完善是因为软件技术水平落后、保密性能差,不能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计算机存储系统存在故障风险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工作未能完全落实,网络环境会对会计电算化系统造成安全威胁说明在运行会计电算化系统之前首先要净化网络环境。

三、规避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会计电算化制度

规避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风险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为维护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充分的保障和重要依据与导向,引导会计师明确自己的责任,灵活运用电子计算机,并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另外,要注重加强会计电算化制度的执行力度,充分发挥现代会计的作用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提高会计师的专业素质

规避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风险,利用电子计算机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会计师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要注重提高会计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由于中国的会计师素质难以保证,法定执业领域相对狭窄,执业组织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不能统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所以要加强对会计师的培训管理,对会计师的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引导和控制,制定合理的培训工作流程,会计师培训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来排列依次是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会计培训部门、主管人员、财会工作人员等采取各种方法与技术对所有会计师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培训内容。培训需求分析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分为三大步骤,即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是指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置培训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成果。设定培训目标是会计师专业培训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明确培训目标,才能确定培训的方向、内容、形式和方法,使培训成果的评价有一个明确的基准。培训目标可分为会计专业知识传播、技能培养和态度转变三大类,目标所指向或预期的培训成果可以分为认知成果、技能成果、情感成果和绩效成果。培训计划是指导和规范培训活动的行动指南,完整的培训计划主要包括确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对象,建立培训组织,选择培训形式与方法,确定培训地点、场地和设施,预算培训经费,确定培训师,选择培训课程教材,确定培训时间和进度。培训计划的实施就是把培训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整个培训活动的关键环节,主要工作是保证培训课程的正常进行,做好培训器材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和保管等,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根据目标、标准和会计师的特点来矫正培训方法和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师要和全体会计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得真实反映,把握专业会计师的培训目标,保证明确的方向性。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是整个会计师培训系统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所谓培训效果就是会计师在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状况、工作态度转变状态、工作效率与绩效的提高程度、组织绩效的改进程度。通过专业培训,可以有效加强会计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确保财务资源的安全,有利于建立一支信誉度良好、质量出色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引导会计师灵活运用电子计算机并注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全面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三)维护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

会计工作人员在维护软件的时候应注意做好四步工作,第一步是纠错性维护,如果发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软件有潜在的错误就要立刻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及时解决问题。第二步是适应性维护,也就是为软件系统编制自动升级程序,提高软件自动适应网络变化的能力;第三步是完善性维护,也就是改善软件质量,增加软件系统功能;第四步是预防性维护,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动态加密处理,设置访问权限,利用密码、数字签名手段验证访问者身份,并时常更换密码,定期卸载不常用的软件,为电脑杀毒,避免会计电算化系统受到病毒的侵蚀。会计师应注意所维护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的功能、业务以及结构体系,不能任意修改或者删除软件系统的子程序或者语句标号。

(四)做好电子计算机硬件维护工作

电子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是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主要硬件设备包括电脑主机、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维护电子计算机硬件时首先要维护UPS,避免出现意外断电导致网络瘫痪,然后检验电子计算机的所有部件,切断电脑的电源,拔掉主机的所有外接线,检查精密零件是否完好无损,再用棉布或者柔软的刷子轻轻擦除主机内部的灰尘,接着用吸尘器清除微尘以保证计算机的清洁程度,然后检查电脑主机的内部零件组成是否存在松动现象,如果有就要立即修复,再给电脑通电并开机,检查电子计算机是否可以正常运行,维护电脑显示屏时需要用优质的洗涤剂来清洗屏幕,从而保持显示屏的清晰度,而且要注意保持散热系统的畅通以维持电子计算机的适当温度,办公室的湿度必须控制在45%到55%,温度应保持在26摄氏度左右。其次要对电脑的硬盘、磁盘、存储器进行相应的维护,使用专业的仪器来监测磁盘附近的环境,检查服务器,监测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及时更换质量有问题的设备,并建立完备的电子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维护档案,在每次进行维护后,把维护详细情况做出记录,并对维护记录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工作提供专业知识与经验。

(五)净化网络环境

净化网络环境除了要维护电子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还要检查并清理磁盘碎片,定期删除不需要的数据文件,调整虚拟内存,为电脑安装防毒软件和木马专杀工具,防止黑客、蚜虫和木马病毒的入侵,并设置防火墙,安装入侵检测软件以防止来自外部的攻击。另一方面,会计师在运行会计电算化系统时应注意不能随便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使用盗版软件,定期检测电子计算机的软盘与硬盘,及时对相关软件进行升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系统就是采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制单、记账、算账、报表及对会计资料进行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来自人为因素的风险,软件系统不完善,计算机存储系统存在故障风险,网络环境对会计电算化系统造成安全威胁。因此,要建立科学的会计电算化制度,并监督该制度的执行;提高会计师的专业素质,加强会计师的培训管理工作;维护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提高软件自动适应网络变化的能力,避免会计电算化系统受到病毒的侵蚀;做好电子计算机硬件维护工作,对电脑主机和内部精密零件进行相应的维修,以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夏风宝.TP公司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5,(04).

[2]杨甲凡.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软件培训计划篇3

现对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论文百事通总的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帐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在摸清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实施。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基本知识培训抓起,逐步提高。具体要求是,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能;有10%~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有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知识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其培训工作要逐步纳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证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中。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以各级财政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配合进行;行业特点较强的部门,可以在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由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同时,,鼓励具备培训条件的其他部门、单位进行在职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

(三)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环节。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应用、推广、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推动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研制的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促进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推进会计软件咨询、服务的社会化,进一步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继续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工作。要在总结近几年来评审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标准,以推动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使评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的组织今后逐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具备条件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局进行,财政部只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在保证质量、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应注意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地区分布,积极扶持会计电算化较落后地区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市场的发展。要定期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人员的培训。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本系统推广应用的非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工作。

第二,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我国目前的会计软件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对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财政部门要及时研究会计软件市场发展的动向和问题,依据市场发展规律,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对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研制和销售单位的售后服务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对售后服务不好的会计软件公司,应根据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通过评审的资格;对进行不实宣传的会计软件公司,要及时予以纠正。财政部门对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应积极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新晨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建立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法制化。

(五)区别情况促进基层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各基层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正在努力创造条件实现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单位,应当将替代手工记帐的有关情况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备案;对于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的单位,应当鼓励其采用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和业务主管部门推广的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对于已经有一定会计电算化基础,而且一般通用会计软件不能满足其会计管理要求的单位(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应当鼓励其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适用于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在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制度建设的同时,逐步与单位内部其他管理系统联网,推进单位整个管理系统的现代化。

软件培训计划篇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Java课程群;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2011年10月19日,南阳理工学院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的实施,将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软件学院在2011年和上海锐学、北京博看文思等IT企业签订联合培养软件开发(卓越)工程师计划,采取“2+1+1”三段式期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充分落实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各项标准与要求,切实推进了“产学合作并行工程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理论在软件人才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因此,结合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卓越工程师软件工程专业班级中进行Java课程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目前的迫切需要[1]。

二、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提出了“三大任务、六大工程和十项措施”,其中有多项内容与软件及服务、移动互联网等行业相关,软件研发与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将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承担重要作用。软件和移动互联网行业企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大量创新、研发型工程人才,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软件人才体系的建设。

软件技术行业的创新周期已经被缩短到3年,从直观来看,新技术和校园理论课程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造成学生对校园课程产生误解和疲倦的消极影响。对软件专业的学生而言,程序设计课程格外的重要。随着现代编程思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如何改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程序设计课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自1995年以来,java程序设计语言闯入Internet领域,并迅速占据了显著地位。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将java课程体系划分为:java程序设计、javaweb初级编程、javaweb高级编程。但是由于该学科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代码编写能力,然而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通反映程序设计课程枯燥难懂,抽象无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2]。

目前在Java课程群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知识跟不上软件行业发展趋势。

2. 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方式。

3. 偏向理论传授,没有真正按照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少;无法使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开发实践训练。

4.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内容脱节,不连贯,不能使课堂教学知识服务于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

5. 学生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报告以纸质报告形式上交,因软件行业的特殊性,纸质报告无法体现学生实验代码正确性。

卓越的软件工程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的软件理论和方法基础,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不仅要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还要有比较广阔的工程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也就是一个卓越的软件工程师基础知识应该比较宽广,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比较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才能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因此,如何在卓越工程师班中提高Java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3]。

三、Java课程群教学改革内容

软件工程训练教学是卓越软件工程师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软件工程意识,培养实践编程能力和软件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目前对于java课程体系的讲解,在其他多数开设了java方向的院校,仍旧是按照普通课程的讲解方式,教材决定授课内容和课程练习。这种方式的一个弊端是,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计算机每年的知识更新的速度,导致教学教材的更新速度太快。另外,每本教材其自己的章节安排和内容详略,练习题目难易度,练习题目的侧重点,学生对题目的熟悉程度,连贯性等等都比较难以针对具体的学生进行连续性的讲解。所以,照本宣科,严格按照教材走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且适应目前的教学需要。

软件培训计划篇5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IT行业对本科毕业生职业能力、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的需求,提出了以企业项目为背景,以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自主工程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五个基本特征:主动性、过程化、工程化、融合性和开放性,并阐述了该培养模式的实训平台的构建方式,从资源配置和培养过程上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工程化;工程实践能力;企业项目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也大量增加。一方面计算机专业学生工作难找,另一方面IT产业的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又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人才。出现这种不协调的局面的关键在于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

目前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现状是教育机构缺乏有实际项目经验的讲师,人才培训中大多照本宣科,学生无法学到实用的知识,培训机构无能力采购先进的大型软件中使用的商用开发工具与平台,无法搭建先进的开发环境,学生没有能够实战演练的场所;不了解IT的需求;课程体系急需改革,没有适用性的教材和案例,造成培训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轨。

如何培养软件产业人才呢?职业化软件人才的培养不是仅靠学校教育就能完成的,必须依赖于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和工作实践。比较合理的IT人才培训方法应该是首先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然后进行专业技能训练。高校教育相对稳定,偏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果能增加有目的的专业知识教学并通过实训环境进行的专业化高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完善人才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的一环。

2工程实践能力与自主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任何软件企业都需要如下三类人才:

第一类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

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称为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

第三类是能够熟练编程的技术工人或基础程序员,即称之为“软件蓝领”。

而蓝领奇缺不仅是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软肋”,同时也是世界软件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无论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微软,还是印度的软件业,人才构成均呈金字塔结构。与软件大国印度相比,我国软件人才严重失衡,特别是蓝领软件人才。

我校作为二类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及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我院在多年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主工程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以企业项目为背景,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基础理论、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融为一体,让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该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 自主性:采取自主机制来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制定相关政策和奖励制度,通过建立长效机制

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主动参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过程。通过青年教师到计算机公司参加实际工程项目开发及聘请公司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方式,主动和工程实践接轨。在学生方面,通过设立创新学分和创新研究课题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工程实践项目开发的活动中。该模式的自主性还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机制的建立,通过建立教学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能方便向教师请教问题,教师也能快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工作量考核的依据。

(2) 过程化:把过程管理的思想应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即围绕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建立,评估、监控、和改进人才培养环节的过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把四年时间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能力体系,由阶段性课程群来体现。同时加强过程的监控、管理和阶段评审,通过在每个阶段增加不同类型的监控点,按照可预测的进度,培养适应IT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过程化还体现在学生实践环节和工程实践项目的过程化,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流行开发工具通过具体项目来熟悉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和质量管理等环节,以获得真实的开发经验。

(3) 工程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培养目标、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从教育决策到教育实施,充分考虑工程的本质、工程工作的要求,体现工程教育的工程特色;核心是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理论联系工程实际、教学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工程素养,提高毕业生适应工程工作的能力。具体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的特性:“全面性”是工程化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方面全面进行,而非局限在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全程性”是指工程化思想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4) 融合性:形成融合基础理论、实验教学、专业能力、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融合培养模式。加强案例法教学来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问题的分析入手,建立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再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案例分析和案例实现,从传统的知识型教学,向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创新型教学转变,实现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

(5) 开放性:以全过程开放为原则,通过建立开放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选项目、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企业工程项目为背景的项目开发。通过对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建立创新工程实验室,由学校提供网络平台、服务器和必要的硬件开发设备,学生自带开发用PC机,教师定期向学生来自企业项目整理后的课题并跟踪项目的进度,在实验室管理员的监督下采用由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模式对所有学生开放。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来去自由,并可跨年级组成开发团队,共同完成工程实践项目的开发,在团队建立的初期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在开发环境、专业知识、技术等方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减轻了招生规模扩大后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教师对学生科技活动指导的负担,学生之间的交流的时间也不受限制,创新工程实践基地主要是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而不以成果为唯一衡量标准。该实验室已成为我系本科工程实践环节的重要补充,成为高等工科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器。

3企业项目实训平台的构建

构建企业项目实训平台,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规范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自主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项目实训平台采用的人才培育体系不同于传统的软件程序员培训体系,采用的是一种培养软件人才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模式。同时实训平台为软件开发人才的技能进行鉴定考核,进而评估人才等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据软件开发人才(J2EE方向)的职业训练需求开发相应的实训项目;

(2) 依据软件开发人才的不同岗位(架构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库应用、中间件应用、软件测试)划分不同的实训项目;

(3) 依据软件开发人才的不同岗位的技术内容归纳划分独立的技术单元:实训模块;

(4) 依据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实训任务。

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3.1实训平台设计思想

根据RUP模型所定义的软件开发的四个阶段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建阶段(Construction)和产品化阶段(Transition)将案例相应分为四个模块:初始模块、细化模块、构建模块、产品化模块。

初始模块的功能如下:确认案例需求、实训人员组队、确认实训时间安排、准备相关训练资料。

细化模块的功能如下:实训案例规划(项目经理讲解实训案例的场景、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文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产品开发过程和制定用例模型)和实训案例计划(功能设计说明和程序功能设计、功能测试计划和程序测试计划、对开发团队成员部署工作任务)。

构建模块功能如下:在构建模块由界面设计人员、中间件设计人员、数据库开发人员根据所分配工作任务完成以下工作:系统部署工作、程序开发工作、功能测试工作、程序测试工作。

产品化模块功能如下:完成功能和应用测试并填写测试报告、对开发小组的单独角色进行评审,填写评审报告、对开发小组所开发整体项目进行评审,填写评审报告。

3.2实训平台中的团队管理

实训平台通过IT公司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和使用项目工作流程,将分散的实训个体和实训过程统一到实训系统的管理平台上。实训管理软件采用自主研发的办法,采用RUP开发方法,本着开放的原则,为软件提供可扩展性。系统把版本管理、软件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系统建模等协作开发中所用到的实用工具,通过系统统一的管理起来,达到团队开发培训的目的。

采用工具软件进行软件配置与变更管理,包括软件配置与变更管理的方法、流程和工具。在团队实训案例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将遵照图2所示的开发过程进行开发:

此流程可以为系统架构设计师提供完整的架构分析设计、全面的可视化建模能力;为界面设计员提供了快速界面生成能力;同时也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软件开发能力和单元测试能力。其次,为软件测试员提供了快速自动化软件测试能力。在此过程中,为开发的应用提供的实时的运行和测试环境使得架构设计师、界面设计员和开发测试员能方便地进行架构验证、界面和各种应用调试、测试。最后,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数据库设计员可以轻松完成数据建模的任务,同时通过大型关系数据库如DB2、Oracle为数据库设计员提供了数据库支撑环境,保证数据库设计员能够方便地进行各种数据库设计、修改和测试。通过系统的管理模块,给每个参与到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分配相应权限,由系统提供相对应的资源和应用工具。

3.3实训平台中的测评管理与实训过程

在实训的过程中,测评管理站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如果无法对学生的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就无法针对学生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即便实训的内容如何先进、实用,没有办法为实训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指导,没有办法和学生自身联系起来,也就限制了实训的培训效率和结果。

实训平台的测评管理可以随时在实训实施平台上查看到实训的进展状态和每个学生的实训表现,也可以评定每个学生的目前开发水平。在制定施训系统项目解决方案时,把学生开发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并且为每个等级科学得制定实训时间和方案。

具体的实训过程如图3所示。

4平台应用效果

软件培训计划篇6

【关键词】信息管理平台 计划生育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对乡镇计划生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乡镇购置了一部份信息管理软件产品,但这些软件并不完全满足乡镇的实际需要,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效途径。

一、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工具,设计全镇统一、资源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

系统的功能:系统登录、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数据备份、数据恢复、花名册打印、数据统计打印、密码修改、退出系统几个模块组成。系统的设计包括数据表的设计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数据的浏览、修改、查询、后台数据的自动处理都有自己的实现特点。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对计生办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从提高信息管理质量等方面入手,建立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等六大模块,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相关信息。使计划生育管理突破固有时空,实现有效沟通,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具体作用表现为:其一.优化现有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设定。简化运作环节和程序,使信息处理规范化、透明化和便捷化。其二,有效整合各行政村职能部门资源.减少因地域分离造成的管理障碍。以交互的方式进行业务协作,节约时间和精力,减少行政运作成本。其三,提供政府决策基础数据,支持主管部门的决策。其四,有利于过程的管理,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提高对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须遵循三个原则,即实用性、高效性、渐进性

实用性是指根据乡填的实际情况,开发能充分满足管理需要的软件,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如,乡镇的各个行政村因地域相隔较远,管理信息不畅通,影响了管理效率,无法共享资源.对此.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以实现乡镇计生办和各个行政村之间的信息共享为主要目标,通过平台的构建实现了管理的流程化,从而提高办公效率。高效性是指以够用为原则,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和建设过程的最优化。(一)信息管理平台在设计初期,常会出现模块设置过多现象,这就需要在试用期间对这些模块进行检测,发现有部分模块使用频率低且过于复杂就应删去,以免浪费开发的时间和资源,有的模块实现的功能与上级计生管理机构规定使用的软件有重复或冲突,也应予以调整。信息管理平台中模块的设置需经过数次修改才趋于合理。(二)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应重视流程的设置,流程顺畅正是实现高效的核心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递,节约时间,实现高效也是软件开发的重点部分。渐进性是指软件开发应在建设中应用,在应用中建设.不断提高软件应用水平,其间可能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在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初期,系统开发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流程图,确定功能模块,初步设计完成后,使用单位要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了解该软件,针对性地对软件提出修改、调整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管理平台系统。还可通过培训等途径,收集工作人员对软件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建设。

三、搭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的过程可按制定方案、硬件建设、调整修改、操作培训、共享维护等步骤进行

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方案整合信息资源.制定详细完善的建设方案,是软件开发前的重点工作。首先,在管理平台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之初,收集各部门意见,筛选整各种信息资源,为其提供详细的、有针对性的需求分析。其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管理平台需要建设的内容、功能和性能,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以便为整个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二)硬件建设包括了增加购置和利用已有设施设备两方面。其一。添置独立的硬件服务器,并对各客户端进行硬件升级.为信息管理平台的运行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保障。其二,利用现有设施设备,避免重复购置的浪费。例如,为了实现各个行政村的统一管理,解决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设置虚拟专用网(VPN),构建各个行政村和镇计生办之间的信息通道。

(三)调整修改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合理设置、调整和修改各功能模块,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不断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测试软件,消除不合理的模块设置。如“数据变动维护处理、未婚妇女管理、已婚妇女管理和查询、本月工作任务和汇总查询”等模块包含的内容不够全面,操作过于复杂,流程不顺畅,不便于日常工作等,从而不断完善管理平台系统。

(四)使用人员培训,要想使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既需要他们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听讲座,也要动手实践。例如,在系统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数据初始化录入,让工作人员自主输入各个行政村的基本信息,在数据录入过程中熟悉软件的使用。培训具体分为:其一,集中培训,以讲座的方式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大家对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建立初始印象,了解平台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其二,分部门培训。不同部门使用的软件模块各有不同,须有针对性地分部门进行操作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其三,个别辅导。由于工作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要对能力较弱的工作人员进行个别辅导,使其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五)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开发完成后,维护其正常运转成为工作重心。为了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平台系统的维护.要制定包括系统管理员职责、保密制度、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系统安全与维护、应急措施、文件的共享归档等内容。

建立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计划生育信息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实现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白以恩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M] 网冠科技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 张莉、王强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4]软件工程:齐治昌、谭庆平、宁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作者简介:

软件培训计划篇7

8月,16天,16个城市的讲课;9月,2l天,21个城市的讲课,10月,16天,16个城市的讲课……如此繁忙的行程都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与金和共同启动的“育林计划”。

所谓“育林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完成,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抓手是用创新的模式和信息化的手段帮助中小企业全面提升管理软实力,育林计划以精确管理培训为载体,目的是帮助企业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内部管理。育林计划2010年将完成20个城市创新模式试点,面对中小企业开展免费信息化管理,育林计划年将完成20个城市创新模式试点,完成中小企业管理软实力评估模型设计,以及2010年度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软实力提升案例集的编撰。

谈到“育林计划”栾润峰表示,有三大特点。第一,模式的创新。育林计划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面对中性企业的零风险模式,可以让企业在一个月内不需要资金投入,先体验管理提升的效果。另外一种模式是面对小型企业的微成本模式,让小企业用很少的投入就可以获得信息化工具,快速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大特点是通过免费培训、咨询和实施系统,帮助企业实现精确管理。第三大特点是依托地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力量,以及社会各界团体广泛参与,全面推进此向工作。这样企业得到的服务更有保障,覆盖面更广。

从2010年6月8日育林计划在常州启动后,金和软件先后在广州、福州、泉州、泉州、厦门、济南、武汉等地推进育林计划,并开展数十场培训,育林计划每到一站都得到当地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服务机构,以及北京工商联、各大行业协会积极支持,引起巨大反响。从2009年底,金和软件在工信部朱宏任总工程师关注下,在工信部中小企业司领导关心下,不断实验,使育林计划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还为育林计划组织专项会议讨论,并一直支持金和软件推进育林计划。2010年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出具了对金和软件组织实施育林计划的附函,对方案表示肯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郑昕副司长指出:“如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用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来实施他的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那就是用我们管理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工具来实现这种变化”。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各种管理理论的落地,必须和软件结合。尤其是帮助企业完善管理的协同管理软件。

金和软件在创立的16年中,不断的发展着精确管理思想,它也依靠精确管理思想与软件的紧密结合,在帮助中小企业管理提升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一点获得了工信部的肯定,也让工信部放心的把育林计划的重任交给金和软件。

软件培训计划篇8

质量保障措施

质量保障措施包括项目质量管理保障措施和软件开发质量保障措施两方面。

1.1.1

项目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1、资深的质量经理与质保组

针对本项目,将派遣资深的质量经理参与质量保证组(简称SQA组)。SQA组负责确保项目遵守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要求,确保遵循项目计划书中描述的要求,确保交付的软件及其文档以及非交付的软件在需求、设计及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质量。

2、全程参与的质量经理

质量经理,即质量保证组组长,监控项目成员的软件活动,并对软件产品与可适用的标准、过程和软件开发计划的符合性进行评价,为双方项目领导小组监控项目的软件生产提供适当的可视性。

3、合理的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经理负责对项目进行监控与分析,将结果报告给由双方高层人员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批准给用户的所有文档和软件,必须得到质量经理的复核和批准。

质量管理规范

质量经理的工作依据为行业标准、客户方约定的管理规范和公司的管理规范,工作方式为编制质量计划、过程和产品检查、评审和审计、问题上报等。

服从工程监理

鉴于本项目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如本项目中标,XXX将在系统建设、安装调试和验收等各环节严格服从专业监理公司的全过程监控,以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

加强协调管理

由于本试点工程参加建设单位较多,需要统一协调与配合。如本项目中标,xxxx将积极配合、充分协调项目参与各方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团结一致共同建设本项目。

严格合同和计划管理

本项目内容复杂,如本项目中标,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成后运行的质量,在施工各环节将严格加强合同管理和计划管理,严格按合同及工作计划进行施工,确保工作质量。

重视培训

由于本项目内容复杂,专业程度较高,如本项目中标,xxxxx将把培训工作贯穿到整个建设过程中。本项目的培训不能按照传统的培训方式在项目完成后进行,在工程设计、施工阶段采用边设计施工边培训的方式,以便用户更快使用本系统,同时保证工程少出偏差,保证工程质量。

1.1.2

软件质量保障措施

软件质量保障措施包括对项目资源的保障,对质量管理过程的保障和对产品质量的技术保障。

(一)对软件产品的测试

软件测试是对软件产品质量保障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测试是评价检查质量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过程如下:

软件质量评价过程与测试活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上一篇:合作协议书范文 下一篇:买卖合同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