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7 13:15:11

口腔医学论文

口腔医学论文篇1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课程组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筛选改造与优化组合各种教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岗位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1)案例教学法,例如讲解有关“牙髓炎”内容时,学生分组讨论病例资料,教师到各小组参与讨论,主要是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学生能够在以病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引导的模式下,全面掌握本章节所涉及的重点内容,提高对复杂病例的分析及处理能力。实现各内容之间的相互贯通。(2)角色扮演是通过患者和医生互换角色,演绎患者诊疗过程。在学习“口腔检查”实训课时,一组学生充当患者,一组学生充当医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培养了学生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及医生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还有助于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利于提高学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改善口腔内科学教学效果。

2加强多层次和多学科的融合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主要是按照龋病、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来进行授课的,这种教学方式与口腔其他学科之间缺少贯通,导致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加深与其他学科的贯通。例如“牙痛”的患者,要培养学生分析引起牙痛的原因,可以是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引起,因此要充分论证各种学科的特点,做出明确的诊断。例如讲解“开髓术”,应该与口腔解剖生理学联系牙髓腔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

3改革效果

通过对2011、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评价,发现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对,可以完成一些新技术的基本操作,通过开展综合病例分析,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研究设计的综合病例全部来自临床病例,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病例设计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对于临床常见疾病都能做出正确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设计,充分表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得到了教学医院的一致好评。

4讨论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优化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将新知识和新技术纳入考核范畴。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多次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讨论,修订考试大纲,能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判断能力,在实施中,执业医师考试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临床医疗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这些内容,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刘礼斌在系统分析口腔内科教学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间存在的问题后,对口腔内科学教学的改革主要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讲授理论教学,建设完善题库,加强临床技能培养以及医德医风教育等内容。

周宪春等认为,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相接轨,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对考试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有保证、教学考核以执业医师考试为标准。本文正是针对这些现状,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结合口腔医学教学实际情况,以口腔内科学为研究对象,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然而在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失分明显,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技能。力求内容应用性与系统性的统一,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标准的统一,为学生实习、就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学工作符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

口腔医学论文篇2

采用自编问卷和调查者自填问卷的方式,统一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并当场收回,在收回时检查所有的选项是否有遗漏或未填者,及时补充填好,以保证问卷的合格率。应用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按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分两组,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描述,P值小于0.05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94.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24.1%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18.9%的学生认为人文科学更重要,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对于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本科生更倾向于个人,研究生则更倾向于社会,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本科生目前接触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加之社会活动较少,而研究生则相反。结果见表1。在评价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中,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是“有助于改善和处理医患关系”,“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和“有助于职业规划”,且三个选项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相当。其中,选择“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帮助”、“能够训练思维方式”和“能够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的研究生明显多于本科生,这是由于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较本科生丰富,接触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机会和时间更久,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在上述三个方面较本科生的体会更深。结果见表2.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看法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上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本科生多于研究生,这可能会受到研究生来自不同院校的影响。在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效果的调查中,46.5%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更关注人文素质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格魅力和教学态度。在对人文素质课程安排的调查中,62.7%的学生不满意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占总体的比例需要提高。在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中,学生更倾向于人文素质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实践、论文和课堂表现,基本不认可考试考核的方式。结果见表3。在不选择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原因的调查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和基础课过于繁重,其次是学校没有给予过多重视和课程内容枯燥。结果见表4。除了医学生必修的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主要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外,医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卫生政策与法规、医疗服务管理学是学生最希望学到的人文素质课程。结果见表5。这与口腔医生就业的特殊性有关,由于目前口腔诊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其政策的支持,口腔医学生的就职范围更广,这也对口腔医学生的管理能力、政策法规和职业规划等软实力有更多的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对口腔医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向需要有更大的转变才能满足未来的社会需求。

3讨论

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本次调查结果与相关文献相符[2]。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医学院校口腔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较少,内容单一,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例需要增加,除了必修的人文素质课程外,还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对于本科生课业繁重的情况,可以以讲座、素质拓展活动和读书报告的形式,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丰富其人文内涵;对于研究生则可以增加相应短期课程学习、讲座、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口腔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杜德娇等[3]的研究显示,在医学专业课中,52.5%的医学生认为教师没有把人文精神渗透其中,与本次研究的相关结果相似,说明教师亟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并应用于教学中。此外,在加强口腔医学生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3)教学模式需要改变,由于医学院校课程比较单一,课业相对繁重,而现今大多数医学院校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主动思考,创新的思维,教学与应用相脱离,大大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在人文素质教学上可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师生的双向互动,探索构建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育模式[1]。医学是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医学比其他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需求逐年增加,对于“牙病”的传统观念和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在口腔诊疗中由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不同,使整个过程更具个性化。此外,口腔医生还需要更多的沟通时间,也要考虑美观等因素。如今口腔诊所日趋完善,口腔医生也需要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和法律知识。因此,优秀的口腔医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人文素质也日趋重要。

口腔医学论文篇3

1.1档案资料建设工作有助于理清专业历史发展沿革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档案资料是专业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也是积累教学资料、教学成果、工作经验的重要手段,其真实性及权威性在理清专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专业进行评估时,当市场对专业建设进行统计调研时,大量专业档案资料可提供翔实有力的依据。通过收集和整理各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档案资料,形成专业大事记,研究和评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历史,有助于客观梳理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历史沿革,帮助研究其进步和发展状况,把握改革方向,理性评价其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

1.2档案资料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专业知晓度和美誉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虽然具有发展潜力与良好前景,但如果不提高社会知晓度,同样“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医务人员、在校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听说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分不清口腔医学与口腔医学技术之间的差别,更何况是高考学子、家长和用人单位。为此,加强专业档案资料建设工作并进行广泛宣传,对于促进招生就业、打造专业品牌、提高专业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1.3档案资料建设有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区域经济和义齿加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运而生。由于是新专业,高考招生工作存在盲区,专业介绍不够详尽,许多学生及其家长难以准确、全面了解,高考志愿填报存在盲目性,误填误报专业志愿时有发生。加之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义齿加工生产观念根深蒂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许多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与信心。新生报到后有思想不稳定、不安心学习现象,甚至部分学生想调换专业。针对以上情况,可及时搜集专业图片资料及就业信息,向学生及其家长介绍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思想。

2促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档案资料建设工作的建议

2.1建立健全“学组—专业—个人”三级联动机制口腔职业教育学组隶属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联系全国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纽带。学会每年举办口腔职业教育论坛,是国内口腔职业教育工作者学术研讨、实践切磋、思想碰撞、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建议学组加强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联系、培训与督导,从宏观层面加强专业档案资料建设。从专业层面看,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收集、整理教学和科研中各种资料与数据工作的直接承担者,首先应树立责任意识,认识档案资料信息资源的价值,不能误以为档案资料工作等同于誊抄、保管工作;要及时解决人财物投入少、配套设施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健全立卷归档、档案保管与利用、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此外,应配备专兼职专业档案资料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做到上联下达。上联即及时将本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动态资料传至学组;下达即敏锐发现具有价值的专业资料产生事件与现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收集与归档。专兼职管理人员既要精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水平,更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高职院校要加强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水平。从个人层面看,作为专业档案资料的直接创作者与建设者,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生应提高自身专业档案资料积累意识,主动在各类专业活动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将重要教学、科研工作文件归档保存。此外,师生应摒弃个人功利思想,避免有档不归、归而不全甚至拒绝归档或据为己有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重视本组织、本单位、本职务工作的档案建设与管理,是每位工作人员的基本义务。专业档案资料建设工作要摸索规律、建章立制、督导考核,力求档案内容详实、准确,确保档案资料质量,充分发挥其作用。

2.2加强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专业档案资料的储存数字化、操作信息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结构一体化、使用便捷化,有利于其的开发利用。首先,既要抓好纸质档案与实体档案建设,又要抓好电子、虚拟档案建设,通过先进技术实现不同形态档案信息的系统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管理。其次,将“学组—专业—个人”三级联动机制与信息化建设结合,建立并在一定范围内共享档案资料目录清单,加强信息管理横纵联系,打破部门垄断与区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互补。再次,以专业档案资料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认识和利用档案信息,努力开发服务领域,发挥其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业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优势,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实现并倍增自身的巨大社会价值。最后,要以开放的姿态灵活运用专业档案资料,采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传播与宣传。一方面可通过专业网站,以文字、图片、声像形式传送多感官专业信息,增强舆论引导力,把专业思想与优势展示给全社会;另一方面可借助微博、微信、QQ、飞信等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多媒体联动,提升本专业知名度,树立专业品牌。

3结语

随着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社会大众对自身健康特别是口腔健康日益重视,口腔修复工艺行业发展迅速。在社会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对其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这种形势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强专业档案资料建设,会使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历史沿革有迹可循,让教科研成果得以保存,绩效评定有据可依,从而在积淀、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为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口腔医学论文篇4

1.1考核指标

包括试卷考核、技能考核、现场模拟考核。①试卷考核: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笔试,满分为100分,均为客观题,时间为15min。②单人技能考核:按AHA技能操作考核要求对两组员工进行技能考核,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单人CPR操作考核评分表,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心搏呼吸骤停、启动急救系统、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正确除颤。满分为100分。③现场模拟考核:将两组员工分别随机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模拟急救现场,从目测者发现模拟人倒地开始计时,完整完成心肺复苏及电除颤后计时停止。

1.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培训前笔试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培训效果比较

两组试卷考核、单人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现场模拟考核中,情境教学组完成整个抢救过程的平均时间短于传统授课组,差异有显著性(t=6.55,P<0.01)。见表2。

3讨论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口腔专科医院,由于专业所限,急救能力相对不足。CPR是急救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心肺复苏培训,提高CPR成功率,是提高急救能力、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以往的CPR培训往往以传统授课为主,强调单人操作质量,不利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3]。在实际工作中,CPR通常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对病情的评估、判断、决策,同时施救者相互间准确的信息传递和紧密的合作也是复苏成功的关键[4-6]。情境教学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可以模拟特定情景,使得参与者经历特定的目标情境完成教学培训而不必承担现实的风险,在培训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同时,情境教学法还能够在目标情境中完成角色扮演,体验团队合作,这是传统授课模式所无法提供的。国外有研究表明,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而且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主题进行教学方面要优于其他教学方法[7]。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我院作为专科医院,规模小,人员较少,对急救要求高,更适宜以情景教学法进行CPR培训。从本文的两种培训方式可以看出,经过情境培训的团队迅速组建抢救团队的能力明显提高,使得整个抢救时间明显缩短,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时效性。医务人员能有效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充分利用院内抢救设施,迅速组建抢救团队,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情境教学法用于培训心肺复苏时,应该特别强调医务人员组建抢救团队的意识,因地制宜,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抢救,争夺黄金救援时间。

口腔医学论文篇5

1Notch信号与牙齿发育中的细胞凋亡

牙齿的发育过程涉及Notch1、2、3的表达,Notch受体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Notch受体主要表达于牙胚发育早期阶段的牙板上皮,在中间层的分化过程中逐渐扩展到牙髓间充质;但在间充质中,Notch受体只表达于前成牙本质细胞,而在成牙本质细胞中未见其表达,提示Notch信号可能参与维持祖细胞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紧密接触间充质的上皮层(如基底层和内釉上皮层)中缺乏Notch受体,这可能对成釉细胞的命运决定至关重要。Notch配体Jagged1、Jagged2和Delta1同样参与牙齿发育,且在牙胚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于不同的细胞中,包括内釉上皮层、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和前成牙本质细胞层。细胞凋亡在牙齿形成开始到牙根发育完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多样性作用,在牙齿早期的形态发育、硬组织形成以及牙齿萌出的过程中均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牙源性细胞凋亡最重要的作用是与发育中牙齿的信号中心(釉结)、残余牙胚以及在牙齿矿化过程中的成牙本质细胞和造釉细胞的消除有关,而牙齿周围组织细胞的凋亡则与牙齿的生长和萌出有关。Notch信号对牙齿发育中干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均有调控作用。有研究发现,在不断生长的小鼠切牙颈环处的干细胞中存在Notch受体(Notch1、Notch2)及其靶基因Hes1的表达。Felszeghy等报道,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颈环干细胞中的Notch信号后,成釉器星网状层细胞出现大量凋亡;提示,Notch信号是小鼠切牙上皮干细胞生存和釉质形成所必需的,抑制Notch信号可促进其颈环干细胞凋亡。

2Notch信号与牙齿损伤修复中的细胞凋亡

在啮齿类动物的健康牙髓中Notch信号的表达几乎均为阴性。当牙髓受到细菌刺激或外伤时,Notch信号被重新激活并发挥调控细胞功能的作用。Mitsiadis等对成年大鼠的磨牙在正常和损伤时的对比观察中发现:Notch受体及其配体Del-ta1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而在损伤之后两者的表达均上调。此后Mitsiadis等又对成人牙齿进行观察,结果显示:Notch2在正常牙髓组织中不表达,但在损伤修复过程中有表达;对于龋损牙,Notch2表达于龋损下方的成牙本质细胞以及牙髓组织的炎性细胞和血管中,而降解的成牙本质细胞中不表达Notch2;对于机械损伤牙,在盖髓后9周可见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Notch2亦表达于损伤附近的牙本质和牙髓以及血管结构中,而在损伤稍远处和远离损伤部位的成牙本质细胞中Notch2呈阴性表达,但在前成牙本质细胞和血管中Notch2呈阳性表达。Lovschall等用氢氧化钙对成年大鼠上颌磨牙的机械损伤模型进行盖髓术发现:术后1d,Notch基因表达有所提高,但在3d时出现下降;其中Notch1在靠近损伤部位的个别前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升高,Notch2在被冠部成牙本质细胞包围的牙髓基质中表达升高;Notchl和Notch3在血管周围细胞中表达升高。另外,在牙髓损伤区附近有少量的Notch配体表达增加,其中Delta1表达于牙本质墙,而Jagged1表达于牙髓基质,Notch信号的下游靶基因Hes1沿着损伤区分布,并且靠近牙本质层。以上研究结果说明,Notch信号可在牙髓损伤时被激活。马亮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大鼠牙髓组织中Notch2表达完全为阴性;而机械损伤则能激活大鼠牙髓组织内的Notch信号,其表达水平与牙髓炎症和组织修复反应伴行并呈动态变化,表现为:在3d时,在牙髓炎症反应区的间充质细胞胞质中出现Notch2的弱阳性表达,表达部位主要位于牙髓成纤维细胞中;5d时,在新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Notch2呈强阳性表达,在靠近损伤区的成牙本质下层细胞中Notch2的阳性表达增强并达到高峰;值得指出的是,当牙髓损伤后在终末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中同样有Notch2表达,且其表达强度在7d时达到高峰,14d时基本消失。以上结果提示,Notch2在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激活可能与其调控细胞凋亡相关。细胞凋亡不仅是牙齿发育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生理机制,同时还参与牙髓组织对外源性损伤和刺激的修复反应。一旦发生牙髓损伤,就会出现相关细胞凋亡,而且成牙本质细胞层的凋亡显著高于其他牙髓细胞。Mitsiadis等分别对正常牙、龋损牙以及受机械损伤后的牙齿进行凋亡检测时发现,正常牙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偶见凋亡,损伤和龋损牙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则出现局部凋亡细胞的增多,表现为:机械损伤后,损伤部位下方被吸卷入牙本质小管的成牙本质细胞出现大量凋亡,并在损伤附近的一些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也可见到细胞凋亡现象,而远离损伤部位的成牙本质细胞则未出现凋亡;在龋损牙中,受细菌感染的牙本质下方的成牙本质细胞、前成牙本质细胞和一些牙髓成纤维细胞均出现凋亡。Saito等对小鼠磨牙进行备洞后观察发现,在备洞后12~24h时,受损伤牙本质下方的牙本质细胞和前成牙本质细胞均出现降解和凋亡,牙髓组织的中央也可见到凋亡阳性染色;备洞后2~14d时,可见牙髓干细胞发生增殖、迁移,并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进而形成修复性牙本质。Mitsiadis等还发现,在成年大鼠磨牙牙周机械损伤区可检测到Notch1、2的表达;其中Notch1微弱表达于一些牙槽骨的骨细胞,而Notch2在牙槽骨中几乎不表达,但在牙周膜的近损伤区的细胞中有Notch2的强阳性表达,并成为牙周损伤修复中的主要受体。以上结果提示,Notch信号在牙周组织的损伤修复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3Notch信号与口腔肿瘤细胞凋亡

有研究发现,Notch信号可能参与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为在牙源性鳞状细胞瘤和成釉细胞瘤中均可检测到Notch受体(Notch1、3、4)及其配体(Jagged1和Delta1)的表达;尤其是Notch4出现高表达,可能与成釉细胞瘤细胞的组织特异性的获得有很大的关系;而且Notch1的活化还可引起成釉细胞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并进而调控细胞的凋亡。对于舌癌的研究表明:Notch1、Notch3、Jagged1和Jagged2在舌癌中均有高表达;而抑制舌癌细胞中Notch信号可以促进其凋亡。另有研究发现,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够抑制舌癌Tca8113细胞中Notch1的活性并下调Notch靶基因Hes-1的表达;同时还通过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上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而诱导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DAPT作用下Notch靶基因Hes-1和凋亡Caspase-3分别呈剂量依赖性减少和增加,提示DAPT可能部分通过调节Notch1和Caspase-3而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此外,用Jagged1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使之下调Jagged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后,可抑制舌癌cal-27细胞的Notch信号,从而使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增殖活性和S期细胞比率下降,凋亡率升高,成瘤能力下降。

二、总结

综述所述,Notch信号参与多种细胞的凋亡(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调控过程,对于不同的细胞类型、在不同内外环境下,Notch信号对凋亡的调控方向和调控机制也存在差异。目前,关于Notch信号与细胞凋亡的研究多集中在发育和肿瘤方面,而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虽然已有证据表明,在牙齿发育、牙齿损伤与修复过程、以及口腔肿瘤中均有Notch信号的参与并可能与细胞凋亡调控相关,但二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口腔医学论文篇6

1.1调查对象

在2014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对某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168人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6份,有效率98.81%。其中男生72人,占42.85%;女生96人,占57.15%。平均年龄(20.47±2.05)岁。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于1975年编制。该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情绪、思维、感觉直至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该表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本研究中,自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1。

1.2.2症状自评量表质量控制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症状自评量表是科学化的标准问卷。问卷调查人员都经过专业心理培训,给被调查者发放问卷前首先向被调查者讲明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使用了无记名方式进行,并在规定时间内当场回收了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是将全部统计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利用现有的SPSS13.0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3结果

口腔专业医学生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恐惧因子、偏执因子均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1),如表1所示。

2讨论

口腔科医生是一个特殊医学职业,要求从业者责任心强,工作风险性大,这些都要求口腔科医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医学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学制长、内容繁多、学习任务重以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等特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3次角色转变:(1)新生入学后由被动学习的中学生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大学生;(2)由普通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转变为素质全面的口腔科医学生;(3)通过临床实践由高素质的口腔科医学生转变为合格的口腔科临床医生。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如果存在所学知识不牢固,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差时,很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恐惧、偏执均显著高于国内青少年组常模,说明在这些方面,口腔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注意。

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整体教育相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当做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许多课程都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和《神学》等,这些都是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考虑到他们专业的特殊性,这样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医学生的特点来安排,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可以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性的心理教育,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择业心理和挫折方面的教育活动。课程目的是使医学专业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坚忍不拔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加强承受失败的能力和在社会交往中的适应能力,使医学生有健康的身心和心理。

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分段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新入学的口腔医学专业新生首要任务是尽快进入大学生的角色,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尽快从陌生到熟悉、适应,为大学阶段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这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加压、广交朋友,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辅导让他们了解“毕业就失业”重压,要早日对职涯进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抉择时游刃有余。引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特长和潜能对自身条件等作出客观评价,培养克服各种挫折与困难的能力,实现人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年级的口腔专业医学生以解决情感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如何体现自我价值等问题为主。很多案例都表明医学生因恋爱引发的情感危机会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有个别学生会因此走向极端,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临床实习期的口腔专业医学生而言择业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在临床实习时期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防止实习期医学生走入心理误区、达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口腔专业医学生在就业阶段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表现是他们注重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普遍缺乏埋头苦干、甘于寂寞的心理准备,有较强的自我价值观念但把控的能力较弱,有为人民解除病痛的理想却对实现中医患关系问题无从下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释放压力,转变就业观念。

其次,面向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讲座。在高校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讲座,有利于医学生全面、广泛地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使医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而不是盲从或者从众,这些对医学生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建立咨询机构。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从8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高校心理咨询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咨询机构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推广,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督促学校加强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固定的心理咨询单位并以它为中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信息系统,全面指导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医学院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是优化医学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心理咨询组织机构的主要任务是:(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2)组织进行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提高医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3)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及时发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者有时并不能直接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医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是与有心理问题的医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途径,通过不断的互动使有心理问题的医学生自我认识问题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授之以“渔”,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不断扩大。

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既可以使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据可查,也有利于心理辅导老师更好地掌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倾向,有利于辅导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要求。医学专业学生是医药卫生事业的生力军,他们的医疗能力、创新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医学的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和广大医务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帮助医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实现自我管理、处理好恋爱、交友和工作的关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能够团结协作,处理好医患关系,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服务于广大患者,不断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满足当代医学要求。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关键。通过在校期间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调节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还可以为培养口腔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

口腔医学论文篇7

口腔医学专业简介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医疗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和较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诊治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口腔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结合口腔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口腔医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为了缓和医患供求比例失调的现状,鼓励私人开办口腔诊所应是大势所趋。现有的私人诊所鱼龙混杂,虽说其中也有部分退休的老口腔医师,但更多的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江湖游医,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广大群众就诊,也不利于在中国推广普及口腔保健。因此,国家将会出台相应政策,整顿私人诊所,加强引导,使其步入正轨,以确保广大群众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口腔保健。

有了国家相应政策的保障,毕业于正规医学院校,接受了严格培训的口腔医生才更容易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较丰厚的回报。

目前说来,口腔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不是对工作单位及条件要求过高,就业一般不成问题。但如果大家都想往大城市、大医院挤,便会相对过剩,造成就业难的情况。

口腔医学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有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的能力;

4.具有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般操作技能;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医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口腔医学论文篇8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创新人才培养; 优秀教师

[中图分类号] R 78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5.026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有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是有大师之谓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都对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口腔医学教师而言,不应只局限于教好口腔医学专业课。在一定程度上,优秀教师的数量、思维高度和宽度也决定了优秀学生的数量、思维高度和宽度。因此,如何根据口腔医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发挥好教师的积极作用,是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1 口腔医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1.1 学科起源及地位

中国现代口腔医学不同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的口腔医学特色鲜明,实践性很强,是应用现代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工程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防治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口腔医学作为一级学科于1998年出现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包含口腔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两个二级学科。口腔医学具有很高的学科地位,很强的实践性,极广泛的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因此,口腔医学人才应相应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敏锐的学科触觉。与此对应,未来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应具备三维知识结构:第一维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等,第二维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科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学等,第三维知识结构包括卫生经济、卫生管理、卫生资源、公共关系、牙科管理学等。

1.2 学科内涵

美国的牙医学教育课程不包括临床医学的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牙医学毕业生没有临床医学背景,不允许处理牙以外分属口腔器官的手术;而欧洲部分国家如德国、比利时等则将颌面外科学列于牙医学研究范畴。中国的口腔医学课程既加入了基础和临床医学,又包括颌面外科学,从而兼顾了口腔内部的系统性及口腔与身体间的整体性,促进了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1]。由此可见,中国口腔医学的特点决定了医学院培养的学生首先是医学生,然后才是口腔医学生。口腔医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牙科教育的同时,也要接受全面的医学教育,口腔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系统的医学知识背景。

2 优秀教师在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优秀教师应能充分认识中国口腔医学的起源、地位及学科内涵,熟知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2.1 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评选部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制度的根本目的除了树立教师典范,还在于让优秀教师带出优秀的教学团队,建立以名师为核心的教师群体;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功能、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艺术、从为人到为事再到为学问,使团队中的教师从各个方面理解教学名师的作用和内涵,成为具有潜质的优秀教师。

2.2 把握口腔医学人才知识和能力的结构

基于口腔医学的特点和口腔医学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口腔医学教师应能深刻把握教育、学习、学习者、学科、思维方式、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的根本,洞悉问题的根源和科学研究的方向与要旨,并善于换位思考。中国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很高。这与中国第一代口腔医学的教学名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牙医学博士林则基于对口腔内部的系统性及口腔与身体间的整体性的充分认识而设定的中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目标密不可分:“训练高度科学化之牙医,成就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事业,重在质而不在量,培养的学生应该首先是医学生,然后才是专科医生,绝不是匠人。”

2.3 形成独特的话语体系

教师是否在掌握了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和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话语体系并形成独特的教学主张,这是衡量教师成熟、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师产生和保持影响力的重要原因[2]。“教育不只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知识,可以利用的空间和平台很多,随时都可以查阅、下载相关文献从而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做的是通过教学主张去启迪、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从而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3]。科学知识也许很快就会过时,但科学的思考、做学问的方法、研究的态度却能影响学子的一生[4]。

2.4 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完善

优秀教师应充分体现大学作为民族和社会良心堡垒的高地的作用,彰显出大德、大道、大爱、大精神[5]。当今的医学模式已从最早的生物医学模式经历了从生物—心理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优秀教师必须能顺应这种模式的转变,站在高处引导口腔医学生,培育其人文素养,完善其职业道德。

2.5 指导和启发科学研究的方向

优秀教师学术造诣精深,在本专业里属于优秀学者,甚至是领军人物。科学研究是进行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将自身掌握的科学前沿理论启发性地输送给学子,激发其学术意识和创新思想;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多年形成的学术思维以案例的形式生动地传导给学子,增强其学术水平。

3 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

在充分了解口腔医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在逐步认识优秀教师的内涵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积极开展了相关探索。

3.1 重大教学问题由教授委员会讨论,教师充分行

使话语权

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知识结构和体系。要制定正确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必须对有限培养空间中应着重强化的学生能力和素质要有充分的把握。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在制定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等重大教学事务时,需经以优秀教师为主要成员的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这是保证教师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是确保通过前瞻性思考和规划口腔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使人才培养不偏离轨道的重要举措。

3.2 建立覆盖口腔医学主要领域的优秀教学团队

目前,华西口腔医学院在口腔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各个领域都建立起以院级、校级、省级、部级教学名师为核心组成的教学团队,进而发展了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基础医学等全部口腔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课程的部级精品课程群;在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和华西口腔医学院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支撑下,显示出了优秀教师一点带动一片、一片辐射全面的格局,为口腔医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教学团队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清华大学把推动名师授课当作遵循教育科学规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6]。华西口腔医学院在上述部级精品课程群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一门被誉为“精品中的精品”的课程——口腔医学导论。从2008年起,华西口腔医学院将以前以不定期讲座方式讲授的口腔医学导论正式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将一学期的课程时间延伸至一学年,由口腔医学及其他相关领域深有造诣的名师登上讲台为学生授课,形成了32位教授共上一门课的美谈。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并非只是对口腔医学生将来所学课程的简述,而是将口腔医学从历史沿革到最新的研究热点,从口腔医学传统的基础与临床医学到口腔医学美学、法医牙科学、心理学逐渐延伸和渗透,让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就对口腔医学的外延及内涵有了系统的了解,建立对口腔医学专业的感情,启发其创新思维,产生创新动力。

3.3 打造国际化的优秀教师团队

让优秀教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国际大师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华西口腔医学院采用培训院内优秀教师的“自我造血”和聘请国外优秀教授的“输血”途径,已经建立起一支国际化的优秀教师队伍。

3.4 优秀教师团队全程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

教师的道德影响、话语体系、科研思维仅仅靠讲授几节课是无法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的,华西口腔医学院着力打造多种途径来达到这一目的。除安排学分制指导教师,还在每个年级建立导师组,由各级教学名师领衔并担任创新班班主任;还将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有造诣的优秀教师列入导师名单,让学生能早见导师、常见导师。每年新生入校,除了开学典礼,使新生认识和了解导师外,还会庄重地举行创新人才培养启动仪式。仪式上优秀教师讲述自身的经历和体会,亲自为新生授发白大褂,宣读《医学生誓言》。为培养医学创新意识,华西口腔医学院专门为学生制定了《创新人才培养手册》,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办法、创新课程记录、科学研究记录等。导师通过查阅手册、定期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的苦为主动的乐,从而使学生自主建立起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导师组还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与实际水平进行调控和引导,鼓励学生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使学生尽早感受科研氛围,培养科学感悟、创新技法、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建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与课题相结合、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4 优秀教师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效果

华西口腔医学院充分重视和发挥优秀教师的积极作用,在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中凸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 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教学成果不断涌现

2007年以来,新增部级教学团队1个,部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部级精品课程3门;获得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批建设首个口腔医学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启动了部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项;200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名师担任了4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的主编;而华西口腔医学院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1年主编并出版了《中国现代高等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史》。

4.2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与发展

近5年来,获得部级各项竞赛类奖励的学生有183人次,获得省部级各项竞赛类奖励的学生有106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共200余人次;硕、博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仅2011年,本科生106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有70篇;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SCI论文7篇,发表于EI、ISTP期刊的2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

培养口腔医学人才是系统工程,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更需要在配套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下建立相应的教师培养孵化机制,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并对现有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实现由农业文明时代的“传承型”、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念向信息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实现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向重视培养学生情感与理性协调发展的观念的转变,实现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观念的转变[7]。

[参考文献]

[1] 吴婷, 陈谦明, 李德勇. 中美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比较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 2010, 8(6):93-96.

Wu Ting, Chen Qianming, Li Deyo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igher education of stomatology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10, 8(6):93-96.

[2] 郑爽, 胡凤阳. “名师热”的冷思考[J]. 教育学术月刊, 2011, 28(3):53-55.

Zheng Shuang, Hu Fengyang. On the controversy of famous teacher[J].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2011, 28(3):53-55.

[3] 谢和平. 川大的教育——思考与实践[EB/OL]. (2012-10

-12) [2012-10-20]. http:///News.aspx?

ID=877&TypeId=7.

Xie Heping. Sichuan university education—thinking and practice[EB/OL]. (2012-10-12) [2012-10-20]. http:///News.aspx?ID=877&TypeId=7.

[4] 熊丙奇. 名师上讲台——一道世界性的难题[J]. 上海教育, 2002 (1):14-19.

Xiong Bingqi. Famous teacher on the platform——a world-wide problem[J]. Shanghai Education, 2002(1):14-19.

[5] 徐显明. 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10):10-11.

Xu Xianm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urth big functions of university[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2011(10):10-11.

[6] 汪劲松, 张文雪, 陈永灿. 名师上讲台制度化, 营造教书育人浓厚氛围[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11-13.

Wang Jinsong, Zhang Wenxue, Chen Yongcan. The plat-form system of famous teacher, creating teaching atmosphere

[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2005(1):11-13.

[7] 刘树仁. 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J]. 教学与管理, 2001(11):7-9.

上一篇:医学基础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学临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