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汇报范文

时间:2023-12-02 12:10:06

it项目汇报

it项目汇报篇1

【关键词】IT服务企业 人工成本核算 项目成本 项目管理

一、人工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核算的核心,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管理的基础

项目管理就是对那些为达到项目目标必须执行的活动进行计划、进度控制及绩效考核。项目管理的四个指标:项目绩效(P)、项目成本(C)、完成项目的时间(T)、项目范围(S)。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上四个指标,唯有项目成本是可以准确计量的,通过对实际发生的项目成本计算,可以得出项目的完成程度,据此即可以确认当期收入,又可以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和及时调整,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和工作范围内实现项目的目标,取得预计的效益。因此,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管理的基础。

项目成本核算内容包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差旅费和其他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员工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支出、部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由于IT服务经营的就是“人”,IT项目中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相当比例,项目实际的人工成本决定了赢利的水平。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发现:作项目预算时项目的利润很高,但最后核算部门的总体利润时却赔本。这是因为,项目人工成本很难准确预算,很多项目为了质量和进度要求,执行中都会不断追加人力,最后使用的人力资源大大超出了预算;而一个部门的总人力资源是固定的,如果多数项目超出预计人力资源就会造成部门承接的项目总数减少。因此IT服务企业的人工成本是最重要的项目成本元素,人工成本核算是项目核算的核心。

二、国内IT服务企业的项目核算现状

由于我国IT企业是近十年成长起来的,与传统的制造行业相比,无论在经营管理还是在成本核算方面都不够成熟。国内很多IT服务企业财务上没有按照项目进行核算,而是按照部门进行核算,但实际工作中,一个部门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情况很普遍,因此,项目经理得不到所负责的项目的财务数据,公司层面也没有明确的按照项目核算的财务数据。没有明确的项目财务数据,项目的成本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还没有针对IT行业项目成本核算的准则。关于IT企业项目成本的计算与归集存在几种观点:(1)视同无形资产;(2)视同存货;(3)视同在建工程。但对于项目型企业都不是十分恰当。IT服务企业急需建立起以项目为中心的财务体系。

三、项目人工成本计算方法探讨

下面介绍一种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项目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个人工时―成本法。个人工时―成本法就是通过对参与项目的每位员工的工时统计,计算出每位员工的人工成本,经汇总得出该项目的直接人工成本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准确记录、统计出每位参与项目开发人员的工时,期末根据每人参与该项目的总工时×个人的工时工资得出每位员工的个人人工成本,将所有参加该项目的员工个人人工成本汇总即得出本期该项目的人工成本。与以往的用总工时×平均工时工资=项目人工成本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核算到每个人,为项目管理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有利于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同时,又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求出各合同项目的人工成本以及各部门承担的各项目的人工成本,有利于项目管理和部门绩效考核。

人工成本的核算分三个阶段进行,(1)项目工时的统计。(1)项目人工成本计算。(3)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其中,工时统计是基础,只有工时统计准确才能保证项目人工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一)项目工时统计

基础信息的建立:首先需要给各部门、员工、项目编号,编制项目编号时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给出不同编号,这样有利于对项目的进展情况监控,可以核算出各阶段实际耗费的工时,与预算对比,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亦可及时调整预算。如研发项目可分为初验、终验、维护三个阶段,预算时已经预计了三个阶段所耗费工时,核算就要对三个阶段分开统计,这样,对三个阶段给出不同的项目编号。

2.按以下程序统计各项目工时:

员工本人填写工时统计表――项目经理审核――部门领导审批――上报――汇总,这个阶段是项目人工成本核算的关键,因为工时统计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人工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因此,一定要让每位员工明确认识到填写工时统计表的重要性,确保工时统计表及时、准确上报。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A.利用公司的管理软件,结合员工的考勤平台填报。

B.手工填报法:员工填写每周个人工时统计表,经项目经理审核后上报,经过汇总,统计出该部门上周各项目工时统计表。月末,利用简单的EXCEL电子表格,将每人的工时统计表录入数据库,再利用透视表统计出每个人的各项目所耗工时。

(二)项目人工成本计算:

A.个人项目人工成本计算:

个人项目人工成本=个人项目人工工时×个人工时工资

B.项目人工成本计算:将参加某一项目的所有个人的人工成本相加就得出了该项目的直接人工成本。

(三)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

通常情况下,间接费用是按部门(或称成本中心)来核算的。 IT企业研发部门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以及内部管理、培训学习所耗人工成本都属于间接人工成本;而房租、水电、固定资产折旧等都是其他间接费用,实际发生时,归集记入部门管理费用,期末分配结转到各合同项目成本中。分配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部门所承担的各合同项目人工成本占所承担所有合同项目的人工成本之和的比重来分配。

期末,根据间接费用的分配计算结果作分配结转分录,将研发部门的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个合同项目中。实务中,采用财务软件核算的公司期末只需算出分配率,再利用软件期末自动结转分配的功能设置结转分录,由系统自动结转间接费用即可。

(四)项目成本的归集与结转。由于IT项目的周期较长,很多项目是跨企业的财务核算周期的。设置一个会计科目来归集项目成本,期末再根据当期项目的完工程度来确认项目收入并结转项目成本。首先要在资产类会计科目中增设“项目成本”科目,来归集各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项目成本”科目要设置成对部门和项目进行辅助核算的科目(目前常用的财务软件如用友、金碟等都有辅助核算功能),期末利用辅助核算功能可以很容易得出各部门的项目成本,为项目的绩效考核提供数据。其次,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项目成本的结转必须与项目收入相匹配,因此在期末,先要确认当期项目收入(项目收入的确认可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之后根据配比原则结转该项目的成本,进而得出该项项目的利润。至此,财务部门可以在期末向项目经理及部门经理提供包括针对个人的、项目的、部门的各项财务数据,据此,管理者可以对员工、项目、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亦可以对项目的预算和进度进行监控和调整,以提高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J.P.Lewis著.王增东等译.项目经理案头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1.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it项目汇报篇2

关键词:公路建设 BOT 政府保证 责任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使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在近几年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989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1999年10月31日济南至泰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在短短的10年间,1.03万公里高速公路伸向神州大地。伴随着京沪、京沈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为世界瞩目。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总长3.6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未来十年间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规模还有2万公里左右、建设任务艰巨,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BOT融资方式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

1 BOT投资的特点

BOT方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BOT是指(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一经营一移交”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缩写,也就包含这三方面的含义。广义的理解除了这一含义之外,又有多种具体的变换形式,它主要包括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即:建设一拥有一经营;BRT(build一rent—transfer),即:建设一出租一移交等不同的具体操作方式。

具体而言, 公路建设BOT方式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项目投资者(包括外国企业和本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公路建设项目,并准许其通过收费或沿线服务设施的经营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将该公路基础设施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例如英法海底隧道、香港地区的东区港九海底隧道等一批耗资巨大的项目都是以BOT方式集资建设并投入运营的。

BOT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同其它融资方式相比,有其自身的法律特点:

(1)从权利转移看:政府只是通过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合同),将公路建设的经营权交给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则在经营一定的时期后将其转交给当地政府。

(2)从责任范围来看:政府依据签订的协议(合同),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将设计、融资、建设、经营、维护公路设施的责任转移给项目公司。

(3)从项目的资金来看:采用BOT融资的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全部由外国投资者或国内投资者通过融资、贷款解决。政府不提供担保资金,但可适当贷款或参股,共同投资。

(4)从参与主体来看:政府与项目公司作为主要主体通过合同达成合作意向,项目公司分别通过贷款合同、经营合同、建筑合同、设计合同与银行、经营承包商、建筑商、工程设计机构达成有关贷款、经营、建设、设计方面的合作意向。

2 政府在BOT投资方式中的保证责任

尽管BOT在国外的应用相当广泛,相对我国而言却还是较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国内成功的BOT案例也不多的情况下,BOT融资方式在我国的运用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由于公路建设投资大、期限长,投资者的风险相对较大。并且公路项目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又增加了融资方的融资顾虑,因此,投资者往往要求政府在特许授权的法律文件中作出种种保证。所以,政府保证与否及保证的充分程度,是投资者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价的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说,政府的支持与保证是BOT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公路建设BOT投资项目中,我国政府通常会提供的保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土地及其它后勤保证:投资者承担BOT项目后,需要政府在供水、供电、备土、劳力、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政府应主动协调电力、邮电、供水、劳动、粮食、交通等职能部门与公路经营企业之间的联系,积极疏导项目承建方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维持良好的治安和施工秩序。政府尤其是乡镇、村组干部要积极为公路经营企业提供工程建设、养护、生产等所需的社会劳动力,缓解劳力需求的矛盾,也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2)外汇汇兑保证:我国政府对BOT项目资本进出我国所面临的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及汇出、支付手段等风险进行的保证是外商最为关注的政府保证问题。我国属于外汇管制国家,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虽然现行《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在经常性项目外汇实行自由兑换的浮动汇率制,但在资本项目外汇上仍然严格管理,外汇自由进出仍受到限制。由于公路建设BOT并非出口创汇项目,实施BOT项目主要采用境外外汇融资方式,收益则为人民币,很少能自行做到外汇平衡。因此,经营利润能否兑换成外汇并自由地汇出,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而且还关系到公路建成后以收费作为还本的问题。因此,投资者往往会要求政府对其经营收入能够自由兑换作出保证,目前采用国际BOT方式的发展中国家,很多都对外汇汇兑作出了保证。

(3)限制竞争保证:公路经营企业的收益直接取决于公路项目过往车辆的交通量。为保证项目建成通车后,经营企业有稳定的收入,政府承诺特许权期限内不在项目附近兴建任何竞争性公路,并控制公路支线叉道口的连接,使公路经营企业保持较高的回收率,以避免过度竞争引起投资者经营收益的下降。实践中提供限制竞争保证已成为国际BOT方式的一种习惯做法。例如,英吉利海底隧道工程中,英法两国政府对承建隧道的欧洲隧道公司作出保证,在33年内不建造第2条横跨海峡的连接设施。应强调的是,竞争只有是过度才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政府的保证针对的应是“不过度竞争”而作出的。

(4)经营期保证:即要求政府保证项目公司的一定时期的特许经营权,不因投资者利润的丰厚而要求提前收回项目或以其它方式损害其利益。从投资者角度,经营期越长越有利,但从国家角度看则正好相反。一般来说,项目经营期应在20-30年左右,具体期限的确定,还要视项目投资者归还银行债务的安排及获利情况而定。

(5)投资回报率保证:投资回报率是指在项目经营期内所有现金流出和流入的现值的比率,即项目利润与投资的比率。由于公路建设风险大、利润低,东道国政府为吸引私人投资,弱化投资风险,一般要考虑给予投资者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保证。不过,这种保证一般是间接地,并限于对市场和价格的保证,而不包括对工程超期、超支等商业风险的保证。但从实质上讲,政府对投资回报率的保证仍属于对商业风险进行保证的范畴,而并非政治风险方面的政策性承诺或保证。如1994年上海市政府专为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复建工程了《上海市延安东路隧道专营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条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隧道发展公司关于双方对利润分配的约定,港方投资者在专营期内从隧道发展公司取得百分之十五的投资回报率。”

3 政府保证责任的法律冲突与风险

(1)政府保证的法律冲突

我国现行的法律对政府保证作出了种种限制或禁止,首先,政府对BOT的保证一般是通过政府与投资者签定特许权协议来确立。但我国政府原则上不直接同外国投资者缔结合同。《担保法》第8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进行转贷的除外”。外经贸部1995年的《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吸收通知》)第3条规定,“政府机构一般不应对项目做任何形式的担保或承诺(如外汇担保、贷款担保等)。如项目确需担保,必须事先征得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方可对外作出承诺。”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9月的《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的第4条中也对政府机构对外提供担保进行了限制。与《吸收通知》不同的是,国家计委、电力部、交通部1995年下发的《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审批通知》)第3 条却作出允许政府保证的规定,即“对于项目公司偿还贷款的本金、利息和经利汇出所需要的外汇,国家保证兑换和汇出境外。”

上述法律文件中,《担保法》的立法权威性最高,因此,有学者认为政府已被排除了对BOT投资项目外国投资者作出担保的全部可能性。但有些学者却认为《担保法》指的是民法上的担保,而在BOT项目中,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形式为项目公司作出诸如经营期限和项目等后勤保证,实质上属于对我国法律规定和国际协定条款的重申,是一种“非法律意义上的政府保证”。更有学者认为,政府对BOT项目的保证是一种“政府公法和行为”,具有国际法上的效力。

笔者认为,BOT项目的政府的保证是“政府对其签约行为的履约保证、对政治风险的承担保证和对其特定的豁免权放弃的保证,对该保证的违反会引起外交保护或国际求偿”。即这种政府保证是政府为了项目的顺利完工、经营、移交,对于一部分本国法律己规定的内容载入“特许权协议”中,以使该协议顺利进行。对于本国法律中未做规定的内容,通过协议加以确定,以维护投资人、项目公司的利益。即我国政府保证其实是一种对政策和履约的承诺,在合理范围内放弃主权和豁免权,一旦违约,政府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政府保证的目的是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BOT投资方式的实施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的共同规范,但我国目前尚无一个协调各部门的机构或是职权明确的机构,因此各部门的一些规章就很难做到统一协调,在不同的部门规定中,有时甚至会出现相矛盾之处。如《审批通知》允许直接提供外汇兑换和汇出的保证。然而,就法定职责来说,国家计委并非外汇主管部门,对外汇汇兑应否提供保证的问题,应由人民银行或国家外汇管理局来作出规定,而不适宜由国家计委作出。但在人民银行或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规定中,并没有涉及BOT项目的政府保证。

因此,依目前法律法规,要求政府对BOT项目作出保证有一定的法律障碍。首先,法律对政府保证的性质和效力未作出特别规定,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相互矛盾,一旦发生争议,将很难解决。如我国通常由国有公司同外国投资者签订经济合同.规定权利义务,但发生问题时国有公司只承担经济责任,而不承担国家责任。再次,政府同外国没资者签订投资协议发生争议时不知如何解决。理论上,我国应通过与有关国家签订的政府间双边投保护协定解决争议。虽然我国于92年正式签署《华盛顿公约》,但我国通常并不同意将争议交付其在世界银行总部设立的“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仲裁。胜诉一方无论在哪一个缔约国或其管辖下找到另一方财产,都可以请求改缔约国地法院予以扣押该项财产。因此,我国政府一旦败诉,投资者可以在任何一个缔约国申请对我国国家财产进行执行,该缔约国甚至不得以公共秩序保留为由加以抵制。虽然国家财产享有司法豁免权,但《华盛顿公约》将财产的扣押问题留给了裁决执行国的法院依据自己国家的法律予以解决。但根据《公约》关于当事人有权不将争议交付“中心”仲裁的规定,我国政府一般仅同意通过国内诉讼或国际仲裁解决,但外国投资者通常对国内裁决的公正件表示怀疑。比如当政府违反承诺时,外国投资者究竟是以违约为由提起民事诉讼还是担起行政诉讼?如果是提起行政诉讼,那么是否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2)政府保证的法律风险

公路经营企业主要依靠收取公路过路费来谋求投资的回报。公路项目建成后车辆交通量的大小决定着收取过路费的多少。政府可根据测算的交通量的增长速度,在不同阶段和年份制定出由政府控制掌握的最低收入水平线,向公路经营企业提供不同的最低收入的担保。当公路经营企业收取过路费达不到最低收入水干线时,政府可视情给予公路经营企业一定的补贴,保证公路经营企业的收益率,调动投资开发商的积极因素。但政府提供投资回报率的保证将会使政府负起偿债责任,提供这种保证,将违反《担保法》中“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的规定。也违反了《审批通知》第3条中规定的:“项目公司也要承担投资融资、建造、采购、运营维护等方面的风险,政府不提供固定投资回报率的保证”内容。因此,国际惯例是政府不给予固定的保证,除非项目在经济或财务上不可行,作为吸引投资者的一种措施。如果政府保证固定投资回报率,那么BOT项目就变成了事实上的贷款项目,而这种贷款项目利率无异是较高的。这不但会使外商失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也会使政府承担了不应承担的风险。

但是考虑到BOT项目中投资风险的特殊性,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的投资环境不尽完美,如果法律法规对此风险的保证作出禁止性的规定,一概否定“政府对投资回报率”提供保证,恐怕是不合理和不切实际的。虽然对于投资回报率的保证通常是建立在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但目前对于交通量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预测理论模型自身的缺陷——根据混沌理论,非线性系统的长期预测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由于咨询机构自身的问题。如西南某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的项目负责人毫不掩饰地对笔者坦言外商被蒙了。更有甚者,某咨询机构为得到西南某长江的经营权转让可行性研究项目,居然许诺:甲方需要什么结果,他们就可以得出什么结果,而且该结果在同行中没有人敢提出质疑!对此,笔者认为,一旦政府在投资回报率上遭遇赔偿风险,政府可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向有过错的交通量预测的中介咨询公司追索,从而化减政府投资回报率保证责任的风险。这同时也提醒中介咨询机构,随着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逐步完善,尤其是WTO规则和相关国际通行做法,中介咨询机构是必须为其咨询结论承担责任的,这一点,在安达信、毕马威等会计师事务所事件中得以体现。因此,国内的中介咨询机构在交通量预测的问题上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否则,不但有可能面临来自政府、BOT项目公司和股民的索赔,后果严重的,将直接违反《刑法》,构成“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或“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4 结论

西部大开发对公路基础设施迅速增长的需求,使得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率和投资机会,较之欧美市场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大规模的投资,要求我们必须在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外国政府软贷款及证券融资的基础上,加快B0T方式融资的步伐。但由于公路BOT投资项目是一个跨国投资,投资大、期限长,投资者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BOT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项目所在地政府是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但也由此给政府带来风险。而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涉及政府保证的内容很少,大都只局限于项目公司外汇兑换与汇出的保证,以及项目公司因政策变化而受损失时允许其延长经营期的保证,而对于其他一些私人投资者所关心和期望的诸如限制竞争保证、土地保证、投资回报率保证等,都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这势必将给予地方政府人投资者进行BOT项目谈判带来很大困难。对投资者而言,还意味着项目的政治风险大大增加,因为即使地方政府为有关项目提供他相关保证与承诺,也有可能会被其他法律法规或上级政府部门撤销。

迄今为止,由于我国尚无关于BOT投资方式的综合立法,而使投资者和政府均面临较大的风险,这也是BOT方式在我国还没有成功推广重要的原因。为减轻我国政府对政治风险承担的压力,必须尽快完善BOT投资法律体系,并鼓励外国投资者参加海外投资保险,通过本国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或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承担政治风险,使我国政府对政治风险的承担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 法律出版社 . 1998年

[2] 幕亚平、赵康《BOT的法律问题与我国BOT立法》.《法学研究》.1998年2月

Analysis of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of Guarantee in the

BOT Invest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Yan Qiang Huang Peng

(Department of Road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200092, Shanghai , China )

Abstract: Faced the tough mission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the coming ten years , BOT investment style is a efficiency way to the make it ,yet ,it has many problem in implement .Investors always require government’s guarantee in by warranty law files ,such as :soil and logistics guarantee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guarantee ,confined competition guarantee ,management time guarantee , investment returns guarantee ,etc .Though government’s support and guarantee is substantial to the success of BOT investment style , there are some law flaws ,and there are not an organization to harmonize all kinds organization which would otherwise lead to conflict ,also, guarantee of investment returns may make government faced law issue .therefore ,we should perfect the BOT investment law system as quickly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de deduce the risk of government’s guarantee responsibility .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 BOT , government’s guarantee responsblity

Nowadays ,highway construction has formed the investment style of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 ,social finance organization and foreign finance organization investment ,which made highway construction have ground performance in recent years .Since it’s first highway ,from Shanghai to Jiading ,in 1989, china has had 10 000 kilometers highway ,NO.4 in the world , by the day of October 31,1999 ,when the highway——Jinan to Taian finished . It is only took 10 years to constructed 10 300 kilometers highway .Now ,with the successfully finished Beijing to Shanghai ,Beijing to Shenyang highway ,china has more than 16 000 kilometers highway , NO.3 in the world .China made the ground work which developed country almost took 40 years . By the year of 2010 ,China will have built more than 36 000 kilometers highway ,which means we have to build more than 20 000 kilometers highway in 10 years .faced the tough mission as well as short of capital , BOT investment style is a efficiency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

1. characteristic of BOT investment style

BOT investment style can be explained in two ways ,one is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the other is BOOT :build—own—operate—transfer or BRT :build一rent—transfer .In detail ,BOT of highway is government accredit investor ,includ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 can invest and operate highway in limited years and freely transfer the item to government before the expire time .the English channel tunnel and Gangjiu channel tunnel of Hongkong were built and operated by BOT investment style .

Compared to other investment styles ,BOT item has is own law property as follows:

(1) Ownership :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 of government and investor ,investor has the operate authority of highway in limited time ,and have to freely transfer the highway to government before the expire time .

(2) Responsibility :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 between investor and government ,investor has the obligation of design ,invest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

(3) Capital : the capital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in charge of investor ,government can ,but not must ,invest in the highway .

(4) Participator : by loan contract ,operation contract ,construction contract ,design contract ,investor contract with bank ,constructor ,designer respectively .

2.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in BOT

Though BOT populated overseas ,it is not familiar with us ,especi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we have not a perfect law system ,consequently ,there is little successful BOT issue in China .Considering highway BOT need enormous capital ,which increase the risk of investor .Thus ,investor always require government’s guarantee by authority law files . Consequently , government’s guarantee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assessment of BOT issue ,in other words ,it decided the success of BOT item .

Government’s guarantee In highway BOT item including as follows :

(1) Guarantee of soil and logistics : highway BOT issue investor need government’s convenience in water supply ,electricity supply ,soil ,labor force ,living substance ,etc .Government should initiatively harmonize water ,electricity ,post ,labor ,living ,traffic department with investor ,not only harmonize investor with local government and local people ,but also maintenance construction order .Government ,especially village government and village cadre should initiatively supply labor force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which also can supply work position for rural area .

(2) Guarantee of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 Government’s guarantee of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is most concerned by investor . China limited foreign money exchange , renmingbi can not be freely exchanged with foreign currency , Though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Management Department states regular issue can be exchanged with foreign currency dynamic, capital issue still strictly confined . Highway BOT issue usually adopted foreign currency , yet it’s returns is Chinese currency .therefore , whether investor’s returns can freely exchange with foreign currency is very important to investor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investor usually require government’s guarantee of foreign money exchange ,similarly ,many developing country guaranteed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

(3) Guarantee of confine competition : Investor’s returns directly depends on traffic .To ensure it’s stabilization returns , investor always require government to pledge not build competing issue during management time to make investor can have stabilization returns ,which would otherwise harm to investor . In fact , guarantee of confine competition is populated overseas , for example , Britain government and France government pledge to investor , Europe tunnel Co. , not build second tunnel or bridge in 33 years . But we should point out guarantee of confine competition is only tackle with over competition , because it would lead to resource waste .

(4) Guarantee of operation time : It requires government assure investor has enough time to operate the BOT issue even investor has well returns . From the point of investor , the long time of operation ,the better ,while it is on the contrary to government .usually ,operation time should between 20 and 30 years , which depends on the practice of the BOT item.

(5) Guarantee of investment returns : Investment returns is the ratio of actual value of investment and returns .Considered the big risk of investment and the low returns ,government usually would offer guarantee of investment returns to attract investor . But this kind of guarantee usually is indirectly and confined in market and price ,not guarantee of construction time and over budget and so on . But in fact , government’s guarantee of investment returns still belong to business guarantee ,not politics risk . For example , Shanghai government states in Shanghai Yanan East Road Tunnel Management Order in 1994 : the investor of Hongkong can have the investment returns ratio of 15% .

3. Law conflict law risk of government’s guarantee

3.1 law conflict of government’s guarantee

government’s guarantee is limited according to Chinese law . First , government pledge to investor by contract between them ,but in principle ,Chinese government can not directly contract with foreign investor . the Guarantee Law state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can not be warrantor ,except loaned by foreign government 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which accredi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 According to Notice of Some Problem on the Issue of BOT Investment (Notice of Problem for short) , which published by the foreign trade department in 1995 state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commonly can not guarantee in any way ,such as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guarantee and loan guarantee .unless approved correlati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can pledge to foreign investor if it is necessar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lso states similarly regulates in sep 1996 . while contrary to the Notice of Problem , Plan Committee ,Electricity Department and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in 1995 published the file——Notice on License of Examine and Approve of Foreign Investor (Notice on License for short) , state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can guarantee fund ,corpus ,interest can be feely exchange with foreign currency .

Guarantee Law has the most authority compared to other law files , thus , some scholars concluded that in BOT item government can not guarantee to foreign investor in any way . But others consider the Guarantee Law concerns civilly , while the guarantee of government in BOT item such as operation time and logistics are actually reaffirm of our law and international accord , then it is not law guarantee of government . some even consider government’s guarantee is public law and action which belong to law of nations .

In my view , government’s guarantee in BOT item is government’s assure to carry out the contract , bear the politics risk , renounce it’s given immunity , thus , he disobey of assuring could cause diplomatism protect of international protect . In other words , government’s guarantee is to make sure of the complete ,operation and transfer the BOT item smoothly , then , write down the law stated parts on the concession agreement , as to the issue not stated by law , then by the agreement to make sure investor’s interest . Therefore , our government’s guarantee is actually assure it’s politics and give up it’s given immunity in reasonable scope .The disobey would results government’s relevant law responsibility ,which can increase foreign investor’s confidence consequently .

The carry out of BOT item needs many departments’ assort with each other well , but China still has not a organization to harmonize all kinds of departments , which make their own files can not assort with each other , some even conflict each other . For example , Notice On Licenses states government can directly guarantee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 But to their legal responsibility , Plan Committee is not in charge of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which is in charg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Foreign Curr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 , thus , Plan Committee can not publish files about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 But there is no files about government’s guarantee in BOT item in the files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Foreign Curr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 .

Based on these discussion as above ,in BOT item ,government’s guarantee would conflict with current law . First , current law does not state government’s guarantee , which make government’s guarantee uncertainly and hard to solve once disputed arised during the course of BOT item . China usually contract with foreign investor by state owned corporations . But the states corporations only assum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 not assume politics responsibility . second , it is unclearly to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government and foreign investor . In principle , it should through bilateral agreement of governments to solve these conflicts .though china has been the state member of Washington Agreement since 1992 ,but china usually would not agree to submit the conflict to International Central of Solve Investment Conflict which located in the headquarter of Word Bank to arbitrate .Once defeated ,investor could require any member state to execute the arbitration outcome ,and the member state even can not reject his require by hold public order .Though states’ property has the given immunity ,the Washington Agreement set the issue to be solved by the executing country according to it’s own law . Therefore , China usually would not agree to solve the conflicts by domestic arbitration or lawsuit . But foreign usually suspect the impartially of domestic arbitration or lawsuit . When government disobey it guarantee , foreign investor does not know it is a civil action or administration action . Even it is a administration action , he does not know whether it in the range of court .

3.1 law risk of government’s guarantee

Investor’s returns major depends on traffic , and the traffic decided his returns .Government can calculate the increase rate of traffic to control his earnings ,thus government can guarantee investor’s returns . If investor can not earning his expected means , government can supply subsidy to inspire investor’s enthusiasm . But government’s guarantee could make government faced the risk of debt , and the guarantee may violate the Guarantee Law ——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can not be warrantor , and the Notice of License —— investor must assume risk of construction , stock , operation , etc , government would not pledge fixed returns . Therefore , by international routing ,government would not pledge fixed returns ,except it is necessarily in economic of finance to attract investor . BOT item would turn into loan in essential if government pledge fixed returns , which cost would be very high . Then , not only investor will lose enthusiasm in deduce cost and increase efficient , but also make government faced more risk which should not be faced .

Considered the distinguished risk of BOT item , especially our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s not perfect , it is not a good idea to forbid any guarantee of risk , especially guarantee of returns . Though government’s guarantee of returns depends on traffic forecast , traffic forecast itself has many problem ,one is the theory of traffic forecast is not perfect——by the Chaos Theory , it is impossible to forecast traffic , the other is consult company . In a item of traffic forecast of a south-west city airport highway , the man at the wheel confess he cheated the investor . All the more , o get the traffic forecast item of a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 the chief man of a consult company promise to the owner they can meet owner’s all kinds request , band no craft brother can doubt their out come ! I was deeply astonished by these actions which ignore law . once government faced debt of his guarantee of returns ,he can ask the consult company to pay the debt according to law——civil code law and contract law , thus , the government can avoid the risk of debt . his also means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 especial the WTO order , consult company must answer for their work , which embody in the affairs of accountant firm . Therefore , the domestic consult company must careful their work , or else he may faced the debt of government , investor and bonder , even offend the Criminal Law .

4. conclu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invest in highway has higher returns and attraction than in Europe and America market . The great needs of capital make us must quicken the step of capitalize BOT investment from foreign finance organization and foreign government . But BOT item is a investment overseas , and it needs longer years and great capital ,which increase investor’s risk . Therefore , the success of BOT item greatly depends on the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 ,thus increase government’s risk . There is little law about government’s guarantee in BOT . All these investor concerned things such as limit competition , soil , returns , etc , are not clearly state in law files .thus , it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negotiat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investor . To investor , this means increase their politic risk because even local government has pledge to them , it still has the risk of repeal by law of superior government .

By now , we still has not integrate law on BOT ,which make both government and investor faced more risk , that is also the major reason why BOT did not populate in china successfully . To deduce government’s risk , we should not only perfect our law system of BOT , but also support investor insure overseas to minimize government’s politics risk .

reference

[1]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 law publish company . 1998

it项目汇报篇3

另外,该公司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IT项目管理的规范和制度。比如:小张离开项目组,没有任何交接手续,没有文档资料。在这个问题上,小张、刘总、小李都应该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

首先分析小张的问题。小张作为前任项目经理,有责任在项目启动初期,根据公司现有的IT项目管理水平,对上级提出建议,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公司需要的、或者本项目需要的IT项目管理方法或制度。这个案例中明显反映了该公司在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

另外项目后期更换项目经理是不多见的,是否更换需要提前进行风险分析,决定更换后需要向项目管理委员会或上级提出变更申请,进行变更处理程序。

其次分析刘总的问题。刘总在新项目经理没有到来之前,有两种交接形式。一种是:如果刘总不具备项目管理知识基础,可以在小张离开之前,提示小张必须在新岗位工作期间,为项目交接工作保留一定的时间,重返该项目完成交接。另一种是:如果刘总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和背景,可以要求小张完成该项目状态的工作总结报告,同时将项目暂时移交给他或项目核心骨干或项目助理,等到新项目经理到位时,再进行转交。

刘总还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项目交接变更过程中缺少和CEO的沟通,导致后来CEO责备小李。严格意义上讲,在大多数的职能型组织中,CEO直接指责项目经理是不妥当的。只有在一种情形下这种指责是成立的。那就是该公司具备自己的项目管理委员会,并且项目经理需要定期向项目管理委员会沟通的,同时CEO是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成员。

最后分析小李的问题。小李如果项目管理经验丰富,在接受“半拉子项目”前,应该首先对该项目进行是否接受的摸底调研工作,全方位了解项目现状、项目范围、进度、团队、产品质量、沟通机制、存在的风险,然后基于调查的资料和数据,制定未来的项目计划。

第二步才是向刘总进行沟通汇报,并且阐述如果接受这样的“半拉子项目”,自己作为项目经理的职业原则和操作方法,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计划,为什么需要补充人力资源,如何控制范围,如何控制进度,如何满足项目质量等等。同时别忘了提醒刘总需要向项目管理委员会或CEO报告。自己也需要向用户进行沟通,解释项目管理方式和未来的项目计划,并且告知客户在项目后期提出范围变更对双方存在的风险。

第三步才能在上级或项目管理委员会签字授权情况下,正式接受这个项目。

为了保证完成这个“半截”项目,接下来小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要快速建立一套简单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并且通报项目团队新老成员。

■一定要控制项目范围,在项目后期进行范围变更,或者客户提出大的需求更改,一般是不可取的。尽量用一些替代办法来满足需求的变更,从而使项目进度不至于延期。

■要检查项目质量,与客户需求中提出的质量要求进行核对。尽量控制满足项目质量而不是超越,从而也能为进度控制带来好处。

■要加强沟通。对项目新老团队成员要进行融合;对部门经理刘总要做到多种形式的汇报、建议和反馈;对客户要沟通的不仅仅是需求上的把握理解,还要进行项目管理方法和知识方面的沟通,从而为项目的顺利完工创造条件。当然,还要注意保持与项目管理委员会或CEO的恰当形式的沟通。

it项目汇报篇4

对于IT的价值和它在企业里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本文作者从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因此当成为IT部门领导者后,她没有继续任由IT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稻草人”,而是通过两种创新举措,将IT部门的运转和整个企业的运营紧密结合在一起,令IT应用自始至终贯穿于项目进程,迅速地实现了IT的角色转换。

2003年,我加入太平洋蓝十字公司(Pacific Blue Cross)成为IT部门副总裁的时候,我与CEO就两个基本原则达成了共识:第一,技术本身不具有价值;第二,技术管理的焦点必须由经营层面向驱动业务的层面转变。

这些看起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原则,往往在面对一堆公司某些业务或部门至关重要的项目时,为了结束混乱局面就被轻易放弃了。我进入太平洋蓝十字公司之初也遭遇了相同的状况。

太平洋蓝十字公司拥有将近200万名会员,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健康保险和牙科保险市场的领导者,旗下子公司蓝十字人寿则提供人寿保险,并为残障人士提供收入保障等相关服务。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是把IT部门转变成驱动公司前进的角色时,我清楚这一过程的艰辛程度远远超出先前的设想。尽管这将是一条漫长的曲折道路,甚至会陷入无路可走的绝境,但毋庸置疑的是,我领导的IT部门的运营和公司的整体发展还是在不断向前迈进。

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

首先,我们最主要的一步就是将所有IT项目都在太平洋蓝十字公司的均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上列出来。

均衡计分卡从六大方面显示和估量一个组织运作的绩效,包括:质量、数量、基础设施、客户以及有关居民与社区的目标。每个项目都依据它对计分卡上所显示的各层面的重要性来进行调整,如此一来,公司的商业目标更加明确了,同时也体现出技术与公司商业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是如何驱动整个公司进步的。

当把所有正在运作的项目汇总之后,我引入了“项目管理办公室”(PMO)机构,它的主要功能在于监控所有运作时间超过一个月的项目,涉及范围包括从商业事件到项目实施后的检验。因为所有项目都需要有序地管理,而且太平洋蓝十字公司的大部分项目都包括“技术”要素,所以我们将这个机构打造成在整个公司内部运行的“项目管理办公室”。

项目管理办公室获得了公司上下的青睐,因为它从全局角度审视项目,不论是在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还是结案阶段都是如此,同时,“项目管理办公室”还会每月定期更新各个项目的进展状况。

为了确保新的业务流程成功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规模会视具体项目的组合而定,通常包括一个经理人、三个项目经理、2-5个不等的协议项目经理)为那些即将管理或协助项目进行的IT员工举办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会。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取得大家的支持与认可。理论如果得不到实践,最终只能沦为空谈,所以在研讨会后,还针对每位项目经理安排一对一的训练环节。最后,我们把所有项目管理的相关流程信息整理后,通过局域网互联在一起,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共享。

项目管理办公室通过所谓的“交通灯式”报告,定期向IT管理部门、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会列出每个项目的简要描述、日程安排、进度和针对性的意见等;每个项目旁边用一个红色、黄色或者绿色的标记表明该项目是否符合进度、预算和范围。这份报告还会公布在公司的内部网站上,让所有的员工都能了解某个项目的进展状况。

“交通灯式”报告已经变成一个重要工具,它证明了IT应用对公司的贡献。

五道关实现IT治理

我是在任职太平洋蓝十字公司的第二年才引入“把关式”IT治理方法。为什么要等到第二年才引入这种方法呢?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过多或过快的变革往往弊大于利。就像超负荷运转终将导致电机停滞一样。

如今,一个项目获得批准之前,必须要获得副总裁级别管理者的支持,这样它才能顺利进入第一关。在这里,项目发起人要向执行委员会陈述计划,然后等待委员会成员表决。如果获得批准,项目就会进入第二关。

在第二关,项目发起人必须对项目的成本收益做出详细的介绍分析,因为即使构想再完美,如果成本过高也不会得到批准。如果项目通过了第二关,而且预算超过50万美元,它就要进入第三关,此时需要更详细的商业计划。至于第四关则是为需要获得高层管理者批准的项目而设立的,因为这些项目的预算会超过100万美元,或者极其复杂。最后的第五关则是为项目实施后的检验设立的。

例如,去年公司客户开发部门的一位资深总裁提出了一个提案,他建议在网站上加入牙科以及更广泛的保健方面的信息供会员浏览。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他的提议,项目管理办公室随即协助他完成第二关需要的方案,并且也通过了。这个项目施行后,我们的会员现在可以在网上获知某些所需的牙科信息,呼叫中心的工作量由此大幅减少了。

通过“把关式”IT治理方法,每个人都可以了解到项目的轻重缓急及其被核准的状态。我们也能预测项目收益,从而决定应赋予其多少主导权。

按照规定,运作时间超过一个月的项目才需要接受项目管理办公室监控,但是其他小项目也要与公司的商业目标保持一致。鉴于此,我们设立了“变更审查委员会”,由某一业务领域的主管领导,审查所有的变更申请,并根据变更对公司的影响程度确定先后顺序。

三年前,IT部门被700多个变更申请所包围,尽管忙得不可开交,也无法保证所有申请都能得到及时审查。因此,我们让那些提出申请超过一年,仍未得到解决的申请人重新提交申请。在变更审查委员确定了申请的优先级别后,我们总算可以分清楚哪些变更是迫不及待的,哪些是重复的,还有哪些会被他者取代。

三年来,我们取得了长足进步,如果没有高层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IT团队的勤奋工作,这些新举措是绝对无法成功的。如今,虽然有所收获,但我们仍然面临着一连串的挑战。比如对于大型项目,我们必须进行定期的事后检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纵然我们在某些项目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仍不能将其传递给相关人员供学习和借鉴。在这方面,我们的确有许多改进空间,某些正在落实的新技术如门户网站、文件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应该会对此有所促进和改善。

it项目汇报篇5

4月21日,由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广东省信息协会共同主办、《IT时代周刊》协办的"2005中国信息化战略峰会"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叶葆定堂如期举行,来自IT、电信、金融、制造、传媒、物流等多个产业领域的管理精英们,与卡尔森管理学院和岭南学院的学者教授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信息化管理"的突围之策,解密"信息中国"的布局谋略。网易商业报道对会议进行了全程报道。以下为广东省邮政局副局长陈必昌的发言实录。陈必昌: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陈必昌:尊敬的许厅长、舒院长,各位朋友,很感谢大家给我也许一个机会,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在信息化实现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互相交流的体会。刚刚许厅长已经把我们广东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蓝图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这个报告对我们广东邮政企业实现信息化未来的道路上有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这里我引进借这个机会把我们广东邮政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些思考问题和我们的体会给大家做一个汇报。希望大家在我汇报过程中,在散会后和我们晚上的交流时给我们给多的指点,使我们广东信息化在实践中道路走得更加的顺畅。通过今天下午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通过介绍企业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从这两个角度来了解,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关系,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影响提高信息技术管理的水平,重点介绍技术和业务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因为我们是一个服务企业,对我们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今天我们CHMEBA这个项目组织信息化方面的话题我们觉得负责有必要,随着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术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产生的影响已经是如此之大了,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创造性的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来改变企业和行业在竞争中的游戏规则,可能就会带动一个企业走向发展的"康庄大道",出去一个企业不注意自己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不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无论这个企业现在多大多强,它存在的危机是显然的。有一个可以说明的例子就是我们邮政储蓄,大家都知道邮政,一听到就是知道搞实物传递的,粗浅的认识就是送信送报纸的,事实上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的一些行业的游戏规则我们也在占领我们传统业务领域以外的一些新的业务。比如邮政储蓄,通过十年的信息化建设,在这个各个中,使我们一个不是银行的企业,到今天已经有超过12000多亿人民币储蓄的银行了,我们靠的是信息化,实现了全国几万的网点的联网,实现了全国几万的网点在邮政金融、服务业上面,信息化做到统一的处理系统。也正是由于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把我们一个传统的邮递类企业变成了一个"准银行"的新的企业,国家已经批准要我们成立中国邮政银行,当然在挂牌之前,我们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从邮政储蓄的发展,一个非银行的企业,做成一个企业需要成立银行,重新显示一个信息化改变游戏规则,我们利用我们传统的网点和传统投递的线路,把点线通过信息化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非常强的核心竞争力的汇兑汇款到用户手上,汇款直接到你的家门,不像银行做到的汇款到帐户,因为到帐户要去银行取的,我们改变了这个游戏规则。就拿我们恩平市邮政局,每年通过我们邮政储蓄汇进我们系统光是外币就超过3500万美金,如果我们没有这些信息化没有信息化的改造我们的企业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收益,这就证明了一点,信息化可以基础企业竞争中的游戏规则,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的规则,使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这里今天我就简单的通过六个方面讨论给大家一起来就信息化的问题达到一些共识和给我们自己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讨论信息化,我们认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必然经过四个阶段,第一的阶段要实现信息化。这一点在我们邮政企业也是非常显著的,因为在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初步阶段,我们都是以手段作业为主的,但手工作业的基础上,配备一些计算机,但是由于这些信息化水平不高,整个企业的管理还是靠以人决策为主,"拍脑袋决策为主"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必须第一步要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在讲信息化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来评价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呢?首先要对什么是IT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IT=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一些商业工具?这是我们大家需要一起探讨的,我们认为IT有严格的区分,I是我们企业发展战略的源泉,T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懂了,所以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实现你的IT过程中,首先要把你研究的发展战略问题放在第一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发展战略,就会去研究地在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收集了什么样的信息,明确了信息的范畴,你再去考虑这些信息用什么手段来处理,使通过数据的处理,得出对企业发展有效的决策参考,甚至帮助你决策,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关系,不是盲目的IT的概念,用电脑和网络,实现网络化处理和办公自动化等,这些都不是企业要做的IT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个概念。那么IT的水平如何评价?是不是说我们的网络已经覆盖整个公司,系统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就说明IT水平高呢?我们认为,系统处理信息对实现企业战略价值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网络很全,应用也很多,但是这些系统对企业实现企业战略价值贡献到底有多大?如果没有达到一个期望贡献值,这样的IT水平对你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价值不高,那么我们认为,这样的企业IT水平就是不高的。在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实现集成化,这个目的很显然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发展相对应的,如果一个业务实现你了信息化,大家都知道信息共享的水平就很低,只有在原有的信息化基础上再提成,实现集成化,他们我们整体的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就会提升,这是在集成化的基础是要实现信息化。有了集成化以后,还要实现网络化,这个网络化不单单是用互联网,要使你所管理的企业和客户,都是在你全球服务范围内,能够24小时做到管理的和你需要做的工作。实现网络化还要实现智能化,也就是说有了信息化和集成化和网络化以后,使你在办事过程中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和系统帮助你规范管理流程,规范你的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但是这是机械式的,真正发挥信息化的水平还要实现智能化,让信息系统帮助你决策,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在整个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阶段。企业管理方式发展的趋势,我们这里认为有三个模型。一个企业管理方式分散型,主要的特点是每一个业务各成一体,企业内部有很严格的组织划分。这尤其在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在70、80年代的时间我们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属于这样管理,一个企业不管大小,要讲究"大而全、小而全",每一个业务有自己的研发和生产,盖有自己的仓库、销售,资源非常分散,这是企业管理的初级阶段。第二个企业管理方式是集约型,特点是实现集中管理,以求达到企业资源的最充分利用。第三个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是在专业型方面,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我们邮政也是在这方面走到专业型管理模式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们接下来在网上可以看到关于邮政实现专业化管理的文章及我们也要一个专业一个专业的实现邮政银行在金融方面实现专业,包括我们去年开始实施我们内部的把快递业务做成专业化管理以后,并且我们自己投入飞机,实行全国第一个全夜航,白天寄的东西我们晚上处理,第二天就可以拿到了EMS的邮件,这是我们实行专业化管理以后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第一是促进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跟企业组织的运行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企业运行方式没有达到一种从分散型到集约型到专业型的梯度,实现信息的手段超前也是没有作用的,提示我们在实现信息化展业管理过程中,要把适度性把握好。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是固化流程的作用。如果没有实现信息化,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关系、人情尤为突出,有了信息化,就不靠人情关系来操作了,就是必须按照信息化的流程来操作和规划流程的管理。第三是对信息共享的作用,也包括企业的资源给客户的共享,我们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做的赴港澳签证次业务,公安厅跟我们合作,首先一条是信息化水平到了什么地步,信息化管理自己内部的,那么你给客户能享受什么,我们展示了我们的信息化,我们所有的快递在网上每一步都可以查到,就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信息共享,不但拿到了神公安厅全省的港澳签证,我们还拿到了美国移民签证,这些都是我们这方面的业绩。最后一个是对提高信息透明度的作用,减少了人为因素。这些是我们归纳的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这里面首先的问题就是CIO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我们广东邮政企业的CIO我们感觉到我们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管理IT的应用,确保信息技术在本企业能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并适应飞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在企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初级阶段,信息技术一般都是在企业中技术层面的角色-技术人员,在70、80年代的时候体现最明显。第二个是渗透阶段,在80-90年代期间,我们的信息技术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不是纯真的开发而是中层管理干部中充实一些信息技术的人员中层考虑的问题是考虑的信息技术的问题。扩展阶段,尤其在1994年末期,已经到了中高层企业都必须知道信息化,也需要充实信息化的人员。集成阶段包括企业的CEO都要了解信息化,认识到信息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信息技术给企业扮演的角色从最底层逐步走到最高层。纵观以上四个阶段也明显的看到了信息技术的演化有一条主线从生产控制到管理运行,从提升效率到提升价值,从专业技术人员到管理者从追求面上多功能到追求质上的竞争力,从技术战略转移到商务战略。业务与技术的关系:一、战略层面上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以技术为依托,你在考虑业务的战略过程中,必须考虑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依托你的业务发展和战略的制定。二、信息化项目建设层面上业务主导技术,建设一个信息化的项目不是光技术人员的实行,应该以业务主导技术怎么样建设信息化,使信息化项目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满足你的业务需求,在这个结合过程中,搞业务管理的同志就觉得信息化是IT部门的事不是自己的事,而缺乏业务对技术的指导作用。三、系统运行层面方面,必须是业务服从于技术,因为这个系统已经开发完了,投产以后又说不好,业务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可以从开发一直用下去,不断的应用下去,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搜寻新的需求,作为已经项目的铺垫。业务与技术的关系:一、从业务策略方面,我们由技术业务的策略指导企业的架构,由企业的架构看IT架构,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二、从技术发展潜力来看,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我们IT的战略目标,由IT战略构建我们的IT架构,就是真正搭建企业IT架构过程中,必须从两个方面比较完整的看待这些问题。三,从竞争方面来看,从IT发展战略和IT发展预测来指导企业的战略,使企业的战略进一步提高,提高了以后,企业战略再指导企业的架构,这样循环指导。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方向。IT部门在制定战略过程中要考虑到搭建什么样的架构服务于企业的架构,因为企业的战略、架构一定是为了客户的的满意来搭建的。信息技术的体系架构,我们分为五级:从CIO角度来看,要看企业的战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技术战略和企业的技术规划,以及企业IT的技术架构,在过去有了这些IT战略规划和架构,再来制定你的任务和目标、技术现状的分析,包括用什么设备,有效的资源的运用,原有的应用跟新的运用的结合,最后决定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案,这些确定了以后,包括体这个项目的清单、标准评估等等,最后拿出一个预算。分开来看,上面是信息体系架构,一开始回到主题,到底I是什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I包含企业战略层管理层、知识层和运行层,覆盖了体的经营、管理、投资部门整个层面还需要考虑你的业务合作伙伴和消费者,这些领域里的信息都必须要把它整体架构里收集起来,有了这个信息技术,再来搭建你的技术架构,首先要基于一个公共的通信平台,那就是我们许厅长给大家提供的,对一些企业提供政策和公共平台,我们企业就要利用政府的政策和平台,首先作为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搭建自己的硬件、软件、信息库等,这两个部门结合起来,才能搭建好信息技术体系架构。

it项目汇报篇6

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项目为例,以往常用的方法是: CIO填写部署软件所需的资本支出申请单、维护系统所需的IT投资; 还要解释,此项IT投资如何有助于实现把不合格产品减少25%这一业务目标。

而新的战略方法是: 负责全球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副总裁定下业务目标――把不合格产品减少25%; 副总裁填写资本支出申请单,写明他所需要的IT组件,包括软件、硬件、培训、运行维护等,最后确定实现上述业务目标所需的总投资,而不是每一笔开支单项。

新方法显然具有战略意义: 其一,消除了把IT项目作为独立项目来维护的负担。由业务主管采用IT项目,作为支持业务战略的一种核心手段。由于需求提出者解释了为什么公司需要投资该IT项目,这能够立即赢得业务部门的信任和支持; 其二,由于业务和IT部门有着完全融合、完全一致的目标,IT项目的成功率就会更高,因为人员、流程和技术的融合一致就是项目成功的秘诀。

那么,企业又该如何将新方法推行下去呢?

1. 让主管积极参与是先决条件。

CIO应当积极主动地帮助业务部门制定战略,要为业务发展献计献策,阐明IT能在哪些方面改变开展业务的方式。要抽出时间向业务部门主管介绍新技术,并在行业最佳实践方面进行交流,提供实际案例来证明哪些公司得益于使用这类新技术。避免使用IT术语和英文缩略语,而是应当关注技术或者IT应用可助于解决的具体业务问题,譬如: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削减成本、提高利润、扩大市场份额、加强竞争力等。

宝洁公司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宝洁业务部门曾碰到这样的麻烦: 在新产品推介期间,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推出海报及展示产品。宝洁公司CIO菲利波・帕瑟里尼说服业务部门,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2. 为业务团队指派高水平的IT专业人员。

为业务部门配备的IT人员要熟悉业务情况,着眼于市场份额、收入或者利润增加、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等问题。这种业务素养至关重要,那样他们就能推荐业务战略所需的合适的IT项目。这个团队中的IT人员应当与业务项目经理合作,阐明IT项目能带来哪些明显的经济效益,帮助制作资本开支申请表(估算投资回报和对现金流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IT预算可能数目庞大,所以业务项目经理要深入了解IT项目,搞清楚IT如何帮助实现总体业务目标。

我最近曾在一家跨国制造企业工作,这家企业在印度和美国设有研发中心,在中国和墨西哥设有生产中心,供应商来自全球各地。当我们把关注点转移到印度和中国时,发现根本无法确保设计文档的统一性,设计变化也无法得到实时共享。

这就要求我们完全改变现有的IT工具,并尽可能转变员工的现有观念。于是,技术副总裁组建了一支跨职能部门的团队,其成员包括精通业务的IT人员,负责开发新流程,从而帮助应对目前的问题和挑战。经过调研分析后,我们认为PLM是一个重要工具,它能简化业务流程、提供实时了解产品设计的机制。在这个项目中,IT预算几乎占了项目的全部成本,占总额的80%以上。那名IT技术顾问推荐了最合适、投资回报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得到了技术副总裁的充分认可。

3. 需求提出者向高层管理班子表明投资回报。

业务项目经理应当在业务战略层面合并预算,并且拿出必要的理由来证明投资回报。IT预算应当只是其中一个单

项,IT带来的效益应当作为总体投资回报分析的一部分而考虑进来,需求提出者和CIO应共同向上司表明预算跟进和投资回报分析的结果,这将使业务主管们更清晰地看到业务战略与IT项目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还消除了没有人管的项目――这种项目会运作一段时间,但没有哪个业务部门负责,到头来因预算削减而被丢弃。

在上述的PLM案例中,技术副总裁阐明了IT项目的成本与效益,并把资本支出申请单交给了公司总裁与CEO,我的工作就是为他提供支持。大家在业务效益与所需成本方面经过一番深入讨论后,最终达成了共识,这样IT与业务就很好地融合起来,并且双方已考虑到了所有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4. 对IT项目和业务战略进行合理的监管。

IT行业有许多管理大型项目的最佳实践和监管工具。IT人员必须为需求提出者给予必要的指导,以便跟踪项目进度、管理业务战略。业务项目经理要确保项目处于正轨,他应当负责向主管团队不断汇报项目的最新状况。当然,IT主管应当跟踪及监控项目中的IT部分,从而确保所有IT任务都能按时、按预算完成; 向需求提出者定期介绍项目状况; 并且与业务经理们密切合作,确保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

成功的项目应具有如下这些要素: 明确定义的角色和职责、及时解决问题的流程、随时了解项目状况的可见性,以及项目偏离正轨时做出正确决策的治理模式。

5. 与IT需求提出者一起庆贺成功,并且表彰整个团队。

项目取得成功不是靠单枪匹马,而是跨职能部门的优秀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趁集体庆贺的机会表彰重要人员,这也有助于团队成员在未来项目上的通力合作。IT项目很少因技术问题而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人员和流程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it项目汇报篇7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定标

中图分类号:F8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8-0054-04

国外对通货膨胀定标(IT)的理论研究基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为第二阶段;从2l世纪初到目前止为第三阶段。本文将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及我国目前对IT的理论研究情况等进行综述。

一、第一阶段:IT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这一阶段,实行IT的国家有新西兰、智利、加拿大、以色列、英国、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等9个。由于在实践上IT刚刚兴起,因此理论上对它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IT的理论包括基本的概念和技术都不成熟,甚至对通货膨胀目标(inflation target)和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 targeting)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都不加区分。

1.《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和《政策目标协议(PTA)1990―03》无疑是IT最重要的文献,两者基本奠定了IT的总体结构框架。

(1)《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第8―15条、49条、53条对中央银行目标、独立、责任、透明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第16―24条规定了新西兰储备银行在汇率政策上的处置权限。该法成为其他国家在修订中央银行法时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主要文献。

(2)根据《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财政部长和储备银行行长签订的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合同也被称为政策目标协议(简称PTA)。1990年3月的PTA又简称PTA(1990-03)。PTA(1990一03)规定价格稳定的具体目标是到1992年底,通货膨胀率达到0-2%。在货币政策的历史上,PTA(1990-03)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协议,标志着IT这一货币政策框架的诞生。

2.由于IT在9个国家相继得以实施,因此理论界出现了介绍这些国家实施IT情况的文献,这些文献集中反映在由Leiderman和Svensson(1995)编著的《通货膨胀目标》和Haldane(1995)编著的《钉住通货膨胀》这两本书中。尤其是后者,实际上是1995年英格兰银行举办的有关IT理论研讨会的综述与总结。有关内容包括:IT的目标和信息以及IT的技术问题等。

由于IT实施的时间不长,这一阶段很少有学者对IT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Ammner和Freeman(1995)与Freeman和willis(1995)最先用VAR模型对IT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通货膨胀下降得比预计的要显著,表明IT是有效的,但IT的反通货膨胀成本比较模糊;IT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长期利率下降),但这种效应似乎并不长久。

二、第二阶段:IT理论基本定型

在这一阶段,IT的实践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97年到2000年相继有捷克、韩国、波兰、墨西哥、哥伦比亚、南非、泰国等8个发展中国家宣布实行IT。实践大大推动了IT理论的进步。

在这个阶段,IT理论文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IT的定义。

(1)框架性定义,也称实践性定义:IT就是货币当局在公开宣布对一个数值化(点或区间)的通货膨胀率承诺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决策行为和公开解释,包括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责任性的透明度等方面内容,是“有约束的相机抉择(constrained discretion)。”IT并不是像有的学者和倡导者所主张的那样代表一种坚不可摧的规则,相反,IT最好被理解成一个框架,其主要优点是增加了政策的透明度和连贯性,相机抉择有所限制,但仍有相当的灵活性(Bernanke和Mishkin,1997)。

(2)最简单的IT规则性定义是:货币当局明确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率作为未来一定时期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作出预测,如果预测值大于目标值,则提高利率,如果预测值小于目标值,则降低利率,如果预测值与目标值大致相等,货币政策保持不变。Svensson(1997)首次明确提出了预测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 forecast targeting)这一概念:“IT隐含的就是预测通货膨胀定标,预测的通货膨胀变成了中间目标。这样有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和监督。”预测的通货膨胀率比最终目标有更强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它有良好的透明度,更容易与公众交流,更容易被公众理解。

这里所说的规则是目标规则(target rule)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具规则(instrument rule)。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规则是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设定在预测通货膨胀率和目标相等的条件下,这是一个内生的反应函数;而工具规则是后顾性的,政策工具是在反应函数中直接根据当前的信息设定的。

2.IT的假设和前提。IT的假设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实行IT这个问题;IT的前提条件大多与IT能否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关。

(1)IT的假设与货币政策目标理论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承认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价格稳定时,这一问题的大部分实际上已经得到解决。

Debelle(1997)认为IT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货膨胀率成为货币政策压倒一切的目标,其主要理由是:近年来重新强调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对通货膨胀目标的承诺有助于消除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偏向;货币政策工具与通货膨胀的联系比以往通过中间目标的联系更加稳定。

Masson,Savastano和Sharma(1997)认为实行IT的最简单的理由是为了保持一个“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而这又依赖于五个假设: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中性的;通货膨胀都是有成本的;货币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影响有不确定的时滞;相机抉择有“动态不一致”性,需要“承诺技术”。

(2)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行IT的大多是工业化国家,有的学者据此认为IT只能在工业化国家实施,而发展中国家要成功实行IT,则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否则难以实行IT。

Masson,Savastano和Sharma(1997),Debelle等(1998)首先提出了IT的前提问题,认为这些前提包括: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虽不必有目标独立性,但至少应该有工具独立性;货币当局没有对其他名义变量(工资、名义汇率)水平和路径的承诺。

由于IT需要相当严格的技术条件和制度保障,这些都不是发展中国家所能具备的。因此他们认为至少在近期内还不可能通过实行IT来改善货币政策。

3.IT的模型。由于标准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主要涉及产出和价格水平,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因此这种范式不能解释IT。此外作为一个货币政策框架,IT也很难完全用模型来加以描述,因为IT的一些特征如透明度和责任制难以模型化,较常见的模型主要是反映IT的反馈规则。IT反馈规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前瞻性,强调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

(1)Haldane(1997a,1997b)提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IT前瞻性政策规则理论模型:

It=γ(Etπt+j-πT)

上式中,it表示t期的名义利率,Et是以t期和更早的时期的信息为条件的期望算子,πt+j是t+j期的通货膨胀率,j就是定标的时间跨度(targeting horizon),具体由货币政策传导时滞决定,γ(>1)是反馈系数。公式是对IT的最简单的理解:当中央银行在t期预计未来t+j期的通货膨胀将高于目标值时,应该提高利率,反之则应降低利率。

(2)Svensson是目标规则论的主要倡导者,Svensson(1997a)模型是最优化模型的代表。学术界应用得较多的这个模型,如Pierre-Richard Agenor(2000)中所讨论的模型等。Svensson(1997a)模型可以简单地用以下几个公式来表示:

πt+1=πt+α11yt+α2xt+εt+1

yt+1=β1yt-β2 (it-πt)+β3xt+ηt+1

xt+1=γxt+θt+1

其中,πt=pt-pt-1,pt是价格水平的对数,πt表示通货膨胀率,yt是产出缺口的对数,长期自然产出正规化为零,xt是外生变量,ηt、εt、θt是白噪声,it是名义利率,α1,β2>0,其它系数是非负的,且β1,γ<1。

再假定货币政策由一个目标通胀为π*的中央银行来实施,中央银行在t期选择名义利率{it}τ= t∞t∞。以最小化损失函数L:

4.IT的设计技术。在符合基本前提的条件下,如何具体实施IT?Haldane(1995a,1997b)把这个问题称为设计技术(design technique)。IT设计技术可大体概括为目标技术、分析预测技术和决策治理技术这三种。但设计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IT所特有的,事实上任何一种货币政策都有设计技术问题。

(1)目标技术:Haldane(1997a,1997b)认为应该考虑价格指数的选择(choice of price index),点(point)目标与区间(band或range)目标及时间跨度(horizon)的确定,汇率和货币条件指数(MCI 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等问题。

(2)预测技术:IT要求中央银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来预测通货膨胀,因此对IT的成功实施的主要挑战是预测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扇形图技术,这也是英格兰银行对货币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这种方法不是点预测而是概率分布(probability distribution)预测。

(3)决策治理技术: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治理中关于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组成和决策规则,英格兰银行的MPC是个成功的典范。

①MPC的组成:MPC应该由专家组成,成员中最好没有政府、行业、部门的代表;MPC的专家应该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因为专业结构类同的MPC往往不能发现他们能力所及范围以外意想不到的威胁。

②决策规则:MPC的决策应该由MPC集体投票决定,由行长个人决定比较罕见(以色列、新西兰)。其中集体决定又有投票表决和一致通过两种,大多数是采用投票表决的形式。

4.IT的宏观效果。IT的宏观效果主要是指实行这一框架后对通货膨胀、利率、产出等宏观变量的影响,宏观效果有“相关论”和“无关论”之争。

(1)极大部分支持IT的学者持“相关论”思想,他们认为,由于实行了IT这一货币政策框架,中央银行的可信度大大增加,在实现价格稳定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Neumann和Hagen,2002)。

(2)“无关论”者认为,如果单独考察IT国家,可以发现IT国家的表现确实改善了很多。但这并不只是发生在IT国家,非IT国家的表现同样得到了改善。虽然IT国家的改进比非IT国家要大,但正如矮个子人的子女比他父辈长得稍高一样,这是一种自然“回归”现象。因为1990年代早期,IT国家的经济表现普遍比非IT国家较差些。一旦控制这方面的因素,IT与非IT的表现差别就会消失(Ball和Sheridarl,2003)。

但一个比较保守的结论是IT至少有锁定已取得的利益的作用,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危害,而且未来可能对提高经济运行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三、第三阶段:IT理论日趋完善

在这个阶段,相继又有挪威、冰岛、匈牙利、秘鲁、菲律宾等5个国家实行IT。

这个阶段IT理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T的数理模型大量出现。数理模型实际上在IT理论的第二阶段已经出现,但进入第三阶段后IT理论所运用的数学工具日趋复杂和高级。这也是IT理论日益融入主流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志和结果。

(1)最优规则的理论:Woodford和Svensson(1999,2003)主要论述了通过预测的通货膨胀来实施最优政策的;Svensson(2002)认为IT应该公布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以提高透明度,消除对“通货膨胀目标痴迷者”的误解;Svensson(2005)对目标规则和工具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

(2)IT的独立性、透明度、责任制度:IT增加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稳定性,IT确定了中央银行表现的衡量标准,责任和稳定的交替依赖于透明度,也就是对中央银行表现的监督能力。实行较长的中央银行行长任期对责任制度产生了威胁,但解雇规则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walsh(2002)。

2.国别比较研究:由于IT实施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而且实施的国家较多,因此比较研究的可靠性也大大增强。按照Kuttner(2004)的说法,IT已进入了“青春期”,虽然没有完全定型,但也显示了比较明显的实践特征。从全球范围的广泛视角对IT进行比较的文献也随之大量出现。

这些文献主要比较了IT实践的特征、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模拟、通货膨胀报告、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规则等。

Mishkin和Schmidt-Hebbel(2001)认为IT已被证明是一个成功的货币政策框架;IT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透明度和责任制是相互加强的;IT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也有助于降低损失率和产出波动性;IT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应对供给冲击,IT已经受过逆向冲击的考验;IT也考虑了实际经济的因素,并不是“通货膨胀痴迷者”。

3.发展中国家的IT理论有了新的突破。由于已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IT,因此对于能否在发展中国家推行IT已不再是个问题,研究的重点自然转向如何更好地在发展中国家实行IT这个问题上。

Mishkin(2004)等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实行IT需要一定的前提,但也不是说非要等到这些条件都成熟时才能实行IT;发展中国家更加应该重视IT的制度框架问题,其中法定的价格稳定目标和工具独立尤其重要;应该同样重视目标的上限和下限;政府参与设定通货膨胀目标有利于减轻经济目标之间的冲突;中央银行可以对汇率实行“平滑”,但不能使汇率离开市场所决定的水平;IT并不是发展中国家“万能药”,它可能适合于某些国家,但对另外一些国家可能并不合适。

IMF在2005年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把IT的前提概括为4个方面21个指标:

(1)机构独立:中央银行必须自治或免受财政和政治势力的干预。主要有明示的(或隐含的)财政义务,操作独立性(工具独立性),法定目标,行长任期安全(能否被随意免职),财政平衡状况,公共债务/GDP,中央银行的总体独立性等7项指标。

(2)技术设施:中央银行应该有一定的经济预测能力。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数据能力、建模能力和预测通货膨胀的能力3项指标。

(3)经济结构:经济应该有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取消价格管制,经济对原材料价格和汇率不是太敏感,美元化程度很低。主要有汇率的渗入、对原材料的敏感性、美元化、贸易的开放度等4项指标。

(4)健康的金融体系:应该有一个稳健的银行体系、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冲突较小。主要有银行资本充足率、股票融资量/GDP、债券融资量/GDP、股票市场成交量、(银行)货币错配、(公开市场)主要债券成熟期等6项指标。

定量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在完全具备这些前提的条件下才开始实行IT的。

有的学者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实行IT应该重视资本流入的“突然停止”问题(Caballero和Krishnamurthy,2005)。由于这些国家的金融部门比较脆弱,而且日益融入全球化,货币政策有可能成为问题的来源而不是补偿。

参考文献:

[1]贺力平.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理论依据.经济研究.1998;2

[2]柳永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十年回顾.世界经济.2001;4

[3]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财经研究.2002;4

[4]王学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03;4

[5]姜波克,朱云高.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下货币政策制度的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杨建明,通货膨胀钉住制度:一个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世界经济.2004;7

it项目汇报篇8

关键词:IT;服务外包人才;课程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41-03

作者简介:姜灵敏,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服务外包;钟瑞琼,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服务外包。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1TJK137)的研究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现代服务业及高端制造业研发环节转移为特征的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转移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向前发展,大力发展国际化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实力的新一轮竞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适应对外开放、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把服务外包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1]然而,从国际主要的IT服务外包转移方的需求来看,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对于IT服务外包产业的适用性水平很低。例如,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理论教学与社会需要脱节,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职业素质和工程实践技能、外语应用能力较低等。[2]企业无法招聘到大量合格的IT服务外包人才,制约了中国IT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招聘单位普遍反映当前的大学生沟通能力弱、动手能力弱、合作意识差,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2009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高校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涉及专业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全球化的理念,探索多种模式培养服务外包人才。”[3]2012年中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IT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缺乏可使用的人才列在第二位。[4]在高校人才培养不对口、适用人才大量缺失的背景下,急需高校创新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以缓解这一日益突出的人才供需矛盾。[2]

一、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建设

事实上,建设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把所有学生都拉到国外去学习、或全部课程都聘请境外教师并不太现实。首先,我们有必要界定什么是“国际化”,是不是走出国门才是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出了如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注重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是实质而不是表象。世界500强中的IT企业,如Microsoft、Cisco、Oracle、IBM、汇丰软件等都是跨国企业,它们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对象、作业流程都是全球化、国际化的,不管学生到这些企业的哪一个国家的分公司学习、实习、开发项目,都是处于国际化的氛围之中。因此,我们建设国际化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更多的应该是立足于本土的国际型大公司、大企业。

IT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理念上,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出发点,根据全球IT服务外包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格局,发挥学校的特色与优势,走校企联合办学的道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IT服务外包人才。IT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突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不仅注重个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包括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市场需求和“国际化”为导向,加强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合作,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外语优势突出且计算机专业技能扎实的,外向型国际化的,能服务于大型跨国企业的国际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说是培养人才质量高与低的核心点。[5]为此,我们提出“嵌入”式、“定制”式、“项目”式三种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体系。

二、“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人的能力可细分为三类:基本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基本能力存在于一切职业中,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具有普遍适用性;行业通用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者相近工作领域的、存在一定共性的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岗位上的能力。基本能力是行业通用能力的基础,行业通用能力又是职业特定能力的基础,这三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呈金字塔结构。在大学教育中,往往通过基础课、通识课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通过专业课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通过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就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特定要求,将企业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嵌入到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让学生根据兴趣、需求选修。

需要重视的是,要实现真正的嵌入就一定要有整合的意识,运用整合的原则,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具有实用性的基础上还应具备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也就是说,嵌入式的教学模式在实现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将培养学生完成课程所需的特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

课程的整合(嵌入)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大型企业应用需求为主导的“嵌入”模式。如IBM在全球的大、中、小型机市场占有很大份额,而服务支持又是其主要业务,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和中国人力资源优势,IBM公司每年需要从中国补充大量外语基础好的IT计算机服务外包人才。这可以采用以企业应用需求为主导的“嵌入”模式,即把以IBM机器系统为核心的课程AIX、Windows(IBM机器)、DB2、Web sphere等打包成一个模块作为选修课程嵌入到教学计划中,以供有志学习IBM机器相关课程参与IBM服务支持的学生选修。同时,由于IBM机器的市场占有率,也提高了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这种校企对接、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体系,使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可以达到面向就业、源于岗位、强化实践、注重实施的目的,有助于学生顺利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转换。

“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另一种方案是以行业证书为导向。现在IT类专业大学生在学期间主要参加的课外考试有: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IT认证证书考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不同的考试课程打包嵌入教学计划的选修课程体系中。从企业的需求来看,IT专业技术认证是比较受欢迎的。

IT专业技术认证是进入IT行业的“敲门砖”。由国际著名IT企业颁发的职业证书,是具有某种专业IT技能的证明,为国际承认并通用。这些国际著名IT企业有:Microsoft、Cisco、Oracle、Sun、IBM、Novell、H3C、Intel、Lotus、Adobe、Sybase、HP等。如思科认证考试分为CCNA、CCNP、CCIE三种模式,成阶梯形。而思科认证证书是国际公认的资格证书,也是持证者能力的标识,具有通用性。因此,可以把思科认证课程打包成一个模块嵌入到教学计划中,该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组网技术1、P2P技术、网络攻防技术、计算机组网技术2四门课程,让学生根据考试等级和兴趣选修。如选修前三门具备参加CCNA、CCNP考试的能力,再选修计算机组网技术2就可以参加CCIE的考试。

三、“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企业双方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数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IT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汇丰软件、IBM等大型企业也有着迫切的主观需求。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的需要,将学生集中到公司的培训部进行培训,也可以在学校进行培训。对于没有培训机构的IT公司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与学院联合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根据公司发展和业务需要而定,师资可以是学院的教师、企业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第三方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在学校进行,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及办公场地),软件环境由第三方培训机构建设。培训时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安排,为1~3个月左右,学习内容除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外,主要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与职业目标、目标与计划、沟通技巧、团队合作、面试&礼仪、压力管理、项目实战等,培训完成后即可参加公司各项目组实习。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种方案是在同一年级学生中根据IT服务外包企业的需要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定制班,这种定制班通常在三年级开始,是一种“虚拟班”(即不打乱原来班的建制),只是在上IT企业指定的课程时这些学生才在一起上课(像选修课一样),这些定制班课程计划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与学校一起制订,根据内容和要求置换相应数量的专业选修课学分,任课的教师同样也可以是学院的教师、企业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第三方培训机构的教师。

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负责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教师可以由企业的工程师和经理担任,也可以是学校派出教师深入企业掌握岗位技能后回校从事教学工作,还可根据需要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学校的教师,为了能适应“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必须到相关的服务外包企业挂职半年以上。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力成本是印度的二分之一,是日本和新加坡的四分之一。人力成本的节约为我国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许多跨国大型IT企业在我国设置服务机构的原因之一。“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校到服务外包工作岗位的过渡,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采用“定制式”模式的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解决了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四、“项目”式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更加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教育、合作办学的高等学校育人新模式,大学期间,鼓励学生实践创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参加项目开发、培训等实践教育和实战培训,实施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

1.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创建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和教学资源为社会服务的互动新机制,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除了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做有效的管理,对学生课后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应该做有效的指导。采用的指导方法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掌握的知识水平,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获取更多实践经验。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可引导学生组织成立相关协会,如信息安全协会、网络协会、软件协会、硬件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等。这些协会由学生自我管理,成员接收与各类活动的组织自发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协会开展各类内部交流活动,共同提高知识水平,定期开展如硬件维修、操作系统维护、电脑课程义教、信息技术普及等对外活动,创造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专业相关应用能力。

学校可在内部开展各类竞赛,如Flash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创新项目申报大赛,等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这是一种生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书籍,可以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项目驱动的多元化毕业实习模式。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习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以下三种方式是强化国际化氛围,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1)将国际化公司项目引入校园,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实习。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带项目来,把学生组织成若干项目小组,并实施公司化管理与运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经济、深受学生欢迎的实习方式。

(2)从大学四年一期开始,根据IT公司业务需求,将学生派遣到IT公司实习,参与实际的项目团队,一个项目经理或项目工程师带一个或多个学生,在此过程中,除了计算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外,还可根据项目内容等实际情况,由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给出成绩并置换相应的选修课程学分。

(3)取得相应的学术成果可以认定为完成毕业实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竞赛,并获得相关证书;参加省级及以上学会(协会)举办的竞赛,并获相关证书;参加国际知名公司(如Microsoft、Cisco、Oracle、IBM等)举办的竞赛,并获相关证书;获得国际知名企业技术资格认证证书;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省级以上的奖励等;承担纵向、横向项目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出版专著或在核心期刊等。

3.项目驱动的开放式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实际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生到国际知名IT企业(如Microsoft、Cisco、IBM、汇丰软件等)实习,参与公司项目团队从事设计、开发等工作,可以所参加的项目或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作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采取双导师制,由学院的教师和公司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共同指导。在公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指导由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完成,项目必须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负责,学校的教师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及开题、答辩等工作。

与Microsoft、Cisco、IBM、汇丰软件等国际化IT公司合作办学,共同制订教学和课程内容,选修课程及毕业实习与公司的项目开发、实训、实习进行灵活的时间安排和对应的学分置换,实现与学校教学计划的无缝对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就业的“零距离”,是一条立足于本土的培养高质量国际化IT服务外包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庞鸿藻.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2]陈伟,李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1).

[3]余立新,储节旺.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9).

[4]2012年中国IT服务业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2-11-06.

上一篇:团委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经营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