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6 07:20:12

绿色发展论文

绿色发展论文篇1

环境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化,绿色酒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行业内指导和培育这样一种文化,并最终影响全社会,以取代以往的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并将这种环境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能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已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境界。酒店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消费的场所,追求豪华,在关注环境保护的今天,酒店的观念也要有所转变,酒店应在满足客人需要的前提下减少资源、档次。这种观念的转变要渗透到饭店经营的各个环节,各层次和职能的员工,最终获得饭店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酒店重点在于找出其发展的市场机会,使之能主动采取措施。我国的酒店业在1999年走到了低谷,全行业大面积亏损。酒店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市场的状况,饭店的资金状况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酒店的运行成本很高。在这些导致亏损的原因中,只有成本问题是酒店可以自己采取措施,通过加强管理使之得以解决。同时,许多饭店缺乏特色,无个性,不能吸引消费者,缺乏竞争力,从理论上分析,绿色酒店可以就这两方面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发展的方向。

绿色酒店能带给酒店业的市场机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获得较低的资源、能源使用费用和采购费用;

(2)能获得较低的废弃物处理费用;

(3)有机会吸引新的绿色消费群体;

(4)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5)降低员工发生健康和安全问题的风险;

(6)提高员工的士气并且强化对质量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7)改善酒店与所在社区的关系;

(8)提升酒店的市场形象。

虽然绿色酒店的初衷是保护全社会的环境,但是,企业的行为毕竟是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缺乏经济效益的行为可能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因此,绿色酒店的实施必须强调对酒店的利益。然而,绿色酒店不是完全等同于节约和降低成本,在一定的实施阶段,为了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酒店需要投入。而从长期看,酒店的档次在提高,酒店产品的质量在提高,酒店产品的价格也要相应的提高,使酒店能良性的发展成为真正的绿色酒店。酒店的环境状况与酒店产品质量有密切关系,这是酒店行业与其他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个较大差异。酒店的环境,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水的质量、噪声状况、绿化状况等直接构成了酒店产品是其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通过实施环境管理可以改善自身的管理状况,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创造性,使管理更规范和严格。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社会同时受益。这是企业经营和顾客消费不断成熟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从70年代以后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论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历经4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就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发展这一前提。只有发展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使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显然,当食物、住所和衣物等生活基本条件无法保证时,人们是不可能考虑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进行生态建设的,再好的环境保护计划也难以实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是做好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所以,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消除贫困和落后,是保护环境成为可能。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相协调是指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许多发达国家都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这条路使这些国家以至全人类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吸取前人的教训,在发展中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酒店也是一个资源消耗量较大的行业,它通过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满足客人的住店要求。同时,大量的酒店建造在景区,以景区的景色为生存的基础,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及利用了景观,也不同程度的破坏了景观,因此酒店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天然的联系,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

ISO14001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问题,为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而颁布的,目前在世界各国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实施。ISO14001是这一系列标准中的一项可用于认证的管理标准,该标准对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管理方法做出规定,促使企业对现行的管理模式、操作制度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审定,在运行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保护问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的社会效益得到有效地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技术和管理的支持,在实践中发现,管理的支持比技术的支持更重要,而且,如果没有管理支持,技术支持就失去了基础,因此,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需要强化管理的过程。实践证明,实施ISO14001系列标准使饭店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ISO14001过程控制的思想有利于饭店强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这对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陆诤岚.饭店节能与创建“绿色饭店”[J].能源工程,2000,(3).

[2]罗祥云.绿色酒店建设与环境保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09).

【摘要】本文将尝试将全球“绿色浪潮”的成果应用于我国酒店业发展的思考,从环境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看当前酒店管理理念的更新。

绿色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绿色外贸全面小康高山蔬菜产业

1发展绿色外贸是保持长阳高山蔬菜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1.1理论上长阳高山蔬菜产业必须发展对外贸易

经济学理论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引擎”。蔬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火烧坪的高山蔬菜生产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饶的土地资源,这使得其完全具备了出口的比较成本优势。火烧坪乡已经实现了专业化蔬菜生产,通过向国内若干大中城市的销售,它已经初步享受到了比较优势的利益。但是,它还没有挖掘到其比较优势更大的潜在利益——出口利益。如果火烧坪能够大量出口高山蔬菜,则将给火烧坪乡、长阳县的经济带来新一轮的飞跃。

1.2长阳高山蔬菜的对外出口不能停留在现阶段的初级水平上

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不能够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蔬菜是典型的初级产品,现阶段,长阳火烧坪的高山蔬菜产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阶段,所生产的产品是资本、技术含量低的“大路货”。而且,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纷纷效仿,建立众多高山蔬菜基地,国内市场份额因竞争激烈而大大缩小。同时,如果火烧坪的高山蔬菜产业继续停留在现阶段的技术、规模水平上,那么,只会出现“出口越多,收益越低”的局面,甚至不仅不能保持和扩大其比较优势,反而有可能变优势产业为劣势产业。

1.3长阳高山蔬菜应发展绿色外贸

发展绿色外贸会给长阳高山蔬菜产业和长阳经济带来以下好处:首先,发展绿色外贸有助于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其次,发展绿色外贸有助于调整产品结构。人类饮食结构的发展变化遵循的规律是温饱型——营养型——保健型——环保型。目前,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保健型向环保型过渡的阶段,他们更加热衷于一些营养价值高的精细产品,而较少需要“大路货”,为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就迫使火烧坪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同时,根据市场调查,也能及时掌握调整方向;再次,发展绿色外贸有助于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格。由于运输技术的困难和国外市场的多样化产品需求,火烧坪必须开展蔬菜深加工。蔬菜深加工不但能减少浪费,还可以通过技术加工,提高蔬菜产品的营养价值,延长蔬菜产品的保鲜期限,使人们食用更方便、安全,甚至改善蔬菜产品的口感等等。所有这些都能使蔬菜的附加值成倍增长,另外,发展绿色外贸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户收入和当地财政税收的收入。蔬菜加工的发展必然延长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的产业链条,因而能够增加当地及附近地区的就业机会;最后,发展绿色外贸有助于保护环境,保证长阳经济持续和谐地发展。

2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绿色贸易的障碍

2.1产品自身的问题

首先,火烧坪高山蔬菜的产品结构尚待调整。一是蔬菜品种有待增加。火烧坪虽适应多种高山蔬菜的种植,但绝大部分农户主要的种植品种仍是“老三样”——球白、萝卜和大白菜。长此以往,会造成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下降;二是市场价值高的精细品种较少。主要是因为农户缺乏相关的技术,也不愿冒市场风险。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向保健、环保的高营养产品倾斜,因而会逐渐减少“大路货”的购买。

其次,火烧坪高山蔬菜深加工不够。火烧坪高山蔬菜如果要销往更远的国外市场,现有技术仍然难以使新鲜蔬菜直接面市,即使“强弩硬上弓”也会因运输成本急剧上升而使利润骤减,甚至无利可获。另外,由于全国高山蔬菜的蓬勃发展,火烧坪高山蔬菜已经出现了滞销的态势。

最后,火烧坪高山蔬菜还没有完成“品牌”到“名牌”的转化,现有质量标准离国际绿色标准甚远。“火烧坪”早在1995年就已经注册了商标,火烧坪球白菜也于1997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使用证书。然而,目前火烧坪高山蔬菜仅停留在制订自己的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标准上,尚未完全建立无公害蔬菜的质量检测体系,且更不提适用国际质量标准体系,不能与国际接轨的“品牌”永远也成为不了“名牌”。

2.2国外市场准入门槛高,绿色壁垒成为绿色贸易的主要障碍

在蔬菜出口上,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要求很高。为保护本国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利用卫生安全、质量认证、标签、包装、环境保护、计量单位等设置技术壁垒,来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口。住在深山的农户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畅通,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不会轻易冒险;火烧坪乡,甚至长阳县都没有专门的外贸管理部门;长阳县唯一的外贸公司早已资不抵债,形同虚设;更没有既懂蔬菜又懂外贸的专业人才,于是高山蔬菜出口就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

2.3当地政府不够重视

尽管当地政府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至少在两个方面做得还不够,一是在高山蔬菜的深加工方面,当地政府应积极招商引资,发展蔬菜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带动火烧坪高山蔬菜的深加工产业;二是在向国际市场销售方面,当地政府虽然有参与国际市场的远景设想,但行动上并未表现出重视。

3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绿色外贸的具体经营对策

3.1发挥长阳县政府的战略指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下,自由竞争固然重要,但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当地政府应该重新审视国内、国外形势,为使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更上一层楼,应立即将发展外贸,尤其是绿色外贸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首先,进行机构调整。长阳县工业局应设置专门的外贸工作办公室,火烧坪乡政府设专人,负责外贸工作。

其次,研究国外蔬菜行业,包括国外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状况、海关进口政策、税费缴纳程序,以及有关卫生检疫方面的标准等等。

第三,加大对高山蔬菜出口的资金扶持。根据世贸组织“微量允许”条款,实行出口补贴,设立结构调整基金,对农民购买农业投入品给予补贴,如农机具、化肥、农膜、农药、良种等;简化出口融资的审批手续,扩大出口融资金额,将出口退税额尽快落实到位;设立农业风险基金,减少开放带来的冲击,保护农民利益。

第四,加强对高山蔬菜产业的科技投入。由政府出面,到华中农业大学、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聘请专家研究无公害有机肥料、蔬菜加工、长途贮运保鲜等新技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另外,要积极与贸易促进委员会等中介组织联系,参加广交会等各种展销会活动,以此作为向外推介的窗口。

3.2将外贸公司重新运转起来,积极引进外贸人才

目前,长阳县有一家直属工业局的外贸公司。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该外贸公司实际上处于瘫痪状态。截止2004年8月,公司累计债务500多万元。现在,该公司只剩下一层楼的3个办公室、3套桌椅,一个办公室主任守门,当务之急是要将外贸公司重新运转起来。

其一,资金方面。先要想办法处理掉以前的呆坏账,重建该公司良好的信用额度,处理呆坏账可以采取政府注资的方式,或债转股的方式等等。

其二,人才方面。要大量招聘外贸业务员,最好是具有土特产品经验、有客户基础的业务员,而家住长阳、外贸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是不错的人选,这样的人既安心又有冲劲。

其三,信息方面。做外贸,信息犹为重要,一是供给信息,二是需求信息。因为公司地处高山蔬菜供给地,所以供给信息相对容易获取,可以实地调查,或通过电话联系。而需求信息由于交易双方相隔甚远,所以最常用的方式是上网查询、磋商,因而须配置电脑、宽带接入设备、传真机等硬件设备。

3.3成立高山蔬菜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

依照国外的经验,可以尝试成立民间组织性质的长阳高山蔬菜行业协会。首先,行业协会是当地政府与农户及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通过它,当地政府的政策、措施等官方信息可以迅速地传达到各农户和企业,同时,农户和企业的反映和需求也能及时地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其次,行业协会是联系长阳火烧坪和外界的桥梁,比如行业协会可以与中国贸促会、外省蔬菜基地、国内外检疫机构等积极联系,提品供需信息,组织交流学习;第三,行业协会有助于提高涉农企业的国际谈判能力和国际营销能力,如果一旦发生在国外遭到倾销控诉等情况,行业协会还能提供法律支持;第四,行业协会可对企业发起生产监管。另外,除了行业协会以外,还可以建立现代农业研究会、发展农村经纪人等等中介组织。

3.4引进外资,发展蔬菜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到目前为止,长阳县还是一个贫困县,财政资金无法充分供应经济发展。因而为进一步发展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有必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是拥有先进的加工、贮运技术和国际市场的国外资本。

3.5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长阳县政府创办的“长阳信息网”已经在试运营过程中了。通过这个网站,可以向农户和企业提供蔬菜供给、价格信息,了解国外市场蔬菜供给、需求及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应鼓励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购买电脑,并连接上互联网。

参考文献

1田孟清.特色外经贸:西部民族地区对外经

贸发展的必由之路[J].民族研究,2002(3)

2史振华,卢燕平.绿色贸易壁垒及民族地区

绿色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6-033-10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绿色经济发展转型研究,自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发表以来,已历半个多世纪,但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提出“绿色经济”以来,特别是2008年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绿色转型也许是明智的可行选择。于是,绿色发展转型的全球研究热潮由此勃兴。我们正处在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海量信息发生,我们无法穷尽所有文献,只能择其要者勾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一、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理论辨析

传统经济是粗放式、一次性地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量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又不加处理地将废弃物丢进大自然,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低产出为特征,是一种单向开放式线性经济。若不是将废弃物直接排放,而是将其再利用,经济活动就会呈现出一种循环状态,就可以保证经济持续发展,这种经济运行状态称为循环经济。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提出了循环经济说,即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产出为特征。

低碳经济的概念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先提出,同年,Lester R.Bbrown的《B模式》发行,通过反思西方基于“化石燃料、一次性经济”的传统方式,提出了将生态和环境纳入经济体系来考量的经济发展B模式。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实现同样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金涌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付加锋等(2012)将低碳排放和阶段性视为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金乐琴等(2008)认为,理解低碳经济需要把握三个特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全球性。

“绿色经济”一词是由大卫·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首先提出。199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绿色经济也就是闭环型和服务经济的基本方面(Pearce,1988;Daly and Cobb,1989;Ayres,1993;Stahel and Jackson,1993),但学界对其内涵、外延的界定仍存偏差,定义选取的角度主要有三:

第一,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关注生态环境是一切绿色经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崔如波(2002)认为,绿色经济是强调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更高级形态;田江海(2010)把绿色经济作为与象征破坏环境的“白色经济”“黑色经济”的对称而提出的;高红贵(2012)视绿色经济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

第二,绿色经济试图打破人和自然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构建的天人冲突范式,恰当定位人类福利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方式,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共同提升经济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增长(OECD,2009;夏光,2010)。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将其定义为,在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的同时,极大地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性,即绿色经济是低碳、资源有效利用和社会包容的(UN—EP,2010)。Wall(2006)将绿色经济聚焦于资源、生态限制内最大化人类幸福。

第三,从概念构成要素总结绿色经济的特点。绿色经济的中心信条包括可持续性、生产和分配的本地化,尊重生态局限和更平等的资源分配(Jack Reardon,2007)。Ocampo(2011)强调在绿色经济的分析中,必须考虑4个不同的宏观经济学问题:当前的经济决定怎样顾及后代的福利,社会折现率应该被用于微观经济学和部门级别的成本收益分析;经济增长是结构调整的过程,绿色经济转型必将伴随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重大改变,不啻为一次新的技术或者工业革命;全球性倡议怎样被落地施行;环保政策和支出对总供求的影响。诸大建(2012)则按思考深度,从浅绿到深绿对绿色经济提出基于效率、规模、公平角度的理解。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提出和流行的时代背景不同,内涵有一定的差异,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各有侧重: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特别强调碳减排,绿色经济则更偏向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周惠军和高迎春(2011)指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分别针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提出方案,相应的理论基础分别是环境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和能源经济学,在实践中应注意寻求三者的协同效应。

从共性来看,崔大鹏(2009)认为,绿色经济是属概念,循环经济侧重于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可以理解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方时姣(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与首选途径。杨志、张洪国(2009)认为,尽管“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有不同的含义,但这三者间是内在关联的,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生产方式,是构建绿色经济的方法或实现的路径。周冬(2010)视循环经济为支撑低碳经济、通向绿色经济、实现经济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讲,都是旨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提出的一脉相承的经济发展模式。杨运星(2011)则认为,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虽然提法不同,但有着紧密联系,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它们的本质内涵、理论基础和追求目标一致,只是在产生的背景、研究的角度以及核心内容上有所区别。

二、国外绿色经济研究的基本脉络

对文献的梳理是一种批评性研究。批评隐含了判断的标准。这种判断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危险:一方面,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而忽视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片面夸大他们的优点,渴望发现一种对他们那个时代来说超前的观点。本文尽可能地恪守“中庸之道”。

21世纪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生态环境的恶化催生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经济理念获得关注,源于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升。莱斯特·R·布朗提出,以高碳化石能源和线性经济的物质过程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即“一切照旧(BAU)”的“A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变革的方向是以低碳可再生能源和物质再生性利用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B模式”。他认为,通过削减碳排放、稳定人口、消除贫困和恢复地球的自然系统等四个相互依存的综合计划,可以把世界领出通向衰落和崩溃的老路。2008年金融危机使人们对无止境追求物质消费的传统增长方式有了进一步的反思,Rupe Read(2011)提出,如果将当前英国人的平均生活标准向全世界推广,大约需要三个地球才能维持现有水平。用更加绿色的新兴产业替代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实施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致力于经济发展“绿色化”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也出台了相应的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

为了应对绿色发展的挑战,为转型的平滑进行提供理论工具,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绿色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1.绿色经济学理论研究

西方哲学强调“人是尺度”,视自然为外在客体,这种“主客二分”的世界观把征服自然看作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White(1967)批评西方世界对自然的态度并归因于基督教对科技和人类征服臆想的影响,他认为,基督教鼓励开发并宣扬“人为贵”的世界观,已经亵渎了自然。经济学需要接受地球施予的边界,应该把超载的人类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承载力之内,是时候重写经济学了(Goldsmith,2005)。

第一、绿色经济学的智力来源追溯。有学者呼吁,从绿色视角来看,世界更需要的是新的经济学,而不是别的(Andemon,1999)。JGeorgescu-Roegen(1966)已经意识到被主流经济学无视的自然和经济过程有着持续的相互影响。Barry(1999)认为,生态社会主义和绿色哲学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绿色经济学吸收整合了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甚至异端经济学的方法和理念(Chiehilnisky,2009;01。son,2009)。Olson(2009)认为,反人类中心论的生态女性主义和反男性沙文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是绿色经济学的智力根源,尤其是后者。生态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女性在经济系统中的位置,提供了当前人与自然破坏性关系的分析视角,像自然一样,女性或女性的工作,为价值经济所外在化和利用(Mellor,2006)。通过自然资本对生产力和女性家务对生产贡献的类比,Bigo(2010)认为,就报酬、应得评价和社会地位而言,女性持家和自然资本对生产力的支持被严重低估了。

第二、通过制度比较,对主流经济理论生态缺陷的反思。Tim Jackson&Peter Victor(2011)认为,生产力价值标准化、规范性评估依赖适当的度量,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生态要素的引入。绿色经济学的内在规定性要求将生态环境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学模型以反映真实世界现实的复杂性(Kennet,2007)。从绿色视角来看,新古典经济学是有缺陷的(Henderson,2007),尤其是概念内涵过窄。新古典经济学不是没有意识到就是有意回避政治和制度分析的必要性,正如Galbraith表明的,忽视了经济中既得利益和权利具有的重大作用(Kesting,2009)。马克思区分了生产资料的生产(MP)和消费资料的生产(MC),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两大部类,并认为第一部类利润的下降一般预示着资本主义系统中周期性危机的出现。虽然国内的大量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作为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如李成勋(1998)、解保军(2006)、万希平(2009)、王雨辰(2011)、肖霜(2012)、吕文静(2012)、温莲香(2013)等,但总体来说,马克思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兴衰的动力机制,在其理论中,自然的利用既不是作为资源,也不是作为垃圾,他并没有提出一个顾及资本主义和自然环境关联方式的方案(Peter Custers,2010)。为了抑制资源滥用,Custers认为,马克思的再生产方案应至少包括两个非生产部门,例如提取部和废物处理部,使资源成为内生变量以明确生产过程的内部转换。绿色经济学的社会价值理论以人、自然和非人生物为受益者,不仅仅是资源或生产的经济要素。强调价值体系,社会范式和消费文化的修订(Anderson,2006)。这是与新古典经济学中主观个人主义功利价值理论截然不同的伦理基础(Douai,2010)。主流经济学置经济于社会和自然系统之上,崇尚竞争行为得到超级回报的经济推理(Henderson,2007)。绿色经济学把经济视为嵌入社会和自然系统之中的子系统(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由内至外三层环形嵌套),社会和自然是经济活动的起源和目标,而非相反,单纯以线性的经济产出来衡量社会和自然资本是有失偏颇的,这样的观点扭曲了目的和手段,忽视了三者至关重要的系统性联系(Biesecker&Hofmeister,2010)。

2.绿色经济实践的研究

国外绿色经济实践基本遵循两种取向:其一,实现路径探索。2011年,UNEP绿色经济报告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每年投入于包括农业、能源、建筑、旅游、交通及污水治理等关键部门用于绿色转型的资本大约相当于全球GDP的2%(当前大约1.3万亿美元),绿色经济是可能的。据UNEP的倡议,实现绿色转型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环保产业成为主流;可持续的经济活动;相关公共政策和机构障碍的认识和解决。CarmenLenuta(2013)认为,社会整体要认识到生态系统容量施加的限制,体制能够设定明确目标以确保绿色经济,唯其如此,绿色转型才能实现。有经济学家认为,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夫·W·J·格兰杰以亚马逊热带雨林垦伐为例指出,政策变量应在绿色发展中发挥作用。双重危机理论则认为,由于周期性经济波动和结构性生态危机的双重危机,迫切需要生态凯恩斯主义的指导,通过从化石转向可再生能源,从焚化式废物处理转向循环回收,从社会耗费生产转向有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生产三种方式,转型才能成功。魏伯乐(2010)在其力作《五倍级》中,特别强调提高资源生产率在绿色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其二,动力机制设计。在政策领域和可持续性方面,需要公司、政府和个体三方参与,称为转型三角(SDC,2006),大量的研究对此展开论述。

(1)公司

Bakan(2004)把公司描绘为追求利润和权力的变态实体。许多绿色经济学家视公司为葛兰西霸权的,是不民主的,是问题之源。由于公司巨大的政治、经济影响及其在环境改变中的中心作用,它们的反应却是关键的(Friedman,2008;Lubin&Esty,2010)。Euro RSCG最近的调查也发现,74%的消费者相信,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社会变革方面,企业比政府发挥的作用更大,承担的责任更多。

由于“增殖原则”,资本的本性是反生态的。推动公司涉绿的理由各异J.L.Murillo Luna et al.(2008)和R·M·Dangelico&Devashish Pujari(2010)研究了公司对绿色转型的不同反应并分析了原因,Bansal&Roth(2000)提出了三类动机类型。公司涉绿,一般地,基于下列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合法性,即公司行为符合法律和自愿性守则的规定性。例如,1997年“京都议定书”对CO2,的限制,欧共体从2006年以来对某些有害物质使用限制的指令(ROHS)等。Ram Nidumolu(2009)认为,遵从最严格的规则更明智,并且在其实施之前就那么做,大企业为获得超额利润,往往利用先发优势,设立技术壁垒阻止后来者进入。

第二,竞争力。根据环境波特假说,在动态条件下,环境质量提高与公司生产率和竞争力增强的双赢发展是司能的(Porer,1991),Porter&Van der Linde(1995)指出,严格且适宜的环境管制能够激励企业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这反而可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反对者认为,“波特假说”与企业收益最大化的新古典主义传统是不相容的(Palmer et al.,1995)。Cerin(2006)基于科斯的产权和交易成本理论发现了双赢发展的私人动机,并提出公共支持对于产生这种动机的必要性。环境可持续性不应被看作公司额外的成本,而是作为基于双赢逻辑提高公司竞争力的机会,当公司相信环保投资的成本超过收益的时候,涉绿将面临困难(Orsato,2006)。许多研究者认为,能源公司既是减轻气候恶化的主力也是实现减排努力的阻力,Reardon(2007)通过调研大型化石燃料公司发现,垄断企业可以利用其市场影响力阻挠转型,成为转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些研究者则认为“温室黑手党(greenhouse mafia)”等团体对“京都议定书”和其它监管机制的抵制已经破坏了绿色转型的全球努力(Leggett,2001;Monbiot,2007;Pearee,2009)。

第三,社会责任。绿色转型源于公司对社会责任和自然环境价值的关注(Porter&van der Linde,1995)。David A Schwcrin(2012)认为,在实现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将扮演重要角色。MiltonFriedman(1969)则提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获利,这种最大化股东利润的义务经常与社会责任相冲突,但长期来看,尽责的公司实际获益更多(David Sietffried.2004)。

Susan Meredith(2009)和Darryn Snell&David Schmitt(2012)提出了应对绿色转型的具体办法。Albinoet al.(2009)提出了制定环境战略应遵循的四种方向:一是提升生态效益;二是提高能源效率;三是执行绿色管理;四是执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有证据表明,执行水平较高的环境战略与公司绿色产品的开发正相关(Yl—Chan Chung&Chih—Hung Tsai,2007;Albino et al.2009)。

(2)科技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Beinhocker(2005)认为,技术创新是人类行为固有的一个维度,为自然的人类创造力和追求社会进步的外源性渴望所驱动。Meadows(1972)在《增长的极限》中预测,因为不可再生能源耗尽,环境自净能力的崩溃,增长会于2100年前停止,作者建议利用科技渡过难关。新技术发韧于研究机构继而被企业采纳,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因此,为打破对现存不环保技术的路径依赖,给予清洁技术更多特定的支持是必要的(Carmen Lenu a&Marilena,2013)。绿色经济中的创新可能表现为产品创新,生产过程的改造或者新市场的开发,创新的类型和作用根据部门和企业类型差别很大,创新对传统企业是重要推动力,新创绿色公司则需要额外的工具和本地网络支持(Karen Chapple,2011)。

相关研究也表现了难得的清醒,认识到了科技的两面性:其一,科技迷信的破除。1962年R.Carson《寂静的春天》发表之后,技术存在负效应的说法逐渐被接受。Commoner(1971)阐述了科技怎样加剧了对自然的侵害,为修正负效应,E.F.schumacher(1973)提出“中间技术”观,丹皮特·杰克逊(1974)提出了“替换技术”;其二,正视杰文斯悖论。W.S。杰文斯(1865)认为,创新带来的效率改进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自然资源,如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对这种资源的需求。christian Azar(2012)提出,虽然提高能效在应对气候挑战方面可以承担重要的角色,但现实中,效率提升带来的10%的减排效果常由于“反弹效应”而遭抵消,只注重效率的战略是不会成功的。

(3)政府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政权的稳定是推动转型顺利进行的关键。2008年12月11日,潘基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绿色新政”(Green New Deal),呼吁各国扶持更多的环保项目,促进绿色经济增长以修复生态系统。2011年,英国政府宣布“启动绿色转型”(HM政府2011a)+“碳计划”(HM政府2011b),转型和计划的耦合揭示了为应对环境挑战,政府采取了影响商业和消费者的有目的的社会行动,这代表着对现行正统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突破(Fred Steward,2012)。

政府的公共政策在绿色转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公平定价,避免价格扭曲。政府组织资源价格充分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反映其真实价值和社会需求,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引导行为主体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价格机制按照市场规律调节生产和消费(Pearce,Markandya&Barbier,1989)。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应该作为定价的参考,以追求利用率最大化(GiancarloBarbiroli,2011),魏伯乐(2010)认为,提高资源价格是提高资源生产率的重要措施,遵循收入中性原则,开征生态税是提高资源价格的一个有效方法,并建议中国政府在未来的50年内,应该有步骤地提高能源的价格。

第二,法规的直接管制作用。Achim Steiner(2009)相信,法律是一个经济变革性渠道,能为加快绿色转型提供基础性作用。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离不开市场,比如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运作依赖稳定、可预期的环境,如果法规缺位,市场失灵或负外部性将不可避免,我们需要被更灵活规定指导的市场以确保经济绿色运行而不是相反。2010年,韩国实施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RPS),要求公用事业公司一定比例的能源应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12年大约占比2%(1474MW),2020年要达到8%(6648MW)。

第三,融合社会目标与经济政策的公共政策。一是制定绿色支持政策。North(2005)认为,经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适应性效率,即社会在创造生产性的、公平的制度上的有效性,为微观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奖惩等激励机制发挥着对微观主体进行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二是建立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Globe Scan和Ethical Markets Media的研究,许多人相信GDP是整体经济活动的标准,出于对仅以货币价值量衡量发展方式的反省,批评者主张建立一个兼顾社会福利、环境、公众健康等因素的整体生活质量指标。即一般所称的“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

三、国内绿色发展转型的研究倾向

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但最初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消费在经济产出中的份额却在稳步地下降,现阶段的发展方式是以社会和生态的严重不平衡为特征的。诸大建认为,我国环境与发展管理存在着“三重三轻”问题,即能源战略中重能源替代、轻能源效率;在减排中重技术减排、轻结构减排;在绿色发展中重供给管理、轻需求管理。目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以土地增值和廉价劳动力为主要发展要素的驱动优势已大幅减弱,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有鉴于此,Daniel Altman(2011)提出,中国现在是一个经济电厂,但长期来看,资源错配等结构性缺陷可能造成主要问题。他预测,本世纪末,中国经济将停止增长并开始萎缩。

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转型,视加快绿色发展转型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求。2003年,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科学发展观是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2010年5月8日,在“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主旨演讲中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二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三是完善经济全球化机制,形成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中国学术界,最早提出并定义绿色经济的是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会长刘思华教授。他在《绿色经济论》中指出:“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括。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在中国学者中,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的研究最为系统。他在其著作《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一书中,从人类历史总体进程和世界视野出发,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以绿色工业革命为主线,以绿色发展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绿色发展实践为佐证,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他不认可刘思华教授关于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继续的观点,他认为,“传统的黑色发展是绝子孙之路,即使是不断子孙之路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适应人类新的危机,对于它的修修补补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危机趋势。”他指出:“绿色发展”有特定含义:一要发展,二要绿色。绿色发展本质上就是科学发展。“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既是对当代世界已有的可持续发展的超越,更是对中国已经开始的绿色发展实践的集大成。”“绿色发展将成为继可持续发展之后人类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并将成为21世纪促进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革的又一大创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晓西等人的观点则与刘思华教授相近似。他们认为,发展绿色经济是现阶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他们认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有三大联系,即都强调环境保护,都坚持以人为本,都体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但这二者也有区别:一是理念与现实的区别,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念,是指导绿色发展的,绿色经济是解决现实困难的手段,绿色发展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现实。二是二者是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特别关注我们共同的未来。绿色经济可以有效实现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只有推行绿色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目标。李佐军博士的《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是目前国内较为系统地阐释绿色转型发展的著作。该书首先明确区分了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绿色转型发展的含义。指出:“绿色发展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是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则强调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是从传统的过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是由人与自然相背离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相分割的发展形态,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形态的转变。”绿色转型发展就是“由过度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形态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形态的转变。绿色转型发展是一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教授则认为,“绿色发展的实质及内涵应该定义在‘资源能源合理利用,经济社会适度发展,损害补偿互相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基础上。”中央党校赵建军教授认为,绿色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以新理念催生新制度,以新制度保障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

其实,“在经济学中没有简单的原则去区分站得住脚的与站不住脚的、恰当的与不恰当的理论。”增长的过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非均衡的。检验的试金石只能是时间足够长空间足够阔的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学者们表现出了视角选择的广谱性:一是行业绿色转型视角。例如,韩晶(2011),李平等(2011),蓝庆新(2012)等,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研究。胡岳岷(2006)则从粮食安全视角关注绿色发展问题。绿色农业研究者主要有朱立志(2006),陈彩能等(2011),张琳琳等(2011),章力建等(2012),吴平(2012),高美玲(2012),胡岳岷,刘元胜(2013)等。进一步行业细分,杨元华(2010),赵文博(2011),杨万平(2011)等分析了能源绿色转型问题。黄献明(2006),张兵生(2010),方一水(2011),梁俊强等(2012)专注于绿色建筑研究;二是基于研究者专业背景的相关研究,由于专业局限,此类研究多数仅专注于绿色经济的某一分支。例如,高红贵(2012)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诸方博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李宁宁(2011)则指出了中国绿色经济的制度困境并提出了制度创新思路;刘福森从哲学角度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生态价值观作为价值论基础,以生态意识的启蒙作为文化基础,以责任与公平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三是全局性的对策性思考。中科院是国内对绿色经济发展转型研究的引领者,自2006年以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持续关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2011的年度报告的主题是“实现绿色的经济转型”,报告认为,我国的绿色发展仍然面临技术创新、制度安排、基础设施、市场培育、系统整合与商业运作五大障碍。应从三个层面实现绿色经济转型:一是着力解决绿色领域本身的实际问题;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三是积极推进整个经济系统的绿色化进程,并建议国家制定“绿色发展基本法”。杨希伟等(2009)指出,战略规划滞后、激励约束机制缺位及缺乏核心技术三大“瓶颈”,将制约中国绿色经济。胡鞍钢则提出了通过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脱钩、提高资源生产率等举措创新绿色发展之道。

对“绿色政府”的重视与研究,则是中国学者研究的一个亮点。推行“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要求政府的职能与之相适应。李晓西(2012)认为,制约绿色发展的主要是体制问题,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实行绿色财政、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政策措施,促进绿色转型。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十大产业振兴政策,将新能源等提升到战略产业高度,但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更多只是在创造供给,而不是需求。加之中国政治、经济生态独有的特色,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经常与企业利益错位,低水平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导致光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暴露了政府“有形之手”的局限性。政府应该为绿色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在优化配置资源方面,市场远比政府更具敏感性和灵活性。绿色发展转型仍然是无数微观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非意识产物。因此,应改变当前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将民生幸福作为核心,建立绿色行政体系,实现权力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以政府的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转型。王习元(2005),黄爱宝(2008),姚志友、刘湘云(2008),刘家明(2009),郭珉媛(2010),王琦(2011)等对绿色政府模式、宏观治理框架及管理体系构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就著作而言,视野所及,国内只有一本以实证研究为重点,由陈建成、张玉静编著的《绿色行政》。总体来看,与政府在绿色发展和转型中的中心地位相比,绿色政府的研究者和研究文献仍然十分有限。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我们知道,即使在最纯粹的形式上,经济学理论也包含有政策的含义。马克·布劳格在《经济理论回顾》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在几乎每一个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中的每项新的发展都可能使我们重新想起经济学史中一些旧有的、熟悉的论题,或者改变我们对过去伟大思想家真正想要表述的含义的标准看法。”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早在1873~1886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已经讨论过了,并且已经有了十分明确的结论。《自然辩证法》一书,恩格斯写作了14年,研究了大量自然社会现象。他在认真研究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耕地而毁灭森林,西班牙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森林,意大利人砍伐阿尔卑斯山北坡的枞树,欧洲传播种植马铃薯……所引起的一系列反自然规律做法所遭受的报复后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所以,恩格斯郑重地告诫世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适用自然规律。”阱今天,我们对绿色发展转型的认识与行动,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适用自然规律”的强有力的证明。今天,全人类对绿色发展的共识与行动,“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21世纪必将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时代。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人口膨胀和资源枯竭的多重挑战,世界经济面临着重大转型,用更加绿色、智能的新兴产业替代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实现绿色经济发展转型,是顺应世纪潮流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世界大多数人追求现代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因此,绿色产品成为21世纪的市场新宠;绿色消费成为21世纪的消费潮流;绿色产业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绿色认证成为21世纪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绿色企业成为21世纪企业存在发展的主导模式。实现绿色转型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

实现绿色经济发展转型,是中国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列的重大机遇。绿色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没有赶上。第三次工业革—IT革命尽管赶上了,但只有追赶的份。而这次绿色革命,我们第一次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绿色经济,不仅成为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瞄准未来的经济主引擎,而且是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主导全球经济链的新王牌。对中国而言,全球新的“绿色竞争”是一场只能决胜、没有退路的“争夺战”。在这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人类社会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总体革命中,必须主动出击,一旦坐失良机,中国经济将陷入“绿色壁垒”的围困之中。

实现绿色经济发展转型,对松花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贯穿吉林省中、东部地区,流经吉林市、长春市、松原市等24个县市,全长790公里,流域面积7818平方公里,流域人口1400万,耕地面积5839万亩,其流域面积、人口、GDP贡献占全省总量的七成以上,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基地,更是东北人民的母亲河。吉林省作为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3的严重缺水省份,保护母亲河、实现绿色经济发展转型,事关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绿色发展论文篇4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一、绿色物流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二、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一)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2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二)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next],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2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3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4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从环境的角度看,今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

废弃物物流(Wastemateriallogistics)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的作用是,无视对象物的价值或对象物没有再利用价值,仅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4]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

绿色发展论文篇5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实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万美元,比2000年的170041万美元下降了8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2.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重要前提首先,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改善农业的贸易环境,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使农业的贸易免受其他国家在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歧视及农产品进出口带来的压力,降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对外开放,为国外投资者创造更为宽松、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使农业贸易获得主动权,维护农业及农民的利益。其次,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区域农业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农产品贸易可以从世界范围解决农产品供求平衡问题和有效配置稀缺农业资源问题,有利于促进各国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为农业增长国际化提供了从世界范围寻求要素资源与产品市场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使农业增长从国际国内分工和产业转移中获得结构调整、外向发展的机遇,实现供给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和产品布局调整,压缩、淘汰那些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解决适地适种或适养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3.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我国相对富余的劳动力要素与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也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通过区域集团组织的协议、条约等形式在资本、技术、商品、信息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4.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水平从农业国际间技术和产品的交流角度看,农产品贸易是获得农业技术外部经济和资本外部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其相对优势会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转移。农产品绿色贸易,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的贸易和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克服国际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技术引进、创新和交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因此,在不妨碍我国自主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外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公司来我国投资,并在地域上集中布局,以扩大技术外溢效应;同时,积极帮助国内农业新兴、幼稚产业和中级产业的发展,培育农业后劲产业,为农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基础。

5.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必然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制定了先出口环境资源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地处理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保护贸易环境,减少、消除污染和环境破坏,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维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循环的不可逆转趋势。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农业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优化,关税和非关税限制逐步减少,自由贸易原则得到贯彻,绿色贸易政策的透明度逐步增强,农产品绿色贸易成为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然要求。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人类消费需求变化的结果。人类消费需求变化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将集中表现在具有优质、卫生安全、便利和品种、风味多样化等特征的产品上。

6.农产品绿色贸易符合比较利益原则,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4,人均土地资源是世界1/3,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的1/7,人均草地资源是世界的1/2-1/3,人均海洋资源是世界的1/4,通过实现农业国际化,可利用国际资源解决中国农业资源不足的问题,将自身资源配置到能发挥最大效率的地方,从而促进农业提高比较效益。

7.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实现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实行负保护,农业为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积累提供重要来源,农产品出口仍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农业部门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是一个不断作“贡献”的部门,政府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通过价格支持、收入补贴、市场收购等方式对农业部门进行较大程度特别保护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才能有效保护农业本身发展,促进二元结构的根本转变。

色贸易发展战略

三、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措施

如何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呢?本文认为其指导思想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为基本指导,以科技为依托,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国家(区域)技术标准战略、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战略、项目工程带动战略以及打造绿色贸易区等为主要战略内容,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以点带面、梯度推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重视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重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有目标、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农产品绿色贸易区;重视加强贸易环境立法和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区域贸易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绿色壁垒,反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全面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如下:

(一)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由行使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职能上来。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要重视做好六个结合一是把区域优势发展总体战略的选择、制定同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设计、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的设计和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时空布局及平衡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把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结合起来;三是把提倡发展绿色贸易、鼓励绿色产品生产和销售及促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反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结合起来;四是把促进提升农产品品质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同国内农业的扶持和保护结合起来;五是把促进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同加快环境法制建设的步伐、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结合起来;六是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2.要正确处理好观念更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体系建设间的关系观念更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观念更新,才有目标、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的重要依托。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最有效方法。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所表现的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农产品质量(包括安全性)高的优势和农产品花色品种多、精深加工产品的优势等这三个方面优势的发挥均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物化过程的劳动消耗,可以减少单位农产品生产的劳动支出,可以以同样多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收益,或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同样的产品和收益,从而达到单位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效用满足度的提高,并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科技进步又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质量差、品种花色少、缺乏加工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的关键。制度创新是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合理整合、利用各种优势的资源,提高资源生产利用效率,发挥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调整生产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的产品分配过程,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源和产品向有效资源利用的部门或产品生产的部门和方向转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提高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的法律意识,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创新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组织创新和体系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贸易的重要环节。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体系建设和管理创新是实现制度目标的根本和重要保证。

3.发挥政府战略指导作用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要成立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统一领导机构和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制定区域项目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确立重点项目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实施步骤,组织项目的落实,协调项目的管理,组织监督、检查、评定项目的进展与完成质量等。三要加强政府对发展绿色经济的扶持力度。从减免农业税费、增加农业科技教育投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降低农产品市场流通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四要特别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农产品,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花色品种;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要打好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牌子,增加非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出口;要增加农产品的文化含量,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把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到发展战略高度,作为区域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关键内容。要特别重视制定农产品国家(区域)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把它列入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农产品区域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是全面、合理、科学地规划、配置、利用区域内农业科技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区域科技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技术标准更新慢,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要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实现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出口为突破口,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建立食物安全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生产过程源头控制为切入点,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依法加强质量监测管理为手段,力争用较短时间基本上解决我国农产品品质和污染物超标问题。当前首要任务是建立大宗农产品绿色技术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参照世界著名(权威)产品认证机构和主要产品认证制度,在广泛开展农产品贸易国际技术法规、标准的搜集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通过规范技术,制定食物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种子种苗技术、施肥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食品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措施。加强现有标准修订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进高新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要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加大对采标项目的资金投入,保证国际标准转化工作任务的落实。对涉及人身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要保证实施效果。要加强采标示范,扩大标准化示范规模。

(三)整合科技力量,创新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体系

整合科技力量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是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把整合科技力量同建立新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推广的科技支撑系统结合起来,同建立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体系结合起来。整合科技力量要重视机制创新,鼓励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鼓励产、学、研结合,降低技术创新与技术流通应用成本。

当前要特别重视把整合科技力量与确立技术发展目标和优先领域结合起来。要重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加速新型无公害农产品替代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研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技术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技术和设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程控制高技术成果。重点包括优质品种选育、产地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安全生产、加工与卫生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防治技术;高效、低残留(化学生物)农药、作物生长调节剂和新型高效专用复合肥、叶面肥技术;城郊农业和设施农业中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基因工程疫苗、生物有机肥料、生物调节剂等生物技术;农产品信息、安全、预警、预报的网络体系建设技术等。要加快建立农业环保技术研究中心,从无公害新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入手,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积极促进技术扩散、技术推广,重视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按照“五统一”(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的要求,重点创建一批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加强产地源头控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销顺畅。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联姻,创办农业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基地示范、企业带动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四)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

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优势的必要。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有效措施。要重视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视建立绿色贸易经济区、绿色贸易特区、闽台农业绿色贸易区等绿色贸易经济区。要明确区域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提高质量;要善于抓主要矛盾,重点治理,以点带面,梯度推进;要把打造“绿色特区”同实施梯度推进战略结合起来。

第二,重视实施绿色项目工程带动发展战略。要积极促进绿色基地建设、绿色园区、绿色示范区建设;要积极组织实施包括项目组织多元化、推广形式综合化、推广措施一体化的工程项目,促进区域综合生产开发能力的提高。

第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针对南北、东西的差距,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对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如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烤烟等)的调整,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努力开拓国际高档农产品市场,积极改善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条件。加快建立大统一、大流通的市场体系,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培植和扶持一批农产品营销公司,树立名优农产品形象,建立生产、经营连锁店。对于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战略调整,应在保证安全供给的条件下适当减少生产,调整资源成本高、缺乏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布局。要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制度,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既要保证粮食安全供给,又要促进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加强落后产区的技术培训,通过规范技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区域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

(五)加强体系创新与制度建设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加强生产监管、市场准入体系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

第一,加强生产监管。一要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创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加强动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二要净化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三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公告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四要推行标准化生产;五要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扶持和发展专业技术协会、流通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业产业化,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生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品种布局和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

第二,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一要建立监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二要推广速测技术。在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技术,推广速测技术,公布检测结果。三要创建专销网点。在国家和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连锁超市推进安全优质认证农产品的专销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四要实施标识管理。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对包装上市的农产品,要求标明产地和生产者(经营者)。五要实行追溯和承诺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

2.加快完善保障体系建设第一,要健全标准体系。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第二,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疫、检测体系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及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快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疫、检验和检测设备,制定相关制度,培训人员,强化检测手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纠正。要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的差距。第三,要加快认证体系建设。整顿绿色产品市场,规范绿色产品的认证、发证工作;加强认证机构建设,重视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第四,要加强生态环境污染监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尽快启动农产品食品污染监控和预警系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加强研究收集国外的绿色壁垒条款、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防范工作;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南北对话,建立环境与贸易协调的良性机制,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者提供质量、安全、标准、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第五,要加强管理机构与服务队伍建设。加快标准化研究及管理机构的整合,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标准研究和信息服务格局,提高标准化工作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强与绿色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制及制度建设要加快建立贸易与环境法制建设专门机构,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要健全环境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促进环境标准与国际接轨;要提高贸易与环境执法水平;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扶持绿色产业。

4.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农业国内政策支持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农村新一轮改革。要建立健全一个能适应新阶段和农业国际化要求的集中、高效、协调的农业管理体制。要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使其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重点抓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体系建设,鼓励组建农业行业技术协会、商会等组织进入流通行业。加强农业国内政策支持,要用好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条款,强化对农业的投入支持,重点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质量标准和市场信息等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要加强农产品安全宣传培训,从正反两方面对食物安全生产和市场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宣传,在《农民日报》或《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开辟“食物安全”宣传专栏,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参考文献:

[1]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3):2-5.

[2]孙东升.WTO与中国农产品贸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7-69.

[3]戴小枫,赵秉强.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J].中国科技论坛,2002,(2):21-24.

[4]刘彦.技术性贸易体系建设是我国产业与外贸发展的战略性任务[J].中国科技论坛,2003,(1):5-6.

[5]林国华,林卿.论技术创新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2):58-62.

[6]林国华,林卿.论构建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技术壁垒体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36-39.

摘要: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从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关系和意义出发,提出重视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整合科技力量,实施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若干冲破绿色壁垒、发展区域经济的构想和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

绿色发展论文篇6

后危机时代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保护环境将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和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大户,必须转变外贸发展思路,推进绿色贸易战略,掌握世界贸易关系变化的主动权,为我国的外贸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一、绿色贸易的内涵

绿色贸易包含两层意思:通过提高国内节能减排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国内经济走上能源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国内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以此带动出口产品的绿色化;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生产并出口绿色环保产品,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清洁生产的发展,以绿色出口带动国内经济的绿色化。

二、后危机时展绿色贸易面临的形势

国内推动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而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调低或取消出口退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督机制等,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性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国内资本和外商投资流向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另一方面,我国依然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都对重化工业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导致能源、资源性行业的产能不断膨胀,出口也随之大幅增加。

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日益成为潮流,发达国家在这个潮流中再次居于主导地位,掌握了强大的话语权,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比如,美国最近通过的《2009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提出了针对没有设定行业排放限额或者行业能源强度没有降低到相当水平的国家的惩罚性计划——“国际储备配额”计划。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资金实力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差距还比较大,要在低碳经济潮流中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难度要大得多。

三、后危机时展绿色贸易的战略支撑体系

内外两方面的支撑体系:一方面,在国内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调整能源结构为主,在不对重化工业进行显著压缩的情况下,提高重化工业的能源效率和减排力度,推动国内产业和出口产品的绿色化;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积极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适当策略,既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表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又不能承担超越我国发展阶段的责任,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

(一)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未来20年的发展目标所决定,重化工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情况短期内无法改变

如果要对重化工业强行做出较大的压缩,那么有可能延缓我国的基础设施完善进度、城市化进程、就业状况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兼顾经济发展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发展绿色贸易的关键在于改善节能减排技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能源效率。

1、改善节能减排技术,完善政策激励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建议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增加附录,将节能减排技术列入重大科技专项,从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与节能减排技术先进国家进行合作,同时建立吸引海外相关科技人才的机制。可以考虑允许若干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香港、澳门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利用港澳整体科研、创新环境更接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吸引海外人才。形成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能源、资源型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可以考虑将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行业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目录,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在税率、税前抵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企业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逐步改善能源结构。一方面,大力推广风电、水电、太阳能热利用、农村沼气等比较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另一方面,加大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开发力度,并在适当时机制定建筑设计的新标准,实现建筑与新能源利用的一体化;加大对生物液体、固体燃料技术和节能环保汽车的研究开发力度。建议在贴息、税前抵扣、税率等方面给予新能源产业一定的优惠,并在适当的时候实施新能源市场配额制,通过为新能源产业配给一定规模的市场,促使新能源产业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走上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2、加快价格、税收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对传统能源、资源和两高一资产业的引导和管理力度

加快能源、资源价格体制改革,使能源、资源价格能真正反映其稀缺程度,使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择机开征反映温室气体污染的碳税,通过碳税使得化石燃料的生产、使用和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真正由其自身来承担,促使传统能源的使用走上高效节约的道路。加强对两高一资企业产能的管理,改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降低地方政府通过上马两高一资项目实现GDP增长的动力。鼓励两高一资企业开发、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在融资、财税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完善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税收体系,适时考虑开征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关税。进一步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并引导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清洁能源、环保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中。

(二)在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方面,我国应该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充分肯定节能减排为全球带来的收益,在减排问题上持积极参与态度;第二个层次,反对将节能减排与贸易、投资等问题挂钩,坚持一事一议,通过谈判推动建立合理的减排成本分担机制。

1、积极参与到全球节能减排的进程中

就我国目前而言,如果不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将会有以下三方面的成本:(1)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必然使我国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的位置;(2)我国为生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使我国发展高能耗重化工业的收益大打折扣,而资源浪费、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后续成本,包括疾病、医疗等更与全面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相悖,将从根本上损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压力将减小,进程将减缓,参与经济国际化的质量和层次将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使我国的比较优势无法实现动态升级。

2、积极推动建立全球减排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都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方面应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然而,所谓“有区别”的责任如何界定?如何形成一个共同接受的标准,在此标准下确定不同国家的不同减排量和减排速度,以及所应承担的不同减排成本?迄今为止没有很好地解决。各国在减排问题上常常自行其是。

我国在这个方面应有所为,积极推动建立减排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公共品提供的成本分担原则应该是两条: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具体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受益原则应替换为损害认定原则。

在减排量方面,应坚持以损害认定原则为主。即排放越多,损害越大的国家,应减排的量应该越大。全球变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长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结果,因此,应将历史排放量统筹考虑。1850年到2002年,美国累积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比重为29.3%,欧盟为26.5%,而我国只有7.6%。因此,统筹考虑的时间越长,越符合历史事实,对我国越有利。

减排速度和单位成本分担方面,应坚持支付能力原则为主,即支付能力越强的国家,分担的成本应越多。确定支付能力,可以以人均GDP为标准,或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应确定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人均排放成本在人均GDP中所占的不同比重,实行累进制。对于人均GDP水平低、节能减排技术落后的国家,要推动建立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补偿机制。

3、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的支持,结成统一战线

绿色发展论文篇7

一、关于当前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形势分析

延边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面临着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是充分发挥我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部署,积极申报,于2014年成功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从整体情况来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示范区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发展成效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医药、食品、旅游、物流、电商等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初具规模;特色鲜明、可有效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日趋合理;“万家企业”节能行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审查等节能工作不断深化;耕地、水体等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水平有效提高;重点流域、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农业面源、锅炉烟气、交通废气等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重点生态区块保护逐步加强;绿色城市和美丽村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生态文化推广宣传不断扩大。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州还面临着示范区建设动力不足、部分重点领域尚存环境隐患、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生态建设尚未形成合力、缺乏考核机制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关于加强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想思考

此次来吉林视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当前越来越严格的资源环境制约、环保督察、虎豹公园建设等举措,也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决心。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作风、更加强有力的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总体来说,我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通过实施“十大支撑工程”,着力构建“八大体系”,从而实现“五大目标”。

具体来说,“十大支撑工程”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工程、绿色产业体系培育工程、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工程、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工程、境外资源合作利用工程、宜居环境建设与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构建“八大体系”,即通过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界定生态安全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努力提升服务业生态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通过加强能源结构调整与节能管理、加强土地与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加强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利用,构建节约集约的资源利用体系;通过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和美丽村屯,构建生态宜居的城乡融合体系;通过开展清洁水、清洁空气、清洁土壤等行动、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特殊区域生态修复,构建山青水秀的环境安全体系;通过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特色文化挖掘与保护、加强特色文化推广宣传、培育节约型消费模式,构建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建立立法与规划保障机制、建立生态环保市场化运行机制、创新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构建规范长效的体制机制体系;通过加强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森林安全应急响应体系,构建行之有效的能力保障体系。

通过上述举措,进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效益提升、生态与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文化培育效果明显、体制机制系统健全等“五大目标”。

三、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在思想层面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观念更新、体制创新、技术革新和能力建设,推进生态的良性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中,观念更新既是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提,也是实现突破的根本保障。

一要正确认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要彻底转变“保护环境等于放弃了发展权”的错误理念和生态无价值的传统观念,全面践行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要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片面思维。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先进的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制度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中生态文化是基础,生态经济是前提,生态制度是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三要认准方向,切忌盲目发展。要注重结构调整,摆脱急功近利心态,防止一哄而起,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当前要把全域旅游作为我州绿色发展的龙头。同时要跟上全省产业发展的节奏与方向,争取融入汽车、高铁、卫星等重点尖端领域的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做强实体经济。

四要注重规划,集约高效。在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时要引入“主体功能区”的理念,即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州未来200多万人口、上千亿的GDP在4.3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空间的分布,并与322.8万公顷的林地、21.8万公顷的耕地、163.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相协调,把该开发的区域开发好,把该保护的区域保护好,保障我州生态安全。

绿色发展论文篇8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更大关注。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的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如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式的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形式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欧洲最近又提出一项整体运输安全计划,目的是监控船舶运行状态。通过测量船舶的运动、船体的变形情况和海水的状况,就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避免发生事故,或者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这一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海洋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也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重点在于规划和兴建物流设施时,应该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要限制危害人类生态最烈的公路运输的发展,大力推进铁路电气化运输)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对运输规划进行研究,积极开发和试验绿色包装材料等。

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运输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予以研究和发展。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生命线的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物流绿色化的重要意义,除了在传统的防止交通事故、抑制道路沿线的噪音和振动等问题方面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控制作用外,还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目标值,如:货物的托盘使用率,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留时间等,来减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负荷。1989年日本提出了10年内三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即含氮化合物排出标准降低3成到6成,颗粒物排出降低6成以上,汽油中的硫成分降低1/10;1992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汽车二氧化氮限制法,并规定了允许企业使用的5种货车车型,同时在大都市特定区域内强制推行排污标准较低的货车允许行使的规制;1993年除了部分货车外,要求企业必须承担更新旧车辆、使用新式符合环境标准的货车的义务。另外为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日本政府与物流业界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积极实施在干线运输方面推动模式转换(由汽车转向强化对环境负荷较小的铁路和海上运输)和干线共同运行系统的建构,在都市内的运送方面推动共同配送系统的建构以及节省能源行驶等。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进入21世纪,物流行业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如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以及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观念上的差距。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更何况面向的是更进一步的绿色物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政策性的差距。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因此,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3.技术上的差距。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我国的物流业还没有什么规模,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规划,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另外,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我国的绿色物流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物流绿色化对我们来说,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路途。如今世界上的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故必须要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物流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和整合,如若不然,就会失去竞争力,一旦国外在物流业的绿色化上设置准入壁垒,我国稚嫩的物流业就将遭受巨大打击。可以说,发展绿色物流是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重要基础。

上一篇:农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林业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