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师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4 12:56:39

兽医师职称论文

兽医师职称论文篇1

关键词:校内教学实训 畜牧兽医 高职高专

江苏省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社会适应性,尤其是对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 还存在着先进技术项目训练不够、训练量不足的缺失。在实践项目的组织上,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动手训练的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培养畜牧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真实的生产现场,探索畜牧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根据畜牧产业需求的培养目标,对学习者所需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发实训项目模块,构建相对独立的、模块式、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建设了畜牧园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并取得了实质成果。

一、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畜牧园是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兴建的教学实训基地,由水禽、种猪两大教学实训基地组成。

1.猪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猪场教学实训基地建有各类猪舍及附属用房26幢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猪场采用全封闭、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模式,生产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猪场采用干湿分离机将粪污干湿分离,分离的粪水进入沼气工程发酵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供应猪场及园区生产生活用电,发酵产生的沼液,通过管道喷洒于园区苗木及周边蔬菜基地。猪场拥有种猪性能测定系统、完善的兽医设备、采精设备和饲料加工设备供学生实训。

2.水禽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水禽教学实训基地占地60余亩,建有各类水禽5000平方米标准养殖舍,舍内配套自动喂料、饮水设备、湿帘、大型排风扇、自动光照控制设备、加温设备等。水禽教学实训基地拥有完整的养殖、孵化、加工等设备供学生实训。

3.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畜牧园还会为学生提供了电子阅览室、科普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学习生活设施。学生在这个实训平台上努力提高实践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二、师资力量建设

1.校内讲师队伍建设

校内讲师队伍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组建,畜牧兽医站专业校内讲师队伍由18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实际生产服务知识、管理能力,对于生产实践设计过程,自己操作编制实验内容,制作教学用具,计划实习进度,调整实习设备,研究实习方案及实习教材,结合实践需要制教材内容,培育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人才。校内讲师队伍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方面的研究,还要进入养殖场企业参与生产,这样掌握相关专业第一经验,从而从纯理论型教师转向复合型,多能型教师。

2.技术导师队伍建设

畜牧园聘请有经验的畜牧兽医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作为养殖场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学院兼职教师,现有技术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充分利用他们高操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在现场指导学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应用技能,快速培养适合未来岗位需求的人才。

三、实训课程建设

畜牧园作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基地,承担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学生在养殖场顶岗实习一个月,在学习过程中,指定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讲师和技术导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中,手把手教会学生养殖技术,有目的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根据专业建设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畜牧兽医专业类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本达到工学结合常态化,每月一个班到中心进行“工学结合”或者“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为了让畜牧兽医类专业每个学生都了解校内基地,增加对畜牧业的感性认识,除此之外,实训中心还安排了为期1天的生产见习、为期1周的生产实训等多模态教学模式。

另外,每学期安排2~3班在实习基地完成了《养猪生产》《家禽生产》两门课程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在猪场、水禽实训基地生产功能区进行轮岗教学,同时完成两门课程的“工学结合”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

四、运行管理制度建设

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分为教学管理、日常管理、生产管理。教学管理主要是课程标准、教学任务书和教学大纲实施方案等教学文件的编写,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监督、考核,教改的研究等均由校内讲师和技术导师参与联合制定完成。日常管理由校内讲师监督指导,学生轮流值班负责。技术导师作为实训基地的师傅,负责学生的生产培训和技术指导,协助做好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由技术导师指导安排。在整个实训期间,学生定期轮换工作岗位,要求能了解各个环节的生产要求。

五、结语

畜牧园校内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生产、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实训,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参观访问、见习经理等措施,全面、深入了解并掌握现代畜牧生产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切实有效地提高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雨兰,邹定南,陆春其.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之专业产业化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2012,(10):147-148.

[2]周双林,夏苗芬,崔山风.高职生物制药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支撑条件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4):221-223.

兽医师职称论文篇2

陈倍技,1958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太仓人,大学本科(农学士),民建会员,太仓市人大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1993年2月20日经苏州市林牧园艺技术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获畜牧师资格。1982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猪场从事技术工作长达15年,先后担任猪场技术员、生产科长、副场长、场长等职务。1997年调太仓市畜牧兽医站任副站长。94年获共青团苏州市委员会授“苏州市青年科技标兵”、99年获苏州市委知工办授“苏州市优秀专业技术拨尖人才”、97年入选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列为第三层次第一轮和第二轮“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8年《太湖猪杂交利用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获江苏省农业科技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第12名完成人),99年《猪优良品种及配套集约化增产技术》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第5名完成人)。

本人自1993年2月被聘任畜牧师以来,紧紧围绕畜牧兽医工作重点,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坚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人大、民建以及统战口子和局系统组织的各项政治时事学习,不断加强自身职业修养,[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文秘站 =站注:]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宗旨,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畜牧法》以及有关畜牧兽医法规,通过不断学习,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工作业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发挥敢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开拓精神,坚韧不拨、求真务实的进取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创业精神,促进了自身建设,增强了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自觉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随着畜牧兽医事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和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动向,及时向面上生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与有关科技人员和养殖业主共同探讨最佳生产方式,促进科学饲养,同时开展畜禽养殖环保达标治理,在学术方面,能够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吸取他人之长。丰富个人知识,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先后自学了《药学》、《药理学》、《中药学》等医学专著及文献,做读书笔记数十万字。坚持订阅《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兽医学杂志》、《畜牧与兽医》等学术期刊,及时了解和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进展、新动向,积极探索新理论,研究新方法。为了掌握面上情况,经常与基层兽医站站长及统计员及时交流工作信息,指导本站统计员准确做好畜牧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积极参加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百度直接输入“文秘站”第一个网站便是)认真投入我市“垃圾猪”专项整治活动。精心编写畜牧生产调研报告和《畜牧兽医信息》,其中《沪上百万鸭子挥师北上对太仓环境和疾控的影响》一文受到社会各界的共鸣,还被《太仓日报》改编采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广泛学习,拓展了思路,及时掌握国内外畜牧科技的最新动态,并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来指导养猪业主,同时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有了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与同行同事交流,论文《专业户猪场及其生产模式设计》发表于 《畜牧与兽医》杂志1993年第6期、《仔猪断奶前后的养育技术》发表于《畜牧与兽医》杂志20__年第3期和本人执笔的《虹吸式粪沟冲水器制作》于《畜牧兽医》杂志20__年第十一期。从而使工作和理论有了系统性的提高。20__年3月下旬我参加了太仓人事局组织的高级职称计算机培训和考试,获苏州市人事局人事考试办发《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培训考核结业证书。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热情关怀下,经过本人的积极努力,20__、20__年连续二年的年度考核均被考评为优秀等级并获太仓市人事局嘉奖。

受聘畜牧师以来已有十多来年的刻苦努力,个人在专业技术等方面已具备高级畜牧师资格,希望得到获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刻苦学习,创新开展工作,力争把专业技术水平再提高,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兽医师职称论文篇3

王永强(青岛宝发宠物医院主治医生、业务院长)

个人简介:1986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2010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专业。2011年考取中国执业兽医师资格证。2012年3月加入宝发宠物医院,担任主治医师、业务院长。2013年荣获“青岛市十大杰出青年兽医师奖”。个人专业:宠物全科临床。发展方向:小动物外科。

刘沙(东营春阳宠物医院宠物医师)

个人简介:2006-2009年毕业于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2009-2012年在济南雷欧宠物医院做助理医生,期间经常外出学习;2013年至今一直在东营春阳宠物医院担任宠物医师,从事医疗、化验,犬猫皮肤病诊疗,并对其有很深的研究。

方业宁(联邦宠物医院创始人)

个人简介:出生于lg70年,安徽宁国人,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师从安徽省宁国市现任畜牧局局长葛联合兽医师、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秘书长、江苏农业大学赖晓云教授,合肥天虹宠物医院院长、安徽农业大学蒋书东教授。从事宠物狗临床诊疗工作20多年。1990年开始从事宠物狗繁殖、临床诊疗至今,擅长小动物内科病,传染病,皮肤病,老年综合病,肿瘤,肝腹水,营养代谢,寄生虫病,外科,疑难杂症的研究和诊疗。在兽医临床及小动物疾病诊疗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1993-1996年间,曾分赴上海、武汉、北京、广洲、南京、杭州、合肥等地宠物医院学习;19g7年在宁国市城东路创办世界名犬宠物医院;2001年12月被中共宁国市委、宁国市人民政府授予“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户”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2005年世界名犬宠物医院迁至宁国市大市场内,更名联邦宠物医院。

慈鹏宇(青岛宝发宠物医院副院长)

个人简介:200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2006起至今从事小动物临床工作。参加过多次国内外宠物医师大会以及外科。骨科、眼科等培训。现任青岛宝发宠物医院副院长。个人专业:小动物全科临床。发展方向:小动物全科医师

许建业(青岛宝发宠物医院主治医师)

个人简介:1989年出生于山东菏泽。201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动物医学专业。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就职于成都双林动物医院。2014年6月加入青岛宝发宠物医院,担任主治医师。个人专长:内科、皮肤病。发展方向:老年病、代谢病。

陈素霞(爱康宠物医院技术院长)

个人简介:泉州市爱康宠物医院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现任爱康宠物医院技术院长。2002年开始从事小动物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至今已有十四载,多次参加北京、上海等国内外宠物诊疗学术交流与前沿教育;颤长小动物骨科和普外手术;犬猫内科、皮肤科、神经系统和五官科疾病的诊治!

王静(青岛宝发宠物医院药物主管)

个人简介:1991年出生于山东青岛;2014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14年加入青岛宝发宠物医院至今,担任药房主管。对小动物药理深有研究。个人专业:动物科技。发展方向:小动物内科学。

王钟琪(青岛宝发宠物医院医师)

个人简介:2014年毕业于山东现代畜牧兽医专修学院。之后进入青岛宝发宠物医院担任宠物医师。个人专业:小动物全科临床。发展方向:小动物内科。

李耀(青岛宝发宠物医院医师)

个人简介:2014年毕业于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之后进入青岛宝发宠物医院担任宠物医师。有扎实的动物医疗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个人专业:小动物全科临床。发展方向:小动物内科。

蒋桃(曲靖靓仔动物医院阳光分院院长)

个人简介:国家执业兽医师,曲靖靓仔动物医院阳光分院院长,中国兽医协会小动物医学分会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高级会员,宠物诊疗网版主。2008年毕业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动物医学(教育方向)专业,获大学本科学历(期间组织并带领团队荣获西南大学兽医技能大赛一等奖)。从事小动物临床诊疗工作7年,曾任爱美森宠物医院院长助理。在小动物全科诊疗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外产科疾病及其外科手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治疗了大量复杂病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多次参加FASAVA、北京宠物医师大会、西南宠物医师学术交流会等国内外宠物医疗学术交流会和亚洲小动物骨科培训等专科学习,并多次到北京、天津、上海。四川。重庆等地大型宠物医院交流学习。参与撰写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昆明地区犬戊型肝炎血清学调查”获“首届西南宠物医师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奖”。期间指导多家高等院校动物医学、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学生教学生产实习及本科毕业生毕业课题30余人。

赵帅荫(仁仁动物医院兽医师)

个人简介:1984年12月4日出生于山西,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现任香河县仁仁动物医院兽医师。本人爱好广泛,喜欢看书、听音乐、上网聊天、看新闻。性格开朗,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工作积极,责任心强。真诚、勤奋、细心、负责是我的工作态度。有独立工作能力,思维敏捷,热爱小动物,愿把宠物医师作为医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李伟诗(青岛宝发宠物医院化验室主管)

兽医师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多媒体教学;畜牧兽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42-02

职业技术学校专业繁多,畜牧兽医专业是其中的基础专业,担负着培养畜牧兽医行业一线技术人才的重任,也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贵州省习水县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疾病诊治、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关爱动物及保障养殖业生产,以及动物医学管理等的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且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工作,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近几年来,我校在专业课教学上进行创新,将专业课程进行适当优化组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探索“利用校内外教学实训、实习基地,规范与加强毕业实习,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保证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达到培养目标”等方面取得一定经验,这主要得力于多媒体教学,也就是运用计算机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功能。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是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有力工具和形式。在职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能极大地促进专业教师课程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在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挥非智力因素、模拟演示逼真的现象和过程都有很大的优越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有许多优势,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畜牧兽医学专业课教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畜牧兽医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畜牧兽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资源,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想象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畜牧兽医学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协调师生与教学内容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保持整个畜牧兽医学教学的统一性,提高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方面: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以促进畜牧兽医学专业的教学创新。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促使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走进畜牧兽医学的课堂,推动了畜牧兽医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地推行就业教育,才能真正把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2.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健康安全、生态环保等现代畜牧业养殖的转变,职业技术学校怎样培养适应社会、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作出改革,探索培养理念新、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人文精神、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高素质人才的新途径。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开发与新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很高,职业教育要努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与社会发展接轨,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使畜牧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优化课堂管理,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职校畜牧兽医学专业课堂中的应用逐步发展,只是掌握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有所差异。不管应用程度怎样,教学中师生都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多媒体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包括课堂管理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又反过来促使自身继续完善和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畜牧兽医学专业课创新教学的发展

1.拓宽专业知识面

畜牧兽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也有较大的区别,畜牧行业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的养殖技术、疾病及产品不断出现,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对付新型疫病的办法和手段,只靠课本上对疫病的描述和防治远远不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书本上的不足,随时采集信息服务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之广、信息量之大,是其他资料不可比拟的,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增强探索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把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新科技介绍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介绍畜牧兽医行业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例如,近年来,通过致病病毒和细菌的更新换代,不断出现新型微生物和高致病性微生物,导致各种家畜的传染病频发。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都不清楚,在课堂上可以把这些问题和研究动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不断增强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以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3.提高专业技能

多媒体技术还可应用于实验、实习、实训过程中,由于某些技能知识需要靠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做演示实验才能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强调了演示试验的规范性,而专业音像资料也能代替教师的操作,使学生获取技能和知识。

总之,在畜牧兽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观念引领行动,学校要大胆尝试,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改变教学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质量和效益的最优化。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华慧等.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

[2]关品卿,王华.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兽医师职称论文篇5

她有着70多年的辉煌历史,

她开启了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先河,

她的历史画卷曾经镌刻了许多畜牧兽医界大家,

她培育杏林英才,遍布大江南北。

这就是中国西部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发轫于1938年的“建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创造活力。历经大半个世纪的艰辛创业,今天的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已经是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学科建设硕果累累,科学研究奇朵朵,培育英才桃李满园,产业成果享誉西南。

几代人的青春与梦想,几代人的艰辛与荣光。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师生呕心沥血,默默耕耘,在巴渝大地上谱写了一曲矢志不渝、奋斗不息、不断超越、激情豪迈的凯歌,在西南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品牌,也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祖国畜牧业发展的光辉史册上。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以下简称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西南大学的特色校区,位于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重庆市荣昌县。校区占地529 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电子期刊 818 万多条,并实现了信息网络化和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与本部共享。校区建有年产18万吨的川牧饲料总厂、国家农林试点实践基地(荣昌高素质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实训基地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并与正大集团、铁骑力士集团、希望集团、通威集团、三旺集团、重庆方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饲料、兽药企业及基层畜牧兽医局、水产鱼种场等单位建立起广泛联系,建立了15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4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00余人,博士、硕士140余人,讲师等中级职称150余人。校区设有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水产系、信息管理系、商贸系、基础部、网络与继续教育部共7个教学系部,有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共10个本科专业,招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水产养殖学、草业科学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畜牧学”、“兽医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校区已形成了以畜牧学、兽医学、水产等骨干学科为主线,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支撑学科协调发展,基本覆盖牧渔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办学格局。

校区在70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立足川渝、辐射西南、放眼全国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植根西部畜牧业沃土,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该成果于2009年获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底蕴深厚 追求卓越

1938年,杨虞笙、杨德辉父子在民族危亡之际,探寻教育救国之路,变卖家产,筹资10万大洋,创办“建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0年国民政府中央畜科所、农业实验所、血清研究所迁入校内。1943年9月农林部在此召开“第一次全国畜牧检讨会议”,开启了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之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融合了四川省畜牧兽医师资、部队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及多方资源,成为农业部重点中专――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升建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2001年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2005年融入西南大学。在近70年的办学历史中,许振英、汤逸人、吴仲贤、费理、蔡无忌、蒋宗三、吕高辉、沈同、程绍迥等国内畜牧兽医界的先贤前辈云集于此、弘文励教、辛勤耕耘,奠定了校区作为“植根牧渔业沃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实践型人才培养基地地位,孕育了“艰苦创业,负重自强”的办学传统。数十年风雨沧桑,自强不息;几十载磨砺奋进,春华秋实。如今的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正在积极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基地、国内牧渔业管理与技术创新的阵地、服务牧渔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地。

协同创新 培育英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校区扎根西南自然与人文沃土,传承“艰苦创业,负重自强”办学传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校区毕业生以能吃苦创新、会经营管理、善实践动手广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赞誉,近5年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建立以“1+8”校企联合体为代表的“教师、学生、企业”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融纳各种社会资源协同创新。

多年来,校区积极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创办或协办现代科技型企业,引领教师将掌握的科学知识用于实际,走出一条“理论-实践-理论”的“双优型”教师培养之路,促进了教师队伍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了解把握行业发展方向的能力;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还为校区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可靠保障。2005年,校区与荣昌的由校区教师领办和协办的8家GMP兽药企业联合办学,建立了“1+8”校企联合体,协同创新。从此以“1+8”校企联合体为代表的“教师、学生、企业”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始实施,促进了科学家、教育家与企业家的交流沟通,科学技术与商品经济的相互融合,实现了校区与企业的共生共荣,更加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

建立以“教师大课题为主轴+学生小项目为支撑”的校园科研互动互惠网络体系,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校区通过制定《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管理办法(试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完善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进行规范,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校区还通过设立创新基金、实施创新实践学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资助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同时,校区还围绕教师的科研课题,让学生选定小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了以“教师大课题为主轴+学生小项目为支撑”的校园科研互动互惠网络体系。这既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力,又为老师研究项目提供了较多信息和科研资料,起到了互动互惠的良好效果。

构建独特的实践育人模式和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校区一直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强化实践,突出创新,彰显个性,协调发展”作为实践教学理念,并构建了“课堂实践教学―基础技能、专业实践技能大赛―专业技能、校内体验式实践―综合技能、企业生产实践―职业技能”的“4环节―4技能”实践育人模式。2010年11月,校区学生在参加由来自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21所拥有动物医学专业学科的“985”、“211”等高校100余名选手组成的比赛中,以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脱颖而出,荣获全国首届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同时,校区还构建了“学校主导+学生主动参与+企业支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每学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由专业教师带队,深入企业、政府部门、乡镇、农村,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企业、政府、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得到了企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近年来,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共赞助校区学生实习经费近500万元,正大集团、大北农集团等国内外著名农牧企业在校区设置了“正大奖学金”、“大北农奖学金”等十余项奖学金,累计接受校区学生实习上万余人次。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对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校区多次被评为“全国百所社会实践”优秀学校。2011年5月,校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大学生学工示范基地”。

发挥优势 服务地方

多年来,校区教师本着“服务国家、服务民族、服务民生”的思路,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治学育人,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科研服务、科技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校区培养出了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人工培育克隆猪的赖良学教授、中国SARS动物溯源副组长动物病毒学专家涂长春教授等一大批为世界科学技术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行业英才。校区积极鼓励、支持在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感动重庆2006年度人物”、重庆市第十一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邓费建、邓波兄弟就是这些勇于创业的学生的典型代表。目前,校区每年为社会输送1000余名高素质毕业生。每年为养殖企业、饲料兽药企业、各级畜牧业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培训技术人员达10000余人次。

校区教师主持了“三峡地区特色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三峡库区优质肉牛安全生产关键集成与示范”等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星火计划项目,着力解决阻碍地方经济建设的瓶颈问题;同时校区教师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以科研服务和科技推广为载体,切实解决了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校区教师倡导建立了中国畜牧科技城,并全力建设它,使他迅速发展壮大;校区教师新创的小鹅瘟、猪丹毒、猪伪狂犬病检测方法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动物疫病检测规程进行推广;校区教师新创的“抗鸭传染性浆膜炎兽药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兽药二类证书,同时开创了蛋黄抗体兽药工业化、商品化的道路;校区教师培育出了重庆市第一个畜禽新品系――渝西乌鸡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校区教师还为许多食品厂、养殖场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保障了这些厂、场的良性发展。

校区“立足畜牧科技,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特色办学模式得到了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及《光明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笃实、自信、充满蓬勃生机的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在迈过70多年风雨历程后,意气风发地进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校区将面对中国畜牧业发展的新需求和高等农业教育的新形势,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已任,不断丰富和发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励精图治、锐意进取、迎接挑战、开创未来,为建成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特色校区而努力奋斗!

兽医师职称论文篇6

与兽药电商在民间的“火热”态势形成对比的是政府的态度“冷淡”。农业部《兽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今年3 月1 日开始实施,电商模式无疑是对《办法》的直接“挑衅”。但是,无论是兽药企业还是政府监管部门对此都持回避态度。在中国兽药协会的一次会议上,某媒体代表提到兽药电商模式时,该协会秘书长对此表示了疑问,但是并没有明确表达其他态度。

从消费趋势上来看,兽药电商是在迎合消费者需求,但是从政策角度来看,明显违反《办法》。这是一场政策与趋势之间的博弈。从这场博弈背后我们也能看到行业中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

首先是政策制定者的不切实际。《办法》之初就有业内人士质疑其实施的可行性,因为无论是从当前执业兽医师的数量还是兽药监管部门的执法能力,都与该项政策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存在巨大差距。另外,对于当前临床兽医盈利模式(依靠兽药销售盈利,而非诊疗技术)而言,与《办法》本身就存在矛盾点——怎么(谁来)监督和解决执业兽医师为了盈利乱开处方笺的问题?兽药电商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办法》出台之前,就有人在做,政策制定者当时难道考虑到兽药电商监管的问题?

总之,正是由于政策制定者的不切实际,导致《办法》只是政府一厢情愿的想法,既不能达到约束“乱用药”的目的,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药残问题。

其次是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如果上述言论中小编低估了政府对《办法》执行的决心,那么再来看看“有关人士”在回答兽药电商监管时的言论:“兽药电商不在农业系统的监管范围,应属于工信部信息化司,我们联系该司负责人,他们表示他们的职能在指导而非监管,兽药电商的监管应由农业部门牵头。”从这一说法来看,兽药电商的监管目前还处于 “真空时期”,会不会形成类似瘦肉精事件爆发时的九龙治水局面很值得观察。

综上所述,政府在制定政策前一定要深入行业切实了解行业现状与需求,结合自身的执行能力而定,同时应该有前瞻性,对行业发展趋势做评估,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政策才具有可行性,执行效果才能好。

赵培培

兽医师职称论文篇7

一、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

1.对口招生模式

对口招生模式中包括独立模式和“3+2”模式(或“2+3”模式)。

独立模式是各省份根据自身情况面向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行招生,考生根据自身分数和意愿填报升学志愿,这类学生我们称之为三校生。各中、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没有沟通和交流,完全是独立的。这就存在最大的问题:中高职院校相同专业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设置重复或者断档,使得高职预期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

“3+2”模式(或“2+3”模式)是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由中职学校招生,完成前三(二)年的教学任务,然后按这三(二)年的学业成绩以及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完成后二(三)年的学习任务,经考试合格后,颁发高职毕业文凭。“3+2”模式(或“2+3”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实现了一体化,两所院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办学,实现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中高职教育共同发展。

2.五年一贯制模式

五年一贯制模式,又称“初中起点高职教育”,学生通过中考进入高职院校系统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经过三年的中职教育,考试合格后,可以直接进入高职阶段学习,进行一贯制培养。五年一贯制在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上更加系统化,教学过程更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学生需在同一所院校完成一贯制培养,学制较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二、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

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进程,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辽宁省确立了建设“中、高职教育衔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与课程开发项目”。我们对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开发。

1.设定分阶段培养目标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两种层次不同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两者各自为政,导致培养目标的设定混乱、模糊不清、缺乏互补性。2012年6月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界定: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按这一规定,我们重新设定了畜牧兽医专业分阶段培养目标(见表1)。

表1 畜牧兽医专业分阶段培养目标

2.“221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21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概括来讲,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2年,主要就畜牧生产等基础能力和职业规划等内容进行培养;2年课程修满,达到标准,依据考核择优进入高职阶段学习;选择就业的学生可由所在学校安排就业顶岗实习1年,完成实习任务后准予毕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2年,主要内容为动物生产和疾病诊疗(见图1)。

图1 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一体化(2+2+1)模式

“221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和再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途径。

3.岗位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融合贯通的中高职衔接最终的落脚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体系改造的出发点是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因此,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企业调研,明确我们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发展就业岗位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过程、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及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知识需求。

4.构建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

(1)专业课程设置重复。有些课程在中职阶段已经学过,甚至已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又要重复学习,甚至是使用同一本教材,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文化基础课脱节。中职学校更着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文化基础课薄弱。而大多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的设置更偏向于学科性,这就使得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普遍感到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颇为吃力。

(3)专业技能课衔接错位。中职毕业生文化课基础薄弱,但专业操作技能有一定的基础,进入高职后与高中生源的学生共同从零学起,造成了专业技能课衔接错位。因此,需要构建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我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明线、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暗线,根据中高职阶段目标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和实训实习领域4个部分(见表2)。

表2 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5.制定课程标准

为了使中高职衔接达到较好效果,我们聘请了企业专家、中职学校的骨干教师、高校的教育专家与我院的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教师,根据上述的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能力需求,并按照相关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专业课程标准。

6.学生评价管理体系

学生在中高职两阶段全程实习学分制管理。理论课教学每16学时1学分;实习实训每周1学分。另外,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还设创新创业学分,包括获得的行业证书、参加社会实践、技能大赛、、生产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所获得的学分,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学分可以顶替部分选修课。

兽医师职称论文篇8

校园里,绿树掩映的“菁华路”旁,诚信文化的小小展板,芳草茵茵的“睿农路”边,宣传橱窗中企业文化的鲜活字符,繁花映衬的“绿源广场”中,兖州绿源食品公司的发展历程,激励了多少有志学子。山东百德生物科技公司冠名的“百德广场”,含义深远:百倍信赖,德诚相待;百年基业,教育为本;百年树人,德育为先。“华辰路”的路边是山东华辰生物科技公司寄语:牧院学子,华夏星辰,厚德敏行,技艺超群,青春才智,服务人民,产业报国,建立功勋……10条道路,3个广场,传统文化、大学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机融合,营造出了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文化氛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用这种特殊方式校企共建大学文化的现象在全国并不多见。在文化建设方面如此着力,做得如此出色,令人惊讶:这真的是来到了一所以畜牧兽医专业闻名全国的高职院校吗?

“那是我院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一。”谈及上述现象,学院党委书记曲国庆说,“高职院校更应该有文化支撑,我院的文化建设包括专精强大的专业理念、一专多能的育人理念、成才成功的就业理念等,分别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设施文化等形式,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追风,不逐热

持之以恒打造畜牧兽医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本职,也是高校文化的基石。曲国庆书记认为,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平台,选择成长型、有潜力的行业作为专业建设依托,是学校存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就为学生选择了一个能就业、有前途的职业。

在简洁朴素的办公室里,学院院长郑立森说:“盲目追风、扩规模有害无益。一所高校发展得好不好,不在建了多少大楼,关键看专业水平、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高低。”他说,“选择农业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让学生成才成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建校近60年来,山东牧院从办特色高职教育目标出发,秉承“扎根畜牧、融入畜牧、服务畜牧”的办学宗旨,不追风、不逐热,着眼做专、做精、做强、做大,建设形成了从牧场到餐桌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同时,坚持控制数量、保障质量,把学生数量稳定在8000—10000人的规模,确保学生成才。目前,学院设有畜牧系、兽医系、兽药系、动物防检系、饲料与营养系、食品工程系等系部。开设的专业,均为行业发展所亟需,如畜牧兽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兽医、宠物疾病防治、兽药生产与营销、兽医医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肉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畜牧经济贸易等。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夯实教学、师资等条件,着力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和过硬的技能。不断加大投入,陆续兴建了中草药和牧草标本园、饲料厂、畜牧科技示范园、GMP兽药厂、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饲料厂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服务基地。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既提高了实践技能水平,也培养了创新创业能力。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也是打造文化的主力。学院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广泛开展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训。实行教师挂职锻炼制度,保证青年教师都到生产一线经过系统锻炼,脱掉书生气,接到地气,将书本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后,才走上讲台。学院80%以上的专业教师在各大畜牧企业担任技术顾问,畜牧企业的技术、管理专家也被学院聘为兼职教师,学校和企业、教学和生产的关系,在校企交流中变得更加紧密。这样一支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师人师集于一身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院率先按动物种类及生长规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专业化和系统化水平,建立了“岗位—综合能力—能力要素”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经验在全国推广。

重文化,强内涵

一专多能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产业飞速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2012年全国的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220万吨、2835万吨和3870万吨,总产值2.5万亿元。目前,我国畜牧业产值约占大农业的33%,与发达国家60%—80%的比例相比,发展潜力巨大。

在畜牧业如此迅猛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自然是核心要素。学院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眼培养应用型、创业型、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走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办学之路,形成了鲜明的育人特色。

毕业生能否立足社会,靠的是专业能力;能走多远,靠的是综合素质。山东牧院的领导认为,高职教育不但要立人,更要发展人——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不但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理念、机制和氛围下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亲,过去,你可能不知牧院;现在,你可以了解牧院;明天,欢迎你选择牧院。”如此潮、有范儿、前卫的“淘宝体”出现在学院招生宣传册上。既传达了欢迎广大考生报考的关键信息,同时也体现出了学院活泼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正是在这种文化指导下,形成了学院培育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价值追求。

曲国庆书记表示:“这就是要营造出一个活泼、浓厚的文化氛围。高校,不但要实施专业教学,更要全面育人。学生不但要学好专业技术,更要注重整体素质。所以,高雅艺术也罢、流行文化也好,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有利学生成才成长和发展,都可以进入我们的校园,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正如曲国庆书记所言,翻看牧院的院报、学报等刊物,科技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浏览副刊,“书画苑”这一期是知名校友的国画《花卉仕女图》,下一期就可能是在校生的摄影作品。“人文讲堂”“ 缤纷校园”“ 紫芳廊”等人文栏目和“行业瞭望”“ 课堂超链接”“ 看职场”等专业栏目,是师生们思想交融的家园、专业交流的平台。走在校园里,各类企事业单位赞助的辩论赛、技能比武等文体活动遍地开花。大学和企业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教室里,每张课桌上都摆满了各类书籍,既有《禽病防治》、《宠物营养与食品》等专业教材,也有《随遇而安》、《咏远有理》等畅销书。

按照“在行业环境中办学、在职业氛围中育人”的理念,着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2009—2012年,山东牧院学生在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实现四连冠,显示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在全国的位次。

重德育,能吃苦

助推学生成人成才

据郑立森院长介绍,这些年,畜牧产业的迅猛发展,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山东牧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随着产业升级,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越来越高,一改单一重技术的用人观念——不但要有技术,还要能在基层待得住、干得好,并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助推企业长远发展。山东牧院及时抓住这一苗头,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为“三农”服务的奉献精神和扎根基层的艰苦奋斗精神,加强管理知识教育,全面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实行以诚信等为主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养成,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融入育人全过程。图书馆、院报、学报、校园网、广播电台、大学生电视台、话剧团等载体,国家京剧院京剧演出等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党代表、院士、著名企业家的专业和人文讲座等,各类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润物无声,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技人文素养。

开放的校园和丰富的信息,扎实的专业教育和多元的知识构成,陶冶学生全面发展,为顺利就业、成功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山东牧院的学生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是出了名的,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学院坚持以创业促就业,着力建设创业型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率达10%以上,居全国前列。3名毕业生获“全国高职教育毕业生百名就业创业之星”称号;在2010年中国80后大学生创富榜上,学院8名毕业生光荣上榜。学院被评为中国80后大学生创富榜富豪毕业院校前20强,是其中唯一的高职学院。

早期走出山东牧院的创业者们,如今已成为山东和部分省份畜牧行业的领军人物,尝到了创业的甜头。知恩图报的他们大力支持母校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为学校建设提供赞助、校内道路广场冠名、支持学生文体活动、为学生到企业实训锻炼提供条件等。

曾经深受创业文化熏陶,成功打出一片天地的校友们,如今也成为了学校创业文化的一分子,成为学弟学妹学习赶超的对象。2010年,学院开展了“百名创业明星校友”评选表彰活动。创业明星校友的事迹公开出版发行,并陈列在校史馆中,成为创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80后毕业生创业蔚然成风,2003届毕业生盛国强创办技术服务公司,服务地方数百家养殖户;2004届毕业生顾兴经营宠物医院,已发展多家分店;2006届毕业生孙炳权创办兽药公司,年销售额近亿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13年5月,学院又评选表彰了百名毕业新星。

完善的文化育人机制培育出了思想品德、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社会实践、创新思维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引来了众多企业抢聘,使得山东牧院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始终名列前茅。在这里,不是学生找工作,而是工作找学生,“毕业后无论如何请到我们公司来!”学生们常听到的这句话,令他们自信自豪。

上一篇:通信工程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二级咨询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