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毕业论文改革 新型评价模式
一、 问题缘起
毕业论文作为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的毕业生理论水平评价方式,在人才培养体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因此,毕业论文成为高校本科毕业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毕业生、指导教师及高校相关部门,为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论文指导、论文答辩等环节倾注大量心血。然而,就各艺术类高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现状并不让人十分满意。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差异性,具体到艺术设计实践类专业,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选题问题,多数学生往往为论文而论文,选题空泛,没有针对性,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密切;二是内容问题,部分学生选题不恰当,将自己不擅长的纯理论研究作为选题,与自己熟悉的设计实践相去甚远,内容上只能照搬别人的理论,存在材料堆积、拼凑,甚至抄袭现象。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不能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或设计实践有效结合,抛开设计实践,空谈理论问题,造成内容的空泛、肤浅,造成学生写作、教师指导的两难困境。
为解决艺术设计实践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出现的以上问题,切实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发挥毕业论文应有的人才培养效果,2007年6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对2008届品牌形象设计本科1班进行毕业论文的试点改革,尝试将原来侧重理论研究的毕业论文改为兼顾设计实践与理论总结的毕业设计报告 。试点结束后在教师和学生中取得了广泛认可。自2009年开始,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实施毕业论文改革,涉及包装工程与设计、品牌与企业形象、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设计等专业,截至2012年6月先后有一千余名毕业生参与到此次毕业论文改革项目中,本文正是对五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二、 毕业论文改革内容及成效
此次毕业论文改革的重点在于将原来的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报告,这一改革并非名称上的简单变化,其包含的内容发生了实质改变,能够更好地将创作过程、毕业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毕业设计报告的完成包括了确定选题,素材积累,编写提纲,撰写与修改,答辩与考核五个阶段。其中素材积累阶段设置的毕业设计进程表,较好地考察了学生的设计统筹能力和工作执行能力,编写提纲阶段要按照给出的毕业设计报告的基本格式完成,为报告内容的规范性、严谨性、合理性提供保障。
确定选题:改革后的毕业设计报告要求选题与毕业设计密切相关。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报告的质量。选题工作在第七学期就开始布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学生要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方向,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及设计实践,同时选题要具有一定实际意义,鼓励学生结合科研项目、实际案例进行选题。学生确定选题后与指导教师沟通,经过商讨、调整、修改后最终确定选题方向。
素材积累:确定选题后,学生着手收集、整理与选题相关的各类资料,获取资料和素材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是阅读文献、作品集、期刊杂志得来的文字、图片资料,也可以是毕业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实际案例;可以是毕业考察过程中得到的一手文字、图片资料,也可以是市场调研的问卷统计结果。同时,素材积累的内容也包括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草图、设计构想等创作素材。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要填写一份《毕业设计进程表》,主要是对毕业设计各环节、阶段的规划和进度安排,包含项目描述、进度安排、各阶段完成情况、设计心得、不同阶段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的评价内容等,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中的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详细地记录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也将为后期毕业设计报告的完成提供重要参考。
编写提纲:为了保证毕业设计报告能够确实与学生的设计实践紧密结合,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出毕业生从毕业考察与实习、素材积累、创作到修改完成的整个过程,体现毕业考察与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一体化思想,对毕业设计报告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具体而言,毕业设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选题、项目背景和调研分析、项目设计、项目总结四个部分,其中项目设计部分又包括了项目设计定位 、项目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执行 、项目设计稽核 四个方面。给出毕业设计报告基本内容的具体规范,主要是为增加改革初期以毕业设计报告代毕业论文的可操作性,其规范只是提供参考,学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和修改。
撰写与修改:学生根据前期毕业考察、毕业设计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编写的提纲,撰写毕业设计报告,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在写作过程中,建立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核心的教学关系。教师充分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完成,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独立完成课题与报告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辩与考核:保留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学生根据毕业设计报告的内容进行项目介绍和具体展示,答辩委员会针对毕业设计报告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现场回答。综合考虑毕业设计报告完成质量和水平、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及现场表现情况,给出答辩环节分数。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答辩成绩并不是毕业设计报告的最终成绩,其成绩是需要由指导教师、小组成员、答辩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共同组成的三级评分体系综合得出。
通过五年来的探索和努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改革工作初步取得一定成效,在毕业设计报告的选题和内容、毕业生设计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新型教学关系的建立方面都有显著成效。
(一)选题更具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关注当代社会热点问题
在进行毕业论文改革前,按照原有要求,每名本科毕业生需完成一篇相关专业的学位论文写作,选题由学生自由选择,专业老师进行相应指导。对于学位论文的选题没有明确限制,学生在选题时有较大空间,但同时存在选题盲目的现象,许多学生的选题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研究课题纷繁庞杂,研究意义及价值不够明确。表1是毕业论文改革前,2003级品牌与企业形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
表1 2003级品牌与企业形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览表
学生姓名 毕业论文选题
陈萍 从“王老吉”谈品牌战略
董茜 VI 断层--浅谈VI设计的分化现象
贾蒙 耳中见色,眼里闻声――如何设计一本音乐书籍
李娜娜 浅析吉祥符号在企业标识设计中的应用
李文晶 论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
李向鹏 百泉柴胡口服液品牌形象推广之我见
李欣鑫 谈体验经济驱使下的产品设计
刘慧 浅议图形创意与信息传达设计
刘佳佳 论商业插画与消费意识的相互关系
刘妮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本土化特征
孟旭 让意念贯穿设计
潘光辉 品牌延伸与标识翻新
潘庆斌 绘画和平面设计的关系
邵长磊 从POP广告看促销设计中颜色的运用
肖荣斌 包装设计的现在与未来
杨克娥 浅谈商品包装装潢中的无装饰设计
潘煜 如何把握品牌设计中的形象策划问题
王朝龙 浅谈企业形象策划在企业中的优势体现
司祥运 广告设计中的本土化诉求
钟形磊 论企业的网络形象设计
苏琳 标志三维性设计的思考
孙运翔 浅谈品牌建设中的形象创新
曹亚楠 插画在印刷设计中的应用
常青 试论字体设计与企业品牌延伸
肖卫华 品牌与人的关系之我见
徐醒 图形设计中的性别符号
闫璐 浅谈食品包装中的色彩设计与应用
杨代明 论品牌形象的再设计
李艳娜 主题海报设计的图形意味
尤添一 电视广告发展带来的思考
张璐 论指示系统的便利化设计
赵阿磊 儿童玩具中色彩的设计与运营
秦丽梅 论标志设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杨鹏 由QQ表情开发谈用户中心设计
周策 浅谈PUMA形象广告设计
汤甲佳 单线体设计策略之我见
王瑞君 纳西族刻划符号文字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从选题性质来看,全班37名学生只有6人选题为侧重设计应用的研究,其余均偏理论研究,甚至有一部分为纯理论研究。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其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侧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纯理论性研究对他们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一现实情况导致部分纯理论研究性的论文深入程度不够,只能停留于“浅析”、“浅谈”阶段。从选题来看较为分散,内容涉及了品牌推广策略、产品包装、产品广告、标志设计、图形创意等多个方面。经过改革后,毕业设计报告选题变得较为明确,专业特色突出,更强调应用性,关注当代社会现实。表2列出了2008级品牌与企业形象班毕业设计报告的选题,从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些改革前后的变化。从选题性质来看,毕业设计报告的选题多转向应用研究,并且结合本专业特点,以品牌形象设计及推广方面的选题居多。同时,从选题表上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从设计角度对社会热点问题,诸如“低碳减排”、“空巢老人”、“传统元素的当展”等问题的关注。在符合专业特点、切合社会热点的基础上,学生利用大学四年所学创意、设计、制作、完成一整套方案,将自己所学与社会所需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设计方案表达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表2 2008级品牌与企业形象班毕业设计报告选题一览表
学生姓名 毕业设计报告选题
吴倩倩 “减碳日记”品牌设计及推广
王程鑫 信息图表的设计与应用――汽车尾气的调查与研究
齐晓文 我们毕业了――从2012毕业展形象设计到“格物志”设计展示
刘瑞雪 棘?――毛毡家居生活用品设计及推广
席晓旭 “援”国际应急救援组织形象设计及推广
崔彩峰 “50个改变世界的行动”图标设计及推广
刘思思 与生工作室――微电影拍摄团队整体形象设计与推广
于晓 信息图表的设计与应用――汽车尾气的调查与研究
王帆 传统民间工艺与视觉传达设计――“乐呵”品牌形象设计及推广
王天慈 城市与人文之情感回归?――“城・人”文化探究及个性设计
宫昭 绿色生活的开端――“格林街”环保个性单品设计及推广
柴婷 以 为 是 字――并 非 自 以 为 是
魏涛 绘本创作《旅》
闫鑫 关注空巢老人?――作品“巢”的公益宣传与推广设计
田庆菊 “LOOK”水晶滴胶立体创作?
郑媛媛 乐活“轻与慢”品牌设计与理念推广
袁小童 寻找一种接近自由的方式――微电影《涩》及其品牌设计推广
王晓青 子女归巢之情感回归?――“巢”公益宣传及推广
刘亚辉 分析山寨文化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山寨文化的态度
郭彬 “十二生肖道教护符 再设计”
张志敏 我们毕业了---从2012年毕业展形象设计到“格物志”设计展览
魏 玮 棘―毛毡家居生活用品设计及推广
刘袁媛 城市与人文之情感回归?――“城・人”文化探究及个性设计
尹美美 以 为 是 字――现代汉字再设计
程宇 乐活“轻与慢”家居品牌研究与开发
李甜 “减碳日记”品牌设计及推广
李志国 动静结合的独特体验――“济北郡”屏风设计及推广
(二)以毕业设计进程表形式,综合锻炼和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
改革后的毕业设计报告与毕业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并以毕业设计进程表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设计过程的记录和整理,在毕业设计进程表中详细地记录了毕业设计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安排及完成进度、指导教师及学生讨论小组对下阶段工作的指导建议以及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设计心得。毕业设计进程表既是合理安排整个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报告各阶段任务的工作安排表,又是督促设计者完成各个环节的时间推进表,对整个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报告的最终完成提供有效保证。
对大四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设计工作岗位前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课。填写和修改毕业设计进程表、完成毕业设计报告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统筹、协调设计各环节,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推动整个方案如期、有序开展的设计实践能力、设计执行能力的综合提高和锻炼。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以课程形式被人为划分为不同阶段,学生分别学习了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专业技能和知识,但是往往缺乏整体运作和协调的能力。毕业设计报告正是对他们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整合,从设计方案的选题创意到制作草图,从确定设计方案到做成实物进行展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毕业生亲自完成。对毕业生而言,毕业设计及毕业设计报告的完成是对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整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考验,有利于综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三)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关系
在毕业设计报告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由他们自己统筹和安排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各环节。通过毕业设计报告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水平,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毕业设计报告这一新型模式,进一步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学生今后从事设计、创作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报告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创作进程,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关系。
三、毕业论文改革后配套评价模式的重建
评价模式问题是毕业论文改革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改革前,学生评价主要由答辩委员会给出,答辩成绩即是最终成绩,这一评价方式主要基于结果性评价,不能全面体现学生完成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如继续采取此种评价方式,则无法突显毕业设计报告的优势和特点。因此,配合毕业设计报告的推行,我们尝试性提出新的评价模式,这一新型评价模式综合了结果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指标评价与人文评价,较原有评价方式更为灵活、全面、客观、合理。概括地说,这一新型评价模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注重形成性评价,将结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统一
在评价方法上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统一。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指导教师的阶段性评价,结果评价主要是评审专家和答辩环节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过程中学生表现情况的多角度评价,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学生。通过学生自评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项目进度,不断校准自己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增强主体意识,提高自觉性和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同学互评及指导教师的阶段评价,能够引起学生反思, 使学生更能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起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二)加入人文评价模式,将量化指标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结合
在过去的评价方法中,我们过多地依赖量化指标评价,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使学生巩固专业理论与技能,获得解决相关问题方法的同时,通过市场调研、信息资料分析、交流讨论,学生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特点,对人际交往、设计沟通、设计表达有了切身体会,对自然、社会有了一定认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需要量化指标,还应有反映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学生变化与成长情况的人文描述性评价,注重教育和教养的统一。
(三)构建由学生、指导教师、评审专家、答辩委员会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
这种由学生、指导教师、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 体现了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统一的原则,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相比,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成果,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认知情感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毕业论文改革工作的不足与反思
通过五年来的持续改革,我们实际地感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效果,较为突出的是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及毕业设计报告质量整体提高很大,优秀作品越来越多,学生作品被社会相关部门、公司采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在下一步工作中需继续探索以求解决的。
首先,以毕业设计报告代替毕业论文,获得大部分学生的支持,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可以不用东拼西凑写长篇大论的空洞文章,实行改革的目的也正是避免这种情况。从实施的效果看,多数同学完成得较好,但也有小部分同学的毕业设计报告出现理论性降低问题,将毕业设计报告写成了单纯的流水记录或设计说明书,不能够很好地达到毕业设计报告的预期目的。若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报告的要求来做,最终结果应当是既有设计实践又有理论深度的一份专业报告,如果毕业设计报告质量不能保证,改革的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在下一步的改革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报告的质量,或者继续探索出更好的改革形式是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其次,新型评价模式的建立还处于尝试和磨合阶段。目前,在具体操作时是按照一定比例分别打分,最后折合成总成绩,具体而言,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占总成绩的50%,评审专家评价占20%,答辩委员会评价占30%。就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方案基本可行,问题主要集中于更为细化的评价标准没有完全制定出来,比如素材积累阶段,以什么形式、什么标准考核学生,怎样为优秀、怎样是合格,应当有一个可供教师和学生参照的标准,实际打分时以此为参照,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分数。
当前,我国设计艺术事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评价”。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也应当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将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以上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改革工作是为一点探索,改革工作中还有诸多后续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写作规范 教学改革
多年来,每年一度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颇为令人头痛,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日趋严重,普遍化、公开化已近乎常态。在这种境况下,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不少指导教师在现实教学中面对学生普遍抄袭的毕业论文表现出无能为力,因为这些论文不少都是通过“剪贴拼接”完成的,文章空洞无物,甚至缺乏基本的文理逻辑,指导教师要想修改这样的论文,几乎等于自己重写一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也只能是改改错别字和指正一下明显的观点错误,顺顺句子,就此放行算了;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又不得不给这样的毕业论文写评语,进而进行答辩甚至评优,那么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不正当行为及潜规则也就不可避免了。例如,反正大都是抄来的论文,答辩就成了走过场,“为难”学生就是为难其指导教师;“论文评优”成了指导教师之间平衡关系的棋子等。如此一来,指导教师在思想认识上也逐步认同了本科毕业论文可有可无,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学生拿学位的一道程式化行为,以无可奈何的应付心态对待毕业论文及其答辩,这又进一步姑息了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
因此,尽管各个高校不断强化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制定了专门的管理规程,在操作上进行分段稽查评估,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对此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年年有社会人士撰文予以批评,有教育人士研究治理方法,然而抄袭现象却年复一年,成了社会痼疾。于是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专家也持这种观点,认为“与其滥竽充数,东拼西凑,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①更有网上调查显示,在2243名受访者中有42.5%的人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②
但是,本科毕业论文绝非一句轻率的取消就可以画句号的。对于这样一个命题,高等教育本身应该给予一个明确的应答,任何暧昧的态度、回避的行为不仅对高等教育造成很多困扰,而且是对社会使命的失责。基于这样的客观实际和思考,我们于2007年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两年来,课题组把宏观视野和微观分析相结合,从国家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应担当的社会职责以及毕业论文的效能等宏观高度确立论题的意义,正本清源,将社会上乃至教育界本身流传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梳理清楚,明确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下,本科毕业论文不是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加强,但是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这样才能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实现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笔者将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学术规范的层面进一步探讨对艺术设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学术要求,提出改革方案,以期为相应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和管理考核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现状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在进行毕业创作时,既要做毕业设计又要撰写毕业论文,而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一直以来,高校对毕业论文选题过于强调理论性,由于毕业生的设计题目大多是应用实践性的,通常并没有太直接的理论创新,因此许多本科院校明确规定,设计说明不能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致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创作时,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毕业设计题目没有关联性。例如一个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做了一个企业的vi设计,论文可能是与此完全无关的绿色设计理论。因而设计类学生的毕业创作就是设计作品、设计说明和毕业论文三者俱全,学生要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又做设计又撰写毕业论文,甚至还要兼顾求职应聘,论文乃至设计作品本身都只能是流于形式的抄袭应付了。
另外,在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上,综合类大学对所有专业统一要求为章、节、小节的三级结构,这对设计类等应用型专业是否适用,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学术规范上来讲,任何学术论文都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这是毫无疑问的。毕业论文的三级结构,一般是参照博士、硕士论文要求制定的,对于一些理论性强的专业来讲,这样的要求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应用专业的本科生来讲,这样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这种不切实际表现在篇幅和研究内容对结构的制约以及学生能力不足等方面。
事物的结构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一般多层级的结构是复杂结构,复杂结构一般是一种多维度的立体形态,意味着需要占用较多的过渡和衔接,事料用量大。论文结构也是同理。章、节、小节的三级结构在文章结构中属于层次复杂的结构,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转换过渡要占用一定的篇幅。博士生的研究论文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在目的方法和研究的深度广度上有很大的不同,博士生对于选题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往往就是若干篇学术论文的综合,材料比较丰富,采用章节划分的三级结构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必须的。对于硕士生和部分理论性强的本科生,虽然论文的选题可能不大,但是为了学术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理论思考能力,如果文章篇幅适当,采用上述三级结构也是可行的。
然而,对于应用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来讲,毕业论文的篇幅一般要求5千到1万字,要把这样的篇幅分成4-5章的内容(3章是不允许的,在教学评估检查中,有专家说,“3章就想大学毕业?”于是现在规定学生至少要写4章),平均每章只有2千多字,每节只有几百字,如果再延伸到小节,这就好比在非常小的空间上要建结构复杂的房子,其结果就是除了结构就没有什么有用的内容了。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一种科研训练,设计类学生能把一个问题在一个层面上写清楚就是不错的,他们的文章思路往往是线形的、平面的,而非立体的。“文章结构是作者思维程序和思维成果的再现,思路是文章结构之本。”③如果一定要求他们以简单的思路套用章节划分的复杂结构,势必迫其走上为结构而结构的路子,除了胡乱拼凑又能怎样?
事实上,现在许多学术刊物上的论文也在5千至1万字,并没有套用什么三级结构,难道这些论文就不合乎学术规范吗?为什么不能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设计类本科毕业生呢?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目前高校对各类不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一视同仁”的要求是管理不够细化、不够科学的表现。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
二、对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初步思考
随着我国持续多年的大学扩招,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过去单一地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转变为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④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的手段、方式和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是设计应用型人才,生源和教育方式都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异,但是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却没有相应的对策。如前所述,设计类学生的毕业创作是设计作品、设计说明和毕业论文三者俱全,学生要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又做设计又撰写毕业论文,工作量大、难度高,疲于应付,论文也只能是流于形式的抄袭,导致指导教师普遍质疑设计类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我们认为,有必要把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内容统一起来,更确切地说是把毕业设计的设计说明提升到毕业论文的高度来撰写,而且有必要考虑将毕业论文的三级结构进行简化处理。
(一)改革的理论依据
探讨以上问题的一个前提是,从学术理论的高度论证设计说明能不能提升为毕业论文。对于这个问题,从论文本体论出发⑤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1.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
学术论文必须具备科学性、理论性和创新性,在这三个特性中,“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也是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所在,学术论文如果不具备创新性,即便是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本”,有的学术论文类型是“体”。学术论文是一个时展的产物,是随着科学研究的诞生而产生的,也应该随着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丰富而丰富。“本”和“体”互为依存关系,本可以开出体,体可以回到本,“本”永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体”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一切创造性的活动只要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都是可以提升到学术论文的高度上的。
2.设计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里,人类的研究活动和创新实践变得丰富多样,传统意义上的在实验室里、在书斋里做研究已经不能涵盖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创新可分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品更新换代。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虽然在创造方式、创造途径、创造目的等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但在形式上都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也就是说它们的“旧”状态都是“无”,这种创新是很容易被界定和认可的;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创新就是“从有到有”的创新,也就是说,“旧”状态是某种东西已经存在,“新”是在旧的基础上更新换代,例如“小革新”之类的,艺术设计也是一种“从有到有”的创新行为。⑥
“任何生成的事物,总是有事先已经存在的某种东西。”⑦把设计说明提升成论文,是因为设计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设计是很难有创造性可言的,那时设计一个纺织厂就是拷贝已有的工厂设计。但是那一段特殊的历史不能诠释设计的本质意义。事实上,设计的创造性本质毋庸置疑,设计早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过精辟的论述:工业设计对于英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首相的工作还要重要。⑧现在人们把设计产业称为创意产业。
设计,虽然是一种实践性活动,但是构建其设计思想的却是艺术思潮、文化修养、时代背景、社会发展、民族风情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文化要素。每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撰写设计说明应该揭示设计创意的文化内涵。
(二)设计说明提升为论文的学术条件
过去,设计说明只是对于相关人员(审批者、施工者等)的技术文本,内容单一,所以高校一直不批准把设计说明作为毕业论文等同看待,但是如果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加以完善,从简单的技术文本转向包括文献综述、设计创意、客户调查、文化思考在内的论述性文章,是完全可以提升为毕业论文的。
学术论文必须有文献综述,这是由其创新性的本质所决定的。所谓创新,就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必须对前人的工作成果加以总结和评价,判断自己将要做的工作的确是别人没有做过,或者做得不全面,或者做得不正确等。缺少了这一部分,学术论文就成了无本之木。设计说明也应该具有这项要素,因为从本质上讲,设计必须是具有创新性的;从要素上讲,好的设计必定是要了解、借鉴他人设计的,因此必须进行设计综述。
创意,源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⑨,是个人综合素质和灵感的体现,也是优秀设计作品的核心所在。艺术设计不是随意的图形拼凑,而是用视觉语言进行创造,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逻辑,设计创意的文字表达就是要求设计者把运用视觉语言的思维上升到理论上进行概括和总结,它是提高和体现设计者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应该在论文型设计说明中进行重点阐述。
至于客户调查或市场调查,是设计必经的途径,艺术设计和纯艺术的区别就在于此。设计是为人的设计,没有通过适当的调查分析,设计作品就是闭门造车。这部分内容正是培养和体现设计者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论文型设计说明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关于设计类毕业论文的形式结构
结构,表示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和安排。结构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不管是自然生成的事物还是人为制造的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结构样式存在的。任何事物,除了“本质”,结构就是其重要特征。事物中的结构应该服从于功能,或者说为功能服务,不结合功能,单纯地为结构而结构,必将陷于形式主义。学术论文的结构要求应该为表达内容服务。对于数千字的应用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只要把握必要的论文要素,如文献综述、鲜明的论点、可靠的论据和参考文献等,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三级结构形式。应该提倡撰写语言规范、条理清晰、言之有物的毕业论文。
(四)改革的具体方案
从教学实践上来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如果能在形式要求上更加科学化,选题要求更加宽泛一些,必将有利于学生提高研究兴趣,掌握研究方法,(转第65页)(接第63页)达到撰写毕业论文的真正目的,对治理毕业论文抄袭是有力度的举措。
笔者建议将设计说明提升为毕业论文,但是写作内容要具备以下的学术要素:
1.要有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了解相关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设计理念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等,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体现出自己设计的创新性。
2.从理论上分析设计造型、参数等的艺术性、科学性,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
3.要论述自己的主题内涵和灵感来源,它包含了作者对艺术思潮、民族文化、时代特征、美学原理全方位的思考,是作者人文素养和实践技能的综合体现,是把设计从感性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路径,也是把普通设计说明提升成论文的核心要素之一。
4.要有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等。而在论文形式规范上,应该不必拘泥于章、节、小节的三级结构,可以仿照期刊论文的格式,分成几大部分,通篇直下,只要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层次合理、语言规范就行。
结语
论文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实践的产物,而不是写作的结果。学术论文作为表述科研(创造)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文章,应该提倡简单明了。论文应该随着时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只要坚守创新性这个原则,那么无论是纯粹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论文,还是经世济民的实用研究论文,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在坚守创新性和写作规范的前提下,对于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写作要求应该有所不同。不分层次、不分对象,采用一个标准“一刀切”的方法,只能使学术论文沦为各种功利目的的敲门砖,成为新世纪的八股文,也助长了论文抄袭之风。
本科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⑩,艺术设计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践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研态度、科研方法的训练上,在满足学术要素的前提下将毕业设计说明提升为毕业论文是完全可行的。
(注:本文为广州大学教育教研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根据环境科学学科的特点、发展趋势,特别是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科学创新人才及高级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研技能和创新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环境科学教学科研和高层管理等;高级专业人才,应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强的实践技能,主要从事环境咨询服务、工程实施、环境管理等工作.重庆文理学院于2000年开设了应用分析与环境监测专科专业,在此基础上,根据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西部大开发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于2002年申报本科4年制环境科学专业,并得到重庆市教委批准,2003年开始招生.2007年环境科学成为重庆文理学院的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重庆市的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该专业具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治理工程两个专业方向.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几年,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正逐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
2多模块、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环境专业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由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践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在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目前,重庆文理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已初步建立了多模块、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3个模块组成,包含基本训练、提高型训练、研究创新型训练3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块由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组成,重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初步训练;专业实习模块由认知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组成,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训练模块由创新实践、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设计)、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等组成,使学生得到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2.1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利用学校自筹资金、日元贷款项目和中地共建项目等,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分析技术实验中心”,总面积约为3500m2,仪器设备价值1200余万元.开设的学科基础实验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包括化工原理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专业方向实验包括室内环境监测实验、土壤与农化分析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目前的教学平台已能满足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基地建设的成效将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4].为便于学生实习、见习,经过几年的努力,重庆文理学院已在市内各区县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永川区环保局、永川侨立水务有限公司、渝北肖家湾污水处理厂、重庆市环境科学院、江津污水处理厂建立了稳定的见习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实习、见习的需要,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了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在学生见习或实习期间,还请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过程训练,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2.2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
一般来说,高校本科生毕业至少要修完160学分,其中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约为30学分.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加大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本科生毕业需修完186学分(其中第二课堂素质拓展10学分),实验课程环节为26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见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技能训练及证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35学分,显著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2.1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
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5].学院现有重庆市精品课程《无机化学》,校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校级重点课程《分析化学》、《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和《水污染治理工程》等8门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技术,于2009年自编了实验教材《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并于2010年试用于2007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实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目前,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只重视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而忽视环境工程教学.学生对环境工程知识了解少,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差[6],且普遍重视水体和大气污染物质的测定,而弱化甚至忽视室内污染物质、土壤污染物质的监测[7],不利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环境监测和评价人才的需求,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在专业课程中特别设置了环境工程学(实验)、室内环境监测(实验)、土壤与农化分析(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治理工程方向:目前,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各校的办学情况或所依托的学科专业自行设置[8].一般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为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实验.但是,仅开设这些实验课程,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无法得到保证.为了适应社会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重庆文理学院在这个方向的专业理论课程上增设了工程力学、测量学,实验课程增设了测量学实验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2)实验教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深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复杂,因此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但目前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主要以满足各课程的基本要求为目的,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一些实验内容陈旧,课程实验基本以单一实验为主,很少开展现场实验和集成实验,缺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既不能体现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也难以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科学创新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9].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实验室的建设,逐年改进、更新了部分实验内容,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表1所示,与2006级学生相比,2009级学生的专业实验项目由原来的75项增加为161项,增幅达114.7%,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为77、72、12项.其中,原有实验课程(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土壤农化分析实验)的基础性实验项目显著降低,由60项降为41项,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由12项、3项增加为40项和8项,且改进实验项目10项,新增实验项目达42项.同时,新增了6门专业实验课程(包括室内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实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测量学实验),新增实验项目达72项,其中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为36、32、4项,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项目.此外,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适应国家环境保护和实验先进性的需求,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或新的研究方法、技术改编成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能力.如将“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小球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和“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纳米TiO2微球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改编成“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微球吸附废水中的铬(VI)”实验,将“粉煤灰絮凝剂处理实验室废水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改编为“粉煤灰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实验室废水处理”实验.另外,还根据学校所在的环境条件,设置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些实验项目,如“星湖校区空气质量评价”、“湖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日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富营养化湖中藻类的测定”等,不但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研究的兴趣.
2.2.2教学实习的建设与改革
教学实习是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10],学以致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职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虽然,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实习、见习基地已能满足学生的实习、见习需要,但是也存在着显著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基地单位的性质较为单一,主要为各区县的环保局和污水处理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加强与具有良好环境行为和环境绩效的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的科研合作,建立实习教学基地.前期的调查表明,众多的企事业单位愿意与高校通过科研纽带建立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多元化的实习基地建设应是可行的,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正在逐步地开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建立了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实习教学的机制.但是,随着我校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实习时间过短、时间段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集中体现在毕业实习上.经认真的调查研究后,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实习由原来的9周调整为26周,时间由原来的第7学期1~9周调为第7学期第8周后(即毕业论文之后),从而在时间上为学生的实习效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时间过短的不满,有利于加强与实习单位的长期合作.
2.2.3科学实践的建设与改革
科学实践是培养高素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科研申请、毕业论文/设计等.以往,由于教师担心学生的科研能力,不愿意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即使有,也仅限于个别的高年级学生.但是,这种状况是极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而且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逐步建立、完善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激励机制,每年均选择部分低年级(主要为二年级)的优秀学生(约为学生总数的10%~20%)补充进入教师的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并且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校校级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课题的完成.近3年学生校级科研立项达25项,涉及学生100余人,近10篇;特别是2008级学生科研课题达14项,涉及学生近半.无论是教师科研还是学生课题,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的原则.经过2~3年的培养,这些学生毕业时均初步具备了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整体素质较高.目前,环境科学专业逐步形成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梯级机制,高年级学生逐渐成为教师科研的有力助手,能够有效地协助教师完成对低年级同学的辅导.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的激情.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1人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全国三等奖,1人次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3人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重庆赛区二等奖,2人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赛区金、银奖,3人次获重庆市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2人获重庆市大学生“校园之春”活动之“我型我塑”环保服饰设计大赛及环保工艺品展二等奖,1人获重庆市大学生校园之春”社团之光“摄影展”之“我在社团”摄影大赛三等奖等.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在校期间创新性科研实践的最重要环节,毕业论文体现了学生的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学校实践教学的水平[10].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狠抓学生毕业论文各教学环节,在学生毕业论文中安排所有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及考核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2006~2010届学生毕业论文经专家评审论文合格率均为100%,获得学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0%,优良论文占50%.
2.3实践教学管理的建设与改革
良好的管理是保证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11-13].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以教学副院长为责任人,教研室主任为组织人,教师为执行人,建立了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考核机制和制度,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正常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方法.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压力使大部分的高年级学生不能安心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既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自2007级学生开始,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由第8学期的第1~8周调到第7学期的第1~8周,避免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时间段与学生就业时间段的冲突,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同时,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由第7学期的1~9周调为第7学期第8周后,实习时间也由9周延长为26周,不仅确保了学生能专心实习,有利于学生就业,也进一步增强了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接受度.
3实践教学的成效
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正逐步建立,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环境科学专业高级人才.从2007年第一届学生毕业至2010年,环境科学专业已经有4届毕业生,80%以上的学生取得了1~2个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且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各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0%以上,最终就业率达100%,主要在区县环保局、企业、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环境咨询机构等生产第一线从事环境监测、水质监测、室内污染物监测、环境管理、污染物治理、水处理和环境评价等工作.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表明,学生在工作半年以后都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了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当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呈快速提升趋势,对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我校环境专业的发展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如能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发展的方向和机遇,进一步构建更完善的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将极大地有利于我校环境科学市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有利于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并且也有利于打造一支具有团结、拼搏和奉献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促进学术梯队的形成.如在实验教学改革尝试中,许多实验内容是当代比较前沿或前沿的技术和方向,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师不但要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实验技能,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够胜任实验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4结语
关键词:公职人员;学历造假;博弈;对策
近日,互联网上有人发贴,爆出中石油三名高管的博士论文涉嫌严重抄袭,抄袭率超过70%。这一轰动事件,再一次把学术造假问题推到了众人面前。
在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党和国家在选任公职人员方面,由过去看重GDP增长政绩转向看重教育文凭的一面。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过去“量”的增长不能持续,必须向着“质”的增长转变。在此过程中,党和国家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公职人员来管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其中强调教育文凭,更是凸显重视科学技术、理性思维与现代管理的执政理念。
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公职人员去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官员的学历年年看涨,文凭越拿越高。这种现象的背后,显示着官员注重理论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在职刻苦攻读获取更高学位,这种行为应值得鼓励和提倡。但更糟糕的一种现象也随之产生,不少官员平时不注重学习,却在关键时候,通过手中的权力、公款及其私人关系与一些高校勾结,短时间内拿到高学历文凭,其学历含金量值得外人深思。有关学者对此问题指出,公职人员学历和学术造假是一种腐败行为,不但有损高校学术风气和形象,助长政治官员的造假之风,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平和信用造成破坏,向市场发出错误的和模糊的信号,导致信息的不对称,进而资源配置失灵,市场失去应有的效率。此问题的潜在危害性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文献综述:周黎安认为,晋升锦标赛作为中国政府官员的激励模式,它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根源,但由于晋升锦标赛自身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其激励官员的目标与政府职能的合理设计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它目前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余绪鹏,从公职人员晋升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政绩、关系、教育和职业路径是党政干部晋升的主要决定因素。王祖荣对学历造假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江南利用博弈论来分析严刑与腐败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段登伟和刘俊勇利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论来分析了购电商竞价的策略,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本文利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论的原理,对公职人员高学历含金量的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学历造假的社会危害性和问题的源头所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关于公职人员高学历含金量的研究
(一)基本理论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如果每个参与人对彼此的效用函数完全了解,并且效用函数是所有参与人的共同知识,那么,该博弈问题就称为“完全信息博弈”。如果所有参与人中至少有一个不了解其他参与人的效用函数,则该博弈问题为“不完全信息博弈”,又称为静态贝叶斯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除了强调博弈中信息不完全,还强调所有参与人同时采取行动,即没有任何一个参与人可以做到在行动之前观测到其他参与人的行动。
定义:n人静态贝叶斯博弈的模型表述为:参与人的类型空间1,…,n,条件概率p1,…,pn,类型依存战略空间A1(θ1),…,An(θn),和类型依存效用函数u1(a1,…,an;θ1),…,un(a1,…,an;θn)。这里,假设每个参与人i知道自己的类型θi∈i,条件概率pi=pi(θ-i|θi)描述是给定自己属于θi的情况下,与参与人i有关其他参与人选择类型θ-i∈-i的不确定性。我们用G={A1,…,An;θ1,…,θn;p1,…,pn;u1,…,un}表示这个博弈模型。
在给出贝叶斯纳什均衡之前,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参与人i的期望效用函数的定义。给定参与人i只知道自己的类型θi而不知道其他参与人的类型θ-i,此时,参与人i将选择ai(θi)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即参与人i的期望效用函数为:vi=pi(θ-i|θi)ui(ai(θi),a-i(θ-i);θi,θ-i)。
贝叶斯纳什均衡:n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G={A1,…,An;θ1,…,θn;p1,…,pn;u1,…,un}的纯战略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一个类型依存战略组合{a(θ)},其中每个参与人i在给定自己的类型θi和其他参与人类型依存战略a(θ-i)的情况下,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vi。换言之,战略组合a*=(a1*(θ1),…,an*(θn))是一个贝叶斯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所有的参与人i,ai∈Ai(θi),有ai*(θ1)∈∑pi(θ-i|θ)ui(ai,a(θ-i);θi,θ-i)成立。
(二)公职人员高学历含金量的博弈研究
对于高学历类别的划分有很多角度,本文主要依据从学习方式的角度进行划分,硕博研究生可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即脱产研究生)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对于统考的研究生大部分属于全日制研究生,只有少数属于在职研究生。而对于联考的研究生恰恰相反,大部分属于在职研究生,只有少数属于全日制研究生。公职人员的主要是通过联考进入在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有少部分人员通过统考进入全日制学习。为方便公职人员高学历含金量的博弈研究,只考虑两类研究生或说参与人:参与者1,通过统招招录的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群体;参与者2,拥有高学历的公职人员群体。
构造市场的逆需求函数P=a-q1-q2,其中,每个参与人都有不变的单位成本。a=5,q1为参与人1的数量,q2为参与人2的数量。令ci为参与人i的单位成本(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参与人的单位成本与学历含金量成正比,因为如果一个人为获得一个高学历的文凭越辛苦,越努力,那么可以认为其本人获得高学历的含金量自然越高,越值得社会认可),此时,参与人i的回报函数为:πi=qi(a-q1-q2+ci),i=1,2。
1. 两个参与人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分析
(1)参与人的自然选择类型:θ1,…,θn;θi∈i
θ1=c1,c1=1参与人1获得高学历时所付出的成本(通过统招招录的全日制研究生群体,往往付出半年到一年,有的甚至两三年的努力,才拿到高校的Offer。另外,在学校期间,他们要拿到所要求的毕业学分,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和毕业论文);θ21=c2L,c2L=参与人2获得高学历时所付出的低成本(主要是指高学历的公职人员群体中,通过权力和利益的输送,花费几个月甚至无需努力就轻而易举的拿到高校Offer的人群。在校期间,他们也不怎么上课学习,毕业论文的水准更是引人堪忧);θ22=c2H,c2H=,参与人2获得高学历时所付出的高成本(主要是指高学历的公职人员群体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平时还要兼任各项工作重任,花费一年,有的甚至两三年的努力,才拿到高校的Offer的人群。在校期间,他们和普通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一样,要拿到所要求的毕业学分,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和毕业论文),1={c1},2={c2L,c2H}。
(2)参与人i观察到θi时,依据pi=pi(θ-i|θ)
A.参与人1,观察到θ1=c1,依据,p1L=p1L(θ2L|θ1)=u=,p1H=p1H(θ2H|θ1)=1-u=。
此时,参与人1的期望效用函数:vi=pi(θ-i|θ)ui(ai(θi),a-i(θ-i);θi,θ-i)
即v1=uq1(a-q1-q2L+c1)+(1-u)q1(a-q1-q2H+c1)
求其一阶导数:=u(a-2q1-q2L+c1)+(1-u)(a-2q1-q2H+c1)
令=0,解得q1*=(a-uq2L-(1-u)q2H+c1)①
B.参与人2,观察到θ2=c2L,依据p2=p2(c1|c2L)=1,
参与人2的期望效用函数:ci=pi(θ-i|θ)ui(ai(θi),a-i(θ-i);θi,θ-i)
即v2=q2L(a-q1-q2L+c2L),求其一阶导数:=a-q1-2q2L+c2L
令=0,解得q2L*=(a-q1+c2L)②
(3)参与人2,观察到θ2=c2H,依据p2=p2(c1|c2H)=1
参与人2的期望效用函数:vi=pi(θ-i|θ)ui(ai(θi),a-i(θ-i);θi,θ-i)
即v2=q2H(a-q1-q2H+c2H),求其一阶导数:=a-q1-2q2H+c2H
令=0,解得q2H*=(a-q1+c2H)③
(4)两个参与人在不完全信息下博弈的均衡解
由联立反应函数①②③组成一个方程组:
q
=(
a-uq-(1-u)
q
+c)
q=
(
a-q
+c)
q=
(
a-q
+c)
将u=,c1=1,a=5,c=代入上面的方程组,解得q=2,q=,q=。
2. 两个参与人在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分析
(1)如果参与人1知道参与人2是低成本,参与人2的成本为:c2L=,
此时,参与人1的期望效用函数:vi=pi(θ-i|θ)ui(ai(θi),a-i(θ-i);θi,θ-i)
即v1=q1(a-q1-q2L+c1),求其一阶导数:=a-2q1-q2L+c1
令=0,解得q1*=(a-q2L+c1)④
由联立反应函数②④组成一个方程组:
q
=(
a-q
+c)
q
=(
a-q
+c)
将c1=1,a=5,c=代入上面的方程组,解得纳什均衡的数量为q=,q=;
(2)如果参与人1知道参与人2是高成本,参与人2的成本为:c=,
同理,解得纳什均衡的数量为q=,q=。
3. 两个参与人在不完全信息下与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比较
通过分别对在不完全信息和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分析,我们得到纳什均衡的数量有以下关系:
q=>q=2;q=
观察纳什均衡数量的关系,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拥有高学历低含金量的公职人员,如果不被外界通过统招招录的全日制研究生群体和社会招聘机构所知晓,结果拥有高学历低含金量的公职人员就会占便宜,促使更多的公职人员为获得高学历而付出低成本,破坏社会的公平和信用的基础,造成社会教育文凭泛滥。此时,社会招聘机构不能单纯依靠高学历的文凭去选聘雇员,从而增大了招聘雇员的成本和真正拥有高学历高含金量的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的成本。
(2)拥有高学历高含金量的公职人员,如果不被外界通过统招招录的全日制研究生群体和社会招聘机构所知晓,结果拥有高学历高含金量的公职人员就会占让步,越来越少的公职人员就会选择高学历高含金量的教育文凭,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质量得不到提升,进而影响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政策建议
面对公职人员高学历含金量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位公职人员诚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制度完善程度不够。为此需要各方的努力,例如,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监督作用、强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培育良好的高校学术风气、积极引导公职人员的诚信教育等。
(一)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监督作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各类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应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及时对公职人员的学历含金量和学术造假问题进行关注和揭露,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学术风气和社会公平信用基础。
(二)强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
对于公职人员学术造假造成的危害不能视而不见,应积极行动起来,制定强有效地监管措施,降低招聘机构和雇员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做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社会才能汇聚人才,共谋发展的大局。
(三)培育良好的高校学术风气
高校作为一个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颁发方,在给一个毕业生颁发证书时,同时,也是在给自己颁发证书。因为一所高校的声誉来源于社会对高校师生的认可度,如果一所学校在学历和学术方面弄虚作假,不但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自己的招生和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高校作为学术造假问题的源头,应该强化教育文凭和学术的管理,让教育文凭的信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积极引导公职人员的诚信教育
作为一位公职人员,手里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利,万万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自己的权利之上,乱作为。党和国家在选任领导干部时,对学历做出高的要求,是为了优化领导干部的质量问题,如果个人一味的追求权力而去学历造假,这将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最终自己也逃脱不了干系。为此,公职人员内部应加强学习教育和诚信教育,同时对学历造假的公职人员个人实施一些罚款和行政处罚。
参考文献:
[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07).
[2]余绪鹏. 政绩・关系・教育・路径――党政干部晋升的影响因素分析[J].领导科学,2014(02).
[3]王祖荣.学历造假的深层次思考[J].人民论坛,2010(26).
[4]朱江南.严刑能遏制腐败吗?――以中国为例的博弈论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2).
[5]段登伟,刘俊勇.基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论的购电商竞价策略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07).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关键词:软件故障预测;贝叶斯信念网;软件度量
1引言
当前关于软件故障预测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软件工程领域的某个方面,毕业论文如面向对象系统中利用各种度量属性建立模型预测故障数和故障倾向,利用测试过程中用例的覆盖率预测模块故障,利用专家经验建立专家知识库预测故障等等.软件故障的原因贯穿于软件开发全过程,仅从一个方面来考察软件故障是不充分的.近十几年备受关注的贝叶斯网络(BBNs)对于解决复杂系统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故障具有很大的优势,被认为是目前不确定知识表达和推理领域最有效的理论模型.本文提出基于BBNs的故障预测方法,综合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信息预测软件故障.
2软件故障预测的研究现状
预测故障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1)基于数量的技术,关注预测软件系统中的故障数;硕士论文(2)基于分类的技术,关注于预测哪些子系统具有故障倾向.第一类已经有一些研究,但是开发一个有效的模型比较困难.第二类方法更成功一些.利用软件度量来预测故障倾向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和研究内容,当前的预测模型涉及软件设计度量,代码度量和测试度量.软件维护的历史数据,例如软件改变历史[1]和过程质量数据[2]也被用于软件故障预测.很多专家认为开发过程的质量是产品质量(这里默认是残留故障密度)最好的预测器.AhmedE.Hassan等人提出利用启发式规则预测软件子系统故障倾向[3].还有文献提出利用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测试覆盖率)来预测故障[2].
分析已有的故障预测模型,它们大多基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阶段的数据,或者基于一种或者几种度量,如软件复杂性度量和测试度量.但显而易见,影响软件质量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其几个度量.软件故障与软件开发全过程往往具有不确定的因果关联关系,导致软件故障的因素很多,单纯从软件开发过程的某个阶段或基于几种度量来预测软件故障是不充分的.BBNs本身是一种不确定性因果关联模型,具有强大的不确定性问题处理能力,能有效进行多源信息表达与融合.因此本文提出基于BBNs构建软件故障预测模型,综合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信息预测软件故障.
3贝叶斯网络
一个BBNs是一个有向无环图,由代表变量的节点及连接这些节点的有向边构成.节点代表随机变量,可以是任何问题的抽象,医学论文如问题复杂度,观测现象,意见征询等.节点间的有向边代表了节点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有向图蕴涵了条件独立性假设,用A(vi)表示非vi后代节点构成的任何节点集合,用∏(vi)表示vi的直接双亲节点集合,则P(vi|(A(vi)∪∏(vi)))=P(vi|∏(vi)).用条件概率表(conditionalprobabilitiestable,CPT)来描述点与点之间关联,条件概率表可以用P(vi|∏(vi))来描述,它表达了节点同其父节点的相关关系———条件概率.没有任何父节点的节点概率为其先验概率.图1用BBNs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关于软件产品质量的例子[4],产品质量由管理能力和开发能力确定,表1为其CPT.BBNs对构造者的信念(专家知识和经验)建模,基于这个模型它能够提供精确的数学计算和预测.
4基于BBNs的软件故障预测方法
将BBNs应用于软件故障预测的步骤是:(1)确定变量及其顺序;(2)建立BBNs结构;(3)确定BBNs的参数(CPT).本文从软件开发过程来建立一个BBNs基本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扩展节点.
4·1一个BBNs故障预测的基本模型
影响软件项目风险的基本因素可分为两组,一是与组织相关的因素,包括组织文化,管理经验和能力以及过程成熟度.二是与项目相关的因素[4].影响软件故障的基本因素可以描述为图2的基本模型.方框是可以扩展的基点.“项目特征”和“验证和确认”影响到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过程,软件故障受开发过程的影响,这个模型涵盖了软件开发过程
4·2扩展的BBNs故障预测模型
我们用已探测的故障数,残留故障数,职称论文残留故障密度和测试中故障密度四个节点来描述软件故障,分别用“问题复杂度”,“设计功效”和“测试功效”节点描述需求分析,设计和测试过程.V&V[4]与问题复杂度,设计功效和测试功效三个变量关系紧密,因此本文去掉V&V节点,将这些描述V&V节点的变量(如测试覆盖率,员工能力等)用来确定问题复杂度,设计功效和测试功效的参数.
本文采用如图3所示的BBNs故障预测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解释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覆盖了软件生命周期的规约,设计和编码;第二个阶段覆盖了测试.设计规模和缺陷数节点为整数或者一个限定的范围,故障密度为实数,其他节点有下面的状态:很高,高,中等,低,很低.问题复杂度表示待开发问题集中内在的复杂度,这些问题是规约中离散的功能需求,问题复杂度和设计功效之间的不匹配将导致引入故障数和设计规模增大.测试阶段在设计阶段之后,实践中实际分配的测试功效比所要求的少得多.测试功效和设计规模之间的不匹配将会影响已探测故障的数目,引入故障是其边界条件.已探测故障和引入故障之差是残留故障数.测试中故障密度是已探测故障和设计规模的函数(已探测故障/设计规模),同样,残留故障密度是残留故障数/设计规模.这里的问题复杂度,设计功效和测试功效的粒度仍然较大,不利于确定其状态,将其继续扩展,建立相应子网来描述这些节点:(1)问题复杂度子网(图4);(2)设计功效子网(图5);(3)测试功效子网(图6).
4·3确定BBNs参数
接下来的问题是确定变量状态的概率和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从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各种文档记录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确定性知识.对于不确定性知识,传统的方法是根据专家经验主观确定.研究人员定义了大量软件度量描述软件质量[2,5,6],将这些研究与专家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确定BBNs参数.
4·4推理规则
采用应用最广的随机模拟采样法(PearlsandGibbs算法).首先,为网络上的节点做初始实例化,证据节点实例化为观察值,非证据节点实例化为随机值;然后,开始遍历图,对每一非证据节点Y,计算在其他节点给定值的情况下Y的后验概率分布:
P(Y|WY)=αP(Y|Pa(Y))∏iP(si|Pa(si))
式中,WY表示除Y的节点集合,Si表示Y的第i个子女,工作总结为正规化因子,其余乘积项为条件概率.公式表明了本节点的概率仅与其父母节点,子节点及其子节点的父母节点有关;Pearl使用上式结果对节点进行采样,结果作为Y的新实例化,反复进行,直到近似过程收敛(设进行了m次遍历),这时查询结果为:P(Y|e)=1m∑mi=1fi,fi为第i次遍历Y的条件概率,e为证据向量的观察值.
5仿真实验
本文在AgenaRisk[7]系统中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部分采用了AgenaRisk中关于软件故障预测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数据.由于具体的项目数据难以收集,我们根据图3所描述的简化模型来做仿真实验.在实验中我们用软件需求复杂性度量和软件需求变更度量来描述问题复杂度[6].利用各种度量来描述设计功效,包括对象(模块)之间的耦合数(耦合度量),不使用公共属性的方法的个数(内聚度量),继承树的深度和继承的平均深度(继承度量)[5].用代码覆盖度量来描述测试功效,定义一个相应策略的测试有效率(testeffective-nessratio,TER),TER1是语句覆盖的测试有效率,TER2是分支覆盖的测试有效率,TER3是线性代码顺序和跳转覆盖测试有效率.我们设定的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系统,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开发过程开发,花费了大量资源在设计和测试上,尽量减少耦合,增加内聚,TER1,TER2达到100%,TER3达到90%,因此可以判定设计功效为很高(概率为100%),测试功效很高(概率为100%),如图7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到设计规模较小,引入故障数较少(期望值为17.8),已探测故障密度相对较高,剩余故障数较小(期望值为6.6),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当我们将设计功效设置为较低时(概率为100%),如图8所示,明显设计规模变大,引入故障数增加(期望值为43.1),相应的剩余故障数增加(期望值13.0),已探测故障密度减少.表2是两者的对比结果.在实验中我们分别对问题复杂度,测试功效和设计功效赋值,以检查模型对各种环境下的变化,其结果与实际较为符合,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6结语
本文从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来考察故障,给出了一个BBNs故障预测原型系统,并在AgenaRisk系统中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BBNs能够使用来自主观和客观的概率分布和不充分的数据预测软件故障数.仿真实验还只是基于一个简化的模型,将实际项目数据应用于模型,探讨建立完备网络结构和确定节点状态的方法,建立适应具体项目便于数据收集和确定节点状态的网络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ToddLGraves,AlanFKarr,JSMarron,HarveySiy.Predict-ingfaultincidenceusingsoftwarechangehistory[J].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2000,26(7):653-661.
[2]Fenton,NE,NeilM.Acritiqueofsoftwaredefectpredictionmodels[J].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1999,25(5):675-689.
[3]AhmedEHassan,RichardCHolt.Thetoptenlist:dynamicfaultprediction[A].Proceedingsofthe21st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ftwareMaintenance(ICSM’2005)[C].Bu-dapest,Hungary:IEEE,2005.263-272.
[4]Chin-FengFan,Yuan-ChangYu.BBN-basedsoftwareprojectriskmanagement[J].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2004,73(2):193-203.
[5]MunsonJC,NikoraAP.Towardaquantifiabledefinitionofsoftwarefaults[A].Proceedingsof13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oftwareReliabilityEngineering(ISSRE2002)[C].Annapolis,MD,USA:IEEE,2002.388-395.
[6]王青,李明树.基于SPC的软件需求度量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3,26(10):1312-1317.WangQing,LIMing-Shu.MeasurementofSoftwareRequire-mentBasedonSPC[J].ChineseJournalofComputers,2003,26(10):1312-1317.(inChinese)
化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课题名称
含氨基的松香基聚合物微球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2) 有关的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
松香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毒性小、价格便宜、与环境友好等特点,广泛地用于油漆、纸张、油墨、胶黏剂、电、农药、香料、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工业之中,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化工原料。我国作为松香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主要作为原料出口,对松香的加工率却很低。因此对松香进行改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松香以它特有的组成和结构,已成为继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甲壳素、壳聚糖、天然橡胶等之后又一个制备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料来源[1-3]。
聚合物微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磁效应、生物相容性、功能基团等特性,在标准计量、生物医学、情报信息、分析化学、胶体科学及色谱分离等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4]。尤其是近年来,在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上引入各类功能基团后,使这种功能性微球在如生物工程、免疫检验、电子和微电子技术、信息产业、高效液相色谱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5]。
在众多聚合物微球及其材料的研究中,占较大分量的一部分是各种功能性的聚合物微球制备研究。聚合物微球可以通过选择单体和聚合方式,从分子水平上来设计微球的结构,并且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其尺寸的大小和均一性,使之具有所需要的特定性能。聚合物微球的大小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制备方法或控制其反应过程的反应条件来控制。聚合物微球的表面也可以功能化,主要通过使用不同的功能性单体进行聚合来制备含有特定官能团的聚合物微球,也可以通过对已制备的聚合物微球进行各种化学改性来使其表面功能化。这种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可设计性,使得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聚合物微球的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物理化学和胶体性质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调节。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拓展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范围以使其更好服务于人类,对各种功能性聚合物微球的探索和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6]。[6]
氨基化是微球功能化中的一个部分,也是一项研究的趋势也是今后研究侧重的趋势。将氨基镶嵌在聚合物微球表面将氨基接枝到聚合物微球表面,可以增加微球的性能。氨基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重金属离子氧化,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并且由于其原子轨道特性,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可以看出,氨基化微球用途广泛,研究其合成方法及其性质应用,对众多行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3) 前人在本选题研究领域中的工作成果简述
目前,针对松香改性的研究和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他功能化等前人已有做了比较多的研究,但运用改性松香做为单体但以改性松香做为单体,制成的聚合物微球并进行氨基化处理所得到的微球却看不到太多的鲜有报道。因此,本课题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josephon[7]用带有氨基的硅烷(如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硅烷,p-氨基苯基硅烷,3-氨基丙基硅烷等)与金属氧化物脱水反应,得到带有-nh2的磁性微球。并将该微球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化,进而得到带有羧基的微球。赵书阁,刘丽强等[8]用苯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制成聚苯乙烯聚合物微球,进行硝基化处理后,放入还原剂将硝基还原成氨基,制成氨基化聚苯乙烯聚合物微球。并将此微球纯化克伦特罗抗体,证明了氨基化微球对纯化抗体的可行性及高效性。
liu[9]等[9]通过氨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合成了磁性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壳聚糖可以和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在外加磁场中,这些微粒能有效地从废水中移除重金属离子(figure 1.9)。由于壳聚糖和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所以,在弱酸条件下超声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从壳聚糖中移除。王伟财、张琦等[10]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微球,并对其进行氨基改性,随后在微球内部原位沉积合成磁性纳米粒子,溶胀渗入量子点,最终制备了氨基化、微米级、单分散、超顺磁、荧光复合多功能聚合物微球。微球制备过程如下微球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氨基化微球制备流程
合成的多功能微球有希望应用于生物分离、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和荧光检测等领域。
xiang liu[11]和qiang wang[1112]等人都是改进的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聚(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微球,然后通过表面接枝引入功能化氨基基团; ;zhiyong lin[1213]等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在油酸改性四氧化三铁的存在下,采用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聚(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然后通过与乙二胺进行氨解反应得到富含-nh2功能基团的磁性聚合物微球,从而拓宽了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范围。李鹏飞[1314]等通过首先分散聚合法制得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高分子微球,然后通过氨解反应产生氨基,再加入浓碱在微球内部生成fe3o4纳米颗粒而得到富含氨基功能基团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吸附剂,其对铬离子有较高的吸附量,饱和吸附容量为263.16 mg/g。
以上有关的研究为本课题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性条件,以此为研究依据,可知本课题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研究意义。
二、设计或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有何创新之处。(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1) 主要内容
1.制备含有功能集团氨基的松香基聚合物微球;
2.含氨基的松香基磁性聚合物微球结构表征:
3.含氨基的松香基此型聚合物磁性能研究。
(2) 研究重点
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松香基二元聚合物微球,并对其进行氨基化修饰,在微球的表面引入氨基功能基团。探讨交联剂探讨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反应介质的用量分散剂用量等对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磁性介质的引入,以及温度等对聚合微球的影响,确定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探讨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球氨基化改性的影响然后以最佳的聚合条件引入磁流体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确定最佳的氨基化条件并对其进行氨基化改性。
(3) 预期达到的目标
确定出低毒或无毒的溶剂制备得到松香基聚合物微球,并制出制备出球形度良好、粒径大小适合粒径均匀、杂质少、表面氨基功能基团多的改性聚合物微球,为以松香为原料制备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奠定一定的实验理论基础。
(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探讨不同因素如单体质量比例、分散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微球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悬浮聚合法制备松香基二元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
探讨微球制备时,介质的种类和用量对合成松香基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确定制备松香基二元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微球氨基化的最佳工艺条件。
(5) 课题创新
以松香为原料,制备改性松香对松香进行改性制备松香基二元大分子单体,再与苯乙烯制备含氨基功能基团的聚合物微球,目前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提高松香的价值进行应用已经成为了当今林产化学品研究的一个方向。松香基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以预见在生物化学、电子信息、医药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同时对提高松香的附加价值也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对天然资源松香的开发利用和具有沉淀法微球技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方案:[ ⑴ 技术方案(有关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措施);⑵ 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等)]
(1) 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
1、实验试剂
名称 类型 产地
松香 特级 广西梧州松脂厂
丙烯酸 化学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 化学纯 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偶氮二异丁氰腈腈(aibn)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苯乙烯(st) 化学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明胶 化学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4-对苯二酚(hq)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氢氧化钾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锌 分析纯 湖南省邵阳市化学试剂厂
无水乙醇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汽油 9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
氢氧化钠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酸甲酯 化学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二胺 分析纯 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蒸馏水 实验室自制
其中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用之前须减压蒸馏,除去阻聚剂;偶氮二异丁氰需重结晶,处理除掉棉花状不溶物。
2、实验仪器及设备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产地
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厂(上海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水浴锅 hh-s1-ni 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
电子恒速搅拌器 cs28-b 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
鼓风干燥箱 bao-80 施都凯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光学显微镜 dmxrp型 德国莱卡公司
红外分析仪 avatar360 nicolet公司
扫描电镜 jsm-6380lv型 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 ltd)
旋转蒸发仪 re-52aa 上海亚荣生仪器厂
低温冷却液循环泵 dlsb-5l/25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箱式电阻炉 sx 上海沪越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超纯水机 wp-up-iv-20 安徽蜀宁仪器有限公司
此外,还有足量的各种玻璃仪器、玻璃导管、橡胶导管等基本实验仪器装置,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 技术方案
1、丙烯酸松香(ra)的制备
将 100 g 松香加入到带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温度计、n2导管及加料漏斗的四口烧瓶中, 加热熔化,同时导入 n2,升温至230 ℃;℃;然后缓慢滴加22 g丙烯酸(aa)(1.5 h左右滴加完毕),继续反应2 h;;降温至170 ℃℃左右出料,得到 ra(其酸值为 237.1 mg/g)。反应方程式如下:
2、ra与hema酯化物(rah)的合成
在装有分水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ra、催化剂及对苯二酚,升温融化后开始搅拌;200 ℃℃时滴加hema(约1.5 h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30 ℃℃,继续反应若干时间即可。反应方程式如下:
3、松香基二元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悬浮聚合法)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适当的蒸馏水,通入n2并调整搅拌器搅速为500 r/min,除去水中的氧气,持续20 min并升温至60 ℃℃,然后将称取适量的明胶溶解到水中;称取一定量比例的rah、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引发剂aibn共同超声溶解;随后将混合单体加入装置中,在氮气保护下先在60 ℃℃、600r/min下维持15 min,随后升温至85 ℃℃,在500r/min进行搅拌反应3h,最后调整温度为90 ℃℃熟化2 h。待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处理进行洗涤,干燥、称量聚合物微球。
4、松香基二元磁性聚合物微球的氨基化
将3 g微球加入含有12 g乙二胺溶于36 ml 二甲基甲酰胺 ( dmf)的烧瓶中于75~ 80 oc℃反应72 h。所得产物经过滤,,磁分离水洗、醇洗,最后真空干燥,得改性磁性聚合物微球,记为p1。
54、测试和表征方法
使用德国nicolet公司的avatar 360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油酸改性fe3o4和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结构进行分析,样品采用kbr压片,波数范围:4000~400cm-1;
采用荷兰帕纳科公司的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别对油酸改性fe3o4和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物相进行测定,测试条件:2扫描范围为10~90,步长为0.04
使用德国netsch公司的sta 449c 综合热分析仪,升温速率:10 k/min,温度范围:25~600 ℃℃,在氮气气氛下测定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热失重;
采用德国莱卡公司dmxrp型光学显微镜对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形貌进行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对微球的表面进行表征。
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 陈林,张发爱,余彩莉.氢化松香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酯化物的制备[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XX,15(24):12-15.
[2] 余彩莉,张发爱.松香顺酐加成物及溴化物红外光谱和综合热分析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XX,40(4):28-30.
[3] mait i s, ray s s,kundu a k.rosin: a renewable resource for polymers and polymer chemicals[j] prog polym sci, 1989, 14( 3) : 297- 338.
[4] holiis q.l. .separation of gaseous mixtures using porous polyaromatie beads. analchem, 1996, 38(2): 309~316.
[5] iman m, celebis.s, ozdurai a.r., preparation of photo oxidized magnetic polystyrene beads for enzymei mobilization. reaetive polymers, 1992, 17: 325~3.
[6] 宋肖洁. 功能性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及其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d].复旦大学.XX:3~5.
[7] ]whitesides,g.m..,kazlanskas,r.j. and jesephson,l.magnetie separation in bioteehnology. trendsbioteehnol, 1983, l(15): 144~148.
[8] 赵书阁,刘丽强,彭池方,等. 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在克伦特罗抗体纯化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XX, ,32(8): 318~322.
[9] liu, x; ,hu, q.; ,fang, z; ,zhang, x; , zhang, b., .magnetic chitosan nan℃omposites: a useful recyclable tool for heavy metal ion removal.langmuir , XX, 25 (1), ): 3~-8..
[10] 王伟财,张琦,张兵波,等. 氨基化单分散超顺磁荧光pgma多功能微球制备[j].科学通报.XX.21(52):2477~2481.
[11] xiang liu, yueping guan, qiang wang, xiufeng ren, mingzhu yang.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gnetic poly(methyl acrylate) microspheres with dendron and application in au(iii) adsorp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XX,(126): 19561964
[1112] wang qiang (王强), guan yueping (官月平), liu xiang (刘翔), yang mingzhu (杨明珠) and ren xiufeng (任秀峰).. micron-sized 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s for adsorption andseparation of cr(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 105110 (XX):105~110.
[1213] zhiyong lin, yingxue zhang, yongle chen, hao qian. extraction and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metal ions (cu2+, co2+and ni2+) with magnetic polymer bead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202 (XX):104112.
[1314] li peng-fei, yang liang-rong, li wen-song, huang yin-bin, wang juan, kong peng, xu lin, liu hui-zhou. adsorption of cr(vi) in waste water by functional superparamagnetic pgma polymer microspheres with amino groups.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ess engineering, XX,11(4):554-560.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必须包含一定工作量的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环节)
第1-2周:查阅中外文献(5篇以上外文文献,20篇以上中文文献),了解课题研究现状与成果,写出5000字以上有关松香改性及不同聚合方法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文献综述。
第3-4周:写出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试验;写出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
第5-10周:实验研究,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性能测试、数据处理、性能测试。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不少于5000字的外文原始论文1篇。
第11-14周:撰写不少于9000字的学位论文,并进行修改与定稿。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高校;技能;
中图分类号:TP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062-03
随着计算机深入应用到生活中各大领域,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对高校提出了极大挑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向社会各个行业,而各行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衡量标准正是其执行办公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办公自动化技能是信息时代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多数高校会在大一开设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这其中包括一些办公自动化基础类软件Word、Excel、Power point等,其目的则是为切实提高学生办公自动化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水平,最终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日后工作打好基础。
一、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方式现状
(一)高校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方式现状
高校性质不一,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的方向自然各不相同。在一些综合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类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对办公自动化技能掌握的程度相差甚远。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的学习,从第二年开始进行专业软件的学习;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进行第一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后,便转为本专业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后接触计算机的程度由各学校自己裁定。对于一些专业性质较强的高校,如财经类、医类学校,多数也都把计算机类知识介绍到了入门的水平,而在开展了专业知识类教学后,计算机类课程也都被放到了边缘位置。总而言之,在多数高校中,计算机类课程主要用于普及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而不是将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种培养方式下毕业的高校学生,办公自动化技能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
(二)吉林师范大学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方式现状
吉林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类高校,从计算机教育程度深浅不同出发,可以分为计算机类专业和非计算机类专业。由于计算机类专业四年的教学重心都是计算机相关应用软件与理论的学习,其对计算机相关知识掌握较全面,因此,主要以非计算机专业其办公自动技能培养现状为例,来探讨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培养方式。
本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入学当年会进行一整年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育,占总体受教育时间的25%。具体教授内容如下:
上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内容为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以及office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础性内容,对于办公自动化软件的高级应用部分留给学生课下自行学习。
下学期依据文理科差异及各专业学生特点,开设不同专业软件类课程。包括:Access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Visual 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Photoshop等课程。
二、现有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从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方式现状来看,现有方式存在一定缺陷。
从课程体系上来说,计算机公共课的重要环节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年,掌握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门有等级认证的应用软件。经过一年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学生们便远离了计算机,转去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真正用到计算机的实践环节却要等到四年之后。长时间的搁浅状态,不难想象毕业生对计算机相关内容的陌生隋景。
从教学模式上来讲,最大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分离。旧教学模式下,教师理论讲解课程时,学生始终处于“听”的状态,知识点讲解完毕,学生不能马上实践所学内容,而是隔段时间之后再进行上机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保留程度不高,自然掌握程度较差,而且对不会的知识得过且过。
从实验内容方面来看,新生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在进人大学校门之前,已经对计算机基础内容有所了解,只是操作内容局限;而一些学生则根本没接触过电脑,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甚少。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实验内容,不但未考虑到因材施教,反而会使熟悉计算机的同学产生自满情绪,即使对未掌握的知识也忽略不听了。这种实验模式带来的必定是掌握程度较差。
三、培养方式改革
针对现有办公自动化技能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一)调整现行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主要采取三级教育体系,并对应体系设置相关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一级:大一上学期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入门普及教育,对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培养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兴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二级:大一下学期,针对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设置相关专业计算机课程,具体可开设“Access数据库原理与应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专业软件,为日后就业及应用奠定基础。
三级:大四上学期,开设“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主要为掌握office现有软件的高级技能,为就业打好基础,比如word高级应用中样式的定义以及设置不同页眉页脚之前节的操作,为毕业论文的设计铺路筑石,打造全新的“秃闲陀τ萌瞬拧薄
经过调整之后的三级课程体系和内容,在基础课程之上,提升高度,与大一的课程设置遥相呼应,既跳出了计算机知识长时间搁浅的状态,又掌握了新的办公自动化技能,同时为完善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接口贡献了力量。
(二)改变教学模式
为跳出理论脱离实践的怪圈,推行“理论+实践――课课融合”教学模式。保留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重,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重仍为1:1,但对每节课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具体为,基于所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课课融合,即理论讲解之后马上进行课堂实践,及时发现不符结果的问题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既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也会将问题都解决在课堂之上,加深学生印象,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理论+实践――课课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就业所需的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整改实验内容
以提高毕业生“办公自动化技能”为根本出发点,基于学生个体差异,调整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对办公自动化技能的认识。
从全局角度出发,为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办公自动化技能”以及运用信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水平,对实验内容的调整至关重要。尽量设置应用性强的实验课题,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点运用的方向,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采用案例驱动机制,让学生把握知识点的连贯性。
从局部个体出发,“因材施教”。为程度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实验内容,针对同一知识点,选择难度不等的应用实例。采用案例驱动机制,每节课都针对所学知识点设计一个案例,这些案例都取自于实际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比如在word综合应用中,设计案例对毕业论文进行排版;在excel函数应用中,设计某航空公司的贸易情况统计数据等等,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用处,既加深了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又巩固了知识点的实践掌握。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理论知识的深度消化。
(四)合理建立考评体系
推行考评体系合理化,建立综合考评体系。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着重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具体为:不局限于闭卷考评形式,结合实际应用实例,采取现场上机考评或制作成型作品并配合答辩环节等考评机制,综合考评学生的素质。尤其考评对各行业办公自动化技能的掌握程度,必要时可现场生成案例。针对学生制作的成型作品环节,教师逐个点评,提出相关建议,并结合学生答辩,辨析学生的制作能力。
也可以采用过程式考核方式,即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开放式考核,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内容以及考核形式,随堂测试,测试完毕当堂给出成绩评价。这种考评方式下,考核结果汇报及时,对学生个体的把握准确,而且做到了学生期末考试零负担。
(五)辅助性改革
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采用多媒体手段授课的同时,借助电子教案形象生动地展示授课内容,并利用“凌波多媒体”、“红蜘蛛”等授权软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即时反馈学生的听课状况,比如可利用学生举手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采用屏幕监视掌握学生实践的总体动向;点击个体机展示,将个别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借助点名签到在节省时间的前提下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利用文件传输快速下放案例及试题或收取学生作品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便了教师对知识点的渗透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为教师对课程的总体把握提供了手段。
四、结束语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 阳谷哨 品牌推广
现代生活发展迅速,人们享受着工业化的便捷。随着时间的进程,人们越来越开始怀念曾经那些古朴的手工艺品,它们或精美,或质朴,或童趣,或深沉......他们代表的是一代手艺人的精神,是他们生活精神的表现。手工艺的初衷,就是一点点的乐趣,一个小玩意,讲述着人们曾经的时光。流动的时光,时间的声音。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并了解中国那些传统的手工技艺。人们对于那些陪伴着他们度过青春年少时光的“玩具”是怀念的。通过人们怀念的心情,唤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让它们得到关注,被重视。让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能够因为它们发生一点点改变。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在这高速运行的社会生活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很多消遣类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然而人们在忙碌之时开始怀念童年时代的无忧以及那时造型各异,形态质朴的玩具。
现如今我国手工业日益衰退,阳谷哨是我父亲儿时的玩具,它存在我家里很多年。对它,我也是从不喜欢到发现它的美。父亲给我讲诉了很多关于它的故事,我觉得应该让它被人了解,让人喜欢。因此,以“传承,唯真”的风格理念进行阳谷哨LOGO及相关品牌视觉系统和品牌推广设计。寻找一条发展的道路,让更多的人去熟知它了解它。让它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得到关注。
选题理由在于对阳谷哨独特的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利用阳谷哨传统文化VI设计,以“传承,唯真”为理念进行设计,寻求一条发展道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有道是:“六十三年手艺传,哨声不歇情意浓”。
阳谷哨,上个世纪70年代,有位走街串巷的老人将它带到人们的视线内,用它吹奏出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带着的是最真实的情感,带来的是我们无尽的欢乐,童年从哨声中得到一丝乐趣开始。现在由第二代传承人辛福春接替。学做“阳谷哨”,现为“阳谷哨”的唯一传人的阳谷哨为纯手工制作,具有风格独特性,不易被复制,只是现如今没有品牌宣传等的推动。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到品牌原创性,对品牌的原创敢于探索和挑战,以全新的面貌展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也会大大增加,给人呈现耳目一新的传统文化品牌。
“阳谷哨”传统文化品牌的提出,从构思,内涵,发展等方面都深入考究,它只为留住传统老工艺,还原当初最原始的律动。用创新,质感,朴实的风格,来真实的记录阳谷哨的成长,真实的让它展现在眼前。 阳谷哨属于传统文化,准确的人群定位和市场前景是关键,而品牌的名称和品牌形象设计最直观传播给消费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目前市场并没有系统完善的传统文化品牌及包装产品展示。 阳谷哨传统文化的品牌设计应该是展示清晰的“视觉力”结构,从而准确的传达独特的阳谷哨形象,以达到宣传的效果。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阳谷哨”这个品牌,以丰富多样的应有形式,进行最直接的品牌宣传。“阳谷哨”会更加系统的为消费者展现。
标识的辅助图形也是必不可少的,阳谷哨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原料就是泥土,所以在设计辅助图形的概念上,我提取了泥土的形态做变形处理。辅助图形也采用圆形和标志统一。辅助图形的设计灵感取自于泥土的色彩表现,去繁就简让大众更能识别记忆,通过土色系列的色彩使它于标志统一协调。标志标准色是焦茶灰,焦茶灰代表厚重质朴的感觉。标志辅助色为土棕色和灰色,代表沉稳,古朴。体现体现出时代的感觉。采用阳谷哨形态为手册元素,开本是长方形,用哨子声音扩散的音率感。用丝网印应用体现手工的质朴感,凹凸的手感让人更加清晰的感受。手册采用了漏脊锁线达到手册的翻阅的便捷,在品牌宣传时既有手册的所需的严谨又不失品牌理念的图特性。
在基础应用,如展示所用的组合式包装,适用于日常购买的牛皮包装,适合收藏的抽拉结构的木盒包装以及透明包装组等等一系列的,在这一系列的基础应用中都已棕色贯穿其中,形成统一整体视觉感受,同时又符合阳谷哨传统手工艺的特性,更完整的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为企业创造无形的资产产品设计是一个品牌独特的一部分,该产品设计,也是采用了动物的形态作为元素,用制作阳谷哨时泥土处理时的一个形态做图形提取变色。让标志更具识别性,让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延展设计,宣传册设计主要以简洁大色块为主,两本宣传使用的册子,一本主要介绍阳谷哨产品特色,一本主要介绍标志的特点。让人们更加了解阳谷哨。更有助于企业形象的传播和企业长远的发展。
在毕业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才发现有很多是和自己最初设想有出处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态度端正,认真求学,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这个道理我明白的不算早,我希望也不算太晚。总的来说,我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整体性如如何再加强,统一性如何更完美,如何让视觉效果更强。总之,阳谷哨民俗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离不开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和实用产品的开发。
大学就快结束,最后一次的设计作品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是四年来最用心的一次。也许在将来当有人提起毕业设计时我会感同身受,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历练。它教给我的有太多太多。想要感谢付静老师,我很庆幸我有这么一位负责任的指导老师,她教会了我很多,我也明白了很多。同时我也感谢魏坤老师,在我迷茫胆怯的去向魏老师寻求帮助时,魏老师没有指责,而是为我提了宝贵的意见。感谢所有教导我的老师们,我知道因为希望我成材才会很严厉的批评我,督促我。感谢你们授予我知识,教导我做人。
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很感谢我的室友,和我的队友们,她们给我的帮助很多,也是在这种时刻更能看出来朋友这个组群有多么重要。还有我的父母,和我的不在身边的朋友,感谢毕业设计给我磨难,同时也让我看到关心我的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