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3 00:38:05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30-01

Investig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 Landscape Art

LUO Jian-rang ZHANG Yuan

(College of Forestry,Northwest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 in teaching process on public elective course landscape art were analyzed.Some measures were suggested from teaching programme,teaching content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 landscape art.

Key words public elective;landscape art;teaching reform

园林艺术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造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的各种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1]。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能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2]。因此,许多高校把园林艺术作为园林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外,也同时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开设,供学生选修。但非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对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

1 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大纲不合理

在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沿用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大纲。但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二者存在差异。

1.2 教学内容陈旧,专业性强

各类园林艺术教材不少,但适合本科的教材较少,目前各大院校最常用的园林艺术课程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过元编著的园林艺术。该书从1996年出版至今已经重印多次,内容没有太大变化,而近10年来各种新信息、新技术、设计理念和新材料却大量出现在园林实践中。此外,这部教材中的例证多为古典园林,现代园林较少。在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与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内容一模一样,对于非园林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很多内容过于专业、抽象,不容易理解。

1.3 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园林艺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安排有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对园林艺术有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3]。然而,在很多学校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全部为课堂理论教学。

2 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的优化措施

2.1 教学大纲调整

作为公共选修课园林艺术的教学大纲不能一成不变的沿用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大纲。应该以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的教学大纲为蓝本,按照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要求,结合本校学生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2.2 教学内容更新、简化

以屈永健主编的园林艺术为参考教材,但教学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选课学生专业的特点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增补、简化[4]。并根据最新文献资料更新部分教学内容。在讲授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除了介绍国内外古典园林的优秀实例外,也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优秀园林作品或身边熟知的园林案例,例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上海世纪花园、万科第五园、西安市的各大公园等。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简化,力求非园林专业的学生也能对园林艺术的核心内容有所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能力。

2.3 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

公共选修课的课时安排基本上全部为课堂理论教学,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一些应用性不强的课程来讲,这样的安排可行,但对于像园林艺术这样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仅仅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其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因此,在园林艺术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一些室外的实践教学:比如讲授园林植物时,安排一次室外教学进行校园植物识别;在讲完园林艺术基本理论后,则带领学生就校园景观及周边主题公园的设计进行实地案例讲解,使非园林类专业的学生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园林艺术的魅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美学素养。

3 参考文献

[1] 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屈永健.园林艺术[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 郑丽洁,王菲,谢洋,等.模型制作在园林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1-12.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实践;教材;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3-0114-04

作为一种20世纪后期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以其本质上的公共与开放、主题上的深邃与多元、形式上的新颖与多样等特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开来。对于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已经进入很多城市规划者的视野,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由此产生了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多教育界人士都在探讨在高校本科阶段是否能开展以及如何推进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一批相关课程建设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种探讨的直接产物。

当前,相当一部分公共艺术设计教材大多包含两个部分:对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与社会属性进行学术探讨,以及对公共艺术涉及的材料、工艺、环境进行类型化介绍。这带来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其次,由于缺少相应课程体系支撑,也就谈不上教材与课程紧密衔接,虽然设置了习题,但对具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缺少帮助;再次,这类教材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套用国外经验而忽略国内现实的情况;最后,这类教材普遍仍未脱离传统上以文字为主并配图注解的编写模式,不适合公共艺术这样前沿性的艺术形式。

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对公共艺术设计教材进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全面创新,从而适应新时代学习者对公共艺术设计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一、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

(一)针对跨专业的读者群

定位准确是艺术设计教材编写的首要前提。[1]目前国内虽有部分艺术类高校设立了公共艺术专业,但为数较少。由于公共艺术设计本身具有交叉性和边缘性,社会上的公共艺术实践任务数量有限。因此,该教材针对的读者群主要是当前国内高校相关设计与造型专业的本科生,也能满足相关专业研究生和社会读者的需求。纵观公共艺术发展历程,虽然雕塑专业出身的公共艺术创作者居多,但也有相当多作者来自建筑、油画等专业。就当前中国国情来看,公共艺术设计在实践中又与环境艺术专业更为对口,在公园、步行街总体设计中容易找到用武之地。所以,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没有完全局限于单一专业,而是以打破专业壁垒,增进学科互动为宗旨,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需求,能够对不同设计专业甚至是造型专业学生在该领域知识、技能的综合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具体案例为纲

当前部分公共艺术类书籍及教材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于强调宏观的公共艺术概念,而忽略了公共艺术内部诸多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中诸多个案间的鲜明个性,这极不利于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科学开展。因此,该教材编写强调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为基本要素,在大量案例分析中梳理出特定类型公共艺术作品在创意、手法上的根本性规律,有助于读者用最短时间了解这一艺术设计形式的精髓,并直接提高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三)强化创意思维培养

公共艺术设计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结合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之一,创意是否新颖往往直接关乎设计的成败。这也是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强调创意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艺术设计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独特的视野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2]因此,该教材在有限篇幅内,选取了尽可能多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介绍和评论时秉持开放性与批判性的态度,尽量不出现定论式语言,同时注重融入艺术概论相关理论知识,力求使学生在吸收知识过程中提高自身创意素养。

二、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的平台基础

作为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活页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的创新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平台之上。首先,该教材具有该系列教材标志性的活页模式,可供学生粘贴作业以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同时延续了该系列教材以图示形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特征,也沿用了知识链接环节的“延展阅读”、实训环节的“思考与行动”两个主要模块。最后,由作者自己排版,体现以图像和文字为加工素材的一个全新创作过程。

进一步说,公共艺术的专业特征又使得该教材形式上必须具有特殊性。首先,公共艺术是立体空间艺术形式,只有多图、特别是不同视角的多图才能准确表现特定作品的形态与特征,这就与平面设计教材有很大不同。由于设计过程和施工工艺的相对复杂性,教材中往往还要运用设计草图、效果图和施工图。另外,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具有风动、水动、电动等能动特征,因此需要更多图示形象表现特定作品的不同状态,如喷水或不喷水、电力和风力作用下的不同形态以及在昼间和夜间的形态对比等,特别是对《水火环》(野口勇)、《水的神殿》(关根伸夫)等知名作品而言。总之,公共艺术的专业特征使得该教材需要在同样篇幅中安排更多的图示。

同理,由于公共艺术设计是一个结合雕塑、绘画、环境等多个专业的前沿交叉专业,涉及学科较多,前期介绍的资料较少,这也使得该教材需要较多的文字介绍作品动议、选址、作者背景、材料运用、施工工艺等要素。这都要求该教材必须在系列教材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内容选取与编排模式。

三、基于自主科研成果的编写模式创新

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实践和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完整的公共艺术理论和成型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往往是前沿研究的直接成果。因此,该教材的内容直接或间接基于自有学术与教学科研成果,这为其编写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一)有相应学术探索成果支撑

由于公共艺术实践领域的前沿性、独特性,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往往缺乏延续多年、行之有效的知识体系,编写者首先必须对公共艺术进行合乎学理、合乎中国当前国情的学术定义。这一定义应指以环境中的雕塑、景观等艺术为主的狭义公共艺术,且兼具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笔者在《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依托环境雕塑建设相关法规及相应材料、工艺规范推进中国当前公共艺术建设。与纯粹的雕塑、景观相比,公共艺术作品“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 [3]这样相对完整且自成体系的学术定义,应用于教材编写,有助于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相应教学研究成果支撑

公共艺术领域的学术探索成果可直接运用于公共艺术教学方法的研究,这种教学方法正是该教材编写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方法论的设计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探索”,通过对大量经典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出了由八个模块构成的教学模式,其中包含复制、绘画、构成三种不基于立体造型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运动、环境、实用功能三种必不可少的公共艺术设计元素以及幽默和严肃这两方面的公共艺术主题元素。[4]经实践反馈,该方法适合设计专业本科生快速掌握公共艺术设计方面的艺术创意思维、审美经验、科学技术知识及表现技法。该教材正是在这一成型教学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而编写成的。

(三)有相关教学研究成果支撑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高度交叉性和横断性,因而基于单一学科的教材难以适应教学需求。因此,除直接的教学研究成果外,该教材也注重与相关理论课程、设计基础课程及专业设计课程的衔接,其中包含的知识及技法多来自编者的相关教学研究成果,如天津“十五”规划重点教材《现代设计史》与《中国雕塑史》(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及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展示艺术教育》、《雕塑艺术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多部相关教材、专著。除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在大部分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与教学紧密联系的 “触类旁通”、“按图索骥”、“温故知新”等环节,综合运用了建筑设计基础、平面与立体构成等课程的学生作业,实现了不同专业间的融会贯通。

四、基于混合单元概念的编写模式创新

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代之以“组团”和“项目”的框架。为了避免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编写方法,采用了美国教育界的“混合单元概念”编排具体内容,“使用这种混合课程模式,各组成部分结合方式多,强调重点也多,而自始至终各部分都保持原有的特点”。 [5]

(一)全书层面的编成

首先,从全书看,该教材由 “现成品公共艺术――基于发现与复制的设计”、“二维型公共艺术――基于图像表达的设计”、“构成型公共艺术――基于几何美感的设计”、“能动型公共艺术――基于运动的设计”、“景观型公共艺术――基于环境的设计”、“实用型公共艺术――基于人体工学的设计”、“幽默型公共艺术――基于情感表达的设计”、“主题型公共艺术――基于人文思考的设计” 八个一级组团组成。这种分类方式基本囊括了当今世界上比较知名的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兼具普遍性和典型性,具有完整性和次序性。八个一级组团主题不同,各有侧重,共同组成完整的体系。而每个一级组团又都具有自身独立性,可以单独培养学习者某一方面的能力。

(二)组团层面的编成

同时,这一排序方式也是一个能动的有机整体。就公共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而言,设计者必须首先掌握初步造型规律与创意思维,然后在不断深化完善方案过程中接触环境、功能和能动因素问题。只有在部分较深介入社会运转的个案中,才会选择较深刻的主题,同时复杂主题的表现往往要借助于具象雕塑手段,因此在针对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并不作为重点。事实上,这种一级组团的编排次序不但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而且和一个设计课题的进度基本一致,能够实现寓技能锻炼于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教学目的。

(三)设计评论层面的编成

混合单元概念也运用在全书几乎每一个延展阅读或设计评论中,特别是后者,几乎都包含艺术史知识、形式美法则、材料与工艺的相关知识。比如在介绍美国艺术家劳埃德・汉姆罗尔(Lloyd Hamrol)位于洛杉矶的著名作品《市区摇椅》时,不但分析了作品的主题,而且特别指出作者运用剪影式创作手法之所以获得成功,也与特殊环境(道路和与建筑间的狭长地形)造成的有限视角有关。

五、基于现代传媒理念的编写模式创新

该教材主要针对青年学生,因此必须在内容采集与形式编排上更多考虑他们的心理特征。当前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基本上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即社会俗称的“90后”。他们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从出生就习惯了网络与新媒体,敏锐,知识面广,对直观形象敏感,但注意力不容易保持长久。传统的以文字为主、辅之以图片的教材形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新型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到他们的特点,注重节奏紧凑与大信息量,兼具可读性与观赏性。

(一)内容编排递进性

由于没有了传统教材每节开篇介绍本节内容的文字,所以该教材中每个二级组团的名称就承担了简明扼要地介绍该单元内容的功能。考虑到主要读者群的认知特征,这些小标题以成语为主,能够准确概括这一单元的主题思想和教学要点。各二级组团通常体现由简到繁的次序性,如“组团No.1”在分析现成品复制型公共艺术时就分为“单打选手”、“伸展运动”、“组队参赛”等二级组团,对应运用单体现成品、变动单体现成品形态及运用组合现成品等设计方法。同时,二级组团之间还体现由浅及深的特征,如“组团No.7”对公共艺术幽默主题的介绍就分为出其不意、憨态可掬、煞有介事、似是而非、物理玩笑、童心未泯、时空倒错、感同身受、鞭辟入里九个二级组团,综合运用文学、电影等学科对幽默运用的理论成果,从最简单的幽默运用方法介绍到内涵最深刻的黑色幽默,既紧密连接又有较强延续性。

(二)题目运用趣味性

对谐音的运用也是近年来文艺创作和传媒领域的特征之一,虽然存在诸多质疑,但其依然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或文化现象而存在。该教材也适当在小标题中运用谐音形式为阐明单元内容服务,如“架”轻就熟(基于现成品复制的框架式设计)、水到“趣”成(结合水体的能动式设计)、“电”到为止(基于电能的能动式设计)、曲“镜”通幽(利用高度抛光的不锈钢球体反射周边环境的设计)等,应该属于新形势下对“寓教于乐”这一传统教育手段的运用。

(三)科学知识延展性

还应看到,互联网时代的读者拥有大量接触科学知识的渠道,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养成了点击链接以获取深度阅读的习惯。因此,该教材注重介绍相关科学知识的学术性,比如大量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的论断来解释许多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问题。

六、结语

经过内容与形式全面创新后的公共艺术设计教材,能够做到打破学科壁垒,运用开放型的知识结构,变知识单方面传输为知识资源共享,从而适应公共艺术这样一种体系相对庞杂、自身又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的知识与实践体系。综合来看,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的编写模式创新能够有效支撑公共艺术教学领域的课程建设,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掌握公共艺术审美、创意、材料与工艺运用等方面技能的人才需求,提升中国公共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水平,为新世纪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智明. 艺术设计类教材的编辑思考[J]. 编辑学刊,2011,(5):77-80.

[2] 张兵,赵世勇. 探寻・发现・设计――艺术设计教学专题研究[J]. 北方文学,2011,(4):92-94.

[3] 王鹤. 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J]. 理论与现代化,2012,(2):19-22.

[4] 王鹤. 基于方法论的设计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探索[A].CHEN Dongsheng WANG Yan .Art Engineering Research[C]. USA: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2012.272-275.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 教学内容 改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26

近几年,由于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高校文化素养教育得到大大加强,各大高校包括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艺术普及教育,对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做了一定的探索。但是,艺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如何更加的理想,更加符合目前时代与社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艺术普及教育规律,以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目的与作用,达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真正体现高职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特点,体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熏陶与启发作用。因此,每个从事艺术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从“行动上”和“思想上”落实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是一个考验。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的工作,以及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在之前曾提出借鉴和运用传统艺术教育的经验来加强和改善艺术普及教育观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适合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加以整理以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成人之美,美人之美的目的。

1 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现实困境

1.1 艺术素养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厘清与落实

公共艺术教育顾名思义应是艺术普及教育,它面向的是大多数,具有公共性质,而艺术本身固有的性质在于弘扬美,使人发现美和创造美,因此个人认为公共艺术教育益即艺术普及教育或曰大众审美教育。尽管中国审美教育从其出生之日起经历了停滞- 发展- 退潮- 再发展曲折和漫长的过程,但所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因为人所共知的原因,我国审美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仍然既不平衡也不成熟,具体到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尚无有针对性的公共艺术教育措施,对于其教育方式还处在摸索的阶段。

在高职院校,由于领导者的个人差异,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与管理方式上依然是艺术精英教育模式。而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功能应是通过教育使学生能自觉地自如地运用艺术思维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进而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达到艺术生活化、生活美化的目的。而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还是一线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缺少这种能遵循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与规律,真正把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的教育观念。

1.2 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仍然有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公共艺术教育属于艺术普及教育,而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感化、使其具有文化的属性。由于传统文化断层、个人信仰缺失、以及对于艺术教育认识的偏差,毋庸置疑,无论是何种层次的教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内容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之中。

目前,各高职院校虽然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并根据自己的特色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但是对于各个具体艺术课程类别的选择还存在各自为政以及在内容上“大锅菜”现象,无论是什么专业什么层次的职业院校在选择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都处于被动应付地状态,缺少系统性统筹,缺乏内在联系,涵盖面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层次感不强,存在平面化的现象。这种现状一方面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仅仅每门课程的单兵作战,不遵循整体的历史文化背景,教育过程中从而过于注重个人兴趣忽略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高职艺术教育缺失了应有的评估标准,艺术教育成长的土壤也很难深化与培育。因此,对于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1.3 公共艺术教育功效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实现

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人的审美和创新。但由于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很多一线的师生对艺术素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理解,更多的一线老师还处在注重教学的事务主义,没有真正领会艺术教育的教化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具体知识传授,不注重因材施教和所学专业的结合,割裂了艺术创造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艺术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使学生不能领略到运用各专业技能的乐趣。在平时校园文化活动中没有区分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把唱歌、辩论、征文、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都视为艺术教育活动;没有区分艺术教育和娱乐之间的关系,将艺术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课余唱唱跳跳,写写画画等娱乐活动,没有区分艺术普及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关系,依旧使艺术教育活动停留在精英化的倾向,主要精力放在了容易出效果的等个别项目上……诸如此类,以致没有真正体现艺术教育普及性、审美性等教育功能,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2 公共艺术教育性质再认识

2.1 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地位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加强艺术素养教育是实施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这个群体,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未来的生产中,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文化素质,体现艺术修养影响到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因此,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功能一是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二是培养创新思维,发掘其创造性潜能;三是陶冶情操,为未来与生产生活结合,塑造完善的人格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客观上来说,因为文化观念的影响,高职层次的教育还是受到社会上的偏见,在很多时候,人们或多或少的会对高职教育不正眼相看。从教育的本质以及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有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因为生源质量以及就业层次等方面的因素而厚此薄彼或妄自菲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人才的教育更需要重视其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对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在经费投入、场馆设施及过程控制方面高度重视,营造公共艺术素质教育的氛围。

2.2 明确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其特点是培养成具有审美品位、高尚情操、富有创新思维的各类人才,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艺术专业精英。因此,艺术教育应结合学生的专业需要进行设计。

在课程总体类别上和层次上,应尽可能涵盖历史和现实中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文字艺术各主要艺术门类,同时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与其让学生了解一些具体的、肤浅的知识,作为夸夸其谈的资本,还不如让他们在某一方面有所深究,深入领会某一艺术的精髓。比如书法鉴赏的学习,光就书法作品泛泛讲授书法理论,既枯燥又无味,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讲肯定是没有吸引力的,学生不可能真正进行书法鉴赏,如果换一种角度进行教学,比如前一两次课把整体的书法发展脉络做一个介绍,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设置一定的专题,重点选择某一书法家或者书体进行纵深地挖掘、研究等实践手段,学期末做一个实践总结,学生可能就会融入其中,能真切地掌握书法本身的奥秘,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

当然,这也是方法的一种,在内容和形式上,每个高校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每个地方和院校的特色和个性。一方面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鼓励开设不同形式的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受新的思想与活跃的空气。

2.3 明确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重在滋润、陶冶、熏染和感化,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领会、欣赏、感受、剖析艺术的美,使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提升。因此,艺术教育不光是传授知识,更应该重视利用文化艺术环境的营造,在软硬环境的细节上,管理的细微处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她们健全的人格。避免将艺术教育成为事务主义的知识概论或技能培训课程,更不能沦落到提起艺术课的教育就是看电影或听音乐而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定位以及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客观上与本科院校存在差异,公共艺术教育过程在施教方式与手段上需要老师发挥自己主动性,尽可能地灵活多样,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把视觉、听觉、触觉、文字精心编排,融为一体交叉与融合,这样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就使其领略艺术地享受。

当然,高水平的艺术课程讲授需要富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因此,老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提升。

3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3.1 落实与深化艺术教育理念,打造具有人文情怀的美学教师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绝不是一般意义的专业技术教育,对老师的业务的要求也绝非仅仅会某一项艺术专业技能,而更应该是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美学家,一个合格的艺术教育老师应热爱生活,勤于观察、懂得发现、善于总结、乐于引导。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不热爱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的美,难以想象他能够教出审美的学生。

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一是要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怀,二是要能真正懂得公共艺术教育规律而非只追求专业技术教育。所以,学校自身和社会必须要重视对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同时改进管理的方法与力度,创造条件与环境促进教师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老师也要自觉努力转变传统专业技术教学的方式,要汲取各方面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

3.2 完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体现教学与实践要努力高职特点

目前,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实施的广度上,应该说,基本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各大艺术门类,在教育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还都能结合各院校特点加以选择,但应注意高校公共艺术内容不可太专注于艺术本身,还需努力把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创新,加强与文理各科知识间的联系,尤其是注重与专业的融合,引导学生解决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在多样化的文化氛围中加深对文化的认同,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具体来说,应保证每一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可实行“圆锥式”的课程体系。设立一门主要课程,在内容上体现既要广取,同时注重深入,即以讲解基本的艺术理论为前提,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从其他艺术社会科学的角度评价、鉴赏艺术作品,要充分调动学生发表感受的积极主动性,并将其作为本门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与结果。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在辅实践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地艺术门类加以深入持久地学习,来真正完善艺术素质的教学。

同时,也应注意实践性教育形式,在硬件和管理方面营造文化艺术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创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以致用,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在艺术教育中培养人才的目的。

3.3 结合时代与自身特色,注重研究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规律

随着科技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和艺术固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信息时代的特点是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人才的培养最终都归结为智力的开发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注定公共艺术教育要适应高职的特点及时代的变化。

因此,艺术素养课程建设要重视结合专业的特点,体现丰富的艺术文化性,教育内容要突出催化人文与科学间的融合,形成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使学生通过艺术发展的规律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研究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善于整合文化资源,将艺术教育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打通,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如此,定能探索出一条艺术对科学具有促进作用的教育之路,公共艺术教育必定成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公共艺术教育以后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就目前而言,需要在培养目标上进行转向,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其次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与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把艺术素养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技能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慧.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解析[J].美术大观,2009,(12).

[2]洪云.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夏威.大学生素质教育[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 艺术教育 和谐校园 理工院校

在教育部今年年中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据了解,在这2246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已经开展专业艺术教育的有近1800所。这1800所高校中,纯粹的艺术类院校不足百所,而大部分的高校都是综合性大学。在中国,“综合性”意味着这所学校拥有包括理工类学科在内的至少三个主干学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并没有一种公认的关于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的标准。本文的题目所指的理工科大学主要指除了纯粹的艺术院校之外的,偏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大学,在这种类型的大学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

理工科大学培养的是经济建设的一线人才,是综合国力提升的直接推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人才肩负着传承和创新的双重使命,这些人才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需要高水平的艺术教育来提升其文化素质。

近年来,我国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现象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对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关系认识不清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是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但这五个目标并没有特指艺术。传统认为,艺术教育就等同于美育,其实是一种误读。我们只能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实际上,在现实状况下,艺术教育的内涵要比美育小得多,比如文学尽管属于艺术的范畴,但在大学中,文学欣赏是不被纳入艺术教育管理的。在理工科大学中,艺术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辅助作用,即辅助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对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关系认识不清

从2011年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之后,下设五个一级学科。我们如果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来考察此次学科调整,便会发现,五个一级学科实际上是把理论和实践分开了。这样的划分有助于专业艺术院校开展学科建设,但客观上对公共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在有限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中,究竟该偏重于理论还是倾向于实践?笔者认为,对于理工科大学来讲,公共艺术教育应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偏向于理论。课堂上以理论为主,课堂下以实践为主,即作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实施部门,应当将重点放在艺术理论上,进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课下养成艺术实践的习惯。

(三)对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认识不清

教育部曾经在相关的文件中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师资力量配备做宏观指导,这种指导本身不具有行政约束效力。大多数理工类高校无意抵触教育部的规定,但往往在具体执行时有所变通,以专业艺术教育为主,公共艺术教育为辅,在统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时,往往由三部分构成:专职公共、兼职公共和兼职专业。从教师本身来说,很少愿意做兼职的公共艺术教师,都希望在一个专业的领域内谋求发展。客观上导致了大多数理工类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一个空壳,即在经历了非常短暂的公共艺术教育教研室身份之后,转型为专业艺术院系。

二、对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

(一)要充分重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这些道理都无须赘述,教育管理部门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码。在2014年,教育部再次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这份文件尽管是司局级的,但文件的内容却较之以往更加丰富和实际,如文件指出:“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新形势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首先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其次要展开“全面发展”的维度,最后要有“公平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要不断更新公共艺术教育观念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理工类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和专业艺术院校是有差异的,如果说专业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审美素养、锻炼艺术技能、开发艺术潜力,那么,理工科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而应对现代科技挑战,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谓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所谓智能,并非单纯的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而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这就客观上要求公共艺术教育要摒弃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而采用一般加个别的方式,即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发挥每个学生的艺术特长,使之通过某一特殊的艺术门类改善自身的思维结构。

(三)完善各项公共艺术教育配套制度

配套制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培养目标,其次是课程设置,再次是评价体系。培养目标的制订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特点,如理科和工科就有区别。前者主要着眼于培养逻辑、数理智能,具体为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些培养对象可能更适用于演习音乐学、舞蹈学;而后者主要着眼于培养视觉、空间智能,具体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这些培养对象可能更适用于美术学、设计学。对于课程设置更应体现差别化的内容结构,即使是同样的学分数,也应规定出选课细节。要建立具有导向、指导、管理和激励的功能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强化艺术教育的责任制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形成实施艺术教育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艺术教育。

(注:本文为防灾科技学院校级课题“学院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2014B22)

参考文献:

[1]房居清,房卉.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研究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课堂教学,改革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几种主要的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教育学论文,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探索。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核心期刊。尤其是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论文,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环节来进行改革:

1.努力改变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和技巧训练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教育学论文,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2.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包括声像资料和影视艺术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核心期刊。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教育学论文,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3.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目前,国摘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4.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学论文,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5.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核心期刊。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教育学论文,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院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所以,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地方性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04):46-47.

[2]吴金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8):72-73.

[3]韦静涛.论高校美术鉴赏课创新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32-133.

[4]庞侃.浅谈美术鉴赏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构建[J].美术学刊,2011(3):62-63.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及有助于提升校园整体文化品位重要意义入手,通过对当今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新形势下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制定组织保障措施、加大基本设施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适应对策进行探索。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1、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使广大同学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科学进步的人生观、道德观,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大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2、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

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径之一,能促进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艺术教育审美过程中,大学生们不断探索与创造,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其发散性的思维就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3、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获得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可以丰富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可以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此外,高校开展艺术教育,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4、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校园整体文化品位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具有艺术性、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艺术知识付诸于实践,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形成学术氛围与娱乐氛围相融洽的和谐校园文化,使公共艺术教育更好地发挥启迪思想、净化灵魂和益智的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当今,公共艺术教育在各个高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运行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艺术教育处于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状态。目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名称多样,运行模式各异,可机构设置不健全、体制不顺畅却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障碍。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

2、对公共艺术教育设施缺少投入、资料匮乏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资金方面投入甚少,导致相当多的高校艺术教育设施和艺术教育资料极度匮乏。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资料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支持,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一直缺少高质量、切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及参考资料,这使得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松散的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

3、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是来自于各个专业、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需求的普通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引导学生增加自身艺术修养的角色。而现在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以从各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存在的问题是其个人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一能统一起来。大多数老师有着较高的专业技能,却难以达到一般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的考虑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同时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和对非艺术专业学生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寻。这些都会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适应对策

1、制定组织保障措施

要使公共艺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首先,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成立艺术教育专门机构。已成立机构的,要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并在机构的运作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制度,明确职责,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及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各高校要根据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结合各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一个类别,供大学生选修。再次,在艺术课程类别上,要尽量设置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几大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各艺术课程特色和个性。

2、增加基本设施和资料建设的投入

要使公共艺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并能有长足性的发展,必须下定决心,花大力气,增加基本设施资金投入。只有资金到位,艺术教育所需的设施、资料等等才能到位,才能确保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各高校应当从整体教育经费中划拨一定的比例,作为公共艺术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基本设施和资料建设和日常的必要开支。这些都需要高校的领导者要从根本上真正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对艺术教育所需设施和资料建设进行大力支持。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花大力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在师资配备上科学地进行统筹安排,在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素质方面抓紧师资的培训。首先要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公共艺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要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专业造诣,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艺术表现力。再次是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最后学校要把全面提高艺术教育教师素质当作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常抓不懈,要在课程教学、教育活动等工作量上给以合理计算,专业方面给以科学、合理认定,并在职称评聘、进修培养方面给以适度倾斜,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白朝晖,《教育与职业》第29期(总第525期),2006年10月

2、《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庞海芍,《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12期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公共艺术

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至关重要。对河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调查发现,尽管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很快、态势较好,但问题也很突出。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不可缺少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通过运用音乐、摄影、舞蹈、绘画、书法、雕塑、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情操教育。艺术教育需要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使其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比如,音乐欣赏就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审美教育最直接的方法。[1]经典音乐、文学、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对崇高精神和高尚道德追求的集中表现。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理论知识、经典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等方面的熏陶,使之受到美的启发,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从各种艺术类型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比如,美术专业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工业新产品新工艺、科技发明创新等都离不开它。绘画艺术中的创意灵感带来设计创新,带来新的工艺和产品。[2]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历来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不仅有艺术专业,大学生也要接受艺术通识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是高校教育内容的两翼。艺术和科学都是追求真理,艺术追求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科学更多的是追求自然界的真理。不同专业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将会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新点子、好创意,每个人在讨论、交流中受到启发,促进校园学术氛围的升华。[2]

二、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调查分析

(一)总的发展态势比较好。国家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来,河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迅猛发展,不断规范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郑州大学在1999年就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为全国首批32个基地之一;河南大学在2000年颁行了《河南大学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暂行条例》,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推进,并将艺术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河南大学还充分利用本校艺术学院综合水平较高的优势,把艺术学院作为全校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特色教材,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2007年以来,河南大学教师主编的公共艺术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共29部,其中李明伟教授编写的《设计色彩》是高等教育“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彭亚教授编写的《美术鉴赏》是中国21世纪艺术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成为全国高校艺术教育推荐教材。其次,发展比较全面。一是机构和队伍逐步建立。不少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机构独立的教师队伍建立起来。如,河南师范大学专门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和河南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公共美术教育教研室、公共音乐教育教研室;洛阳师范学院采取智力引进和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与合理的师资队伍。二是课程设置不断丰富。郑州大学在2000年组织专家对艺术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进行修订,精选出20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供学生修读,其中艺术课程有40多门。河南大学利用多学科优势,开设出种类齐全的艺术课程,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曲、语言等,开设课程全部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要求,课堂形式有理论课程、技能课和讲座等,大学生艺术团中的艺术实践课采取个别课、小组课和大课等多种授课形式。三是第二课堂较为丰富。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广泛开展,激发了大学生们参与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情,丰富了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使课堂艺术教育与课外艺术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艺术陶冶。河南大学艺术教育第二课堂重视艺术审美实践活动,成立了一批学生艺术团体,如学生剧社、军乐团、各类协会20多个,由艺术学院和公共艺术部的专门艺术教师辅导管理和训练。四是教育设施不断完善。郑州大学学校艺术教育经费保障到位,电化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教学设施充足,学校还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改善艺术教育活动条件。各高校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保证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第三,成效明显。艺术教育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郑州大学形成了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艺术教育体系,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统计,郑州大学学生艺术课程合格率达到98%,优秀率达到40%;河南大学90%以上的学生对艺术知识和技能基本上都能掌握,学生艺术类课程及格率达到96%,优秀率达到38%。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审美实践也取得丰富成果,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二)问题相对突出。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公共艺术课。受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许多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受领导重视。一些高校把公共艺术教育课排在课表最后,甚至当成摆设。从调研来看,一些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模糊认识,认为艺术课与专业课相比处于次要地位,思想认识上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关系创新型人才培育、关系全省改革创新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工作中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创新放在其它教育改革创新的同等位置。不少学生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一部分学生只看重专业课学习,对艺术课程不在意,上课是为了争学分,也有的当作消遣。此外,社会上也没有形成共识。公共课、选修课等在高校教育中处于次要位置的思想认识在社会上非常普遍,特别是学生家长,最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总认为艺术课对找工作和事业发展关系不大,形成了社会上一边倒的认识误区。第二,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虽然近年来全省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很快,但整体水平不高、不平衡。从全国来看,河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处于中等水平,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比,各方面还是很落后的。如,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始于建校初期,建立了中乐部、西乐部,开展了系统的普通音乐教育。1993年音乐室更名为艺术教育中心后,为全校学生开设了丰富的艺术类课程;浙江师范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保障体系。河南省高校之间公共艺术教育也很不平衡,比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较好。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高校发展比较差。不少学校缺少专职艺术教育教师,很多学校艺术课程开设不足,多数学校没有艺术选修课,一些学校很少组织学生艺术实践课。公共艺术类学科建设不平衡,课堂教学难度大。一些学校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排在选修课中,某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沦为摆设。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高校也面临不少困难。比如,教学内容深浅不好把握,城乡学生艺术素质差异较大等。第三,薄弱环节比较突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艺术教育课程内容需要完善。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由授课老师来开设,学校对这些课程的管理较松散,有时出现课程重复的情况。一些学校课程开设不全,教育部规定8类课程作为艺术教育限定性选修课程,但有些高校只开设其中的几门,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高校专职艺术课教师少。按规定,各高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在校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一半,但很多高校没有达到要求。公共艺术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水平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后。公共艺术类课程经费投入不足。近来虽然高校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投入增加不明显。多数学校没有公共艺术教育专项经费,没有公共艺术实践课经费,一些学校公共艺术课教学器材和设备不齐全、设施和场地缺少,学校公共艺术课教师缺乏科研和学习培训的费用。对公共艺术类课程的管理考核不到位。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评估办法,多数高校没有公共艺术课考核方案。一些学校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教学管理工作不落实。

三、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和硬件建设。资金投入是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保障。各级教育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各级政府明显加大了教育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学校建设、设备投入大,但应明确对高校公共课程特别是公共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不能厚此薄彼,做到教育财政资金均衡投放,重点要保证艺术教育器材和设备的建设。同时,应激励各高校加强学科建设,重视社会对高校艺术教育的捐赠,同社会艺术团体联合建设艺术教育实践课堂等。对采取这些措施的高校,教育财政可以进行补贴,给以资金支持,形成高校公共艺术学科建设投入多样化的局面。最后,要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设备配套标准。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调研的基础上,适当超前制定全省公共艺术教育设备配套标准,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器材、设备、实践场地等做出要求,推进各高校落实并保证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需要。第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构建艺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要系统化,既要有一定比例的艺术理论课,又要有艺术实践课,还要有艺术史的内容,形成艺术课必修、选修、实践课体系,合理分配课程比例,做到课程开设系统全面,利于学生对艺术的了解、掌握和吸收。课程设置要全面且具有时代性。教育主管部门应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规定,监督高校开齐8大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增设艺术选修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适应不同学生的艺术特长,满足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的需求。同时,高校应开设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课程,细化课程分类,增强学生在选课时的目的性和积极性。突出艺术课的时代性,了解当前艺术发展的走势,增加当前各艺术门类的发展现状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增加特色课程的开设,打破传统模式的桎梏,紧贴时展和专业学习的需要,发挥专业课资源优势,增加新的选修课内容。比如,“理科院校可以依托计算机软件专业开设动画专业,工科院校可以开设环境艺术专业,农科院校可以开设园林设计专业。”[3]这样依托各专业课进行拓展,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增强教育效果。第三,加快推进教学手段创新。一要创新教学模式。艺术本身是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公共艺术教育应采取创新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如果采用陈旧、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就难以发挥其功效。应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置,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二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公共艺术教育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资源,增加多媒体设施,配备或利用艺术学院专门的音乐、舞蹈、美术教室,供非专业学生学习。互联网技术扩大了获取知识的渠道,远程教育实现了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这种优势,探索建立“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库”等教学教研网站,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和远程教育的开发与监管,及时更新网络信息,拓展艺术教育课堂。三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应注重大学艺术氛围及学生艺术活动实践的过程本身。自我表现和锻炼成为大学生参加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4]应鼓励高校艺术类社团的发展,成立大学生合唱队、乐队、书画社、摄影社、文学沙龙等,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审美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参加由学生自己开展的群众性艺术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定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艺术展演等活动,给各社团提供展示成果的空间。对现有的各种高校文艺社团,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团水平,多组织文艺实践活动。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公共艺术教育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不当有密切关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公共艺术教师队伍迫在眉睫。首先应配齐专职的公共艺术教师。从河南省调研情况来讲,专职教师稳定、齐全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普遍较好。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专业课教育,它的重点在于艺术鉴赏、艺术审美。高校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首要的是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教师总数不能低于国家要求的公共艺术教师总数的50%。应重点提高兼职教师业务水平。公共艺术兼职教师应从艺术专业教师里选聘,对有艺术学院的学校,要推进艺术学院艺术专业教师讲授公共艺术课,适当聘请文艺界和社会上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或担任艺术教育顾问、兼职教授等,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社会了流行的艺术行式和艺术潮流。同时要加强公共艺术课教师培训和管理。高校应完善艺术教师培养体系,定期组织专业性的培训和进修,鼓励在校教师和外聘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创新型的教师。此外,要提高艺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考评计入工作量考核体系,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公共艺术教师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第五,改革创新考核评估体系。高校要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推进公共艺术课教育与专业课教育一起规划、一起安排、一起推进、一起考核评估,对公共艺术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做出具体要求。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质量评估,把相关职能部门对该项工作进行督导和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与公共艺术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晋升挂钩,甚至在绩效考核上制定出科学的计量方法。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建立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评估办法,对学科的教师职称、经费投入、教学设备、课程内容、教学科研等进行全面考核评估,促进艺术教育学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宏伟.发挥音乐欣赏课的作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J].民族音乐,2010(5):118-119.

[2]李灵艺.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04):157-159.

[3]贾正辉,蔡阳勇.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非艺术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0(4):17,22.

[4]赵静.综合性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研究初探[J].艺术教育,2010(4):34-35.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学改革;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31-04

一、公共艺术课程发展现状

普通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一般都开设《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限选课。根据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非艺术专业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选课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开设一定的艺术任选课程,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对于高校老师来说,完成2个学分30个学时左右的教学工作量,也就是每周3学时的教学任务,3堂课准备充分的话可以洋洋洒洒、毫无咯噔地一气呵成,从美术名作欣赏到音乐作品内涵剖析,能使每堂课的内容都非常充实。对于大学生来说,似乎从小学到高中就没有少受过诸如《美术鉴赏》和《音乐鉴赏》此类的艺术熏陶,选课学生往往选了这些课程,觉得又是老生常谈,缺乏兴趣,不选的话,2个艺术公选课学分拿不到。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数量众多的艺术鉴赏和艺术赏析课程,但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去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部分艺术课程的开设局限于现有的课程资源。

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既要考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选课的学习兴趣,还要能满足本专业及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交叉学习,更要立足于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所以,开发一些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多了解发生在身边的、通俗易懂的、而且饶有兴趣的文史知识,对进一步开阔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改善学生文理知识吸收不均衡的现象,都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新推出近20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并先后编写出版了《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丛书》美术卷、设计卷、动画卷各10部、共计30部公共选修课教材,其中《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教材被评为精品教材,《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在2011年被批准精品课程建设。

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是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的艺术类公选课程,是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及社会对艺术素质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根据相关专业及非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开设的选修课程。其目的是打破过去单一型的专业意识,降低门槛,把一些专业基础课开发出来作为相关专业甚至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可选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改变设计专业和相关专业纯设计观念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的这一不合理现状,形成一个既注重创新设计训练,又重视传统人文艺术思维拓展培养相结合的平衡框架。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的教学重新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界定,把它纳入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范围,扩展并深化艺术素质教育教学的内涵,充实大学生艺术教育重文化、重传统、重艺术创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换言之,就是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而使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成为相关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教学的真正后盾,培养能胜任设计方面的整体策划、创意构思,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建筑造型艺术鉴赏能力等综合艺术素质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公共艺术课程改革探索

师资队伍改革:刚开始把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开发成公共艺术课程时,只确定1位主讲教师,通过课程建设立项后,才组建了一支老中青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主要依据教师专业所长和研究方向来确定,项目组确定2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具有2年以上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做主讲教师,其中领衔的教师在古民居方面研究已近10年,配备2名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实践指导,还配备具有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的教师作整个课程建设过程跟踪辅导,并通过聘请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园林古建工程师兼任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建设顾问。体现出各尽所长“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老中青“传帮带”的队伍结构优势,在真正意义上成立该课程建设项目组,形成一支稳定合理的艺术公选课程师资队伍。稳定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秩序,使该课程建设稳步发展,通过几轮学生的教学尝试和课后回访,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所讲内容几乎全为亲身经历,偶尔还有实践老师来指导平时的课堂练习,经老师课堂上图文并茂、音画俱全地全立体讲解后,回头再看一看已经被遗忘很久的老家的老房子、旧街巷竟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妙,对古民居的造型、结构也能认识其大概来,选修这门课程实在太有意义了。通过几轮学生升到大三、大四后的学业情况调查和毕业以后踏上社会工作业绩情况验证,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倡学生兴趣学习、立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注重学生综合艺术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得到社会和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在全校学生中得到很好的回响,学生选课人数达到全校最高。

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初期主要是通过对各高校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做好前期调查,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在国内其他高校中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开设并不多见,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具有“独到性”和“原创性”。根据社会对设计人才艺术素养高低要求的实际情况及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情况确定课程结构体系、知识点多少、能力点深浅、教学难易程度控制等。探索出一套既适合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又适应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艺术素养要求目标,初步构建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自身的特色体系。以通俗易懂、兴趣为先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其课时量约占总课时量的2/3;以课堂实践练习(课外动手实践作业和外出实践环节不包括在内)为辅,约占总课时量的1/3。课程建设期间允许课程体系不断调整,直至合理为止。课程内容体系设计采用“滑动式”做法,即在教学大纲里安排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性地讲解,完全根据当时课堂情况决定所讲内容,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学生不喜欢的可以一带而过,学生喜欢的做重点讲解,尽可能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生动的、经典的内容展开讲解和讨论。外出实践考察也是如此,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学生依据兴趣点确定1到2个去处后完成外出实践考察,这种师生间的彼此相互尊重,使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教”与“学”真正形成互动,课堂氛围始终非常活跃。

另外,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建设之初应先对各地民居建筑的素材进行挑选和整理,然后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经过反复论证和筛选,尽量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重新组织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和备课教案,建设完整的教学课件,课件图片资料90%由项目组成员亲自去现场采集整理,其“真实性”、“生动性”及“趣味性”恐怕是其它课程所不及的,且以“勤讲多看”和“精讲多练”替代以往单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学条件改革:本课程的教材也是一大亮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丛书》设计卷之中唯一的一本编著教材,由课题组主讲教师独立编著于2010年,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四轮使用下来效果良好。教材中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典型民居都有比较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尤其对民居的规划布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建筑结构、造型、装饰、材料、技术、工艺及艺术特色、建造习俗等都有深入浅出的剖析,是作者几年来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成果积累,其中很多内容都是根据公开发表过的文章整理而成。教材中大量丰富的现场图片也是作者近几年去各地考察所拍摄。全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设计修养有很大帮助。可作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学、动画等专业的专业拓展类课程用教材,也可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和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用教材。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辅导书主要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以及本世纪初出版的由本课题组主讲教师主编的《建筑装饰简史》,两本教材都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内容虽然有点老,但《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一本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权威著作,对学生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很大帮助,而《建筑装饰简史》教材通俗易懂,目前仍然是比较适合的教辅参考书。

另外还提供一些课外学习的书籍资料、电子图书、理论刊物等,并准备在天空教室上进行列示。同时还提供网上学习的资源(相关官方网站),让学生可以方便地找到网上学习的相关资源、教学资料、练习内容等。学校还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及场地等。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有限的4学时外出实践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能为本课程提供外出现场考察资源的有常州青果巷传统民居、常州焦溪古镇民居、常州南杨桥古街民居等。此外还有近年来新落成的博物馆和规划馆,都可以作为学生外出实践教学基地。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民居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开设《国画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时,都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国粹”,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中,又有谁重视过就在身边代代相传的民居呢?我们儿时玩“积木”,可从来不玩“斗拱”,以致于我们对身边的传统建筑屋顶造型、木构架体系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培养审美情趣了。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民居等传统文化认识上的严重缺失而开设的。

“传承”是对几千年传统文化提升为“精华”后的继承。中国传统建筑从产生到成熟,其发展演变自成体系,从周代出现建筑等级制度到宋代形成建筑理论著作《营造法式》、以及清代工部颁布《工程做法》。我们无法把几千年的建筑文化统统灌输给学生,但一定能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当学生厌倦国画、书法、戏剧这些选修课时,民居艺术恰似一股清醒剂,把学生带进全然不同于其它文化的民居建筑艺术的历史长河。

“创新”是打破原有的专业门户观念,放低学科“门槛”,普及推广民居艺术知识,交叉融入全新的综合艺术观念。如动画、建筑学、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工商管理等专业,他们多多少少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传统建筑历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给他们在未来从事编写剧本、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项目时提供有益的帮助。

“创新”也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探究各地区民居建筑历史演变的文化成因,提高对古街巷、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意识,人人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出谋划策者,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保护古民居的行列里来。据最近一项文物保护专家的调查,就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上饶市婺源县三地原有自然古村落约3500多个,古民居约13400多幢,20年间被文物贩子跟踪、拆迁、贩卖而毁掉的古民居据说可以凑一个宏村大小的村落。

“创新”更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诉求,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造就高雅的艺术审美情操、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课程紧紧围绕相关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这些专业的特点通过课程知识点、能力点展开。课程教学内容除了主要以提高学生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注重传统民居等人文艺术思维的拓展与开发,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建筑综合艺术素养,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在形成、积淀过程中有自身的独特体系和今后朝横向、纵向进一步拓展的契机所在等展开,从而使中国传统民居等综合艺术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和有效的环节。该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适当安排外出实践,针对性地选择1到2处本地区的民居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总时数为30学时,其中大部分为课堂理论授课,外出实践环节4学时,利用课余和假期进行。基本内容包括:理论讲授(1)绪论、(2)江苏民居、(3)浙江民居、(4)徽州民居、(5)山西晋中民居、(6)福建武夷山民居;外出实践环节(1)常州青果巷考察、(2)常州焦溪古镇考察、(3)常州南杨桥古街考察。

由于教学内容是针对全校各专业各年级的本科生,学习水平和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如何在传承与创新方面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来将是这次课程建设的关键。故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保留以理论授课为主,同时也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做到“勤讲多看”和“精讲多练”辅以“全场互动”。“勤讲多看”就是通过讲解、分析和启发等多种讲课方式,充分利用大量丰富的民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民居这种独特的建筑体系;“精讲多练”就是只讲典型地区的民居个案,对许多实例可以举一反三,一带而过,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或自主学习;“全场互动”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另外,为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尝试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教学、个体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到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

方法一:强调课堂语言表述“生动有趣”,演示文稿及板书“图文并茂”。讲课内容上应结合当地的名人趣事来衬托民居的演变过程,演示文稿宜采用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

方法二:多媒体案例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清晰的观看和评价实例,许多现有的光盘和网络视频资源在课堂上播放能加深学生的记忆。网络还能及时批改平时作业和进行评价、辅导,经过多种方法手段的教、学、看、练等一系列环节的互动,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程的内容。这是尝试多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所带来的全新效果。

方法三:利用不同阶段所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重点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课堂学术辩论的氛围。

方法四: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水平不同,课堂作业和平时作业采取古民居速写、古民居图片临摹、古民居图片拷贝等多种表现形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表现,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陶冶审美情趣,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技能。

方法五:外出实践环节则采用教师带领学生融入自然和人文环境,身临古街巷、古村落现场面对面交流,通过速写、拍摄照片、记录名人逸事等方法采集原始资料,学生完成的考察调研成果可以分组讨论集中讲评,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是理论教学为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辅助,形成重理论兼顾实践的教学统一体。通过一阶段的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再穿插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增强感性认识。授课内容中重点突出本地区民居讲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考察和调研,可以把现场拍摄的图片和收集的素材进行归纳和整理,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完成外出调研报告。通过1到2次外出实践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自身的阅历,还巩固了课堂学习的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提高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吸收能力。例如在讲解绪论时,通过讲解学习内容和研究范围展开讲解传统古建筑的结构特色、民居的发展演变等;在讲解各地民居的具体内容时,深入浅出地结合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造型特征等来讲解;并采用大量的第一手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巩固对传统古民居比较完整的认识,在今后的外出实践过程中能够自由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各种理论知识。对今后许多专业理论、技巧的学习与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后,能够迎刃而解。

其次,重视外出实践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1到2处考察地点,使学生在实践考察中对理论知识运用自如。教师带领学生在考察现场面对面交流,学生外出收集的素材可以分组讨论,教师集中讲评,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每次理论讲授后,要求学生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如收集各地民居素材,并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学习水平差异,专门设计比较简单而又能学到技能的需动手完成的临摹或拷贝绘图作业,从而加深对各地民居的认识。

五、结束语

由于本课程在综合艺术理论素养方面的学习对各专业强调专业学习都有支撑作用,所以,只有不断加强艺术理论素养能力的锻炼,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才能培养出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当代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从后续教学中所反馈的信息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建设的思路符合社会的需求,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加大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的建设力度,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在多次召开的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研讨会以及用人单位的座谈会上都得到了一致的认同。学生所具有的艺术理论知识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上一篇:学校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艺术鉴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