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践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27 21:36:15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篇1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由社会学或相近专业转型而来,理论教学能够基本完成,实践教学环节还极为薄弱。因此,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中,笔者以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近八年的实践教学为依托,通过对实践教学的评估与反思,力图梳理和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有所裨益。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始建于2008年,实验室刚刚建成,实习基地基本落实,在此种情况下探索适合我们地域、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断的摸索与学习中,我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并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一、全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以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是指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里,全程专业见习与实习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贯穿始终。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抓好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全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分阶段,梯度式实施,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认知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社会的认可度和认同度均不高,因此,我们的生源90%都是通过调剂来的,因此,在大一第一学期,我们主要通过组织“新生适应性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加强新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新生适应性小组的工作者由社会工作专业大三的学生担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各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新生对于专业的认知,更能够锻炼大三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知识技巧的能力。通过大一第一学期“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概论”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新生已经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了基本的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这是日后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在大一第二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法院和检察院的矫正中心以及妇联等相关机构,初步了解这些机构的运行机制,与服务对象进行初步接触,了解机构社工在提供服务时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社会工作专业形成初步认知,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认知基础。

(二)课程实践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引入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本专业教师采取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的形式,增加学生的课程实践比例。除了基础理论的讲授外,其余部分教师在课前采取小视频的形式将教学重点难点在网络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内化基础知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情景式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社会工作实验室是一个以教师讲授、角色扮演、现场案例分析和监测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学设备和系统,它作为社会工作钻研教学、科研、实务的重要一环,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它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有着极为突出的重要性。①在社会工作实验室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标和设计,进行角色模拟,了解和应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督导老师可以通过实验室的监测设备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督导。实验结束后,可以通过视频回放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实验过程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加深对知识和技巧的理解。

(三)课程实训

在学习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基础上,大学三年级的学习主要围绕《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特殊领域的服务对象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分支社会工作的课程的理论讲授部分主要是围绕服务对象的特点所展开,其余的课程时间均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相应的政府职能部分进行观摩、实训,使学生尝试扮演社会工作实务者的角色。只有深入社会,接触到真正的案主,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提升,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能力。

(四)综合实习

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并对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有了较深的领悟,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专业服务的条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紧密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际,在学院规定的实践课基础上,逐渐扩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在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开展为期近一年的综合实习。我国南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较北部更发达,获得国家资助的力度更大,而且社会工作机构较多,因此,我们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将学生输送到深圳、上海等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综合实习。通过一年的实习,有效的督导,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要求,机构的运作方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都有了经验认知和情感体验。

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来看,目前我校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实务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业教师5人,多人具有社会学专业背景,理论知识能力相对较强,实务能力不足。在课程实践环节,虽然社会工作专任教师对课程实践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讲,由于师资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对实验室教学的研究不足,因此对于实验的设计缺乏整体上的建构和整合。在综合实习部分,由于实习单位与学校较远,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电话或邮件形式进行沟通,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督导。

(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设计不足

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虽然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各分支社会工作等实务课程设计当中均包含实验室实践部分,但是教师都是根据理论教学的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主要围绕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缺乏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缺乏,导致学生缺乏对于个案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整体认知,无法灵活恰当的运用技巧,难以形成知识和技巧的有机整合。

(三)缺乏自营的社会工作机构

由于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只有多样的实习基地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习基地的类型应该包含政府相关职能部分、社区、群体组织等。但是,在北方地区非政府组织和福利组织较少,且发展水平有限,并且具有社工性质的社会组织较少,因此能够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有限。目前,辽宁省共有6所高校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其中沈阳师范大学和沈阳化工大学先后建立了“青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不仅是锻炼学生技能的场所,也是服务教师教学,配合师生科研的平台,因此,自营社会工作机构的缺乏,对我们实践能力的锻炼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四)实践教学缺乏制度化规范

通过近八年的探索,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明显滞后,例如,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步实习和集中实习的统筹和安排,实践教学的评估与鉴定等工作,缺乏制度化的形式使其固定下来。由于地域性限制,缺乏充足的实习机构,我们在毕业实习阶段主要采取集中安排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对于集中安排的同学管理较为方便,而分散实习的同学的监管相对困难,由于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实习活动的质量很难保证。

三、完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提高现有师资的实务能力

在编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负责专业实验室的维护和日常运转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情况下,面对现有师资薄弱的情况,我们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相关政府职能部分、社会工作机构的一线工作者走入课堂,讲授实务经验部分,并作为学生的课外督导老师,并要求现有师资在相关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挂职锻炼,丰富实务经验。在综合实习环节,建立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和机构指导老师的联动督导制度,明确督导职责,制定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督导的考核方案,确保实习质量。

(二)部分实验课程单独设置,突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教学作为从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十分重要,部分实验教学应将其列入实践教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打破实验依附于课堂教学的观念。基础方法和技巧训练的实验部分可以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应该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实习整合各门课程的助人技巧,突出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多层次、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室教学中,应该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教研,集体攻关,形成分工明确、有效合作的实验室教学体系。综合性实验可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展开,可以在校内招募案主,或在校内策划和组织与社会工作有关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三)建立社工机构,国际化办学,拓展类型多样的实习基地

社会工作学生的成长必须借助实习机构为平台,进行个案、小组、社区等全方位的专业训练,以获得个人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进而树立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确立社会工作的职业精神。②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进一步积极争取资源建立兼顾研究、教学和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专业平台。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发展较快,我们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拓展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搭建国际实践基地,激励并提升学生的专业热情,接触和学习前沿国际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教学制度是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得以规范执行的重要保障。为了使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必须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学生实践考核制度和教师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社会工作专业可以成立负责管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专门机构,机构的成员可由既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又熟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机构可以负责专业实验室的维护和日常管理;选择、联系和确定实践教学的单位与机构;解决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负责实践教学的评估与鉴定,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作者:单晓竹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云英.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8,(6).

[2]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4).

[3]陆飞杰,付晓萍,孙鸿平.构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9,(2).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篇2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93-02

社会工作源自于欧美的慈善事业,后来逐渐形成系统的帮助弱势群体以及增进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诞生于 20 世纪初,经过多年发展,当前全国已有两百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但面对教育功利主义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生源减少与就业困难的尴尬境地,因此需要大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突破以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务技术知识为主的传统,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系统、专业、规范的实践教学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要义

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决定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理念认同程度以及专业技能应用水平。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核心要义,理解实践教学的内在客观性。

1.灵活多样性。社会是运动而非静止状态的,社会所发生的问题形式多样,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社会工作环境具有多变性和不可控性,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可塑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决定了实践教学需要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多种教学情境,模拟真实社会生活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验拟真的教学训练,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合作性。实践教学内容层次丰富,具有系统性特点,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志愿服务等。实践教学涉及教师、学生、学校、实习机构、服务对象等多个主体。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协调好不同内容、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保证教学效果。

3.内涵性。所谓内涵性就是要注重实践教学的价值观培养,这是对社会工作者最本质的要求。“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1]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专业价值观,促使学生在理想追求上表现出热爱人类并服务人类、维护正义、促进公平、爱护环境等一系列倾向。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1.初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认知学习。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对新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开学典礼、新同学见面会、安全教育、《学生手册》学习、班委竞选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对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了解,营造良好的班集体凝聚力。专业认知学习是加强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必要环节,包括专业介绍、导师见面会、新老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加深专业的认同感,树立专业理想,同时增加对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中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社会调查、社会统计、SPSS软件应用等)及实操课程(表达交流与写作、个案、小组、社区及社会行政方法等)的学习和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却高于实践,理论作为对一般事物的抽象与归纳,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指导性,因此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就要进行实操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检验并不断强化已学知识。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的学习应进行有机整合或融合,专业教师要利用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将两类课程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实务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获得有效提升。

3.高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指利用专业技能和方法进行各种类型的综合性实践与实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福利院、救助站、社区等实践基地尝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独立开展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入企业与各类咨询机构,实际应用所学知识。通过类似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和行为取向,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2]。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模式以“灌输”为主,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课堂如同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如同看戏的观众。这种教学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特性背道而驰,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作专业注重实践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而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就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将社会生产生活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件作为个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M解决的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

案例教学法一改传统的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度传授知识的做法,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就自己与他人对案例所做的分析发表意见,如此一来,学生在分析案例材料后,需要查找相关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推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教师来说,案例教学法也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控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并需要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共同研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2.项目教学法。该法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其典型特点是将学习过程的实践与研究活动相融合,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究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促使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4]。

“项目教学法”围绕一个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等,其主要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拟定项目主题。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商讨一个或几个项目主题,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第二,研究工作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制订项目的可行性工作划,明确每一项工作的分配、流程、标准以及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第三,组织项目实施。选定项目主要负责人,明确项目组成员具体任务,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落实项目任务。第四,检查考核评估。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代表对项目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优点与不足,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即项目完成预期目标情况如何。第五,评比总结归档。各项目组首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互评,然后交由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代表进行评分,最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将相关资料归档或集中展示。

3.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相关的设备和方法,通过专业操作,引起实验对象发生变化,然后从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中验证知识或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可以利用学校和社会力量,组建社会工作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实验室设置四大功能区:第一,个案工作区。学生利用个案工作室的软硬件设施,开展个案辅导、心理咨询、谈心谈话以及简单心理实验等相关实务性训练,在观察、学习、参与中提高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技能。第二,小组工作区。学生可以利用小组工作区,开展小组工作,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团体成员的团体经验。第三,多媒体教室与观察区。可以供教师上课,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提供给学生观摩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实务技巧训练。第四,控制区。控制区是实验室的关键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区的监控系统对相关专业教学活动进行协调组织。实验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均由学生来扮演,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角色体验经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可以积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务经验,增强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玉荣.从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看“专业导入教育”的课程设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1):19.

[2]夏权威.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7):40-42.

[3]周巍,李细香.案例教学法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5):18-20.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67-03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同样蕴含新的挑战,即新形势下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挑战,亦即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高校关于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培养,二是理论培养,三是实践培养。作为既重理论培养,又重实践培养甚至实践培养重于理论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对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培养提出一些拙见。

一、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诸多学科的必然环节。从宏观上来讲,高校关于人才的培养,既包括思想方面的培养,也包括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培养。如此可见,实践方面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我国《教育法》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保护,第四十七条明确提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要对学校组织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从微观上来讲,我国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都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比例。因此,说实践教学是各学科的必然教学环节是有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的。

(二)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所需。一般而言,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学科特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包含理念、方法等多个方面,本文仅从理念和方法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从理念特性可以看出,为达到“自助”的目标,首先得“助人”。这一“助人”的过程就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者具备“助人”的能力,而这“助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这种专业训练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实现。从社会工作的方法特性来看,专业社工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直接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两大间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明显都建立在社会工作实践基础之上,即使是社会工作研究,有时也需深入实地获取一手资料。显然,社会工作方法上的特性更加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有其特殊性。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等特点,其实这也可以视为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同其他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不同,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公、检、法、司等司法领域工作。因此,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教学方面就增加了不少的法律课程,而且注重对学生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培养。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单靠理论教学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必须靠实践教学、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等课外活动共同带动。

(三)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各地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办法和措施,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高潮。加之我国当前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力度,并且出台了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系列办法,作为我国民非企业主体力量之一的社会工作机构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尤其是创业型社会工作人才。近几年,我国虽然有不少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真正加入到社会工作队伍的较少,优先社会工作人才更少。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加入到社会工作创业队伍中来。

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想

(一)“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入学前实践。入学前实践指的是学生利用录取之后和入学之前的假期,在所在地公、检、法、司等政法系统,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入学前的实践。这种实践方式虽然在具体操作层面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学生和对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意识。其次,有利于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经过实践,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感受,决定是否选择该专业,避免入学后的选择困境。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有利于对新录取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另一方面这也可以成为学校的招生特色。

2.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指的是专业课教师利用上课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这里以课程为例比较便于解释。如讲授个案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模拟相关角色。又如讲授小组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然后由各组去承担组别角色。当然这种分配方式可以选择抽签等多种方式。再如讲授社区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一线社区进行现场教学。课堂教学灵活多样,需要任课教师具备较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实践中来。

3.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指的是每门课程必须进行针对本课程特点的实践活动。社会工作专业至少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心理咨询与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方法课,还有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方法课,还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等理论课。这些课程各具特点,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践,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把握能力及实践能力。

4.实验室实践。实验室实践指的是利用实验室模拟社会工作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实验室看似是工科类的教学专利,其实不然,作为强调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而言,也可以进行实验室教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如同政法院校的模拟法庭一样,目的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验社会工作情景,感受社会工作的专业魅力。

5.寒暑假实践。寒暑假实践指的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实践,深入到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寒暑假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也可以自行联系实践基地实习。当然,这需要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在假期前就做好工作安排,给学生布置假期实践任务。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巩固前一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连续性,避免因假期带来的学习断层。

6.毕业实践。毕业实践指的是利用一个到两个学期的时间进行带有总结性的实习活动。毕业实践是学生所有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毕业实践的做法在各高校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在这里只提出一点,那就是处理好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实践报告、就业等之间的关系,此处不做赘述。

(二)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六者之间互为一体。从入学前实践到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最后再到毕业实践,看似多阶段的实践,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入学前实践、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应入学前实践,第二阶段对应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第三阶段对应毕业实践。三个阶段存在一定的次序性,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打下基础。因此,六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六者之间互相促进。第一阶段的入学前实践有利于第二阶段的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实践又有利于第三阶段的实践。在第二阶段中,课堂实践可以促进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同理,第二阶段中的某一实践也可以促进其他实践。因此,六者之间不是相互制约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三、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之下,为确保各项政策的制定及措施的实施,必然离不开顶层设计这一环节。政法院校实行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尤其是“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入学前实践,这是一个较新的方式,若不加强顶层设计,后期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实践教学对内几乎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对外涉及实习基地及相关部门。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层面要形成正式的文件,让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有据可依,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其实,待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较为成熟时,也可复制推广到其他专业中去。当然,学校层面也不只是制定单一的政策即可,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这些配套的方案包括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教师考评机制、学生管理制度等。

(二)院系层面:负责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相对于学校层面来说,院系层面才是真正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沟通的桥梁,上要面对学校,下要面对教师和学生。在这里应重点强调的是,院系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要负责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涉及校内外的关系,对内涉及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后勤处等多个部门,对外涉及实习基地管理及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从内容上来说涉及六个阶段,还涉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机制。因此,院系一方面要联系校内外相关部门,理顺好行政层面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教师及相关专家,对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

(三)教师层面:建立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就教师层面来说,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粗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理论教学教师(当然也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第二类是实践教学教师,亦可称实践指导老师,第三类是负责行政性事务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三类教师各司其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过,笔者更想强调的是,要建立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辅导员和班主任一般有单行的考核机制)。无论是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还是专职实践指导教师,均需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当然这主要是学校的责任,不是教师个人的责任。当前,研究型教师和讲授型教师如何评价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加之当前很多学校设置了许多关于教师的“条条框框”,严重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教学活动以及新事物的发展。换句话说,有时候很多教师愿意去开展相关工作,但是基于制度的制约,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或者置之不理。

(四)学生层面:充分做好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政法院校六位一体实践教学的参与主体是学生,任何措施及方法的成效最后都在学生身上予以检验。“90后”大学生有个性鲜明、思想多元、热情奔放的一面,但也有孤独冷漠、自相矛盾、心理承受力偏低的一面。借用物理学上的术语来说,那就是他们这个群体的波动性非常大。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抑或是学生管理工作,都需要改变思维,利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学生工作。而且,“90后”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以往那种单做学生工作不做学生家庭工作的方法已经不太适用,现在需要将学生工作延伸到学生家长那里,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笔者在实践中就见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不理解学校的很多做法,认为他们的小孩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做其他事情或者受苦的,甚至批评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民生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民生情怀。这里所讲的民生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关民生领域方面内容的教育。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篇4

关键词: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

近年来,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博士生社会实践日益受到重视,而社会实践本身在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已成为博士生培养教育的必要环节和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高校中仅有少数高校较成熟地组织开展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大多数高校都未能建立健全相应职能部门和管理机制。因而,进一步探索高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推进策略对于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和优化博士生培养方案意义尤为重大。

一、目前高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实施现状分析

基于博士生社会实践对博士生培养教育的重要作用,推进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必然成为一项值得推进、亟待推进的重要工作。然而,放眼全国高校,目前只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两所高校在实施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更多高校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限制未能实施该项工作。总结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组织模式和工作经验,分析其他高校落实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限制因素,对日后更多高校组织落实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探寻合理、有效推进策略和路径大有裨益。

1.高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成功经验

清华大学是国内高校中最早落实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且最具示范效应的高校。清华大学组织博士生开展社会实践起源于1984年,并逐步推进落实。1987年,清华大学开始将社会实践作为研究生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累计有两万余名研究生在上万个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2002年,清华大学出台正式文件,对所有博士生实行社会实践完全必修化,规定直博二年级暑假、普博一年级暑假必须前往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为期至少六周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规定》《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博士生社会实践申请、考核等具体要求,从而使博士生社会实践规范化,并每年更新《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实践课程手册精简版》,指导博士生开展社会实践。在相关文件办法的指导下,清华大学逐步明确了“以培养博士全面素质为核心,坚持第一第二课堂有机统一,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有机统一,注重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打造“科技服务社会”为主的实践形式,树立起“组织基地化、任务项目化、管理专业化”的工作模式。[1]2015年6月,浙江大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促进博士生培养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增强博士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提升博士生的综合竞争力,结合博士生培养工作实际,制定并颁发了《浙江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学校将社会实践列入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2014级以后(含)所有学术学位博士生(除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外)均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在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的社会实践和经研究生院及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认定并批准的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形式上,鼓励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科技服务、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基地方面,浙江大学还积极开拓综合型基地和专业型基地,以保障社会实践持续有序开展。在一系列有关推进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学校办法和规定出台之后,浙江大学的博士生社会实践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这一工作在提升学生竞争力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方面成效凸显。

2.推行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不利因素

除了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所高校以外,其他高校大多处于政策酝酿、筹备落实阶段,甚至更多高校还未将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纳入工作计划。落实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面临着诸多阻力和困难,了解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们落实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前提和关注点。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不利因素主要来自博士生自身、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和实践经费四个方面。

一是博士生的参与积极性需要激发。

目前绝大多数博士生都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特别是理、工、医科学生受学科传统培养方式限制,主要以在实验室开展实验为主,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受局限。而参与社会实践不可避免地会挤占科研时间,影响科研进度,因此博士生在社会实践工作中的参与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专业教师指导实践的主动性难以调动。

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被孤立于研究生学术培养体系之外,主要由学生工作队伍负责,很少有专业教师关心、参与、指导社会实践工作。另外,由于近年来专业教师自身科研教学任务多、压力大,更难协调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同时,专业教师因为科研任务重会将博士生纳入自己的科研任务中,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其他方面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专业教师能够为实践项目确定准确方向、把握研究方法、合理组合团队、提高成果效能;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提升社会实践质量以及更好地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三是实践基地管理建设有待加强。

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需要众多实践基地作为支撑,以复旦大学为例,目前仅有22个校级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且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实难达到全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全覆盖的指标。而且根据往年与基地合作发展的经验和情况反馈,存在着社会实践基地需求与学生意愿严重不匹配的问题,即基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和挂职岗位,但由于专业限制等原因,学校难以精准对接所需专业背景的博士生。此外,由于博士生自身专业兴趣及方向的原因,很少能找到适合的、符合意愿的实践项目或挂职岗位。由此,基地建设和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必然限制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全面有序推进。

二、推进高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的策略

高校稳步推进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可以高校已有的成功案例为经验参考,并在积极应对各类主客观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全景式、多维度、深层次地进行相关策略制定,做好如下工作。

1.落实上级要求,出台制度规章

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指出,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并且“区分不同类型实践育人形式,制定具体工作规划”。这一规定同样也适用于博士生教育。目前,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明确要求,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虽有社会实践的规定和要求,《培养手册》中也有相应栏目的说明,却由于没有强制性学分要求,给实际的推进工作留下了“弹性空间”,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博士生社会实践重要性和价值意义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特别需要重视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将其简单化地视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要充分结合博士生成长规律,积极构建博士生实践教育的目标和规划,按照“硬指标”的要求做好顶层设计。适时出台“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将社会实践纳入博士生教学计划,作为博士生培养教育过程的必修环节,规定社会实践与一定的学时学分相挂钩,从而通过具体细则的制定使学生工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有制度保障。

2.组建推进小组,明晰组织架构

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落实和开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具体工作的开展更需要相关人员的组织和推进。在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推进过程中,组建推进小组显然是必要的,辅之以完善的组织架构,以保证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有序性、持续性和成效性。一方面,在校级层面构建协调机制,由分管组织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牵头,与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友会、外联处等部门以及各院系首要负责人一同搭建博士生社会实践推进工作领导班子,加强统筹,理顺机制,形成合力,以推进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的整体进度。另一方面,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实践组织管理,形成院校两级合作机制。由高校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如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成立博士生社会实践办公室,专人负责全校博士生社会实践工作组织、宣传、基地建设与管理以及院系实践工作考核,并每年度制定《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进程表》,从工作启动、组织报名、确定人选、岗前培训、实践实施等多个方面指导院系开展工作。在院系层面,各院系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具体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事宜,如院系可以成立博士生社会实践工作小组,在充分考虑本院系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学科特色、可操作性的博士生实践工作方案,并按照学校制定的“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进程表”做好整体社会实践工作的前期宣传、动员活动、技能培训、立项审核、中期考核和结项审核等相关工作。

3.增加基地数量,加强管理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使博士生社会实践长期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高校必须对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让相关学校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建设实践基地。借助校友会、校园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通过与学校外派挂职干部、优秀毕业校友、扶贫支持定点单位增进联络,充分利用政府及优秀企业的平台和资源,尝试共建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保证有足够社会实践基地满足博士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场地需求。同时,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并不能仅仅注重数量增长,更要关注质的提升。要使社会实践基地以需求为导向,将基地需求与博士生意愿高度匹配,否则即使基地数量再多、需求再大,也无法吸引博士生参与其中。而且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建设,明确校方与基地各自的职责义务,制定详细的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实现对社会实践基地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实效。通过定期举办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现基地和学校优势互补及多赢。此外,要积极鼓励各二级院系建立与专业相对口的专业型实践基地,作为综合型实践基地的有益补充,以提高博士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4.完善实践体系,丰富实践形式

“根据社会实践深入社会的程度及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研究生社会实践可以分为接触社会型、服务社会型和融入社会型”,[2]目前大多数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是以项目调研为主要形式的接触社会型实践。而对于博士生社会实践而言,自然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将其定位为“服务社会型”和“融入社会型”实践。如何将其精准定位?必须适应博士生身心特点,发挥博士生专业特长和素质能力,丰富现有社会实践形式,逐步建立起包括项目调研、就业实践、挂职锻炼、理论宣讲、医疗服务、支教服务、科技服务等实践形式在内的社会实践体系。同时,要注重把社会实践切实与博士生专业兴趣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如针对理工科学生应搭建一个高效的产学研结合平台,展开就业实践、企业实习的社会实践。通过多角度考虑问题,联结各方需求和发展导向,以期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满足双方的要求,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5.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实践领航

目前,高校博士生导师更多是在学术领域给予学生指导,很少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上予以指导。而博士生导师作为高校宝贵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发挥他们对博士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和辅助作用,无疑是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有效开展的有力支撑。博士生导师作为博士生的培养者,了解并清楚博士生在学业和非学业的各个阶段、环节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态,由博士生导师出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对博士生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安排制定以及道德观念的指引最为合适。而且专业导师出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对于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项目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更能够让博士生在社会实践中产出优质成果。因此,要积极落实好将博士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融入到博士生导师工作职责中的相关工作,将其作为博士生教育培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贯穿于导师指导培养博士生的全过程,必要时可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作为博士生导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6.设立专项经费,缓解供需矛盾

经费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是长期以来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常开展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保障,社会实践只能流于形式,实践育人自然无法收到成效。博士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需要资金投入和支持的工作,即使为了吸引和鼓励博士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必要的经费支持也必不可少。因此,高校必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设立博士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或向社会募集捐助筹建冠名基金,保障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在经费保障的基础上,系统谋划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化工作,从而推动博士生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的大幅提升。同时,针对优秀项目和特色项目,学校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奖掖博士生创新创造精神,扶持科研成果的输出转化为实际应用。此外,需要注意专项经费和冠名基金的设置和使用必须建立完善和科学的操作规范和监督体系,严格把控资金的使用和流向是博士生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泽芳,张小平,林成涛.坚持“四个结合”增强研究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育人效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

[2]林成涛,李泽芳,王悫等.构建博士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思路与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1(6).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篇5

[关键词]西部地区 社会工作 课内实践教学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瓶颈问题

(一)实践教学总体水平较低

作为一个实务实践本位的专业,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强调和重视是专业教育的应有之义。[1]自社会工作专业开办以来,专业教育方面被诟病最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性过强,并且有西方理论脱离本土实践之虞;二是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既无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也没有机会从实践中学到切实可行的实务知识与专业技能。[2]除去职业建设的不足,这两方面产生的最大弊病就是――学院派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并没有生产出真正适合本土需求的专业毕业生,使得社会工作发展中缺乏有效的社会工作人力资源,从而使得全社会无法从效果上认同社会工作专业,又反过来影响社工专业的发展。

社工教育届因此推动了多项教育改革对实践教学进行加强与改进。国内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时数,“800小时”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注重实践的硬指标,体现于诸多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各种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也相应展开。

目前的西部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指安排在正式课程教学时数之外的实践教学及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结合:第一是与传统本科教育中的毕业实习相结合,毕业实习往往从大三第二学期结束的暑假开始,到大四第一学期的前一个半月,加上暑假的一个半月,总共有三个月时间,除去实习安排和实结,毕业实习的实际时间有两个月,每天按8小时计,总共是8小时*60天=480小时。第二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实践中的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比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3]时间基本在半个月之内,有效时间10天,每天按8小时计,总共是8小时*10天=80小时。剩余的时间240小时则以零星的见习实习作为补充。

这两种结合基本上可以保证大多数社工专业学生以社工专业学生的身份参与实习实践,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能够见习到实务领域的事务,但最基本问题在于有效时数不足和专业效果欠缺。从专业实践教学角度来看,社会实践范围太过广泛,无法做到对社工专业有针对性的实践。这对于需要有专业督导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专业训练和指导的专业实践来说,效果上是大打折扣的。

(二)课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就课外实践教学效果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环节不足,内容简单。专业实践教学从机构探访、机构了解到服务见习、专业演练等有诸多方面的要求,然而目前的课外实践教学其主要形式是专业见习,最多能够完成机构探访的任务,大致了解一下实习单位及其业务范围,深入实践做不到,学生了解到的都是皮毛。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实习与实践教学其实是异名同实的。这就需要重新界定社工实习与社工实践教学的区别,明确二者的内涵及其操作环节与流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2.与教学体制不相契合。目前高校的教学体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学分在课程内进行,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考察其教学与科研,教学方面主要以授课时数为评价基准。课外实践教学,既然是课外,由于其无法与教学评价体系挂起钩来,使得总体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学生活动或社团活动,更多像一种第二课堂,其中的教学性大大降低,专业性之低更不言而喻。是逐步改变教学评价体制以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还是继续修订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以适应目前的教学评价体制?是亟需回应和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3.实践中的理念错位。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可以涵盖志愿精神和爱心奉献,但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或“助”+“人自助”,[4]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也应该坚守这一点,目前的课外实践教学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一方面是由于接收实践教学的单位对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并没有确切的认知和理解,自然无从要求;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工作的课外实践教学中没有做到对其核心理念的贯彻。理念的错位使得课外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性演变为慈善救助、献爱心之类的志愿或爱心活动。

4.缺乏有效督导。实践教学中的督导在形式上都会配备,往往也会有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之分工,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学校督导除了对基本理论有所掌握之外,对要去实践的机构或单位的实务状况并不了解,而实践教学单位的机构督导则对社会工作理论有所空白,往往依照此前的经验和机构内共享知识与行动惯习开展督导工作,这样就会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督导与考核。在暑期的实习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介入的角色是辅导员或者指导教师,做不到专业督导的层面。有效督导的缺乏是一个历史问题,源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舶来性,本土化程度较低,尚未培养出优秀的督导人才;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源于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的滞后,专业督导目前没有岗位设置,自然无法实现有效督导。[5]

5.参与面受阻,参与度不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宏观上取决于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发展的前景,有良好前景则有专业能力提升的竞争性需求,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每每号称“社工的春天”已经到来,但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未见起色,所以不论从学校教育,还是实践基地接收上,参与面都不是很广泛。微观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热情一部分来自专业学分体系的评价方式,另一部分来自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自我认同,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总体认同较低,有志于在社会领域有所作为的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总体比例较低。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参与度呈两极分化状况。

6.缺乏标准化的专业评估体系。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进入的“公检法司律”等岗位相比,社会工作课外实践教学进入的机构和岗位是多元化的,每个机构和岗位的要求与标准都各不相同,如果仅从服务性来界定的话,显然范围太过广泛,专业内核无法体现。虽然这体现的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领域内部虽然分门别类但却尚未统一到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层面的现状,但面对不同的机构和岗位,结合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要求,从实践内容、环节、标准、效果等方面提炼出标准化的专业实践评估体系,的确是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6]

总体上,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社会分化不充分,体制内的传统社会工作基本包办了所有社会事务,在传统社会工作内部虽然分门别类,但却没有统一规范,专业边界与职业内涵模糊,导致无法提供确切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对应实践岗位和领域,而新生的社会组织在规模和类型上也很难满足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因此,按照传统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中的专业实习来开展社工专业的实践教学困难重重。

二、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及其开展

(一)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内涵

课内实践教学是专业实践和专业教学在课程内的结合,不同于实验教学,也不同于专业实习,是指为提升锻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安排在教学计划之中的,与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相配套的,严格确保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要求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学课程。与课外实践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属于专业实践活动,而前者属于实践与教学的结合,在考核体系中属于一门必修的课程,学生选择了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就会有确保教学时数、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就教学改革的内容来说,课内实践教学目前有社区工作(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有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来确保实践教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等课程。教学时数基本在周4左右,即确保每周有半天时间能够带着所学课程的知识和问题进入到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学校督导和机构督导的支持下,接触了解学习掌握专业方向课的基本内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技能。课内实践教学是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开展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有如下考虑:

1.弥补目前专业实习实践的不足。目前实践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教学时数,时数不能保证则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要保证教学时数,就需要有比较刚性化的教学安排和机制设置,课内实践教学是一种尝试。其次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专业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这五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具体有何区别,不论在理论上如何说的清楚,在实践中可能都存在边界模糊的现实操作,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如果不进行框定,恐怕就会沦为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的混同体,消弭了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再次,目前实践教学督导方面的空缺很大[7],主要是对督导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建立统一认知,只是停留在带队和指导层面,课内专业实践可以确保理论课任课教师作为学校督导,相应的部门负责人作为机构督导,在身份划定上更进了一步,下一步可以继续细化督导的职责和内容。

2.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相衔接

在实践教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在于教学评价机制方面。传统的学院式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他为辅,课程评价以“理论教学(上课)―知识考核(考试)”为主要方式,教学机制上主要也以上课任务量、修读学生人数、教改论文等评价教师,这些与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这就导致总体上教师由于“吃力不讨好”而不愿意开展实践教学。要衔接这两者,就需要在实践教学和传统教学机制之间做出改变,目前的做法是将实践教学基本纳入课程评价体系,然后探索如何使二者更好融合,激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动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针对性在此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针对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课内实践教学,比如“矫正社会工作”,开设的实践教学就得去社区司法所观摩社区矫正、进入社区直接接触矫正工作等;其二,根据所学的进度,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即有计划地针对理论学习的进度、专业实践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进度。

4.社会工作办学院地合作的机制创新

实践教学的微观逻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活动,宏观上则涉及社会工作办学的理念问题,即应该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与传统社会工作领域的接触,有针对性地发展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关的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发展与特色方向课程向契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5.为社会工作本土专业化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来源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其实不仅仅是把一个专业介绍到本土来,而是要在本土开展一种专业化的服务分化,或者说从公共服务中发展出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技术以及专业评价体系来。这种专业究竟从何而来?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实践。课内实践教学在这一点上勾连了学院的“理念社工”和传统的“经验社工”,[8]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带入实践基地进行检验和验证,将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带回课堂,同时学习实践基地的做法和理论并进行反思与修正,这两个过程融合所产生的东西就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内核。

(二)如何开展课内实践教学

1.建立与特色方向有关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实务部门和高校的专业教育的连接点,课内实践教学的此首要之义是应当建立与学校办学特色一致或相关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基地还处于粗放式建设阶段,从建设范围上来看,往往能够签协议接纳实习实践学生的就可以作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在设置和规划上,建立与办学特色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既是一种专业发展的选择,也会促成特色专业进一步与实务部门结合产生更为贴近实际和有效的教学成果。

2.开设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关的课内实践教学课程

第二步在于如何设置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目前很多西部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还处于普适型培养阶段,虽然有了特色发展的理念,但落实效果并不显著,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总体特色,也有其既定的师资构成,同时还有深嵌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传统,对于社会工作教育来说,以上因素会自然延伸至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相关课程的开设上。课内实践教学总体上应该开设与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特色相关的专业方向课程,比如政法类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就可以侧重司法社会工作或矫正社会工作来开展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师范类院校则可以开设学校社会工作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等等。

3.实践教学基地与学校专业教育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

实践教学采用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相结合的“双督导制”。其问题在于不同机构或单位的评价方式不同,而作为实践教学又是从学校方面延伸出去的教学活动,因此应当以学校为主体,将专业实践教学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可以采用聘用制,将实践教学基地的机构督导聘为学校的督导,使之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单位或机构员工,有单位或机构的相关工作要求,有作为学校的外聘督导,能够在教学环节上给予学生相应的督导。

4.严格设置和把控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内实践教学是否能够有效开展,需要把学生带入实践教学基地,还需要设置和把控好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9]比如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各阶段时间节点及流程、督导规程、实践日志、实践教学考核、实践基地评估等等环节都需要进行细致设计,并且按照规范流程执行。

三、目前课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反思

(一)学校方面

1.督导与教材缺乏

首先是师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师资一直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短板,课内实践教学的师资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实践教学的师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督导的缺乏。一方面是督导数量的缺乏,目前西部地区受到此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限制,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大多刚刚从高校毕业,刚刚走上专业社工的教育岗位,才开始进入理论教学环节,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督导工作的师资数量不充足;另一方面是督导的专业性欠缺,如果勉强配备了实践教学督导,由于受教育者并未受过系统的督导训练,甚至此前在自己的受教育阶段也没有安排此种实践教学环节,如何督导就成为一个空白的、有待开发和创新的领域。高校传统专业(诸如法学)的实践环节往往采用的是“带学徒”的方式进行专业督导,社会工作需要的督导方式在西部地区的社工实践基地内部尚未达成共识,此前的传统方式于是成为一种路径依赖。由于机构督导本身也缺乏理想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性,所以目前在机构督导方面,也主要以各单位实际情况而定。教材建设的问题紧跟其后,课内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新尝试,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师资、教材等都需要做出重新调整和改进。目前的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教育仍然主要偏重理论教学,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就是没有实践类教材,社会工作教育从其服务地方社会的角度来说,在实践方面除了体现普适的专业性之外,应该体现一定的本地性和当地性,这对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2.教学机制欠缺

如前所述,高校的教学体制机制在实践教学开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开设课内实践教学就是为了在教学机制上改善这一障碍。从教学场域上来说,院校式的教学基本上发生在校园内教室内,教学资源、场地、条件都可以保证,同时教学监控与管理也可以正常进行,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实践教学则主要发生在实践基地,这对目前的教学机制来说有些鞭长莫及,院校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教学流程,而目前的课内实践教学则是参照这种模式建立的,二者之间存在融合与一致性问题。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逻辑是,学校督导带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机构督导负责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教学指导和专业问询,学生携带问题返校后再向学校督导反馈实践中的问题,由学校督导予以最终解答,并给出专业意见。目前教学机制上最显著的问题在于:课内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来实现。

3.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课内实践教学在学生参与度上的问题可做两分:其一,比照此前的专业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进入社会、了解相关机构或单位,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专业上的“进入”,因此学生比较有积极性,这一点在实践教学的“机构探访”阶段体现尤为突出。其二,一旦进入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由于实践基地本身专业性的问题、需求摩擦问题,以及缺乏督导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后面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的懈怠,参与度不高,整体效果也随之降低。

(二)实践基地方面

1.实践基地本身的建设现状

课内实践教学需要选择与办学特色和培养方向相关的社会工作类机构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但从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建构性需求。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类机构偏少,新成立的机构更多地停留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层面,尚未达到“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的内涵要求上。实践基地的管理、运行模式不一,规范化、专业性建设还有待提升,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强调的是实务和务实,主要以“做事”为主(行政方式),而非“以社会工作的方式提供服务”为主。因此可以说,虽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政策已经惠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但总体上社会工作的专业机构建设及分化还远没有达到可以承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求的程度。传统的社会工作部门则专业性推进在西部地区还处在观望状态,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到的是“实际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专业应该是什么样的”。

2.实践基地与高校教育的需求摩擦

课内实践教学是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这个点上延伸出去的教学活动,从高校和实践基地来看,双方视角并不一致,高校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效果为基本需求,而实践基地要配合高校教学工作,就有自己的需求。具体来说,传统社会工作类部门,比如民政、司法、社区等,需求在于有学生和老师参加到自己的工作中来,能够“区校联建”、“院地合作”,做出相应的新政绩;新成立的社会服务组织的需求则在于既可以通过高校的社工专业学生来推动服务项目的完成,也可以通过高校的教育活动为本组织提供一些培训和宣传。实践教学过程中诸多需求上的摩擦使得课内实践教学也是一种外联式的合作教学活动,这样一来,专业性则体现在了资源整合和关系协调上,但回过头来看,这也成为一种社会工作的范例。

(三)反思与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社会工作及社工教育界一直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10]其中最内核的是专业化,最关键的职业化,最终的要求是本土化。所以在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之前是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化与分工的体现,意味着面向不特定有需要帮助的人的服务走向专门化和分工技术化。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身并不是专业知识和技巧的移植,而是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的参照,以此来推进中国社会服务的分化分工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因此不应当以“向外取经”为主而不观照当地的、本土的分化分工和专业发展。毋宁说,社会工作教育主要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向导,这一向导将舶来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当地社会实践相结合,最终旨在培养出具有本地化、当地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呢?需要能够从实践教学中展开和践行社工理念,尝试社工技巧,验证社工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需求、本土特色和专业内核,最终为“未完成”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新的内容。

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青年项目《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YJC840029。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柳拯:《本土化:建构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必由之路》[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2]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1~2012)》[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

[3]张省、王丽娟、孙长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社会工作》2008年第12期下。

[4]顾东辉:《“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解读》,《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4期。

[5]杨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探讨》,《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6]高春凤:《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社会工作》,2011年04期。

[7]陈诚惠:《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习的问题及其对策》,《社会工作》2010年05期。

[8]任文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的五大问题》,《社会工作》2012年07期。

[9]刘爽、唐晓英、曾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大庆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篇6

【摘要】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今的大学生可谓未雨绸缪。寒假还未开始,大学生们就已纷纷忙着四处寻觅假期实践的机会了。虽然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能“含金量”高一点,最好能与专业知识、工作实践相结合,但是这样的实践机会,面对庞大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本文详细阐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总体规划层次和水平受益效果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今的大学生可谓未雨绸缪。寒假还未开始,大学生们就已纷纷忙着四处寻觅假期实践的机会了。虽然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能“含金量”高一点,最好能与专业知识、工作实践相结合,但是这样的实践机会,面对庞大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而最多的,还是诸如做家教、促销和发广告传单一类的低“含金量”的实践。

一、科学制定社会实践总体规划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高校应认真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规划,明确社会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确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达到的目标,社会实践的内容、途径、保障措施及奖惩办法,并分阶段的制定社会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使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

既然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必须把它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中,把社会实践等同于教学实习来看待或把社会实践看做一门必修课。应该把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学分制的一项内容,如果只有教学实习学分而无社会实践学分,就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果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就能使学生从我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转变为我必须社会实践。这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努力提高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出发,多开展一些与“两课”教学、所学专业及教师和学生科研活动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受到教育,更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如果离开这点,只让学生自己去搞,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学校要采取鼓励措施,做出明文规定,为了学生的健康成才,为了社会实践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必须要求教师、干部参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争取社会支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要依赖于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应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学校可为地方攻克难关或为地方培养人才等,地方则为学校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这样社会就更容易接受,基地也就更容易建立和巩固。当然,由于这种做法涉及到学校的其它部门,单靠团委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有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努力。

五、挖掘潜力,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经费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增加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各个高校挖掘潜力,尽可能的给予增加。二是开展有偿服务,学生为服务单位做出贡献,服务单位在其能力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解决部分经费。三是争取社会特别是企业的支持;四是可以用部分实物或帮助来填补资金空缺。例如,学生团队可以利用学校或共建单位的部分资源来辅助自己的实践工作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争取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金,使社会实践的经费的来源更加稳固。另外,各个基层团组织也要自己努力,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不能一味的靠学校,可以考虑在发展社会实践基地的同时开展共建单位的建设工作等。

六、全方位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准备工作

首先,充分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要对他们提出针对性的要求,不但要从大方向对他们动员,还要从细微处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从前途角度对他们进行动员:现在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将来职称评定的角度和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动员;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将来工级评定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动员,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够从专业角度有深度的进行研究,不是以应付的态度开展实践。其次,为了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性,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方向。例如,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可以向全校园征集社会实践题目,这样既能让学生有题目可参考,又可以避免社会实践题目的大量重复现象的出现。再次,在社会实践开始前,应集中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实践技能与技巧、实践开展的方式和方法、实践论文或报告的书写方法、实践论文的格式与要求等。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开展前到图书馆或资料室查取自己社会实践所需要的资料,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前就对所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七、以最优师资配备社会实践工作

社会实践工作中最重要的师资就是教师(含动员教师、带队教师、指导教师、评判教师等),各个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把那些最负责,经验最丰富的教师安排到实践中,并且在待遇上做出一定倾斜,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以保证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建立合理的社会实践结果的评估与审查方法

社会实践结果的评估与审查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公平合理。由几位老师进行评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论文在评定之前进行分类,最后对论文评定成绩采用标准分数方法进行最后的核定,使每类论文的成绩都做到相对公平。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评定,应该首先从学生的受益效果来评定,其次可以考虑学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和社会效益;最后考虑整体性。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我们的工作必须一切从培养广大学生成才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社会实践中的新问题,把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创性地应对新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大学生社会实践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为我省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师文.现代大学生毕业设计及社会实践指导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管理实务全书.银声音像出版社.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篇7

一、“三学期制”概述

“三学期制”是将高校传统的“两学期制”调整为“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即将以前的春、秋两学期变为秋、春、夏三学期,适当缩短原秋、春学期的周数,增设5周左右的夏学期。新增较短的第三学期作为社会实践学期,集中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三学期制”有利于总体规划实践活动、扩大实践活动参与面、考评实践成效、整合实践资源等,对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三学期制”的重要作用

(一)总体规划,确保社会实践系统性

新增较短的第三学期――社会实践学期有利于合理规划、集中组织大学生开展带薪实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实践活动系统化、科学化。首先,第三学期设置在每年暑假中,五周左右,期间可采取点面结合、集中和分散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其次,以三学期制为契机,按照“大一体验性实践、大二认知性实践、大三专业性实践、大四就业见习实践”的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分年级、分专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规划实践内容。例如:大一深入农村,安排“学农”;大二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大三深入企业,安排“学工”;大四开展带薪实习,进行“预就业”。还可在主体实践项目中穿插“三下乡”等活动,做到实践内容丰富化和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愿望和实践需求。

(二)完善制度,促进社会实践全员化

三学期的设立有利于社会实践相关制度的实施,从而促进社会实践全员化。首先,社会实践已纳入学分制,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了时间和任务的具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明白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其次,三学期制明确了教师责任。由于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则各社会实践环节应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进入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必须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一定课时的课外实践,同时在三学期中,由于处于暑假中,任课教师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实践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这些配套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社会实践活动全员化。

(三)科学考评,推动社会实践有成效

实行三学期制后,由于实践活动在集中时段集中开展,有利于三学期教育内容――社会实践成效能得到科学考评、建立激励引导机制,从而推动实践出成效。对于社会实践的负责领导,可对其统筹领导社会实践工作的情况进行考评,并将其考评成绩作为其晋升的政绩;考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效果、参与积极性,将教师是否参与指导实践、实际成效如何作为其职称(务)、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考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情况,可要求学生如实记录社会实践活动各项资料,对活动全程进行追踪了解和指导,实践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践时间、内容、实践单位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指导教师意见、学生的实践心得或总结报告等,综合考评得出成绩,最终形成学分;对实践的组织者,也可按教学、实习计算工作量,发实习补助,其科研成按教师科研项目对待;对实践的组织单位,也可与其工作考评相结合。在三学期结束后,还可对活动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推动社会实践有成效。

(四)资源整合,争取社会实践社会化

社会工作实践体会篇8

关键词:社会工作;创新人才;生态系统;实践智慧

【中图分类号】G640

[项目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态系统视角下流动儿童权利保护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项目编号:13CSH100)]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但是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这些瓶颈问题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使用、岗位、待遇等相关问题。社会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培养高层次的社会工作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艰巨任务。制约我国社会工作实务推进及发展的是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的匮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历史状态。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迫使社会工作必须注重生态系统大环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需突出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化训练。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时代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工作近年来处于蓬勃发展而又困难的探索阶段。比如大多数企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社会工作人才的紧缺制约着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及深层服务;另一方面,像广西南宁2013年将在市、区、社区三级配齐青少年事务社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和绿地商业集团共同主办"绿色阳光"志愿行动公益项目,上海社工首次进驻商场;失独特殊群体是国家之痛,社工和社区人员可以共同伸出爱的双手,扶持失独家庭尽快走出阴影,重新迎来家庭的幸福和人生的春天;全国"两会"关注老龄工作,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两亿大关,老龄化水平达14.8%。[1]培养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迫在眉睫,高等院校应设置福祉专业,以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这些领域催迫着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形成了"社工:急需!"的国情。[2]目前关注的焦点是民生、社会管理和社工。"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新形势下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下简称:社工人才)培养是一项紧迫任务。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工人才队伍,特别是培养有实务经验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工程的本质需要。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借鉴其它专业成功的经验,研究其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才能确定以实践教学信息监控为纽带,以常规管理监控、教学督导监控、评价激励监控为手段,以教学目标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教学结果监控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动态、完整闭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3]尽情发掘思路,开创有特色的服务模式和训练模式是社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体系构建的关键。

1. 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生态系统大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压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家永续发展。生态系统理论源于西方20世纪30年代的系统理论,其经历了理论发展、学科整合、模式建构与应用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系统视角成为社会工作一个广泛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框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特别是"生活模式"、"生态模式"。目前将生态系统理论与其它社工理论整合在一起,已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流模式,如:青少年服务、灾后救助、大学生适应问题、流动儿童等。当今社会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环保意识。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但若生活环境越来越差,生活质量也就不可能真正提高。环保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社工是这个时代解决社会矛盾的开拓者,承担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责任。机遇与挑战增添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潜在动力,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平等,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工在服务中要特别强调人类必须珍爱自身,必须爱护自身家园的大局理念。

2. 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职业化训练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工作职业化是指在满足人类特定需要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活动,被社会认定为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领域并获得专业化发展的过程。社会工作遵循"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案主自决"等专业伦理,更强调和服务对象地位的平等,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三个突出问题:片面追求专业素养,忽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片面追求技术理性,忽视"人文-实践"取向;本土化研究不足,文化适切度低。为此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应加强"主体社工"理性实践能力培养,确立"人文-实践"取向,在实务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主要是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型助人。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有利于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依赖于社工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有限的教育资源用于意义不大的教学训练,必然造成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训练资源的不足,从而影响甚至降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只有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对案主提供帮助才能有效弘扬社会工作宗旨,这对提高社会工作职业的认同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探索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凸显时代精神,面向社工实战,以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和训练学生从事社会管理和业务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整体框架。以职业化训练为实践教学基础,和其他的社会机构结成联盟,逐渐形成社工专业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社工人才的职业化训练需把重点放在社工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才能开辟社工职业化素养全景实战的全新途径。

3. 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实务课程项目化训练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导向的实务课程项目化训练,是社工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的良好开端。通过真实项目、真实场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使学生具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璞玉需要雕琢。组建项目团队,可以为社会工作学生积累实务经验提供平台,可以激发项目组成员的创造潜能。理工科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为大学生成才就业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可以借鉴理工科的成功经验,开辟一条崭新之路。组建项目团队,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可以获得较深的核心竟争力。在实务课程项目化训练中,需要培养社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颀长的专业技能,需要培育团队精神和团队理念。在项目团队中,要挖掘团队成员的潜能,燃起他们心中的热度,把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融汇到团队的项目任务中,并能分享到团队创新成果。目前我校已与27个社区建立了每周一日的定时实务课程项目化训练制度,不同年级的学生成组搭配每星期有一天安排在社区实际实务体验。双休日还建立了像"向日葵"青少年健康成长小组、"康乃馨"老年健康快乐小组、"常春藤"亲子关系和谐小组深入社区,为社区促进家庭成员自我成长与发展、增强社区家庭功能、和谐家庭关系、大大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等方面贡献力量。社工人才通过在校四年完整系统的训练,可以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释放能量的专业技巧。面向项目化训练的社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体系,可以点亮创新型社工人才美好的未来。

三、收到的效果

培养社工人才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地对其教学过程中有效实务的实践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追求智慧的寻觅和智慧的应用。社工人才可以在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特色社区中提供综合性、针对等方面独辟蹊径,特别在城镇"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的示范区域"创建中找到自身的地位,并散发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近几年的创新实践我们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创新实践突出了最佳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就是超绝出众。每个人都会被崇高的目标所引领,不断地追求卓越。 [4]按照"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构建社工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总思路。在卓越视野下,社工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意识、实务素质和实务实践能力。通过累计一年时间在社区和企业的驻点实践,完成基于就业岗位的项目化课程、实务实践及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逐步在实践中增强想象力、联系力、观察力、变通力、交叉组合力、风险承受力和坚持力,逐渐掌握一流社工的实务技术,实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通过城镇社区合作可以让学生感受多样的地域文化,并将其与学校文化相互交融。社工人才越过高校象牙塔,多接近社区,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可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实效之路。[5]在创新实践中培育社工人才,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善于钻研,凝练创新精神的品格和意志,练就适应和谐社会创建的管理才能。同时在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中,注重考虑在社会工作培养"人力"与培养"人"之间取得平衡,取得了最佳的人才培养质量。[6]

创新实践突出了实践智慧探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拥有自己的实验室。[7]专业社工技能的训练要在注重细节、寻找突破口、点滴渗透等方面下功夫,要在如何提高社工实务质量、美誉度和影响力方面创新思路,尤其在社会管理创新智慧应用方面独具匠心。专业社工要在领略当地文化,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工作仿、社区活动、热线咨询、培训讲座等手法为儿童、老人及家庭提供有效服务上下功夫。通过优化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可以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验与经典实务,并可以不断探求有效实务的实验教学实践智慧。[8]将社区、学校、企业变作卓越社工人才彰显才华的场所,可以共同演奏出创新社会管理激昂的和谐乐章。

创新实践突出了求解城镇社会矛盾能力。卓越社工人才在城镇管理创新智慧应用行动中,要突出社工角色,拓展城镇社会矛盾的求解能力,2010年起,我们逐步开展了学校社工驻点新市民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开展了老年社工服务进驻社区的养老关爱实践、开展了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的社区矫正实践等等,实践证明专业社工走出校园,进驻社区参与城镇管理创新,是可以开辟一条实务创效之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社工自身素养。把准社区工作的"脉",可以实现社工人才与社区的共同成长。2011年6月我们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常州永红街道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建立了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专业社工连续几年提供的优良服务,给社区老年群体送去了精神关爱,提高了老人的自助、互助能力,同时帮助社区取得了良好的服务信誉,并博得了常州市各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养老工程催生了新型的社会服务模式,帮助老人过好人生的"白金时期",新形势下社工人才可以激发正能量,肩负起老龄社会的国家责任。

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进程中,社工人才对推动城市创新建设有积极作用,尤其对流动人口子女优质义务教育、失独困境、社区矫正、养老关爱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突出的作用。社会工作专业是新型的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探究目前正在广州、上海、广东、天津、厦门等地蓬勃兴起。实践证明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智慧应用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城镇社区及企业的快速繁荣,必将引起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推动社区、社团、社工的"三社联动"建设、互动发展、提升城镇社会管理水平的进程中,离不开社工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及社工人才创造力的激发。

参考文献:

[1] 郭新志.全国"两会"关注老龄工作[J].中国社会工作,2013(4中):14-15.

[2] 邹捷,马向新,钟俊峰,等.奇缺!广州急需上万社工[J].中国社会工作,2012,(2下):31.

[3] 江士方,尚金萍,沈 秀,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169-172.

[4] 张清杰.让学生享受卓越教育 成就卓越人生[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13-22.

[5] 江士方,尚金萍,刘玉兰,等.优化社会工作实验,培养创新型社会工作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19-125.

上一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