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课分享讲稿范文

时间:2023-02-26 08:51:38

微机课分享讲稿篇1

【关键词】 课前演讲 评价方法 新课程

我从2013年开始,尝试着进行地理课课前演讲,即在教师讲课前有一名学生上台演讲。两年时间过去,我发现地理课前演讲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同时课前演讲促使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现将我的地理课前演讲实施方式与效果详细阐述。

一、具体实施方法

1、准备工作

因为演讲时配PPT会达到声景并茂的效果,能很好的吸引听众,所以我要求学生演讲时必须使用多媒体。于是,我在开学的第一周利用两节地理课和一节自习课时间和信息技术老师带学生在微机室学习如何制作PPT和如何在网上查找资料和搜集图片。

2、演讲形式

在老师讲授新课前,有一名学生上台利用PPT进行课前演讲,然后台下同学进行就此次演讲进行提问和点评。总体时间在5分钟以内。

3、学生演讲顺序

地理课代表和班长排在第一和第二演讲,然后按学号顺序。有课代表负责提前一周通知要演讲的同学进行准备。

4、演讲内容

可讲述某个地理区域(某个国家或某个城市的人文特点、自然特征),也可描述一种地理事物或自然现象(如台风、寒潮、沙尘暴等)的特点、形成原因对人类的影响等。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爱护地球的理念。

5、评价方法

台上学生演讲结束后,有台下学生就这次演讲的话题进行提问,然后台下学生对本次演讲的情况做点评。(从内容、幻灯片制作、语言等方面的优缺点),最后学生民主评分。(满分5分,从5分开始,每下降0.5分为一个梯度,学生的最终得分以通过人数最多的档次为准。如某学生演讲之后同意5分由3人举手,同意4.5分有9人举手,同意4分有19人举手,同意3.5分有11人举手,同意3分有5人举手,该生本次演讲成绩为4分。)如果有些学生对本次成绩不满意,全班演讲一轮后,可再次到课代表处报名参加演讲,以最高成绩作为本学期演讲成绩,计入期末,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部分。

二、课前演讲的效果和意义

1、课前演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有些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对学习没兴趣,,是因为对老师的讲课方式不感兴趣,对一味的老师讲解感到枯燥,对仅从课本获取知识感到单一。而学生演讲的话题都是谈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学生上台“说教”,一上台就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个学生都要上台演讲和接受大家提问,台下学生要提问,要对上台学生进行点评和打分,所以这要求每个学生在课下都要下一番功夫来选定演讲课题、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撰写演讲稿。课堂上每节课都会听到不同的话题,看到多种多样的图片。一段时间下来,通过演讲的过程,学生获取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增加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课前演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课前演讲的形式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讲解、学生提问、学生评价,学生的课堂有学生做主。通过课前演讲,塑造了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敢于上台讲解自己了解的知识和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自主点评、自由发言、民主打分,让学生真正体验的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勇于展现自己,用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最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每一位学生都有上台演讲及接受提问和被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了民主,而且也懂得要想讲得好、讲得出彩,能得到和的分数和评价,课下得多下功夫。

三、课前演讲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每个学生演讲前,学生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查找图片、制作课件、演讲答辩,这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地理课前演讲还涉及到许多课外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综合素质。

四、课前演讲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课本上的有些知识,学生听老师讲解后可能只有感性认识,没有真正去理解,但学生如果把这些知识作为演讲题材讲给大家听,就必须要做到非常清楚这方面内容。为了能解释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必然要翻阅课本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同学,这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为什么西北地区的草原从东到西的状况不同?这需要学生要了解西北地区的降水规律;讲“我眼中的青藏高原”时,要非常清楚课本上所描述的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农业、人文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总之,通过课前5分钟的演讲,学生对课本重点知识点掌握的更牢固。

微机课分享讲稿篇2

一、抓德育常规,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入学教育学规范。每学期初,由学校政教处牵头,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开展为期两周的入学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马垅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内容。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承诺签名等活动,让学生对《守则》、《规范》主要内容熟记于心,从而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正确的行为准则。此外,我们学校还组织新生到附近的红莲部队接受国防知识教育,通过参观军营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对学生进行纪律和行为习惯教育。

2.升旗仪式讲规范。长期以来,我校认真抓好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做到了精心组织,仪式规范,讲求实效。每次升旗活动首先介绍本周升旗手的主要事迹;接着是学校领导或优秀学生代表发表主题演讲;然后是上周值周领导对过去一周工作进行总结,表扬优秀班级和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是颁发上周获得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的流动红旗。同时,还把升旗手的主要事迹和学校领导或学生代表的演讲稿张贴在宣传橱窗里展示一周,作为本周德育工作的主题。通过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使学生每周都有学习的榜样,每周都能检点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

3.班级管理重规范。学校的日常管理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从长远着眼,从细微入手,通过日常精细管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制定了班级考评制度,如《班主任工作制度》、《先进班集体评选条件》、《班级量化考核方案》、《清洁卫生检查评比办法》和《文明寝室评比条件》等;二是建立了健全的督查机制。每天由值周领导和值周班级对全校各班环境卫生、财产管理、文明习惯、纪律安全等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并且做到一日一公布;三是坚持做好"三个一的评比"活动,即:每周评选一次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流动红旗;每月颁发一次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奖状;根据平时考核情况,每学期评选一次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学生,并把他们的主要事迹和照片放在宣传橱窗里进行宣传。四是各班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总结成绩,巩固本班优势,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让所有学生为本班夺红旗、争奖状出谋划策。

二、抓师表形象,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的特殊职业,教师的人品对学生影响极其深远。教师应该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事事做学生的榜样,形成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引领学生。

1.引领学生养成做人的习惯。一个人良好的品格是从学会做人开始的,做一个良好品格的人是由平时的小事体现出来的。"百善孝为先"。我校程小平老师的岳父董楚银老师中风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尽管他们夫妻俩在校只住20多平米十分简陋的砖瓦房,但他们还是把老人接到身边,亲自为老人端茶做饭,洗衣洗脸,照顾得无微不至,大家无不交口称赞,学生深受感染。我们以程小平老师为实例,引领学生,在学生中开展了"孝心进万家"的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每次放假回家都要亲自为长辈做一件最能体现孝心的事;举办了"和父亲(母亲)在一起的一天"征文活动,要求学生与父(母)亲一起参加一天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感受,然后写出参加劳动的经过和体会,从而懂得生活的艰辛;举办了"感恩正在进行时"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亲人、朋友和社会。

2.引领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学校是文明的窗口,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师生文明素质高低,也关乎学校的整体形象。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天都要在这里学习、生活和工作,营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过去,我们学校的卫生工作搞得还是不错的,值周班级坚持一日三扫,但卫生保持不好,少数学生随手乱丢纸屑、果皮、包装袋的现象屡禁不止;乱倒饭菜、脏水、垃圾的问题时有发生。通过值周领导和班主任每天带领值周班级学生打扫校园环境卫生、全体教职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校园里捡纸屑、包装袋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3.引领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遵守纪律是做一个合格中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初中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纪律意识淡漠,有的迟到、早退、旷课;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插队、打架斗殴、上课晚寝说话;有的上网、、吸烟成瘾。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正当的教育之外,还需要我们教师的模范行动来引领。因此,我们就从老师做起,如:我们要求老师上课不迟到、早退、空堂,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注重仪表,上班时间不玩牌、上网聊天,买饭、打开水和学生一起排队不搞特殊化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也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校园秩序井然,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4.引领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学生正处于学习文明礼貌知识,形成文明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十分注重老师在学生文明礼貌习惯培养上的引领作用。我校特别重视教师的文明素养,我们要求老师之间和谐共事,相互尊重,不开恶意玩笑,尊重学生及家长,对学生的礼貌问候要认真回应,对熟悉的学生主动打招呼问好,营造良好的文明礼貌的氛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文明礼貌,逐步养成了文明礼貌的习惯。

三、抓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一部主体的、多彩的、具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前些年,我校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管理不善,校舍破破烂烂,到处乱搭乱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乱丢垃圾、乱写乱画、追追打打也就见怪不怪了。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对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着力打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一是搞好"硬"环境建设,新建花坛景点20多处,栽种各种花木近200余棵,草坪近1000平米,对围墙装修粉刷,垃圾实行定点收集处理,硬化了校园所有主干道。现在学校花坛锦簇,绿树成荫,道路宽敞,地面整洁,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环保意识、文明行为有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抓好"软"环境建设。我们十分重视人文环境建设,让学校的每一处建筑,每一块墙面发挥育人功能。一是在教学楼顶矗立"求知敏行、诚信创新"8个大字;二是在运动场围墙上有动感十足的体育漫画和"我出色,我优秀;我拼搏,我成功"宣传标语;三是在休闲园里立"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从分享中学习,从反思中成长"、"博学、厚德、扬善、尚美"等励志标语;四是在文化长廊里贴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和作文;五是在长达50米的办公楼墙壁上写着优秀教职工、优秀学生、学校荣誉等内容的宣传栏。在教室里有名人名言、班训、国旗、学习园地或黑板报等,在楼梯过道、花草景点旁写有"脚步轻轻,勿扰他人"、"脚下留情,绿草如茵、手下留情,繁花似锦"等文明标牌;六是在音乐、美术、微机、实验室、大课教室、食堂、厕所等地方都有名人名言。我们力求让校园处处都成为育人的阵地,事事是育人的内容。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文明习惯。

上一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酒店服务管理论文范文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