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4 22:48:41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1

两则新闻放在一起,不免让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移民到发达国家,拿高薪、住大房子、享受清新环境及社会各项优厚福利,这是很多在城市里打拼多年的白领都难以企及的梦想,让人没想到的是,一直不被人看好的技术工人却成功拿到绿卡。这让一些人甚是羡慕嫉妒恨。

如果是硕士、博士拿到了澳洲绿卡,那是绝对不会成为新闻的。所以在技术工人拿到澳大利亚绿卡这则新闻的背后,实际上有着一种对技工的普遍瞧不起心理,正是有这种心理在作祟,才让电气焊工拿到澳大利亚绿卡有了新闻价值。实际上,这些在国内不被看好的技术工人正是澳大利亚大力吸纳的主力人才。近几年来,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的比例早就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强。

那位转行的文学硕士,选择了在他看来有尊严的电气焊,一定是他这些年来走南闯北、阅尽世间百态生活后的理性郑重选择。他的这一选择,实际上也是市场的选择、时代的选择。能够放下世俗中被人仰视的硕士架子,选择不被尘世中一些人瞧得起的电焊工,这是顺应社会规律发展的选择。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像这位文学硕士那样,能够在心底里将技工职业当作一种有尊严的职业。

但是和其他职业学院毕业生相比,学技工的文学硕士有一个让其他人无法企及的优势,那就是他可以用原有的文学硕士文凭做敲门砖,敲开一个城市在户籍、社保、福利等方面的牢固限制。文学硕士从心底里认可职业技术教育,难能可贵。但这样的认可,却不应该只是其个人的认可,也非用工单位、社会各界的认可,需要上升到制度层面上的认可。唯有打破制度上的约束,才能让优秀的技工人员真正扬眉吐气,才能让各种各样的人才投入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中。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应用技术型人才“用工荒”的问题集中出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及发展的话题讨论不断出现在全国“两会”上。有代表提出,“国家要像重视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一样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像重视对‘211’大学的投入一样重视对职校的投入,像尊重大学毕业生一样尊重职校毕业生”。去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步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从制度的层面上给予职校学生牢固的保障,才能让职业教育“这边的风景更美”。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MJC;实践能力

国务院学位办于2010年批准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并于201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48所高校开始招生。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1]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介形态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以及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产品的融合、组织结构和产权的融合等的新闻传播形态日益凸显。[2]其终极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能获取和传播任何信息。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高层次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满足媒介融合对多元化、整合性和融合化传媒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注:为行文方便,以下用MJC代替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媒介融合对MJC培养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导致全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特别是MJC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媒介融合为MJC的跨学科研究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和为研究机构培养科研人才,媒体不是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其能力和素质主要是以科研素养进行评价,培养模式比较专业和单一。但是,培养的MJC是直接针对媒体就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种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导向,即需要培养技术复合、知识结构复合和能力复合的“全能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仅靠单一的某一种媒体或新闻传播单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不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和培养已成为必然。

2.媒介融合导致的“全民记者”现象为MJC的培养带来了新挑战

媒介融合导致各种自媒体迅速兴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平台,对诸多突发公共事件等进行迅速扩散和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超过专业媒介组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在“全民记者”语境下,虽然我国的传媒业特别是网络传媒业取得了大发展,但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在扩张,不但本科毕业生进入媒体就业困难,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想进入地市级以上的媒体工作也不容易,约70%以上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要进入非媒体单位就业。[3]目前高校培养的MJC有大约50%到企业等非媒体单位就业。因此,媒介融合环境下新的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对目前MJC教育单一为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定位提出了挑战。

3.媒介融合对MJC教和学的内容赋予了新内涵

按照MJC教指委的要求,MJC课程设置要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大多数高校对MJC的培养都处于探索阶段,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内容设计。媒介融合对每一位公民的学习、生产和生活都产生着重要作用,新闻传播越是全民化,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MJC应成为一专多能的融合型人才,具有精通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音像视频制作及各种多媒体使用的综合技能,能从理论高度认识各种新闻现象、分析新闻背后的社会根源,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学校要按照这一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MJC要按照这一理念进行学业规划,为MJC的教与学赋予新内涵。

4.媒介融合促使MJC培养教育的评价机制产生了新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的评价主要看科研和学业成绩,因为他们的毕业去向主要是高校及科研部门。但是,因近年来的大幅扩招,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一方面是因为当前高校及科研部门主要招收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生培养中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导致实践能力的缺失。因此,在MJC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评价机制上要把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把实习实践作品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而科研成果只能作为补充和参考。

二、当前MJC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11年各高校开始招生以来,MJC的招生人数在大幅增加,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缺乏特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MJC的就业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是以实用性为主,各类媒体需求的是高素质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人、新媒体能手、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即使是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对MJC也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培养MJC的目标定位与新闻传播学科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区别不够明显,缺乏学校特色和针对性,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技能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培养教育与媒介融合的现实脱节、人才培养与媒体用人需求的脱节等问题,这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及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

2.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在MJC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多数高校是在原来新闻传播学科学学位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有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部分理论课程的改良,还是由原来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开课,所讲内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过大,专业选修课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有效的公共平台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培养方案的设计和部分高校两年制学科学位区别不大,没有把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始终。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考入的部分同学在毕业时所具备的新闻传播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不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多数高校还未探讨出MJC毕业需要的科学条件和标准。

3.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高校对MJC考核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的考核,在校期间的评先评优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活动都要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MJC培养的唯学术化,直接导致MJC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理论的学习及研究方面,只有较少时间从事实践性活动。然而,当前MJC所发表学术论文大多学术含量不高,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凤毛麟角。同时,因为对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刚性约束,大多数MJC只要通过正常的课程考试及论文答辩,就能顺利毕业,他们缺乏压力,没有危机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动力。在如何考核MJC实践能力方面,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相关规定和评价标准,对各项能力的评价全凭学生自己的感觉。

4.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MJC师资的配备,国务院学位办在MJC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1]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各高校MJC师资的配备与设置方案的要求有很大偏差。就校内专业教师而言,在具备MJC培养资格的高校中,大多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为了学科建设的需要,这些高校制定引进教师的条件,无论在学历上还是在科研成果上要求都非常高。比如郑州大学要求所引进的教师必须是博士研究生,且本科、硕士、博士都要在“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就读。大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媒体工作的经历,实践能力不足。校内教师对MJC讲授的多为理论性强的知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校外导师而言,虽然名义上也是MJC的兼职导师,因为所指导的学生大部分并不在导师所在部门实习,多数导师并未尽到在实践中指导的责任。

5.缺乏完备的校内实验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

新闻传播学科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工科的某些属性,各类实验室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学校层面对新闻传播学科定位为文科,对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都满足不了培养高层次MJC人才的需要。就校外实践平台而言,多数MJC培养高校设立了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聘任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开展了良好的校媒互动,为MJC的实习实践提供了平台。比如郑州大学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电视台、中原报业传媒集团、郑州电视台签订了共建协议,把这4家单位作为MJC实践基地,聘任基地有副高以上职称且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家担任MJC的校外指导教师,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就业岗位和实践基地的不一致,MJC不愿到基地实习;因基地接纳实习生的能力有限,MJC进入实践基地实习的难度较大;MJC在实践基地实习岗位缺乏轮换;基地导师缺乏指导MJC的积极性等。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

基于对MJC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本文建议从六个方面构建新的培养体系,以科学的教育体系保障对MJC的高质量培养:

1.构建实践性和品牌化的MJC培养目标

对MJC的培养,需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其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长期从事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深感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危机感。新媒体领域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学校针对性供给严重不足,多数学校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传统的媒体人才,而传统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在逐步萎缩,这就造成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传—受关系的变化也对MJC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层次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MJC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其科学定位应该是:一是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二是满足新闻传播“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具备良好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能力及新媒体的使用能力;三是具有高层次的专业能力,即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深度报道能力和时事分析能力;四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优势。MJC是新兴专业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MJC细化制订培养方案,提升MJC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以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和MJC的个人品牌。

2.构建媒介融合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媒体制作和传输技术数字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成为传媒业的“多面手”和“全能人”,高校在MJC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一是改革学制,对MJC进行分类培养。对于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建议学制为两年。这类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采、写、编、评的各种课程,不宜再重复开设这类课程。让他们在媒体融合实验室接受训练,全面掌握各类媒介的知识和综合技能,重点培养他们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建议改为三年学制。一年级学习新闻传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培养类同于第一类学生。二是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使每位学生都能按需选择。根据已有的课程设置方案,MJC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但这种设置不利于个性化培养。建议改为基础课程(政治、英语等)、专业课程(网络新闻传播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行业课程(广告学研究、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等)、综合素养课程(网站设计与建构、传媒文化与礼仪等)、地方或学校特色课程(比如郑州大学可开设中原文化解读、穆青新闻理论与实践等)五大模块。这种课程体系有利于促进MJC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三是扩充教学内容,实现跨学科融合。新闻媒体更青睐有多种学科背景的学生。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杂家,高校应适当引进其他院系优秀教师为MJC进行专业知识的“精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好书进行精读。四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MJC实践性强的特点,应鼓励教师采用课堂讲授、问题研讨、论文报告、工作组式、讲座式、现场研究、模拟训练、项目驱动型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媒界的动态、问题及实际项目纳入课程学习内容,切实锻炼MJC的实际操作能力。[4]

3.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复杂性,为MJC教育提出了“双师型”的师资要求,即教师既要有业界工作经验,又要有学术研究成果。[5]据了解,国外新闻院校的教师有新闻从业经验的占70%,而我国还不到30%。近年来,高校引进教师存在严重的唯学历论,大部分年轻教师从本科读到博士,没有新闻从业经验,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在选聘教师时,应强化实践性的要求,可采取两种渠道和方法:一是降低对新进教师的学历门槛,他们不一定是博士,但是必须有在媒体不低于5年的工作经验且具备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要求在岗教师必须参加每两年不低于一个月的媒体挂职实践,特别是在一些影响力大的媒体实践。同时,要积极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缺陷。对于为MJC聘任的在媒体有很强从业经验的社会导师,学校应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对他们进行考核,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社会导师在MJC实践能力提升中的主导作用。

4.构建完备的校内实习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

高校要打造和利用各种平台,强化MJC的实习实践环节。一是要充分利用院(系)实验平台。有MJC培养资格的院校,应投入足够的经费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涵盖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传播、商业传播、影像传播等多个工作平台,同时将传统的实验室打通,完全模拟媒介融合基础上的现代新闻采、写、编、评、播的整个流程,要求MJC在各个环节进行模拟实战。二是要充分利用好本校的自办媒体,广泛吸收MJC参与校园媒体的运作。三是加强与校外媒体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实质性合作,对MJC共管互动进行培养。四是重视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确保MJC愿意到基地实习,并在实习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同时要确保实践基地愿意接收MJC实习,并在实习中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和考察后备人才;也要确保实践基地的导师愿意并有效指导MJC的各种媒体实践和训练。

5.构建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对MJC的评价,应侧重考核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重点进行实践作品评价、业界实习评价、社会实践评价,同时兼顾学业成绩评价、科研成果评价和学术参与评价,在年度考核及评先评优等方面也要在指标权重的设计上体现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在毕业成果评价上,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更鼓励MJC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习作品作为毕业成果,如已发表的有分量的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高水平的评论作品或是中标的策划创意企划书、有质量的市场分析调研报告、被采纳的优质广告文案和平面设计作品等。在毕业答辩时,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应是答辩委员会的主体。同时,学校也要制定对MJC专业课教师、指导教师及校外导师的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以提升教师在授课、实践指导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构建职业理想、媒介素养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模式

越是在媒介形态迅速改变和全媒体表现出的无序性媒介运行形势下,作为培养高层次传媒人才的MJC教育,其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教育越显得重要。高校应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提倡崇高的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价值理念渗透到MJC的课堂教学、实习实践中[6],将职业理想和价值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同步化、一体化。良好的媒介素养对促进MJC职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设置独立课程,也可融入其他课程对MJC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培养MJC对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重在强化批评性思维的能力。

当前,各MJC培养高校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基本上都超过科学学位人数。MJC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在保证MJC培养质量的情况下,各高校相关院系应全员参与MJC就业能力的提升,为MJC的就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要有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引导MJC根据自身特点、媒体用人要求及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本文为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YJSJY20111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新闻与传播硕士设置方案[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xwyyjsjyxx/gjjl/szfa/xwycbss/265000.shtml.

[2]孟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育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3]钱晓文.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2(12下).

[4]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5]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理论导刊,2011(7).

[6]倪宁,谢天武.从两重到双跨: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三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育,2013(4).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3

四川乐至县的曹再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阜新市人事局招录为公务员,并分配到该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但在工作半年之后,该单位迫使曹再学下岗,原因不明。家境贫苦的曹再学多方奔走,终于2005年3月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阜新国土资源局同意接受曹再学在该单位继续工作。结果令人欣慰,毕竟总理亲自过问。但所有的事情都得让国家总理亲躬处置吗?所有的人都能像曹再学这样幸运吗?

一名硕士毕业生被无缘无故辞退(报载是缘于“潜规则”),我们不否认这是新闻,但在事情的解决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新闻媒体的身影。仅仅把处理的结果和简单的过程略作陈述,读者是不能满意的,况且这也不是负责任媒体的做法。因此,我们在这里必须重提媒介监督社会环境的功能。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78)在1948年的《社会传播与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传播活动的三大功能,即监督环境、联系社会和传递遗产。现在的大众传播研究由以“媒介为中心”研究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媒体是出售商品和服务给受众的,因此,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娱乐内容外,媒体必须也有义务承担监督社会环境的责任,为其受众营造一个更为公平、和谐、健康而充溢着道德秩序的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拉斯维尔之所以把媒体的“监督环境” 功能放在首位是他洞悉社会存在和媒体本质而做出的正确判断,因此至今也没有人把其顺序颠倒过来。

拉斯维尔的论述是以西方的媒体为客观对象的研究结果,但作为公理性的理性认识,同样适合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况且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首先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因此就理所当然应该把“监督环境”作为其首要职责,否则就是失职。

我们把讨论重新转回硕士公务员下岗本身。一名硕士毕业生应该算是高级人才,而“能留在阜新(辽宁省)的研究生寥寥无几。由于阜新经济相对滞后,绝大多数的高学历毕业生相继离开。”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阜新市国土资源局在没有合适理由的情况下迫使一名本想投身阜新的硕士毕业生下岗,其中理由让人费解。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阜新是人事局、市长及相关部门的干涉依然未果。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有如此大的权利和气魄,以至最后惊动了国务院、总理。我相信一名刚毕业的硕士毕业生能把他的冤屈传递到总理那里,要经过多少坎坷、曲折。怎么在这过程中阜新和四川(曹再学的家乡)的媒体从来没有关注过。仅从报道新闻的视角考察,相关媒体也不够尽责,那就更奢谈监督社会环境了。

这决不是一起偶然的就业纠纷。2005年3月24、25日,《南国早报》、《时代商报》、《大河报》等媒体分别以“潜规则逼硕士公务员下岗”等题目报道了事情的简单经过。从报道文本中我们了解到,阜新市国土资源局分管人事的科长刘铁军曾对曹说:“谁进国土资源局都得给三五万元,给人事局一两万,你怎么进来我就怎么将你整出去,即使你正式进来了,我也照样将你弄出去!”好霸道的一个人事科长,其话语中不难看出黑道的十足匪气。这种“潜规则”在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实体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大家心照不宣罢了。这种潜规则的形成决非三五日就可以完成的。但为什么我们在此之前几乎没有看到媒体对它的报道和监督。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便是通过一种相对(于法律等国家机器相比)温和的手段,将社会不良现象、问题及时点破,解决于无形之中,保证社会平稳运行,这就是监督社会环境。新闻媒体的监督环境功能相对于法律的硬性惩戒相比较为温和,它是解决内部矛盾的有效手段。当所有的问题都要诉诸法律或其他“暴力”手段解决的话,我们可以说如此的社会环境已经缺乏了文明社会所应有的谦恭和道德感召。

存在于诸多行业和场合的潜规则是影响社会有序运行的障碍,是社会环境的一颗毒瘤,新闻媒体有责任和义务为拔掉这颗毒瘤而献策出力。做到这一点,主要是破坏潜规则生存的环境。美国新闻之父普利策倡导新闻媒体进行揭露性报道,他说:“罪恶、卑鄙、腐败最怕的就是报纸,因为任何法律、伦理、规章制度都无法和报纸相比。”新闻媒体的介入会像阳光照进角落一样,把潜规则生存的环境曝光于公众的注视之下,共同谴责,一起抵制,这样潜规则就注定无路可逃了。

媒体抓典型、报道大事件是其素质的体现,但除此之外,洞察社会环境的变化,监督社会环境的健康有序运行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素养。新闻媒体有义务和责任传递社会这条巨舰安全行进所需要的信息。我们今天之所以能看到有关曹再学的新闻报道,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权力的介入――总理亲批着办。既然潜规则害人不浅,那为什么此前就很少见到相关的报道,事情解决了,媒体就拿曹再学作新闻点来装点版面,那么曹再学在为失去的公务员资格而奔走呼告时,我们新闻媒体的敏感和职责又往哪里去了?

当然这不全是新闻媒体的错。法制建设有待完善,人治亟须由法制取代,国家机关运作系统的程序化、规则化不足等都是导致曹再学落魄阜新的原因,但在探讨新闻媒体的监督社会环境功能时,我们显然做得不好。我们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各个领域都存在诸多变数,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更多,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这样也不现实。如此情况下,保持社会的良好运行就需要在行政、立法、司法之外有一种力量来起到制衡作用。根据历史和现实情况,目前这种力量非新闻媒体莫属,只有新闻媒体才能担当此任。针对某些情形,新闻媒体的监督会更有效,更能引起大众的警惕和觉悟。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整合变动,不免导致某些矛盾的加剧,致使更多的利益冲突,这样以来,社会运行的摩擦力增加,改革难度提高,举措实施步履维艰。这时就非常需要新闻媒体监督社会环境的作用,将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减少社会摩擦,推动社会的稳步发展。

参考资料:

1、张国良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2、《大河报》2004年3月24日

3、李彬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 2003年8月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4

一、新闻传播学的基本内容

理论上,新闻学的定义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变迁的事实的报道”。其学科特点是:它是一门既年轻又独立的社会类学科也是一门十分强调实践的学科。传播学在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中的定义是“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在张垅栋看来则是“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它具有整体性、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以及发展性的学科特点。在过去,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分界颇受争议,考虑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借鉴是必须的,且从当前教育市场的需求看,大传播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有助于学生求职和服务社会,因此,现如今我国将“新闻传播学”设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

二、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

我国新闻传播学硕士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速,却存在诸多问题。而国内对于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模式的调研涉及并不多,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分类模糊,学科重叠,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不清。在中国,新闻学院与传播学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大多数新闻院校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分界只是把研究生教育分为新闻方向和传播方向。至于两者之间的区别,新闻与传播所研究内容之间的分野,以及专业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之间的区别,并没有具体涉及。所有学校均一刀切地向硕士研究生提供研究型教育,其毕业生却大部分从事专业型硕士的工作。以研究型硕士的培养方式培养专业型硕士,不仅不能适应市场的人才需要,更是浪费资源。

第二,对学科内的前沿问题涉及较少,高端讲座少。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在全国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的661个新闻传播类专业点(据2006年统计)里,绝大多数对前沿问题涉及较少,高端讲座更是鲜见了。这样的现状直接限制了学生们的视野。

第三,课程设置的范围逐渐增广,但专业性不强。在中国近年来,研究生的具体课程也有了较大的变动,与学科专业调整相配合,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设置有了大幅度的调整,一方面是专业课程普遍作了压缩,增加了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以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了大量新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媒介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广告学概论、新闻伦理、新闻法规、新闻传播心理学等,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专业课程大量增加。可是,范围增广的同时却出现了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不能迅速与职业接轨。

第四,理论和实践脱节,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新闻教育智慧的源头之水在生机勃勃的新闻实践之中。然而,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使得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只能被动地求职,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

第五,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缺乏多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由于领域不齐全,导致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大的分类领域的基础理论课和方法课鲜有开设。无论选择何种方向,可供选的课程不但数量有限,而且方向与方向之间的课程区别甚小,一般只开设宏观、普适课程,中观和微观课程层面的细化、深入研究课程甚少。第六,课程设置过于死板,教学不够灵活,课堂氛围不够活泼,互动少。可是,在国内教学中,尽管Powerpoint和幻灯等形式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但是通常仍是教师在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和学生的互动少之又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第七,教学投入少,无法满足新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的社会科学,有“文科中的工科”之说,与哲学、文学、史学等学科不同,需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紧密结合。而长期以来这一学科被当作普通的文科看待,得不到足够的办学资金投入,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影响了新闻业务课程的内容改革与教学方式改进。

三、应对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对策和建议面对以上的问题,为了改善优化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提出了下面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整合社会资源,呼吁社会对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支持

新闻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不仅需要新闻教育机构的努力,更需要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大力的支持和广泛的配合。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就是媒体支持,如媒体和校方联办媒体,开设创新教育基地等等。在国内,目前新闻和传播专业的硕士点还不是很多,大多集中在一些老牌的、综合性的大学,教育资源比较集中。社会的资助主要集中在为这些学校提供奖学金。如复旦的“博雅复旦新闻教育奖学金”、人大的 “《人民日报》奖学金”、“韬奋新苗奖”和“王嘉廉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笔者认为,社会方面应该更加重视新闻传播教育,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包括媒体、基金会、传媒广告公司等,提供资金、实习岗位等资助。另外,对于一些行业限制,如年龄、户籍等,可以采取措施加以对抗。

(二)进一步区分新闻学和传播学,加强专业性

李良荣说:“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不单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新闻学的发展与借鉴大众传播学的要求愈来愈紧迫。”或许我们应该承认以下结论:第一,从学科发展角度看,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借鉴是必须的;第二,从当前教育市场的需求看,大传播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有助于学生求职和服务社会;第三,与此同时,新闻学的培养规模必须适当精简、培养体系必须大力改善,以此确保新闻专业教育在市场饱和形势下的生存及未来一代新闻人应有的文化精英地位;第四,从教学运作角度看,对传播学和新闻学人才培养实行合中有分,是西方的成功路径。只有将人才的培养更加细化、更专业化才能明确培养的目标,才能加强人才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加适用行业需要、社会需要。

(三)培养目标明确化,开展通识教育

根据前面对培养目标的比较和阐释,可以看出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虽然已经开始多元化的改革,不过政治导向的痕迹还是比较重。我国新闻教育对通识部分的重视仍然不够,这就造成了我们的毕业生一是后劲不足,二是就业后的工作转移能力差的问题。故要区分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拉开层次,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因此,全面开展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课程设置时,就要注意不仅注重理论课、专业课、基础课的教学,还要强调科学、哲学、艺术的多元施教,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界限,首先给专业学习提供宽广的平台。在研究生阶段,更要注重全方位知识的汲取,为特定的研究方向打下扎实的综合知识基础。

(四)充分注重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一向对培养模式中的实习环节有硬性规定,但是很多研究生因为忙于协助导师完成课题,或者执着于理论研究、的,对于实习都敷衍了事,能真正走入实习单位,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的人少之又少。在中国,虽然有诸多限制,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如学校开设自己的校报、院报、校电台、电视台,这方面国内的发展以及日趋成熟,又如新闻教育单位——学校要注意时刻保持与媒体的互动。这客观上要求把新闻院校、新闻单位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营造一种新型的新闻教育环境,我们称之为“大新闻教育圈”。

(五)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设备和方法

在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中已经论述了因为教学投入少,导致无法满足新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新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学要跟上媒体发展的最新动态,教学设备必须要保证。例如在中国传媒大学这些注重实务的国内名校,已经拥有先进的设备,大型的实验室,以供学生学习使用。而更多的学校,现如今连相机、摄像机这些基础设备都捉襟见肘,这大大阻碍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和校方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尴尬的情景,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设备,保证教学和实践的不脱节,从而改善已有的“说教”理论的教学方法,为新闻学习“胡同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

(六)联系实际,面向社会和未来

前文已经提及,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它的各项理论必须立足社会,适应现实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里的实际,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在新闻媒体从业的经历和经验,还要求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社会问题、前沿问题要有深层次的思考。例如前面已经提到的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前沿讲座,还有人大开设的《新闻传播前沿讲座》,每节课在老师讲完之后都会留出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跟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能把心中的疑虑和不解的问题当面跟老师提问,学生的收获很大。不仅开放了课堂,增加了交流互动,接触了学界和业界的名人,还拓广了知识面,研究生不能只是仅仅就一门课或者一个老师进行讲解,要站在一个宽广的角度,这样有助于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观点和思想,更深入地理解社会问题。

(七)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加强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5

从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究会”、徐宝璜先生为北大学生讲授《新闻学》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有近九十年历史。1949年前的30年里,全国共开办过59个新闻教育机构,但规模不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不超过400人,共培养出毕业生不到3000人。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学教育事业进入了新时期,在1952-1955、1958-1960出现了两次高潮。后,新闻学教育恢复正常秩序并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传播学也渐渐传入中国。据统计,1994年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1999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2000-2004年共增加335个;而截至2005年6月,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计661个,即广告学232个,新闻学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急速升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性的思考,也不乏盲目的跟风,办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

二、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问题

创办历史较早、实力雄厚的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一些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寻找解决的对策。

1.供过于求

新闻学专业点超常规发展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对毕业生需求有限,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却在急剧增长。全国新闻学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约在130,000人以上,平均每年毕业约32,000人,显然供过于求。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为:报纸约2200多种,期刊约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家。近3-5年国家新闻总署的方针是“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这意味着新闻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将维持现有规模,不会有大的增长,并将致力于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中央及多数省市新闻媒体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较高、知识结构较合理的队伍;对能从事一般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为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时倾向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招收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

2.实践机会少、理论功底薄,毕业生质量不高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强的学科,参加媒体实践,到媒体实习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锻炼机会。但随着新闻专业学生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国的新闻媒体也不能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速度和数量上去了,质量却不尽人意。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陈旧,到报社“没有两年上不了路”。“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的人不会写有新闻的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也有媒体领导认为,新闻院校培养的学生敏感和工作适应性强,但后劲明显不足,“写小而浅的东西可以,写大而深的报道则不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吃的是“快餐”,理论功底单薄,中文写作功底不厚。

另外,学生个性发展不足。表现在能采写的多,会编辑、组版、画版的少;擅长写社会新闻的多,能写好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问题新闻、专刊新闻的少;懂得发行、品牌推广、广告经营的尤其少。

3.课程设置、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偏差

目前新闻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是基础理论课,都是“书本加概念”的抽象学习。从新闻实践性强的特点来看,这明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而课程设置的狭窄、落后,必然导致新闻专业学生的知识单薄、结构单一、视野不开阔、新闻敏感性差、动手能力差。这与注重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时代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背离市场需求的教育模式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困难。新闻媒体急需媒体经营管理人才,而建国后新闻院校集中力量培养编辑人才,却长期忽视了也需要培养经营人才,几乎没有高校设置过媒体经营管理类专业。

另外,新闻媒体紧缺复合型人才,即不仅掌握新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具备另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因为新闻媒体的专版、专刊、专题节目除了要求增大信息量以外,更需要对各行业的情况和问题有深层次的分析和评论。遗憾的是,由于新闻院校难以提供,新闻媒体在招揽人才时只好留出部分名额给其他学科的毕业生。

4.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目前,全国新闻院系共有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约20个,相对于661个专业点而言,硕士点和博士点显得太少。主要问题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没有拉开档次;博士点少,博士生导师负担过重。博士生导师学术造诣比较深,在研究方向上各有专长,但一位导师要带多达20名博士生,质量究竟能有多少保证,实在令人堪忧。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是很高的,学术上应该有所创新或者在某方面能填补空白。一位导师三年内能否就自己擅长的领域提出20个有创新意义的论题,并指导博士生去高质量地完成是值得怀疑的。

5.师资奇缺及浪费

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一些匆匆上马的专业中,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有不少连基本的主要专业课程都开不出,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两位专业教师主持专业教学,或者有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新闻专业知识,更不用提理论和经验都丰富的专业教师了。这就造成教学质量不可避免地打折扣。这也是近年新闻专业学生滞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共有教授约260人,除了有博士点的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以外,约有200位教授因不在博士点而不能招收博士生。他们的学术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十分可惜。在西方国家,只要是教授、有专长,就具备了招收博士生的条件和资格。

6.对新闻教育的认识落后及投入过低

由于一些教育主管对新闻教育的本质认识有偏差,把新闻教育当作一般的文科教育,认为不需要多少投入就可以办学。教师有本子和笔就可以备课,粉笔加黑板就可以讲课。这是一种典型的“短、平、快”的“快餐”教育,也许这是很多新闻学生工作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策略研究

1.控制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充分重视新闻教育事业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控制数量的超常规发展,严格审批申请程序。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专业点,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或者暂停招生,或者坚决停办。

另外,新闻类专业的布局也应该力求合理。一般不宜在同一城市举办过多的新闻专业,以便集中师资、设备和优势,真正办好新闻专业,避免重复浪费。

2.提高毕业生质量

因为社会需求不大,今后应该停止招收大专层次的新闻学生。而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强大的新闻院系,可以考虑调整培养目标,转向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多输送高层次人才。

可以考虑引进MBA的案例教学法用于新闻传播教育,因为现在进入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大学的,对社会的了解甚少,一味地灌输概念会比较抽象。

新闻教育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奠定其人文素养,进行中文、政治、经济、法律等相关的跨学科教育,培养“通才、杂家、复核型人才”;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道德素养教育、责任意识、爱民意识,培养学生养成爱思考、重调研、讲真话的职业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第一节专业课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记者角色意识。学生的仪表、胆识、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博闻强记能力都是未来记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3.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应该适当调整不同院校新闻专业的定位,增强新闻专业教育的针对性。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有综合、财经、政法、体育、外交等各类大学办的,这些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有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以适应新闻媒体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例如,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目标就应定位在财经新闻媒体的需要上。这种媒体需要的人才既应具备新闻传播技能和理论,又要掌握财经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既要注重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要鼓励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非新闻专业包括文学、哲学、法律、经济、心理学、历史学甚至自然科学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未来新闻工作者知识面和业务后劲无疑是有益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避免以下两种失衡的课程设置:一是新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过低;二是只重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而忽略甚至无视相关课程。“记者应是杂家,编辑须是通才”,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要求。

另外,可以成立媒体经营管理专业、网络传播、品牌推广等新专业。可以坚持双学位制、主副修制,或者试办硕博连读班、招收非新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成立硕士班,探索一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4.提高研究生层次办学能力

研究生段的教学内容应该和本科段拉开挡次,应该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方案重新审定。另外,可以适当增加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博士点。有专家建言:只要是具备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的博士点条件和标准,就不应该人为地在数量上加以限制。

5.优化师资结构

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新闻记者、编辑在采访第一现场的生动故事、在把关第一现场的化险为夷的智慧和“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能最能打动和感染学生。因此可以聘请、引进既有厚实专业知识、又有新闻实践经验的采编人员为教师,以提高学生的感性新闻业务知识,同时邀请在线总编、台长来校讲学、讲座,给在校新闻学生介绍当前新闻战线的新现象,更新新闻理论,改变新闻传播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中,只有17% 的教授没当过记者;而80%的教授认为新闻从业经验是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先决条件,并坚决主张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记者聘为教授。这些有经验的新闻记者的研究成果包括对新闻学和新闻媒体深刻批评的著作,对新闻教学和工作都极具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传媒业高度发达的美国新闻界领袖人物坚信,成功的新闻学教育模式应该是贴近专业知识、远离脱离现实的纯学术性的问题。

我国新闻学非博士点的200位教授,可以向所在院校提出招收博士生的申请,通过有关标准的应该准许招收博士生。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有力于减轻博士生过分集中的博导的沉重负担。另外,在研究生招生扩张之前就应该做好增加导师的工作。

6.树立高投入的教育观点

廉价办新闻教育的观念早已过时,因陋就简的新闻教育观已经明显落伍于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事实上,新闻教育也如医学院的教育,需要一流的设备、器材。传统的报学专业,已经采用电子排版、激光照排,而广播电视专业的摄录编播各个教学环节都需要重装备和高消耗。培养动手能力的新闻业务课程如采、写、编、评、摄,都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因此,办新闻教育,必须有“高投入”的观念,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一定的实验手段,所以必须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掌握实战的技术与本领,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高校可以考虑给新闻院系更多的办学自,使之能够以更多的途径实现开源,获取社会资金投入到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中去。

7.加强新闻专业教育的新鲜性

尽量使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以免知识老化、观念滞后,不适应媒体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更无益于学生的培养。

教学内容也要经常更新:一是最新的新闻学专著、学术期刊上的新观点、新成果、新问题,应该及时地补充进教学内容;二是教学中涉及的案例要使用最新的热点新闻、典型报道,在新闻采、编、评、策划、制作等方面的新经验、新思路,因为具有及时性、新鲜性、生动性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要创新。新闻专业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加工,对动态知识进行分层分析,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枯燥单调的知识趣味化。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

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 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

本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导,提出了硕士生提前工作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报酬矩阵,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分析了这种现象。最后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问题的分析,认为硕士生不应该提前工作,并对高校和用人单位如何促成硕士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各种条件的设定难免带有主观意愿,使用的方法有限,分析结果也有必要经受实证的检验,进一步探讨是之后必须要做的。总之,对该类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十分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杜文景.社科院报告称今年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EB/OL].

[2] 申剑丽.人保部官员:正在起草系统性促进就业政策[EB/OL].

[3] 周芳.众硕士竞聘“猪肉荣”[J].北京:中国市场,2009,(1):21.

[4] 刘浦泉.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EB/OL].

[5] 甘应爱等 [6] 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2143.

[7]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43744.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7

白领砖工

一年前璐枫拿到美国马里兰州某大学金融系硕士学位后,顺利加入芝加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16年春节期间,璐枫决定回国探亲,先回武汉老家,再去北京和昔日的本科同窗团聚。

璐枫早早锁定了美联航(UA)的折扣票,心想就算UA的票价贵一点也要选它,因为这样可以积攒里程积分,飞够25000里程之后就能升级银卡,这意味着可以托运更多免费行李,里程积分还能兑换机票……可就在出票的最后一刻,她换成了性价比更高的海南航空,理由很简单,芝加哥到北京再到武汉,往返4个航段的机票钱加起来都比美联航往返北京便宜。

美国金融硕士毕业,芝加哥德勤工作,回趟国见老同学怎么也得住五星酒店才对得起自己的“国际范儿”吧。打开电脑,一通搜索,璐枫把目标锁定在北京国贸的丽思卡尔顿,这家酒店档次够格,更重要的是春节期间,酒店商务区比较空,有特价房。在(缤客网,国际酒店预订网站)、Expedia(在线旅游公司)和携程网之间多次比价后,璐枫最终选择了携程网价,因为用人民币结算又可以省去1.5%的外汇兑换率。

大年初六一大早,在丽思卡尔顿酒店南侧的德意志银行一层咖啡厅里,璐枫“会见”了她昔日的本科舍友梁澜。四年未见的两人,聊了起来:“亲爱的,你们的硕士项目怎么样,是不是特累?上课不会像国内专硕那样大班授课吧?”

“……那可不,每天都忙到两三点。我们班……人没那么多。”

真实情况是:白天要打工的璐枫只有晚上才有空写作业。她读的硕士班有228人,其中大约80%的人来自中国,项目主任是韩国人,学术顾问是印度人,房东是美籍华人,舍友是三个上海姑娘,学习地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东北50公里处的马里兰州。

“我姑姑家的表哥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想进当地的金融机构实习都进不去。你能在金融行业留下来,真厉害!” 梁澜一脸艳羡。

“说来挺凑巧的,当时我签证快到期了,正好看到有这个机会,就从了它吧。芝加哥比巴尔的摩(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大多了,非常繁华,机会也更多。我现在住在市中心的一栋50层的公寓里面。” 璐枫漫不经心地回应着。

真实情况是:璐枫给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芝加哥的诸多金融机构投简历,90%以上石沉大海或是在面试中被淘汰,少数给了offer的,多是不知名小企业,待遇和发展前景均不看好。璐枫最终无奈选择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是门槛相对较低,二是职业发展路径相对明确。至于住处,她是不得不选择公司对面的那栋50层公寓,因为她每晚下班时间基本都超过9点,芝加哥晚间治安较差,她不敢一个人坐地铁到更远的地方。支付完高额的房租,除去基本生活开销,每月璐枫身上只剩下大概350美元。没错,350美元相当于在北京丽思卡尔顿住两晚不含早餐的特价房,或者买几本金融会计领域的英文教科书。

“听说‘四大’加薪很快,而且将来可以进投行或者去大型企业做财务主管,你前途不可限量啊!你看,你回国住丽思卡尔顿,我出差只能住锦江之星。” 梁澜说。

璐枫一时语塞,虽然她绞尽脑汁找到这家酒店并特意在这里约见同学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可听到同学对自己的连连称赞,心里却五味杂陈。讲流利的英文,在海外工作,住市中心的公寓,回国探亲访友时住高级酒店……这些曾经是璐枫最羡慕的生活。“如今算是梦想实现了吗? 如果是,梦想为何变得如此廉价?”璐枫问自己。

某日,璐枫看到了一个词――白领砖工,这不正是自己吗?日复一日做着单调重复的工作,拿着只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却在亲朋面前维持着“光鲜”的假象。要不要放弃这种在美国税前月薪3800美元的白领砖工生活?是为一个外在形象工作,还是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工作?璐枫一次次陷入纠结。她想跳槽去电视台做节目策划,或许在电视台的工作,可以重新点燃她心中的那团火。

新闻民工

小雯本科就读于美国西雅图一所名校的大众传媒专业,男友黄浩则是俄勒冈大学的新闻硕士。毕业前,小雯在西雅图和洛杉矶的媒体都获得了实习机会。工作了一段时间,小雯发现美国大众传媒过于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风气很不适合自己。日夜颠倒的工作、生活作息也让她苦不堪言。更让她沮丧的是,她发现像CNN这种主流电视台给于外国求职者的机会少之又少,且言论立场与党派政治关系密切,外国人难以涉足。就在萌生退意之时,小雯的男友获得香港一家外国媒体的工作机会,小雯当即决定离开生活了四年的美国,跟随男友到香港。她应聘到一家香港知名电视台,在一档国际栏目做策划。

在香港工作不久后,小雯逐渐意识到媒体从业人员的付出与回报是多么不成正比,跟美国传媒一样,全世界的电视台似乎都在没日没夜策划选题、采集素材、录播和后期制作,而她的工资仅是税前1万元港币。“我真是拿着和清洁工一样的工资,操的是政府高官的心啊!”

男友黄浩也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黄浩硕士毕业后,凭借流利的英语和敏锐的观察力顺利进入一家国际知名通讯社做财经记者,两万港元的月薪是小雯月收入的一倍,但他对自己的境况并不满意。经常采访商界大佬,不时出入置地广场、太子大厦等高端商务人士出没的场所,黄浩认为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英文水平至少可以获得比现在高三倍的报酬。他有些后悔为什么上研究生时没有读金融专业。如果能够凭借专业背景进入“中环白领圈”,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生活状况应当比现在好许多。

他渴望的东西,跟璐枫有些相似但又不同:住在市中心的公寓,是住家不是租客。体面出入高级写字楼,是作为同样杰出的金领阶层而不是仅仅作为记者狼狈地追着名人跑……

黄浩和一些国内朋友聊天,慢慢感受到香港及国外的记者地位不如国内高,在国外,名校毕业的学生中只有相当少数去做了记者,而国内像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高校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主流媒体并且发展不错的优秀学生比比皆是。国外新闻传媒业从业人员的学历一般,工资待遇一般,且工作强度大。黄浩原以为新闻专业毕业后能够进入有影响力的英文主流媒体,殊不知这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外国人而言是极难的。黄浩用“新闻民工”描述自己的生存境遇:无论是出外采访还是在家写稿,泡面、三明治和汉堡是他每日三餐标配。因为天然的语言障碍,非英美籍员工的稿件不受重视是常有的事。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8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三。

第一,提升层次,发展研究生教育。

在河南省,虽然招收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校较多,达到了44所,占全省高校的比例为39.6%,招生数量也较大,达到了7000多人。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办学层次比较低,高等新闻教育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是薄弱环节。

研究生教育滞后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据《河南日报》报道,目前河南省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仅占全国的1.62%,河南省硕本比不足1∶20,低于全国1∶10左右的平均水平①。新闻传播学专业也不例外,目前全省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可以招收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而且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不能招收博士研究生。郑州大学2007年招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62人,河南大学每年大约招收70名硕士研究生,全省每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招生人数还不到150人,河南省每年要招收普通本科生1479人,艺术类本科生1700余人,共招收新闻传播类本科生3000余人,即河南省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本比也不足1∶2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研究生教育滞后,会给河南省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事业带来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校难以培养更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媒体不仅需要普通的新闻采编播人才,而且需要既通晓新闻规律,又会经营管理的媒介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背景的毕业生,而且需要既有新闻传播学知识又具备其他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繁荣,各个新闻媒体也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就业门槛,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其招聘的文科类专业学生要求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且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在30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下。另外,研究生教育是高校教师的摇篮,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可以决定科研能力的强弱。正是主要基于这两点原因,河南省必须提升办学层次,努力发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目前,河南省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从2007年起,省政府拟列专款用于资助新增单位和省内继续学科的申报。郑州大学准备拿出2600万元用于拟申报学位点建设;河南大学也拿出专项资金重点加强博士点的培育。②

第二,加强调研,促进专业发展。

目前,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专业设置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是简单的数量不均,而是针对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一些学校在申办专业的时候根本不作市场调研,也不考虑自己的师资力量,只要某一个专业能够招来学生,能够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就申办那个专业,这就造成了个别专业偏多偏滥,而一些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却无人问津。比如广告学专业2007年在河南省有28个学校共招收2334人,虽然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相对较多,但是近1万名的在校生,每年2000多人的毕业生,这个规模相对来说还是太大了。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对河南省新闻传播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进行科学、深入的调查,在审批专业点的时候要参照调查结果合理审批和设置新闻类专业点。在审批前要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认真的核实调查。2000年9月,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厅)各有关高校下发了《新闻学类专业基本教学条件的通知》,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4个专业在师资、教学方案、教材、图书资料、专业试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6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在专业审批前应该依据这些条件开展调查研究,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一律不予审批。

高等院校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应该根据市场导向,平衡专业发展,高等院校申办新专业的时候,不仅要看短期效益,还要着眼于长远效益,不能光看重是否能够招来学生,更要看毕业生能否就业,这样一个专业才能办得长远。如果一个高校“短平快”的专业过多,办上四五年就更换专业,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师研究方向的持久,影响到学科的发展,最后影响到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第三,增加投入,提高师资水平。

目前,虽然河南省新闻传播类专业较多,规模较大,但是实力都不强,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一些学校缺少相应的仪器设备,比如开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应该有摄像实验室、编辑实验室、演播室,应该配备有ENG系统、EFP系统等,但是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具备这些条件,老师授课还停留在粉笔、黑板的阶段。另外,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师资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和满足河南高等新闻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新闻传播学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学科,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传播等专业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要加大资金投人,建立各类实验室,增添录音、摄像器材,使学生可以在学校里掌握采访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007年,河南师范大学为办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原有基础上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摄像机、编辑机等设备,建立了录音与摄像实验室、音频与视频编辑实验室、播音实验室和图片摄影实验室,为学生的专业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

高等院校光有硬件设备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支业务强、专业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就经常阐述自己“所谓大学者,并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且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使清华大学迅速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学府。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要想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也要广延博揽,吸引人才。要特别重视对新闻媒体中优秀人才的吸引。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早期的新闻学教育中,很多教育机构是由报社出资兴办的,甚至有些教育机构直接办在报社里面,比如早期的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现在,很多学校都聘请业界的精英人士到高校任教或者担任领导,比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聘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担任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赵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过《经济日报》总编辑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聘请了曾经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邵华泽担任院长,在高校中任教的业界精英更是不可胜数。业界精英进入高校任教可以把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传递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新闻实践变成鲜活的素材讲授给学生,还可以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许多帮助。目前,河南省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中具备媒体从业经历的老师并不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些新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中,甚至一些资深院校也缺少这样的老师。

具备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无法到高校工作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一些高校片面强调高学历,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其实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传播学来讲,这种要求并不科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既要学习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这样的课程,还要学习新闻的采、写、编、播、评等术理课程,如果一个教师根本没有媒体工作的实践,那么对于这些术理课程的讲授就会捉襟见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高等院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特殊性,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这样河南省的新闻高等教育才真正能够做大做强,成为全省新闻事业的有力支撑。(此文系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研究之二)

注 释:

①②王晖:《我省将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河南日报》,2007年3月31日第三版。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科研论文范文 下一篇:岗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