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1 07:47:19

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科研管理求实

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是在学校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以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最终实现学校、学生和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活动。我们柯桥小学在世纪交替的近几年中,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与新课改的呼唤,在校本教育研究的管理上发扬创新精神,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把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向了新的层次,积累了系统管理与从实开拓的可行经验。

实践证明,学校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焕发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与时俱进,才能做到科研不息,发展不止。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

教师管理是学校诸多管理要素中的第一管理要素,因此,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主体需要的满足和生命质量的提升,鼓励每个教师获得充分个性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鉴于此,学校领导认为,除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外,在树立“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的良好形象,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方面,还需要有新的发展和提高。为此,学校采取了“立足学校实际,立足教师实际”,以教推研,以研促教的策略,逐步构建了教研、科研、师训紧密结合,灵活、持久、经济、高效的师资培训活动管理机制。几年来,形成了三种“以校为本”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特殊培训方式:

(一)“因人设学”的特殊学习方式。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庞大的实际,确立了“全面培训,形式多样;分层要求,面向全体”的培训思路。在实践中逐步构建了“围绕一个中心,确立两个目标,实现三项策略”的继续教育新机制。

“一个中心”就是以新一轮课改理念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中心。“两个目标”:其一通过学习,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之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其二,通过实践,形成符合学校实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育的管理模式。“三项策略”一是师训工作科研化。以研究课题为载体,开展逐层推进的系列研究,一个课题一个阶段,前后课题内涵紧扣,并呈递进状态,促使师训工作逐层推进。二是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内容从实,培训形式力求多样,适合教师个体的不同要求,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分层运作,使不同类型的教师通过培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科研、师训一体化。把校本师训纳入学校《“文化理校”基本理念下,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课题范畴,并与《“校本教研”实践与管理策略的研究》课题的实施紧密结合。

具体说来就是建立了三个“载体”:

1.以“初为人师工程”为载体,把新教师的成长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确立了“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有所成效,五年初成风格”的培训目标,并安排了相应的培训内容。

2.以“而立工程”为载体,着手壮大中坚力量,促使他们冲破高原现象。培训的重点是提高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重心落在实践和行动研究上。

3.以“名师工程”为载体,把34位县、市级教坛新秀、优质课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纳入学校“名师工程”,并制订了培养和发展目标。

(二)“关注实践”的特殊行走方式。最有教育研究价值的问题,总是潜藏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离开了真实的教育教学现状,就不能有效地解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此,我校确定了具体的关注教学实践的思路。几年来我们制订了《柯桥小学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开展了学科素质教育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形成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徘徊中创出了新路,也使学科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现实表明,研究的内容能够体现时代性、前瞻性、针对性,教学研究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如新课改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我校早在2001年就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和《“小课题进班级”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两个课题的系统研究,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专家组鉴定认为“研究成果居省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三)“教学反思”的特殊言说方式。教师是教学实践工作者,每天都在发生着动人的教学故事。讲述并反思这些鲜活的教学事件,写成案例,不仅帮助教师发展了专业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和教学风格,而且也找到了得心应手、会讲、乐写的言说方式。

倡导教师的叙事反思,一方面我们要求参与“三项工程”的全体教师,加强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反思教学实践生活,勤于动笔,如实叙事。另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即将几个重点研究课题再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或一个课题分阶段以若干个递进课题的形式开展全方位研究。目的是扩大课题对研究成员的覆盖面,既追求研究的深度,从中探索规律,又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叙事、反思的机会。

由于找到了符合教师成长特征的教育研究的言说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三年来学校领导和教师在省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教科研成果(论文)194篇,获奖157项,其中《人民教育》刊载2篇,全国级获奖论文3篇。2003年,教师在县内外执教35节课,外出讲学71次。

“以师为本”的“校本培训”建设优质师资队伍,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为他们完成教书型——教研型——科研型的过渡,开辟了持续发展的通达之路。二、发扬求实精神,追求“实际、实在、实效”

教育科研,其价值在于求真。追溯教育科研历程,我校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星到整合、从单一到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发现,在反思中改进,在总结中提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求真、求实,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根本,无论是起始、过程与归宿都必须追求与体现“实际、实在、实效”的价值取向。

(一)研究的内容——教育中生成

学校要发展,应该在教育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是研究解决的起点,它的选择一要紧跟时代步伐,瞄准教改前沿热点。二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与遴选。三要符合学校校情。由于紧贴实际,所以也产生了实效。试举二例:

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学生长期围着学科、课堂转,闭塞了他们的思路,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所学的知识得不到综合性的应用,抑制了学生学习的活力。于是,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扩大了第二课堂内涵,开展调查、研究、采访、社区服务等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校园生活进一步活跃起来了。在国家第八次课改前后,又相继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并列入教学计划。这不仅符合国家的教育指导方针,而且符合了学生的学情:学习领域扩充了,思维活跃了,各类知识有了应用的机会,综合素质发展—了,使学校教育更具生气和活力。

例二:学科教学的突破性探索。素质教育进课堂,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但大量的调查表明:对照新《课标》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其一是:学生学习中那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的主体性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这一现象,确立了《新课程标准下,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寻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与模式,上挂新《课标》,下联教学实际,使教育科研抓到点子上。

(二)研究的管理——在教训中汲取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启动初期,课题数量不多,内容往往随大流,无个性,且管理松散。因而操作不规范,过程不扎实,收效甚微。学校领导开始关注教育科研管理的研究,几年下来,终于柳暗花明,使学校内的教育科研工作从无序走向有序。

其一:强化管理机构。选定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主持教科室工作,聘用了几位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参与,并明确工作职责:组织课题研究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宣传教改信息,并做好校长的教育科研参谋。自此,教育科研进入了有序化管理的新阶段。

其二:构建课题研究网络。我校规模大,立项研究课题多,一些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往往跨课题参与,负担重,精力难集中,研究缺少力度;同时,课题之间疏于沟通,效率不高。于是,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网络化”的新思路:以“一题为中心,多题作支撑”,把几个相对独立、互有交叉又相互呼应而促进的课题,织成课题研究网络,并明确共同的研究任务,以期实现“顾及共性,突出个性;协同研究,有机整合;成果共享,各取所需”的合力共进的目的(载于《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第5期),实践中收到网络管理与协作实践的双重效果。

其三:组建课题序列。我们从实践中发现有些课题进入研究网络略显牵强的弱点,悟出了一条新的管理思路,即一个总课题分解成多个子课题,总课题的结论来自所属子课题的实践。如《“文化理校”基本理念下,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这一辐射学校全方位工作的课题,分解成8个子课题,内涵虽有交叉,但如此分类便于实施,要求抓住本质属性,各有研究重点,交叉部分,相机协同。这种总分式研究,符合学校实情,分线作战,殊途同归。

(三)过程操作——扎实、踏实、落实

计划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我校凡立项课题均事先制订实施计划,内容遵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准则,提出实实在在的目标与扎实的措施保证,并使前后计划,环环扣紧。要实现计划,过程操作踏实是关键。我们提倡在实践中探索,反对搬抄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经验式;在探索中提炼,反对无为式。使课题研究过程做到真正落实。

(四)全程监控——审时、及时、准时

审时必须度势,更需要抢占先机。学校教育改革主要依靠教师群体的努力。教师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也应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多年的课题研究使我们体会到“少数人搞得热闹,多数人作旁观者”那种教育科研冷热不匀的状态,不利于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新世纪伊始,实施了新的策略——组合了校内约40%的教师(70余名),开展校级课题研究,并相机辐射到全体教师。同时采取了“扩面”策略,使教研活动课题化,并遵循三条原则:①系学校立项课题某一侧面的延伸;②符合本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③符合本教研组教师与教学的实际和所任班级学生学情的实际。还提倡组内可以把研究主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教师自行选定探索内容与突破点。由于采取了这一课题研究的运作方式,教研组活动内容丰富了,使所有的学科专任教师参与到了教育科研的行列,形成了全校93%的教师投入教育科研的生动局面。

科研论文篇2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科研论文篇3

据悉,浙江工商大学刚刚出台了《普通本科生科研作品代替毕业论文(设计)暂行办法》,将从2011届毕业生起开始正式实行。

本科生毕业论文

有点“鸡肋”

都说毕业论文写作不仅是检验大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事实上,本科毕业论文东拼西凑、抄袭成风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导致的质量问题已成为高校日益焦虑和热议的话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专家学者见仁见智。

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严毛新老师认为,实际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得好与不好,和找工作没有多少关系,一般的岗位,用人单位根本不在乎毕业生的论文水平如何,对本科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并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这恐怕是本科毕业论文“掺水”严重的一大原因。

浙商大政策或是解决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普通本科生科研作品代替毕业论文(设计)暂行办法》一出台,就在工商大学师生群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浙商大《暂行办法》规定,凡符合5种情况的科研作品均可由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毕业论文(设计)代替申请:学生作为惟一或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学生在学校认定的专业刊物上独立发表美术或设计作品,或在部级、省级美术作品展览中参展;学生以科研作品形式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获准立项的部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以第一授权人获得专利专利;除此外,凡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认定可以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的其它学生科研作品也可作为替代毕业毕业论文的申请理由。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浙江工商大学出台的《暂行办法》,就是希望把训练的事情提前做,贯穿大学全程,及早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校园内、学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老师学生都对新政

投了“赞成票”

“虽然科研作品中的部分质量值得怀疑,但毕业论文的质量把关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啊。”一位老师实话实说,每年进行毕业论文师生双向选择的时候,都希望找自己的学生少一些。实际上,本科毕业论文已成“鸡肋”,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感到棘手,而且社会舆论指责本科毕业论文太水,在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上也刚好与学生考研、找工作相冲突,与其维持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选择一种更好的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方式。

工商大学06级人力资源专业的施巍已经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目前正在签约公司上班,一提到本科生毕业论文,他就很有想法:说句实话,本科生现在的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真的成了学术垃圾,大部分都是草草了事。

财会专业大四学生倪佳怡正在紧张的论文写作冲刺阶段,听说新政的第一反应就是“支持”。她说:“尽管要符合文件里规定的替代毕业论文的条件,难度也很大的,但是,确实会激励我用大学前三年的时间去好好做点与专业相关的研究。”

我们拭目以待浙江工商大学2011届毕业生交出一份有新意的毕业作品。

科研论文篇4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5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是我们研究生阶段深化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必须掌握的方法。为了使研究更客观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就需要对我们日常的管理研究中所常用的思辨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多加以定量的分析及实证研究手法,使我们的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及规范性。同时还应注重,理论分析框架——“视角”“参照系”“分析工具”在研究中的运用,使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管理学问题,解释和理解管理学的行为和现象。

摘要:管理科学研究是以最佳的投入产出关系组织经济和社会活动,使系统良性运行,并使相关利益主体需求获得相对满足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当代管理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是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的综合运用。

科研论文篇5

科学实在论是关于科学目的和科学理论本性的描述主义元理论。关于它的定义或表述,虽则因人而异而五花八门、形形,但究其实质却大同小异,尤其是在最根本的信条上,一般而言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性的差异。

在这里,我们不妨引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著名的反实在论者范弗拉森把科学实在论定义为:“科学以其理论给我们一种字面上为真的关于世界像什么样了的描述;接受一个科学理论包含着它为真的信念。”他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弱化的、为任何科学实在论者都能接受的定义。实体实在论者法因指出,科学实在论坚持认为:第一,存在着一个确定的世界,即世界包含着具有关系和性质的实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人的行为和动因(或它的可能性)的。第二,有可能获得相当数量的、可靠的、相对独立于观察考的关于世界及其特征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恰恰局限于可观察的特征。第三,科学的目的在于(并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在认识上接近实在论认为是可能的那种确定的世界结构。

当前,科学实在论的发展呈现出“杂花纷陈醉流莺,出水芙蓉晚更明”的态势。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在反实在论者的批评、诘难、反驳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下面,我们拟主要论述一下反实在论对科学实在论的挑战。

1反实在论的三个基本论据

反实在论的论据相当驳杂且为数众多。H.1.布朗把它们归结为这样三种类类型:历史归纳(historicalinduction)论据、不充分决定(underdetermination)论据和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论据。

1.1历史归纳论据

历史归纳企图利用来自科学史的证据断言,我们没有恰当的理由宣称目前的任何科学理论是真理。该论据的支持者坚持认为,科学史提供了理论的连续传奇故事:理论曾经在健全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被广泛接受了,因此被看作是提供了事项(items)在其领域内为真的叙述。然而,我们现在却把这些理论作为完全假的而加以排斥。可是,如果我们考察一下目前最成功的科学理论,我们发现支持它们的证据与较早理论所乞灵的证据具有相同的普遍类型。只要我们注意目前的理论和有利于它的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证据,也许很难想像完全假的理论能够提供一系列正确的预言。但是,我们的前辈依据有利于它们的证据得出相同的结论,我们现在却一致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假的。这就有强有力的归纳理由相信,目前受到人们垂青的理论也是假的。

这对实在论把科学理论视为真理或近似真理的观点显然是一个挑战。但是布朗认为,历史归纳论据的基础是十分脆弱的。历史归纳论据只有包含下述两个必要条件才能作为成功的归纳论据:案例的数目必须是足够的;充分类似于在结论中所描述的状况。因此,要支持我们不应接受目前的科学理论为真的结论,历史归纳论者必须提供具有认识论特征的实质性的案例史,这些案例充分类似于会受到挑战的目前理论的认识论特征。只要我们考察一下通常提供的案例,就会看到这两个标准是相互抵触的。如果我们专注于在相关认识论方面密切类似于目前理论的案例,那的确没有几个案例——不足以支持历史归纳论据。当我们试图扩大我们的案例集合时,我们发现历史归纳论者放松了类似性的要求。

例如,历史归纳论者乐于举牛顿力学为例,说明这样一个成功的为真的理论实际上对于所有动力学状况,甚至对于一些静力学状况(例如总能量的决定)都给出了不正确的结果。因此,作为牛顿力学后继者的当代物理学也是失败的。布朗认为,事实上牛顿力学与当代物理学之间的关系是与燃素说和氧化说、热质说和热运动说、托勒密天文学与哥白尼天文学等案例有巨大差异的,一个例子并不能为目前成功的科学理论为假的主张提供归纳基础。况且,17世纪科学经受了深刻的变化,利用早期科学理论的命运作为预言17世纪后理论命运的理由是不合理的。尤其是,自伽利略1609年首次使用望远镜以来,仪器的使用使追求科学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使我们从在先的科学理论的命运推断目前的科学理论的命运时得格外小心。再者,历史归纳论者从来也没有在以历史为基础的主张(科学理论为假)的归纳支持与有利于当论的证据之间作比较评价。要知道,当论受检验比它的前任理论更难,因此支持目前科学理论的证据一般说来也比反实在论者的历史证据更为重要。由此看来,历史归纳并没有为坚持所有成功的科学理论为假提供归纳根据,从而没有为坚持实在论的科学目的不能成功提供理由。

1.2不充分决定论据

所有可行形式的实在论都坚持认为,科学理论最终是在观察资料的基础上评价的,我们能在每一个领域达到唯一的为真的理论。但是反实在论对此却提出挑战,可达到的资料从来也不足以对理论做出唯一的决定。

在布朗看来,不充分决定发生在三个方面。首先,当我们考虑有利于接受任何一个普遍概括的根据时,便出现了不充分决定。经典归纳问题以不充分决定论据为转移:人们设想观察提供了为接受普遍概括而辩护的证据,但是普遍概括的内容总是超越该证据,而且不清楚什么构成接受这样的命题的充分证据。实在论的捍卫者于是有义务提出某些根据,以便确定我们何时有充分的证据得出结论说普遍命题为真。而反实在论者对归纳问题的攻击由于古德曼(N.Goodman)的“新归纳之谜”甚至变得更为紧迫了。古德曼注意到,我们总是能够找到可供选择的普遍概括,这些概括对未经审查的情况产生不同的预言,但却同样完满地受到可得到的资料的支持。即使我们能够找到普遍命题归纳评价的长期追寻的标准,我们还缺乏充分的根据在实在论所要求的不相容的选择物之间作唯一的选择。

其次,当我们乞灵于观察证据驳斥普遍命题时,不充分决定再次出现了。正如波普尔早就注意到的,反驳在逻辑上比证实清楚,他试图以反驳为基础建立科学方法的逻辑分析。但对科学实在论的挑战是,他失败了。因为迪昂(P.Duhem)、奎因和其他人指出,科学命题不是一个接一个地面对观察资料的,而只是作为命题集合的成员面对观察资料的。因此,尽管反驳表明某种东西在某个地方错了,但是总是存在着可供选择的攻击对准的地方(即很难分辨出究竟错在何处);而且,人们总是能够通过某些调整,把反驳应付过去。这种形式的不充分决定的四个结果尤其使实在论的透视感到烦恼。其一,它似乎容许我们选择一些我们永远将防止反驳的命题,这些命题的真理仿佛已经确立了。不过与其说我们证明它们为真,不如说它们是借助约定达到这一状况的。其二,不同的科学家可能把这种状况赋予不同的命题,而要在这些选择物之间选择,观察资料是重要的。实在论者想在每一个领域选择唯一的理论的目的再次受挫。

当我们考虑相信不可观察物时,便出现了不充分决定的第三种形式。严格地讲,接受不可现察物的存在是接受一个命题的真理的特例。不可观察物在现代科学和科学实在论的讨论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接受科学主张的根据最终依赖于观察。因此,假定了不可观察物的理论必须有可观察的结果,我们接受这些理论的根据来源于这些可观察的结果。可是,若情况如此,我们为什么应该更相信这些理论的可视察的结果呢?当我们注意到,假定了不同的不可观察物的不同理论可能产生相同的观察结果时,这一点变得尤为紧迫。显然,我们对不可观察物的信念是由有关的证据不充分决定的。

不充分决定是作科学决定的真正特征,实在论的可行形式必须对付它。不充分决定的一个后果在于,它向我们应该期待科学上恰当的理论的确定性程度提出质疑。不充分决定论据有时用来表明,在给定有限一批观察证据后,可供选择的观点在逻辑上总是可能的。因此,实在论者在相信一个理论的认识论权利之前,不得不击败所有逻辑上可能的选择物。这样一来,实在论者就必须承认,达到实在论目的之尝试是易出错的和有固有危险的。但是布朗认为,这些危险是不可避免的,值得一冒的。而且随着科学的进展,我们获取证据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我们接受关于不可观察物的某些主张的危险性下降了。

逻辑和观察不能充分决定科学理论的认识论命运,我们必须用方法论的准则去补充它们。近年来,不少哲学家认为,追求科学的恰当的方法论依赖于世界的本性和我们具有什么种类的认知能力。但是,这必须用导致我们接受科学理论的同样的程序去发现。也就是说,科学方法论对科学而言是整体的,而我们的科学是不充分决定的,我们的方法论以同样的方式是不充分决定的。如果我们的调动余地包括改变我们的方法论的能力的话,那只会增加不充分决定的恼人的反实在论结果。因此,要恰当地捍卫实在论,就要提出实在论的方法论考虑。除了积累足够的证据选择一个领域的一个理论外,我们也将积累足够的证据全面地选择方法论——不是按个人偏爱某个特定的理论进行利己的选择。

1.3不可通约性

不可通约性的观点认为,科学史显示出不同的基本理论的序列,这些理论没有比较评价的客观基础。传统上,人们以为观察资料和方法论准则为理论选择提供了根据,但是近年却提出,这些东西也依赖于处于评价之中的理论。这是因为,每一种理论都体现为一个概念系统,不同的理论体现为不同的概念系统。这些概念本身像理论一样,是人的创造物,我们的经验没有办法把唯一的一组概念强加于我们。于是,当我们选择理论时,我们也选择了概念系统。现在,实在论者坚持认为,科学的一个目的就是发展正确描述每一个领域的撅念集。但是不可通约论据包含着,无法在概念系统之间做出选择,以使被选中的概念系统描述独立于那种理论而存在的项目。

观察依赖于理论的中心论据在于,我们感官本身并没有提供评价理论所需要的论据,因为感觉材料在末被概念化之前没有认知意义。首先,观察需要有一定的科学背景。这再度引起不充分决定的幽灵,如果观察似乎与受检查的理论相矛盾,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质疑实验的科学背景的某些方面来保护那个理论。其次,我们必须用正在检验中的概念来描述视察数据或仪器读数。如果证实和否证来自“观察语句”和“理论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话,那么这一点尤为清楚。除非观察语句隐含在受检验的理论语言中,否则便得不到这样的逻辑关系。这样一来,当我们在两个处于不同的概念系统的竞争理论之间选择时,每一个理论的支持者都利用他们偏好的理论的概念系统把观察资料概念化,这样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不同的资料本体,从而使得选择难以进行。

退一步讲,即使我们能够把独立于我们理论的观察资料的相关本体分隔开来,我们还不足以做出客观的理论选择。给定一个理论和资料本体,我们需要有标准来决定,该资料是否支持该理论、与它矛盾或是其他什么。这个标准是由方法论规则提供的,而方法论规则却是随科学发展而发展的。只要用来评价理论的方法论规则独立于该理论,则不会引起问题,但是新的理论正是提供了方法论变革的源泉(如量子论要求放松因果性法则)。例如,爱因斯坦与玻尔争论的一个实质之点在于:每一方都是循环论证的。与其说他们求助于独立于理论的方法论准则评价两个竞争的理论,还不如说每一方都在他偏爱的理论的基础上评价一个关键的方法论准则。不可通约性命题的支持者争辩说,当选择必须在根本性的理论之间做出时,便典型地发生这种情况。在给出资料解释和有利于它的一组方法论准则后,理论遭遇好的事实并没有提供理由认为,理论在实在论要求的意义上是真的。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而且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科学知识是一种历史产品。因此,科学理论的选择也受到特定时期的历史特点、科学家在其中工作的文化或亚文化等等决定,而不是超越于历史和文化仅仅与实在进行某种接触的结果。因此反实在论者认为,我们可能接受一个科学理论,但是我们不能提出任何有理的论据证明,一个理论比另一个理论更好地把握了真理。

不可通约性论据大大削弱了逻辑经验论关于观察和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理论选择的根据的观点,它也正是为反对逻辑经验论而被提出的。但是,由于经验论是众所周知的反实在论的,所以布朗认为,即使不可通约性对付经验论是成功的,我们也不应在未深究的情况下就作为对实在论的反驳而接受它们。如果实在论是能防御的,我们就必须找到一些评价科学理论的根据,这些根据应该独立于任何特定的科学理论的内容。只要我们恰当地理解观察的本性和评价标准的认识状况,我们就能满足这一要求。

在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能够达到两类对项目——项目离开我们的任何理论而存在——的接近。我们要求认识的接近(epistemicaccess):我们必须有某些手段断言,一个理论在它的领域描述项目是否成功。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要求概念的接近(conceptua1access):我们必须能够形成作为项目描述的概念,项目是独立于我们与这些项目的认知关系而存在的。不可通约性论据否认这两类接近,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式说明这与实在论是相容的。关于概念形成有两种观点:经验论的观点认为概念最终是由与经验一致而指定的,内含的观点则认为概念通过出现在其中的理论的内在结构隐含地定义的。当代的实在者普遍拒绝前者,因为它不承认描述我们经验范围之外的项目的概念。而内含的观点又会产生不可通约性,从而与实在论抵触。布朗认为,我们不应该把概念形成的隐定义观点给予反实在论者。如果概念是由它们的内在关系决定的,即如果经验在指定我们的概念中不起作用,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这些概念的涵义的范围受到我们经验的东西的限制,从而没有理由否认对于超越经验的项目的概念接近。以同样的方式,我们能够赞同,概念是由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个体形成的。但是不能由此得出,这些概念不能描述独立于那种文化的项目。于是,实在论者至少有两个可以达到的通向概念接近的进路。

至于认识的接近,总是存在着理性选择的基础。或者两个竞争理论的支持者共同具有某些信念,或者他们在某些共同原则的基础上使问题得以合理的解决。不可通约性论据否认这样的中介物是与实际事实不符的。就连反对认识论实在论的劳丹在他的理论选择的“网状模型”中也指出,总是存在着充分共同的基础,来保证科学争论的理性解决。要知道,物理理论是就预先假定独立于我们理论化而存在的项目做出断言的,我们能够通过针对那些项目检验理论并承认那些项目来追求实在论的目标。这个建议具有值得探索的优点,因为其中限制理论化的项目事实上独立于我们的信念。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理论多么深地包含在观察程序的设计和解释之中,只要该程序把我们带入与独立于我们理论的项目的接触,那些项目不必以预想的方式行动。理论可以以若干方式指导观察——它可以告诉科学家看何处,用什么仪器,如何解释得到的资料等——但是理论不能预先决定观察程序的结局。即使我们能够形成所需要的概念,并对我们的理论提出一大批观察限制,评价标准依然遗留下来。我们在这里要看到,尽管每一个科学理论的特征甚至评价标准都来自某种智力传统,但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它,我们就会削弱反实在论的力量。因为如果评价标准是科学的一部分并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那么在方法论和实质性的科学主张之间的界线并不像传统设想的那么尖锐。其结果,评价的标准能够进行观察的评价。此时,理论变革引起的方法论变革的可能性是优点而不是问题,因为学会恰当的方法论是了解世界过程的一部分。

2反实在论的主要传统和主要形式

博伊德(R.N.Boyd)认为反实在论有两个传统——经验论和建构论。

2.l经验论传统的哲字家拒斥科学实在论的基础的认识论论证是:设T是一个关于不可观察现象的假设理论,一个理论在经验上等价于T,当且仅当它对可观察现象所作出的预言与T所作出的预言一样。现在给定T,总是能够构造任意多的可供选择的理论,它们在经验上都等价于T,但对不可观察现象的本质提供了有所冲突的论述。由于支持或反对一个理论的科学证据在于证实或否证它的一个可观察预言,这样T和与之在经验上等价的一切理论都同等程度地为任何可能的现察证据证实或否证。因此,任何科学证据都不能决定,这些理论中的哪一个对不可观察现象提供了正确的论述。由此看来,科学证据绝不能判定有关不可观察现象的理论之间的问题,从而关于不可观察现象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实在论对这一中心挑战的标准反驳有如下三点:①可观察实体与不可观察实体之间的区分不是截然分明的,因此经验论的论证立足于认识论上的任意区分。②经验论论证忽视了辅助假设在评价经验等价性中的作用。如果能找到一组合适的辅助假设充当附加前提,那么各个理论就不再是经验上等价的了。③“没有奇迹”论证。这一反驳是针对得到充分确认的理论的令人惊奇的预言可靠性,这种预言可靠性是理论(作为对不可观察的实体的描述)近似为真的证据。博伊德认为,以上标准反驳的弱点在于:①人们可以以一种有意识的方式引入一种截然分明的区分;而且不管怎样,区分无需裁然分明。②能够重新表述经验论论证以应用于“总体科学”。③它并没有提出经验论论证的这个关键性主张:由于事实、知识根植于经验,它只能扩展到可观察现象。

2.2建构论反对实在论的理由如下:实际的科学方法论是深深地依赖于理论的,它们实际上是由科学家据以在其中工作的理论传统决定的。要使这种依赖于理论的方法论构成一个获得知识的载体,必须有什么样的世界呢?建构论者的回答是:科学家所研究的世界必定是由科学共同体据以在其中工作的理论传统规定或构成的,或者是从这种理论传统中构造出来的。建构论还依据不可通约性,认为新旧理论各自支配的证据、解释和理论的标准是如此之不同,以致不能把在它们之间的转变解释为是由通常的合理性标准支配的。同时,两个相继理论的语义学已经发生了变化,以致它们所共同具有的词项在两个理论中不再有同样的指称。

实在论对建构论挑战的标准反驳是:对于任何两个相互竞争的科学理论,总能找到一个检验它们的中立的方法论,使得实验证据在竞争的理论中间做出选择是理性的。同时,可以对理论表述式的指称提供一种说明,使科学革命前后的范式的理论术语包含指称的连续性。但是,达两个标准反驳没有一个是合适的。方法论对理论的中性未能提供拒斥建构论者反对实在论的理由,第二个反驳也无助于论证前后相继的范式是可通约的。

博伊德依据科学方法论的实在观和辩证观,以及与此相关的指称认识接近的论述,来反驳经验论和建构论的挑战。他认为,科学方法论可以辩证地发展。我们的方法论立足于近似为真的理论,它将是发现新成果和改进旧理论的一个可靠指南。其结果,我们对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改进导致了一个更加可靠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又导致更加精确的理论,如此循环不已。另外,自然主义的指称理论按照认识的接近关系定义指称,对指称认识的接近的论述能够像先前对指称的论述那样说明真理的颗粒。博伊德认为他的反驳没有那些传统反驳所具有的弱点,但同时又容纳了传统反驳所提供的灼见。

2.3反实在论的哲学流派很多,其主要形式有唯心论、约定论、实用主义、相对主义以及经验论传统中的变种实证论,还有新经验论的三种主要形式——现象论、工具论、操作论,等等。

实在论是与唯物论接近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尤其是它们的本体论承诺和真理符合论(真理是科学陈述或命题与实在或事实的符合)。这样,作为唯物论的对立面的唯心论与实在论格格不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唯心论对实在论的反驳恰恰主要集中在那两个方面。

约定论认为,任何一组现象都能够同样有效地用许多不同的理论来说明,科学家选择哪一个是出于方便和简单,而不是因为此真彼假,即不是考虑其真理性。科学家用这一套术语而不用另一套术语来描述世界,这只不过是约定而己。这种观点显然与实在论的真理符合论相矛盾。不过,在约定论创始人彭加勒那里,二者却是协调的,要知道彭加勒也是一位科学实在论者。这是因为,彭加勒对约定论作了本体论的、逻辑的、经验的和辖域的限定,从而他的约定论是一种温和的约定论。

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否认客观实在。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在我们之外没有客体,存在的只是被我们赋予一定形体的某种不确定的质料。而且,实用主义还认为,知识的实际效用是其真理的源泉和主要标准。不难看出,这与实在论的本体论承诺和真理标准是不相容的。

相对主义者否认根据一种独立的实在就能把事实说成是真的或假的,他们认为所谓真和假只能是相对的,例如所谓真假必定是相对于一个特定时期的某个社会团体来说的:某物对一个团体也许是真的,而对另一个团体则可能是假的。相对主义者坚持认为,什么样的科学主张被提出,以及我们为接受这些主张所提出的理由,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历史的或文化的环境。相对主义虽然看到了真理评价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但它排斥客观真理的做法无疑是与实在论的观点对立的。

实证论打着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帜,要把一切不可观察的东西作为无意义的而从科学中排除出去。它不承认关于不可观察物的知识,认为理论术语只有与可观察物相联系才有意义。这些都是实在论所不能接受的。把实在论和实证论截然分开的部分根据还在于:实在论相信一个理论的证据就是这个理论所断言的任何东西的证据;反之实证论则论证说,证据仅有选择地确证理论的可观察部分;实在论还经常断言,那类通常用来作为接受一个科学定律或理论的证据也就是该定律或理论的真理性(至少是近似真理)的证据,并且这个定律和理论是用来解释所述及的理论中被量词限定的(“观察的或理论上的”)实体之间所获得的因果联系的。

现象论、工具论和操作论这三种新经验论的主要形式也都是反实在论的。例如,现象论起源于关于知识均源于经验及经验只不过是一系列有意识的状态的信念。现象论认为,有关世界的一切陈述实际上是伪装的有关实际的和可能的某种经验或现象的陈述,有关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所有信念,都必须能用实际的或可能的感觉术语,或当代现象论的语言描述来加以解释,都能转换成关于现象的陈述。弱现象论者虽然承认“超越”现象之外并引起现象的东西是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我们才应当把谈论和思考限制在现象本身的范围之内。强现象论者则认为除了现象别无其他,他们不承认除了感官的、直接的群体或关联之外的物质客体。这一切观点显然是与科学实在论背道而驰的,因为现象论否认实在论所坚持的关于不可观察物的存在和关于它的知识的真理性。

工具论是强现象论在经验领域里后退的产物。工具论认为,科学理论是没有任何描述意义的预测工具,从而理论就不能按其真假加以评价,而只能按其做出预言的有效与否来评价。一些工具论者认为理论从来就不是真的;另一些则认为,有些科学理论也许是真的,但由于我们没有任何方法确定它们是否为真,所以我们应避免就理论的真理性进行争论,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论的有用性上。而且,工具论还有这样一个特征:坚持在整个科学领域中,在“可观察的”表达(可以是真的或假的)与“不可观察的”或“理论的”表达(不应真正地认为它们有真值)之间可以划出一条界线。后者应被视为与真值无关的言谈或书写形式,以不同的方式起着工具的作用。不难看出,工具论的这一切看法是与实在论南辕北辙的。二者的重大差别归结到一点即是:实在论突破了经验的局限性,从广阔的视野去考究科学实在,而工具论则囿于经验,束缚理性,限制了科学思维的能动性。

操作论的理论陈述把现象论的感觉资料的陈述代之以关于可观察实体的陈述。操作论认为,科学的表述仅在它们能转换为一系列的操作术语才是有意义的;从而力图把所有的科学概念与实验操作联系起来,以消除操作上不可确定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操作论的目的是要在科学中实现绝对的客观性,避免由于使用不可靠的理论专有术语所引起的问题。这样一来,实在论关于不可观察物的信念、理论陈述和术语,在操作论看来当然都是无意义的、不可容忍的。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科学实在论的对立面的阵容是相当强大的。它们对实在论的挑战也是相当尖锐的。实在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对这些挑战作了必要的回应,另一方面也从对立派别的诘难中获得营养和启迪,不断地丰富自己和完善自己。我们上面主要是提出问题,促使人们思考;而没有回答问题,因为对一些问题实在论者也还未做出十分满意的回答。也许赖欣巴哈的下述言论可以为我们的意图辩护:“我们在阅读各种哲学体系的陈述时,应该把注意力多放在所提的问题上,而少放在所作的回答上。基本问题的发现,其本身就是对于智力进步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BasC.vanFraasses,TheScientificImage,LarendonPress,Oxford,1980,p.8.

A.Fine,AndNotAnti-RealismEither,NOUS,18(1984),pp.51~65.

HarloldI.Brown,ProspectiveRealism,Stud.Hist.Phil.Sci.,21(1990),№2,pp.211~242.

R.N.博伊德:科学实在论的现状,《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I年第1版。

李醒民:论彭加勒的综合实在论,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3期。

科研论文篇6

1.增强教育科研的紧迫感。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缘于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教师尽快由“教书匠”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转变,才能更好地担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任。

2.走出教育科研的误区。当前,在教师中有的认为视野和能力有限,不能担当教育科研的任务;有的满足已有的教学经验,只凭经验进行教学,是以单纯传授现成知识为中心的经验型教师;有的教师既希望参加教育科研,又认为教育科研很深奥,高不可攀,存在着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心态,只要平时做教育科研的有心人,在面临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探讨出好的办法,总结出好的经验,并以文字的形式较科学、合理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3.挖掘教师教育科研潜力。随着多年的发展,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调查,随着县乡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笔者所在地及周边学校的教师多数达到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均掌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基础知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只要通过一定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有很大潜力的。

二、优化环境,培育教育科研土壤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工作重点,同时,应树立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优化环境,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

1.加强教育科研领导。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强有力的教育科研领导班子,落实专人负责,制定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具体解决教育科研中存在的人、财、物等问题,创造教育科研条件,让教师工作在一个创造性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思想的熏陶。

2.创新教育科研机制。为了使教师教育科研上台阶、上水平、出效益,应通过推行一系列激励措施,为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一是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体系。二是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同时,要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和人才流动的用人机制,鼓励更多的骨干教师走出去深造、发展。

3.增强团结协作精神。一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二是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强化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的科研氛围,形成“学、比、赶、超”的良好风气,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三、强化学习,夯实教育科研基础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载和升华的创新能力,要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必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

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多读专业书、理论书、报刊杂志,甚至跨学科的有启迪、有哲理的读物,丰富内心世界,提高行为教养、文化素养、道德修养。

2.大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要以全员培训为基础、骨干教师为重点。以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在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培训的基础上,着重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尤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创新的骨干队伍,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

3.及时增强现代教育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和学习时代,客观上要求教师的教学目的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知识创新”上来。同时,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管理观、家教观等的重新定位,也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

四、着力实践,创造教育科研成果

1.明确教育科研基础知识。要明白选择教育科研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实施教育科研方案、整理分析研究资料等基本知识,以及了解教育科研论文的类型、特点和写法。

2.善于捕捉教育科研“亮点”。机遇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科研型教师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对于同样的教育现象,别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而科研型教师却会从中发现问题,做出精彩文章。中小学教师只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就会不断取得教育科研的丰硕成果的。

3.提高“教”“研”相长的能力。教研是立足教学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教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也是科研型教师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小学教师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要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大胆地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研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来进行,比如对同一教材运用不同的新教学方式,组合种种教具和方法展开教学,从而培养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提高教研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即达到以教研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

【摘要】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体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努力向科研型教师发展。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了如何培养科研型教师。一、认清形势,提高教育科研认识;二、优化环境,培育教育科研土壤;三、强化学习,夯实教育科研基础;四、着力实践,创造教育科研成果。

科研论文篇7

根据班组长访谈和对班组的问卷调查,发现五院科研类班组建设工作还“欠一些火候”,特别是管理效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科研类班组管理效能提升的问题,本文课题组查阅有关班组建设的理论书籍,借鉴其他央企的有效做法,多次实地调研基层班组建设情况,同事间头脑风暴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其中的核心就是通过研究、探索科研类班组的内在规律,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认识,把班组建设工作真正作为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从源头抓起,调查科研类班组的建设现状,找准工作“短板”,科学地确立班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推动班组建设工作创新奠定扎实基础。

二、经过及主要做法

为进一步提升五院科研类班组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准确了解科研类班组管理现状五院共有1315个班组,其中科研类班组683个。为了解基层班组员工的工作状况,查找科研类班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提升科研班组的管理效能,根据相关理论,本文课题组开展了一次五院科研班组员工工作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和计划、工作效率和质量、学习和培训情况、压力和激励情况、班组长领导力等五个方面。问卷调查采取匿名制形式,由课题组直接把问卷发放到员工手中,员工独立完成之后密封上交课题组,全程没有班组管理人员干预。第二步:锚定短板,深入分析影响管理效能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结合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课题组深入调研并综合应用管理学中的“X理论”、“Y理论”、“Z理论”分析得出班组管理效能“短板”和需重点提升的要素项。通过对科研班组员工工作状况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科研班组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五院的科研班组管理对于“Y理论”和“Z理论”的应用比较到位,人性化管理和企业文化都做得不错,对于“X理论”的应用比较欠缺,科学管理的建章立制还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强。第三步:提升五院科研类班组管理效能的对策研究根据科研班组管理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必须从计划管理、学习管理、激励管理、现场管理、班组长领导力五个方面入手,强化对“X理论”的应用,将国际理念与班组建设实践相结合,集成国际、国内班组管理的先进方法、工具和模板,归纳总结现有的班组管理经验和案例,为班组建设开辟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体方案如下:

1.班组计划管理提升

班组计划管理,就是围绕单位年度发展目标以及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计划,以提高集体与个人的工作效能,确保各项工作围绕组织总体目标高效开展,最终顺利完成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根据五院的科研任务特点,班组计划管理的思路是“制度统一化、模板差异化、实施信息化”,即在制度上统一要求制订周期性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小结;在具体表格模板上采用适合各自工作特点的计划填报模板;在计划管理的实施上采用信息化支撑系统。通过优秀的计划管理,使班组计划既产生于工作目标又服务于工作目标,切切实实给班组以及个人的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确保实现企业总体发展目标。

2.质量管理提升

质量是航天的生命。科研班组最直接的工作产品就是一份份技术报告和技术成果,其质量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基层班组要通过练好内功,达到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来推动班组工作的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单位需要的科研管理新体系,达到资源配置优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服务要求和产出。班组质量管理适用于班组全体成员,班组长(或班组长指定的人员)应要求全体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班组质量管理的流程、制度执行,并对执行的情况进行打分,适当给予奖惩。质量管理必须形成一种“草根文化”,广泛依靠群众的力量,形成群众性的长期运动。

3.班组学习管理提升

班组学习管理,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班组内部学习,促进班组成员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班组学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的过程和活动。通过班组学习,可以提升班组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的为科研服务;可以让班组成员劳逸结合,减轻工作压力,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可以引入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具,提高服务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要想打造基层班组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班组成员的观念,倡导一种“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理念,并具体细化在四个方面:一是强调“终身学习”。班组的每一位成员要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成长的状态,当作是一个需要毕生努力和坚持的方向,通过个人的持续学习来实现自我的完善和生命价值的完满。二是倡导“全员学习”。班组的业绩来自于全体班组成员的工作绩效,没有个体的努力则不可能换来班组集体的成功。因此,不管是班组长还是班组成员都要长期具备“学习”的状态。三是提倡“全过程学习”。班组要将“学习”贯穿于各项工作的计划、控制、执行、反馈等环节,使班组前进的每一步都打上学习的烙印。这就要求班组成员要做个学习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学习。四是注重“共同学习”。每个人要坚信集体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以“共同学习”的心态促进个人的成长,不断提升班组集体的学习能力,打造卓越班组。

4.班组激励管理提升

激励就是通过影响人们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增强或削弱其积极性,从而影响人们的实际行动。实施班组激励管理,旨在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舒缓员工的工作压力,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打造一支执行力高、战斗力强的团队。

5.班组长领导力提升

班组长领导力的提升是基层班组管理效能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鲁克说:领导能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及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一种能力。班组长是否具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能否创建学习型班组,是衡量班组长是否卓越的主要依据之一。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科研班组长技术过硬、管理技能缺乏的问题,结合五项修炼的要求,可以从领导力的五个要素:领悟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凝聚能力着手,通过12项具体整改措施来提升班组长的领导力。

三、思考与启示

1.深入掌握科研班组管理现状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前提。

加强科研班组建设要充分掌握这一群体的特点,了解其管理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找出管理短板。

2.准确分析影响因素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关键。

找准科研班组管理短板,班组建设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只有准确地分析影响因素,科学地制定对策措施,才能真正促进班组建设,提升班组管理效能。

3.科学制定对策措施是加强班组建设的根本。

影响因素分析的准确性、对策措施的科学性、贯彻执行的及时性等是影响班组建设进一步加强的关键因素,只有围绕关键因素合理制定对策措施,重视前期的调研分析、统筹策划,准确分析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对策措施,才能切实增强班组的管理效能,促进班组建设实效。

科研论文篇8

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高校教师在选题时以理论性题目为主,创新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一些好的题目、想法难以完成,甚至只能纸上谈兵[6]。有些教师能够选择一些实践或实验性的题目,但选题比较单一,只能在相同环节上机械地重复劳动,严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显然,上述问题已与毕业设计的主旨相违背,不利于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我校材料专业积极探索毕业设计的新途径,尝试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与企业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2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结合是解决目前毕业设计经费不足、仪器设备紧张的有效途径[7]。目前,高校中最好的实验仪器基本用于科研。因此,把毕业设计内容作为科研项目的一部分,不但可得到科研项目经费的部分补充,而且可使用最好的实验仪器设备。这样,既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缓解目前经费不足、仪器设备紧张的问题。此外,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还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8]。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由于其内容大部分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去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而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从而使毕业设计水平大大提高。虽然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具有许多优点,但科研项目难度大、工作周期长等特点使其不能简单地直接用于毕业设计。因此,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要注意以下问题。

2.1结合具体科研项目合理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难度和任务量要适中,合适的毕业设计选题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如果难度太大,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相反,选题过于简单或任务量明显不足,将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9]。结合教师科研项目提出选题,更要注意难度和任务量。教师的科研项目通常涉及的内容广,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如何将其演变为适合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至关重要。如作者现有的科研项目为“铸造用湿型黏土砂导电特性研究及组分参数快速预测”,该项目的完成除了要了解铸造型砂相关知识外,还涉及电解质物理、模拟电子、计算机编程和人工神经网等专业课程的知识。因此必须对现有项目进行拆分,成为内容相对独立的子课题,作为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但这些子课题不是对现有科研项目的简单剥离,而是根据科研项目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同时又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2.2考虑学生考研方向科学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由于毕业设计大部分安排在第8学期,而考研在第7学期末,因此一般不会发生时间上的冲突。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考研学生,必须在毕业设计选题上给予充分考虑[10]。对于考取本校研究生的学生,其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最好为将来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选题既可以是将来硕士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又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毕业设计选题,但应与将来的研究课题息息相关。对于考取外校研究生的学生,如果本科毕业设计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一致,也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对考研专业课复试有极大帮助。作者2010年所带的学生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ZL107合金铸造过程组织细化和性能优化研究”。由于该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其考研后的研究方向一致,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该生非常努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考研复试的口试内容基本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同,因此成绩也名列前茅,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取为硕士研究生。

2.3加大文献检索量指导学生少走弯路

由于本科生的知识面、能力和精力都有限,而结合科研项目的毕业设计选题,通常需要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知识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在毕业设计前期,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文献综述、确定设计方案等工作,必要时指定部分关键性的专著和论文,要求学生查找和阅读,以便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少走弯路[11]。我校材料专业一般在第7学期末就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定题目后,由指导教师召开交流会,详细说明选题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并给学生指定所需看的资料和书籍;学生可利用寒假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等前期准备工作。

3校企联合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指在加深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企业,由学校和企业指定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其毕业设计选题完全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12]。它可缓解学校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加深校企合作联系,促进学生就业[13]。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作为高校毕业设计的有益补充,缓解了校内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并提高企业设备的使用价值。目前,虽有部分教师将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用课题经费填补了部分经费不足的缺口,但毕业设计经费不足对缺少科研项目的教师而言仍是一大难题。再者,由于连续扩招,致使教师的指导力量严重削弱,毕业设计所需场所和仪器设备也日渐捉襟见肘,如在材料专业常使用的扫描电镜方面往往排成长龙,而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企业中做毕业设计,可加深学生和企业双方的了解,将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已基本适应工作岗位,可较快进入角色。在企业中做毕业设计,其选题均来源于生产实际或企业技术部在研项目,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或科研项目,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整个毕业设计中,为完成项目所进行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大大强化了学生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当然,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难于实现每周一次的课题进度交流,教师不易掌握毕业设计的进度;指导教师难于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实时了解其状况;缺乏学校必要的管理,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易放松自己;部分企业不能提供较好的毕业设计环境,仅把学生当成一个廉价劳动力使用,而无时间做毕业设计。因此,在实施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企业。当学生提出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或选派学生到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前,应对企业所提供的毕业设计条件进行审查,这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必要条件。要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毕业设计合作企业,要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工作要求等做更深入了解。此外,学校要与适合做毕业设计的企业签订毕业设计质量保证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2)选派合适的学生。学生的主观能动和积极性是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保证。在选派学生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时,要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课题和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成绩进行选择,不能盲目选派,以防止个别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又疏于学校管理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不能完成毕业设计。(3)严格审查毕业设计题目。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时,一般由工程技术人员结合企业生产、科研、管理上的实际问题拟定毕业设计选题,由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教学经验,对毕业设计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的理解不够充分,因而易出现对难易程度及工作量大小方面掌握不好的情形。一种情况是题目太大,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另一种情况是题目较空,没有实质性的设计内容,企业将毕业设计的学生理解为劳动力,毕业设计过程被企业理解为员工提前上岗。针对这两种情况,学校必须严格审查,坚决退回不符合教学要求的题目,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在毕业设计题目审查合格后,要求学生或企业提供毕业设计单位接收函、毕业设计任务书等材料,留存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存档,学院学校认可后才能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4)采用双导师制,责任分工明确。双导师制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组成,企业指导教师由公司聘用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当,负责对学生的课题设计过程、设计细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在学生日常管理上,可参照企业的规定执行,使教学与研发有机地融为一体,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校方指导教师要根据毕业设计大纲和要求,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及与企业协调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落实毕业设计内容,严格按教学要求把关。此外,学生在企业期间,校内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

4结束语

将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与企业相结合,探索了一条新的材料专业学生培养与就业新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学科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积累工程经验、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分担了教师的科研任务,又满足了学生毕业前的实战需要,也满足了合作企业的连续稳定的人员需求。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积极性。毕业生信息反馈表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独立承担工作任务,并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

上一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