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服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2 23:16:49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1

预防服务是一类准公共产品或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品,政府提供补助或直接予以提供就是必然的解决途径。本论文通过分析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可以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管理学的结果表明,预防经费投入与目前开展服务实际需要之间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按基本预防服务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社区预防服务、改善工作效率是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测算 政府财政拨款是社区预防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通过分析当前社区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能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合理配置有限的预防服务经费,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由医院人事部门或办公室提供该院所有预防服务人员的基本情况;与社区预防服务相关的各种财务收入和支出数据均由医院财务部门提供。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调查所有从事社区预防服务的相关人员,获得其各项服务的工作量及每项服务平均耗费的工作时间,6家社区医院中共有151名社区预防服务人员,其中有27人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人员,承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社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故予以剔除。124名社区预防服务人员中,119人为在职职工,其中专职75人,兼职44人;另外5人为聘用人员,各种费用和收入的主要构成如下: 1.人员费用 在职成本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①工资:基本工资、职称/职务工资、工龄工资;②津贴:本市和国家规定的各种津贴、防保津贴、其他津贴;③奖金:固定奖金和其他各种奖金;④医院收入分配:超劳务收入和医院其他收入分配;⑤社会保障和福利费: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福利费用。聘用人员的费用就是聘用金。 2.预防服务业务费用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经常性费用和非经常性项目费用。经常性费用指预防服务直接的物耗成本、办公费用;为便于统计,本研究将职工在职教育费也归入经常性费用。非经常性项目费用主要包括大修购中医院投入部分、直接用于预防或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点而发生的交通/通讯等设备购买和房屋租赁/基建费用。鉴于此类费用与社区提供预防服务的关系较间接,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偶然性,因此,本研究未将其计入预防服务成本中,仅供分析参考之用。 3.预防服务经费 包括区县财政拨款的防保专项经费与社区承担的预防项目/课题经费。 (二)分析方法 调查资料用Epi-info6.0软件录入,用SAS6.1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笔分析。 1.社区预防服务各项目的人力投入由调查所得各服务项目的工作人日直接相加获得。8小时/人/天为1个工作日,每年250个工作日。 2.兼职人员的人力投入根据其从事预防服务工作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比例折算后获得。人员费用根据其用于预防工作的时间比例进行折算,计部分费用。 3.医院用于预防服务而发生的各种其他费用,除预防服务的直接物耗成本外,其他费用均按预防服务投入的人力占全院卫技人员的比例进行分摊。 4.基本预防服务项目成本以城市社区的各项目平均人力投入和人日成本为标准进行计算。部分未全部开展的项目以开展社区的平均人力投入为测算标准。 预防服务是一类准公共产品或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品,政府提供补助或直接予以提供就是必然的解决途径。本论文通过分析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及其构成,可以为政府预防经费的预算与预防服务的战略规划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也为社区医院挖潜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参考。管理学的结果表明,预防经费投入与目前开展服务实际需要之间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按基本预防服务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规范社区预防服务、改善工作效率是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社区基本预防服务的成本测算 政府财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2

1农村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1.1自治理论

自治理论在农村社区自治研究中可以定义为农村社区内部的各种事务均由村民共同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来管理。自治理论着重强调政府与社区内部自治组织之间权利的分配,在社区中形成高度自治的权利主体,这一理论相对比较合理。但这一理论在防止各个权利主体因权力关系而发生冲突方面以及对权力组织的定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1.2新公共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对政府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政府作为多元管理主体的核心机构,在社区的事务管理方面,应该扮演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应该去负责政策的制定而不是执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降低成本,减少规模,有助于社区管理的长远发展。但这一理论也有一定的缺陷,即过于强调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了社区内部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

1.3治理理论

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治理理论整合了以上两种理论的长处,并避开了它们的缺陷,最终发展成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对治理理论的定义主要包含三个重要观点:一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和市场无法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自组织机构以第三个补充因素的身份出现是必然的;二是新的治理模式与格局打破了长期存在传统的公私分明的组织界限;三是社会自组织团体的核心机制是信任和合作,而不是政府的行政命令和相互之间的竞争。

2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的社区制管理起步较慢,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资料大多是个别示范农村的零碎经验,而国内已成型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也大部分是借鉴于城市社区,尚不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村党支部―社区党小组―党小组组长―党员示范户”为构架的党组织领导运行机制;以“村委会―社区理事会―社区服务站”为构架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以“监督委员会―社区监事会―村民义务监督员”为构架的社区监督运行机制。但实际上,我国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能并不完善,运行也不是十分的顺畅,可以说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去不断改进和完善。

2.2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2.1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在社区内部实施自治管理机制。但在实际生活中,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农村社区内部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基层社区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真正实行民主的社区数量十分有限,甚至有的政府采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社区,导致社区农民的自治功能严重弱化。

2.2.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而且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制度的建设正刚刚起步,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筹资方式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农民自筹资金,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2.2.3缺乏因地制宜的科学、合理规划 随着我国一些农村社区试点的建设取得成功,农村社区建设的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开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有些地方以试点的成功做法为模板,盲目的进行模仿,导致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根本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求。

2.2.4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城市社区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和志愿性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在社区服务质量上则明显较差,大多数农村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相对薄弱,主要是传统的、邻里之间的和救助性的服务。不仅规模较小,服务水平较低,而且还缺少面向社区居民的物质、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服务,不能满足社区居民逐渐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3国外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经验及其启示

3.1国外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经验分析

3.1.1政府主导推动与村民参与相结合:韩国“新村运动”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到70 年代后期,全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车,基本公共设施全面完成,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的法制水平和道德水平有显著提高,城乡得到了同步发展。韩国的“新村运动”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村运动”加强了政府对农村的发展和管理的干预,但又不是完全包办代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切实符合农民意愿的建设项目,具体建设方式由社区内部召开村民大会自主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对“新村运动”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主导推动与村民参与相结合;二是“新村运动”提升了政府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新村运动”为这些传统政府官员们提供了为村民服务的机会。通过“新村运动”的实施,地方官员的管理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三是“新村运动”促进了农村民主和民间组织的发展。通过实施新村运动,农民民主决策能力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增强了农民内部的决策能力和组织化程度。

3.1.2 “小政府、大社会”:美国乡村社区自治模式 美国的乡村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实行公民自治,美国乡村社区里的事务通常由社区中心进行管理。在每一个社区中心都设有一个委员会作为议事机构,委员会成员是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这些人在当地通常都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威望,能普遍反映社区居民的意愿,有较高的管理、决策水平,对本社区的长远发展有一定的认识。社区内重大事情实行民主决策,由社区居民自己组织社区内的各种活动,自己管理和解决社区中出现的问题,使得社区内居民和组织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乡村社区自治。从长远来看,美国的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乡村社区自治模式将成为世界各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对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中的民主参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3.1.3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新农村建设管理模式 多年来,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农业政策的整体目标,德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也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确立了“城乡等值化”理念,并自下而上,由地方社区进行引导,对土地分布的调整,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娱乐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做出了整体的规划并加以实施。把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同当地独特优势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科学的进行规划,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延伸政府的公共服务到农村,使得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因此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3.2国外的农村社区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少数外国比较完善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综合分析可知,虽然每个国家对农村社区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但是鉴于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国外政府的一些措施是值得学习、借鉴。

3.2.1坚持以农为本 从韩国、美国以及欧盟的农村社区管理过程可以发现,都通过把农民看作农村社区管理的主体,坚持以农为本来激发农民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对于我国农村社区管理来说,坚持以农为本是完善农村社区管理的关键。

3.2.2加大财政投入 从上述几个国家农村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充沛的资金投入是社区管理体制完善与发展的前提。因此我国政府应增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投入,使各项农村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开展,促使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稳定、长期发展。

3.2.3注重科学规划 尽管上述各国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使得农村社区发展各异,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进行了充分的、科学的前期规划,使得目标最终得以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地方以及民族的差异,结合当地农民的根本需求,合理的、科学的对我国农村社区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

4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4.1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区自治机制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转变政府职能,并建立有效的社区自治机制。使政府逐渐由全能型政府转为主导型政府,使社区逐步承担起由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职能,逐步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行为。构建权责、分工明确的农村社区自治机构,并坚持以民主自治为原则,保证社区的自治性。制定社区的自治标准化章程,保障社区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从满足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出发,广泛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文体教育活动等,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培育社区非政府组织团体,鼓励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社区自治功能。

4.2拓宽资金吸纳渠道,建设农村社区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和城市相比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精力大等特点。而资金问题则是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只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单一渠道,而缺乏有效的投入机制,很难满足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大量需求。因此,必须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吸纳渠道,除继续逐步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外,还应该增加社会力量的投入。

4.3注重科学的规划引领,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农村社区的所有项目、活动都应先制定规划,把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同当地独特的优势结合起来。规划要强调村民参与,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引导村民参与规划制定的全过程。加强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村民参与农村社区规划的积极性。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统一规划建设村民的居住社区,实行“村改居”的创新发展方向,以城市社区管理方向为目标,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传统农村管理体制的转型。

4.4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建立农村社区多元化服务体系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3

关键词:居民社区;高职学生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

作者简介:温雷雷(1982-),女,浙江温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86-04

党的十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特别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城乡社区服务创新。高职学生社区是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和高教后勤社会化中应运而生的一类特殊教育型社区,在管理上充分借鉴参考了城市社区,是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过渡时期的重要学习、生活载体。因此,探究如何创新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加强社会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和借鉴的方法论,本文将从社会学社区的内涵出发,在高职生社区和居民社区之间的比较基础上,分析这两者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居民社区作为社会学理论的资源库和参照物,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改革为例,进而探讨可适用于高职生教育型社区的创新管理举措,使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特殊基层单位的高职院校,让其学生社区管理既能契合社会管理的要求,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有效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一、基于比^视角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内涵

(一)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概念界定

“社区”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他的成名作《社区与社会》(1887年)中提出。在我国最早将“社区”概念引入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48年)。社区明确的定义可见于《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1986年),该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高职学生社区是高校学生社区概念的延伸,是基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大背景下,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离设置的一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模式。即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1]。

(二)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比较分析

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虽然有着许多共通性,如集中性、生活共同体等。但高职学生社区和居民社区在居住对象、功能结构、社区活动可控性、社区环境可塑性等方面不尽相同。

1.居住对象。高职学生社区的居住对象由年龄相仿、文化层次相似的青年群体组成,人员结构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小,目的相对统一,即从“准职业人”转化为“职业人”。居民社区是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城乡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

2.功能结构。高职生社区不仅仅具有简单的生活功能,更主要在于教育功能,以社区为载体培养高职生的社会生活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促使高职生自我成长。居民社区则只是简单的生活区域,其管理的主要出发点即在生活上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3.社区活动可控性。高职生首先以学校的学生身份居住在社区之中,因此,必然要遵照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而高职学生社区相对统一、独立的场所,也较易于学校社区管理者管理。居民社区人员成分比较复杂,在文化、习性、情感、归属感等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很难掌握和把控居民的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

4.社区环境可塑性。高职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学校会对社区环境施以一定目的的塑造,高职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会反作用于社区环境。由于居民社区居民的千差万别、居民社区管理者的难以把控、居民自我发展需求首先基于职场而非社区等因素,则自然很难对原有社区环境进行塑造。

基于上述比较,可以发现,高职学生社区与居民社区的由于居住对象的不同,直接导致社区功能结构的区别,表现在管理目的上,高职学生社区是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居民社区则更多是在促进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的基础上做好社会管理。

二、高职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以学生寝室为基本细胞,隶属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由入驻社区的思想政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作为协调保障,涵盖日常管理、勤工助学、道德教育等各方面,最终形成分工明确、层级明晰、科学有效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然而,高职学生社区发展历史较短,其理论与实践还不够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2],特别是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目标不清,很少将之与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相结合。

(一)对“物”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自从社会化的物业管理进入学生社区后,高职学生社区的行政管理逐步淡化,学生社区管理呈现多部门和多头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区管理工作者没有明确职业化的身份和工作任务,使管理者本身也缺乏职业认同感。另外,高职学生社区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不及时和不完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的不认同,其根本原因是校外物业管理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服务目标有悖于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育人为本教育宗旨。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缺乏对经费、设施及校外物业公司的监管劝,导致管教分离,教育、管理“两张皮”现象。

(二)“自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在学生社区管理的实践中,吸纳学生参与管理,成立自治组织成为许多高校摸索出来的经验做法之一。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导,以及高职生年龄、社会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因素。高职生在在社区的自我管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均显不足。而在传统居民社区中,居民自治有成熟的制度依据,居委会选举有规范的程序,居民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自治,而且,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大部分社区均通过居民大会或听证会进行决策。高职学生社区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实现“自治管理”。

(三)社区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不能同步发展

学生社区在原有的公寓管理基础之上已具备安全、纪律、卫生、文化等方面管理功能,且这些功能日益得到强化。高职学生社区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管理思路与方法没有摆脱旧的公寓管理思维,存在着“管理在前、服务在后”、“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这降低了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为此,高职学生社区应该学习社区服务比较健全的传统居民社区的做法,获得学生认同感,强化社区教育功能。

(四)学生社区管理目标和原则不够清晰

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普遍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成熟。因此对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从观念上不重视,较模糊,导致了在实际中缺乏指引,工作中不能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并实践[3]。随着高职教育从增量到提质量的转变,高职学生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势必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发挥学生社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准居民”意识,促进高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是当前高职生社区管理的主要目的。

三、构建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

目前,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应该以城市居民社区管理的理念和经验为可借鉴的模式,而非照搬照用的模型,一方面吸取居民社区在服务型社区、社区自治、社区文化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形成高职学生社区自身的理论和运行体系,兼收并蓄,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理论模式。从管理机制、服务网络、学生自我管理、生活文化活动等方面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六位一w的管理服务模式为例,探索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一)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一站式服务管理运行模式

当前,社会层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以其办事集约化、流程化、便利化,凸显了行政部门执政为民的便民服务意识和效能竞争意识,方便了个人、单位,节约了社会成本,正逐步向各层面推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办事大厅具备十大功能:即学业咨询指导类功能:选课指导、继续教育咨询等;就业创业服务类功能: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就业创业咨询等;生活服务类功能:公寓调寝、住宿安排咨询等;文化服务类功能:活动场地申请审批、宣传品张贴申请审批等;健康服务类功能:医保咨询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后勤服务类功能:物资借取、一卡通充值挂失服务等;教务服务类功能:缓考免试咨询审核、学分素质分查询、学籍证明等;勤助贷险服务类功能:勤工助学、资助、保险理赔政策咨询;助学贷款材料递交、信息核对和问题反馈等;安保服务类功能:突发事件处理、消防火患警示检查服务等;综合服务类功能:党团组织关系转移;出国留学咨询与手续办理、学生证补办等。

高职学生社区管理鉴于“行政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启迪,在社区内创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模式,集中办公地点,简化办事流程,势必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以服务认同提升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形成“准居民”和“职业人”意识。

(二)拓展服务网络,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本旨在便民利民,提供社会福利。以在校学校群体为居民人群的高职学生社区服务则更加注重保障全部学生在受教育期间的基本生活权益,因而,社区服务应该成为学生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工程。拓展社区网络,整合管理服务特色,加强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完善社区“三化”服务平台,即“网络化”、“网格化”、“项目化”[4]。

1.“网络化”。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团委和后勤服务部门(后勤公司)、物业公司相互配合,建立统一的网络运行机制,加大服务社区学生的力度[5]。建立网络在线办公系统,学生请假、调寝、设备报修等实现网络申请,方便学生。

2.“网格化”。为落实、保证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时、周到、保质保量地完成保洁、维修等各项服务,解决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的条块分割、互相推诿的现象,建立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的管理格局[6]。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步伐。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明确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使其责权利一致。

3.“项目化”。学生社区可以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从党团、安全、文化、心理、后勤、学业、情感等方面进行项目化服务,搭建“六位一体”的项目化服务平台,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思想。一是开展勤工助学岗位预约、学生请假审批、寝室纠纷调解等学生日常事务服务,便利学生的生活学习。二是建立三级党建工作格局和共青团工作格局等党团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党团服务学生的功能。三是开展生活指导、生活服务讯息、指南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校园生活品质。四是严格实行“主管公寓辅导员”、“24小时无间断总值班”等制度,建立了一套直线式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反应处置体系,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服务,保障“准社区”模式运行的平稳有序。五是提供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专家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着重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六是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审批、场地和设备支持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文化娱乐服务,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三)力促学生自我管理,探索社区学生民主自治建设

高职学生社区自治的基本途径和标志就是基层民主建设,这与居民社区的治理路径与目标相一致,都是以“和谐社会”为蓝图,以“和谐社区”为前景。学生自治是社区自治建设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项目,意在通过社区自治管理锻炼和培养在校学生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群体的社区成员角色意识,促进其职业意识发展。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和谐“准社区人”的同时,尝试建立听证制度。学生社区设立听证监督委员会,由学校的学工、检查、审计、人事、后勤等部门的资深工作人员担任委员,监督学生社区规范听证,切实保护学生权利。同时,行政复议及监督制度是听证制度的有力补充,学生社区成立学生事务行政复议及监督机构,凡是涉及到学生对学生社区管理部门及其所属的组织(含学生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方式和处理结果有异议的,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从而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管理氛围,使其明了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熟悉相关社会规则,促进相关职业素养的形成[7]。

(四)引入健康生活理念,完善社区文化育人活动体系

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立足于居住环境和生活文化,而高职教育则更侧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学生社区在面对学生日益增强的多元意识时要给予学生更自由的生活环境,注重课外的成长成才过程教育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浙江经济职业学院在探索社区文化育人功能方面,引入“健康生活,尊重生命”理念,构建高职学生社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1.搭建文体活动平台,营造浓郁文化育人环境。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区广泛开展科技、体育、艺术等精彩文娱活动,使社区呈现出健身、健脑和谐的新景观,也到处洋溢着“爱读书、勤实践”的新气象;通过创建社区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通过创建社区家园网站,开展网络文化引导,发挥网络在文化环境塑造中的优势;同时,加强社区与周边社区的互动,用健康向上、情趣高尚、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占领社区宣传阵地,发挥先进文化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2.搭建自我服务平台,调动社区学生主体力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培养责任感和“职业人”意识。一是通过校园勤工岗位公开招聘,选拔党员、社区志愿者以及有专业特长等优秀学生组建大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共同策划社区内外景环境设计以及各项日常管理服务。二是设立社区接待日,由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负责社区工作,及时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后勤及学校相关部门反馈社区管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所想所盼所需,做好安抚工作,筑起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3.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创建混合式学习型社区。一是通过开辟社区自习室、广场学习论坛等,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拓展“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广度。二是采用问题、实践、矫正等学习法,提高社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高度。三是对不同的业余爱好,分别组建特色学习小组和兴趣学习小组等,挖掘富有特色的学习园地,深化“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深度。在不断的努力下,“热爱学习、自觉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社区逐步树立。

综上,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提升不是单纯的理论构架,而在于充分比较研究现有社区管理和服务实践的基础上,规避缺点、吸收优势,克服瓶颈,寻求突破。本文正是从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功能上进行优化,从而探索构建基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需求的高职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3]常子龙.中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07.

[2]李亮,张红兵.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探究[J].理论月刊,2010(11).

[4][5][7]温雷雷.基于“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社区管理创新研究[J].商情,2015(12).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4

关键词: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27(5)

1 社区、社区发展模式和我国社区研究的历程

“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他在1887年发表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认为,社区是指那些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自此,西方国家社会学家对社区和社区研究的解释有很多,不外两大类:一类是功能主义的观点;另一类是地区性的观点。由于西方国家历史原因,形成了西方社会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社区发展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3种: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型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模式。

我国的社区理论研究起源于吴文藻先生,在他的倡导下,社区及社区发展理论被引入中国,吴文藻积极推动社区理论本土化研究,视社区研究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他主张运用英国的功能主义学派理论和方法研究社区,不仅如此,还鼓励学生们针对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继吴文藻先生之后,费孝通先生也对中国的社区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费孝通先生于1993年8月在《略谈中国的社会学》一文中提出,所谓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社区中的人们以多种社会关系的结合方式,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活动,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社会实体。他主张社区研究和社区工作模式要在借鉴别国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本土化。1949年以后,新中国物资匮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54年我国制定了《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街道办事处是市或市辖区的派出机构,是我国城市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除此之外设立居民委员会,属于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居委会并未体现出多少居民自治的功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工作,之前建立的街居制管理模式显得过于行政化,官僚化,使国家财政吃紧,办事效率低,不能做到真正地为民服务。基层社区管理受到重视。2011年“两会”期间,总理提出了要将政府的工作重心从社会建设转移到社会管理中来,强调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并且提出了“社会管理”的新概念,充分体现了发展民生的重要意义。在国务院的大力倡导下,各地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迅速行动起来,我国各地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也在积极探索,力求在借鉴别国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管理新型治理模式。先后出现了上海社区建设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模式;哈尔滨政府主导型模式;沈阳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自制模式;在沈阳模式基础上,江汉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贵州省贵阳市也乘此东风,开始了城市基层社区管理改体制改革。

2 贵州省贵阳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2.1 借鉴哈尔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哈尔滨模式,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在社区管理中,强调了社区党委和区政府的领导地位,要求以党和政府为核心,强化民政部门的职能,增强各行政部门在工作上的协调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在社区设立专门的社区管理机构,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一切社会行政和社会服务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分配和管理。

2.2 借鉴上海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上海模式的本质是半自治半政府主导型,其特色是把社区建设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市、区两级政府的一部分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分给街道办事处,这样就增强了街道办事处的权力、地位和作用,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政府减压,还能通过合理的分权,提升下属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便于在其职能范围内进行创新,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2.3 借鉴沈阳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沈阳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社区组织自治型模式,其理念是将社区管理定位于居民自治并且强化社区的自主决定权。它将城区的政府组织结构引入社区,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的共同管理的格局,并且通过调整社区规模,强化社区的管理、服务以及监督职能,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起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的,政府指导和监督,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以及进行自治管理的大社区。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来讲,不仅有了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使其管理上更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委员会等居民自治机构体现了社区居民民主参与。

2.4 借鉴江汉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武汉市江汉区在学习借鉴沈阳模式的基础上将社区定位为“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通过民主协商和依法选举,建立起了社区自治组织,即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协商议事会,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2010年2月,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比较流行的“街居制”过渡到“社区制”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在小河区、金阳新区开始了“贵阳特色”的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贵阳市借此次改革,希望能突破原有滞后的街居制管理模式,建立起全新的基层社区管理结构,通过在贵阳市小河区、金阳新区城市进行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分析并且解决目前贵阳市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此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社区居民参与的热情,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

3 贵阳市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特色

3.1 变“四级管理”为“三级管理”。

三级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撤销原来的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原街道办事处和原居委会的行政职能,将“街居制”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社区制”。这有利于社区治理模式朝着“扁平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3.2 增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

贵阳市此次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具体做法是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党委的领导班子实行选任制,社区党委的直接领导单位是区党委,基层社区党委对社区的党务工作负责,并在每个社区底下的居民委员会中设立党支部,党支部负责居委会日常的党务工作并定期向社区党委汇报,基层党组织网络得到逐步完善。使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工作变得更为便捷。

3.3 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创新,优化人力资源。

贵阳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变化就是依据实际情况,定位社区的功能,合理设立社区服务中心。这种以地域功能为标准划分社区的方法,很好地改善了社区的管理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改良了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地域层级关系,社区服务中心是按照一定规模的地域划分建立起来的,每个社区服务中心所管辖的范围内又依据人口数量、人口类型、治安管理因素设立了若干个居委会,打破了原来“一社一居”的形式,开始实行“一社多居”,居委会成员由社区居民通过选举担任,选举出来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由于本身就是社区居民,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关注到基层民众的利益。再者,通过选举出来的工作人员由于不是国家公务员正式编制,只需对他们支付少量的补贴即可,不需要发放固定工资,这样也节约了国家开支,改善了之前岗位众多,人浮于事的状况。

3.4 剥离经济职能,强化社区服务建设。

贵阳市新成立的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区政府的直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是政府在社区实施服务和管理的平台,不直接承担区域经济发展职责,突出服务功能,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开展工作。将原来的经济职能剥离出来,这样不仅精简了人员配置,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减轻,还能使社区服务中心专心做好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做到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4 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

我国非常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区传统工作难以适应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社区社会工作是新生事物,如何在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合理介入社区社会工作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4.1 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如果没有这一步,社会工作在社区活动中的开展就失去持久生存和发展内在条件,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这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4.1.1 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要实现科学化、正规化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吸收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介入社区工作

全国各省市社会工作专业每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是很多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2012年第一批毕业,要把这些学生吸收进城市基层社区工作,就要制定更灵活的就业政策,而不是现在所谓逢进必考的就业模式。只有制定更灵活的就业政策,在不久的时间内,才会从根本上改观现在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专业化队伍的问题。

4.1.2 建立社会工作统一准入和资格认证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还应该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统一招聘和管理,并且要确立一个资格认证和凭证上岗制度,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这点毋庸质疑,在国外,社会工作者是要经过数年的实习培训才能走上工作岗位。我国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资格认证方面,有一个国家社会工作师资格认证考试,在城市基层社区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中,可以规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都必须要有社会工作师从业资格,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如没有社会工作执业资格,应在两年内拥有执业资格,对已经拥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上的考察,避免产生“一劳永逸”,不求上进的情况发生;在人员和职称管理上,要在民政部门单独设立社会工作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对社会工作者进行注册登记和管理,规范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通过这样的改革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更能保证社会工作在社区管理中更好地嵌入。

4.1.3 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职责

在城市基层社区服务中心里,社区工作者承担了很多行政性事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做好社区的日常工作以及季节性和临时突击性任务,这样就使社区工作者的精力不能完全放在走访居民住户,了解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针对以上问题,一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行政性事务,让他们把心思和精力完全放在社区服务上面,提高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的质量;二是明确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当好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居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要通过积极走访及时地将居民的诉求和意愿转达给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并代表居民群众对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监督;三是要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和定位,规范社区服务中心办理居民事务和受理居民诉求的工作流程和办法,并对社区日常事务,专项社工服务和居民利益诉求等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使社区居民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在工作衔接上形成规范、稳定和有效的工作机制。

4.2 提升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和自治意识

随着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理念已经显得愈来愈明显,各社区服务中心也都在尝试着制定措施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基层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处于积极探索过程中,有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居民的实际参与度不是很高,具体表现在居民对社区服务中心实施的很多便民服务在平时都充耳不闻,到自己有了实际困难了才会想到去找社区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居民一直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社区的帮助,很少主动与社区有关部门配合,给社区的服务工作支招,居民建设社区的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这就很容易使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趋于形式化。要采取积极有力措施,提高社区居民“建设社区”、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让社区居民产生自我认同感和主人翁感,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好社区居民自治的资源配套建设,政府要在社区的运行经费上加大投入,通过多种渠道拓展服务资源,在居民公益设施的建设上利用招标建造如市民广场、公园、公共厕所、体育场、市民活动中心等基础硬件设施,确保满足社区的正常运转和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4.3 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

要使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社区中介组织和志愿组织,为其介入和发展提供平台。我国在社区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在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这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现实的需要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为此,必须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参与城市基层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

4.3.1 政府部门要积极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参与城市基层社区建设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些原来由政府部门负责的任务下放到社区,而社区并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管理,并且还影响其自治功能的发挥。因此,政府需要转变管理观念,大力鼓励和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让非营利组织承担一些职责,不仅可以缓解政府压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还可以更好的整合社会资源,还原社区的自治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4.3.2 充分发挥志愿者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的作用,培养高质量的社区服务人员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建立健全招募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志愿者的制度,是壮大和规范志愿者队伍的第一步。只有招募到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才能使志愿活动顺利开展。在人员的招募过程中应该拓宽渠道,面向社会招募爱心人士。为此,多渠道多方式做好社区志愿者招募工作,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在志愿者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指导和培训,实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向志愿者灌输志愿服务的目标的和宗旨,提高志愿者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另一方面要培养志愿者的工作技巧和实际能力,确保服务效果。

4.3.3 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稳定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

要想解决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稳定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志愿者能够通过提供服务实现自我价值,更加努力工作。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建立激励机制:物质方面的激励机制,如提供一些必要的生活补贴等。精神方面的激励机制,如定期组织看电影,出游等活动,给志愿者发放纪念品,开展评优表彰活动,颁发荣誉证书,节日时对志愿者主动关心祝福,使之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4.4 注意调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管理的策略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管理的时候,需要针对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法策略。社会工作的初期介入,可以以方法介入为主。因为无论是社区服务中心的干部,还是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习惯运用的是以往行政化的工作方法,加上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所以面对今天社区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任务时,经常因为传统方法无效、低效而产生困扰。为此,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教育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角色。所谓教育者,主要是教授一些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准确评估居民的需求,运用专业知识策划和设计服务方案,协助社区的工作人员执行方案,评估成效,让其在行动中学习和反思。这些过程所产生的有效性,能够较好地促成社区工作者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另眼相看”,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社会工作的中期介入可以以理念介入为主。专业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与个案、小组工作的重要区别在于其强烈的社会改革意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正义、民主、参与、制度取向、社会责任感等价值取向。社会工作在介入初期注重方法获得初步认可后,就可以逐渐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逐渐引入到社区实践中去。这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倡导者”的角色,一方面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理解社区互助行为背后的涵义,以及对“助人者”和“受助者”的积极意义,倡导建立关怀社区;另一方面,让他们学会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角度分析问题,学会运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讨论问题,带动他们自我意识、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全面提升,从观念层面接纳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后期介入,可以以吸纳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主。无论方法的介入,理念的介入,都是针对那些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区工作者的。我国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从事社区建设工作,有明确的岗位专业要求。在现行的城市基层社区人才队伍中,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人员偏少。而经过系统学习过的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又学非所用,聘用的部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却没有从事社区建设或福利工作,较多的是从事行政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在社区服务中心架构内组建新的社会工作部门,使社工专业人士能够在新部门的领导下,形成“专业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协调与合作,既有行政工作,又有转换深入第一线的要求,并强调运用“整合社会工作”实务,发挥专业的综合优势,满足社区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

[4] 侯玉兰,侯亚非.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5]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 丁茂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

[7] 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1994,(1).

[8] 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0,(5).

[9] 陈泽水.美国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与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院报,2005,(7).

[10] 彭泉滔.社会转型下的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5

[关键词] 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R395.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c)-160-02

现代信息社会,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严重影响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007年4月深圳市卫生局下发了《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工作手册》及相关文件,计划逐步在全市社区康复中心开展心理疾病防治和服务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的社区精神疾病卫生服务体系,兴围社康中心作为我院心理卫生示范站之一,开展了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福永人民医院兴围社康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本社区现有总人口 25 935人,其中,户籍人口1 082人,兴围出租屋管理办公室统计有劳务工16 450人。2009年1月1日~9月30日就诊15 568 人次,随机选择社区居民2 000人,就诊患者2 000人,工厂劳务工2 000人,共6 000人,其中,男2 358人,女3 642人;年龄15~60岁;来深圳6个月以上。

1.2 方法

采用深圳市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小组编制的《深圳市社区居民心理卫生健康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需要时,配合应用我国常用的心理卫生评估标准量表,如临床症状量表(SCL-90)[1]、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等。调查表由调查者给予统一的指导语发给被调查者,共发放调查表6 000张,回收有效调查表5 658张,有效回收率为94.3%。并结合个别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法。

1.3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模式

1.3.1 一般人群管理 通过社区调查,运用电脑管理软件(罡正软件)完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对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服务。必要时,转介区以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加大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力度,我中心每月1/2次联合居委会举行大型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并开展接听电话咨询、支持性心理辅导和门诊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时发现问题人群,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或提供转介服务,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1.3.2 重点人群管理 对遇严重生活事件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援助服务,根据需求,做好转介服务,及时与深圳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联系,降低危险因素,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1.3.3 高危人群管理 对可疑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尽早诊治和及时转介专科医院。

1.3.4 现患患者的管理 对已确诊的精神病患者纳入社区管治对象,实行软件建档、定期访视;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辅助临床决策。

2 结果

通过调查表显示社区局民普遍存在心理障碍,个别心理问题严重。我中心立即加大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心理卫生宣传活动以及健康教育,自2009年3月以来到社康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大幅上升,提高了社区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使大多数心理障碍者摆脱痛苦、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增强了社会效益。

3 讨论

3.1 社区居民心理卫生意识淡漠,需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卫生知识水平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通过设置固定的宣传栏、定期举办心理卫生科普讲座、在社区大厅制作专题VCD滚动播放以及发放小册子、小折页等卫生科普资料等方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心理问题的差异性需求,增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人们建立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体现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的特色,并把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助相结合,提高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把心理卫生服务融入个人和社区日常生活中。

3.2 开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我国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医务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也没有专门的心理卫生服务场所[2]。我们作为从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社区心理卫生知识,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探索适合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心理卫生理论框架。为了保证人人享有健康,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医院当务之急不是改进主要为不健康人群提供服务的昂贵的诊断和治疗系统[3],而是应该认真贯彻实施《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工作手册》及相关文件,使社区成为解决社区居民心理问题,为其提供方便、快捷、有效服务的重要场所。

3.3 国家制定更多有利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

由于心理卫生服务见效有其滞后性,国家制定各项政策和法规大都针对的是治病、看病问题,要制定更多心理卫生的法律或法规,对社区心理卫生体系的建立进行技术指导。卫生部门督导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有效防止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4 大力培养心理卫生专业人才

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近年兴起的新的医学模式理论指导下的社区心理医疗行为。它以精神卫生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处理一定时期或一定人口的心理卫生问题,其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危机干预、康复指导服务等,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临床心理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目前还没有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从事心理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主要是由临床医生参加短期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后转型为主。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应加大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在职医生进行社区心理卫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心理卫生人才,提高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的发展提供保证;他们应与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团队协助的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地工作。大力发展心理卫生事业,使心理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本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使社区成为心理卫生服务的主战场[4]。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2]高红英,苗元江.社区心理卫生: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29(4):97.

[3]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11-1013.

[4]修金来.健康管理的演进[J].中国医院院长,2005,(15):16-21.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6

关键词:社区;社区建设;保障性用房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64-02

引言

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民生的重要问题,也是完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产生使得中低收入人群聚集,形成了新型居住群体,必然产生文化碰撞。这就需要物业管理者通过透彻了解群体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环境下的价值观和意识,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需求层次,以便更好地了解既定文化氛围中组织行为和管理经营的重点。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从过去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组织、风俗习惯的人类学,倾向变为以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的组织性或者团体的学科。在社会学中,人们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群体或机构的成员存在。同样,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说,物业服务面临的顾客是一个社区或几个社区,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同保障性住房这类社区的人打交道并为之服务,就必须了解这个社区里的人的共同心理特征、生活需求和语言习惯,以便更好地同业主进行沟通交流,保证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社区建设理论概述

社区建设理论也是社会学若干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的内容包括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服务和社区经济建设。物业管理不提供具体的实物产品,而是向业主提供劳务商品,为业主提供方便,其经营方式是凭借自己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向业主提供综合性的劳务项目,创建一个整洁、文明、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1]。从根本上说,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营造社区稳定、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因此,物业管理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内容涉及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占社会绝大多数(70%以上)的中低收入人群的社区建设更是整个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作为居住小区,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和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创造一种文化氛围,让社区成员能相互了解,提高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和适用能力,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社区成员对某些不同的文化要素逐渐达成文化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共同的居住观和形成相应的行为模式。

社区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当前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

据相关统计,给保障性用房提供物业服务的企业通常走的是多元化经营路线,即企业除了对经济适用房提供物业服务,还会同时为普通住宅、公寓、别墅、商住楼等的经营服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多种盈利方式相结合,适应市场。物业企业要想打好“文化”这张牌,不能用普遍性的方法去解决,而应该基于保障性用房社区的特点去经营。

由于保障性用房社区的居住人群通常是,一类单位的职工群体,收入水平较低,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一个社会群体。物业企业应该明确保障性用房社区的文化的根本是:经济简约、实际适用。而不是徒有虚名的大规模的“文化渲染”,既铺张浪费又得不到好的效果。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物业企业要尊崇实际,和社区主体的自然选择,让居民自己定义一种生活方式,并服务于这种生活方式。同时让规范、制度等刚性层面的约束变成社区文化的一部分,将其融入社区生活方式。让主体的社会关系在和谐、沟通、共荣的氛围中得到拓展,注重精神和情感的维系,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三、保障性用房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建设

所谓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动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福利性、公益和便民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包括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为保障性用房居民提供优质的常规

保障性用房社区服务建设是社区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物业服务企业能否保证服务水平,是能否得到业主的认可和满意,同时也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并直接关系到这种委托关系能否稳定、健康维系下去的关键节点。

保障性用房物业费用相比商品房来说是相对低廉的,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与服务质量也会有很大差别。相比购买商品房的业主来说,保障性用房的业主很少有除常规之外的附加服务的需求,例如,看管孩子、定机票、提供双语服务等。所以说,要想得到业主的认可和满意,保障性用房的物业管理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提供优质的常规,尤其应该在绿化和保安这两方面多投入,满足保障性用房的业主的基本需求,使其有舒适感和安全感。除此之外,再考虑物质建设上加快完善小区娱乐休闲设施建设,以满足居民日常休闲放松的需要。同时着手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联系,增进二者之间的了解与沟通。物业管理企业可以采取民意调查的方式,以每半年或一年为一次,找出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并进行解决或改进,对于其中无法达到或解决的问题应当与业主说明。

2.提高保障性用房居民的维权意识来加强社区服务建设

保障性用房业主的自身维权意识以及知识水平不足的客观现实使得业主们无法自主地选择反映大多数业主愿望的管理模式、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所以各地房管部门要大力推动保障性用房社区的业主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积极维护社区以及业主的权益。通过业主的民主协商,使得保障性用房社区业主们能够更加自主、积极的向物业管理企业提出问题或疑义,以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保障性用房物业管理和社区经济建设

社区经济建设的目的就是从经济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今贫富差距、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做好收入分配和扩大就业工作,是国家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

1.解决保障性用房居民的就业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业主和使用人主要是社会中低收入人群,因此,做好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可以免除业主后顾之忧,使其有一个安定祥和的居住氛围;能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更大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同时,随着大量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就需要大量的物业服务企业和人员来为之提供配套服务,因此,物业服务企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就业压力。来自2008年的数据,在一项调查中显示,物业管理企业支持了就业再就业工程,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在被调查的4 600家物业管理企业中,共有772 032名从业人员,平均每个企业拥有168名从业人员。物业管理企业吸纳了一大批失业人群,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贡献[2]。

保障性住房的居民属于中低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人群处于就业、半就业和失业状态,且职业分布广泛。作为物业服务企业来说,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的增加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人力来支持各项服务工作。保障性用房的业主或使用者也可以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的生力军,并且作为一名业主和服务人员,可以从双重角度来思考保障性物业管理的服务问题,对于改变企业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甚至于服务模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物业服务企业能够因此吸纳更多的半就业、无业人员,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2.减轻保障性用房居民的经济负担

保障性用房是项动态工程,这项保障民生需求的措施,能够拉动的不只是有形的经济指数,还有社会稳定指数。中央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进和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权的保护――保障性住房政策是对社会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权利的认同,有如对贫困人群的救济制度。而有保障才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社会才稳定,社会稳定了才有和谐发展的可能[3]。

保障性用房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部分甚至处于半就业或失业状态。物业管理费用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想切实减轻保障性住房居民的负担,就要适当免除基础物管费,所需费用可以从社区物业经营用房中提取。各地建设的低价位拆迁安置房、保障性商品房小区以及城中村(棚户)改造区,除了要按规定标准配置配套用房外,还应当建设一定比例的物业经营性用房,其经营收入由所在地区政府统筹用于保障性用房的基础物业服务[4]。这样可以有效减轻保障性用房业主的经济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方兴未艾,新的历史背景下保障性住房的物业服务还处在一个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对此,社会各界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韩朝,陈凯. 物业管理社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苏南.从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分析我国就业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7

论文摘要:社区服务应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商业性并不排斤公益性。要实现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平衡,国家监管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明确社区服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要求并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

“社区服务”这一概念从其在我国诞生和使用之日起,就因理论表征上的缺失和实践归属上的模糊而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m,从而导致理论研究中价值引导的混乱和实际运作中的盲目性和低效率。鉴于此,有必要对社区服务的内涵及属性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取得共识以指导社区服务实践。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社区服务是现代社区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产物,社区服务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 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纳人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公共福利政策范畴,并用“社会服务”、“社区照顾”、“儿童及青少年照顾”、“老人照顾”等相应词汇指代一些机构在社区内开展的服务、由社区提供的服务或政府与个人等为了社区发展所提供的服务,在我国、‘牡区服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即年代,由最初探索社会揭利社会办向社会生活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和延伸,其发展的基本维度是围绕政府职能由“统治”到“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嫂变而展开的。

    社区服务诞生之初,就面临着稳定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是按照商业化还是福利化运作的激烈争议,这种争论源自于对社区服务的性质是公益性还是产业性的不同理解,由此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学者徐永祥为代表的对社区服务本质的一元化理解,认为“社会服务以福利性、公益性为内核,不存在脱离或凌驾于福利性或公益性服务之上的社会服务。”第二种观点是以国务院和民政部的各项与社区服务相关的文件为代表的多元主义理解,从1987年在民政部主持召开的大连市民政工作现场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社区服务的设想,到aoo6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均认为社区服务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一项事业,又是一种产业,作为事业,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型社会服务,作为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第三产业,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福利属性上,开展社区服务必须以维护和保障社区特殊困难群众和大多数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为出发点,强调其社会福利属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生述两种争论的焦点在于商业化与公益性是否可以兼容、并存的问题。

    虽然不同学者对“社区服务”概念的理解呈现差异,但并不妨碍人们对社区服务价值与目标形成的共识,即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其价值目标在于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笔者认为,社区服务作为一个纷繁复杂的事物,应从多层次角度去剖析它的性质,为了实现社区服务的价值目标,对社区服务的属性作二元化界定更有利于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社区服务应由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商业服务两部分构成,社区公共眼务由社区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救助服务、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文化、教育、体育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等内容构成,其性质带有公益性,应属无偿服务;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兴办购物、餐饮、就业、医疗、废旧物资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利民服务则属盈利性的商业服务。社区服务不仅具有公益性也具有商业性,商业性并不排斥公益性,在某种意义上,商业性可以成为公益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第一,公益性是否排斥商业性?公益性的两大特点就是具有公平性和普惠性,让社会公众普遍感到自己从中受益才是真正的公益性。公益性与商业利益并不矛盾,社区服务模式应融合公益性与商业性这双重属性,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双重属性呈现出种种不同的作用状态:一是各自独立地在不同领域起作用,例如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主体中一些部门主要从事具有公益性的服务活动;另一些部门则实现企业化运行方式。二是两种属性相互渗透、交融在一起发挥作用,公益性目标和经营性目标同时兼顾。三是两种属性作用的互相排斥与矛盾,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由于公益性与经营性结合程度不同,应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于既有经济职能,还承担着社会职能,既有经营性目标,也有非经营性目标,既生产竞争性产品,又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机构,往往实行特殊法人制。这种做法对我们也有启示作用。公益性与商业性平衡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有力监管,维护社区公共服务部分的公益性,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行业经营者的职责。

第二,从社区服务这一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在单位制消解、总体性社会格局解构的进程中,社区服务的内涵日益超越了单纯“福利性”局限,而带有广泛的商业性特点。目前,我国已有5亿多人生活在城镇社区,城镇化的比率已达43%。这其中包括440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2600万已经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职工、2200万城市贫困人口和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冈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人社区,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区作为公共管理的典型场域,社区建设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满足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喊市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是社区服务两重性存在的根本内驱力,政府缺乏足够的财政资金以支持社区服务项目的展开,单纯依靠公共服务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需求,必须以商业性、社会性服务为有益的补充。

    第三,从社区服务实践来看,商业性与公益性的结合状况是影响社区服务实效性的重要因素。目前社区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已基本涵盖广大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服务内容由10多项发展到200多项,服务对象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青壮年和优抚对象、驻社区单位等各类群体,社区居民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但社区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与居民需求不相适应、功能定位不准、相关政策滞后、规划协调不够、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状况与居民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功能定位不准,在工作任务上没有将社区服务进行详细划分,在社区服务宏观政策制定上缺乏分类指导,使政府和社区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包揽了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从而削弱了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引导、规划、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上的功能发挥,工作取向出现混淆,也影响了社区服务整体效益的发挥。

    既然社区服务具有商业性和公益性双重性质,要实现社区服务效能的最大化,可以以如下工作作为突破口:

    首先,要明确社区服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和运行机制,i21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按照社区服务的总体要求,加强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切实解决社区服务统筹协调力度不够、政策不完善、规划不及时、资源经费短缺等问题,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好、管理好社区服务,有利于形成推进社区服务的整体合力和社区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要强化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要求。要细分社区服务的公益性、福利性领域和商业性范畴,对社区公共服务要在资金、场所和人员上给予保证;对社区组织开展的互助性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微利性社区商业服务,要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对营利性社区商业服务要强化自身发展能力,积极引导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既有利于保证基本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也有利于满足不同居民群众的特殊需要。

社区管理服务论文篇8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中的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的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社区护理管理就是运用管理的原则,研究社区护理工作中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达到控制社区护理系统、激发社区护士潜能及优化社区护理效应三方面的统一,从而确保社区护理质量的过程。社区护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活动,充分运用社区卫生资源,以发挥最大效率、取得最大效益,实现社区护理服务的目标[1]。

1社区护士的基本条件和职责

卫生部印发的《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量设总护士长或护士长,负责中心内部和社区的护理管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护士长(或组长)负责护理管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护士数量应根据开展业务的工作量合理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部除负责中心的临床护理工作外,也负责对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工作的监督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管理监督应由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市护理学会也应将社区护理纳入学会的其中专业组,定期进行学术探讨和研究活动[2]。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的现状

传统的护理质量控制以终末质量评价与反馈为主,通过信息反馈间接控制下一个护理环节,不利于很好地预防护理缺陷。与医院护理相比,社区护理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①服务对象:为固定的社区内人群(健康人或慢性病患者);②服务场地:家庭、社区生活或工作场所等;③服务内容:除了门诊常见疾病治疗护理外,主要为健康人群服务和慢性病监控管理,并有大量数据分析和统计工作;④服务方式:主动上门的方式,与被服务对象建立起朋友或家庭成员似的关系;⑤服务性质:社区卫生服务以公益性为主导。为此,社区护理在具体的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门诊护理服务主要在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内给患者测血压、测体温及其他生命体征、输液、注射、吸氧、雾化吸入、导尿、灌肠等。②咨询服务责任护士公开电话咨询、热线咨询及中心网络咨询、义诊咨询、电话回访咨询等。③下社区服务事先告知,定时定点到社区开展义诊、咨询、健康调查、健康监测、健康教育等。④上门服务家庭病床服务、慢性病上门访视、出诊服务、临终关怀、居家护理、高寿老人及孤寡老人和特困人群慰问帮助、上门健康调查与健康指导等。社区责任护士的工作以责任医护团队的形式,并以促进健康为目标,有计划地为居民提供健康护理服务[3]。⑤护士数量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社区医护比为1:2或1:4,我国医护比为1:0.5,存在严重缺编情况。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的对策

3.1制定社区护理管理的管理制度

3.1.1确立社区护理管理标准应确定社区护理控制对象、选择控制的关键点,并注意将计划的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可具体操作的控制标准。控制对象应选择那些对实现社区护理组织目标成果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社区护理控制关键点的选择应考虑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事项,能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选择若干能反映组织主要绩效水平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均衡的控制点,以便社区护理管理者对组织总体状况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社区护理控制的关键点包括社区制度、社区护士、社区重点服务对象、器材设备和药品、社区部门及社区时间等[4]。

3.1.2衡量社区护理管理工作绩效通过适宜的衡量方式、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对实际工作的情况进行衡量。

3.1.3评价社区护理管理偏差并纠正偏差判断偏差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程度,根据判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在此过程也要对标准进行再次判定,若标准不够合理,则修订标准,反之则应注重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2建立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质量是在护理服务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要使社区护理服务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必须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规定每一个社区护理人员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护理管理活动,保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包含以下内容:①包括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质量职能、质量职责以及机构之间的纵向、横向关系,质量工作网络与质量信息传递与反馈。②包括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过程。如活动的目的、范围、做法、时间、进度、执行人员、控制方法和记录,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每一过程都有输入和输出(结果),护理质量管理是通过对各项护理活动的过程的管理来实现的。③包括人员和物资。这是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硬件,是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3.3加强对社区护士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社区护士的角度了解其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并深入社区调研社区人群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的需求,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常见的社区护理与社区护士对相关社区护理技能培训的要求进行由高到低排序:慢性病用药知识、社区急救、康复护理、居家护理知识、与患者有效沟通技巧、临终关怀等[5]。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展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个性化的方式,为社区护士创造足够的培训机会,并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尽早尽快适应社区护士角色的转变。

3.4提升护士长管理能力社区护理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社区护士的知识需求,结合社区护理的工作特点,定期监督、指导[6]。护理部坚持每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月查相结合,每月定期召开质量控制通报会,对发现的问题或特殊病例,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学习,修改工作流程,制订解决方案,坚持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社区护士培养机制,合理利用社区护理人才,明确社区护士分工,各尽其长。

4结论

总之,通过社区护理管理可以提高社区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社区的个体、家庭以及整个社区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和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社区护理管理涉及的学科多、内容广、范围大,它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和科研教学管理等。

参考文献:

[1]孙伟,钟宁,郑家萍,蒋中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门诊服务的设立及实践[J].上海护理,2013,03:77-79.

[2]袁改霞.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44-4045.

[3]卢蓉,姜润生,黄丽,等.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06:436-438.

[4]王春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3,29:2767-2768.

[5]李钧,宋伟.赣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存态势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1:127-128.

上一篇:管理型论文范文 下一篇:管理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