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级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08:04:07

建筑中级论文

建筑中级论文篇1

建筑业 建筑安全管理模式

0引言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建筑业的安全问题也不容轻视,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要重视安全生产,但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前阶段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以政府监管为主,是一种被动式的管理手段,这就使得相关参与主体对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

1动力机制理论1.1基本理论动力机制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处于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一系列行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行为的根本动因是因人自己的私利,但在下述几种情况下也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1)他们出于爱、团结或其他各种利他主义而努力有益于他人。这种动力机制能在诸如家庭、小部族和朋友圈子一类小群体中有效起作用。(2)他们受到胁迫,胁迫者以对他们使用暴力或命令相威胁,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使人们为他人利益进行生产的主要动力机制。(3)他们按自己的自由意志行动,但出于明智的自得动机,因为他们能获得充分的回报。1.2启示促进建筑各参与方真正重视安全管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起自利机制,这种良性的激励机制最能有效地调动各参建方的建筑安全意识及安全行为,真正地把建筑安全与企业效益、市场信誉度及市场口碑等方面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2参与方的界定多方参与指的是在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体制下,能够给建筑安全管理实效带来影响的各参与责任主体。具体地说,不仅包含与建筑安全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施工单位,还包括其他能直接或间接对施工单位的建筑安全管理带来影响的各个参与主体,即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中介组织及保险机构等。作为宏观环境的营造着,政府虽未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但也是建筑安全的重要参与方之一。综上所述,多方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多方”本文中主要包括业主、政府、总承包商(即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中介组织以及保险机构。

3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层次的划分以动力机制理论为理论支撑,将多方参与的建安管理体系分成微观管理层级(各参与方组成)、宏观管理层级(政府)及安全文化管理层级三个层面。3.1微观管理层级是由建筑工程的相关参与方组成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市场机制中的经济效益的激励。市场积极条件下,提升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建筑工程各参与主体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如何使个参与主体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到“主动”,经济效益是主要驱动力。由各个参与主体组成的建筑安全管理微观管理层次应该是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单元。需要补充的是,因建筑产品具有殊价物品的经济属,因此需要政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宏观运行环境,来保障各个主动参与建安管理的主体的应获利益全部为己所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建安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不断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3.2宏观管理层级是以政府为主体,其主要任务是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安全管理市场进行监管,保障微观管理层级的正常运转。与以往政府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相区别,在宏观管理层次中政府的作用发挥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实现的,而不应过多使用行政手段干涉市场运行。此外,政府可以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在涉及到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可以授权或委托给中介机构去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还解决了因专业性过强而无法介入的问题,这样政府就从琐碎具体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集中于宏观环境的营造上。法律法规等宏观环境营造是一方面,同时政府还应该在执法处罚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规必究、做到公正公平,要让那些敢于在建筑安全方面违法违规的企业付出远高于建安管理成本的代价,逐步使他们彻底放弃侥幸心理,认真开展建安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安全管理质量和水平。3.3建筑安全文化层级是作用于整个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并不独立存在,是在微观层级和宏观层级长期正常运行下,逐步形成的一种全员参与式的安全文化。我们过去也谈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但这位二者时有区别的,这里谈的第三层级的建筑安全文化是囊括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参与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大众,其覆盖面要远大于施工企业的企业内部安全文化范畴,而是一种全员式参与式的大安全文化。尽管这种安全文化是由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经过长期的顺利运转产生的,但它对由建筑工程各参与方组成的建安微观层次(第一层次)和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层次(第二层次)具有反作用,三者逐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促使建筑项目各参与主体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建筑安全管理,受此影响社会公众的整体安全意识也会随之提高,新闻媒体及社会大众的力量也会作用于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互相促进。

4结论根据动力机制理论,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构建出了我国多方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并将其分为了三个层次。首先是建筑市场中各参与方组成的微观管理层次,它是体系的基本层次,由于在此层次里各参与方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其安全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就能激励各参与方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其次是政府宏观管理层次,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机制以及监督的方式,保证基本层次的顺利运行。最后是作用于整个体系的安全文化层次,它是在第一、第二层次长期合理运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的建筑安全体系的方式就能转变我国以往以政府监管为主的被动式安全管理模式,从而激发建筑市场中的各参与方主动积极地参与建筑安全管理,最终达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坚.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与预控措施

[J].科技创新导报,2009,(5).

[2]徐俊.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J].经营管理者,2010,(2).

[3]袁策凤.建筑安全事故预测及其评价

[D].武汉科技大学,2008.

[4]马秋林.建设单位在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分析

建筑中级论文篇2

关键词:节能评价;证据理论;能效;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建筑能耗量在能源的总耗量中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能源的消耗除了造成能源危机的加剧,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因此,建筑节能的评价与能源标识是一种促进我国建筑能效提高的重要、有效措施。目前,以我国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导则,部分地区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了适宜当地的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方法。根据建筑运行当中能耗的计算法或者计算机模拟软件为基础的居住建筑能效评价方法是现今主要的建筑节能方法。

1、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

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的建立一般是先对被评建筑做节能强制性条款检查,如果检查未通过则其效能被标识为“差”;如果通过则进行下一能效标识阶段。能效标识是以理论证据和推理证据为基础进行构建能效标识模型。建筑能效的标识一般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一是根据已建立的居住建筑评价指标与建筑能效的等级信度原则,对被评建筑作出相应的居住建筑能效等级信度的分配;二是结合模型的证据合成算法把各项指标信度综合为最终的建筑能效等级信度,最后根据综合能效等级信度的结果对建筑作出能效标识。

1.1强制性条款检查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中的强制性条款检查是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房间里空调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这两个标准为检查的依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是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执行。而有些强制性条款在实施的过程当中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好,如关于空调、采暖能耗要求节能50%的条款,在实际的全年能耗计算中只能采用典型建筑的典型模式做运算,由于实体建筑的复杂多样性,运算情况的差距会很大,因此只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就可以了,不需重新花时间分析计算设计的建筑节能率的多少。

1.2指标信度分配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中的关键内容是节能指标的能效等级分配信度。模型中多个能效指标分配信度原则的建立,是结合我国现行的规范标准、同时考虑不同指标目前的技术水平、参照一些发达的国家的标准规范为基础,构建了十七个在指标分配信度上的原则。下面的例子是根据住房的空调设备能效指标的信度分配方法。

房间的空调能效指标信度分配原则:评价等级结果为通过,其房间的空调器满足2004年规定的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的最低能效限定要求;评价结果为铜牌的,其房间空调器满足2004年规定的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的第4级要求,同时采暖方式没有直接用电加热;评价结果为银牌的,其房间空调器满足2004年规定的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的第3级要求,设计建筑统一的空调室外安放板且预留排放凝结水的孔洞,同时安装位置要考虑夏季热量的排放,除此还需满足“铜牌”的评价结果;评价等级结果为金牌,其房间空调能效满足2004年规定的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的第1级要求,建筑的自然通风条件好,热量可以随自热通风散失,尤其是夜间的散热,空调设备装置具有回收热量的功能,同时满足“银牌”评价结果。

1.3证据理论与证据推理方法

证据理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炼形成的证据理论,这种理论方法有完善的数学基础,根据各信息间的互补可以可靠的获得信息。此理论的局限与争议是在进行合成证据时,证据出现较强的冲突会导致合成的结果违背常理。证据推论方法水根据权重、组合信度以及归一化组合后的信度函数。基本信度的分配改善了证据冲突的合成在证据理论中的出现。证据推论方法在计算的复杂程度上比证据理论明显的降低,且在编程程序上容易了很多。

1.4证据理论与证据推理方法的能效标识模型

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力论模型的构建当中,评价等级是证据理论中的辨识框,辨识框中的等级能效是互斥和穷尽的。互斥是指完全的确定了某一能效等级时,该能效等级的信任度是1,其余的能效等级信任度一定是0,各能效等级信任度的总和不能超过1。穷尽则是表明辨识框包含一切可能出现的能效等级,不许评价者对辨识框外的能效等级作评价。

假设现在有多个评价指标,同时构成多个证据信息源。以各个指标为出发点,对建筑能效评价用信任度的形式进行表达,结合各评价的信度矩阵和指标权重建立基本信度的分配函数。函数的建立对模型中能效的评价和标识有和大的作用。

2、实例研究

在能效标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应用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指导,运用开发工具开发的一套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软件,在某地区的住宅小区进行建筑节能评价和能效标识应用。

依照构建方法对该建筑实行强制性的条款检查,结果标识为“通过”。被检测的建筑屋面是使用憎水珍珠岩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参照施工说明图,采用专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被评建筑的屋顶总热传系数是0.75W/(㎡·℃),总热阻是1.30㎡·℃/W,热惰性是5.62;内墙的热传系数是0.80㎡·℃,热阻是1.26 ㎡·℃/W;外墙的总热传系数是0.82 W/(㎡·℃),总热阻是1.21㎡·℃/W,热惰性是2.96;楼板的热传系数是1.50㎡·℃,总热阻是0.66㎡·℃/W。检测结果表明,被测建筑的屋面、外墙以及楼板、户墙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热惰性和传热系数的要求。被测建筑的住宅是正南正北方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窗墙比例都能够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规定。从小区的施工说明图上了解到住宅外门窗的空气渗透性不超过1.49m3/m·h,查阅相关规定,该住宅的空气渗透性能够满足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渗透条款规定。新的等级标准不对标准实施之前建筑的住宅建设进行强制性条框检查。

根据对被评建筑的施工图的计算分析、问卷调查及现场测试,结合各指标的信度分配原则,进行被评建筑的指标的信度分配。建筑朝向很有利于建筑节能;建筑体形系数、建筑室外环境、建筑内外遮阳、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围护结构的气密性、空调系统的设备能效、电气与照明设备能效、室内的声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给水排水系统设备能效、电梯设备的效率、建筑中主要设备的运行管理制度、物业管理人员资质、建筑节能知识的选出与培训、能耗统计与公示,这些指标在能效评价理论模型的参照下确定权重和信度值后运用迭代算法可以计算出被评建筑能效的综合信度。依照综合信度的最大值原则,确定等级能效是否“通过”。

结束语:

依据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证据理论和证据推理方法为基础,提出的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该模型在冬冷夏热地区的应用,形成了一套关于该类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法。构建的这种建筑节能模型一般都是指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模型,这种模型所考虑的因素比计算机模拟的建筑能耗评价设计的因素更完善。由于对实例建筑能效的评价和标识,其评价结果和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一致性,直接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杨玉兰,李百战,姚润明,康宁.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3).

[2]王玲,田稳苓,马士宾,孔丹丹.住宅建筑能耗评估与能效标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J].建筑科学.2008(6).

建筑中级论文篇3

关键词:模数制度;概念差异;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TU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75-02

1.前言

在中西方传统建筑中,模数制度都被认为是营造技术的重要内容,尤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模数制度与建筑营造观念和思维、营造制度和营造技术及建筑项目的组织管理都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建筑史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模数和模数制度的认识和研究也不断扩展,至今已有多项研究课题针对模数和模数制度的概念进行分析和阐释,从不同角度拓展和扩充了模数制度的概念分析与研究。

2.西方建筑模数制度

对模数的概念,西方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建筑中调节尺寸、比例和结构关系而采用的一种尺寸单位。通常被用作度量单位,基于某种柱式或整栋建筑比例的计量单位,多数将柱子的直径或半径当作计量单位或模数。而西方建筑中所使用的“模数”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将模数作为统一构件尺度的最小基本单位,这点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中已经有明确的体现:模数是各类柱式最重要的控制尺寸,使得各柱式的柱础、柱身、柱头和檐部尺寸之间相互协调。如果将五种柱式和它们的所有要素联系起来,能够从塔斯干柱式到混合柱式形成高度递增的序列关系(见图1)。

公元1世纪的罗马工程师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认为建筑模数是“一座建筑物的整体及细部的构成比例的结果。这些比例是基于量之上的,模数是从结构自身中发掘出来的”。虽然并未对模数概念做出准确的说明,但是提出了模数、细部、柱式、柱径、比例、均衡等关系,认为建筑物整体和细部之间比例的均衡是建立在此模数关系的基础上,在分辨柱式时,与其它构件形状相比比例关系更加重要。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新建筑理论的定义和实践,传统建筑理论中引进由伽利略和笛卡尔所开创的新科学思想。新科学的目标是依据几何学和量化性质理解世界,并用数学语言描绘自然现象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新科学思想的影响下,各种科学现象已经不仅仅被当作可以观察的东西,而是首先将其看作是能够通过数学来清晰构思的事物。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建筑理论的研究注重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古典柱式的规则被表述的更加精确和易于记忆。十七世纪的法国建筑师夏尔-佩罗(Chareles Perrault)在他的《古今之比较》关于建筑学的章节中明确指出,比例关系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一直在修改。另一位法国建筑师克洛德-佩罗(Claude Perrault)则和维特鲁威一样相信比例关系对于区分柱式的意义要比“决定它们特点的各部分形状”更加重要。同样重视比例关系的还有十八世纪法国建筑师弗朗索瓦-布隆代尔(Francois Blondel),他用科学方法来证实比例关系体系的存在和重要性,并认为“建筑学作为数学的一部分,具有稳定持久的原理,通过学习和思索,就有可能推导出无限的结果和对建造有用的规则”。在建筑实际尺寸的成功决策中已经包含了理想比例关系的增减,并且详细论述视觉校正的问题,用著名建筑作为证据,强调校正尺寸使其在透视上显得比例正确的必要性。

具有现代意义的模数制度的发展,是伴随建筑领域的现代主义的发展进行的:1920年美国人A·F·比米斯首次提出利用模数坐标网格和基本模数值未预置建筑构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E·诺伊费特(Ernst Neufert)提出著名的“八分制”,瑞典人贝里瓦尔提出综合性模数网络和以10cm为基本模数值的模数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体系蓬勃兴起,建筑模数受到重视,至60年代,建筑模数已经形成三种理论:比米斯模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模数,雷纳级数。这些理论对现代建筑模数数列中的叠加原则、倍数原理、优选尺寸等都起过作用;70年代起,国际标准化组织房屋建筑技术委员会陆续公布了有关建筑模数的一系列规定,使得建筑模数制度成为国际标准化范围内的一种质量标准。

从西方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西方建筑中对模数制度和模数关系的应用产生很多的变化,但是比例关系始终是西方模数制度的核心内容。西方模数制度也是将设定模数单位作为模数制度的基础,通过对不同构件与模数单位之间的尺度和比例关系的控制,达到掌握建筑物整体尺寸关系的目的。

3.模数制度内容分析

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模数制度被认为是对基本模数尺度构成现象进行的制度层面的总结。由此“模数制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尺寸单位的使用规则。如果深入探究“制度”含义中关于社会结构的内容,会发现“模数制度”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因素,它是一个以建筑尺寸和比例关系表达社会等级秩序的复杂规则。通过模数制度的规定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实体基本单位和比例尺寸,从而表达社会等级制度的差异,维护阶级社会的等级秩序。

由于模数制度的内容复杂性,在研究模数制度的过程中将模数制度的内容构成划分为三方面的内容:模数单位、等级关系和尺度关系。其中:模数单位是模数制度中基本度量单位的数量规则,既是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同时也是尺度设计的基本单位,以数量的形式表示单体或构件之间的比例,并通过所对应的尺寸将比例转化为具体的数值;等级关系是模数制度中基本单位应用范围的控制性规则,以建筑使用对象和使用目的为依据,通过对模数单位和尺度关系的使用范围的控制,限定建筑的规模和型制;尺度关系是模数制度中构件尺寸的比例规则,包括比例关系和尺寸关系两方面内容,比例关系是指单体与单体或单体中各部分之间尺寸大小的相对关系,尺寸关系是指单体中各构件的具体尺寸关系,确定尺寸关系的目的在于确定构件的尺寸大小,以形成与模数相关的比例构成。由此,可将模数制度解释为:在建筑单体的尺度设计中对比例和尺寸关系的规定。

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模数制度中,模数单位、等级关系和尺度关系逐渐完善并发展为相对独立的模数单位制度、数量级差制度和尺度控制制度。材分模数制度和斗口模数制度中,这三部分内容均已形成,并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备的模数制度体系。对模数制度进行内容构成的基本划分,能够将复杂的模数制度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各组成部分,从而将综合性的模数制度的分析分解为模数单位制度分析、数量级差制度分析和尺度控制制度分析。

4.中西方模数制度差异

中西方建筑营造中都有比较成熟的模数思想,并且对模数和模数制度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都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定,但是对比两者内容,能够发现中西方模数制度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其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中西方模数制度的差异进行说明。

首先是模数单位制度的区别,中西方模数的基本单位都是小尺寸的衡量单位,两种模数体系都选择建筑中一个最基本的构件的尺寸作为建筑的最小模数单位。西方建筑模数制度中通常以柱式直径为基本单位,中国木构建筑模数制度中则是以斗拱部件的尺寸为基本单位。但是深入分析建筑模数与比例的关系时会发现,西方的模数单位试图在人体、几何形体和数字之间找到某种联系。这种人形的图解在维特鲁威、阿尔伯蒂(L.B.Leon Battista Alberti)、菲拉雷特、维尼奥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甚至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等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有关模数讨论都曾出现。在此思想的影响之下,《建筑十书》中确立以下部柱径为模数,将多立克柱式的柱高假定为与男性身体比例相应的6倍柱径,同时将爱奥尼柱式的柱高设定为与女性身体比例相近的8倍柱径。与此不同,中国模数制度的基本单位,始终体现十分清晰的营造概念。材分制和斗口制的模数单位的基本尺寸的取值,更倾向于木材性能的经验性取值,是经过工匠多年摸索得到的适合木材性能和房屋建筑的尺度。相比之下,中国木构建筑的模数单位更加重视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建筑营造的需要,而不是刻意追求人体比例或数字美学。

其次是等级制度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建筑中都存在不同等级的建筑模数未确定不同规格建筑中的柱子、梁和屋面的尺度及建筑高度,但是这种等级制度的表达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模数制度中不同等级的模数单位所表达的是不同类型的建筑,是以不同柱式来确定不同的建筑造型和基本比例,与社会地位及身份等级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模数制度中等级制度则是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对模数制度中单位的分等规定建筑型制、规模与使用者的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将建筑营造与社会秩序联系起来,赋予建筑独特的社会性和文化内涵。

最后是尺度控制制度方面的差异,虽然中西方建筑都是用模数单位来控制建筑各个部分的尺度比例关系,但是其目的却存在差异。西方建筑以柱径为基本单位控制建筑比例,目的在于调节建筑物各部分间的结构、尺寸和比例关系,使建筑物达到秩序、比例、均衡、得体的标准,这几项标准的提出都是为了实现对建筑美学的塑造,对美的关注远远超过对经济问题的重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模数制度规定对建筑等级、质量高低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房屋等第的高低、分类和规模来选用适当的模数,目的就是为了合理控制工料,把构件定额按工种分类使任何工程项目都能够查到所需定额的总量,为估算工料提供有代表性的构件和尺寸样式,显示出经济、适用、便于施工的模数制度制定目的。

建筑中级论文篇4

建筑的尺度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者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司题。建筑的构成部分有大有小,大到体量的分割,小到窗户的分格线。形成了建筑的尺度分级系统(尺度层级)。尺度感是人对一幢建筑最基本的印象之一。尺度不同于尺寸,尺寸是建筑物的绝对大小,有一个精确的数值,而尺度是人对建筑体量的视觉估量和心理感受,或感觉宏伟壮观或感觉其亲切宜人。成功的建筑作品应该根据其所处环境、使用功能、建筑技术等因素确立其自身恰当的尺度感而其本身更应该具有合适的尺度分级系统以取得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并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合适的尺度分级系统以取得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并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对建筑的感知是在行进过程中进行的。分析人的视觉识别距离,般来说可清楚识别建筑的细部的水平距离为20~30m以内,而l00m以内可以清楚的识别建筑的门窗洞口、体形变化。600m以内则是看清建筑轮廓线的距离。~幢建筑不能仅仅考虑到人处于某一处或某几处视点的印象更要考虑到建筑在人的行进过程中给予观者的印象的变化过程。人眼需要感受到持续的视觉形象。人在一秒钟之内可以捕抓到l8个不同的动与静的由各种线、面、体、棱、角和颜色组成的图形人在行进中不断期待着新的视觉信息的出现否则就会因单调而觉得枯燥,但是这种持续的视觉信息又需要有一定的秩序。人的理智使人们时时去寻找视觉信息中的秩序而厌倦毫无意义的混乱导致的不安,但过于简单的秩序也会让人觉得乏味。常常会有一些建筑方案图纸阶段十分精彩,实施后只能远看但近看因为缺乏较小尺度层级的细部的考虑而显得单调乏味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而相反的,另有一些建筑却只适合近看。比如某些建筑近看材质丰富细腻,细部精致,而远看由于缺乏人眼远距离可以识别的比较大的尺度层级的精心设计而让人感觉毫无生气。

1995年美国数学家、建筑理论家赛灵格勒斯(Nikos A。SalingaFOS)发表了《一个物理学家眼里的建筑法则,《新建筑中的分形等着作。他将分形几何学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分形几何学所研究的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分维以及尺度层级为建筑设计和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赛灵格勒斯认为建筑的尺度层级应该有足够的数目。而且各个尺度层级之间应该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分布以获得均匀和协调的效果。具体的来讲就是建筑的各个尺度层级的元素的尺寸构成一个等比的数列,或者是有规律的递增的数列形成富有表现力的尺度级差。以使建筑的整体和局部到细部的尺度之间具有合理清楚的关系。比如勒·柯布西耶的模度(Modul0r)理论,就是把人体尺寸组成的费波纳契数列(以黄金比0.6l8为比值的等比数列,并且数列中每个数值为前两个数值之和)作为建筑设计中控制建筑从整体到局部的所有尺寸。

实际上如果把这种数学关系做的过于明显反而会丧失意味。但是这种各个尺度层级间隐藏的关系却会潜在的对我们的知觉发挥影响力。建筑的尺度层级过少会导致人难以判断它的真实尺寸,但是建筑体量的划分过细也会破坏建筑的尺度感。根据人的视觉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建筑以人为尺度的人性化思想原则。一般的建筑至少应该具有三个层级的尺度:环境层级的尺度、建筑层级的尺度、细部层级的尺度。

首先谈谈环境层级的尺度: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有正确的尺度联系。比如风景区的建筑尺度宜小不宜大。尺度大的建筑与开敞的环境相称。从观赏者的距离来考虑的话。在远距离观赏的条件下,例如前文提到的600m以内,建筑是作为环境中的一个元素或者建筑群中的一员而存在的。这时候建筑设计应考虑的是形体的适宜和轮廓的变化对天际线或者对建筑群的影响。

其次是建筑层级的尺度:如前文提到的观者距离建筑l00m以内的时候,被观赏的建筑将可以作为个体被观赏。这时被关注的是建筑的形体凸凹,体量分割,门窗洞口,颜色划分等中级的尺度的元素。

最后当观者走进建筑的时候,人们清晰识别的是建筑的材料质感,细腻的颜色微差,面砖的贴法,清水砖墙的砌法,以及装饰线角,雕刻等建筑细部。建筑的人性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从任何的距离观赏建筑都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内容。尤其是人生活其问朝夕相处的居住建筑更应该有宜人的尺度级别设置和精致的细部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居住建筑中的欧式建筑潮流,我们便更能理解建筑人性化的尺度层级设置的意义。 >

人们密切接触和使用的建筑部件,如门扇,窗台,栏杆,扶手,台阶等因为其使用功能限通常是小尺度的并且其尺寸通常是一定的。人们常常通过这些熟悉的部件同建筑的整体相比来获得建筑体量大小的正确概念。这些小尺度的细部尺度到整个建筑的大尺度之间必然分布了一些过渡的尺度层级。过度缓和的情况下,通常尺度层级会多一些,尺度级差小,形成和谐而有韵律的效果。如果这种过渡非常简短甚至没有过渡的情况下,会造成小尺度和大尺度的强烈对比形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是生硬缺乏尺度感的败笔。建筑尺度分级形成的有秩序的级差,犹如一首有节律的交响乐。舒缓处优美和谐,起伏处激荡昂扬。建筑相互关联的完整的尺度级差形成了清晰的节奏排列加强了建筑的尺度表现力。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上海证券大厦的尺度分级系统来充分理解尺度和尺度层级的概念。

上海证卷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主要马路世纪大道边。每次从过分拥挤的浦西坐车穿出过江隧道来到陆家嘴顿觉豁然开朗,晶莹剔透的金贸大厦、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东方明珠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大片的绿地又带来了亲切和开阔的感觉。可是每次看到那些本该更有秩序的高高低低风格各异的高楼总觉规划上略有缺憾。沿宽阔的世纪大道向前,当看到从高楼的夹缝中只能露出半个脸的上海证卷大厦明显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尺度体系,这种遗憾的感觉更强烈了。上海证券大厦立面上用了巨大的方格及其对角线形成的网状装饰。每一条横向装饰带之间的间距是三层层高。而处于其尺度层级下一级的可以让人正确识别其体量的比如层高,窗高这一层级的尺度设置欠缺。导致了人眼不能正确判定该建筑的体量。

建筑入口的处理过于简单,只有几颗通高的柱子。又一次误导了人的尺度感。使人将本来很大的建筑尺寸估计得少、得多。缺少细部层级的尺度设置使这个建筑远看去像一个巨大的模型。而处于这样拥挤的基地环境下。证卷大厦与周围建筑的尺度冲突更加突出。上海证卷大厦底边长l米,作为如此巨大体量的建筑,由于其自身尺度感的偏差和尺度层级设置的欠缺不仅自身显得比实际体量小得多。而且连带的使得周围原本十分高耸的建筑也显得矮小了许多。也许上海证卷大厦放在别处是一个很好的建筑。但是在这里,它绝对是个败笔。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和理论水平尽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大规模的建设市场需要大批真才实学的建筑人才和有眼光的政府官员。但是不可否认的我国建筑市场还存在着一些缺乏基本素养的建筑师和一些只要新、奇、大的政府官员。导致一些重要的建筑项目犯了一些最基本的错误比如比例和尺度方面的失误等。本文对尺度层级的研究并不是想要为建筑设计确立一个必须遵循的法则。文无定法,艺术更贵在创新。这里的研究只是为大家设计和评价建筑提供一个参考工具,让大家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理解建筑。只有掌握了一个规则才能够超越它甚至打破它。如同中国的书法。先要练好楷书才能去练狂草。掌握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法则和理论,才能在建筑设计和评论中游刃有余。为更优秀的建筑诞生奠定基础。

建筑中级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批评 意识形态 文化 建筑形式

[中图分类号]B036;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7―0020―07

一、马克思主义与建筑意识形态批评

建筑作为最具公共性的艺术和文化表现形式,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表现“经济的世界中各种冲突和变化过程的许多手段”,是反映“阶级利益与阶级地位”的工具。由于建筑与社会文化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复杂性、矛盾性与特殊性,建筑成为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哲学思考与意识形态论战的重要领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代大工业城市”、“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的城市化过程中“尽可能地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的社会现实,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对巴黎改建――近代两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最早探索――进行了意识形态批判 l853年,拿破仑三世委任奥斯曼制定巴黎扩建工程计划,史称“欧斯曼计划”(又译“奥斯曼计划”) 巴黎改建工程历时17年之久,在拆毁了25000座旧建筑的同时新建了75000座新建筑,建设了在今看来依旧高大、雄伟、美观的巴黎歌剧院、香榭丽舍大街和星形广场。恩格斯认为“穿过房屋密集的工人街区开辟一些又长、又直、又宽的街道,在街道两旁修建豪华的大厦”,并“把巴黎变为一个纯粹的豪华都市”,将市中心“最不成样子的小街小巷”改造成大商场或街道,使之成为资产阶级“大肆自我吹嘘”的巨大成就的欧斯曼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使街垒战难于进行”。但是“这种小街小巷立刻义在别处,并且往往是就在紧邻的地方出现”。南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我们的工人每夜都被圈在里边的这些传染病发源地、极恶劣的洞穴和地窟,并不是在被消灭,而只是在……被迁移”,所以恩格斯敏锐地指出:“同一个经济必然性在一个地方产生了这些东西,在另一个地方也会再生产它们”。因而得出“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存在的时候,企图单独解决住宅问题或其他任何同工人命运有关的社会问题都是愚蠢的”的论断,并进一步指出解决住宅问题的办法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人阶级自己占有全部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在西方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现实和理论的双重危机中被反思、探索和突破,试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种努力在哲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学等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建筑学领域更是异军突起,构建了具有深邃洞察力和原创性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如曼夫雷多・塔夫里的《走向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建筑与乌托邦》和《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列菲伏尔的《对空间政治的反思》,詹姆逊的《建筑与意识形态批判》、《砖块与气球:建筑,唯心主义与地产投机》和《后现代主义的限制》,哈贝马斯的《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戴维・哈维的《(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城市中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设计》等论著,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建筑批评之间构建了一种如影相随的亲缘关系,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城市建筑和空间进行了犀利而深邃的阐释。

当代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始于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学院。1969年,其代表人物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建筑理论家曼夫雷多・塔夫里发表了题为《走向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的长篇论文,将意识形态批评引入了建筑批评之中,以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转译为建筑批评。塔夫里对现代主义和当代建筑生产的批判,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塔夫里在《走向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一文中指出:“对建筑和城市的意识形态进行一种内在统一性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就是揭示隐藏在艺术、建筑、城市等统一范畴背后的偶然的、既不客观也不普遍的历史现实。作为一种历史和客观的阶级批评,建筑批评必须成为关于城市意识形态的批判,并想尽一切办法避免陷入与处理资本矛盾的理性技术进行‘进步’对话危险之中。”因此,在《建筑与乌托邦》(1973年)一书的序言中,塔夫里声称要“用意识形态批评所提供的方法,来重读现代建筑史,用最严格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认同的术语,来理解现代建筑史”,以此构建一个参照体系,“以便进行深一层的检验”。例如,塔夫里用意识形态批评的方法解释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产生与衰落时,认为新艺术运动建筑如同“最有想象力的火焰,它点燃了希望之光,成为表达真理的工具”,就像是播下了种子,它使理想得到萌芽”。它是“上层中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反映,它标志着这个阶层企图用一种共同的语言来适应各个阶层的需要”。“由奥尔布里奇、麦金托什、霍夫曼所创造的含有神奇色彩和颓废氛围的新艺术运动是对新兴资本主义社会反抗的表现,他们不愿看到金钱左右一切的现象在建筑艺术领域产生,他们企图用新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新的希望。但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那些墨守成规的新作品同样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他们的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大量的新资产阶级不赞成这种主张,而新兴的工业化方法才对他们有吸引力”。塔夫里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出发,揭示了隐藏在建筑形式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动力的运作秘密。但是,我们从塔夫里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中可以看出,塔夫里认为建筑师和建筑批评可以有意识形态的立场,但建筑不可能是意识形态的,因此建筑批评应该坚决揭露当代的或历史的建筑意识形态。这种将意识形态视为“虚假意识”的否定性意识形态批判,毫不妥协地否认了意识形态对于建筑创造可能具有的积极肯定意义,导致了塔夫里对当代建筑创新努力的悲观主义态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是一个负面范例。尽管文化环境在不断变化,人们却只是以新的方

式一遍遍复述古老的故事。

当代建筑的各种原则已经将伟大的语言学实验演变成了一场悲剧,以致错接与放弃,然而事实

上当代建筑基本上没有在它们的诗篇中赋予这些原则以一种中心地位。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未来

时,对传统的依赖越来越成为束缚。

建筑,就像俄狄浦斯,命中注定会因自己要实现单一的神话而必须同时要承担不同要求的惩

罚。

因此,在塔夫里那里,充满了对当代建筑的谴责与批判:菲利普・约翰逊的“学院气来自贪婪的搜 集欲,而不是来自浏览中冷静的、独立的态度”,他“暧昧不明的折衷主义终究不过是一场魔术表演”:詹姆斯・斯特林“徘徊于结构主义和未来主义之间,徘徊于对技术的敏感和对维多利亚的追忆之间”,“粗看起来它们虽然有一种反讽的味道,却没有提供解决谜题的方法”;路易・康“为学院派创造了一种缺乏表情的建筑。在这里,世界沉没消失”;文丘里和布朗的“势利态度为大量的美国神话涂脂抹粉。他们为费城两百年纪念活动的美化建议只是一种以特意幼稚的灯光视幻效果对大众社会用滥了的符号的再次使用”。塔夫里揭示了当代建筑的风格、形式与社会文化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悲剧性张力,其批评方法显然是意识形态的,正如塔夫里在其名著《现代建筑》的最后一句所指出的:

我们希望所追寻的足迹在今天会变得更清晰一点。我们试图显示的不是一条道路的历史,而是

许多道路的历史,以及它们是如何从特定的建筑作品中产生的――产生于现实和乌托邦的相互作

用。我们所关注的不是这些道路所制造的外在形式,而是隐藏在它们后面的思想。

美国建筑批评家弗兰姆普敦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1980年)一书的前言中声称自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影响:“和许多同代人一样,我受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但即使对本书最粗略地翻阅也会发现,书中没有引用马克思主义既定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我接受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却无疑帮助我润色了对整个历史时期的看法,‘并使我尖锐地意识到欧洲启蒙运动的阴暗面:它以不合理的理性主义为名,把人引入了这样一个境地,使他异化于自己的生产活动,也异化于自然世界”。尽管弗兰姆普敦否认其引用了马克思主义既定的分析方法,但从他关于人的异化的分析和充满辩证法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确实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该书《第三版序》(1991年)中弗兰姆普敦指出:由于“所有的历史都无可例外地受到观察模式的限制,人们既不可能写一部绝对的历史,正如他们无能创造绝对的建筑”,因此在第三版中引入“反思实践”的模式,作为批判性建筑实践的基础,挖掘建筑作为一种批判性活动所具有的潜力。弗兰姆普敦对“十人小组(Team X)”在“他们的创作能量衰减”后其“作品仍能持续到现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时,指出它“不在于其建筑艺术的视觉形象,而在于他们文化批判的启示力量”。一个例子是,“十人小组”的成员之一,德・卡尔洛(De Carlo)认为建筑理论与实践“往往是为掩盖那个渗透在整个社会中的权势与剥削的网络服务的”,指出CIAMⅦ(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第7次会议)对城市中心感情用事的评议使传统城市核心遭到践踏,城市更新成为了迁移穷人的借口。这与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对19世纪中叶法国巴黎改造的“欧斯曼计划”所进行的批判具有一脉相承的批判锋芒。

德国建筑批判家克鲁夫特在《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1985年)中指出“建筑理论被政治上的意识形态搅得乱七八糟,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就变成了意识形态本身”,“在那些极权主义的国家中,就像20世纪已经显示的那样,建筑理论以一种标准与统一的形式,表现为某种堕落:‘一体化’成为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这些冒充的理论,是专用来为那些粗劣的艺术作品涂脂抹粉的。在这些社会中,艺术批评所能起到的重要的正确影响也被扼杀了”。

塔夫里、弗兰姆普敦和克鲁夫特等西方建筑批评大师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汲取丰富的营养,在建筑批评中展现出批判的锋芒毕露的精神。这一批判传统对当代中国建筑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冯果川借用德波“景观社会”的概念,认为“鸟巢”、CCTV新楼等造型奇特的前卫建筑“被权力从建筑学的语境中剥离出来后置于新的意识形态叙事中,它们的先锋性已经被‘’,这些建筑不再是革命性的建筑而是枯萎成空洞的布景,成为权力装点门面的一尊尊‘门神’。王南溟则认为所谓“中国式建筑”只不过是意识形态及其全球化中的后殖民状况的体现,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和其他中式建筑是全球化文化霸权以及弱势文化的国际处境的表现,对这些中式建筑风格的赞美掩盖了很多需要讨论的文化政治问题。可见在当代中国建筑批评中,意识形态批判成为了建筑批评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当代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中犀利的批判传统,认为建筑形式是社会文化现实中主宰力量作用的结果,是反映意识形态霸权的上层结构,因此必须揭开笼罩在建筑形式表面的意识形态面纱,从而破除意识形态的迷雾获得现实的真相。在这种背景下,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成为对隐藏在建筑形式背后意识形态的揭示、批判与否定,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当代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积极的建构意义。学术界有必要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的思想资源、批评立场和批评模式等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获得适应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现实的深度拓展。

二、当代中国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模式的构建:多维与辩证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建筑理论家曼夫雷多・塔夫里引入了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将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关系转译为建筑批评。塔夫里对现代主义和当代建筑生产的批判具有重要的开拓性。

――郑时龄

正如不可能存在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只存在针对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批判一样,我们也不可能

建立一种阶级的美学、阶级的艺术、或者阶级的建筑,而只能建立起一种针对美学、艺术、建筑和

城市的阶级批判。

――曼弗雷多・塔夫里

在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方法来进行建筑批评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既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又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与疑问。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关于事物本质与表现形式的隐喻,使我们在考察两者关系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对深度的挖掘――试图穿越形式表层进入深层结构揭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正本质,成为了建筑批评家们身不由己的本能追求;而另一方面,对这一模式的教条理解使建筑批评滑入了经济决定论和机械反映论的泥潭,导致‘剥开’、‘揭露’、‘揭去面纱’之类的简单化的分析方法”大行其道,因而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与反击。

罗杰,斯克鲁顿在《建筑美学》中对建筑形式的经济决定论指出了质疑:“把一座建筑反射到它的经济环境中去,我们能够揭示什么‘含义’呢?”“当这种理论应用来作为一种评论工具时,它那‘反射’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比建筑艺术自身更能证明‘上层建筑’具有自发的生命力了,在那里各种风格的建筑、城镇都已使它们自己不依那浮动的经济环境而复活和不朽。例如看看从帕提农神庙到圣凯琳船坞的多立克柱子的历史”。因此当我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伯齐小教堂进行评论时,我们并不知道15世纪佛罗伦萨独特的经济状况对评论的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虽然斯克鲁顿的质疑似乎不无道理,但是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来看,他显然走入了歧途。当然我们研究的重点并不是斯克鲁顿们是如何被经济决定论和机械反映论引入歧途的,而是要寻找如何走出歧途的途径。

事实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困扰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两者关系的本质,它所造成的疑问似乎无法分析。于是,根据威廉斯的观点,人们这才通过一些隐喻来解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者之间的差距,而反映论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隐喻。”“所有这些暗喻――从对理想性整体的反映到对隐蔽物的揭露再到对物质生活多样性的呈现――都只不过揭示了对艺术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为什么如此千差万别?最直截了当的答案是:因为必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缺口处搭起一座桥梁。换而言之,正是因为这个缺口才产生出多种多样的暗喻。”长久以来,人们为解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诸多模式,取得了许多进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反映论和中介论。

1957年,理查德,沃尔海姆归纳了艺术批评中所采用的三种方法,即因果法、表现法和轶事法。因果法认为艺术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或者是在整个的经济基础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好像台球桌上不同球之间的相互碰撞一样,即使不那么明显但却是必然的;表现法认为艺术作品会反映某种文化价值或是文化危机,艺术作品和文化是一种平行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轶事法认为艺术作品和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阿尔都塞通过对传递因果关系模式和表现因果关系模式的批判,构建了结构因果关系的多元决定论分析模式。1965年,路易・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理论思考大体上提供了两种对作用问题进行思考的模式:一种是伽利略和笛卡尔的传递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黑格尔从莱布尼茨那里因袭的表现因果关系”。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统一性包含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层次,这些层次“按照各种特殊的、最终由经济层次决定的规定,相互联系,共同存在于这种复杂的、构成的统一性中”。因此,“只有多元决定才能使我们不把有结构的复杂整体的具体演变看作是外界‘条件’作用于一个固定的有结构的整体而产生的偶然演变,而把这种具体演变看作是复杂整体内部的具体结构调整,每个范畴、每个矛盾以及通过结构调整得到反映的主导结构各环节,都在结构调整中起了‘本质’的作用”。

雷蒙・威廉斯和詹姆逊则另辟蹊径,提出了用“中介论”取代“反映论”的分析模式。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1977年)一书中提出,在讨论社会与艺术或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能指望找到艺术中被直接反映的社会现实,因为由于间接表达的缘故,这些东西经过中介后原有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现实被“投射”或“伪装”,要想还原它们就要返回中介过程找同它们的本来面目。

詹姆逊指出中介化是一种分析手段,是对诸如“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其社会根源之间,或国家政治的内部动力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的确立”。詹姆逊将中介化分析模式应用到建筑批评巾,试图通过中介来确立建筑形式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寻找建筑风格变化的深层动因,对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经典案例是詹姆逊对“晚期金融资本主义”的建筑风格的分析。詹姆逊指出必须在经济层面和美学层面之间加上一个具有“新的活力的中介”,才能解释新的建筑风格涌现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避免做出类似“地产投机和对日益增加的对建筑物的新要求开辟了新的建筑风格涌现的新空间”这样的简单粗暴的论断。詹姆逊的“中介”概念“存在于已经发展到被自身内在的法则和动力所控制的社会之中”的“半自律”领域。詹姆逊总结了当代建筑风格的所呈现的两个显著特征,即所谓“极端等距空间”和“含壳体积”。在解释其产生的动因时,詹姆逊在经济基础(地产投机、金融资本)和上层建筑(建筑的美学形式)之间加入了“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这一中介,使其分析更具穿透力:“极端等距空间”和“含壳体积”是晚期资本主义抽象化文化的结果,前者“迷恋均衡”,使“密斯(Mies)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逐渐变为现实”;后者追求“非物质化”,使建筑“减少了质量和重量,同时增加了空间和轮廓线――这正是砖块和气球之间的区别”。

“反映论”的分析模式直接而明了,但其分析框架过于严谨保守,缺乏阐释的创造性与灵活性:“中介论”的分析模式丰富而复杂,但其分析框架过于松散开放,缺乏解释的稳定性与方向性。我们试图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整合,建构一种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其基本框架是,在建筑批评中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或“本质/表现形式”模式中加入“社会文化”中介,构成“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建筑形式”模式。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坚持经济基础是建筑风格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对当代中国语境中社会文化实现与建筑形式之间互动关系进行多维度的辩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意识形态在建筑批评中的作用。

在讨论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现实的关系时,当代社会中文化所呈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弗雷德・英格利斯认为文化“变化多端,规模宏大,海纳百川,极富争议”;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是由主导文化、残余文化和新兴文化构成的不断运动的三角关系,在它们相互运动的动态关系中,物质现实由于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而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布洛赫提出的“非共时性”概念则表明我们可以同时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各种文化可以在冲突中共存。阿摩斯・拉普卜特认为文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它是缓慢变迁的恒定因素与急速变更的变化因素的融合。现实社会中文化的多元共存理论为我们解释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多元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从多个维度来理解社会文化现实与建筑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维度代表一个单一而独特的分析方向,因此每一维度的分析都不可能全面地反映社会文化现实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每一维度中,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现实之间关系具有“因果关系”、“表现关系”和“疏离关系”等三种分析模式,显然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由于每一维度不可避免地具有优势与局限、洞见与盲点,因此多维度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必须是辩证的:一方面通过各维度分析的相互观照以提供更富洞见和包容性的分析,并试图借此揭示建筑形式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而另一方面,借助威廉斯和布洛赫的概念,我们必须在“非共时性”的多元文化中发现主导的、新兴的或残余的文化维度,当然这种判断仍然带有意识形态色彩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

意识形态是一个极具复杂、歧义纷呈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既“渗透着情感与幻想”同时又“关系到行动、合法性与权威”的信仰体系与价值体系。雷蒙・威廉斯归纳总结了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三种用法:特定阶级或集团所特有的信仰体系;虚假的信仰体系――即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对立的虚假观念或虚假意识所构成的信仰体系;意义与观念生产的一般过程。雷蒙德・盖斯在《批判理论的理念:哈贝马斯与法兰克福学派》一书中区分了三种意识形态的类型:一是描述性 意义(中性和客观的)的意识形态;二是批判性意义(否定和批判的)的意识形态;三是积极意义(建构和创造的)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则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范畴内解释意识形态的作用同时又避免经济简化主义。在《保卫马克思》(1965年)一书中阿尔都塞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解释:“意识形态所反映的不是人类同自己生存条件的关系,而是他们体验这种关系的方式;这就等于说,既存在真实的关系,又存在‘体验的’和‘想象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形态是人类依附于人类世界的表现,就是说,是人类对人类真实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的多元决定的统一。在意识形态中,真实关系不可避免地被包括到想象关系中去,这种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意志(保守的、顺从的、改良的或革命的),甚至一种希望或一种留恋,而不是对现实的描绘。”“正是在想象对真实和真实对想象的这种多元决定中,意识形态具有能动的本质,它在想象的关系中加强或改变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依附关系。”我们正是受到威廉斯、盖斯和阿尔都塞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启发,提出了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建筑形式与多元文化现实之间“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的辩证考察,揭示“真实关系”与“想象关系”之间的多元决定过程中意识形态通过“想象关系,,强化、改变或异化“真实关系”的过程,从而使我们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例如,当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讨论当代中国建筑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既存在一种“真实关系”――中国现代建筑脱胎于传统并与传统血肉相连同时又逐渐疏离传统的现实,又存在一种充满矛盾的“想象关系”――对传统的坚守与颠覆、对创新的冲动与对复古的眷恋、对中国传统建筑文艺复兴的梦想和对建筑革命的期待等等。此时“真实关系”与“想象关系”本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导致“真实关系”与“想象关系”之间多元决定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坚守传统与颠覆传统两种极端的意识形态以及两者之间为数众多的处于折衷状态的意识形态,通过矛盾与复杂的“想象关系”对同样矛盾与复杂的“真实关系”进行了有选择的、“能动的,,强化与改变,构建了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特色现代建筑”的“想象性”的“真实关系”。当然。这时“真实关系”实际上已经在多元意识形态的博弈下转变成为了“想象关系”。建筑意识形态批评通过对上述事实的揭示,破解了为什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除了建造出一些有着变了形的大屋顶、深挑的檐口、简化的斗拱、马头墙、柱廊、清砖加灰瓦等模式化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之外,再也难以出现新的突破”的深层原因:因为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与当代中国文化现实之间只不过是一种被意识形态改变了的“想象关系”,它在当代中国全球化、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成为意识形态的背景下,注定是难以实现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建筑意识形态批评中建筑形式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意义,对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判断是多维而辩证的。由于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现实之间的“想象关系”对“真实关系”具有改变、加强或异化的能动性,因此建筑形式并非简单直接地反映}十会文化现实。正如迈克尔・海斯所指出的,“没有哪个单独的建筑――无论是最杰出的还是最通俗的,能够以完美的忠实面貌来再现既存的文化现实”。所谓“真实关系”也只不过是在意识形态作用下的“想象关系”改变、加强或异化的结果。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通过对这种“想象关系”改变、加强或异化“真实关系”过程的揭示,一方面使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建筑形式与社会文化现实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以及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建筑形式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而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积极关注当代中国建筑形式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现实的积极建构意义。

建筑中级论文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建筑中级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结构可靠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中震设计;重要性系数;结构安全等级

引言

我国现行《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1]采用可靠度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结构可靠度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但文献[1]仍存在一些争议,比如设计使用年限与可靠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构抗震可靠度等等问题仍需解决。近几年建筑事故频发,比如多起无梁楼盖坍塌事故,是可靠度本身问题,还是设计重大失误或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2],如设计荷载考虑不足、构造措施不当、施工材料强度没有达到要求,不按设计图纸施工,偷工减料,野蛮操作等;又或是不合理使用造成,如超载使用,不合理改造等。工程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分别指设计基准期和不考虑人为过失的影响;工程结构可靠度是否可以考虑不同的设计基准期和考虑人为过失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3]。

1现行建筑结构可靠度问题探讨

文献[1]采用可靠度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各类材料结构设计规范的结构可靠度和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均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计算。当仅有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两个基本变量且均按正态分布时,结构可靠指标由ms、ss、mR、sR四个参数确定,前两个参数跟结构上各种作用等变量相关,后两个参数跟材料性能、几何参数等变量相关;结构上各种作用、材料性能、几何参数等变量的取值,是在选取一个时间参数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原则下综合确定的,选取的时间参数我们称之为设计基准期,文献[1]选取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可靠指标,是以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基准期为50年,延性破坏的b值取3.2作为基准。可靠指标b与失效概率运算值Pf的关系如表1所示;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者三级时,通过结构重要性系数1.1或0.9调整,可靠指标相应有±0.5的调整,如表2所示;建筑安全等级与建筑物类型相应关系如表3所示。综上分析可知,文献[1]可靠度的计算方法,仅与设计基准期(取50年)和安全等级相关,与设计使用年限没有必然相关性,同时也未考虑设计和施工质量等变量的影响。想要了解不同设计使用年限的可靠度,我们需要分析设计使用年限和设计基准期之间有何种联系[4];可靠度计算方法中各参数取值与设计基准期是相关的,比如可靠度计算方法中荷载、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等参数的取值都是采用设计基准期为50年确定,但设计基准期不等同于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若设计使用年限刚好为50年,此时可以以表2的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度,然而文献[1]仅建立设计基准期为50的概率模型,设计基准期5年、25年、100年的可变荷载、材料强度等参数的概率模型尚未建立,也就是说设计基准期为5年、25年、100年的荷载、材料强度等参数如何取值没有规定;若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25年、100年,文献[1]提供不了相配套的可靠指标,可靠度的确定也就无从谈起;现阶段文献[1]只能在概念上通过调整重要性系数来调整不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但是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和50年的特别重要的建筑,安全等级均可取为一级,也就是重要性系数均取1.1,两者可靠度相同;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建筑,安全等级可取为二级或者一级,重要性系数同样取1.1?值得探讨。安全等级与破坏后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有关,设计使用年限与建筑结构重要性有关,故安全等级的选取与设计使用年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幼儿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结构,破坏后对社会影响很大,安全等级可以定义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可以是50年;建议把设计使用年限与安全等级相匹配,明确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建筑对应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对应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25年的建筑对应安全等级为三级,从而区分不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可靠度。前面提高结构可靠性跟设计和施工质量相关,即使结构理论上的可靠度再高,如果设计和施工质量差的话,结构真实的可靠度没法得到保障;然否在可靠度计算公式中加入新的变量考虑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影响,或者根据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信用评级不同乘以不同的安全系数等方法考虑其影响。文献[1]没有明确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使用年限之间的区别;当设计使用年限大于设计基准期,比如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结构设计需考虑地震动参数调整、可变荷载取值调整系数,耐久性也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

2结构抗震可靠度问题探讨

文献[1]第5.2.9条规定,对地震作用,应采用地震作用的标准值。地震作用的标准值应根据地震作用的重现期确定;地震作用的重现期可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目标,按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确定。50年内超越概率约10%的地震烈度,重现期约为475年;根据可靠性一致的原则,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超越概率约10%的地震烈度,重现期约为958年。依据重现期可以推导出新的地震动参数,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新的地震动参数进行设计,比如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地震动参数可以以设计基准期50年的地震动参数为基础通过公式推导得出[6]。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版):GB50011-2010》[7]第5.4.1条,公式5.4.1分项系数表达式中未体现重要性系数,建筑重要性不同的建筑结构,可靠度没有通过重要性系数来调整,《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8》[8]采用抗震设防类别来体现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类别采用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采用不同的地震动参数和抗震等级来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即可靠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提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一直延用至今,采用小震作用进行结构承载力计算,保证小震不坏,通过抗震措施调整实现中震可修,规范延续几十年的设计理念,有其合理性;最初因为经济落后的原因,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采用小震弹性计算,引入抗震措施的概念,采用不同的内力调整系数进行构件设计,并通过抗震构造措施的保证,满足“强剪弱弯、强梁弱柱、强节点弱杆件”的概念设计,实现中震可修的目标。依文献[7]设计,我国建筑结构中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均为小震地震影响系数的2.8倍左右[9],然而对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采用抗震等级更高,构造截面设计时的内力调整系数更大,抗震构造措施要求更严格,结构承载力更高,延性更好,相同烈度情况下,中低层建筑结构比高层、超高层的建筑结构可靠度更低;不同设防烈度区中,低烈度区结构比高烈度区结构可靠度更低。相同中、高烈度区的结构不能控制大致相同的结构抗震安全性。8度(0.2g)及以上的建筑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较大。部分规则建筑仅仅高度超限,需要进行超限审查,进行性能设计。其结果往往是小震设计不能包络,由中震工况控制[10]。相比之下,仅高度稍低、按小震设计、无需超限审查的结构安全度偏低较多。直接采用中震作用进行结构承载力验算,确保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取消抗震措施内力调整系数的概念,荷载效应采用标准值,采用材料标准值计算构件承载力,让设计人员更加直观准确把握抗震结构可靠度。

3结论

本文针对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可靠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⑴文献[1]可靠度的计算方法,仅与设计基准期(取50年)和安全等级相关,与设计使用年限没有必然相关性。建议把设计使用年限与安全等级一一对应,区分不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可靠度。⑵建议可靠度计算公式中加入新的变量考虑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影响,或者根据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信用评级不同乘以不同的安全系数等方法考虑其影响。⑶建议文献[1]明确定义耐久性使用年限;若仅为耐久性使用年限为100年的功能时,设计基准期仍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和相应的设防标准按文献[7]的规定采用,仅满足耐久性100年相关要求即可。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设计使用年限大于设计基准期,结构设计需考虑地震动参数调整、可变荷载取值调整系数,耐久性也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⑷现有规范体系采用小震作用进行结构承载力计算,保证小震不坏,通过抗震措施调整实现中震可修,但是设计人员无法准确把握结构可靠度;建议采用中震作用进行结构承载力验算,确保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取消抗震措施内力调整系数的概念,荷载效应采用标准值,采用材料标准值计算构件承载力,让设计人员更加直观准确把握抗震结构可靠度。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容柏生.对建筑结构可靠度的我见[J].建筑科学,1999(5):3-5.

[3]李刚,冯秀梅.结构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7(10):117-118.

[4]鄢家全,刘爱文,俞言祥,等.关于完善甲类建筑防震标准的思考[J].北京:国际地震动态,2011(5):27-32.

[5]丁子文,余祖国.某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建筑结构设计[J].甘肃科技,2010,26(4):142-144.

[6]张树生,张显恩.不同设计基准期地震动参数取值[J].工程建设,2007(5):19-23.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高小旺,李荷,王菁,等.不同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的探讨[J].建筑科学,1999(2):3-5.

建筑中级论文篇8

关键词:火反应 建筑材料 应用特征 级别

中图分类号:TU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55-01

燃烧性能是建筑材料本身对火反应的能力,燃烧性能的分级则是根据其对火反应能力的特增参数的大小进行排列,并且划分等级。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是材料火反应能力的体系。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影响着建筑材料的正常使用。就目前发展来看,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将建筑材料的火反应燃烧等级进行分级,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标,各个国家的分级程度不同。火灾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理论建设上还存在明显不足。

1 建筑材料概述

建筑材料是材料构造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称之为建筑材料,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工艺的提高,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了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等新型材料,这些材料在当前的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建筑材料可以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以及其他专用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开始去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生态建筑材料主要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首要特征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环境污染,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最后是生态建筑材料能够方便回收和循环利用。

建筑材料的火反应是和建筑材料的特征和建材性质直接相关的,随着建筑物的建设发展,各种新型材料日渐出现,对建筑材料的燃烧值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只有对建筑物的燃烧值做了具体的检测之后,才能清楚建筑物的热力反应,为更好地利用建筑材料,防止建筑火灾提供可能,加强建筑物和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同额建筑材料在火反应基础上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笔者将在下文中针对不同的建筑特征和火反应的基本概念分析基于火反应谈建筑材料应用特征及其级别。

2 火反应概述

2.1 火反应试验

各个国家的火反应试验方法不同,以试验对象分类可以分为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建筑制品的燃烧性能。以材料为对象的火反应试验,主要是以测定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燃烧性能为主。比如材料的温度、自燃点、燃烧时间等。对建筑品的燃烧性能主要是指使用安全上为目标,检测订制品德燃烧特性。建筑材料一般分为非燃烧性材料和燃烧性材料。针对非燃烧性材料的测试标准各个国家不尽相同,因此,对非燃烧性材料的划分和等级确认都是不相同的。从检测的研究上来看,对建筑材料的分级和划分,是采用以量热学耗氧原理为基础的测验方法。

燃烧热也称为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材料完全燃烧后释放出来的总热量,严格的说也是标准条件下,燃烧材料的热反应是对建筑材料的氧化反应。首先从热力学第一定律来看,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功和热两种形式。热效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来源,研究燃烧的热学性质是对建筑材料的热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热化学反应方程计算燃烧热的方法只是对单质或者纯化合物,而从建筑材料的使用来看,纯物质的应用范围是很小的。建筑材料的各种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不可能写出非常明确的化学分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建筑材料和实际应用中的多数材料的燃烧值都需要试验确定,就当前的检测技术来看,最佳的测定方法是氧弹量热计方法。

2.2 火反应荷载密度

火反应荷载密度是指在火灾环境下,火灾空间内的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总热量。火灾的荷载密度是指火灾空间内的所有可燃建筑材料完全燃烧之后产生的总热量,即单位面积上的可燃材料的总发热量。火反应的荷载可以分为固定火灾负荷,活动火灾负荷、临时火灾负荷。固定火灾负荷即是指在房间内装修用、基本固定不变位置的可燃材料,比如房间内的墙面、地面等;活动火灾负荷是指房间内正常使用的另外的布置,比如衣物、家具等;临时火灾负荷是指由建筑的使用者临时带来并且在此停留的极短时间的燃烧状态。

3 建筑材料燃烧的毒气效应

对火反应的燃烧毒性的研究,是对有机建材在燃烧或者热分解情况下产生的烟尘和气体的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的了解,对建筑材料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毒性,还有一个目标是设计分级。建筑材料气体的产生,在燃烧过程中主要分为热分解阶段和燃烧阶段。释放的气体所含的成分主要是为C、H、O、N、S等,这些化学原色通过组合产生了CO、CO2、SO2、NH3等气体,在燃烧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有乙醛等高分子单体物质,随着这些气体成分的出现还会出现产生大量烟尘以及水蒸气等。然而空气中的O2的变化会直接导致CO、CO2的生成。火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毒气的吸入,这种效应是随着建筑材料本身的特性、人体在火灾中暴露的时间,火灾产生的毒气浓度,毒气效应会让人的嗅觉和呼吸系统受到刺激,丧失行动能力,模糊视线,损伤肺组织和抑制呼吸而死亡。因此火灾情况下,会容易使人的意识模糊,行为错乱,实际建筑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毒气效应是综合性的,体现出对人体的不同作用强度。

4 建筑材料的防火评级

通常情况下,材料的净燃烧热和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是成比例的,换言之,每消耗1kg的氧约释放13.1×103kJ的热量。对于大多数的建筑可燃物来说,这个数量的变化时在5%左右的范围内。平均来讲,不同材料所释放的热量速大致在900s的试验周期以内,并且释放热量的速率逐渐朝平稳靠近。热释放速率最大值和总放热量可以作为表示建筑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对火反应特征的基本参数。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热量释放的速率和时间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峰值的大小的差异上。

综上所述,基于火反应谈建筑材料应用特征及其级别,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是具有不同的的燃烧性能的,提高对建筑材料火反应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建筑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引擎,陈景辉,季广其.建筑材料对火反应特性及分级体系[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5).

[2] 卢国建.建筑室内火灾轰燃的预测及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

[3] 杨晓菡.建筑室内木材火灾特性参数规律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6.

[4] 季经纬,杨立中,范维澄.外部热辐射对材料燃烧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3(2).

[5] 江波,张艳霞.论新型建筑材料的生态特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9).

上一篇:传统建筑论文范文 下一篇:公共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