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30 00:31:56

传统建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篇1

关键词:建筑艺术;传统文化;天人合一

一、中国人“天”的概念与“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它不但是中国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医家,以至风水、气功、武术、房中术……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天人合一”学说起源应在巫术时代或万物有灵论的时代。根据史学与考古学,中国在周以前,天的概念并不发达。发达的倒是“帝”或“天帝”的概念,大体上就是祖先神或其扩大。部落酋长或者巫师可以直接与之对话。人间一切事情都要通过占卜,得到能“降人福祉,决人休咎”的“帝”的旨意以后,才能决定。后来到了周朝,“帝”的概念为“天”所替代。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一方面民间流行十分迷信的经纬学说,一方面大儒董仲舒又提出一个完备的“天人感应论”,把天的一切都与人的一切相比附,比如说“人有三百六十节,象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有四肢,副四时数也……”。由此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确认皇帝应当“法天而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朝以及对后世都有长远的影响,比如皇宫的建筑就是一个例子,今天北京的故宫就是“象天设都”的最后代表。地上的紫禁城完全是与天上的紫微垣相对应的。道家“天”的概念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最彻底的抽象。老子的著名言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中间的天就是这么个宇宙万物最高抽象的天。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三教合一”的文化。中国哲学成熟于宋理学,宋理学集诸家之大成并融会贯通,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宋理学心目中的天始终是有道德倾向的天,而人则始终是有天性善性的人。”“天”的概念与“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天人感应相通与“善恶有报”

“天人感应论”由汉朝大儒董仲舒提出,主要是把天的一切都与人的一切相比附及认为天人感应相通等。天人感应相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相通,一是人与神灵之间的感应相通。这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合二为一的。因为在古人看来,神灵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自然现象来显示其存在,即所谓“天垂象,见吉凶”。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就可以感知天意。故中国古代天子有用于观天象的“灵台”,感天意以察人事,以行其政。天人感应的基本含义是,人的善恶行为能够被天所感应到,并予以反馈,给人降福或降祸。原始道书《太平经》说:“天之照人,与镜无异。”人的一言一行,均受到天地的监视。“为善,天地知之;为恶,天地亦知之。”天人“以类遥相感动”。中国民间经常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抱”“心诚则灵”等便是对此最朴素的注解。

“天人感应论”由汉朝大儒董仲舒提出,主要是把天的一切都与人的一切相比附及认为天人感应相通等。天人感应相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相通,一是人与神灵之间的感应相通。这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合二为一的。因为在古人看来,神灵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自然现象来显示其存在,即所谓“天垂象,见吉凶”。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就可以感知天意。故中国古代天子有用于观天象的“灵台”,感天意以察人事,以行其政。天人感应的基本含义是,人的善恶行为能够被天所感应到,并予以反馈,给人降福或降祸。原始道书《太平经》说:“天之照人,与镜无异。”人的一言一行,均受到天地的监视。“为善,天地知之;为恶,天地亦知之。”天人“以类遥相感动”。中国民间经常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抱”“心诚则灵”等便是对此最朴素的注解。

尽管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会产生各种影响,人类的活动也会影响自然界,转而又对人类造成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天人感应论毕竟是一种神秘哲学,“因果报应”更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但这对中国人传统观念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们不能否认。在这里有两个关键的词语不能不特别指出:一个是仁,一个是诚。

“仁”最初的意思就是“仁者爱人”,本来是比较简单的爱的观念。但是后来一直发展到“仁者混然与物同体”,这个仁也就成了“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完全成了“天人合一”的自觉,而且成了沟通天人的一个形而上的概念。

“诚”最初的意思也无非是真实无妄。但是后来就发展到了张载所谓:“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这里说的诚就是人用以知天、同天的功夫,也成了沟通天人的一个形而上的概念。

三、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先民们从对自然的敬畏到与大自然产生亲和关系,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中国人对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的体验,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很独特的。在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对风调雨顺的期盼,使得先民们在对四时交替、气候变换格外敏感,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协调、统一的,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心态。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而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影响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就儒学而言,其“天人合一”是强调“主客合一”。但儒家所讲的“主客合一”,绝非主体与客体的消融与泯灭,而是在价值上,实现人与天、地的三者合一。例如《孟子》所讲的“尽心、知性、知天”,《中庸》在进一步发挥时所讲的“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通过对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而在价值上取法于天地,从而在价值上与天、地合一,这也就是儒家学者们常讲的天、地、人并列为“三极”,亦即“与天地参”。《周易》的“三才”观,将天、地、人相并。在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中,人是天地造化的杰作,天生人,地养人。相对于天地而言,人在形体上何其渺小,但人可以取法天地的精神,“与天地合其德”,德配天地。在儒家看来,天地的精神主要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天地的精神乃是“大公无私”;天地有生养万物之功,故天地的精神为“仁”,“仁”即“生生”之义。如果说“上帝”是西方人精神的终极来源,那么“天”(天地)则是中国人的精神价值来源。“文化”,中国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是“人文教化”,人参天地教化人文,反映了人对自然的积极回应与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观念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成熟阶段也即“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部分便是达到真、善、美三者的价值统一。这也是中国人追求和欲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我们的先民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寻找着规范,积极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自然也包括建筑艺术的创造活动。

“天人合一”思想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灌输到中国人的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一种牢固的思想观念并指导着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说“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和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了“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理论。“先秦哲人把上帝之天转变为自然之天,不但认为自然之天对人活动有一定影响,也更加重视人的活动对自然之天的作用。主张人应依靠自身的力量决定自己的命运。一方面,人应遵循自然法则,提高制天之术,则可胜天,否则天胜。另一方面,人的生存发展必须经过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途径,而自然的变化又由于人的改造而显出五光十色,日新月异上午面貌。人与自然的相胜相用,透漏出中国哲人‘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最早理论信息。”

建筑是人的产物,而相对于人来说,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是“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产物。“人化”的结果是:一方面为人所用,一方面附加有人的意志。建筑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其实用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了居所,解决了住的问题;其审美价值不仅在于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同时发了人们认识真理和改造外界的热情和信心,促进了人们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建筑艺术本身就是人以美的规律和要求去作用和建构外界事物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融会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借物言志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惯用手段。人们无论造物还是塑造艺术形象,大都反映一定的思想内涵,而思想内涵多是抽象概念,很难以恰当的可视形象来表现,于是人们便以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出了确立象征性形象和理想化处理等手段,以此实现抽象概念的具象化、具体化。而这些都是以人与万物同体,要求天道变化与人之所望相符,天人之间运行互为发展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为基础的。飞檐、翘壁、瓦当、檐兽、斗拱等的构思和表现形式是这样,(此与西方哥特式建筑的尖塔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狮、虎、龙、朱雀、麒麟等题材的选用也是这样,(这些被中国人认为是瑞兽或吉祥鸟,它们能够感受天地之灵气,与天地对话,从而达到祁福纳祥,驱邪避鬼、镇宅护院、保佑平安的作用。)这是人与天地对话的途径和媒介,其传达的信息不仅包含人祈求天地保佑的良好愿望,同时也包含着人正以积极的姿态与天地寻求着和谐共生。建筑艺术作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天人合一”思想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伴随着“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其在内容和形式上日趋丰富多样。除实用功能以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审美价值和教化作用正日益被彰显,因为这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中国人对天人关系的特殊理解使“天人合一”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这种特殊思想观念作用下形成的这些造型与艺术手段所表现出的民族特色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深刻性。

五、结束语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内在精神。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无论造型、艺术表现形式及处理手段等都和“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人应当在体认天地人生大法的思想境界上去能动地从事实践活动,以推动天人关系由原和谐层次向新层次跃迁。”这应是现代建筑艺术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9][14]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蒙培元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08月

[2][3]中国传统文化通览.杨敏,王克奇,王恒展主编.中国海洋.2002年12月

[4]周易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04月

[5][6][7]太平经合校.王明编.中华书局.1960年02月(第18、694、17页)

[8]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庞朴著.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01月

[10][1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01月

传统建筑论文篇2

关键词:园林建筑传统现代

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对于促进文化现代化,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传统文化与建筑

1.1传统文化的本质

1.1.1“传统”的基本内涵及现代涵义

“传统”到底是什么?有的说是形成传统的动力;有的说是已经形成的文化遗产或文化。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相互关系,同时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是否就是传统?丹下健三先生有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就音乐而言,可以分成演奏者、作曲家及听众三个部分,当然作曲家肯定是本质的创造者,把音乐加以流传的是演奏家,而去欣赏这些曲子的则是一般的人们”。“在音乐上把传统加以继承的母体,是演奏家的重复,而存在于民众之中。亦即在音乐的传统和创造这个历史环节上,是作曲家———民众———作曲家这样一种关系,而演奏家的重复是与本质无关的”

传统的现代涵义,可以认为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尽管传统的定义存在着种种不同,但关于传统的基本内涵,并无大的分歧:其一,一般是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其二,是经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思想、心态、道德、风俗、宗教、艺术、制度等“遣传因子”;其三,各地区、各民族所创造的传统,具有各不相同的形式和状态。

1.1.2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

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它同一个民族过去的生活方式,建造手段以及社会对建筑的各种需求有关。例如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后期的古典柱式形式,

中世纪高耸的尖券等.已往年代的作品和民族记忆中把习惯的形式美法则保存了下来,使它们具有直接体现历史文化含意的形象价值。建筑传统更深刻的内涵在于作者历史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积淀。

因此,“传统”作为一个系统的核心和区分评价尺度就是价值观念系统,即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某种肯定和否定的关系结构,它对整个传统系统起着调控、制约的作用。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言,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精神本性所决定的,它的精神本性是由该民族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和它的生产关系所制约的。

1.1文化与建筑

1.2.1建筑文化的特性

文化是人类在寻求理解生存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它有着整体的、开放的、发展的特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惯性和积淀性。由于地域、语言、人种等不同,各种文化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本质上讲,各种文化之间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但由于时代不同,又存在先进和落后。建筑活动是人类征服自然为谋求生存的活动,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建筑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民族性、时代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等特性。

1.2.2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与氛围,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文化,建筑与文化互为同构关系。在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由于源头与走向不同形成了印度、中国(华夏)、阿拉伯、古希腊、古罗马等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体系相互独立且自成体系,与之相应的建筑又各具特色,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中国古代建筑较之西方古典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应从民族文化背景和深层次中寻找答案。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新文化,这个运动的思想基础就是“人文主义”,提倡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建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是讲究理性、统一与并富有条理性。文艺复兴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维琴察的文艺复兴后期大师帕拉第奥的代表作圆厅别墅,总体特征是平面方正对称、规整、讲究条理。而中国传统建筑如城市、宫殿、寺庙、宅第等,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例如北京故宫其平面中轴对称、纵深布局,在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中、屋顶的不同等级和台基尺度的变化中,创造了高低错落、起伏开阔的群体空间,深刻地表达了王权至上的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文化的烙印。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其隐藏在建筑表相之后的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何等深远。

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类型的文化也在发展中相互渗透、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同文化之间有互补性,中国文化可以补偿西方文化之不足,克服它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但同样,需要吸取西方文化的精髓,增加它的科学性,建筑文化亦然。我们必须弘扬理性精神,敢于冲击传统观念,在否定中前进,创造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民族建筑文化。

2传统建筑文化

2.1传统建筑文化

2.1.1传统建筑文化的性质

什么是传统建筑文化?怎样对待传统建筑文化?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一维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段的话,那么,传统建筑文化则是人们在过去生产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建筑文化。传统一词,是指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由上代传交给下代。因此,传统,具有以下性质:

1.普遍性。它必须是一个民族所共有的,而不仅属于少数人。

2.传承性。它必须是代代相传的,而非由少数人杜撰出来,它的来源虽未必与民族同时发生,但至少有了相当的时间,使大家对它的起源已很模糊。3.演进性,也叫进化性。有两方面的原因使传统不断进化,一是由于传统代代相传,必然要经过各个时代的调整选择,与新时代要求一致的传统得到发扬。二是各个时代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传统的保守性,它对外来文化容易采取排斥态度,但在与外来文化的长期接触中,其中有益于传统的那部分外来先进文化,或迟或早会不断被吸收、融合,从而包容在传统中,这也是传统不断演进的重要原因。

4.不成文性。它必须是一个民族的大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接受的东西,它无法列成具体的条款,勒令大家遵从;它永远隐在文化实体内容的后面,形成一种不易言喻的气质;可以拿文化现象作比喻,却难于给传统下具体的定义。

2.1.2传统建筑文化的特性

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它既然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份,那么,它必然具有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和连续性等特性。不言而喻,传统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传统的上述特性。我们阐明了这些看法,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自然也就十分清楚了。

正因为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发展的连续性、传承性和演进性等特性,所以它必然有许多具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继承。比如,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园林,不仅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且其中反映“顺应自然”、“珍惜生态”,“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手法和形式,确实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符合自然的设计理念与现代艺术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就是与大家族制度、家长制度和传统的伦理观念紧密联系的四合院也不能全盘否定,它不仅提供了在闹市中知识分子所迫切需要的幻想空间,而且有利于住在其间的各阶层居民的交往,使“人际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房屋建筑上得到最好的体现,这是独门独户的小住宅根本无法达到的。至于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创造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如江南水乡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黄土高原的生土窑洞建筑文化和西南山地建筑文化,更是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珍品。因此,那种全盘否定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认为提倡继承传统就是复古,就是阻碍现代化的观点和看法是不对的。我们认为,否定传统建筑文化,不仅会造成自暴自弃的社会心理,而且也对民族的新的建筑文化的建立不利。

还应指出,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估价,国外建筑师(包括华裔外籍建筑师)比国内建筑界要高;外国人通常比中国人更喜欢中国传统建筑,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一个在世界上曾领先1000多年之久的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居然没有什么精华可以继承,这怎么可能呢?

也正因为传统建筑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因此,适合昨天生产、生活方式的传统建筑文化,就不可能完全适合今天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了。所以宣传传统至上,只醉心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掘,而不注意向西方现代化建筑吸收营养,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于新的建筑文化的创建无益。

那么,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分析、继承、创新。分析是为了有选择的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我们主张,无论传统的建筑形式还是外国的建筑形式,都不可能毫无选择地加以套用。我们主张对传统的、外国的建筑文化,都要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既有民族形式又有社会主义内容的建筑新文化来。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一条艰难的荆棘丛生的道路,然而只有坚持在这一条道路上走下去,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建筑文化来。

2.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困惑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求新派认为中国的旧式房屋不合时用,又不经济。求新派不仅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还提出了建筑形式繁简变化的“循环论”,“在现代交通发达、文化传播,国际间同一样式建筑之产生将具有必然性”。然而,传统派则是在承认传统建筑的弊病并谋求以科学的方法,现代的材料来改进之的基础上,“以科学方法,改善建筑途径,谋固有国粹之亢进”。这派建筑师强调要把中国传统样式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传统来对待:“中国皇宫式建筑,在历史上占有极高位置,此时摒弃不顾、不特无以对我历史上发明家,且舍已之长,取人之短,智者所不为也”。“我们不应极端的无意识的,一味模仿欧化,而却把自己的民族全部抹杀”。主张“中体西用”或曰“西体中用”。“我们中国今后的建筑艺术应该取西人科学的长处,再加以东方民族的精神,那么方才堪称‘有美皆务无所不臻的了’”。

70年代末、80年代初“解放思想”的讨论,夹杂着对“”的痛苦记忆和对“现代化”、“新时期”的强烈憧憬,在建筑形式上表现为一种反传统、激进求新的趋向。建筑师把建筑的形式同建筑作为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场所的功能相一致的现代主义的建筑价值取向套装在哲学范畴的框架上,把“建筑的目的性,即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当作建筑的内容。或把建筑的内在矛盾界定为建筑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对立统一作为建筑的内容,实质上把建筑的样式直接偷换成了哲学上“形式”的概念,并由此以反对“形式主义”来反对传统样式。复古主义理论的错误,首先在于它把建筑的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又把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地方创造出来的各种建筑形式认为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任意套在任何内容上,这样,传统样式在被批判的语境中,就是传统样式=形成主义=资本主义,传统样式=形式与内容割裂=反辩证唯物主义。

另一方面,借助“新时期”、“向现代化进军”的社会精神价值取向和社会进步的乐观情绪,在唯恐被甩在世界进步和西方发达国家后面,在推行一种实用主义和别无选择的应战中,西方化/东方化被抽掉具体内容而被一种普通的,不容置疑的新/旧的判断所代替。以新/旧、古/今时间先后来代替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单线的进化模式,是西方近代科学发达后的一种技术乐观主义的反映。西方自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乃至后现代的历史主义,建筑技术和材料、功能和经济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样式的建筑仍然受到建筑师和社会的欢迎,而现代主义倒象个借助战争、危机和技术恫吓力来截断传统之河的野蛮的异族入侵者。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也是从秦汉的初成而经历了佛教传入,西域文化的输入等影响而延绵不息。近世西方文明的侵入所造成的经济、技术、材料、功能的大变更,是否也会是传统样式扬弃、转化的契机呢?以此为目的的民族风格的探索不应是受到鼓励?而断言传统样式产生的条件已经消失而传统必然消失,好象是一个基于“时间精神”神话的幻想和设定,难道唐诗宋词,古典音乐传下来并取得“高雅”地位,传统建筑样式不也是,或曰至少在相当一部分人心目中,是生生不息,弥古弥贵呢?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建筑界的流行,尤其是整个西方社会的怀旧倾向和保守主义回潮,传统派在与创新派的论战中似乎占据了主动地位,尤其是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使传统派不仅获得得了与创新派“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行发展道路,而且由于传统价值的反弹和操作的粗暴,传统样式在新建筑中,尤其在建筑艺术的主流中,几乎要占据了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成为大型公共建筑,重要文化建设的首选风格。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关注和新奇的手法无疑使中国建筑界的传统派受益非浅,而其反主流的怀疑、挑战、拒绝的内涵却少有深究。这样,在“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的移植过程中,建筑师、评论家都急于占领话语的“置高点”,没有来得及对自身现代化思维范式和现代主义历史观进行必要的审视和批判时,就把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捧上了天,欲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种风格教条,一个发展的必经阶段和一种价值评判标准。

其实,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商业文化互为因果,最有价值的成果莫过于混沌中的多元了。价值论以客体与主体意向相符合的程度来作出取舍优劣的判断,这无疑是主体性的一种解放。传统样式作为一种保证多样性的可能和选择,在更加开放与宽容的文化结构中获得了某种不可动摇的独特地位。

3建筑文化的现代性

一个建筑给人的形象感觉是通过两个层面去体现的:一个层面是建筑型体和空间虚实的变化,这很重要,是主体结构,但要创造一个感人的建筑形象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建筑的二维设计,包括饰面的色彩、分格、质感等等,它们对建筑形象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只要使体型塑造细部处理结合起来,就会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和社会效果,而无需更多额外的投资。这一点国内外有许多优秀的实例都做的很好。如巴塞罗那独户住宅砖砌建筑院墙,采用两种不同砌筑方式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式。再如,帖面砖饰面的分格及色彩的搭配,面砖横贴竖贴的配置变换,不同材质的对比等等,会使人感到丰富、自然和谐。还有玻璃幕墙的出现给建筑外墙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由砖木材料构成的建筑外墙的感受。其本身的构造形式不同,玻璃幕墙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无框悬挂式玻璃幕墙中玻璃固定在一个自承重钢结构体系的钩挂体上,玻璃材质的特性及钩挂件的连接点都最大限度地展示在建筑立面上,是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完美表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通过建筑细部来充实建筑形象;用不同民族文化理念精心设计的建筑,就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一定的建筑文化及其细部处理是和一定的建筑材料密切相关的,是对建筑材料的独特领悟。新的建筑材料的涌现为我们塑造民族建筑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如果说以前是用砖、木、石的民族建筑,今天我们要做的是用混凝土、钢材、玻璃、铝合金、石材、面砖、涂料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去塑现代的、民族的建筑文化。这些是古人所没有做过的,靠抄袭、拿来现有的、别人的东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做的只有创造,而这种创造必然会与建筑遗产与传统保护、继承和发展以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联系在一起。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分析那些成功的建筑实例,从中受到启发,取其精髓,汲取营养,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建筑论文篇3

扬州东城区是目前市政府重点改造的老城区,也是传统民居较为集中的区域,根据《扬州市老城区民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认定,扬州市老城区范围东至泰州路,南至南通东西路,西至二道河,北至盐阜东西路。笔者以小秦淮河北段现状调研与规划模式研究为切入点,对扬州传统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居民基本居住环境改善、整体文化品位提升进行研究。

(一)对小秦淮河北段的调研

小秦淮河北段南北以文昌中路和盐阜路为界,东西以北柳巷—北讲经墩、九巷—十巷—阮家大院—石灰巷为界。该地段占地面积为8.66公顷,居民619户。

1.住房满意度调研老城基础设施不够健全,42.7%的居民家里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仍在使用公共厕所。老城居住空间比较拥挤,除了独户楼房外,多户共用一院。面积狭小,通风较差,28%的居民反映采光较差。该地段70%为私有住房,部分为二层砖混楼房,住房环境相对较好。所以有4.7%的居民对住房环境比较满意。

2.房屋改造民意70%的居民选择房屋保持现状和按照政策修缮,其中希望按照政策修缮的占43.33%,希望按照现有政策搬迁的仅有8.67%,大部分都希望能够就地安置,16%的居民对自己的房屋意向表示无所谓。

3.小秦淮河北段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大部分居民反映公共配套设施不健全、活动空间较小、景观环境较差等。在该地段居住的多为老人,机动车无法进入该区域,所以12%的居民认为交通出行不便;23.33%的居民认为需要改善其他问题,比如部分居民认为沿河绿化过高过密,占用道路且两岸不通透;沿河居民将痰盂倒入河里,影响环境;没有天然气管道;污水无处排放等等。

4.小秦淮河北段社区改造意向仅有10%的居民认为应迁出居民发展旅游;79%的居民不赞同将居民迁走。42.67%的居民认为在保留原居民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发展旅游。鼓励发展家庭经营的比例较少,但是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将先将旅游发展起来,再鼓励有条件的家庭经营微型经济。

(二)小秦淮河北段用地现状

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传统建筑研究与开发的难题是正确处理新旧元素碰撞的矛盾,遵循“修旧如旧”、“以新补旧”和“改造利用”的原则。传统建筑改造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区域整体规划改造。为了使传统建筑更具宜居性,可设计仿古建筑,以古还古,并加入现代生活气息,再加入胡同文化的元素、布局等。传统建筑改造可以与城市文化形象规划共同研究,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1.用地现状小秦淮河北段首先是一个居住区,其次才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最后才是旅游区。改造该区域时需先分析其地段用地现状,根据其不同功能特点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小秦淮河是扬州古城唯一存留的内城河,该地段历史上庵庙祠堂居多,宗教文化气息浓厚,该区域现存18处历史建(构)筑物,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资源12处,街巷河道空间、传统民居风貌保持较为完好,传统社会网络保存完整。

2.小秦淮河北段特征以居住为主,且多为传统民居,多层住宅主要分布在小秦淮河东侧。街区内公共服务设施以商业为主,且主要为当地居民服务。文化娱乐设施缺乏,不利于社区文化形象的提升以及旅游活动的开展。公共空间缺乏,仅有两处小型绿地,能够活动的场所仅有务本桥西头一处,亲水平台环境较差,利用率不高,居民户外活动场所不足。

二、小秦淮河北段改造措施及建议

小秦淮河沿岸住宅早期均为一栋建筑一户人家,建国后因居住条件日益紧张,一栋建筑均住有好几户人家,人口密集、居住拥挤、设施落后。综合治理应首先从改善老城区居民住房条件做起。

(一)增加居住面积

小秦淮河北段建筑以一、二层低层建筑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米,居住环境十分拥挤,三代人同住一屋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应逐步迁出部分居民,改善居住密度。在区域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坚决整治违章建筑,这样才能使小秦淮河沿岸逐步恢复以往风貌。该区域改造可借鉴吴良镛大师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的类四合院建筑(仿古建筑)的理论与实践,改造后与原有的传统建筑融为一体,使整个区域形成统一的风格,显示该区域的特色美。

(二)健全生活辅助设施

老城区中,老人喜欢在井边一边洗刷做家务,一边交流聊天、晒太阳,这本身就是一道优美的人文风景线,是该区域的人文景观环境。传统建筑改造中需保留这些空间节点,并增加和周边环境一致的景观设施。还可在传统建筑周边加入自动化、智能化设施,便于居民生活。也可修建儿童玩乐场所,利于孩子融入传统建筑文化氛围中。在调研过程中,90%居民都提出因为没有通管道燃气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该区域中以退休的老年居民为主,交通面积较窄,只能通行非机动车,给老人换煤气罐带来了很多不便,在改造中一定要铺设燃气管道。据调研,小秦淮河两岸植物多以灌木为主,占据大半个机动车道距离,且遮挡对岸景观视线,改造中应改善植物种类,美化区域环境。该区域内很多住户都没有独立卫生间,往往是一个街道建有一个公共厕所,所以在调研时发现有部分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倒入小秦淮河中,严重影响水质和水体环境,在改造中一定要给每户居民设计独立卫生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提升建筑节能指数

小秦淮河北段建筑多为砖混结构与砖木结构,其节能效果相对于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有较大优势。该区域多为1950~1980年的建筑,建筑使用年限较长。有部分建筑节能专家曾提出对于使用年龄超过30年的建筑没有必要进行节能改造,但该区域情况较为特殊,这片区域建筑就像述说扬州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不能随意拆除,但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应做相应的节能改造。应利用新材料和技术,仿造古代雕花的老窗,既能达到保温隔热的建筑节能效果,又能形成传统建筑统一的视觉效果。因为传统建筑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所以有很多居民将老屋改造,拆除了雕花的老窗,换上新式玻璃窗。政府保护的部分传统建筑只是在沿街铝合金窗户的外框加上雕花的老窗,显得不伦不类。

(四)提升商业空间品位

该地段目前被用于商业空间的仅为一处废弃工业用地———漆器二厂,内部最有特色的租户为字画装裱、橡胶制作、漆器制作等3家作坊,其中字画装裱作坊是扬州最好的字画装裱作坊,文化气息浓郁。该工业用地的改造应充分发挥漆器制作、字画装裱等扬州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术特色,将其打造为扬州传统工艺展示、传承、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扬州传统手工艺术产业园,并吸引其他富有特色的扬州传统手工艺术家,既使他们的手工艺得到传承,又能提高该区域商业及旅游品位。据80多岁居民回忆,两岸更多的是街肆和店铺、歌馆和茶楼。小秦淮河的繁盛离不开各种店铺。如“裕泰祥茶栈”位于大东门桥边,主要经营红茶等茶叶制品,现在其后人已经在扬州其他地方重新经营“裕泰祥茶栈”。规划时两岸可因地制宜开店,如果恢复原商铺困难较大,可在原址地面或墙壁上篆刻老店铺历史,增加其历史底蕴及文化氛围。

(五)改善水质,发挥旅游优势

文人墨客经常将小秦淮河比成一条玉带,以前的小秦淮河水位比较高,两岸居民用河水淘米、洗菜、洗衣服,河里还有小木船(扬州俗称小划子)航行。据老居民丁老先生回忆,原来小秦淮河上行驶的小木船其实就是游览船,从小东门桥上船,能一直行驶到五亭桥。每条船上有4张躺椅,游客在船上躺着喝茶、聊天、看风景,很是悠闲。丁老先生表示,小秦淮河现在的水位不高,且沿途桥洞不太大,两岸树木茂盛。建议景观改造时,让小木船在小秦淮河上划起来[3]。

三、结语

传统建筑具有分布广且数量大的特点,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作为城市人文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延续。对传统建筑应进行恰当的改造、提升与利用,保护好建筑文化遗产,充分体现该地区的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氛围,实现“使用中的保护”,积极发挥传统建筑的意义和价值。传统建筑的改造提升与利用应避免“大拆大建”的浪费式开发模式,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土地与建筑资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建筑的改造方案,完善其改造理论,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修正传统建筑改造的合理规划。

传统建筑论文篇4

关键词:皖南;建筑装饰;以人为本

置身于徽州古村落中,那里风光秀美,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它们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了幽雅的生活环境,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般在皖南古村落的村子入口,祠堂前的广场,建筑的大门,室内的厅堂等,这些人们的视线最易停留的地方都作重点装饰。如款县棠越的7座牌坊群,径县茂林的14座牌坊群等,它们都以赫然醒目的姿态立于村口,形成独特的村口标志,同时也张扬着本村曾有的荣耀。另一些则利用门楼、古村及其特有的自然风貌来构筑村口空间。如径县桃花潭镇的万村,以“义门”门楼、彩虹桥和溪边古杨树,形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还未进村,以浓浓感受到家的气息,村的灵秀顿显无遗;而水东翟村的“踏歌岸阁”门楼屹立于桃花潭东岸,与古道石阶、大夫第和银杏古树相拥而成的空间则气势磅礴,异常突出。牌坊群、门楼这些具有装饰性的建筑物所营造的各种氛围的空间不单纯是为了界定村落的起始点,更重要的还是村落个性最好的反映。

逢时过节,祠堂前的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人最多,人们逗留的时间也最长。所以皖南的祠前广场常设有高大的旗杆石、万年台(古戏台)。人们在古树的浓荫下看戏聊天,形成一个较开阔的集会场所。万年台是广场的中心建筑,多用重檐翘角,相当耀眼醒目。舞台又是戏台的中心,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都采用各式的藻井装饰,来突出演员的活动空间。如祁门珠林余庆堂的戏台,正中为弯隆式藻井,台面前檐斗拱、额仿上精刻有人物、花卉图案,装饰性极强。还有则在梁仿和檐拄撑拱上雕刻戏曲图文。

大门是出入的咽喉,它对宅第的规模、气势起着不可忽略的暗示作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论贫富,大门都是装饰的重点。皖南民居喜在门洞上方饰以立体的砖雕门罩。门罩雕饰繁富,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历史故事、地方风情等,但都突出吉祥寓意的主旋律。它不仅美化了大门,而且表现了主人的情趣;同时,门罩本身又是一幅奇妙的艺术品。还有一些地区喜用满饰有纹理的磨砖贴面来装饰门墙,以衬托门头所镶的反映不同门第的嵌方。这种简洁的装饰手法更突出了大门的雄丽、威严。作为集会的重要场所—祠堂,它的大门是采用石鼓、阀阅、铺首和匾额来装饰。

皖南居民的厅堂,是接待亲朋好友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也是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作为居住空间序列的高潮,更是重点装饰的对象。用屏风、匾联和天棚界定了一个面对大门、天井的半开长敞空间,是其大而敞,堂而正。在屏风前八仙桌坐定的宾主目及的地方,如厅堂大门的墙背面和天井左右的侧墙,讲究的都用磨砖拼花贴面。如径县茂林的滋树堂其天井即采用有暗八仙纹理的花砖侧墙。稍次的也用砖墙粉白,再饰以墨线彩画。厅内的柱础、石墙裙和石踢脚通风口,都有表达主人情趣的雕刻。花好月圆、五富捧寿、松鼠葡萄等表达美好生活寓意的是寻常人家喜用的装饰。而文人雅士则多用能表达自己情操、气节的图案,如琴棋书画、鱼樵耕读、梅兰竹菊等。每户带堂名的挂匾,更是主人的家风和志向的直接表露。今天,一些厅堂条案上还摆着“老三样”: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交通性质的街巷,辅质的廊厢,从属性质的边屋杂院,在装饰及加工上都大大减化至适用的程度。如街巷铺地的石材,只是中间推独轮车的一条,选用较大的条石或卵石,根本不像天井铺地那样割拐拼缝;廊厢的石柱础也是最简单的复盆础或方形刻线础;厨房边屋的梁架,更见不到月梁和雀替,就是檐口撑拱,也是形式最简单的,绝对不会使用复杂精美的木雕;杂院围墙更不见装饰性的檐口砖雕或墨线彩画……正是由于这些辅装饰的简化,衬托出主体空间中重点装饰的细密与精致。如街巷平铺的卵石,与民居前有各种吉样图案的卵石铺地形成对比,使得人口更加突出。主次空间的不同装饰,不仅加强了空间性质的区分,也在加工时省工省时,节约了开支,真正做到了装饰的有的放矢、恰倒好处。

人们的视线容易停留和挑剔的地方是传统建筑中空间的转换处。如径县桃花潭镇“踏歌岸阁”门楼,既是渡口的交通要道,又是接连村内外空间的人口标志。它高大的体量形态在宽广的水面显得格外醒目,透过二层明间的雕格漏窗观桃潭风光,碧波烟云,如临仙境。每户厅堂和卧室厢房之间的天井横门,如今门头上还存有垂挂珠帘用的桃形吊钩或石雕的凤颈钩眼,这种今日看来装饰性极强的横门,过去十分有效地界定了每户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进一步是闺中绣房,退一步是会客厅堂。不论是主体的屋顶、屋身和台基,还是地面局部的梁、柱、拎;抑或是檐口、门窗洞及墙的转角,都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如屋顶与屋身之间用雕刻精致的撑拱和柱间坐斗作过渡;屋身与台基地面则以石雕柱础和浮雕墙裙来连接;室内地面和窗洞四周都饰以圈边。屋面檐口的瓦则做成云头和滴水状。不同材料之间的过渡所作的装饰处理,其细微考虑更是令人叹服,如木柱落在石柱础上的柱脚底端,其垂直交叉的中心线上,都挖了一个如意头形的孔槽,看上去十分好看。实际上每个柱脚底端垂直交叉的四个孔槽,是施工时校正柱子垂直度用的标记,同时也是防止柱脚受潮腐烂的通风孔。只是匠人们将其艺术化了而已。这种兼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装饰处理,很值得现在借鉴和学习。超级秘书网

在皖南古建筑群中,无论是牌坊、民居、祠堂还是亭台楼阁,被称为“徽州三绝”的石雕、砖雕、木雕精湛技艺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特别是房屋明亮的地方,如门窗格扇、窗槛栏板,还有栏杆、门环铺首以及檐下挑梁和撑拱,自然成了精工细琢的对象。更何况这些部件都是人们日常天天要触及到的。因此在皖南传统建筑中各式图纹的门窗和栏杆格芯不胜枚举;裙板、栏板和挑梁、撑拱雕刻的花卉鸟虫、人物故事极其细腻生动。我所见的最撩人的当数西递西园中的一对名为“岁寒三友”的石雕漏窗,左为松石图右为竹梅图,寓含“咬定青山不放松,寒梅疏竹共风流”之意。又如黄山屯溪的程氏三宅内灵芝如意状井檐斜撑,用透、剔、掏、挖等手法雕成六朵层次跌落的灵芝卷瓣,使整个装饰物形成六面观看的花罩,同时又将卷瓣脉络清晰,完全立体化,是徽州宅第木雕装饰的典型代表。

传统建筑论文篇5

关键词:传统美学园林建筑艺术设计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够以其独特的风格著称于世,其原因之一正是在于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

一、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发展的影响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但它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的集中反映。儒家传统思想对封建时代的园林建筑立意产生了深远影响。园林建筑的物质外壳如亭、堂、馆、轩、斋等,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在文化礼仪及习俗上与“天地”及“先祖”沟通交流的物质媒体。而台的雏形是“灵台”,主要功用是祭奠天地祖宗。园林中的宫殿,以“巨丽”为特点,讲求儒家“天人合一”所倡导的“顺天理,合天意”的礼制,强调中轴线意识及“天定”的尊卑等级秩序,反映的是惟我独尊的文化心理,适应了统治万民的政治需要。

从我国园林建筑的发展来看,早期的园林建于自然中,充满了求仙的神秘气氛。汉代后期造园逐步消失神秘气氛以大自然为师法对象。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文人士大夫为逃脱政治动乱,加上受到佛教、道家思想的影响,大都崇尚玄谈,寄情山水,他们在名山大川中求超脱、找寄托,自然山水成了他们居住、休息、游玩,观赏的现实生活中亲切依存的体形环境,讴歌自然景物和诗文山水画开始出现。但是,人又不可能实现其游遍天下名山大川的理想,于是就在家庭园中布置山水花木,既可实现其山林简朴的生活理想,又可籍之获得神游宇宙的乐趣;既可以之寄托神仙境界,又可视其为超越尘俗清心养虑之所,私家园林应运而兴。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纷纷加入造园的行列,他们在设计中以诗画情趣入园,因画意而成景,园林与诗、画的结合更为紧密、精练,概括地再现了自然,并把自然美与建筑美相融合创造了一系列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园林建筑获得了成熟发展。

二、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立意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要在有限的地域内创造无穷的意境,显然不能照搬自然山水,而必须通过造园家对自然的理解,并加上主观创造才能达到目的,在造园活动时主要靠园林空间的创造来得以实现。

庄子在《逍遥游》中把万物生存的道落实到精神上,强调人要追求精神上的完全解放,并提出以“心斋”、“坐忘”来作为体验道的手段,这种功夫必须以“无欲、无知、无己”的修养而得虚静之心,并对事物作纯知觉的直感活动,同时以通天地之情的共感而求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庄子这一思想表现在造园上,就是不能照搬照抄自然山水,而是对大自然进行深人的观察和了解,并从中提炼出最高,最富感染力的艺术形象,用写意的方法创造出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最好的概括;庄子的“游心”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创造影响极大,庄子认为要“以天地之心为心”,方可“欺契造化,与道同机”,才能不受现实的拘束,在切实认识客观事物后,经过主观的美的感情,选择缤冶,构成美的意象,从而“由无得一,由一得多,由多归于一”。在造园家看来,外在景物只不过是生情的媒介,而特别注意到景物的象征性和处理的含蓄性。因唯有象征性,物体以有限的形象而求无穷无尽的意义。唯其含蓄性,人的想象才能得以自由驰骋而获不尽的气韵。这时景物已不再是纯粹的线条,色彩,质感等的组合,而是在传统体验下给予人们以心理的暗示,造园时多以象征的手法,不论景物的名称、形状或布置均别有深意,以扩大人们的艺术联想力。于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有“一池水可为千项。一堆石乃表祟山九初”之说,从而以少胜多,产生无穷无尽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词匾联是达到启示,象征和意境的重要手法,早已与园林空间艺术融为一体。如网师园中的“月到风来亭”取唐代诗人韩愈“晚年将秋至,长风送月来”之句而得名,由于亭所建的位置最宜秋夜赏月,有“月到天心、风来水面”的情趣;而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取宋代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找”之句而得名,借与清风明月同坐表达封建士大夫的清高,从而以一简单的扇面亭空间赋予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三、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的影响

从布局上来看,中国园林建筑大多呈现出严格对称的结构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两种形式,这两种建筑布局风格分别我国传统古典美学中儒家美学思想和道家美学思想的集中反映。

儒家讲中庸之道,注重万物的和谐,中正,均平,循环,建筑的布局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园林宫区的格局,包括结构、位序、配置皆必须依礼而制,皇家园林中的宫殿建筑和私家园林中的住宅建筑,以及寺庙园林建筑在设计上多取方形或长方形,在南北纵轴线上安排主要建筑,在东西横轴线上安排次要建筑,以围墙和围廊构成封闭式整体,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这些是儒家的均衡对称美学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反映。如皇家园林颐和园中的建筑“涵远堂”、“知春堂”、“澄爽斋”、“湛清轩”、“知春亭”等呈中轴线对称;私家园林中的苏州拙政园住宅部分位于山水园的南部,分成东西两部分,呈前宅后园的格局,住宅坐北面南,纵深四进,有平行的二路轴线,主轴线由隔河的影壁、船埠、大门、二门、轿厅、大厅和正房组成,侧路轴线安排了鸳鸯花篮厅、花厅、四面厅、楼厅、小庭园等,两路轴线之间以狭长的“避弄”隔开并连通。

道家主张返朴归真,无拘无束,任其自然,其建筑无论在情趣上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折多变和自由活泼。受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布局时采取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基本原则,力图使人工美与自然美相互配合,相互增色,园林建筑多以轻巧活拨的造型,开敞流通的形式,与自然相谐调,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园林建筑山水园部分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园林建筑布局上高低错落,如圆明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在造园的思路上巧用地形划分景区,在每个景区布置不同意境、趣味的景点,并使用对景、借景、隔景、透景等传统手法,形成各自的特色。环境空间构成上手法灵活多变,藏露旷奥、疏密得宜,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潇洒超脱,逸趣横生。追求天趣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基本精神,把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起来,将艺术境界与现实的生活事例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的情趣和美的理想都水融在一起的,可居、可游、可观的现实的物质空间。

参考文献:

[1]杜汝俭,李恩山,刘官平.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谢建明.论建筑的艺术意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72.

[3]张春彬.解读中国古典园林建筑[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传统建筑论文篇6

就中国的传统建筑来说,中国的传统建筑遵循的是”通用式”的设计法则,既要求房屋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用途,或是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形式.。湖北传统建筑主要是砖木混合结构体系,其建筑结构主要分为两种:承重体系和围护体系.1.承重结构体系首先承重结构体系由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式,插梁式这几种形式组成,鄂南地区的传统建筑的形式主要是以厅堂结构为主要特征,祠堂和大屋的开间一般都超过五间,深度多于七个架梁,由些小局部部分还采用了筒瓦及琉璃瓦件,这些都变成了鄂南建筑装饰的特色。2.围护结构体系在鄂南地区可用于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的建筑材料非常的丰富,主要围护的建筑材料有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和竹草结构都是常用的砖木结构围护体系.在咸宁最早的夯土土木结构是最典型的,例如咸宁的黄家咀民居群,它的主墙都是”干打垒”的构造,阳台都是以木结构的形式,在石材使用上都用的是当地的卵石,就地取材,房屋的墙基则都是鹅卵石垒筑而成,在鄂南地区的建筑形式上有专门的石墙,土墙,木墙,砖墙.这些也是鄂南传统建筑特征。

二、鄂南传统室内界面装饰手法

鄂南建筑的室内装饰艺术同样是整个鄂南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审美和精神要求的层面。从地域上看还能反映鄂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都能反映在墙面装饰艺术上。鄂南建筑装饰手法主要反映在鄂南墙面装饰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与彩绘技术工艺及鄂南传统装饰图案艺术上。

1.木雕

在鄂南传统建筑室内墙面装饰上看,木结构的建筑和木雕工艺是密不可分,木雕工艺在当地的木构件上处处可见,当地的木雕工艺又了很好的发挥空间,建筑木雕的装饰图案以鱼虫花鸟为主,纹饰精美,疏密有致,雕工运用缕雕、浮雕等雕刻手法,惟妙惟肖,尽显主人官府富户的社会地位。鄂南的墙面木雕虽简洁但工艺不简单,图案非常精巧.在木结构的室内界面的梁、枋、斗拱、撑拱上都展示了不同的木雕纹样,还有其它界面如门、窗、天花、藻井、挂落等各界面上都用木雕做了修饰,一处都没有放过.木雕的制作技术有透雕、浮雕、贴雕、线雕等。下面介绍几种制作工艺:透雕还有另个别名叫漏雕,明清时期也有人叫玲珑雕,从名字上来分析就知道它的雕刻形式的镂空的效果,在鄂南的传统建筑的室内界面装饰上是以通透的感觉为主。雕刻的手法上保留立体的部分,凹进去的部分会作镂空的处理,雕刻的观赏位置可分为单面和双面透雕,比如鄂南传统建筑中的界面门、窗、扇都是只能看到一面的部分,所以里面大部分都用的单面雕刻的装饰手法,在鄂南建筑室内界面里还有挂落和雀替这些界面构配件,都用的是双面雕刻手法,透雕的装饰手法在鄂南的界面装饰上应用十分广泛。浮雕可分为深、浅两种,是鄂南当地很普遍的木雕工艺,主要在木构件上逐层雕刻,在界面上能形成很强的立体感.一般在如下界面上门、驼峰、窗板、斜撑上都会用浮雕的雕刻工艺,深和浅两种浮雕效果并用,雕刻时要考虑界面构配件的厚度和体积,使之达到最佳的界面装饰效果。最后是贴雕,它是直接将装饰图案粘贴在木雕构件上,可用铁钉和胶水进行固定和粘合,与前面两种界面装饰手法相比,贴雕使用的还是比较少的,主要是用于文字的装饰界面上.

2.石雕

鄂南地区的建筑主要以木建筑为主,前面介绍的几种木雕都是很典型的界面装饰,但是考虑到鄂南当地的气候和地域条件,必需做到保湿和防潮等要求,石材的应用也成了重要的界面主体部分。在一些门枕石、柱础、抱鼓石上随处可看到石雕的雕刻装饰纹样,由于时间的历练,石头的表面上都有一层”包浆”,石面上有一种黝黑发亮的效果,反映了鄂南很淳朴的装饰风格。抱鼓石在鄂南传统建筑中以方形居多,圆形的也有,一般出现在祠堂和大的院落里面,都是整块的石头直接雕刻,有深和浅两种雕刻形式,雕出来的效果非常精致。在室内的墙面上多采用的是耐磨的石材,采用的是嵌入式的雕刻,如栓马石就有着耐磨的性质,使它在鄂南的墙面装饰上成了最佳的石材。

3.砖雕

砖雕顾名思义就是在砖上进行的一种雕刻工艺,在鄂南的墙面装饰上应用广泛,砖雕和石雕有个共通的特点就是耐磨坚固,但砖有个特点比石材松软,所以雕刻工艺上有所不同,雕刻起来比石材经济,省工省时,在界面装饰上会出现在门头、檐部、窗套和墙面上,砖雕的雕刻模式是采用的先雕后烧,给房屋内的墙面上营造的很强的欣赏价值,这种砖雕的室内界面装饰是其它的装饰材料无法比拟的。

4.灰塑和彩绘

灰塑又可叫泥塑和彩塑,制作简单造价不高,在鄂南建筑室内装饰中也又很强的装饰作用。灰塑的制作可以加一些颜色,还可以加人一些石灰、细沙、毛草,再用铁丝做骨架,加工成不同的造型,主要在屋檐和屋脊等室外界面上出现居多.彩绘装饰在鄂南的祠堂木结构中会出现彩绘装饰,能够保护木制墙面少受损坏和侵蚀,而在普通民居中内部装饰上应用的少,多保留木结构本身的颜色,木雕工艺的室内墙面以清新淡雅的颜色为主。

三、鄂南墙面装饰图案

鄂南传统图案所深含的审美文化主要体现在审美情趣的特征上,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演变而成的,也使鄂南不同特点的墙面装饰图案形成了当地特定的审美意识。就如湖北咸宁市是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和“楠竹之乡”,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将桂花寓意为爱情的象征,将竹子誉为高雅的君子,而鄂南装饰图案广泛出现的桂花、楠竹等纹样,先民对其赋予了美好的愿望和深刻的含义,成为汉民族文化象征的符号。鄂南建筑墙面装饰绘画的图案就由凤的图形演变而来,凤的图案形象经过提炼后与卷形S纹、勾连云纹组合,凤纹的整体形象简明抽象,造型拙稚,线条粗犷,风格质朴生动,具有鲜明的层次和节奏感;建筑墙檐图案在造型方面,运用卷彤云纹、凤纹、鸟羽纹等曲线纹样,凤的羽翼图案的轮廓性特征更为轻盈,反映了楚文化装饰纹样具有造型清秀、色彩纯朴、线条流畅的艺术特征。装饰性形式丰富的吉祥图案,是鄂南传统民居重要的艺术特征。鄂南传统民居的装饰部位通常在窗楹、门饰、柱头、瓦当、檐口等位置,图案有鱼纹、蛙纹,象征家族康宁、子孙繁盛的主题,同时大量使用古代各种戏曲故事等题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总体来说民居室内装饰的表现题材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当地文化现象的表象,它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所创造的产物,也是一定区域内人们生活方式,生产劳动,观念风俗的反映。所以鄂南传统建筑的室内界面装饰是当地文化的体现,也是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手工工艺的精湛.

传统建筑论文篇7

1.1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内在统一

建筑是反映文化和艺术的长期存在的实体,建筑设计依附于文化环境和地域环境中,反映出不同的审美观和文化认同感,同时,建筑能够展示和促进文化发展,所以文化与建筑是内在统一的。

1.2当代建筑设计作品缺乏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建筑文化渊源流长,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国际化与多元化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各大城市高楼林立,发展迅速,钢筋混凝土与玻璃幕墙成为了现代建筑的流行设计语言。中国建筑业也迎来了空前繁荣,大城市中各种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拔地而起,但整体来讲,中国现代的建筑设计作品,大部分缺乏中国文化的民族文化内涵。设计师需要从建筑设计中能将传统文化融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形成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延续,又能够体现时代特色。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分析

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需要分两个层次来把握:

1)物质与形式层面。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从建筑的整体布局、颜色、空间、材质、形态等方面分析地域文化特点;2)精神内涵层面。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风格讲究秩序、讲究对称、讲究稳重和谐、讲究端庄大气,同时也具有浪漫优雅的气质,这是现代建筑设计师设计理念继承和演绎的关键所在。

3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1)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上,应该侧重于对其内在精神的演绎。

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保守僵化的误区,避免机械的照搬中国古建筑的具体形式,由于时代不同,材料技术不同,建筑的功能体量和以前的建筑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设计当中,应该侧重于对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演绎,创造性地结合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做到继承中创新。

2)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表达形式。

建筑是具体存在的实体,它通过空间、形态、色彩、质感等建筑基本元素的组合来实现建筑艺术的视觉感受和精神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这些元素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并以此来反映它的文化倾向,这是现代建筑设计反映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a.建筑形态。建筑形态是指建筑的整体布局、空间大小、尺度等,中国传统文化对事物的形态具有自己的审美习惯,讲究对称,秩序,讲究不同的形态创造不同的意境,现代建筑师通过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空间、形式、结构、比例、均衡、节奏等造型符号元素的理解和分析,选择适合建筑类型的组合方式,达到所要表达的建筑文化意义。b.建筑色彩。建筑色彩是构成建筑视觉认知符号系统的必要元素。色彩本身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独立的建筑形式元素,中国的建筑色彩丰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象征意义,比如红色象征热烈、喜庆、吉祥、浪漫,黄色象征富贵和皇权。现代建筑利用色彩和传统文化的呼应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c.建筑材料和质感。材料和质感的运用是建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与形式的融合是建筑设计的理想目标,建筑材质符号就是指建筑的表面特征。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质感,给观赏者不同的审美和文化感受,比如谈起灰砖,谈起白墙灰瓦,人们会自然的联想到中国传统建筑。利用人们熟知的材质肌理来向观赏者传达建筑印象,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联想,增强现代建筑的文化意义。

4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演绎

4.1项目解读

1)文化背景解读。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我国培养各民族青年及高级人才、研究各民族文化的最高学府,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于单体建筑风格而言,设计应考虑具有民族风情并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表现。由于我国民族众多,不宜采用某一民族特定的民族建筑风格,而选择整个中华民族传统建筑中的成熟元素加以演绎,综合起来形成人们亲切熟悉而又有新意的“民族化”建筑形象,体现“民族特色”“中国气派”及“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

2)时代背景解读。

设计不但要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更要体现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自信,体现作为现代文明传播的载体所应具备的建筑形象,烙上时代的烙印。以现代演绎的手法同时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和传统文化已成为设计的主流趋势。

3)建筑区位解读。图书馆位于校园的南北中轴线上,南侧紧邻团结广场,是中轴线上仪式性序列空间的高潮部分,建筑形态应具有强烈的“中央”气质,计算机中心及博物馆分列东西两侧,三栋建筑围合八角形的团结广场,从整体性考虑,本设计应统一考虑三栋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建筑造型,以形成统一的校园核心区整体风格。

4.2设计要点

1)现代的语言演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设计用现代的语言表达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通过对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抽象,提炼出一系列现代的建筑语言,追求在气质上的传统文化的神似,而非简单复制的形似,从而塑造出简约端庄大气的文化教育建筑形象,具体措施如下:a.以有着方正对称中心感强的秩序组织简洁庄重大方而雕塑感较强的建筑形体,表达出中国文化中四方平顺、贤良方正的形象气质;b.建筑顶部采用平屋面与坡屋面相结合的方式,屋面与建筑立面使用同种材料,并采用直接交接的方式,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雕塑感;c.建筑主入口采用象征坡顶形式的玻璃雨棚,形成中轴线上的视觉焦点,并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d.以中国古文字和中式花棂窗抽象出现代建筑语言,形成整个建筑幕墙的表皮,尺度宏大规整,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同时又兼具现代建筑的气质;e.建筑主要材料为米色石材、灰色陶板及玻璃幕墙,突出“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同时,体现大学建筑亲切、典雅、自然的风格特点。

2)中轴对称的均衡布局。

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博物馆三栋建筑共同围合了八角形的民族团结广场,其中图书馆位于校园南北中轴线上,计算机中心及博物馆分列东西两侧,均衡布局,形成整个校园的核心区域,设计统一考虑三栋建筑风格和建筑造型,以形成统一、完整、气派、均衡的区域空间。

3)树立绿色节能建筑的典范,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绿色、生态、环保、节能、低碳排放等议题在建筑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界的一大主题,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不谋而合,本工程考虑以下绿色节能措施:a.生态绿化屋面。本工程首层有较大面积的屋顶绿化,生态绿化屋面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蓄水性能、滤水性能、吸尘降噪性能、防辐射和调节温度湿度功能,达到建筑的绿色生态化,降低建筑能耗同时提供宜人的室外学习交流活动空间。b.积极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没有环境污染,永不枯竭的新能源,利用太阳能可提供照明、热水、光伏发电等需求,本工程拟在建筑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光纤导入照明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有效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c.自然采光及光导利用。本工程积极利用自然采光及光导利用,合理控制立面的窗墙比、尽量增大自然采光面;节约人工照明成本;利用光纤导入照明系统将太阳光经聚光元件高效采集、传输至建筑内,具有节约电能、无污染的特点,可提供绿色、环保、清洁、安全的照明环境。适用于地下空间引进阳光。d.自然通风与气流组织。自然通风既可为室内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且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本工程充分利用外部地形空间条件合理布置建筑主动构造良好的自然通风体系,同时利用方正的建筑形态、中庭、窗户的通风布置等积极的组织和诱导自然通风。e.绿色建材。提倡使用原料提取、产品制造、使用及再循环、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利于人类健康的绿色材料。

5结语

当今世界的建筑设计已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建筑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相结合,体现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我们要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更好的应用于现在与未来,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

传统建筑论文篇8

选用的卫生器具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的要求。节水器具包含节水型水嘴、节水型便器、节水型便器冲洗阀、节水型淋浴器等。节水型水嘴最大流量不大于9,L/min(水压0.1,MPa,管径15,mm);感应式水嘴离开使用状态后,应在2,s内自动止水;延时自闭式水嘴每次给水量不大于1,L,给水时间4~6,s。陶瓷片密封式水嘴使用寿命大于20万次。节水型便器宜采用大、小便分档冲洗产品,大便冲洗用水量不大于6,L,小便冲洗用水量不大于4.5,L。节水型便器冲洗阀要有防虹吸装置,大便器一次冲水量6~8,L,小便器一次冲水量2~4,L。节水型淋浴器,淋浴喷头最大流量不大于9,L/min(水压0.1,MPa,管径15,mm)等。在设计说明、材料设备表中均有所体现。

二用水计量设置按用途设置

用水计量水表,是绿色建筑一般项的要求。对于住宅,其入户管上应设计量水表,住宅小区及单体建筑引入管上应设计量水表。公共建筑不同使用功能应分别设置水表,加压分区储水箱的补水管上应设水表,采用高位水箱供水系统的出水管上应设水表,冷却塔、游泳池、水景等的补水管应安装水表,公共建筑中厨房、洗衣房、游乐设施、浴室等应安装水表计量。

三使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使用非传统水源的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设计图纸中经常见到中水管道未做标识,没有采取防止误接、误用的措施。《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第8.1.6条写明,中水管道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①中水管道外壁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涂色和标志;②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③公共场所及绿化的中水取水口应设带锁装置;④工程验收时应逐段检查、防止误接。保证中水的使用安全是中水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主要内容,这点设计师不能忽视。

四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问题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是绿色建筑一般项的指标,同时也是优选项指标,不低于一定比例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才可以成为绿色建筑,而大于一定比例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则可以加分,使得建筑有可能成为绿建二星、三星。但现实设计中,经常出现计算错误。

1用水量计算有误

用水定额是计算用水量的基础,绿色建筑应进行节水设计,其用水定额应按《民用建筑节水设计规范》GB50555-2010执行,其用水应为平均日生活用水的节水用水定额,而不是采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如办公楼每人每班最高日用水量是30~50,L,而节水用水量是25~40,L。宾馆客房最高日用水量250~400,L,而节水用水量是220~320,L。医院病房设单独卫生间每床最高日250~400,L,而节水用水量是220~320,L等。采用不同的标准,计算出的用水量不同,而据此得出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亦不同。

2用水时间的确定

因为不同的建筑用水时间的长度有所不同,同一座建筑一年内不同时段的用水量也不尽相同。对于住宅,夏季用水量较大,冬季相对较少,而公共建筑变化较大。如中小学寒暑假期用水量很少,年用水量不应按12个月计算,可按9~10个月用水量计;设有空调的公建,其夏季空调的补水量较大,如上述某图书馆,其空调补水按平均日冷却循环水量的1.5%计,小时补水量9.8,m3/h,使用时间10,h,日补水量98,m3/d,按用水时间120,d,年空调补水11,760,m3计。

3绿化用水量绿化、广场道路浇洒用水

每月浇洒次数及用水量也不尽相同。春秋季绿化用水较多,夏季雨水多、湿度大,绿化用水相对较少,需要以年用水量来计算。如北京,冷季型草坪,灌水定额每年15~25,L/m2灌水次数,特级养护33次,一级养护25次,二级养护14次。上述某图书馆绿地6,000,m2,按冷季型草坪,20,L/m2,特级养护,年用水量为3,960,m3。

上一篇:建筑装修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中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