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30 04:40:25

西方建筑论文

西方建筑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时代精神 建筑 哲学 美学

一、总述

1、建筑与时代精神

贝聿铭曾说:做建筑一定要有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可以从建筑的技术层面,设计理念,甚至材料以及形式形态等方面去表述出来,它的涵义可以很广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时代精神”必然是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风气习俗一脉相承的。一个失去了相应的时代精神品质的建筑,仿如2世纪的思想家回到古罗马帝国的时代,又或者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人来到2l世纪那样,必然与整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2、哲学与思想;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形成相比起艺术,宗教甚至建筑都要晚,这大概因为哲学是一门总结的学问,是一个涵盖所有的总的体系,它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静思。但是思想的存在就一贯有之,从人的存在开始就有了的。从哲学发生的时候,它就代表着时代精神。

3、建筑与思想;建筑与哲学

或许建筑的一开始是没有思想的,即使有那种遮风避雨的观点,大概也还不能称之为思想。建筑中的思想是在美学或者艺术作为一种纯目的表达而加入到建筑中的时候才产生的。从古希腊的建筑开始,建筑的美或者说建筑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雕塑美的体现,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筑有了最原始的思想。希腊的柱式就是很典型的文化现象,它只是曲折的反映了当时的哲学和审美情趣。

二、历史的印迹

西方建筑到底与哲学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过怎么样的对话和接触,只有通过回溯历史才能找到答案,或者通过分析过往的历史种种能给予今天的时代精神一个启发。

结束了长久的黑暗便是光明的时期,当欧洲的人们重新从拉丁的古籍中寻找到被沉睡了多年的古希腊文化,人们因见到竟然有那种面向人生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明而欣喜若狂,从而也揭开了一个崭新的产生天才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可以称为近代,在大的时期哲学和建筑领域的划分并没有不同,但是在具体各自体系的发展中有各自的特色。

文艺复兴是一个融百家思想于一炉的时代,相对于旧的经院知识体系,从古代亚里士多德那里传承下来的大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无疑是一个知识的急速膨胀,而当时的各个知识技术领域并没有严格完全的分工开来,每个学科都有相对的联系和依存的可能,建筑和雕塑可以“混为一谈”,天文和数学可以有同样的理论,不过这正是出产全能天才的时代,同时这也是关系人本身的人文主义时代。所以许多建筑师本身也是哲学家,各种思想之间的共融性非常明显。

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虽然是来自古希腊文明,但它绝对不是复制的文化,古希腊的文明对于它只是一种启发,这是一个在时代的共性中显现个性的时代。对于建筑来说有几个方面是受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精神而影响深远的。其一是建筑师的正式分工独立,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开始存在,这是以后建筑师专业化的良好开端。其二是建筑理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分支在这个时期开始细化和专业化,各种建筑专业的理论指导书陆续发行,这个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开放风气密切相连。其三是建筑形式和布局的自由和清新,为以后建筑的自由发展而不需要遵照一定的定式开辟的道路。

当时的建筑师多数都是在各个领域都精通的天才大师,虽然他们的个人风格有所不同,但是介绍其中一个也大概可以反映当时的概况。当中比较突出的当算达芬奇了,这里选择介绍他是因为他在哲学史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的人物。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因为他的人文主义观念,他从人体的分析中总结出最典型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以此来论证美,因为他同时一是一个建筑师,这种美的原则也被运用到建筑中来。达芬奇还是一个机械学家和建造专家,他设计了新的大型机械以帮助建设水利建筑,并设计了一些水利建筑专门的构件。当时的建筑就是在这样一些通才的把知识融合运用的情况下把建筑技术,建筑理论,建筑文化深深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的,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种建筑精神。

关于这个时代的美学,依然是继承古希腊以和谐为美的美学涵义,同时对美的规律性也是艺术家们共同赞成的观点,然而,关于这一套规则的产生贝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其实这也是至今仍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当时比较偏向于一种先验的理论,就是说这种法则是天才的人头脑中固有的东西,艺术的法则只可以被大众所接受,这种美学的思想在康德的美学理论中有着批判继承的发展,下部分会继续分析。而关于我本人对于美学的思想和美学的形式之间的思考,我认为在这一个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美学主要表现为绘画的顶峰时期,在建筑上的美学和艺术上的诠释除了雕塑,绘画是另外一种表现方式。而绘画通常是以神话中的人物或者一些贵族的肖像为内容的,我认为在美学的思想上有了本质的不同,这已经不是一种对自然美的一种模仿,人自身便把生活带进了艺术里面,因而艺术便有了思想,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在绘画中得以表现。有一个故事可以表现这一点,教堂的主教要达芬奇画一幅教堂的壁画,达芬奇苦思三天没有头绪,后来主教基于功利的原因威迫达芬奇,达芬奇于是当晚便有了最后的晚餐的构思,主教无形中成了犹大这个人物的模特。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画家通过塑造犹大这个人来表达现实中主教这样的人物,也把自己的不满的情绪通过画表现出来,把现实存在的这样状况的社会因素引入艺术从而成了思想。

三、综述

西方建筑论文篇2

关键词:当代建筑理论西方建筑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总体来说中国当代的建筑市场更像是西方建筑设计师展示自己设计理念与才华的试验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模式必然包括了建筑领域的交融。而在这个阶段中国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吸纳,由于长时间以来中国建筑理论的停滞与断层,必然导致外国设计思想的流入,对外学科、边缘学科的消化吸收。可是现实却是更多的照搬照抄西方建筑理念,中国建筑师自我健全中国的文化体系却是表现的极其不成熟。

二、原因

提到原因,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当今中国的建筑现状,大量雷同的现代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复制粘贴,大众对物质的高度追求,对精神生活世界的忽视。现在的这种状态更像是西方国家现代建筑状态的复制。诚然,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建筑也需要模数化的材料设计,高技术的声光环境设计,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来迎合高品质的物质需求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需求。由于中国建筑领域文化的部分缺失,政府对城市建筑景观形态的长期忽视,我们的建筑创作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地域性,过于玩弄形式主义,过于依赖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并不一定适合本土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的理论受基本理论(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等);应用理论(方法论、工具论、设计原理等);跨学科理论(建筑史学、建筑美学、建筑教育学、建筑技术、哲学、技术等)以及建筑评论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里边最重要的因素应该属人们的观念世界,人们的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认知体系。武汉大学赵冰教授曾经总结中国当代的建筑理论――“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从西方输入的建筑理论,其中包括设计理论,在基本形态上保持了西方的特征,它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在文化理智上中断了中华文化八千年承传发展的易的设计理论,象我们通常说的风水理论等。一般的中国建筑师几乎对中华的易的设计理论一无所知,因而中国近现代的建筑根本上是和中国本土相冲突的。而随着殊相文化的中华主义的发展,我们越加感到了中华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必要。”

而他提出的太极理论,营造思想,语言与书写的设计联想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建筑创作的进步

时下外国建筑师的先进设计理念对我国当代的建筑领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例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雷姆.库哈斯、安德鲁以及最近较为流行的“建筑女神”扎哈.哈迪得。我们以扎哈为实例来研究一下,扎哈推崇的是一种前卫艺术,她坚信建筑具备一种力量,可以从重力中解脱出来,让身入其中的人们获得解放,感受自由。无疑扎哈的作品充满着动势,流畅的线条让人震撼。扎哈的数学学习经历给她的设计具有深厚的结构到功能的设计能力。尽管人们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褒贬不一。但是扎哈对自己建筑设计理论的深入探讨与执著追求也影响着很大一批中国的建筑师。我国对这类建筑师才华的吸纳也是建筑领域的进步。对处于全球化的中国,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与自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同等重要。

说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提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贝聿铭。贝聿铭有着丰富的西方留学经验,有着对中国文化的热忱,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他成功的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去,为业主和更多人接受。这应该算是中国建筑创作的又一进步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贝氏的人生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偏密斯风格,继肯尼迪纪念图书馆之后寻求了新的出路――柯布式雕塑风,后来当他接手台湾省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的设计便开始寻求中国式建筑的出路。贝氏认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方向。北京香山饭店借鉴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是对中国式建筑的成功探索。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殊技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随着贝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发觉,他成功的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典范。

四、当代建筑创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王澍的“业余建筑”是对中国建筑师职业“专业”但却商业的运作的反驳。国内专业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崇洋的心理成分。同时方圆大厦、福禄寿大厦以及新建成的广州铜钱大厦可识别性很强但显得过于商业化肤浅化,当然侧面也能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本族文化浅层次尊崇。毕竟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而我们的建筑理论体系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断层之后必然呈现对外来建筑理论体系的崇尚与偏好。当然我们当代有很大一批建筑师正在努力寻找本土建筑的出路并有了显著的成效。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被外来文化侵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缺失导致当代建筑师失去了一部分最重要的文化建筑理论指导。其次,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紧张高效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似乎忘却了中国人温文尔雅的生活特质,更多的呈现出了对物质与金钱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个人修养的缺失。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品位同样重要。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与提升。再者,中国的建筑大潮风生水起,开发商和业主要求的是高效,是利益,更多的建筑师为了生计会妥协于这个现状,缺乏创新性,忽视建筑环境与场所性精神。但我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愈加强烈,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会愈加成熟。

五、结语

西方建筑美学讲求比例、尺度、色彩、空间、视错觉等分析,追求理性至上主义;而中国本土建筑理论讲求实用理性精神和中国建筑文化中物我一体的环境理论及营造理念,空间与实体并重,钟情于空间与意境的塑造。我们应该树立起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较为清醒地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与更新中传承,与传承中更新。

【参考文献】:

[1] 邹德侬 《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解困――五谈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经验教训》 [J] 华中建筑 1988.09.16

[2]刘林 《活的建筑:中华根基的建筑观与方法论――赵冰营造思想评述》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12.30

[3]黄海峰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贝聿铭建筑哲学与作品诠释》 [J] 建筑设计管理 2009.08.28

[4]段琼《寻找真实的扎哈.哈迪德》 [J] 创意与设计 2011.06.20

西方建筑论文篇3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混沌思维 逻辑思维 建筑文化特征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维的混沌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混沌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不仅关注人的理性要求,而且重视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混沌有三个基本属性:整体性、本原性、模糊性。

①整体性:强调混沌的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中国哲学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的立体态,所以注重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在具体处事原则上, 表现重“合”轻“分”;重“和”轻“争”,追求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强调“虚实相生”。非线性的有序,是混沌的基本状态。

② 本原性:混沌是一种“原”。从庄子回归自然的观点看,“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③ 模糊性:指其模糊的外在形象的内部包含着有规律的内在本质。混沌的模糊性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含蓄美的原动力。

混沌思维的特征在于重直觉与体验;注重对认识对象的“意会”、“领悟”和直观把握, 强调非理性的“体验”和“直觉”。不太关心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逻辑思维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定量精确思维,已由牛顿、 拉普拉斯等西方先哲们奠定了雄厚的数理基础。被当代人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实体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重视实体,在认识上将“实”与“虚”截然分开,实体与虚空的分离既是物质与空间的分离,也含有己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在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中,就导致了西方文化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前进,其宇宙认知图式始终处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中,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就是抽象为形式,因此,以形式为研究的对象, 并走向科学化的逻辑性和实验性。

二、中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从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获知,无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受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美学观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也波及建筑文化。“天圆地方”是影响中国建筑的特殊因素,尤其以礼制、玄学、中心论影响最甚,使建筑成了官府意志的图解,或建造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只有少量的私家苑囿或民居,设计手法显得比较轻松、随意、灵巧。从古代都城的建筑、宗教寺庙及民居的创意、构思、选址、设计布局、轴线关系及型制、体量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施彩用色都有严格规定,大一统的集权统制,抗变排外的思想意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是中国建筑文化重传统轻变革的主要原因。传统主义和抗变保守是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而儒家的经典说教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鄙视建筑创作的观念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天不变、地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恪守祖制”的建筑思想不可能对先前的建筑形式有很大的触动,也就不会发生西方那种风格特变和流派纷呈的局面。

封闭的古典轴线关系、院落形制和较为明确的空间界定,注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建筑融于环境并强调人与景观的转换等等,所以中国古建空间层次较为含蓄,且多为纵横向展开,以奇、巧、智在有限创作空间内创造光辉的建筑艺术。

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西方建筑文化史,同时也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发展史,在西方人看来,建筑是思想智慧的凝集,是美的化身,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制订《考工记》、《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的时候,西方则早已开始建筑理论的研究,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提出适用、坚固和美观到大建筑师斐地设计雅典卫城,创造影响世界的“希腊古典柱式”,从15世纪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到20世纪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等反映了西方心理――文化机制中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

应该指出西方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超脱自然的观念对建筑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成了美的化身,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与建筑艺术结合更为紧密,甚至许多建筑构件也被拟人化或情感化,以展示对人性美和神的意志的歌颂,这种意念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创意、构思和设计。

西方的建筑艺术含有较多的理性、浪漫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至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建筑艺术被赋予较多的宗教或伦理意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即便建筑的空间也因理念的需要而设计成虚无、梦幻或超脱,并形成了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和古典柱式,技术、艺术、观念几乎同步的发展进程,是西方善于学习、比较,并创造的文化心态的最好注脚,在建筑上,它兼收并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从而形成多变的风格。

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探讨形式的本体内涵,我们发现形式背后必有反映相应文化理想的事实。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的形式范畴;中国从 “ 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 “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西方长于思辨、分析科学;中国长于兼容、包含、善汲取他人之长的人文价值。

1 中西方城市空间之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特色:①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较规整。②市中心突出位置设王城、衙署或钟鼓楼,十字街口,无公共广场,呈封闭式布局。③建筑呈平面展开,不仅实体的个性突出,而且以庭院与建筑组群的出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市中心无高耸建筑物,高塔多建在郊区和山丘上。

西方古代城市特色:①无一定的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布局较自由。②市中心为宗教式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形式开放式格局。③高耸建筑常在市中心,逐步向周围降低高度,市中心常有不高的山丘。④城市建筑具有尺度雄伟、体量宏巨,呈外张感,与自然对立的外观形式。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人同形的使宗教建筑在城市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集会、狂欢、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这符合城市向外扩张和发展的要求。

2. 中西建筑之差异

西方的建筑原形――古希腊神庙,不强调内部空间,却以外部空间为主。四周开敞的柱廊形成心理上的外向社会离心空间,人们的活动主要在户外广场上,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是一种开放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外部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入口以照壁和影壁屏障,呈现出内向保守的心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由于文化思想构架体系的差异,东西方建筑具有明显的不同:东方重组群,西方重单体;东方重布局,西方重造型(这从米开郎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可见一斑);东方重意念,西方重情感;在环境、空间的把握与创造上,东方传统建筑较封闭,西方则较开敞(公共意识较强);建筑界面处理及轮廓线方面,东方较柔和,西方较直硬;东方重平面视觉艺术在建筑上的表达(如紫禁城等),西方则重空间艺术(如雕塑、绘画、曲面、壳体等)。

越是地方的、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应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透过形式的现象看到西方建筑师们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中的求真的理想的本质。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找到结合点,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贵祥.中西建筑文化比较.见:王化君,顾孟潮主编.建筑•社会•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 黄国红. 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 1997(1)

[3] 朱小雷. 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18(2)

[4] 俘裕哲.从东西方人聚环境理论的演进中谈建筑师创作思维的变化.建筑学报,1995 (3)

西方建筑论文篇4

一、中西哲学观念对于建筑环境的影响

大自然在中国和西方人的眼中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但是对于自然神性的理解却是泾渭分明的。在中国哲人的视域中,大自然是天地造化的自然规律和生命孕育的世界秩序,这种力量理应得到人类的敬畏和折服,并且受到超越自然之外的意志的掌控和支配。儒家学派认为,人类应该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它,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充分地利用它,并生生不息繁衍下去。而自然在西方世界中,则是作为人类之外的物质存在,人类应该征服和支配自然。中西方的建筑哲学观念深受本国传统自然观的影响,“建筑哲学是关于建筑根本的观点,研究怎样认识建筑、揭示建筑的本质,把握建筑的根本性原则与方法。它是建筑观的理论形式,应以建筑自身得出。”

建筑最初的功用是缘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抵御自然中暴雨猛兽,人类能够在无常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建筑的防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这种自然观在《易传》、《系辞上》、《老子》和《庄子》中都有过精彩的表述。《老子》一书中是这样阐述对与自然理解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指自然是天地万物自然生发的规律,天道也不是有意为之的一种秩序。庄子更进一步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后人称庄子的这种自然观为“齐物论”,其哲学内涵是指人与自然应该是不分彼此的关系。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对当时的建筑环境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代建筑居住的建造中,大多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地貌走势、气候变化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而进行规划的。中国建筑环境的营造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熏染和灌输,个体与环境之间、群体与环境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都能够融洽地相处,建筑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子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有机构成,意图追求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的完美结合。从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中,可以明显地窥见到人们竭尽全力地想渴望达到的一种人与自然的理想存在状态。从中我们发现,在中国人的建筑思想中,建筑与自然相遇的时候,并没有向自然发起挑战,力图使自然环境为人类所奴役,而是怀有与自然平等对话的愿景,使人类置身于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古典西方哲学一直都主张主客观对立,战胜自然,为我所用的观点。因此,西方建筑中的哥特式教堂、古罗马斗兽场、宫廷建筑和歌剧院都回避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这些西方建筑共同的风格是体积庞大、进身幽长、层高宽阔,而且这些建筑与外界接触的窗户面积都非常狭小,意在缩小与自然的范围。西方建筑中花园的设计格局也体现出这样的观念,从花园总体设计全貌到喷水池、园艺的栽培、小品雕塑和装饰的花盆都秉承着几何对称的设计原则,其中包括树木和花草都刻意按照严谨的图形比例修剪。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这种与自然相对抗的意念和建筑恒久存在的设计理念,古典的西方建筑很在意建筑的独特品格,每一座建筑的设计都考虑到封闭性和独立性,往往具备超人想象的体积感和异乎寻常的大尺度,这种设计理念已经超出人们使用功能的范围,而是直接地想表达一种与自然远离的建筑观念。建于城郊或临海的建筑,也总是展现出一种与自然相隔绝,傲然独立的空间感。

中国建筑的传统思想中,建筑如其他的日常用品一样,并无明显的区别,也需要不断的维护和自我修复,要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的节奏。正如梁思成在其著作《中国建筑史》中所阐述的,他认为中国建筑观念与西方有着显著的不同,西方世界中建筑房屋应该是恒古不变的,而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建筑与自然相制约的意识比较薄弱,自然与建筑和谐相融才是中国人心中渴望的澄明之界。中国建筑的整体风格和规划布局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与西方古典建筑追求凸曲线的造型设计、独特张扬的个性有着迥异区别。中国古典建筑以虚实相间、群落庞大、内收曲线和与自然为邻、横向展开的布局折射出与天地亲和、与大地贴近的建筑哲学内涵。木结构的建筑设计恰如其分地体现出这种设计思维。木结构的房屋构造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来自房屋上方建筑材料的压力,可以随意设计房屋的窗户坐落。中国南方房屋通向院落的位置,通常是成排的落地窗点缀。中国古典建筑中回廊的设计也是这种建筑思想的体现,许多庭院中多采用回廊缠绕的方式,廊的两边分别是房屋和庭院,其实廊的作用就是房屋与外部环境的过渡,是建筑与自然保持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西方古代建筑的房屋内部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是截然分开的,这种设计布局试图表达出观念上的对自然世界的抵制。古希腊和古罗马用来祭祀神灵的庙宇的墙上没有可以看向外部空间的窗户,只有一个个细小的通气孔。而同一时期的住宅和神庙的设计也是如出一辙,房屋内部只留有狭小的缝隙,有的房屋甚至采取全封闭的方式。庞贝古城保存有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古罗马时代的居民住宅和市井街道。庞贝古城的居民住宅没有窗户,为了解决这种困扰,人们在室内画了很多颜色鲜艳、视域辽阔、具有很强透视感的建筑,所有这些设计的深意就是用来突破室内窘迫和压抑的空间感,用心理上的幻象来打破空间设计的局促。

在西方世界战胜自然的观念从未停歇,在西方的大工业时代更是高潮迭起。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达尔文“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培根更是明确地宣称“理智的法则不是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在西方世界中,与自然竞争和抗衡的观念一直都是存在,并根深蒂固的,直到近代西方社会才受到和接受东方的和谐自然观。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法则和规律,在审美趣味和哲学构建上努力达到“师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古典建筑始终与自然处于平等对话的状态。西方建筑是将房屋作为与自然抗衡和支配自然的手段。现代西方建筑理念也受到东方建筑哲学的熏陶,其自然观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和动摇。从主张“适者生存”与自然竞争的思维方转向关注自然生态健康和平衡发展,吸收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方式,从直线发展的进化逻辑转向螺旋发展的进化模式。

二、宗教对中西建筑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西之间的宗教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折射到建筑理论上自然有着天壤之别。即中国古代社会为帝王将相建造的宫殿和廊宇与西方社会为宗教祭祀而准备的建筑形成显著的差异,这种不同缘于建筑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子系统,人类与宗教中诸神的冲突和较量是其不变的永恒主题。

宗教的存在是一种跟随社会演变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宗教总体呈现何种样态与社会的演变是如影随形的。人们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象来完善他们的创造物――神。宗教世界并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依据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境来构成特定的宗教现象,对神的顶礼膜拜就在宗教建筑中被体现出来的。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儒教、道家和佛教,常见的宗教建筑文化包括道教建筑文化、伊斯兰建筑文化和佛教建筑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的这几种宗教文化在互相角力中,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强大的政治工具。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中国历史以来与宗教文化一直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由此,使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一直采取低调的姿态,尽可能遮蔽神的光芒,而彰显人的光辉。以儒家伦理为其统治基础的中国古代阶层在其建筑上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上层阶级的宫殿在平面上基本采取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这种建筑模式始终占据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统领地位,儒家文化所渲染的“礼”在建筑文化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中典型的代表建筑如:秦朝的阿房宫、唐朝的大明宫和明清时期的紫禁城。这些古代建筑之所以显露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归结于在当时的世俗文化中掺杂着某种神性的力量,是帝王将相至高无上的权利神性的象征在建筑上的体现。

神的拟人化是有其深层涵义的,是不以宗教追随者和创造者的意愿为初衷的。人们意图通过建筑来膜拜自己拥戴的神灵时,其内心深处并不是为了凸显自身,恰恰相反,人们认为神是不可撼动的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把自己提升为神的同等高度。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世界中就把本民族的祖先安排在神的队列中,基督教中更是宣扬造福之人死后升入天堂,佛教教化人们摆脱世俗的纷争,从而踏入纯净的极乐世界而修身成佛。这些宗教思想也毫不例外地在建筑中被反映出来。最为能折射这种宗教观念的建筑就是古代的墓地,不管是中国远古时代的皇陵还是充满神秘气息的埃及法老墓群,都大相径庭。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都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与此相反,西方社会确是一个彰显“神”的形象的世界。中国社会从未出现过神的权威超过人的地位的现象。在宗教这个领域,中国人发扬一贯的中庸的哲学态度,始终将人与神放置在相同的高度去爱戴和尊崇。西方社会与之相反,可以夸张地说,西方社会的建筑历史其实就是教堂和庙宇的记载历史。为此,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尽管在中西宗教建筑中对“人”和“神”的侧重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以“人”的感受为其出发点的,而在西方则把“神”的作用放在醒目的位置来强调。但是中西方共同的特点是一致认为“神”是恒古不变的存在,而“人”的存在终究是稍纵即逝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国建筑中对木质材料的选择总是情有独钟,而西方世界却独独青睐于石质材料。这样木质建筑的短暂和石质建筑的稳固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古代埃及埋葬法老的金字塔以其孤寂清冷,吸引着数以万字人们的眼球,巍峨肃穆的建筑群落无声地表达了对自然和神的敬畏与遵从。身处广袤的大漠身处,金字塔建筑群落的错综复杂和庞大体积充分展现了金字塔不可超越的地位。金字塔在展现古埃及人卓越的想象力同时,使人在自然和神明面前显得异常渺小和卑微。古希腊对人和神的态度是非常包容和宽泛的,在希腊人眼里,人和神是同样值得尊敬和膜拜的。于是我们看到古希腊的神庙建筑中,尽管是宗教建筑,却采用了人的标准为其尺度的。在古罗马那里,人的地位则明显超越神的位置,他们把人与神放在比肩的地位来考量,认为人具备神所拥有的巨大力量,现实中的君王就是神的化身,对人的尊崇其实就是对神的敬畏。而彻底打破这一格局则是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基督教完全拒绝人性的彰显,把尘世的一切荣耀都归功于无所不在的神明。其结果就是动摇人类对自己的信心,怀疑自身的力量。在中世纪中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体,而神则是万物的尺度和统领。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独自矗立于欧洲荒野千百年,以其坚硬的石结构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冷艳的色彩搭配和直指苍穹的尖顶设计让人们心生敬畏与恐惧,以致心甘情愿地匍匐在上帝的脚下。由此,神与人,此岸与彼岸永远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西方社会对于人与建筑的关系在不同时代采取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在古希腊人眼里“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这同时也是西方古典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古罗马的建筑中,由于当时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拱券结构技术,古罗马人的建筑中体现了人超越于神的理念。在基督教的建筑观念中,则完全颠覆了古希腊和罗马人对人和神关系的理解,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这种局面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才有所改观,西方人在文艺复兴思想的感召下,对古典建筑观作出全新的诠释,使得古典建筑思想得以重建辉煌,重新肯定人的尺度和作用。中国在古代社会对建筑的设计则体现在对房屋功能使用上的舒适性、空间利用上的弹性和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与相融性。如古代民宅中天井的设计、回廊的巧妙安排、庭院的人性化设计以及风水的考虑,使室内空间延伸至室外,巧夺天工并非常适宜人居。体现出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与建筑的彼此相溶,建筑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人与整个建筑相得益彰,水乳相溶。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理念的梳理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社会更是着意营造一个适宜居住的建筑环境,而不是追求庞大的体积感和空旷肃穆的内部空间。而西方古典建筑则非常重视体积和比例关系的设计。综上所述,中国人更关注建筑中人的尺度的实践,也能更好反映出人本思想在建筑环境的体现。

三、中国和西方建筑环境理论的差异

西方传统哲学思想自柏拉图以来对宇宙万物本源的探索从未停止,与中国古代哲学追求虚无的宇宙观相比较,西方哲学更强调事物是一个有机的实体,而非是虚空的存在。西方哲学将宇宙万物的始初追溯到一个实在的物体形态上,人与世界是处于一种虚无与实在、有和无的状态之中。把虚空和无理解为绝对不存在,没有物体存在的空间场域。而有和实体才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才是世界的原初状态。与虚空相比,实体才是世界的本源和至关重要的因素,西方哲学的这种宇宙观念是实体主义产生的源头。

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观念是在重视、强调和发展“虚空”的哲学理念,与西方哲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例如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内涵中都是虚实相间的整合、有与无的和谐发展。在这样统一和协调运作下,宇宙万物才能蓬勃发展、源远流长。“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老子著作《道德经》中流传百世的至理名言。这种美学观点也成为建构中国建筑哲学的重要原则和基础,认为艺术想象在虚实相生中才能真正彰显生命的存在感。

其次,中国人非常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对于外部环境的感应和表达。建筑意境的营造应该能打动和震撼让人们的心灵,体现出天地的气势和庄严巍峨,依托自然河山的壮丽和伟岸来提升和荡涤人们的情感。而西方人一直承袭着形式逻辑思维的偏好。基于此,几何图形的物体符合西方人的普遍审美认知,因此,西方的建筑造型对具有逻辑思辨特性的几何图形的运用非常兴盛。优美的建筑艺术必须具有明晰可辨的几何图形比例关系和确定的数量和体积关系,这些明晰的几何图形所构成的自足的物质实体是建筑造型艺术的基石和根本。所以,在欧洲教堂、园林乃至民居中,随处可见几何图形的组合与搭配。

与西方建筑偏重几何图形的思维模式有所不同,中国人更偏爱玄思的哲学思维模式。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是将整个物质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体现在建筑造型上,中国人更喜欢整齐划一的空间布局,而刻意避开几何图形的设计。例如历朝历代都城的坐落都是位居天下的中心,而皇室成员居住的宫殿则是处在都城的中心;其中宫殿又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又位居宫城的中心位置。次要的殿堂廊宇环绕在正殿的周围陪衬,而市井民居又围绕着宫殿错落而建,都城的四周则簇拥着不计其数的城镇村落。这种井然有序的建筑分布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宏观的宇宙观念模式,这种建筑设计观念几乎浸入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大到显赫的王宫,小到普通的民居都是这种正殿在中心位置,其他从属建筑围绕在四周的设计格局。

中西建筑之间这种明显的差异,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源是长期实践和思维方式的迥异背景造成的。西方人在建筑设计上倾向整体和细节的同时把握,而中国将侧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上。这种不同,表面上看似是方法论选择上的差异,实则却是中西放更为本质的问题的彰显。中国社会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对于感性的追求胜于对理性的探索,所以在对问题的分析上缺乏逻辑分析的陈述。中国传统文人一直很看重对自身情绪的营造和身心愉悦的实现,很少去涉足理性逻辑的建构,这种传统沿袭下来的思想也对建筑领域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建筑学领域,人们倾向于直觉和感性的的理论建构,而缺少逻辑分析的方法诠释。中西方建筑理论是各有千秋的,中国在建筑形式上注重意象化的诗意表达,而西方则是强调理性逻辑的建筑思维。不管在建筑实践中采用何种思维方式,“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唯有注入人文内涵的建筑,才是建筑精神的价值体现和意义所在。

在国内建筑领域中一直都存在着两个比较明显的理论倾向:其一是对建筑艺术的本体性研究处于相对真空的阶段,没有形成对建筑艺术的深层探究意识,鲜见将建筑造型艺术置于人类生命存在意义的角度去理解,关注和评判。由此在国内的建筑艺术活动理念中,始终没有建立对人类终极生命状态的同情和重视,缺乏建筑理念中人文意识的构建,由此直接导致对建筑造型艺术中对先进思潮和理论的吸收、判断和思考的淡漠和缺失。其二是对建筑实践活动缺少深入细致的自觉研究意识,在实践层面或是理论层面,都极少关涉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忽视平时最为常见的生活场域,却把“艺术风格”、“形式内容”等抽象的观念视为重要的建筑要素,而现实生活场景的打造和建设则常常被忽略和遗忘。这就折射出国内建筑领域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来看待建筑活动艺术,过分关注对形式的设计,从而使看似标新立异的建筑缺乏深邃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的积淀。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出现,归结于既缺少高屋建瓴的理论阐释,又没有足够的实践方面的积累。而经历现代化阵痛的西方人则深刻地认识到主体生命状态的重要性,具备更为自觉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意义的追问。于是,与日常生活接触最为紧密的建筑艺术就成为主要的关注对象,因此,西方建筑艺术中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和考虑较之我们更为充分和深入,就在情理之中了。

中西方在建筑艺术活动方面的主要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建筑艺术理论多集中在建筑本身形式,而很少涉及建筑物本身之外的其他社会文化因素。而西方建筑理念则涉猎诸多文化层面的影响因子,诸如心理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哲学思潮和文化背景等等。国内建筑领域,把目光更多投向形而上的艺术风格和形式设计上,西方建筑活动也重视建筑的外观造型,但同时也注意到建筑活动不应该使封闭自足的状态下进行,更没有把建筑艺术活动仅仅停留在对形式外观的关注上。他们能清醒和自觉地意识到“生命”在建筑活动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上更多融入人文因素,对具体生活细节的把握有着非常深入和细致的考虑。另外国内的建筑理念往往缺少对价值意义的追问和探索,在思维方式上欠缺缜密的逻辑判断意识,比较感性和随意地对问题得出结论。西方人的建筑观念则是哲学思辨意味浓厚,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更胜一筹。

中西方建筑哲学观念的相互融合和彼此借鉴将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如何承袭本民族悠久的建筑思想精华和对西方优秀建筑文化的吸收是值得关注的现象。中国古典文化历来主张“和而不同”的哲学观点,其理论的含义就是强调事物的多样发展和多层特性,同时还要观察到事物之间是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发展的。因而,对中西方建筑文化哲学中体现出的相异性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和吸收,不断丰富和创造建筑文化哲学的璀璨未来。

西方建筑论文篇5

【关键词】阿尔瓦罗・西扎 观察法 调查法

第一章 关于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

阿尔瓦罗・西扎1933年生于葡萄牙马特西诺斯,1949 年至 1955 年就读于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1955 年至 1958 年在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费尔南多・塔沃拉的事务所工作。之后,他在波尔图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当时的葡萄牙经历了战火之后正处在改革之中,西扎对整个国家的建筑规范与发展都有着重大贡献,被认为是“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二章 观察法、调查法在阿尔瓦罗・西扎工作中运用的实例

西扎,是在欧洲边远地区成长,在家乡文化以及环境的熏陶和在建筑学道路上不断进修学习,而逐步获得成功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建筑师。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理解西扎,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西扎,并且能给我们不少学习与工作的启示。

1、观察法在阿尔瓦罗・西扎工作中运用的实例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研究目标,按照一定的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从中收集各种现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本文中的观察法,主要是指建筑师通过旅行、速写及写作等方法观察、记录、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

“我们学到了很多,同时我们学到的东西会重现,融入到我们之后描绘的线条之中。”――西扎。无论是在讨论会的间隙、旅行的飞机上、工作室、咖啡馆、自己家还是工地现场,西扎总会拿出速写本或信手拈来的纸和笔,迅速地勾画着设计构思、建筑细部、优美景色、城市空间,甚至是别人的肖像,以此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1.1旅行与记录

阿尔瓦罗・西扎认为,建筑师应当多旅行。旅行的意义在于让建筑师能够发现新事物,无论是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对建筑师的工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旅行还能让我们从直接的建筑体验中进行学习,“只是看书或者图片没有意义”。西扎在旅行中,总是爱用草图来记录一切。这与我们平常旅行中用相机记录又有所区别。画在纸上的内容,是西扎经过筛选以及感性处理的画面,并不是现实的全盘记录。

在威尼斯旅行时,西扎经常会手绘水城的独特景观,记录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而且他还会细心地记录下当地建筑上有特色的细部处理,并标注上数据。西扎通过自己的极为细致的观察与记录认真地学习和思考着建筑。

1.2基地与草图

阿尔瓦罗・西扎说:“当我参观现场时,我开始设计。设计从一个概念开始,并在第一张草图中来回往复。”正如西扎的描述,自从开始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每一个设计项目之初,他总是首先“察看现场”和“绘制一张草图”。西扎亲自在现场走来走去,走遍基地的每个角落,有时在某处长时间停留、观察,用笔勾画基地草图,记录他在观察基地时注意到的基地特征和可能激发构思灵感的线索,比如地景、建筑、街道、树木、缓坡,甚至岁月的痕迹。然后,西扎将最初的设计构思用草图的方式将建筑放置基地后的状态描绘出来。

葡萄牙莱萨・达・帕尔梅拉海洋游泳池 (1961-1966) 是西扎早期的成功作品。在博阿・诺瓦餐厅建成之后的几年,马特西诺斯市决定在餐厅以南几百米建造一个游泳池,仍然沿着海岸线,地段内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小湖。图1.2.1是这项目西扎最初的基地构思草图,草图呈现了基地给西扎留下的最初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基地的初想。

这是西扎一贯坚持的方式,因为只有草图能够将体会与感受快速地表达出来,捕捉此情此境所激发出来的设计灵感。

然而基地现场捕捉到的灵感绘制在基地构思草图中,到构思的最终实现还需要大量精细的工作。西扎必须重新回到基地现场。通常,他“不会很快地做任何决定,总是往来基地间数次,不断协调、讨论之后,循序渐进地做出最后的设计。”这种工作方式实际是西扎的基地构思草图与现场条件的反复验证和调整的过程,这也使西扎的设计与基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最后落成一个从建筑与场地糅合的设计。

有人说,这是西扎对场地环境的敏感性。然而笔者认为,除了上天赋予西扎的天赋之外,更多的是西扎的用心观察,长时间与基地相处,用心与之对话、磨合的结果。

2、访谈法在阿尔瓦罗・西扎工作中运用的实例

本文中的调查法主要是指其中一种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对使用者、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西扎说,“我独立的工作同时我与为其做事的人交谈,尤其是居住者。有时你有不同的观点;然后你们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一些我最近的工程包括与居民或者将来居民的有组织群体的长期讨论。”用这个叙述,西扎重申了建筑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的使用者是第一位应该永远记在脑海里。建筑师其实是服务行业,使用者才是我们的客户。另外,,建筑师寄予所有希望的作品的完成,是以用户使用画上完美的句号。让使用者满意,才是建筑师最满意的答卷。而对于公建项目,西扎认为参与公众讨论会使在这些复杂的项目中获得优秀的质量,以及更为细致的准备。

西扎曾在柏林工作时,花了一点时间在工地与工人讨论了楼板的安置。第二天则受到了建筑公司给他发来的一封信。信文大意是禁止西扎与任何工人直接交谈,在交出实施方案之后建筑师通常什么都不可以改变。这种工作方式无疑隔断了设计师与建筑、场地之间交流的最后环节,西扎对此十分不满。在他的观念中,即使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原方案也并非不可,而是在建造阶段仍在发展,强调保持创作过程的连贯性与紧密性。

第三章 总结与启发

西扎对于地域场所性与现代主义融合的不懈探索,让他成为一位独具特色的建筑师。西扎及其他的前辈葡萄牙建筑师所走出的实验性的“第三条道路”无疑对于正在致力于探寻中国建筑本土文化和世界建筑发展主流契合的我国建筑师具有重要启示。

反观现如今中国建筑的现状,各种“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常出现在我们眼前,许多从业者也是毫无判断力,照搬西方现代建筑的手法随便套用,让我们千城一面,文化失落。像西扎这样独立思考,从地域性出发,凭着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实验精神,始终奋斗在“第三条道路”上的建筑师,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论阿尔瓦罗・西扎的个人特质对其建筑思考和实践的综合影响 朱磊

[2]阿尔瓦罗・西扎[M](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3辑) 蔡凯臻,王建国 编著

西方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混沌思维;建筑文化特征

Abstract: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on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comparison, differentiates itself of the pros and cons. Only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organic synthesis, and constant innova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ce; Chaos thinking; Architectur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维的混沌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混沌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不仅关注人的理性要求,而且重视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混沌有三个基本属性:整体性、本原性、模糊性。

①整体性:强调混沌的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中国哲学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的立体态,所以注重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在具体处事原则上, 表现重“合”轻“分”;重“和”轻“争”,追求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强调“虚实相生”。非线性的有序,是混沌的基本状态。

② 本原性:混沌是一种“原”。从庄子回归自然的观点看,“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③ 模糊性:指其模糊的外在形象的内部包含着有规律的内在本质。混沌的模糊性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含蓄美的原动力。

混沌思维的特征在于重直觉与体验;注重对认识对象的“意会”、“领悟”和直观把握, 强调非理性的“体验”和“直觉”。不太关心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逻辑思维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定量精确思维,已由牛顿、 拉普拉斯等西方先哲们奠定了雄厚的数理基础。被当代人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实体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重视实体,在认识上将“实”与“虚”截然分开,实体与虚空的分离既是物质与空间的分离,也含有己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在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中,就导致了西方文化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前进,其宇宙认知图式始终处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中,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就是抽象为形式,因此,以形式为研究的对象, 并走向科学化的逻辑性和实验性。

二、中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从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获知,无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受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美学观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也波及建筑文化。“天圆地方”是影响中国建筑的特殊因素,尤其以礼制、玄学、中心论影响最甚,使建筑成了官府意志的图解,或建造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只有少量的私家苑囿或民居,设计手法显得比较轻松、随意、灵巧。从古代都城的建筑、宗教寺庙及民居的创意、构思、选址、设计布局、轴线关系及型制、体量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施彩用色都有严格规定,大一统的集权统制,抗变排外的思想意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是中国建筑文化重传统轻变革的主要原因。传统主义和抗变保守是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而儒家的经典说教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鄙视建筑创作的观念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天不变、地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恪守祖制”的建筑思想不可能对先前的建筑形式有很大的触动,也就不会发生西方那种风格特变和流派纷呈的局面。

封闭的古典轴线关系、院落形制和较为明确的空间界定,注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建筑融于环境并强调人与景观的转换等等,所以中国古建空间层次较为含蓄,且多为纵横向展开,以奇、巧、智在有限创作空间内创造光辉的建筑艺术。

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西方建筑文化史,同时也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发展史,在西方人看来,建筑是思想智慧的凝集,是美的化身,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制订《考工记》、《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的时候,西方则早已开始建筑理论的研究,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提出适用、坚固和美观到大建筑师斐地设计雅典卫城,创造影响世界的“希腊古典柱式”,从15世纪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到20世纪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等反映了西方心理——文化机制中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

应该指出西方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超脱自然的观念对建筑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成了美的化身,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与建筑艺术结合更为紧密,甚至许多建筑构件也被拟人化或情感化,以展示对人性美和神的意志的歌颂,这种意念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创意、构思和设计。

西方的建筑艺术含有较多的理性、浪漫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至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建筑艺术被赋予较多的宗教或伦理意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即便建筑的空间也因理念的需要而设计成虚无、梦幻或超脱,并形成了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和古典柱式,技术、艺术、观念几乎同步的发展进程,是西方善于学习、比较,并创造的文化心态的最好注脚,在建筑上,它兼收并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从而形成多变的风格。

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探讨形式的本体内涵,我们发现形式背后必有反映相应文化理想的事实。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的形式范畴;中国从 “ 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 “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西方长于思辨、分析科学;中国长于兼容、包含、善汲取他人之长的人文价值。

1 中西方城市空间之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特色:①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较规整。②市中心突出位置设王城、衙署或钟鼓楼,十字街口,无公共广场,呈封闭式布局。③建筑呈平面展开,不仅实体的个性突出,而且以庭院与建筑组群的出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市中心无高耸建筑物,高塔多建在郊区和山丘上。

西方古代城市特色:①无一定的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布局较自由。②市中心为宗教式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形式开放式格局。③高耸建筑常在市中心,逐步向周围降低高度,市中心常有不高的山丘。④城市建筑具有尺度雄伟、体量宏巨,呈外张感,与自然对立的外观形式。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人同形的使宗教建筑在城市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集会、狂欢、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这符合城市向外扩张和发展的要求。

2. 中西建筑之差异

西方的建筑原形——古希腊神庙,不强调内部空间,却以外部空间为主。四周开敞的柱廊形成心理上的外向社会离心空间,人们的活动主要在户外广场上,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是一种开放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外部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入口以照壁和影壁屏障,呈现出内向保守的心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应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透过形式的现象看到西方建筑师们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中的求真的理想的本质。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找到结合点,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徐岩,王少飞.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青岛建筑工程学报,1999,20(3)

[2] 黄国红. 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 1997(1)

[3] 朱小雷. 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18(2)

西方建筑论文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journey of modernist architec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modernism as the concept of installment terms.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modernism in China's development proces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ominant is the intense struggle betwee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中国近现代

Key words: modernist construction;Chinese modern time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75-02

0引言

现代的概念是极其广泛而复杂的,有关现代性的问题自六十年代起就有西方许多学者争论不休,詹姆斯宣称现代建筑已经死亡了,而后现代主义大师哈马贝斯则提出“现代性——一项未完的事业”。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我有必要在研究中国现代主义发展路程之前,对于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这几个极易混杂的概念进行区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现代主义进行了一个比较狭隘的定义:现代的概念是以现代主义作为分期术语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的。现代主义作为西方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性思潮,常用在建筑上,现代主义建筑所指代的是西方是以新技术新材料为始发起,理性主义为基本,注重功能、建筑空间,着重真实的表现材料。因此,我将在下文中着重于现代主义建筑在我国近现代80年代以前的发展路程。

1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路程

与西方现代建筑发源地相比,中国接受现代建筑并不算晚。改革实用艺术的新艺术运动,在中国二十世纪初就有了先兆建筑——1906年建于哈尔滨的中东铁路管理局。

在中国的近现代前期,中国的西方建筑文化首先是由西方人带入的。随着洋务运动,西方建筑文化首先从工业建筑传入。后至殖民文化的侵入,西方建筑师在中国开业,他们在商业建筑方面设计了大量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在二三十年代,陆续有了一批中国留学生留洋学习西方建筑。但这批留学生大多留学美国,当时美国大体还在走折衷主义,而现代主义发于欧洲兴于欧洲。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有半数在学院派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学,如梁思成、杨廷宝等,学的多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学院派最注重建筑的形式、风格和历史式样,这也许对于后来中国建筑的发展在风格样式上纠缠不清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留洋回来的中国建筑师,因为学习了科学的西方建筑,对其先进之处极为推崇,在开业初期也多设计成西洋古典风格,如吕彦直在1924年设计的上海银行工会大楼。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起。其后,民族主义精神的兴起,出现了“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潮(这里也包含了外国传教士、建筑师的推动,如墨菲)。这种民族情绪极大地推迟了中国现代化的到来,甚至在以后的历史阶段中延缓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进程。

中国木结构与石结构极其不同,但却与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相似之处。新技术所塑造的建筑空间(除大跨度建筑外),与中国古代灵活“间”的组合空间方式也有品质上的相似。同时混凝土的可塑性可以满足木材的形态表达,旧形式与新材料之间可以圆滑地结为一体。这与西方新技术引发新的建筑空间革命不同,而且这种技术给建筑形态上的冲击也不如西方来得大,因此由新技术、新材料为始引发的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未能在中国迅速发展,除了长期以来为民族主义所阻碍之外,旧形式与新材料之间的冲突不足以引发建筑革命恐怕也是因素之一。中国资本主义的疲软以及工业的落后也促成了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滞后。

现代主义建筑开始传入中国,首先是以一种风格式样传入。现代主义理论传入中国重要的一年是1933年,它的传播还是由外国建筑师林朋始作俑者。理论中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对真实形式的追求给流于形式主义的中国建筑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中国各大报刊杂志开始刊登现代主义理论的译著及介绍,至1934年逐渐达到高潮。在这段历史时期,出现了一批中国现代建筑,如奚福泉的上海虹桥医院,李锦沛的上海广东银行,庄俊的上海大西路产妇医院,华盖建筑事务所的首都饭店、大上海大戏院。1936年广东省立襄勤大学建筑系的一些学生创办了《新建筑》,这是一份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现代主义的重要刊物。它旗帜鲜明地提出:“反抗现存因袭的建筑样式,创造结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它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者推崇现代主义精神的舞台,对复古思潮进行猛烈抨击的第一前线。

但是我们仍然未能说中国建筑从此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首先是在工业化的生产力基础上不能符合现代主义发展的要求,而且现代主义的“国际化”与民族情绪相抵。与此同时,德、意、日、英等国带有强烈民族复古倾向的建筑思潮大量传入国内,助长了传统复兴思潮。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先锋杂志《新建筑》也因中国当时正处抗日时期,新建筑的倡导者不得不大力研究防空,之后合刊,内容重点不再是建筑。现代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中未能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建筑运动。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建筑同世界现代建筑运动的主流依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时活跃的中国建筑师主体仍是留洋归国的,建筑环境也是一个开发的系统。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建造起不少具有鲜明现代特征的建筑,它们功能合理,平面流畅;造型简洁、不尚虚饰;施工方便,建造经济,如北京的和平宾馆,上海同济文远楼,武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等,也有以“花园城市”为理论设计的上海曹杨新村。但是苏联主张社会主义内容,提倡民族形式。梁思成在1953年的中国建筑学会上作了《建筑艺术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的专题报告,并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化”“词汇”理论。民族主义思潮再次兴起。随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使得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更无立足之地。虽然如此,现代思想仍然萦绕着中国建筑师。如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引起建筑界的设计思想争鸣活动。1956年第六期《建筑学报》发表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蒋维泓、金志强的《我们要现代建筑》。但这次学术思想争鸣是短暂的,令人痛惜不已。

1958年中国开始了“”运动,虽然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下,中国建筑师和工程师努力探索新技术、新结构条件下的新建筑,形成了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对新技术的攻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标准化与装配化,二是薄壳结构;三是悬索结构;四是构筑物的新结构。在50年代中至60年代中中国发起了“反浪费运动”,提出了“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口号。这是一个充满着工业美、机器美或技术美意识的年代,建筑师和工程师极其关注建筑技术、建筑工业化以及材料的节约,关注建筑本体自身,反对浪费的装饰。这与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相契合。历史又给了中国一次走向建筑现代化的机会。但是建筑界长期将建筑方针与建筑理论混为一谈,教条地机械地用方针代替理论,导致了低层次的实用主义倾向。反浪费运动可以有两种导向,一是积极地迈向现代,一是消极地向简陋建筑过渡,不幸的是,在我国出现了后一种情况。

在中建筑学术思想领域的一切学术成果基本被否定,但建筑师在各地的工作领域中仍然完成了一些好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岭南派”建筑,广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港澳间接吸收了现代建筑的信息,成为了现代主义的先锋实验点。除了其地理位置,岭南建筑学教育界也功不可抹。在抗战结束后,岭南建筑学界就由新兴的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所领导,夏昌世、陈伯齐留洋于德国,是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坚定推行者。岭南建筑学界始终以现代主义为主流,而且一开始就摆脱了现代主义摩登样式的“现代形式主义”,并以现代主义为武器,反抗旧有因袭的传统。由于外贸工作需要,在广州70年代前后连续建起了一组交通、旅游贺展览建筑。如广州交易会大楼、东方宾馆、友谊剧院、矿家别墅、广州新火车站等。这些新建的广州建筑,破除了中国传统形式的束缚,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质感,注重人的比例和空间尺度的比例,同时具有革新性质的是巧妙的结合了传统风格的优秀方法,如序列组合、流动空间、借景渗透等庭园手法。

至此,我们能否说,现代主义从此扎根中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种探索(现代主义中国化)是初步的,小范围的,而在80年代以后的中国建筑又走到了“后现代”符号语言学迷途中去。中国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土壤里从未很好地成长过,我们可以形象的称之为幼苗。既是幼苗,何谓扎根。

2反思

纵观现代主义建筑在我国近现代的发展路程,其实就是一部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激烈斗争史。这种矛盾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肯尼斯·弗兰普顿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引用了Paul Ricoeur的二元论:“要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是否必须抛弃作为民族存在的根基?这是个进退两难的矛盾,一方面文化必须立足于过去,扎根于自身的土壤里铸造民族精神,在殖民文化特征面前显示出精神上和文化上独立自主的要求。但是要加入现代文明的行列,还必须同时注重科学、技术和政治上的合理性,这些往往要求简单彻底地放弃整个文化渊源。”。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性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现代运动不象传统风格,它没有现成的结果和法式,它仍然具有强烈的富有创造精神的生命力。作为分期术语的现代主义在中国并没有扎根,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仍在进行着。

参考文献:

[1]赖德霖.“科学性”与“近代性”——近代中国的建筑价值观上/下.建筑师,62/63期 P48-58/ P58-74.

[2]赵国文.中国近代建筑史论.建筑师28期 P72-102.

[3]刘廷.当代建筑思潮1949-1964.建筑师,35期 P92-114.

[4]窦以德.历史的脚步——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读笔记之一.建筑师,35期P116-138.

[5]戴念慈.论新中国的新建筑及其他.建筑师,41期 P01-14.

[6]邹德侬.隔而不绝 交而待融——中外建筑文化交流50年.世界建筑,111期P16-23.

[7]萧默.50年之路——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回眸.世界建筑,111期P24-28.

[8][美]肯尼斯·弗兰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西方建筑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装饰,中西文化,差异

建筑是承载民族精神的智慧结晶,通过建筑所运用到表现手法,建筑技艺,装饰内容等可以窥探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思维模式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但是整体来看,从传统到现代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一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比这些差异性可以为现代建筑装饰更适合现代人的品味和需求提供借鉴意义。

一、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特征分析

一般而言,文化模式是影响民族之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和世界观的根本因素。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磨合中演化出来的关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从其产生、发展、演变到消亡都会对人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民族之间整体性的文化差异就构成了文化模式之间的对立。这种文化模式的对立表现在建筑文化上,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思想和“天人合一”建筑理念,而西方建筑尤以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和巴洛克建筑为典型建筑文化模式。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儒道相辅、情理相依。儒家中的“中和”理性体现的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而道家的“自然”却体现着一种审美、一种艺术的境界。历经千秋万载,儒道思想规范传承不衰,虽偶有变故,但也只是微波轻澜。儒道思想一方面限制了大众审美,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独特的风格特征。

儒家经典的《礼记》中的“中和”解释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成为宇宙万物最最本真和最具有生命力的状态,也是一种最美的状态。它不是静态孤立的个体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畅然生机。追求各种不同事物的协调和整合,在对立两极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中点。传统建筑装饰作为人文色彩的一个方面,以其象征性、直观性更为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道家经典《老子》五千言,上承古代文化,下启百代之学,中国历史上之各家学派,无不从中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观,成为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在艺术领域,表现为对自然的亲近,艺术应回归自然之中。“大美无言,大巧若拙”( 老子道德经下卷) ,揭示了空灵的意境胜于实在的事物。《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及艺术的哲学基础: 阴阳二气生万物,万物皆察天地之气以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汇成艺术的节奏与生命,要求在情景交融相互渗透中显现艺术意境。老子的“大象无形”,并不是艺术的抽象化,而是通过“气韵”表现在有形的意境之中。自古以来,中国人是从天地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中去审视万物之美,艺术的境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流派甚多,其中儒家与道家两学派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典型的思想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2、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特征

希腊艺术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艺术既带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具浪漫和幻想的特征。这两种特质的融合使得希腊艺术极具魅力,它神秘而现实,典雅而又庄重,带给人无穷的美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在对立因素的和谐、杂多的统一”,柏拉图按照“美的理念”创造艺术的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说”,成为西方文明的基石。这些美学思想既是对艺术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又为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西方传统艺术始终贯穿了两个要素: 一方面模仿自然,另一方面是追求形式。两个要素成为希腊艺术的核心。

体现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无论人物、动物或植物等,都以写幻求真、模仿自然为原则。形式上遵循比例、匀称、端庄、协调的形式规律。艺术家们把自然的秩序与自己内心的自然体验引起的强烈共鸣以有序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氛围造成了中西方建筑装饰风格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表现和造型手法方面。

1、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空间表现。中国传统建筑重视通过人的内心对外界空间和物质进行领悟,并将这种领悟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因此,中国的建筑装饰文化突出意境的设置,建筑空间布局明显地着眼于对欣赏者的游观心理的把握,空间层次丰富多变,同时又含蓄内敛,同中国的手卷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则重视在空间中建立立体的视觉效果,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充分运用形式规律表现形式,塑造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审美理想,在与环境的融合方面,通过高大严谨的外观效果表现出对自然控制和改造的宏伟魄力。

2、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造型手法。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如同泼墨山水画一般将装饰的内在含义蕴含在精简粗狂的装饰构件中,并不刻意要求装饰外在形象的精确和相像。通常会对造型进行夸张或变形的艺术处理,形成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西方建筑装饰则强调造型的写实性,其体积和量感的精确设计是西方建筑装饰的主旨。装饰的写实性配合建筑的立体感成为西方经典的造型手法。

通过对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比较, 能更清晰地把握不同建筑文化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性格。吸取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精髓, 巧妙地运用传统建筑装饰的技巧,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使传统的形式和材料通过现代的建造方式被赋予现代的建筑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林彬.浅析中西室外建筑装饰元素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

[2]张娟.中西设计艺术的汇合与通融――论中西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和而不同[J].文艺生活,2011.2.

[3]丁晓峰,赵艳君.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J].大观周刊,2012.24.

[4]王强.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0.7.

上一篇:建筑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企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