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6 01:48:15

建筑师职称论文

建筑师职称论文篇1

江西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江西职称论文

浅谈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

摘要:建筑行业具有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单位的单件性和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若想真正做好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同样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2007年1月份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建筑行业国家特技资质的申报、评审工作的开展更是使得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所以,建筑行业的会计工作者需要从诸多方面加强会计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行业;会计;管理

近些年来,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加之建筑行业国家特级资质的申报、评审工作中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的要求正在逐年提高,因此,整个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顺应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展新趋势,在充分了解建筑行业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调整管理工作的思路,大胆进行各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尝试与改革,构建适应时展浪潮的新的会计管理工作框架,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 建筑行业会计的特点

1、建筑行业常用的会计科目相对较少,但却相对集中。在建筑行业会计常用的会计科目中,核算的科目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而收入类科目相对较少。成本费用类科目使用频率较高的一般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及间接费用五部分。

2、分级核算在会计核算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主要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

3、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一般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构成组合计价等特点。所谓按构成组合计价,是指一项建设工程是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合而成,而每一单项工程又是若干单位工程的组合。所以,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按工程组合计价的特点。比如,要确定工程的总造价,则应首先确定单位工程的造价。

4、建筑行业一般都是按在建工程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和成本结算。由于建筑行业具有施工周期较长、投入资金数额巨大等特点,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成品,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从理论上来说,建筑业的成品应指在该企业范围内全部竣工,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施工活动并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工程。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周期较长,如果只对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房屋、构筑物或其承包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部分或机器设备的安装部分全部竣工才进行核算和结算,就会占用很大一笔流动资金,给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上,对于建筑业成品的含义,也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即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建筑安装工程,就视为“成品”,又称“已完工程”,并与发包单位进行工程进度价款的结算。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企业一般会采用定期计算和确认各期已完工程的价款,并与甲方办理结算,及时收回资金的方法进行工程价款的计算和成本结算。

5、建筑行业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具有特殊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筑企业成本的结转不再沿袭过去的将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方法而是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的确认分开来处理。这样,“工程施工”帐户就能够反映自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

6、建筑行业协作关系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同业主、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专业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等配合完成各阶段任务,会与这些单位发生经济往来,这些都是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因此,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繁琐、复杂。

7、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往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会计核算,因此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而且流动性较大,工作地点、场所往往不是固定的。另外,建筑行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个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的相关的建筑知识,还要具有现场会计核算的工作经验。

二、 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1、 主管领导的权力过大,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往往得不到保障。现代建筑企业一般采用集团式的管理模式,集团内部的管理层级较多,且较为复杂。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工作也会相应的采取集中式、分权式或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般建筑企业为了加强内部资金的管理工作,都会在集团总部设立财务管理部,负责全集团所有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在分公司设财务部,负责分公司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分公司的财务总监由集团总部直接委派,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可自行招聘,但要报集团总部备案,项目上设立专职的财务核算人员。这样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模式看似科学、合理、严谨,但是,这些财务工作人员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要受多重领导的管理。对于最基层的项目上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他在表面上是受集团财务部直接领导,但实际上还要受到项目经理的领导,而项目经理权力过大,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插手项目上的会计核算工作,使得项目的成本收益核算的失真。各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总监、会计核算人员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各分公司、子公司的领导会为了自身的利益直接授意或者间接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隐瞒公司承接工程的真实成本与收益,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真实收入与利润。而集团的财务负责人也会处于各种目的在集团总的会计核算上做文章,影响整个集团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2、 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筑行业属于经验占主导的行业,故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经验比较丰富的会计人员。这些特点虽然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或处理突发性问题是表现的比较得心应手,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有的甚至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存在抵触情绪;而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强的新人往往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还需要长时间的历练才能完全胜任会计管理工作。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感不强,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主动或者被动参与会计资料的造假工作,亦或对其他相关人员的造假工作不予制止,造成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 内部管控不利,各类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制止。虽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多的推广,但落实情况仍不是十分到位,“人治”的因素仍然会起到很多的作用,各种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纠正,严重的影响了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 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建设

做任何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的管理工作,改变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首先就必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一,在招聘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原则性较强,有上进心,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有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第二,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及时掌握更新会计法规、政策与方法,多搞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与竞赛,对优秀的会计工作者要多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促使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更新会计相关知识。第三,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考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由于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内控会计监督控制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控制环境、会计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内控制度及其重要性的整体态度、认知以及行动。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点: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及风格;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权力和职责的划分方法;会计控制系统,是指企业内部用于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经济业务的财务信息系统,通过这些系统,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控制程序是根据各企业的性质、业务、规模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合理、合法性控制、授权、分权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业务程序批准控制等。加强建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预防、及时发现及治理会计舞弊现象,从根本上保证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活动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运行,提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3、 加强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应建立以判断建筑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理合法为核心的建筑行业政府监督体制;另一方面建立业务素质高、客观公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行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审计监督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会计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梁文东;;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有关问题的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12期

2、孙碧森;;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3、赵璐,丁烈云;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信息集成研究与应用[J];基建优化;2005年04期

4、王春华;财会人员在基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看了“江西职称论文字数要求”的人还看:

1.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副高职称论文有字数要求吗

3.甘肃省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4.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字数

建筑师职称论文篇2

关键词 建筑文化 德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校园建筑文化是指通过校园建筑群体、校园环境、校园内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人文物质景观等所体现的建筑风格与意蕴、建筑价值与精神及大学人对这些建筑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明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整体文化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师生情感和品格以及薰染独特文化气质的一个相当微妙而现实的因素。

典型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能使人一踏进校园便可以明显感觉到它的影响和品质,生活在其中能清晰体会到大学的气氛、大学的使命,甚至大学的价值和精神。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设计具有强烈的德育功能,能令身处其中的师生感到这种特殊文化的熏陶和沐浴。这种特殊的建筑文化就像一个大染缸,能将沐浴其中的师生熏染成这种文化所指向的颜色。本文从校舍布局、建筑寓意两个方面探讨了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独特的建筑文化。

1 校舍布局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平面规划是中国版图的缩影,这体现在校园内四通八达、众横交错的道路命名上:南边为海南路(南海的简称,分海南东路和海南西路),北边是蒙疆路(即内蒙和新疆的简称,分蒙疆东路和蒙疆西路),东边是海洋路(即东海、黄海的统称),西边为高原路(即青藏高原)。校园中间横贯东西南北的主干道为统一大道,即企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之意。统一大道又分为统一大道南路、统一大道北路、统一大道中路、统一大道东路、统一大道西路。创办人蒋志平多次说,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的立场,主张中国统一,反对“”,坚决反对台湾和美日搞的“”。这样设计表明海峡两岸迟早都会统一的。

炎黄建筑整体色调为砖红色,体现了“专”、“红”的文化追求。学校大门口高达十五米的警卫楼由三层四方形建筑组成,四面分别刻有校徽、校训。“朴素、典雅”的校门充分体现了平民大学的风格。进入校园后,印入眼帘的首先是大片喷泉广场和美丽的花圃。大片绿化将视野拓宽到高十二层的中山大楼,这是2005年落成的办公大楼。 中山大楼右侧的教学主楼通过长廊将英语、建筑、经贸、旅游四个系部分开。四个系部之间的3个江南园林风格的天井,既满足了四面教室良好的通风、采光、视野需求,又创造了小片绿化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女生公寓采用单面设计,即所有房间都是坐北朝南,让所有宿舍都能充分享受日照,体现人文关怀。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既相距不远,又泾渭分明,确保师生生活学习既不相互干扰,又舒适方便。校园四面围墙,围墙内每隔4米种植一株蜀桧,共332棵,每株3~5米高,腰围1~3米不等,雄雄挺立,像似守卫的哨兵,不分寒暑,日夜看守校园,维护校园安全;校内道路两旁栽种白玉兰、广玉兰、琵琶、香樟、女真等树,亭亭玉立,四季常青。这些树木和学校一起成长,见证了炎黄职业技术学院走过的十多年风雨历程。

校园建筑远不是“匠作之事”,建筑群一旦形成,就如有了灵气,有了生命,能与居于其中的人交流思想。一座朴素、典雅、充满灵气的建筑群,就像晨钟暮鼓,它日日夜夜、年年月月守护着它的居民,教他们体会生命的价值和做人的尊严;教他们堂堂正正地做人,忠于自己的理想和职业――这是建筑的精神功能。”

2 建筑寓意

校园内的建筑物都是由创办人蒋志平亲自命名的。教学楼分别命名为:群贤楼、精英楼、忠孝楼、仁爱楼、信义楼、和平楼、四维楼,即“四维八德”之意。“四维”即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孙中山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称为八德,与四维合称“四维八德”。女生宿舍楼以“联”字开头,分别命名为:联盟楼、联谊楼、联文楼、联武楼。男生宿舍及公寓均以“同”字开头,分别为:同德楼、同心楼、同光楼、同荣楼、同乐楼。教工宿舍分别命名为鹤燕楼、凰虎楼。体育馆命名为龙凤馆。 具有德育教化功能的校园建筑命名初显创办人蒋志平对莘莘学子和教职工的期待。仅以“凰虎”楼为例,“凰”乃鸟类之王,是被原始人视为图腾的鸟类,雌性,是吉祥和谐的象征。据《闻见录》记载:“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中记载“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事;凤凰的这种君子风范在姜子牙、诸葛亮身上也能找到影子,他们在没有遇到“梧桐树”前宁愿做一个平凡的钓者耕者,隐喻炎黄教职工择“炎黄”而教。“虎”乃百兽之王,被看作是勇猛的象征。早在5000年前的印度河古文化中(今巴基斯坦一带)就发现有雕刻在图章上的虎的形象。印度教中有一个骑虎的女神杜伽,这个女神的形象在印度随处可见,多出现在火车两侧。韩国的野生虎虽已经灭绝,但韩国人仍称自己的国度为“青龙白虎之邦”,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虎都被定为吉祥物。在中国,虎的形象随处可见,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现在汉字中的虎就很像一只虎。据说汉字中的“王”就来自老虎前额上的斑纹。在中国人心目中老虎是兽中之王,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它威猛、坚强、勇敢,是英雄的象征。自古以来,虎被中国人视为与龙齐名的猛兽,具备威严、凶猛的特征。中国古代的大将军出征时,用来调兵的兵符又被称为“虎符”,就是这个原因。蒋志平用“凰虎”为教师宿舍命名,其意不言自明。

3 结论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命名文化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神韵,使师生感受到一种直扣人心的情感共鸣,具有道德教化的精神功能。对师生思想教育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渗透性、熏陶性,其感染力对师生的行为和心理会产生深远的正面影响,可谓“润物细无声”,也是当之无愧的隐形德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梁岚.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大学教育科学,2004(1).

[2] 陶应勇等.中外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12.

建筑师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建筑工程技术;岗位群;校企合作

一、相关背景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又称“职教20条”)于2019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1]。自此,“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所谓的“1+X”证书制度,说的是一张学历证书加多个职业技能证书。其中“1”代表的是学历证书,即学生顺利完成学制教育后,由其所在院校颁发的文凭证书,充分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X”代表的是职业技能证书,当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实训、达到了相应能力水平、具备了相应领域的知识技能后,就可以申请由相应的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颁发证书[2]。来自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在全国首批公布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涉及建筑、网络、养老、物流等多个行业。显然,“X”还反映了市场需求的走向。有理由相信,该制度的施行,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甚至改善我国社会需求与人才技能不匹配的现状。

二、“1+X”证书制度下岗位群实训的实践

第一,根据社会需求确定科学的培养方案。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本院)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以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建筑设计院、咨询顾问公司或者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为主。初始就业岗位群有施工员、测量员等,发展岗位群有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学生毕业三年可申报助理工程师技术职务(初级职称),五年可申报工程师技术职务(中级职称)。毕业后两年可参加二级建造师考试,毕业六年可参加一级建造师考试。毕业生可以考取的岗位证书有施工员、测量员等;还可以考取有关技能类证书如架子工、钢筋工、瓦工等(技师或高级技师);注册类证书,如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第二,以测量员岗位群为例。工程测量相关课程主要对接的就业岗位群是测量员。高职院校的教学应突出以就业为导向,针对测量员这个工作岗位的特点,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技能实训,教学中明确核心职业目标,参照测量员的职业考核标准,建立测量操作考核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课程的教学和评价也都围绕测量员的职业考核展开。教研室还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计划做了相应调整,压缩了部分理论教学课时,安排更多课时在实操上。完成课程学习后,学生不只会计算高差、导线坐标等,也不仅是了解了相关仪器的简单操作,而是完全具备了测量员应当掌握的技能,能顺利通过测量员的职业考核,上岗后也能独立完成常规测量任务。第三,以BIM建模员岗位群为例。BIM技术势必将成为革命性的工程技术,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BIM建模员这样一个新的岗位群应运而生。学生就业多了一个新方向。本院根据这个情况,在推进教改工作时,调动软硬件资源,推动课程创新,促使相关的岗位群实训以及职业技能考核等一系列工作顺利进行。例如,创造性地将Revit软件、BIM建筑信息模型等课程融入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且在教学与实训中始终坚持将职业考核培训融入其中。教研室组织教师研究“1+X”(BIM)证书考试真题及考试大纲,吃透相关知识点,从而整理出一套符合考试需求的教学资源,用于教学及备考。围绕职业岗位技能考核,制定实训标准,强化技能立身的理念,使学生做到“能用,会做”,增强就业竞争力,推动学生由“小白”到“职业人”的转变。本校在2020年11月,成功组织了首次“BIM证书”考试。从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BIM证书”得到建筑行业大多数企业的认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硬件条件有限,短时间内还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的机会。不过总体来看还是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实训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与企业缺乏联系。学校不清楚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学生不明就里,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培养的学生纵使能力出众,却满足不了企业需求,求职毫无竞争力。二是缺少足够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很大的一点不同就在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纯学术型教师由于自身的经历所限,在授课过程中,不经意间会将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视实训环节,这样一来就跟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相背离。目前学校亟待配备更多双师型教师,在保证通识教学的基础上,淡化理论,突出实践,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的同时,具备丰富的实操能力。三是实训场所建设需要完善。现有的实训场所规模不大,学生人数众多,设备有限,无法正常安排训练。并且装备的部分设备型号老旧,与市场脱节,甚至已无法正常使用,学生纵使得到练习,也仅仅是在老旧型号上进行操作,得不到有效训练,工作后无法操作新型设备仪器,这与市场完全脱节。四是课程体系亟待完善。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紧跟市场变化,与时俱进。教学方式也单调陈旧,不能很好地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需求。在旧的课程体系下,学生往往只能在学校学到一些基础理论,纵使博览群书,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却发现并不具备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有很大偏差。

四、实训体系建设的有效对策

第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对内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对外可以连接市场整合零散资源。在推动产教融合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向多元化办学格局发展,从而激发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市场多主体的积极性。本院与九江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九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等众多省内外优秀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建设了一批较为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聘请业内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制定评价考核标准。第二,优化师资队伍。如果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并促进教师、工程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对接和交流,必然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实践教学的水准。院校依托省内外优秀建筑企业,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各种途径,实现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及质量提高,努力实现由“双师型”教师和知名企业、知名专家共同打造的专业培养体系[3]。与其同时,也鼓励教师坚持积极探索和实践更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坚持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坚持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第三,完善实训场所建设。推进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实训场所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岗群实训能够发挥作用,本院在建设实训场所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根据不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建设成工程性、仿真性强的岗位能力综合实训中心。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包括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屋面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加工八个不同的实训场所[4],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岗位群的要求,在实训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建筑岗位接触。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学院也注重以虚拟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做补充[3],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使基地充分发挥了实践实训、技能鉴定、企业生产等多种功能。第四,课程体系的建设。“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与实训,并不意味着抛弃旧法,另行创建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在新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为着眼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摆脱以往教师照着教材念、学生盯着教师听的单调模式,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教学核心。一堂课以一个特定的任务开始,要求学生分小组协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用创造性地采用现场教学法,如《房屋建筑学》,讲到某个建筑节点的做法,不再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盯着书上的插图想象。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比一模型楼,或者布置分组任务,让学生在学校里寻找类似建筑节点并做记录,把课堂搬到现场,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其增加感性认识。

五、结语

我们要认识到,“1+X”证书制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探索的道路上,一定要坚持深刻领会“1+X”证书制度的内涵,完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方能坚守初衷,提升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昕,高鸿.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根本保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J].职业技术教育,2020(36):12-17.

[2]沈丽媛.“1+X”人身保险理赔证书试点的意义、问题及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1(3):186-187.

[3]张弛.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3(5):79-80.

[4]唐业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岗位实训”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4):105-107.

建筑师职称论文篇4

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3)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2年、硕士毕业7年、本科毕业10年。其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贡献以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和业绩为依据。工作业绩、论文(著作)、外语及计算机能力水平按现行评审条件掌握。

七、评审专业

建筑师职称论文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有关标准、规范,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具确实践J㈠经验。能独立解;入本专业技术问题:能对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成果进行理论论述,具有指导初级专业人员的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能够在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中创新开展工作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市从事建筑施工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建筑装修装饰,混凝土等专业技术人员(含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工人),不受身份限制,均叫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认真履行聘约,胜任本职工作,正常晋升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期内至少有2次年度考核为“优秀”。

取得助理级资格后,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㈠凡任期由有一个年度考核为基本职称(基本合格)或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工程师资格:

大学本科毕业(学位)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相关专业的以下学历者,经考核合格(称职),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

2、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第五条 职称外语要求

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评审时应具备相应的职称外语能力,须参加国家或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且成绩符合评审要求。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试外语:

(一)获博士毕业(学位);

(二)任现职期间出国留学或工作、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第六条 职称计算机要求

1957年(不含)以前出生的,经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书。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考核):

(—)获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以上学历;

(二)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㈢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七条 教育要求

任现职期间,按照《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宁政办发〔2003〕2 0号)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公共课、专业课的学习、培训完成规定学时,继续教育证书通过市区县的审核验证。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八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所从事的专业理论有一定的研究。

(二)熟悉相关的技术法规和专业技能。

(三)了解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基本掌握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

(四)能对一般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新技术应用及技术开发的设想。 第九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任助理工程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作为主要责任人(前三名)完成过市级科研项目一项或市行业科研项目两项:

(六)从事建筑装饰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完成400万元以上装饰工程一项或200万元以上装饰工程两项,或150万元以上装饰工程三项;

(七)参加过市级以上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编写(前五名);

(八)参加过两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的全过程;

(九)参加过两项以上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全过程。

第十条 业绩成果要求

(一)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市级科技进步(优秀设计、优秀工程)奖两项(含单项奖、个人奖);

(二)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工程项目获部省级单项奖一项,或市级单项奖两项以上;

(三)任现职内,因在专业、技术等工作表现突出,受到市级(行业)以上表彰一次以上(含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

(四)经有关部门或专家鉴定,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及推广应用中有较大的创新,取得年经济效益10万元以上(需甲方财务部门出具证明)并经市以上主管部门认定;

(五)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经专家鉴定被列为市级重点推广项目;

(六)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在处理工程质量事故中,措施得当,效果显著,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

(七)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吸取、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八)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且已实施取得效益。

第十一条 论文论著要求

任观职期间,出版、发表、撰写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第一、二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专业文章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二万字以上;

(二)在市级以上期刊发表或在市级学术会议交流有学术价值的论文2篇以上;

(三)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技术总结、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第四章 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 破格申报条件

确有真才识学,任现职期间业绩显著,学术或技术上有较大贡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二)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后大专学历不满4年,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要具备破格条件两类中的一条。

凡破格申报者,必须符合第二章第三条规定的要求外,任现职以来至少有2次年度考核为“优秀”。

第十三条 破格评审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评审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5名,以个人证书为准):

(三)获得市级以上批准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者:

(四)直接负责(技术负责)完成市(厅)级以上重点项目的研究、设计或发明、引进、转化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并 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可。

第十四条 申报评审程序

建筑师职称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

一、概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与时俱进,教学理念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教材、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及质量的评价标准向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为主导编制。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也多采用项目教学法转型,教学工作也主要以使学生获得与自身专业相符的职业领域能力为始终。

本文着重论述高职建筑英语的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职建筑英语的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英语是两种不同的理念,高职院校的英语应定位为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本科院校的英语应定位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只有这样的定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这一要求。所以,建筑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独特领域,也不能忽视。

二、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建筑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它也被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此方法最早兴起于美国,只有在德国流行来。项目化教学方式则是通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而传授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这个项目可以是一个问题、一项设计或者是一个创造等等。它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学大大不同,首先体现在传统教学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项目教学法中的学生是主动的求知;再者是传统教学主要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则是老师利用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的构建、理清与掌握;另外,学生还可以在项目教学法中自己进行项目课程的设计和对新知识的创造。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项目教学法下高职建筑英语的教学内容真是有实用性,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建筑英语的相关知识能更容易的接受与应用。还有专家认为,项目教学法还能促进读建筑专业的学生对于建筑英语方面的创新能力、语言应用能、激励求知、促进习作和交际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

项目教学法是高职建筑英语专业学生适应职业生涯的需要。随着全球化一体化和职业的国际化,建筑行业更是难以避免的需要用到英语,而建筑行业作为理工科之一,多数学生对于英语这一方面并不感冒,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英语口头表达和专业知识应用方面寸步难行。如今的社会又是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英语的缺陷显然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那么在高等教育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必然的趋势,而向高职建筑英语这样专业性更前的职业更是必不可少了。只有加强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这种缺点,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建筑人才。

项目教学法也是提高高职建筑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与传统的建筑英语教学中单一教授学科理论不同,项目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使得教学理念由单一的学科理论性转向实践性和综合性。这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的一个提高,因为作为建筑英语教师在项目教学法的压力之下会提高自身对专业英语更为全面的认识,会与以英语专业的教师交流以提高英语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为高职院校的支持,使得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成为可能。国外利用项目理念进行的教学已经有很显著的效果,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引起了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经过考察和研究,在高等教育上做出了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为项目教学发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建筑英语教学的实施方式

项目教学法具体实施有四个步骤,分别是选定一个项目作为任务、制定实施项目的计划、实施项目计划和提交成果并评估。在选定项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专业的特征,任务的内容主要围绕建筑英语的相关知识而设定,设定的内容中可以分许多子项目,这些子项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分组完成。制定实施项目的计划则主要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行设计与构造完成这些项目的计划,计划中应充分展现出项目中所需的建筑英语知识。实施项目计划是则主要是严格按照指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切实在计划实施中应用建筑英语,并记录计划实际完成情况。提交成果并评估则是以表演或演讲等方式,将各组的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出来,各组之间进行比较与交流,老师做点评,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结语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建筑英语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理工科学生对于英语学不好的现状。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建筑英语的自主性、构造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这也肯定了项目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在高等教育应用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

[2] 雷兵.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建筑师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筑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6-0037-04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许多研究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1]。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后,如何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领域最为关注的内容。本文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为例,探讨高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高职土建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来看,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生产一线从事最基层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担任现场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等,因此,将高职土建专业人才界定为施工一线高素质施工技术与管理人才。高素质施工技术与管理人才是一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应该“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既具有建筑专业理论知识又善于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系,强调基础课、专业课与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系统性、协调性[2]围绕建筑行业企业的需求,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明确各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相应要求,满足职业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为目标,对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解构,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3]。实践教学体系总框架见图1。

(一)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体系构建

高职建筑工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以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三实”职业能力培B体系为目标,具体见图2。

1.实验

实验包含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采用“告诉―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环节,强化课程教学,把握理论体系,理解重点难点,激发创新思维,熟悉研发程序。

2.实训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是学生在校内的“实战演习”,模拟企业真实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有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模拟仿真训练、课程设计训练、毕业设计训练以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训练、职业技能鉴定等。通过实训环节,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知识应用实践能力、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等得以加强和提高。

3.实习

实习是在实践中学习,即“实战”,包括三个方面: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通过实习,了解工作岗位,了解工作内容,了解工作要求,理解专业知识,熟悉机具功能;学生验证自己的职业抉择,了解企业及业内对每个工作内容的流程和标准要求,找到自身职业的差距,并在实习结束时制定详细可行的补短计划,降低了就业的成本和风险。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的构建

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的构建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进行实践课程的纵向和横向整合[4]。实践课程须紧紧围绕建筑行业企业的需求,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明确各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相应要求,满足职业需求,按专业大类将实训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三大模块[5],将课程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表1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6]。

(三)运行管理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设备配置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

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有专业理论水平,又有实践操作能力,“既能动口,也能动手”。学校通过内培双师教师(专职),外聘高级技师、能工巧匠(兼职),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实践课时量计算办法、实践课教师津贴制度、实践课教师职称制度等,打造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企业合作共建模拟、仿真、全真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体现职业的真实情景,注重模拟的多层次和多元化。通过与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抓住重点,规范发展[7]。

设备配置建设。设备配置要满足适用性、完整性、先进性,数量足,状态好,利用效率高。

管理体制建设。针对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及职责划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程序、实践教学运行管理记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课程实验室管理办法等,保障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建立相应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考核标准,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和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融通的考核标准。通过评价结果、数据分析,反馈意见,改进措施,以保证实训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来展开。在教学中,控制理论教学的广度、深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来展开教学[8]。

(二)行业标准引领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开发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与四川省建筑业协会、四川华西集团等行业企业合作,参照建筑职业资格标准,重构基于施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职业情境、企业文化等要素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无缝对接,为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2005-2008年,由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牵头,集中学校106名骨干教师,联合54家企业,组织166名建筑企业专业骨干,编写了《四川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此外,学校还参编了《建筑智能系统施工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等4部国家或行业标准。所编写的标准直接指导现场施工,使施工工艺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在课程开发与教学中,自觉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规范融入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之中,使课程和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一致,达到培养零距离上岗的一线施工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目标。

(三)推行“双证书”制度

追踪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学校将职业岗位标准、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考试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与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建筑工程基层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证书。

(四)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

对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高职教学活动来说,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理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种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则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实践课程采用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若干个“全真”或“仿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习项目,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教学过程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高度吻合。

(五)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学校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共聘请412名行业企业知名技术与管理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建成了近700名兼职教师资源库,并适时对其进行教育理论培训,有效改善了实践教学团队的结构,形成了实践技能课程、顶岗实习由兼职教师或校内“双师型”教师承担的格局。

(六)建立多哟味喾轿坏男F蠛献骰制

1.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以“西部建工集团‘9+1’联盟年度峰会论坛”为契机,构建校企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区域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向学校提供行业需求、产业情报,为学校科学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定位提供依据。

2.建立顶岗实习准员工机制

近8年学校90%以上的毕业生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基本成为企业的准员工。由于学生在校内已经接受了完整的职业训练,具备了从事一般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对企业来说是必需的人力资源,对学校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

3.建立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

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原则,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新建418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如,建工专业与华西集团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合作建设预应力混凝土实训室,全真摸拟实际施工过程;工程造价专业与天华造价咨询公司合作,在校内成立了公司业务分支机构,由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案例、翔实的原始数据,让学生有了亲自“操盘”的体验;建筑设备专业与深圳松本科技共建建筑智能化实训室;建筑装饰专业与四川龙窑土陶花盆工艺厂合作建设陶艺实训室,等等。这类实训室使学校能够以“真刀真枪”的施工项目为教学内容,多工种交织、多岗位配合开设综合实训课程来训练学生,同时又满足了企业生产的需要,实现了校企双赢。

(七)引入国际标准,形成特色鲜明的管理模式

2004年,在全国25所建筑类高职院校和四川省所有高校中,学校率先引入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以人为本的、基于过程控制并可持续改进的ISO9000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由于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特色鲜明,定位科学,使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为行业骨干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连续6年获得“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学校”称号,学校步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

参 考 文 献

[1]刘芳.高职信息类专业群“实训、实战、实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37-40.

[2]张小军.高职教育“三维四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6):56-60.

[3]黄泽钧.论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3):155-157.

[4]吴建设,丁继安,石伟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65-67.

[5]祖彬,,郑喜群.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6(29):107-108.

[6]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Z].2007.

[7]李焦明.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9(9):35-36.

[8]吴泽,李辉.论中国特色高等建筑职业教育[J].当代职业教育,2010(2):4-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Construc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ase of Sichua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ao Zongro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posts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talent growth rul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This teaching system includes the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goal system,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content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practice, it is suggested to develop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industry standard to buil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ith scientific orientation and vivid characteristic, and strengthen the faculty training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as well as establish multi-laye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th.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specialty; talent cultivation

建筑师职称论文篇8

国际建筑师协会,中文简称国际建协,英文简称UIA

在二战战火收息后的1948年6月28日,UIA(国际建筑家联合)在瑞士的Lausanne设立。以消除大战中出现的国籍,人种、宗教、建筑的不同信条为宗旨,建立起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的关系,交换学术思想和观点,通过共享经验与智慧。达到改善人类的生活与环境的目的。在国际社会代表建筑行业,促进建筑和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确定建筑师的职能,促进建筑师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

UIA加盟国在全球按地区分为5个地区集合:第一区域:西欧,第二区域:东欧及中东,第三区域:北美与中南美,第四区域:亚洲及大洋州,第五区域:非洲。

现在,UIA已成为拥有123个国家加盟的,约130万会员的世界最大的权威建筑家团体。在UNESCO的协助下,开展国际竞赛,大学,大学院的建筑教育认定,建筑业务的自由化等国际问题的相关活动。

三个主要活动领域与多采的专业部会

UIA的主要活动领域是“教育”、“职能业务”、“设计竞赛”三个方面,其中设计竞赛导出了“悉尼歌剧院”、“巴黎蓬皮杜中心”、“东京国际论坛中心”等优秀的建筑成果,成为国际建筑竞赛的典范。

同时,UIA还以“可持续性”、“社会”、“规划”、“人居计划”、“遗产”、“设施”等主题开展多采的专业部会活动。

多边合作关系

UIA是UNESCO(国联教科文机构),UNHABITAT(国联人居计划),WHO(世界保健机构),WTO(世界贸易机构)等政府机构所承认的、建筑界唯一的国际组织。

通过和DQCOMOMO,ISOCARP(国际城市地区规划家学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在多方领域开展高度专业化的活动。

UIA奖

UIA设立了“UIA金奖”、“UIA特别奖”等表彰制度,致力于国际建筑界的发展。对世界建筑艺术的振兴做出巨大功绩的建筑家所颁发的UIA金奖,至今共有9名的受赏者,日本建筑家的桢文彦(1993年),安藤忠雄(2005年)取得了该项最高荣誉。

历届UIA大会的历史

1948年第1届建筑面临的新任务――洛桑,瑞士

1951年第2届新任务下建筑的选择――拉巴特,摩洛哥

1953年第3届处在十字路口的建筑――里斯本,葡萄牙

1955年第4届建筑学与建筑之演化――海牙,荷兰

1958年第5届城市的改造与建设――莫斯科,前苏联

1961年第6届新技术与新材料――伦敦,英国

1963年第7届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哈瓦那,古巴

1965年第8届建筑师的训练――巴黎,法国

1967年第9届建筑与人类环境――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

1969年第10届建筑是社会之原动力――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972年第11届建筑与娱乐――瓦尔纳,保加利亚

1975年第12届创造与技术――马德里,西班牙

1978年第13届建筑与国家的发展――墨西哥城,墨西哥

1981年第14届建筑・人・环境――华沙,波兰

1985年第15届建筑师目前与未来的使命――开罗,埃及

1987年第16届住房与城市-建设明日世界――布赖顿,英国

1990年第17届文化与技术――蒙特利尔,加拿大

1993年第18届2000年的展望――芝加哥,美国

1996年第城市建筑的现状和未来――巴塞罗那,西班牙

1999年第20届21世纪的建筑学――北京,中国

2002年第21届资源建筑――柏林,德国

2005年第22届城市建筑的百货商店――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2008年第23届演变中的建筑――都灵,意大利

2011年第24届DESIGN 2050――日本,东京

大会会场及活动

1、国立奥林匹克纪念青少年综合中心(NYC)

青年大会:9月22日(星期四)~29日(星期四)以建筑学生,年轻建筑师为对象的国际交流活动,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以“KIZUNA―agenda of Tokyd beyond 3・11”为主题,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从震灾的经验和东京城市,建筑的未来。

2、六本木新城(52层)

欢迎活动会场,9月25日(星期天)17:30开始在大会开慕式前率先举办的,向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嘉宾表示欢迎的活动。

3、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第33届日本住宅与建筑展2011会场:9月28日(星期三)~30日(星期五)

4、其他:在东京的各区展开接近100个的大会相关活动,城市整体迎接参加大会的来宾。

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9月26-27日(主场A大厅)

TS-1(居住・文化):9月26日,11:30-13:30

主持:小野田泰明(东北大学)

主题:灾后如何重塑生活的希望

贫民窟(高密度穷人区)所呈现的被剥夺了居住权利的状态,是世界的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这次在日本,给我们展示了由于自然灾害而突然引发的状况。本主题研讨中,针对这样的城市居住的权利和希望是否能够再生,通过和贫民窟问题的比较进行广泛的议论。

TS-2(都市・信息):9月26日16:30-18:30

主持:藤村龙至(建筑家)

主题:[2011年之后]的城市发展之路

日本东部大震灾暴露了高龄化问题,能源问题等,日本的城市本来所存在的难题。今后日本的城市,国土。应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在本主题研讨中,从政治学,空间经济学,城市规划学方面的新的动向中,探讨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

TS-3(地球・环境):9月27日9:00-11:00

主持:小泉雅生(首都大学东京)

主题:思考今后的环境建筑(一般公开)

在思考地球规模的环境问题时,首先从我们身边的建筑环境开始议论。以不同的气候,风土为背景,从各种各样的视点,领域通过环保的工作,思考今后建筑的可能性。

论坛嘉宾:

Thoms Lechner(哈佛大学/环境工学,德国)

Madhola Prematilike(环境建筑家,斯里兰卡)

Mathos Santamouris(环境设计,希腊)

TS-4(自然・技术):9月27日11:30-13:30

主持:太田浩史(东京大学)

主题:与自然共生能技术(一般公开)

日本东部大震灾暴露了我们生活基础的脆弱性,对我们一直以来所相信的技术引发了疑问。

就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今后的技术,建设城市化的社会,从相天的各领域的视点进行议论,

论坛嘉宾:

Paola Anlonelli(MoMA,意大利)

伊东・丰雄(建筑家,日本)

philiope Rahm(建筑家,法国)

Tarek Naga(建筑家,埃及)

TS-5(信息・社会):9月27日14:30:16:30主持:桥修(神户大学)

主题:网络时代的建筑家像与建筑家的职能(一般公开)CT技术的惊异进步形成人类的跨越界限的飞跃网络化,给沟通交流的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导致了社会自身的变化,正是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日本东部大震灾。在这里,就21世纪的网络时代,建筑家所担负的新的作用,职能进行议论。

论坛嘉宾

Jeffrey Inaba(建筑家,美国)

Aria Tostoes(docorrlomo,葡萄牙)

Francis Keref建筑家,Burkina Faso)

学术讨论(学术内容)

学术会议-1:

论文:发表

学术会议-2:

建筑设计发表

UA常务委员会会议

1、UEA的常务活动通过教育,职能事务,国际竞赛的三个常务委员会和工作会议来完成。

2、大会以过去三年的活动成果为基础,召开下记的各种活动。

3、UIA常务委员会称为职能事务委员会

活动部会工作会议

1、可持续建筑:为了可持续未来的建筑/可再生能源

2、建筑与社会:建筑与孩子/面向大众的建筑/城市居住与灾害

3、城市化:中规模城市的城市化与开发/旅游

4、居住:居住/无国界的活动

5、文化的特性:文化遗产/宗教的空间

6、各种设施:教育,文化设施/公众卫生

其他活动部会:UIA继续职能开发(CPD)部会,UIA VISION与战略部会,UIA交流部会等

UIA2011东京大会学生设计竞赛

在大会的“DESIGN 2050”的主题下,举办以世界的建筑学生为对象的国际建筑竞赛。竞赛题目包括,

1、日本筑波市“国际医疗・看护关联设施建筑计划”

2、日本土浦市“新CBD・体育・交通枢纽地区规划”

3、日本稻敖市“新生态城市规划”

4、日本霞之浦南侧沿岸地区KSCR“智能地区计划”

审查委员长,隈研吾

大会展览

1、第10届居住・建筑・城市的环境展(环境建筑2011)

2、第33届日本住宅与建筑展

3、建筑技术・设计展2011

4、“2050年的建筑家”论坛

5、一万人的世界建筑家展

6、社区・建筑师・研讨

7、开放!建筑

8、2050地球展望

9、论坛“今日东京建筑”

10、日本的建筑:过去,现在,未来

11、“TOKYO chalrcity”展

12、新陈代谢未来城市展

13、创造东京-3・11后东京体会

14、建筑大学展

15、“AID4Q”设计40年后的未来

16、“日本的工匠”展

17、国际论坛“化危机为机遇!”

18、“灾害时专家们的国际协助和支援活动”论坛

19、建筑的探奇

20、建筑的解剖医学

21、亚洲绿色文化

大会配套观光活动

在参与大会的同时,通过大会组织的各种观光活动,欣赏日本美丽的自然,城市建筑的同时,增进彼此的交流,

住宿旅行

“宫城・山形”仙台媒体中心和登山城区的观光旅行

“群马”矶畸新・绢・日本温泉文化之旅

“长野”探访山岳城市的民家风景+现代建筑

“伊势・奈良”日本文化的源流与谷口吉生之旅

“奈良・京都”发现日本之“古典建筑之旅”

“飞马单・高山”漫步建筑

“金泽・探访”现代艺术与武士文化

“高松”濑户内的艺术与建筑之旅

“广岛”广岛的世界遗产之旅

“九州”现代建筑与温泉之旅

“冲绳”UIA2011冲绳之旅

当天旅行

“枥木”目光的天

“成田”神与佛的建筑比较和城市散步

“镰仓”“镰仓”访问12世纪的首都

“东京”环境建筑之旅/探讨防灾和城市之旅/城市与水岸之旅参观建筑企业的研究所和建筑工地/船游看日本的桥梁和城市

城市散步

“京都”发现日本之“古典与现代建筑”

“东京”漫游江户城/走访涉谷区的建筑家工作室和美术建筑铁道沿线的生活风景/干代田区的历史建筑/企业展厅周游

建筑参观

“东京”参观日本的建筑大学/代代木体育馆参观/东京国际

会展中心参观

相关参观

“东京”另类建筑游2011同伴者活动“东京湾屋形船”/博物馆之旅/歌舞技座・能・国立

博物馆

自行车和船:走访东京背后的魅力/有名建筑之旅

会期=2011年9月25日(星期天)-10月1日(星期六)

主会场=东京国际论坛/丸之内地区/日本桥地区

分会场=国立代代木体育馆/国立奥林匹克纪念青少年纪念

综合中心(其他)

主办:国际建筑师联盟(UlA)/UIA2011东京大会日本组织委员会协办外务省

文部科学省

经济产业省

国土交通省

环境省

东京都

干代田区

(财)国际观光振兴机构

(财)建筑环境・节能机构

(财)建筑技术教育普及中心

(财)东京观光财团

(财)日本建筑中心

(社)经济同友会

(社)建设顾问协会

(社)建筑业协会

(社)建筑设备技术者协会

(社)建筑设备综合协会

(社)再开发联合协会

(社)住宅生产团体联合会

(社)东京建筑土会

东京商工会议所

(社)都市规划顾问协会

(社)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

(社)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

(社)日本建材,住宅设备产业协会

(社旧本建筑家协会

(社)日本建筑学会

(社)日本建筑协会

(社)日本建筑结构技术者协会

(社)日本建筑士会联合会

(社)日本建筑士事务所协会联合会

(社)日本建筑概算协会

(社)日本建筑美术工艺协会

(社)日本建造物协会联合会

(社)地产协会

(社)景观顾问协会

NPO法人日本城市规划家协会

建筑・住宅国际机构

城市环境设计会议

(株)东京国际论坛

朝日新司社

日本经济新闻社

读卖新葡社

参加注册及参展,商业赞助联系

参加注册

单独报名请直接通过官方网站

省略/ja/registration/

团体报名请联系各地建筑学会或下记大会组委会参展,商业赞助请联系下记大会组委会UIA2011东京大会参加登录事务局

邮政编码150-Q001

日本东京都涉谷区神宫前2-3-18 JIA馆

E-mail:uia2011-reg@congre.co.省略

Tel+81-3-6426-8262 fax+81-3-6426-8272

QQ:1489592487

上一篇: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安全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