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2 04:55:59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篇1

农业的弱质性指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和其他产业特别是与工业相比具有比较利益逐渐降低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生产面临双重风险

农业生产既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经济再生产过程,因而面临着双重风险的压力。一方面,农业生产可能会遭遇洪涝、干旱、沙尘暴、病虫害和瘟疫等灾害,生产形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自然特点还直接导致了市场风险的产生。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农产品公共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而这种滞后反应带来的市场风险往往只能由生产者自己承担,这无疑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农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护。

1.2农业部门比较利益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

农业部门的比较效益低下,不仅使农业部门缺乏对逐利资本的吸引力,而且难以阻止农业内部各种要素资源向非农产业流动,致使农业缺乏竞争力,最终导致农业的萎缩。图1就说明了在市场和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社会资源配置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情况。

如图1所示,AB曲线代表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的全部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进行分配,OA代表全部经济资源配置在农业部门时所能提供的农产品,OB代表全部经济资源配置在非农业部门所能提供的非农产品。OB>OA,表明非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大于农产品。假如初始资源配置在E1,这时农产品供给量为Oa2,非农产品供给量为Ob2。若增加农产品供给量,将经济资源配置点移至E2,这时农产品供给量为Oa1,增量为a1a2;非农产品的供给量为Ob1,减量为b1b2,b1b2>a1a2,表明经济资源从非农业部门配置到农业部门,转移成本比较高。相反,如果将初始资源配置点从E2移至E1,即经济资源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成本比较低。这就说明了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人们不愿意将经济资源主动投向农业的原因。因此,农业是一个需要政策性补贴的产业部门。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都需要得到政府扶持。对我国而言,农业弱质性表现得更为复杂,如自然资源条件较差,生产者素质较低,经济形态多表现为自给自足的农户经营,农业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差。因此,在我国农业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2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为农业补贴提供了依据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长,农业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性的产业,突破了传统认识的局限,给予了农业新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商品生产功能外,还有土地占有、环境、粮食安全以及文化等功能。具体表现如下: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农业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头;从政治角度来看,农业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也是农民发展的依托;从环境生态的角度来说,农业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为环境生态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此外,长期以来,人类自身生活与生产等活动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都是免费获得满足的。随着资源的“硬约束”,人类不仅要遵循其固有的自然生态规律,还要或多或少地投入人类劳动,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农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基本上不能通过市场竞争在物质上和价值上得到补偿。因此,国家和社会必须给农业必要的保护与支持,以增强农业生态再生产的自生能力和自净能力。

3公共财政理论为农业补贴提供了理论依据

市场在具有外部性的产品供给调节上存在失灵,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同时农业产业本身的弱质性和基础地位,也决定其需要政府的服务。从经济学角度看,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私人有效投入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先行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农业科研创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正外部性),但这些领域存在市场失灵和免费搭车行为。因此,要求这种农业正外部性“内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即要求政府一方面通过政策手段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行为者的损失,将农业社会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差额返给农业;另一方面充当制度供给者、环境营造者和主要投资者的角色。

4利益集团理论为农业补贴提供了理论依据

奥尔森(Olson)在《集体行为的逻辑》中指出,人口规模小的利益集团相对于规模大的集团,其成员与集体行为有较深的利害关系,而且监督成本也比较低,比较容易克服“免费搭车”问题,从而具有较高的组织水平和较大的政治能量。可见,一个利益集团政治能量大小,不仅取决于它的规模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组织水平的高低及克服集体行为中“免费搭车”现象的程度。

具体到补贴政策的选择,我们假定分为2个利益团体,一个是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农民,另一个是非农产业的生产者及农产品消费者。那么,究竟是选择对农民有利还是选择对消费者有利的补贴方式,将取决于这2个集团的力量对比。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多数人从事农业,分布在广泛的农村,大多数农业人口受教育少,对于一些隐蔽的不利影响毫不知情;即使他们确能知道这些,也会因组织抵制集团行动的代价过于高昂而难以实现。而大都市的人口虽然不多,但是比较集中,他们的收入很低,恩格尔系数偏高,高昂的食品价格势必直接危及政府的城市安定。人数虽少但组织得很好的实业界,因为担心生产费用上升会导致工人工资的提高,也会强烈反对食品价格的上涨。他们纷纷游说政府,使国家的补贴政策向城市消费者倾斜,这样中国就出现了农产品“剪刀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均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城市居民对食品价格的敏感度降低;而且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业的兴趣日渐增加。与此同时,农业人口在减少,农村教育水平在提高,农村地区的通讯、交通运输设施得到改善。农村居民对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较所处的地位,变得越来越敏感;同时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的成本也相对降低。在这种条件下,当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农民的收入状况继续恶化时,他们就会采取政治行动以建立城乡平等关系,这样国家的补贴重心转移到了对生产者的补贴上来。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补贴方式由价格补贴等间接补贴向对农民直接补贴转移。

论文关键词农业补贴弱质产业公共财政利益集团

论文摘要从农业自身产业特点、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利益集团理论等方面多视角地分析了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以期为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提供参考。

5参考文献

[1]梁东黎,刘东.微观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刘东.微观经济学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篇2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集,1994.

[5]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篇3

一、前言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的有效半径只能覆盖城市和周边的农村,由于距离图书馆太远,边远乡镇和农村的读者借阅图书十分不方便。随着因特网、手机移动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通过电脑和手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随着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拓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借阅机构”朝着现代化的“知识和信息传播中心”转型,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成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扩大服务半径最有效的方法。

二、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意义

1.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信息化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域性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周边乡镇农村的读者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不但是信息的收集者和整理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2.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

随着农村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规模比较小,受到馆舍面积和购书经费的限制馆藏图书数量和种类有限,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与本馆有限的服务能力存在很大的矛盾,农村读者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可以在投入增加不大的情况下,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储存和传输技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

3.缩少城乡信息化的差距

城乡信息化建设差距很大,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精神生活贫乏。图书馆利用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引领农民健康文化生活,不断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空间,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知识支撑和精神支柱。

4.实现文化惠农支农政策

中小型图书馆开展网络通过网络为“三农”提供服务,健全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惠农支农政策。通过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特色涉农信息资源,深化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推动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实现增产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三、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的经验

开平市图书馆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为重点,建立起覆盖广泛、服务高效的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1.资源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对各种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实现了对农业专题数据库资源、数字化农业科技文献资源及多媒体课件资源的整合开发,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库、专家论文资料库,为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开平市图书馆还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海量的信息资源,克服农村信息资源质量低、实用性差、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同时解决电子图书、农业科技期刊、视频资源的版权问题。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地区内的读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要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特点, 信息资源建设要强调地方性特点。开平市图书馆根据本地农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为广大农民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资源。

2.网站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以“开平数字文化网”为平台,整合数字化资源包括拥有农业科技论文、农村各类实用视频、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资源涵盖了文本型、数值型、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数据类型,此外开平市图书馆根据信息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农村基层群众的认知特点和使用习惯,对上述海量信息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在网站上构建了科学的知识导航系统。此外为了方便读者使用网站的资源,开平市图书馆让读者的借书证“一证多用”,借书证除了可以具备传统的借书功能外,还可以实行网上电子资源的借阅浏览,当读者进入图书馆网站利用借书证实行身份认证,通过认证后读者可以浏览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读物以及各种数据库、电子出版物。

3.服务点的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通过建设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将信息服务推送到遍布各镇和行政府村,再通过基层站点传递给农民。为了加快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开平市图书馆通过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硬件设备和线路开展基层信息服务点建设,使基层信息服务点迅速覆盖各个乡镇和行政村。同时充分发挥基层信息服务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基层信息服务站点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馆际合作

受到藏书、人员以及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仅靠本馆的资源很难满足农村读者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强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争取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为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提供馆藏、人才和管理等方面保障。开平市图书馆积极依托"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这一个由公共、教育、科技三大系统图书馆合作建立服务平台,向农村读者提供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期刊论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专利说明书等数据资源远程咨询服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5.人员培训

开平市图书馆的农业信息资源服务是直接面向“三农”,资源的受众是广大农村读者。与传统文献相比,网络信息的检索方式和获得方式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因此对用户信息能力要求较高,这成为限制农村用户使用网上信息的最大障碍。开平市图书馆除了做好信息资源建设的工作外,还加强农村用户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培训。此外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稳定基层服务点信息员队伍,提高基层信息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素质、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技术素质过硬的信息服务队伍。

四、结语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篇4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94-05

国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方面,对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选题关注较多,而对农 业循环经济 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试图建立一个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比较评价区域内各地的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程度,以期为推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山东省是全国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不可避 免出现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 严重,农业内源污染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的矛盾、粗放型增 长方式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为实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生态 环境的改善,就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科学评价是循环经 济建设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步骤,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视角

宣亚南等将循环农业定义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 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 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 的有害因子 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 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不仅要求农业形成基于全社会 的大循环,要尽量做到外界物质和能量输入的减少,更要把所有的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活动 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或产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投入品和 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 原则要求减少农业投入,从而直接降低 成本。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偏多的情况,导致环境污染、土壤功能弱化 、农产品易受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在保证不降低产出的情况下,通过提 高效率来相对减少投入量。再利用(Reuse) 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对农业生 产与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污染转化为资源,不仅可降低污染,而且提高了资 源附加值。再循环(Recycle) 原则要求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反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 量少产生废弃物,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要考虑理论上的完 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能够客观地反映循环经济的内涵和3R基本原则。二是实用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以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为准,以统计客观条件的允许程度为准。三是代表性原则 。要从众多的变量中筛选出数目足够少,但却能表征整体本质属性的主要因素。 四是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当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 展的各个方面,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同时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使指标便于使 用,结构清楚。

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技术方面。主要应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总体指标,包括农民人均总收入、人均农业产值、人均农业增加值、人均耕 地面积、农业生态园区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清洁能源(电、沼气等)占消耗能源的比例、 自来水通村率等。该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其中,采用人均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反映农业产业化基础条 件以及农业产业化效益的指标。二是减量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万元农业增加值能耗、万元 农业增加值取水量、单位面积化肥农药地膜用量、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率、有效灌溉率、农业 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这些指标分别表达了能源、水、土地及农业投入的减量集约利用程度; 三是再循环再利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资源化率、农产品加工废 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用来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源及其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的程度。由于统计资料中再循环再利用评价指标缺失,该项研究选取的指标未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见表1)。

可以看出,这些指标在充分考虑目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现状的 基础上, 尽量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和资源,从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农村环境优化、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等多个方面,可较为全面科学地反映山东省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是比较评价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状况的指标体系。

3 对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主成分 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适用于指标评价的多元 统计 分析方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与专家调查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并[CM(81.5mm]行的一种系统评价排序方法。这种方法要在力保数据信[CM)]

其基本步骤是:原始数据的标准化;计算指标数据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及矩阵的特征根、特征 向量和贡献率;确定主分量个数;解释主分量的社会经济含义,必要时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 说明主成分包涵意义;合成各主成分量得到综合评价值。

3.1 指标无量纲化

考虑到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是正指标,如人均农业产值、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 ;有的指标是负向指标,如单位面积农药用量、万元农业增加值取水量等。因此运用模糊隶 属度函数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如下:

(1)对于正向指标,采用半升梯形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B(Xi)=Xi-XinXim-Xin

式中:B(Xi)为第i个指标实际数值的隶属度值;X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数值;Xim为此类指标 的最大值(上限值),Xin为此类指标的最小值(下限值)。由于已规定Xi≤Xim,Xin=0,上式 可以简化为B(Xi)= Xi/Xim。

(2)对于逆向指标,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B(Xi)=Xim-XiXim - Xin

通过指标的标准化,消除了量纲的影响,使不同指标之间有了可比性,指标的量化值越大, 则表明该项指标实际数值的值接近最先进值的程度也就越大。

3.2 计算分析

采用SPSS 12.0版本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对循环农业发展进行计算(下文只列出与计 算直接相关的表格和公式)。把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各市农业数据(主成分分析不要求数据是正 态分布),复制入SPSS软件,采用Data Reduction中的Factor Analysis模块进行分析,并经 过简化处理,可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

表2显示了各主成分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情况。为了既能使损失信息不太多,也达到 减少 变量、简化问题的目的,选取5个主成分,使所选主成分保持全部信息总量的86.21%,大于8 5%,符合主成分分析中的要求。

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公因子在大多数变量上数值大小一般比较平均,不容易说明每个公 因子的意义,不便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出于这种考虑,对初始公因子进行线性组合,即进行因子旋转,以期找到实际意义更为 明显 的公因子。在经过VARIMAX正交旋转(正交旋转得到的新公因子仍然保持彼此独立的性质)后 ,载荷矩阵发生了很大变化,见表3。

同山东省的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一样,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但与观念中各市 整体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经济发达地区有的低,有的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普遍处于劣势,但也不绝对处于落后地位。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当然这是由农业循 环经济的“减量 化、再利用、再循环”基本原则确定选取的指标决定的,受目前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越来 越高,不论各地经济发达与否都非常重视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但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视 程度却不一致,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在基础方面也不尽相同,从而造成了目前的这种排名。可 以这 样理解,一个地方经济发达,对农业的投入相应也很大,但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如果被忽视 也会 在农村和农业形成恶性循环。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不发达,农业可以较好地保持了原生态生 产模式,尽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但由于受工业化影响较小,环境污染并不十分严重。如滨 州市,农业循环经济评价值最高达5.712 4,居第四位。东营市处于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 区 处于未开发状态,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表现较好。而济宁、威海、烟台等地的单位面积水资源 利用、资源减量利用等负向指标都很高,对环境造成了直接负面影响,与人们的主观印象不 一致,评价值偏小。

从本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即主成分公因子角度来解释。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1公因子 F1占的权重较大,济南、青岛、东营市在这方面表现良好,所以总体排名也较高。德州尽管 F1得分较多,但在其它方面表现却不好,所以处于中游。第2公因子表达的是农村基础设施 方面情况,西部地区得分明显偏少,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第3公因子中表达了水资源利用 的信息,而威海恰恰这个方面处于水平很低,威海的有效灌溉率只有0.442 529,而其它市 是 其2倍。所以烟台市评价值不高,这与其资源减量投入方面的得分较少是分不开的,其第4 公因子F4即表现化肥、地膜使用投入方面的等负面因素较多,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1.993

28 t/hm2,处于全省第一位,直接导致了第4公因子的得分偏小。同样也可以解释日照市 为 什么评价最低,日照5个公因子得分都不高,如水资源利用、资源物质减量化基本上都是全 省的后几位,从而整体评价值最小,仅为3.940 448。从中可以看出,模型的不足之处主要 是 在客观数据的收集上,由于目前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统计,在再循环再利用评价指标方面比 较少,如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在农村农业流转资源物资方面因素没有体现 出来。

4 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从分析结论可以看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就首先要在观念上强化循环经济理念,在原有已有 的农业产业化基础上,尽量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最大限度利用和减少农业废弃物,扩大农 产品的有机化和无害化生产。

(1)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现阶段资源的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已经成 为农 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可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高效利用与 循环利用资源,从而实现在既定目标下达到减少物质投入、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通过农业 工业化,实现规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要注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农业产 业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从而相对减少单位 面积上的物质投入,促使农业生产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更加有效。

(2)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由于当前资源减量投入已经成为山东省农业循 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必须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滥施和偏施化肥、农药的现 象,以及地膜回收不力和用水浪费所造成的污染加重的问题。化肥、农药、畜牧和塑料薄膜 等内源污染已成为山东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有日益扩展的趋势。要在达到 既定目的前提下,减少物质投入量。一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化肥农 药施用比例,提高生物农药、高效农药以及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严格控制化肥和高毒农药 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的有效系数。大力推广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技术,积极研究畜禽粪 便饲料化开发利用的途径。二是发展喷灌、地膜下灌溉等新的技术方法,发展节水农业、高 效农业,提高对光、水、肥的利用率。改变农业生产用水的方式,节约农业用水。

(3)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加快编制农 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以开展农业 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为重点,确立 适宜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时搞好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 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园区,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闭路循环,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 到高效循环利用,使企业相互依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发展与扩张,形成集聚效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倪书俊,刘常建,卢华.山东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6, (2). [Ni Shujun, Liu Changjian, Lu Hua. General Thinking and Suggestion on Circ ula 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6,(2).]

[2]马其芳,黄贤金.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 05,(6).[Ma Qifang , Huang Xianjin. A Positive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on the De 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J]. Journal of Natur al Ratual, 2005,(6).]

[3]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He Xiaoqun. Meth ods of Pluralistic Statistic Analysis [M].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4. ]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Huan g Xianjin.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y Pattern and Policy System [M].Nanjing: N 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5]崔铁宁.循环型社会及其规划理论和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Cui Tiening. Circular Society, Planning Theory and Way [M]. Beijing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5.]

[6]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Zhu

Konglai. A Synthetical Evaluation Research on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Jinan: Shandong People Press,2004.]

[7]山东省统计局.2007年山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Statistic Bure au of Shandong.2007 Shan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M]. Beijing: Chi na Statistics Press.]

[8]迟春洁,蒋景楠.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构建思路[J].技术经济,200 6,(2). [Chi Chunjie, Jiang Jingnan. The Content of Study and Establishing Think ing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cycling Economy[J]. Technical Economics,2 006,(2).]

[9]章波,黄贤金.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3). [Zhang Bo, Huang Xianjin. Research on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d icator System and Demonstrable Assessment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 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3).]

[10]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Xuan Yanan, Ou Minghao, Qu Futian. Conception , Econom ic

Interpret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 of Recycle Agriculture[J]. Chinese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篇5

古宁宁

【摘要】随着农村中的农业发展农作物的种植规模以及生产水平都在逐步的提高,而由于种植的需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而现实情况中,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在这时期,发展节水型的农业就非常具有意义,本文就是对于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字】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优化措施

【正文】因为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在增长,而我国水资源的缺乏就导致了,我们应该更好的去解决农业种作物去生长时的用水问题,去研究节水型的农业种植,将它的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实施结构优化的措施达到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有助于稳定我国的农业种植。

一、发展节水型农业种植的意义和现状

1.1提高效益

发展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有利于多方面效益,节水不仅仅是农业方面面临的问题,更是许多社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可以提高多方面的效益,形成更全面的生产结构系统。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考虑,节水型的农业种植优化调整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可以让生态的水系统生产,生活用水体系,农业的水系统进行协调,并且也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节水型的农业,可以将土地和资源进行优化,有效提高农作物的质量采用了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1.2解决水资源和土地问题

农业的发展情况是人们生活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许多节水型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其他的社会结构,这些新型的种植结构目的都是为了去实现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水资源匮乏,土地资源短缺问题都很严重,但是农业用水和土地利用都是种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我们就需要大力的去发展农业的科学技术,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寻找出更加高效的农业种植方式,改善农业用地。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提高种植的效率和土地的利用率,对于节水型农业结构的发展不但要达到优化资源配置,而且也应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性,提高多方面的效益。

1.3缺乏农业种植的理论

对于我国当前的农业节水种植结构理论,我们借鉴并参考了相关的学科和理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理论体系,所涉及的理论比较困难和复杂,没有能够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且没有基于节水结构数据的统计数据。也没有对节水型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数据化的统计,这样的情况是不能够在实际的结构优化过程中进行细节性的指导,因此总体来说发挥出的作用并不大,对结构进行的优化策略不能考虑到种植业整体性的方面,并且也不能够同时兼顾社会的效益以及节水效益,所以不能达到社会公平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因为节水型农业种植的结构决定着种植功能的发挥,发展经济效益也就需要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因此对于地区的农业发展所处的关键是对农业的结构进行优化,因为农业种植是农业的重要基础部分,并且所占的比例很大,所以对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部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许多个地区对于种植业的结构进行了很多次优化调整,但是由于现在对种植结构化的优化理论研究,整体都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甚至是落后于种植实践情况,这样就造成了区域再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中缺乏有必要的理论来作为参考依据,由于现在许多规划者和管理者都还是主要在总结实际的优化调整实际结果的基础上,因此在研究种植业的结构优化调整,并且要将它应用到现实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并且在程度上能够促进当地种植业的经济发展。

二、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分析

2.1对水利条件的分析

水利条件是在进行农业种植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也是节水型农业种植建设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对农业种植进行优化的地区,一定要做好水利条件的分析。在对水利种植结构优化的地区进行水利条件的分析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河流湖泊到自然的水资源也要对当地的水库来进行分析,有必要去合理的对将要种植农作物的地区所具有的水利条件来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并且根据控制实际情况设置好了全面的农业灌溉计划。对于那些水资源匮乏的种植地区,对于当地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处于对人民生活的考虑打造出深水井,或者是建设一定的水利工程为农业种植提供灌溉需求,来达到促进当地农业种植生产水平的目的。

2.2对气候进行分析

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是会影响农业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也会影响到节水型农业种植的效果。因此对节水型农业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就必须让相关工作人员提前的对地区的气候特点,比如说温度,日照降水等等气候的属性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再来选择对农作物品种的种植,这样才能对当地的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通过节水型的农业种植来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

三、发展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具体措施

3.1科学性的选择农业种植作物

要想发展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就应该在地区科学的挑选出合适种植的农作物,使种植的农作物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由于我国土地辽阔,物种丰富,所以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地址以及气候等条件来挑选出农业种植作业。因此在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势环境考虑到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地域,结合土地,降水情况以及温度条件这些因素来进行分析,同时将土地种植区域来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农作物的种质更加的科学有效,并且也要农将农业种植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在不同的季节中对水分的需求差异没基础来选择出合适的灌溉方式,尽量地减少水资源的损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农业种植的浇灌效率,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3.2分层次的种植农作物

为优化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有必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进行客观的综合的分析,可以采取分层次种植的方式,确保作物得到良好的生长能够收获,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一些怕阳光的作物可以种植在阴凉的地方,用树木遮挡。这些树木本身也可以在节水和养分积累中发挥作用。因此,在优化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时,可以采用分层种植来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使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3.3对农业科技进行发展

为了使农业种植更加科学化,必须不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强农业种植技术手段,对作物的品种进行科学性研究,优化和更新农作物,科学地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节水效果得到提高,对我国的农作物种植水平和技术来说,选择适当的灌溉技术和覆盖地表的种植方法能够达到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减少水资源损失的效果。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农业种植发展中,农业种植的技术有着必不可少的地位,可以使用农业技术来得到新型的农作物产量以及种植的存活率都能够得到大大的提高,农作物的节水特性也会有所增强,植物的伤害得病率也有所下降。儿童农业技术发展和他所起到的作用来考虑在发展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研究时,采用更加先进和有效的农业种植科技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加优质的农作物以及多方面的效益。

3.4利用3S技术进行流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区分

考虑到水资源受到约束的条件和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时,由于流域的特性,可以通过水资源的流域为单位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区分,这样更有利于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和发展,而对于目前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还是主要以行政区域作为种植的分区,因为水资源条件的约束,通过流域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的结构进行优化的研究在现在阶段明显不足。对于流域而言,应该去参照水资源的流域区分、农业分区以及土地的利用情况分区,还有参考对气候情况的分区,根据流域来对农业种植的空间来进行分布,可以使用多变量的数学分析方法来对种植区域问题进行分区的综合性解决,选取更合理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指标,可利用信息熵理论等多样的分析方法来完成对流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分区,再对各个分区进行逐个的优化。比如,对于干旱缺水的内陆流域,由于流域的不同区域资源和对社会的经济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在流域的上游,多为山区,因此生态环境较好,畜牧业发达,主要种植的是饲料,而中游的流域大多为平原区域,经济发达,居住人口也众多,主要种植的就是粮食作物,下游区域是荒漠地区,环境条件也更加恶劣,在种植时就会采用棉花、蔬菜水果这些经济类作物。3S技术是数据采集,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这些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在研究的下一阶段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也随着农业区的规划理论和景观的生态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理论这些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都会为种植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理论参考。

【结束语】对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种植水平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采用流域进行种植区域的划分,科学性的选择农作物,并采取分层次的作物种植。等等方法,在保证农业种植产量的同时更加有效的降低农业种植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从而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保护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1]李娟.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J].新农业,2020(18):38.

[2]胡琼娟.节水灌溉技术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探讨[J].广东蚕业,2020,54(07):57-58.

[3]贺秀祥.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J].山西农经,2020(07):96-98.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货币控制

中图分类号:F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15-1

1 货币与农业经济运行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

(1)货币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

这里论述货币与总需求的关系是从人类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平衡层次上来把握的,因为从这一高度可以清楚看到货币在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有六个环节是层层相扣的,其中社会总需求联系着社会消费,而货币的供求又决定了社会总需求。

(2)货币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阐述了货币对农业经济产出或社会总供给的“酶”的作用。货币是通过作用于农业经济运行中的实体变量如利率、储蓄、投资、消费等等达到影响社会生产的。货币对农业经济产出作用的过程,即是货币如何使社会实际总供给无限接近社会潜在总供给的过程。

第一阶段,由于存在大量闲置资源,此时货币投入能扩大 投资,增加生产,这时货币的边际产出效率是递增的。

第二阶段,当货币投入达到一定数量后,即使不增加货币也能扩大产出。

第三阶段,货币继续投入时,由于闲置资源的减少,此时货币的边际产出率开始递减,但其总产出还是递增的。

第四阶段,当闲置资源利用“干净”以后,再增加货币,此时货币边际产出率为零,其对农业经济产出不起作用。

第五阶段,货币的边际产出率为负数,此时,货币对农业经济产出起负作用。货币对农业经济产出的作用是通过使社会实际总供给无限接近社会潜在总供给实现的,这是个动态的过程。这一部分论述了货币对农业经济运行的两个重变即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影响,为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的货币控制特征提供理论依据论证货币是重要的,它对社会总供需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货币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及其控制

2.1 在我国,货币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为货币对农业经济起作用提供了体制条件。

(2)社会闲置资源的存在。

2.2 我国货币在农业经济中作用及控制的特点

2.2.1 作为货币资金价格的利率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在商品经济中,价格机制是无比重要的。在西方国家,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在调节资金供求从而调节整个社会的总供求方面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在我国,利率却不能作为一种完善的价格机制发挥作用,原因在于:

(1)我国利率的形成不是由资金的供求共同作用决定的,而是带有很明显的行政特色;(2) 我国储蓄利率弹性低。

2.2.2 从我国农业经济波动与货币供给波动之间的关系中反映出的特征研究反映出的特点 由于农业经济波动是由农业经济运行中社会总供需的失衡而引起的经济扩张、收缩等经济现象,本文的分析是从农业经济扩张起点、过程、收缩等几方面展开的。

(1)扩张的起点。主要论述我国重速度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经济的预算软约束体制造成的经济扩张的趋势。

(2)扩张的过程。扩张过程即是过分投资的形成过程,由于我国现阶段体制转轨的特殊因素,形成了其特有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从而为过分投资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3)农业经济的收缩。在过分投资形成后,由于社会潜在供给能力是一定的,当社会闲置资源被充分利用,“瓶颈”部门又超常利用时,经济扩张受阻,政府为避免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在货币控制方面放弃货币供给的“规则”性,而采取“权变”方法,使货币控制形成非理性。

3 结论与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在我国农业经济转轨时期,货币的作用及控制存在不规范性:利率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货币供给的控制非理性。改变这一状况,在加速改革,建立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意以下两方面:

3.1 建立和完善利率机制

(1)由于我国利率不是由货币系统内部决定的一个内生变量和市场参数,因而,利率改革目标是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符合资金利率和资金供求规律的利率机制。

(2)利用差别利率,为顺利过渡到合理利率做准备。

3.2 改变现阶段货币控制的非理性

(1)健全中央银行制度和金融市场,为货币的理性控制创造体制条件。

(2)在现阶段要尽快改变货币供给为经济扩张服务的非理性;首先,制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为理性的货币体制提供依据。其次,改变原来速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篇7

 

 

一、引言

 

2012年3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六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上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WWDR4)-不稳定性及风险情况下的水管理》报告指出,世界范围内用水紧张局面进一步凸显。能够供人类、动物和植物使用的水资源仅占全部淡水资源的2.5%。在有限的珍稀水资源中,农业用水构成了最大需水单元,农业用水占全球淡水使用比例的70%。2011年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是“农业需水、其他行业争水”的严峻格局。

 

与用水矛盾相对应的是我国农业粮食产量实现了2003年以来的“九连增”,创下世界粮食生产的中国记录 ①①根据《人民日报》报道: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8957万吨(11791亿斤),实现粮食增长的“九连增”,我国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43067万吨稳步爬升,2007年突破5亿吨,达到50150万吨,2011年时产量已经达到57121万吨。我国粮食的“九连增”,还是在“资源约束趋紧、灾害多发重发等背景下取得”。从世界粮食发展史来看,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国(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阿根廷),除了中国,只有“美国在1975—1979年、印度在1966—1970年实现过‘五连增’”。,在农业实现历史飞跃的同时,我国农业用水也由粗放向集约、由节水灌溉向高效用水转变的突飞猛进时期。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促进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国家攻关项目的“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针对我国农业用水日趋紧张的状况,199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有关问题的请示”及“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的意见”,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农业高效用水建设得以大规模展开。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九届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基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高效用水命题,理论界关于农业高效用水的研究日益丰富。

 

从实践发展中似乎可以归纳出农业高效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很强的关系,引发思考的内容是:农业高效用水事业的推进,是否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推动农业高效用水的发展需要政府、农民投入巨额的资本,需要验证的另一个命题是农业高效用水投入是否会“侵占”其他农业生产物质资本投入,农业高效用水投入和农业生产投入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关系。

 

二、文献综述

 

关于农业高效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学界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1][2][3](Mendelsohn R, Dinar A.,2003;Yang H, Zhang X, Zehnder A J B.,2003;Ward F A, Michelsen A,2002)。Rosegrant M W, Ringler C(2000)从农业产业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农业水资源的转移效应进行了研究。[4]房林,邹卫星(2008)从广义角度论述了资源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并通过模型推导出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条件。[5]农业高效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耦合,例如水肥一体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随着对高效用水内涵的认知和高效用水农业的实践发展,形成了农业高效用水和农业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0世纪末农业高效用水实践就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水农业,主要手段是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贾大林,1997;黄平圆、谭尔葵1999)。[6]更为广义的角度来看,许一飞(1998),冯广志(1999)认为节水灌溉仅仅构成农业高效用水的关键环节,农业高效用水包含输水工程、灌溉技术和田间技术措施的集合,从而促进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所以农业高效用水的发展促进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水资源投入,提高农业产出,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高效用水实践相结合,农业高效用水是为了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耦合(白清俊、董树亭,2001;樊菊平等,2003;江平,2004;顿银彬,2005;杨春红,2006),农业经济效益构成高效用水实践的子目标之一。农业高效用水是指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采用各种措施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提高单方水所带来的价值,包含农业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利益诉求(陈伟等,2005;张正斌,2005;李金山等,2006;黄立春等,2006;曲小红,2006;房军等,2008;葛爱丽,2009;罗素梅,2009;许迪,2009)。例如一条河流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应该拥有一定水量来保持其形态的水量,这也构成河流中赖以生存的生物的基本生存权利。农业高效用水的目标不再那么单一,所以农业高效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又构成了重要命题。

 

农业高效用水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这必然会“侵占”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投入划分为农业高效用水类投入和农业生产类投入,并在一定程度内存在替代关系。通过资料搜寻,尚未发现有研究学者展开对此分类下的要素替代研究。大多数研究中均是从传统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7](冯海发,2000),实践例证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由2003年的6.04亿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9.77亿千瓦,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由2003年的3.18亿人减少到2011年2.66亿人。孙兆明、李树超(2013)通过对蓝色经济区海水养殖业的研究得出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显著,然而资本、劳动对养殖面积的替代性较弱。[8]刘永刚(2009)基于扩展的拉姆齐模型分析认为形如土地的固定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而资本和固定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对人均收入具有决定性影响。[9]随着能源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所格外关注的焦点[10],从这一分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杨福霞、杨冕、聂华林,2011)。

 

已有的研究中关于农业高效用水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然而随着高效用水农业目标的多样性,这种显著的影响关系需要进行再次的验证。另外,关于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研究,均是从传统的资本要素、人力要素、土地要素、能源要素等方式进行研究,随着农业高效用水的快速发展,理论研究中缺乏高效用水投入和农业生产投入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如何判定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和农业物质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关系,这构成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基本假设和理论模型

 

2.变量选取。因变量的选取:关于农业高效用水水平的测量,有很多种方式方法,第一种采用农业高效用水效果指标,即用农业产值/农业用水来衡量农业高效用水水平,这种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和待验证命题,即论证高效用水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数据存在严重重合,必然出现“伪回归”现象。另一种可行的操作是用有效灌溉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来衡量,这种方式依然和后续带验证命题,即农业高效用水和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之间存在数据的重合。所以为了检验数据的可行性,考虑到代表农业高效用水水平指标不存在内生性问题,并且保持研究的意义,故选择水库总容量和水库平均容量指标来衡量农业高效用水水平指标。

 

自变量的选取: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包括很多项目,具体而言,主要包含土地、劳动、机械动力、化肥投入等。

 

3.符号定义及数据选取。根据研究对象,定义8个变量对应于8个指标:y1表示农业总库容量(亿立方米),y2表示农业水库平均库容量(万立方米/座);定义X1表示农林牧渔业产值(亿元),x2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3表示化肥施用量(万吨),x4表示农业播种面积(千公顷),x5表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x6表示农业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本文样本区间为2003—2011年我国大陆的省(市)、自治区,不包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同时剔除上海市样本,这样做法一方面是由于上海市现代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发展较快,农业所占产值极小,另一方面,上海市的相关数据中,特别是关于因变量水库数和水库容量全部缺失。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年版),对于缺失的个别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补齐。对于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数据,采用的是按照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从而剔除价格、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1中可以发现不同观测对象的差异性巨大,均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例如平均库容量和化肥施用量,不同省份的最大相差100倍以上。从时间上看,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和高效用水水平均表现出上升趋势。

 

(二)面板单位根检验

 

面板数据需是平稳的,也即处于同阶单整的变量,才能够后续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为了避免伪回归,本文综合采用LLC检验和IPS检验(针对平衡数据,前者主要用于相同根单位根检验,后者主要用于不同根单位根检验),当两者所获得的结论不一致时,继续用差分形式检验,直到结论一致时停止。

 

(三)面板分位数估计

 

面板分位数模型估计中,本文选取了0.10;0.25;0.50;0.75;0.90共5个具有代表性的分位数点,为了便于研究的对比分析,同样给出了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和固定效应①①利用面板数据的Hausman检验分析得出,模型均拒绝随机效应假设,所以均接受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相关计算结果见表3,4,5。

 

1.关于农业经济增长和高效用水水平、物质投入之间的关系

 

通过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可以看出,农业产值和农业化肥施用量,农业水库总库容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两变量均在1%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面板分位数模型也印证这一结论,代表着农业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物质资本投入——化肥,在各个分位数点上均是在1%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也印证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代表了农业高效用水水平的变量——农业水库总库容,只在0.25分位数上不显著,系数值为-0.004,这从另一方面说明系数估计值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分位数模型中化肥投入和水库总库容的系数值总是大于0并且显著,说明该项变量对农业产值的作用是稳定并且显著的。这也证明了命题1,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六、结论及建议

 

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均对农业产值均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更加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本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物质资本投入也构成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来说,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物质资本的投入——例如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可以有效解放农村大量剩余人口,促进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以耕地等代表的传统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贡献较小。农业高效用水水平的提升,促进农业生产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更加可控化。

 

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和农业高效用水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也即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农业高效用水带来了农业生产效益、效率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这些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农业生产物质资本投入。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保持农业生产稳定、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而农业水资源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过程[11][12](Chaves, Oliveira,2004;马晓河、方松海,2006)。一方面,加大对我国农业生产过程各种物质资本投入,加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农业高效用水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本投入和农业高效用水的投入之间的平衡关系,协调物质资本投入和高效用水投入,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更好发展。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篇8

    人力资源主要是关于人的劳动能力及其劳动价值的一种经济学观点。有关人力资源的理论,可以追溯到现代意义的经济学创立之初。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威廉?配第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理论观点的提出,首次充分肯定了人的劳动及其能力的经济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力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源的含义也不断产生新的认识。该文将人力资源界定为人口总体所持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由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精神等要素构成,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所谓农村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农村区域内人口总体所具备的能够从事价值创造活动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通过认真分析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因素,加大对农村人口生育、医疗保健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文化、技术和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以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增长。理论界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关注源于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不断研究与发展。第一个把关注的目光“从物质资源转移到人力资源”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他最早创建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舒尔茨指出,在美国经济半个多世纪的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舒尔茨教授还指出,从1919年到1957年,美国38年中的生产总值增长额,49%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1]。舒尔茨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在传统农业改造中的作用,指出传统农业生产率低下,主要是因为特殊的要素投入,如研究和教育的缺少,而不是可再生生产资本的短缺,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向农民投资的问题,指出人力资本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两大方面。舒尔茨“向农民投资”的重要思想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舒尔茨理论观点的影响下,有关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的论着大量出现。1971年以来,共有5位经济学家因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当然,现阶段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已超出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功能,它将在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农村人力资源存量大,质量低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特征集中表现为存量大。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首先取决于人口总量及其通过人口的再生产形成的人口变化。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河北省农村人口总数为400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7%,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省份。河北省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在全国排第4位,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居全国第11位。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河北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这将提供更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特征集中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首先,从文化素质看,文盲半文盲人口众多。《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2009年,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1.67人,小学文化程度17.47人,初中文化程度59.28人,高中文化程度17.3人,中专文化程度2.47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81人。可见,在河北省农民家庭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状况依然存在。其次,从技术素质看,农村劳动力技能低,结构不合理。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有知识、有文化、掌握某方面技术的新型农民仅为106万余人,约占乡村劳动力人口的3.3%,数量极为有限。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再次,从思想素质看,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大部分农民因循守旧,思想观念落后,不能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缺乏市场经济主体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进入市场、寻求发展的内在冲动,缺乏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和组织生产的能力,竞争观念淡薄,与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2]。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河北省虽然每年都有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但其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大促进作用的人力资本却始终缺乏,过高的人口增长率只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

    2.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三大产业从业人口结构不合理。2009年,在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人数为1466.34万人,是三大产业中份额最大的,约占52.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偏高[3]。虽然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及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多数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技能低下,与二、三产业对就业人员较高文化与技能水平的需求不相适应。所以,总体来看,河北省农村从业人员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因行业准入门槛较高而偏低。2009年,河北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分别为556.64万人、766.72万人,分别占全省农村人口总数的19.95%和27.48%[4]。其次,行业分布不合理。2009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人口总量为3206.59万人。科技、经济、工程等农业一线人才力量薄弱。人力资源行业的畸形分布,限制了人才整体优势的发挥,间接造成了人才这种稀缺资源的浪费,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2.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目前,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尚不健全,阻碍了良好的人才环境的形成和人力资源整体优势的发挥。集中表现在:第一,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沿袭计划经济人才单位所有的行政方法,导致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第二,人力资源引留机制不健全,近年来,河北省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大量青壮年人才外出打工或上学,留守人员则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主体结构性的缺失给实施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一定困难。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引留机制,为经济发展做好必备的人才储备工作,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才能真正走出贫困。第三,竞争激励机制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是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如何千方百计地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是河北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目前,河北省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中,大多还存在着重学历资历轻能力水平、论资排辈和“长官意志”等现象,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影响了高素质人才聪明才智的有效发挥。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背后是机制的竞争,体制的落后将制约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3.1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在农村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投入长期不足,是导致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下的关键因素。从农村教育方面来看,近年来,河北省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2009年的河北省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支出的达到264.78亿元,而这其中大部分又用于农业生产支出,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农村大多数地方对农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一,不少领导及群众的教育观念落后,许多人仅仅把农村基础教育当作是以走出农村进入城市为目的的升学、就业的手段;其二,职业教育则因农村的职业学校在师资、经费、设备等各方面的困难而有名无实;其三,乡镇的农民培训机构较少,对青少年和农民下一代的培训重视不够,既没有现实的有效途径,也没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体制来保障,出现培训方面的短期行为。从医疗卫生投入方面来看,2009年,河北省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卫生支出的比例仅为7.4%。尽管目前河北省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农村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匮乏及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难以得到保证等均导致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和保健需要。

    3.2人均收入偏低,开发成本过高河北省农民人均收入偏低是制约其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49.67元,比2008年增长7.4%。虽然,近年来河北省农民收入水平呈不断提高趋势,从2000年到2009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环比增长8.46%,但较全国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与整体实现小康也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我国各项资料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实际上基本出自对未剔除成本因素的农民毛收入的统计,这说明农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要低得多。受收入水平制约,农民不得不首先满足自己的衣、食等基本生活需求,在沉重的基本生活开支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减少在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人力资本投资,忽视教育、健康投资等对改善自身福利的重要性。另外,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高低也是影响农民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农村教育、医疗、迁移等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等投资成本的不断增加,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也不断增加,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进程。教育投入、医疗开销等已大大超出农民的支付能力,农民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则只能是有心无力。农民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家庭的衣食消费、生活开支、子女受教育的学费和再生产后就所剩无几,再加上医疗、生老病死的开支,农民能用于进行再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就少之又少。尤其在那些勉强达到温饱水平的贫困地区,农民根本无力支付个人教育投资。

上一篇:休闲农业功能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工程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