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1 06:50:57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篇1

农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与写作是重要的必修实践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四年的学习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应用、总结和检阅,学分较多,持续的时间较长。毕业实习也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本科毕业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重要标尺。

一、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1.毕业论文研究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测试训练,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锤炼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具有了良好的理论知识,也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未能得到实际工作的训练,缺乏解决问题的胆略和经验,找不到将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切入点。面对实际问题,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

大学生毕业实习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平台和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指点、自己调研与思索,制定出可行的方案。毕业实习包括多个环节,有开题报告、任务计划书、试验的设计与试验操作、试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这些内容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成的系统,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检验和训练,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作用。

2.毕业论文试验与论文写作可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与作风

科研试验需要系统严谨的设计,试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与偏差,这都需要学生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待,不得有半点马虎,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做事风格有重要作用。

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千锤百炼,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修改培养学生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修改论文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需要。

3.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一些个过渡时期,是学生的角色转变、心理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

毕业论文(设计)是老师指导下的系统工作与锻炼,是大学生上岗前一次综合训练,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及综合能力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有着深刻影响。有时候学生刚走上工作,面对实际问题,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实践太少,对生产和科研都感到很神秘,甚至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毕业实习正是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心理逐步转变的过渡时期,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慢慢消除,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胆略和经验。

4.毕业实习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毕业实习的试验研究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独立进行,一般是几个同学共同协作,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试验操作、结果分析总结和论文撰写,在此过程需要很多的沟通与协作,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好作用。

二、近年来农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

1.主观上的问题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

另外,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写作没有问题,不需要锻炼,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争分夺秒,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花的时间较少,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

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

(3)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

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很多同学的论的太尖、太深、面太窄,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或是到企业上班,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三、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可以考虑转导师,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这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

另外,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5.加强毕业生实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

要做好毕业论文质量的把关,重要的做好毕业论文试验研究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使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切实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写好开题报告、任务书、毕业论文等内容以外,增加实习过程的详细记录、心得体会(经验与问题分析),并成立毕业实习督导小组,对毕业实习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跟踪检查指导。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过去的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本研究小组正在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所做所学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必荣.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7,(24).

[2]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3]蔺万煌,王华,魏宝阳,苏益.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2).

[4]李英贵.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探计[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5]陈文艺.农科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 农科类本科生 综合实践能力

一、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2003年学院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按照仪器设备功能对实验设备进行了合理配置,将原来由教研室管理的15个实验室整合为目前的6个实验室。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院系两级管理,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006年学院借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之机,加大了实验课学时,整合了实验内容,增加了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为了彻底解决依附在课程中的实验难以确保教学质量的问题,增强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内容进行融合重组,单独设立实验课。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增加了设计和综合性实验,提高了实验课质量。

二、改革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调整实习方案

将以往二段制实习调整为第六学期一段制实习。即第六学期利用5~6周时间集中学习专业课程,然后利用20周时间进行作物完整生长周期的实习。

2.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根据大学有关实践教学环节的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生产实习的规章制度。实习前各系互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对不同专业的实习学生进行专题培训。

三、狠抓毕业论文(设计)的全程质量监控管理,促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由于扩招,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面临诸多困难的局面,学院进一步强化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对毕业论文组织、选题、指导老师、评分指标体系和监控及论文答辩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毕业论文(设计)应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和文档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通过上述改革,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有较大提高。通过设计(论文)的教学活动,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自2002年起,学校开展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简称SRP)活动,农学院共承担SRP项目200多项,在教师的指导下有700余名学生进入了科研训练计划,学生受益面超过30%,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学生参与在公开期刊发表的论文达30余篇,其中学生以第一作者有12篇。

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毕业论文没有与生产实习有效结合

学院要求各专业第四学期末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步选题工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第五学期学生功课比较多,学生只能投入很少的精力实验,而第六学期学生上五周课就下去参加生产实习了,实习内容与部分学生选择毕业论文内容关联度不高,第七学期多数学生主要精力忙于考研,第八学期学生又忙于联系工作单位,没有充沛的时间投入到毕业论文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将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实习任务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指导力量和实践环境。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题目的拟订和确定上,坚持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际相结合,既要有科研训练背景,又要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定位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具有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为此,在我们可以让打算直接就业型的这部分学生选作贴近生产实际方面的论文并让他们选择到生产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习中收集与论文有关的数据,通过调研或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上升为毕业论文课题,同时还可能帮助实习单位解决一些生产上的难题。让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选作与科研实际相结合的论文,实习时选择到科研院所参与科研项目,从事科学研究,使他们感觉到浓厚的科研气氛,有助于提高交流与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这种结合方式不仅能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显著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

2.大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没有与毕业论文、生产实习有机结合

参加SRP的学生都是二三年级的本科生,申请上项目,二年级的学生还有点时间可实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好下去实习,SRP的内容大多与生产实习内容无关,同时,由SRP项目上升为毕业论文的也很少,这样三年级的学生投入SRP的时间很少,这就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二年级学生科研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也影响到SRP项目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策:将大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与毕业论文、生产实习有机结合。在SRP项目和毕业论文选题上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实际。并将SRP项目上升为毕业论文,进一步推动SRP项目成果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延续工作,使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不仅能增强生产实习的实效性,还能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3.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的调整,原有的实习内容已不适应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对策: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改革教学内容。当前兵团农业正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现已大面积推广大马力农机具、机采棉以及滴灌,精量播种等种植业十大主体技术。种植模式改变,势必影响农业生产的变革,栽培措施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生产实习内容,将最新、最前沿专业知识向学生传授,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实用性,熟悉当前农业生产动态,不断强化专业技能,以适应当前生产实际。

参考文献:

[1]桂萍等.加强实践教学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J].大学时代论坛,2007,(1).

[2]李鲁华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0,(3).

[3]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

[4]黄立宏,龚理专,李勇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9,(6).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农学研究生;创业风险;创业教育;就业报告

农学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根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颁布),农学学科门类下设8个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科研机构)农学专业毕业研究生为18000余人(本文将农学学科门类下全部一级或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统称为农学研究生);这些毕业生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行业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本文以教育部直属涉农研究生培养高校为对象,通过对这些高校正式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试图对农学研究生创业情况开展初步研究。

一、数据来源

根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颁布)中农学学科专业列表,从中选取开设农学一级学科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共计12所(不含个别开设农学研究生二级学科或专业方向的高校)。在这些高校中,以农学学科专业为基础或主体的高等农业院校有6所,并多以农学一级学科设置多个农科专业院系,农学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含有一个及以上培养研究生的农学一级或二级学科专业的高校有6所,这些高校多是综合性大学,因为院校合并的原因设置有数量不多的农科院系,招收农学研究生数量相对较少。这12所高校全部为211高校,其中985院校为6所,有8所建有研究生院(见表1)。根据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这12所高校基本上包揽了农学一级学科评估得分排名的前3名(见表2)。因此,可以说这些高校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农学研究生培养的最高水平。根据2015年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上述12所高校2015年农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含博士、硕士)达到6900余人(见表3)。通过进一步查阅高校“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均正式公布了本校农学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从各校情况来看,农学研究生就业率相对略高于研究生整体就业率。

二、农学研究生创业基本情况

从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12所高校对于学生创业情况均有所介绍,但详略不一。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介绍了毕业生创业的基本做法,但没有学生创业的具体数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给出了情况介绍,但没有分层次、分专业的数据。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报告中列出了本科生、研究生创业的具体数据。从参与创业学生人数来看,浙江大学参与创业的学生比例最高,其中研究生创业人数为37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0.65%;本科生46人,占全校毕业本科生总数的0.88%。其次为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创业人数20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0.39%;本科生8人,占全校毕业本科生总数的0.24%。再次为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有5名研究生创业,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0.29%;22名本科生创业,占毕业本科生总数的0.51%。南京农业大学分别有3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创业,均占毕业生总数的0.1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上述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人数少,占毕业生总数比例相对偏小;本科生自主创业比例要略高于研究生。具体到农学研究生,华中农业大学有3人、上海交通大学有2人、南京农业大学有1人自主创业,占本校毕业研究生比例更低。从研究生创办企业情况来看,研究生选择创业项目和创办企业与其所学专业及高校所在地域的关联性都很高,同时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在2015年3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受这一国家战略吸引,研究生创业的普遍趋势是围绕互联网开展,或者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创造新的企业和模式。如根据浙江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该校学生创业企业以互联网型企业为主。就各校农学研究生创业而言,各高校明确的有6个农学研究生•21•第5期创业项目。其中,华中农业大学有3名毕业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畜牧行业创业,2人开展土鸡养殖,1人开展水产养殖;上海交通大学的2名农学研究生,依托学科和科研优势,着眼于大城市绿化、美化需求,创办了2家城市绿化工程公司,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南京农业大学园艺专业2015届硕士毕业生王储,成立南京青藤农业科技公司,创业事迹得到部级媒体《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

三、农学研究生创业问题与原因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大,研究生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而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就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必要选择。尽管国家层面对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创业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完善,社会对于创业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创业比例还很低。签约就业仍然是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刘红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研究生创业表现为创业总数少、科技创业比例低、创业经验不足[1]。农学研究生的情况亦是如此。综合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参与者以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所创办企业也多属于互联网、餐饮类项目;参与创业的农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要远低于上述专业,毕业生创业涉及农业行业的项目更少。农学研究生创业主要受到农业行业创业风险大、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起步晚和农学研究生专业性强三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一)从创业市场角度来看,创业过程的不可控因素多

农业行业创业需求资金量大、风险大,投资见效慢,回报周期长,这是制约研究生进入农业行业创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但进入现代农业领域的投资需求大、资金缺口也大。这种大额资金是刚毕业就开展创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所无力承担的,限制了毕业生进入农业行业创业的意愿和信心。以2015年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在各省和各高校推荐参加全国金奖大赛的100组项目中,仅有8组农业相关创业项目;在最后获得金奖的30组项目中,没有真正的农业行业创业项目,仅有武汉大学的“卫星大数据农业遥感分析平台”项目属于农业行业相关创业项目(数据来源于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外公布资料)。另外,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该校在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列出的28家毕业生创办公司中,信息类公司达到13家,其次为广告传媒类4家。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多以资金需求量压力小、投资见效快的信息、教育、广告等项目为代表,农业项目并不受到毕业生和创业资金的热衷。

(二)从高校创业教育角度来看,创业支持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创业教育理念,还是创业教育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业实践活动的层次都需要提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源于世界创业教育潮流的启示和国内高校扩招后就业压力增加的现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催生了创业教育的浪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业教育界定为使毕业生成为“求职者”和“新的工作岗位创造者”。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在1999年1月我国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正式将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和现实驱动下,创业教育才逐渐在我国高校兴起。自2010年5月以来,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但是从创业教育的效果有待考察。徐小洲等研究指出,目前大学生创业率与成功率都不理想,这与高校创业教育有效性低、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不畅、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创业环境薄弱等因素有关[2]。目前,各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本科生,大多数高校都是以本科生为主体设计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竞赛和创业实践活动,缺乏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赵大伟研究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研究生创业教育普及面窄、受限于现有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理论框架、校企实质性合作不紧密等[3]。

(三)从农学研究生自身角度来看,创业动机不强

我国高校农学研究生培养仍然以掌握农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研究生课程设计上以专业知识课程为主,培养环节以农学专业学术活动为主,培养过程以科研实验为主,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占据了研究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这从客观上限制了研究生创业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另外,从研究生主体来讲,基于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研究生教育属于高层次的知识教育,研究生在社会上被推崇为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研究生从主观上更希望在学成后从事具有知识创造与管理属性的高等教育岗位和专门技术性岗位类别的工作,而对更具市场属性的创业行为缺乏积极性,创业动机不强。根据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等单位联合的《中国城市创业指数(2015)报告》,创业者中研究生的比例仅仅为2.9%,而本科生、大学专科、高中及以下的创业者比例分别占据46.9%、24.5%、25.7%,创业者中研究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类别学生。

四、提升农学研究生创业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旨在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注重研究生的专业教育和科研能力,并以为称量标准。在教育观念上,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造成研究生研究能力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弱[4]。这种情况在农学研究生教育中也普遍存在。推进研究生创业教育,首先要从教育观念层面入手,从知识培养向能力培养转变,从研究训练向以研究为基础的创新训练转变,从单一学科培养向跨学科培养转变,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复合能力、创新能力和面向市场的科技转化能力。以全球领先的美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改革为例,以促进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跨学科培养模式正在成为美国研究生主要发展趋势[5]。

(二)优化课程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调整与改革的根本依托。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创业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通常将创业教育课程按照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课程、面向有创业意愿的专门课程和面向创业实践的活动课程三个层次。由于广大研究生在就读本科期间已经接触了基本的创业通识教育内容,对创业基本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并且农学研究生就读期间往往跟随导师做课题,大都拥有一定的论文或专利成果,因此,农学研究生创业课程设置应在继续开展面向全体研究生的更高层次的创业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设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有创业意愿的研究生提供创投导师和创业导师的指导,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特色活动性课程,帮助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所形成的论文专利转化为科技成果,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和产业化实现创业。上海交通大学于2010年成立了创业学院,开设创业机会与识别、投资风险与控制、创业计划书写作等11门课程,同时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6]。学校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分别选择休学创业两年和一年,休学创业期间,可享受学校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持服务。创业课程建设与配套创业政策形成合力,效果良好。

(三)强化实践锻炼,完善创业指导服务

根据一项对浙江大学文科、理科、工科和农科的802名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农科研究生的创业意愿最高,对创业指导的需求最为迫切。因此,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农学研究生创业指导,帮助他们寻找和发现合适的创业机会,降低他们的创业风险[7]。在将创业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础上,高校可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研究生创业指导教师建设,通过举办创业实践大赛等形式为研究生搭建项目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引入社会创投资金,为研究生创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

(四)提升人文素养,塑造健全创业人格

美国百森商学院著名创业专家Timmons教授指出,创业过程是一个高度的动态过程,其中,商机、资源、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必须具备善于学习、从容应对逆境的品质,具有高超的创造、领导和沟通能力,具有柔性和韧性,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8]。因此,高校在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文化传统,积极开展人文讲座,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心理体验,从而将研究生从过窄的专业训练、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管理中解放出来,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9-10]。

参考文献:

[1]刘红斌,杨志群,陈丽冰.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高教探索[J].高教探索,2014,(3):119-122.

[2]徐小洲.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48.

[3]赵大伟.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6):36-38.

[4]王琳,刘秀江.研究生创业教育:含义、价值与实施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14,(6):78-81.

[5]周文辉,陆晓雨.“TI:GER”项目———美国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新探索[J].江苏高教,2014,(1):91-94.

[6]耿道来.上海交通大学整体布局创新创业教育[EB/OL].(2015-06-09)[2016-12-15].

[7]谢红梅.研究生创业倾向与创业需求分析———基于浙江大学的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48-51.

[8]董保宝,葛宝山.经典创业模型回顾与比较[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19-20.

[9]李海波,彭万秋.情商对研究生就业的价值及培养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5,(12):85.

[10]李立清,龙唐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6,(2):11.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篇4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加强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农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本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农林企业管理模块,安排1周时间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但总体来看,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实习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增加涉农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较好地落实综合实习,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建设及学生主观就业认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林业经济的兴起,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落脚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据统计2009年14名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 除去1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2名出国外, 另11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在林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就业实况与培养目标有脱节,值得对专业的就业作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诸多对林业人才就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林业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调整专业设置以促进林业人才就业;(3)林业人才就业途径。但众多研究缺少对林业类人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而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集中在定性分析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上,去不能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高考报考本专业的动机、本科期间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学科发展状况等影响林业类人才就业的校园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访谈法、抽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调研方法,在询问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老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来分析影响林经类人才就业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

1.专业兴趣及课程体系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了解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于了解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本专业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对于本专业的忠实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115名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71%的学生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凭个人兴趣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所谓冷门专业。

进一步的调查可知,76%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不会与农林有关。而这些被调查者欲进入的行业大多涉及到企业管理、新闻媒体、财务、金融、营销等当今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行业。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放弃农林行业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此行业无兴趣42%的是因为此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时代不符仅有9%的被调查者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所限。

同时,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三管齐下的学科,学习课程多样化。但通过调查发现,115名被调查者中43%的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覆盖面太广,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33%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自己以后的选择相结合, 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特色课程太少,不能满足自己本科阶段对本专业的学习,仅7%的学生认为富有特色,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虽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课程的多、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对知识不能有效的把握和综合利用。

专业学习兴趣低和课程学习不扎实、不系统等降低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每届的考研率。据统计,近几年本专业每届的考研率仅为3%。由于农林作为一个传统经济部门,较冷门, 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有的学生想通过转专业考研的途径达到跳出林门的目的,据调查,考研的同学中30%的表示考研时要重选专业。转专业考研无疑又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使此专业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加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导师制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开始设置导师,通过调查本专业导师制度的建设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2.1学生普遍期望设置导师提前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9%的认为大二开始设置导师的优势较明显。

2.2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被调查者对导师满意度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知:导师平均得分为8.427,同时90%的被调查者在710分之间,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为了分析导师满意度是否有性别差异,进行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t=0.9563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导师制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者表示导师主要在思想、学术上给予指导,只有5%的说导师在生活、就业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更有部分被调查者抱怨:课余时间与导师见面机会少,平时除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之外,导师很少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导师精力有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术研究,导师自身科研和教学任务较多。平时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导师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学生就业信息关注较少。再加上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时间和力度也势必相对减少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与本科生交流的时间和质量,导师也就不能给学生包括就业在内的全面指导。

第二、本科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生疏。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他们与导师接触的程度。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强,影响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

3.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时8个课时的公共课),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开展校园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经调查可知,学校网站及招聘会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意义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本应该直接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林业系统的政府部门。可是,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是面向全校学生,并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给各个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通过校内招聘信息您对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了解程度如何?的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全面的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信息。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校针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较少,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数量、能力要求,从而限制了林业管理人才向此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4.学生就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难。经过调查,就主观因素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就业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来看, 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 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中部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却极低。为了探究学生的生源地与工作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关联性,本论文采用了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即通过?状2(卡方检验)= 其中Eij=nijnij=ninj/n i=1,2,3 j=1,2,3,4 临界值为?状2[(i-1)(j-1)]。

按上述原理计算得?状2=2.641 10-11选择就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的就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地区拥挤的不良现象。

4.2 注重非林业系统的精英岗位,期望工资偏高

根据调查,70%的被调查者要求到非林业系统的实力派企业就业,对自己的就业岗位要求较高而对小型企业不屑一顾;仅有10%的表示只要找到工作即可,其他条件都无所谓。同时,被调查对象要求起点工作的月薪在20004000元之间的占到67%,还有13%要求月薪在4000元以上。据《2007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4.8%的本科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40.9%的毕业生起点工资为1000元-2000元。

本专业毕业生存在着过于理想化的择业期望。随着高校扩招,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林业类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多,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此时是毕业生的买方市场,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数量相对毕业生数量来说明显偏少。多数毕业生只能在一般岗位就业。一些大学生 天之骄子的优越心理使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不能以理性、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弥补自己的缺陷,提升自己的能力,更不能理性认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脱离实际,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毕业论文;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34-0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专业培养的目的是掌握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相关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内蒙古是我国农牧业大省,培养应用型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内蒙高校食品专业的首要任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实验和毕业论文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设置的实验类课程和毕业论文环节已经满足不了学生进入食品企业后的能力要求。因此,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和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与探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的竞争力,而且对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教学水平和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程的设置偏少。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多数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求我们要在具体的实验中来应用理论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而且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热情,另外,学生整体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部分同学根本不懂得怎样正确的进行基础实验仪器的操作。

2.学生能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几乎没有。工程教育、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都只是进入企业参观,由于人数众多,大多同学在实习后根本没学到任何东西,更别提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了。在进入大三以后,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这样部分学生如果对理论课上的某些知识感兴趣,就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和理解,但是,就目前的条件,无法满足多数学生的实际操作要求,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一个科研创作平台,来吸引和调动学生的科研创作热情。

3.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太晚。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是在大学四年级,这样学生就会同时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论文设计的三重压力,如果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松懈,这样就会使毕业论文设计失去它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科学分组,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科研实验室。同时,让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可以自愿进入实验室来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这样就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改革与探讨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课设置内容的改革。食品专业的应用性,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科研工作中,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出发点,要以教学联系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思维来努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在科学研究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机的衔接起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验课程的设置对于理解和升华理论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做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科研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性、技术性很强,实验课程的设置要进行精细规划,最大限度的将理论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同时加强创新型和设计型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水平。

2.加强实习基地和校内小型食品加工厂的建设。加工实习经费的投入,结合校内相关实验室和设备建立校内小型食品加工厂,让本科生能亲自动手进行食品工艺的生产和创造;同时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院企合作,建立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提高,促进其就业。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环节的改革。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本科教学水平、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科研水平、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来讲,毕业环节是最终的归宿。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毕业环节中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前三年教学成果的最好手段。因此,在毕业环节中可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改革: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现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都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这样学生就会同时面临就业、考研和毕业论文设计的三重压力,如果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松懈,这样就会使毕业论文设计失去它真正的意义。所以,应该容许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实践,这样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科研热情。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和内容。目前采取的内容和形式只有学生跟着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较单一和死板。进行改革的话,可以采取形式和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改革。①可以容许学生自由选择合适的实验课题和导师进行科研创作;②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小组来进行一项系统的科研创作,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开展实验研究需要整个团队进行。③导师可以给出规定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去设计技术路线,也可以容许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合理的实验内容提交导师审查后开展。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评价体系。目前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价体系单一,只有学生答辩、老师给分这样一种形式,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科研素养的高低,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改革,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①毕业实验的出勤率、实际动手做实验的能力。②实验结果是否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③毕业论文的撰写、论文答辩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汪磊,汪又先,游新勇,等.工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1,(6):59-61.

[2]蒋益虹.综合性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66-68.

[3]汪磊,游新勇,王国泽,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7):1-3.

[4]郑亦平,库夭梅,余小林,等.农科院校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34-136.

[5]高海生,康维民,张红新,等.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4-27.

[6]李苏红,公勋,赵秀红,等.以科研导师制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6):3812-3814.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Y2011066)。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78-02

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要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一总目标,努力做到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要求上有所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受全球经济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被社会普遍关注。而在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农科院校及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对解决民生问题和“三农”问题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从就业率来看。在综合型高校中,农科专业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系列变化的同时,给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农科大学生由于专业限制,在求职的时候面临更多的阻滞。

2.从毕业生质量来看。农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的掌握,大多数同学未能深入掌握全面的农科专业知识,在面临专业对口岗位时,不能立即胜任。相对于同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农科专业大学生高考录取分数偏低,基础和综合素质较弱,在应聘专业针对性不强的岗位时,没有明显的优势。

3.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农科专业毕业生同样热衷于“铁饭碗”岗位,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偏向城镇,偏向发达地区,偏向非农行业的思想。目前,基层已成为吸纳大学生的重要渠道,但因配套措施不完善,对大学生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到西部地区和偏远山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少且学历较低,有些工作不久便纷纷改行换业。

二、制约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客观因素。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导致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科人才不合理的流动。另外,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农业的投资回报比较缓慢,农业行业的利润空间小,投资农业的企业增加的少,不能大量吸纳农科大学生;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型的农业企业不够多,农业密集型产业链尚未形成,使农业行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较低;农业深加工、农业服务、农业贸易不够发达,提供的精英岗位不多,使农业行业对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农业领域就业“门槛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②高等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在综合性大学当中,农科专业相对于其他热门专业,处于明显劣势,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科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的不稳定性。多数大学生迫于无奈选择了农科专业,不能做到学农爱农,毕业时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农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偏重学术方面,实践教学的成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有些学生毕业时对简单的专业技能都掌握甚少,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很多学校是有哪些领域的教师,就设置哪些课程,没有考虑到学科教学的系统性,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2.主观因素。①自我认识能力薄弱。目前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弱,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没有正确的定位。他们对就业形势、择业目标等问题则比较模糊,不从自身兴趣出发,不考虑自我竞争实力,忽略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规划;另外,部分学生观念和行为相背离。比如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推崇开拓进取,但缺少奋斗精神,疏于能力锻炼,不愿做平凡小事,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或者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很多农科专业的学生只一味地排斥自己所学专业,却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就无法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就业时就无从着手。②择业思想及择业技能准备不足。有些农科专业毕业生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政策的束缚,认不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就业形势。把就业目标盯在精英岗位上,好高骛远,择业期望值过高,把待遇是否优厚、工作是否体面等作为唯一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使就业之路越来越窄。

3.厌农思想严重。大部分农科专业大学生“学农不爱农”,不愿服务农业,放弃了在该领域的就业空间。据统计,多数综合院校的农科专业学生70%以上是被调剂到所学专业的,对农科专业本身就缺乏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内心对专业的排斥。另外,大多数农科专业的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他们及其家庭都希望能够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身的命运,摆脱落后的生活环境。入学后却仍然需要与农业生产打交道,这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对专业不感兴趣,就没有办法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大多数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限专业的工作岗位又竞争激烈,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

三、推动农科专业毕业就业的对策

1.加快农业改革,为农科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首先,要加快农业发展,培育大型农业企业。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相关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没有工科专业旺盛。要不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的力度,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只有加快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高科技水平,增强农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才能够让农科专业人才有用武之地。在全国高校扩招,农科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加时,应想方设法地增加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实现供需平衡,才能最终达到农科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完善农业密集型产业链,增加对农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对农业企业的帮扶力度,使农业企业在规模、文化、盈利性,乃至知名度等方面逐步向名企迈进。其次,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如同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一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农科专业大学生如果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工作地点大多在非城区。农村家庭的学生大多希望通过读书走出农村,城市家庭的学生更不希望到艰苦的农村去工作。如果城乡差距缩小,在毕业生就业时,也不会过分排斥农村地区。最后,要完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国家的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及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鼓励了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是这些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舆论对农业相关工作的看法,农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仍远远不及其他行业。进一步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和给予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加大政策的引导和倾斜力度,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促进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偏远地区去就业。

2.调整培养模式,为农科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①整合专业学科,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根据社会与农业发展,以及农科专业招生与就业的现状要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重新整合专业学科。改变传统农业时期单纯以种植、养殖方向设置专业学科的做法,而将更多的现代生物技术、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到农科专业设置中,或者将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嵌入到经济管理、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科之内。在招生方面,以“少而精”为原则,严格控制农科专业的招生数量,而在本科生培养中,加大经费和师资力量的投入,保证每一名毕业生都能成为农业行业的技术分子,从而确保为农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验证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训练科学实验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增加实验室向本科生的开放时间,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创造条件。针对农科专业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使学生对农业生产各环节产生感性认识,在理论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实习和科研训练,使学生在生产和科研技能方面得到锻炼。

3.完善就业指导,提升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①强化分层次的就业指导。完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应该是对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进行整体规划,对不同年级学生指导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大一阶段,侧重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农科专业的职业特点等,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与未来从事职业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大二阶段,侧重职业素质培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大三阶段,侧重择业观引导,帮助学生根据个性特点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目标;毕业阶段,侧重就业政策与形势分析,开展择业方法与技巧指导,提供信息服务和心理辅导的针对性课程。②加强学农为农职业观的培养。农村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广大的农村基层是农科专业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的平台。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帮助毕业生摒弃旧的择业观,增强对农科专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把握“三农”问题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扎根基层、学农为农的职业观。要把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将个人发展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相结合,不畏艰苦,承担起青年学子国之栋梁的重任。③鼓励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随着高校扩招,企事业单位容纳毕业生的数量有限,自主创业将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农业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局限性也促使计划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必须主动创新。高校和相关社会组织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具备自立自强和创造业绩的本领,具备团队合作和高尚的职业品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人力资源大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紧迫而又严峻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了解农科专业大学生及社会需求,全力促进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张云超.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

[2]任珊.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3]秦建丽.对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

[4]李富明.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导工作探讨[J].教育评论,2008,(2).

[5]耿广汉.浅谈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21).

[6]黄礼彬.论当代农科大学生辅导员工作――基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08).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篇7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项目自1999年批准设立、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招生领域从开始设置的4个到目前的13个;招生单位从开始的24个,发展到2008年的63个;2000年全国录取1611人,2007年录取5789人,7年中招生录取规模增长了近3倍;已有五届毕业生,毕业人数近2万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经过了起步与发展阶段,培养单位不断增加,培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为我国“三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解现阶段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具体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状况开展了调查工作。本研究根据需要又对相关问题做了补充调查,以下是对调查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一、调查工作介绍

调查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农推教指委秘[2007]12号文件提供了五种问卷:招生、培养单位(问卷1,本文没采用);导师和管理人员(问卷2),有25个问题;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问卷3),有37个问题;专业学位已毕业研究生(问卷4),有42个问题;用人单位(问卷5),有14个问题。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18份,有效率90.9%,其中问卷2共发放74份,收回65份;问卷3共发放106份,收回105份;问卷4发放110份,收回103份;问卷5发放60份,收回45份。问卷发放覆盖作物、园艺、植保、养殖、林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机械化等领域的在读和毕业生、管理人员和导师、有关用人单位。本文将几种问卷的相关项目进行归类,相关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调查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等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加以汇总、归纳和整理,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建议,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对在读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

已毕业的农业推广硕士中有28%的人认为合理,62%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24%的人认为合理,66%的人认为基本合理;“对所开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看法”,已毕业人员中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32%和58%,在读人员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是25%和69%。这说明目前农业推广课程设置基本适合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关于“喜欢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已毕业还是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喜欢案例式和研讨式教学的人占大多数(50%~60%)。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多种方式结合,如研讨和案例结合,启发和自学结合,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关于考核方式,60%~80%的人认为以课程论文、开卷笔试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考核方式为好。

3.对教学内容安排的看法

在本项调查中,调查对象大多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侧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为应多讲授一些案例分析(70%);其次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切身感受(54%),多安排一些前沿理论性课程(40%)和多学科性学术讲座(30%)。这说明,对于来自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应以案例或实践内容为主,同时也要讲一些前沿理论性或多学科交叉性课程,以便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励他们在实践和应用方面的创新。

4.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看法和攻读专业学位的收获

已毕业和在读(已修完课程,进入论文阶段)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拓宽知识为主(70%~80%),其次是能够结合实际工作(50%~60%),认为深化基础的为30%~40%。对教学内容是否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是否新颖,已毕业和在读的研究生认识差别较大,这可能因为2006年以前用的旧培养方案没有更多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农推教指委对培养方案统一修订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能体现新颖性,结合生产实际反映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在攻读专业学位收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收获在综合素质提高(70%),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及观念的更新(各60%),其次是创新能力的提高(40%),也有部分人认为拓宽了社会人际网络。

5.关于学位论文和指导教师

已毕业和在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以结合工作自选最多(分别占50%和46%),导师指定研究课题的也占40%以上。课题类型多是设计或应用型,其次是研究型的;大多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工作在科技推广与管理部门或科技工作站,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课题研究内容多是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正承担的研究课题进行。在攻读专业学位过程中,最需要导师指导和帮助的环节是论文选题(60%)、研究设计与方法(56%)、论文研究与写作(40%);与导师半月到一个月联系一次的较多。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更侧重于应用和实践研究,对论文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标准[2]。导师在论文选题针对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等方面给予指导,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起关键作用,已毕业和在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对这一点的看法基本一致。

6.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可知,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依次是:缺少参考书,不利于自学;课时偏少,内容少;针对性不强,兴趣不高;理论性太强,不易理解;专业跨度大,难听懂;注意力难集中;内容陈旧,不丰富;教师讲课效果不好。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位类型,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体系,只能通过案例研讨等方式实施教学。在授课时间方面,多数人认为一年授课4次,每次15天左右比较合适。由于有的人跨专业报考,就出现了听课吃力的情况;由于没有专职任课教师或教师缺少培训,也影响讲课效果。攻读专业学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80%)、论文工作条件难以保证(50%)、学费和论文经费难以保证(15%)。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人员是在职人员,在单位是业务骨干,这就很难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因此出现学习时间难以保证、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

三、讨论与思考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仅有十余年的时间,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通过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以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但如何使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p#分页标题#e#

1.影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从学校层面讲,影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发展和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教学场地和设备等资源紧张;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组织生源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本科生教育连年扩招,高校的教学资源一般先满足本科生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调查对象对这一点的认识基本一致。从教师层面讲,教师工作负担太重,对学生指导不力;导师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是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研究生导师所指导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较多,各校对研究生等一般都有明确的硬性要求;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来完成学位论文,因此导师倾注的精力相对较多。而对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校对他们一般没有硬性学术方面的规定,师生均认为这类学位对学生要求不高,导师因此投入精力不足,指导不力。从学生层面讲,主要是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另外,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入学前他们的知识基础对本阶段学习的支持力度不够等,也是不利的因素。

2.统一认识,提高质量意识

由于国家不拨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经费,因此,学院在生源发动和培养方面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很容易出现培训化和营利性倾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狠抓质量和培养环节,要做好宣传,让各级管理人员、导师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都清楚专业学位的特点和要求,在质量意识上协调统一。为促进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培养单位和来自农村基层的学员实施补贴;在相关政策上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任职资格、就业资格紧密结合[3];或者将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纳入招生计划,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3.优化生源质量,注重职业背景

目前招生学校和领域扩展较快,生源职业背景弱化[1],加之招生时对考生前置专业没有严格要求,且部分考生学习动机不纯,因此就出现学生“专业跨度大,难以听懂”的现象。鉴于此,应对招生领域和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论证,对报考人员的职业背景和前置专业提出严格要求。招生学校要重视对考生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核,录取学有专长、有学习愿望和潜力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管理一线人员,培养与行业、职业相对应的应用人才。

4.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巩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反映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要有新颖性和系统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毕业离校时间较长,从事的职业不一,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对课程内容和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求比较高,但现在却是教学过程中缺乏专用教材和专职教师。因此要重视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选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任课,也可以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的高管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

5.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便于不同领域的同学灵活掌握学习时间来自学。但是,跨专业和同等学力人员的补修课程、不同领域交叉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开设仍不足,而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同领域之间的实践教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取得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应通过完善的针对性强的课程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6.导师在培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农业本科毕业论文篇8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法院、检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报考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同时必须具备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资格或具有处级(含)以上行政级别的法院、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并经所在单位政治部门推荐。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200人,*大学100人,中国海洋大学65人,*大学50人。

二、教育硕士(Ed.M)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师范大学300人,曲阜师范大学400人,聊城大学150人,鲁东大学150人。

三、工程硕士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一)20*年*月*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省招收工程硕士的高校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理工大学、*建筑大学、*轻工业学院、*大学、*理工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招生限额自定。

四、工商管理硕士(MBA)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50人,中国海洋大学200人,*经济学院40人,*大学40人,*财政学院55人。

五、农业推广硕士(MAE)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一)2009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省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的高校有中国海洋大学、*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理工大学、*大学,招生限额自定。

六、兽医硕士(VMM)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动物医疗、动物检疫、动物保护、畜牧生产、兽医执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一)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二)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省招收兽医硕士的高校有*农业大学、*农业大学,招生限额自定

七、公共管理硕士(MPA)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145人,中国海洋大学90人,*师范大学60人,*大学80人,*财政学院55人。

八、公共卫生硕士(MPH)

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从事公共卫生及有志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在职人员。

*省招收公共卫生硕士的高校有*大学,招生限额90人。

九、会计硕士(MPAcc)

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中国海洋大学35人。

十、体育硕士

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体育学院60人。

十一、艺术硕士(MFA)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或者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有5年(含)以上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也可报考。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艺术学院30人。

十二、风景园林硕士(MLA)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目前没有招生资格。

十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热爱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外语水平高,普通话标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外语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员、回国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30人。

十四、翻译硕士(MTI)

2009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具有良好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

*省高校目前没有招生资格。

十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教师。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高等学校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满2年的专职辅导员,经所在单位学生工作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推荐,可报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

今年,*高校只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专业招生。招生限额为*大学20人,中国海洋大学10人,*师范大学10人。

十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2年以上教学工作,教学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在职教师;或者2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在省、地、市级职教教研室(研究所)从事3年以上教研工作的研究人员。

*高校的招生限额为中国海洋大学45人,*理工大学70人。

十七、军事硕士

上一篇:农业专业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生产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