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金融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3 23:06:48

英文金融论文

英文金融论文篇1

(一)课程设置

全英语教学不能追求一蹴而就,高校在实行全英语教学前,应认真系统地研究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结合高校的师资水平、学生接受能力,应在课程体系中首先设置双语教学,然后慢慢过渡到全英语教学。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英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听取学生对全英语教学的学习体会和改进意见,定期修改课程设置。

(二)考核体系

全英语教学是手段,教学内容的实施要围绕开展全英教学的目的进行考核,而非绝对意义上的,课堂不能出现中文等形式主义。对于学生而言,缺乏激励机制,在全学分制体系下,学生选全英授课方式和中文授课方式的学分一样,而全英课程学习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甚至成绩更低,而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出国申请等都和绩点挂钩,降低了学生选全英课程的积极性。

(三)教师方面

授课方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授课教师以板书、PPT等全堂讲解为主,但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全英语课程而言,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使教师有扎实的英语功底,深厚的专业知识水平,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有效参与仍然难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他们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缺乏同时精通专业和英语的教师,年轻教师英语水平较高,相对缺乏教学经验;而资深老教师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但英语水平却相对不高。

(四)学生方面

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英语教学的授课效果,英语水平欠缺阻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与互动,学生的求学态度很关键。而目前针对整个班级的全英语教学,肯定无法满足班上所有学生的要求,这是全英课程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二、高校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学校方面

1.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基础,在双语教学的推进工作中英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英文授课的比重。针对目前全英教学课程效果差的现状采取解决方案。由于学生英语水平有差异,对于全部学生采用全英教学的大班制,效果往往较差,但在同样学分要求下,没有学分和成绩上的激励,学生往往不愿意选择难度大,考试成绩偏低的全英语专业课程,建议修满3门以上全英语专业课程的同学可抵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分。

2.师资队伍建设。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进程中,首先要加强师资的培养,要求英语口语水平较高,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知识、熟悉金融市场运作并且具备一定授课经验的专任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这是双语教学工作推进的关键。针对任课教师英语口语水平是决定全英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全英课程体系的建设,建议学校应适当增加任课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通过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学习、访问、交流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专业素养。目前,我校已经走在了前列,除了国家基金委提过的国外访问学者交流项目外,我校还受到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有不少专业教师已经得到资助并获得国外交流机会,除此之外,我校每年还提供很多到美国、瑞典、加拿大等地专业课程学习的机会,大大的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能力。

3.提供答疑交流平台。在全英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无论任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通常,任课教师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备课,较中文授课的备课时间也会增加3~5倍,而且教师也希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可能的内容和难度,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和困扰,提供交流平台在师生沟通、互动过程中非常必要。目前,我校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已经开展定期坐班答疑制度,且教学团队建设平台已经建好,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平台,随时可以与任课教师保持沟通,互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的“解惑”职能。

(二)授课教师方面

1.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任课教师要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多读相关的外文专著、学术论文,保持知识结构的新鲜性;同时还要与金融实际结合,做一个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全方位发展的教师。

2.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建议采用小班教学或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让学员获得阐述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二是小组讨论增进了学员间的了解;三是小组讨论会促进小组成员的观点相互补充,从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果。可尝试下面两种教学方式:①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生动的案例和组织课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引导学生多发言,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②问题导向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均有促进作用。教师要尽可能低位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造就一种主动探索、不怕失败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生方面

1.科学安排选课内容。随着全学分课程在各大院校逐步实施,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等,在选全英语专业课程时,学生应该清楚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建议大二和大三上学期选择双语类教学课程,大三下学期开始选择全英语专业课程,逐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2.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学习方式。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情的结果,要保持勤奋,不畏艰难的学习精神,认真完成全英专业课程的预习、复习工作,按规定完成积极利用好学校课程交流的平台,要保持和教师、同学的沟通。建议3~5人自发组成学习团队,相互督促、研讨,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团队意识,也可在讨论交流中更快的成长,相比于个人钻研,会节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英文金融论文篇2

关键词:金融英语;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翻译

金融英语专业英语翻译要求译者对金融领域的概念有着一定涉猎,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对原文的意图有充分的掌握,从而实现对翻译内容的精准传达,加强金融英语翻译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随着中国金融的改革和金融国际化的推进,银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很多银行工作人员对金融英语束手无策,特别是在翻译时遇到生涩的单词。因此,分类收集金融英语单词,分析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对提高相关人员的翻译能力很有帮助。

1金融英语翻译的原则

确保一致性的原则,一致性在金融英文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忠实于原文,正确地将原文信息翻译出来。语言的翻译原则主要是指准确性,实现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坚持多个原则,译者可以对原文中的内容进行意译,避免翻译后因为内容的选词不恰当而造成表达不准确,或者出现概念不准确的问题。遵循数字和单位统一的原则,金融英语准确地翻译成中文时,概念应该统一,不可变换基本的概念,加强术语的“翻译”[1]。但我国金融英语翻译的现状实在是不能令人满意,因为目前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翻译,科学研究的方向分散;对于大段落的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少,人们对金融英语翻译的原则了解不够、缺乏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实践。此外,由于许多相关学科的专业性较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因专业知识掌握不充分而出现许多错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金融英语翻译中要加强对等原则的普及,翻译人员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对专业术语进行翻译。翻译人员要加强社会功能和语篇功能的翻译能力,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评估报告(FSSA)内容,例如,使用互惠原则。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对不同部门进行金融英语翻译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论在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我国金融英语翻译需要着重关注这一评价视角,从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翻译质量的提升[2]。其次,中英文翻译要以理论为指导,对翻译进行实践,确保金融英语翻译的“信、雅、达”理论得以应用和体现,促进钱钟书在鲁迅精神中体现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发展。中国要加强国际贸易中的商务英语翻译进程,当然,在立足于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上,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西方的翻译理论、翻译原则。最为主要的,是要加强实践,使相关翻译人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内化所获得经验[3]。

2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2.1术语较多

最突出的特点是金融英语的专业英语中的术语较多,在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在商务英语中具有特殊意义,例如,流动性、期货、股息、红利、资本市场等。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必须掌握单词的更多解释,为提高商务英语的翻译质量做出贡献[4]。

2.2被动句较多

金融英文的句子长,结构复杂,有很多的不定式短语、分词结构等修饰成分。句子虽然较长,但只要我们能够强调出句子所表达出的重点,就能实现金融英语翻译的准确性。相对于中文来说,英语被动句具有普遍特征,在英语中经常使用被动,可能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金融英语翻译中要加强被动句翻译的能力。实现英语的被动句向中文的主动句转化[5]。

3金融英语的翻译方法

3.1专业术语的翻译

金融语言需要加强对金融术语的理解,翻译中尽可能地采用直译的方式,意译时要将背景知识加以应用。金融英语词汇分为四个类型。(1)单词意义的单一性。金融英语词汇的使用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英语交流,但金融英语的单词是一个特定的金融概念,不能取代另一个词汇,翻译就要精确,因为一个单词如果与专业的金融词汇不匹配就意味着信用受到影响[6]。(2)单词意义的多重性。如果一个单词本身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但在金融英语中也只有一个条目,例如:在日常英语中可以翻译为“列表”,“目录”或者列表中的“清单”,但在金融英语翻译中只是作为“清单”这一个概念。(3)专业词汇的数量。专用名词的词汇数量主要存在于金融英语中,最多的就是相关金融机构的简称,例如:IMF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单词的核心搭配能力。金融英语中有许多的单词具备核心搭配能力,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搭配改变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具有灵活性和唯一性。例如:“存款”、“银行”这样的句子通常会在金融领域出现,国产车是在汽车的生产高利息的贷款,涉及贷款的利息,中国市场是一个自控控制市场等。

3.2格式规范性强

(1)公文文体的基本特点是结构标准格式是固定的,并经常出现一些特殊规定,力求词汇和句子结构的清晰,并且要以明确的语言确保表达的严谨性、整洁性和精准性。(2)总体的风格和文体特点不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解商务英语原文的主题与目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必须相对应,在相应的章节中心内容也必须和稳重主体与目的相统一。(3)进行金融英语翻译时,风格的主要特点是确保全面和客观地对事实进行陈述,在翻译过程中理解相关的财务和金融领域采取的措施,以及文章所表现的相关信息等。每天进行定量的英文翻译,确保翻译的风格在语言和结构中准确、一致,确保清楚地表达。

3.3句子缩写单一

(1)英语缩略语在金融英语翻译中要使用和标准词汇相结合的缩写,以每一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新的词汇,比如:VIP(非常重要的人)指重要人物,有钱人或高级人员。(2)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在句法层面的特征是句长较长,在对长句进行翻译时,首先要理清金融翻译内容的主干,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子,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其次,要找到原始句子的结构,保证句子中心,然后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确保翻译句子的正确性。

3.4避免误译

翻译人员需要有广泛的金融专业知识,熟悉金融的翻译术语,保证翻译进行的一致性,现实性。根据背景知识对原句进行支持,直译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在金融英语的使用中非常广泛,大约70%的句子都可以使用直译法,直译中融资领域的英语术语作为独特的单词,在中国有其相应的价值和意义,翻译是单一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确保字面翻译,确保翻译的正确性,无歧义,这样才能增强对原文理解,使翻译更加可信。

3.5缩写词的翻译

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许多报纸的英语新闻,会为特定工作使用英文单词,通常会使用缩写组织的名称,国际组织名称,国际公认的商业组织名称,这同样增加了商务英语翻译的难度。因为缩写可以有许多不同形式,在金融英语翻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需要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加强缩写词的翻译。4结语总之,对金融英语翻译的原始文本进行准确翻译,是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翻译的关键,如果译者自己的英语词汇量和英语掌握的知识足够多,对金融英语的风格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就能增强对原文的理解。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不同翻译技巧,锻炼自己的金融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冯长甫.金融英语翻译探讨[J].上海翻译,2016(03).[2]王树槐.金融英语词汇的特征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4(02).

[3]汪玉兰.金融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J].金融与经济,2015(05).[4]刘必庆.翻泽教学:务实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泽出版公司,2012.

[5]杨溢.关于英汉经贸翻译的“信”的把握[J].英语广场,2014(3).

[6]支明圆.经济语篇翻译中形合与意合的辩证与策略[J].开封教育学报,2013(06).

英文金融论文篇3

1.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优待提高。在中国这样缺乏外语语言环境的背景下,双语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格的双语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我国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大都是专业课教师,这一类教师对于学科体系、基本框架以及专业理论十分娴熟,但英文水平普遍不高,除了少数留学人员外,大部分教师不能够用流利的英文来授课。《国际金融》课程内容相对较难,加上英文授课,如果教师无法用准确流利的英文讲授,则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影响后期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甚至有些专业教师往往最后把双语教学变成了中文教学,导致双语教学名存实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也是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来看,英语课堂大多数气氛比较沉闷,台上教师唱独角戏,课后一旦脱离课本,除了会最基本的单词表述外,多半是无从下“口”,更谈不上口语表达的多样化。因此,薄弱的英语水平给双语教学的顺利实现带来了困难。

2.教学内容无从取舍。国际金融是一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内容既包括理论,又涵盖实务;既有微观问题,又有宏观问题;既有自己独特的专门领域,又有与其他经济学科相关的交叉领域。其内容涉及到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汇率问题、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等。同时国际金融又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边缘性学科,要学习国际金融学,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的基础。正是由于其内容丰富复杂,在国外大学,管理学院与经济学院开设的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是不同的,前者注重国际金融实务,而后者则注重国际金融理论和国际贸易。而我国出版教材中内容既包括国际金融理论又包括国际金融实务,教材内容过多,所以中西版本的教材内容存在差异。如今,许多高校采用了双语教学,这就意味着学校将引进外国原版教材,而对于原本已经习惯了中国教材的教师来讲,同一门课程中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师在授课内容方面不知如何取舍。

3.教材内容与中国国情脱轨。双语教学应该选择原版教材,没有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国原版教材更新快、版本多,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原汁原味”的专业知识。然而,原版教材内容过于“美国化”,几乎与中国国情脱节。以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的《国际金融》教材为例,其中的金融资料、案例大多只涉及美国,只有在汇率部分提到了中国。中国学生对于美国的金融环境、背景都不了解,造成教材过于“美国化”,忽略了中国的涉外金融业务和理论的分析,从而与中国国情脱节。

4.双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在过去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就是教师快速讲解,信息量大,知识点辨识程度低。《国际金融》的课程内容逻辑性强,开设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英语来交流、分析、讨论金融问题。而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与双语教学目的相悖。

二、解决双语教学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双语教学师资的建设。作为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教师,其英语水平的高低是能否顺利推进双语教学的基础。首先,教师自身课后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相关专业英语知识,勤加练习。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从教师参加英语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教师出国学习与交流,或者引进外籍教师来从事双语教学的工作。此外,学校应组织对双语课程的教学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监督,促进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2.增加学生的专业英语课程。双语教学对于学生的英文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许多学生在接触到双语教学时感到难度大,其原因在于前期的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没有到位,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使得学生在从中文教学一下子过渡到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无所适从。因此,笔者认为在开设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之前,应该安排学生学习金融专业英语,为双语教学打好基础。

3.根据不同专业,选择教学内容。国际金融包含的内容很多,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无法完成所有内容的讲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讲授内容应该是最全面的,要求也是最高的,不仅要学习理论部分更要熟悉实务。对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金融衍生品、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等知识都要做重点的讲解。而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其讲授的内容则应该偏重于国际金融理论方面,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知识,重点讲授外汇风险管理、国际收支、国际结算等内容。因材施教、选择合适内容是顺利推进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关键。此外,由于国际金融的相关知识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即使用中文讲解也不是容易掌握的,所以采用双语教学时学生普遍感到吃力。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遵循“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先易后难,逐步拓展”的原则,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该课程的双语教学。

4.选择难度适中的原版教材,补充与中国国情相关的材料。由于美国原版教材是针美国金融业为背景材料,采用的地道的美式英语来撰写的,这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中国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帮助自己的国家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和制定对外金融政策。因此,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应选择英语难度适中的教材,给学生额外补充一些与中国国情相关的材料与案例,并且结合中国的涉外金融业务开展实务和理论的学习和培训。比如在“国际收支账户”部分,可以给学生补充中国近5年来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5.教学方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积极性。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能力,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外语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因此,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结合国际金融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双语教学的要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与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的宗旨在于让学生置身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学会判断、做出决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国际收支部分时,可以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等进行具体业务的描述;或者讲授汇率时,可以引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几十年的走势,同时提供出自中方与美方的数据和资料,使得学生可以更全面的预测与分析汇率未来走势。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进行分组讨论式是必要的。例如,在国际金融中汇率制度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就某一个国家是应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还是固定汇率制度,仁智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这样的话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英文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辩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金融知理解,也提高了英文的运用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革新。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部分应该用英文讲解,而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应该辅以中文讲授以帮助学生理解。毕竟双语教学的定位是专业课而不是英语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好“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当教学进入后期,学生对于金融知识的掌握有了基础之后,再逐渐增加英语教学的比重。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英语水平较高且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外,教师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双语教学的课堂效果,如教师可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手段来辅助教学,缓解学生双语学习的压力,提升学习效果。

三、小结

双语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给国际金融的教学注入了活力。作为决定双语教学成败关键的教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此外,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英文原版教材,补充符合中国国情的背景材料,减轻学生双语学习的压力。最后,要改变教学方式,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形式,循序渐进地传授课程内容,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英文金融论文篇4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倡地方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并指出应在国贸、金融等六个涉外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国贸专业本身具有外向性、国际性的特点,各高校在其专业课程已普遍设置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翻译、专业英语口语等专业英语课程,但这些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应是教师以双语进行语言课程以外的某些公共课和专业课教授的教学模式。

我国重点高校师资力量强,学生基础好,已率先在国贸专业大力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但地方院校还未系统开展。国际金融是国贸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而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涉外性,适合作为国贸专业双语课程。为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跟上全球化步伐,培养具有英语专业操作及交流能力的优秀国贸专业人才,地方院校也开始实行双语教学。湖南文理学院就于2009年在国贸专业试行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作者有很多授课体会。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改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定位不清,语言使用混乱

目前许多高校在双语课程目标定位上存在误区,没有清晰的目标定位,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不明确该重专业还是重英语,以为课堂上用了英语就是双语课,导致地方高校在开展双语课时语言使用混乱。有的双语课完全用英文教学,完全不添加中文讲解,不顾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不高,甚至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有的双语课则是先用英文讲述,再用中文讲述一遍,把双语课变成了翻译课,专业英语及中文专业内容均无法深入。有的双语课则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只提及概念性、专业性英语词语,课堂上学生仅学习专业知识,专业英语涉及很少,导致专业英语方面得不到有效提高。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语言使用难以兼顾各学生群体等问题又加剧了这种混乱局面。各地方高校在开展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时也不例外,对于英语与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孰重孰轻,普遍没有清晰的定位及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合理安排,导致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效果欠佳。

2、双语教学水平高低不均,合格师资匮乏

教师双语水平的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不同的授课水平和学习效果。合格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师能够正确教授,自如表达,授课流畅,让学生也感觉如沐春风,这样的教师能激励学生以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双语学习困难,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英语。相反,有的国际金融双语课程由于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课堂上只对个别重要专业名词做英文标注简单介绍,不使用英语阐述,使双语课流于形式,失去意义。有的双语教师硬着头皮,用蹩脚英文讲授,则易使学生满意度低,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对于双语课而言,合格的双语教师是成功关键。国际金融双语授课对教师有着苛刻要求,既要精通国际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阅读、学习、研究英文原版教材、文献的专业英语水准,在满足这两个前提的基础上,更困难的还在于要能将国际金融专业知识与英语相融合,在授课中运用英语思维、自如表达、标准发音、传授专业知识,这要求教师要有国际金融专业及专业英语素养和熟练度。本土金融专业硕士、博士,金融专业能力强、英语基础较扎实,而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较差,普遍难以达到英文授课水准;英语教师英语能力强而专业知识几乎一窍不通。因而没有在英语国家语言环境中长期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难以同时达到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对于专业和语言这两方面的要求。而能够达到此要求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师在重点高校尚且为数不多,在地方院校则是少之又少。

3、双语教师积极性不高

首先,一门合格的双语课需要教师付出极多心血,相对于常规专业课,双语课要求的专业及英语的修养更高,国际金融双语教师需要作出很多隐性的付出。授课教师需要长期坚持积累以具备合格条件,备课时又需深入研究中英文教材及金融前沿英文文献,合理规划课堂内容并精心设计制作PPT,甚至亲自翻译准备中文预习材料及相关词汇表,耗用大量时间精力。授课时,需使用英文思维并进行中英文语言切换,脑力活动强度更高。而这些隐性工作付出往往不能等量体现在年度的绩效考核或工作量上,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打击了双语教师授课积极性。其次,对双语课时间精力的投入占用了课题及科研时间,影响双语教师评优评先,甚至影响评职称,使教师不愿承担国际金融双语课重担。再次,地方高校不重视双语教学,只在总结汇报或教学评估是才提及重视双语课也易使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积极性受挫。

4、教材选择困难

国际金融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各有其优缺点,任课教师难以选择。本土双语教材编写从国内教学大纲要求出发,编写思路较亲切,难度不大,但语言语法正确而表述欠纯正,且本土国际金融双语教材相对匮乏。原版教材内容相对丰富、经典、信息量大、刷新速度快、时代感强,采用原版教材能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金融英语,保证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然而原版教材并非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做的,其内容未按国内课程教学大纲开展,存在脱节的问题,其中对于中国相关内容的介绍很有限,解释不充足,完全采用原版教材易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5、学生学习缺乏语言环境

我国非英语母语国家,语言环境的缺失是中国人学习外语难以具备的先天条件。我国学生接触英语课程从小学阶段才开始,并大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书本,偏重读和写,一般不习惯使用英语思维。虽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开放程度较高,有一定数量的外籍人士工作、居住或旅游,其城市英语语言氛围相对内陆地区较浓厚,但大多数学生还是长期处在一个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其所处城市相对闭塞,学生接触英语语言环境的机会更少。语言环境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影响英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对国际金融原版教材信息的清晰认识,造成学生在国际金融双语课上对课堂信息的转换障碍。

三、改进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建议

1、合理定位,循序渐进

国际金融双语课应定位为双语讲授的专业课。其性质应是专业课而不是外语课,学习专业知识仍是第一目标,而提高专业英语素养为第二目标。在国际金融双语课上,应坚持以英语作为主要知识传播载体,以英语讲授为主,汉语为辅。在课堂上优先选择英语讲解阐述,对于重点难点可采取反复讲解和减慢语速的方法,在学生仍普遍不能理解时再使用中文做进一步讲解。另外,可将学生按英语水平分小班教学,方便教师因材施教,按不同英语层次选择不同英汉语言使用比例,降低课程开展难度。

要搞好国际金融的双语教学应要坚持循序渐进,不能只局限于该学期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上,而应将双语教学形成体系,贯穿于本科四年学习中,避免“断线”、造成生疏,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专门开设双语课的先行课,专门预先学习专业双语课中将涉及的专业概念及词汇,为国际金融等双语课打好基础。

2、建立双语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保证课程质量

为保证国际金融双语课程质量,在授课前,应对拟授课教师进行资格审核。审核不能简单限制于金融专业水平和单纯英语功底考察上,而应建立一套双语教师资格评价体系,对教师的金融专业素养,英语思维、表达、研究及引导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资格审查合格的教师方可开展双语教学,以保证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水平,提高国际金融双语教学质量。

3、培养与引进双语人才并重

当前国贸专业就业形势紧迫,而专业英语水平是各外贸单位招聘考察的重点,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素养的直接有效办法,而双语教师对课程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双语师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出优秀国贸人才,提高就业率,各高校应重视双语师资问题,大幅增加对双语教学的投入,高校可从培养和引进两方面着手解决国际金融双语师资匮乏问题。

在内部培养方面,地方高校可选拔一批有意向、有潜力从事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优秀青年金融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如送往双语课程开展较成功的重点高校听课进修、为其创造出国培训及交流机会等,提高其英语授课能力。地方院校也可考虑从英语教师入手,通过对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国际金融专业培养,使其具有国际金融专业基础。

内部培养相对成本较低,但耗时较长。若要在短期内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要还要从“引进”入手。“引进”可以是高薪聘请合格双语人才长期担任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工作,也可是邀请外籍教师或海外归国学者进行短期讲学。

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保障双语教师利益

地方院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双语教师的辛勤付出获得等量回报,以提高双语教师积极性,保证双语课程的持续开展。首先可在中文专业课课时基础上双语课设置一个合理系数,实现多劳多得。另外,地方院校应制定相关奖励措施,对于课程开展良好的双语教师,应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方面予以倾斜,在出国访问深造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等,以保证双语教师利益,提高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积极性。

5、巧妙运用原版教材,注重教学技巧

教材选择也是决定双语课成败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原版教材虽有与我国国情及教学大纲脱节的弊端,但语言纯正、内容经典是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原版教材应作为国际金融教材的首选。在选择原版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采取下列策略使其扬长避短:第一,兼顾我国教学大纲。原版教材相对发散,我国教学大纲的重点分散在原版教材各章节中,选择原版教材的同时,要以教学大纲为基准,调整原版教材授课先后顺序,依据大纲重点保留原版教材中的优质经典章节,做重点讲解,而对于脱离我国实际的部分章节可剔除或简单带过。第二,补充中国金融的相关内容。针对原版教材中有关中国金融市场、机构和管理部分的空白,教师可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予以补充,弥补其缺陷,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第三,国外有关国际金融的教材众多,应选择内容经典,语言难度适中教材,最好是有中文译本的原版教材,有针对中国国情的英文原版浓缩版本就更好了,以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在授课技巧上,无论对于哪种层次的学生都应由老师提前指出预习内容,预先准备并发放对应中文参考材料、词汇表及概念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有了这点做基础,可在每次课前提高学生相关专业及专业英语基础,扫清课堂障碍,增进学生对原版教材及课堂内容的理解吸收,提高双语课堂效率。

6、创造语言环境,大胆走出去

缺乏语言环境对双语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与其它学习不同,学生语言学习的成果需要在语言环境中使用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就感,从而是激励学生继续学生得到更多收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然而,由于双语课时有限,语言环境不能仅限于课堂。因此,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地方院校可在校内创造语言环境,如开设英语角,安排专职英语、双语教师负责组织,以保持其持续有序进行,定期邀请外教加入并不定期安排活动增加其吸引力。另外,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正常学时之外,可安排专门的讨论课。双语任课老师提前给出讨论题目,将学生分组,请学生自行查阅英文资料,讨论课上由双语教师组织各组同学就相关论题进行英文发言及讨论,为学生创造专业英文讨论环境,提高金融专业英语阅读、理解、听力及表达能力。

另一方,学校可为国贸专业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能走出去。如组织学生参加涉外商品交易会货博览会等正规涉外活动,安排去外贸企业实习,选拔优秀大学生出国交换培养等,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听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早地适应国贸工作的需要。

英文金融论文篇5

[关键词]金融专业英语 教学效果 基本问题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地对外开放,金融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已经和即将从事金融业的人员,除了应扎实掌握金融业务知识外,能够灵活、有效地应用金融专业英语也成为决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结合国内外形势,国内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都把《金融专业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而设立。尽管这门课程已经开设了十多年,但是在教与学中还是对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主要原则仍在于教师。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英语水平,金融专业英语教师要把课讲好,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基本问题。

一、明确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定位的内涵

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定位主要是指教师应向学生清楚地介绍该课程与前续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即,其在整个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从而能够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个整体性的认识,以利于把所有相关专业知识加以综合、系统地学习和运用。

(二)课程定位中的重点问题

在金融课程体系中,涉及到英语的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金融专业英语和金融双语课。由于这些课程都主要运用英语,所以对于学生很容易造成混淆。因此,在对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定位时,重点要说明与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和双语课程(bilingual course)之间的关系。从课程名字来看,由于“金融专业外语”,一边是“外语”,另一边是“专业”,所以,它的定位是连接大学英语和专业课程(主要指双语课程)的桥梁,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大学英语专业外语(主要指专业英语)专业课程(主要指双语课程)。他们之间无论在学期的设置上、所涉及的知识,还是在能力培养上都是逐层递进的。

总之,金融专业英语是从普通大学英语向专业双语课程过渡的一门工具性或桥梁性的课程。

二、明确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的内涵

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或学生应该学到什么。根据上一点的分析,专业英语课程应教给学生的不是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能力,即,通过专外的学习,能具备看懂专业英语文章或听懂专业双语课程的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的的重点

由于“能力”,是一点一点培养的,所以我们的课程应把基础打好,从专业词汇和专业英语的表述教起。但这是个渐进式的、长期的过程,很容易被学生忽视。所以作为专外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清楚这个教学目的。

此外,现在的学生功利性很强,对他没有利益的,或是眼前看不到利益的事,他是不会去做的,也就是他觉得没用的课,他不会认真去学的。所以不论是课程定位,还是教学目的一定要给学生分析清楚,即告诉他专业外语的作用,和从何学起。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确定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根据前两点,确定了专外是一门工具课,要教给学生的是英语词汇和表述(只是这些词汇和表述不是普通用语,都是专业方面的),所以确定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更偏于英语课的教学模式(强调听说读写),而不是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一,要体现英语课的特点

体现英语课的特点,也就是,通过你的授课,时刻提醒学生,这是一门英语课。具体做法是大量使用常用的课堂用语。比如,上课、我要请一个同学回答、谁能回答、请安静、我要点名了等等都用英语来说。主要目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课堂氛围。如果注意这些用语的使用,学生会更认真听课,一方面他们会觉得新鲜,另一方面,他们也怕自己跟不上,所以注意力会更集中。当然,你不要担心他们听不懂,因为毕竟是课堂惯用英语,如果教师总用,他们就习惯了。

第二,要注意授课时英语使用的比例

虽然,上一点说要营造英语的课堂氛围,但是也不能全是英语,特别是涉及专业文章讲解时,一定要注意英语的使用比例。具体做法是:每篇专业文章,首先,用英语向学生们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文章结构;其次,课文和专业词汇讲解时,则多使用汉语。这样的英汉结合,即可以让学生掌握了英语词汇,又可以不对专业英语文章感到恐惧。

第三,专业英语课的互动

互动,对这个词的理解就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就学生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外语课的互动不能全靠提问来体现。毕竟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提问的话,虽然学生会重视,但是效果不好。因为,想在高年级(通常是大三)开始,通过专业英语课,来提高学生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都没能提高的英语水平,真的很难。

所以可以先从较低的标准开始,选择互动方式。有两种较简单的互动方式,一是让学生跟着教师读课后的单词。主要目的是在让学生在张开嘴的同时进入到这个课堂中来。第二种互动方式是教师整段给学生们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读的过程中默默地跟着读或在心里进行翻译。之后,在教室翻译这段时,学生们会知道哪个词汇或表述不知道如何翻译,从而更有目的的去听教师的讲解和翻译。这两种互动方式,还体现的一点好处就是,利用课程的时间完成了学生在课后根本不可能进行的预习工作,从而使学生接下来的听课更容易一些。

结束语

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金融专业英语“教与学”已经越来越重要。“学金融专业英语”,是金融专业学生不可推卸的、势在必行的责任。而其“学”的兴趣和效果,则绝大程度取决于“教”的情况。作为金融专业英语的教师,要认真研究以上问题并尽可能的将其细化、深化,以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础。此外,还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地研究授课内容,这才课程的核心。总之,只要金融专业英语教师深入研究支撑课程的基础内容和提升课程的核心内容,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华.试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葛静.从FECT考试看我国金融英语教育改革之路.[J].浙江金融.2010(6)

[3]郭磊.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4]杨晨.浅谈高职高专“金融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文汇.2010(9)

英文金融论文篇6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按照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成立的进行本科教育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发展弥补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拓宽了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形式,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多样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需求,扩大了高等教育的供给。 独立学院培养的应是社会急需的大量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本着这一宗旨,独立学院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应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加强实务性课程以及实践和能力训练的环节,力求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缺口,能快速被社会吸纳。而金融英语作为独立学院设立的金融专业课程之一,也应遵循这一宗旨。 一、定位金融英语课程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自中国金融业逐渐对外开放之后,我国所蕴含的巨大金融市场和投资机会,吸引了众多的国际金融业务机构和世界顶级风险投资机构等大举进入我国市场。众多的国内外银行、证券及风险投资机构开始在我国本土及海外拓展金融投资业务。因此,国际化金融人才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 以上海为例:2008年伦敦出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50个金融中心,其中,上海排名第31位。上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国务院提出《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要求上海在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由此上海加快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2010年,入驻上海的外资企业已有约61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0家,外资投资兴公司180家,外资研发中心230家。在上海设立其中国或全球总部的外资企业逐渐赶超香港。目前,上海已是全球要素市场最集聚的城市之一,集中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等于一体。同时,许多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营运中心、交易中心、研发中心、离岸业务中心等都汇聚于此。上海已初步实现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集聚,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硬指标”不断完善的同时,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在“软实力”的建设上,距离真正的国际型金融中心还有相当的差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缺乏。以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为例,伦敦和纽约的金融从业人员约占就业人员的11.5%以上,而上海目前的比例约为2.2%,其中达到国际水准的金融人才不足1万人。根据麦肯锡咨询顾问报告统计,我国每年毕业的430万大学生中只有16%能够适应全球化工作需求。根据预测,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时,上海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缺口将高达100万人。 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巨大的发展前景,而我们缺乏对全球市场趋势的把握,因此,如何培养熟悉国际资本市场“通晓中外”的国际化金融人才满足市场需求,以成为我们迫切关注的问题。 无疑,开设金融英语课程正是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的方法之一。一方面,学生通过金融英语的学习,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专业知识,尤其是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能系统性、综合性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于金融英语的掌握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熟悉国际资本市场,从而成为既精通现代金融知识,又能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化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以金融英语自身特点为依循 金融英语课程是为母语非英语的金融专业学生提供的英文课程。 在英语语系国家,大学就读的学生以其本国学生为主,大都以英语为母语,因此,其金融专业课程直接采用全英文授课的形式,并不会专门开设金融英语课程。然而,英语作为国际金融行业的通用语言,被普遍使用于国际化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中。因此,在国际金融领域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具备这一基本技能。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开设金融英语课程可以帮助其具备这一语言技能,方便学生进入国际金融领域工作。 金融英语是为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进行的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首先,金融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的教学。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母语非英语的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基于这一目的,学生首先应具备的是语言知识和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有关知识和对于语言的理解,以及英语语系国家的文化等背景知识。基本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是指表达的能力,可以概括为听、读、说、写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其次,金融英语是一门专业英语。金融英语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之上,以英语为载体传授金融专业知识,并且专门在国际金融领域使用。因此,金融英语教学一方面传授金融专业理论知识,比如:国际金融学、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学、国际会计基础、银行学等以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性学科;另一方面,培养学习者运用金融英语和金融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实务操作和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针对市场实际需要,定位课程发展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市场需要的是既懂金融又懂英语,既了解国内金融形势,又知晓国际金融形势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因此,应契合这一市场需要,制定金融英语课程。独立学院可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实行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首先,针对金融领域的不同专业,设置若干对口课程。 #p#分页标题#e# 在金融领域之下,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不同,毕业后会进入不同的金融部门就业。比方说,投行专业的学生会倾向于进入投资银行工作,而证券专业的学生更希望在证券行就业。因此,金融英语的教学应配合学生的就业趋势,采用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针对投行专业的学生,可设置投行英语的教学,主讲与投资银行知识和业务相关的英语,并拓宽、加深讲授内容,使学生可以对本专业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其次,实行实践教学。学院可在学生就业的对口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比如,学院可与在重庆落户的德意志银行等从事国际业务的投行进行合作,为投行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从实务操作中学习,通过运用金融英语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更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完善语言知识为本,提高应用技能为主 金融英语的学习者是本科阶段的金融专业的学生。金融英语的授课对象应是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的金融专业的学生。一般,金融英语课程会在大三、大四阶段面向学生开设。 大三、大四的学生通过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大学英语的学习,有些学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因此,他们已具备基本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听、读、说、写的能力。因此,在金融英语的教学中,属于基础英语教学的部分的句型和语法等方面的讲解将不是金融英语教学的重点。金融英语的教学是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其英语知识和素养,提升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应用专业英语的技能。 首先,应选择金融业发达的英语系国家本科院校所使用的主流的英文版金融教程作为金融英语的教材。学生通过学习该种教材,既扩充了英语知识,尤其是金融英语知识,又学习到金融业发达国家的前沿理论知识。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本科院校使用相同的教材,可以使本土学生无论在金融英语知识,还是金融专业理论知识上,都可以做到和国际同步。 其次,学生应阅读大量的英语的金融专业文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在世界一流金融期刊上发表的金融文章,了解全球最前沿的金融研究;通过阅读CNN、BBC等全球新闻网络上的金融咨询,了解全球最新的金融动向,从而对国内外金融环境和趋势有较全面的掌握。最后,应帮助学生运用专业英语。比如,可以邀请金融业发达的英语系国家本科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师或研究人员来本校开展讲座或交流访问,从而给学生一个运用金融英语交流的平台。

英文金融论文篇7

自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专业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也被广泛推行,其主要特点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将职业能力课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工作内容模式设计成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整个教学过程须围绕着这些训练项目来进行组织和评价,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职业能力的定位标准。目前全国高职国际金融专业也普遍采用了这一教学模式。对项目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指把英语和中文作为课程教学的媒介语来实现学生对国际金融专业知识、技能与语言的共通。

一、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推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际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内金融市场逐渐开放,金融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目前我国已分两批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设立自贸区,据媒体报道,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也即将于2016年浮出水面。金融改革是自贸区实验的重要内容,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亟须一批既对国内传统金融业务十分熟悉,又对国际金融业务运作特别了解,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并重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而高职高专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讲,重在培养具有金融行业所需技能的基层实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对高职国际金融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项目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它能够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打开一个了解国际金融形势的窗口,让学生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国外最新动态与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推其成长为有创造精神的、有综合能力的、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提升金融学习精准度的要求

现代金融业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北意大利到荷兰到英国到美国的发展脉络以及西方人对金融理论的研究、对金融实践的创新一直是我们探析、学习和借鉴的基础。当原版的金融理论翻译过来之后,不得不受译者局限性所影响,出现信息失真和变异的现象。如有一些普通词汇在金融英语固定的词组中,往往呈现出多义性。以open一词为例。该词的基本意思是“打开,开着的,公开的”,但在金融语境中,当它与不同的词构成固定的词组时,就产生了特殊的意义,显示出其“专业”的特点。例如:open account未结算账户;open Interest空盘量,未平仓合约量;open cheque普通支票,无划线支票;open contract无条件契约;open outcry公开喊价;open policy预定保险单,开口保单。在以上词组中,open的意思各不相同,比如,open account中的open的意思是“未清算的,未付清的”,而open Interest的open则是指“未平仓的”。open cheque普通支票是相对于划线支票(corssed cheque)而言。open outcry的open是“公开的”。而open contract的open指“无条件的”。open policy的open是指“预约的”。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往往因为所学知识是以中文存在的而无法与工作中的英文对接,因此,国际金融专业实行双语教学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由于语言文化隔阂不能更好地理解“第一手”材料的障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二、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推行双语教学的瓶颈

(一)教学模式设计缺乏系统性

1.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零散孤立,缺乏系统性。经过国家示范性建设之后的高职高专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基本都能遵循项目课程开发的流程,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其课程一般划分为基本素质课和职业能力课两种,基本素质课包含思想道德修养、高职综合英语、办公软件应用、体育等,职业能力课包含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等职业能力基础课,以及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外汇交易实务、金融英语等职业能力核心课,加之企业教学项目(客户理财)等综合技能课。这些不同学科的课程群各自为政,专业课、语言课、计算机课等各门课程独立开设,课程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难以形成课程群之间的相互配合,专业课程设置呈现为一种互不交融的大“拼盘”。

2.在教材类型的使用上随机选择,缺乏科学性。教材是课堂师生信息交流的主要传递媒介和载体,目前双语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外文原版教材、原版翻译教材及中文教材。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作者在对某个概念进行解释的时候,只从自己国家习惯性理解的角度出发,不具有世界普遍的代表性,甚至会让其他国家的读者产生混乱。例如在某些高校使用的《国际金融》课程教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8th,Madura,Jeff.(2008)一书中,对于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的定义为“the value of one unit foreign currency in dollar-用美元表示一单位外国货币的价值”。但是这个定义仅在美国适用。在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这应该属于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用外币美元表示一单位本币价值)的一个例子。而且国外原版教材中,作者只会介绍国际性惯例、国际市场、作者本国的金融市场实际运作情况以及相关的金融案例,对中国的学生来说在内容上有局限性。此外,英文原版教材缺乏中英对照,词汇量较大,一般不能完全适应高职学生的语言水平,大量英文专业词汇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何况原版教材价格都非常高昂,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少部分学校进行双语教学时会选择原版翻译或者中文教材,在形式不能营造双语教学的氛围,且学生无法将教师所讲授的带有大量专业词汇的英文内容和课本上的中文内容相对应,因为跟不上教师上课节奏。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却提高不大,使用效果不太理想。

3.教学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片面。由于项目课程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评价机制应有别于一般的专业课和语言课。这类课程不仅要定位于让学生用英语积极主动地利用多种途径(如图书、慕课、网站等)去查阅原版资料,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理解和表达专业知识,更要定位于让学生能够用英语来交流和沟通、处理和操作实际业务,从而为毕业后进入相关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目前这类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期末闭卷考试或考查,重点针对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检验,不能兼顾到学生的业务实践操作能力和金融工作的交流能力,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片面。

(二)教师团队能力较为单一

推行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的双语教学,其关键保障之一是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理论知识造诣深、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强,并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优秀教师资源相对稀缺,教师存在明显“专业背景的局限与依赖”,相对能力较为单一,如部分教师在运用英语语言教学时毫无障碍,但却缺乏相应的国际金融专业知识;部分精通国际金融专业知识的教师在用英语教学时又显得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开展。

(三)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本科院校学生来讲,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成绩偏差,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不高,英语口语和听力应用起来也比较吃力,虽然在经济较为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有部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尚可,但若在专业课课堂中采用双语教学,便会有相当部分学生听不懂教师的授课内容,更不用说积极参与项目课程的实践、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学生英语基础成为制约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推行双语教学的最大障碍。

三、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推行双语教学的策略

(一)推进基于双语项目教学的国际金融专业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1.提出以双语来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双语项目课程”理念。对国际金融的职业能力课程进行“双语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直接对应国际金融业务的英语工作环境,教学内容对应于国际金融岗位的工作内容,既避免学生不能很好地在英语环境中理解用中文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又避免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其英语的含义,实现学生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同步提升。双语项目课程教学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在英语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如金融英语课程、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课程;二是将原有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形成双语项目课程,如对应国际结算业务岗的“国际结算”课程和对应外汇业务岗的“外汇交易实务”课程。

2.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组织编写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双语项目课程”教材。根据现阶段中国国情以及金融市场的现状,结合高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专家队伍,编写既适合中国国情,又有国际特色的双语教材。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注意教材的使用对象是中国高职高专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所以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引导,教材内容和编排以工作项目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穿插基本的专业理论,同时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不会产生理解上的误差。

3.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探讨“双语项目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在教学项目结束时对学生整体能力形成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内容多元性,如外汇交易实务课程的评价形式需通过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考勤、纪律和对知识点的反应程度;小组讨论来评价学生的组织、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模拟实训来评价学生按模拟教学软件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执行效果;真实项目来评价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胜任能力和完成效果;学生作品来评价学生完成外汇业务表格处理的情况;期终考试来综合评价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对必要知识的掌控程度。另外,需建立学生、教师、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使评价结果可以结合实际、重视过程,相互印证。

(二)打造通英语、精专业、富实践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实施项目课程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拥有一支能熟练使用双语的国际金融专业教师队伍。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引进+培养+聘请。首先,引进海外高素质人才,包括在国外工作、学习过的优秀留学人员,他们对于英语有更佳的驾驭能力,同时有国际金融工作背景,可以把握国外最新的分析角度、创新观点和研究成果,使得我们的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更能与国际接轨。

其次,对拥有专业特长的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中有较强英语基础的,优先选拔出国进修,使得双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与此同时,鼓励教师为提高自身的英语授课能力和水平而自学或参加各种培训。再次,采用校外聘请的方法,通过加强校际间的教师互聘引入优势双语教师资源,此外,还可聘请具有专业教育背景、能胜任专业课程教学的外籍教师,而外籍教师反过来又可以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建设出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一专多能、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同时也应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双语实践型”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三)建立以金融类专业大类培养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专业学生选拔机制

建立以金融类专业大类培养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专业学生选拔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瓶颈。由于现代金融类人才强调的是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有很多院校打破了现有专业设置的限制,通过金融类专业(如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国际金融专业、投资与投资与理财专业等)的大平台招生、培养,希望学生具备通用的综合金融服务知识与技能,从而增加学生将来在金融行业的就业竞争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学生一般要求在前二个或三学期完成全部的基础必修课,然后学生可在拟定的各具体专业中选择一个继续学习相应课程,这种专业选择过程也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而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选拔主要基于三大因素:一是在前三个学期中英语成绩突出,具备成为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学生;二是有意向从事国际金融专业所面向岗位工作的学生以及进入外资银行及中资银行涉外业务工作订单班的学生;三是希望进入国外有关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这样选拔出来的国际金融专业学生学习方向明确,语言优势明显,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英文金融论文篇8

一、基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的背景

(一)福建绿色经济发展下对金融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主要是以市场为参考,以科技和资源为依托,以经济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随着绿色经济不断发展,加之福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入驻到福建,福建本土企业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贸易。在这一背景之下,具有金融英语知识的人才是企业的需求。

(二)当前我校金融英语教学缺乏地域针对性

目前来看,我校金融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是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版本,其大致内容分成国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与运作及金融函电三个部分。这些教材大都是宽泛地讲述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及其运作,缺乏实际应用特点,也不具有地域性质,学生学习起来由于脱离实际而导致了学习效果不佳。在这一背景下,结合福建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研发金融英语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

(三)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的特色

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的研发具有地域性、真实性、应用性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来构建校本课程,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本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重视课堂评估等来配合校本研发。这一校本课程的研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英语技能水平。

二、基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的措施

在当今金融时代,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与金融相关的英语知识也是不断充实的。在整体灌注英语金融知识的基础上,笔者就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探究如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

(一)明确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够在后期的执行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取得较好的效果。明确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目标,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

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的研发要以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为基础,其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对金融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学习兴趣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合理拟定目标。

2.层次性。

不同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同,这是受主观性质的影响。因此,在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成绩差异,注重分层次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3.专业性。

金融经济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依托金融经济来学习英语也会有其科目特点所在的专业性。无论是对金融科目特点的介绍,还是金融科目发展及金融知识的应用,都需要专业来与英语结合。

(二)拟定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内容

结合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目前拟定金融英语课程研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福建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英语知识。

绿色经济是未来的一种趋势,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来看,绿色经济不仅仅是一个微观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受到国际各个国家重视的经济。福建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绿色旅游资源及相对发达的高科技水平,因此,在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了解资源特点和特色,且结合福建地区的实际情况,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例如,我们可以做成一个系列的福建不同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英语专题,分别从地域介绍、地域特色、地域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地域绿色经济发展展望等,通过鼓励高校学生用英语表达这些内容,来强化学生的金融英语知识。比如,对于福建长乐地区来说,当地人的民营集群企业纺织、轧钢、食品、建材与机电分布全国各地,其中最为出名的是纺织,被誉为福建“草根工业”的发源地。通过给出这样的一段话,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知识来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展经济。对于学生来说,长乐就是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用英文来表达长乐的经济发展,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掌握与金融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应用,在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中,将福建特色与金融英语结合,将具有福建绿色资源特色的金融企业所需要的金融电函内容、专业词汇表达等告知学生,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福建地区可能遇到的金融危机是什么,如何降低危机风险或者是如何规避危机,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来思考。这些金融专业知识不仅与英语词汇、句型等有很大的关系,更是可以通过金融英语校本的研发来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及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福建某具体的企业为案例,假设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融资问题,那么准备什么样的融资材料,需要什么样的融资申请,如何解读不同的融资申请反馈等,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分别从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进行模拟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英语知识来解答,久而久之,学生的金融英语知识得以积累,且通过仿真与模拟,有了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结合福建绿色经济发展组织探究活动。

传统教学所培养出的人才大都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特点,针对这一传统教学弊端,在金融经济校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合理通过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实践探究活动是包括小学中学在内的很多学校教材都有的教学内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在校本研发过程中,通过开设“我是小小金融师”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间到福建具体的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金融问题,尤其是一些与外企有业务往来的涉外业务,如何用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进行解决或者用自己的英语口语来交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金融专业英语有更系统的认知,为了强化实践的效果,鼓励学生以《某活动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金融英语的应用能力,更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

(三)开展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活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是一个好奇心强的群体,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对自己身边的或者主题性的活动更感兴趣。从学生的这一心理考虑,通过开展关于福建绿色经济发展下的金融英语知识的活动,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福建地区曾经推出了“绿色信贷”这一说法,福建银监局表示,福建银监局推动辖内银行业机构认真落实《绿色信贷指引》等文件政策,强化风险定价、信贷审批、激励约束等机制建设,把好信贷准入关、审批关和贷后管理关。那么,作为福建绿色经济发展的企业,在自身企业风险控制层面,应该如何做,在贷款方面,贷款的目的、流程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应该怎么处理。通过类似的题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英语征文比赛,除了英语征文、演讲比赛、微电影拍摄活动、辩论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都可以用来开展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活动。

(四)评估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英语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往往都是从每学期两次的英语测试来进行的。实际上,对于这种传统考试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评估效果并不客观。有的学生平时不正儿八经上课,到考试的时候,临阵磨枪,可能也会临时提高成绩。在开展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发的活动中,我们将评估贯穿于课堂始末、学习始末,确保随时了解学生金融英语的学习情况。首先,在每堂课设置了“课堂点评”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就教师所设计的教案内容、所讲课的质量对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就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状态等进行点评,学生对其他学生的配合情况进行点评。其次,开展“我来找茬”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对金融英语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金融英语错误,或者金融知识的错误进行找茬。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加分奖励等。例如针对在学习商务英语谈判时候的一些问题,学生用英语来开展辩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不定期进行考评。传统英语考评一般是每学期两次。在基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研究中,可以通过不定期评估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而不断学习金融英语专业知识。不定期考评也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成绩,观察其动态变化,为后期改变工作思路或者完善工作方针提供资料参考。

三、基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的效果

将金融英语校本课程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还是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教学来说,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金融英语的专业性、特色性和实践性,能够让学生从金融英语校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关于实践层面的英语知识,进一步促进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的创新。其次,对于学生而言,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结合,涉及到福建的绿色能源、绿色发展企业或者是福建科技性代表等,都是学生身边或者学生所熟悉的。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乡土情怀,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金融英语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金融专业英语校本研发的过程中,学生在不断参与和学习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等都有所提升。另外,对于福建地区的发展来说,基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让懂得绿色经济和金融知识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福建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福建地区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金融服务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危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