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6 18:55:41

国民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篇1

关键词:国际移民;经济发展

国际移民与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受关注程度已不亚于防止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能源危机、恐怖主义等问题,主要表现在:1.2005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一份会议宣言——《2005年首脑会议成果文件》。该文件被认为是一份21世纪指导联合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该文件中,各国领导人首次共同确认国际移民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必须采取措施应对其对来源国、目的国和过境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承认移民为全球社会既带来好处,也带来挑战,呼吁各国探讨国际移民与发展的多方面问题,最大限度地扩大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减少负面影响。上述宣言从政府和最高决策层面强调了移民与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

2.2005年10月,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倡议成立一个的专门研究移民问题的独立专家机制——国际移民全球委员会(GlobalCommissiononInternationalMigration,GCIM)向联合国提交了《互相关联的世界中的移民:新的行动方向》的报告,对世界移民现状及各国移民政策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移民浪潮过程中的得失,提出了一个由6项行动原则和33条相关建议组成的全球行动框架。报告特别指出,全球化未能缩小各国贫富差距,没能为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的劳动力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由于各国的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民主政治程度存在差异,移民的规模和范围将不断扩大。移民通过将工资等劳动收入汇回原籍国或利用在目的国获得的资金、技术回到来源国进行投资,为来源国(通常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努力作出了贡献。移民能够促进来源国和目的国的经济发展,反过来,来源国经济的发展也能减少移民的数量[2].

3.在世界银行2005年11月的《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的报告中,它以国际汇款、移民与相关经济后果,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措施加强国际汇款和移民在减少贫困方面的作用为报告的主题。这是世界银行首次将国际移民及经济发展问题作为其年度报告的主题。报告称,国际移民可以给移民自身、他们的家庭和涉及的国家(来源国和目的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收益。对于移民家庭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移民寄给家里的钱(汇款)是一项重要的额外收入来源:总量上,汇款是国际援助资金两倍多。但即便如此,移民仍不应该被看作为移民来源国经济发展的替代品——发展最终取决于完善的国内经济政策[3].

4.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部、世界银行、国际移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移民总人数接近2亿人(仅指在国外居住时间在1年以上人员,包括920万难民),这一数字相当于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巴西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3%。目前,全世界每35个人中就有1个移民。与此同时,国际移民总人数的增长速度有所加快。1970年,国际移民人数为8200万,2000年为1.75亿,截至2005年底已接近2亿。其中,50%以上的移民在经济上十分活跃。

2004年,移民劳工通过正常渠道向原籍国的汇款达1500亿美元,相当于发达国家当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总额的3倍,仅次于发展中国家当年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通过非正常渠道向原籍国提供的汇款约为3000亿美元[2].

长期以来,国际移民和经济发展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同时又有一定关联的问题。

从移民学研究角度看,移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躲避宗教迫害、战乱、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也有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和更高生活质量等内在动力。一个基本共识是经济因素、追求更舒适的经济和人文环境则是人们迁移的一个最显著的原因之一。国外的研究也表明,70%~80%的个体移动是由于经济原因,这种经济动机主要是由于地区间收入水平和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4].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麦西(Massey)的统计,在1846~1924年间,总共有4800万移民离开欧洲,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等地,约为1900年欧洲总人口的12%。这一大规模移民现象是欧洲工业化的产物,它源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不发展[5].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前往美国的早期中国移民是为了外出谋生。他们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从事修筑铁路、种植棉花等纯体力性劳动,以获得生存的机会。改革开放以后,大量中国知识分子涌入美国,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个人发展和寻求新的生活。在美国的来自中国华裔人口目前已达180万,成为美国第二大少数族裔,仅次于西班牙语裔。

近10年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对全球人力资源观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促进了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动,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将会进一步扩大国际人口迁徙的规模和范围。

同时,移民对目的国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十分宝贵的贡献。作为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是世界上吸收国际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美国移民局统计,1820~2002年间,美国的外来移民总数达6822万人。外来移民增加了美国的人口,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带来了先进科学技术,推动了美国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的提高,增强了美国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等。在英国,外来高技术人才同样为英国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外来移民填补了社会就业空缺。2001~2002年,外国留学生为英国创造了50亿英镑的收入,外来游客每年为140万英民众提供就业机会。诚然,移民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非法移民(据美国人口迁移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美国现有非法移民达到1200万,这一数字目前仍以每年4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难民、移民跨国犯罪、移民来源国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流失以及因移民引发的民族冲突和社会矛盾等。但绝大多数国家仍认为,移民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尤为如此。

虽然国际移民从产生至今,其数量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始终不算高,移民因素还谈不上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研究移民问题已离不开经济因素,实现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亦不可低估移民的存在和作用。移民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历史渊源。

当前,围绕国际移民与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及实践,以下四个新动向值得重视:

1.国际移民与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移民问题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各国专家对人类跨境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人口迁移的原因、动机以及如何迁移;人口迁移对来源国、目的国和过境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发展趋势等。与此同时,鉴于各国特别是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移民接受国把制定移民政策视作本国范围内的事,不赞成制定统一的移民管理规则,导致各国的移民政策千姿百态,国际上迄今仍没有一个协调各国移民政策的权威机构。可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国的移民政策基本围绕本国利益来制定,属权宜之计,缺乏对国际移民内在规律的研究和认识。

近1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以及跨国公司、IT产业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明显加快。各方逐步认识到,移民作为一种历史产物和社会现象,其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移民与全球经济形势、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充分利用移民给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才能有效管理移民问题。

当前,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要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的目标,急需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丰富的劳动力和充足的资金。国际移民恰恰能在这方面发挥补充和调节作用。因此,将移民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放在全球化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有助于加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在国际迁徙问题上的合作与协调。

2.移民对来源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截至目前,有关移民对目的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已有相当多的论著,但有关移民对来源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权威资料则不多。根据世界银行的《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全世界有官方记录的汇款额在2005年超过23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收到汇款1670亿美元,高出包括所有来源在内的发展援助额的两倍。非正规渠道的汇款至少高出官方估计数的50%,从而使汇款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资来源。尽管以上汇款重点来自发达国家,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汇款,即所谓“南南汇款”,也逐年增加,已占汇款总额的30%~45%。

根据奥兹登和莫里斯所作的居民调查分析显示,在几个低收入国家,移民汇款与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汇款还有助于居民在遭受经济冲击和陷入困境时维持其消费水平,并促进了居民对教育、卫生的投资乃至进行创业。世界银行所做的一个研究课题“国际移民、汇款与人才外流”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些结论[3].为此,国际移民全球委员会呼吁各国承认移民在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与减贫中的积极作用。遗憾的是,目前移民汇款的成本仍然偏高,汇款费用通常占汇款金额的10%~20%,客观上不利于增加贫困移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他们更多地往家里汇款的积极性。移民来源国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在移民投资、创业的信息咨询以及提供贷款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仍显不够。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移民汇款,进一步扩大汇款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的积极作用问题亟待解决。

3.主要发达国家在调整其移民政策的同时,趋向进一步放宽对技术移民的准入,政策趋于务实。近年来,随着非法移民问题的突出以及极右势力和仇外排外势力的抬头,欧盟各国纷纷调整移民政策,概括起来包括:(1)加强了打击非法移民的力度;(2)进一步协调和规范成员国有关难民准入的标准;(3)更多地关注移民的人权以及移民融入目的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4)引导和控制欧盟内部新成员以及来自其它地区的移民流动,防止大量非技术移民涌入发达地区等。2005年7月,英国提出了新的移民政策咨询文件《有选择的准入:使移民为英国利益服务》,旨在强化对移民的管理。美国移民政策一直比较宽松,但“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因反恐和国土安全的需要,美国采取了严格的出入境管理措施,移民政策亦趋收紧。

然而,在对待高技术人才问题上,上述各国普遍比较务实,并把吸引国际人才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因为他们认识到,各国之间在21世纪的利益竞争根本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国际移民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引入,将增强本国经济的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美国从1990年起开始发放H-1B签证,专门用于吸收具有特殊技能的国外人才。从1999~2001年问,每年又逐步增加了H-1B签证数额,从6万人增加至11.5万人。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甚至向国会提出将该类签证增加到20万人[7].此外,美国政府还不断通过为国外科技人员提供优厚的待遇、增加科研资金和设立荣誉奖励等措施吸引其来美定居和服务。德国在2001年7月出台了新移民政策,旨在应对德国专业人才缺口所导致的国际竞争力下降问题。根据该政策,德国每年将有5万外国移民,其中科技人员占输入移民总数的比例超过60%[4].2005年初,德国又颁布实施了《新移民法》,在增加对非法移民及劳工的限制的同时,采取了进一步有利于高技术移民来德工作或定居的措施,包括允许留学生毕业后可延长1年居留期等。

4.各国政府对加强移民问题国际对话与合作持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移民问题一度是各国政府对话的,非法移民问题更是一种顽疾,难以彻底根除。移民来源国和目的国之间在移民问题上的立场总体差距较大,难以形成协调一致的立场和政策。但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移民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专家甚至认为,移民问题已上升为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问题。近十几年来,除了双边合作以外,国际和区域性移民机制逐步建立,国际上研究移民问题的组织不断增加,如国际移民组织(IOM)、巴厘进程(BaliProcess)等。绝大多数国家积极参与了上述机制的工作,但鉴于移民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复杂性,多数机制局限于论坛形式,并以非正式、非约束性作为工作原则。目前,各方讨论的议题多集中在:移民与发展、劳工移民、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移民的人权保护、移民的社会融合、非法移民、移民与健康、妇女移民和移民管理等。我国也积极推动移民问题国际对话与合作,并已连续两年担任APC协调员国。经过多年的合作与交流,虽然各国离最终达成一项协调一致的国际性战略的目标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是移民目的国,还是来源国、过境国,对移民及其相关问题的态度趋于理性和务实,政策也愈加开放。在此背景下,各方决定于2006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移民与发展问题的高级别对话会,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就移民问题举行大会。无论届时会议的结果如何,它将开创有关移民问题政府间合作的先河,并且表明加强移民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对话是大势所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移民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国际社会已开始从新的视角来审视移民问题。即将在联大举行的移民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全球性讨论,无疑将有助于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移民问题,把握移民现象的本质,趋利避害,扩大国际迁徙的积极作用,以最终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和实现各国利益的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文件[z].(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决议,决议号:A/RES/60/1),2005.

[2]国际移民全球委员会(GCIM)。互相关联的世界中的移民:新的行动方向[R].日内瓦,2005.

[3]世界银行。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R].华盛顿,2005.

[4]林姗姗。国际移民的走势比较与动因分析[J].亚太经济,2003,(5):76—78.

[5]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1);1—16.

[6]陈奕平。当代美国外来移民的特征及影响分析[J].世界民族,2004,(5):53—61.

国民经济论文篇2

有关国民经济的论文范文一: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探析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国家要想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经济水平,而生产过程的同化导致服务水平的差异直接决定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占有份额,所以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现代服务业分析

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服务业,其利用现代化新技术、新服务方式和管理理念,使传统服务业的业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较强外溢效应,是对整体经济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其需要去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及生活服务,由此可见其具有现代性、高新技术性、知识密集性、动态性、生产性等特点,其是信息化、现代化经营理念的发展成果,公共服务职能愈加突出,所以现代服务业不同于第三产业,其广泛分布于三大产业之中[1]。

二、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

首先市场上对现代服务业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将直接推动其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相关产品行业的发展,形成相互消耗式的波及效应,例如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业发展会带动汽车生产企业的壮大,现代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发展会带动钢筋、水泥等企业的生产等,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消耗会波及相关产业,而相关产业的消耗又会形成现代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波及,以此推动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其次,受消费者以此购齐消费心理的影响,现代服务业会形成配套需求式波及效应,例如消费者最初购买智能手机的目的是观看直播球赛,但其在业余时间可能会利用智能手机拨打电话、观看付费电子小说、付费视频,玩付费游戏等,为满足这种配套消费需求,现代服务业的产品会自觉与相关产品形成互补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由于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科技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新兴产物,所以其具有示范作用,形成示范波及效应,例如其自身的特色决定会出现咨询、管理等新的行业形式,会在信息传播交流速度逐渐加快中影响人的消费观念,以此引领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二)现代服务业激发生产者新的投资需求

首先,随着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生产者舍去了建造仓库、配置车队、信息交流、寻找市场等环节的成本开支,使其生产成本相比过去得到明显的提升,为生产者队伍壮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可能;其次,金融业的发展、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生产者的融资渠道扩宽,例如民间小额贷款,为中小型生产者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使生产者产品升级、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等方面更有保证,这不仅有利于生产者开拓产品相关产业,也有利于其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扩大规模,以此拉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现代服务业中的市场调查服务、会展服务、媒体宣传服务等可以使生产者及时、全面的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为生产者提供展示自身产品、服务优势的平台,使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得到加强,从而为生产者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除此之外,现代服务业中的调研、策划、咨询服务及保险业使生产者的投资风险在事前事后都得到有效的控制,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可以使生产者的生产难度降低,而生产利润增加,由此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现代服务业激发消费者消费需求

首先,现代服务业重视产品的研究开发,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个性化、品牌化的追求愈加旺盛,生产者为追求经济利润,积极与现代服务业相关服务相结合,使其产品供应相比过去更加具有吸引力,以此激发消费者消费;其次,随着现代服务业分期付款等服务形式的出现,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由传统的先赚钱后消费向先消费,后付款转变,而且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使房地产、汽车行业等一次性消费成本较多的产业在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此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再次,随着现代服务业中的各种保险服务的出现,使消费者对工作、健康等方面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恐惧心理得到缓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最后,现代服务业中为消费者提供的多种支付方式,如信用卡、网上交易等,使消费过程的安全性、便利性等更有保证,也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消费需求的增加将直接推动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推动国名经济增长。

(四)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机制

现代服务业的显性就业机制和隐形就业机制都非常明显,显性就业机制是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中创造了庞大数量的就业机会,例如淘宝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截止2014年向社会提供近20万的就业岗位,而且仍以每月5000个新店铺开张的速度持续增长,而隐形就业机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其相关产业就业机制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对就业收入产生的乘数效应、因推动技术进步而创造就业机会、对供需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等方面,例如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劳动力市场运行不稳定等,以此扩大就业的空间,在现代服务业刺激消费者需求,推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由此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现代服务业充分认识,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长期伴随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服务业。

有关国民经济的论文范文二:互联网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国民经济的主要影响

(一)衍生出依托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备的高效便捷的通信能力和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产生了一批依托互联网庞大的消费群体而形成的全新的经济形态,这一类经济形态被称为互联网经济。狭义的互联网经济主要由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网络游戏四大核心产业构成。其中以电子商务产业中的阿里巴巴集团发展态势最为迅猛,其创立初时资产总规模仅为1亿元人民币,此后依靠电子商务迅速扩张,2014年在美国上市时净资产总额估值已超2300亿美元。

(二)传统产业的营销模式得到了革新

美国著名学者波拉特早在1977年就准确的预见传统产业在遭遇互联网经济所产生的变革,并创造性的将社会产业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果不其然,当下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与其他传统产业实现融合和渗透,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边界已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也是互联网经济另一个重要特征信息高度渗透性。以汽车电子产业、光学电子产业为例,两大产业充分融合了信息服务和基础制造,实难再以单一的产业结构学说来进行清晰划分。

二、国民经济立足于互联网金融下的发展前景

创新不仅是技术成长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过去,为了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我们采取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当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自主创新为支撑,即使用市场也换不到核心技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也难提高。须知,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技术移植绝不会成长为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所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共同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一)将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互联网经济带领我国走进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先导、以农业为基础、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为重点的全面产业格局。在此环境下,国民经济发展不仅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比如,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对信息程度大、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予以政策扶植和资金鼓励,对于产能相对落后的僵尸企业提供兼并和信息化改造指导。加快推进第三代移动通讯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水平上的重要作用,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带动工业化,运用工业化提升互联网技术水平,推动传统工业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小的道路。

(二)将直线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产品的出口能力正逐步被削弱。经济学家认为,提升经济增长速度的第三驾马车就是净出口,因此,依托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了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突破口之一。由此,企业可利用自动化设计和生产系统(CAD、CAM)来提高企业劳动生存率和产品质量;或借助管理信息系统(MIS)来综合分析经营管理水平,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或采取业务处理系统(TPS、EDP)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又或是运用经理信息系统(EIS)向企业所有者及最高层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企业管理信息,集合多元信息技术合力共同推进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将加快市场经济活动释放速度

互联网经济下的社会消费需求被直观的反映到了网络之中,但民间投资和国外投资却仍然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正是市场活力被压抑的结果。可见,政府仍需继续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比如,逐步试行取消行政审批流程,下放行政审批权力,稳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重点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积极扩大营改增试点,为民间创业和企业发展松绑;放宽存贷款利率管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间融资机构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进一步加快各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改革步伐,深入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国内投资吸引力。

三、结语

国民经济论文篇3

[关键词]外资引进国民经济安全影响

我国政府当局重视经济安全问题,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态势。外资危及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主要源于国家经济过度依赖外资,或受到外资的控制。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1)外资总体规模安全;(2)敏感部门安全;(3)产业安全;(4)技术安全;(5)金融安全。

一、外资的引进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拥有的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力,以及这些产业在国际比较意义下的发展力。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特别是近几年来“独资化”趋势的出现,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引进外商投资的方式有6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合作开发和其他方式。自1997年起,外商独资企业数量超越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外资利用方式。单北京引进外资注册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已超过一半,当中还不包括外商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组成的外方控股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在技术、规模等方面都是我国民族企业无法与其比拟的。因此外资凭借其自身的优势挤占中国市场,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从产业层面来看,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行业的控制和支配上。按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看,排在前十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73.36%)、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业(61.8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59.08%)、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3.23%)、家具制造业(47.33%)、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45.34%)、塑料制品业(41.90%)、食品制造业(39.57%)、橡胶制品业(36.58%)和金属制品业(35.8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属于国家重点行业。根据以上现象2003年的时候,商务部和其他几部委制定了明确的外资并购管理办法,所以对于并购,政府是严格控制的,一发现苗头比如说重大装备上,国务院马上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使得他在这个行业上的并购难以实现。

二、FDI与国有资产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曾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策略,期望以让出市场份额为代价,换取外国的先进技术。由于合资企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待遇,一些陷入困境的企业希望通过合资,享受到优惠政策,以摆脱困境;一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也希望通过合资,壮大自己的力量,享受到优惠政策,获得“体制外”的许多好处。结果,必然形成外资与内资在合资选择中的不对等地位,大批等待合资的内资企业在相对较少的外商投资者的选择面前处于被动地位,于是,纷纷降低合资条件,压低资产评估数额,给予外商种种便利和便宜,吸引外商与自己合资。外商在合资谈判时,往往在转让技术、商标和设备上漫天要价,赚取高额利润,致使内资企业在吸引外商投资的过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在独资或控股的情况下,其公司内部交易占了公司交易总额的相当大一部分。跨国公司往往采用高进低出的方法转移价格,从其母公司高价进口原料和设备,而对在华子公司的产品实行低价收购,从而将利润转移到其母公司或其他国家子公司,以至出现有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账上亏损、实际盈利,账上利润少、实际利润多的情况,给我国的财政税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FDI与敏感行业安全

所谓关键部门是指国内一些敏感行业,如军事、文化等。实际上,在敏感部门,外资不会对一个国家产生威胁。因为,几乎所有国家,在关键部门都禁止外资进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允许外资进入所有行业,在国际投资协定和各国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中,每个国家都对外资的行业准入有明确规定。

我国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列举了禁止外资企业进入的名单,因此,外资对我国关键部门的安全威胁是不存在的。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目前,外资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是有所影响但并未构成威胁。虽然,外资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转移价格、技术控制、滥用市场垄断力量、降低环境保护标准等,虽然存在这些弊端,但这些问题与国家经济安全本质不同,不能以国家经济安全为理由,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外资政策和树立起来的开放形象。因此,中长期内,积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资质量,仍应将作为我国外资政策的主要目标。

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逐步取消对外资的种种优惠政策,对其实行国民待遇。

2.加强法制建设和政府监管。《反垄断法》的出台使得法律规范越来越完整,如何切实地落实下去,以法律手段规范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行为,防止出现外资的市场垄断;另一方面,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对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资产评估与外资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监督和管理。

3.加大外资的的引进的力度。一家外资企业控制了某一市场,那是垄断,而众多的大跨国公司进入同一行业,就形成了竞争。只有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这一市场,在各个大跨国公司之间造成激烈的竞争,那么,最终受益的,就将是中国政府和中国消费者。

参考文献:

[1]葛顺奇:外资与我国经济安全问题探析[J].《国际贸易》2004年第9期

[2]夏兴园王瑛:国际投资自由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J].国民经济管理,2001,(06)

国民经济论文篇4

关键词:国民所有制政权产权国民公有制

传统理论认为:所有制,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对处于上层的政治、意识形态等又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由此,二十世纪以来,由社会改良思潮引起的众多国家的社会改造运动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无不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样,当这些国家的发展出现困难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又成为矛盾的焦点。

我国自建国以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也主要经历了两次。第一次是五十年代,自1978年到现在正经历第二次改革,从第二次的改革情况来看,社会生产力已获得巨大发展,然而勿庸讳言,虽然有了很大成就,但是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日益扩大的经济差异,就业的普遍不足,又成为困挠社会不小的问题。

为什么所有制的改革始终不是很理想,总伴生着不少社会问题,本文认为,这是传统所有制理论本身固有的错误,即:所有制关系不完整所致。

传统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一术语,最初来源于圣西门派”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阶级关系时,就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入手的,现在所说的所有制或所有制关系,同马克思当年使用的概念一致,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财产关系,确切的说主要是指经营性资产关系,可见,所有制或所有制关系,理论上一直将它看作人与物的关系,即一种经济关系。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所有制是人与物的关系,一种经济关系,更是人与人的关系,即政治关系。确切的说,所有制或所有制关系,是政治经济两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现。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所有制,本身来说是一种权利制度,其主体是人,客体是能够占有和垄断的事物,它直接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但事实上,它更包含了人与人的关系。其一,一定的事物为人占有和垄断之后,别人就不能占有和垄断,没有对别人的排斥或界定,所有制就没有意义;其二,人们占有某种事物的目是为了获取利益,就必然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如劳动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即各种各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反过来,也正是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占有变得十分具体。可以说没有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谈不上所有制,但是离开社会,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所有制性质都得不到说明,而人与人的关系,自人类以群落的方式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便不断上升为政治关系,即不可避免的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所有制关系,必然体现为政治关系。

所有制关系体现在经济方面,是以财产权为根本内容的,所有制关系体现在政治方面,则是以政权为根本内容的,也正是这两方面关系的有机统一,才构成了所有制的完整内容。为了与传统所有制区别,本文将具有完整内容的所有制称为国民所有制。

以下,本文将从国民所有制的完整内容,国民所有制的性质以及国民公有制三个方面重新探讨所有制问题。一、国民所有制的完整内容

传统理论将所有制关系简单等同于人与物的关系,只注重其在经济方面的内容,并且,这种认识在理论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对所有制的完整内容,一些代表人物还是有相当认识的,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说“工人革命第一步就是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然后利用手中的政权,一步步夺取生产资料,将生产资料掌握在成为统治者的无产阶级手中。列宁说,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他们阐述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实际上,也从不同的角度提示了所有制的两方面关系。事实上,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首次建立,第一次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运动--苏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也正是以政权所有关系的改造为前提的。

以下,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阐述国民所有制的完整内容。

(1)政治方面内容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他告诉人们: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而在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又是一个枢纽,它对政治关系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因而,国民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内容就主要体现为政治权力的占有形式-政权所有制。

论国民所有制

政权所有制有两方面内容: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

直接占有:社会的者就是执政者,立法司法行政权力完全、直接的由执政者占有。

间接占有:社会的者与执政者分离的情况下,者享有立法权及普遍的政治权利,执政者受者委托行使政治权力。

产生以前,政权所有制体现为直接占有形式。产生以后,则体现为间接占有形式。

从者的不同来看,已有的政权所有制可以归纳为三种形式:

1、个人所有制。君主制是其代表,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于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趋向于对自然力量或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体现在政治生活别崇尚权威。

中国的黄帝时期,被认为是这种制度的美好典型例子。如《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轩辕之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于是轩辕习用干戈(征服炎帝、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这样的贤明人物的统治,百姓自然有理由欢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而商纣时期,则是这种制度下出现的不良状况的典型。

论文论国民所有制来自

如《史记》殷本纪第三:“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厚赋税,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乃重刑”。遇到这样的人百姓生灵涂碳只好自认倒霉。

2、集团所有政权制度、这种制度也被称为民主制。它体现为一定的经济、政治、宗教、血缘等集团占有政权的制度,它往往是以集团内成员的自由、平等、博爱为旗号的。

这一形式,滥觞于古希腊。如古希腊的斯巴达国,居民分为斯巴达人,皮里阿西人、希洛人,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享有参政权的,只有作为贵族的斯巴达人。

《权利法案》颁布后的英国,国王被限制了权力,但真正获得政治权利的只不过是有产者阶层。当时政权所有制形态也属于这种民主制。

3、全民所有国家政权,这是指在国家的层面上,全体国民共同占有国家政权的制度。这种制度人们也将它称为民主制。这是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人民学说下产生的制度。人民说认为:人民是不可让与的,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只能属于人民,它只能由全体人民的意志构成,人民在制定国家法律的时候,为了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把自己的平等和自由交给国家和国家首领去行使,但是,人民的意志不曾交出,在人民订立的契约遭到破坏时,人民有权反抗,有权收回交给国家和国家首领的权力。

全民所有政权制度建立的一个里程碑是法国大革命后1791年《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宪法的一部分。

全民所有政权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宪法的一部分只能说明全民所有政权制度的理念成熟,它表明了人们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近现代世界许多国家政权的建立都是这种理念为理论基础的。从各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有同一理论基础,但实际模式都千差万别,总的来讲,就象马克思所说:“现代国家最完善的例子是北美”②——美国的模式最为人称道。苏联的建立,也有这种思想的烙印,只不过苏联模式最为人诟病。

(2)经济方面内容

国民所有制在经济方面,直接体现为人与物,即财产所有权关系。财产所有权关系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占有、使用、处分、获取收益四项权利,财产所有制就是以此为基本内容的。财产所有权的占有形式也可分为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两种形式。从主体不同来讲,有以下几种划分:

a、天然共有制,也称为原始共产主义或原始公社,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由原始公社成员共同占有的形式。这是许多欧洲作家认可的一种说法。

这种说法的理由是这样:人生来就有生存权,为此必须占有食品和自然提供的物品和其它必备品,因而对自然界提供的物品是天然共有的。如《旧约》的启示录记载,上帝把整个世界都赐给了亚当,赐给了挪亚及其儿子。也正像大卫王所说,上帝把土地赐给了人类,让大家共享。事实上,原始社会的状态,有如现在世界上某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动物对于生存环境以及自然界提供的物品的关系一样,同近现代的所有权及所有制概念是风牛马不相及的。

b、财产权私人占有有制,简称私有制它包括个人、集体(合伙)、股份制占有三种占有形式,集体和股份占有形式有时被认为是财产公有制的初级形式。

鼓吹财产私人占有制度的人认为,人们获取自己的东西比获取大家共有的东西更关心,如果让人们关心自己的事,人们的事物就管理得更有秩序,或者说,每一个人都受利己心的支配,是个人利益的追逐者,是经济人,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就能给社会带来共同利益,财产私有制度是理想的和永恒的制度。

反对者认为,财产私有制是一种邪恶的制度,人们的利己心是同财产数量成正比的,在利己主义支配下,医生希望同胞都患病,律师盼望家家打官司,投机粮商高兴发生,这使得人类成为疯人院。私有财产制是一种新的奴役形式,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广大劳动者只能接受资本家的剥削。

论国民所有制

c、财产公有制。简称公有制。即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

财产公有制直接来源于马克思的设想:在这个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达,财富充分涌流,分工界限消失,商品货币关系退出舞台,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既参加管理又参加劳动,社会劳动有计划按比例的分配于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个人的需要都能满足。

马克思的设想是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层面上的,列宁斯大林则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环节--俄国开始了这一实验。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安排,列宁在带领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者争得民主(政权)之后,斯大林通过一系列国有化运动,建立了直接由政府掌握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制度-计划经济,并且,政府掌握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制度被定义为财产公有制或全民所有制,这种经济形式也称国营经济或国有经济。当今的公有制或国有制的概念,同计划经济时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指政府掌握财产权的所有权制度。

财产的公有制是一种最为矛盾的制度。

首先,财产公有制的主体是全体国民,但是从行使财产权来讲,这个主体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实际意义,客观上说,财产所有制的主体是缺位的;其次,由于主体的缺位,使得所有权的派生权益如使用权、收益权得不到体现,使得所有权失去了根本意义。二、国民所有制的性质

传统理论是以公有制和私有制来说明财产所有制的性质的,对于国民所有制的性质分析,公有私有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准,只不过,它必通过公有私有形态的客观性,政权产权的本质及相互关系才能说明国民所有制性质。

1、公有私有关系及制度的客观性

早在二千多年前,韩非子就说:“古者仓颉作书,自环者渭之私,背之者为公也”,另外《新书·道术》也说:“兼履无私谓之公”。两者道出了公有与私有的基本内涵和关系,以某个体利益为中心的个体所有的关系,即私有关系,兼顾不同个体,把不同的个体利益纳入一起,使不同的个体共同享有某种利益的所有关系就是公有关系。另外,公有私有关系有广义侠义之分,广义的公有关系是国家层面上的,全体国民共同所有关系,私有关系是国家以下的群体和个人所有而言的群体或个人占有关系;狭义的公有关系指一定群体共同所有关系而言,私有关系则指定这一群体下的小群体或个人所有关系而言。这就是公有私有关系的普遍意义。

相对国民所有关系及制度来说,公有私有关系及制度则有更具体的内容,指政权产权这两项特定社会权利为社会成员共同占有或个体(个人或一定集体)占有的关系及形式。

首先,对于国民所有制来讲,是广义既国家层面的。国民公有制和国民私有制是人们出于客观需要建立起的两种制度,本质上都是一种占有制度,国民公有制是国家层面上的全体国民所有制,国民私有制是国家以下各国民利益团体及国民个人所有制。

其次,国民公有制与国民私有制是对立统一的,当某种国民所有制不能以一定的国民公有制建立时,就体现为一定的国民私有制度;同样一定国民私有制度的建立,也是以拒绝一定的国民公有制度为前提的,绝对意义上的国民公有制或国民私有制是没有意义的。

再次,国民私有关系是一切国民所有关系的基础,国民公有关系是国民私有关系基础上产生又是为国民私有关系服务的,国民私有关系是为了保障一定社会成员对某种权益的排它性占有而建立的关系,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个人对某种权益的享有,国民公有关系则是为了保障一定范围内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有某种利益。两种国民所有关系,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个人。

第三,国民公有关系与国民私有关系有时是相互转化的,一定的国民公有关系或国民私有关系,相对不同对象,又可能转化为国民私有关系或国民公有关系,这主要是所有关系主体的相对性来决定的,从所有权关系主体来讲,通常体现为一定大小不同的群体,如国家,一定的社会组织,这些群体对外往往合为一整体(个体),对内则是群体,其对某种事物的所有关系的体现,对外则为私有关系,对内则为一定公有关系,比如既使再富裕的国家,它提供的福利也只是给本国民众。

2、政权产权的性质

政权,一般指国家权力,通常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机器进行社会统治的权力,其代表是政府。

政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自然人权发生广泛冲突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法摆脱,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至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这种力量就是国家(政权)”③。

群体性力量的集中支配是政权与一般社会权力的主要区别,政权对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和强制性。力量广泛来源于社会并广泛作用于社会的特点,本质上应是一种公共权力,所有关系上应为国民公有。合符自然规律的政权所有制是政权公有制。

产权是一定经济主体依法对特定客体占有使用处分并获取收益的权利,其代表是业主或有产者。

论国民所有制

产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国家产生后的必然产物。正如《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禽兽之皮足衣,不事力而供养足,人民少而材有余,故民不争,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有五子,未死而存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这种民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权产生了,国家政权出现之后,“为了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一定程度的范围内”的直接措施的主要内容就是制定产权制度,划分社会成员的财产权范围。如考古发现的迄今为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备的一部法律《汉漠拉比法》上许多内容就是有关财产权的。

财产权的特点是主体的双重性和对于直接占有者体现为私有性。

财产权主体的双重性是指:财产权首先是国家法律认可的权利,其次才是直接占有者的权利,国家法律对财产权的认可是以当然的第一主人自居为条件的,正如《盐铁论》禁耕第五:“天子适诸侯,升至诈阶,诸侯纳管键,执策而听命,示莫为主也”。国家对内一切经济活动都有征税和管理的权力,是所有权的最根本权利-占有权、收益权的直接体现。国家占的财产有两种情况:一是对社会一切资产的无条件占有,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宾、莫非王臣”。政权犹如猛虎,社会的一切资产都是它的猎物,只要有兴致,对民众随时都可择肥而食。一是民众自愿联合而成国家,人民以自己的人力物力,作为国家力量的源泉,国家则以民众提供的资源,特别是财产资源为基础,按一定标准-一定定额或比例征收,或进行规范管理。

财产权对于直接占有者体现为私有性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社会经济活动就是社会成员获取私利的活动,不能获取财产满足私利,经济活动就失去了意义。除非被迫,经济活动必陷于停顿,财产权的产生就是国家认可社会成员获取私利的标志。其二,社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分工,人们必然按地域行为等困素分为不同的企业或经济团体,这些企业或经济团体必然表现为具有特定经济利益的个体,这些个体获取经济收益(财产),则必定以自身活动成果为标准,否则这些个体经济活动将缺乏积极性,国家对财产权的界定就是对个体自身活动成果的个体占有的肯定。

由此,财产所有制本质上直接体现私有性。合符自然规律的财产所有制是财产私有制。

3、政权产权相互关系

由于国民所有制的两方面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因而要说明国民所有制性质还必须注意到政权产权两方面关系,政权产权有各自具体内容,但两者有着必然联系。

首先,产权是基础,政权是此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任何产权的取得和存在必须得到政权的认可,财产权才有合法性,才能得到保障,任何政权都必须一定可控制的财产权为基础,才能稳定,政权的最主要功能只之一就是保障财产权。

其次,由于财产权是国家法律认可的权利,因而政权所有制的性质影响产权所有制的性质。政权所有制体现为私有,国家对产权的占有关系就体现出私有性,产权所有制就完全体现为私有制。政权所有制度体现为公有制,国家对产权的占有关系就体现出公有性,产权所有制就体现出公有制的一面。

第三,政权与产权的关系还表现在政府与有产者上面,从历史来看政府的更迭与有产者的改变往往有着因果关系。它表现在两方面:统治者通过占有政权而占有产权,或者是者通过控制政权,使之成为保护产权的工具。前者如古埃及的材料叙述一次奴隶主政权被的情形:“那本来没有财产的人,变成了财产的所有者,财产的所有者变成了没有财产的人,大地似陶轮一样翻转起来”。而中国唐代的一次农民起义后,一名逃亡的旧政权官员则哀叹“扶梨黑手翻持笏,吃肉朱唇却吃齑”。美国的独立战争,即是华盛顿为代表的有产者建立政权保护产权的行为。

由此,在清楚公有私有的客观性,政权产权的本质及相互关系后,国民所有制的性质就应该有清楚的认识:国民所有关系及所有制是在国家的层面上谈论,其性质由政权的所有制性质决定,国民公有制就是政权公有制和产权私有制的统一。国民私有制就是政权私有制和产权私有制的统一。理性的国民所有制是国民公有制。三、国民公有制

有了对国民所有制完整内容及性质的认识,这里再进一步认识国民公有制的本质和形式以及国民所有制和国民公有制理论的现实意义。

(1)国民公有制的本质

正如马克思的看法,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且能以更加公平的方式分配这些财富,社会主义的衰落,正是这些主张的衰落。可见,社会主义或公有制不应是国家政府掌握生产资料这一固定形式,有着它的本质。这一本质,邓小平概括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这实际上也是国民公有制的本质。这一本质,自古代公有思想到近代的社会主义启蒙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正如达尔文进化论所揭示的规律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制度的建立,就是弱肉强食规律折射出的结果,这也是非理性时代的特有现象,这种时代,国民所有制的最初建立,即政权产权制度的建立,最初就是为社会的强者或一定的精英集团服务的。政权产权为强势者占有,国民所有制从根本上体现为私有制,国民私有制下,政权被异化,这种情况下,由于政权的社会作用,它在许多人眼中是一只浑身是宝的“鹿”和“其利不知其数的生意”,真正做大买卖的就干这个,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一有机会如秦失其“鹿”,则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足疾者先得焉。而大丈夫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则是许多人垂涎政权的写照。但是夺取政权不易,成则为王,败则只有一死,非但一死,还可以灭族④,因而在经历了无数提着脑袋干的日子之后,败者悄然为寇或身填沟壑,胜者则登上“九五之尊”,不仅可炫耀联之江山美好如画,也可以比一比“孰与仲多”,自然还要尽情享受产业之花息、夜光之壁饰朝庭、郑卫之女充后宫理所当然。可以随便取用昆山之玉,随和之宝,仍得不到满足时,甚至可以离散天下之骨肉,敲剥天下之肉髓,也要博我一人享乐,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论国民所有制

国民私有制下,如果遇到尧舜禹式的贤能明君,人们可以过上一段安稳日子。但更多时侯,社会成为政治流氓和野心家的角逐场,为社会埋下无数隐患,使人民陷入了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深渊中,不仅百姓,就是有幸身居高位者,也难免发出“若何生于吾家”的感概或遭到掘墓鞭尸的下场。

在不断经历国民私有制下的社会灾难情况下,思想家们对社会制度,特别是政权产权制度进行了深刻反省,由此产生了社会公有思想,在众多思想中,发端于柏拉图和儒家的思想最具影响力。

公元404年前后,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古希腊陷入了普遍的奴隶反对奴隶主,平民反对贵族的矛盾中,柏拉图从正义原则出发,提出共产共妻共子的主张。

受柏拉图的启发,莫尔写了《乌托邦》一书,《乌托邦》描写了一个完美的社会,官员由百姓选举,人民没有个人财产,生产的产品交给国家,需要消费则向国家领取,《乌托邦》里包含的思想对后世造成了巨大影响,以后分别出现了强调政权公有和强调财产公有的两种思想。

强调政权公有是以人民学说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洛克和卢梭。洛克认为,君权(政权)不是神授,而是人授,先由人民构成权利者,再由权利者委托受托人组成政府,人民立约构成国家的目的,是保护人民人身及财产的安全,人民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收回授予执政者的行政权。

卢梭则作为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作为社会形态的国家,是人们约定而立的,在国家之中,约定参加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并且处于平等地位,作为者的国家属于人民,包括君主在内的执政者,只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人民的权利被篡夺时,也就是当执政者从执行者变成主人而压迫人民时,人民有理由他,恢复自己的权利。卢梭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美国的《独立宣言》也从中吸取了主要的营养。

强调财产权公有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空想社会主义则直接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中国,在柏拉图进行思考的晚些时候,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诸侯危社稷则变置”,以及“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的主张。大约作于战国后期或秦汉之际的《礼记·礼运》则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货、恶其不出于地,力恶其不出于身,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不闭,是为大同”这是天下为公思想的首次提出。而作于宋元之际的《伯牙琴》,作者邓牧则描绘了一个“至德之世”。在那里,人们各有职业,都靠劳动维生,没有剥削者和寄生虫,担任公职的官吏没有特权,并且和人民过着差不多的俭仆生活。另外宋代的钟相、杨幺在农民起义中从社会底层发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呐喊。洪秀全在建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向人宣传“天父上帝人人共,何得君王私自专”,以及“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钱同使,无人不保暖,无处不均匀”的设想。

这些思想反映出人们对社会权利的要求,即政治平等和经济上共同富裕。这也是国民公有制的本质要求。

(2)国民公有制度的形式

国民公有制度的建立,如卢梭所言,是人类的理性觉悟的必然,是一场引人注目的变革,这种变革使人类的本能行为被正义所替代,行动赋予了道德内涵,义务的呼唤代替生理的冲动,权利代替嗜欲。这就要求社会制度的设计,特别是国民所有制度的设计应当有理性内容。应当是政权公有制和产权私有制的完美统一,惟有这完美统一,政治平等和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1、政权公有制

政权公有制就是政权为人民享有的制度,它有几方面内容:一是政治权力的行使由人民授予,并受人民制约;二是民众享有政治权利。三是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政治权力是人类进入群体社会,社会成员利益广泛冲突的结果,有着独特的社会作用,客观讲它是调整社会之间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一种工具,政治权力的行使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利益,它是一种最容易被异化的权力。政治权力异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被社会小集团控制并且以宪法的形式确定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统治者掌握政权,并完全占有政权不受其它人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利用政权为自己的小集团牟取社会利益,其它社会成员只能由统治者的兴趣恩惠分享社会利益。二是政权被腐败。这种形式主要是直接行使权力者的官员,直接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利益的行为。要防止政治权力的异化,必须对其制约,实行分权制,实现立法司法行政权的分立。重要的一点立法权必须掌握在人民手中,其次就是强化行政司法行为的透明度和人民可以用公开的方式决定官员的任免。

政治权力公有制的另一方面内容是民众普遍享有政治权利,有人认为占有政治权力就等于直接行使政治权力,这是一种错误认识,政治权力是一种特殊社会工具,它同任何社会工具的使用一样,是有技术性要求的,它必须通过职业化人员即官员来行使,因而全体民众占有政权不能简单理想为每个社会成员轮流作庄,行使政治权力,而应体现为普通民众能直接影响政府权力的行使并能使政治权力为自己提供保护。这一途径就是民众普遍享有的政治权利。民众普遍享有政治权利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享有自由权,公民有自主决定自己政治命运的权力。二是公民的法律地位平等。三是公民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四是公民享有诉请权。

政权公有制还表现在政府积极行政,介入社会生活中。当然这种介入不是计划经济时的政府统管一切,而是以法律为准则,积极维护社会公正及秩序,为解决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平稳发展发挥作用,并主动的提供诸如援助弱势者和弥补市场带来的缺陷等社会服务。

2、产权私有制

产权私有制就是国家认可社会成员私人占有财产的制度。

如前所说,产权私有制度从主体讲是双重所有制,第一个体现为国家的认可即占有。第二才体现社会成员的占有。它应有这样的理念:人们自由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集体(国家),在这样的集体中每个成员在形成集体的一刹那,便把当时的自己-他自身,他的全部力量以及他的所有财产统统献给了集体,集体接受个人及个人财富时,绝不是剥夺,而是保证个人对自己财富的合法享有,也就是说,把占有真正变成一种权利,使享用权变为所有权,这样,享有者便由于如此一种一方面对公众有利,另一方面于自身有利的割让行为,被人看作公共财富的保管者,国家全体成员都尊重他们的这种权利,同时国家全力保护这种权利。

由此,产权私有制就有着两方面内容:一是确认国家对内的任何财产及其所有者的税收和管理权能。同时,国家的税收和管理权能必须是公平合理的依法进行的,不是简单的利用国家机器以及使用暴力剥夺和霸占。二是私人所有权的保护,即是对直接所有者占有使用处分及收益权的保护。也就是对民众经济活动自由的保护,经济活动的自由即是法律限定以外的一切范围,即投资、经营、消费活动的自由。并且法律限定是以保护公共利益为准则的。

(3)国民公有制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宪法规定人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政权制度来讲,是一种政权公有制度,因而本质上是国民公有制国家。只不过,由于传统极端理论的影响,有着固有的缺陷,这一点人们已广泛认识。1978年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运动就是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本文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民公有制度。当前迫切的主要在以下两上方面。

1、建立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国民所有制形式是国民公有制,按产权的双重所有关系,它就决定了我国内一切产权形式,从本质上就具有公有性。可以说,不论是个人、集体、股份、政府所有,它们必然都具有国有性质。换句话说,民营经济和传统意义上的国营经济都是国有经济。

传统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即政府行使所有权的经济,严格的说,应称作官营经济.官营经济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私有时期,由于统治者与民众是对立的,统治者只能自己掌握经济命脉,否则,一旦民众中出现豪强就会威胁统治者。一种是国民公有制时期,由于政权公有,政府是公众利益的维护者,让政府行使财产所有权就会填补市场缺陷,为公众谋福利。

私有政权下的官营经济的作用是对维持私有政权是有相当作用的。

对于国民公有制下的官营经济的作用,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官营经济不论它是哪一级政府所有,从产权性质来看,与其它一切形式的产权性质相同。从占有使用、处分、收益来讲,只要它的主体一经确定,它的私有性就全体现出来,它必须能进行独立核算,是一个独立经济实体。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一个利益个体,否则它就难以运行,只不过,由于这种产权由各级政府占有,它与各级政府就产生了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这种产权形式的经济存在和发展是以各级政府提供的资源为前提的。第二,它的经营责任的承担者是各级政府,经营盈亏完全由各级政府负责。由此可以说,这种产权形式是以政府为母体的产权,对政府有特别的依赖,它的经济活动就带有很强的政府行为性质。这样官营经济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中,与民营经济相比,必然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如果官营经济适当存在,则对社会经济环境起着积极作用。比如,在一些公共领域和一些缺乏直接效益的领域,通过官营经济的活动,则公有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如果官营经济广泛存在甚至作为经济主体,则会对社会经济活动起着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如果全面实行官营经济,结果就必然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弊端是众所周知的;二是如果让官营经济充当主体地位,势必造成两难。第一是官营经济凭借获取政府提供资源的优势,必然使民营企业成为二等公民。第二如果政府不再断续提供资源支持,将它与所有民营经济平等对待,所谓政企分开,则会直接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而民营经济则不同,民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依靠民众自身的资源进行的,对政府不存在依赖性,对政府的最大要求是提供平等的机会。从提供税收、接受政府管理、容纳就业来讲,与官营企业有同等作用,经营风险完全由自己承担。因此,民营企业是比官营经济更有社会效益的经济。是最应大力发展的经济。应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近几年,许多地方政府在促进民营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思想,作了许多宝贵工作,但不容忽视的是个别地方在此工作上走入了误区,突出的一点就是过分强调放宽政策,甚至对一些企业主的违法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赖昌星案虽然有其本人作奸犯科的一面,也有当地政府从保护地方经济出发为其大开绿灯的一面。由此,建立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不是对民营经济提供特殊政策,而是真正给民营经济以传统国营经济相同的国民待遇,从法律上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的地位,将它与传统国营经济平等对待,使其充分发挥活力,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动机。主要的工作就是完善平等的财产权制度,个人、集体、股份、国营经济在财产权及经营权上一律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打破行业及地区壁垒让民营经济进入一切行业和地区。并且在政策上给适当扶持。

建立民营经济主体地位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强化民营经济的社会责任,它包括:

①税收责任、民营经济应为国家承担最主要的税收义务,税收是民营经济体现国有的最重要表现;逃避税收就是侵吞国家财产的行为。

②承担税收以外的法律义务,如劳动法规定的对劳工权利的保护,消费者保护法规定的对消费者保护的义务等。

③维护社会环境的责任,它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道德环境的责任。即培养民营企业及企业家良好的行为风范,不因一己的私利而污染破坏自然环境,也不要自己的贪欲而干出伤风败俗的事情。

2、确定政府的角色

关于政府的角色,有两种争论,一是对大政府的敌视,认为国家的过分扩强会变成自由与自主的敌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没有国家政策的干涉,社会会形成诚实、公正、自强、文明、信任、爱国等各种美德。实际上只是一种梦呓,它导致的只能是资本横流,物欲与疯狂膨胀的社会状况。一是特别强调政府的作用,认为,人们的政治生活旨在追求最高共同的善业,政府是理想和完善理性的化身。相信政府的努力可以使社会趋于至善,这两种争论对政府的社会角色定位造成很大影响。我国政府最初角色定位就是后一种思想的影响的结果,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划经济时的大政府;即:政府办企业、企业成为小社会。政府和企业可以扶担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诸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划经济时的大政府;即:政府办企业、企业成为小社会。政府和企业可以扶担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诸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划经济时的大政府;即:政府办企业、企业成为小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划经济时的大政府;即:政府办企业、企业成为小社会。政府和企业可以扶担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诸最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划经济时的大政最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划经济时的大政府;即:政府办企业、企业成为小社会。政府和企业可以扶担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诸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计划经济时的大政府;即:政府办企业、企业成为小社会。政府和企业可以扶担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诸夀反馈渠道。其次,建立一种公平规则,使民意和政府意见,民意与民意之间处于公平规则之下进行博弈。

B、经济秩序: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拒绝市场社会。这要求政府退出市场竞争,将社会生产和流通工作下放到民间,政府则转向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主要工作是帮助制订各种有利于公平竞争和社会保护的法规,并致力于各种法规的实施,在打击豪强及奸商方面发挥作用。

2、履行福利职责

推行积极的福利政策,致力于制定向匮乏疾病无知、肮脏、懒惰宣战的政策,使得民众普遍感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一点,欧洲一些国家的作法很有借鉴意义。它包括充分就业、收入合理、社会保障等一揽子政策:A、充分就业方面: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尊严,应尽量促进人们获取工作单位。B、收入合理方面:目标是消灭贫困状态,缓解市场带来的收入差距,通过不同的税收档次,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所得税;低收入者征收低额所得税,并进行转移支付,从高收入者手中征收的收入通过补贴、救济、福利等方式转移给低收入者和无收入者,改进这些人的收入状况和生活福利。C、建立社会安全网:市场总是无情的,总会产生失败,失败者要重新获得能力和机会往往面临重重困难,甚至连生活都无法保障,还有一些人甚至从开始就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常常受到歧视,遭受不公正待遇,如果单纯强调效率这些人就面临社会的淘汰,会形成威胁社会的危险和火药筒。因此,必须对这些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提供教育的机会、职业培训等救助。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7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66页

国民经济论文篇5

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诸如商业、金融、旅游、运输、通信、房地产、贸易、饮食、卫生、文化、教育、信息咨询服务业及各类技术服务业等)[2],是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中的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

2.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度技术

2.1贡献测度技术的提出

2.1.1概念所谓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在下文中简称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的测度),是指基于第三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决策引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总量和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对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然而变化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即如决策者要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决定提高文化行业的就业率,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工作者的就业政策,这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则不仅仅体现在国民经济就业形势的改善。优秀的文化实力能提高国民的精神力量,文化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民的精神状态,使之更加积极地投入生产生活中,其必然波及各行各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这就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典型案例。

2.2模型的建立

2.2.1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测度技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最直接的测量方式就是观察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也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假设,Yt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DP,Y'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那么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率则为:A=Y'Y式(2.1)2.2.2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速度贡献测度技术本部分的测度技术设计灵感来源于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的增长方程,古典增长理论是把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为资本、劳动、技术等,而本文的速度贡献测度模型则将用于第三产业的资本和劳动作为独立的变量从模型的资本投入变量与劳动投入变量分离出来,以测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假设生产函数为:Yt=At?f(L,K,Y')式(2.2)其中,Yt表示经济总量,At表示随着时间t变化的社会技术进步,L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投入量,K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量,Y'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对式(2.2)两边求全导数,可得:dYtdt=f(L,K,Y')?dAtdt+(YtL)?(dLdt)+(dYtdK)?(dKdt)+(dYtdY')?(dY'dt)式(2.2)两边同时除以YtdYtdt?(1Yt)=f(L,K,Y')?dAtdt?(1Yt)+(YtL)?(dLdt)?(1Yt)+(dYtdK)?(dKdt)?(1Yt)+(dYtdY')?(dY'dt)?(1Yt)式(2.4)dYtdt?(1Yt)=dAtdt?(1At)+(YtL)?(1Yt)?(dLdt)?(1L)+(dYtdK)?(KYt)?(dKdt)?(1K)+(dYtdY')?(Y'Yt)?(dY'dt)?(1Yt)式(2.5)符号替换y=a+α?1+β?k+γ?y'式(2.6)其中,y=dYtdt?(1Yt)表示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a=dAtdt?(1At)表示全社会的技术进步的速度,α=(YtL)?(LYt)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弹性,1=(dLdt)?(1L)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的速度,β=(dYtdK)?(KYt)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量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弹性,k=(dkdt)?(1K)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的速度,γ=(dYtdY')?(Y'Yt)表示第三产业的对国民经济的弹性,y'=(dY'dt)?(1Y')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式(2.6)表达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由全社会的技术进步速度、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速度和资本投入的速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四大部分组成。那么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增速的影响则是由式(2.6)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的系数,即其弹性指标来衡量,即γ=(dYtdY')?Y'Yt。

3.结论与展望

国民经济论文篇6

论文摘要:在经济高速增长,能源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在全国十省市试行了绿色GDP核算,发现存在着核算资料缺乏、环境损耗难以量化等不利因素,既而转向绿色会计、单位GDP能耗等.本文丰要就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做了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与资源的浪费严重,环境问题突出。以此,中国开展了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试图测算出环境的破坏对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增长中计人环境成本,从而提倡更为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英国《金融时报》有关《中国放弃“绿色GDP”计划》的报道,对此,国家统计局则表示先做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实物测算方面,暂时不做价值的估算,作为需要给出一个数字的绿色GDP,现在确实难以实现。并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绿色会计”作为绿色GDP的替代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就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做一研究。

1.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

1.1绿色会计及主要内容

绿色会计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早期,最为突出的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政府间专家工作小组在连续几次的会议上讨论过绿色会计问题,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的准则。

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结合,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平衡人工资本和自然资本,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绿色会计突出核算企业自然环境成本,在提高企业自身直接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全面监督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其基础内容可分为三部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同时包括对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评估。其区别于传统会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由于与自然环境关系复杂,考虑到目前的绿色会计核算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核算对象主要是:绿色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等;绿色收入,包括自然资源收人、环境污染收人、资源环境保护收人等;绿色会计收益包括资源环境收益、绿色利润等。

1.2绿色会计的核算方法

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是将涉及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也作为会计要素,经过辨认确定其数量、价格,加以正式记录并人会计报表的过程。价值计量公式简列如下:

现实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总用户价值=现实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自然资产价值=总用户价值+存在使用价值

其中:间接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和存在使用价值又是自然资产价值计量中最困难的内容,需要借助于价格替代法、支付意愿法、接受意原法等。确实难以计量的环境污染,可用数学模型适当测算估计量化。

1.3绿色GDP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传统的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降级成本,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投资活动,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环境保护支出就越多,GDP也就越大。绿色GDP就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从概念来理解,绿色GDP是建立在GDP基础之上的,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指标;从核算方法上看,绿色GDP是在传统GDP核算的基础之上,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纳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绿色GDP并非一种全新的概念,也不是对传统GDP的颠覆性变革。应该说,绿色GDP是一种对待人与自然的新态度,一种人类对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的反思。一般来说,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为虚拟成本,环境保护支出为实际成本,由于资源环境问题是非市场化的,没有明确的市场价格,这就给估算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带来很大的技术困难。可见,绿色GDP核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其核算方法还很不成熟,依旧处于探索过程之中。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就是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将经济活动中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进行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形成一套能够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的核算体系,亦称为资源环境综合核算体系(SEEA)。

如同,GDP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绿色GDP则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2.切实推苛侧录色会计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绿色GDP核算提供坚实基础

一个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既要包括宏观的核算,也要包括微观的核算,他既从全社会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平衡核算,也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建立有关企业使用自然资源及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的会计核算,即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测算环境、资源的影响。和宏观环境经济核算一样,通过对环境问题进行货币计量,从价值上对消耗与补偿进行平衡,对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是对企业在环境问题上履行社会责任的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微观环境经济核算是以企业作为核算主体,微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属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分支,故在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时必须考虑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论文篇7

论文摘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为主要途径。特别是要创新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突破口,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进程,努力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这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阶段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论文关键词:协调发展;创新;装备制造业;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强盛,我们的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9%左右,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实力已经和解放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的逐步强盛,就是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的结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来说,我们的经济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国民经济还不够强大,我们国家还需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一、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这个范畴,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如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内部又分为许多行业,如农业中的饲养业、林业、种植业;工业部门的钢铁、机械制造工业等;商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等。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国民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1.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大量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既要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又要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农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农村居民自用部分外,还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部分工业企业提供充足的粮食、禽畜等产品作原料。另外,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再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除农业、工业之外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交通运输业,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运输,才能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运输业如果发展不够,就会有一些产品运输不出去而无法销售,会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运输业是和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相互的协调发展,才能促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所谓结构合理,就是它们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互满足需要,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某一种数量的商品不能满足购买者需要,它们的价格不仅会上涨,甚至购买不到,这就会影响购买者的生产;如果某一种类的产品生产过多,大量被积压,这又会造成物资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这两种情况,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为了能使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处于合比例的状态,国家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2.加快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处于国际前列。然而,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有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于我国来说,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这既是我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内来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从当前来看,我国部分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得一些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在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今年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与2005年下半年相比,基本持平。”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呈现粗放的特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核心技术能力与产品严重地受制于人,不得不依赖进口。“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况: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A380空客;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70%的轿车制造设备都要依赖进口。”这些状况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否则我们就只能处于产业的低端,处处受制于人。要摆脱这种状况,就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在于实现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在于具有一大批掌握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这才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础。 我们还应看到,依赖于生产要素高投入为特征的经济高增长,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火力发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1%,而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费量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众所周知,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我国的耕地面积在1996-2003年的7年中,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整整减少了1亿亩。这种高消耗、高排放、高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中国的未来发展。这种粗放型增长所伴随的资源、环境透支问题必将累积出更多矛盾,必然长期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要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发展与完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消除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资源、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创新发展现代制造业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靠资源投入型的粗放 型增长模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将是难以持续的。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又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日益起着主导作用,我们的工业要想拥有持续的增长空间,就必须拥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先进的机械设备,则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是制造生产资料、生产现代劳动工具的企业,它是其它一些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企业使用的各种设备,前面提到有许多是从发达国家购买的,严重地依赖外国,单纯依赖引进只会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并弱化,使我国的企业“空心化、边缘化”问题更为严重,这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国自己必须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具有先进性能的机械设备,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先进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比起同种类的老式机械设备来,它的运转速度会快得多,从而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相同时间内,比起使用技术落后的机械设备来,就能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得更多的利润,这就会使采用先进机械设备的企业能不断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为工业部门各行业的企业所使用的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我国要逐步实现工业化,就不能只是个别企业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应是每个产业和每个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这就会使我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它们内部的各行业也必然会逐步发展起来。在农业产业内的谷物种植业,采用先进的各种机械进行翻耕播种、施肥、脱粒和入库,会大大加快整个谷物生产的过程;在畜禽饲养上,饲料加工工业生产的发展,能提高饲料加工的速度,以扩大饲养规模;在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中,我国研制出了提高速度的火车,这就能加快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速度,使同一列火车在和过去相同的时间内,就能增加运输量,大量生产出各种高性能的汽车,也会加快运量和速度;在商业经营中,采用电子网络技术,可进行远距离的交易,这不仅能加快交换过程,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上面的几个事例表明,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仅是工业企业使用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能使国民经济逐步实现工业化的现代化,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能逐渐实现它们的现代化,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都能逐渐实现现代化。 时下,我国所使用的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设备与现代装备还主要依赖于外国进口,暂时进口一些是可以和必须的,但是,这决不是长久之计,也绝不是我们的强国之计,单纯依靠引进和购买,我国的工业现代化是没有发展基础的。象我们的钢铁企业,从产量上来说已经很大了,但有些品种我们还不能进行生产,我们三峡工程建设所使用的特种钢板是进口的,我们生产的小汽车所使用的一些薄钢板、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还不能自己制造。随着生产的发展,核心零部件仅靠购买显然是不能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这会制约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大力发展机械设备制造业,需要以体现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重点解决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产品更新、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不断有新技术被发明创造出来。“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任何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对其技术和产品进行反复研究、试验,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最终是会取得成功的。我们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现在已基本具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的条件。现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自然科学的院所,在各自然科 学和应用学科方面,都已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水平很高的科学理论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为了使某项科技研究能较快取得突破性成果,我国可以把一些行业与企业的相关高级专业人才适度集中起来,改变分散进行研究的状况,以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或研究院所为依托,按每位专家的专长和工作需要进行分工协同攻关,联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完成待攻克的科技研究任务。我国的科学家很多都是具有真才实学而又努力工作的,有不少人有创造发明的才华,但我们必须组织好,让他们发挥专长,给他们创造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没有条件,就是再有学问也很难有创造性的突破。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我相信,只要努力,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主流一定会实现,这样,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举措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由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起步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各类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主要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单纯数量上的增长,尤其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形成一种盲目追求产值与速度的思想和体制冲动,经济增长方式重外延的扩大,不重视发展内涵上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存在技术与体制上的约束。 1. 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这里讲的具有高级经济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指国家各级机关具有各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并从事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国民经济管理涉及的面很广,国家机关需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因此,管理国民经济的人才,既要能够从全局出发,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同时对国内各地区的企业和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要有所把握,还要尽可能掌握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等要有所了解,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民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通过对全国一些 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业结构等等问题,进而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 培育一大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 的背景下,人才竞争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和锻炼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状况,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任用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他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源泉,他们的水平是高是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活动的推进,决定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是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格外重视。 3. 培养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有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因此,对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 机制,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高技术人才的使用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大力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专家,他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在科研、生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关键专业技术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做出突出业绩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以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升、王永志等当代的高级专家群体,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材。⋯⋯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领域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载人航天、三峡工程、杂交水稻、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6 ] 这些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创新的高级技术专家,对我国研制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起着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 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制造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我们国家不断走向富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离不开人才建设。高技能工人也是发展现代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因此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培养出在技术应用层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象桥吊工人许振超、模具钳工葛茂昱、车工郭嘉明、鞍钢机修工人李晏家等这些具有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他们爱岗敬业,有的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写出书来出版。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技能熟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我们拥有的高技能的熟练工人,总的来说在数量、质量上还远远不够,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 % —40 % ,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 %。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7 ] 从这个数字看,随着技术进步的节奏越来越快,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技术工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技工人才标准已越来越显露出局限性,有必要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技工人才。这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是紧密相连的。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培养的人才也必须与时代同步。我国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高级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主要途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进程。要努力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这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阶段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龚雯.上半年全国没有供不应求的消费品[N].人民日报(第6版),2006-02-14. 任仲平.没有那么一股子气,不行[N].人民日报(第1版),2006-04-05. 李德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求是,2005,21. 宋涛.关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5,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9. 我国“高端人才”建设步入“快车道”[N].人民日报,2004-05-28.第10版 喜看高技能人才受尊重[N].人民日报,2004-08-19,第4版 文章 来源:中華勵志網 论文 范文 www.zhlzw.com

国民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宏观调控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通过价格信号、市场内在机制作用,刺激我国国民经济效率、均衡发展。但是受市场“内在缺陷”限制,诸如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市场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垄断问题等等,会相应地引发市场失灵现象,危害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引导、规范,本文主要从政策面,试述一些宏观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以及所产生的一些相关作用。

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一国政府的经济波动主要有投资、消费、政府购买三大需求引致,而结合相关的原理、公式及乘数作用,政府可以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匹配不同时期的需求,消除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此外,政府还必须根据本国国情,结合世界形势发展需要,制定一些适合本国发展的宏观产业政策,从而有别于他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又好又快发展本国经济。

1财政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调节

财政是一国政府赖以生存的命脉,发展到今天,财政手段日趋完善,财政工具也日趋成熟,财政调控意识也趋于主动,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运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手段,或者二者交替使用,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具体有税收政策、收费政策、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财政政策具备自动稳定经济功能,利用财政工具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影响经济运行,这种内在联系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中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因此,这种财政政策工具经常被称作“内在稳定器”。所得税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是最典型的内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增加,符合所得税纳税规定的个人或公司企业也随之增加,就会使所得税总额自动增加;同时,由于经济繁荣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总需求的增加与经济的过分扩张。反之,经济衰退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减少,失业人数增加,那么所得税总额会降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有效需求,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

对于短期的、较小的经济波动,内在稳定器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对于长期的、较大的经济波动它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一国经济经历比较长的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周期时,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局限性很大,不能帮助一国迅速走出经济困境,恢复经济增长。因此,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经济波动的周期,相应地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进行有效需求管理,以取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平衡政府预算,而是通过积极地运用财政政策去平衡经济。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状况,机动灵活地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当整个社会需求不足,以致失业率提高时,政府就应增加公共工程等基础建设投资,大兴土木、水利,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此外,还要变动税率,减免一些可能的税种,以减轻家庭收入水平下降而可能导致的消费水平下降,使其收入因纳税的减少而有所提高,政府还要增加转移支付救助穷人、消除贫困,帮助这些家庭渡过难关,增加其实际购买力,促使经济升温;当社会上需求过多,致使通货膨胀猛烈发展,政府就应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当社会上借贷资本过剩,就应出售政府债券;当社会上资金不足,就应回收政府债券。总之,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不必拘泥于预算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应当保持整个经济的平衡。

2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调节

货币政策是一国央行根据客观调控目标,有目的地变更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政策。为使调控目标更确切,调控效果更显著,通常与财政政策结合使用,以匹配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需要,但发展到今天,货币政策执行彰显独立性,往往为特定的目标而实施。

笔者认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的是利率、汇率和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量,尤以利率和汇率为核心,三者具有密切联系,互动、互为影响,调控着一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除了国家调控大局的一般性目标外,货币政策还担负着一些特殊的金融管理目标,如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危机出现,稳定汇率,保证货币购买的稳定性等等。

如财政政策目标一样,为消除经济波动的四个周期,在货币政策上,对货币的供给量也要予以限制,以相机抉择,匹配经济周期需要。货币政策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在现代信用本位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以及二者的平衡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要使货币的供应不成为重大经济波动的根源并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根据社会总供求状况制订货币政策,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不能因为货币过多或不足而造成经济的过度繁荣或长期衰退。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情况下,整个社会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状况,资源大量闲置,企业开工不足,社会经济发展停滞。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该是扩张性的,要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总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在社会总需求过多情况下,宏观经济处于过热状态,生产迅速发展,投资剧增,市场供给不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物价上涨。这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应是紧缩性的,即缩减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促使经济适度而稳定增长,促使社会总供求平衡。此外,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构成不相适应的情况下,一些部门需求不足,商品相对过剩,生产停滞不前;而另一些部门则需求过度,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发展很快。其结果将是整体经济比例失调,畸形发展。此时货币政策应有紧有松,松紧结合,通过调整货币供给的构成和流向,改变社会总需求构成与总供给构成不相适应的状况,促使总供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结构上都平衡,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一国央行为顺利实现上述货币目标,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消除经济波动带来的危害,通常借助一些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主要有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三种。再贴现率作用:当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时候,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这使商业银行因借贷成本提高而缩小准备金和放款规模,从而使价格得以稳定或者回落;反之,中央银行也可以降低再贴现率,而使商业银行以至工商企业增加借贷,增加总需求。公开市场业务作用:当整个市场价格水平上升,需要加以抑制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卖出证券,使得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下降,贷款规模缩小,从而使投资以及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得到控制或逆转。当经济呈现萧条迹象时,中央银行就买进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信贷规模扩大,从而使投资需求和收入水平上升。法定准备金比率作用:中央银行通过提高这个比率,使货币乘数变化,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除三大政策工具外,央行还可以采用选择性信贷控制工具,如证券市场放款和消费信贷。中央银行还可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实施“道义劝告”(或“窗口指导”),来影响它们的放款数量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同时,依照法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实施直接干预和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选择工具。

3产业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调节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改变产业部门的资源分配和各种产业中私人企业的某种经营活动而采取的政策。也就是说,它是促进某种产业的生产、投资、研究开发、现代化的产业改组而抑制其他产业的同类活动的政策。通常不作为应对经济波动的政策选择,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下,我国更应根据本国国情,本国的自然历史状况,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宏观经济运行政策。而一些学者干脆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当一国产业处于比其他国家产业落后状态,或者可能落后于其他国家时,为加强本国产业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总之,都是由一国政府制定的,主动干预一国经济运行的政策集合,具有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一样的指导作用,不可忽缺。

产业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产业结构政策:协调供需矛盾,三大产业结构合理,淘汰落后,支持先进,推进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高级化的趋势。(2)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发展均衡,区域发展均衡,避免“集聚效应”,关注国计民生,体现政策引导,要有合理化的趋势。(3)产业组织政策:合理资源配置,消除垄断,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可以使一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合理、社会资源在各产业、行业、企业、地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长期、稳定、良性发展。还可以通过促进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社会供给总量和结构都能满足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总量、结构的平衡。在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中,产业政策具有无与伦比的导向作用,可以调整商品供求结构,有助于实现市场上商品供求的平衡;可以通过差别利率等信贷倾斜政策对资金市场进行调节,有助于资金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促进区域市场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形成。这些作用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分属于财政部、央行、发改委结合、独立运用,构成了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政策,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经济波动,促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良性发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三者必须结合交替使用,才能突出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具体如何结合,如何分配,如何使用,有待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中逐步完善,深层次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家和著.宏观经济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国内经济论文范文 下一篇:国家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