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热点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7 22:08:05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篇1

关键词:网络;热点问题;自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79-02

21世纪,在信息技术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网络已经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虚拟课堂”。如何把握在“虚拟课堂”中学生的思想行为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网络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所采集数据的分析来探究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多个层面。

一、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研究内容分两部分,第一,网络热点问题的概念、形成模式及发展路径;第二,当下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网络热点与网络热点问题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网络热点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在时时更新。但网络热点问题是对诸多网络热点事件反映出的共同特征的凝炼,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种种事件,能够引起较多网民共同参与,大多带有网上炒作痕迹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有关百姓民生的事件,二是有关政府官员问题的事件,三是有关国家利益问题。 所有具备以上特点的问题都可以称为是网络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发展路径也大体一致,网上迅速传播、固定人群炒作,利用网民的心理诉求,达到被关注的目的。作为网络热点问题的受众群体之一,大学生在网络热点问题产生及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受到的影响是本文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具体来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其次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的认识程度,再次大学生对当下网络热点问题的态度,最终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得出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诸多方面,进而提出应对策略。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上海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主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第一,通过问卷调查法掌握一般信息。第二,谈话法,选取代表性事件与大学生进行个别深入交谈,可以获得个性化的看法和观点。第三,深入高校跟踪调查,主要是观察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真实形态。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影响范围广,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问卷调查显示,四所高校平均97.2%的大学生每天上网,56%的学生上网时长超过1小时。而在问及上网目的时,80.7%的学生填写为获取信息。剩余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纯娱乐、处理邮件及逛电子商场等。但是在所有上网的学生中,高达95.4%的学生表示会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其中24%的学生表示会简单浏览相关问题及热点评论,而80%以上的学生表示会特别留意网络热点问题,而且会即时跟踪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影响等。

调查数据显示,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表示有必要了解网络热点问题,且其中6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关注热点问题的目的一栏中,60.6%的学生是为了解社会动态,拓展知识面,22%的学生填写为了丰富课余生活,有5.3%的学生目的不明确,其余学生认为关注网络热点仅为娱乐和休闲。

2.影响程度深,大学生成为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转发、评论的主力军

调查结果显示,64.9%的学生对特别关心的事件会进行转发,19%的学生会与同学分享这些热点问题,并且会主动与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80.7%的学生表示会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会对问题进行评论、跟帖或发微博表达自己的想法。问卷中所列举的2013年以来的几个热点问题中,93.7%的学生都表示不同程度地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且有62.3%的学生表示已经发表过对一些问题的评论。但是在问及其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看法是怎么形成的问题时,有77%的学生表示,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观点并发表评论的,而仅有2.2%的学生表示曾与老师进行过沟通交流,而后发表评论。

3.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双面影响

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调动学生关注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的积极性。例如,在个案调查问卷中,有68.8%的学生表示已经对“”问题有了解,20%的学生表示愿意进一步了解问题,并会深入思考其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对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念及道德情操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在调查过程中,约谈的几位学生对“复旦学生铊中毒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投毒者行为表示气愤,一校学生为此还成立了法律社团来宣传法律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可见,一些网络热点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警示作用。网络互动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进而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90后大学生的特点之一,便是把网络当成生活,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网络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论和观点交流,形成了大学生之间思想碰撞的一种新方式,可以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增加大学生的互动交流,打开其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新窗口,进而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网络热点问题本身的负面性质,不利于大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养成。以2013年4月发生的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共统计了18个热点问题,其中有9个问题,是涉及腐败、社会公平、犯罪、死亡和暴力等问题。这样的事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热议,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标准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的过渡阶段,很容易因认识不清而引发过激的行为和言论。其次,网络热点问题发生的频率高,容易引起大学生不良的网络生活习惯。网络热点问题具有交替发生的性质,往往一个问题影响力减弱是因为被另一个新问题所取代,此起彼伏的热点问题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引发大学生网络生活紊乱,近而影响到学生正常的生活秩序。再次,网络热点问题传播速度快,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网络热点往往更多地同情弱者和失败者,而在弱者面前国家法纪与社会制度显得无情和伦理缺失。在思想活跃,接受中西方教育的大学生中间容易发出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声音,形成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漫延的趋势。最后,大量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热点问题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伦理信仰。大学生往往对离自身环境差别较大、自已不熟悉领域的热点问题更感兴趣,而这些事件往往对正处青年时代的学生的伦理价值观形成产生冲击,比如2013年以来发生的“李××事件”、“网络大V薛蛮子”案等。还有,部分网络热点问题被拥有技术优势的西方恶意利用,混淆视听,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恶劣。西方恶意机构对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国内网络热点问题进行炒作,并雇用水军主导舆论导向,从而扰乱中国正常的网络秩序,而大学生对这样的信息技术攻击并没有防备,成为受害者。

三、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在当下信息化时代,如何能够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如何能够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正确看待网络热点事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该建立以高校、研究中心、课堂教学以及学生为主体的四维体系,以应对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良影响。

1.高校应建立长效严控机制,警惕不良网络热点问题散播

要实现对网络热点问题的正确把握和引导,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是必要条件。首先从制度保障入手,高校应建设一套完整的网络使用相关规定,以手册形式分发学生,以确保每位学生熟知学校的条文规定。其次成立专门的网络热点问题监管中心,对不文明、不规范使用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管控。

2.加强网络健康教育,成立专门教育研究中心

目前,网络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前文数据显示96.1%的高校网络普及率足以说明网络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网络俨然成为一个虚拟的大课堂,把控监管这一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的管理模式明显存在不足。所以,就一般高校而言,成立专门的网络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十分必要。中心一方面可以进行相关问题的科研攻关,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成立一支专门的教师队伍,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并深入学生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

3.将网络热点问题融入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

网络热点问题是很好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网络热点问题大多具有时效性,在短时间内引起共鸣,如果可以恰当地引入课堂教学,是最好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行正确引导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以网络热点问题为话题,开展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引入网络热点话题元素,开展讨论课,辩论赛等活动,将网络热点变成现实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看待网络热点问题的思想导向,进而起到说服教育的目的。

4.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是解决网络热点问题影响的关键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篇2

一、科学备考,避免走入冲刺误区

科学的备考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可是有不少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学习毫无计划,漫无目的,出力却不讨好。此时教师要告诉考生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密切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二、三轮复习不可能像一轮复习那样面面俱到,教师在该阶段要制订出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重点放在提炼和浓缩主干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把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和条理化。

还有一部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沉迷于题海战术,盲目做题,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复习效率较低。考生若能在复习过程中,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注重归纳和总结,关注思维和解答的过程,必能事半功倍。

二、确定专题类型和内容

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归纳的过程,专题复习则就是最好的方式。专题的设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教学重点:涉及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这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2.热点问题:高考命题走向有两大规律。一是直接以天气现象分析,河流流域水系图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农业、工业的区位条件归纳,产业转移等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命题;二是结合新的命题情境,提出新的命题角度,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为切入点,考查相关地理知识。

考生弱点:针对一轮复习中考生暴露出的弱点,在进行二轮复习时,教师应因地制宜,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措施,查漏补缺。

三、突破主干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

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有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地理学科综合性强,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二轮复习时教师可以通过以往试卷中出现的典型例题和变式图,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原理、规律的运用。人文地理知识难度不大,但要求记忆的内容却很多。在复习时,应抓住其核心内容,即区位因素,分析典型案例,总结和归纳解题的基本方法。例如在学习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后,我们如何借鉴阿根廷的经验,实现我国内蒙古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地理,除了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区域定位方法外,应运用系统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突破主干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二轮复习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要将以上提到的主干知识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延伸,建立和完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要素、气候因素、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气候对聚落分布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联想,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结合起来,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关注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高考命题的主要精神是“能力立意”,而热点问题恰恰是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利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立意”的搭载平台,因此很多题目都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命制的。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热点材料本身,更应该注意新情境、新材料的设问角度和方式,科学地运用地理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三轮复习――模拟训练,提高能力,调整心态

在进行三轮复习时,专题复习、查漏补缺、模拟考试、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指导等是这阶段备考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根据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组织学生建立各类问题的答题模板,明确答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备考非常有效的途径。例如,关于措施类问题,我们可以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四个方面来回答。针对考生在审题、答题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严格训练,努力做到答题时语言规范、条理清晰。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还要对考生进行心态调节,使考生从容面对高考,因为在影响高考的因素中,心态是排在首位的,可见心态调整是何等重要。

以上是笔者对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各位师生的备考复习带来一些启示。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篇3

【关键词】舆论监督;未审先判;法律与道德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94-01

一、对热点案件的报道往往未审先判

从马加爵案开始对于大学生案件关注度加深,对于案件的报道也让传媒见缝插针。对于这类案件,当代社会在媒体、舆论传播中,有几个共同点:首先,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独生子女问题一直饱受议论。而大学生案件往往是独生子女,心里不成熟,社会压力,往往会扭曲心态等等,一直是诟病的后话。媒体的别有用心,往往会放大对这一群体问题的探讨,深入到社会问题上。开展话题讨论,突出在道德,而非法律。有才无德往往是讨论的热点。其次,随着公众对于司法关注度普遍提升,在诸如对于“李某某案”,和“我爸是李刚”等,渲染的不是诉讼过程,而是在未审理之前的舆论分析。对于“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等等,往往借此博取眼球,使得案件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恶性影响,严重影响了公众对于案件的评价。再者,在媒体报道的同时会过于放大其中一个点,来博取眼球和关注。在双方的贫富差距,或者奋斗的感人史,往往会加大对被害者的同情同时放大犯罪嫌疑人的罪过等等。往往造成舆论的一边倒,对于法律的评价往往在后,通过其他渠道诸如论坛、贴吧、微博等发表观点,抨击当代法制,这是不理智的也是热点案件制造的社会效果之一,审视当代法制。法学问题可以反映社会现象,但是毕竟司法审判不是社会问题探讨,不能向后续报道或者系列节目一样,层层剖析具体的演变历程,而注重对案件事实的调查和证据的审查,这一点却往往是舆论媒体所忽视的。

二、法与道德的界限相互混淆

法与道德,一直是法学界比较学理性基础性的关系在当代,媒体对于刑事案件报道的介入,往往混淆了两者的具体界限。关注的不是案件的审理结果、过程,往往是案件以外的作为非案件审理标准的细枝末节(身份、关系等)。同时,对于法律的公众评价,由最浅薄的“杀人偿命”出发,伴随着传统的道德观念,而往往忽视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的框架结构。这不利于中国当代的法治发展。

在《认真对待权利》的第一章,德沃金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法理学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道德原则问题,而不是法律事实或战术问题。”在德沃金看来,从法理学问题的核心中排除道德原则问题”,这种做法“只能产生进步的幻觉,而法律中的那些真正重要的原则问题并未受到触动。”我们并不能否认道德的具体规制作用,它将行为方式内化为人行动的内心确信标准,从这点上说,它是高于法律的。

法律是外在的形式化,很多都是从道德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德沃金看来,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实质上涉及到了价值判断问题,由此总结道,无论是法律实证分析法学还是现实主义法学,都忽视了法官判决的正当理由问题。笔者个人认为,在对法律与道德的研究上,实证法学派更偏向于法官是可以理性的从事价值判断的,虽然价值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正如舆论报道刑事案件一样,从价值的角度出发,也从价值的角度监督,他们取舍的往往是道德层而的价值,容易忽视刑事框架性构造程序,诸如法院的独立审判、证据采纳的种类等等实质性的程序性的问题。而盲目的提倡道德的缺失或者道德素质下降等问题,对于我国法制建设没有涉及到法律最本质的根源性的东西,违法和守法本就是相对的两种概念。同时,道德的标准上升到法律只是盲目的评价,不能提高法律的原则问题。混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再提出建设法制的问题,过于盲目和肤浅。

三、注重引导规制

在《网络犯罪研究》-书中提到,“①在社会舆论对网络行为正负而评价十分重要,舆论一方而对于违背基本道德要求的网络行为予以否定,批判,另一方而要注重对于网络个体思想、道德观念的生成,提出一个网络文化论。”

道德的规制作用在今天,要渗透到网络时代之中,传媒人、网络人等,都要有一定的白律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正确的评价对于公众司法的督促作用,否则负而评价往往会催生很多的新媒体时代下的犯罪。

法律与道德的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应对舆论对于司法案件的介入,如何在保障本国的司法框架模式的前提下,减少对于正当司法程序的干预性,而更好的维护审判的公信力是近代一个重点的研究课题。加强媒体人和网络人的双重白律性,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少一点偏颇,少一点煽动性,主观色彩的发挥是个性,但是如果上升到法律的层而,往往容易致命。所以,建立良好的舆论监督机制,自律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渠道。

在热点或者重大恶性案件中,由于报道的案件性质的恶劣性要做到及早出击,正而回应。立法层而我国目前也在对新闻自由进行一定的规制,可以对于新闻自由的程度、损害具体结果等方而进行规制。同时,我国建立的刑事司法框架,对于刑事侦查、证据审理、法院审判的二重性,也应该加强自律。在具体刑事案件的办案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遵守程序,也在向公众普法,普的是具体的程序法。从而使社会树立对司法的信心,提升审判的公信力。

注释:

①杨正呜网络犯罪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物理 开放式教学 研究能力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25-01

开放式教学,源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型。人本主义学派科恩(R.C.Cohn)于1969年创建了以题目为中心的“开放课堂模型;建构主义学派斯皮罗(Spiro)于1992年创建了“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1]。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称为管理者、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通过开放题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 愿意学和我要学;通过开放题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目标[2]。

大学物理是工科院校一门公共基础课,有着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的特点。一直以来多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通常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总结一套针对某个章节的教学程序,形成了一套固有模式。每年上课拿出来重复,很少更新。学生坐在课堂上,听老师台上滔滔不绝,被动地接收知识。最后检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唯一方式就是课程考试,“考试及格”或“考高分”成为众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之一,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学生模仿性做题,没有个性和创意。

1 开放式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开放式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引领学生逐步迈入研究性学习的门槛。

2 开放式教学方法探讨

开放式教学模式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有不少议论认为,开放式教学影响教学进度,影响课堂秩序,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开放式教学的实践表明通过开放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增加投入度,增加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 学生讲环节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方法是主要内容。但是在IT时代,把知识作为教的中心是不够也不适合的。组织良好的数据库可以极其方便地检索、调用所需内容。而面向学生,教师可以提供的知识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可以容易地、迅速地从互联网和其他资源取得大量的知识。教师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以建议和指导,提示获取知识的途径、知识可能涉及的领域等。

比如,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了角动量定理之后,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学生讲解中发现,由角动量定理中刚体所受力矩为零得到角动量守恒定律之后,学生还讨论了满足角动量守恒的两种情况,同时找出生活中很多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实例。

2.2 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在大学物理课堂中经常设置一些恰当的、难度适中的物理开放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一些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要害所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明确问题,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方法和策略。

比如,在学生讲完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不满足角动量守恒会出现什么情况?”

通过此,就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它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以及基于真实任务的研究问题的解决。

3 讨论环节

讨论课就是教师事先寻找和设计合适的讨论题,这些讨论题往往是由学生原有知识可以讨论和探究的。提前给学生准备,鼓励学生挑战现有结论,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观点。

比如,在热力学基础这一章中,有一个讨论题“既然能量守恒,为什么还存在能源危机?”学生在讨论中会首先提到,热力学第二定律表面:能量守恒的过程未必能实现。如系统将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功,热量自动地由高温物体传至低温物体,尽管没有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由此,可以探讨出,热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有所不同,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可全部转变为热能,而热能却只有一部分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或者说,与其他形式能量相比,热能的“品质”变差。这意味着其他形式的能量一旦转变为热能,尽管能量的“量”是守恒的,但“质”却变差了,这就是能源危机的根源所在。通过讨论,学生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对这个比较抽象的定律加深了理解。

4 考核环节开放的评价体系

对于大学物理这样一门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我们学校一直采取传统的统考模式(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考模式具有能督促学生考前全面复习、而且相对公平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的优点,但是也存在形式过于单一、一考定终身的缺点。这样就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看重分数,培养出来的大多是只会解题的高分低能学生。大学物理开放式教学需要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可实际操作的课程考核模式,包括:(1)由于大学物理课程属于统考课程,需要参加全校统考;(2)每学期安排三次平时测验,测试方式可灵活多样,不以解题为主,如完成一个实验并解释其实验原理;解释一个或几个自然现象等,答案也可灵活多样,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由于大学物理内容较多,自学难度大。因而认真听课、做作业对学好大学物理至关重要。平时成绩是一种较好的督促手段;(4)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5)鼓励学生进行物理科研活动等,学术论文写作的成绩也占总评成绩相当的比重。开放式考核是对学生以上环节表现和成绩的综合考量,不同考核方式所占学生最终成绩的权重如下:命题考试40%,平时测验20%,平时成绩(作业,到课率)20%课堂讨论20%,小论文不占比例,作为奖励10%。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考核,引导学生在大学物理课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既注重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又注重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是一种更科学、更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开放式教学中,鼓励学生讲自学所得,课堂讨论,找茬挑刺等等,既是对教师的一种促进,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也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枭径,焦道利.基于云计算的开放式教学模型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106-108.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篇5

第一,大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较为浅显法律的知识,但对于什么是法律信仰以及怎样培养自己的法律信仰仍然是比较模糊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这就直接导致了在日常的生活其权利被侵害后却全然不知,更不用提拿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身权益。第二,大学生在思想上缺乏对法律和法律的执行者的信任,存在消极的法律观念,大学生对能够实现秩序、正义、自由、效率等法律价值也表示怀疑,进而容易夸大社会不良风气对司法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思想深处藐视法律的作用,使其更为茫然的是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的这种思想直接决定着其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能否形成。第三,大学生其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法律意识、法律行为很不稳定。在校大学生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生理、心理上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反映比较强烈,容易为不良情绪所干扰。大学阶段,大学生常处于各种压力之下,精神状态也长期处于压抑之中,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释放其心理压力的手段和方法就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症状的发生,进而形成畸形的人格心理,严重的有可能步入犯罪的深渊。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的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权威观念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在培育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其法治人格精神,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权威观念。从事法律教学的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的教育理念,必须及时更新法律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度和法律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使法律权威的理念在大学生们的脑海中深深扎根。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咨询等情景式教学方法,在感观上对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刺激,使其能够切身的感受到学习法律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将难于理解的、机械的法律条文灵活的运用到法律实践之中,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同感。

(二)改进高校法律教育教学模式1.继续深化法律信仰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将教学重点转向法治理念教育作为法律信仰教育的主干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法律实践性较强的自身特点,侧重以案说法,恰当地将实际生活中的与法律相关联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要将案例中的法学基本理论、法的价值和法的精神清晰的传授给学生,切记不能以全案例教学代替法律基本理论教学,否则,脱离理论的案例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将具体案例与法学理论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热情。在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过程中应制定系统而长远规划,尤其是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和法学选修课程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法的基本理论、法的理念和法的价值、法的体系、各部门法的基本价值理念的介绍和讲解,使其形成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进而形成完善的法律信仰教育体系,以此为大学生打下树立法律信仰坚实理论基础。2.对大学生加强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培养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同时宪法也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强化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势必也会增强大学生对其他法律法规的重视。而权利意识又是宪法意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对于权利意识是否敏感直接决定着法律信仰在其心中是否生成,相反,如果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权利意识,法律赋予国民的权利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不会转化为现实中的实际权利。以宪法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内核的社会关系是法律信仰教育中我们应积极倡导和确立的,以此来强化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观念。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呈现教学内容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是另一个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法律信仰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其固有的教学模式,变单纯的教师灌输为师生互动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这样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到极致,教师还应该侧重培养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能力对类似的法律事件进行说明和阐释。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应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讲思路,讲策略,除此还应再辅之一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在一些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的法律问题的分析上,教师完全可以采取与学生辩论、争论或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主动、更积极、更富有创造性,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提高法律信仰教育师资水平第一,加大对在职讲授法制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逐步具备专业的、系统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教师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各种法律相关技能的培训。例如,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有益的法律学术会议,会后教师要将最新的法律精神和立法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传授给其他教师和学生。第二,聘请资深的律师举办形式多样的法律讲座,向教师和学生讲解如何将法律法规与典型案例相结合,教师也能从中得出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提升教学理念。第三,加大师资队伍的优化力度。在法律信仰课程的授课安排上优先考虑长期接受法学专业教育,对法学理论有较深入研究的,且有丰富司法实践经历的教师担任法律信仰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能灵活自如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法律相关问题,突破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为具体、生动,更为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其切身的感受到法律与其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本文来自于《法制与社会》杂志。《法制与社会》杂志简介详见)

(四)建设法律信仰教育网站、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监管网络对于多数人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在校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所以高校应利用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这种吸引力,加强法律信仰教育网站的建设力度和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使法律信仰教育与网络能够有机地结合,以动画和三维等形式来调动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将课堂上的法律信仰教育延伸至网络之上,使学生课上和课下都能学习到法律知识,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网上论坛、网络聊天室、网上法律讲座、咨询热线等新的途径,在网上与大学生就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和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使大学生能够立体的全方位的接受法律信仰教育,使相对比较枯燥的法律信仰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与此同时高校还应成立网络管理的专门机构,对网络传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篇6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党报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既有向人们提供美好精神食粮的功能,也有按照市场规律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功能。但是党报的主要功效是社会效益,它要在我们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原则办报,不断地向人们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所以,地方党报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当然,强调社会效益第一,并不是说地方党报不讲成本核算,不讲经济效益,而是要在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争取好的经济效益。事实也已经证明,地方党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处理得好就会带来双赢的效果。报纸办得好,可读性强,社会效果好,就能引起地方党报和政府的重视,老百姓就会喜爱它,报纸的发行量自然随之上升,进而招来更多的广告客户。广大广告客户通常都是冲着报纸的发行量和影响力来做广告的。就全国而言,舆论导向正确,发行量数十万份,广告收入数亿元的地方党报已不乏其例,他们是既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又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先驱和典范。

二、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党报的新闻宣传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贯彻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属性决定的,是重大的原则方针。因此,党报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一重大政治方针,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主动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坚持不懈地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及时迅速地传播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满腔热情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创造和英雄业绩,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充分反映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此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同时,也要注意搞好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党委、政府授予党报的一种报道职能,也是党报的一种工作职责。正确有效地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帮助地方党委、政府改进工作,推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地方党报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舆论监督必须做到:选题要准,应具有普遍意义。当前,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热点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舆论监督不可能普遍撒网、遍地开花。要选择那些既有利于推进党和政府的工作,又能让老百姓比较满意的题目报道。

要有建设意识,着眼于解决问题。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带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监督,同时做到有始有终、有头有尾。本着化解矛盾、冷却热点的态度,本着解决问题、治病救人、改进工作的目的,进行跟踪报道、关注报道后的反映,及时报道批评对象的认识,反映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整人"。

要严谨适度,防止负面效应。批评报道要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等原则;一个时期内要注意报道密度,把握好个案报道的"度"。对那些具有敏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要轻率触及,要以大局稳定为重,要讲政策和宣传纪律。

三、反映群众呼声与尊重主管部门意见的关系

由群工部主办的"读者来信版"是每张党报必设的重要版面,"来函照登"、"建议与呼声"、"记者调查"、"一家之言"、"有感而发"、"曝光台"等栏目,在如实客观地反映群众的呼声、建议和要求的同时,也快捷明了地向党委、政府反馈了当地的民情民意,在沟通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反映群众呼声是应当的。至于能否见报要看这些呼声和要求是否合理合法(政策)、是否带有普遍性、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党报应当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反映群众的意见绝不能只听某个人的片面之词,而是要通过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把问题搞准。反映群众呼声还要防止个别人利用朋友、熟人关系,通过新闻曝光达到个人的目的。

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根本上说党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地方党报在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问题时,既要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扎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又要注意听取地方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有些稿件应该送主管部门领导看一看,即使双方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也没关系,只要事实准确,报纸可以如实报道。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不愿自己的单位或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情被曝光,但报社征求了他们的意见,就可以缩小感情上的距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地方党报要妥善处理好反映群众呼声与尊重主管部门意见的关系,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既成为群众的代言人,又成为党和政府有力的舆论宣传阵地,密切新闻单位同地方政府、基层单位的关系,体察基层单位、基层领导的酸甜苦辣,激励和引导基层单位领导和地方党报一起,共同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在主管部门领导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

四、发挥记者积极性、创造性与遵守宣传纪律的关系

办好地方党报需要一支素质高、有创造精神的记者队伍,地方党报应当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采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借以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

强调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与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结合起来。各级新闻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新闻宣传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地方党报要认真抓好这些法纪法规的落实工作,要不断地在记者队伍中进行新闻宣传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职业纪律教育。对涉及民族、宗教、人权、国家安全、军事秘密、金融经济科技秘密等问题的报道,涉及军队、武警、公检法司的报道,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对突发性事件、敏感问题、热点问题、重大事故、严重疫情、严重自然灾害等报道,要与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和口径一致,以利于安定团结。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篇7

《法治与社会》杂志按照“封面聚焦”、“人大版”、“法治版”、“社会版”四大块设置栏目。“封面聚焦”属刊物的独家策划,栏目定位要求贴近省人大常委会的中心工作,围绕监督、代表履职、专题报告、执法检查、立法、民主法制等方面的热点策划选题,强调现场感及独家新闻源,强化独家观点,强调建设性及导向性。“人大版”以报道省市县人大工作为主要内容,分别设置有“特别关注”、“市县巡礼”、“代表星座”、“辩论大厅”、“人大新事”、“委员论坛”等栏目。“法治版”关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热点事件、热点问题,从法治的视角解读立法、司法、行政,主要有“立法经纬”、“法眼天下”、“法案在线”等栏目。“社会版”侧重于从社会的角度介入报道人大工作,对一些关乎民生民意民情的热点社会事件进行深度报道,主要有“焦点观察”、“民生民意”、“媒体精粹”、“史海回眸”、“前沿视点”等栏目。

选题策划是一个刊物的灵魂,贯穿于编辑出版的始终。《法治与社会》杂志着重加强“封面聚焦”的策划,围绕省人大常委会的中心工作,围绕立法、监督等社会的关注点,围绕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深度的法治事件、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等,做好选题策划。这些选题大多采用聚焦式、多角度、多侧面、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安排稿件,既有对新闻现象的分析、透视,又有专家对客观事实的评议分析,这样的组合报道既强化了刊物的品牌标识,又推动了阅读的不断深入。这些报道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积极反响,被众多门户网站刊登,受到读者好评。如《激活询问权》、《让人民“食之无忧”》、《立法为民奏强音》、《地方立法:奠定民主法治基石》等。

深度报道能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由于期刊在时效上不能和报刊电视网络比拼,而着力去抓新闻的第二落点,使自己的报道求全求深则是它的长处。抓住重大题材,聚焦民主法治领域的热点问题,挖掘其深刻的法律、社会方面的内涵;以充分的事实吸引读者,以全面的视角深刻展示,以独到的见解开人眼界,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大新闻报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深度报道是在人大的执法检查,常委会会议、委员发言、代表意见建议、法规审议、监督及其他法律个案的基础上,寻找那些与民生与人大息息相关的问题,寻找经济文化社会与人大的结合点,以人大的视角,法治的眼光,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引发读者共鸣。由于深度报道记录了事件中最感人的部分,触及了各种事件的最深处,容易达到良好的传播功效。如《“良法”时代风云录》、《关注民生――安康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绿色机关的节能之道――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人大执法检查制度史话》等。

法治报道是《法治与社会》杂志一贯的特色,也是杂志深受读者欢迎的一个法宝。在法治报道中,我们强调准确性与严肃性,强调对法律的评析与说法,注重选择与经济生活、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重在引导公民学法用法普法,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杂志始终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注重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坚持“以案例倡导法治理念,以故事解读法制新闻”,坚持“三贴近”的宣传原则,用生动、翔实的案例和纪实的笔法,深入报道各类法制新闻事件,极大地增强了刊物的可读性,使广大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到杂志特有的魅力。

创新是前进的动力,我们把培育名牌栏目,强化核心内容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抓手。“封面聚焦”是杂志精心经营的重点栏目,每期一个专题策划,已成为《法治与社会》的名牌栏目,成为其鲜明的身份标识。话语新闻的“一语惊人”、民主法治评论的“众议”,人大理论、人大工作探讨争鸣的“辩论大厅”,成为杂志的精品栏目,很好地支撑了杂志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杂志舆论宣传的重磅武器。

人大期刊是人大宣传的重要载体,是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不断拓宽人大制度宣传的领域,增强人大期刊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不断增强期刊的活力,增强人大期刊的感染力。要克服官样文章、简报型文章、八股文文章、纯粹会议文章、领导讲话、公报等,在文章的风格、语言、表达方式、体裁上下功夫,用通讯、特写、深度调查、报告文学、图片等体裁,反映人大履行职权的风采。要注意克服内容枯燥、形式呆板、就事论事等问题,要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上多下功夫,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写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报道来。

要加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宣传报道。对人大组织的重要监督活动进行全面的宣传报道,对法制建设、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活动,要进行追踪报道,对“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改进工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活动,要及时进行报道。在宣传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典型的同时,对于那些严重违法的突出案例,要予以曝光,把人大的法律监督与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人大期刊的影响力。

人大期刊在反映人大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时要切实符合法律规定,增强针对性。反映民主法治进程和人大工作实绩要贴近群众,吸引群众,增强指导性和可读性,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增强透明度和影响力,对立法活动和执法检查活动中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不同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出决议、决定等,运用适当的新闻手段和形式加以报道,彰显人大的公开性和权威性。

要树立人大期刊的品牌意识,在经营管理上狠下功夫,在内容创新上狠下功夫,在包装设计上狠下功夫,力争办出独具人大特色的期刊品牌。

人大期刊应主动适应信息化电子化的要求,充分吸纳各方资源,形成办刊合力。加强与省人大各委员会、市县人大、人大代表的广泛联系,加强与专家学者的联系,为刊物的发展壮大构建强大的资源优势。如设立自己的网站、与有关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专家库、通讯员队伍、特约专栏作者等,丰富刊物内容,提升刊物品质。

法律热点问题论文篇8

 

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 

 

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及时反映,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性、先进性、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学术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证毕业论文中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可以是直接对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也可以是在宏观的现实背景下对一些纯学术问题的新发现、新探讨和新拓展。考虑到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学科专业论文的区别,其对现实的关注和联系并不是直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答案,而是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推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或是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理上探寻对策和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思路。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时,一方面要敏感认知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理论水平高度。 

2.专业基础与法学前沿问题相结合 

作为经济法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相较本科生论文而言,对论文的学术性要求更高。硕士毕业论文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测,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总结和复述,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并且探讨学科发展中的学术问题,或是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一句话,作为学术论文,它旨在考查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位论文,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要在本专业领域内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论题。因此,经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不仅要立足于专业基础这一根本,而且要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研究动态来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把对法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与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相结合。 

 

二、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的主要困惑 

 

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论文选题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凑热闹、赶时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论证,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无能力、基础如何。 

 

1.不能正确理解创新标准 

有些硕士研究生考虑到写作时间有限和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短时期内往往很难形成新的理论,为符合毕业论文创新的要求,于是在选题是一味求创新,选择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经济法前沿问题,结果在实际写作中无法把握选题,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作为帮助,最后只能放弃选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论文创新标准的理解不准确。其实,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推翻现有学说,另创一个新的学说或体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有推动、有帮助,对人们的认识有启发、有拓展,能对学科发展增添“一砖一瓦”,都称得上创新。因此,创新不仅是推陈出新,提出新学说、新观点,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现和补充新材料,开启新视角,做出新论证,引进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语言表述。即使能较为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一个未被注意的新问题,一时又未能解决,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在当前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关系纷繁复杂,经济法所涉内容也十分广泛。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选题时,有时很难判断所涉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有学生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写“企业工商登记法律问题研究”。这个选题表明上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个可行的选题。但仔细推敲,在这个制度中如果是探讨工商登记的内容,则成为具体的经济技术规范的推敲,容易写成工作报告:如果从工商登记的程序探讨,则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法研究内容有所偏离:如果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则偏向于律师实务研究。很难从理论高度进行发挥,提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只有从企业的市场准入一般规则角度探讨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问题,才是比较好的选题。但这样的话,论文选题变成了“市场准入一般规则研究”。因此,经济法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首先应该注意考虑选题的理论基础,能否有适当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该问题;其次再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三、对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 

 

1.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经济法所涉内容比较繁杂,学科之间差异性也较大。例如:市场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异,而每个人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确定自己的选题,首先要对几年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作简要的整理,总结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长,对哪些只是一般了解,从而将注意力凝聚到最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知识特长的某一点上,以此为基点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动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 

 

2.结合学界研究主流方向来判断选题 

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侧重点等总会不同,相应地在法律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对研究集中的热点问题。毕业论文要合理选题,应尽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学术动态,对经济法领域所讨论的各种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学说均应有基本了解,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兴趣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论文有足够的资料来分析论证。经济法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同求异”的过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平台。对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来说,先准确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才有可能正确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而“求异”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论文研究的价值,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特别是对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必要一味跟风作为选题,因为如果是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从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对硕士研究生而言,选择这样的题目风险比较大,很难发现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观点,容易造成最后写作的困难。 

 

3.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选题 

论文选题是对平时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对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的梳理和总结过程以及二者的综合过程。经济法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在对所学课程有了基本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进行选题。例如:在财政制度领域,长于理论抽象思维的学生可以考虑研究财政法的本质、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法律制度在经济法中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偏爱实证研究的学生可以分析具体财政制度,如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预算法的完善、财政体制的改革等等问题:擅长比较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分析中国财政法律制度变迁、结合其他国家财政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无论在经济法的哪个领域选题,都存在一个怎么思考和总结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各种方法,以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兴趣与所长,以及当前学术动态中的定论、争论、未论所在,并从中找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文献,提炼选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基本功的培养。 

 

4.查阅相关文献来辅助选题 

选题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确定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论题是不是有相关资料来加以铺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参考很难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在经济法研究中确实有一些领域研究学者很少,这样导致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很少。例如:对我国特殊形态的一些企业的现状以及法律调整,如集体所有制企业、建设兵团等方面研究资料就非常少。由于毕业设计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设在毕业前夕,很多同学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原始资料现场调查和研究,只能进行二手文献的查阅。因此,在选题时应该考虑现有文献的基础,对文献进行初步的查阅,这样可避免最后写作过程中因资料来源的单一而削弱了毕业论文的说服力。 

上一篇:法律事务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发表经济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