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1 21:06:39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篇1

经济论文分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经济论文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和写作对象。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主要靠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水平.

写作经济论文需要注意它本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1.科学性.即必须符合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

2.政策性。即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3.实用性.即体现出经济工作的实际效益,能产生实用价值;

4.可读性。即能深入浅出地表述论文的观点。在加强分析、找出理论依据的条件下或用已知熟悉事物去解释和说明未知的新观点、新做法,或用形象来说明抽象,用具体来说明概括。这就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同学们掌握。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学教学;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相应的进行了改革。在经济学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出现的经济学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经济型人才。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经济学观念

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到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通过教师对生活中与经济学有关的案例的列举,让学生进行分析并通过经济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当中。经济学中乏味的理论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列举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印象,从实际的案例中总结出经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学以致用。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对案例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同学间的交流中不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获得了经济学知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都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搜集过来的,学生依靠团队的力量挖掘生活中的案例,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引导型案例的应用

课堂引导型案例的使用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易于理解,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经济学案例让学生对经济学方面的原理和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需求理论时,要向学生先简单举一个例子:为什么钻子会比水要贵很多呢?水对人们来说就犹如生命,但水的货币量要远远的低于钻石的货币量。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可能学生都有疑问,但要用经济学知识来解释会有很大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把本节课的内容贯穿到这个问题当中,运用需求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根据需求曲线得出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不是按照消费的总效用来支付,而是按照它最后的效用来支付的。因此我们在消费水时,它的最后一个效用是洗衣服做饭,而水的数量也比较多,到最后水的效用会逐渐的降低,而钻石比较少见,数量有限,且给人们璀璨夺目的效用,因此价格也比较贵。通过向学生举出这样一个困惑学生已久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不但收获了经济学知识,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二)课堂讨论案例的应用

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课堂中的相互讨论为经济学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时,先向学生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然后提出学生生活中与这个概念相关的案例:大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展开讨论,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讨论,然后把问题进一步深化问学生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还是要打工挣钱,那么学生上大学的意义在于什么?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回答出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同时教师将本节课的机会成本引入到案例的讨论中,并用经济学的消费者的预期消费对眼前消费的影响知识回答这个案例。并引出经济危机中人们在当前的消费中不愿意花钱的主要原因是对预期消费不容乐观,这样学生通过实例的讲解不但明白了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还了解了生活中和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利用经济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课堂讨论案例的正确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经济学思维,使得经济学知识不再乏味枯燥,增强了经济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思考案例的应用

学生的课外思考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给学生课外适当的布置一些经济学案例,学生在课外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行解答,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学课堂教学做补充。在讲解到有关博弈论的知识时,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举出一些合理的案例,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有关国外的治理腐败上的经济政策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中讲解新加坡高薪养廉的案例。学生首先要在课外搜集有关新加坡高薪养廉的案例和资料,了解新加坡是世界上廉政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探讨其廉政的重要原因是对政府官员使用高新,并贪污受贿的程度打击的十分严厉。在学生课外的讨论中可以运用支付矩阵解释新加坡人不容易受贿的原因。例如有甲、乙两个人,政府给他们高新的收益,他们两人如果联合起来受贿,那么他们的收益就会增加。但如果他们其中的一人受贿,另一个人没有受贿,那么没有受贿的人会对受贿的进行举报,那么受贿人的收益就为0,而另一个人举报,他的收益就会增加,对于这两个人来说受贿的得到的收益远远低于不受贿的收益,所以这样就打击了两个人受贿的积极性,也没有受贿的收益。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较大的经济实力来高薪养廉,但我国可以从大力惩治受贿行为,将受贿的利益降低到负值,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治理国家的受贿行为。学生通过对课外案例讨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通过搜素案例并利用经济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更好地解释。

三、总结

在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但把乏味的经济学变得十分有趣,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经济学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梅,史开国.案例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06):251-253.

[2]薛灵辉.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247.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篇3

关键词:农科 大学生 经济学素质

高等农业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求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农科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够站在大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高度来认识和服务于农业生产,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培养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将文、理、工、农科等人为地分隔开来,各自封闭、自成体系。鉴于专业设置的原因,一部分农科大学不太重视人文社科教育,更不用说经济学教育。农科大学的专业分布以农科为主体,主要教授农业科学与作物生产科学领域的知识,对农科类学生缺少人文经济素质的培养。

农科大学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经济学教育就是教学生怎样利用好专业技术知识,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皇后”,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经济学思维方式是理解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农科大学生也对学习经济学知识有强烈兴趣。

第一,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研究的人也最多的一门学科。市场经济环境要求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具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能够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世界,判断事物的是非,估计局势的发展。农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农业科技人”,必须掌握在市场经济中生存的本领。

第二,经济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萧伯纳说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学好经济学不但自己享受人生,同时也能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懂得怎样赚钱,怎样花钱,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

第三,做好农业自然科学工作应该具有相应的经济学技能。农业科技项目设计必须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进行初步的财务预算,农业新产品开发必须注重成本收益分析,农业项目建设必须进行资金筹措和安排,所有这些都需要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作为未来的农业科技从业者,农科大学生有必要在大学阶段学习经济学知识。

第四,农业科技从业者需要基本的个人理财知识。除了农业科技行业本身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外,农业科技从业者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经济学知识,也需要了解通货膨胀、物价、利率、股票、基金、房产等知识,也关注个人财富的增值或缩水,迫切希望掌握家庭理财的投资渠道。农科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也是生存的基本需求。

第五,农科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由于专业范围狭窄的原因,农科大学生更希望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理解自己身边世界的能力,从而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获取更高的工资。因此,本科阶段了解经济学知识,可以满足学生个人学习的兴趣,也可能是部分农科学生未来成才的选择之一。

二、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农科大学生不需要进行系统的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其着眼点是对一些常识性、实用性、生活性的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经济学的基础。其原则是宜广不宜精。

因此,我们建议,农科大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素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经济学基本理论。农科大学生应该了解当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动态,认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总体框架。通过对微观的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的学习来理解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经济世界是如何运转的。通过对宏观的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的学习来理解政府政策的制定依据,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利用经济学作出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第二,消费与理财方面的知识。农科大学生也需要了解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税收对个人生活水平的影响、汇率与利率、证券与股市、外汇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基本的消费知识和理财能力。

第三,投资管理、会计统计、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农科大学生将来可能会从事一个项目、一个公司、一个团体的组织工作,必须具有基本的经营与管理常识。要看得懂简单的会计报表、会基本的财务预算,进行职业所要求的统计。掌握关于农产品市场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服务于“三农”,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第四,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作为新时期农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农科大学生应该对家事、国事、经济事,事事关心。应该学习关于银行与货币政策,政府与财政政策,国际贸易、金融危机等一些经济学方面的常识,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社会民生。

第五,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曼昆认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农科大学生应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就业、婚姻、购物、交际等社会行为,用经济学来看待生活,增进个人福利的提高。通过经济学,透彻地理解生活实践,提高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正确选择。

经济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是对人们的选择博弈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研究。但不少人总觉得它太抽象、太难学,实际上经济学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其理论既可以用抽象的数学工具来表达,也可以用生动活泼的例子来说明。只是对农科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掌握“生活经济学”就行了,应该重视来源于实际经济生活的素材积累,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基于经济学原理来思考问题,以促进学生理解并准确把握个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三、培养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的途径

农科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农科大学生培养经济学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在综合素质教育实践中列入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并通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培养途径如下:

第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设经济学素质课程体系。将《经济学原理》列为通识教育课,设置一定的学分,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体系与轮廓、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常识性内容,供全校学生选修。此外开设《生活中的经济学》、《投资理财学》、《会计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等系列课程,各课程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凸现整体功能。各系列课程的选定应注意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学素质课程的专业性不能太强,能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二是经济学素质课程的教学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研讨课”、“案例课”、“问题教学课”等,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和解决各种理论的或实践的问题。团体学习是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展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以开放的态度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论;同时聆听他人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一种观摩、学习、借鉴的创造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培养经济学思维,创造实践的过程。三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拓展教学信息资源,扩大教学信息交流范围,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提供个性化教学环境等,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设立属于课题性质的研究中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使农业科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有机结合。跨学科课程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开设经济学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校内外著名学者或政府官员、成功人士、知名校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经济学讲座,联系现实介绍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学理论最新动态、前沿问题等,丰富学生的经济学知识面,鼓励同学们在学术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扩大视野,跟踪前沿,将新理论和新方法与中国的现实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解释中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开展社会实践。结合当前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如经济一体化、通货膨胀、房地产、股票、基金、经济泡沫等,开列选题,鼓励学生假期开展专题实践调查。学校可以组织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评比,对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

第五,推荐经济学课外阅读。对于具有强烈学习兴趣的农科学生来说,教师可通过推荐阅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相关著作,提升其经济学理论水平。

第六,注重潜在的、非课程教育形式的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成立各种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创业项目大赛、模拟炒股比赛等,提高学生经济学兴趣和理财素养。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浅论在理工科院校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2009(2).

2、李小平.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3、杨江帆.当前农科大学生的素质缺陷与对策措施[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2).

4、冯军,应启肇.农科大学生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1998(1).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篇4

一、经济学专业概述

在经济学中,其专业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从而运用经济发展规律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在资源的分配上实现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从而能够使人类在最大程度上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其物质与精神需求,促进社会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2]。

(一)经济学专业的内涵

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的专业核心规律,旨在通过研究经济活动中最浅显的表象与最深层次的本质,来探索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必然联系,以及决定支配经济活动中其他层次的规律。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的过程,而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创造、转化、实现价值,再创造、再转化、再创造的过程中演化而来的,所以经济学其实是一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的社会科学[3]。

(二)经济学专业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无疑是独特的,这主要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制度有关。我国的经济学理论,在理论基础、体系结构、实践功能方面均与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流派有本质的不同,其既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一般经济规律,又能够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特殊经济规律,能有效地诠释我国的经济现象、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符合我国社会演进和发展规律的、系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理论基础和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原创性的新的经济学范式。

二、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固有的教育观念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秉持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活动的理念,即使是高校教育,依然未曾将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4]。有部分教师、教授认为,实践教学只是高校经济学专业学习内容中的一个部分阶段,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印证所学的机会而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走出学校、走入社会、走进单位的学生的状态普遍呈现为空有一腔热血和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却不知如何应用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岗位之中,在其任职的企业面临期经相关问题的时候,面对上级领导的问询,直接反应通常是不知所措和一问三不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既难以融入单位集体,又难以在自己任内做出应有的成绩,发挥自己应有的能力。

三、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经济学专业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会出现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经济学专业的性质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弱化了实践的效用,所以在该专业的课时设计中,涉及理论讲解的课时所占比例要远远高于实践活动的课时所占比例,由此也造成了部分高校学生不重实践、重理论的通病;其次,由于学校方面的不重视,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存在这个问题。在经管型专业教育方面均普遍存在,对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的培养工作不重视、不鼓励、不引导的现象,来自上层管理者的不重视,也自上而下地弱化了任课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有效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可以考虑从校企合作和营建校内实践基地等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经济学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宽广的实践环境。在校企合作中,经济学专业学生可以实习的单位通常是实践企业单位、大中型的事业单位或商务企业,这一类的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相对激烈,企业内部竞争压力大,可以为经济类专业学生提供不同于学校内设置简单、情境单一的实践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上岗实训实践和应对各种能够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工作机会,能够让学生通过每一次的实践操作,逐步地提升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渐提升自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认知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其业务能力水平[5]。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其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面临的经济学问题的解读和资金运行处理,以及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各种类型的市场发展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应当按照经济学专业学生自身所学专业涉及的应用方向,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特点,为其安排实习岗位。对此,应由合作单位企业安排部分工作经验丰富的单位骨干员工和劳动模范员工等,通过实际项目讲解的形式带领学生熟悉业务,充分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此外,合作企业应当在每个学期定期在高校内召开专场招聘会和专题讲座、培训会,高校应积极鼓励和选派优秀学生代表前往该集团及下属公司的各类部门就业,双方应当从合作伊始就奠定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共建关系,以促进互利双赢。

(二)通过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在校内营建高度契合市场环境的实践基地,也是促进经济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快速提高的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实训基地的内部资源使用率,在教学教具配备方面,校方应该积极努力地完善其内部教学资源,购进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模具、实训平台、专业技术设备等,让学生能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现代化、专业性的教学体验,这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都有促进性作用;在师资力量配备方面,校方应该对实践基地的实践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最优配置,可以由高校经济学专业中的优秀教师和校企合作中的合作企业选派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在实际教学培训工作中,实践基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指导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要明确其责任,优化其意识,让教师以培养经济学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实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求学生能够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从源头上正视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模式,努力进行改革创新,从而确保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成长的学生能够满足我国人才市场日渐提升的对经济型人才的需求。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孙畅.经济类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157-160.

[2]张士杰,冯丽.基于新建构主义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为例[J].学理论,2017(2):206-208.

[3]李鸿雁,夏淑琴.基于市场需求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1):144-145.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篇5

关键词:经济学;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

一、经济学教育理念和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经济学专业学科的特点。从社会经济形势来看,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也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开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从经济学专业的特点来看,经济学专业属于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的基础性专业。经济学专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相比,专业口径要宽,理论基础要厚。在经济类、管理类学科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与其他经济类与管理类的学生相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更应具有理论功底扎实、适应面广、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和经济学特征的这种要求,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一般性的本质规定性。

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具体说来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存在着不同的表述:(1)“培养知识面宽,经济理论功底扎实,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并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复合型的,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优秀人才。”(2)本着“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并重”的策略,提出“为社会、为企业、为政府、为教育研究机构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不仅能适合现有市场、不同岗位的需要,而且还望其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使其始终站在知识进步的前沿,具有持续的竞争力”;(3)提出以“精英教育”(精品课程、精品教师、精品人才、精品专业、精品模式)为目标,“素质教育”为基础,“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研究与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精英后备人才,或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系统的经济学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经济学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应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分析和研究;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和使用计算机;成为各类经济学科硕士和博士生优先选择的重要的高质量生源。(4)提出要培养能够应对21世纪的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肩负起理论经济学发展重任的经济学基础人才,为造就21世纪中国的经济学家奠定基础。从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虽然表述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经济学教育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有特色的经济学精品人才,以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及经济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但这样的定位仍是不够的,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进行创新是必须的。

我们基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和经济学专业性质的认识,提出的教育理念是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能力化和综合素质化。所谓国际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站在时代的高度,拥有国际视野,以开放的心态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谓本土化就是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谓专业化就是说经济学知识的专门化,表现出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高精尖的业务水平。所谓能力化就是经济学人才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综合素质化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统领全局,指引正确发展的能力。根据这一教育理念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目标是: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与国际接轨的适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优秀人才。具体来讲,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应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科学发展观,熟悉西方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具有全面系统的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能够提出独到见解;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素养:具有高尚文明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情趣;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基本技能,可熟练的与市场经济国家对话;拥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总之,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的提升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定位是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和经济学专业性质的认识入手。众所周知,21世纪的人类社会开始步入知识经济和开放的时代。相对于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和开放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和国际适应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强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国际适应性。在知识经济和开放的时代,素质教育,特别是创造能力和国际适应性培养,被提到相当高的程度加以认识,教育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能否把人变成人力资源,这里的人力资源就是那种具有随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和素质的人。毫无疑问,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知识经济和开放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与此同时,经济学专业是一个基础性专业。经济学专业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对其他经济类专业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学专业的建设水映着整个经济类专业的建设水平。经济学专业着重培养理论经济学高层次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研究型人才也就是基础性人才,加强这一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经济、管理类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迎接全方位的开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基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和经济学专业性质的认识,我们认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从事理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优秀人才。

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总体思路、基本措施和运行机制

总体思路是:围绕着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科学的规范化的教学方案:建成具有比较完备、水平较高的、适应培养一流经济学人才需要的教学和科研设施;拥有一支学术水平前沿、教学水平高、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在

国内外知名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先进、课程体系完整新颖,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成果突出;教育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为走向世界打下坚实基础。根据这一思路一定能够把南开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建成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实施这一思路的基本措施是:

在学科建设方面,对于弱势学科要坚决给以大力扶持,穷尽所掌握的人财物各方的力量来振兴弱势学科,大力整合学科队伍,为新兴学科增长点奠定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培植2~4个新兴学科增长点。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要以培养青年教师个人的成就感和荣誉突破口,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证青年教师优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为他们出国深造打下基础:创造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培养出高水平的青年专家学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切实解决好青年教师遇到的生活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使他们专心致志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行学科定位,使其不久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首先要建立品牌意识,把经济学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做成品牌。对于试验区学生实行小组班导师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类指导。积极申报“十一五”国家教材,鼓励教师申报各级类别的教学科研项目,撰写教学科研论文并编辑出版。坚持教授名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建立教学带头人制度,争取出现更多部级名师奖得主和名课。重视实践教学,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在科研方面,科学研究的成果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量上,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课题,组织团队争取重大项目。发展各类科研中心,整合科研力量。坚持和深化双周学术讨论会制度,使之成为学术信息交流,推进学术研究的窗口和平台,实施品牌战略。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拓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空间。

运行机制是:遵循经济科学的教学规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安排必修、选修课的比例。课程体系根据各门课程的重要程度确定各课的学分数,学生应修总学分145~150,总学时2 500,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的比例为7:2:1,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又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展现个性特征。

以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由5个板块构成,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领域、更新内容、优化素质、培养能力、注重实践”的课程建设思路,符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优秀的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与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另一方面,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的建设,使之板块化、系统化。“政治经济学”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初步基础;“资本论”选读着重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使学生系统、准确、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打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坚实基础;“中国经济”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进行分析,全面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专题”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变化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精选基础课程,开发反映经济科学发展的综合性新型课程,使课程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前沿性。我们根据经济学科的新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发并增设了新课程,如转型经济学、比较制度经济学、法和经济学、博弈论与经济分析、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企业理论等,这些课程均反映了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体现了经济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习这些课程,对于更新观念,增强现代意识和全球意识,以广阔的学术视野适应社会的多样化、复杂化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经济学名著进课堂。我们有计划地指导基地学生研读经济学经典著作,提高理论素养。具体做法是:开设“经济学名著导读和写作课”,2个学分,共讲授7个学期;由系各学科带头人推荐阅读书目20余部,所选书目包括四类:一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二为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三为对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中国经济学者的著作:学生在教师精心指导下阅读经济学名著,并写出读书报告,每篇报告不少于3000字。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所读著作展开讨论;教师对读书报告进行批阅并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计划阅读经济学名著和撰写读书报告,避免了学生读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了必要的阅读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强化基础理论教育落到了实处。自建设基地以来,基地的学生已经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阅读了包括《共产党宣言》等在内的20部经济学名著,并撰写了这些著作的读书报告,平均每位学生累计完成读书报告字数约8万字。

三、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的特色和效果

基于我们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的理解所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即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教学实践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我们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阳泉矿务局等数十个单位建立了巩固的实习基地,每年均要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进行参观、调研等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工厂、矿山、开发区及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宣传和咨询等,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实践教学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我们设立了基地学生学术报告会制度。每学期本科生都以年级和专业为单位,围绕本学期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经济热点问题开展3~4次学术研究和讨论活动;讨论题目由基地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拟定,为了保证学生有比较充分的研究和准备的时间,讨论题目通常都提前一个学期拟定出来,并下发给每一个学生;所有学生都要求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每位学生每学期要向报告会提交研究论文,并至少作一次学术发言;每次学术报告会都确定一个讨论主题,教师参加讨论并进行主评;学生参加报告会的态度及提交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将作为考核其学习成绩和素质状况的重要依据。此外,我们在本科生中还实行了论文竞赛和评奖制度,如建立了“五四”论文年度竞赛制度和魏埙经济科学奖奖励制度,以激发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论文竞赛的获奖作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基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观点独到,风格清新,显示出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很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大学生 绿色消费观

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关于环境问题所引发的全球性灾难的警告已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低碳革命”、“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旅游”、“低碳人生”、“碳足迹”、“碳中和”等一系列时尚的新概念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并为人们所熟知。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且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的重要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消费观也显得愈发突出,然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个动力系统中,大学生消费群体所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因而,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重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低碳经济内涵和时代要义

所谓“低碳”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低温室气体排放。“低碳”一词早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就已经被提到,在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也全面阐述了全球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背景下的全球气候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开采、燃烧能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再从当前的经济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方式来看,低碳将是未来经济生活的主流,低碳经济是在人口的剧增,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核心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政府在2009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明确提出: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任务,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这一决议表明了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革命,同时也表明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标志着发展低碳经济、树立科学发展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了我们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二、低碳经济之于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理性分析

绿色消费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绿色消费观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以低碳为消费基础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生态消费理念,是人类在资源匮乏、环境危机、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下兴起的一种兼顾代内与代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消费理念。未来绿色消费可能会深入到个人的生活、工作休闲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国民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更新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我们要从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入手培育全民的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无疑成为了对低碳经济发展引擎和拉动作用的重要环节。

1.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1)个人主义的消费倾向

90后的大学生个性张扬,社会责任意识缺失。有些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不顾及他人的利益,过分的最求个性化、时尚化,根本不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在消费上表现出唯恐落后于潮流的态势,肆意妄为的放纵自己,存在不理性消费冲动和消费行为。

(2)消费主义的消费倾向

当代的大学生追求高物质消费,存在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占有的消费理念,节俭意识极其淡薄,甚至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的目标。有很大一部分群体的学生重视当前享乐从而轻视了精神价值,导致在大学校园奢侈品消费、透支消费、炫富消费、过度社交娱乐消费等消费形式的产生,与绿色消费背道而驰。

(3)功利主义的消费倾向

当前的大学生应把节俭视为品德养成的基础,但是却有学生在人情消费和学习消费等方面的消费上表现出了不择手段、自私自利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和功利倾向。高度的物质文明和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给学生带来时尚生活的同时,也功利主义思想带到了学生群体中。

2.树立绿色消费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需求的重要拉动群体,及时了解他们消费行为的特点并帮助其树立绿色消费观,对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建设低碳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全面构建低碳社会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在社会生活中起示范作用,树立绿色消费观。杜绝盲目消费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用实际行动促进低碳经济、低碳文化、低碳生活的发展。

(2)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消费质量

绿色消费观可以使大学生感知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绿色消费,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低碳经济主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观重建的路径选择

1.理论路径

构建完整的绿色教育体系,将绿色消费观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显而易见也是当代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主阵地,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要加强大学生的绿色消费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营造绿色消费观的氛围,使绿色消费观深入人心。

大学生群体相对于社会群体来讲,其绿色消费观念的整体水平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理论意义,帮助大学生提高消费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消费方式,是大学生遵循绿色消费观的前提保障。因此首先要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战略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中,以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在加强国情和民情教育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消费观。其次要在高校的课堂开设绿色消费课程,加强绿色消费教育,将绿色的消费观基础理论教育融入到课堂教育并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我们宣传低碳理论、传授低碳知识的有效路径之一。最后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舆论工作也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利用校园主阵地的网站、宣传栏、报刊杂志等媒介,为大学生营造出强大的舆论氛围,形成人人讲低碳、人人讲绿色消费的校园舆论常态。

2.实践路径

自觉践行低碳标准,把加强消费道德教育纳入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当中。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地方,而大学的校园是培养绿色消费观的主要环境,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的绿色消费教育的科学程度,将决定着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的科学合理的绿色消费观。

绿色消费作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要让其真正成为个人的需求满足和经济发展动力,一方面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策划和精心的组织,让广大学生成为新思想、新观念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并参加到低碳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低碳经济的概念以乘倍数增长的速度在学生群体中广泛推广,从而形成合理的、绿色的消费观。另一方面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体系,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活动专题,依托学生团体开展消费观辩论和研讨、消费知识竞赛等活动,这样不仅仅让受教育者停留在知理层面,还能够在更深层次的导行过程中表现,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3.生态路径

创新视阈建设低碳校园,营造低碳环境,让绿色消费成为生态文明构建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高校应将低碳发展和低碳管理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的各个方面,让受教育者培养低碳意识,获得低碳技能。在高校绿色消费是倡导改变传统的高碳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大学生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提倡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到倡导空调适度开放;从提倡少用一个塑料袋到倡导多带一个帆布包;从提倡网上办公到倡导减少纸张利用;从主动收集垃圾到积极进行垃圾分类;从反对自私的享乐观到拒绝挥霍铺张。通过环境教育平台,加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知识教育,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了解到绿色消费观既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也是一种文明化消费,因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潘家华.澄清对低碳经济的几种误解[N].北京日报,2010-01-04(18).

[2]郭晨.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构建[D].浙江工业大学,2011(5):41-42.

[3]韩春.浅论低碳经济下大学生消费观的重塑[J].茂名学院学报,2010,20(2):14-15.

[4]熊小青,郭伟.论低碳经济下大学生消费观的重塑 [J].科教导刊,2011,4(11):128-129.

[5]付董董,王永明.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绿色消费观[J].理论观察,2011,1(1):104-105.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篇7

【关键词】高中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途径;方法

一、前言

本文对经济学及其应用进行梳理,并提出提高高中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旨在为高中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提供有效的邦之,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经济学应用的能力。

二、何谓经济学

经济学分为科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人们研究经济规律活动的理论。我国早期的经济学起源于古代经济思想,国外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等,并由恩格斯、马克思等经济学家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建设完善的应用体系。其核心是应用经济规律实现优化资源的再生和配置,最大限度的实现、转化、创造价值,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物质可持续发展。

应用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各个行业经济活动的规律。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其离不开经济学理论,也离不开经济学实践,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学相辅相成,指导了其理论应用实践,其又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应用经济学研究个别部门经济活动的有商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建筑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研究综合性经济活动的有银行学、货币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计划经济学等;研究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区域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有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等;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有销售学、会计学、企业财务学、企业管理学等。与之相交或接近的学科有技术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国土经济学、地理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法学、教育经济学等。经济学运用的领域广泛,可以说涉及到了每一个行业,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推动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提高经济学应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高中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可通过多思考、结合实际多分析、多提问、多总结的方式。高中学生提高自身经济学应用的能力不管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拿将来就业来说,与经济学有关的行业多数是白领,例如银行会计人员,政府会计部门等,都是大多数人“挤破脑门”也要进入的部门。多学一门知识,终归没有坏处。

其一,多思考,经济学中的某些现象必然伴着前兆而产生,其产生的前兆必然对经济形式产生冲击。有因必有果,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从其中推断出结果,这不仅能够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自身对经济学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高中生在银行取钱时,如果取到了新钞票,那我们就要思考是不是因为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造成的。高中学生只有经过不断第的思考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逻辑。

其二,结合实际多分析,经济学不仅具有逻辑性,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应的界说,因此高中学生要在实际中不断的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应用和理解能力。我们拿上述例子来说,造成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原因在哪里,就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果。这可以提高高中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知。

其三,多提问,最好的方法是假设,经济学的理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演变的,不能局限于原有的经济学理论,要像前人一样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设想,我们应在前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例如2014年进口42寸液晶电视价格为20000元,国产价格为15000元,其销量为815万台,增长率达200%,2015年其进口价格为25000元,国产价格为15000元,销量达950万台,增长率从达150%。由此得出,虽然价格国产价格出现大幅下降,但是销量呈现出增长的局势,这让我们难以理解。因此我们要多提问,我们可以设想是不是因为其运用经济学中“薄利多销”的销售手段。

其四,多总结,我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进行总结,总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对经济学进行总结也是一样的。例如,在生活中高中学生对每月生活费进行规划总结,我们就能得出该如何消费,这都是我们高中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在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别人的经验,总结自身的体验,经济学是一门即重视理论概念,又重视应用能力的学科。只有不断的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才能够知道自身下一步该如何做。生活总多总结一些,终归没有坏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对何谓经济学有了深刻的了解,对提高经济学应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也有了深入的认识。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高中学生加强自身经济学的素养贡献微薄之力,从而提高高中学生自身经济学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威风.应用型本科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32):245.

[2]杨瑞龙,龙永红,程华,陈彦斌.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办十年经验总结[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10):36.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篇8

[关键词]干旱区;生态城市;理论

一、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能流、物流、货币流等利用和转化,以及生态服务与价值的实现。要对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衡量,同时还要利用生态经济能值分析、生态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和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对城市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等的流动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估,最终寻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城市发展路径。

(二)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它要求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市经济活动的转变。循环经济理论不仅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还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与源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合循环使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其基本特征,以减少废物处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现通过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经济与生态融合[1]。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结构演变如何促使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城市外部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2],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激励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城市经济增长,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人类生活方式,是自然环境、城市和居民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互利的组织单元。

(一)生态城市的界定

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认为,生态城市是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极大保护,物流、能流等得到有效利用和生态友好的一种理想环境[3]。美国学者瑞吉斯特提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活力和有序、节能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聚居地。我国学者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相关理念,把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到生态系统中,并利用生态工程、系统工程和必要手段协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人类适合宜居的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人类聚集区[4]。总之,生态城市是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出发,根据现在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困境,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发展理论和生态科学的相关原理所设计的,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社会和谐、适合人类宜居的地域载体,是人、自然、城市相互共生、融合的统一结构。

(二)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城市相互融合的互惠共生的组织系统,其内部物流、能流、信息流等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是具有实现物质充分循环、能量有效利用、信息及时调节和经济效益最好、社会和谐度高、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运作机能。具体特征如下: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价值观的取向所在。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5]。

2.高效性 生态城市建设倡导高效、绿色、环保,这一切都要求提高各种资源、能源、信息的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经济发展集约、内涵式的增长。

3.复合性 生态城市要兼具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整体利益,寻求城市发展多方面共赢发展。

4.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合理配置城市发展的各种稀缺资源,实现城市内外部联系的动态调整与空间体系的稳定[6],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协调。

5.区域性 生态城市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作为城乡统一的载体,生态城市要保持城市内外部之间区域的平衡,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才能创建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三)干旱区生态城市的内涵

1.城市发展目标不单单是实现GDP的增长和城市扩张,而是更加偏重追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提升。2.城市发展方式尽量避免单纯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粗放型增长,而是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融合,生态效益是重点。3.城市发展动力由政府推动主导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追求、经济发展的规律、城市演变的趋势等[7]。

三、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干旱区所面临的困境来看,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相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兼顾后代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一)生态城市可以实现干旱区的自然和谐

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城市,就可以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人与自身生存环境的平衡统一。

(二)生态城市可以提高干旱区经济效率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结合了城市化与地区生态化,加快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对于城市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等大有裨益,这样就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生态城市是干旱区文明进步的标志

建设生态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减少贫困,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高效运行;建设生态城市,可以凸显城市特色与品位,发展城市品牌与城市精神,体现城市的活力、魅力。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尊重自然,还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是干旱区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8]。

参考文献

[1]杨雪峰.循环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8.118~122

[2]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1~55

[3]杨伟,宗跃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8(5):137~140

[4]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规划研究,1997(6):17~20

[5]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220~250

[6]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1~116

[7]高新才,滕海峰,生态文明视角下干旱区城市建设:理念与重点[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4~58

上一篇: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