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8 01:43:08

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理论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建设作了一些探讨,认为继续搞好高等教育学研究工作需要在观点、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一门理论科学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般总要经历积累材料、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这样三个阶段。没有材料的积累固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若对材料只是作简单的收集而不予以整理,并进而为我们所掌握,也还是不能为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服务。“掌握”一词的德文原意是在精神上“占有”、“据为己有”,按照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在思维中“扬弃了与对象之间的对立”,而“把这一内容变为我的”。所以,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所积累起来的材料才能为我所有;否则,就很难吸收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中来,并对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真正有所帮助、有所补益。

按照这一认识来审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基本上还只能说是处于材料积累的阶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国外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所知甚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引进了许多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而且对传统的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也有了更加全面而完整的介绍,这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理论资源,从各个视角和层面来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使人感到不满足的是,这个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引进和介绍上,初步的分析、评价、梳理、鉴别的工作还做得不多。所以,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完成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的工作,妻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恩格斯在谈到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发展和演变历史时的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他指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则是一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他认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前进的起点”.后来一系列的“进一步的发现使得它最后获得了胜利”。从此,“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正是这个崭新的自然观.推动着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巨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说明了正确的观点在整理和掌握材料、推动科学走向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之所以处在材料积累的阶段而没有深入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形成和确立一个足以反映我们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精神、并有能力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资源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因此.尽管我们已积累了一定材料,却无法对其进行整理.更谈不到正确地予以掌握。

高等教育学观念是以感性的形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整体显示在人们面前的。这就决定了一切真正的高等教育学都必然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高等教育实际为对象的,它总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寻求题材,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而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向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境界迈进。其次.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它必然同时又属于一定的民族。所以.在它的身上必然积淀着一定民族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那么.当高等教育学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高教研究者投入研究时也就必然会把这些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反映到研究成果上来.从而使高等教育成了一定民族教育的“文化的肖像”。这样.民族性也就成了一切高等教育学论著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作为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对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概括的反映形式的高等教育学观念.也就不能不打上这种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印记。再次.高等教育学面对的是整个的高等教育,所以它能够以感性的形式对之作出反映。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学活动不只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与想象的过程;不只是属于反映的活动.同时还包括着传达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只有通过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才能对它加以全面而完整的把握。以往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虽然未能达到这一步.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从某一层面、某一视角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所作出的一定贡献。因此,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高等教育学理论所要吸取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应该能对这些理论资源进行整合和同化;否则.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这就是我们主张我们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必须具有反映我们时代的高等教育的要求、反映本国高等教育精神、能够用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理论资源这样三个条件的主要原因。若是我们不能尽快形成和确立这样一种高等教育学观念.并按照这样的观念去整理和掌握我们的理论资源,那么。积累的资料再多,也只是一堆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集合体.而不能达到通过对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发现和揭示而使之转化为一个有机体。这样,对这些材料的利用也就不能发生质变,产生飞跃,最终为建设和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所用。所以.正确的高等教育学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就成了今天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的一个关键环节。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几乎一开始就是与对研究方法的探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后被引进的有系统论的方法、结构主义的方法等等,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都没有在研究中达到过预期的效果。其原因,都是与把方法和观点分割开来,离开了正确的观念的建构,孤立地就方法来谈论方法是分不开的。因为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和手段.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方面发生联系的中介”。因此,要使方法在研究中得到卓有成效的运用,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客体。而观念,就是反映在意识中人们对客体性质的一种认识。这样,就决定了方法与观念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性:它既是从一定的观念出发,按照一定观念来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思想途径.又通过这一思想途径.使这一观念所包含的内涵在意识中渐次获得全面而完整的展示,从而使人们达到全面认识这一事物的目的。正是由于以往我们不认识观念与方法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关系.所以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我们在运用“新方法”时难免有些生搬硬套.而不能使之与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加以有机的结合。如系统论的方法.它是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要求把事物看作是由诸多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来对事物进行考察和认识的一种充满辩证精神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全面而完整地理解高等教育学的整体特性,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由于现代系统论作为在生物学、控制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方法论意义上是属于一般科学的方法.所以,它对于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只具有借鉴意义.而很难简单地加以搬用。只有当它与我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高等教育(反映在意识中就是高等教育学观念)达到有机地结合之后,才能转化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并对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现象真正有所帮助。而高等教育学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就其性质来说既然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那么不同的成分只有通过不同的方法才会对之作出有效的把握。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也只有从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中去探寻。而这种结合也就带有对系统论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性质。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的方法作为在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两种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它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和途径,所以.即使同一事物,经过这两种不同方法的研究.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风貌。这两种方法的差别自然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谈。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似乎有这样两点:

第一.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是不以主体的存在状态为转移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目的是服务于人的认识。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以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的,从科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学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在的反映,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对任何一部高等教育学论著的思想性质和思想倾向性都可以联系当时的高等教育现实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虽然高等教育学不可能像理性意识那样。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感性存在直接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本质领域,而始终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它对高等教育所作的一种未经分解的整体性把握的特点.又使得被理性思维分解和排除了的生活现象唯有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中才能获得丰富而生动的展现。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历史是不会重复的。所以这些高等教育现象向人们所提供的认识价值也就永远不会因历史的发展而丧失。这就是一切优秀的高教研究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客观原因和文本的依据。这是需要凭借科学的方法才能掌握的。而人文的方法所把握的是价值.价值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主体的生存条件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作为价值形态之一的高等教育学,我们又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那样完全按科学认识的方法去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借助“理解”和“解释”才能对它作出判断。“理解”和“解释”按照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意见就是“在过去中重新发现最好的东西”。它与认识的方法之不同就在于总是带有主体置人的特点.认为只有当对象与主体获得某种经验上的沟通.并“在主体语言中找到表达”之后,才有可能为主体所理解。所以就其性质来说是主客体之间所开展的一种“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克服文本历史的疏远性.使得它变得仿佛是现实的、当下的.以致人们阅读这些论著时觉得都好像是特别为他而讲的。这决定了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个人的思想印记。唯其这样,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论著才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是优秀高等教育学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主观原因和接受依据。而要说明这些,不通过人文的方法是难以完成的。:

第二,由于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知识是事物现象和规律的反映,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所以它具有普遍的有效性的品格。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式,它与高等教育存在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自身特点等等,自然也就成了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问题对于一切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都是普遍有效的;不论某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如何独特,都不过是这些共同规律的一种个别的、特殊的形态而已。而人文的方法由于面对的是价值。价值既然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所以它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把握。因此,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在主体一定趣味标准支配下对于高等教育价值所作的估量和裁决的因素在内.完全不带有任何思想倾向和趣味标准的、价值中立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不存在的。趣味标准是因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背景以及各人的社会教养、性格气质而异的.因此评价也就不可能完全不带有民族和个人的印记。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全球一体化”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事实上。不仅中西高等教育学理论有着巨大的差别,就是西方各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之间,这种差异性也是同样存在的。如同是课程理论。在德国是思辨的、哲学的,而到了美国就变成了经验的、实用的。又如大学的办学观,在英国是保守主义、人文主义的。到了美国是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而到了德国则是科学主义的。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历史条件和教育文化心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人文科学内容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的认可而获得的。

既然科学的与人文的作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方法而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内容.那么.这两者之间又怎么能达到有机的统一和融合呢?这是因为科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分.高等教育学就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也只能归属于社会学科之列。社会不同于自然,它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所以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一样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人虽然由自然分化而来.但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社会的存在物。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无不打上一定社会和文化的印记。因此要对人文现象最终作出科学而正确的说明.就必然要联系一定的社会实际,借助社会科学研究的某些成果。

教育理论论文篇2

当前社会所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就需要我们有整体的思维方式。目前在教育研究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多情况下是因为没有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概念,因此不能很好的协调其各部分间的关系。从人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来看,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不同的素质要求,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因此只有在理论层面上抽象意义的各自独立存在,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总以完整的个体表现出来,从而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同时在个体的“系统构造”的内部也显现出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

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整体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的目标层面,运用整体的思想把德、智、体、美、劳联系起来,使学生到达全面的发展。其次,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特性。教师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时,必须使学生掌握该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外在联系,使学生具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过早地强调单一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和全面的发展,违背了整体性的要求。再次,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能一条条孤立的讲授知识,而要加强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认知。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还应加强教学的整体性进行系统的讲授,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优选、多媒体方式的选择,并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互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

2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强调有序的状态,就是要处理好教学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它们的信息都处于交换和开放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有序原理要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教育、教师、学生都属于统一系统,必须要对外交换其主要信息和重要内容,比如闭门造车这样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做法都只能使各系统的不断退化。而封闭的教育,恰恰是造成教育落后、教育贫困、教学水平低、学术重量不重质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方式上运用系统的有序原理,就可以以直观生动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认知。因此,也可以说有序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在我们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听、说、读、写四个步骤,经过这四步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语言,这个掌握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并且,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把结构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习者通过有序的思考把大脑里储存的相关信息有效的连接起来,是其更加有序完整的呈现。

当前,社会正处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有着转型期的教育所绵连的未知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对于教育过程中不断出新的问题和理念,应该用系统理论在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有序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的理论意义来解决新问题。

3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

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不是孤立的存在。无论什么系统想要实现有效地控制必须通过反馈的信息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有效地系统,也不可能实现系统的控制。所谓反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时的弥补缺陷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必须是有效的反馈控制系统。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的反馈形式,如课堂练习、回答问题、讨论等方式,所以教师要根据有效地反馈手段,及时获得教学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有效的反馈,还可以得知学生的问题,或者将会遇到的困难,开展有针对性信息的帮助,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育研究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要使我们的教育研究不偏离这个目标,就必须了解当前教育的现状,从实际出发找出设定目标与教育现状之间存在的距离,从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育方式,优化教育体系。而这一过程就涉及到了系统原理中反馈的应用,将反馈信息与评价信息、控制信息结合,共同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理论论文篇3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探究;教学模式

2001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然而在以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为主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科课程却还是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发挥和培育。这种陈旧呆板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手脚,不利于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另外,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制度又养成了学生考前1—2周突击复习的坏习惯,致使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我们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要求和造就新世纪体育师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高师体育专业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一为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要求学习的转变;二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堂设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假设、求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1集学术主义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优势为一体

学术主义课程论是20世纪印年代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流派,其影响远远超过了由博比特创立的工学主义课程和康茨、布拉梅尔德创立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坦豪斯,布鲁纳、施布等,它认为教学目的应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着眼发展学生的智力,因为年青一代智力的充分发展,能够使个人和国家在异常复杂的竞争时代中具有更好的生存机会的能力,把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因此它主张:(1)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来组织课程;(2)设计螺旋式课程、重视内容安排的序列化;(3)突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4)提倡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然而这一流派也暴露出了过分强调理论,偏重课程的学术化(培养少数尖子式教学课程),被认为是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

人本主义课程产生于20世纪7O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梅茨等人,它认为课程应为每个人提供自己感到满意的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意、认知、感情、理智、情绪、行为等,并发展其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实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建立了“人性中心课程”。它的出现对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重视人文学科课程、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意志教育等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它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在实施中易助长自由主义。

基于上述现代西方各流派的优缺点,在体育专业理论教改过程中,首先需考虑到应针对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体现学生的情感、需要、兴趣等因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学习过程,造就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生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新型教学模式应是以培养学生能力,适应社会需要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重学生情感、需要、个性、兴趣为向导,集学术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优点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1.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把教学(视听)理论总结为“经验之塔”。戴尔认为靠语言符号、视觉符号而获得的抽象经验,其学习过程速度较快,但不易保持,易遗忘;而通过观察途径而习得的经验,是情境教学,学习速度中等,不易遗忘,易保持;而通过具体实践操作而习得的经验,学习速度慢,但牢固可靠。从目前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的现状看,主要采用了以抽象经验获得的途径,虽然也有人提出运用多媒体教学,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而获得的抽象经验的教学模式。本文的主要思路就是打破抽象经验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查询、合作、讨论、演说、辩认等,并结合具体实践活动,使观察和实践结合起来,并配以多媒体教学,以利于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运用和牢固掌握的整体教学目标。

1.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个人头脑创建的,事物由各人方式去理解,因此强调以个人本身经验来理解,强调以个人本身经验解释现实,赋予意义,并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以上理论,教师在给定问题后,就得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收集资料,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解释现象,并重视小组合作、商讨,这样既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发展自我提供了条件和环境”。

1.4杜威思维理论

杜威提出科学思维的五步法,即问题一表征—假设一推理一问题的结论。萨其曼提出探究训练模式,施瓦布结合生物科学提出了生物教学探究模式,马希尔斯、考克斯等提出的社会探究模式以及学习环模式等。但探究式教学的程序不外乎就是杜威提出的思维方式,归纳为: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的结论,反思评价研究过程、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围绕问题进行的交流对话活动、学生动手动脑,进行探究操作和思维活动,是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解决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中习得学校体育学的知识,即融学校体育学的学习于解决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和经历探究问题过程之中,从中培养学校体育问题意识、提高解决学校体育问题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2.1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创设一种问题情景澈活学生的思维

学校体育学的教学,联系社会或生活,以学校范围选定问题;或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选定问题,问题是学校体育学探究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开始,如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让学生研究。

2.2引导研究

学生起初不知道如何研究,没有研究的技能和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示范。根据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资料,提出假设,按照探究的程序一步一步向解决的方向逼近。学生是学习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放手让其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中讨论、争辩。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的不足,对问题的理解不一致,而争辩中可能把问题看得更全面,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问题的咨询者和解答者,提供背景知识,引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3结论及评价

在学校体育学探究式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研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也注重探究的结果。结论往往是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规律性的东西,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而对结论要求准确无误。如何获得正确的结论呢?除了个人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外,还要有包括教师在内的集体评价。通过展示个人或小组的学习结果,互相评判优点与不足,拽出错误加以纠正,以便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在评判中相互接纳、包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2.4反思与应用

学校体育问题经过探究得出结论,以问题的表征、假设对资料的分析归纳,整个过程中是否有不妥当之处?如果有,如何改进?反思的过程也是检验的过程,寻求更好答察的过程。即使问题求解方案不止一个,经过反思提出更多的方案以供比较、选出最佳方案、人无完人,们现代教育追求的是更加完善和完美的人,趋向于“完人”教育,因而对自己苛求一点,由此养成习惯,必有好处。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将知识应用于问题解决之中,才显出知识的价值,也才能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变成智慧技能,同时在应用中使知识前后相联,构筑成知识链、知识网,使孤立的知识变成统一的、灵活的知以结构,从而在使用时便于提取,提高认知的灵活性。

如平时学完一节课,或一单元的课堂学习,或单元测验,既是对学习的检查又是对知识的应用,通过应用练习,找出没弄懂的地方或理解错误的地方,知错而改及时纠偏,提高学习效率。

学校体育学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去操作、去探究、去分析、去归纳,即注重课常的“活”与“思”,让其“动”起来!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瓦动交流的过程,是激励、激发的过程,有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有方法的引导。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先是教师的帮、扶、引,而后是教师的放手,让其独立学习、独做事,这样才能由依牵负而转向自主地学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具有开拓精神,有主见,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变换而具备终,学习能力的人。

3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3.1自主学习的原则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内外,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此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班级集体化教学和个删化、个性化、因材施教的矛盾,采用了创造性教育思想和原则改变教材体系和课堂内外教学模式,以教师指导,学生自编提纲,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课堂角色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师再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组织引导、控制答疑等途径与学生交往,如此,自然形成了课堂内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干¨积极性,同时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无心学、死记硬背的教学敝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自愿、积极主动和热情的学习气氛,从而达到丁很好的教学效果。

3.2学会学习的原则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学会学习的能力,而是靠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也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都要旧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这个主题,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不断适应新时代、新知识的迫切需要。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调动各种因素,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下,让学生课外自寻资料,自编提纲,课中自我表现,与同学问合作,课后自评、自我总结等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3.3合作学习的原则

应试教学的特点就是学习的个体化,从知识的预习、课堂理解、记忆到课后的复习都是学生个人的事,最后的考试也是衡量个人知识多少的唯一形式,因此,这种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间的社会交往素质和心理品质。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发展学会生存的能力,而生存能力最关键的素质就是群体间相互交际、相互合作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并与老师一起合作教学的能力,按不同兴趣爱好、教学目标分小组,每个小组在课外一起搜寻资料、讨论题目,编辑学习素材等,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更是合作学习、合作教学的实践基地,小组间的不同观点的竞争促动学习小组内的合作,学生在合作中接受同学间的知识。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上讲台,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教学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合作者、向导,师生关系转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由此来发展学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争能力等零质。

3.4从创造中发展知识的原则

与传统应试教育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和掌握知识不同,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创造、想象能力,从收集资料、自编教材开始,学生根据师生协商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接受大量的不同内容和不同观点,然后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交换意见,教师的指导,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最后通过自我评估、以写小论文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这种在创造中、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远比死记硬背的生动、丰富和巩固。

3.5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原则

新型的创造教育思想将扭转“应试教育”出现的高分低能、高学历低创造的状况,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和发展:(1)搜寻资料的能力;(2)独立创新能力;(3)和别人合作工作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4)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5)学会学习、独立操作能力;(6)演说能力;(7)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实践能力;(8)初步科研能力;(9)评价能力。

4实施探究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以小班、中班的形式上课(30—4O人)为宜,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各项活动。

(2)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教师应需有一定的自。

(3)为学生提供方便的文献资料查询服务,包括提供校内“中国期刊网”资料查寻服务。

(4)学期开始,教师应向学生公开学期单元教学计划,使学生明确了解教学目的、任务,以便学生做好各项准确工作。

(5)了解学生的课后感受与情况反映,及时地反馈、修正教学目标。

教育理论论文篇4

我系按照学生的不同专业设置(包括临床、药学、护理等专业),以及学生不同需求为目标,推行英语课程教学分层次进行:基准课程教学层次、学位英语教学层次、专业英语教学层次。学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自主选择任一层次的课程学习。

1.1基准课程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成人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其课程属于基本阶段英语课程。

1.2学位英语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在完成医学成人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在达到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应试能力,顺利通过成人学位英语三级考试,并尽可能取得良好成绩。其课程属于提高阶段英语课程。

1.3专业英语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今后从事医学领域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将有利于其实际工作,也为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或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基础。该课程属于拓展阶段英语课程。

2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医学成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汉互译能力和初步的听力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为此,成人学位英语三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是考核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熟练程度。这里重点讨论学位英语教学层次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实行传统的面授教学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即在校的面授课程和计算机上的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面授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学时,面授课程应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内容,综合语言功能,把讲解词句、结构难点以及英语三级学位辅导内容等语言形式放在面授课程的重要位置上,并把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渗透在每次在学校里面授课的内容当中,以便让学生能够抓住并掌握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动因素,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分析,从他们的思想及语言表达中抓住信息反馈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的薄弱点并做进一步的加强。在课堂上无论从课文的朗读到词语的讲解,尽量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锻炼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尽快提升他们的英语能力和水平。网络学习内容主要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操练,也是面授课堂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每学期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网络课程训练,其英语学习任务占英语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学时。网络学习内容对应教学大纲中的单元内容和三级水平考试内容,学生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认真完成网上布置的单元作业,并且在网络上完成每一单元的测试题目,最终完成规定的网络学习任务。

3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3.1医学成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整理并制作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的大学英语完整课件,包括大学英语1~4册每课授课要点、语法结构、词汇用法、难句分析及精彩、优美、实用的句式等。以确保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即使授课教师发生改变,但授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及学生的运用仍能得到不间断的贯彻落实和执行。针对推行的医学成人专升本英语课程分层次教学,对所选用的教学材料进行调整。保留已选定的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以及郭杰克主编的《大学英语快速阅读》。

3.2扩充学生学习资料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资源进行网络学习,对教材及学位考试中所涉及到的全部语法要点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并配合以相关支撑的大量配套练习题目,如:词汇(介、副词,词组的固定搭配,三级必备词汇)选择、完形填空、挑错、阅读理解、翻译(中、英互译)。收集汇总了近十年的英语三级学位考试真题,并配有相关分析讲解及参考答案,自行组卷整套三级题目或模拟试卷供学生学习练习使用。

3.3配套的三级考试辅导教材为了满足我校医学专业学生参加英语三级学位考试的需求,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三级英语学位考试,应用语言学系增加了校内教材,即《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位英语统一考试辅导用书》,作为配套的英语三级考试辅导教材。书中涵盖了三级考试中所要求掌握的全部语法点并配有大量的对应练习题目,供学生复习时参考使用。其中包括名词与主谓一致;常用时态;被动语态;动词的非谓语形式;虚拟语气;强调句;倒装句;附加疑问句;情态动词;各种从句(主、宾、表、定、状、同位语从句);介词搭配等。此教材先在学校课堂面授教学中进行使用,待使用成熟后再正式出版发行。

4结束语

一门课程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具有团测定尿液中的白细胞含量,是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然而,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测定尿液白细胞的方法纷繁多样,如何帮助新入职人员、科内学习人员、进修人员以及实习人员了解这些技术上的队精神,以及敬业创业精神的教师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医学成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建设的过程中,我校的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建设也在不断的提升,课题的实施推动了应用语言学系成人英语教学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建设的过程也是广大学生受益的过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等,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成人学生,这也有利于医学成人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和学生的综合学术能力的提高,所以说这项教学改革意义重大。由于高等院校成人医学继续学历教育对英语这门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寥寥无几,我校也是首次对医学继续教育实施这种分层次英语教学模式,我们也在不断的摸索探索之中,其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有待今后不断改进、逐步完善。如何开出医学院校的专业性成人英语课程的特色,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这也有待和专家同行们进一步探讨。

教育理论论文篇5

1929年《行知书信》中提到: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这很适合对职业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因为这些学生原来文化课学习成绩差,总是背上落后的包袱,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未来的职业工作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很有意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并不比同龄人差,只要努力学习技术将来定会取得成功。同时教师应该对他们实际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对他们的教育作好长远的规划,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彼岸。例如我烹饪职高班在校期间就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计划,高一着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高二注重各项烹饪技能的提高,高三重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这三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增强了自信,顺利踏上了社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的素质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职业班学生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调整的是心态。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这批孩子真难教育,你对他们一般说服教育吧不管用,你对他们严厉训斥吧结果却换来学生的沉默寡言和强烈对抗。要知道这些学生原来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规范差等原因而经常成为受评的对象,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对此类问题陶行知在1932年《斋夫自由谈》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学生是犯过的,他们是记过的,他们和学生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他们对于学生的问题困难漠不关心。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对此我深有感触,我班学生张某在原来的学校号称“小霸王”,刚进我校时依然我行我素,不时有欺负同学的事情发生,我对他教育了几次效果不明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足球,于是有空经常和他聊一聊球赛、球队和球星,慢慢地他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不知不觉中我把话题转向他的行为习惯上,出奇顺利地让他认识了错误。临近毕业时很多老教师感慨地说:“这些淘气的学生比刚入校时懂事多了,也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关键是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教师朋友般的关心和平等的对待,这在以前的学校里是无法想象的啊!”是的,这种友情方式的教育对心灵脆弱的职业学生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

职业班学生不仅需要心灵的关怀,而且需要行为的感召。这些学生是未来的厨师,掌握扎实的烹饪技术是当务之急,但是他们平时是家中的宝贝,别说烧菜做饭了,就连碗也很少洗,那应该如何教育他们呢?陶行知早在75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正好谈到了这点,其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烹饪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所以与其说教不如在操作过程中启发、引导和教育他们更为有效。职业班学生不但学习能力较差而且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也不强,怕苦畏难的现象明显。如学生首先要练习的是站的功夫,通常一站就是半天,开始有一部分同学坚持不了了,有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蹲在地上,作为班主任的我故意站在大家都看得见的位置,足足半天就这样和同学们一起听师傅讲课,放学后才找这些同学谈,未来做厨师可能站的时间要更长,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老师虽然不当厨师,但是愿意和你们比谁能坚持到底。没过多久情况有了改进,当个别同学有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看看我,想想我说过的话,然后自己给自己鼓劲并坚持下去。刀功对亲手来说又是一道难过的关,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切伤手,鲜血直流,所以其中几个学生望而怯步,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我于是加入到他们一小组中去,照着师傅的要求由我先切,让他们在边上看,然后再强调一下要点,轮到他们去切,偶而我也会切到手,简单处理过后继续操刀操,而且提醒同学要注意刚才老师为什么会切到手,从中吸取教训结果每人都克服了原来害怕的心理,即使有时切到手了,也不会象以前那样惊惶失措了。于是这批孩子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教师同样在实践中达到了目的。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全体学生均通过烹饪三级考试,其中60%的学生还获得了烹饪二级证书,具备了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和发挥自身的价值了。

职业班学生有其特殊性,文化课基础很差,动手能力却不一定比普通学生差,所以对他们的教育不能照搬老一套,要富于创新精神,正如陶行知特别强调的那样──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比如烹饪班的学生在高二过元旦时就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来安排,我的要求就是要有创意能体现我们班的特色,结果当教师们应邀参加活动时,几乎每人都大吃一惊,眼前是用五张操作台拼成的餐桌,上面摆放着由同学们亲自掌勺的各种菜肴,颇有点满汉全席的味道。然后老师们就散坐在同学们中间,大家一起在轻松的气氛里自由地交谈,好象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这时老师们的教育也象友情的提示了,深入学生的心田。当全体学生起立举杯向老师们祝贺新年快乐时,活动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我对学生们烹饪技术的提高感到欣慰。试想倘若按照以往的办法去度元旦,同学们可能早已习惯了,也就不可能调动出如此大的积极性,获得如此强的成功体验,我深深体会到职业教育中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教育理论论文篇6

由此可见,要使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完成中学体育教学任务,就有必要在督促中学生加紧体格锻炼的同时,开展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从而减轻学生自我揣摸的肓目性和不必要的伤害。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及大多数县、市中学,体育场地及设施均很简陋,遇雨室外技术课即停已成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近几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每学期遇雨时间几乎占全期体育课的1/4以上,那么,中学的雨天体育课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据笔者对川北地区的苍溪、营山、南充、岳池、武胜五县市10所中学的调查了解:6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被其他教师占用而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2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为活动;1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让学生自习;只有10%的中学,利用雨天坚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对“四川省苍溪中学”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1985年,有关单位下来检查体育工作,随便问到一位学生:“你们体操学了些什么内容?”该生回答:“学了‘打洋古蔸’。(实为“侧手翻”);另一位学生回答:“还有把腿杆挂在单杠上一摇一摇的,一下就翻上去了。”(实为“单挂膝摆动上成骑撑”)这些动作名称及术语的错误,并非教师教错了,而是学生当时学后,印象不深,记不住而造成的,从那以后,该校体育组全体教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大胆进行改革,坚持利用雨天体育课加强理论课教学,并将体育理论课列入期末考试内容之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引此可见,中学利用雨天开展体育理论教学,确实是一条使学生牢固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良好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雨天上好体育理论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2、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相当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农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3、讲授所教项目,做到学有所用。我国在很多运动项目上已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体育运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不可少的地位。很多学生希望对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这些运动项目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使学生将来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体育,带动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4、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5、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躁,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躁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

6、定期进行考核,引起学生重视。学校应支持体育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配合。考核并非只局限于教师出一套题,让学生定时笔答。而可以把这种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熔于平常的一些体育技术课中。例如,上武术课时,可以抽检学生出来做示范,并要求学生边做边讲述动作要领,看其能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外,还可适当布置课外理论作业,教师收回笔改或在下一堂课进行随堂抽问,以此引起学生对理论课的重视。

教育理论论文篇7

笔者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中的心理能力)差也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学生思维中,学校活动与社会实现隔绝,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隔绝,文科学习与理科学习隔绝,语文学习与政史地隔绝,语言学习材料(教材)与实际语境隔绝,一句话:大脑各信息库之间互相关闭,不能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即缺乏联想。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由一事物而想出另一(类)事物的思维过程。常言的触景生情、举一反三即以联想为基矗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是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架桥者”,如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就都依赖于联想。因此,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有较强的联想思维能力,不但有利于知识能力的量的积累、递加、重迭,更有利于质的飞跃,使思维向更广更深的领域突进。

联想与回忆有密切关系。回忆是在一定刺激物(包括实物、语言)的作用下,在大脑中再现事物的映象的过程,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再现以初识为基础,条件反射在经过多次重复的强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一是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生活,观察、积累、尝试、体验,触角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从名著中了解中外社会生活),“见多识广”是使学生实现联想的前提基础,二是教师有意识地经常反复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各类联想(包括对已有知识和对生活积累的联想),帮助学生沟通大脑中的各个信息库,建立较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使学生能借助积累学好各科知识,并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用一句话表达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程越来越呈加速运动的今天,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际的工具、生活的工具、思维的工具、终身学习的工具”了,而是把它看作人发展的工具,甚至是人发展的本身。这里的人,不仅是指自我存在、更是指社会存在的人,因此人的生存与发展首先依赖于交往,而交往所依赖的核心工具是语言。故而,陈钟先生认为目前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是“语文教育与交往”。人的各种交往构建了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构建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内容,因此,社会生活既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目的指向,又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这样,广阔的社会、丰富的生活、流动的过去未来也就成了语文教育的最大课堂、根本教材,学校语文教学的小教材、小课堂必须取源于根本、一致于根本,且保持持久的沟通,才能“活水长流”,才能改变陷于应试教育中的较为死板的局面。

常闻有人感叹时下的某些文人、艺员、新闻人底子雹后劲不足,须“充电”“回炉”,这里的“底”,无非是指文化和生活积累交织成的“根底”,实际上,谁也不可能靠几本教科书学好语文,语文教师也不可能仅靠教科书教好语文。张孝武先生说:“语文与生活同在。”由此看来,学校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体验,引导学生“反刍”生活,用生活作为课堂语文学习的最好注解,并将语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这是“大语文”教育的根本要求。语文课不应是封闭式的,而应是开放式的。为沟通学生思维中学校活动与社会现实、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沟通文科与理科、语文与政史地、语言学习材料与大语境的联系,联想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注入生活内容,引进“时代”活水,诸多同行早就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改尝试,并正在继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笔者发现许多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都借助于联想,并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联想思维训练。

从心理学角度看,联想思维的种类无非是:相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相反(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它们在语文教育中都各有妙用。相关联想,往往展开事物间的链式联系,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景入情。相似联想展开类比联系,这种求同思维有助于归纳推理。史迁遭腐(刑)著《史记》,孙膑髌足修《兵法》,屈子放逐赋《离骚》,保尔失明(兼瘫)作《钢铁……》,海迪截瘫著译作,海伦(凯勒)聋哑读大学……皆是有志者身处逆境、发愤苦斗之典范,此是一例。对比联想,展开反向思维和辩证思维,或烘托映衬,或旨在求异,或总体把握,如黑与白,阴与阳,忠奸善恶美丑,高山平川,细流大海,下岗与招工,警容与小偷,反贪局长与受贿官员……。以上三种联想大致是拓宽视野,广开思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真切理解,并将课内延伸到课外社会生活。因果联想则往往是由果及因、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向事物的纵深展开思维,或由因及果,由材料推结论,由规律探预见,大多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深入透彻的分析理解。《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淡淡的喜悦,深沉的忧伤,孤独与苦闷,向往与无奈,暗暗萦绕,如果在欣赏这篇至情美文之时,对作者的心境(作品情感之源)稍作深探的话,鉴赏的效果似乎更好。“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几天—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全国白色恐怖笼罩;作者朱自清,文学家、学者教授,后来曾被赞扬的至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联想及此(当然需教师指点引导),那么,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身处1927年背景中,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革命志士、亲族师友的挂念,抉择道路时的痛苦和彷徨,我们就不难感受了。多种联想,可灵活、综合运用,以拓宽学生思路,训练学生的复杂思维能力。从屈原江畔行吟、闻郢都失而自投汩罗,到陶令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做隐士,从范文正公登楼望远、先忧后乐,到鲁迅弃医从文、唤起民众,从钱学森历难回国、报效中华,到莘莘学子拒受高聘、学成归来,中国知识分子正直爱国的精神传统已清楚展现,它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同,对其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多种联想综合运用,加深了了对语文学习材料的感受,训练了思维能力,更渗入了情操理想教育。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联想的作用还体现在沟通语文与政史地、文科与理科、知识学习与思想教育诸方面。常言“文史哲不分家”,从《张衡传》“候风地动仪”沟联地理学科知识,以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剩余价值理论”来帮助理解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用力学原理(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解析写作的立意与选材(观点与材料)关系,用数学三点定面原理讲解论据的量与种类问题,以《圣经》上帝用土造亚当沟联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传说……至于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美育、情感教育的渗透(当然必须适时、有机地结合)材料更是俯拾皆是,前已有例论及。

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渗想思维也大裨益。下举数例。

一是开篇背景联想。

有教师在教《,你在哪里?》一课前,从现实热点新闻——拉宾遇刺,特拉维夫广场群众点蜡烛悼念的场面导入,运用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引出20年前中国天安门广场出现的更为感人的人民悼念的场面,以“中国人民当年却没有悼念自己的好总理的自由,直到‘’被粉碎后,人民面对高山大海喊出心声——‘,你在哪里?’”引起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极为成功地完成一课的教学。《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说》也可以从60年代(写作时间)中国所处的困境导入(还可对时下的下岗、企业困境作适当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写作意图、对延安精神的实质、对自力更生以苦为乐的思想加深理解体会。背景联想,实际上是将语言材料(教材)还原到广阔的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中去。从某种角度讲,教材所选的所有文章本身都是作者被身处其中的现实生活唤起创作愿望后所写的,每个作品都有其实实在在的现实(社会)针对性,都是“有感而发”,所以,帮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作家个人思想经历,指导学生揣摩写作意图,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语言材料能力的关键之一。“还原”生活,才有“活水”。这实际上还是写作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尽可能降低学生写作时写作缘由的“虚拟性”,增强它的真实性(现实针对性),唤起学生的写作愿望(冲动),强调“原”生活,让学生面对“真实”生活写“真”情“实”感,这也是“大语文”教育所决定的。

二是结篇延伸话题,进行现实联想。

有的教师就《毛遂自荐》中平原君和毛遂两人物,引导学生讨论该文的现实意义,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从改革开放广开才路谈到有才之士当仁不让,从科教兴国谈到领导识才用人、为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环境,从毛遂的被动谈到招工求职、推销自己……见仁见智,气氛热烈,学生收获远超过教材本身,课堂效益甚高。结篇将课内话题引伸到课外,由历史人物故事联系到当今时代现实生活,实质上已不仅仅是让学生借现实生活的感知体验帮助理解课内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将课内知识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现实社会生活与人最为贴近,人的发展在将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现实社会,去感受身边丰富实在的生活,运用所学解决(或尝试解决)遇到(或将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是作业重视社会联想、生活联想。

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教育鼓励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在作业设计中注意融入社会生活内容要求和语言实际运用要求。笔者现在所教的高一学生每周都作新闻摘抄(国际、国内、本市简讯各一则)及随感,每课一讲(演讲)也要求他们针对社会现象(包括校园生活)作一事一议,发表感受、看法。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及街头所见所闻,社会上的治安创建、环保交通、大楼落成、商品广告、企业盛衰……无一不可成为他们观察、思考、评论的对象,“两耳博闻窗外事”,然后才能“一心活读教科书”,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又可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在作文设计中,教师要加强题材、感受的“真实性”要求,强调“原生活”,降低“虚拟性”,让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有感而发”,畅所欲言,“感”有不当,可加强评讲指导。一般说来,不要将具体观点“强”加于学生,观点的“假”(不是学生的感受)对学生而言意味着现实针对性(作文语境)的虚假,将使学生无法唤起写作愿望,最终不知何云、无话可说,这就很难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因此,可多作自拟题作文,或定论题式标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自由发挥”(就题材内容和观点感受而言),可能更见效果。有的学生面对徐悲鸿画展遭冷遇而与此同时“逃税歌星”受青睐的现象写下了《悲鸿不悲,德华缺德》。另外,学生利用假日进行社会调查写出《“错别字”社会大追踪》,结合亲身经历写《创建插曲》、《军训掠影》等。教师将语文作业与社会生活源联在一起,既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除了开篇、结篇、作业布置外,课堂教学过程中均可借助联想思维来参与教育教学,但必须注意三点:适时、有机、灵活。

教育理论论文篇8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有学者提出建立全息大德育模式。从客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主体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作为社会巨系统一部分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有学者借鉴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阐释了社会至善与个体从善的关系,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互为条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种规范教育模式,认为当前最大的失调是规范的失调,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还有学者主张建立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以及强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等。

关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问题,有学者认为德育原理应该有分支学科,诸如德育思想史、德育哲学等。在方法论和研究视角上应该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并存,多学科渗透。例如从文化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发生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作交叉移植研究。有学者就借鉴柯尔伯格的道德理论研究方法,建议德育理论要特别加强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科学研究。

上一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校园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