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6 23:32:54

创造教育论文

创造教育论文篇1

一、创造性不能“教”

纵观我国的现实状况,“到底创造性能不能教?”在相当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中,很少有人想过是否要打上问号,而他们所要问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么教”。举三个例子:(1)1995年12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提出“训练创造性思维”之后,我国有较多有关训练创造性思维的书籍问世。(2)黄全愈先生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提到了一个素材:美国一所小学的美术教师琳达·叶格1994年到云南昆明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术交流,不少中国教师请教她:“在美国学校里,是怎样教孩子创造性的?”这位美国老师感到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3)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近些年一些省市在申报职称的条件中,增加了一个条件:必须参加地方组织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考试。这就是说,在许多中国教育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这种训练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通过考试来作出评价。

《现代汉语词典》给“教”这个概念下的定义基本是准确的,即教就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问题是创造性能不能看作是一种技能?如果是一种技能,创造性就应该能教!实际上,把创造性看作是一种技能,恰恰是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根本原因。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创造性是不是一种技能?我们以绘画为例来作分析。中国孩子大多四五岁被送到绘画班学习,要不了多久,孩子的绘画技巧就会很快提高,老师画什么,孩子也基本上能惟妙惟肖地画下来,外国专家一看,对中国孩子画画老练成熟、技巧高超大为惊叹。上面讲到的琳达老师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有一次,她出了一个题目为“快乐的节日”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发现很多孩子都在模仿墙上的一幅画在画圣诞树,于是,她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令她吃惊的是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竟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就是无从下笔。在中国,对孩子绘画,大人多是用“像不像”来评价,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就只会“拷贝”,“模仿”别人的东西,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孩子的绘画过程仅仅是一个由眼晴到手的过程,即眼里只有画,心里没有画,这样在他心中就很难创造出一幅画来。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重复别人,否则就无所适从。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就像中国老师教孩子绘画一样,但创造性是无法被教出来的。

二、创造性只能培养

黄全愈先生认为,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那创造性又如何培养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给孩子一块肥沃的土壤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它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而人的许多非智力因素是只能培养而不能教的,好比种子一样,需要的是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目前,我国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采取的是“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两个阶段互相脱离的战略,其结果是导致硕士研究生毕业搞科研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同意创造性不能教,只能培养的观点的话,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的培养环境的持续性。

2、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今天,那些上不完的兴趣特长班、做不完的作业、应付不过来的考试,使孩子们看起来是如此压抑,他们几乎没有多少东西是自发的,学校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缺乏欢乐,孩子们被期望的就是变得不像孩子。一位美国幼儿的老师参观了中国的一所优秀幼儿园后不无感慨地说:“过分严密的管理,看起来更像一座军营,而不是一所学前学校。孩子们的活动太被动、太克制、太驯服,过分强调纪律次序和行为规范,以致不惜摧毁孩子们的创造性为代价。”而我们中国老师却认为,严格的管理、纪律秩序和控制是学前学校的教学法和孩子社会化的精髓所在,并引以自豪。

事实上,创造性的培养对于自由空间的开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长期把“教育”等同于“知识训练”,孩子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知识训练”的负担太重,为了获得高分,死记硬背大量的东西、做大量的题目,这些都使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哪有自由空间呢?又怎么谈得上创造性的培养呢?

3、给孩子一份恰当的评价

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把“听话”、“守规矩”和“文静”作为儿童的美德,而把“好提问或好提不同意见”、“好动”和“顽皮”作为评价坏儿童的标准。在这种意识的强化和熏陶下,儿童都被修剪成一棵棵“冬青树”,看上去整整齐齐、文文静静。试想,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创造性又怎么能够被培养出来呢?

同样,我们今天的高考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出现了一个误区,即把学生“偏科”看得太可怕了,把学生的“全科”看得太可爱了。把素质教育下的高考改革理解为:学生的知识越全面,素质就越高。其实,虽然一个人的素质与他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绝不等于知识的多寡,除了知识以外,一个人的素质更多的体现于他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等等。“偏科”并不可怕,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能够表现出对某一门学科的偏爱和侧重,表明他较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并着重在这方面发展,这是他日后能够有所作为的重要条件,关键是我们的高考改革不要将这部分学生排斥在大学门外,我们的社会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更为合理。

4、给学生一个启发的课堂

所谓启发的课堂,就是创造性教学:它是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把创造性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就教师本身来讲是鼓励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的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如上海实验小学推出的创造性教学模式,它根据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比例,分为五个子模式: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探索。

美国学者廷伯莱克(Timberlake)曾提供15种建议,作为实施创造性教学的参考,很有指导意义。比如:允许学生发生错误;对课堂发生的捣蛋事件,教师处理的态度应有耐心和弹性;鼓励学生提出不平凡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作品;保护学生免遭嘲笑等等。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还有许多优势,不少学校还能举出很多本校毕业生成名成家的例子,因此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创新素质的培养认为没有必要。学校能为国家培养出人才,成绩应该肯定,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缺陷、不足。以升学考试为目标,以高分和升学率为载体,长此以往,怎么谈得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还谈什么创造性呢?

创造教育论文篇2

浅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浙江省海盐县石泉小学 董玉良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绝大多数教师的重视,并在这方面有了很多的研究。但一说起创新教育,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只是抽象的思维品质和具体的思维方法的培养,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广泛性,以及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禁锢于“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僵化的、单一的思维模式。但深入一下,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则首先是让学生有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才会有创造力;同时每个学生都有着潜在的创造力(陶行之语),只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机会,激发学生创造的源泉;学生只要获得精神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解放,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被充分地迸发出来。 语文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是学生创造的基础。作为母语,语文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是其它科目进行创造的基础。同时,语文是学生接触机会最多,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是最能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学科。它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没有不变的理论公式,它的范畴几乎和生活一样宽泛。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只要教师将表现创造力的机会让给学生,将能激发创造力的机会抓给学生,将实践创造力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产生,跟教师的课堂教学原则密切相关。语文教育是最能最易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所以教师更应确立平等、民主、宽容的课堂教学原则。师生间只有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没有外在压力的宽松的气氛中,具有了安全的归属感,充分地展开创造性的认知活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 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在课堂上,有许多教师往往处于好心,总是在无意识中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感情。他们怕学生不懂不会,理解不深,于是多讲、再讲、甚至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自己的思维结果灌输、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失去的不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创造力的大好良机。就像动物园里关得太久的动物,失去的不但是往日的威风,更多的是求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寻求,去获得。 同样,我们的语文教育也总是侵占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在课堂上,不但没有平等的师生交流,共同讨论的民主气氛,相互宽容的理解态度,反而以“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存在着。学《丑小鸭》,学生只能理解为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学《赵州桥》学生只能理解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结晶;写《我尊敬的一个人》,学生只会写老师、爸妈,老师总是春蚕或蜡烛,爸妈总是送我上医院;写《家乡巨变》学生总是爷爷奶奶先诉苦,然后是我们思甜,或者道路变宽了,房子变大了等等;写景,只能是校园新貌或我家的小院;写物,只能是物的特点和我的喜爱;写事,只能写有“意义”的事;写人,只能写“心灵美”的人…… 在如此“崇高”、“庄严”的“语文教育”下,在失去了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后,哪里还有学生的心灵自由?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哪里还有半点创造力的自由?也许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许多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课堂上不愿意讲,不愿意说,即使讲也是讲老师要他讲的话,讲老师爱听的话,但在课外却能滔滔如流有声有色;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假话整篇,但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真心相见……这说明了什么?是他们不愿说、不愿写自己的话,真心的话?还是教师不给他们机会?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有了机会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所谓语文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语文教育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纵横的机会。 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机会,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作为教师也应拥有这样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我们实在无法设想:一个迷信教材、迷信教参、迷信各种试题的教师会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教师的心灵自由,取决于教师宽阔的人文视野:我们应该博览群书,站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峰俯瞰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我们的心灵应该向古今中外的大师们开放。心灵自由的教师必然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这首先意味着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信任和尊重;不仅教师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更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不仅要真情相对,更要真心相待。因为只有教师真诚、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自由创造的原野。 学生创造力的产生就必须给学生以思想自由。首要是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这里所说的“迷信”主要是指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迷信、对名人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和对“多数人”的迷信。我经常给学生说:“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圣人’;老师也好,名人也好,‘权威’也好,都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我们所学的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绝对完美无暇;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应该的,要听从,却不能盲从。决不能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问学生喜不喜欢这篇课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唯独有一个学生说他不喜欢,他还说出了不喜欢的理由。尽管他的理由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幼稚”,但当绝大多数人说“是”时,他敢于说“不”,而且是对一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说“不”——作为教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赞赏他不迷信不盲从的勇气!我当即表扬了他这种勇气,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给学生以思想自由,其次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特别是在阅读 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燃烧的论坛: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教师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为强加给学生强加给作品的绝对真理。教师可以说《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以“回答她的只是红领巾的一角!”结尾,是多么的“含蓄”而“巧妙”;学生也有权利说:“这太做作,读起来别扭!”教师可以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机智勇敢,而唐僧人妖不分,真假不辨;学生也有权利说:“唐僧不这样做,这不是唐僧了,他又没有火眼金睛;再说如果真的是人,那岂不真的枉杀无辜了吗?”少年的眸子往往比大人的目光更明澈,没有太多世故的心灵往往对课文有着比教师更独特更深刻的理解——多次听着学生评论名家名篇时的“惊人之语”,我常常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给学生以精神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如果学生不敢在文章里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其文章必然充满新八股的气息,而八股文绝无任何创造力可言!我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是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只要真实、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而且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可以与老师商榷,可以与大师对话;可以评论经典,也可以改写名篇;可以可以鄙薄蜜蜂,也可以赞美老鼠……总之,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它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的色彩。被解放的精神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大海是无边无际的草原,雪白的浪花就是那数不清的羊群。”“月亮哭了,泪水化作了星星。”“云,是出走的孩子;雨,是天公公的眼泪,诉说着悲伤的故事。”……能相信这是成绩平平的学生写的吗?其实,我并没有给他们讲要如何如何写,只是让他们自由想象,于是,属于他们年龄的文句便流出了他们的心灵。 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给学生以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当我们无视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把他们当做“低能儿”进行“培养”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也许让我们不甚满意甚至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才能时,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常常令我们惊喜。我们也就会达到语文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首要目的。

创造教育论文篇3

“想象,指人的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⑤歌唱艺术是以人的肌体的嗓音发声器官为乐器,其演唱过程是在大脑神经的支配下,调节身体有关部位,进行创造性想象思维的全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想象思维是加入了主体情感的想象,是歌唱中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由于声乐艺术的不可直观的隐秘性,使想象思维又同时具有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抽象思维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维,是学生掌握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手段。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理论看不见,摸不着,如气息下沉、喉头放松、声音的高位置等许多歌唱中的概念,很多时候要靠学生的认真体会,开动脑筋,同时运用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使左右脑配合工作,才能理解老师的意图,顺利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发出优美动听歌声的目的。进而逐渐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创造思维的目的。具体形象思维是对旧形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形成新的形象。这也是声乐演唱中一项基本的心理因素。对于演唱者来说,丰富的想象可以注入自己的情感表现力,使演唱更具魅力来打动观众,如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通过对家乡富饶美丽景象的赞美,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党的领导。“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歌唱者在演唱的同时就可以想象到“青山、白云、果树、梯田”等景象。并通过想象与联想在头脑中把这种声象转化为客观发声状态的形象和意境,而每个不同演唱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想象出不同的新形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认为:“唯有想象才是各种能力的皇后”,他说:“是想象力告诉人颜色、轮廓、声音、香味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含义。”⑥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在《关于声乐教育的几个原则》中也说:“培养歌唱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只是一个指路人,走路还要靠学生自己,教师要做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联想,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因素。”⑦声乐演唱是二度创作,只有在认真学习优秀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优秀唱法。若一味模仿,循规蹈矩,不敢创新,声乐艺术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声乐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声乐的听觉思维

歌唱的形象思维是以听觉表象为思维材料的,歌唱者依靠大量积累的声乐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歌唱一首新曲子,首先,要看谱子,在心里唱,在没张嘴之前,自己的耳朵已经听到了,哪儿该怎样用嗓儿,哪儿该怎样处理,都要在这时基本解决掉。”听觉表象是歌唱形象思维的基础。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自我声音的判断能力的形成,是依靠综合传导听觉途径来获得的。听觉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培养学生对优美声音的“倾听”能力,诱发学生对优美声音的想象与追求,去感悟演唱时高低声区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字音处理的统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声音的最佳位置。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控制演唱技能,并通过听觉仔细倾听作品的音乐语言。歌唱者只有通过客观听觉感知的获得并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后,才能在歌唱过程中通过自己主观听觉的心理感受,歌唱出客观听觉心理感受的声音效果,才能运用发声技巧歌唱出正确而优美的声音。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艺术美的过程,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歌唱中的情感思维

声乐演唱不仅是有音调的声波运动,而且是通过情感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为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生命的活动。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情感想象也是不可缺少的。任何创造性想象都包含有情感因素。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音乐家贺绿汀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门德尔松也曾说过“……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同一的东西,唤起同样的感情……”⑧学生在声乐演唱中,首先要对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有丰富的想象,通过音乐语言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来传情达意,感染观众。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虽腔极板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如唱《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中“……湖上北风呼呼地响,舱内雪花白茫茫……”时,必需想象出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穷苦人在雪中缺衣少食的惨凉景象,感情悲愤,歌声如泣如诉,歌者应自己先感动,然后才能感动观众。因此情的想象对声乐演唱尤为重要,对学生情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手段。有了“情”的想象,可使思维主体沉浸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唱腔,付出的情感越多,思维过程中创造成分也会越多。

四、歌唱中的直觉思维

在创造思维过程中,直觉思维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直觉是没有通过认真思考而获得的对某个问题突然的领悟能力,它类似于灵感又不等于灵感。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是从直觉发现光学中的运动的,而音乐又是产生这种直觉的推动力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行为家阿洛在《综合左右脑的管理才能》中说:“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能统观全局,根据一些支离破碎,互不连贯的资料,以大胆的猜侧,跳跃式的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从这段记述中,直觉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关系略见一斑。音乐是产生直觉思维的推动力。其实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直觉思维,任何一首曲子各有千秋,是作曲家对某一音乐主体的直觉得到了最美的发展。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是歌唱者突然对歌唱的某个问题的领悟能力或未经认真分析对某个问题提出的合理设想。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常会有直觉思维,长期不解的问题突然有了新的理解,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美国学者阿洛认为,有些人身上这种神秘的直觉思维会变成一种先知能力。日本现明大王中松一郎,平均每年有63项发明,被称为尚健在人间的“爱迪生”。沈建军在《音乐与科学》一书说,中松一郎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请音乐声波来为自己发明创造做功。他把寓所的一间房子四壁涂黑,减少视觉信息干扰,房间内安装许多良好的音乐设备,他每天在这个房间里思考三个小时,一边思考,一边听音乐,优美的音乐刺激了他右脑的思维活动,同时左脑也为右脑的创造思维活动输入了解决问题的编码,在音乐的驱动下,达到直觉的结论。

科学发展到今天,信息社会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哪个国家能培养出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人,哪个国家就能立于世界之林。“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这一事实令一直以来自视高人一等的美国上下为之震惊、羞愧,国人把矛头指向教育界,认为美国的科技水平不逊色于苏联,但是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普及和教育不如苏联,最后把问题的症结归于:艺术教育的落后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克林顿政府在1994提出《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⑩因此作为声乐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音乐能开发右脑这一有利条件,认真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认识到:作为最古老的声乐艺术在开发人右脑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声乐不只是娱乐、愉悦,更重要的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掌握和改造世界的创造力。

注释:

①教育部人事司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②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③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④沈建军.音乐与科学.中华音乐文化教育基金会发行,第235页.

⑤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⑥同⑤第54页.

⑦喻宜萱.喻宜萱声乐艺术.华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⑧刘智强.世界音乐家名言录.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页.

⑨薛良.歌唱的方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⑩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创造教育论文篇4

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重新安排,组合已有物理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和形象,如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创立电磁理论等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二是突破已有物理知识提出崭新的见解、设想、思路、观点等,如普朗克创建量子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等都是从崭新的思路出发,突破已有理论,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典范。总之,把众多以知同未知结合起来并将它们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就能产生一种新思想、新认识,这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呢?

一、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激发学生物理创造兴趣。

我们教师大多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考虑,这与现代教育所要求的个性化教学是有些差距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望呢?首先,要激发认识兴趣。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认识本身不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是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其次,要通过“问题解决”来实现具有自我创新价值意义的智能活动。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展示自己才干,特别是创造能力的愿望和要求,这种潜在的欲望驱使他们积极进取,取得成果而获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设法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发挥创造潜能的机会,例如在物理实验课上,让学生动手接触和摆弄物理仪器,设计实验过程,在实际的经历中感受物理世界的有趣和神秘,以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胆遐想、巧思妙解、设疑善问、诱导学生摆脱书本和教师约束的自主观察、猜想和质疑,使学生认识到物理规律的多样统一、物理议程简约对称。而对学生所提出的不准确的设想、方案、假设应予以“容忍”和鼓励。

二、鼓励学生开拓知识领域,善于联想,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往往靠有关物理知识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实现识记上的飞跃。因此,开拓学生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日本发明家田熊常吉,在动手改进锅炉中的~水流和蒸汽循环~的时候,忽然联想到童年时代学到的人体~血液循环~,于是将循环中动脉和静脉的不同功能,一起用到锅炉的水和蒸汽的循环中去,结果热效率提高了10%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将物理现象与自己所知实例产生联想。是由马拉车用力想到牛耕地也用了力。由汽车刹车想到滑行距离、磨擦力、惯性等等。引导学生将物理规律和实验结果联想起来。如,提起沸腾就联想到蒸发、汽化、沸点等;由反射想到平面镜、凹面镜等;由漂浮想到漂浮条件、浮沉条件、受力情况等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由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即有时间,又能空间,既思前因,又想后果,从而步骤有秩序地扩大思路。不断突破,从多方面达到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在教学中努力使物理知识图象化、符号化。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物理定律,公式及物理问题可以用图形描述,许多复杂的问题如果对其物理规律没有深层次的理解,解决起来常常是束手无策,如果采用图形来描述其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使问题简化,一旦找到图形所蕴藏的深刻的物理规律之后便能矛塞顿开,使物理问题图象化,一见“图”想“规律”,讲“规律”出现“图”。如棱镜的彩色光带是通过多次观察感知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它可被进一步抽象为“光的色散”概念,看到v、t等等符号或它的组合形式V=s/t就会从大脑中浮现出与速度有关的概念图象,进而展开深入的思考。

四、在物理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大胆“猜测”。

在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前,先引导学生推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提出产生这一结果的理由,再由实验加以验证。这样既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又有助于养成遇到问题敢于大胆“猜测”的良好思考习惯。例如,在做验证大气压强存在实验时,杯中装满水,用轻质硬纸片盖在杯口,然后将杯倒置,松手后,问纸片是否会落下来?可先让学生猜测,并说明所依据的理论,这样既可产生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五、鼓励学生自主“质颖”。

有句名言“怀疑是创造之母”。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讲授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思索。大胆质疑和自我释疑。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多发问、大胆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是鼓励学习对已有的理论和观点有一个大胆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如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和冰在溶化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呢?再如装水的烧杯内漂浮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至沸腾继续加热,小试管内水不会沸腾,而实际情况是有的学生在家里透过玻璃锅盖发现锅内盆中水可以沸腾,这一类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应予以鼓励。

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环境学习在这些课外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例如,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以及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试验等等。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灵感,增添创新的意向,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七、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在讲座中不断加强求异好奇、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意识,充分发展个性,而我们教师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掌握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因此我们就应善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通过相互讨论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使课堂上有疑问、有猜测、有争议、有惊讶、有沉思,要透过有限去展现无限。如回答物理问题很有道理,但却与众不同,解题方法独特且结果正确。

创造教育论文篇5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先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更规范更有效的进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需要从课程目标出发,更好的整理生活材料,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才能提升艺术创作力。

1.从幼儿特性出发

年龄段的不同孩子身心发展的水平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对幼儿园孩子进行“纸”这类教育活动,即使在进行同一材料运动活动的时候,往往小班的孩子只能进行简单的粘贴活动;中班的孩子可以进行剪拼、贴纸等能力较高的活动;中班的孩子动手能力会有更大的提高,可以作画、造纸,还能进行不同纸箱的个性装饰、搭配、拼凑等活动。幼儿的身心水平决定活动在设计的时候要在目标和要求上更合理,合理定位选择材料,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2.从课程目标出发

因为整个幼儿群体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避免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孩子,在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大部分孩子能否完成。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特殊的要求,反之要降低要求。例如:进行“秦砖汉瓦”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大部分孩子能合理布局、敢于作画;较强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丰富画面情境,更好的搭配色彩,利用不同的材料呈现立体画面;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正确使用颜料和画笔,画出所画。确立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才能保持幼儿的艺术感觉和兴趣,加强自信,加强艺术创造能力。

3.从材料性质出发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自然有着不同的特征和性能,若要将他们的美术功效充分的展现出来,某一次的操作可能不会实现,幼儿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能力、水平,层层递进的开展教育活动。例如要求学生在生活观察植物并学会收集,欣赏植物独一无二的形状、天然的叶脉、色彩,从而可以点燃孩子们的创作热情,鼓励孩子自由发挥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提升目标,鼓励孩子去运用颜料,自由拼摆和粘贴各种各植物、动物的造型。在此基础上,目标可以提高,鼓励孩子们将叶片任意涂上颜料自由摆造型,然后转阴到彩纸上,通过这样的启发,再鼓励孩子们用线、纸、芦花等不同材料进行辅助,加强丰富,提升内涵,最后利用洒、甩、流等方法对色彩进行完美的融合,加强艺术品效果。

二、通过观察生活材料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但是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方面观察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美术活动的基础就是观察。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的时候,要注重幼儿的特性,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吸引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去观察、想象、思考,从而激发艺术创作力。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让学生画春天,春天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是非常宝贵的生活材料。将幼儿带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观察春天景象的变化,同时进行适当的提问“:春天的手将小草变成了什么,像什么?桃花像什么?”鼓励孩子们积极观察,敢于思考,大胆想象,寻求自己所想的答案。这时,会有幼儿回答:“刚刚出土的小草,非常娇嫩,犹如新生的小生命。”还有回答:“春天的小草非常柔软,像大大的绿地毯”。还有的孩子认为:“桃花像棉花糖一样。”等等。通过这样的教育过程,不仅让幼儿学会了留意了身边的生活材料,还让他们学会了观察,认识失误,培养了艺术创造力。

三、通过操作生活材料来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融入到幼儿美术活动中,关键是实践,美术活动中实践操作过程是幼儿动手动脑主动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艺术创造力才能充分的发挥。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创新,拓宽思路,大胆想象、创造,不能依葫芦画瓢。例如:在画“有趣的乌龟”,乌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容易见到的,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乌龟,分析乌龟的外形特征;幼儿在生活中最喜欢、最吸引他们的环节就是看动画片,让孩子们观看动画片《海底世界》,了解到乌龟生活在大海的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活动?会干些什么?最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脑海里勾画龟的形象。然后由教师示范,让幼儿观看老师的表现手法。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融入到画画中去,就出现有的画龟在海滩上嬉戏,有的画龟在海底漫游,有画龟与小鱼游戏,内容丰富多彩,作品都表现出了孩子们自己的想法,融入了一定的创作元素,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

四、立足幼儿兴趣,投入生活材料,培养艺术创造力

幼儿园美术活动要求材料要自然、新颖,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当然幼儿的兴趣也能时常改变材料的作用、价值,产生的新的灵感、新的思路,让美术活动升华。因此,需要适度的投放生活材料,可以更好的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创造源泉,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作品才能更显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

1.立足幼儿的兴趣点,有规划的投入生活材料

根据幼儿的天生特性,在生活中和美术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点,这些兴趣点可能是集体关注的,也可能是个别关注的,幼儿教师应该准确抓住这些兴趣点。需要善于观察,及时掌握每一个幼儿的兴趣、能力层次,通过个人或者小组的指导方式,了解到幼儿的不同需求,然后根据兴趣的转变来准确的投放生活材料,鼓励幼儿敢于探索和创作。例如:在参观花展的时候,幼儿被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花所吸引,尽管被花的海洋所包围进行写生,但是未能掌握幼儿心中的想法。为此教师可以开展“造花”的活动,幼儿对这一环节兴趣更是高涨。这时,发现某些小朋友在发呆,原来是因为花周围没有蜜蜂蝴蝶等这些小动物来衬托,于是及时找来各种材料来作为代替物。新材料的出现把整个活动推向一个高潮,作出的花,不仅有花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来衬托,整个画面就有了生命、有了活力。幼儿教师在及时掌握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将生活材料投入,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艺术创造能力。

2.提高兴趣深度,层层递进投放生活材料

孩子们对于材料的要求不会一成不变的,随着能力的增加和不同会逐渐改变自己的兴趣的,同时材料的变化也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掌握幼儿的这些特征,教师要时时更新材料,改变材料的性质和作用,让美术活动更加升入。随着难度的增大,思考角度也会不同,让孩子们尝试通过辅助材料的使用,能获取更多的操作经验和知识,保持探索欲望,激发创新意识。例如: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鱼。让学生带来一条小小的黄色的金鱼,很多孩子就被吸引住了,有的拿手去拨弄它,有的仔细观察,有的议论金鱼吃什么,在哪里生活,场面异常热闹。借助机会,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参与“金鱼”写生的活动;幼儿会自发的去收集很多关于金鱼的资料和艺术作品,然后经过一番激励的讨论,原来“金鱼”的世界也很丰富多彩;趁热打铁,我从材料箱里找出纸盘等材料,有助于孩子们打开创造思路,利用不同的方法,因人施教,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适当的投入辅助材料,将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兴趣自然更加浓厚,产生新问题、产生思路,爆发新灵感,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五、在评价中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在对幼儿的艺术活动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时候,无乱作品的效果怎么样,教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称赞。特别是对于很好的作品,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其他小朋友进行欣赏、学习和评价,同时启迪小朋友的思维,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教小朋友玩转橡皮泥,可以交他们做小狗,幼儿根据生活中见到的狗狗形象,塑造出各式各样的小狗形象:有的在啃骨头,有的追逐飞盘;有的在咬尾巴;有的在趴着睡觉;还有的在互相嬉戏等。这个时候,鼓励孩子们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有的会说:“小狗狗累了,在睡觉。”有的会说:“小狗弟弟和妹妹在玩游戏。”面对不好的作用,也要及时进行鼓励,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充满了信心;对于大胆的想象、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赞美,借此机会也要启发幼儿的思考:例如这样做会什么样?如果把狗狗的动作在形象一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和场景呢?鼓励孩子们谈得更多些、更广些。这样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低声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提升幼儿对于生活的自信,更积极更主动的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好的提升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六、结语

幼儿教育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工作,幼儿教育的对象是爱玩、爱想、爱动的稚嫩小孩,他们的共性更有朝气、更有个性,幼儿的特殊年龄段和思维方式为教师的创造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每一个孩子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注入到艺术教育活动中去,能充分的挖掘儿童的潜在能力,培养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创造教育论文篇6

总理在2009年9月4日发表讲话《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指出:“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1]这段话指出我们目前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信息化,越来越需要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我们再“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眼光看,教育影响政治,只有教育才能使思想变化,主持教育的人,自己若不先思想变化,只是敷衍守成,盘踞下去,摆不出新气象,国家如何能有希望?”(李敖)[2]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素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因此,社会呼唤出现更多的思想睿智、勇于创造、精益求精的教育名师。关于何为名师?有的学者认为,名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1. 热爱教育事业,投身进步的教育事业。2. 艰苦奋斗,创造丰硕的教育成果。3. 生前身后形成广泛的教育影响。”[3]也有的学者提出“名师应该有以下5种素质:1. 真诚无私的教育爱。2. 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及其显著的工作实绩。3. 独特的教育经验和思想。4. 为人师表,成为教育目标的化身。5. 一定的社会影响与声望。”[4]由此可见名师都具有“独特性”“创造性”的特点。新时代教育者要成长为名师就应首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一、做研究学生的思想者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的思考力已经羸弱得以至萎缩,我们就不能指望他的学生却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

今天的时代我们的学生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的思想也丰富多变,更加“个性化”,要求教育者要善于研究学生。学生关心的话题,他们的好恶习惯,交友圈子,流行语言和行为等都是教师研究的对象。于漪曾说:“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对他们的思想性格,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语文基础、语文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了解研究,摸准他们的实际,知之准、识之深、蓝图的绘制才有依据,教学才会避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魏书生就是这样从研究学生,抓住教育契机,成长为名师的。他刚开始执教的盘山县三中是一所普通的城郊中学,教学设施简陋,学生是重点中学按4∶1选拔后的淘汰生。但正是这样的环境给予了魏书生教改的天地。魏书生当一个班的班主任,代两个班的语文课。一个是普通班,一个是特差班。第一节上课之前,他已经熟悉了教材,设计了教案,观摩了其他老师上课,掌握了约定俗成的教学环节,但面对课堂上混乱的秩序,学生麻木的表情,他意识到了语文教学必须要改革,他的教改是从改变后进生开始的。在实践中,面对学生成绩较差、纪律也不好的实际情况,他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教改实验。可以说一开始就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矣。”[5]这是他的高明之处。而自学能力的首要问题是学什么,他和学生商讨后画出了知识树,树上有10个分支:拼音、生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二、做超越自我的思想者

名师与普通教师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不满足现状,善于超越自我。教师在从事教学10年左右的时间时,教学已经轻车熟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一时期其实正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关键时期。善于学习,勇于进取的教师,会在此时将教育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安于现状的教师,只能永远做一个教书匠。

教师要超越自我,首先应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修养。名师都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我们在分享他人思想成就的基础上,经由观察、体验、感悟而创生思想。思想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一种自觉的追求,使生命昂首挺立。

人们常常把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称为教育的“百科全书”,而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他几乎能够担任中学所有课程的教学,还特别擅长写作,他生前不但写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著作,而且还为他的学生写了一千篇小说、童话和故事。相比之下,目前有部分中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先天不足的弱点,无论是对传统的国学精华还是对当代的世界文化,都缺乏深厚的功底。就素养而言,我们现在很难找到一位蔡元培式的校长、朱自清式的中学教师或叶圣陶式的小学教师了。

科技创新、知识更迭、信息爆炸的时代,真可谓“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大环境在变,教材在变,语文教师丰厚的积累便成了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所以,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无论多高明的语文教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都是行不通的。

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出色的专业特长,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精深”也是成为名师的必须,因为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专业知识是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与教育发展需要的。而专业特长则指语文教师在能力方面所呈现的比较突出的语文才能,如出色的朗读水平、书法技艺、写作才能、口头表达等,这些对语文教师的成名无疑是如虎添翼。如果说“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成名的“助跑器”,那么,“出色的专业特长”则可喻为语文教师成名的“冲刺力”。

其次,与时俱进、优化知识结构是教师超越自我,成长为名师的又一关键因素。新形势下的名师,大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能及时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名师知识结构的改变,可以这样概括:一是从单一型结构向复合型结构转化。当今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知识一体化,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走向高度统一。二是从封闭型结构向开放型结构转化。所谓封闭型结构,即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结构。开放性结构是指能够接纳一切有用的知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三是从被动型结构向创造型结构转化。被动型知识结构,是指知识与能力的分离,而在创造型结构中,知识和能力是统一的。名师都是在知识结构的更新中,逐渐创造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实现自我超越。

三、做勇于创造的思想者

教师如果只做教学参考传声筒,因袭前人的教学成果,不思创新,这样的教育者,虽然是站在讲台上,但在思想和精神上却是跪着的。失去自我,泯灭个性只能导致教学生命的死亡。正如《不跪着教书》一书的作者吴非所说:“教师如果没有思想,那么,学校便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因此,名师应该是一个勇于创造的思想者。

“敢探明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的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6]陶行知在这里强调的重创造即“探明新理”,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所贡献;重开辟,即拓展教育领域,他把教育办到民间。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如此。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育人观,叶圣陶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又在语文教育领域加以发展,就“语文”定名、定性及教材建设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世界充满了创造力,无论在什么领域,凡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创造能量充沛,创造精神活跃的人物。考察于漪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源于她蓬勃的创造力,创造的激情和才华构成她事业和生命的内核。她在自己的第一本专著《语文教苑耕耘录》的扉页上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话:“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7]因此,她在语文教学中,以自己敏锐的思考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观点,并不断实践,开创了自己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潜能,凡是能成长为名师的教育者,都在教学第一线,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坚持教学教改实践,取得辉煌的成就。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李镇西的生活化语文观等教学思想与实践,都是他们勤于创新探索,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实践的结晶。

善于反思,是创新型名师的共同特点。于漪曾说:“我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做出一点成绩,因为我始终使自己的教学处于自以为非的状态。人只有在否定之否定中才能逐渐成熟起来。”[8]教育者要从来不轻易打发教育中发生的问题,常常“三省吾身”认真解剖自己:当学生违纪时,是否由于自己采取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是否由于自己的课上得不好;当学生未完成作业时,是否由于上课没听懂。

教育者在大胆创新实践的过程中,要勤于反思,并总结成教育论文。李镇西就是这样一位辛勤的耕耘者,他写了大量的教育随笔和教育反思文集:《爱心与教育一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100封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我班的故事》《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散文随笔选》等。魏书生把自己的经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陆续写成了《语文教学探索》(1990年)《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年)《魏书生文选》(1995)《家教漫谈》等书。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身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愿我们有更多的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孜孜求索成长为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的教育名师。

【参考文献】

[1] .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J]. 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2] 李敖. 高等教育的一面怪现状,李敖大全集2・历史与人像[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225.

[3] 程大琥. 试论名师的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00(3).

[4] 周川. 试论教育家的角色特征与成长因素[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3).

[5] 《辽宁教育》编辑部. 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M]. 沈阳:辽宁出版社,1984.

[6] 陶行知,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室. 陶行知全集[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7] 陈小英. 试论于漪的创造品格《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4.

创造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职教语文;陶行知;创造教育;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26-02

引言:

人类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和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把职业技术院校建成学生“创造教育”学习的第一场所,建立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配合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发挥职教语文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些对于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创新型城市的建立均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笔者及课题组的成员,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总结出如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一、树立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初提出了创造教育理论。这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端所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内容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别出心裁”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至真至善至美”的活人。而达到这样目标的途径就要让学生去做,在做中学,要行动起来,解放学生手、嘴、脚、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只有通过做,才会发现困难,困难解决了,新价值才能产生,而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这一思想对于占据中国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和意义。首先从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而言,培养的是能够从事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而不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科研人员。这就强调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适应时代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如果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容易被淘汰。其次,针对职业教育的对象而言,职校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所以学习中应该以感性认识、行动把握为主,也就是“做”很重要。最后从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言,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方法仍未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重讲有余实践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同时功利性较强,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所以严重排挤语文等人文素质的软科学严重排挤。这也与职教语文教学存在众多弊端进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有重大关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职教语文教师应该秉承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以生活为内容,让学生灵性地学习语文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强调只有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创造教育,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的聪明才智。他进而指出“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学应该生活化。只要善于挖掘,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够很好地取舍,引入课堂,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也会教学轻松,师生在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容易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种脱离学生、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职校生的智能类型,在教学中必然会举步维艰,教师痛苦,学生沉闷。那么如何把生活和语文相联系,实行语文教学生活化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的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这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了。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摆脱“三脱离”,实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和贴近社会,把生活充分引入到课堂中,用生活诠释语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理解生活,目的是更好地懂得生活,将来更好地改造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和创造者。

1.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是热爱生活的人具备的能力之一,所以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在教材中,有的课文所写的内容或对象经常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事物或现象,但学生因为平时不善于观察,所以对此在内心并未存在相关的知识架构,造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的障碍。如果老师去讲,学生们不屑去听。所以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学习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一文时,笔者就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不过多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去观察不同时期荷花生长的过程和形态,甚至要求学生把不同时期荷花的形态画下来,进而思考荷花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学生们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攻自破,同时还衍生出很多新知识。

2.再现生活。职业教育的教学应该以情境教学为主,这是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是主动存在的,而教师是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是反应存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真实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如临其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对一个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事半功倍。如学习《氓》《雷雨》《祝福》等文章时,笔者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倾情演绎。学生们认真研读课本,反复讨论,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角色定位,这个过程便深入理解了课文。同时,学生们思维活跃,紧跟时代,演绎了现代版的《氓》,把文中的生活和现代生活进行了比较再现,效果很好。

3.体验生活。这里的体验即为“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做。“通过行动来学习”是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关注的一面。教师把课文内容形象展现给学生之后,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的元认知,进一步加深体验和感悟。如学习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一文,笔者把课文中描写的幸福瞬间结合学生的实际做成幻灯片,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每天生活在幸福和爱中,应该学会珍惜,学会热爱生活。同时要求学生给爱自己的人做一件事,让别人感到幸福。这样学生明白了“生活即语文”,提高了生活的觉悟,拓展了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克服了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利于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的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创新,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方法向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转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注重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这也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陶行知反对偏重书本知识、偏重主观研究、没有发明的心理教育,注重体验教学法,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的能力,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通过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帮助、咨询,在课堂上流汗的应该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以师生及生生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

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第一步,笔者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给以分析、评价和质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谈出了不同的见解。如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简短而有内涵,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此文很普通,甚至在用词上存在不妥之处。第二步,笔者并没有忽略学生的看法,而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通过精彩的唇枪舌剑,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达成了共识。第三步,教师针对辩论多元评价,同时给以明确的指导,把此次课的重点和精华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第四步,就文章主题,结合社会现实,谈谈自己对美的认识,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第五步,请一位同学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观瞻墓地,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给大家建构了一次生动感人的旅游历程。同学们重新回归课文,也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这样,通过师生多种形式的互动,学生不仅开阔了思路,展示了思维的灵活性,并表现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对于学生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教师要从正面给以肯定和启迪,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善于否定的思想品质,从而不断创新。

四、营造和谐民主的创新教育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保证

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师生间民主、平等、理解的和谐环境,创设一种宽松、宽容、宽厚的氛围,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到生活中去扩大视野,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支配。这样,把自还给了学生,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思维活跃,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创新型人才必将日渐增多。

这里,关键是语文教师要更新创新观念。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一位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语文教师要树立起素质教育观念,树立起多元智能的人才观,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要不断实施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昌来.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J].文教资料,2005,(1):5-7.

[3]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本文为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0年立项课题“建设创新型廊坊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的研究”研究论文,参研人为:龚金彦、陈银梅、余慕川、华亮、潘书文、孙杰、郑敬

创造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三创”教育 创造教育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武汉大学多年来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本,在创造、创新、创业,即所谓“三创教育”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形成新世纪创业人才培养模式--“KAQ模式”,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进的模式。其中,知识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定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为全国“三创教育”的教育试点。

武汉大学提出的“三创”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和教学,通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依托跨学科的实验班或“基地”造就“三创”人才,是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的一大特色。自1992年9月开始,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实验班以来,武汉大学先后开办了人文科学实验班(又称国家人文科学教育基地,下同)、数理经济实验班、数理金融实验班、世界历史实验班、WTO实验班、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国学实验班、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以及即将举办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实验班等,创立多种学科复合型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学实验班为例,该班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我国传统文学、史学、经学等基本知识,熟悉当今世界人文科学基本走向,掌握计算机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复合型人才。学校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精品课、实践课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管理手段,以鼓励促成学生早成才、快成才、成创业人才。

围绕培养“三创”人才目标,学校还建立了学习竞赛、科研发明竞赛的“创新学分制”,即学生公开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学习学术竞赛奖和社会实践成就奖等,经专家评定后可授予相应学分,计入总学分,以此可抵修部分选修课。此措施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积极动脑动手开展发明创造。截止目前,武汉大学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创造各级各类发明竞赛中已获得多项大奖。

一、“三创教育”之理论内涵

1.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⑴创新意识培养。意识是观念,是精神,是欲望。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价值诉求和精神意向。

⑵创新思维培养。思维使人理性,理性产生方法,方法产生路径。思维是一切实践活动的起点。思维要有创新性,创新性的思维又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重点在:一是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二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三是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设想。

⑶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是创造之源。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

⑷创新情感及人格个性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更主要是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活动。以情感意志为特征的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活化人的创造意识,而且能促使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个性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求新求奇的思想情趣和丰富的人间情怀等。

2.创造教育

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特征,人之为人的最基本、最深刻、最完整的统一本质,就是人有自由自觉的、千姿百态的、现实的实践创造活动。

20世纪以来,发展与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及创造能力受到学者们的格外关注。20世纪30年代,创造学在美国诞生;15年后,创造教育学诞生。

⑴创造教育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培养与形成。”从根本上说,创造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实行优化教育,发展人的优秀本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

⑵创造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职能。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地认为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或者说,这三大功能点也可以归并到社会生产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两大职能中。

创造教育不是改变了教育的社会职能,而是强化了它的职能,这也是由创造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创造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通过他们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

今日之创造教育,以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它属于高效性的教育。这种高效性与普通人才相比,体现出群体性、多样性、突破性和层出不穷性等特点。

3.创业教育

创造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典型特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形势日益紧迫的今天,培养能够自主就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型人才的创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

1989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北京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即后来普遍赞同的“创业教育”。

⑴创业教育的定义及其内涵。所谓“创业教育”,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型的人格精神及其个性得到充分激发和增强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独立生存与发展本领的培养,促使他们大胆走向社会并改造社会。在现阶段,我们的高等教育应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英文为enterprise education,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究其含义,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显然,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

(2)即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3)强调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非要求所有受教育者都去创建自己的公司企业,而是在于强调当下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创造精神培育为宗旨,并通过传授创业知识与技巧,让受教育者知道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及其涉及的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帮助他们理性地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其人生路径。

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在于以人的创造精神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开发为核心,通过多种教学、非教学、培训的方式,提高人的创造品质,改进思维技巧,训练人们掌握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创造性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增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创教育”的理论共性与个性

“三创教育”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1.“三创”教育之共同思想原理

从总体看,“三创”教育遵循的基本思想原理是一致的,即都是以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

⑴脑科学。根据科学实验观察,人脑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为了保证大脑的健康发育,应当掌握大脑各个发育的关键时期,提供感觉信息输入、运动型活动和营养物质等良好的条件,使大脑的可塑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脑力开发远比使用更重要。人的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同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的程度与速度呈正比的。

脑功能的开发从创造学意义上说意味着:挖掘脑功能的生理性潜能;激发脑功能的能动性潜能;提高脑功能的训练性潜能,“三能”齐发,对于提升人的创造潜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⑵心理学。人的各项身心素质包括体魄、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影响及培养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每个精神健全的人都有普通创造力,具有伟大创造力的属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力是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年的创新教育,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培养青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它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培养分散思维的集中思维,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②培养青年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同时,丰富的想象,往往能激发青年的创新欲望。

③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根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

④培养青年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即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青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⑤培养青年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一个对科学毫无兴趣的人,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当然不会有创新成果。

⑶教育学。卢梭说,我们生而软弱,因而需要力量;生而无能,因而需要他人帮助;生而无知,因而需要理性。所有我们缺乏的东西,所有我们赖以成为人的东西,都是教育的赐予。人的创造性智慧生成依赖于教育,而有效教育又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创教育”思想及其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开拓了教育学理论的新研究领域,它所要求的新型知识与课程体系及其实践教学,还特别丰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2.“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关联性及其区别性

“三创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概念,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辅相成,无法割裂。

⑴“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与关联性。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取得新成绩的一切思想和作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思想和作为,通常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是指“创造的革新”,强调在原有知识、技术和技巧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创业则多是指创办和开创某种事业,是一种将创造、创新变成产业和现实的活动,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只有“创业”才能把创造和创新的成果发挥实效,落到实处。

可见,创造、创新、创业具有的内在关联性,给予认识主体一种“新”的感觉,都含有“创”的成分,但“创”的程度、形态、阶段却不同。创造从一般意义讲的开创,而创新在于再创性,而创业则是将头脑中的思想、创意、想法变成现实中的事业的系统性的过程。创造才能是不完美的,但创造能够孕育前所未有的东西;创新突显“推陈出新”,却常能使己有的创造尽善尽美;而创业则使创造和创新的结果产业化和财富化。从创造、创新到创业,形成一体,成就事业。

⑵“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区别性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理解,“三创教育”概念的内涵各要素之间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组关系。

①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不管是原创还是再创,“三创教育”中的创造与创新两个要素最具有价值意义的同质性,因而它们共同处于整个概念的上位。作为“三创教育”,设计科学的知识课程体系和完善教学实践过程是落实创造创新教育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及达成学生的智慧生成是实现创造创新教育的关键,增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开展“三创教育”的根本。创造创新是人的本质特性,即人类的独具禀赋和创造创新者的出众品格。这正如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所说,从根本上说,人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也依靠自己去获得某些东西。

②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如果说创造、创新教育主要着意于人的精神成人,创业教育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事业成人。

第一,创造创新教育是以新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各种丰富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造创新精神和增进创造创新知识素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第二,创业教育则是以通过各种现代知识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授各种创业基本知识技能,开发提高学生自主开创伟业的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能力的教育。

从创造、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概念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造、创新是创业的基础,高等学校的创造、创新教育成效,可以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业绩来检验;创业是创造、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倚仗创造创新教育的扎实根基;创造、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并不说明二者可以相互替代。因为,仅仅具备创造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

综上所述,创造、创新与创业教育,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辅相成,又无法割裂,它们形成一个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的一体化完整关系。

参考文献

[1]孙萍茹等.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2]马健生.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中国创新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0,(3).

[3]刘道.与创造教育概论——谈知识、智力、创造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上一篇:初中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