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高中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8 02:44:46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1

[关键词] 移动技术;表征;多重表征;几何证明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麻娟(1989―),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研究。E-mail: 。

一、引 言

随着移动技术的蓬勃发展,手机、电脑、PDA等移动设备无处不见。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直接影响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传统几何课堂教学中,老师以口头陈述和肢体语言协同的方式完成几何教学,而学生必须认真听、看、做笔记、思考和联想已有知识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然而,许多研究者对几何学习者试行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发现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原因有不完全理解问题和数学符号、直接根据视觉证明、证明时缺乏学习策略[1]等。

Behr等基于布鲁纳的表象理论,提出利用表象系统构建一个交互式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2]。如果学生清楚多重表征之间的交互连接结构,就会更容易解决几何问题。所以,几何教学中强调使用多种表示形式减少认知负荷。为了减少初中学生在几何证明中的认知负荷,我们基于多重表征理论设计了几何证明学习系统,探讨其对学习者的影响。

二、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

多重表征系统设计

(一)多重表征系统设计理论

1. 认知负荷理论与几何学习

教育心理学家 John Sweller将认知负荷分成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几何证明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知识经验的高低和学习内容各要素之间的交互复杂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与几何证明系统的教学设计有密切关系;相关认知负荷是优化学生认知结构,重新合成几何证明步骤简单有序的知识体系,有效降低学生记忆的认知负荷,节省有限的记忆资源。

同时,认知负荷理论对优化数学多重表征学习的教学设计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优化特点包括:(1)将教学信息打包、设计成有意义的信息包以降低内在负荷和外在负荷,并且增加有效负荷;(2)运用回答问题、暗示等教学支架策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其在多种表征间交互学习,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和转译,充分发挥多重表征的作用,产生更多的有效负荷。

2. 多重表征理论与几何学习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和心理领域的发展,研究者 Hiebert 和 Carpenter在数学领域把表征分为内部表征(抽象、具体等形式)和外部表征(语言、文字、符号、图片,或实际情境等形式)[3]。Ainsworth指出,学生应该学习多种表示形式之间互译,并能构建表征与表征之间的转换[4]。学生能够通过多个角度提供的不同表述修改不正确的概念和猜想。

在教学中,构建多重表征能展示不同的教学功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多重表征主要有三种功能:互补、限制和构建。多重表征内部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和相互转换的。表征彼此相互制约和相互解释。总之,多重表征能促使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

(二)多重表征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几何证明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过程,学生首先应该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然后联想关键提示和适当的几何性质或定理进行演绎推理,最后组织所有的演绎步骤,并按已知条件到结论证明的顺序写出推理步骤(演绎―推理―组织―整理)。认知负荷理论的通道效应指出,同时运用多种表征呈现信息,其学习效果要高于单一通道呈现。Mayer等人的研究表明,它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思维变得更灵活。所以,一个定理必须建构文字描述和图形之间的双向连接以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在数学教育领域,多重表征的分类见仁见智,本文根据几何证明教学内容,将多重表征分为文字表征、静态图、动态图、形式证明和证明树。

为了减少认知负荷,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和理解整个几何证明过程,基于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包括四个模块:数据库、文字表征模块、图形表征模块、证明表征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模块

1. 数据库

数据库存储已知条件、证明结论、图形以及完整的证明过程,提供文字表征、图形表征、证明表征之间相互转化的逻辑关系连接。

2. 文字表征模块

文字表征模块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已知条件和证明结论,辅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和语言,推理已知条件到证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a)所示,当使用者点击文字表征模块的已知条件或证明结论时,图形表征模块就会把相应的知识呈现在图形中,证明表征模块中形式证明和证明树也会对应地呈现出从已知条件到证明结论完整的证明过程。

3. 图形表征模块

图形表征模块是以静态图、动态图两种表现形式呈现已知条件。静态图如图2(b)所示,是根据文字表征的信息形成的图形。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提供和补充信息,逐步提高学生对几何问题的理解能力。

为了克服静态图的约束性,我们设计了如图2(c)所示的动态图,通过拖动具体对象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可以拖动图中的几何对象,其属性值会更清楚、直观地动态呈现出来。

4. 证明表征模块

证明表征模块包括形式证明和证明树。在学习证明时,学习者需要认识到演示图的作用,从中找出已知条件和证明结论,以及隐含的假设、特征和推理规则[5] 。形式证明如图2(d)所示,其中每一步骤的结论都是由指定条件推出,点击任何一个证明步骤,学生可以在证明树中找到对应的结点。形式证明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为了降低学生理解证明的认知负荷,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证明树建立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证明树是从已知条件到证明结论推断的节点层次结构[6],大部分研究者利用树形结构呈现逻辑推理过程。证明树的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证明步骤,根节点是文字表征中的证明结论,叶节点是一个给定的条件或本身隐含的条件。最后,树状结构图如图2(e)所示,呈现出从已知条件到证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只要点击证明树上的任何节点,学生可以在形式证明中看到相应的推理步骤,有助于学生理解形式证明和证明树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2 五种表征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377名学生中选出94名具备证明基础知识和能熟练应用智能手机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分布在14~16岁之间。采用 SPSS18.0 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的平时数学成绩,将学生分成三组:高级组(24人)、中级组(46人)、低级组(24人)。

(二)研究课程选定

根据教学进度,本次实验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的教学经验,基于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设计,把几何证明题存储到数据库中,并且用多种表征呈现出来。对实验内容设计成课件,配备给实验教师,并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与实验的指导。

(三)教学策略设计

在基于移动学习系统的应用研究中,为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几何知识,我们设计了四项任务(如图3所示),学生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完成。任务越简单,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越丰富;反之,学生需要认真推理和理性判断完成任务。以下是四项任务的具体内容。

任务一:查找丢失的推理步骤。如图3(a)所示,学生可以与文字表征、形式证明、静态图或动态几何图进行转换和转译,恢复丢失节点的证明树。通过观察这些表征之间相互对应关系,能提高学生对其他表征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找到形式证明与证明树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学生就具备恢复证明树推理步骤的能力。这个任务主要测试学生对这个证明命题的了解,是否能简单地通过其他几种表征完成简单的转换、推理。

任务二:选择正确的步骤完成形式证明。这项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阅读并理解证明树和完成形式证明。如图3(b)所示,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表征、静态图、动态图和证明树,系统以选择题的形式为学生呈现缺失步骤,学生从四个选项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写在空缺处,完成形式证明步骤。

任务三:证明树转换成形式证明。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在多重表征环境中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形式证明的能力,如图3(c)所示。学生参考文字表征、静态图和动态图给出的信息,构建一个形式证明,根据证明树的步骤,复制对应的树节点内容粘贴到形式证明中。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发现不同证明步骤顺序导致结果的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推理,以拖动内容的形式重新排列证明步骤。同时,学生判断几何特征或命题时,可以根据文字表征和图形表征进行检查和判断。

任务四:概念测试。为了测试学生对基本几何概念的理解,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动态图回答问题。如图3(d)所示,学生可以参考文字表征、静态图、形式证明和证明树,完成测试题 “下图所示,∠ADE和∠CBE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答对,系统直接跳到下一个概念测试题,如果答题错误,系统会自动作出评价以及显示正确答案。

(四)数据收集

为了评价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应用效果,发现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1. 问卷调查

为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问卷包括封闭式选择题和开放式回答题。问卷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性别、组别等基本信息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完成任务过程的调查,这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完成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中每个问题或步骤所参考、应用的表征,问卷纵向维度是任务中每个问题或步骤,横向维度是供多项选择的多种表征;第三部分是运用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AM)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向三个维度调查学生对多重表征辅助几何证明系统的接受程度,每个维度中问题的答案选项根据Likert“五点”量表(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进行设计。为了保证收集数据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当场发放问卷,学生根据自己真实感受填写问卷并回收,回收率为100%。

2. 访谈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学生对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真实感想,研究者从高级组抽取5人、中级组抽取10人、低级组抽取5人进行访谈。访谈问题有:(1)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你最不习惯应用哪种表现形式?为什么?(2)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你认为哪种表征最能辅助你学习几何证明?为什么?(3)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你感觉用移动设备学习好处是什么?弊端是什么?(4)完成任务后,让你觉得自己独立完成一个几何证明可以吗?为什么?(5)这次活动后,你对几何证明过程的认识是否有变化,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不同组学生与系统互动频率分析

三组学生完成四项任务过程中与系统交互情况见表1。高级组平均每人103.29次,中级组平均每人112.08次,低级组平均每人104.04次。由表可见,中级组与系统互动最频繁,其次是低级组和高级组。对三组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α为默认值0.05,结果显示F= 7.536,P=0.003,采用Scheffe方法,Post Hoc Tests(事后比较检验)各组间学生与该系统交互次数的差别得出:中级组学生与系统的交互次数明显高于高级组和低级组,而高级组与低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中级组学生比高级组和低级组学生更适合使用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中级组学生几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从仔细阅读文字表征到观察静态图和动态图,再到梳理已知条件与证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完成形式证明的整个过程中,中级组学生收获也是最大的;相反,低级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不能熟练并充分地使用该系统。

表1 单因素方差分析学生与系统交互情况

(二)不同组学生与多种表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为了帮助学生减少认知负荷、构建新旧知识联系以及促进知识意义建构,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几何证明问题的能力。不同组学生选择表征的次数统计见表2,证明树被学生选择2571次(占25.6%),这说明学生最喜欢的表征是证明树;其次是形式证明2487次(占24.7%),较少的是文字表征1834次(占18.2%)、动态图1700次(占16.9%)和静态图(占14.6%)。经过访谈发现,学生审题时间较少,对已知条件和证明结论没有进行深度的逻辑推理,便快速进入证明,这也直接导致文字表征、静态图和动态图被学生选择的次数较少。相比动态图而言,静态图说服力较弱,交互次数最少。

观察表2中形式证明和证明树被不同组学生选择的次数,我们发现高级组和中级组的学生分别选择形式证明和证明树的次数基本相同。这表明,高级组和中级组的学生能找到这两种表征中对应的信息,并且能完成彼此之间相互转换和转译。但是对于低级组而言,证明树比形式证明更适合他们。访谈中,低级组学生认为证明树比形式证明能更直观地呈现几何证明逻辑推理过程,并快速地找到答案。

表2 不同组学生选择表征的次数比例

对表2中,相对证明树和形式证明而言,动态图对低级组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而对高级组和中级组学生的吸引力不强。通过访谈发现,高级组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形式证明和证明树。而低级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不能理解证明树中逻辑推理过程和形式证明中的某些步骤,需要动态图辅助其建立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因此动态图更能吸引低级组。

(三)学生对系统的接受度

学生对多重表征系统的技术接受程度情况如表3所示。从学生对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感知有用性维度看,72.4%的学生认为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能促进理解和推理问题,79.8%的学生认为使用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可以激发他们的几何学习兴趣,一半以上的学生使用本系统后,加深了几何定理的记忆,并且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从学生对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感知易用性维度看,63.8%的学生认为多重表征交互界面清楚明白,可以及时找到想要的答案,71.3%的学生能够灵活、方便地运用该系统交互界面;从学生对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行为意向看出,76.6%的学生期待在以后几何证明学习中能有多重表征系统的帮助。因此,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简单明了的设计风格,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它;同时,对学生学习几何证明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3 多重表征系统的技术接受程度情况

五、结 束 语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2

关键词:论语;选修课;教学方法

一、对《论语》及选修课的认识

1.《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

2.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论语〉选读》是高一开设的第一门选修课,属文学名著范围,它“发展要求”主要指:初步理解《论语》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及

作用。

二、《论语》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论语》虽然是语录体散文,毕竟和现在有2500多年的距离,学生理解文本本身具有相当的难度。那么,怎样缩短与圣人的时空差距,克服学生的心理排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本深入探究的欲望?

2.语录体的文体特征使得《论语》不如其他作品那样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学完这么多章?如何在学习中让孔子成为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何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呢?

3.《论语》具有经典性与可读性,历经千年读者的解读,常读常新,比较具有轰动效应的如台湾学者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首都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等。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并融入自我的生活体验,以辩证的眼光对《论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三、《〈论语〉选读》教学初探

1.电影欣赏的教学方式。一说起孔子,人们通常会浮现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模样,给人以神圣与敬畏的感觉。由周润发领衔主演的、内地热播的《孔子》较好地表现了这一形象。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演片一开播便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让学生了解发出这一感慨的背景是在孔子周游列国后、理想不获实现时,而此时孔子已经是一个鬓发苍苍的老者。“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英年早逝,孔子的悲痛不言而喻。演片真实地还原出了当时的孔子捶胸顿足、呼天抢地。

从演片欣赏中,我们还能了解到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人民生活疾苦的社会现实,奴隶殉葬的残酷。

其他资料如蔡志忠动漫《孔子》、首都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百家讲坛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更多角度了解《论语》及孔子形象。

2.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八佾》篇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讨论:(1)管仲是“仁”还是“不仁”?(2)“人不知而不愠”,如何做到在“人不知”的情况下而不愠呢?如何做到“让人知”?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修身养性?(3)“巧言令色,鲜仁矣”要求君子不能巧言令色,这样不大符合现代人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圆滑”之类的现实要求,我们是要“圆滑”些呢,还是不要“圆滑”些呢?(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现在专攻人际关系的人算不算君子,会求人的人是不是就是小人?(5)“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逝者”指什么呢?

3.辩论赛式教学方式。(1)《为政》篇中: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设置辩论:如果你是一个领导,有两个人:一个品德高才能相对较低,一个才能高而品德相对较低,你会选择哪个?(2)“巧言令色足恭”(说阿谀好听的话,装出谄媚讨人喜欢的脸色,过分的卑恭),这个样子,左丘明认为可耻,孔子也认为可耻。设置辩论:你是一个普通职员,面对你的领导,你心里怨恨他。你是应该表面友善,还是应该傲慢不睬?

辩论赛式教学的结论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形

式,理解孔子话语中所表达的“仁、义、礼、智、信”的要求及由此引发的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4.诵读、摘抄、钢笔书法比赛的教学方式。通过晨间、早读课诵读、钢笔书法比赛、周末摘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熟悉文本,解决生字词,翻译、理解语句含义,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考试评价的建议

新课程重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重视每一课的学习要求达成的质量,结果评价可以采用小论文写作(谈谈对影片的感受、对人物的评价)或者传统卷面考试。无论哪一种评价都要兼顾到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次的要求。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论语》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源头,流淌了几千年的血液,让它再次浸润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田。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何建明;报告文学;创作经验

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学主旋律作品的基本特征.也是其先进性的基本表现。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的创作是我国主旋律文学作品的优秀代表。其作品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湘西探险记》到90年代的《共和国告急》、《落泪是金》,再到新世纪的《部长与国家》、《中国高考报告》、《根本利益》、《国家行动》、《我的天堂》等,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三次获“五个一工程”奖、七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取得了很高的社会效益,是新中国报告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何建明30年报告文学创作的实绩.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主旋律作品创作的经验,对此.从理论上予以总结和概括,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主旋律文学创作.把握其规律性,增强其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地处理了文学与人民的关系

在文学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上.同志提出过一个重要论断.即艺术作品“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这一论断不仅强调了艺术要表现人民.而且也阐明了艺术应该如何表现人民;既表明了人民对于艺术的意义,也表明了艺术对于人民的意义。在这对关系中,艺术是否伟大,取决于艺术对于人民的意义的大小:而艺术对于人民的意义的大小.又取决于人民对于艺术的意义在艺术中的实现程度。这是每一个响应时代召唤、立志“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规律。

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作品之所以优秀。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产生广泛、深刻而积极的社会影响.就在于其作品对于人民的意义和人民对于文学的意义在其作品中的较高实现程度。在何建明30余部报告文学作品中.民生题材和公仆题材的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份量。而这两类题材正体现了作家以人为本的创作诉求。民生题材的作品中,高校校园里的贫困生、利益和尊严受损的农民、贫困无助的矿工——关怀人民成为何建明报告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公仆题材的作品中,为民纾难的纪检书记、带领村民奔“大康”的村委书记、心系国业的石油部长——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形象形成了何建明报告文学的另一个着力点。从这些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意志,那些公仆们也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他们的存在是一种人民性存在。由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概括出民生文学、公仆文学的范畴,这两类文学作品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在何建明的创作中获得了其较为成熟的发展。在这两类作品中,人民是作为文学的价值主体而存在的,由此作品也于其中获得了人民性的较高实现程度。

其实,处理好文学与人民的关系并不容易,它需要投入的情感、自觉的意识和深入的思考。因此,把人民写关怀的对象,或者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去塑造和表现。都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何建明的眼界显然更为宽广。在其作品中,人民群众不是只需要被拯救、被启蒙、被满足、被关怀的被动而消极的对象群体,他们更是历史和时代进步的主人.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实践力量。在长篇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中,在“独臂将军”石油部长的背后是那群有着钢铁意志和豪迈情怀的石油工人的群像;《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揭示了农村改革大潮涌起的倔强的内在推力。这时的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人民的更为本质的表现。同志所要求的“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正体现在这里。只有对人民群众怀有深挚之情、对社会发展怀有深邃之思、对文学创作怀有深重之责的作家。才会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获得人民性艺术体验,创作出真正的人民文学来。

二、坚持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唯物史观不直接是创作方法.但却是作家、艺术家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报告文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真实性,而要写出真实,就不仅要写出作为事件和人物的现象的真,还要求表现出寓于现象之中或隐于现象之后的本质的真。对于同一个现象。不同的观察立场和认识方法,可能会得出迥异甚至相反的理解和解释。所以要写出现实的真实性,就一定离不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应当是每一个当代优秀作家的创作基础。正如何建明所说:“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客观地、辩证地、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这是我们每个文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感觉.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觉意识,是何建明在报告文学创作上秀出班行的根本原因。

文学表现离不开对作为个体的人物的塑造。成功的人物塑造的前提是要懂得如何去塑造,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如何塑造的关键在于怎样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成功的人物塑造在于正确地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表现人的个体性。使人的个体性有着深厚的社会生活的依托。何建明报告文学作品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纪实来塑造人物,《部长与国家》中的余秋里、《破天荒》中的秦文彩、《根本利益》中的梁雨润、《精彩吴仁宝》中的吴仁宝,还有为两弹一星而隐姓埋名18年的大院士王淦昌、为共和国诞生而背了30余年黑锅的老地主陈月盘……透过这些人物个体,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时代的某些本质方面;而时代的某些本质方面,也为这些人物个体铺陈了历史性出场的背景。在余秋里、秦文彩、梁雨润、吴仁宝身上.个体性直接表现为一种社会性,他们的社会性也在其个体性的表现中得以活化。这样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方式形成了何建明报告文学的一个鲜明特性。

在处理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何建明报告文学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个体与国家一致性的强调。何建明的作品中对个体与国家关系的关注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部长与国家》、《一个人的国家记忆》(收入九篇报告文学),还是《国家行动》、《国家日记》、《共和国告急》、《中国高考报告》等国字头作品,都显示或揭示了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个体与国家之间损益与共的一致性。

这种个体与国家共同体和一致性足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这种共同体和一致性才具有了现实性。何建明以其报告文学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与此相关联的是何建明的自觉的政治审美追求。无论是表现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利益》,表现追求共同富裕的《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还是表现科学发展观的《永远的红树林》,政治审美始终是何建明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追求,也是其作品表现的特点和优势。正确的政治观点是人的灵魂,人的审美离不开政治观点,所以,何建明的政治审美也就是对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所进行的审美,体现了个体本质与社会本质之间的一种同构关系。

三、坚持核心价值体系。艺术地处理了反映与引领的关系

“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作品艺术地处理了反映与引领的关系.既做到了报告文学纪实性所要求的严格的真实性,又实现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作品,并以之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自觉追求.这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当下发挥文学作品的引领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报告文学是时代的记录。它以其文体特质而在反映时代方面具有独特、便捷的优势。何建明的报告文学记录了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重要事件:石油工业的发展、农村改革的先声、三峡移民工程、北京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记录了矿难、反腐、民生、高考……可以说,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就是一个时代缩影.反映了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伟大实践,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壮阔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到时代进步中的伟大实践带给作家的激情和灵感。

“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作品。正是在反映现实上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和深度。所以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才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一直认为.生活比文艺本身要精彩,如果是满怀感情非常认真地去采访,作品就会有很强的艺术性。只是现在一些艺术家、作家没有在生活当中挖掘、采撷鲜活的素材,才导致作品没有感召力。生活本身比艺术作品要精彩得多,有了精彩的生活素材,剩下的就看作家和艺术家的功力了,功夫用到了,反映的生活就是精彩的.艺术作品也是精彩的。”由此足见作家对反映的重视和尊重,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对报告文学而言,尤其如此。

报告文学又是时代的号角。“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大凡优秀作家总是力图形象地表达对那些体现社会进步的价值观的肯定与赞扬,从而引导和鼓舞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著文章、写文章,要传道义、担道义,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何建明显然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通过余秋里、康世恩、秦文彩、梁雨润、吴仁宝、王淦昌,以及通过对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中涌现的英雄等人物形象的塑造,给读者展现了一种崇高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念,这与那些拒绝崇高的低俗写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张扬了浩然正气.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表现和张扬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何建明的创作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收获。

在写作《根本利益》和其他一些作品时,何建明触及社会上许多负面的东西.但他不是为写负面而写负面,不是要一味展览丑陋和阴暗,而是为了以之强化正面的力量,增强读者朝向核心价值的信心。“梁雨润碰到那么难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别的地方、别的人碰到的事情同样也能处理好。”同时,作家也注意到,“梁雨润之所以能有那么感人的作为.也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他是一个长期受党的教育的人,他所处的大环境,给他制造一个可以把事情做好的基础”。网这样,作家写的就是好的大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并且是可以消除或化解的负面因素。既做到了真实反映。又做到了积极引领。较好地把握了二者各自尺度和相互关系。

四、坚持推陈出新。成熟地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既渗透着历史内涵、又蕴含着时代精神.既延续着优秀文学传统、又推动着文学形态创新。何建明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在艺术上坚持推陈出新.呈现出富有深厚底蕴的时代新貌。

何建明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报告文学作家首先必须具备政治家素质,对社会、对时代有高起点。二是有社会学家素质。有很多知识的积累。三是必须有思想家的素质,善于思考.有对社会独立的认识.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和提炼能力。四是要做好一个普通人,因为做人特别重要,作家不首先做好人,没有普通人的情怀.就不会为身边的人民群众着想。最后他才应该是一名作家,有文学修养、不断进取,善于研究文体,这样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政治家素质使作品具有高度,社会学家素质使作品具有广度.思想家素质使作品具有深度,普通人情怀使作品具有圆度。这四个向度的诉求就使何建明的报告文学格外具有一种综合性或丰富性.这既是报告文学在新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学欣赏水平的需要,也是报告文学日益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这些方面形成了作家全部作品的一个底蕴.是底蕴的累积.而这种超越性的丰厚累积是艺术创新的一个基本层面。

报告文学是一种跨文体写作,是新闻报道和文学叙事的结合,因此,报告文学在文体特征上体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综合性。何建明在继承传统报告文学严格的纪实性、深刻的政论性与生动的文学性结合的基础上。着力创新和超越.在报告文学的艺术形式上表现出诸多原创色彩。《部长与国家》、《根本利益》等强化故事性和行动性(或动作性),突出人物塑造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何建明诸多报告文学作品能够被改编和拍摄成影视作品也表明了这一点;《落}目是金》中作家叙述与作品人物“自述”交叉互现.形成了报告文学形式上多主体叙事的独特板块结构,使“纪实”更为真切、动人、丰富;《永远的红树林》是为理论——低代价增长理论而写的报告文学.不是通过理论塑造人,而是通过人来写理论,是理论的文学;《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的散文化节奏和政论品格贴切融溶于叙事之中……读何建明的作品,我常常会感受到一种报告品质、小说色彩、诗意背景、政论风格的有机综合,这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表现格致——其中既有传统的深厚底蕴,也有时代的锐意创新。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4

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易漏诊或误诊,漏诊率高达84%,误诊率达32%~62%〔1〕。早期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胸超声诊断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6例,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如何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并通过其他临床资料证实的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38~81岁。既往胆结石术后1例,骨折术后4例,房颤病史1例,无明显原因10例。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查仪器为美国GE Vivid7,探头频率2.5~3.5 MHz。患者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取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轴、心室短轴及剑突下等切面,重点观察并测量右房右室大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内径及有无血栓,评估右心室功能,观察室间隔及右室厚度和运动情况。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三尖瓣反流量,用频谱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峰值压差,并依此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测量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观察其频谱形态。

2 结 果如何

2.1 直接征象 肺动脉主干附壁血栓5例,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血栓3例,左肺动脉近端血栓2例,右肺动脉近端6例(37.5%),血栓为均质稍强或低回声,边界较清,见图1。

图1 血栓沿肺动脉主干向下延伸至右肺动脉

2.2 间接征象 ①右心负荷过重,右房、右室增大,右房左右径>42 mm 12例,右室前后径>27 mm 10例;②室间隔运动异常5例;③肺动脉增宽6例。

2.3 外周血管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超声表现见图2),肠系膜血管血栓1例。如何

图2 肺动脉主干栓塞,肺动脉高压,下肢深静脉血栓

2.4 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通过血栓部位受阻,血流速度加快,血流色彩的亮度增加。频谱多普勒根据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轻度肺动脉高压5例,中度肺动脉高压8例,重度肺动脉高压3例。肺动脉血流速度减低,频谱表现加速时间缩短,峰值前移3例。

3 讨 论

肺动脉栓塞受机械、神经反射和体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肺血管阻力升高,右心负荷增大,右房右室扩大,致使三尖瓣环扩大,引起三尖瓣反流〔2〕。通过彩色多普勒评估三尖瓣反流量,通过频谱多普勒测得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并以此估测肺动脉收缩压。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血流速度减低,频谱表现为加速时间明显小于减速时间,峰值前移。有学者认为右心增大、中重度三尖瓣反流、右室压增高和室间隔异常运动4项指标中的任何2项阳性就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标准,可诊断出约54%肺动脉栓塞患者〔3〕。栓子的形成多数来源于下肢或盆腔深静脉〔4〕,本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因此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肺栓塞的患者除了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外,还要进行下肢深静脉检查。

肺动脉栓塞以右肺动脉发病率为高,本文中右肺动脉栓塞6例,其次为主肺动脉和左肺动脉,超声心动图不能显示肺内血管及肺组织灌注情况。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超声心动图无创伤、无痛苦,可重复,费用又低,患者易于接受;此外还可协助与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心包填塞等疾患鉴别,并判断预后及随访追踪溶栓治疗效果。因此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成为肺动脉栓塞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如何

【参考文献】

   1 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28.

2 吴雅峰,胡大一,徐 琳,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特点及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6):341.

3 Rudoni RR,Jackson RE,Godfrey GW,et al.Use of 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us〔J〕.J Emery Med,1998;16(1):5?8.

如何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5

关键词: 高师声乐教学 理论教学 技能教学 实践教学

我国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论在综合课程改革上,还是在实体教学形态上都发生了本质性变革,也直接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根本性要求。传统意义上的高师声乐教学长久以来深受专业院校范畴内声乐教学的影响,在声乐理论、基本技能、综合素质、表演实践等方面出现各种不良偏颇,与基础教育脱节的问题也始终存在。基于此,高师声乐教学在传统教学模态根深蒂固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大变革突如其来洗礼的大环境中,如何突破传统的园囿,寻求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个课题摆在了教改的前沿。本文从高师声乐理论教学的基础出发,并以此为着眼点,着力探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的新形态,从而在开辟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的新理路上探寻策略节点。

一、高师声乐理论教学分析

理论教学是基础,是科学掌握声乐技能,应用于实际,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根本出发点。然而,传统和当下的高师声乐理论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重视或因条件限制过于偏重纯理论问题,离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声乐理论教学目标尚有差距。因此,学界必须首先正确认识理论教学及其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基于声乐理论教学的属性要求,我认为科学开展声乐理论教学有如下必要性。

一是音乐文化的宏观需求。自古以来,中西方音乐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宝贵的音乐文化知识财富,现代音乐的长足发展也正是不断汲取音乐文化营养的结果。要全面掌握好声乐技能,首先必须从音乐文化中厘清脉络、吸取精髓。此外,没有文化底蕴的音乐存在犹如空中楼阁,不仅没有存在的根基,而且没有发展的生命力。现代的音乐创作与表演离不开传统、古老的音乐文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少声光电技术代替了某些声乐的表演,掩盖了技能的不足,但声乐始终以自身的文化根基为立命之本,其核心始终无法为现代科技取代。不过,理论的学习和对音乐文化的弘扬,最终体现为声乐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注意“唯理论”、“唯文化”的偏见。

二是声乐专业的中观要求。高师声乐理论的学习本质在于指导声乐实践的科学发展,并为基础教育的声乐教学夯实理论基础。因此,高师院校的特性对声乐专业的理论教学提出了中观要求。同时,“声乐理论教学理应凸显声乐专业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深厚的发声、表演、声音控制,以及各种相关的生理保健知识,为声乐技能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1]教学经验证明,跳过或没有夯实好声乐理论基础的学生最终都要回归理论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方能实现声乐艺术的高成就。综观可知,声乐专业的理论学习不仅是提高理论水平的需要,而且是提高专业技能的需要,更是提高声乐艺术家综合素养和修养的需要。

三是声乐技能的微观诉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声乐是一种歌唱技能,最终要通过表演者配合调整喉、咽、口、舌、腭等腔体,与表情、形体语言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的综合技能。人体高级神经如何指挥自己的嗓音器官,如何实现各类肌群的紧密配合,如何克服自身不足从而实现更完美的表演,这些微观的技能诉求都需要不断从声乐理论中汲取养分,学习声乐先哲的宝贵经验。

综合而言,这些必要性必然把高师的声乐理论教学引入发展的多维空间,在教学内容上至少涉及如下几个层面。

一是重视音乐、声乐史的教学价值。高师的声乐理论教学要让学生掌握音乐、声乐发展的整个历史命脉,汲取其中的文化营养,牢固掌握艺术的生命力源泉;要深入学习前辈艺术家的宝贵经验和艺术规律,以及他们奉献艺术的精神品质;要从经典的声乐历史作品中提炼精华,探寻作品的风格特征和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二是重视声乐知识的积淀和声乐教学法的把握。全面学习和掌握声乐专业知识,在理论指导技能上下工夫,在理论提升声乐素养上求发展,在声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和处理上打好基础。高师学生承载着发展基础教育中声乐教学的重任,必须努力掌握好声乐教学法的系统知识,特别是曲目教材选用原则,学生教例分析,喉音、鼻音、“羊鸣”等常见发声毛病的解决方法,以及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训练等知识。

三是重视声乐技能理论的教学。包括呼吸、发声、共鸣等歌唱技能的基本要领和理论知识;声乐歌唱语言的训练和基本理论;歌唱器官的生理与保健,如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等器官的构造性能,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特征、保护等。

声乐理论教学不是空虚的“纯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技能理论和艺术指导。只有将学生理论修养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的声乐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现代教育和声乐艺术发展的需求。

二、高师声乐理论指导下的声乐技能教学

不可否认,高师声乐技能教学在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尚未触及教改的根本,依然存在着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宏观操控性不强、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最终导致高师学生声乐的综合技能难以提高,并不能完全满足基础教育的改革需求。对此,在当前声乐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声乐技能教学应着重突出如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是注重呼吸训练。“气”是声乐发声训练的载体,直接决定着声乐技能和准确性。《电影戏剧表演术》中有言:“发音必须吹气,所以练习发音的人,第一应当注意他的呼吸。”声乐训练中的呼吸,要求快速从口腔往外吹气,且气息集中,力下行,小腹收缩。送气动作结束后,小腹自动反弹,整个动作要自然完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高度加强学生呼吸训练,采取缓吸缓呼、急吸缓呼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努力做到:一要保证学生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保持呼吸的连贯畅通;二要训练学生在力与气的配合能力,特别是腹部、腰间的力量对于呼吸的作用,以及保持整个呼吸训练过程身体的舒适度,力求身心和气力的自然舒畅。

二是注重开腔训练。如何打开口腔,以及如何保持口腔科学地动起来,同样对声乐的发音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在开腔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训练:打开下颌骨训练,动作柔和,切忌僵硬;提起软口盖训练,要训练通过吸气和扩张鼻孔的动作使软口盖提起。此外,在打开喉头方面也是训练的重点。喉头位置的稳定是每个声乐演唱者演唱的基本功。“国外的很多声乐表演艺术家,从练习之初,一直到成名之后,都非常重视正确的歌唱喉位在歌唱发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2]科学的歌唱喉位不仅有助于帮助喉咙充分打开,而且能够在科学实践中,锻炼肌肉,保持喉头稳定的特性,从而夯实基本功。

三是注重发声训练。在发声训练中,通常使用的元音有i、u、e、o、a五个,在日常训练中可通过加上“L”辅音而成Li、Lu、Le、Lo、La进行练习。这些发声是最基本的训练,而且人在生理的变化过程中,发声也在不断变化,应时刻加强发声的基本训练,夯实基础。此外,在通过曲目练习发声方面,应以中速、快速发声训练为主,掌握音速的变化和不同音速的节奏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喉头、口腔在发声方面有机配合的协调作用,注重发音的完整性和身心的自然流畅。

在日常的声乐技能训练中,还要注重曲目演唱的练习,特别是要选择如《在那遥远的地方》(D调)、《二月里来》(G调)、《半屏山》(F调)等这样的曲目,在完整的乐曲中对声乐进行整体上的技能把握。

三、高师声乐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类艺术表演活动日趋丰富。不论是高师院校的师生,还是基础教育的学生,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社会各类文艺演出中。因此,实践教学受到了声乐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了声乐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基础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声乐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单就高师声乐教育而言,未来的声乐人才培养方向是集理论、技能、素养、编导、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培养模式,最终都要通过实践得以检验和证明。基于此,高师声乐教学必须始终注重实践教学的现实和长远价值。

通常而言,开展声乐实践教学包括课堂模拟实践和课外实战实践两种方式。针对学生教育的实际和条件的限制,首选第一种方式。

课堂实践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种声乐训练和培养活动。这是学生练习和成长的舞台,是学生走向成功的训练地。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堂实践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为学生创造尽情表现的舞台空间,满足学生的各种声乐艺术诉求;要采取配合、点评、讨论、集体训练、个体训练、分布训练等各种方式,扎实打好学生的声乐基本功;要在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应用、声乐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表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等方面全面历练学生的实践和实战能力。教师还应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表演积极性,以鼓励、表扬为主,为学生的课堂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在不断开展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更应注重课外实战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历练自己、表达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表演经验。这要求学校和院系各方面应积极为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创造条件,如在学校举办各类丰富的文艺晚会,联系社会艺术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让学生多参与一些艺术活动。当然,在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教学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要立足校内,辐射校外;二是进行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学习锻炼的秩序性;三要突出练习和培养的实践目标,着力在技能训练和适应实践上下工夫;四是适当注意培养高师学生满足基础教育所需求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震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36.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代议制民主;身份代表制;人大;人大代表

如何完善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当今宪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般停留在对已提出的问题如何具体操作深化上,如:人大与党政关系的处理,人大的监督(包括监督和被监督),代表的“专职化”问题等。而“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建立起的一系列概念、范畴与体系,拓展了我国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的视野,笔者拟就这一理论的有关学术主张,涉及到的有关知识背景,进一步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一、法制文明与教育理念的进步:大学生积极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一)、适应文明发展。随着“权利中心主义”[1]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基本制度建设倍受关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完善人大制度是中国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3]等论断已为学界不少同仁所接受和共识。而大学生在法律上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受宪法保护,不容剥夺。“要充分保证候选人的被选举权。任何符合法定(主要是年龄)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候选人,并在合法范围内从事竞选活动”[4]。故而,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的合法性以及与基本制度建设联系的这种紧密性,无疑适应了文明的发展。

(二)促进教育理念的革新。目前我国学生的教育学习方式已从应试“填鸭型”逐步走向“素质创新型”。因为青年大学生一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作为高素质高文化的象征,接受着最新的知识,有着强烈责任感,担负着安邦兴国的任务。“学生担任人大代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动地作用于实践” [5,6]。这不仅对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更是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的革新,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之前理论界对大学生的研究多向着“政治性”、“党性”等方面进行。而随着观念的更新,对大学生权利保障的逐渐重视,出现了一系列保障大学生权益的书籍和论文,这对于大学生代议制民主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近年亦有不少以人大制度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开展招生[6],更是表明了大学生代议制民主是属于我国的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容忽视。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人大制度的长远发展以及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大学生担任人大代表营造一个适合的选举及履行职务环境势在必行。而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的提出,正是迎合的这样的时代需求,改善代表结构,突出广泛代表性将是人大制度完善的特别重要努力方向。

二、人大制度的完善与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的重要关系

在人大制度健全完善中,“着眼于完善代表的选举方式、完善代表的构成、提高代表的素养、建构坚实的活动平台、建设代表履行职务的实在环境和保障措施”[7]是一条较为理想的进路。但理论和现实的差距不得不让我们承认:没有现实基础的空泛构想不能成为有真正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活”理论。大学生代议制理论提出初期,正值“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许多著名高校选区内的大学生们纷纷自荐竞选北京市区县级人大代表,其中不少还成功当选,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5]之时。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理论的重要意义大致蕴涵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了当今人大建设中需要引起重视的现象。大学生担任人大代表的问题,鲜见相关报道,近几年来,特别是互联网和新闻媒体的迅猛发展,关于大学生担任人大代表的历史参考资料与当今消息,逐渐增加,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但是,通过查阅大量及最新的文献资料,发现真正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向学界明确提出“大学生代议制民主”这一提法的,系万东升先生的首创。他结合前述背景,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独创性地提出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理论,并且认为该制度已经蕴含于现行的法律之中,应当充分挖掘和体现。

2、身份代表制的支撑。过去对人大代表的一般理论,主要为“地域代表制”、“职业代表制”或“界别代表制”。而万东升追本溯源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的理论支撑,提出建立 “身份代表制”[8]的主张,这是对于人大代表制度完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一个较为全新理论。他分析诠释了身份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的区别:前者是“一种具有普适性及较为具体的选举理念和方法”,而后者只是“一种宏观的选举体制”,从“被选举人主体范围窄于身份代表制”,目前并不适合单独的实行,而“我国选举制度在理论上应确立区域代表制与身份代表制相并用”[8],由此引申出大学生以学生身份参与到人大工作当中的选举制度基本理论合理性。又由于本质上的相同,他并没有试图讨论两者形式上的区别,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大学生如何参与、参与后如何扬长避短具体实践代表职能等问题之上,进行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讨论。

3、特殊的选举构想。在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万东升从现行选举制度之中提出相关单位可以“单独安排大学生代表名额,用于大学生代表选举,单独划分学生选区”[6]等方式为大学生当选代表提供便利。用一种类似“反向歧视”[9]的方法从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学生预选①的必要性表明了支持性的态度。在此基础之上又提出制度外的“特殊型程序”,即通过协商选举大学生人大代表的构想,这些想法值得关注。

4、研究方法科学。(1)、理性分析、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的运用。通过讨论当选程序的优化、完善法律规定、对大学生代表职能履行状况的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当选的几个优势:“一是高校大学生陆续当选为人大代表的历史传统为现实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动力支持。二是产生人大代表人口数条件基本具备。三是具备了较好的政治身份上的现实基础。四是具备了较好的群众基础”。[10]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万东升重点使用的实证分析的方法,这大大的缩小了理论和时间之间的距离。文中以一位大学生人大代表徐雁龙的个案,实证考察了其当选代表的原因和过程,尤其对代表职能的履行情况,进行了探讨和科学的总结,并最终提出大学生担任人大代表的基本任务,尤其是“在于实施监督权与维护整个学生群体的利益”[5]上。这样的分析无疑生动、可靠。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进一步进行逻辑推理,从政治、法律、社会等多方面讨论,通过探悉本质提出了完善人大制度的不少新看法。其中,一些诸如发展“身份代表制理论体系”[8]以及宪法学视界下“建立人大制度学”[8]等都值得学术界的认真对待。(2)、前瞻性。对当今选举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提出了修改意见。不仅从法学意义上的人大代表出发,而且从社会学、法律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着力于大学生低成本当选人大代表以及发挥代表职能使其社会价值最大化等。这样的努力无疑值得我们充分借鉴。(3)、初步成熟性。为了研究这一新问题,万东升在几年里一直致力于各种资料的搜集(包括第一手资料),与多位大学生人大代表有着较深入的联系,并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张千帆教授、湛中乐教授、沈岿副教授[8]等专家学者进行了有关学术交流。在这样环境所运用和逐步成熟起来的理论,自然非常突出和比较成熟。

5、对大学生代表的定位科学。有关专家学者曾提出了不少疑问[5,6,10],如大学生的资质、“阅历”、“流动性”等是否对大学生担任人大代表构成障碍,并且影响代表职能的发挥?万东升的研究中,从人大代表的当选的基本条件、权利与义务出发,提出大学生会不会因担任人大代表耽误本职以及造成不利影响。如此种种地给予了较为详细、科学的解答,澄清了认识上的许多问题。例如在解决流动性问题上,他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群之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问题并不能成为被选举权限制的必然根据”并且“完全可采取较为灵活的方式解决。”[5]例如“保送深造、争取留校工作、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就近就业、被选举为上一个级别的人大代表”[10]。既没有夸大大学生能力,也不显得过分拘谨,拿捏科学适度。通过这样翔实的论述,使我们清晰的感受到大学生担任代表的可行性。还根据当前大学生代表的实际情况,从社会、学校、学生多方位出发,给大学生代表作出了一个科学的定位,如基本任务、人才培养、维护社会及学校安定、保障学生利益,提供理论实践空间等等问题。在整个分析论证过程中尽力做到了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所参阅的文献资料和注释无不体现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在这一理论构建过程中所下的功夫。

6、可深化发展的理论。(1)、在笔者看来,一些诸如将大学生人大代表的培养向着“专职性”“荣誉性”而非“事务性”的讨论以及如何保障大学生代表的利益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当然这已不仅仅是大学生代表面临的问题了,但这里又有其特殊之处。正如以为“不应仅满足于从政治层面的视角去认识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不断地认识到其政治层面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应当自觉地以民主实践的视角加强如何具体调整、保障、规范大学生担任人大代表的法律实证研究。”[10]因此,其中涉及的诸多理念完善与制度设计,蕴涵着很大的探讨空间。但总的来说,万东升以身份代表制为理论根基建立起来的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理论无论从研究方法上、资料上还是从论证上都是这一新研究领域的代表作。(2)、大学生代议制民主基本理论支撑的“身份制”提出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人大制度及宪法学的领域,而是可以促进相关许多部门法的研究。例如:近年来,现代民法上需逐步建立的“身份关系诉讼制度”[11],刑法学的“身份犯”[12]相关理论的研究,行政法上“行政单位的身份”[13]的研究认识,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影响,必将相得益彰。

三、以大学生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人大制度完善与文明进程

从最初形态农民协会制度到发展至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有80多年的历史。代表的构成方式、职务履行方式、监督方式等都是发展的重点,也难于整体把握。因为缺乏实证基础,要将一个改革发展完善的新理论全面实施于现行人大制度之上有很大困难,涉及面太广且风险也过大。这样既然“能否保持政治稳定成为改革领导人选择改革方案、步骤和时机的重要考虑因素,保持政治稳定一直就是中国领导人推动政治改革现实考虑的基础”[14],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理论提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即是以大学生为突破口(或“试点”)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提高权利意识,同时完善人大制度、健全法制。其示范性和启发性不可小视。它给予我们的视角是多方位的,譬如如何改变我国“多层间接选举”导致的“先进的民主选举理论与落后的选举实践”[15](第154页)形成的巨大反差?能否变通地将“三票制”②等新制度引入大学生人大代表选举(包括狭义的人大选举和其他选举)当中从而提高相关选举意识、民主意识?另外,既然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一直为人大所忽视,那么还有那些其他身份的群体没有被选举为代表?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中国的建设、法制建设现在已开始走上正轨。每一个“阶级”、“阶层”每一种“身份”乃至每一个公民都需要得到法制文明阳光的照射,尤其是“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战略问题”[13],大学生代议制民主在中国的法制进程、民主进程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理论无疑为大学生参与政治社会活动,以及完善人大制度、保障人权、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上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样从大学生校园民主建设出发而起到的推动人大制度完善与文明推动作用,无疑将是显著和乐观的。相信它在中国会长期存在,同时也希望由此产生的回应和争鸣能进一步开阔这种理论的视界与研究方法。

注释:

① 预选在现行选举法当中并没有规定,但在实践过程却时有发生,目前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详见: 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② 即:第一票全体选民推选候选人,第二票部分选民投票进行民意测评,第三票再由全体选民正式投票选举出正式人选。详见:史卫民.公选与直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 吴新平.以宪法为依据转换模式[J].法学研究,2004(6):17-18.

[2] 程湘清.政治文明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3-59.

[3] 谢岳.完善人大制度:中国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J].学术月刊,2005 (6):43-48.

[4] 张千帆.完善人大职能的十项关键制度[J].法学研究,2004(6),19-20.

[5] 万东升.“基层人大工作与政治文明建设大家谈” ——支持大学生担任人大代表[J].人大研究,2005(9):48-49.

[6] 万东升.中国大学生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大学生代议制民主实践进路探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0-25.

[7] 邹平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讨会综述[J].深圳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61-65.

[8] 万东升.论我国的身份代表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6,(2):99-102.

[9]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0] 万东升.论大学生代议制民主实现的重要途径[J].宜宾学院学报,2006(1):11-13.

[11] 刘田玉.建立我国身份关系诉讼制度刍议[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S1):57-59.

[12] 杜国强.身份犯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3] 袁显亮.论市场经济与民法典[J].学术探索,2001(1):25-29.

[14] 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J].战略与管理,2000,(5):16-26.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7

【关键词】卓越教育研究论坛;课题研究;学术论文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005―03

2010年3月27日上午,卓越教育研究论坛暨第三届教育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开班仪式由《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王学优总编主持,吴庚生社长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我国首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主任陈基和博士、微软亚洲研究院张高博士莅临开班仪式。

在研修班的筹备过程中,通过对作者的小范围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如下问题:一些教师在课堂中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却不能和研究联系到一起,“不知什么是研究”;也有教师读了大量的书,看了较多的文献,却不能“输出”较新的观点和文章,“不知如何做研究”;还有一部分教师把研究看得很神秘,即“不敢去做研究”。

基于以上问题,本次研修班在报告主题的选取和报告顺序的安排上都紧紧围绕“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这一主题,主要从“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领域”、“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实践”、“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方法”、“期刊关注的课题研究”这几个方面进行课程安排,并处处渗透“创新”这一理念。

一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领域

研修班第一堂课由我国教育技术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讲授。何先生的报告题目是《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他主要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理论基础、理论体系以及自主创新五个部分对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予以诠释,整个报告紧扣“中国特色”。在对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中,何先生纵向比较我国不同时代的教育思想并横向比较我国和西方的教育思想,认为我国所倡导中国特色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与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界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最新发展(即Blending Learning)不谋而合。教学观念与教育思想一脉相承,何先生提出“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教学观念。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包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论四个方面,何先生认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也不例外。在理论基础之上,何先生又详述了由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和教育技术学应用科学部分等三大部分构成的教育技术学科的完整理论体系。何先生的报告让学员对领域有了宏观把握,在中国特色教育技术自主创新部分,何先生对五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做了简要论述,这些领域包括:学科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拓展、远程教育理论与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学科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论领域的探索。何先生所提到的每个领域,都是值得教育技术研究者尝试并深入挖掘的。最后,何先生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发展的五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作了简要论述,告诫青年一代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在《技术改变教育》的报告中,张高博士主要从技术改变教育的环境、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创新、微软关于教育的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并通过典型的项目案例展示了微软的一系列教育技术方面课题。从张高博士的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技术已经日益深入地渗透到教育领域,技术的创新也正不断改变教育的绩效。透过跨学科的视野,我们也不得不思考技术和课程如何整合,技术和教育如何有机融合。何先生作为学科的资深研究者,主要从学科角度出发,提出五类创新课题;而张高博士作为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主要从技术和教育的关系问题上为我们指明方向。

二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实践

徐福荫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他主要从教育科研的地位与价值、教育科研课题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科研课题的类型与层次等方面对教育课题研究进行了概述。并通过课题的申报要素、开题报告、中期报告、鉴定结题、课题的研究思路、课题的选题价值、课题的技术路线、课题的研究方法、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课题的选题价值、课题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的主要内容、课题的重要观点与假设结论、教学成果等对如何做一个课题的思路和步骤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徐教授对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发展、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希望教师与教育科研共同成长。徐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给学员展示了一副科研课题的全景图。以《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为例所构建的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如下:

从徐教授的报告中,我们得到几点启发:

1 关于课题:课题即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归宿,选择真正的问题研究。

2 关于方法:国外用A方法,国内用B方法,课题用A+B方法或者C方法,要在方法上创新。

3 研究者要跟踪国内外同行的三个“顶尖”:顶尖期刊、顶尖论文、顶尖会议。

4 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学习与解决问题。个人认为,徐教授所提出的“信息资源”大部分都是技术资源。

5 《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展示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过程,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很好的思路。

综上,要做一个研究,或者说“课题研究”,找出“真”问题是关键,利用相关资源快速高效解决问题是途径,运用创新方法是基础。

三 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主要是解决如何应用技术来促进教学的活动,是教育领域的一部分,教育技术学属于一种社会科学[1]。因此社科领域专家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本次研修班再次邀请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金兼斌教授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陈向明教授。两位专家没有一味地陈述理论,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让学员感受“哪类方法解决哪类问题”。

在题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报告中,金兼斌教授从研究范式中的社会科学取向入手,详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种类和目的;剖析了理论取向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包括信度和效度等;并深入地剖析科学性问题的关键,即三个代表(具体测量作为抽象概念的代表、样本作为整体的代表、数据作为现实的代表),并通过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生动而有说服力。

陈向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学做质性访谈》,陈教授的课堂极具互动性,在介绍了质性研究的背景之后,就进入了“实战”环节,让学员亲自体验到什么样的题目适合做质性研究,并以某学员提供的“如何做访谈”为例,展开深入讨论。学员积极发言,陈教授“对症下药”,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员受益匪浅。

研究方法的问题是“千古难题”,陈向明(1998)认为,“质的研究”比较适合社会科学使用;徐晓东[2](2003)主张教育技术研究方法采用“质”、“量”结合的方法;汪晓东(2007)认为:我们对两种研究方法所采取的态度应该是“超越”而不是“跨越”。笔者认为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要界定清楚自己所做研究的类型;根据所需,选择适合该课题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先选择研究方法,再根据研究方法的规定去确定研究的实施。方法没有高低之分,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四 期刊关注的课题研究

学员对“如何做课题研究”有了宏观的把握,诸如:哪类选题适合做研究;如何做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方法如何选择等。有了这些铺垫,王学优总编在题为“期刊论文中的创新和创新方法”的报告中指出论文贵在创新,创新方法比创新更重要,并告诫学员要在研究中培育创新思维。王总编还介绍了期刊论文评审与学术论文写作,期刊学术论文的特点、规范以及写作要求、从学术期刊的现状谈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刘臣社长在题为“搭建学术著作出版平台―为教育发展添翼”的报告中,先概述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包括机构设置、出版范围、出版层次、出版规模、数字化出版、资源建设、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等,并和大家分享搭建电大出版平台的构想。刘臣社长鼓励大家多思考,多创作,多出学术专著等科研成果。

五 小结

学员在短短两天的课程中,不仅在理论和方法的层面得到强化。还开阔了视野,看到同行在研究什么,研修班中,案例不断,精彩不断。本届研修班以“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为主题,但又始终围绕一个关键词“创新”。作为教育界的资深专家,何先生告诉青年一辈“不仅要敢于创新,更有善于创新。”而张高博士则展示了微软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徐福荫教授也强调了科研课题“重在解决问题,贵在创新。”王学优总编在报告中又提到“创新方法比创新更重要”。

研修班在刘雍潜秘书长的总结中圆满结束,刘秘书长在总结发言中认为将作者、作品和会议联系到一起,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同时也联系当前的形势,告诫全体学员要在多发论文的同时多出专著。

参考文献

[1] 汪晓东,摒弃还是超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辩[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如何发表高中论文篇8

关键词:和谐,实验数学方法,数学危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客观世界科学真理的认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个体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个体生存的实质就是与它相处的环境之间进行能量交换过程。目前,地球上的资源是世界人口生存和发展的惟一来源。“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1]”。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数学作为“科学的本质[2]”,我们来考察一下数学对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贡献。

首先,数学是实现人对自然“和谐”认识的起点和归宿。因为实验――数学方法是科学的方法论,只有在这个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近现代科学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客观世界的科学描绘,简洁的语言就是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数学表现在它的概念、公式、方程和模型能够言简意赅地表示出科学真理的内容,它的法则、定理和理论借助逻辑推理法则还能反映科学真理之间的因果关系。早在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万物皆数(“把数看作是真实物质对象的终极组成部分”[3])。毕达哥拉斯学派不自觉地把数学作为人类“和谐”认识自然的起点。由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数学甚至带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而且早期的数学还是孤立的,表现在数学两大研究对象数与形之间的孤立,算术方法与几何方法相分离,数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也是分开的。科学家伽利略意识到数量关系是客观事物性质的重要形态,他在《黄金的检验者》一书中说到“如果没有掌握自然界的数学语言,自然界这本大书就不可能理解[4]”。伽利略还意识到实验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验(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同时又是科学研究的检验标准。理论的作用能够从一些基本原理出发推断出新的发现、新的事实和新的结论。“他坚决反对两种倾向,一是中世纪盛行的纯理性推演;另一是古代科学中的直觉主义。认为,前者脱离了感觉和经验,使科学陷入纯思辩,并成为神学的婢女,后者容易使我们的感觉受到蒙蔽,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对象和事物[4]”。自从伽利略以后,大科学家们自觉地把数学看成获得对自然“和谐”认识的归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写就的一本划时代的著作,牛顿在这部书中,站在前人科研成果尤其是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他所创立的微积分,用数学方法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最终确立了完整而严密的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的综合。麦克斯韦方程组由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给出的,不仅预见了当时尚未发现的电磁波存在性,推断出电磁波速度等于光速,并断言光就是一种电磁波。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系统的数学理论,把光、电、磁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上重大的理论结合和飞跃。难能可贵的是爱因斯坦克服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性原理表面上不相容性矛盾,运用公理化的数学方法,在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能够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成功者。相对论变革了牛顿以来所形成的时空观,揭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和相对性,建立了新的时空观,推动了科学发展进程,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目前,数学上经典力学有三种等价的表现形式,即牛顿力学体系形式、拉格朗日力学体系形式和哈密顿力学体系形式。“这些不同数学形式陈述同一物理定律,由于形式不同,它们在实践中对解决问题提供不同的途径,因此等价的数学形式在实践中可能是不等价的[5]”。特别是哈密顿形式,一是比牛顿形式有更广泛的普适性,凡是一切真实的、损耗可忽略不计的物理过程,诸如经典的、相对论的和量子性的各种场合,都可以用哈密顿形式来描述。。二是哈密顿形式从数学上讲形式比较对称,运动定律在其之下表现得很明显。始于1834年哈密顿系统的科学探索活动目前仍是如火如荼的展开[5, 6]。

其次,数学是永恒的,其本身是认识“和谐”的典范。根据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的观点,人类理性的一切对象分为两类:一是观念的关系,二是实际的事情。人类理性的第二类对象――实际的事情,就它们的真实性不论如何明确而言,各种事实的反面总是可能的。“太阳明天不出来”的这个命题和“太阳明天要出来”的这个断言是一样可以理解,一样不矛盾的。人们无论如何不能解证出前一个命题的虚妄来的。对于实际的事情的一切理论,休谟认为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在事实和由此推得的事实之间,必然有一种联系,而所下的推论是在因果关系上建立着的。结果和它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事情,一开始时结果不能从其原因中发现出来,人们先验的、想象的、造作的结果一定是任意的。就推论而言,推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解证的,涉及各种观念的关系;一种是或然的,涉及实际的事情,依赖过去的经验并以此作为将来判断的标准。数学科学属于人类理性对象第一类。命题“直角三角形的弦的平方等于直角边的平方和”就是表示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命题。这类命题,只凭思想的作用,就可以被发现,并不需要依据于其它存在的任何东西。数学还假设自然在各种活动中是建立了一些法则,并且运用抽象的推论来帮助经验把这些法则发现出来,或者在特殊的情况下来决定那些法则的影响的。自然中纵然没有一个圆或者三角形,欧几里得所解证出来的真理也永远保持其确实性和明白性[7]。这说明数学是一种和谐的认识。数学还是一种不断走向“和谐”的模式。在数学发展早期,当人们刚刚脱离自然数概念逐渐形成有理数概念,学会用两个自然数表示一个有理数的时候,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人希帕索斯发现了几何图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是1情况下,斜边长不可能是有理数,导致了数学上第一次危机。尔后无理数的大量发现使人们逐渐认可了无理数,并且还引起了一场数学思想的革命,促使人们实现从依靠直觉、经验转向依靠证明的转变。直到19世纪,数学家提出用有理数的极限方法表示无理数才实现无理数的和谐。数学史上把微积分创立以来到19世纪实数理论创立之前在数学上的混乱局面称为数学上的第二次危机,当时微积分建立在含糊不清的无穷小概念上,没有一个牢固的基础。柯西、维尔斯特拉斯的极限的算术理论,戴德金、康托的实数理论,它们一起实现了微积分理论的和谐。数学家康托创立了集合论,是数学上最具革命性的理论,试图为整个数学大厦奠定基石。1902年数学家罗素发现了罗素悖论,罗素悖论的出现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让人怀疑数学演绎推理方法正确性,动摇了数学基础,是对“数学真理是绝对真理”的这一观念的直接冲击。为解决数学第三次危机,数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尽管集合论的和谐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对数学基础问题如何有效重建,数学家们在数学基础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有逻辑主义派,直觉主义派,形式公理学派,他们的工作对数学的发展都有贡献的。

另外,数学的思想方法还是发现“和谐”认识的重要方法。科学的任务是发现自然界结构,并把它在演绎系统里表达出来[8]。数学的演绎推理方法在前提条件正确下会给出绝对肯定的结果[9]。譬如,公理化的数学方法是数学上重要方法,也是重要的科学方法。公元前3世纪左右,古希腊逻辑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总结了古代积累起来的逻辑知识,把完全三段论作为公理,由此导出了其它的三段论法。亚里斯多德在历史上提出了第一个成文的公理系统[10]。。在著作《几何原本》里,欧几里得从5条公设5条公理出发,演绎推导出当时所知的几何知识。《几何原本》的演绎体系是历史上第一个数学公理体系[11]。由于欧几里得第五公设的特殊性,自公元前3世纪起到19世纪初,试图给出第五公设的直接证明,数学家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摆脱不了失败的结局。罗巴切夫斯基总结前人和自己的经验,认为第五公设独立于其余的几何公理不能作为定理加以证明,而且还可以存在第五公设不成立的新的几何体系。他还用公理化的方法,发现了非欧几何学。尽管非欧几何中命题与人们朴素的直观不符,但是非欧几何在逻辑系统内没有矛盾,演绎推理又是严密的,非欧几何应当是真理的一部分。非欧几何的发现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壮举,它的创立,不仅带来了近百年来数学的巨大进步,以致19世纪和20世纪的数学当然属于一个特殊的时期[12],而且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以及人类时空观念的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非欧几何发现以后,一些重大的科学理论是靠公理化方法获得的。例如,1899年出版的希尔伯特《几何基础》是公理化方法的代表作,1905年爱因斯坦用公理化方法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33年科尔莫哥洛夫建立了概率论的公理化理论体系。“科学一旦从它的原始阶段脱胎出来以后,仅仅靠着排列的过程已不能使理论获得进展。。由经验材料作为引导,研究者宁愿提出一种思想体系,它一般地是在逻辑上从少数几个所谓的公理的基本假定建立起来的[13]”。目前,公理化方法已是科学工作者探索自然奥妙,发现“和谐”认识的一种科学方法了。

参考文献:

[1]jx_hjj.科学发展观.百度百科[EB/OL].baike.baidu.com/view/15952.htm,2009-12-25.

[2]莫里哀×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二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8.

[3]莫里哀×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4.

[4]黄玉龙.伽利略数学-实验方法及其哲学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29-31.

[5]冯康,秦孟兆.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朱位秋,黄志龙,应祖光.非线性随机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框架[J].力学与实践,2002(24),1-9.

[7]休谟(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24-38.

[8]莫里哀×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2.

[9]莫里哀×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2.

[10]徐利治.徐利治谈数学方法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2.

[11]李文林.数学珍宝:历史文献精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43.

[12]《数学百科全书》编译委员会,数学百科全书,第三卷[M].科学出版社,1997,665.

[13]爱因斯坦(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理论和实验-《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出版,1976,115.

 

上一篇:让学引思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如何发表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