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20:50:32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艺术教育 艺术学院

很多人会将艺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起建立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阶段;第二阶段起始于“文革”后整顿开拓的80年代,在我国率先开设的各设计专业引入了“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一个从工艺美术教育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跨越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正是现在。笔者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众多艺术院校的设立、综合性大学的合并、学校的扩招等,使得艺术教育更深入大众。

我们到大学学习艺术,似乎有这样几个重要的理由:真诚的热爱或喜欢艺术,有生命冲动要从事艺术的学习和工作;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某种职业技能和生活必需的手段;想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本领;也有为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被迫选择学习艺术的等等。想要充分而准确地了解并归纳众多学习者的动机都将是困难的,在艺术这一领域尤其如此,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学生成倍增长,学生学习动机更为多样。而且关于到底什么算是艺术?为什么要学习艺术?学习艺术的前景又如何等问题,艺术学习者并没有找到站得住脚的答案,艺术教育者似乎也不曾指出过更加明确的方向。作为一心务实、严谨治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还是尽可能地追求以德服人,以理育人。

一、艺术的存在

1.艺术无处不在

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有艺术。艺术的宽阔领域如同人的视域所及所致,人对世界的理解也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视觉。人类需要艺术是由于人的视觉需要看,要看好看的,这种欲望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抑制和抵挡的。在人类行为这个特定领域里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我们在所不惜。人类生活需要艺术,无论是阳春白雪的纯艺术或以实用为目的的工艺美术甚或民间艺术。试想想,如果没有艺术,世界将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反过来想,我们就更能理解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艺术的最高价值

艺术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这样的老生常谈已难以表述发展中的艺术在视觉文化时代中的深刻性和独特性。事实上,艺术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比如音乐能填补人类的心灵,舞蹈可以改变我们的形体。“艺术的最高价值在于它为每个人的经历和认识世界所作的独特贡献”,于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视觉艺术涉及了人类意识中其他任何学科都无从涉及的一个方面。”艺术作品是人类不需要翻译的文化载体,它流通于古今中外,艺术的作用不仅在于把难以言传的感受形象化,它还是调动我们感性、发掘潜能和会神的手段,能帮助我们发现视觉世界的含义和事物的生动以及细节的微妙,发展人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扩展我们的意识体,留下我们生命力的痕迹并实现自我,使人的本性和事物的本质得以显现,让人能更深刻地洞察自己和世界。如同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的:“艺术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的思维应付世界的复杂形象,从中发现自我。”

艺术的独特作用和价值还在于它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两种主要方式之一。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科学、逻辑以及其他借助文字的方法为特征的推理方式,即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提供的知识是系统的、线性的、有序的、理性的;而艺术提供了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它是空间并列的、同时出现的、网状的、感性的。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如同迈动的两条腿,驮着人类文明进步。

3.艺术设计的潜能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我们不去追究二者孰先孰后,或是否同根同源,至少我们分类了他们。原因很简单,科学追求的是严,艺术追求的是美,一个是理性的演绎,另一个是灵感的发挥,二者南辕北辙,似乎没有共通之点。

然而作为一个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大师,达·芬奇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的众多科学设想和发明正是缘于他具有艺术家发散性的思维和敏锐的创造力;所有的奇思妙想和发明创造都得益于他那精道的绘画基础;他的画作之所以永恒是因为里面包含了太多的科学元素。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科学家要学点艺术,艺术家要学点科学,因为艺术是科学的血脉,科学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境界。

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应该是一种时代的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它已不单在较高层次上广泛进行,而且逐渐在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设计在这一进程中,无可厚非地担负一部分义务。

二、教育的状态

1.教育商品化之商榷

教育如果已经被当下的市场归为一种另类的商品,那么它的本质绝不该是以谋实利为动机,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当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先把实利作为动机和目的,在当下或是将来,都不是教育应当有的状况。

为什么把教育沾染上功利主义色彩一定是可悲的事情呢?“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鉴于此种情况的后果,教育无论如何都要恢复其原来的宗旨,即学问本来是为了阐明人类的基本生活和存在的根本,而教育则是要把这种学问传播开去。

艺术教育是设备条件和成本都很大的教育,比如重型乐器成本、一对一教学成本、排练场地和训练需要成本、材料和设计成本、演出成本等都决定了不断的经费投入,于是大投入换来大收益似乎理所当然。但艺术教育的正确目的,也不能只图利益,也许我们更贴近生活,也许我们有理由功利,但艺术教育仍旧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2.设计教育能够传授什么

艺术设计教育不像其他领域的教育,能够传授什么。它并不一定能保证培养一个好的或不好的艺术家,因为在我们看来,那是每个人自己的发展。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更清醒地理解自己,鼓励他们尝试前人未曾尝试过的。

美国高中生将要毕业,会收到许多大学寄来的广告册,吸引招考。各大学有自己的校史、传统、主张。例如纽约“新派大学”,就是“二战”后由一群左翼自由知识分子创办,旨在教授“二战”后新的文化与政治理念,并开放给“二战”或越战退役的青年士兵,以及意识形态比较自由激进的人。而哥大、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老牌名校则宣传各自悠久的教学宗旨。总之,高等教育没有国家规定而划一的所谓“教育目标”。

在艺术学院学习也许就像服兵役,在20岁左右的年龄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即使今后不想或不能成为艺术家,但至少学会怎样看待问题,如何进行交流,如何看待不同的人。所以,艺术学院绝对不是制造艺术家的地方,它只是起到激发个人思维与培养的作用。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篇2

Abstract: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ntemporary Marxism in China is a new require to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ngress report points that "carrying out the popularity of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s popularity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hina; popularity of Marxis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23-0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高校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要高质量地讲授政治理论课程。要生动的高质量的讲授高校政治理论课程,要认真学习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和把握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活动等,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妥善处理好高校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2支持高校学生创立理论研讨组织的发展

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是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内在统一的过程。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就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活动。近些年来,高校涌现的大量学生理论研讨组织,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就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好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团,逐步形成校、院(系)、班三级网络;要为理论研讨组织配备学术造诣较高、热心学生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要在理论研讨组织进行建立党团组织的试点;要为理论研讨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动提供活动的场地和必要的经费。

3突出高校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功能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指导社会就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突出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知行结合,在实践中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服务团、宣讲团、考察团,支持、指导大学生到社区、企业和村镇中宣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经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顺利开展;要在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劳动、勤工助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中有机渗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努力争取和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基地建设。

4增强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相关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全方位的理论系统,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高校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在各类学科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关联上狠下功夫。一是高校专业课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二是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参考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集中力量,加强研究,进行理论创新。三是借鉴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设置上的经验,相互学习,进行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和改革。

5突出网络在校园理论学习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出网络在校园理论学习中的作用,通过校园网开辟理论学习的阵地,开展互动式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一是在有关主题网站或网页中开设“理论辅导”、“学习动态”、“文章点评”、“师生对话”或 “专家在线”等互动性比较强的栏目,就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开展有关问答以及讨论、对话等交流活动。二是要为有关主题网站、网页或栏目及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推介有关学习书目。三是通过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网站,设立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题网页或栏目。四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公寓在理论学习阵地的基础作用。学生公寓作为高等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物,随着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和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公寓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成才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鉴于此,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发挥学生公寓在理论学习中的堡垒作用。为此,就要做好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辅导员进公寓,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进公寓,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社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公寓,学生综合考评进公寓等工作。五是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能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6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一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学生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氛围。二要使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三要加强校园精神和校园环境建设,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和体育活动中。

总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在高度重视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多渠道和多阵地的建设,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网络和体系。与此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积极探索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路、新举措,是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举措,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N].文汇报,2007-10-25.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篇3

>> 部级教学成果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首届职业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分布特征与培育策略 《关于做好2014年职业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东北大学部级教学成果奖“《采矿学》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成果总结 国家教学成果奖简介 会见第五届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 中国联通获部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衢州中专喜获首届职业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的关键环节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简介 2012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简介 数字化透视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全国开展首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关于2015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公示 部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获取科技成果奖的分析与对策 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征文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一)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二) “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二)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项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0XNE033)]

(上接第69页)

参考文献:

[1] 于光荣. 让多媒体技术走进“中国古代文论”课堂[J]. 邵阳学院学报,2008(1).

[2] 李建中. 古代文论教学的当代视野[J]. 中国大学教学,2009(5).

[3] 黄毅. 新时期古代文论教材的编写与出版[J]. 昆明学院学报,2008(5).

[4] 李春青. 中国古代文论两大基本研究路向反思[J]. 思想战线,2008(1).

[5] 齐海英.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接受效果优化论[J]. 高教论坛,2010(1).

[6] 李建中主编. 中国古代文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7] 邓心强. 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J]. 理论与现代化,2008(5).

[8] 邓心强. “畸人”形象的当代借鉴[J]. 雄楚师范学院学报,2009(6).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高校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要高质量地讲授政治理论课程。要生动的高质量的讲授高校政治理论课程,要认真学习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和把握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活动等,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妥善处理好高校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2支持高校学生创立理论研讨组织的发展

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是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内在统一的过程。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就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活动。近些年来,高校涌现的大量学生理论研讨组织,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就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好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团,逐步形成校、院(系)、班三级网络;要为理论研讨组织配备学术造诣较高、热心学生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要在理论研讨组织进行建立党团组织的试点;要为理论研讨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动提供活动的场地和必要的经费。

3突出高校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功能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指导社会就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突出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知行结合,在实践中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服务团、宣讲团、考察团,支持、指导大学生到社区、企业和村镇中宣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经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顺利开展;要在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劳动、勤工助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中有机渗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努力争取和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基地建设。

4增强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相关性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传统;美术教育;理论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传统文化中也有积极的一面。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传统美术教育理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更应该科学合理的认识它,不能给予全盘否定。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内容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美术教育理论逐渐走进了课堂教学,成为美术学科的一部分。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国外优秀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开始挖掘本国的美术教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特点、方法、理论以及现代价值。想要从根本上建立健全现代美术教育体系,除了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理论的精华,更要深刻的认识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概述

(一)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界定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是针对历史上延传下来的教育现象而言,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传统教育是相对而言,有封建的传统教育、近代的传统教育等。其中,封建传统教育对我国教育界影响深远,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尔后得到了历代教育家的改造和发展。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结束,儒家教育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而形成和发展的美术教育实践和美术教育理论遗产,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本文侧重于分析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研究的目的

之所以大力研究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人作为研究的主体,只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中介。“美术教育”是随着近代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而出现的,在中国古代,没有“美术教育”之说,但是美术教育理论却在古代的画论、书论等中无处不见,成为当代美术界珍贵的精神财富。美术教育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从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中吸取精华,不断改造与创新,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之中。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国美术教育也呈现变革之势,如何从传统美术教育中汲取营养而不断充实、发展现代美术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员普遍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资源,公正客观的评价传统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和美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必须的理论准备。

二、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的实际应用

(一)传统哲学与美术教育的理论建设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中国文化教育有着深远影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传统美术理论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始终强调“和”,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哲学体系,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反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放的心态和宽阔胸怀。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应用在美术教育的理论建设中,要求我们在学习外国美术教育理论时,不能全盘吸收,盲目推崇,要根据我国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出整体性的选择。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坚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理论的正确立场,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以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的精华为基础,引进国外先进的美术教育理论,进行分析与改造,将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的优秀部分推向国际,不断融合,却不乏本国特色。

(二)确立新型的师生观

近代以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师生观也发生了改变。当代的平等、合作、健康的师生关系是从古代的师徒制逐渐演变而来的,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实践中,古代教育家、画家看似更多的是教徒弟技能,并没有过多的体现出师徒之间的深厚感情,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往往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向我们呈现出来。随着时代在前进,当代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教育的目的有了本质的不同,也有了质的飞跃,但师生关系却依然存在。古代画家与徒弟之间的师爱思想,对于建立现代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美术教育的展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进程中,美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现代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为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进一步推动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如缺乏集体教学与集体学习的环境,往往都是一个大师带着几个徒弟,进行指挥学习;课程与教学方式随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课程指标以及完善的教学方式,大师一般根据需要现场决定当堂课程内容,这样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熟悉内容,方式不断的变更,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与质量;学生对于老师的观点全盘接受,在学生的眼里,老师就像是个神一样的人物,只要是老师提出来的观点肯定是正确的,却不认为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可见,传统的美术教育也存在一系列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传统美术教育理论时,要选择性的吸收。此外,中国美术教育在优秀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下面是对美术教育理论发展的展望。

首先,合理的开发传统文化资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在差异中挖掘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的价值,吸取其中的精华理论,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其次,设立开放式的美术学校。美术学校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综合性的、也有分科性的。在现代化的教育制度下,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立以一门或两门美术专业学科或活动为主的综合性美术学校,突出美术的专业性。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多少个画家和大师,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展现学生的个性,环节学生的学习压力。最后,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师徒制是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虽然在美术的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本身的缺陷,不利于美术教育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美术教育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发挥教师育人的特殊作用,塑造健全的人格,为祖国培养新型的美术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何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研究的价值。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在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相信在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人员的深入研究下,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会有更大的价值,现代美术教育将会有更广阔的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绍军.绍军美术时评[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陈启天是1920年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既导源于寻求富强的“国家主义”诉求,又是针对当时教育界的时弊而起。五四后,教育界呈现出重个性轻国性、重个体轻国家的倾向。基于建设民族国家和保存民族文化的双重关怀,他从教育、宗旨、政策、内容等方面,建构了国家主义教育理论。其理论在当时具有历史合理性,也表现出民族主义的福狭面相。当今,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如何继续其理论,发扬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价值和地位的课题,克服轻个体独立价值的不足,对于当今教育界无疑仍具有借鉴作用。

陈启天是民国时期“国家主义派”的重要骨干与著名的教育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贯穿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线。国家主义教育思潮起源于清末民初,兴盛于1920年代中期,衰落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陈启天作为1920年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学术界有关他这一方面思想尚未有专文探讨,本文拟作一尝试。

一、“国家主义”与“新国家主义”

列文森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1920年代“国家主义派”的产生无疑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该派提倡国家主义,承接了清末梁启超“公民民族主义”的思想余绪,又与当时国内外环境分不开。梁启超在清末指责中国人“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一己而不知有国家”。基于使中国从天下走向国家的问题意识,他在《新民说》中建构了“公民民族主义”的思想体系。欧战结束后,世界主义、个人主义倡行。五四前后,甚至梁启超也抛弃了其清末民族主义的立场,主张“国家是要爱的”,但“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个人,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世界”。梁启超的转变并非孤例,其在清末斥责中国人“知天下而不知国家,知个人而不知国家”的传统,恰成为当时青年学生心目中的正面价值。经过的洗礼,尽管知识界很多人转向民族主义,但世界主义的余波不衰,在五四后期仍成为中国思想界与民族主义相领顽的思想潮流。

1923年曹馄贿选表征国内政治的腐败,而“临城劫车”事件发生后,国际共管中国的声浪日高。面对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陈启天指出,世界主义在当时中国是过高的理想,国家主义才切合现实需要,“当今世界组织之单位为国家,由国家分立而进于世界大同非旦夕之间所可几及……吾人多鹜于将来之理想,而不顾及目前之实际,此世界主义之所以成为空谈而无益于之中国也”。可见陈对当时中国思想界存在的世界主义倾向有着深刻的优患意识。处于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国家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单位,因此,他认为:“中国今日之急务,不在大吹大擂所谓世界主义与人道主义,而在使中国如何成为世界上之一国,可与列强同等,然后有进于世界主义之可能;又如何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之人可与西人同等,然后有进于人道主义之可能。”②质言之,把中国建设成为国际中与西方国家平等的近代民族国家,是实现世界主义和人道主义理想的前提。当时中国内不统一外不独立,无法以平等的地位介人国际世界,中国国民也无法被列强主宰的世界接纳为世界公民。中国和中国人要取得与西方和西方人平等的地位,在他看来,舍国家主义而无他途。

基于国家主义之名称在五四后中国文教界不受欢迎的现实,“为免除与习见习闻之国家主义相混淆而发生误解计”,陈启天在论述国家主义观念时,特冠名为“新国家主义”。所谓“新国家主义”,“与向之国家主义迥异,在消极方面与帝国主义、武力主义、夸大、狂溺、仇恨、宗教主义、无抵抗

主义、顽固主义相反;而在积极方面与世界主义、人道主义、和平主义、国际主义、国家主义、个人主义、平民主义相辅而成为其基础也”。“新国家主义”别于西方的国家主义,是自卫救亡的国家主义。“新国家主义”的真精神在于“主张尊重本国之国性,同时亦尊重他国之国性,毁己以利人固所不愿也;毁人以利己亦所不可取焉。固所不愿也,敌外亦所不取焉,不自暴自弃以,不凌人辱人以自私”。这里的“国性”即指国民性。光大国性,团结国民意志,延绵国命是陈启天国家主义理论的核心。作为中国的国民,应当具备此种真精神以防自大与自卑这两种走极端的文化病。

二、国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

如何使国民具备国家主义精神呢?陈启天认为国家主义教育是根本方法。通过利用教育这一有力工具,唤醒国民对于国家的自觉,鼓励国民捍卫国家正义的勇气,培养国民对于国家服务的观念和态度,以实现国家主义内求统一外求独立的目标。

首先,通过梳理西方历史经验,陈启天认为国家主义对于近代教育有两大贡献。第一,“教育是国家的任务”。西方现代化的过程,是世俗国家政治权力上升、宗教神权下降的过程。在反对神权政治的过程中,教育权从中世纪由教会和私人掌控,历经近代启蒙运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日益转移到国家手中。第二,“教育是国家的工具,国家以教育为实现国家目的的工具,发扬国性或共同的文化,培养国民,以为立国的根本”⑤。西方古典时代,教育是少数特权阶级的权利,地理与种族这些先天条件是形成国家的主要因素。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教育权日益下移,公共文化愈来愈成为造就国性的重要因素。国民教育作为制造公共文化,发展国性最有力的工具,被近代国家所提倡。其次,通过梳理中国近代历史经验,他认为清末梁启超提倡的“公教育”(即国民教育),民国初年提倡的军国民教育,都带有国家主义的色彩。至五四前后,经由新文化运动中个性的觉醒,后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平民教育、职业教育风行。“道尔顿制”、教育统计学、课程设计、选科制、委员制等教育制度与方法大量从西方引人,陈氏在引介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几年后,他成了“自身的革命者”,日益认识到由平民教育、职业教育引起的认知偏差和造成的流弊。

关于平民教育,陈启天认为当时教育界在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提倡国际主义的平民教育与以为平民教育仅在谋个性的发展,而不谋国性的发展。在他看来,平民教育的真义在于“一方面要尽量的发展个人的特别才能,另一方面还须极力地培养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习惯”。发展个性与其说是教育的目的,毋宁说是教育的手段。中国要救亡图存,需国民具有共同的信仰与习惯。而中国在国家独立之前妄谈国际主义,“固不能悻获外人之爱怜,且足以尽撤国家之藩篱而无以自卫也”。关于职业教育,他认为其克服了传统书本教育与实际生活脱离的弊端,并在教育方法上从社会调查入手,把教育变成职业的预备。但当时的职业教育提倡者多以个人为立论的出发点,忽视个人职业与国家产业、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总之,陈启天对于当时教育领域存在的偏重个性,忽视国性;偏重个体,忽视国家;偏重实用,忽视系统等弊端怀着深切的优患意识。针对五四后教育界呈现出的淡化国家主义之倾向,他提倡重视国性的国家主义教育。从这个层面上看,陈氏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体现了其作为一个教育家对于五四后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的尝试。

三、国家主义教育理论内涵

1920年代中期陈启天从国家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教育、宗旨、政策等问题都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家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他指出,“教育是一种国家,不是私人,不是地方,不是教会,更不是外国”。面对教育权部分被日本殖民教育分割,部分被欧美教会和私人分割的状况,他主张收回教育权即:“一面收回国家教育,完成国家的独立;一面使教育与宗教分离,促进国家的统一。”因当时教育界对于是否收回教会教育权存在异议,反对教会教育成了陈启天着墨的中心。他主要从教会教育违背信教自由、摧残国性、损害国家三个依次递殖的层面人手,论证了收回教育权的合理性和急迫性。教会教育的可怕之处在于摧残国性,其宗旨在于通过传教,以达“一是根本中国文化的历史遗传,二是完全破坏中国国民的意识统一”的两大效果。正是出于对国性与国权两个维度的关怀,他以国家主义教育为理论依据,由反对教会教育进而主张收回教育权成为必然。

在教育宗旨问题上,陈启天认为国家教育宗旨的涵义,“尤应重在凝成国民意识,发扬本国文化,以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独立”。国家教育宗旨一般分为所有学校均须遵行的一般教育宗旨和各级、各种学校所特有的宗旨两大类,前者以明全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后者以明各级、各种教育的特殊趋向。两类教育宗旨均须依据中国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和实际需要而定。就一般教育宗旨而言,他认为应具备“数义”,即:“一曰教育宗旨须能唤起国民对于国家之自觉心与夫国民对于国家之责任心,然后可以养成能除内忧抗外患之国民;二曰教育宗旨须能激励国民对于国家之感情以养成扶危戮乱之热忱,然后能对国家尽维护之责;三曰教育宗旨须能涵盖立国之各要素而无所偏倚与遗漏,然后施措宜利多害少”。简言之,教育宗旨在于养成以国家为前提的爱国国民。按照以上三个条件,他对1919年所制定的教育宗旨和1922年所颁的“新学制系统改革令”进行了检视,认为前者含有强烈的平民主义教育意味,后者之要义为平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他提出以国性教育矫正平民教育之偏颇,以产业教育补救职业教育之不足,以实现教育宗旨由平民主义趋重国家主义的转变。

陈氏进而认为,要实现国家教育宗旨,培养中国的立国精神,整理教育以改进国度,铲除教育上不当的分歧与支离,求教育最大的效率,挽回教育的旁落和防止国民国性的摧残,须有持久一贯的国家教育政策。国家教育政策实质上是集权与分权的划分问题,取绝对集权与绝对分权的政策都不益于当时的中国。其要义在于“中国教育当确定‘国办教育’的范围与维持的经费”。在他看来,立国之根本在于国民,欲促国运非普及义务教育不可。师范教育肩负陶铸最大多数国民的重任,非国办不能实现国家的教育理想。学术独立事关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学术独立有赖于高等教育机关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设。因此国办教育的至小范围应包括“国办高等学术的教育”、“国办义务教育”和“国办师范教育”,义务教育由国家主办并监督之,经费采取国家与地方分摊原则。此外,陈氏非常重视国语、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授,并充分利用这些学科传承本国文化的功能。

综上所述,陈启天国家主义教育理论的思路在于以国家主义教育为手段,培养国民的国性,以实现统一富强的民族复兴目标。

四、国家富强、民族文化与国家主义教育

综观陈启天的国家主义教育理论,一方面,他深信教育对于建国的功能。他强调“国家主义”源于对1920年代中国生存危机的民族关怀,其目的在于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位而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成为一个在世界舞台上与西方列强平等的近代国家。面对当时中国面向世界的非国家主义倾向的强大压力,他试图以国家主义来整合国民与国家的关系,填补孔教在五四全面反传统中被打倒后的价值真空。他认为立国之本在于国民,共同文化是连接国民与国家的基本纽带,而教育是传递和创造共同文化的主要工具,国家主义教育是培养国民爱国精神的根本方法。因而从这个层面看,国家主义教育被陈氏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有力工具,也是为国家主义意识形态寻求价值支援的重要途径。

国家主义教育理论的建构又表明陈氏属于文化民族主义者。国家主义教育是对五四后期教育界全面西方化的一种反动。陈氏的理论对于当时教育界抹杀文化之民族性维度的“西方中心主义”具有补正作用,在近代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的历史语境下也具有合理性。如何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递作用,使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有独立价值的一部分,在当今中国仍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命题,毕竟文化“地球村”的普世理想依旧未能取消民族国家之间的珍域。何况历史证明,中国现代化大厦也不可能在传统的废墟上建立。就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对于文化认同的功用,从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和创造源泉而言,陈启天的理论路向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篇7

江户时代是日本道德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线是武士道教育,它融合了日本神道思想、佛教思想和中国儒家思想。纵观中国知网的相关研究,这一时期的内容较少,而且大多出现在对于日本道德教育历史进程的通观研究中。程晋宽的《论日本道德教育的传统及面临的问题》认为,作为日本道德教育思想基础的神道教和武士道是对日本封建文化与道德意识的独特反映,为日本近代侵略行为开辟了道路,并为现在日本战后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提供了历史依据。[2]王凌皓等人的《日本武士道的生成、作用及影响》,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的历史、特点、作用与影响的阐述,为我们揭示了日本近代新武士道对于世界以及日本本国的消极影响。[3]解娟的《江户时代武士教育特点分析》指出,这一时代的道德教育比江户时代之前有着更完整的内容、更正式的教育地点并且融西方思想于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兰卉的《日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研究》,将日本武士道精神发展分为江户时代以前、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以后三个阶段,并指出武士道精神本身内涵并没有错,只是与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联系起来才导致人们对武士道精神的反感。[5]朱玲莉的《日本江户时期的平民道德教育》从平民阶层角度对道德教育的政治基础以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可以说是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一个专题性论述,并且十分少见地提到了对女子的道德教育,对于研究江户时期日本平民的德育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6]王瑞荪在专著《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7],使用了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等一系列方法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评价。饶从满的专著《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8],对整个日本道德教育从时间上进行了梳理。这些文章或专著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介绍、评析,用大量历史事实使我们对江户时代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纠正了有人认为军国主义是近代日本的产物这一看法。此外,这些文章所提供的大量材料以及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对这一时期日本的道德教育研究缺乏第一手资料,大多数停留在对道德教育历史现象的简单罗列,缺乏对其深层本质的挖掘,研究具有肤浅性与重复性。

二、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明治维新对于整个日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因此,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这一时期成果的研究,虽然还是以介绍为主,但是相比江户时期,对这一时期的介绍更加详细、深入,不再只是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成果有:王智新的《日本的道德教育》[9],姜辉的《明治時代における武士精神の様態についての考察》[10](明治时代武士精神的演变),张凤莲的《论日本教育中传统道德思想的渗透》[11],孔祥宏的《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12],尹贞姬的《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13]等等,这些文章对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演变以及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由于他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综合以上诸多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本主义伦理道德的启蒙与封建帝国主义的传统并存发展;由学制令向教育敕语的转变迎合了日本天皇制的统治需要,成为日本近代道德教育的大纲;修身教育制度由最初的从属地位跃居为主导地位;军国主义思想、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变质的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国民的主要道德标准。另外,这一时期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对日本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也是我国学者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王建平[14]在他的文章中对这一时代日本道德教育观念对国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研究专著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5]第三章第一节,陈立思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6]第四章第一节,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17]第十章等,这些专著都对明治时代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对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民主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这一时期关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研究方法也由单一转向综合,研究视野、范围更加开阔,研究的深入程度与细化程度更加突出。归结起来主要有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特点、现状、环境等方面。研究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研究论文都有所涉及,虽然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过多次修改,但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者们主要从有利于教育对象与社会发展的视角说明日本道德教育目标的现状。张德伟等人的《从培养丰富的心灵到培养丰富的人性再到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指出,日本德育方针自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以来,道德教育的目标重心由重智不重德逐渐转向注重个性发展以及丰富心灵的培养。[18]王超的《比较德育学》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优越感的人,形成民族认同,使全体日本人具有民族意识。[19]曹能秀的《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教育述评》对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主要有四点:培养忠诚于国家、集团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民;培养具有基本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共精神的公民;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0]王丽荣的《近现代中日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认为,日本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实现了从过分强调外延较广的民族国家的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重的转变,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对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行产生积极影响。[21]饶从满的《关于道德教育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基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目标与中国德育目标虽然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性,但日本道德目标更多体现为一种有利于在社会生存的人格特点,强调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作用,而中国则将其认为道德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22]牛立忠的《浅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认为,无论在哪个学龄阶段,日本道德教育目标都注重道德意愿、道德态度、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对心的教育为核心。[23]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内容,研究者均有所提及,并且形成了一致的观点: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大致相同,但实施的力度却越来越大。史忠媛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研究》提出,日本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个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国际化教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24]耿华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自身培养、与他人相处、自然和崇高事物、集体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25]曹能秀的《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日本道德教育内容呈现出“规范”与“发展”并重的趋势,加强了文化传统和爱国心的教育,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26]在中国任教多年的日本学者奥田真纪子在《道德教育与人的价值创造》中,通过对日本道德文化的变迁、所面临的课题以及对牧口学说的赞同,认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实现人的价值创造,只有创造社会价值的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抱有感恩的心。[27]除此之外,日本战后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学者研究日本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点,例如王映哲的《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进及启示》,通过对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以及新的变化的研究,认为这些改革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它确实对日本成为世界强国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28]吴潜涛的《日本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其现行改革》认为,日本现行的教育改革,在思想上重视学校教育地位,在内容上重视价值观与实践相结合,在方法上重视全社会的合力,最终有利于构建终身道德教育体系。[29]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少学者无论在专著还是论文中均有所研究。在专著中,学者往往用单独的章节阐述日本是怎样进行道德教育的。代表性著作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玄武的《比较德育学》[30],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等。其观点主要有:一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道德启蒙意识与初级的道德习惯,父母以实际行动影响儿童;二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系统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以正式课程、学科渗透、道德实践的方式融入学生所处的环境中;三是通过两种类型的社会教育,即针对大众的普遍性道德教育与针对失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社会教育机构在联系学校与家长、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道德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制造良好的社会道德公众舆论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相关学术论文中,主要是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方面或者与其他国家道德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日本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白俊的《日本道德教育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指出,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与审美情趣。[31]基国林等人的《“中日新”三国高校实施德育途径比较及辨证思考》[32]、王佳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认为日本高校的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并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33]徐雯娟的《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高校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有理论教育法、挫折教育法、直接体验法、言传身教法、环境熏陶法等立体多面的方法,比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4]谢惠莲的《当代中日中小学活动德育比较研究》,通过对中日两国活动德育在理论、原则、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比较,强调了道德实践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35]为我国道德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田静等人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比较》指出在道德教育路径上,日本比中国有着更加完整的德育形式,日本道德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形成了蓝图,是有计划的,这是中国道德教育所应该学习的。[36]还有学者总结出日本道德教育在途径方法上与中国道德教育有着共同特点:政府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结合;道德教育注重整合化与社会化[37]。对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我国学者都有所研究。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新慧的《二战后日本德育的特点和启示》,归纳了五大特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进行德育,政治化与组织化突出,挑战与缺陷共存。[38]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现状研究上,主要有王丽荣的《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状况》,通过图表和报告的形式指出日本现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积极方面和问题都有,对与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具有参考作用。[39]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环境上,有郑永廷的《美国、日本的德育环境建设》,对美国与日本为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所做的努力进行了介绍,指出没有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40]钟启泉《儿童德性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德性及其层级、影响儿童的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自律性的基础上。[41]另外,对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道德教育荒废现象以及由此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研究,应该是我国学者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简要评述

我国学者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研究的范围、视野不断开阔;研究的方法也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内容存在对整体概括性的宏观研究和对诸多要素的微观研究两种发展并存的趋势;研究方向由陈述性向理论性转变。但通观我国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第一,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不足。目前学界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对日本的道德教育理论进行简单评述、介绍,即使有相应的理论分析,也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对其理论进行深入探究。日本道德教育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后之所以相当成功,之所以能够使日本迅速强大,之所以能够动员全国民众,就是因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如果借鉴日本的理论进行道德教育还有一个比较长期的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同时需要厘清某些概念,例如我国学者多把日本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国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实际上,道德教育是其他教育的组成部分,不把握好相关概念的界限,将不利于对日本道德教育形成专题性研究。第二,对日本道德教育研究视野仍然狭窄。虽然我国现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研究有了实质性进展,但是视野狭窄的局面仍然存在,这种视野狭窄有横向狭窄与纵向狭窄。横向狭窄表现在对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仅限于就教育论教育,对教育学之外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行为学等诸多学科交叉借鉴明显不足,研究方法上也大多是泛泛而谈,缺少理性透视,表面分析多深层分析少,宏观思辨多微观实证少;纵向狭窄表现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研究绝大部分是研究战后的道德教育,对明治时代、江户时代的研究就很少见,江户时代以前的道德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畸形的研究对于弄清楚日本道德教育的变化以及整体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第三,对日本道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大难题是原版的日文文献严重缺乏。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许多有用的文献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但并不能找到所有的,尤其是外文文献,即使找到了,外语水平功底不够的学者也很难开展研究。我国学者对日本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依靠别人翻译后的文献作为研究材料,不能原汁原味地吸收原版文献的精华,而且这类文献数量不多,造成了研究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研究者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二是研究者所在的高校或研究机构要加强与日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多引进原版著作,为我国学者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第四,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多是个体单独研究,缺乏集体协作意识。我国学者多是自己独立进行研究,但这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为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道德教育跨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呼唤研究主体从传统的个体研究向现代的集体合作研究转变,大力开展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为方法的共同研究。这样才能克服研究的随意性、笼统性,实现研究的专业性、深入性,促进我国对日本道德教育的更进一步认识。虽然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依然很不足,但它为今后的研究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反思不足,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日本道德教育研究的全方位发展。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篇8

在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于注重艺术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艺术这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文化总体性的认识及其文化素质的养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总体性学科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对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因此,如果能够在艺术类学生,尤其是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中加入相关课程,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和丰富艺术教育中的学科设置,而且将促进艺术生对文化总体性特征的认知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当代艺术的外部形态与文化内涵、思考和认识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

关键词:

文化研究 艺术教育 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犸: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47-02

在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于注重艺术生艺术素质和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艺术这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对文化总体性的认识和文化素质的养成。提到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时,教育者们常常提到的是艺术作为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成功的艺术教育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入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其次,目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专业学科发展、轻视文艺理论研究尤其是文化研究的现象,从而导致艺术教育中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不够宽广'文化理论方面的知识欠缺等现象。然而,随着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人们慢慢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理论思考和认知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同样可以起到促进和补充作用。

文化研究肇始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但是其学科研究范围早已超出了先前的研究范围,涉及到社会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学、艺术学、传媒研究等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超学科”和“后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总体性学科特征,尤其是近年来对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而这一问题也是当前艺术界的热点问题。所以,如果能够在艺术类学生,尤其是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中加入相关课程,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和丰富艺术教育的学科设置,而且将大大促进艺术生对文化总体性特征的认知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当代诸种艺术的外在形态和文化内涵、各种艺术理论的生发和论述,从而更好地思考和认识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把握艺术创作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促进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下面本文将从文化研究的学科发展、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文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等方面论述文化研究对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1 文化研究的学科发展

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1 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研究,指的就是该中心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该中心的奠基者也是该理论的灵魂人物包括理查.霍加特(Richard Hoggart)、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E.P-汤普森斯(E.P.Thompson)、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等人。他们从对工人阶级大众文化的关怀出发,探讨了不同社会集团的文化支配权问题,同时,为研究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生活及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也为世界范围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模式。在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因其跨学科性或者说强大的学科包容性迅速被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学者们接受,就此著书立说,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如美国出现了一批以格罗斯伯格(Grossberg,他曾在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是霍尔的学生)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学者。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学教授本-阿格尔(Ben Agger)出版了《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 -书,该书从文化取向出发,对伯明翰派文化研究进行了概况总结,认为该学派的文化研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跨学科性;其次强调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文化定义;再次拒绝高雅与低俗的文化二分论;最后,文化既是实践又是经验。

20世纪70年代,文化研究的影响范围继续扩大。首先,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意大利工人革命家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理论”相继被纳入文化研究的学科领域中来。其次,女性主义和“后殖民文化”研究成为了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后现代文化与艺术研究、传媒研究、同性恋研究、种族与族裔问题研究及全球化问题也成为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至此,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已经从英国伯明翰学派所关注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扩展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学科研究,其综合性(或称学科交叉性)、广泛性和复杂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门学科。

2 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

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文化的现代性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是当前艺术研究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艺术教育中,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关系到当代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说弄不清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及后现代艺术到底应该如何区分、如何定义以及如何阐释?其实这个问题也―直困扰着许多中外学者,值得庆幸的是,不同国度、不同学科背景的文化研究学者在经过一番细致的考量之后,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解释。

法国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应该把现代性看作一种态度而不是历史的一个时期来看待。“我说的态度是指对于现实性的―种关系方式:一些人所作的自愿选择,一种思考和感觉方式,一种行动、行为的方式。”英国文化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现代性多重建构理论。他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建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四个主要社会进程,它们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性。同时,也有艺术家主张现代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而是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或者风格:现代主义取代的是传统的古典主义,打破了模仿写实的绘画原则,各种抽象画派应运而生;而后现代主义用过于局部、纯粹和形式化的风格终结了现代主义宏大叙事的画风,挪用、拼贴、戏仿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此外,西方文化理论研究者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当代性和现代性著名研究学者齐格蒙特-鲍曼( Zygmunt Bauman)认为后现代性并不必然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或是拒绝现代性。后现代性本质上乃是现代精神长久地、审慎地和清醒地注视自身,注视自己的现状和过去的活动。后现代性就是正在来临的时代的现代性。与此同时,法国著名后现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坚信,现代性总是不断地孕育着它的后现代性,后现代性不过是在重写现代性,而不可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现代性的五个悖论》一书的作者―法国理论家安托瓦纳贡・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则指出了后现代的嗳昧性和矛盾性,认为它―方面极端现代,―方面又反对现代;―方面主张大众的通俗路线,另―方面又坠入精英主义的窠臼。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也许代表着真正的现代性远未到来。鉴于现代性内部的诸种矛盾和冲突,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提出了两种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进行论述。美国另一个学者马歇尔.伯曼则认为现代主义表现为三种形态:“退却的现代主义”,“否定的现代主义”和“肯定的现代主义”。“退却的现代主义”强调艺术的自主性以及生活实践的区别;“否定的现代主义”力图抛弃一切价值,是一种反对现代存在的总体性革命;而“肯定的现代主义”则指普通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以及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创造出多元丰富的艺术形式。

德国社会思想家乔治・西美尔(Simmel 1858-1918)非常强调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现代社会文化中的诸种现象,如时尚、现代文化中的冲突、女性角色、贸易博览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文化缺乏普遍价值和意义,不复具有统一社会的功能,不得不沦落为商品,而以商品为主导的文化无休止地刺激着现代人的神经。在此基础上,当代文化理论家哈贝马斯(Jugen Habermas)认为,现代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世界的“祛魅”,即一个有着有机结构的自由社会、连同人们对这种有机社会的向往一同离人类而去。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多关注和追寻的是多元、自治、自由,而不是前现代社会中被高调宣扬的最高价值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3 文化研究对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影响

通过上文中对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文化现代性等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这门学科方兴未艾,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包容性和整体性的学科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众所周知,艺术这一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国内有学者曾提出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综合性教育的观点,认为“综合性艺术教育就是一种大写的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形式下,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不仅体现在各门艺术之间的艺艺相同,更重要的是把这个相互通达的艺术整体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联系起来。总之,通过艺术与世界的多元联系,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而把艺术放到一个广泛的关系中,从而使学生能生动、完整的艺术,充分感受它的魅力,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多元性联系,建议把艺术放到一个更广泛的关系中去,并将其视为艺术教育的总体发展方向之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让文化研究走入课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其重要性在于让艺术生从艺术各学科与文化的外在联系中理解艺术,从文化的视角观照艺术的特性,在借鉴吸收文化研究领域对于文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文化艺术热点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把握认识各门艺术的特征与技法。另―方面,开设文化研究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当代诸种艺术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文化内涵、更清楚地认识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

其次,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加入文化研究相关课程,也有利于完善、丰富艺术类研究生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使艺术类研究生能够接受更全面的人文学科教育,为继续艺术类各专业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与此同时,这不仅是对当前艺术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其实这也有助于提高和拓展文化研究在目前大学艺术教育教学体制中的地位,从而提高该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认知度及其应用与实践。因此,文化研究与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素质教育、艺术学理论教育应该是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关系。

上一篇:大学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等教育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