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6 15:38:03

教育分析论文

教育分析论文篇1

关键词教育发展主成分分析教育现状建议

21世纪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但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当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科教兴新”战略正在积极实施,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新疆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基础工程,不同的教育层次对人力资源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和力度也存在差异。因此研究新疆教育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对新疆教育的发展及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综述

国外许多学者在教育经济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作出了重要贡献。Romer强调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投入,同时,NelsonandPhelps也宣称,初期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会使劳动力有创造性思维,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能力。Psacharopoulos在教育经济领域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他认为,在不发达国家,小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比发达国家高。Esim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他区分了处于发展阶段的亚洲国家的初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McMahon也认为,东亚的突出成就关键在于发展了小学和初中教育,因此,每个层次教育对于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差异,这一结论或许为KimandLau的发现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我国不少学者也致力于从人力资本角度探究原因,如吴玉呜、李建霞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区域综合实力强弱归根结底体现在教育竞争上,而高等教育对于GDP增长率的贡献,表现出由东部、中部到西部逐步减弱的梯次分布。因而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的针对性政策,政府可大力投资地区的“优势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财政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十九个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X1)、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2)、教育经费年增长率(X3)、平均每个高等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X4)、平均每个普通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5)、平均每个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6)、研究生在校生数(X7)、研究生在校生年增长率(X8)、高等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9)、中等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10)小学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11)、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X12)、每万人中中学生数(X13)、每万人中小学生数(X14)、初中学校毕业生升高中学校比率(X1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X1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X17)、各类学校在校生占全疆人口的比重(X18)、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X19)。

所用数据均取自《1995-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教育年鉴》,由于要使统计口径一致,教育经费选取的是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的支出,财政支出选取地方财政总支出。

本文利用SPSS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教育发展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疆教育的发展方向、经济的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依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十九个指标中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这三个主成分可涵盖教育发展的89.124%的信息。进一步分析,可得因子载荷矩阵,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X1)、平均每个高等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X4)、平均每个普通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5)、研究生在校生数(X7)、研究生在校生年增长率(X8)、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X12)、每万人中中学生数(X13)、初中学校毕业生升高中学校比率(X1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X1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X17)、各类学校在校生占全疆人口的比重(X18)、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X19)指标上有较大的正载荷,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2)、平均每个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6)、小学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11)、每万人中小学生数(X14)有较大的负载荷,由于第一主成分涵盖了教育经费状况、学校老师及学生的大多情况,无论是教育经费还是老师及学生数都是教育的资源,因此第一主成分称之为教育资源因素。第二主成分在在校生年增长率(X9)、中等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10)上具有较大正载荷,把第二主成分可以称之为政策影响因素,第三主成分在教育经费年增长率(X3)上有较大的正载荷,因此称之为教育投资增长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新疆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了教育资源、政策影响及教育投资增长三个主要因素。

三、新疆教育现状分析

1.新疆教育资源的现状分析

第一,教育层次发展不平衡,从全国比较来看,新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受过高中教育的人数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43%,为东部平均水平的46.11%,为中部平均水平的52.22%,为西部平均水平的95.19%;受过初中教育的人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15%,东部平均水平的32.52%,中部平均水平的31.79%,为西部平均水平的60.82%。这种“倒金字塔”式的状况直接导致了生产一线和广大基层普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制约了生产力的解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第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新疆高等教育的学校中有90.32%集中在北疆,而相对于南疆等欠发达地区,教育支援严重不足的现象长期存在。

第三,高校师生比严重失调,高层次师资严重短缺。由于国家高校扩招,从2000年至2005年高校教师负担学生数上涨了58.67%,这对于本来就师资严重不足的新疆来说无疑是使老师学生比更加严重失调,

第四,中等教育力度不够。从1995至2005年,虽然小学升学率在提高,而且都在90%以上,但初中升入高中的比率却一直在35%左右。这种教育状况表明,有大多数适龄人口不能正常接受高中层次的教育,这对新疆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新”战略非常不利。

第五,少数民族教育力度不够。虽然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但依然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汉语师资严重不足。二是在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由于教学条件不足,备课资料匮乏,备课没有基本汉文资料。三是信息闭塞,很多的教育信息不能及时的获得,所学知识较为落后。

2.新疆的教育政策现状分析

2003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了自治区教育厅提出的《关于调整中等师范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确定了中等师范学校布局调整的目标,即2004年停止三年制师生的招生计划,2005年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办学层次,从而实现新疆师范教育结构由“三级”向“二级”过渡。

政策和措施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卓越的成绩并不等于教育工作的完美无缺。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新疆教育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教育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3.新疆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4.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配套1.5亿元,各县配套0.388亿元。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9.2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4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1.77亿元,地(州)、市、县级学校投入1.92亿元。自2002年以来,教师工资实行自治区财政统发。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寄宿制初中学校建设项目”共向新疆投资8.3亿元。

虽然在教育投入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依然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投入力度降低、投资效益较低、投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到2004年,新疆教育平均投入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45%,为东部平均水平的26.4%,为中部平均水平的56.77%,为西部平均水平的95.1%。

四、加快新疆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搞好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大、中、小学教育。

应重点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合格的技术工人,以期持续快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高等教育在快速扩招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应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促使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2.进一步加强九年义务教育。

应在进一步巩固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12年义务教育。目前,至少应在县级先普及12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把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

3.重视提高、巩固少数民族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继续千方百计地把保证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政府目标,保证义务教育发展的质量,在提高当地教师的素质的同时,千方百计将高素质师资资源配置到边远贫困地区。

4.改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教育经费的整体使用效益。

新疆各级财政部门应努力保障教育经费的基本投入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另外财政部门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合理调整校点布局,实现规模效益;优化专职教师、后勤行政人员及学生的比例,逐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1]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兼复胡咏梅教授等[J].《教育与经济》.2004,(1):24-28

[2]胡永远,刘智勇.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4,(9):34-37.

[3]唐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关系-个比较分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林勇.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6期

教育分析论文篇2

概括而言,从类别上分析,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等其它类教育并列的一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非凡性也涵括教育的一般特征,因为“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可以说,教育的一般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特征,但作为一种非凡的教育类型,它具有自己相对独特的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征。本文主要分析职业教育的相对独特的特征,分别是总体特征和各环节的具体特征。

一、职业教育的总体特征

一般意义上分析,职业教育和其外部环境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功能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可称为总体特征,它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情况。主要有以下特征摘要:

(一)专业性①

所谓专业性,是指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或专门教育,是培养某一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这个特征主要是相对于普通基础教育而言的,基础教育没有专业性,而具有基础性,是为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打基础。同时,虽然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征,但它的专业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主要侧重培养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和基础性的人才。只有职业教育,不论是初等、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和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区域性

所谓区域性,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为区域办教育和依靠区域办教育。

有关为区域办教育,是指其为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服务。社会和教育的互动发展表明,教育的区域功能越来越重要,即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区域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职业教育的区域经济功能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职业教育真正承担起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针对岗位需求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方向,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

有关依靠区域(社区)办教育,是指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它必须充分利用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依托社区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模式,职业学校教育是一种学校和社会密切结合的教育,主张企业、行业、社会和个人的广泛参和。尤其要重视组建有企业人士参和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领导或工程技术人员参和教学改革,修订培养计划,指导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并要选聘一定比例的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以加强技能、技术教育。学校也要积极和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和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以便建立起和社会、企业联系紧密、沟通及时的职业教育练习体系。

(三)实用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指职业教育强调实际练习,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一般规律,就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征。要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不断培养第一线的各层次应用型人才。例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都非凡重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实习、实验和实践时间一般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本上每周都有一项实习。德国提出摘要: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在其职业教育“双元制”教学体系中,实践课和理论知识课比例为1∶1,有的学校甚至已调整为1.3∶0.7。

总之,必须使教学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必须考虑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训基地的融合,加大实践能力培养,要多给学生创造条件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通过校内模拟练习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把握企业的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

(四)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主要指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教学时间等各方面注重灵活性,实施弹性教育。

职业教育要强调在专业设置、课程编制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灵活性。职业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应届学生,同样还包括为转岗、换岗而继续学习的群体,可以说职业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非常大,同时,他们对学习时间上的要求也是灵活多样的,必须布置白天、晚上、周末、假日等不同时段的教学,以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课时间。因此,弹性化的学分制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力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向。

(五)生产性

所谓生产性,就是指要强调实践教学和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练习,甚至强调使学生进入工作世界,顶岗实习,经受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学生所具有的技能、技术应该是他毕业后社会上同行业中仍急需的技能、技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变迁及更新,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地反映。非凡是目前社会上技术发展更新更快,不重视这个新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技术很快就会落伍。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要尽可能为实训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较先进的技术。

需要注重的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般是建立在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之上。而校内实训基地不可能像工厂、企业那样利用宽敞的厂房和流水线,进行真正的生产,主要是注重生产内涵和流程上的仿真性。

(六)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即关注时代变化,体现现代性,及时反映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和趋向。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更新发展,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反映,这无疑使职业教育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

同时,职业教育还必须关注现代教育理念,尤其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培养现代人的责任,不仅仅关注人的生产功能,还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能力等加强培养。

二、职业教育各环节所表现出的特征

从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各环节上看,它所具备的具体特征是摘要:

(一)办学方针摘要: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有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我国近期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体现比较明显,强调以服务促进就业,以就业强化服务,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有关服务宗旨,《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摘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非凡是职业能力服务。这四个服务,将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过去的自我发展为主,变为以社会需求为主,在地位上强调服务和适应的关系。

有关就业导向,《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摘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培养目标摘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

职业教育主要特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征,强调学用结合,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新问题、现场难题等能力,强调对人员管理、设备运行等有更强的组织协调和技术管理能力,强调要具备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相应本领,着重培养能适应本社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即主要从事成熟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三)教师类型摘要:双师型教师

普通学校,尤其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往往强调教学和科研能力,强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极强的科学探索能力,而对技术转化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高。职业教育的师资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强调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把握技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即师资以“双师型”为主。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实质上是指教师既具备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普通学历证书),又必须把握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企业或第一线工作经验)。在国外,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双师型”素养的高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德国,高职教师除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理论水平(博士学位)之外,还非凡重视教师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必须有5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包括有3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并且教师大都要有两个职称,即工程师和教师。在奥地利,对职业学校的教师也有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有相应的学历外,还要求他们有几年以上的行业(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其中不少教师是本行业的专家。

(四)专业设置摘要:以“发展需求”为驱动

一般而言,普通大学专业设置按学科分类而设,且强调宽泛性、融合性、稳定性和宏观性。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却有自身特色,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岗位不像学科那么相对稳定,而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进一步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强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强调社会需要“我”干什么,而不是“我”能干什么,即以“发展需求”为驱动摘要:要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因此,专业设置应注重把握住市场的需求特征,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搞好社会调查,并通过对详尽地占有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之后,再决定设置哪些专业。办职业教育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新的专业。此外,专业设置也需考虑学校师资情况和设施情况(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及实训基地情况)。

(五)课程摘要:以实践练习课为主,强调能力本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快,市场需要的是经过职业的基本练习的工作者,所以它要求职业的基本练习在学校完成。职业教育适应这种需要,按照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限,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这意味着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甚至要求达到40%以上,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提倡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而非学科本位。要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

(六)教学条件摘要:突出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要完成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征。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除了进行验证和探索的实验室之外,还要大力建设培养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培养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强调针对性强、仿真性高、模拟性实、开放性大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好的技术教育学习环境。

同时,要面向社会,依托行业、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学校和企业合作建设实现教学方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应依靠企业进行实训教学,同时,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征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服务功能。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要求决定的,是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学校生存的一个根本条件。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企业和教育成功合作的一种典型模式,其中的“双元”分别指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进行二元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操作,锻炼实践技能。产学结合,学校可以得到政策、经费、项目、科研的支持以及学生、教师实际练习场地的支持。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敞开校门,走向社会,密切和社会、企业的联系,尝试和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又把握实践技术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训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七)发展途径摘要:产学合作

职业教育发展是系统工程,它和就业、产业部门关系密切。加强教育部门、就业部门和产业部门的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的具体体现。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订,还是教学内容的改进及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就业、产业部门的参和和支持。“为了加强合作,许多国家成立了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委员会由来自雇主、劳动者、政府和教育机构的代表组成。例如,1987年,澳大利亚把教育部和劳动部合并,成立了联邦就业、教育和培训部。通过这一改革,对职业教育、练习、就业工作的政策和资源进行了整合,从体制上解决了协调不力和效率不高的新问题。1992年,澳大利亚又成立了以企业界人士为主的澳大利亚国家练习局,负责对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宏观政策、发展目标和经费分配作出决定。英国也从改革管理机构入手,于1995年将原来的教育部和就业部合并为教育和就业部,把对教育、培训和就业的管理置于同一个部门之下。”②德国的“双元制”、北美的“CBE”等职业教育模式也都是产学结合的经典代表。可见,职业教育部门、就业部门、产业部门间的密切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八)教学管理摘要:柔性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尤其在经济体制转型条件下,出现了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持续高涨,就业制度和形势发生了变化等等新情况,学年制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当前,人们对教育活动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已达成共识,学分制的引进和创新,就是“人性化”的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它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相对于学年制而言,学分制的优点在于摘要: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有利于学校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学生可暂时离校,以工养学,等等。③可以说,学分制是当前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

推行学分制,有利于职业教育形成开放、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从各国教育发展趋向看,实行大范围的全面学分制,以提供大量的课程和课程模块,开发出符合不同需要和标准的课程,实行进出自由、弹性的学制和学程是职业教育最佳的教学运行模式。这样做既有利于适应社会需要,也适应学习者的个人需要。进一步分析,学分制的思想体现了美国当代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的闻名论断——“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即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并非决定于学习能力的高低,而是“在适当的学习条件下,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学校所教的知识”,适当的学习条件就是以学习时间多少为根本特征的。因此,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或机会,再加以正确的指导,学生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可以说,在学分制下,几乎没有学会、学不会的学生的区别,只有花少或花多时间学习的学生的区别。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和推广,它必将为职业教育发展及更好地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提供切实的保障,而且职业教育生源的多样性和边缘化更需要这种以“柔性”管理见长的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使职业教育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摘要:

①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摘要:5.

②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M,杭州摘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摘要:18.

教育分析论文篇3

财经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主要表现如下。

1.1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校比较主动、企业缺乏内在的动力和热情,即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企业作为一个营利实体,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校企合作不仅不会带来直接的效益,还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并要承担相关成本。企业要参与学校的活动,或者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安排管理,必然要投入资金和精力,而培养出的人才最后未必选择该企业,加之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比较忙,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必然会减弱。二是企业对学生素质的不满意,也影响其积极性。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自身等多种原因,使得企业在合作中对期望效果产生了失望,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本身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比较多,需要动手的技能知识要求比较少,而且眼高手低,学生对实践工作缺乏兴趣和激情、学生能力不能胜任岗位要求、学生做事缺乏认真的态度等都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11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采取大众化、学科化等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培养的人才从能力、知识结构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脱离实际。一些以教学为主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在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指引下,虽然在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一些实践课程和实训内容,但是并不为企业认可,被认为差距还很远。教师多是从校门进校门,没有很多的实践经验积累,指导实践课程和实训课程也是从书本到书本,过于简单和形式化。

在财经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中,校企之间采取的合作模式较为普遍的是组织参观、现场指导,或者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一般地,一二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参观,四年级进行毕业前的实习,但是这些实践活动因为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指导、缺乏技能性的内容要求或者学生自身对实习所抱的态度等原因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简单的合作模式也削弱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1.3合作的稳定性较弱,缺乏规范化

财经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合作范围较广,合作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技术操作性较低,对于开展活动的场地、设备要求不高,所以在选择合作企业类型方面可以较为随意,随机性较大,也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而临时联系一些企业,客观上表现为合作的稳定性较弱,没有深入的联系和接触。在以后的合作中往往会由于一定的事情,如企业任务多、领导工作忙、活动经费问题或者组织人员等原因而搁置,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双方合作长效机制。

2建立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合作的关键点在于实现校企双方双赢,只有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校企合作才能成为双方的自觉自愿行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方互动。其中,学校是校企合作中一个关键角色,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是最大的受益者,是校企合作开展的主动者,只有积极加强学校自身的建设,以完善的管理机制开展校企合作活动,才能建立起校企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议从运行、保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管理机制的建设。

2.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离不开对合作内涵的研究。要积极探索校企之间共创育人条件、共建育人平台、共管育人过程的运行机制,研究在课程、教学、科研层面上如何开展合作教育。

财经类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适应社会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在这些改革中,应当积极寻求企业的合作,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中来发挥作用,这是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先决性因素。可以采取如下做法。

2.1.1向企业高度开放,邀请企业参与学生培训和课程设计

企业处于市场前沿,对市场变化情况、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最为了解,并能把握职业岗位现在与未来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与变化,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是解决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的有效措施。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计中邀请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听取意见与建议,确保开设课程定位的准确性。

现在的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有很多是教师自己设计出来的,主观设想很好,但是实践性不强,缺乏实践体系的连贯性,财经类文科实验室建设中往往引入一些模拟软硬件,但是由于不了解它对实际生产经营的作用,缺乏背景数据资料,使得实验室的使用仅仅是表象上的模拟,没有达到提升能力的效果。邀请企业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发,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采取传帮带或按订单方式培养训练,实现应用型人才基本能力的培养。

2.1.2让企业家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以各种形式传播信息

企业家进校园、上讲台,所传递的社会信息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感受,能更直接地感受到新鲜的社会气息,如同身临其境,比教师的演讲更有说服性,产生更直接的效果。同时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对人的素质、能力的要求,能从企业家身上梦想自己的将来。学校应该创造机会引导企业走进学校,传播企业信息,丰富教育内容,实现培养具有市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2.1.3建立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导向

企业是追求利益的实体,在校企合作中,只有实现双赢,才能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关注企业利益,寻找合作的利益结合点,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增强服务意识,了解企业所需,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功能,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攻关、员工培训,以自身科研力量解决企业难题,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使其切身感受到合作办学的益处,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

2.2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设

目前,财经类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中更多的是处于自发活动状态,表现为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加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因此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教育稳定发展的有效条件。

2.2.1建立组织机构,加强联谊沟通

组织机构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组织机构的建设可以是多样灵活的,如成立校企合作联谊会、校企联合会等,由校企双方领导组成,有较为固定的机构定期通报校企合作发展情况,了解双方发展,获得双方需求信息。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保持经常性联络,增进感情,推进校企合作教育。

2.2.2建立规范约束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管理的制度化

开展校企合作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如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外聘工程师和兼职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违规违纪管理制度等,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学生实习实训行为。在合作中,学校要把企业作为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使其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明确规定派到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应自觉成为企业的一员,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按照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通过规范约束,让企业放心参与校企合作。

22积极了解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等机构对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及优惠措施,是否有对于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减免费税,或税收返还企业专款用于教育事业等措施,并充分利用这些措施,让企业切实感到参与教育既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又是从事一项对本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事业,激发其参与教育事业的动力。学校也应从企业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和研究能力,参与企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积极解决企业难题,提供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给予企业以实际的帮助。

2.3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建设

评价机制是衡量校企合作成效的重要机制。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各种评价制度,如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评价制度,这些评价制度较多的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促进教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开展校企合作中,也应积极建立评价机制,这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的深度开展。

评价体系中应包括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价、对课程适用性的评价、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评价、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及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

评价结果可用于对教学课程的分析,课程体系的改进,修正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指导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协调解决合作中各种问题等,实现校企合作的持续性。

3结束语

学校与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两方主体,其中学校是校企合作中的主角、动力源泉、决定性因素。学校与企业两者既有客观上的分工,又有微观上的融合,其有机的结合是校企合作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如何将这两对关系有机地结合,并以一定的模式实施,真正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每一个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高等院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实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才有未来。

参考文献:

[1]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李芹,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8-59.

[4]张春玲.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8.

[论文关键词]合作教育实践实训应用型人才

教育分析论文篇4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特点,高职英语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英文原著的缩写、摘录或精彩片断,大多比较实用,但不乏说情明理,既朴实无华又透析着哲理的精美篇章。例如,《当代应用英语》第一册第八单元WaystoImproveManners(如何改进举止风度)一文,讲述了得体举止所包含的基本因素——astrongsenseofjustice;nothingmorethanahighlydevelopedsenseoffairplay…(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文明的公平意识的体现,等等),并且阐述了能够改进一个人举止风度要做的三件事。在学习该课文之前,笔者在黑板上写了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Warm-upquestions让同学们讨论。WhatdoesPolitenessmean?Whatattitudewouldyoutakeifyouwerefacingdifficulties?同学们举事例讲道理,用身边的人和事说明“礼貌是什么”——关爱他人;待人接物要谦逊大方;处世要谦让;与人碰面要sayhello;与人道别要saygoodbye;得到他人帮助应saythanks,等等,不一而足。在讲课文时,遇到精彩闪光的片段,笔者会让同学们背下来,鞭策自己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比如,本篇课文中有一段文字文笔很精美,语言很简练,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片段。“Butsomeofthemostpreciousgiftsinlifecomewithnostringsattached.Youcan’tachieveabeautifuldaythroughanyeffortonyourpart.Youcan’tbuysunsetsoreventhescentofarose.Thosearetheworld’scourtesiestous,offeredwithloveandnothoughtofrewardorreturn.…”(生活中一些最珍贵的礼物是没有附带条件的,任凭单方面怎么努力,你也不可能创造一个阳光明媚的佳日。你不能买到落日,甚至玫瑰的芳香。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伴随着关爱,不求任何回报。得体的举止是或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在学习第二册第六课TheKeystoBuildingSelf—Confidence(自信的价值)时,课文讲述Joe因为“把握自我,拥有自信”而成功的故事,我们边讲边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用流畅的英语表述着自己的观点,“充满自信和高度自尊会在自己生活中无处不起作用。虽然我们不是生来就有自信或自尊,但是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日子培养这些品质”等等。这样不但练习了同学们的英语口语能力,语言组织和相互交流能力,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自信的力量、魅力与价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满怀激情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谈到节日时诸如ThanksgivingDayandChristmas(感恩节和圣诞节)、Easter(复活节)、Halloween(万圣节前夜)等,笔者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同学们将英美国家的节日和中国的传统佳节进行比照TheSpringFestival,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NationalDay等等,了解西方人的节日礼仪,风俗习惯,但不盲目地崇洋,照搬照抄,而要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中国人的节日渊源,节日意义,继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人的风俗礼仪,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二、话题讨论,启发引导

在英语口语课堂上,笔者经常让同学们分成小组,4人一组或6人一组,给出贴近学生生活的Topic(话题)进行讨论,使其自觉地“悟道,明理”。例如:Whydoyougotocollege?WhydoyoustudyEnglish?Ishonestyimportantinanexam?同学们开动脑筋,热烈讨论,积极发言,Inordertofindagoodjob,toearnmuchmoney,为祖国作贡献,为有一个美好未来,为2008年奥运会……这时笔者顺势利导,启发引导,使同学们明白青年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从而刻苦努力,奋发学习。在谈到考试中作弊问题时,同学们坦率地表明了对作弊行为的看法,剖析了自己试图作弊的动机,也有的同学尖锐地指出了社会上的不诚实风气对校园的不良影响等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作弊行为统一了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告别作弊,做一个诚信正直的青年。

在学习CollegeLife时,让同学们讨论“如何过好大学集体生活?”“如何和师友和睦相处?”同学们联系切身感受,畅所欲言,寝室犹如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学会分享空间,相互关爱,处事灵活,多为他人着想,还要有耐心,心胸开阔,乐于谦让,等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话题讨论,同学们用英语进行会话的能力显著提高,并且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比单纯“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高尚品德的养成。

三、读名著、看电影,培养高尚爱情观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大学生正值青春韶华,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长久以来,大学生谈恋爱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担心影响学习,带来诸多麻烦问题,总是想方设法禁止,但又屡禁不止,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意识到“启发引导”比“禁止”、“堵塞”是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笔者经常利用英语视听课的特殊优势,让同学们观看英文经典电影,比如,《简爱》、《泰坦尼克号》等。向他们推荐世界名著如《傲慢与偏见》,读后、看后用英语讨论或写出读后感、观后感,也可对某一细节发表评论。使同学们懂得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需要付出、需要责任、需要理想,爱情尊重人格平等……不要一味的追求金钱,追求一时的快乐而自欺欺人,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同学们要妥善对待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笔者经常开导他们要把对异性的好感和仰慕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毕业之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再谈恋爱也不迟,对他人、对社会要有一种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四、名句格言常伴左右,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有很多学生将名人名言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发奋图强,实现自己心中既定的远大目标,或激励自己的日常行为。因此,名人名言的翻译倍受学生的青睐。笔者经常给学生挑选一些人格高尚、志向远大的名人名言,或英译汉,或汉译英,内容大多是关于积极的人生态度、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警句格言。例如,汉译英:“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造成差别的不是门第,而是美德。”“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皇天不负有心人。”英译汉:“Thevalueoflifeisnotwhatyougain,butwhatyougive.”“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Geniusisonepercentinspirationandninety-ninepercentperspiration.”学生们每次都热情高涨,加上及时的鼓励,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纷纷提出不同的翻译方案,并写在黑板上,让他们在讨论、比较,表扬他们哪些词用得生动贴切,提醒他们哪些句式更适合格言的翻译,并且说明格言警句常用现在时态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不但练习了翻译技巧,激发了学习热情,又陶冶了高尚的情操,真可谓一举多得。

五、结合形势,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Beijinghostedthe29thOlympicGamesintheyear2008.(北京于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这是举世瞩目的一大盛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盛大的赛事,风格独特、形式别致的开幕式,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一致赞赏,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伟大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昌明的政治体制。从申办到成功举办,我们做了巨大的努力,奥运会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体育盛会,来自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北京,他们的共同语是英语。同学们通过现场或看电视真切体会到英语语言及交际的重要性。奥运会后,我们举行了奥运英语专场讨论,同学们用他们饱蘸激情的话语,标准流畅的英语表达着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自豪与骄傲,表达着对奥运冠军的敬佩与赞赏。通过这样的探讨,同学们不但学习了英语知识,培养了综合应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同时也树立了民族自豪感,使爱国主义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综上所述,语言学习和德育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这一文化载体,在进行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品德的引导,寓德育教育于日常英语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为社会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摘要: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将从事生产一线、服务和管理工作,因此,高职人才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英语教师应利用其特殊的育人能力,寓德育教育于日常英语教学之中,利用教材的课文学习、课堂讨论、名言警句,并结合形势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教学;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蒋秉章.当代应用英语[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7).

教育分析论文篇5

(一)我国法律教育混杂发展的源流分析。

我国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始于清末,而从清末以来的我国法律教育是通过不断移植各种外来法律文化的结果,以致于我国的法律教育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混合性与多样性的特色。l9世纪后半叶,我国最早举办的几所近代大学法律系科(如1895年设立的天津中西学堂、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等),主要是以英美或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教育为蓝本的。l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我国的法学教育主要以学习与模仿日本为主。如1905年,清政府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法学教育专门机构——直隶法政学堂,到1909年,全国共有法政学堂47所。这样,清末的法律教育就出现了大学堂(可以说是综合性大学)的政法科与专门的法政学堂同时并举的办学机构。而这种在大学之外广设法政学堂的体制就是模仿日本法律教育体制的产物,法政学堂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还是师资均深受日本的影响,从而使我国的法律教育更具有大陆法系的特色。⑧

民国时期,在北京政府期间(191l—l928),法学一直是最热门的专业。法政学校以突飞猛进的速度继续得以发展;在法政学校之外,综合性大学的法科也是最热门的专业;此外,自1910年清政府垄断法律教育的局面改变之后,民间法政学校和教会大学等私人法律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展,如191年,仅江苏一省就兴办了l5所法政学校。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私立法学教育机构主要有1911年创立的朝阳大学及1915年创立的东吴大学比较法律学院,且这两所私立大学的教学风格与特点不完全一样,其中东吴大学比较法律学院主要采取的是美国式的法律教育方式,而朝阳大学主要采取的是欧洲大陆的法律教育方式,注重法典的学习。法政学校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这与北京政府对法律职业资格的规定有密切关系。据北京政府1915的法律规定,司法官、律师成为了一种需要考试的职业领域,但是,它又规定法政学校三年制的毕业生、法政学校的教师执业三年以上的律师可以免试。这一规定,一方面使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得以结合,这是其进步的一面,但同时它又使受过法律教育的人享有不经考试而出任候补法官或充当律师的特权这种免试特权就等于使法政学校本身即拥有法律职业资格的许可权。这是当时法政学校得以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法政学校得以泛滥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当时兴办法政学校的规定仅有课程设置的要求,而没有对师资、图书及校舍等作出最低标准的要求。这就为少数借兴办法律教育之名以谋取利益之实之人提供了商机。另外,当时的办学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色,由过去的公立法学教育机构转变为公立与私立的法学教育机构相并存的格局。蔡元培先生曾经对这种专门学校与综合大学并立兴办法学教育的体制表示过异议,认为“两科毕业之学生服务于社会,恒有互相龃龉之点”,并提出设立单科法律大学的改革建议(后未被采纳)。

介于法律教育的泛滥,国民政府于1929年颁布了《大学组织法》与《专科学校组织法》,规定法律教育机构限于大学法学系(院)和独立学院两种,不得设立法律专门学校或法政大学已经设立的,限期停办。因而自清末形成的大学法学院(系和法政学校并存的局面得以取消。这一举措,无疑有利于节约教育资源与统一法律教育的最低标准。此后,随着一系列与法律职业和法律教育相关的法律的出台(如《考试法》、《法院组织法》),司法官的考试成为一项固定的、全国性的制度,从而使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得以结合起来,法律教育机构与法律教育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由于当时对法律教育的宗旨及法律人才的培养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以致所培养的法律人才参差不齐,且“官场之贪污,政治之勾结,许多造乱之源,常归咎于‘文法”’④,因而后来出现了对法律教育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人为过火限制的不合理现象。

总之,自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我国法律教育从办学层次(大学法学院系与法政学校并存)、具体的办学形式(公立与私立并立)到培养模式(美国式与大陆或日本式),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对旧的法学教育体制不分好坏一律加以了清除。与此同时,新中国的法律教育开始“以苏为师”,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并创办了一批专门的法律院校,而且综合性院校也建立了法律系,因而又出现了并存的局面。期间,由于法制被严重破坏,法律教育几乎全部被取消。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实施以及法制建设的不断恢复与加强,法学教育重新得以建立与发展。大学法学教育的模式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模式有些类似(如招收的对象为高中毕业生,教学内容兼具人文教育与法律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为讲授法等),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法律人才。但是,我国现今法律教育最为积重难返的问题是法律教育的不统一,具体体现在法律教育的构成、类型与性质的多样化、法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化、法律教育办学机构的多渠道化、法律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二)我国法律教育不统一的现状分析。

首先,法律教育的构成、类型与性质呈现多样化。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是由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教育、自学考试和继续教育等同时并举的多种法律教育构成的从法律教育的类型与性质来看,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既有学科教育,又有专业教育;既有脱产,又有半脱产和业余教育;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的教育。

其次,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层次呈现出多样性。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法律人才培养的纵向层次来看,我国不仅有法学本科、硕士与博士三个基本层次的学历与学位教育而且还有法律中专与大专的教育;二是从法律人才培养的横向层次上来看,呈现出多头并举、犬牙交错的状况。如在高等法律教育本科阶段,又增设有辅修、双学位、第二学位教育;成人法学教育中包括短期培训、岗位培训、职业培训、专业证书教育、专业继续教育、成人法律专科、“专升本”和“高起本”教育;研究生教育中除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之外,从19%年开始又新设了法律硕士教育(其中又有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攻读的法律硕士与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攻读的法律硕士之分),另外,还有研究生课程班教育。

再次,法律教育的办学机构呈现多样化特色。这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从横向层次即从兴办法律教育机构的种类来看,既有高等教育机构又有非教育机构,还有行业主管部门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形式。二是从纵向层次来看,上述三种类别兴办法律教育的机构各自又是政出多门的。如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兴办法律教育者是多元化的。既有教育部主管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又有司法部所属的法学教育系统,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五所政法院校;还有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所属的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系;还有地方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各种各样的民办大学中的法律院、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普通高等法学院校、系已有300多所。我国兴办法律教育的非教育机构的类别也在不断增多。如各级党校设立的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司法机构设立的各级法官学院与检察官学院。行业主管部门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高等院校法学院与法院、检察院或公安部门联合办的各层次的法律教育。2002年司法部委托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在司法行政系统启动了法律专业”专升本”远程函授教育工作就属于此类型。

第四,法律教育的办学形式与招生形式的多样化。其中普通高等法律本科教育主要采取的是全日制的脱产教育;研究生教育主要采取的是全日制的全脱产教育、半脱产教育与业余教育等形式。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更是五花八门,主要有普通高校中举办的法律函授、夜大、自考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独立设置的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政法干校和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培训机构以及广播电大、业大与职大等。招生形式同样体现了多元化的特色,除有“计划内招生”之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计划外招生”。

二、我国法律教育混杂的成因分析

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兴办法律教育的目标不明确,这是导致我国法律教育得以混杂发展的根本原因。兴办法律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是指对通过法律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没有弄清楚。而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本应是兴办法律教育首先予以明确的一个问题。因为法律教育的目标,是整个法律教育发展的核心,如果法律教育的目标不能准确定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标准、培养规格、培养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定位,从而使整个法律教育的发展会迷失其方向。当然,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应依据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状况、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程度以及法律教育自身的规律来确定。如前所述,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教育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但是我国仅移植了西方式法律教育的形式,没有把兴办法律教育的基本理念真正移植过来,因而我国自清末以来对为什么要举办法律教育,举办法律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始终未能确定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以致我国过去的法律教育的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混乱性,并先后反复出现了前述要么一味的提倡法律教育而不知法律教育的腐化,或一味的蔑视法律教育而不知法律教育的重要”的现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世纪9o年代以来,法律教育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法律教育与司法实践及其实际的需要长期相脱节、相分离,没有确立一个明确的法律教育的目标与理念,因而对于应培养具备什么素质、什么规格的法律人才、培养多少等问题没有得到具体的整合,这是我国的法律教育政出多门的根本原因。

(二)法律教育长期与法律职业相分离,没有构建法律教育与法律部门相适应的协调机制,使法律职业长期处于非专业化的境地,这是导致法律教育混杂的直接原因。由于我国传统司法体制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司法从属于行政,在地方,基层各级政府都是行政官员兼理司法,因而我国长期不存在一种将法律教育作为司法官任职资格的体制,法律教育长期处于与法律职业相分离的状态。如前述我国从清末才开始兴办的西方式意义的法律教育,从一开始就不是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之前的学历教育,当时就读法政学校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从政所需要的~般性学历,因而兴办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本身是相脱节的。在民国时期,虽然曾一度实现了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结合,法学教育也曾兴旺过一时,但后来国民政府在限制法学教育的规模时又出现了一些过火行为,从而使法学教育呈下降的趋势。这仍然表明我国对法律教育的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法学教育是在全面废除旧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使我国法律教育的连续性与法律职业人士的专业化受到了重要影响,尤其是1950年至1953年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如进行院系调整,减少法律教育机构,以“政法教育”取代过去的法学教育,改造和清除旧司法人员,与此同时大量吸收未受过法律教育的军人、工人、农民、行政官员进入司法系统等,所有这些因素的结合,使我国的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相分离并逐渐体制化,法律职业从此不再是一种专业。法律职业的非专业化,具体体现为法律职业的政治化、行政化和大众化,当然法律职业的这些特点,是由我国的历史及当时的政治因素所造成的;与此同时,法律职业的从业资格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即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主要的法律从业者各有一套职业标准和入门渠道,缺乏与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相适应、相配套的统一的职业资格制度及入门标准。这样一来,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律教育单位在不断地培养法律人才,但司法人员的学历要求(1995年以前)与从业资格(2001年以前)仍不受制约,致使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长期处于相分离的状态,进而使我国从事司法实践工作人员的低素质状况得不到根本转变。这一体制的固化,在我国法律教育得到广泛发展以后仍没有得以改变,这就为我国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法律教育的形成创造了空间。

(三)我国政府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兴办法律教育机构的基本资质要求,从而为我国法律教育的不统一提供了生存空间由于设立法律院系的基本标准不明确,因而在兴办法律教育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法律教育被视同一块大肥肉,不同程度上被利用作为谋取部门利益或私利的一个工具,从而导致了目前我国的法律教育极不统一、法律人才参差不齐的局面的形成。我国现在许多各级各类的大专或大学在师资条件与图书条件都十分欠缺的情况下也争先恐后地设立了法律系或法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四)经济利益与既得利益的驱动,是导致我国法律教育多层次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这既体现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法律教育之中,也明显地体现在我国当代的法律教育之中。这里所说的利益上的驱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由于我国自清末被迫实施法制改革以来,伴随对法律人才的广泛需求,法学开始成为我国当时的一门显学。从接受法律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当时受过这种法律教育之人,出路很广——可以在立法机关当议员,可以在行政机关为官吏,可以在司法机关当法官,最低就者也可以当律师。”因而“学习法律学的报酬是巨大的”,兴办法律教育无疑有很大的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举办法律教育有利可图,而我国当时对举办法律教育的机构、师资图书资料等基本要件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这就给唯利是图者提供了商机。如前所述的法政学校的泛滥,利益上的驱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孙晓楼教授的一番话,可以作为佐证。“就从前几年经过的事实上说,有许多公私立的法政学校,每因经济关系而滥收学生。……”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实施,我国重新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法学又一次成为了我国的显学。从接受法律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当今就业形势相对紧张的情形下,接受法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作为谋生的途径,因为相对来讲接受过法律教育者其就业空间非常大(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从事法律职业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就是近些年来法律教育成为热门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从举办法律教育的机构或部门这一视角来看,利益上的驱动更为明显。首先,它表现在司法部门自身既得利益的维持上。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大量吸收未受过任何法律教育者进入了司法系统。职位先占优势对后来者(哪怕是优秀者)进入该职业领域以及进入之后的升迁就会产生很大的阻力。然而,在我国全民的教育水平不断得以提高的前提下,提高法律职业者的素质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为了保障与维持先人为主者即教育水准处于劣势状态的司法工作者的既得利益,从1980年开始在普通高等教育之外另设立了对在职司法人员进行法律培训的机构,如法官的培训机构是各级人民法院的“业余大学”,从而让以前没有受过任何法律教育而又担任了法官的人,去获得一份足以证明他接受了法律教育的文凭;90年代司法机构中所设立的法官学院与检察官学院,这些非教育机构所办的训练机构同样也授予法学类文凭;与此同时,给政法干部提供在职学历教育的其它机构也得以产生,如,中央与地方的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各级党校、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各种职业大学、干部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的法学专业以及大学附设的函授学院、夜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法学专业等。至此,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我国的法律教育就已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司法人员培训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在大规模进行在职法学教育的同时由于没有受过任何法律教育者仍然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法律职业,换句话说,在大学法律教育不能成为法律职业资格的条件下,进行在职法学教育的机构就永远具有其生存的空间,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我国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分离。《法官法与《检察官法》的颁布及修改,虽提升了进入法律职业行列的门槛,但对于已在位的法律职业者则采取了保护措施(如1995年的检察官法第l0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施行前的检察人员不具备前款第(六)项规定的条件的,应当接受培训,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本法规定的条件”),这就使成人教育机构与司法培训机构继续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并存发展的空间。

其次,高校自身为了创收,在“计划内招生”之外,大量的进行了各种层次不同的“计划外招生”,这是导致我国多层次法律教育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因为“计划外招生”人数由招生学校自行决定,而收入归学校所有。由于“计划外招生”虽然在入学标准、学制、学习业绩等方面与“计划内招生”有很大的差距但“计划外”的学生可以得到与“计划内”的学生完全相同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故越是重点高校,其“计划外招生”的规模就越大。

再次,在我国现已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的条件下,法学教育的经济导向功能更为明显,再加上我国仍然没有设立一个统一的兴办法学教育的标准,因而出现了不管是否有条件开办法律教育,都来争抢法律教育市场的局面,究其目的为的就是经济利益。如许多工科大学或学校、民办大学等机构在其师资力量、图书资料等都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仍然开设法律教育。当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我国法律教育呈现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泛滥的局面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我国法律教育不统一导致的弊端分析

(一)法律教育不统一,极大地影响到我国法制的统一与尊严。法律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权威,而法律权威的形成,依赖其自身的统一性与一致性,并要求有统一的一致性的法律运作而缺乏统一性与一致性的法律运作,是根本没有威信与尊严的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为我国宪法所确认。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均要求形成全国统一的法制(包括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而统一的法律体系的构建、实施与完善,必须要求其立法者、司法者以及执行者具有共同的法律素养(如法律语言、法律伦理、法律信仰等)。因此,如果法律教育不统一,就不可能形成具有共同法律素养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进而很难以企求缺乏同质化的法律职业者能制定、实施或执行全国统一的法律标准。因此,法律教育是否统一,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得以健康的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家法制的统一与法律的尊严。

(二)法律教育的不统一,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司法的体面与尊严。“一国司法之隆替,全系于法律教育之优劣。盖今日之法律学生,即将来之法官或律师。……而欲求将来司法之优良,则今之法律教育,当善为培养”法律职业者是一国司法的具体实施者,是一国法律的守护神,因此,司法公正和合格的法律服务的提供,有赖于法律职业者受教育的程度,故法律职业人士的教育水准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司法的体面与尊严。而我国现有的多层次法律教育的不统一,导致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严重参差不齐,让这些良莠不齐者进入我国的司法界,严重地损害了我国司法的尊严与威信。

(三)法律教育不统一,实施司法考试制度的目的难以实现。我国实施司法统一考试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法律职业者的素质,提升从事法律职业的门槛。但是,在我国目前办学机构与办学层次十分杂乱的情况下,由于层次不同的院校,学生的来源与素质、师资条件、教学资源、培养规格、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无法形成“同质化”的法律职业者群体。而根据我国《法官法》、《检察官法》以及《律师法》的规定,层次不一、接受过不同性质的法律教育或训练的本科生(其中夜大、电大、函大、自学考试毕业的本专科生人数远远超过了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与非法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都具有了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通过者有可能进入到法律职业的行列。因此如果我国多层次法律教育的状况不加以改变的话,那么,实施司法统一考试的目的难以真正实现。

(四)法律教育不统一,损坏了法律职业者的整体形象与威望。法律职业需要公众的信赖和尊重,而只有那些在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证明了自己能力的人才能获得这种信赖与尊重。两大法系各主要国家,其法律职业者神圣而崇高的法律地位,均与其接受了严格的法律教育与极其严格的司法考试即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式的选拔有很大的关系。而我国目前法律教育的不统一,接受法律教育者的层次的参差不齐,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即法学似乎是一种最容易学的学科,只要熟记了我国的法律条文就可以成为法律工作者。这一观念的形成,使公众难以对法律职业者产生敬畏、信任与尊重。

(五)法律教育的不统一,严重影响了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由于法律教育不统一,国家始终没有出台一个兴办法律教育的统一标准,以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根本不具备兴办法律教育的机构、个人以各种各样的名目出现在法律教育的市场上,这对普通高等院校的法律教育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因而出现了抢占法律教育资源的混乱局面。随着每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类型以及层次不一的法律教育的混合,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正规大学法学院的教师尤其是从事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教学的教师日益成为了疲于应付上课的机器,久而久之,自然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放松了,再加上各种层次的学生太多,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与失控,其最终的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更多的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六)法律教育不统一,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一个国家教育的发达程度,与这个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教育资源很有限的情况下,实行多层次的法律教育且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处于割裂的状况,以致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最后又要花大量的经费用来培训,这无疑是一种重复式教育,既影响了法律职业者的整体水平,也严重地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

注:

①孙晓楼著:《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②1903年天津中西学堂更名为北洋大学堂。程燎原著:《清末法政人的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③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载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0页。

④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同注3,第l2一l4页。

⑤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同注3,第11页。

⑥参见汤能松等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律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288页。

⑦参见孙晓楼著:《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⑧详见汤能松等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律教育发展史略》,第292—3l0页。

⑨引自霍宪丹著:《不解之缘一一二十年法学教育之见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⑩引自霍宪丹著:《不解之缘一一二十年法学教育之见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⑩参见孙晓楼著:《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l6页。

⑩详见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第9—15页。

⑩1995年我国颁布的《法官法》与《检察官法》以及2001年对这两个法律的修改,结束了法律职业无学历要求的历史,同时,统一司法考试的实施,也为实现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结合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仍然没有规定纯法律学历的要求,从而为非法律专业者进入法院或检察院提供了方便之门。我国自2002年开始实施统一的司法考试,这一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我国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的从业资格,有利于实现三者从业资格的统一。但由于我国法律教育的五花八门,以致具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者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而司法考试参考资格的宽松,又为法律教育本身的混杂性的继续生存提供了空间。

⑩燕树棠:《法律教育之目的》,载孙晓楼著:《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⑩[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04页。

⑩孙晓楼著:《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l页⑩详见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同注3,第29—32页。

⑩刘世芳:《大陆英美法律教育制度之比较及我国应定之方针》,载孙晓楼著:《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论文关键词:法律教育混杂性成因弊端

教育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在家教育;教育选择自由;教育立法

王某与侯某2000年11月因感情不和离婚,经协商,孩子明明(化名)的抚养权归侯某,但事实上明明一直由母亲王某抚养。2004年6月,侯某将正在幼儿园的孩子带走,在家自行教育,一直没有让孩子入学。2006年,王某认为侯某的做法侵犯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对抚养孩子极为不利,遂上法院讨要孩子的抚养权。法院经审理后做出判决,维持父亲侯某的抚养权,同时也要求侯某尽快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此案审理的虽是父母的抚养权问题,但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在家教育这一新问题的关注。在家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关系为何?是否为父母可以选择的一种教育形式?应当如何从法律的视角看待这一新的教育现象?

一、在家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homeeducation、homeinstruction或homeboundeducation),是指处于学龄阶段的儿童,不去公立或私立学校,而是选择在家,主要由其父亲或母亲进行教育和管理,接受其父母认为最适宜的教育。

在家教育最早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原是一种旨在传播的行为,而作为一场社会运动,则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最初的倡导者是莫尔和约翰·霍尔特(JohnHolt)。20世纪80年代莫尔夫妇出版了《在家中长大的儿童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学校》,认为“真正的教育”在强迫、高压下、竞争的学校环境中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而最文明的方式就是让儿童完全脱离学校,在家中接受教育。在家教育的先锋霍尔特致力推动在家教育作为公立教育之外的选择,主张由真实世界构成理想教室,依儿童的兴趣自主学习。

在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争论期,其时存在主义的人文主义盛行,在家教育与反战、学生运动及妇女解放并列成为当时的反主流文化运动。著名的在家教育倡导者约翰·霍尔特及伊万·伊里奇点燃了对公立教育体制不满的火种,导致了学术界、教育界及新闻界对公立教育的鞭挞。这一时期对公立教育的批评与争论,提供了私立学校与在家教育的成长空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的对立期,大量在家教育案例出现,教育权的争议成为当时的重要议题,法院对于父母教育权与强迫入学法的判决结果造成了教育权在父母与政府之间的重大转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作期,许多父母开始主动寻求与学区教委会、校长及教师进行合作,也有一些学区提出明确的合作政策,更多合作方案出台,奠定了在家教育的发展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强化期,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在家教育的相关研究、刊物及教材陆续出版,一些组织相继成立,在家教育开始盛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区分期,在家教育逐渐区分为宗教派别、在家教育中心(NCHE)及坚持教育理念的全国在家教育协会(NHA)。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家教育在西方国家呈快速发展趋势。据美国家庭教育调查(NHES)统计,1999年,美国在家教育的适龄儿童约为85万,占全美学龄人数的1.7%;到2003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全美在家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从幼儿园到12年级,5-17岁)达到大约110万,占同类在校学生人数的2.2%,四年间增长了29%。[1]美国在家教育法律保护协会(HSLDA)认为在家教育的人数还会增长。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丹麦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在家教育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至今已形成为一种特定的与学校教育并行的教育形式,数量呈稳定上升,并形成了全国性的互助和资源网络系统。

二、在家教育的法理基础与法律规制

在家教育的法理基础是父母教育权的理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享有一定的权利,这是现代社会普遍承认的法律原则。根据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3项的规定:“父母有优先权利选择子女的教育方式。”1966年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第3项也规定:“本公约各缔约国应承诺尊重父母及法定监护人的自由,使其能为自由选择公立学校以外符合国家最低教育标准的私立学校,并确保子女接受符合其信仰的宗教及道德教育的自由。”进一步将父母的教育选择权确认为两个方面:一是为其子女选择非公立的学校,另一个则是确保其子女所受的宗教和道德教育与其自身信仰一致。至于父母是否有权选择在家教育以替代正规学校教育的问题,国际人权法没有确认,因此,这样一项权利是否存在主要是在国内法中决定的事情。

从教育法的法理看,由于教育乃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立法授予政府权力,以强调一定年龄之学童就学,如无特殊理由,父母不得有所异议,[2]强调国家的教育权。而在家教育则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1972年,美国第一宗在家教育判例——尢德案出现,此案涉及到美国境内一支基督教的特殊族群——阿们宗派(Amish),他们坚信现代文明将使人类生活堕落,因此在美国各地过着工业革命前的纯朴农耕生活,并坚持其子女念完八年级即应辍学回家接受父母提供的职业教育,以应付未来的农耕生活,此举被认为违反义务教育法而遭威斯康辛州政府。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州固然有教育权,可以强迫学生接受基本的教育,但州的教育权必须与父母的教育权取得平衡。由于阿们宗派所提供的职业教育并非不适当,因而州政府宣称的利益受损并不明显,故判父母胜诉,为在家教育争取到合法地位。

但法院也指出,此案的判决是基于对阿们宗派宗教自由的尊重,仅适用于传统孤立的社区,并非确认父母可依自我的信仰为子女安排教育而完全不顾州政府的规定。因此直到1980年,美国仍有30个州不承认在家教育的合法性。但作为要求教育多元化、自由化、民主化,尊重父母教育选择权的一项教育改革运动,在家教育此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短短13年,到1993年,全美50个州均将在家教育合法化。其他国家的在家教育也经历了类似的从不合法逐渐到合法的变化过程。

国家在决定是否允许在家教育的时候,不仅需要在国家教育权与父母教育权之间取得平衡,还必须在父母的教育自由与儿童的权利之间努力取得平衡。父母虽然在如何教育他们子女的问题上有免受国家干预的自由,但国家也有义务确保所有儿童接受能够促进“谅解、宽容、友好及在自由社会过有责任感的生活”的教育。[3]因此,父母的选择自由与儿童探索多种观点和思想的自由之间也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决定了在家教育是否合法,也决定了国家对在家教育进行何种程度的监督。

三、在家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在家教育在我国属于新现象,也未形成如西方国家那样的潮流或运动,但侯某案的发生以及此前的上海孟母堂事件都传递出一个信息,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选择的重视,在家教育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侯某抚养权案审理的虽是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但因该案中考察抚养权归属的主要依据是侯某实施的在家教育是否有利于明明的身心健康并能保障其合法权益,因此,是简单以在家教育是否违反我国义务教育法来决定抚养权,还是对侯某的在家教育成效进行实际客观评价后再做出决定,既是本案的关键问题,也提供了一个审视在家教育法律地位的良机。考察在家教育的合法性,可以从法律和宪法两个层面进行。在法律层面,由于本案发生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之前,因此应以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作为判断依据。1986年《义务教育法》有两处规定与本案有关,分别是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以及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形式为“入学”,“学”可以是公立学校,也可以是民办学校,但不包括家庭;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唯一合法例外是“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此时由父母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免予入学。由此,明明属于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如果他属于法律规定的“疾病或特殊情况”,可以由其父亲申请免予入学。但本案中,明明既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疾病或特殊情况”,其父亲也未提出免予入学的申请,因此,其父亲侯某的在家教育行为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

若从宪法层面分析,我国宪法在第49条第3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明确将教育子女列举为一种权利,但这不意味着父母教育权没有宪法依据。因为宪法上没有明文规定,并不代表着宪法不保护。如现行宪法也没有列举生命权、身体健康权,但并不代表我国宪法就不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4]61父母教育权作为一种自然权利,是先于国家而当然享有的权利,即使宪法没有明确列举,国家也必须给予尊重和保护。而且根据宪法第46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协助儿童实现其基本权的父母,也理应具有教育自由。因此可以说,我国宪法本身并不排斥父母的教育权,也不必然排斥在家教育。

关键的问题在于,在我国宪法权利需要部门法细化和实体化的状况下,父母教育权的具体范围须从《义务教育法》及其他的法律规定加以确定。而我国无论是1986年义务教育法还是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都只是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入学接受教育”,适龄儿童的父母“必须使其子女按时入学”,并未向父母提供选择在家教育的自由。对于这种状况,有研究者指出,有两种解决办法的途径,一是根据宪法来修改普通法律,使在家教育具有合法性;另一种则是努力在现行法律条文中寻找解释的空间,保持法的安定性。而解释的空间则在于,现行义务教育法虽未明确将在家教育列为例外,但也未明确排除。因此,如果在家教育达到了相当于学校义务教育的标准,就应具有合法性。[4]64-66

本案中,法院最终选择从判断侯某实施的在家教育是否对明明的身心健康有益作为决定抚养权归属的标准。法院在经过审慎的调查后,承认父亲侯某自行实施的在家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判父亲侯某可继续其抚养权。但仍指出,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法律义务,是宪法对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体现。家庭教育虽然对学生个体更具有针对性,但毕竟不够系统和全面。家庭、学校应互相配合、密切联系,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要求侯某应当尽快解决明明的上学问题,使其接受全面的义务教育。

因此,到目前为止,除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父母作为例外,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都未赋予父母选择在家教育的自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选择多样化需求的日益增强,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经验,也有必要对父母的这种选择给予重视并保留可能的讨论和认可空间。

[本文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助课题“受教育权利研究”(项目编号:2003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HomeSchoolingintheUnitedStates:2003[R].WashingtonD.C.:DepartmentofEducationinU.S.A,2006.

[2]秦梦群.美国教育法与判例[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62.

[3]DOUGLASHODGSON.TheHumanRighttoEducation[M].London:DartmouthPublishingCompanyLtd,1998:181-182.

教育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欣赏作用价值

随着音乐教育应是审美教育最终目的这一观念的深入,音乐欣赏活动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各级学校的关注,音乐欣赏也正从以前的边缘地位向遵循音乐听觉艺术感知规律的中心地位迈进。本文将详细阐述音乐艺术欣赏的价值、作用,从而进一步论证当今音乐艺术的新观念,即审视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感受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并得到精神的愉悦与满足的一种艺术活动。无论是哪个时代、哪种风格流派的音乐家,他们的音乐创作与演奏演唱,都是为了人们满足对音乐的欣赏目的。如果离开了人们对音乐的欣赏,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如美国音乐家默赛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音乐欣赏的教育作用

就一般人而言,其感受音乐的能力要远远超过创造和再现音乐的能力。没有专门学习过作曲的人,创作不出声部众多、布局严谨、优美动听的乐曲;没有接受过演奏演唱训练的人,难以演奏、演唱出技巧性很强的乐曲。但是只要稍加指点,这些人就能对音乐有不同层次的领悟。所以,音乐欣赏是绝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拥有音乐、参与音乐的主要方式。同时,音乐欣赏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欣赏可以使受教育者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他们的音乐眼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人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我国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就很重视对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他说:“技术的陶冶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进而谈到欣赏的指导,这使得儿童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洗练而得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音乐的精神来创造自主的生活。”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也认为:“音乐教育的终极结果在于培养儿童唱歌及审美情感,不达到这一目标的音乐教育不是理想的教育。”

2.音乐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主体性创造活动

音乐欣赏活动看似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但事实上是一种积极的主体性创造活动。如果将谱曲看作是第一度创作、演奏演唱是第二度创作的话,那么音乐欣赏就可以看作是第三度创作。

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认为,任何艺术作品的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音乐作品尤其如此,它的意义的实现要靠接受环节使之具体化,即要靠接受者的感觉与知觉经验作品的空白处加以填充。它特别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作品的接受环节,即从过去以作品本身为中心转到以读者的接受为中心。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主体的意识活动,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渗入到欣赏对象中,不断地将自身的情感与想象投入到所欣赏的客体——音乐作品中,用幻化的意向去充实音乐的内涵。美国哲学家、音乐教育家雷默认为:“听音乐是创作音乐、创造音乐。提供给听者的音响所具有的音乐潜在意义永远是一种人类的诠释,一种由听者完成的诠释。”

正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所以音乐欣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起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这正是我们通过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非音乐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3.音乐欣赏有助于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讲授被放在了首位,但随着“审美教育”观念的深入,新课改观点的确定,在“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大环境下,音乐欣赏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音乐欣赏教育不但对培养受教育者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使受教育者的音高感、节奏感等音乐素养在音乐作品的欣赏中得到提高,使受教育者所学的音乐演唱、演奏技能和音乐知识得到具体的提示和印证,从而有助于他们音乐技能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开设视唱练耳课,这对于学生听觉能力和识谱能力的训练往往是单一的训练。而欣赏音乐时,是让学生在音乐美的享受中从整体上去感受和体验音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听辨人声的种类,音乐的织体,乐器的音色、种类,音乐主题旋律的线条,调性乐曲的体裁、结构及情感表现等,这有助于从整体上发展受教育者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中千变万化的节奏,无形中强化了受教育者的音乐节奏感、知觉等。受教育者从音乐欣赏中获得的对于音高感、调式感的直觉感受,以及对于所欣赏音乐作品主题的哼唱,都非常有利于他们识谱水平的提高。音乐欣赏是音乐演奏、演唱技能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音乐欣赏教育,为受教育者演奏、演唱技能的学习提供了可供参照、模仿的范本。二、音乐欣赏的价值体现

1.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实现其审美教育的目的

音乐欣赏是人们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再创造,并从中获得艺术审美愉悦的过程。音乐欣赏是一种个性创造性活动,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和想象能力等。

贝多芬说:“音乐不在谱子上,而在谱子之间。”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能让学生的歌唱与欣赏机械地束缚在音符上,而是要启发他们根据音乐的各种要素展开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理解并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教师可通过分析旋律、歌词,引导受教育者感受音乐的基本要素,即节奏、速度、音高、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感中的作用,完整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受教育者体会、表现音乐,最终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

很多经验丰富、资力较深的音乐老教师都很注重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教育家刘德昌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归纳为一个程序:欣赏——模仿——创造表现——欣赏。他认为,无论什么人对音乐的入门都是从对音乐的聆听开始的。音乐特级教师孙宝清在谈到音乐欣赏教学时也指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认识是对音乐音响这个客体的欣赏中进行和实现的。欣赏既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又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重要手段。欣赏在音乐课各种课程形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音乐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

2.放眼看世界,与世界同发展

重视音乐欣赏课,也将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的接轨。众所周知,德国、美国等音乐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一直就把音乐欣赏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德国音乐课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从电台、电视、录像、激光唱片等媒体中挑选音乐,把音乐融进个人的生活,使音乐成为个性的表达方法。中小学音乐课不仅仅是发现天才,而更应该是以培养音乐听众为目的。

18世纪的德国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沿袭唱歌教法,这源于德国宗教音乐生活传统的影响,人们为了唱好圣歌,必须学会读谱,接受唱歌教育。这种以唱歌为主的教法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纪之交,德国发起一场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声势浩大的艺术教育运动。1901年在德罗斯顿、1903年在威玛尔和1905年在汉堡分别召开会议。会议内容是艺术教育应以培养感受艺术美这一能力为目的,这把培养人的创造性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自此,音乐欣赏教学开始打破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一统江山的局面。

同时期,美国出现了乐器教学,并随着1914年退役下来的军乐团成员分散到各个学校,铜管乐教学从而发展起来。1930年,美国的心理学界纷纷提出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意义,代表性人物是穆塞尔。他反复强调: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解决整个技巧问题的正确方法就是以欣赏为目的……”“音乐欣赏课要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到了上世纪70年代,音乐教育界提出音乐教育要以听觉为中心。例如,1971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指定的教育目的,被界定为“培养具有享受、批评和改造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从此可以说,音乐欣赏在70年代才有了独自的地位。

结语

重视音乐欣赏已不单是学科发展的形式所迫,更是大众的呼声、时代的需要。我们要遵循教学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紧跟国际潮流,吸收国外优秀先进教学模式、思路和方法,为本土音乐教育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美)默赛尔.音乐欣赏的心理本质.中国音乐,1987(1).

[4]北京市教研所编.陈鹤琴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教育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数学;数学开放题;开放题的研究;教育价值与设计艺术。

传统的教师中心“遗传”基因,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而且严重地影响着数学教师的教

学观念,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数学教育改革的亮点,已日益引起我国数学教育界的注意,逐渐形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1998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题里“开放题”居然也堂皇入室。

一、何谓开放题?

(1)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问题。(2)开放题并不是普通的数学问题,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精心编制设计的数学问题。

一道数学题的开放性(开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道题采用何种设问方式。即使是一道传统的封闭性数学题,也可以通过改变其设问方式而将其改编为具有开放性的习题。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是一种“开放性的解题要求”,通常使用“试尽可能多地……”一类的词语来提出,它对学生具有“鼓励参与,激励优化,追求卓越”的作用。

二、为何研究开放题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开放题教学是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开放题给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题的教育作用:

①发散性学生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探讨,其思维方向和模式的发散性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②探索性因为开放题易使学生形成原有认知结构和新认知结构的冲突,学生必须通过顺应来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③趣味性开放题独特的叙述方式、宽松的解题环境和极富挑战性的解题策略,为学生在迫切要求下进行数学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对数学探索产生浓厚兴趣。

④多样性在开放题教学中,既要有学生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还需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的群体活动。开放题答案的多样性,使得其最终的解决只靠个人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

⑤主体性开放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⑥竞争性开放题解答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其有了优与劣、多与少、简与繁的区别。也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使竞争意识悄然地渗入学生的头脑,把竞争机制引入开放题的课堂教学。

⑦创造性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找不到问题的解答,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智力活动,用多种思维方法(如联想、猜测、直觉、类比,等等)进行思考和探索,因而开放题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工具,是培养创造人才的摇篮。

2、开放题的转化作用:

(1)开放题对教师观念的转变:开放题的出现以及对其教育功能的肯定,一方面反映了人们数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适应了飞速发展的时代的需要。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于数学教学新模式的追求,是人们站在新时代历史的高度上对数学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①观念转变的原因:

a.当技术的发展已使社会数学化,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开放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时候,我们不应满足于陈旧的、封闭的教学方法。

b.数学不能仅仅理解为一门演绎科学,数学还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即它是一门非逻辑的、生动的、有丰富创造力的科学。

c.数学教学是学生创新活动的过程,仅仅靠教师的传授,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

d.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认知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名副其实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

②观念转变的内容:

a.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明确指出:“课程是一个历史范畴,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都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教科书”应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和开放性。

b.开放题课堂教学中的数学观即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教师的数学观直接影响着他的教学观。如果教师能用动态的、全面的观点来理解数学,那么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会是启发式的,其教学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2)开放题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开放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是“编剧”和“导演”;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示范者、组织者、调控者。

在开放题教学中,应特别强调的是教师除要具备传统意义上的那些专业素质外,还应具有创造能力(尤其是进行创造教学的能力)和自觉反省自身数学观、教育价值观和教学观的意识。

三、开放题的特点

①问题的条件常常是不完备的;

②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具有层次性。

③问题的解决策略具有非常规性、发散性和创新性。

④问题的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发展性。

⑤问题的教学具有参与性和学生主体性。由于开放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就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解题活动不但成为可能,而且是非常自然和必要的。一些学生希望老师与学生一起来分享这种成功的喜悦,任何一个好教师都不会压制学生的这种愿望,这就使课堂教学自然地走向了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式的教学。案例:设计花坛。

四、开放题的分类

(1)设计条件的开放传统的答题模式多数是条件与结论——对应的定式训练,解题时不必考虑条件的由来。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得到的信息对于某个具体问题而言绝大多数是无用的,必须善于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因此有意设计一些条件过剩或不足的开放题会更好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若设计成求一个三角形面积(单位:分米),则效果不大一样。

(2)设计结论的开放这类题的条件和问题都很明确,而结论却不惟一,具有发散性和多面性。例如:将“如一把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单位:厘米)”的常规题去掉图中虚线,则成结论开放题。

(3)设计策略的开放这类题解题思路多种多样。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开放功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思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五、开放题的功能

美国加里福尼亚教育部指出了开放性问题的五个功能:

1、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数学观念来表达的机会,这和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是一致的。

2、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构建他们自己的反映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

3、开放性问题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这在多项选择中是无法做到的。

4、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反过来要求老师用不同的方法解释数学概念。

5、开放性问题的模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成份。

六、开放题的教育价值观

开放题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数学问题,与一般的数学问题一样,也具有知识教育价值。开放题最突出的、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这也是开放题教育价值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体现。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开放题教学是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开放题在培养创造能力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教育价值。

从结构形式上看,开放题具有组成要素的非完备性和解题答案的不确定性;从解答过程和解题策略看,开放题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层次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性。开放题的特性决定了开放题教学的开放性,因而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是以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不再是“装”数学,而是“搞”数学,这就可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去体验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的活动过程,深切领会数学的实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掌握数学的灵魂——思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以及成人后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做准备。

开放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培养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机制,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可见开放题的人文教育价值也很大。

七、开放题的设计艺术:

数学开放题的教学需要开放和设计大量的开放性问题,与当前的数学教学实际密切相关且被广大数学教师认可的开放性问题。开放题设计模型的优点和误区可由下面的框图描述:

开放题的优点开放题认识误区

①开放题顺应开放化的社会需要②开放题教学可以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③开放题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美感④开放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⑤开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⑥开放题追求卓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⑦开放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实现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⑧学生解答开放题时不但要综合运用、重组已学的知识,而且时常需考虑问题解决的策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进行认识、评价和监控,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元认知⑨教师在研究开放题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观念、解题能力、扩大知识面等多方面得到提高,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①开放题在单一的技能训练、知识学习上费时费力,效率较低②开放题教学易受课时的制约,在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的思维在低层次上重复,不易进行深入的研究③开放题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易推广④对有些开放题很难制定出客观公正的评分标准,故在用开放题作考试题时困难重重⑤现有的适合教学使用的开放题数量太少,开发和设计更多的数学开放题又面临较多困难⑥受考试文化的影响,要使更多的教师重视、认识、接受开放题,还有一段艰巨漫长的道路要走

在开放题的编制、开发中,要十分重视开放题的设问方式。语言的暗示性要恰当,防止将思维导入歧途;要把握问题的开放度,不同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设问方式,提出不同的解题要求;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可发展性,给学生一个提问题的机会,也许比解题本身更重要。

八、开放题的解题艺术:

1、传统教学法解题摸式

这种解题模式,学生在得出结论后没有自我反馈的过程,去发现总练习题的内在联系,总结经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因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信息。

2、反馈教学法的解题模式

在反馈教学法解题模式别注重解题后的自我反馈和自我小结。引导学生去发现习题中潜在的知识信息,去联想、归纳、类比,以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巩固和发展教学思想方法和处理技巧,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

结束语

上一篇:特殊教育德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学德育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