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范文

时间:2023-10-08 19:05:33

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篇1

塔塔尔仓村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县委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系列要求,严格按照生态扶贫承担的任务,狠抓落实,将我村涉及重点工程与生态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完成以下工作:

1、扎实开展生态林建设。佰什坎特镇人民政府在我村实施的生态林项目建设,广泛动员农户积极参与,实现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有效实现长期荒废土地科学合理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打造特色林果业种植。2、把核桃、巴旦木产业坐实做细。我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依托全村的林果业种植,全村的1734亩耕地中均种植有核桃、巴旦木。如何做好核桃产业,我村在提质增效和核桃嫁接上狠下功夫,全力为实现核桃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核桃经济蓄力。2018年实现林果业提质增效全覆盖.3、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纳入工作。2019年,我村积极摸排全村符合纳入退耕还林地块,积极申请县林业局进行实地测量定点。目前退耕还林项目正在申请当中。

下一步,我村将严格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做好本村生态扶贫相关工作,全力实现本村生态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生态扶贫篇2

尊敬的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先生、省委副书记李军先生、省政府副省长刘远坤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晚上好!很高兴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这次年会设置分论坛,专题讨论生态文明与反贫困问题,很有意义。

贫困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社会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问题。生态环境脆弱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贫困人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生态环境脆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补好“短板”,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必须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把反贫困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始终把减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少了6.6亿农村贫困人口。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中国目前的区域、城乡、群体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还比较大。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目前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按照1.25美元的标准还有2亿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些地方大多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屏障,对当地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如果这些地区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不仅危及自身的未来,也将危及全国的生态安全。

2011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新十年扶贫纲要,明确把减少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提出在2020年之前,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2012年,中国政府批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每一个片区的规划都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硬约束,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消除贫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与反贫困的有机结合是发展的需要,时代的潮流,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中国政府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

第一,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减贫,决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

第二,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扶贫开发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贫困地区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之中。生态脆弱贫困地区既要加大扶贫力度,减少贫困人口,更要切实为老百姓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三,坚持创新扶贫新品牌。我们曾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探索了扶贫开发的有效办法,有的形成了扶贫品牌,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培育扶贫新品牌。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为新型工业化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阻断贫困代际转移。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特惠金融政策,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信贷,银行按基准利率放贷,中央和省扶贫资金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资金并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支持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发挥生态优势的富民产业。三是对生活在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减贫脱贫同步。

第四,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国家建立法规制度,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探索建立区域性流域性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既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多年来,贵州省对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早在上世纪80年代,贵州毕节就开展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综合改革试验,经过26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高度关注贵州的探索与实践,一如既往地支持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创新丰富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新途径、新方式。

我们愿意与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深化交流,促进经验分享,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生态扶贫篇3

立足独特市情 发展富硒产业

安康土壤富含硒元素,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带。十以来,安康结合市情实际,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走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安康的富硒资源、区域交通等优势,力争将安康建成富硒产品生产基地、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区。

生态富硒资源是安康最具特色的资源,同时又是一个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开发利用生态富硒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资源,做强做大富硒食品、饮品、用品等产业,对于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安康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富硒产业与扶贫相结合

近年来,安康市扶贫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以发展富硒产业为重点,依托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贫等项目,按照内聚资源、外强措施、区域推进、个体带动的思路,一手扶强龙头壮大基地,一手精准到户促农增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富硒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安康市扶贫开发局近三年共投入各类扶持富硒产业发展资金1.9亿元。年均投入紫阳、平利县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用于茶叶基地及相关产业发展;年均投入汉滨区用于生态富硒产业的财政扶贫资金超过1000万。

目前,已建成生态富硒茶园4.7万亩、改良土壤5.65万亩;扶持生态富硒生猪(乌鸡)生产企业12家;扶持生产生态富硒食用菌(魔芋等)现代农业园区9个,提高蔬菜年产量4500吨;搬迁涉富硒产业农户1000余户,技术培训21万人次。扶持了一批生态富硒茶叶产业龙头企业;补助了一批富硒畜禽企业;壮大了一批生态富硒蔬菜企业;打造了紫阳红椿焕古、平利长安大贵洛河富硒茶产业示范带、月河川道的生态富硒生猪畜禽产品带、石泉宁陕生态富硒蔬菜瓜果食用菌产业带。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系列扶贫项目的实施,对安康生态富硒产业的培育和壮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的茶农手工采摘生态富硒茶叶

“三个坚持”促协同发展再升级

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扶贫开发和生态富硒产业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措施,需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规划引领。依托全市生态富硒产业的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园区化布局、园艺化建设、机械化生产”的模式和构建“重点县+基地镇+专业村+产业园”现代生态富硒产业示范体系的总体思路,结合全市扶贫开发规划、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和正在编制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将生态富硒产业作为扶贫系统产业扶持的重中之重,进行系统规划。

按照区域开发、重点推进的原则,明确连片推进的具体政策、项目、资金帮扶计划。结合生态富硒产业的重点建设工程,从良种繁育及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品牌整合及创建、龙头企业及大户培育、富硒文化及生态旅游、市场及科技服务体系等关键环节,出台详实、可行的扶持规划,逐步实现全市重点县的基地镇、专业村、产业园等各个层面和育苗、基地、加工、营销等环节都能得到项目的覆盖和资金的扶持。

坚持整合扶持。安康市扶贫系统承担着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四大职能,扶持项目包括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等,扶持范围涉及一、二、三产业,扶持对象涵盖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及产业大户等个体经济,对生态富硒产业发展各级、各类、各环节均有扶持项目。安康全面整合系统内各类项目资金,按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安排,全面扶持。

一是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项目的主体作用。对在生态富硒产业的发展规划区且属已规划的特困村,优先安排整村推进项目,并在产业扶持和基础建设资金中,用于生态富硒产业的发展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量均不得低于60%;对扶贫产业补助项目,60%用于扶持生态富硒产业相关合作社发展;对龙头企业贴息项目,40%用于富硒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对扶贫资金扶持的现代农业园区项目,60%用于富硒产业园区;对富硒产业生产各个环节所需的各类人才,会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改进培训方式,依托“雨露计划”给予培训,培育茶产业发展专业型及电商营销人才。

二是全力用好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按照集中连片、区域推进的思路,向重点县的基地镇、专业村倾斜,主要用于富硒产业育种(苗)、基地建设用地的配套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持项目主要用于扶持富硒产业相关合作社发展,重点扶持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环节;农业综合开发贴息项目主要用于扶持富硒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奋力打好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总体战。充分发挥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全面扶持富硒产业发展。移民搬迁不管是迁出、迁入地,凡涉及扶持搬迁发展富硒产业的,只要在富硒产品生产规划的重点区域,80%项目和资金用于扶持发展富硒产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凡在富硒产品生产规划重点区域内的,都要把富硒产品生产作为主导产业,争取到村的项目资金 60%要用于发展富硒产业。通过全面整合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全力解决富硒产业发展中的投入难题,推动全市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创新试点。只有积极探索有效的富硒产业扶持办法,大胆创新试点,才能最大程度地扶持富硒产业发展。一是提高实施质量。全力做好富硒产业项目的前期规划、论证、评审、编报工作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管服务工作以及项目实施后的后续管理工作,争取更多、更大的富硒产业项目落户安康。特别是要全面落实工程类项目的招投标、工程监理、项目法人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增强项目服务富硒产品生产的能力。加强富硒产业项目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保证项目资金用于富硒产品生产,发挥实效。

二是实施重点突破。富硒产业扶持量大,项目资金少。安康采取区域板块推进、集中项目、连片扶持、连续扶持、重点突破的办法,突出重点区域、关键层面、主要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力争扶持一块、扶成一块,提高工作效益。

生态扶贫篇4

2015年1月,在云南省调研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贵州省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确保到2020年如期脱贫。“精准扶贫”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20世纪初以来,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常规农业的弊端,为了规避其带来的环境问题,纷纷发展了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为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综合上述说法,在山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精准脱贫,所以发展生态农业是其最好的选择。

1相关概念

生态农业兴起于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有些农场开始进行生态耕作,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世界各国较为普及是在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建设生态农业是其必经之路。生态农业把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农业: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使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指针对不同贫困的区域和农户的实际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以扶持贫困人群的治贫方式。

2云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及不利条件

2.1 优势因素

2.1.1地貌类型众多,气候类型多样 云南省坝区面积狭小,仅占6%,山地是其主要的地形,面积广大,约占84%左右,高原、丘陵约占10%,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傅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米,高低起伏特征明显,差异显著,地貌类型众多。气候类型有高原气候、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为多种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温床。

2.1.2多样性的生物资源 云南省的地理地貌环境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其动植物的品种和数量都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中国气候类型的所有品种,其丰富的物种利于发展山区生态农业。

2.1.3农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 云南省共有25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鲜明的特色,各个民族也拥有自己独特的农耕文化,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独特优势。

2.1.4劳动力资源丰富 云南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层次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三产业发展薄弱,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业提供了条件。

2.2 不利条件

2.2.1自然资源条件差,农作物产量低 云南山区地质构造复杂,耕作土层厚度仅10厘米,土地瘠薄,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耕地面积稀缺,山区农业抗灾救灾能力弱,农业保险尚不完善。人均400公斤粮食是国家权威机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粮食安全参考标准提出的,人均占有粮食350~400公斤,处于紧平衡状态。低于350公斤,有可能发生粮食危机,云南省人均粮食344.9公斤。云南省山区有效灌溉面积为66.8万公顷,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60.6%,农作物播种面积412.1万公顷,为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4.4%,粮食总产量为939.6万吨,占全省的68.8%,山区人均占有粮食349.97公斤。农作物产量低,粮食供需不平衡。

2.2.2农产品竞争力差,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山区农户分散,以小农经营为特征,规模小,商品化率低,品质较差,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缺乏,科技含量低,不利于农民的增收。现有的土地产权和户籍制度等限制了农业的组织化生产,而农业的产业化又是生态农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以现在的人口统计,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将达到16亿,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可通过产业化提高农产品产量来解决。

2.2.3对山区农业发展的投入少,基础设施薄弱 云南省县下农村以土路为主,情况稍微好点的为等级较低的公路,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较严重。农田建设方面,全省人均耕地0.067公顷,比全国平均数少0.025公顷;人均蓄水库容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人均用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36%,低于全国;2/3的耕地为中低产田。

2.2.4 受教育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完善 云南山区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资料显示:云南省部级扶贫的县有73个,占全省人口的50%以上,小学文化水平占全省人口的55.15%,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33年,而贫困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69年,导致人口素质较低,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较少,阻碍了乡村的发展。

2.2.5 服务水平和技术培训缺位 服务和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所需,但以目前的状况看,服务和技术都未能跟上,从品种的选择到技术支撑都未能及时向农民提供。信贷和信息服务缺位,一般对于生态农业来说盈利是需要时间的,而农民手中的钱并不足以支撑几年的花费,由此信贷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的不对称也是制约农民经济收益增加的重要因素,获取有效的信息利于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增加收益。未能对农民提供较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3 生态农业促进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收益

自然?l件恶劣,人为不可控制,可以依靠科技的力量,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民的收益。加大对农业良种与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大科技宣传,提高山区粮食的产量。

3.2 切实加强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放力度,涉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争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扶贫的基础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3.3多渠道增加投入,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多渠道投入包括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机制放活和项目带动。从各方面带动农民的积极性,盘活发展潜力,提高农民的收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起抓,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农业的前向一体化,包括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3.4抓好农村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农村受教育人口少,一方面是观念固化,另一方面是教学条件有限,所以要加大教学资金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增加受教育人口数量。抓好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

4 结语

生态扶贫篇5

今天的会议议程已全部进行完毕,由于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会议开的很紧凑,也很有成效。前面,有关乡镇和部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和作法;县委郑书记、政府王县长对全县交通、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工作分别进行了全面总结,作出了具体安排;特别是县委王书记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今年全县扶贫开发、交通和生态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客观地分析了取得成效的原因和存在问题的根源,并安排了当前有关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王书记的重要讲话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措施扎实,任务具体,对于我们抓好当前的重点工作和今后的扶贫开发、交通和生态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县委王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周密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当前工作顺利推进,明年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下面,我围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推广放大典型经验。这次会议确定的68个观摩参观点,涉及扶贫整村推进、乡村公路桥梁建设、林果特色产业开发、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工程等许多方面。这些观摩参观点是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在扶贫开发、交通和生态建设工作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典型,点上经验很丰富,作法很有代表性,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以扶贫开发、交通和生态建设为主的各项农村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和推广。会后,大家一定要结合县委王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体会观摩参观点上的经验和做法,从本部门本乡镇实际出发,深入思考,融汇贯通,充分借鉴并进一步推广放大典型,对今后的扶贫开发、交通和生态建设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深入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和广大群众当中。各乡镇会后要立即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向乡村干部、农民群众传达这次会议,特别是县委王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措施向群众讲清,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意图传达到一线,争取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措施,全面做好当前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搞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一是要全力完成今年农村工作任务。现在已近年底,今年的各项工作已进入扫尾冲刺阶段,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二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冬季风高物燥,用火增多,人员流动频繁,各类安全隐患增加,尤其消防、交通、治安方面的问题会有所抬头,影响农村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强化消防安全宣传,认真做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杜绝火灾事故发生;要从查处农村机动车管理中突出存在的违章驾驶、超限运输、客货混运等问题入手,以农用三轮车和摩托车为重点,规范农村机动车管理;要加强对交通危险路段,特别是冰雪路面的检查和管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竭力预防安全事故,特别是交通、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要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严密关注社会治安形势,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大严打整治斗争力度,一旦发现不良矛头和倾向,要采取果断措施。进一步健全乡镇、村组治安联防网络,严厉打击偷盗抢劫、打驾斗殴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治安案件和不良行为,切实保证农村社会稳定,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竭力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四要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现在正值严冬季节,正是困难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各级各部门要把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当作一项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对待,要及时深入村社、深入农户,调查掌握困难群众的所盼所需,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加大帮扶力度,想方设法为受灾困难群众解决御寒住所和必要的生活、取暖物资,达到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四有”目标,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越冬不出现任何问题。五要积极做好项目衔接争取工作。由于我县没有被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县,国家也没有确定对口援建城市,导致县上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总量少,一些需要重建的灾民也不能被列入重建对象,特别是集中重建征地、“三通一平”、交通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从而影响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了尽力弥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不足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大好机遇,认真筛选、论证项目,积极向上汇报衔接和争取项目,努力扩大县内项目建设总量,为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大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六要做好年终责任书考核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全年工作,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全面自查;各经济主管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要认真梳理责任书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确保今年责任书考核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真正起到以考核分优劣、以考核促工作,以考核促发展的目标。

四、突出重点,认真筹划明年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针对会议指出的扶贫开发、交通和生态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完善的问题,从各自实际出发,重点围绕扶贫开发、乡村交通道路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基地和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提出明年工作的思路和打算,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围绕各自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责任,把扶贫开发、交通、生态建设等各项农村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靠实。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切实增强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把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作为第一目标,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把以扶贫开发、交通和生态建设为主的农村各项工作抓具体、抓到位、抓出成效。

生态扶贫篇6

隐匿在山水之间的生态小岛

桃花岛位于中越边城广西自治区崇左市驮卢镇花梨屯,隐匿在悠长的山水之间,这里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4000个以上,堪称“天然氧吧”。三面环江,喀斯特地貌显著,多座崇岭伴生遍地奇石、古树参天、湖泊众多,一岸修竹倒映十里江景,五个盆地交错两条山谷,五百乡民躬耕千亩田园。这里距离南宁市区87公里,距崇左市区70公里,距离驮卢镇18公里,处于南宁市区和崇左市区1小时经济交叉点,交通和区位优势突出,环境优美,有“南宁后花园”的美誉。

岛上二八神山挺拔雄伟,笔直陡峭。峭壁上雕刻着宽约100米、高约80米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设计仿藤石阶天梯直通山顶。游客到此可仰视二八神山,默念心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宁静。

左江岛民遇贵人

这样一个气象丰满的生态岛屿,很难想像在几年前却是一个安静得几乎无人知晓的小岛,驮卢镇花梨屯处在左江一个半岛上,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一些青壮年大都去县城务工,条件好的都在其他地方安家。每年岛上的常住农户都在减少,2010年之前,岛上只居住着90多户人家。

一次偶然的机会,广西桃花岛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现了这座美丽的小岛,并决定在此开发经营生态旅游项目。说干就干,2010年5月,公司将花梨屯群众所有土地流转用于建设“桃花岛有机农产品种养基地”,出产小山黄牛、富硒鸭、富硒水稻、香猪、左江鱼等“名优新特”产品,让广大人民了解和吃到真正的有机农产品。同时深度挖掘左江自然生态资源,创新开发左江亲水游、奇石竹林山景游、生态农业体验游、户外探险活动、生态休闲度假及相关衍生产业产品的经营。2012年10月,桃花岛正式对外营业,因其原生质朴,生态旅游满足人民对大健康生活的需求,每年游客都有递增的趋势。

公司派人到村民家里做工作,耐心劝导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劳务,使得花梨屯的住户已经从原来的90户增加到了150户,并为花梨屯村民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

热情的村民们脸上那份抹不掉的笑意与红晕是他们对这一变化最好的肯定。带着记者走家串户的老村长梁祖养兴奋地讲,“桃花岛现代农业旅游项目从去年夏天开工以来,100多户农家的青壮村民全部成了拿工资的员工,每人每月1200多元薪酬,一年下来家家户户都添了上万元的收入,许多年轻人也从外地回到了家乡,这样‘人聚财兴’,连我这当村长的都是第一次见过……”

如今的花梨屯,已从原来闭塞落后的小村庄变成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平整的广场、时尚的舞台、宽阔的球场,还有可以举办大型婚庆的综合大厅,在山间的林荫里若隐若现的竹楼宾馆,以及在农田里隆隆作响的大型挖掘机……

旅游养生新农村

广西桃花岛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义文告诉记者,桃花岛项目自投资开发建设以来,倾力打造两大产业板块,即高效生态农业和旅游养生度假产业。目前,岛上正在形成原生态土特产生产基地,已挖掘出50多个在本地传承上百年的优良“原生态”家畜家禽及五谷杂粮、果蔬、野生菜、中草药等,荣获国家农业部果蔬标准生产园区认证。其中,有10个蔬菜品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桃花岛拥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条件,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度假、养生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极具优势。

旅游养生度假产业方面,主要依托六大资源条件着力把桃花岛打造成为集山水览胜、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胜地。目前岛上已建成的主要景点有:二圣宫、延寿山、空灵谷、二八神山、心经壁、八仙洞等。

生态扶贫篇7

实践: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积极推进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和秦巴山区,帮助贫困人口从高山、深山里搬出来,是脱贫攻坚的一项治本之策。

2013年―2015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确定为22件民生实事之首。2016年3月,重庆市颁布了《重庆市“十三五”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明确了主要政策措施及年度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仍将是重庆市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内容。从目前的实践和拟推进的工作来看,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主要做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瞄准对象

按照国家要求,“十三五”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般而言,列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需要符合如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一是居住在深山峡谷、高寒边远地区,生产生活极为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二是居住地属重要生态修复保护区,根据规划必须搬迁的;三是居住地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难以完善,建设投资大且效益不好的;四是对上述区域农户的住房经鉴定为D级危房的,优先实施搬迁。

“十三五”时期,重庆市规划实施 25 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结合全市脱贫目标,2016年确保搬迁8万、力争搬迁1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7 年搬迁 8.7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8 年完成所有纳入规划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

分类安置

在扶贫搬迁过程中实施分类安置,其具体实践主要包含了四个要点。

一是根据搬迁户的客观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安置方式,逐一制定搬迁规划,落实搬迁资金,宜集中安置则集中安置,宜分散安置则分散安置,不搞形象工程、不搞一刀切。

二是充分考虑深度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以有地安置为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做到搬迁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收入项目。同时,鼓励梯度安置,有闲置出来的农村二手房,搬迁户愿意的,通过购买二手房的方式实施梯度安置,乡镇、村协助购房户完善产权过户等相关手续,以减轻集中建房安置压力。

三是鼓励统规自建,市级以上补助资金80%以上直接发放搬迁农户,支持其按安置区规划自主建房,降低成本。对贫困户占比超过50%的搬迁安置区,用地、建设等所涉规费给予减免。

四是完善户籍迁移政策,鼓励转户进城、非农安置,按不低于平均搬迁补助标准一次性发放补助资金。

后续扶持

脱贫攻坚意味着彻底“拔穷根”,因而扶贫搬迁安置后的扶持同样关键,重庆市高山扶贫搬迁工程尤为重视后续扶持工作,在具体实施别注意四个方面的安排。

一是将后续产业发展与扶贫搬迁同步规划实施,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向集中安置点倾斜,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尽量使搬迁户都有一份“菜园地”、一个增收项目。

二是加大对搬迁户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种农村培训资源向搬迁农户倾斜,让搬迁农户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

三是将搬迁与其他专项扶贫工作相结合,整村扶贫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小片区开发、培训资金等重点向搬迁任务重的区县和贫困村倾斜。市扶贫办对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贫困搬迁户给予资金扶持,市农委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支持100人以上规模的集中安置点所在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四是实施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在集中搬迁安置点组建居民学校,加强对搬迁户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重庆市在2013―2015年间完成搬迁安置54.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4.8万人。2016年截止9月底,重庆市已下达搬迁计划10万人,安排市以上专项资金38.92亿元(其中补助资金9.6亿元、融资贷款29.32亿元),已搬迁安置8.89万人(其中建卡贫困人口7.38万人),提前实现了规划的年度目标。

经验:因地制宜与用好“两只手”

到目前为止,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些良好成效至少得益于两方面的经验,即国家战略下的地方创新和有为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国家战略下的地方创新

生态扶贫篇8

探索无止境。县委书记陈继勇介绍,都安按照生态移民与开发扶贫、工业化、城镇化“四位一体”的思路,继续深化“无土安置”扶贫生态移民模式,创新成立了河池・都安临港扶贫产业园,同时又创办都安扶贫生态移民园区。2020年项目建成可安置2.6万户10万贫困人口,城区人口将达30万,城市框架将扩至30平方公里。

扶贫生态移民―走大石山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都安是国定贫困县,辖19个乡镇248个村(社区)委会,总人口70.2万,其中农业人口60.8万。石山面积约占9成,人均耕地不足0.7亩。“十二五”列入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有65个,全县尚有贫困人口20.2万。

面对“九分石头一分土”的恶劣自然环境,如何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实证明,传统扶贫搬迁模式存在投入成本高、社会效益低、效果不明显等局限性。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自治区和河池市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发改、扶贫等有关部门指导帮扶下,都安深入调查需要搬迁的对象、迁出地和迁入地、安置模式等,积极探索适合本县的扶贫生态移民安置新路子。

抓组织领导。都安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发改、扶贫、财政、交通、建设、国土、农业等单位和相关乡镇的领导组成的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扶贫和生态移民安置工程规划、综合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等。县政府与有关乡镇、部门签订责任状,把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管理目标进行考核。

抓对象确定。通过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依照国家政策严格掌握搬迁条件,科学确定扶贫生态移民的搬迁对象。主要对象为居住在石山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有创业能力,自愿要求易地搬迁的贫困农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一技之长的农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因生态和地质灾害影响需要搬迁的农户。搬迁对象自愿搬迁、自主选择、自保稳定,确保扶贫生态移民试点成功。

抓项目谋划。科学推进扶贫生态移民项目选址工作,均以城区周围、工业园区、等级公路主干道、乡镇集镇接合点作为选址条件,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使项目建设“吹糠见米”,发挥最大效益。

抓资源整合。通盘考虑,有效整合发改、住建、水利等部门资金,以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实施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目前,农民进城创业园已初具城镇化雏形。

多种安置模式―走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举的深化拓展之路

都安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推广八仙扶贫开发区成功经验,扶贫生态移民从“有土安置”模式向“无土安置”模式转变。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两手抓”,充分利用城郊荒暗刈魑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用地,采用依托城镇和工业园区“无土安置”等模式进行安置,创建农民进城创业园和扶贫生态移民园区。

“无土安置”,指通过调整土地来落实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用地,但不安排生产用地的安置新模式。安置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通过政府投入配套产业开发,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搬迁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引导农户外出劳务或就近进城务工、经商、创业。

无土安置,圆安居梦。安置农户搬迁前,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深山弄场里,主要以种养为主,致富门路少,生活较困难;搬迁后,住进了钢混结构楼房,基础设施和思想观念发生喜人变化,就医就学方便,利用靠近县城优势从事经商、服务、加工、运输及劳务输出等行业提高收入。安置户由农民身份向城镇居民转变,基本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目标。

同时,搬迁户迁出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扶贫生态移民的生态效益进一步凸显。“无土安置”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依托城镇“无土安置”的搬迁模式

采用依托县城以二、三产业为主、劳务输出和种养业为辅的“无土安置”模式。2005年启动建设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利用县城东郊8000亩闲置荒八泡地为安置地,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工业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规划投资12.68亿元,安置7000户3.5万人。累计完成投资6.9亿元,安置2191户1.0915万人。

―依托乡镇集镇建设的搬迁模式

都安利用乡镇集镇这个农村区域中心的叠加优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根据菁盛、永安、地苏、百旺、龙湾、九渡等乡镇的特点,采用依托乡镇集镇建设的搬迁模式,计划安置1041户5217人。2010年开始实施菁盛乡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已成功安置了50户250人。率先在地苏、永安、百旺等3个乡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市场化扩大城镇规模。2012年乡镇集镇扶贫生态移民项目拓展至永安、地苏等乡镇,2013年增加百旺、龙湾、九渡等乡镇,2014年拓展到拉烈、三只羊等乡镇。共新增城镇户口1324户5890人,加快城镇化进程。

―“山上搬山下”的搬迁模式

大兴乡九香瑶族新村依托二级公路干线,采用“山上搬山下”模式,安置附近不通路的大石山区弄模村弄九、加香、弄限等屯瑶族同胞60户305人。2010年5月以来整合了1100多万元建设安置点。安置点每户建有1幢住宅楼,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无土安置”模式从依托县城建设的八仙和六柱农民进城创业园,到依托水任至都安二级公路采用“山上搬山下”模式建设的大兴九香新村,到依托集镇建设的地苏、菁盛、永安、百旺等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再到依托河池・都安临港工业园区建设的扶贫产业园,每一次深化拓展都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注入新内涵,极大促进了全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就业扶持―走扶贫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都安抓住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通过产业扶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目标。

筑“金巢”引“金凤”,打造“金饭碗”。坚持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主导产品、优势企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劳力富足的优势,优化政策环境,大量引进低噪音、零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已引进都安凯莱编织工艺品厂等5家密集型企业,并为安置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500余个。2013年创业园安置户人均纯收入达5138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535元,比进城前人均纯收入提高3000元以上。

拓宽增收渠道,鼓励安置户“八仙过海”。通过政府引导或组织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鼓励移民群众从事二、三产业或利用自家住房自主经营,同时到城区、工业园区就业。八仙农民城黄莹睿组织社区妇女学习编织技术,主动承接都安地苏编织外贸公司订单,带动50多户农民从事编织加工,户年均收入达6000元。唐浩从事长寿黑粽生产,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八仙农民城1136户安置群众从事加工、竹藤编织、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7229元。

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安置户“家门口致富”。根据“山上搬山下”模式的特点,按照“人下山,树上山,羊入圈,草进地,药盖石,水蓄柜,土保住,民致富”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比如,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九香瑶族新村,该县科学安排种植瑶药和种草养羊为后续产业项目。

创新扶贫路,幸福都安人。都安县创新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按照“生态立县、扶贫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旅游旺县、城镇热县”的“六个县”建设目标,围绕“一港一园一城三带三保障”发展思路,把都安建设成“美丽瑶都・安居名城”!

上一篇:服务企业周范文 下一篇:防灾减灾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