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7 15:06:05

英语课教育

英语课教育篇1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red)。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好教学过程。同时成功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要进行良好的组织,课堂上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激活学生的先前旧知,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决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学生的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克服在英语学习中的害羞和焦虑心理,乐于向学生提供帮助,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在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好育人的功能;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以兴趣为支点(interest--focused)。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能否产生学习兴趣,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1)事物本身的特性。凡是比较强烈、不断变化、带有新异性和刺激性的事物,都会引起人的兴趣。(2)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些事虽不具有新异性,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具有密切联系,并能满足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的需要,也会引起兴趣,(3)学生对事物的愉快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别人承认或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加强其学习兴趣的稳定性。遵循兴趣性原则,教师可在每节课前举行英语歌曲联唱,用富于感染力的音乐激趣,让学生以饱满的愉快的情绪进入英语学习;可以用图片,优美的体态语、简笔画、照片、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动;可以选用学生们熟悉的内容或游戏方法,如:GoldenTouch,Hangman,Bingo,Guessinggames等方法,使学生的兴趣点达到高潮。教师应对学生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聪明才智,分享他们在游戏中所获得的乐趣。教师把握好了兴趣这个支点,就能通过课堂教学这根杠杆,成功地托起自己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以交际为目的(communication—oriented)。

众所周知,语言的社会属性是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与交流的作用,人们必须要看场合、时机和对象,根据整个语言环境以及双方的身份,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这就是交际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首先,我们要利用现行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培养情景对话能力,让学生在熟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表情自然到位。然后熟记关键语句,强化常用口语。如:Hello!Gladtomeetyou!Thankyou!You’rewelcome!Seeyou!Solong!等等。最后创新、活化语言。单纯模仿、机械重复不仅学了后还不会用,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及时创设情景,利用书上的材料扩充交际语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头交际能力。如把教室置成商店,让学生来购物,或把教室布置成肯德基,让学生来点餐。

其次,我们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交际的准确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人们开始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加入到另一种文化中了,在课堂中,教师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渗透文化知识,把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对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美人视个人的、行动去向、年龄、婚恋、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问题为个人隐私,因而要采取回避态度,教学时如正逢西方节日,应该为学生讲叙有关节日的故事及风俗。如愚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

四、课堂教学,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

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它具有以下的特点:(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任务”之所以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能满足现代语言教学的需要。首先任务能满足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学习任务的广泛应用和对学习任务的研究兴趣,显然源于英语教学的交际原则。现代英语教学以“输出式”的方式,以任务为基础,以语言功能和技能的培养为目标,教师让学生设计出个人信息卡,然后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个人喜好,与同学交流。很显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意义而不是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上,自然、有意义地增进目的语的习得,增强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其次,任务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进入课堂的目的从某种角度来看有差别。教师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而学生的目的更多在于寻找一种快乐,游戏、唱歌等活动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外语习得的条件。任务变成了一种媒介、桥梁,它把教师的目标在自然而然中变成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语言训练。如教师设立服装表演的任务,学生就会自主地把自己准备的服装用英语表达出来。

五、课堂教学,实际生活密切相关(real—life--related)。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能力。只有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活动才能整合多重的内容和技能。这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课堂教学向课外体验延伸,教师可设立交际任务。把课内的虚拟情景放到课外的真实体验中,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安排学生按英文购物单到超市完成采购任务,使学生充分体验英语交际所带来的成功感。

英语课教育篇2

关键词:审美教育 感知 体验 完善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tes several method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roug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hrough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reading, and the training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english.

key words:aesthetic education,perception,experience,perfection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也是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

那么什么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美育,它通过对普遍存在的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 和在生活中体现美的激情和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教育学科,它的美,既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容易被人赏识,也不像我们母语——语文学科一样,名篇佳作,字字珠玑,容易使学生爱不释手。英语的美,美在用心去体味,去感受,去鉴赏。

但是如何进行英语课的审美教育呢?

笔者根据自己实习期间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出了英语课美育教育的几种方法,在此抛砖引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方法一 在视听中欣赏英语美

当前,随着媒体影像引入课堂,我们的英语课也自然地转向了“视听说”,cai多媒体课件,英语教学光盘,英语原版片也大量地涌入了教学中,这些提供给了我们更多的交际环境,学英语的机会也更真实流畅了。怎样才能更充分地抓住这个良好机遇,在视听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呢?

我认为应当是听音为主,其他为辅。

首先,听音的范围要广泛,不仅要包括传流意义上的听教学录音——即课文录音,还要包括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光盘。以及专为听力或交际而设计的磁带或光盘,让学生在生动的语境中欣赏英语美,领略英语美。

我想特别提醒的是——莫要忽视音乐教育。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好的乐曲是生活中一股清泉,会引起人的共鸣,使人振奋,更会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心灵,帮他们树立良好的审美情趣。从《昨日重现》的脍炙人口到《此情可待》的坚贞不移,从《人鬼情未了》的荡气回肠到《我心永恒》的凄婉美丽,莫不让学生陶醉、痴迷。所以学习歌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美的向往,更能使学生了解接触并模仿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语音问题,如音度、连续、弱读、重音、强调等等。这一切效果是生硬机械的课堂说教所比拟的。

除了听音,还有一些辅助手段,比如欣赏原版片等。

原版片由于角色不同,场合不同,学生既可以听到下正规的表达,又能听到非正规的表达,既能听以纯正的口语音,也能听到常用俗语、俚语,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学到许多文化背景知识,英美文化习俗。

方法二 在朗读中体验英语美

朗读是训练语感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文章中生动活泼的对话,多姿多彩的方式,以及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句妙章,更是需要大声涌读。细雨心咀嚼,才能真切感觉到其中的内涵与美感。

在辅导学生朗读中,首先要求学生模仿纯正流利的语音语调,读出轻重缓意,读出高低起伏,读出节奏,更需读出文章的体味作者的情。

其次要教会学生点重音,标意群,画开降调。以及揣摩纯正优美的语调中那特有的韵味。同时还要尽量配合录音,把学生带到韵律美的境界中去,一旦学生罗列这种美学的感染,鼓励学生棋仿要惟妙惟肖,跟读要绘声绘色,当学生从心底里对课文发也“美”的赞叹的时候,再趁热打铁,指导学生理解就知识点,品味某词组的贴切及某句型的美妙,使学生尽一步感受英语美的熏陶,体验英语美的精妙。

方法三 说写训练,完善英语美

英语美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思想上受到英语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英语美的陶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来创造英语美,完善英语美。而创造美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高层次能力,必须经过一个由简到繁,由模仿到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应当引起注意:

第一、交际英语的训练。这个训练,不是枯燥乏味的背诵课文,熟记对话。而应当是一项具有随机性,屡活性的活动,而材料的来源只要留心,俯拾皆是。如每天课前进行“五分钟天天说:活动,或者“我来当主持人”活动。让学生讲一个简单、生动而又有趣的英文故事,或发生自己身边的事,或在黑板上抄几句名人名言、锦言妙语、天气预报等等。这些都是练习口语表达的极好方式。为了拓展话题,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些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英文佳作,如欧.亨利的《苏比》、《德拉的礼物》以及《最后一片叶子》等。以这些小说为话题,或展开讨论,或复述故事,或改写尾。学生要将自己所读、所感、所思用英语表达出来。就必定要认真反思所学字、词、句的表现力,使之条理化、规范化。久之,语言运用必将日趋娴熟,日趋自如。

事实上,所谓口语训练,就是要鼓励学生说长道短,评头论足。但是,不要急于纠正其语法错误,使学生多一份安全感,少一些紧张感。才能自如地拓展想象力,完善对美的感受,升华对美的体验。

第二、书面英语的训练。

俗语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指导学生拿起笔来创造英语美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因为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必要求他们大量写完整的文章,可以鼓励他们先模仿单句、段落,再让他们写感兴趣的内容。如英语日记、英语心得,以及用英语交笔友、网友,不断变化,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合理的说写训练,让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所得语言,纵横联想,主动去发现,去创造时,他们才会对英语美有真切地领悟和感受,也才会在灵活驾驭语言中完善英语。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的英语实践过程是再现英语美的过程。这个过程来源于对英语感知美和鉴赏美的体验,但是我们生活在母语----汉语的海洋中,客观条件为英语课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要使、听、读、写“四会”成为一种自然流露,我们还需要一个和谐的英语氛围,比如在课前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一段纯正流利的故事。师生共同渡过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等等,和谐自然的氛围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对英语的畏惧心理,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兴致,沉浸在一种入境感、愉悦感、以及跃跃欲试感,涌起对英语强烈的求知欲和欲罢不能的表欲。

美育的特点在于其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含其境,心同其情”。一旦入于目,闻于耳,必定能出于口,铭于心。美育应当是贯穿于听、说、读、写全过程的一种对美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和潜移默化。它是审美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统一。

审美教育是新世纪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愿美育教育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越来越绽放出它奇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2]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5月.

英语课教育篇3

关键词:审美教育  感知  体验  完善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tes several method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roug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hrough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reading, and the training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english. 

key words:aesthetic education,perception,experience,perfection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也是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

        那么什么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美育,它通过对普遍存在的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 和在生活中体现美的激情和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教育学科,它的美,既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容易被人赏识,也不像我们母语——语文学科一样,名篇佳作,字字珠玑,容易使学生爱不释手。英语的美,美在用心去体味,去感受,去鉴赏。

        但是如何进行英语课的审美教育呢?

        笔者根据自己实习期间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出了英语课美育教育的几种方法,在此抛砖引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方法一  在视听中欣赏英语美 

        当前,随着媒体影像引入课堂,我们的英语课也自然地转向了“视听说”,cai多媒体课件,英语教学光盘,英语原版片也大量地涌入了教学中,这些提供给了我们更多的交际环境,学英语的机会也更真实流畅了。怎样才能更充分地抓住这个良好机遇,在视听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呢?

        我认为应当是听音为主,其他为辅。

        首先,听音的范围要广泛,不仅要包括传流意义上的听教学录音——即课文录音,还要包括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光盘。以及专为听力或交际而设计的磁带或光盘,让学生在生动的语境中欣赏英语美,领略英语美。

        我想特别提醒的是——莫要忽视音乐教育。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好的乐曲是生活中一股清泉,会引起人的共鸣,使人振奋,更会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心灵,帮他们树立良好的审美情趣。从《昨日重现》的脍炙人口到《此情可待》的坚贞不移,从《人鬼情未了》的荡气回肠到《我心永恒》的凄婉美丽,莫不让学生陶醉、痴迷。所以学习歌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美的向往,更能使学生了解接触并模仿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语音问题,如音度、连续、弱读、重音、强调等等。这一切效果是生硬机械的课堂说教所比拟的。

         除了听音,还有一些辅助手段,比如欣赏原版片等。

原版片由于角色不同,场合不同,学生既可以听到下正规的表达,又能听到非正规的表达,既能听以纯正的口语音,也能听到常用俗语、俚语,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学到许多文化背景知识,英美文化习俗。

方法二  在朗读中体验英语美

        朗读是训练语感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文章中生动活泼的对话,多姿多彩的方式,以及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句妙章,更是需要大声涌读。细雨心咀嚼,才能真切感觉到其中的内涵与美感。

        在辅导学生朗读中,首先要求学生模仿纯正流利的语音语调,读出轻重缓意,读出高低起伏,读出节奏,更需读出文章的体味作者的情。

        其次要教会学生点重音,标意群,画开降调。以及揣摩纯正优美的语调中那特有的韵味。同时还要尽量配合录音,把学生带到韵律美的境界中去,一旦学生罗列这种美学的感染,鼓励学生棋仿要惟妙惟肖,跟读要绘声绘色,当学生从心底里对课文发也“美”的赞叹的时候,再趁热打铁,指导学生理解就知识点,品味某词组的贴切及某句型的美妙,使学生尽一步感受英语美的熏陶,体验英语美的精妙。

       方法三  说写训练,完善英语美

        英语美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思想上受到英语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英语美的陶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来创造英语美,完善英语美。而创造美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高层次能力,必须经过一个由简到繁,由模仿到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应当引起注意:

        第一、交际英语的训练。这个训练,不是枯燥乏味的背诵课文,熟记对话。而应当是一项具有随机性,屡活性的活动,而材料的来源只要留心,俯拾皆是。如每天课前进行“五分钟天天说:活动,或者“我来当主持人”活动。让学生讲一个简单、生动而又有趣的英文故事,或发生自己身边的事,或在黑板上抄几句名人名言、锦言妙语、天气预报等等。这些都是练习口语表达的极好方式。为了拓展话题,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些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英文佳作,如欧.亨利的《苏比》、《德拉的礼物》以及《最后一片叶子》等。以这些小说为话题,或展开讨论,或复述故事,或改写尾。学生要将自己所读、所感、所思用英语表达出来。就必定要认真反思所学字、词、句的表现力,使之条理化、规范化。久之,语言运用必将日趋娴熟,日趋自如。 

事实上,所谓口语训练,就是要鼓励学生说长道短,评头论足。但是,不要急于纠正其语法错误,使学生多一份安全感,少一些紧张感。才能自如地拓展想象力,完善对美的感受,升华对美的体验。

        第二、书面英语的训练。

        俗语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指导学生拿起笔来创造英语美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因为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必要求他们大量写完整的文章,可以鼓励他们先模仿单句、段落,再让他们写感兴趣的内容。如英语日记、英语心得,以及用英语交笔友、网友,不断变化,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合理的说写训练,让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所得语言,纵横联想,主动去发现,去创造时,他们才会对英语美有真切地领悟和感受,也才会在灵活驾驭语言中完善英语。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的英语实践过程是再现英语美的过程。这个过程来源于对英语感知美和鉴赏美的体验,但是我们生活在母语----汉语的海洋中,客观条件为英语课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要使、听、读、写“四会”成为一种自然流露,我们还需要一个和谐的英语氛围,比如在课前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一段纯正流利的故事。师生共同渡过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等等,和谐自然的氛围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对英语的畏惧心理,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兴致,沉浸在一种入境感、愉悦感、以及跃跃欲试感,涌起对英语强烈的求知欲和欲罢不能的表欲。

        美育的特点在于其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含其境,心同其情”。一旦入于目,闻于耳,必定能出于口,铭于心。美育应当是贯穿于听、说、读、写全过程的一种对美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和潜移默化。它是审美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统一。

        审美教育是新世纪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愿美育教育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越来越绽放出它奇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2]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5月.

英语课教育篇4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英语教学;教学情境;评价情感性

1 情感教育内涵

2003年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各国教育专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卢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更为具体地指出,“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从以上专家对情感教育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教育更为完整,它着重从知情交融的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角度来分析教学现象,告诫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而应该把认知和情感统一起来。

2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探索与运用

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缩短师生距离感,开展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民主、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重要载体。教学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民主、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进一步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变“厌学”为“愿学”。那么如何去谐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罗杰斯认为,“能否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首先取决于教师行为,即取决于他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1)“关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教师应具有关怀品质,要懂得关心、理解、认同、尊重、友情和信任学生。

“具有关怀品质的教师,他们关注的目光不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指向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自我观念,坚持他们的学业努力和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各个方面。”具体来说,一个具有关怀品质的教师,就是能关心、爱护、尊重、理解、赏识、信任学生,并且懂得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这样的关怀虽然并没有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友善态度,对个人的关心及人际间合作的教育风格,对学生的智力行为会产生大量积极肯定的影响。而做好一个具有关怀品质教师的关键在于,应特别注意让那些存在差异的学生获得多元的价值肯定,让“沉默的大多数”不要放弃自我,因为这些学生都更需要教师对他们抱持教育责任和生命关怀,更需要为他们创设在交往语境中积极感受自我的机会,满足其自尊需要,使之成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降低他们的焦虑,消除其情感障碍的目的,最终增强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

(2)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创轻松、愉快课堂。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可见,就英语学习来说,是否有兴趣是影响英语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猜谜、幽默法,适当的竞争、绕口令等多种教学方式和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来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合作意识,使学生“互学”,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态度。

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合作性学习,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可增强课堂凝聚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频繁交流,形成了合作气氛,从而获得交际的乐趣。所以,在英语课堂中,适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小组对话、小组讨论、小组表演skit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当好设计者、组织者、鼓励者和评价者的多重身份。

2.2 对教学资源的情感性处理

内尔·诺斯丁认为“每一个伟大胜利的作品都同时是对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探索,都包含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我们应该让这些存在主义的思考与情感教育启迪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音像、电视、网络等各种载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挖掘真实事例所蕴含的有价值的情感因素,将其生成情感教育的资源。因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因真实而令人信服,是最具有亲和力的情感教育资源,也更具有号召力。这就要求教师,对生活、对人生抱持一种积极热忱的态度,关心社会,认真感受,充分展示其中的显性情感因素,仔细挖掘其中的隐性情感因素,努力诱发悟性情感因素,并对不含情感因素的内容赋予其适当的情感色彩。这样一来,势必可以拓展情感教育的渠道,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阅读“she said heiping 0thers changed her life”说的是几个北京大学的毕业去甘肃偏远乡村当志愿教师的故事,我给学生讲了现实生活中,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并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也为乡村教育的建设做贡献。

2.3 构建与情感教学相匹配的学习评价

(1)认知评价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相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情感因索的忽视,很多英语教师在评价时,缺乏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基本上不考虑,因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从情感维度着手,对教学评价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得到认知反馈的同时,也感受到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只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形成性评价就是注重发展与变化过程的一种评价,它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重视终结性评价,还应重视形成性评价,我们应把两种评价结合起来,以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英语课教育篇5

关键词: 英语教;创新教育;创新人才

21世纪的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1]。现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转变教育理念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着具体的内涵。广大教师不仅要接受新的教育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感悟,把它转化为教学行为。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看[2],应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的性质应由接受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

2. 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在创新教育中知识由目的的因素变为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

3. 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科技知识,培养人文精神。

4. 在教法上,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 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创新教育的保证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觉――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二者密不可分[3]。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此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堂就是要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经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如:你读的非常流利,回答的很准确,别紧张,再想想等。同时,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由错误走向正确,从而不断进步。

三、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伴相随,相辅相成。学生能够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4]。如教授中职一年级的这一内容: I’m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to do when you meet 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 someone for in Japan?等等。学生纷纷发言。如:We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in China. We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in America. We are supposed to bow in Japan.等。这样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讨论,积极动脑,参与活动,既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了解了各国的见面礼仪,效果很好。

四、 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欲,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考和行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5]。如教学What’s the we ather like?教师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wind-windy, cloud―cloudy后,提问“Can you make a role out of the three words?”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规律后又呈现新词snowy,foggy,rainy,问“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m?”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构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体现了“授人以渔”的学习理念。

五、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习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新时代要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定的自习能力。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是创新教学的关键。

六、 因材施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法宝。

创新是人人都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增进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爱“优生”的同时更爱“差生”。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二是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分别对待、要求和指导,以求得全体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教育学生不因为成功而洋洋得意,不因受挫而灰心丧气,始终对成功充满信心。

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每个教师的重任,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的需要,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家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献计献策,我愿与大家进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外语教育学》章兼中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素质教育丛书 创造力与创造方法》刘以林主编 花艺出版社

[3] 《心理学教程》郭亨杰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娄玉娟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 2003(5)

[5] 图亚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J]科技创新 2009 (7)

英语课教育篇6

关键词:赏识教育;民办高职院校;课堂教学

一、赏识教育相关理论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赏识教育首倡者周弘先生身临其境,用20多年的时间探索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赏识教育大势兴起,他的理论应用不仅实现了从简单的模仿到批判吸收,而且也经历了从单纯的移植到不断创新融合的演变历程,在中小学教育研究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成功的有效策略,改变了无数人的学习观,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依然是以“学”为主,依然需要激发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动机,这亦是赏识教育适用于此的首要原因。

1.赏识教育概念的界定

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之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者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指出,人需求的第四个层次是对尊重的需要,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后者指的就是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谓赏识,指的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由此可见,赏识教育也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赏识别人的行为结果。它需要通过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尊重作为基本原则,肯定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发展自己。

2.赏识教育的应用价值

赏识教育认为,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家长和老师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过错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指责孩子,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孩子也不例外。赏识教育的立足点便是尊重,而尊重的前提是爱,换句话说,爱是赏识教育最本质的核心。家长和老师只有学会对孩子有爱,才能进一步学会尊重孩子,继而赏识孩子,才能抓住赏识教育的本质。赏识教育跟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它承认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他们各自的优势,持续强化并使其发挥最大潜能,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极大满足,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虽已在法律上成人,但还是未完全社会化的孩子,同样适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它的具体意义则是围绕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等详细展开。

1.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1998年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大增,但是质量却逐年下降,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流,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则比较低。因此,当出现“三本”院校之时,高职院校便开始门庭冷落,不但生源数量不断减少,而且生源质量也在走下坡路,教育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之后,福建省取消“三本”,并入“二本”,接着开始实行高考制度改革,考试时间一般定在每年的一月份,为了区别于6月份的全国统考而被称为“小高考”,同时也被认为是要为今后本科和专科“分家”考试做准备的“侦察兵”。参加“小高考”录取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省内高职院校,极少部分是本科。成绩优异的学生基本都报考了公办院校,而保底线一般划在150分,试题的难度比6月份的统考低得多,考不上公办的或者没考上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就读民办高职院校。或者可以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无奈的选择,再加上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系统不充分,使得他们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普遍较低。同时,高职学生个性强,学习自律能力较差,思想过于放松,缺乏进取心,易产生自卑心理。笔者通过调查、访谈本校及厦门其他几所民办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结果显示:一部分高职学生在高考失利之后,便开始怀疑自己,进而产生自卑心理,逃避现实,不敢正视自己的身份;另一部分进入高职院校后,缺乏紧迫感,丧失了学习干劲。由此带来的学风现状令人堪忧,突出体现在:迟到、早退、课上玩手机、无故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高职院校要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例如: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等也较为薄弱。

2.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研究的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16级商务英语和17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参加6月份统考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4.8%和56.4%,其余均为参加“小高考”考进来的和尚未获得学籍的预科生。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所教两个年级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英语口语基础薄弱,表达不规范;不熟悉英语的句型结构,常常按照汉语的语序表达;积累的词汇量和句型极其有限,不懂得该如何表达。第一,口语基础薄弱,且受中式思维影响,表达不规范。例如:(翻译)听到这个消息,他哭笑不得。有学生表达成“Whenheardthisnews,hecouldn'tcryandlaugh”,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Whenheardthisnews,hepulledawryface”。第二,不熟悉句型结构,常用汉语的语序表达英语。例如:(翻译)我想预订一张晚上六点的桌子。有学生这样表达“Iwanttobooka6pmtable”,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I'dliketobookatablefor6pm”。第三,词汇量和句型积累有限,口语表达词语运用不熟练。例如:(翻译)我想知道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口语。有学生翻译成“I'mthinkinghowtoimprovemyoralEnglish”,更贴切的则应该表达为“IwonderhowtoimprovemyoralEnglish”。

三、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遵循教育的本质,实现教育的目的,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培养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的专业知识亦都是来源于课堂教学。因此,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有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表明,赏识教育不仅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激励效果明显,而且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赏识教育,从尊重学生个体出发,肯定他们各自的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允许差异性,因材施教,以学生各自独特的闪光点为中心,改变传统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标准,引导他们不断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肯定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激发潜能,将优势最大化,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二,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详细介绍专业的广阔前景,使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帮助他们走出认识误区。与此同时,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充满信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积极的学习观。第三,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长期的自律性。大学是人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听取他们的心声,通过赏识教育,尊重和关爱学生,鼓励他们塑造个性,挑战自我,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自觉遵守课堂教学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改变高中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律意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养成严于律己的好习惯。第四,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以及家长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HaimG.)在他的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文中指出,“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药。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需要谨慎小心是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赏识有度。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和鼓励为原则,通过理解和宽容,赞扬和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失误,给予正确的引导,既不伤害自尊心,又能调动积极性,培养学生面对错误,敢于担当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我责任感。

2.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注重培养教师的赏识意识;二是在赏识过程中要因“人”施“法”。(1)注重培养教师的赏识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赏识教育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直接决定了赏识教育的成败。作为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善于赏识学生的优点,而且更要发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向好发展。这就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赏识意识和综合素质。首先,要求教师以赏识为主,发掘学生的亮点。其次,它还要求学生认可教师的赏识,所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游刃有余的教学技能,而且还要有循循善诱的人格魅力。赏识教育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任课教师就不能单纯地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主,而是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特长等进行全面、综合、细致的了解,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变化。(2)在赏识过程中要因“人”施“法”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通过赏识教育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同样的学习内容,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所以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有的依赖汉语的表达方式等。笔者采用文秋芳(2004版)的外语学习观念调查问卷,针对本校16级商务英语专业59名学生和17级商务英语专业88名学生,共计147名,以他们大一《英语口语》上学期期末口试成绩为研究内容,划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共23人;60分-70分之间为及格,共44人;70分-80分之间为中等,共63人;80分-90分之间为良好,共17人;90分以上为优秀,共0人,计5个等级。调查问卷的内容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管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对学习形式与学习意义的偏爱程度、对学习的正确性与流利性的偏爱程度和对汉语的依赖程度等。因为无优秀等级,故不作统计,具体调查数据分析如下。第一,成绩中等和良好的学生越是相信自己的努力是学习进步的关键,成绩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则没有明显意识到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赏识方法,成绩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鼓励他们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激励他们在学习环境中勇敢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第二,对于管理学习过程,几乎所有等级的学生都认为很重要。但是,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不等于他们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通过赏识优秀的学习管理者,对所有学生进行学习管理策略的引导是必要的。第三,在学习上对学习形式和学习意义,不及格的学生偏爱程度最低,其次是中等的学生;及格的学生偏向于注重学习形式;良好的学生则偏向于注重学习意义。由此可见,该项中,对于不同等级的学生,教师应当注意运用不同的赏识方法方能奏效。对于不及格的学生侧重赏识学习形式;对于及格的学生侧重赏识学习形式与学习意义并重;中等的学生侧重赏识学习意义;良好的学生侧重于赏识学习意义与学习形式并重。第四,对学习的正确性与流利性的偏爱,不及格和及格的学生偏向于正确性,中等的学生偏向于流利性,良好的学生则侧重于两者并重。除此之外,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的学生相信两者同等重要,该数据也进一步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在主观上希望能够准确而流畅地表达自己。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要注意不同活动的不同侧重点,运用好方法灵活调整赏识教育的侧重点。

四、小结

英语课教育篇7

一、在学会学科知识、解决知识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的学是有很强的动机,学习动机的强度不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心理学家的试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许多学生认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起来太难,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而失去了学习动机,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初中英语较之小学英语,知识的抽象性、密度性、独立性有了巨大差异,但很多学生仍沿袭着以前的思维方式,殊不知,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英语问题的解决。我们经常发现,有许多同学害怕学英语,在学习中态度消极,甚至在遇到困难时,想到放弃。

其实,许多英语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问题太复杂或知识、能力的不足,而是缺乏自信、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一个人的意志水平往往是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如何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就需要从培养他们的品德角度入手。要培养这种精神、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解决困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绪,一节课如此,每节课如此,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慢慢地喜欢上学习,并逐步具备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考试中也会很少出现学生一进考场就非常紧张,平时会的题目也不会了的现象。学生会以轻松自如的心态迎接每一次考试,他们思路敏捷,乐观地面对各种学习问题。

二、在教学中要积极谋划,有计划有方法地实施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 必须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 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 感情得到熏陶、 品德得到发展、 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的语境中、联系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可以利用每课的会话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际,学习关心他人,互助友爱。

教师还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学纲,增强德育意识,挖掘德育教育潜能。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 ,能否充分获得利用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利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有积极意义的题材。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如此就可以创造高效课堂、和谐课堂,使知识和品质的渗透相得益彰。

三、英语课堂实施德育渗透要讲求目的性和艺术性,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不能脱离教材,空洞地说教。在具体的语言训练中, 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把理想、信念、自我修养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联系学生实际 ,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使学生把老师的德育渗透转变为自身需要,并以此不断鞭策自己。教育过程中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实现情感的充分交融,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现代初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喜欢独立思考,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见解 ,对教师观点不再是全盘接受。因此在进行德育时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 ,爱护他们的自尊心 ,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修养的实践中。

英语课教育篇8

1.课程设置

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中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课程学习、教学设计以及顶岗实习等三个环节。课程学习主要分为基本素质课的学习、专业基础的学习、岗位技能的培养以及选修课程的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毕业论文的设计以及教案、说课的设计。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对教学技能培训的设置比例,诸如英文歌曲歌谣、游戏设计、课堂环节设计等课程内容的增加,以保障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丰富课堂内容。

2.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是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理论体系改革主要措施之一。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该以专业基础必修课、英语教育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为基础,将岗位技能课、以及教育见习、实习作为辅助学习手段。另外,岗位技能课程对学生基本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个系统的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就业以及教学见习提供良好的桥梁作用,从而更好的帮助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3.以实践教学作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突破口

在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除了打好夯实的理论学习基础,还要将实践学习充分融入其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的强化作为培养学生英语教学能力的突破口,构建强有力的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懂教育、长英语、能教学、会管理"的理念,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思想,加强对英语实践课程的设置,强化学生英语教学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当前小学、幼儿园对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及其综合素质要求的合格人才。

4.优化课程结构

当今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传统的课程设置通常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的比重也很大程度上多于实践教学,优化课程结构主要是将理论教学标准与实践教学标比例进行相应的合理的调整,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到其他专业技术,对丰富学生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将"双证书"放在课程结构设置过程中,有效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同专业教学的统一。例如:

(1)在课程结构设置中,增设书法、简笔画、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说课以及英语歌曲等具有示范教学性质的课程,全面发展学生的教学综合技能,提升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将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中的《英语教学法》课程作为教学特色课程,加大对该门课程的课时学习设置,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课堂教学水平。

二、结语

近年来,随着英语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英语学习热,我国对英语教育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加强了对小学英语以及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管理,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小学英语教师与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培养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持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还将进一步深入改革,创新教学方案,为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教师做贡献。

上一篇:法治建设范文 下一篇:建档立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