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3 13:21:07

信贷管理论文

信贷管理论文篇1

本文提到的建立关系产权来换取地方政府的保护和获得稳定的资源来源问题,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也是存在的,但在我国发生的更多,情况也更为复杂。这是与我国的体制背景所决定的。政治上,我国没有实行西方那种议会式的民主制,而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这种政体使得我国是一种“权威主义”。与之相应的,我国在过去20多年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市场秩序就不是一种完全放任自由的新古典式的市场机制,而是一种由政府调控(governedmarket)的市场机制,政府的经济功能也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应功能要强。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不只是斯密所说的“守夜人”,而是一个市场机制的组织者。这种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在这种政治经济体制下的发展理念创新,创造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25年的高经济增长奇迹[4]。

中国政府功能创新与新权威主义的建立,使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主导性的。平新乔(2005)把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创新性的作用总结为:主动引导市场激励机制或支持自发的市场机制发展,决定发展与改革的优先秩序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有序性,组织公民资本与社会资本降低了现代企业形成的交易成本,成为下岗职工的信赖基础化解改革矛盾,在招商引资中发挥积极的功能等。

正是由于经济增长是政府主导性的,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也使得我国银行信贷实务对关系产权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可[5],在我们的信贷实践中就有了以下更具特色的现象。

二、传统产权理论面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困惑和关系产权概念的提出

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资产的剩余控制权(Hart1995)[1]它包括:(1)资产使用的剩余决定权;(2)资产所得收入的支配权;(3)资产所有的转移权。从这个意义上,“权利产权”的分配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科奈尔对社会主义企业公有制造成预算软约束的批评即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同时得出结论:产权不明晰就是不合理的、低效率的,最终会被更为具有竞争力的明晰产权替而代之。

但现实生活中“权力产权”的不明晰现象处处可见,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此,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更是如此。比如,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对政府提出的投资项目贷款,当地银行心照不宣地通过企业给予大力支持。江苏常熟的“铁本”就是这样的一家受贷条件优厚的企业。这个事件反映出,由于政府对投资项目的青睐而造成企业资产的使用决定权在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在企业手中,而在由地方政府的规划部门行使。另外,企业资产所有的转移权也非企业严格支配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企业兼并重组,如果有当地政府、关联企业、控股股东的参与,事情办理就顺利的多。虽然权力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明晰化有助于效率经济,但在实际生活中,不仅是权力产权所赋予的权力支配模糊不清,权力产权本身的界限也不清晰。产权常常是模糊的、象征性的,而且可能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不断地被重新界定(张静2003[2];张小军2004[3])。

对于这些现象,经济学的权力产权理论难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因此,周雪光在哈佛大学的“东亚社会经济与制度变迁”学术讨论会(2003,波士顿)等会议上就提出了“关系产权”的概念。关系产权是相对于传统产权理论的基本命题:“产权是一束权利”而言的,认为产权是一束“关系”。基本观点是,一个组织的产权结构和形式是该组织与其他组织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以适应其所处环境的结果。因此,关系产权是一个组织应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机制。从社会学制度学派的理论逻辑出发,提出关系产权的概念就为解释产权在中国转型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和有关的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分析角度。

三、关系产权理论对银行信贷管理中一些现象的解释

对一些产权模糊现象,关系产权理论强调了企业对其所处环境特别是非经济环境的依赖,强调制度环境对组织行为的制约。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经济学家看来是“产权残缺”的现象,在关系产权理论看来恰恰表现出了企业的理,是适应环境的战略选择。关系产权的结构形式正是企业适应其特定环境的战略对策的结果。一些企业正是用产权(资产使用的剩余决定权,收入支配权,资产使用的决定权)的模糊性来换取地方政府的保护、发展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获得稳定的资源来源。通过在产权上某种形式的妥协、分享或出让等策略以便建构一个稳定有利的发展环境。因此,一些银行信贷管理中所认可的一些经济现象,从权力产权理论看来是不合理的,但从关系产权理论角度上看,可以有一个合理解释。

(一)背离账面可支配资产,争相为具有各种关系、各种背景的公司提供贷款。文中提到的“铁本”,还有垮掉的“德隆”,都是各家银行争相提供信贷,以至于远高于按权力产权计算的企业可支配资产几十倍的极端例子。如果考虑到关系产权的因素,计算上这些公司利用关系产权而实际可动用的资源,就可以理解各家银行并没有集体发疯。当司法体系无法保证金融契约得到有效的履行时,“关系”提供给了“铁本”等企业类似于权力产权的保障,成为一种重要的私人履约机制。具有更多关系产权的企业,银行相信其有能力最终履行债务契约,至于权力产权的多少反倒成为贷款资格审查的参考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了。

(二)对象征性产权的认可。象征性产权是指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建立起名义上的产权参与关系,但是名义上的产权并不参与实际的决策过程。一段时期通过“戴红帽子”私营化国营,又有一段时期通过“摘红帽子”国营化私营、“挂靠”某机关单位、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假合资等看似乱乱纷纷的经济现象都是象征性产权的例子。这些名义上的产权参与组织、机构可能不在企业运作中发生实质性作用,但产权结构中所表现的关系纽带有着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建立了企业与环境的一种特殊关系,为组织存在和运作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这些象征性产权纷纷建立的本身就说明了象征性产权能为企业带来实惠。体现在信贷上就是贷款条件的要求降低。

(三)隐性产权的作用。会计学中“会计主体”的概念非常清晰的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空间范围,划清了企业可支配的产权界限。但是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企业组织的产权,它为当事人心照不宣地熟知和认同,但是这种产权归属从来没有被公开表述过,也无法在法庭上得到确认。比如具有血缘关系、亲属关系的家族企业间或者集团公司与子(孙)公司间,往往存在界限不清晰的权力产权。企业相互拥有隐性产权,企业以模糊权利产权为妥协方式来换取与重要资源持有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纽带,从而建构一个稳定有利的生存环境。在银行信贷中表现为家族企业间、关联企业间的相互担保,反映的是银行在对这种隐性产权的认可。

四、利用关系产权理论对银行信贷管理中一些做法的重新审视

问题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政府主导下,我们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先易后难、渐进的创新性的改革策略取得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腐败、资源浪费、增长方式粗放等等问题。反映在产权领域,关系产权成为普遍现象,并在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实际上,这正是企业适应经济环境理性选择的结果。一个企业在一个政府为主导的经济中所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是通过效率生产取得市场竞争优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得到生存必需的资源和商机。这些资源可能不是通过价格来配置的,这些商机可能并不是出现在市场上的。在这个背景下,关系产权在一个企业与重要资源的持有者或地方政治权力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为企业获得资源和政治保护提供了渠道。

与此相适应,在信贷管理领域,表现为对权力产权模糊的认可、对关系产权的认可。这样做也是银行家们理性选择的结果。因为对贷款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不仅是财务报表反映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不仅是独立的专业机构签发的资产评估报告,也不仅是代保管多少企业的他项权利证书。银行家们还需要对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进行考察,关系产权应是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于是,对拥有更多关系产权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就不仅体现在事前签约上,还体现在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契约执行上,不仅体现在贷款量上也影响到贷款期限结构[6]。个别银行走向极端的表现就是出现了轻权力产权重关系产权的现象。表现在信贷决策中就是把关系产权的存在作为支持信贷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与权力产权相比,信贷决策中认可企业拥有的关系产权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关系产权的鲜明特点,应反思我们在信贷决策中的一些做法。

第一,应清醒认识到,拥有关系产权的各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目标是不一致的。对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比如在偿债能力上,虽然陷于困境的这类企业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救济,但是也应看到,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这种干预有时会受到社会目标或官员自身利益的影响而违背公司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标,进而影响到信贷资金的安全。

第二,关系产权难以量化考核。与界限分明的权力产权相比,关系产权的资产决定权、收入支配权等都难以量化,信贷决策上难免出现主观决策。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信贷市场,很多骗贷案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贷款申请人以夸大自己拥有的关系、人脉资源等手段蒙蔽很多急于争取客户资源的银行经理们。忽视贷款资格审查、不顾贷款审批手续、凭主观判断的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有意无意间成为骗贷案犯的帮手。

第三,也是对企业的信贷监管中比较突出的现象,就像任何实力雄厚的银行都难以抵御“挤兑”狂潮的冲击一样,对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企业一时陷入困难就催债逼债,我们可以称之为“银行对贷款企业不理智的挤兑”。债务要求权的本质决定了与股东要求分红权利相比,银行债权的要求权更强,因为红利可以累积给付,而延期偿付的债务可能因过期作废而一笔勾销。股东可以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而银行不是企业剩余收入的要求者,未来盈利能力、企业的持续经营都不是银行利益最大化的全部。于是,与股东相比,在同样干预成本的条件下,银行干预意识更强,为达到目的甚至可以破坏企业的价值,例如,清算生产性资产,切断具有未来盈利的投资项目的资金供给[7]。但是,毕竟公司还受着“有限责任”的法律保护[8],最后的损失承受者还是银行。这就要在采取取消原定信贷额度、账面存款直接扣除等非常手段前,具体分析:贷前决策所看重的企业关系产权是否还存在,是否还能为企业带来价值。贷前决策过于看重企业关系产权已经走上一个极端了,贷后监管又仅以清晰的权力产权(到这个时候,相对于企业受贷额,明晰可量化的权力产权已很有限了)为行动决策的惟一考虑因素,则是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良好的金融环境不仅是为有为银行的,也是为企业服务的。可能这样才是对周小川同志提出的“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的一个较全面的理解。

参考文献:

[1]Hart,Oliver.1995.Firms,ContractsandFinancialStructur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2]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3]张小军.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2004,(3).

[4]平新乔.发展理念创新:解读中国的崛起[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稿,2005,(10).

[5]潘立志.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从麦金农的“中国之密”谈起[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4).

[6]潘立志.3.7亿粮食贷款被挤占挪用的制度根源[J].金融经济,2005,(10).

[7]Hart,Oliver,2001,“FinancialContracting”,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39:1079-1100.

信贷管理论文篇2

一、中外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主要差异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防范,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广州分行,贷款审批由业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思考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主要起协调管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

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1、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如某外资银行每年会根据信贷政策委员会确定的地区最高额度指标,确立市场目标及风险接受标准,只有符合目标市场条件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业务管理部门通过行业研究,列出可接纳客户的条件及细节,包括对公司规模、管理者经验、股东资本、杠杆比率等方面的指标限制,信贷人员以此为依据寻找符合条件的客户进入贷款程序。2、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3、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4、通过动态评占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5、通过不定期的风险测试,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某外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测试,通过假设某些宏观(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测量信贷资产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一些敏感性贷款在五级分类中将被归为“可疑”类,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下调。6、设立独立机构评估风险与绩效。如某外资银行,总部有独立的风险审核小组对各?spanonclick="sendmsg(''''pw_ajax.php'''',''''action=relatetag&tagname=%D6%D0%D0%D0'''',this.id)"style="cursor:pointer;border-bottom:1pxsolid#FA891B;"id="rlt_3">中行糯楹虾托糯芾沓绦蚪幸荒暌欢然蛄侥暌欢鹊纳蠛恕I蠛诵∽橥ü扑阈糯楹系募尤ㄆ骄鹗Ц怕剩范ㄐ糯楹系姆缦占妒?级以上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审核部门将及时给予改善建议,要求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并在6个月后复查,12―18个月后再次复查,直到确保风险隐患消除。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规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这造成了近几年商业银行无论国有民营、无论规模大小盲目“抢大户”的情况,新增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人员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年一定,独立考核部门借助业绩评价系统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表现”打分,上级信贷主管据此决定提高或降低该信贷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等级。审批权限的动态调整一方面给信贷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督促其自觉控制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层在短期内能够查明风险、采取对策。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贷款审批权基本按行政职务层层下放,基层以及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自主决策的空间有限,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激励手段和措施仍然单调,基本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老一套,主要的财务激励措施――按照绩效考核进行的奖励变成了固定奖金,实质上成为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国内银行缺乏提取准备的自主性。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外资银行基于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考虑,十分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保持信贷资产账面数字不变时,在资产方设立对冲项目――呆账准备金用于备抵贷款资产项目的损失,使其按照实际价值得到反映,在负债方相应核减资本金。外资银行对呆账准备金什么时候提取、提取多少有充分的自,不受财务、税收部门限制,常常会在有计划地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如某外资银行除计提1%一般准备外,贷款降为不良后,会根据贷款项目预期损失程度计提相应的专项坏账准备金。

国内银行对贷款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已设立了呆账准备金科目用于抵减资产价值。但呆账准备严格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计提标准――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损失发生后由财政部门审批核销,存在呆账准备提取水平过低、提取方式单一、提取范围过窄和银行对准备金的提取和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的问题。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财务管理制度既不利于及时揭示银行贷款风险,也不利于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控制风险。首先,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个时刻的资产存量,是按历史成本计算原则而制定的,不能及时根据贷款的实际形态作出调整,这就意味着银行资产没有按其实有价值进行核算和反映,存在相应数量的账面“虚拟资产”,贷款风险不能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其次,贷款损失与经营利润不挂钩。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确认,甚至由于财政部门出于税收考虑,损失发生后仍不能或不予确认,其结果必然是高估利润,在客观上会造成基层经营单位的贷款扩张冲动和管理人员“重贷轻查”的倾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贷款发生损失很难追究到个人责任,但湾收贷款时若熊收回贷款反而能得到奖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五)不良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帮助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如果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帮助其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

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

二、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还可设置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地区性信贷政策、草拟信贷文件,与信贷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陆。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

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三)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我国银行业在信贷管理中往往陷入两个极端:一是灵活性过强。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在信贷管理中放松条件,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于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二是过于教条。在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仍然绝对主体,但在信贷管理中,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信贷风险的责任。灵活性过强实际上是没有原则性,过于教条则制约正常发展。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四)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符合谨慎经营和审慎会计原则的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和冲销制度。

信贷管理论文篇3

摘要: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探讨,并进行现状成因的深度剖析,提出了改进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是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贷款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事关村信用社经营得失和生存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层在任何时候都要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放在首要位置,突出风险管理,重视风险管理,才能不断增强对良好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自身获得较好发展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履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本文试从剖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方面入手,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信贷风险的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农村信用社现行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存在权责上的不对称性。在目前粗放经营模式下,管理层侧重于短期信贷的量的增长,加上“长官意识”的潜规则作用,信贷员客观公正的调查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贷款的决策上只有申报推荐权利,但一旦贷款发放后,信贷员就成为了信贷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信贷员的积极能动性。二是重放轻管的思想定势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控制风险的能力。与贷前决策相比,贷后资产管理和事后检查仍是信用社的弱项工作。信贷业务发生后,信用社便失去了对资金的直接控制,在与客户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信息不对称和地位的变化使得贷后管理难度加大。

(二)防范信贷风险的技术服务滞后

受多次体制改革反复更迭和员工队伍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科技建设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商业银行相比之下更显落后。在信贷管理的科技软件开发上几乎空白,风险管理的科技服务支撑建设议题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防范缺少必要的科技支持,精确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受到影响。

(三)化解信贷风险的成效极为有限

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回收,更多的是借助人情催收,一旦发生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的行为,信用社束手无策,常常以诉讼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冗长的法律诉讼程序经常使信用社失去了收回贷款的最佳时机。加上法院执行不力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挫伤了信贷人员通过法律手段收回贷款的信心,化解风险的成效大打折扣。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增加,造成信用社信贷资金大量沉淀,因而提起的诉讼呈上升趋势。因此信用法制建设已成为现在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成因剖析

(一)信贷风险管理质量:强调零风险过于理想化

如果单纯从安全性原则讲,零风险当然是信贷风险管理质量最优状态。然而,效益最大化是商业性金融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和安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益与风险是银行信贷活动这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存在矛盾,又必须追求统一。在现实货币信用经济活动中,信贷业务始终与风险相伴,信贷资金运作不可能是绝对的零风险,而只能是相对的低风险。

(二)信贷风险管理目标:效用取舍存单边化

安全性、效益性是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性的题中应有之义。追求两者之间最佳结合点是管理层面临的现实选择,也是风险管理的理想目标。在安全经营中获取最大的利润,在最大的效益中取得平稳的发展。这要求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切实在效用的取舍上把握好尺度。但现实的状况却是大部分基层机构还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往往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有些基层机构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机械地追求贷款“零风险”,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难以提高。反过来,却制约了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之间的恶性循环。其主因,在于思想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

(三)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缺乏风险全程控制理念,忽略对风险事前、事中控制。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使农村信用社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形成了许多风险管理的“真空区”。例如,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基层信贷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足够的驾驭能力,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态度;资产保全部门囿于不良贷款个案的处置,却忽略了对风险的归类与综合分析,不能为前台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四)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尚未到位

从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风险的角度分析,信贷风险主要源于贷款的“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细。主要表现为:一是信贷人员作不出有深度的调查,没有对相关的数字进行核实。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做出调查结论,使贷款在发放前就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贷后检查落实不到位,信贷人员到贷款企业了解情况的时间少,无法及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三是没有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相关指标分布比较零散,不具有系统性,而每一个分项指标又很难说明企业的财务变化趋势和贷款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可操作性差。

三、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一)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加强风险管理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

农村信用社要在具体工作中实现自我约束,从根本上杜绝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人为因素,使信贷资产符合安全、高效的原则。建立贷款责任界定制度,对信贷运作中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环节,责任明确到人,实行奖罚结合,建立灵活有效的信贷资产营运制约机制。重点是要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来解决。根据贷款对象的贷款方式、期限、形态、结构,参照贷款对象的资产与负债比例、资本周转速度、经营包袱、偿还贷款的实际能力等相关参数,对现有信贷资产和计划投入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对未来或短期内有可能形成的信贷资产风险做出科学预测,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2、完善功能,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第一,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参与各类结算,逐步疏通结算渠道。同时,人民银行应对信用社的结算给予广泛支持,帮助信用社尽快建立统一的结算网络系统。第二,农村信用社要面向市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信贷运作机制,打破传统的保守经营格局,不断拓宽新的业务领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投资、租赁、咨询、信托、代收代付等业务,实现业务种类多样化,以增加信用社收益,分散、规避风险。

(二)实施优惠政策是化解风险的有力保障

1、实行损失补偿制,增强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

国家应补偿农村信用社由于政策性利率变动(保值储蓄贴补利息、存款准备金率及超额准备金利率倒挂)而造成的财务损失和因核销呆账(主要是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倒闭或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呆账)而造成的资产净损失,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得到保全,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2、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引导资产多元化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决定了资产的单一性,因此发生风险的概率较大。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使农村信用社用一定比例的资金通过证券投资,提高资产的流动速度,增加盈利水平,实现资产多元化。

3、降低农村信用社的税赋,增强化解风险能力

第一,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公众存款,而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的信贷基金,故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成本相对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却同比例纳税。第二,农村信用社目前的赋税过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改造和发展的能力。自1986年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恢复税收以来,先后开征的税收项目达十几种,再加上地方各种名目的集资摊派,使信用社经济负担越来越重。第三,农村信用社不是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还承担着大量政策性的支农任务。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应该得到有关部门降低税收标准的照顾,以促进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增强其自我化解风险的能力。

(三)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防范风险屏障

1、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信贷风险防范

第一,利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不断提高低成本负债和高收益资产的比重;第二,建立资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优化贷款结构,严格抵押、担保贷款手续,积极推行国际通行的风险管理办法,用量化指标预测和评估贷款的风险度,依据风险度划分贷款的审批权限,并在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市场需要和经济效益,确定资金投向、投量;第三,建立风险贷款转换机制,对已形成的风险贷款,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积极清收和转化,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风险。

2、严格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效控制风险

第一,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用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防止货币和信用扩张,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应有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达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转;第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适应农村经济运行规律的需要,是农村信用社资金实现持续、稳健运行的需要,是实现安全、高效的需要;第三,要建立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发放贷款要以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偿还能力为必要条件,以资信等级排序为考虑因素,使信贷资产风险尽可能控制到最低限度。

3、实行信贷管理“五岗”分离,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实行信贷管理的调查催收、法律监督、审查核批、检查监测、运行监督五岗分离制,使每一笔贷款不但按规定签订合同,依法保证,而且从准备投放的第一环节到实现按期收回的整个循环周期,都受到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人员的严密监控,各岗位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共担风险。同时实行内部人员责任补偿制,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一旦形成风险或造成损失,必须界定不同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追究,并给以经济、行政等处罚,以此作为造成责任事故的责任补偿。在推行审贷分离对象的选择上,要依据资源、技术、能源、管理、市场和效益状况,并依据企业风险性大小、信誉优劣等,主要对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项目、大额流动资金贷款等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度量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便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发生。

4、坚持服务“三农”(农业、农民、农村),准确市场定位。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民自己的银行,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系统总结并掌握了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不但能及时把握“三农”脉博,适时提供信贷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够运用信贷杠杆作用,正确引导农业由资源型向效益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过渡,从而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转,实现支持“三农”的目的。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建立与“三农”的密切关系,树立靠支农求发展、靠支农增效益、靠支农树形象、靠支农降风险的思想,鼎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切实降低和分散资产风险。

参考文献:

[1]田蓓.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7(11)

[2]王霄松.浅谈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J].黑河学刊,2006(5)

[3]田华茂.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信用风险管理探讨[J].西南金融,2006(9)

[4]赵志刚.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与风险处置[J].金融经济,2006(10)

[5]顾荣.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J].特区经济,2005(11)

信贷管理论文篇4

一、中外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主要差异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防范,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广州分行,贷款审批由业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思考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主要起协调管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

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1、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如某外资银行每年会根据信贷政策委员会确定的地区最高额度指标,确立市场目标及风险接受标准,只有符合目标市场条件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业务管理部门通过行业研究,列出可接纳客户的条件及细节,包括对公司规模、管理者经验、股东资本、杠杆比率等方面的指标限制,信贷人员以此为依据寻找符合条件的客户进入贷款程序。2、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3、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4、通过动态评占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5、通过不定期的风险测试,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某外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测试,通过假设某些宏观(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测量信贷资产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一些敏感性贷款在五级分类中将被归为“可疑”类,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下调。6、设立独立机构评估风险与绩效。如某外资银行,总部有独立的风险审核小组对各分行信贷组合和信贷管理程序进行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的审核。审核小组通过计算信贷组合的加权平均损失概率,确定信贷组合的风险级数,5级以上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审核部门将及时给予改善建议,要求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并在6个月后复查,12—18个月后再次复查,直到确保风险隐患消除。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规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这造成了近几年商业银行无论国有民营、无论规模大小盲目“抢大户”的情况,新增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人员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年一定,独立考核部门借助业绩评价系统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表现”打分,上级信贷主管据此决定提高或降低该信贷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等级。审批权限的动态调整一方面给信贷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督促其自觉控制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层在短期内能够查明风险、采取对策。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贷款审批权基本按行政职务层层下放,基层以及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自主决策的空间有限,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激励手段和措施仍然单调,基本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老一套,主要的财务激励措施——按照绩效考核进行的奖励变成了固定奖金,实质上成为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国内银行缺乏提取准备的自主性。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外资银行基于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考虑,十分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保持信贷资产账面数字不变时,在资产方设立对冲项目——呆账准备金用于备抵贷款资产项目的损失,使其按照实际价值得到反映,在负债方相应核减资本金。外资银行对呆账准备金什么时候提取、提取多少有充分的自,不受财务、税收部门限制,常常会在有计划地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如某外资银行除计提1%一般准备外,贷款降为不良后,会根据贷款项目预期损失程度计提相应的专项坏账准备金。

国内银行对贷款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已设立了呆账准备金科目用于抵减资产价值。但呆账准备严格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计提标准——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损失发生后由财政部门审批核销,存在呆账准备提取水平过低、提取方式单一、提取范围过窄和银行对准备金的提取和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的问题。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财务管理制度既不利于及时揭示银行贷款风险,也不利于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控制风险。首先,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个时刻的资产存量,是按历史成本计算原则而制定的,不能及时根据贷款的实际形态作出调整,这就意味着银行资产没有按其实有价值进行核算和反映,存在相应数量的账面“虚拟资产”,贷款风险不能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其次,贷款损失与经营利润不挂钩。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确认,甚至由于财政部门出于税收考虑,损失发生后仍不能或不予确认,其结果必然是高估利润,在客观上会造成基层经营单位的贷款扩张冲动和管理人员“重贷轻查”的倾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贷款发生损失很难追究到个人责任,但湾收贷款时若熊收回贷款反而?艿玫浇崩庖苍谝欢ǔ潭壬献萑萘瞬涣即畹牟?/P>

(五)不良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帮助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如果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帮助其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

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

二、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还可设置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地区性信贷政策、草拟信贷文件,与信贷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陆。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三)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我国银行业在信贷管理中往往陷入两个极端:一是灵活性过强。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在信贷管理中放松条件,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于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二是过于教条。在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仍然绝对主体,但在信贷管理中,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信贷风险的责任。灵活性过强实际上是没有原则性,过于教条则制约正常发展。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四)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符合谨慎经营和审慎会计原则的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和冲销制度。

信贷管理论文篇5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防范,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广州分行,贷款审批由业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思考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主要起协调管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

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1、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如某外资银行每年会根据信贷政策委员会确定的地区最高额度指标,确立市场目标及风险接受标准,只有符合目标市场条件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业务管理部门通过行业研究,列出可接纳客户的条件及细节,包括对公司规模、管理者经验、股东资本、杠杆比率等方面的指标限制,信贷人员以此为依据寻找符合条件的客户进入贷款程序。2、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3、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4、通过动态评占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5、通过不定期的风险测试,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某外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测试,通过假设某些宏观(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测量信贷资产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一些敏感性贷款在五级分类中将被归为“可疑”类,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下调。6、设立独立机构评估风险与绩效。如某外资银行,总部有独立的风险审核小组对各分行信贷组合和信贷管理程序进行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的审核。审核小组通过计算信贷组合的加权平均损失概率,确定信贷组合的风险级数,5级以上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审核部门将及时给予改善建议,要求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并在6个月后复查,12—18个月后再次复查,直到确保风险隐患消除。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规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这造成了近几年商业银行无论国有民营、无论规模大小盲目“抢大户”的情况,新增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人员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年一定,独立考核部门借助业绩评价系统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表现”打分,上级信贷主管据此决定提高或降低该信贷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等级。审批权限的动态调整一方面给信贷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督促其自觉控制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层在短期内能够查明风险、采取对策。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贷款审批权基本按行政职务层层下放,基层以及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自主决策的空间有限,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激励手段和措施仍然单调,基本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老一套,主要的财务激励措施——按照绩效考核进行的奖励变成了固定奖金,实质上成为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四)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国内银行缺乏提取准备的自主性。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外资银行基于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考虑,十分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保持信贷资产账面数字不变时,在资产方设立对冲项目——呆账准备金用于备抵贷款资产项目的损失,使其按照实际价值得到反映,在负债方相应核减资本金。外资银行对呆账准备金什么时候提取、提取多少有充分的自,不受财务、税收部门限制,常常会在有计划地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如某外资银行除计提1%一般准备外,贷款降为不良后,会根据贷款项目预期损失程度计提相应的专项坏账准备金。

国内银行对贷款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已设立了呆账准备金科目用于抵减资产价值。但呆账准备严格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计提标准——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损失发生后由财政部门审批核销,存在呆账准备提取水平过低、提取方式单一、提取范围过窄和银行对准备金的提取和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的问题。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财务管理制度既不利于及时揭示银行贷款风险,也不利于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控制风险。首先,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个时刻的资产存量,是按历史成本计算原则而制定的,不能及时根据贷款的实际形态作出调整,这就意味着银行资产没有按其实有价值进行核算和反映,存在相应数量的账面“虚拟资产”,贷款风险不能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其次,贷款损失与经营利润不挂钩。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确认,甚至由于财政部门出于税收考虑,损失发生后仍不能或不予确认,其结果必然是高估利润,在客观上会造成基层经营单位的贷款扩张冲动和管理人员“重贷轻查”的倾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贷款发生损失很难追究到个人责任,但湾收贷款时若熊收回贷款反而能得到奖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五)不良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帮助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如果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帮助其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

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

二、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还可设置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地区性信贷政策、草拟信贷文件,与信贷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陆。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三)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我国银行业在信贷管理中往往陷入两个极端:一是灵活性过强。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在信贷管理中放松条件,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于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二是过于教条。在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仍然绝对主体,但在信贷管理中,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信贷风险的责任。灵活性过强实际上是没有原则性,过于教条则制约正常发展。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四)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符合谨慎经营和审慎会计原则的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和冲销制度。

信贷管理论文篇6

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一、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

(一)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在美国消费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除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外,银行有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一整套信用消费管理体系,银行和商家通过网络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信用情况,因而能够迅速确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美国消费者到银行申请按揭购车,银行职员立即将他的“社会安全保险号码”输入电脑,查询以往的消费贷款有无不良记录,查实能按时还款后,立即通知汽车经销商可以为其选车。

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比如,浙江省某银行自2000年初开展住房和汽车的消费信贷以来,发现约有15%的借款人根本就没有在银行代扣账户上存钱,如此高的违规比例显然会造成很大的道德风险。此外,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尽管这种情况目前还不多,但随业务量扩大,相应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例如,在发放助学贷款时,许多银行经常采用学生互保方式,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毕业生就业压力上升,那么大多数学生都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加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商业银行就很难查寻到借款人的去向和收入状况,这种互保方式蕴含的风险自然会显现出来。

(二)银行自身管理薄弱致使潜在风险增大。

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现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消费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操作手段相对落后,主要仍采用手工办理,加上从事消费信贷业务的人员紧、网点少,往往不能做到每笔贷款的审查都与借款人当面调查核对,加上一些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审查不严,难免有疏漏。同时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又跟不上,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三)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同情弱者”的文化背景下,我国实践中常常发生“欠债有理”的现象,一些法律法规中似乎也有“维护债务人权益”的倾向。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如汽车消费贷款,国外通行的做法是以所购车辆抵押担保。而在我国购买汽车的单据中,没有一项是出具给银行的,因此汽车抵押给银行后,银行却无法控制过户行为,造成不小的风险隐患。

发展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基础,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尚未建立。在实际司法过程中,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风险防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消费贷款一般额度较小,而小额债务法院一般不受理,受理了也要付出可观的诉讼费,使银行利益受损。因此,要从法律上对银行个人贷款经营给予必要的保护。

(四)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导致信贷风险上升。目前,国内许多银行严重,部门之间缺乏整体的联动机制,使一些道德水准不高的借款人有机可乘,如公司业务部、房地产信贷部、零售业务部、银行卡部等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地办理各不相同的消费信贷业务,且各自都有一套不完整的借款人信息资料,一套核算管理办法和风险控制措施等,致使一些借款人在同一银行里多头借款或透支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消费贷款风险。

(五)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一旦消费贷款发生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抵押物能否顺利、足额、合法地变现,就成为银行化解资产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影响了银行消费贷款的健康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扩大和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现阶段,我国住房一、二级市场很不完善,政策上要求对大量非商品房产进行商业信贷支持,而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非商品房产抵押又无法进行过户转让,银行很难得到充分的处置权,贷款抵押形同虚设。

(六)缺乏资产证券化的有效手段,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资产证券化将不具备流动性的贷款转化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资产,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缩小商业资产和负债在期限和流动性方面的差距。而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主要消费贷款期限都比较长、金额较大、客户分散,可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相对较短,在允许银行参与的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情形下,银行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建立融通长期资金的渠道,从而形成“短存长贷”的格局,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

(七)利率尚未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处于管制阶段,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增加对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贴水,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

(八)指令性发放消费信贷,形成巨大的风险隐患。近年来,为扩大内需,扭转宏观经济形势,人民银行制定了有关指导原则,鼓励各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违规操作现象,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对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一些地区的基层行甚至为了完成贷款任务,给大量收入无保证的下岗职工发放金额高达数万元的消费贷款,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面对消费信贷的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套防范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专业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客户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总账户,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业务均通过总账户进行。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第二步,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可以先易后难地组建征信公司,起初只联合金融机构,以后再逐步扩大。征信公司应遵循“会员免费提供信息,有偿提供查询服务”原则,把各家金融机构作为会员,金融机构免费向征信公司提供个人信用记录,参加组建的其他部门同样要免费提供有关的个人资信情况。金融机构和个人查询时要付费,以便保证征信公司正常运转。目前,这项工作的试点已经在上海展开,应下大力气将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为消费信贷的全面开展创造条件。 

(二)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信用评价体系一般采用积分制,具体分成四个部分:①基本情况评分:包括个人的一系列情况,如出生年月、学历、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经历、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等等,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积分。②业务状况评分:在信用记录号下,每发生一笔业务,无论是存款、贷款、购买国债及其他金融债券、信用卡消费、透支等等,都有一定的积分。③设立特殊业务奖罚分,如个人信用记录号下屡次发生信用卡透支,并在规定期内弥补透支就可以获得额外奖分;个人贷款按期还本付息情况良好可以获奖分;若发生恶意透支,并且不按时归还所欠本息,就应额外罚分,甚至列入黑名单。④根据上述累积得分评定个人信用等级。

信用评价体系是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银行可以根据个人信用状况规定不同层次的服务与优惠,如信用累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可定期寄送银行资料和服务信息;信用卡透支额度可增大、期限可延长;个人消费贷款、按揭贷款利率在可行范围内可适当下浮;个人贷款担保可根据信用状况等调整。而对信用积分低的客户,则限制办理某些业务,列入黑名单的客户,银行应拒绝提供服务。

(三)重点开发风险低、潜力大的客户群体

选择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客户群是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一般而言,可供选择的客户对象包括:一、在读大学生:一般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很可能成为较富裕的人群,具有较高开发价值;他们从读书、工作到成为“中产阶级”有一过程,而这一过程最迫切需要利用个人信用资源,如果银行早期与之建立经济联系,提供金融服务,可能获得终身客户。二、从事于优势行业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人。目前,发展形势较好的行业有电信、电力、外贸、金融、计算机、教育、医药等。三、国家公务员、全国性大公司或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他们不仅工薪水平和福利条件高,而且一般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预期收入高,失业风险较低。银行对重点客户应加大营销和调研力度,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

(四)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

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

(五)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

消费信贷一般期限较长,造成商业银行短资长贷,加大了流动性风险。西方国家的对策是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赋予其转让、流通职能,从而达到分散消费信贷风险、缩短放款机构持有时间的目的。我国商业银行也应以此为鉴,加快实现资产证券化进程。

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消费信贷资产,按照不同地域、利率、期限等方式形成证券组合,出售给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或信托公司(SPV〕,由其将购买的贷款组合经担保和信用增级后,以抵押担保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由于消费贷款具有利率、借款人违约、提前偿还等多种风险,通过SPV对证券组合采取担保、保险、评级等信用手段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同时,抵押担保证券以消费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期限较长,相对收益风险比值较高,为金融市场中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理想的投资工具。

(六)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是一个个的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在欧洲国家,一般采用住房抵押担保发放住宅贷款,在香港实行购房抵押,又称“按揭”业务,是购房的单位或个人以购房合同作抵押获得贷款的方式,美国的抵押贷款之所以不亚于其它贷款的吸引力,不仅因为有三个抵押市场中介来增强抵押券的流动性和偿还力,而且还因为有抵押担保机构来保证抵押贷款的如期收回,在美国进行住房贷款担保的机构有官办的,也有私营的,一旦购房者违约,它们承担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美国抵押担保的成功还在于设定了融资机构和二级抵押机构,并建立抵押保险,有效增强了贷款的清偿力。我国要尽快健全抵押担保制度,具体应注意几方面:首先应完善担保法,增加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详细条款;其次,应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第三,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长期消费信贷提供担保,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有四家政府性质的按揭担保机构,主要为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提供住房贷款担保,并向银行收购部分个人住房贷款,发行住房按揭担保债券,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居民难以提供担保和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促进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第四,国家应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贷款都要设定担保,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规定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全部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程序进行严格审查。

(七)把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

由于银行难以掌握借款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这是个人消费贷款最主要的经营风险。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中,都规定客户必须购买死亡险,以减少银行风险。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公司的有关险种、产品组合起来运作。如银行在发放某些消费贷款时,可以要求借款人必须购买某种特定保险。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偿还贷款时,保险公司即要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又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一方面可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消费信贷风险的合理有效转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当然,这种险种的保费应当较低廉,使消费者既可以得到银行贷款,又可以得到保险的益处。

(八)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

1.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同时,应允许商业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业务中收取必要的手续费、服务费,以补偿商业银行信贷零售业务付出的成本。在消费信贷的利率方式安排上,一般应采取浮动利率制,按年度调整一次,从而减少银行利率风险。

2.对贷款期限长、利率风险大的住房贷款尽快实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并行的利率制度。固定利率是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利率计算全部贷款期内的全部利息,该利率不再做任何调整和改变。浮动利率是指在贷款合同有效期内,只规定最初一段时间内的利率,在合同到期后,就要根据事先约定的新利率计算方法,按照当时的市场利率重新确定下一阶段贷款利率,浮动利率包括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不同期限。通过消费者对两种利率的自由选择,增加消费者的风险和收益意识,规范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业务往来。

信贷管理论文篇7

1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

1.1贷款流动性差

目前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贷款的流动问题了,流动性差已经成为很多银行信贷中的普遍通病了。某些客户要求银行发放贷款的时候往往还有一些贷款没有还清,故再借新贷还旧贷,新贷变旧贷,旧贷到期以后再借新贷去还,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致使贷款堆滞,流动性差,很难实现银行的活跃化经营。在这样利滚利、一笔接一笔的贷款项目下,不仅使得贷款客户欠债越积越多,最终根本无力还清,只能破产或者逃走,这样更使得银行走进一个死胡同,在大量贷款没有缴清的情况下还要进行贷款活动,可周转资金越来越少,给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并且长期贷款没有及时回收就会变成死账、呆账,严重影响到银行的综合效益,阻碍了银行的长期发展。

1.2贷款集中程度高

在一些银行的长期信贷客户中,往往是极少的固定用户占有了极大的贷款额度,贷款往往集中在一个小范围的个人或企业中。银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贷款发放更有信用保障,贷款回收更简单更轻松,但同时这样做风险性也会非常大。因为这些小范围客户掌握着大部分的贷款额,一旦人员或企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贷款催缴工作就会难上加难,银行也就缺乏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后续的信贷活动,最终危害到的还是银行本身。

1.3客户种类固定

银行行业信贷管理工作针对的客户通常种类固定,都是一些相类似的企业或者个人,这与银行的运营观念是相挂钩的。银行会认为一些信用度良好的客户可以长期保持,然后再根据客户类型开拓一些类似的客户群,这样做固然能够保证贷款回收工作的安逸和便捷,但同时因为客户种类过于单一、资产风险抵抗能力不足而严重制约着银行信贷管理的升级提高,对银行的长久发展不见得是件好事。所以银行目前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新类型客户,拥有一批稳定忠实、抗风险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客户群,在给他们大力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银行自身的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1.4信贷信息不透明

我国银行多是国有企业,长期陈旧老式的经营观念和模式导致了信贷信息不透明,服务质量真实情况不能很好地展现给外界,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内部数据不公开、不公正,与真实情况相差甚大,导致其信贷信息失真严重,不利于银行完美地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如果长此以往,银行必然陷入运营僵局。

2银行信贷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信贷管理制度建设

工作对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强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目前银行业普遍缺失的一些信贷管理制度体系要制定好相应的标准和规则,并完善详细准确的相关步骤流程,同时确保执行力度够大以保证相关流程步骤的正确认真实施,要综合考虑到信贷业务的各方面风险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服务,将银行自身所需要承担的风险降到最小;二是对现有的一些不足或遗漏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添加,强化银行自身面对风险的辨别和应对能力,增强银行综合市场竞争力。

2.2调整信贷管理政策

针对银行用户类型过于单一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信贷管理政策,大力开拓新客户这一有效对策来解决。通过制定信贷风险政策,将银行信贷服务的门槛降低,扩大客户种类,并保持一批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忠实客户,将客户体系整体优化,加大信贷发放力度,可以保证银行在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信贷服务项目不断升级。

2.3运用新式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从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效率这一角度来看,可以采用设立二级信贷业务工作机构的方法来完成。二级信贷业务工作机构一般可以分为四种,评级授信、评估项目、审批贷款和后期追踪四个功能,这些二级机构的设计,既可以将信贷管理体系不同部门机构之间衔接得更加紧密,使管理工作统一化,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共同促进以保障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2.4加大不良贷款催缴力度

在银行把贷款发放出去以后,如何合理高效地进行回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贷款长期积压会变成不良贷款,对银行是一种严重的损失,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银行信贷模式来对不良贷款进行更好地处理。在发放贷款前要严格审查担保资格,并将贷款分期发放出去;在贷款催缴过程中可以联系当地相关部门来共同实施催缴工作,必要时候可以采用法律手段去强行缴收过期贷款,还可有效利用分期还款的方式来减轻银行和还款人双方的压力;在不良贷款形成以后还可通过打包出售、还本免息等方法来尽量减小银行损失。

总而言之,要利用一切合法可行的手段措施去保证银行贷款的回收力度,也就是对银行信贷管理出现问题的最好解决策略,最终使得银行收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银行行业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结语上文简要介绍—些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没有涉及到,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本文是作者多方面查阅金融相关资料总结而成,旨在给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帮助我更好地完善本文。

信贷管理论文篇8

客户信用等级是客户信用能力和信用意愿的综合反映,是评判客户并做出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客户信用评级是信贷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贷决策的准确程度,对后续的客户维护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检查的情况看,当前客户信用评级不实、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基层行还比较突出:有些对客户提供的数据不核实,照搬照抄;有些在评分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有的人为调高客户信用等级,导致客户信用等级虚高,评级结果失真。因此,必须把加强客户信用评级管理,提高评级质量作为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首要环节。一是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必须经省分行入围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对关键数据,客户经理必须现场核实,并做出承诺,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二是细化定性评价指标。如对“公司盈利前景”指标中“政策支持情况”项目,支持力度的大小如何判断、如何量化,需要进一步明确。可考虑从税收政策、财政补贴、土地供给等方面来衡量,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三是合理核定客户信用等级。在CM2006系统机评的基础上,还应将本客户评级结果与同类客户评级结果比较,与其他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比较,与对客户历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挂钩。通过综合权衡,合理核定客户年度信用等级。四是加强对评级工作的管理。在评级过程中,严禁违规上调客户信用等级,严禁出现信用等级下调事项而不下调客户信用等级。加强对客户的评级后管理,对客户发生级别限定事项或重大经营活动的,或由于融资品种发生重大调整等原因导致评级类型需要变更的,开户行应及时启动信用等级重评程序。五是改进评级工作的组织方式。改变过去集中评级的工作方式,按照成熟一家评一家、随到随评的原则,使评级工作常态化,逐一做实对每个客户的信用评级。六是推进评级工作标准化。主要是评级调查标准化和评级审查标准化。调查标准化要按照报批材料标准化、调查程序与方法标准化、调查报告内容与格式标准化的要求努力;审查标准化应朝着审查要件标准化、审查内容及要素标准化、审查意见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二、做实授信,合理控制客户融资总量

统一授信是核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控制其融资风险总量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农发行采取轻授信审批、重单笔用信审批的信贷审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授信工作的重视程度,导致基层行普遍存在对客户授信过大的问题,削弱了授信环节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增加了后续信贷管理的难度。因此,应当把改进授信方式、加强授信管理、提高授信对用信的约束力作为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树立以授信为中心的风险防控理念,变“宽授信、严用信”为“严授信、严用信”,变“虚授实用”为“实授实用”,即把过去对客户授信额度大、实际用信额度小的做法,改为对客户授信额度与核准客户实际各种用信额度之和相等。二是改变授信授权的方式,改变过去在授信方面一刀切的授权方式,按照各地管理水平、经济状况差别转授授信权限,在总体上形成上级行审批授信、下级行在上级行审批的授信方案内审批具体用信的格局。三是推行评级、授信和首次用信一体化操作,调查、审查和审批一次性完成,一次性整理和上报纸质材料。贷审会对信贷项目实行一次审议制,节约办贷资源,提高办贷效率。四是改进授信工作组织方式。按照“随报随授”的要求,使授信工作常态化,逐一做实对每个客户的授信。五是完善授信的计算方法。如在合理核定粮棉油收购、调销授信额度方面,要首先根据一个地区的资源总量和商品量,核定该区域的收购授信总量。再根据该区域各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逐一确定支持每个企业的最大收推进“五个做实”夯实信贷管理基础购量。同时,综合考虑企业信用状况、仓储能力、加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对企业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然后,剔除本年度其他金融机构拟提供给企业的授信额度,最终核定该客户在农发行的授信额度及贷款额度。

三、做实调查,准确把握客户状况

信贷调查(由于评级、授信等信贷审批事项均涉及调查环节,此处做实调查,专指做实用信调查),是信贷决策的基础,也是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当前有些贷款之所以出现风险,主要原因是调查不实,导致决策失误。从检查情况看,调查中存在的不实问题主要有调查依据的基础资料不实、调查人员的素质不高、调查独立性受到干扰等。因此,必须把做实调查、提高调查的准确度和完整性作为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核心环节来抓。一是提高对客户财务数据的甄别能力。强化对审计类中介机构的管理。由农发行出资聘请审计机构对客户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对农发行负责,对由于虚假审计报告导致贷款损失的追责管理。加强对重要财务数据的查证。客户部门应出台对企业财务报表重要科目核查、往来项目询证、异动数据分析、报表间勾稽关系核对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帮助提高调查人员鉴别财务数据真伪的能力。推进行业标准值建设。利用农发行已支持企业的基础数据和历史信息,确定适合农发行客户实际的行业标准值,形成合理的参照体系,有效判断目标企业财务指标的好与坏。充分利用CM2006财务预警信息。根据输入的财务数据,CM2006系统对报表逻辑合理性、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的异常情况自动提示和预警,调查人员应在调查报告中对CM2006系统预警情况进行专项说明。二是加强调查人员队伍建设。充实调查中心人员。由有权审批行建立调查人才库,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人才库管理,为调查工作储备合格人力资源。通过资质认证、集中培训、现场辅导、案例示范、分行业调查等方式,提高调查人员素质,使他们称职胜任。合理界定调查人员的职责与权利。调查人员应独立开展调查,独立发表意见,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被调查客户和项目的情况。三是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研究。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关注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揭示经济周期与行业周期的关系,重视经济环境对客户经营的影响。分行业开展调查和审查。让某些人专门从事某个行业客户的调查和审查工作,以便累积经验,形成职业敏感,利于比较甄别。四是修订标准化的调查(评估)指引。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农发行风险贷款情况,建议在指引中增加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个人信用和资产(特别是不动产)负债(特别是民间融资)情况、企业现金流情况、CM2006系统预警情况等调查要素。动态修订行业标准值,同时参照国家相关部门编订的《方法与参数》、《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标准,使调查参照体系标准化。五是建立调查数据库。加强对历史数据的整理,注重数据序列的积累。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重要信息数据库,为信贷调查提供参考。如建立资产价格数据库。收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动产价格数据、重要农产品历史价格和区域价格数据、单位产品的水电煤等能耗数据、各类税收税率数据等,为项目调查和资产评估提供参照。建立不良贷款数据库。对不良贷款逐一进行整理,认真总结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坏账企业财务特征、应该汲取的教训等,为调查(评估)提供镜鉴。

四、做实审查,充分揭露风险隐患

信贷审查(由于评级、授信等信贷审批事项均涉及审查环节,此处做实审查,专指做实用信审查),主要对报批资料的完整性、贷款项目的合规性和风险性进行把关。与用信调查相似,用信审查不实的主要原因在于审查人员数量不足、流动性大、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另外,受业务发展、绩效考核等因素影响,审查人员审贷独立性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把做实审查、提高项目的合规合法性作为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重中之重。一是严格按规定独立审贷。审查部门和审查人员,应按照信贷政策指引规定的业务范围、信贷基本制度和相关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贷款条件、信贷基本流程规定的办贷程序开展信贷审查。严把贷款政策边界,严禁客户带病准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和达不到要求的客户,一律不得提交贷审会审议。二是加强审查中心建设。充实审查中心人员,提高审查人员素质,保持审查中心人员的相对稳定性。明确审查人员的职责与权利。分行业开展信贷审查。三是推进审查工作标准化。落实总行审查标准化指引要求,加速信贷审查标准化进程。四是注重个性化的审贷要求。根据客户特点和项目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信贷审查。加强对日常检查结果的运用。对于各类检查指出的问题,在审查过程中要特别留心,看是否整改到位,是否影响拟审批贷款安全。区分政策指令性贷款、政策指导性贷款、商业性贷款等不同类别,按照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项目贷款的不同要求,根据新客户和续贷客户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审点,采取不同的审查方式。

五、做实担保,确保第二还款来源真实有效

担保关乎贷款第二还款来源,是信贷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担保方案的设计应从最坏处着眼,以风险已经发生为假设,衡量担保的可靠性。做实抵(质)押担保,重点要确认担保物权属,做实担保物评估价值和折率,确保担保手续合法有效。但是从检查情况看,普遍存在抵押担保标的物价值虚高、抵押担保手续有瑕疵、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把提高担保的真实有效性,作为做实担保、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关键内容。一是加强对资产评估公司和担保公司的管理。资产评估具有较强专业性,为确保资产评估结果客观公允,应从准入退出、保证金缴纳、考核及问责等方面强化对资产评估公司的管理。为防止系统性风险,应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管理。包括准入退出管理、担保基金管理、担保额度核定、在保余额控制等。另外,还应督促担保公司完善内控机制,夯实反担保措施。二是合理确定不动产的担保折率。建议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分别确定不动产的折率上限。如对位于省会城市的房地产,按照65%折率上限掌握;对地(市)级城市按55%~60%掌握;对县级城市按50%-55%掌握;对县以下城市按照50%掌握。三是充实法律专业人员。从风险贷款反映的情况看,担保手续瑕疵较多。要求每个二级分行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的法律人员,集中负责对担保人主体资格、意思表示、担保物权属及合法性、担保手续合规性的审查。定期开展对各县级支行的巡回辅导和担保检查,动态掌握担保物价值及权属、担保人担保意愿和能力的变化情况。四是创新担保方式。推行将企业实际控制人及家属的个人财产进行抵(质)押,或者通过第三方监管方式开展存货抵(质)押,或者让企业股东进行联名担保,或者尝试浮动抵押。另外,还可通过联保(分保)、再担保等方式,分散、转移贷款风险。

上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资本市场论文范文